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播学视角管理

2024-10-26

文学传播学视角管理(精选3篇)

文学传播学视角管理 篇1

众所周知, 如今在网上阅读的读者比捧着书本阅读的读者多得多, 从而推动了网络文学的超高速发展, 一大批网络写手风生水起。这些网络写手有几个特点:年轻。多为70后、80后甚至90后, 跟传统的著名作家比起来还是“小毛孩”;写作随意。很多是兼职写作, 压力小, 写起来天马行空、常出奇趣;产量高。据说有日写万字者, 一部书动辄就是百万字;人气旺, 一部作品可能迅速红遍全网, 百万、千万的点击量司空见惯;收入高, 年薪百万以上者大有人在……上述特点, 是传统作家和传统文学所无法比拟的。

凡是知名网站, 都有网络文学的一席之地, 它已成为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BBS、个人网站、Homepage、新闻组、还是在邮政列表上刊发资讯, 无不显示出网络文学的自我风格和特色。它随意, 明朗, 崇尚自由写作, 自由传播, 刺激了相当一批文学青年不断投入创作。他们写作的直接动机, 源自内心寻求共鸣与交流的渴望, 文学社区, 恰是迎合了这种需求。

2003年10月10日起点推出VIP电子销售模式以来, 各大文学网都纷纷效仿, 历史的潮流已经决定文学网的VIP运动席卷了全部的网络书站, 几乎没有一个网站能置身事外。2007年, 腾讯和新浪等门户网站, 推出了包月服务等之类的收费模式, 从根本上来说, 这种经营模式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2008年, 百度搜索排名前一百位的文学作品, 除了红楼梦等少数经典作品外, 有80部是网络文学作品, 百度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 有8个源自中文网络原创小说的优秀创作和传播平台——起点中文网。google的情况也类似。再说一个哭笑不得的数字, 起点中文网最受欢迎的前十名小说平均被盗版率到过200万次。谁都不否认, 中国已经有2.9亿网民, 网络应用应该已经是主流应用了。换句话讲, 在现在的文学市场上, 主流的网络读者将选择票投给了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推广和读者的拓展, 不仅需要不断提升作者的创作水平, 还需要具备一系列可行的实施方案来扩大传播影响, 促进产业发展。以下将通过对一些成功的案例的分析, 为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供有力的佐证。

1、利用开发网络文学改编的网游动漫衍生产品, 拓展读者群体, 促进网游动漫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繁荣。可行性案例: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成立于2002年5月, 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网站之一。据最新统计, 目前起点中文网日最高访问量已经突破1亿人次, 拥有600多万的注册用户, 超过60000名原创作者和80000余本原创小说, 发表文学作品的总字数超过60亿字。2003年10月开创了在线收费阅读的新模式, 2004年10月被盛大网络收购成为盛大全资子公司, 并创造了网络文学作品与网络游戏互动的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2、举办网络文学创意比赛活动, 吸引更多地读者变为作者, 打破传统出版界限, 让人人都成为讯息的传播者。可行性案例:建于1997年的榕树下 (www.rongshu.com) 是我国建站最早的原创文学网站。到2005年10月止拥有450万的注册用户, 日访问量在700万以上, 全球网站浏览量排名一直保持在400名左右。该网站通过长期举办网络文学大赛, 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关注。网络文学不再是文人内心的独白, 而是全体网民集体智慧的展现。正是网络在线交互的无限性和延展性, 吸引着众多网民参与接龙。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如果不是下载出版, 其他网民完全可以进行“第二次”、“第N次”亲密接触。网络交互小说《活着, 爱着》自1997年开篇以来, 曾吸引无数少男少女前来续写。

3、通过网络文学的手机出版和按需定制的实体出版, 利用不同的媒介, 拓展读者群体, 健全和发展网络文学产业链的终端产业。可行性案例:2008年1月方正阿帕比联手天津科技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举办《吃什么, 怎么吃》和《眉姐》的“手机书、电子书、纸书”的同步发行上市活动。这是中国出版行业首次采用联合出版、同步上市的方式。这种在推出印刷版同时推出数字版本的“双轨出版”在很多国家已经试行, 我国目前只是停留在一般图书数字化后, 再向移动终端提供内容的方式。在将来的发展中, 可通过各领域的合作, 积极开拓有网络整合平台直接向移动终端提供网络文学内容服务的模式。

