传播学(共12篇)
传播学 篇1
习以为常的活动或行为,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 因为太平常、遍在了,因而往往没有特别的感觉或想意识到它。然而不同类型的传播的遍在,无形中参与建构着人类社会不同的生存方式。尤其在人口快速聚集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传播远远不够了,需要通过媒介进行跨越时空的规模化传播,这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传播现象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于是关于信息传播的学术研究得以提上日程。
一、“传播”这个概念
什么是传播?什么是传播学?对诸如此类的基本概念和问题的厘清,是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传播”(communication)有很多定义。当我们看到中文“传播”这个词时,在我们的语境中,一般理解为信息从A转到B;而传播学中的com m unication,内涵比这丰富。
“传播”在印欧语系的文字中源于古希腊的两个词根,一个是com,指与别人建立一种关系;一个是munus,指效用、产品、作品、利益、服务等等。两个词根合起来,意为“共有”、“共享”。古罗马的著名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前106-43), 将communication定义为与别人建立一种联系或把握一件事情。后来这个词的内涵略有变化,主要是指思想、信息的交流、沟通。
图 1 传播的含义应是双向、共享(戴逸如作)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里,这个词的所指更为广泛,包括物质的交换、交通运输、信件的传递和精神的交流,甚至还包括男女间的性爱。许多情况下物质交往与精神(信息)的传播很难完全分开,交往的手段常常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恩格斯在谈到人的交往需要时写道“: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 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1]
无论怎么变化,“共享”是其基本内涵,表明其本意是双向、互动的,是信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理解这一点,对形成正确的传播观念、进行有效的传播行为以及传播的研究都不无意义。即使是人内传播,也必须是双向的,否则会造成认识的迷茫和理解的混淆。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口毙姬无命”那一段对话,便是双方的交流中没有关于同一概念的信息共享。
姬无命要杀吕秀才,吕秀才问姬无命“我到底是死在谁的手里”,姬无命想当然回答说“我”。但是当吕秀才追问“‘我’是谁”的时候,姬无命就掉入了吕秀才的圈套中,最后自己杀了自己:
秀才: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 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把这个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
姬无命:我不知道,我也不用知道。
秀才:好好,那你再回答我另一个问题,我是谁?
姬无命:这个问题已经问过了。
秀才:不,我刚才问的是本我,现在问的是自我。
姬无命:这有什么区别吗?
秀才:举个例子,在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同时, 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
……
姬无命:我杀了你!
秀才: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姬无命:是我杀了我!
秀才:回答正确,动手吧!
姬无命:啊!!
明白了“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自然就会发现,传播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有着不同范围、不同关系、不同规模,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文艺传播、跨文化传播……这些传播类型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并非截然分明,很多情况下不同传播类型同时存在并发生相互作用。
二、传播模式
所谓模式,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对等描述,只是对现象的简略描述, 目的在于对复杂事物获得一种大体的认识,方便对事物的把握。
模式是对现象简约的描述,不能穷尽客观事物的复杂状况,但对认识传播现象,前人概括的某些传播模式,因其便捷和有效,依然成为实证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Denis Mc Quail,1935-)就用“模式”构建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整个体系。下面就不同传播领域角度的代表性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一)一般人际传播的循环模式
1954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 (Wilbur Schram m , 1907 -1987) 受心理学 家奥斯古 德 (Charle s Os good, 1916-1991)观点的启发,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针对一般人际传播现象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图2)
该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的循环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没有主客之分,并且强调了传受双方对信息的编码、释码及译码处理,从而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该模式将人际传播中交流双方“点”对“点”的瞬间思维特征展现了出来,但无法显示交流双方在交流中的情境,包括双方的社会地位。
(二)大众传播的线性与互动模式
1948年,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 (Harold Las s w e ll, 1902-1978)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的论文中提出传播过程模式,随后又做了修订,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进行顺序化地结构性处理,形成广为人知的“5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即:
Who(谁)
Say w hat(说了什么)
In w hich channe l(通过什么渠道)
To w hom(向谁说)
With w hat e ffe ct(有什么效果)
后来,麦奎尔对该模式进行了图示化处理:
该模式对纷繁复杂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活动进行了清晰的把握,将其视为由五个要素和环节构成的过程,从而为经验-功能主义的传播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谁”是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的人,即传播者。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针对传播者的研究又叫控制研究。传播者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是全程的控制者。“说什么”是由众多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这些符号既可以是语言符号,也可以包括非语言符号。对这些讯息的研究即内容分析。“渠道”是信息传递所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载体,Web2.0时代的信息传播载体形态已经多样化了。“对谁”指传播对象,即信息的接受者。“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指信息到达接受者之后引发的各种类型的反应。
“5W”模式界定了大众传播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很广。但该模式的解释力因其线性而大打折扣。拉斯韦尔后来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化讨论,使传播在效果上成为一个归宿和终点,从而忽略了传播的环境因素,以及完善的传播应有的双向、互动需求。
1949年,美国学者申农(Claude Shannon,1916-2001) 和韦弗(Warren Weaver,1889—1970)在《通信的数学理论》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中提出了一个适于说明电报传播的“申农-韦弗”模式。后来,麦奎尔对该模式进行了图示化处理:
申农模式的启发意义在于,传播不是一个偶然的过程, 涉及信息、信息传递、信道、编码、解码、再编码、信息冗余、噪音等等的问题,在传播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存在由信道和噪音决定的制度性调节。噪音和信道都有可能成为权力的工具,一旦实现对其独占,他人的沉默无声将可能变成为一种制度性规范。
拉斯韦尔和申农的模式都是线性模式的代表,即将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单向的过程,但都介入“媒介”这一社会传播重要中介。相比拉斯韦尔的模式,申农模式对“噪音”的引入突出了传播的空间存在和社会性质。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De Fleur,1923-) 在“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过程模式”。(图5)该模式的突出贡献在于对“噪音”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和深化,认为“噪音”贯穿于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噪音”会影响正常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可以成为控制信息传播的手段和策略。
(三)网络时代的传播模式
网络时代,从BBS、博客到微博、轻博客、微信,传播手段迅速更新。新环境下的传播模式不断消减着传统新闻媒体的作用,同时自身传播系统的层级也更为复杂化。不少中国学者在原有传统传播模式的基础之上,探讨网络时代传播模式的变化。较早的例如彭兰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三个环节: 信息发布、信息流动和信息循环,并提出在信息发布中存在直线式、队列式和层次式三种模式。[2]当时还未出现现在的各种社交媒体,但这种对信息传播三个阶段的划分,仍然是认识网络传播的基础。
网络传播的要点在于个性化信息的聚集与传播,基于这种变化,原有的线性、互动、循环等传播模式都受到挑战,在可以随时变化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加入了智能化的信息过滤系统。从简单的垃圾信息清除,到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搜索,再到个性化推荐系统,网络个人过滤技术的成熟,改变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模式,就此出现了个性化信息推荐传播模型:(图6)[3]
社会事件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和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产生大量信息,人们通过个人选择、标签、个性化推荐等网上信息筛选和过滤技术,使得信息按照用户的个人选择与喜好进行组合,形成个性化的信息,个人获知信息后通过与圈子好友的共享进一步强化,达成共识,进而对社会事件的走向产生新的影响,推动事件的后续发展。
传播科技手段的发展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复杂的传播现象,像传统媒介时代那样建构普适性的传播模式是困难的, 问题在于把握新传播体系的关键性要素,例如信息的生产或创造过程(处于信息流程之中)、信息的筛选过程、信息的分享和互动过程。这些,是人类信息传播不变的要素。
英国心理学家彼得·罗素(Peter Russell)1983年在《地球脑的觉醒》一书中曾预言:计算机、人造卫星、光纤等技术会将地球上的人连接成彼此密切结合的整体,构成“全球脑”,“社会”成为一个有机体并对其中的个人形成支配。[4]现在我们已经部分实现了这一预言:在高速驾驶着车子,我们可以通过手中的新式接收终端 (现在已经难以使用具体名称,因为变化太快,花样太多),一会儿定位并选择下一步的行走路线,一会儿查找附近哪儿有奥特莱斯商城,哪儿有什么好看的景点,同时与另一半球的好友图像通话。
三、“信息”这个概念
信息(information)是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针对人的,如果没有人和人的感觉,无所谓信息。信息是人这个主体对客体变化或客体间相互关系和差异表征的感应。如果周围一片死寂,处处都是均衡等值,没有变化和差异,也就没有信息,没有传播发生。一片死寂中突然闪现一道光亮,打破了死寂,这道光亮被人接受到,便是信息,接受的过程便是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看,信息产生于主体对于客体不确定性的认识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消息使人感到关于某一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这个消息便是信息,即信息论专家克劳德·申农提出的“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他在论著《通信的数学原理》中将自然的冗余、信息的丢失、噪音、误差或失真称为“熵”。通过信息的交流,获得“负熵”,消除无序, 方可克服熵的破坏。传播学研究的信息,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讨论如何减少或消除熵的信息。
信息论意义上的信息特点包括:可识别、可转换、可传递、可加工处理、可多次利用(无损耗性)、在流通中扩充等等。信息可以控制和支配物质与能量的流动。
作为与物质、能量并列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要素之一的信息,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它总是与现实或历史中的事实、现象相关,通过一定的方式(新闻、资料、档案、数据、图像、观点等等)表现出来。
第二,它只有处在交流中才具有信息的意义,因而需要被相关的接受者接受,无人承认的信息不是信息。
第三,信息的功效与传播的时效成正比,失效的信息不再是信息。
四、信息与知识、信息与讯息
关于信息的定义很多,其中一种是将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信息是某种知识。比如信息理论奠基人哈特利 (Ralph Hartley,1888-1970)在1928年《信息传输》一文中将信息描述为“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5]《牛津词典》也把信息解释为是“被传授的有关特定事实、主题和事件的知识”。
广义上,知识(knowledge这个词的组成,就是获悉、理解了的东西之意)也是一类信息,是获悉之后的信息,经过理解、沉淀、积累,较为稳定,时效也较为长久。
在知识管理中,有一个经典的知识等级图,[6]如下:
这个图的底层是“资料”,它之上“信息”,信息之上是“知识”,知识之上的顶层是“智慧”。显然,信息是知识的基础。信息既然是知识的基础,按道理,拥有的信息越多,相应知识也应该更多。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像潮水般泛滥,现代人的知识却显得相对贫乏。
首先,新媒体并不一定能保证人们获得更多的有意义的信息。2000年,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1931-2003)在媒介环境学会的成立大会上提出“新媒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人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信息”的问题,他认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类执着地追求快速提供信息的机器,结果是,我们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新媒体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信息垃圾堆放场。技术垄断文化,文化向技术投降。一旦错误或者逻辑混乱的信息进入到人的知识库中, 不仅不会增加知识量,反而降低了知识库的质量。因此人们需要不断评估信息,从海量的信息中分辨出真实的信息与虚假的信息,这个过程好比沙里淘金,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即便如此,也难免有错误或混乱的信息流入到知识库中。