4、Google (谷歌) 图书搜索中国合作伙伴计划是一项面向国内出版社开放的免费计划, 将为中国的出版社提供将更多的中文图书向世界传播的机遇, 目的就在于让全球用户能够通过图书搜索找到更多, 更有价值的中文图书, 同时也推动中文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Google (谷歌) 图书搜索是一种图书内容的全文索引目录, 它能够帮助读者进行图书全文检索并且迅速地定位并找到他们希望购买的图书。读者在搜索结果中发现感兴趣的图书后, 能够进行少量的图书内容浏览, 如果想要买到全文书籍, 可以通过在搜索结果页面上出现的出版社网站以及网上书店的链接方便的进行图书购买。对作者和出版商而言, 这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图书, 其中包括不再出版的和版权已公开的图书, 能够立即被读者找到并且购买!Google (谷歌) 图书搜索就像一项免费的营销计划:从理论上讲, 它在保护版权的同时, 极大地拓宽了全世界每一部图书的潜在读者群。

一部好的网络文学作品, 要最大限度地开采它的价值, 势必会产生许多的商业衍生作品, 比如由该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网游或单机游戏, 动漫或周边, 以及广播剧, 舞台剧等等, 开采项目可以遍及所有精神文化领域, 数据表明, 绝大多数的读者希望自己喜欢的网络文学作品被进行改编, 以便更多的人会从不同的领域接触到这部作品, 而在“使用过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网游动漫或其他作品后, 您是否会看网络文学原著”这一问题中,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给予了肯定的答案, 由此可见, 网络文学的出版实体化以及改编制作, 可能创造一个利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艺术管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2]谢伦灿.艺术产业运营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关娟.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文学[J].新媒体, 2006, (3) :54-56.

文学传播学视角管理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交流,话语分析

一、引言

目前, 中国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 加上社会和学校教育正处于一个比较重大的转型期, 高校学生总体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高校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断趋于多样化。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群体之一, 传播专业学生同样面对着这些复杂的问题, 同时, 他们还必须面对本专业所特有的一些现实问题, 比如, 该专业对工作现场应变能力要求高与一部分同学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等形成的矛盾等。这种局面对高校传播专业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为学生面临的问题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依靠常规管理来解决, 其他绝大部分都必须通过非常规方式来解决。面对这种困难局面, 研究者认为, 对传播专业学生管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针对传播专业学生沟通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强、思想比较活跃、对社会现实问题比较敏感等专业特点,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和问题之所在, 在此基础上找出解决的办法[1]。那么, 这种交流与平常的讨论或聊天有什么差别呢?它与管理如何联系起来呢?在交流过程中, 教师要如何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真正想法, 特别是当学生不愿意 (或不能够) 明白无误地描述自己问题的时候?本研究认为, 应在交流过程中注意使用话语分析的办法, 通过言语交流的表面来理解言语背后的实质。为了更好理解和论证这一观点, 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交流、话语及话语分析与管理的关系, 然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如何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在交流中理解和改变学生的想法。