另一方面,即使是真实的、有逻辑的信息也不可能都转化为知识,从信息到知识必须经过消化理解的过程,需要对信息进行归纳、演绎、比较等手段进行挖掘,使其有价值的部分沉淀下来,并与已存在的人类知识体系相结合。拥有海量的信息并不必然就拥有知识。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需要人们具备有效整理、评估、分析信息的能力。
“讯息”与“信息”也有差别。讯息的对应词是message, 指具体的信息,例如一条简讯(包括声像形态)、一封电报、一项通知、一个公告、一句含有信息的重要的话、一张照片等等。而“信息”的概念相对抽象,或相对宏观。信息概念在讯息概念之上。港台地区将information译为“资讯”,大陆电视节目中经常在具体场景下滥用“资讯”概念,一些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主持人一会儿信息,一会儿资讯,还以为是两个词,其实是同一个information。在主持人的那种场合,更多的应该使用“讯息”来概括所谈到的许多具体的消息、图像、观点等等。
五、媒介
媒介概念在不同层面都可以使用。信息的意义由符号承载,在这个意义上,符号便是信息的媒介。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伴随着传播,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传播模式与外界交流。
人类传播媒介的历史发展依次经历了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其中印刷术的发明尤其大大推动了文明的进程)、传统电子媒介(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以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等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的新兴媒介都在旧有媒介基础上不断扩展功能和作用领域。
其中网络时代的传播形态的演进速度最快,在功能与作用领域上的拓展也更为瞩目。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主要提供及时、多而全的信息;用户则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随后,网上论坛快速发展。天涯、猫扑等论坛通过提供共同参与讨论的话题,互动以及观点的表达成为主要特点。版主成为论坛的重要角色,是话题组织和引导的关键。这是We b1.0的主要特点。
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 (Wiki)、网摘、社会网络 (SNS)、P2P、即时信息 (IM) 等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进入We b2.0时代,个人有了更大的参与和自我表达权,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引领意见走向。
微博(较早的是Twitter和Facebook)是作为社会公共信息平台出现的,它短小快捷,一经引入就引起巨大关注。中国目前最为普及的是新浪微博。轻博客(light blogging)是介于博客与微博之间的一种网络服务,博客倾向于表达,微博倾向于社交和传播,轻博客吸收双方的优势而不同于任何一方。微博以“关注”来构建群体,强调的是关系;轻博客则强调内容,以“内容”连接群体。目前流行的是微信,网络传播形态正在向Web3.0时代迈进。
六、媒介带来社会结构变化
新的传播媒介形态的不断涌现,自身构成了一种新环境。今天,所有媒介形态在数字化技术的平台上得以融合。当今继续分别讨论印刷媒介以及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等电子媒介的意义正在减弱,传播媒介的各种进化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过去人们仅仅把传播媒介简单视为中性的传送载体,当代多种媒介形态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显, 人们逐渐意识到媒介本身也在创造着新的社会环境,并在无形中改变着社会的结构。以新媒体为例,它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包括:
1.时空观念的扩展。新媒体将身处不同物理空间的人整合进共同的虚拟场景,手机、ipad等移动新媒体使得“在一起”的人可以选择处于不同的场景中。
新媒体所带来的这种全天候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人们的零碎时间被最大限度的整合,新媒体不断渗入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侵袭着人们的时间,使社会交往时刻处于即时在线的紧迫感中。
2.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打破。运用数字技术,新媒体生产出一个超越现实的独立领域,构建起一个以假乱真的影像符号社会,虚拟的数字符号、影像代替了真实生活,人们对“真实”的体验和真实的基础消失。在纯粹的“虚拟环境”中,现实不仅成为一个值得怀疑的东西,而且可以是一个被彻底解构的东西。
原有的社会阶层划分被打破,原有的权力关系被改变, 在虚拟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都可以承担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作用。
3.社交范围的扩大与社交圈的集中。网络交往很大程度是一种陌生人的交往,社会交往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在社交范围扩大的同时,人们的社交圈则呈现集中的趋势。以兴趣为聚合的小圈子氛围形成,同时一些小众化群体借助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也得到发展。借助新媒体的社会联络与动员能力,稳定的社交圈逐渐形成,同时不同阶层之间的分化更为严重,社会利益团体的边界逐渐明晰和固化。
4.话语权分散与用户自主地位提升。话语权从精英阶层向草根下放,出现众声喧哗的局面,话语权呈现分散、零碎的局面。信息的共享和言论的自由分散了社会权力,提升了公众参与社会的能力。例如维基(Wiki)作为一种在网络上开放的、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提供了用户的自主性。
5.人与物的互动增强。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构造了一个能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简称物联网),这次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以此为标志,网络发展将进入Web3.0时代。
这种人与物的沟通将从本质上影响交流互动的方式。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就可以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并通过互联网来统一管控,并能方便地将人的命令转化成物质所能接收的信号。这无疑给人类信息沟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实现了人与物的连通。
媒介对社会结构、群体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带来许多意料不到的新问题。现在多数对新媒介形态进行的猛烈学术攻击,主要来源于由来已久的对新媒介形态的焦虑和希望保护传统的书写媒介的愿望。但“传播媒介”的概念越来越被看作是一个包容性的术语。在批判新的媒介形态带来的新问题时,更应着眼于未来传播科技的发展。
传播学 篇2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
传播学概论
一、辨析题(10分*3)
1、(10分)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贯穿着传播学的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在百年研究历史的各个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异,这是传播技术的时代变迁导致的变化。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10分)受众成员的媒介接触活动是一种满足个人基础需求的活动。
3、(10分)在传播行为中,传者通过符号来传达意义,大众媒介创作和生产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实现了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强制约束和规范。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简答题(共三题,共40分)
1、(15分)请简要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根据已有传播学研究成果介绍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2、(15分)简要介绍霍尔的三种受众解读模式,及其对受众研究的启示。
3、(10分)为什么说寻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
三、论述题(25分*2)
1、有学者认为,媒介对新闻的内容、背景、及其中心议题的构建比带有偏见的报道更有力量,结合传播理论和媒介传播实践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基于批判立场的传播学研究从传播学早期就存在,并发展成为与经验学派抗衡的批判学派。请论述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批判立场和方法。
四、分析题(30分)
2008年中国遭遇一些列重大突发事件。但是,中国依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获得世界广泛赞誉,各项研究表明,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奥组委顾问在采访中明确表明,“奥运会是退出国家形象的战略契机。”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媒介对中国政府驱动国家形象传播发出质疑。但是,这些媒体自身对中国奥运会或者2008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却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请大家分析大众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请运用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观点谈谈你对大众媒介的宣传功能的理解和认识。
综合知识
一、论述题(15分*2)
1、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着重论述了“情”与“采”的关系,请结合该文的论述,谈谈你对“情”与“采”关系的理解。
2、分析张爱玲《金锁记》中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及其该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二、简答题(10分*3)
1、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写作背景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主旨及其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3、简论汪曾祺《受戒》的创作特点。
法律与经济部分 问答题(共50分)
1、(15分)此次金融危机反应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存在的哪些难题?对此你如何认识的?
2、(15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哪些积极作用和不利的影响?
3、(20分)近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请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作文部分
作文(40分)
《梨园春》的传播学思考 篇3
一、《梨园春》的受众意识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积淀深厚。河南是戏曲之乡,是戏曲的一块沃土。河南戏多,戏迷多,剧种、剧团也多,全国300多个剧种,河南就占了40多个。针对这种情况,《梨园春》把它的受众稳定为以河南受众为核心受众,同时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辐射;以豫剧戏迷为核心受众,同时向其他剧种延伸;以中老年人为核心受众,同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受众。
满足受众的多层次需求,是栏目内容吸引受众的起点。《梨园春》栏目设置了名家名段、折子戏、戏曲小品、推新人、少数剧种、戏迷擂台赛等板块。"名家名段"、"折子戏"是由戏曲名家、专业戏曲工作者表演戏曲名段名折,原汁原味、淋漓尽致地展现戏曲艺术的魅力,满足戏迷的戏瘾。受众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栏目的知名度和受众的亲和力得到提升。
《梨园春》确立现代传播观念,实施了多种形式的受众参与。《梨园春》"戏迷擂台赛"是每期节目的热点。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采取戏迷守擂与攻擂的形式,在受众参与节目的同时又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梨园春》的受众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受众,即在演播现场的参赛受众和嘉宾受众,另一部分是电视机前的观众。直接参与的受众尤其是参赛的受众是《梨园春》的核心受众,其竞争之激烈远远超出了策划者之预料。从三四岁的儿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踊跃登台,从城市到乡村,不仅河南的戏迷,山东、山西、河北、安徽、陕西、黑龙江、新疆甚至台湾的戏迷都千里迢迢自费来打擂一争高低。这些戏迷构织成一个庞大的参与群体。参与《梨园春》的嘉宾受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节目,还可以给打擂者打分,打出自己神圣的一分。受众参与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性。擂台赛还带动了电视机前的一大批观众群,偃师市城关镇老城北关村63岁的曲耀星一路过关斩将登上《梨园春》的直播舞台,他家乡方圆几十里的乡亲或坐在厅堂、或坐在床头通过屏幕观看了他的演出。他当上擂主后,家乡父老把他作为荣耀,村里像过年似的,热闹了好几天。河北邢台一位叫王庭春的戏迷说:《梨园春》"摆下豫剧擂台,引来八方英才,一样锣鼓,百样唱法,把河南人唱疯了,把外地人听傻了"。同时,场外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声讯台为自己喜爱的选手打分,现场的受众和场外拨打声讯电话的受众还可以抽奖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又调动了场内嘉宾和电视机前受众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节目。
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参与,实现了受众对戏曲艺术被动欣赏到主动参与的质的飞跃。现场受众参与可以烘托现场气氛,场外受众的参与提高了栏目的收视率,这种互动的机制把受众、演员、电视媒体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肯定了受众欣赏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受众参与节目、表达自己审美欲望和艺术观点的需要。
二、《梨园春》的传者形象
在长期的播出实践中,河南电视台在指导思想始终保持思想艺术品位,引导观众欣赏的同时,又尊重一般受众的精神需要和审美心理习惯,所以在《梨园春》的内容选择上既有经典雅致的名家名段,又有风趣通俗的曲艺节目,做到雅俗共赏,更增加了节目的魅力。
但最能代表传播者形象的还是节目主持人。《梨园春》是一个戏曲节目,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所以它的主持人应该是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标准的;《梨园春》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保留节目,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受众已不能仅仅以某一个年龄段、某一个职业去划分,所以它的主持人应该是大众化的。《梨园春》栏目的两个主持人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修养,均符合这两个标准。两个主持人,一老一少,一个成熟一个青春,所以自身形象就定位于"东方长者"和"东方娃娃"上。男主持人倪宝铎沉稳持重,富有内涵;女主持人庞晓戈清新靓丽,饱含青春;形成了一老一少、一高一低、一慢一快、一庄一谐的"老倪"与"晓戈"的形象。"老倪"庄而不拘,恬而不俗;"晓戈"美而不妖,俏而不浮,完美地传达出《梨园春》栏目的宗旨和特征。这两个主持人形象也很快被受众认可。一位名叫张驰的洛阳受众认为:"从男主持人身上能看到'戏曲'两字,从女主持人身上又能看到'春'字。"栏目与主持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梨园春》的传播方式
一种文化要想得到广泛的普及,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梨园春》的传播正是借助了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扩大和提高了传播的规模、速度和效率,使之产生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梨园春》栏目一方面利用卫星电视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其节目,另一方面又将节目制作成光盘发行,以求得受众的最大化。《梨园春》还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广告宣传,以张扬其名声,提高知名度。
《梨园春》基于大众传播媒体的不足,将受众参与节目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试图以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互结合、相互弥补的模式来提高传播的质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梨园春》"戏迷擂台赛",使观众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地域,只要喜欢戏曲,有一定的演唱水平,都有可能走上《梨园春》的戏迷擂台;《梨园春》的节目主持人也以"对待朋友就像春天般温暖"要求自己,台上台下、随时随地与受众进行零距离交流,让受众总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梨园春》的演员也多是古道热肠,尤其是通过"戏迷擂台赛"走上《梨园春》舞台的演员,更是与受众没有距离感,随时可以融入受众之中;《梨园春》栏目还通过创建梨园春戏迷俱乐部的形式,拉近戏曲--《梨园春》--受众之间的关系,与戏迷进行切磋和交流;《梨园春》还送戏上山下乡,把擂台赛摆到工地、公园、农民的家门口,既给戏迷送来了精神食粮,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传播学 篇4
1 再回首——传播学的创立与前期发展
20世纪初,传播理论在迷雾中摸索前行。到了三四十年代,传播学飞速发展,以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四大先驱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传播研究走向成熟。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眼光审视着社会传播,并进行了大量重要的研究和写作,奠定了传播学的发展基石。之后,施拉姆融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为一体,最终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学科——传播学。
1.1 二战为传播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这客观上也为传播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它使一大批学者汇集在一起,为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人力资源。希特勒的魔掌控制着欧洲,一些流亡学者来到华盛顿,同时,战时环境也吸引了霍夫兰和拉斯韦尔等美国学者把目光投向传播研究。众多社会科学家汇集于此,为了美国战时目标而团结在一起,成为传播学的早期实践者,这也使传播学有了多学科基因、多领域视角。另一方面,基于支持战争的需要,社会科学家们进行的传播研究多关注大众媒介的内容、效果和受众。那个时候还没有设立传播学的博士课程,独特的时代环境和明确的战时目标成了社会科学家们的启蒙老师,他们在工作实验中学习到了传播学的相关知识,用实证和量化的方法探究社会问题。现实的研究目标开辟了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也奠定了美国传播学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风格。
1.2 财团大力支持
对于传播学领域的发展,洛克菲勒及其基金会的支持与资助是不容忽视的。洛克菲勒是美国石油大亨,他先后捐助三千多万美元用于芝加哥大学的建立和社会科学研究,众多传播学者在其基金会的支持帮助下完成研究项目,开展传播研讨。他认为,与其把钱直接给街边的乞讨者,不如把这些钱用于对贫困根源进行研究的事业。“没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早期传播学就不可能繁荣起来。这个领域就建立在一个由石油所提供的基础之上。[1]”
1.3 学者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二战提供了研究内容,社会科学家则实践如何研究。除了一些外部力量外,传播学者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也是传播学科得以创立并发展的重要因素。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施拉姆“能够做”(can-do)的精神赋予他对事物极大的热情、创造力、理解力以及勇气和信心。口吃问题并没有成为他束缚自身的枷锁,却开启了他对于传播的兴趣之门。对口吃的治疗“使他强烈地意识到了正在出现的传播学领域,并最终促使他进入有关言语行为的实验研究”[2]。此外,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的拉斯韦尔、媒体效果研究传统的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也都为传播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伟大的研究为传播学科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石,使它得以在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吸引众多学者从事相关探索,为我们认知、了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崭新视角。
2 看当下——互联网环境下的大众传播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认为:一种深有影响力的新的媒介的产生并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通路和平台,更为关键的是,它将改变世界的结构方式、将社会资本在全社会成员间重新分配,并导致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及规则的深刻而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正是这样一种“深具影响力的新的媒介”[2]。
2.1 传播方式发生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对整个社会进行了新的排列组合,成为结构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节点,“随手拍”“随时发”成为现实,公众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变得方便快捷,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参与意图也大大提高,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都是一种观点的传播,一种信息的流通。2014年的夏季,一项ALS冰桶挑战赛经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传播后在中国火速走红,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与“冰桶挑战”相关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达到了40多亿次。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并点名3人继续挑战的规则符合了裂变式的社交媒体传播方式,加上名人效应、公益活动等元素的综合,“捧红”了这项挑战,引发了网络集体狂欢。
2.2 舆论环境发生改变
以互联网作为载体的舆论呈现更加多元的特点,从上至下进行观点大脑植入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不再是说一就是一,互联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舆论传播主体的平等地位以及舆论的传播效率,各个社会主体在观点市场上相互博弈,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一声枪响,黑龙江省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庆安县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庆安县农民徐纯合在火车站堵住安检口不让乘客通过,随后与前来劝阻的警察发生冲突,抢走防暴棍并击打民警,还将自己6岁的女儿举起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在多次口头警告无效后,民警开枪,最终徐死亡。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地官方的失声加大了民众的质问声,甚至拔萝卜带泥,牵出庆安县官场的诸多问题。12天后,官方公布了相关视频,然而网络上声音只恢复了片刻的宁静,各种质疑再次出现,舆论监督的力量督促着事件向更明朗的方向发展。
2.3 传播内容发生改变
新的媒介环境下,传播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事件,个人情绪的表达也成为传播的一部分,各种新型媒介给民众提供了更多表达个人情感的渠道,当这种隐私进入公共领域,它就被赋予了社会性,在信息传输通道中接受大众的检阅。微博认证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贴出大量名包、名车等炫富照片,当这种个人情感表达被放到网络上,身份和话题的敏感性迅速引发网民们的大讨论,进而引发公众对于红十字会捐款去向问题的讨论与猜测,对社会公益组织的管理问题也进入大众视野,被提上讨论日程。
3 展未来——发展中的传播
弗拉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未来的世界、未来的所有学问都可以概括为传播学,所有的社会组织都离不开传播[3]。
3.1 加大对传播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
从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布的2015年社科基金申请指南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支持力度大大增加。开始编辑的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也首次将传播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编撰,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仍有很多传播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加大对传播学科建设的力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分析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前进。
3.2 完善学科教育体系设置
传播学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对学科教育的完善。正如“老爸”布莱尔的新闻观所认识的那样,“新闻记者不仅要被培养得知道如何写新闻,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所报道的那些事件由以生成的社会”。与新闻学嫁接的传播学同样需要注意这些问题。我们在对热点事件关注的同时也要专心学术研究,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对新事物的狂热追求上,只追求标新立异,要不断增加学术修养、人文社科功底,多角度分析问题,发现它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普遍的、本质的规律,创新传播理论,以更好地促进传播学科的发展。
3.3 传播理论研究的实际应用
传播渠道中传播的并不是信息本身,更多的是信息符号背后的含义以及它所承担的情感色彩。我们要在学术理论的支撑下不断探索新的手段来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要创新信息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方式,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误解,使整个传播流程更适应互联网的个性和方式。同时,媒体也要做好战略布局,切实实现媒介融合,掌握主动权,争取话语权,提高话语分量,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喻国明.传播学何以成为热门学科?[J].新华文摘,2014,(9).
传播学习题 篇5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传播学
4、信息
5、组织传播
二、简答题
1、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2、简述人类传播的基本特点
3、如何理解传播的定义
4、传播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
1.试论研究传播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关系
2.从北京蓝急速网吧纵火案及此后的政府相关政策,谈一谈大众传媒与青少年问题。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市场引导下的传播业发展的利弊观。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简答题
1.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 2.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3.谈谈你对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的理解。4.报纸会消亡吗,谈谈你的看法。
二、论述题
1.论述“全球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2.雪村的《东北人》绕过被音乐工业垄断的发行渠道,通过互联网和私人传播获得巨大的成功。请从传播主体多样化的角度谈谈这一现象所揭示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工业体制造成的冲击。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编码和解码
二、简答
1.请以当代消费文化为例,谈谈社会象征文化的主要内容。2.如何理解共通的意义空间
三、论述 1.论传媒与文化
2.谈谈你对易中天现象的看法
第四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3、线性传播模式
二、简答
1.你怎样理解媒介环境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它的提出者是谁?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在哪里?
三、论述
1.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传播、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2.米德
二、简答
1.人际传播有那些基本功能 2.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传播
2、群体压力
3、流言
二、简答题
1、什么是CIS战略?
2、流言及其传播特点是什么?
3、简述言语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有那些长处何短处?
三、论述
1、组织进行对外宣传时,可利用的传播手段技巧有那些?
2、组织和公关人员应如何建立健全的媒体关系。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2、社会雷达
3、信息环境
4、信息过载
5、拟态环境
6、麻醉理论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
2、大众传播的四项基本功能
3、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
4、简述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5、为什么说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
6、大众传播的“大众”和网络传播的“网民”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怎样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3、什么是大众传播的“窄众化”?这一趋势是对“大众”这一概念的有效批评和实践上的更正吗?
4、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功能失调产生的社会不良后果。
5、你认为当今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那些新的变化?