二、交流、话语与管理

许多研究表明, 自17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就一直处于科学化、理性化的过程, 这种理性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成为企业经营广为使用的模式。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人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但是, 人也在此过程中沦为了理性的牺牲品, 这是因为理性化“过于寻求自然法则, 他忽略了人的法则;在寻求获得对事物的控制时, 他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他战胜自然和取得辉煌效率的代价是失去洞察力;在获得完满的物质权力时他总是在精神上‘失去体面’”[2]。目前, 高校传播专业学生管理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性化过度延伸的结果, 因为在很多时候, 它不是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而是仅仅把他们当作像机器或其他零部件一样的无差别化的被管理对象进行简单的理性化管理, 没有对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具体化分析, 寻求有差别化的解决办法。为此, 哈贝马斯提出应对理性化进行改造。他认为, 事实上, 人有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等三种认知兴趣, 与之对应的研究分别为自然科学、文化科学和批评科学[3]。自然科学主要采用理性化方式进行研究, 文化科学不能通过理性化方式进行研究, 只能通过交流来进行。目前的高校传播学生管理正好处于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的交接点, 一方面, 常规化管理就是一种理性化解决方式, 另一方面, 学生面临的许多问题不在常规化管理的范畴之内,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采用文化科学的方式, 即交流来进行。常规化管理不能取代交流来解决所有问题, 反过来, 交流也不能取代常规化管理, 因为它会造成管理效益低下、成本过高等恶果。但是, 现实的状况是传播专业的常规化管理往往被过度强调, 甚至完全取代非常规管理, 特别是它没有注重该专业学生喜欢交际等个人特点, 没有特别强调与学生进行交流等来解决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可见, 在对传播专业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交流应该是一种值得特别提倡的非常规管理方式。

通过交流, 双方进行了思想交换, 并因此获得理解和达成共识。其具体的过程由几个环节来构成:行为源;编码;信息;渠道;反应者;译码;反应和反馈八个环节[4]。其中的行为源就是首先发 (说) 话的人, 编码就是把思想变为语言, 信息就是说话人以语言形式传递的思想, 渠道就是信息传递的方式, 包括声音、书本、电视等在内, 反应者就是对信息做出反应的听话者, 解码与编码刚好相反, 是指听话者把语言信息转化为思想的过程, 反应是指听话者理解了思想以后做出反应, 反馈是指这种反应被说话者接收。当然, 行为源和反应者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时互换位置的。交流的过程可以用以下图示来表示:

图一清楚地展示了各个环节在整个交流过程中的位置与作用。那么, 是什么东西让各个环节得以联系在一起的呢?很显然, 正是语言的使用, 或者说“话语”使它们联系起来的。不管是编码、解码还是信息传递、反应和反馈都是在使用语言的基础上实现的。换句话说, 整个交流系统的运作正是依赖于语言的使用才得以实现。没有语言的使用, 整个交流系统就不复存在。这就说明,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交流实际上是语言的交流, 他们获得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实际上是在语言使用基础上的理解和共识, 即语言使用是交流、管理的工具;管理者是存在于交流系统中的行为源或反应者, 他借助于语言与被管理者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换, 了解交流传递的信息, 准确把握对方的目的和意图, 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三、话语分析与管理

然而, 管理者作为行为源或反应者存在只能说明他们使交流得以进行, 思想得以交流, 却并不能说明理解和共识如何达成, 也不能说明交流使那些理性化管理难以实现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可以得到实现。这个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仅仅看到交流者使用了语言, 没有看到他们在使用前、使用时或使用后对语言做了些什么。换句话说, 我们仅看到了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工具性特征, 没有看到语言使用本身在此过程中也成为了认识和研究对象, 即交流双方是在对对方语言使用进行分析和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回应的, 交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话语分析的过程。正因如此, 交流双方才能准确把握对方的目的和意图。这说明, 管理者和交流者在交流过程中 (交流系统内) 不仅仅是一个说话者和反应者, 他们还必须是一个出色的话语分析者, 对双方的语言使用能够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分析和理解。不过, 管理者往往是有意识的、主动的, 因为他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而被管理者可能是无意识的、被动的, 因为他往往在管理者的引导下进行交流。