6、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7、谈谈网络媒体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观念的自由市场
2、哈钦斯委员会
二、简答题
1、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2、简述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3、试析“报刊的四种理论”
4、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历史性
5、分析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
三、论述题
1.试论资本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背景。2.试述我国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3.从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及其运作机制出发,结合我国传媒发展现状,阐述你对下面这则报道中所述事件的看法。题目:论《东周刊》事件 聚焦:香港女星裸赵**
综述: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封面刊登女星刘嘉玲多年前被疟裸照,震惊了香港文艺界,香港演艺界举行抗议集会,成龙等大牌明星接而起。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东周刊向刘嘉玲及香港市民道歉并停刊,3名主观引咎辞职。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把关人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3.媒介即讯息 4.热媒介和冷媒介 5.新闻传媒的公共性 6.流媒体
二、简答题
1.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什么是“媒介依存症”? 4.试析“恶搞”
5.什么叫“媒介事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6.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对社会的真实建构。7.从传播学角度,谈谈你对“博客”的看法。8.简述web2.0对传播学的意义。
三、论述
1.超女娱乐火爆,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你认为因特网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传生了哪些影响? 3.如何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构建永州在外形象
4.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媒体?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一个负责的媒体。负责任的媒体一定没有市场,不负责任的媒体就有市场。那么不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有市场,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没有市场吗?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2.传播权 3.大众社会理论 4.知晓权
二、简答题
1.谈谈“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特点及缺陷 2.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那些基本权利? 3.“受众即市场”的理论的基础和缺陷 4.如何创办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电视节目
三、论述题
1.何谓受众的细分?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介该如何应对受众的分层化趋向? 2.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3.分析评价新闻娱乐化倾向。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子弹论 2.意见领袖 3.两级传播 4.免疫效果 5.伊犁县研究 6.群体压力
二、简答
1.谈谈意见领袖及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制约与影响 2.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3.举例说明说服有哪些技巧。
4.辨析:单面的大众传播消息能够强烈地改变受众已有的态度。
三、论述
1.论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为什么过去效果研究一直占据着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位置?
2.归纳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各方面因素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 3培养理论
二、简答
1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要点及意义
2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舆论导向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3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问题的看法。4简述电视的“教养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效果分析理论变迁的社会条件和学术条件。2谈谈你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看法。
3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中哈韩现象与韩国影视剧的流行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帝国主义 2信息主权 3阿尔及尔宣言 4软实力
二、简答题
1国际传播新秩序论争的背景、焦点和实质是什么?
2你认为日益扩大的跨文化传播将对民族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三、论述
1试论“全球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冲击。2试论文化全球化与我国新闻传播的策略。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流派
一、名词解释 1卢因
2传播学研究中的批派学派 3法来克福学派 4文化工业 5公共领域 6阿多诺 7麦克卢汉
二、简答题
1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关系
2传播学产生在美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及其侧重方向。4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5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是什么?它和批判学派有什么差异?
6什么是文化研究学派?其主要人物有哪些?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
1批派学派主要有哪些流派?它与经验学派有哪些区别?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文本分析 2内容分析 3抽样调查 4田野调查法 5民族志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问题设计的原则 2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3简述传播学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三、论述(操作)题
1某农村社会机构委托你在一个贫困山村(住户约200户左右,人口约1000人)做一个小范围的关于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查。(1)你认为本次调查要了解的主要情况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你将采取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请陈述。(3)你的调查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列举。
2从大众传播或网络传播领域中设计一个研究课题,简单地说说问题提出的由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
专家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篇6
另外,媒体在许多议题式节目中都邀请专家学者加盟,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很多访谈类、时评类节目,从而使媒体的节目受到学术水平的认可,提高媒介的档次。凡是重大事件的播出或是报道评论必请专家加盟,成为了一种模式,观众不仅对此习以为常,甚至是有点离之不得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专家?媒体和大众为何又对专家如此重视和信赖?这种专家现象在传播学中又该做怎样的分析呢?
一、专家的界定
《新华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当代汉语词典》对“专家”的解释都是:“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或擅长某项技术的人。”我们称他/她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专家有两类,一是有胆识战略专家,二是有突破能力的业务专家。”看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专家是指那些在各个不同的社会生产领域内,比同类人员具有较多的知识以及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作为一名专家必须能在某一领域内解决一般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事物的发展规律。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广告中充斥着专家现象,也可以明白专家何以成为媒体的宠儿。因为专家是他所在领域的权威。下面将从丹尼斯·麦奎尔传播学研究四要素为切入点对专家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丹尼斯·麦奎尔的传播学研究四要素
关于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的认识,由于研究的角度、方法、领域不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表述方式。丹尼斯·麦奎尔,英国传播学者,他将传播学的研究要素分成四种: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家族、宗教、文化因素;媒介;媒介内容和受众。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传播过程。
三、专家现象的社会因素分析
首先,社会对专家的概念是约定俗成的,专家是有知识的,没有知识你就不能成为专家。当我们通过电视屏幕、广播频道、报纸或者杂志,看到、听到“专家”们分析或解释关于伊拉克战争,关于SARS病毒,我们的疑虑消除了,担忧没有了,一切回到未曾发生的开始。专家的话之所以可信,主要是因为专家的话构成了知识。“听专家说的”是我们的社会“话语使用者的组织原则”。尤其是对于非专业领域的大众来说更是如此。 专家作为知识的权威,在“文化霸权”中的地位是自然也是必然受到追捧的,专家现象的形成也就无可厚非了,专家甚至成了大众最为信赖的“把关人”,大众的内在需求成就了专家的霸主地位。
四、专家现象的媒介分析
从昔日的口语传播时代到印刷媒介时代,再到现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加速度成了媒介影响现存社会形式的主要因素,信息的传播速度更是迅疾地惊扰着我们的感觉比率。虽然身处在滚滚的信息洪流之中,可是我们却感觉到更加的茫然,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不明白的东西似乎也越来越多。于是,作为专家,因为他们是某一领域权威知识能力的代言人,所以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大的社会状况发生的时候,人们都乐意向专家请教,对专家意见或是解释情有独钟。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媒介在专家现象涌现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五、专家现象的内容分析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传播内容的选择,“有效地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维纳语)由于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性位置的确定,使专家学者的社会地位——实用价值被充分肯定和利用。同时,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越来越高的地位和消费的有效性,也不断显现出专家的作用,大众对专家的崇拜也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由于大众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对非专业领域内知识的渴求正是专家现象出现的根本动因,这些知识,也包括特有知识所带来的技术也就是专家现象的内核——内容。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形中的膜拜被有些广告所滥用,不时地打出专家的幌子欺骗消费者。其次,媒体社会是继信息社会后的又一说法。各种媒介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也会把大众的这种知识需求作为自己的需求,于是邀请专家,或是获得专家认证,反正竭尽所能地与专家挂
钩,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六、专家现象的受众分析
“大众并不是无法抵抗意识形态体制下的无援无助的主体,也不是拥有自由意志、由生物学决定的个体;他们是一组变动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由社会行为人在某一块社会领域中形成,而这一社会领地之所以属于他们,是因为他们一直拒绝把该领地放弃给强权式的帝国主义。弱势者所赢得的任何空间,都是来之不易难以守成的,但它毕竟被赢得,也毕竟被守护着。”所以,虽然媒介内容的创造者们创造了文本,这个文本包括广播节目、音乐、电视节目、电影,以及书、杂志、报纸等印刷文本,而且这些创造者们首先有一个假定的解读方案,也即他们想让受众从文本中读到的东西,可是,受众不是必然接受甚至也许会排斥这种预设的解读。很显然,处在当今时代的受众更大程度上是主动的受众,他们会选择自己需要的文本去解读,而专家在受众心目中的重要甚至神圣地位是由来已久的,这种受众心理也就成了专家现象的一个内在推动力。
综上所述,专家现象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专家”之所以被广告商这样大肆地推崇,被各种媒介各类节目盛邀更是有其缘由的。以上论述以丹尼斯·麦奎尔传播学研究四要素为切入点,从社会因素、媒介、内容和受众四个方面对专家现象进行了传播学理论上的一个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专家现象的出现是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乘着各种媒介的春风,以其提供知识的独特性和普遍认可性为内涵保障,与受众的时代需要相呼应。
传播学 篇7
为了找出界定研究质量的标准, 研究者选择了《传播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 取得了该刊最近发表的120篇稿件的全部同行匿名评议。同行评议是一种决定传播研究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守门人”程序, 在传播研究的引导和扩散上具有特别的指导意义, 对传播学者获得奖励和职位, 发表论文都非常重要。以《传播学期刊》为例, 它以同行匿名评议的方式审核稿件, 仅接受16%的投稿。
研究小组的目标是识别出评审人最经常认定的“罪过” (负面评价) 和“优点” (正面评价) 是什么, 什么因素与获得推荐发表最有关联, 什么促使评审人们将稿件界定为重要的和有意义的。
研究小组最初起草了一份“罪过”和“优点”的清单, 希望对高质量的传播研究下一个定义。但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 他们发现关于同行评议的研究著作已有很多, 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 在这些著作中, 学术价值的主要标准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 有了比较集中的七个评判指标。
第一, 同行评议
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研究、医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有大量关于评审人评价标准和意见一致度的研究, 但传播学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这些极少数的面向传播学的研究, 趋向于关注文献目录、计量数据和引用类型, 而非关注学术评价。
在广泛的同行评议文献资料中, 研究小组发现, 不同学科的评估标准相当相似, 但期刊的接受度并不相似。在自然科学领域, 大多期刊接受约80%的投稿, 相反, 在社会科学领域, 约80%的稿件被拒绝, 这是社会学家朱克曼 (Zuckerm an) 和莫顿 (Me rton) 的研究发现。学者们最初推断,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诸如物理、化学这样的领域已经拥有认同度很高的关于课题和研究方法的规范, 而这正是处于前规范阶段和半规范阶段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所缺乏的 (Braxton&Harge ns, 1996) 。这个结论激发研究小组继续探索传播学稿件是否可能具有普遍范式, 并界定传播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 他们发现, 虽然不同领域的评价标准很一致, 但不管规范是否成熟, 评审人之间关于稿件质量的一致性却很低。有一个经典的研究, 研究者改换了被某期刊接受的12篇心理学论文的作者名字和归属, 将论文重新投到这家期刊。结果, 3篇论文被认出重投而被拒绝, 但仍有9篇被寄给评审人, 其中有8篇因为缺少发表价值而被拒绝 (Pete rs&Ce ci, 1982) 。有编辑承认:“经常投稿的人都能意识到评审过程的蒙特卡洛特性 (意指较为随机的) 。” (Campanario, 1998) 。也有研究发现, 69%被拒绝的论文最后都被其它期刊发表了, 甚至是被更有名的期刊发表 (Chew, 1991) 。这个结果引发了人们关于评审人认同是否确实是有价值的标准的讨论。人们认为, 评审人的各种评价应该是决定论文发表的补充意见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应该培养多样性和创造性, 取代保守的评审过程。
第二, 七个“罪过”
研究小组在同行评议中识别出了最基本、最普遍应用的评审标准。表1总结了评价标准的典型样本, 包括许多期刊常规化的评价标准。在表1中, 稿件的作者被列于表上方第一行, 纵轴表示评价标准, 研究小组用七个术语来确定稿件的“罪过”和“优点”, 外加一个“其他”。
重要性作为第一个标准, 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种评价中, 是最常用、级别最高的标准。但是重要性很难被精确化。有人用这个术语来界定稿件论题的重要性;有人用它来界定对论题的独特新贡献, 关于独特新贡献, 研究小组用“独创性”来界定;其他分析家也将读者兴趣等同于重要性。重要性这个标准经常用在编辑和评审人拒绝论文的评价中, 他们告知作者, 该问题是很重要, 但该论文并没有说出任何关于该问题的有意义的东西。
理论整合指实证或分析结果与可识别的理论元素的关联强度。有学者简单地用“理论”来界定这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其它的用类似于“概念与执行间的关联”这样的词汇来界定理论整合。
表达清晰是研究小组用来涵盖各种各样用来评价文章写作质量和文章结构的术语, 它并不针对少数语法混乱和违反APA体例规范的论文。
方法论是论文的研究方法, 这个标准包括了抽样、样本大小、有效性、可靠性、因果关系推论、统计等。
完整性是频繁用到的标准, 一般指评审人识别出稿件引用文章或解释的错漏, 也指稿件中有些需要考虑的方面没有被涉及。
规范关系被用到的次数很少, 它指评审人对研究与社会、文化、政治价值、现实世界中大众关注事件的联系所做出的评价。规范关系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发展得相对较弱, 而在人文科学领域却经常被提及。国际传播协会最近发出了关于传播应关注大众兴趣, 传播研究应该在现实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倡议。
独创性被放在最后, 并不表示它不重要。作为最常被同行评议用到的一个标准, 独创性强调评审人对稿件独创视角、方法和发现的界定。
第三, 《传播学期刊》评价程序对“罪过”和“优点”的界定
研究小组的问题集中在正面和负面评价在上述七个方面的分配, 这七个方面评价的构成, 以及评价和最终推荐发表的相关关系。他们对评审人之间的意见一致程度也感到好奇。考虑到传播学有众多子专业, 尽管样本的大小对效果有所影响, 研究小组仍试图探索各子专业间的评价模式是否有明显不同。
1、方法
研究小组收集了100篇稿件的全部评审意见, 这些稿件都经历了完整的审查过程, 并正式被接受或被拒绝。鉴于在最初的样本中只有16份稿件是被接受的, 研究小组增加了20份被接受的稿件。他们希望通过这些评审意见看到差异, 以便研究评价的各个方面和接受发表之间的联系。由于一些程序上的困难, 研究小组最终的有用样本包括了117个评审意见组, 98组来自100个样本 (82份被拒绝的, 16份被接受的) , 另外的19组来自后面的补充样本 (19份都是被接受的) 。研究小组判断出样本中的86组具有定量特征, 27组具有定性特征 (剩下的4组无法归类) 。依照期刊本身的归类系统归类, 这些样本中, 有22篇是实证研究, 19篇是内容分析, 38篇是调查, 23篇是定性研究, 2篇是批判研究, 3篇是理论研究, 还有10篇属于其他类别, 各种类别在样本中的比率跟期刊实际收到各类稿件的比率很相近。
除本社编辑外, 一般有2个以上的评审人评审这些稿件, 研究小组只研究评审意见而不研究文本。被接受的稿件一般会被要求修订后重新提交。编辑的意见同样被考虑在内, 通过上下文很容易分辨出评审人第一次意见和针对重新提交的稿件的第二次意见。样本共计有213437个词语, 每个评审意见组平均有1824个词语。最短的评审意见组有368个词语, 而最长的评审意见组有6265个词语。
研究小组对第一轮和第二、三轮的评审意见同等对待。每组分析都是评审意见积累起来的一个集合, 在大多数情况下, 每组评审意见包括两份评审人的信和编辑的一封附函, 研究小组对评审人的意见和少数编辑意见进行编码, 最终得出3905个可编码的评审意见。其中, 共有385个评审意见是“优点”, 3520个评审意见是“罪过”。平均每个评审意见组有3.3个“优点”和30个“罪过”。
对评审意见的语言进行编码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最初, 编码员对同样随机抽取的评审意见进行独立编码, 然后, 逐段比较编码, 讨论编码规则, 为编码书增加一些细节和说明。在编码过程的最后, 研究小组随机指定12个编码过的评审意见组, 让二次编码器对它们进行编码以便计算编码员间信度。通过对14个“罪过”和“优点”的计算, 平均编码员间相关度为r=0.72, 所有被编码的意见的总相关度为r=0.84。
利用相关度来评估编码器协议可能还不够严谨, 所以研究小组也计算了相关索引系数。结果显示, 理论整合、表达清晰和方法论有相对较高的可靠度 (分别为0.83, 0.84和0.83) 。重要性和完整性的可靠度处于中间水平 (分别为0.43和0.48) 。规范关系和独创性的可靠度很难测量, 因为它们被提及的频率太低。因为该项目中所编码变量的投射性和新颖性, 可靠度水平虽然较低, 但已足以完成任务了。
2、研究结果
在样本中, 评审人在最终推荐上都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意见一致度。研究小组检验了最初的98个已经完成评审过程的可用样本, 发现两名评审人和一名编辑的意见一致度高达69.4%。在这98份稿件中, 有57份被一致拒绝, 11份被一致接受, 30份存在不同意见, 其中5份经过修订和再次投稿最终被接受。这可以为评审人之间能够就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标准达成一致提供证据吗?只是根据这些粗糙的统计也许还不能那样说。《传播学期刊》的评审人被要求对稿件做出拒绝或接收的决定, 由于该期刊的接受率只有16%, 有人也许认为, 拒绝的意见有这么高的一致度若不是评审人都很认真地评审, 那么很可能纯属偶然。关于接受的意见也和拒绝的情况一样。另外, 评审过程本身很微妙, 从什么领域选择评审人员有时候很值得推敲。研究小组对评审人意见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在传播学论文中, 什么是最致命的“罪过”, 什么又是最重要的“优点”?研究小组根据《传播学期刊》样本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 在优点方面, 重要性占据了首要位置, 远高于其他方面, 理论整合、表达清晰和方法论被频繁提及, 而完整性、规范关系和独创性被提到的则少得多。诸如重要意义, 特别是独创性, 这些在课本和期刊的指导方针中经常被提及的学术传统, 却意外地很少被提及。在负面评价方面, 所反映的数据也类似于正面评价, 除了两个例外。第一, 关于“罪过”的值远高于“优点”, 达到了9比1的比例。第二, 关于重要性的负面评价几乎没有, 这时体现在重要性上的“优点”比“罪过”的值大。
哪些“罪过”和“优点”与稿件的发表与否有最大的关系?对所有样本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正面评价居于主导地位, 稿件被给予接受推荐的可能性较高, 发表的可能性也较高。相反的, 是不是负面评价居于主导地位就容易被拒绝呢?研究小组惊奇地发现, 被接受的稿件平均都有大量的负面评价, 特别是在表达清晰、方法论和完整性上。这种现象也是合理的。如果一篇稿件总体上的重要性和理论整合很差劲, 评审人就不会再花时间去给出建设性意见, 而只是给出一些诸如论题和方法论的负面评价。如果稿件很有可能被发表, 评审人就会深入阅读, 并指出作者应该怎样在完整性和表达上做出努力。评审人说得越多, 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对这篇稿件的兴趣就越大。
接下来, 通过将“优点”的数量减去“罪过”的数量, 研究小组为每个样本的这七个方面各生成了一个总体指数。因为负面评价占据了主导地位, 所以指数分值表现为负数, 而且指数的差异主要也是被负面评价所控制。他们将这7个关于评审人推荐接受或拒绝稿件的总体指数进行回归计算, 计算出了七个逻辑回归系数。同时, 研究人员也对期刊社最终接受发表的结果做了同样的处理。
在这两个计算中, 正如研究小组所预料的, 理论整合和独创性被证明是影响评审人和编辑最后决定稿件是否值得发表的最重要因素。研究小组发现在评审过程中各方面的评审标准会互相影响。就一个重要的论题进行探讨是很好的, 但是这是大家都会做的, 最困难的挑战在于在探讨重要论题的同时加入积累的理论, 并说出一些新的原创的东西。稿件如果得到评审人关于表达清晰、研究方法、完整性方面的批评, 那么发表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了, 因为这些批评可能与理论整合和独创性的正面评价捆绑在一起。对这7个方面的正面和负面评价的数量的二变量相关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正面的关于重要性和理论整合的评价与负面的关于表达清晰和方法论的评价是正相关的。
由于受限于可用的初步数据和编码过程, 研究小组很难得出内容为王的结论。与可界定的理论文集没有清晰的联系, 不能提供独创性的贡献和杰出的研究方法的稿件都不能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但是问题仍然存在, 究竟要和什么理论建立联系呢?当评审人提到“理论”时, 他们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首先, 传播学家界定的传播学术的传统中心理论和实际上期刊 (至少是《传播学期刊》) 稿件作者所写的理论是存在分歧的。研究小组根据Stephen Littlejohn被广泛引用的本领域中心理论传统类型学 (Littlejohn&Foss, 2005及其之前版本) 对每个评审意见组进行编码。这个类型学聚焦于6个以哲学为基础的理论传统。尽管这些理论传统反映了传播学研究的根基, 也包含了引导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全部适合的学科基础, 但却未曾确切地包括现在活跃的传播学者正在做的研究, 在研究小组的样本中有87%的稿件只关注于6个类型中的2个——社会心理学 (49%) 和社会文化 (38%) , 符号学和修辞学传统只有5%, 现象学只有1%, 控制论甚至是0。
研究小组下一步做的是修正现存的理论类型, 找出一种能够与所作样本研究相匹配的理论传统。他们将评审意见中所界定的稿件内容和国际传播协会的20个研究类型以及Bryant和Miron (2004) 所界定的传播学研究的26个理论传统进行整合。他们发现样本在各个类别中的分布过于分散, 每个类别得到的稿件数都很少, 以至没有了进行分析的意义。他们从六个主要传播院系获取了研究生课程表, 从中寻找必修的课程类别和样本涉及的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是:1、文化研究 (15篇) ;2、制度和政策研究 (包括政治经济学和科技) (17篇) ;3、政治传播和公共意见 (38篇) ;4、大众传播 (25篇) 。22篇稿件因为是关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 或是由于研究小组为了让类别更清晰, 而不能归入以上类型。然后, 研究小组重新开动7个“罪过”和“优点”的显著性以及它们与接受相关度的分析。类型是特定的, 他们发现有可能揭示出传播学研究的不同子领域对学术质量的不同标准。研究小组从《传播学期刊》年度报告得知, 在每个领域和方法论区间, 论文的接受率大致相当,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同行评议标准是很相似的, 但是在子话题的再分析中, 有三个发现确实变得很明显。
其一, 文化研究是相对喧嚣的。每个该领域的评审意见平均比其他子领域超出了1000个词语。这些绝大多数是负面的评价, 并没有导致低接受率, 相反, 这个子领域的接受率高达40%, 而整个样本的接受率才只有29%。有分析指出, 为应用目的而设接受率指标并不那么重要, 也即文化研究领域的接受率只是具有统计上的意义。其二, 有12倍于其他子领域的文化研究评审人更加喜欢用规范关系标准来评价稿件。但如前所述, 规范关系在该领域的同行评议方面还没有明确定义。其三, 政治传播和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在评判标准和所获的评价上都相当类似。文化研究评审人的评审意见最多, 而制度和政策研究领域的评审人最不积极, 该领域的稿件也最缺乏理论整合和独创性。