除了在交流过程中, 管理者实际上还经常是位于系统外 (交流结束后) 对系统内语言使用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分析者, 即他们在交流结束后会对交流过程进行反思, 看看之前的交流是否成功, 特别是当他们对交流本身的成功与否没有太大把握, 或者他们对交流过程中学生传递的信息不能充分肯定时。因此, 很多管理者在交流后会再次甚至多次对交流过程中的语言使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希望更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除了管理目的外, 语言使用本身的特点也要求管理者必须对语言使用进行分析。在谈到语言的功能时, 奥斯丁 (Austin) 指出语言具有行事功能, 说话本身就是为了做某事, 不使用语言说出就不能做某事[5]。但是, 当我们用语言来行事时, 我们并不总是用同样的方式来完成, 有时我们使用显性的方式, 有时我们使用比较隐性的方式, 这就导致了听话者理解上的困难, 为了准确把握其中的意思, 听话者必须对语言使用进行分析。同样的, 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交流中, 有时候被管理者的真实想法并不是直接表达, 而是采用隐性方式表达, 这就需要管理者对此进行仔细分析。在谈到语言与社会的互构作用时, CDA (批评性语篇分析) 指出, 语言不是一种纯粹的交流工具, 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社会现实, 同时又对社会现实具有建构作用[6]。语言使用者往往运用语言构建某种意识形态, 并试图将这种意识形态灌输到别人的头脑中, 以此来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因此, 通过分析语言, 人们就可以揭示潜藏于语言使用中的意识形态, 并籍此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里的意识形态不是特指政治学意义上的意识形态, 而是指某种观念体系, 简单地说就是某种想法。在交流过程中,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通过语言表达的想法其实就是上述的“意识形态”, 它们往往潜藏在语言中, 需要通过话语分析才能确切理解。总之, 语言使用往往不是一种透明的、明白无误的交流, 而是一种隐性的、需要经过分析才能理解的交流。

四、交流管理的话语分析

这里的话语分析不是指语言学上的对语言使用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 而是通过分析双方 (主要是学生方面) 的谈话内容把握学生想法的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及他对梦的解析就是以类似的方式分析病人对梦的描述来判断病人的症状。在具体工作中, 管理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显然无法像他那么专业 (其实也无需那么专业) , 而主要是在谈话过程中注意判断学生的想法, 并通过各种方式把他们较为隐晦的想法进一步诱导出来, 同时把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表达出来。下面我们以一段老师与传播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对话为例来说明应怎样更好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的想法。

当老师问:“那你有何打算?”学生说:“自己去北京闯荡。”从该学生的回答, 我们意识到其实学生对自己的计划并不明确, 对困难也没做好准备。她的想法只是临毕业学生还没找到工作之前一种安慰自己和回答别人相关问题的说法。这可以从接下来的对话得到论证:

老师:呵呵, 北漂的压力很大的, 那里的学府太多了。你能做什么?

学生:这个嘛, 我接受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

在此, 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的确没有明确的计划, 而且对即将面对的困难准备不足, 所以就简单笼统地回答“我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强”。老师的对话一方面是想论证自己的猜测, 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想引导学生认识未来的困难。

老师:假如现在让你去餐厅端盘子, 你会去吗?

学生:嗯, 不去, 但是我会从公司业务员做起积累经验。

老师:假如, 你做业务员, 因为你是刚毕业的, 没有什么经验, 公司可能只会给你发生活费, 而且要给你定任务, 还要你做最辛苦的活, 你会怎么办?

学生:呵呵呵, 我只是本科, 当然要从最底层做起, 等一两年后, 经验有了, 成绩有了, 能力锻炼出来了, 再做进一步打算。

老师问学生愿不愿意去“端盘子”, 学生马上回答“不愿意”。这说明学生的所谓“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实际上只是学生一种理想化的想法, 离真正做好准备还很远。但是她又不愿意承认, 所以又说了一些“愿意从基层干起”“自己去争取……闯荡”等。从整个对话来看, 老师不仅了解了学生的想法, 而且尽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想法的不足。当然, 学生最终虽然表示接受老师的意见, 但我们并不能肯定她真的接受。对于老师来说, 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此对话掌握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跟踪并再适时寻找机会与之对话, 进一步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困难。

五、结论

从总体上看, 目前高校传播专业学生理性化管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而交流作为破解该困境的方法的可能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在交流过程中应注重话语分析, 透过语言使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永赟.“认同”管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社会文化心理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2007:17.