当评审人提到理论的时候, 他们指的是什么?研究小组回到评审意见去看是否能从评审人的语言中界定出一个模式来。他们并没有从头到尾地阅读那些评价, 而只是回到编码的段落和词语, 该过程虽不能从统计学角度证明什么, 但确实有所发现。
当评审人说到理论时, 他们大体上指四种模式。第一种, 理论是在传播学研究中不言自明的术语。第二种模式是某些特殊变量处在假设验证中的理论以及一些持续辩论中的说法, 比如两个因素是否有相关关系, 某些变量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趋势等等。第三种模式最普遍, 就是著名学者的理论文集或有重大发展前景的子领域的调查研究。第四种模式最少见, 它引用理论主要是为了积累一种有逻辑联系的范式, 如法律般的声明, 或者更像是课本的定义。在最后一种模式中, 评审人并不满足于程序化地提到理论 (正如第三种模式那样) , 他们更愿意讨论如何在稿件评审中推动理论的发展, 它要求评审人投入更多的精力, 仔细考虑手上的稿件是否真的能对人类传播学研究做出贡献, 而不只是引用一些词语和文章标题。
第四, 讨论和结论
研究小组表示, 不知道上述模式是否是其它传播学期刊的现状, 也不知道这些模式在传播学其他研究领域如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方面是否表现突出, 但是他们的发现确实暗示着, 如果传播学者能够娴熟地将研究与可识别的理论文集联系起来, 并优化和扩展理论文集, 那么, 他们的稿件也更容易被发表。
该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策略化的理论整合和独创性是决定一篇稿件能否被采用的最重要因素。研究小组呼吁各子领域和子理论间进行更多的对话和有意义的交叉引用。笔者希望对该研究的介绍能够对国内有志于进军SSCI核心期刊的学者有参考价值。
摘要:在SSCI传播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新闻传播学者学术水平的体现, 但是我国新闻传播学者能够做到的却很少。SSCI传播学核心期刊有着怎样的用稿标准?本文通过对在《传播学期刊》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上发表的论文《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进行编译, 介绍了稿件评审人的审稿标准。研究发现, 投稿能否发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论文是否与明确界定的理论文集相关和是否有创造性的发现或新颖的角度。
关键词:传播学期刊,用稿标准,同行评议
参考文献
从传播学角度看西安民俗文化传播 篇8
基本概念
1.民俗学与民俗艺术
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首创“民俗学”的概念,百余年来为学术界所认同,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年轻的学科。汤姆斯创立“民俗学”之初,在界定“民俗学”的概念时,就提出其含有“民众的知识”和“民众的学问”。他认为民俗学的意思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以及“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
“民俗艺术”,特指“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民间艺术中融入传统风俗的部分。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是民俗艺术的特征,民俗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陶思炎,2008)
2.传播学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开始了有关传播学这一跨学科的研究,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它运用许多学科(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西安民俗文化简介和传播现状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文化是西安对外交往的突出特点。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文化遗产丰富,被称为“天然历史博物馆”,其民俗文化也相当丰富。西安受中国古代帝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民风淳朴,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西安民俗文化不仅体现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传统着装习惯、饮食习惯、住宿特色、娱乐方式等),还体现在琳琅满目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中,如书法、绘画、雕塑、剪纸、戏剧、手工艺品制作等。西安还建设了一批民俗体验基地,如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西安大海子民俗村、礼泉袁家村民俗村、乾陵黄土民俗村、关中民俗博物馆等。将具有丰富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和民俗产物相对集中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亲身体验西安民风、民俗的场所。
2009年,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位于陕西西安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亲笔题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2013年7月2日、7月3日,中央网JOURNEY IN TIME节目连续两期专题介绍西安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时长50多分钟,用英文介绍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的起源、馆藏真品、珍贵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西部网也有专门的中文网页大篇幅介绍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这些足以见得民俗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但是西安民俗文化的传播却非常有限。就以最出名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为例,它没有自己的官网,更没有英文网站,网上也很难搜索到,只有TRAVEL CHINA GUIDE和ABOUT.COM两个网站上有介绍,且很简略。同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一样,各民俗基地或民俗体验村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是这些微信公众号上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通常都是一些简介和交通指南门票价格等。较难以丰富生动的信息和视频吸引游客和研学主体。虽然在西安较大的公园举行过民俗大庙会,但毕竟受到交通、天气等因素的限制,传播范围有限。
有关西安民俗文化的学术研究也不多。笔者以“西安民俗”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精确全文查找,有159篇,多集中在以下方面:a.旅游,如《民俗文化旅游形象建设》(杜妍、王家民)、《文化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研究》(尹得举)、《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b.民俗文化元素研究,如《西部城市形象广告片的民俗文化元素——以成都、重庆、西安、昆明、桂林为例》(陈卓)、《借神话“牛郎织女”开掘地域文化》等。c.民俗建设与保护,如《西安鼓乐的传承与保护及生态还原》(冯光钰)、《浅议民俗文化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以西安环城西苑为例》(于娜、邹志荣)等。直接研究西安民俗文化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主体等具体问题的几乎没有。
传播学对西安民俗文化传播的几点启发
1.加强西安民俗文本英译研究
从传播对象的角度研究,西安民俗文本英译对西安民俗文化传播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西安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历史文化大都市,国际友人和游客数量非常庞大。2015年西安旅游局官网发布的《2014年旅游接待情况统计》中指出:2014年度西安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2亿人次。《西安市旅游局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中指出:截至2013年11月份接待国内游客9649万人次、国外游客122.33万人次。而相对于这个庞大的数字,与国际旅游紧密相关的旅游文本英译研究,尤其是西安民俗文化英译研究则非常有限。就西安民俗文化研究最大的基地和体验园——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来说,它没有官网,更没有英文网站,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简介和中文讲解词加起来仅38000多字,没有找到对应系统完整的英文文本。笔者认为,为了西安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旅游环境的长远发展,应该大力度加强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应该重视民俗文化英译研究,广泛搜集民俗文化相关文本,分析西安特有的民俗文化词,查找国外民俗基地或民俗村相关平行文本,最好能够组织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严格把关,把民俗文化文本英译作为一个大的项目来系统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英译文稿。当然,有了英译文稿后还在于将它推广出去,在西安各民俗基地和民俗体验园加以应用,从而促进外国游客对西安民俗的认识和了解,从更广义的层面上推动西安文化走出去。
2.正确认识并积极推广网络民俗
从传播学的传播途径和传播主体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中,都市人群和互联网广泛应用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始终处在变迁的过程中。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更新而不断地消长演进,始终适应并引导着人们的生活需要”。我国传统民俗,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衍生出新的形式与内容,可将其称为网络民俗。现在大部分人都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掌握互联网操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有条件、有时间经常上网。人们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也乐于尝试新的方式和新的方法,因而将传统的民俗借助互联网媒体衍生出一些新的网络形式,如网络民俗。网络民俗的主体构成以都市居民为主,传播时效的优势是传播速度异常快、覆盖区域特别广,参与方式便捷、简单、环保,民俗内容具有共通性;其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调适、传承、环保各个方面。具体到西安民俗文化的网络传播,应该结合具体的西安民俗文化,找出共同性较强的民俗活动,如祭拜等,进行网络民俗活动。
3.积极发挥新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要推动西安民俗文化的传播,必然要加强西安民俗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研究,扩大民俗文化传播范围。充分利用新浪、腾讯等平台,将其作为相关信息发布的补充渠道,特别是开通新浪官方微博,利用微博提炼旅游实用信息,实时关注网友互动,及时处理粉丝的咨询。新浪网上公布,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制作、新浪微博提供数据支持的年度政务指数报告(2014年度)发布,西安市旅游局官方微博荣获“全国十大影响力飞跃微博”奖。西安市旅游局自2011年6月起,分别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开通“西安市旅游局”官方微博账号。截至2015年1月28日,两个微博共累积28.4万粉丝,其中新浪17.9万粉丝,腾讯10.5万粉丝。新浪微博累计发布3926条信息,腾讯微博共发布3075条信息。这些数据都足以证明新媒体巨大的传播能力。西安民俗文化的传播也应该注重新媒体传播,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号等内容上,可以发布民俗旅游相关的政务信息、便民措施等各类民生信息,还可推出“西安民俗旅游攻略”“西安民俗景点推荐”“西安传统美食”等一系列吃、住、行、游、购、娱等西安民俗旅游信息资讯,还可以作为民俗旅游信息咨询的网上窗口。
总结
西安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民俗村、民俗基地、民俗体验园很多,民俗艺术丰富多彩,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目前,西安民俗文化传播途径、力度等可以进一步扩大,传播学这一跨学科研究对民俗文化传播有很大的启示。笔者借助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从传播对象、传播途径、传播因素等对西安民俗文化传播进行更新的解读,期望推动西安民俗文化的广泛传播,促进西安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西安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安洪:《民俗文化传播与旅游文本英译初探》,《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3]陶思炎:《都市民俗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期。
[4]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徐瑞华:《网络民俗》,《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师生关系传播学概述 篇9
对外汉语专业的特殊性使得我对中外课堂教学氛围有所了解。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较为严肃, 具体表现在坐姿、课堂发言的情况上。他们通常会端正直挺地坐着, 两手交叠放置在桌上, 虽然在认真听课, 却很少发言, 缺少与教师的交流。相对的外国的学生们在上课时则较为随性, 这种随性不仅表现在课堂氛围的轻松愉悦上, 而且还表现在其听课方式和教育环境—教室的布置上面, 学生们不会单调地排坐着, 有时会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围坐方式, 教室环境的布置和装饰, 会使学生觉得教室如同家一般的温暖、贴心。
这两种迥异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吗?
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氛围可以为师生关系的形成导向作用。
传统的师生关系: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外的轻松氛围以及良好师生关系令我们非常羡慕, 也使我们了解到了, 较为开放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及形式, 不仅让学生感到了学习的乐趣,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也给师生带来快乐、健康的良好师生关系。
外国的教学方式真的比中国式的教学方式好吗?当然也不尽然, 不存在有绝对优势的教学模式, 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是不同的教学方式的优势。
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师生间的关系有什么影响?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 学生也会喜欢上他所教的课程, 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 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对教师本身教学经验、教学成果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都是十分的重要。教师在面对每一个学生时, 都必须一视同仁, 激发出学生的所有潜能, 努力让其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样教师的自身定位就更为重要, 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职能, 形成师生交往中所需要的对话能力和平等意识, 最终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与“理解的交往”的师生关系。[5]这种对话式的教学模式也是我打算用传播学知识点介绍师生关系的契机。不同的教育观念、师生观, 产生不同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师生关系进行调整或改变。
师生间的知识交互应当看作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过程。如果将教育过程看作为一个传播系统, 那么教师就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而学生就是受传者。传受双方之间传播过程不是静止单向的, 这就意味着师生双方之间的教学内容的传授过程不是静止单向的, 因此我们要用动态、交互的眼光来看待师生关系。在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和受传者是最基本的两个因素, 传播者试图将自己所获得信息、知识传输给受传者。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传受关系。本文研究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大家通过了解传播过程的交互性是一种互为传受的关系, 用发展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师生关系。从传播过程来看, 是传播者将一定的传播内容通过怎样的传播方式传达给受传者, 然后观察受传者给传播者的反馈, 来预测传播效果。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从教学过程来看, 也是教师运用教学工具知识点讲授给学生, 期望得到学生正确反馈。一定的课堂时空内, 传受双方心理场的重合部分越大, 愈可能产生共鸣, 形成和谐的传播, 这也是人们所说的“共同语言”。只有传受双方形成积极互动、协同进展, 教与学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传播学原理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发, 要实现教育传播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优化配置、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既要弹性预设传播过程, 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 又要更新传播载体, 灵活运用相应的传播技巧、方法, 减轻传播干扰。”[2]
传播学基础相关理论反映了在师生关系间, 平等的、和谐的、交互的师生关系才是最合适的师生关系, 也是能使教学效果优势最大化的师生关系。
如何保持师生关系的平衡?
首先我觉得至关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机制。[3]
教师要想与学生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 就必须真正地关心学生, 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 也要关心学生的精神需求, 所以倾听学生的不同需要, 并且根据需要给予不同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都迫切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 想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通常他们喜欢哪位老师, 就会喜欢他所任教的课, 在课堂上会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态度去学习, 从而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其次我觉得理解宽容是构建的重要条件。[4]
用心去感受, 去体会, 去理解学生。只要我们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训斥, 这样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态, 学习效果一定事倍功半。宽容就是与学生心平气和地交流, 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 让学生自我反省, 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找出错误并改正这样可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 一味的忍让并不可取。这就得要求我们掌握好一个度, 恩威并施, 张弛有度, 让他们心悦诚服。所以说维持师生间的平衡很重要。主要还得看教师的课堂问题处置能力。调整自身对出现的问题的态度, 问题不一定是消极的, 你可以在你可控的情况下转变为积极的方面, 这样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比直接制止要好。我们对于课堂问题的矫正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 需要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而且需要把良好的行为模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动。
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者, 更是学习正确航线的掌舵者。良好的学生关系就更能对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付红梅.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人生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论析[J].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101.
[2]唐春梅.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传播学原理分析.华东师范大学.
[3]侯佳艳.略论民族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研究, 2013 (5) :8.
[4]姜荣, 王海林.“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36) :172.
传播学 篇10
近年来,随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兴起,“微课程”这一在线学习、 移动学习的新兴信息化资源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微课程”的概念,目前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英国纳皮尔大学T. P. 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 Roy A.Mc 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等。我国的微课程实践与研究者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即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任务而开展的一切教与学的活动[1]。笔者认为,微课程主要是指在“大数据时代”, 为满足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诉求,针对特定学科的单元内容和活动,而设计与开发的微型课程化产物。
2基于传播学“5W”模式的微课程传播机制解析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斯韦尔(H.Lasswell) 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经典的传播模式——“5W”结构模型: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 → 对谁(To whom) → 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2]。微课程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的、发展势头强劲的学习传播现象,也同样遵循着基本的信息传播规律,由此我们可以沿着微课程的基本传播过程:传播者(控制分析)→ 讯息(内容分析)→媒介(渠道分析)→受众(受众分析)→效果(效果分析),对微课程的传播机制进行解析。
2.1微课程传播者分析
微课程传播者主要是指发布微课程的教育机构、技术人员、设计开发者以及主讲教师等。他们作为微课程的传播主体不仅决定着微课程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而且微课程传播源的权威性、可信性、教学设计能力、教育技术策略等也将对微课程的受众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抛开微课程传播中的其他因素不管,就微课程传播者本身来说,他们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使受众相信和听从的力量、威望、地位的特质)、可信性(使受众承认和信赖的特质)、接近性(了解受众阅读习惯,能使其产生“自己人”的共鸣)、熟知性(知名度大,能使受众产生“熟人”印象)和悦目性(视频课程内容短小精悍易于接受),只有凭借丰富多样的教学经验、详尽完备的教育理论、熟练灵活的传播技巧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传播中, 使受众的态度、行为和情感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
2.2微课程传播受众分析
微课程的传播受众,就是微课程的教学对象, 它涵盖了微课程传播中所有的学习信息接受群体, 即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所有客户端目标人群。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视频相比而言,不但注重教师的“教”,而且也注重学生的“学”,采取的是一对多的发散型网络传播模式[3]。
微课程的受众依据其浏览课程的不同目的,可以分为积极选择型和随意旁观型;依据其对待课程学习的不同方式,又可以分为纯粹学习型和介质中转型。积极选择型微课程受众,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主动地选取某些在线学习内容,帮助其实现某种目标,如教师为获得职称评定而主动进行公需课在线学习等。随意旁观型则是偶然接触到微课程内容,他们并没有预先形成接受期待、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纯粹学习型是指他们学习微课只是为了个人提升或完成学习任务,并不做“二次传播”。介质中转型,是指介于微课传播源与纯粹学习型受众之间的一些人,如教育培训机构、教育服务网站等,他们是微课传播的中转站,具有“双重” 的身份,既亲自上传微课学习视频,也转载别家的微课学习资源。
2.3微课程传播内容分析
微课程主要是指以微教学视频为核心,采取PPT式微课程、讲授式微课程、情景剧式微课程的制作形式,主要教学内容涵盖“教学设计”“课件资源”“练习测试”“教学反思”“评价反馈”等, 从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紧密的教学实践过程。考虑到受众的注意力特点,微课程视频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且教学目标应该简单、明确,教学内容应短小精悍,知识点应高度概括凝练。
微课程依据其传播内容时长可分为小粒度资源和大粒度资源。小粒度资源可适用于讲授概览性知识内容、常识性小知识、问题解决和技能共享类知识等,有利于学习者通过自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学习。大粒度资源通常是知识结构性较强、知识粒度较大的内容,例如课程学习单元的内容等,此类资源是内容容量较大的知识点,具有全面的教学设计,包含情境导入、问题提出、案例分析等[4]。
2.4微课程传播渠道分析
“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微时代学习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资源产物——微视频课程既是智慧学习的重要资源,能够满足学习者入境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资源需求,也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因学习时空分割、 学习媒体多元化而造成的学习注意力稳定性变弱等不足。就传播渠道与媒介载体而言,微课程可以通过互联网门户网站、智能手机、上网本、移动传媒、 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传播,主要采用的技术支持是Web技术和云学习技术,每个微课程视频资源的内容时长约为10分钟左右,微课程的资源容量一般在百兆以内,视频格式通常为流媒体格式,支持网络点播等功能,如MP4、Avi、Flv等[5]。
2.5微课程传播效果分析
微课程视频学习能够突破传统的课程学习局限性,实现随时随地、异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使学习者利用自媒体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与此同时,微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也极大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为继续教育、移动学习、师资培训、辅助学习等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教学载体,由于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近两年取得令人瞩目的传播效果。比较著名的国内外代表性微课程传播案例有可汗学院向全球网络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TED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智慧树网站、vko.cn微课程网等。
3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微课程设计原则
微课程内容开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笔者结合以上对微课程的传播机制研究,总结出以下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微课程内容设计原则。
1)传播主体上,微课程传播者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和接近性,以使学习受众的态度、 行为和情感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上,微课程设计应教学主题突出, 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明确。
3)传播形式上,微课程设计应课程短小精悍, 便于使用,易于扩充,能够提高学习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传播效果上,微课程设计应突破时空局限, 增强教学情境性,易于为学习者接受。
5)传播渠道上,微课程设计可更新技术支持, 丰富课程载体,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元化的网络流媒体技术开发微课资源,打造网络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赵毅.面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邵培仁.传播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6.
[3]姜妍.影响凤凰微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J].今传媒,2015(7):123-124.
[4]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推手” 篇11
“网络推手”,又名网络推客、网络策划师,他们深谙网络推广技术与策略,致力于制造网络媒体事件,打造网络红人。著名的网络推手有自称“全球首席网络推手”的老浪(真名杨军,网名“浪迹天涯何处家”),被媒体誉为“网络炒作教父”的陈墨等。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网络推手”,我们看到他们在制造一个个网络媒体事件、打造网络明星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网络媒体的平等性、公开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扮演着网络议程设置的主体角色和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
网络推手的网络议程设置主体角色
关于议程设置论,1972年马尔科姆·麦库姆斯(Maxwell Mo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做了经典概括:“传媒形成议题功能的见解,即认为大众传媒对某些命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命题在受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媒介的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必须看到,“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建立在传统媒体环境的基础上。当把议程设置理论与网络结合起来时,“网络的以下特点决定了它会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第一,议程设置假设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来源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网络信息能快速传播与繁殖,这个特点使网络可以轻易提高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频率与强度。第二,在网络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相互交织的,而在议程设置方面,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第三,利用互动技术,报道对象与受众可以建立直接联系,因此,当事人的影响会更直接地传递给受众,这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受注目程度非常有利。
“网络推手”是网络红人幕后的操盘者,互联网的特性为网络推手成为网络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主体角色提供了条件。首先,互联网公开、平等的特性是网络推手设置网络议程的前提。在成为职业推手前,著名网络推手陈墨是自由摄影师,兼做一些论坛的版主,老浪也是一个普通的网虫,不过喜欢在各大网站发表自己旅游时拍的风景照片,互联网没有中心、没有等级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得他们的网络传播行为有了极大的自由,为网络推手担任设置网络议程的角色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互联网的各项传播技术为网络推手提供了设置议程的技术手段。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互联网具有了超时空的特性,网络推手深谙这些新的传播技术。再次,网络互动技巧为网络推手设置议程提供了长效的机制。成功地推出了网络红人“二月丫头”、“流氓燕”的著名网络推手陈墨深谙互动的技巧:“如果是一个相对负面的人物,批判的言论多了,我们就会组织一些写手,挺一挺他。”而像“二月丫头”这样的人,追捧的人相对会比较多,那么我们就会找点人来骂骂她,让双方形成一种相持的局面,你来我往,才能把时间拉长,不断出故事。”
网络推手的这种主体角色主要体现在:网络推手活跃在各大网站、论坛、QQ群、BLOG中,通过在网上大量发帖子、粘贴个性照片,形成私人议题。他们在BBS上大量发帖、顶帖,运用剪切、复制、粘贴、转帖等服务,实现议题在各BBS间的互相渗透,提高私人议题的出现频次与强度,“网络中的BBS在设置议题特别是社会形成议题上发挥着特殊作用”,使私人议题得以推广。“网络推手充分运用互动技巧,不仅建立起了与广大网民的直接联系,及时获得来自网民的反馈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使网民积极参与到各种议题的“论战”中,使私人议题显著化,最终演化成公共议题,网络推手的主体角色形成。最后,网络推手与传统媒体协商,把网络议程引向传统媒体的议程,形成网上网下议题互动的局面。
网络推手的网络意见领袖功能
“意见领袖”这个概念是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拉扎斯菲尔德等研究者在俄亥俄州伊里县调查选民投票情况时提出的。在持續7个月的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在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方面,人际接触的影响似乎不仅比大众媒介更经常,而且更有效。研究者进一步说明,来自大众媒介的消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同事或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根据国外研究者的结论,“意见领袖”具有以下几种素质:是许多追随者学习的榜样;见多识广、称职能干;在自己的圈子之外,还有广泛的社会关系。
网络传播的环境更易于产生“意见领袖”。网络传播的主体是广大的网民,网民的数量是巨大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中国网民已达到2.53亿),但却是分散、孤立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个别观点淹没在汪洋的“意见自由市场”中。相反,网络“意见领袖”经常活跃在不同的人际传播圈子,比如不同的聊天室、不同的BBS,通过各种手段,如推荐首页、制作专题,加精华、置顶、标题飘色,从而长久保持观点的广泛关注度,不至于被其他观点、议题所淹没。
网络推手在一定意义上扮演着网络世界“意见领袖”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一、网络推手“可以传播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新闻,他们也可以对一些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以此影响他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他们活跃在各大论坛、社区。是这些人际传播场所的常客,有的本身就是这些论坛的版主或者与之交好,比如陈墨本人即是新浪论坛真我风采版主、天涯摄影开版版主、SO-hu论坛人像摄影、婚纱摄影等栏目版主,这样的身份使得他不仅成为某一个圈子的“意见领袖”,而且很可能在多个圈子内都有名气,从而影响他人的看法。二、作为网络议程设置主体的网络推手,这样特殊的角色天然地赋予了他们在网络世界的影响力,凭借这种影响力。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他们或者炒作网络红人,或者策划网络媒体事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其成为某一时期的主要网络议程,吸引网民注意力,最后把这种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变成商业利益。例如,近两年市场上出现的“顶帖公司”,即是专业化、公司化的网络推手,这类公司专门为企业品牌做宣传服务,针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特征,选择网络BBS社区,有针对性地撰写“帖子”,发布意见和观点,同时派专人跟踪帖子,不断置顶顶帖,以吸引更多的用户阅读关注,在这个设置议程与“意见领袖”的过程中,达到广告的效果。
浮华背后的反思
网络推手的出现,使得浮华的互联网络变得更加热闹。伴随着网络推手职
业化、组织化的发展,一些问题相继浮出水面。
一年来备受网友热捧的“中国最美的深山女教师”王梅香,随着2008年7月网络世界热议的一个帖子《我制造了中国最“美”深山女教师》而备受网友争议。原来当初对梅香进行网络炒作和发起捐款的网络推手李小溪(网名“女巫的泪”)自曝内幕称,梅香这个由她制造出来的“最美的深山女教师”,虚报捐款,把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视为个人补助、接受的所有捐款和物品都已归为己有等,辜负了她和许多支持、关注梅香的网友。帖子一经传出,网络世界炸开了锅,虽然后经多家媒体调查采访,人们最终消除了对梅香的误解,但网友仍普遍感到自己的爱心被“忽悠”了。也是在一年前,一个网名叫“怀望行”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独特的“点子”,先后为全国20多位白血病患者策划了慈善活动,吸引媒体关注和民众捐款。他的行为亦引起了社会各种争议,有人认为他在行善,也有人认为他在作秀,以慈善的名义进行自我炒作。这些事件透露出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网络推手作为网络议程的主要设置者与网络环境中的意见领袖是否在利用公众情绪、公民爱心进行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实质上,网络推手捧红众多网络红人的行为是一种纯商业行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教授陈卫星认为,网络红人展示自己是一种纯商业行为,在整体社会文化走向低俗化的倾向下,选择低俗化的方式展示自己成为他们有市场需求的前提。网络红人现象引人反思,因为他们对当代青年人传统价值观、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而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这一“新兴职业”的是背后的“网络推手”们。
从信息的传播角度来看,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把关人”概念在网络媒体中一度缺失,政府的“把关”功能的的确确被削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推手所扮演的议程设置角色,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传播的“把关”质量。网络推手所扮演的意见领袖角色,一定程度上也引导着网络舆论的发展。然而,从“网络推手”這一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的职业道德更多的是商业道德,他们的伦理意识显然更多地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著名网络推手老浪于2005年成功推出了网络红人“天仙妹妹”,据报道“天仙妹妹蹿红后,给老浪带来至少200万元的商业收入”,而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观点的无形市场和现实的有形市场上,存在着多方力量:商业与伦理、个人与公共。当两组力量的博弈处于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时,市场呈现表面的繁荣;然而,当商业利益与伦理价值发生冲突时,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出现不一致时,问题便接踵而至,网络推手的作用(更多的是负面作用)不能不引人反思。据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公关人员(即本文所指网络推手)几乎成为互联网空间人人喊打的对象。维客公开宣称不再允许公关人员(即网络推手)输入内容,因为他们制造了大量有偏向和误导性的资料。
传播学 篇12
现代社会中,影视是最具感召力的一种综合的视听传播媒介之一,其意义就是经过聚合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来交流和分享。从影视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在传播者—传播工具—接受者—反馈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作为附着在物质载体上的信息而存在的。但实际中,影视传播过程并不会仅局限于单向性,同时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环环相扣的网络。银幕上所直接展现的声音和图像所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些符号所表现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递出某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影视符号语言。而这种影视符号语言也在传播过程中将信息的精神内容传递给受众群体。
影片《花木兰》在全美首映中的周末三天票房记录就达到了2300万美元,仅次于票房收入3100万美元的悬疑科技片《X档案》。它是迪斯尼以往5年所制作的电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了女子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迪斯尼公司通过别出心裁的构思对故事进行了演绎。虽然作品对故事本身进行了改编,但并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片通过幽默、风趣的表现风格,并赋予其浪漫主义色彩,作品无论是从故事体裁还是形象塑造上,都充分地将其内涵通过符号等的传播成功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一、符号传播中的文化塑造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辞》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学作品,丰富的文学形象和艺术创作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动画《花木兰》无论是从文学剧本的创作还是角色形象、性格的塑造上都包含了很多的中国元素。作品的开场以水墨形式展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紧接着烽火起、战鼓响这些中国特有的气息,将美国式的中国文化生动地展现给了观众。作品中的文化符号传播遵循了罗兰·巴尔特指出的“所指(符号的意义)的两个层面”,即间接意指层和含蓄意指层,这为作品中符号确定意义之外的附加阐释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也使我们了解到一个拥有固定意义的符号在新的语境下会产生出新的意义。木兰的形象通过作品的演绎深入人心,中国式的柳叶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从整体上看这样的木兰并不是传统的“中国人”。而是从着装上赋予了木兰新的形象,比如,吊带背心和短裤,使木兰在迪斯尼这样一个大的西方文化的语境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面。在作品中,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导演在中国的传统礼教文化的塑造上也进行了另一层面的刻画,迪斯尼在解读中国这部忠孝两全的故事上,更加追求了主人公的个性释放,抵抗一切外来压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故事原剧本中的三从四德以及我们观众所了解的是木兰在离家替父从军的前一晚告别老父亲的情节,在动画片中则表现的是木兰只将带有木兰花的头花留给父亲而悄然离开家乡的场景。这一改动将故事本身的忠孝转向了木兰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自我追求。
二、传播中符号的意义
影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符号和意义是统一的,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意义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以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在传递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战场”和“礼教”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意向符号,它们时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战场”这一符号蕴藏的意义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兴衰,是现实社会的缩影。“礼教”则代表着我们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
“在西方文化中,中国形象上的真正意义不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体特定理论意义的虚构空间,一个比西方更好或更坏的地方,香格里拉或人间地狱”[1]。作品《花木兰》在第一集中,木兰就遇到了困难。导演为了将父母的祈盼和木兰对自我释放的追求淋漓尽致表地现出来,赋予了木兰新的生命和活力。比如,木兰通过小白喂鸡的方法,以及为父斟茶的过程,主人公自我价值的体现并没有拘泥于中国传统的礼教文化上,而是通过创新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可爱而不失礼数的花木兰。在《花木兰》第二集中,以功夫的传授开场,这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战场那样狭小而短暂。作品中的“战场”这一符号所蕴藏的是“宽广”的含义。木兰非男儿身,这样的形象与传统上的符号“战场”所代表的意义是几乎没有交集的,在中国本土的影视刻画中是极为少见的。而迪斯尼则将“战场”和“礼教”这两个不相吻合的符号,通过创新的表现手法将其意义统一了起来。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和创新
《花木兰》导演巴里·库克曾说“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西方观众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花木兰’是谁,但现在这个人物大家都知道了。因为‘木兰’这个角色有她的唯一性,之前迪士尼的动画女主角,都是以公主的形象示人的,而‘木兰’是个有反叛精神又很勇敢的女性角色,反而很受欢迎。”《花木兰》被观众广泛赞誉这与其中蕴藏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而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运用和创新恰恰引起了观者与以往不一样的感觉,即最熟悉的陌生!
首先,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认识,这一点对于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及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比如片中的中国功夫太极、中国文字、中国建筑等等。其次就是对于中国元素的创新,迪斯尼在对这些特有的符号的创新是建立在受众群体对其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并给予其相似意义的添加。因此,虽然看起来故事在表现的时候有些地方与史实有出入,不符合中国的模式,但这种别出心裁的西方人思维模式的融入也甚为吸引观众的眼球。
摘要:在影视艺术传播过程中,符号的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银幕上直接展现的声音和图像所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达出了某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影视符号语言。本文结合迪斯尼动画大片《花木兰》解析了影视传播学视野下的符号传播。深层次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作品制作过程中的运用和创新。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传统文化,花木兰,符号,意义
参考文献
[1]符福渊,周德武.花木兰走进迪斯尼[N].人民日报,1998-06-18(06).
[2]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M time时光网电影社区http://www.m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