[2]白璧德.人文主义:全盘反思[M].多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 2003:26-27.

[3]辛斌.批评语言学, 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2-3.

[4]林大津.跨文化交际: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1-2.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83.

文学传播学视角管理 篇3

一、余秋雨文学作品本身传播学的特点

1.余秋雨的文学作品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我们知道,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的产物, 具有主观能动性, 有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有时先进于时代的发展, 但是不管是落后于还是先进于时代的发展, 这两种作品都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读者必定不占主流。然而余秋雨的文学作品恰好把握住了忧虑中华文化未来走向的时代脉搏, 能够引起广大国人的共鸣。例如, 余秋雨创作的《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 其中优美的语言, 淡淡的惆怅, 恰当的文化古迹的探索等正好打中了国人对于中华文化的淡淡忧虑的精神状态, 从而使得余秋雨的作品在中国大陆一炮而红。

2.“回到现场、还原历史”的写作风格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至今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的文明一直使得我们骄傲,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文化走在了传统向现代转折的拐角, 它需要回顾过去增强信心, 它也需要回到现实, 踏实创作。余秋雨的文学作品, 正好回到了现场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沉魅力, 然而又回到了现实对于中华文化在转折拐角的忧虑。例如, 《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作品, 余秋雨亲历现场, 然后用深厚的文学功底、深沉的语调、优美的语言、淡淡的忧虑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生命活力, 还原了历史, 使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气势磅礴。余秋雨的这种写作风格正好符合了传播学中的文学本体与传播环境相结合的传播特点, 易于人们的广泛接受。

3.余秋雨的文学作品文化视野的广阔性、普世性

余秋雨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文化视角, 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看都可以展现其作品独特的魅力。在传播学的视域下, 余秋雨的文学作品则体现了传播者与接受者这个视角。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主要是作者踏着古人的经历进行创作, 回忆式的创作。余秋雨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将接受者定义为所有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余秋雨的《借我一生》等作品, 则是展现了对父辈和自身经历的审视, 使人们重新审视“文革”给人们所带来的精神以及肉体的灾难。以旁观者的视角传播那个时代的经历, 然后将接受者定义为有思想的人, 余秋雨作品的这种普世的视野让人们之间没有文化隔阂, 使得余秋雨的作品得到最广泛的流行。

例如, 在《道士塔》这篇文章中作者并没有采用歇斯底里的咆哮或者怒骂的方式展现王道士的愚昧与贪婪, 而是尽可能地克制自己的愤怒, 以尽量平静的语气叙述道, “什么也没有了, 唐代的笑容, 宋代的衣冠, 洞中成了一片净白。”“好吧, 那就运到伦敦, 运到巴黎, 运到彼得堡, 运到东京”等等用着淡淡哀伤的语气讲述那段泣血的历史, 没有对错, 只有深沉的文化情感, 这具有着普世价值的民族情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另外余秋雨作品凭借着广阔的文化视野, 但是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化深度, 容易被人们喜闻乐见。

二、传播学视域下余秋雨文学创作分析

1.余秋雨的作品传播与外在环境紧密相关

余秋雨的早期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之所以获得了很大的声誉与台湾文艺界的推崇有着很大的关系;《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传播则是与华人对于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忧虑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文报刊对余秋雨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跟踪报道, 这就增加了余秋雨作品的影响力。例如, 余秋雨的作品与《收获》文学期刊的良性互动增强了对余秋雨作品的宣传力度, 从而促进了余秋雨文学作品被广泛阅读。

2.余秋雨作品与《收获》文学期刊的合作

《收获》作为一本国家级的文学刊物, 在十年间与余秋雨有着良好的合作。并且《收获》开辟了好几个专栏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这样就有利于作者与读者进行及时的交流, 余秋雨的作品走在了传播学的前沿。这种专栏形式就像现在的“博客”“微博”, 作者与读者进行随时的互动有助于作者及时地掌握读者的思想动态, 从而能够考虑读者的需求, 使作品满足读者的要求, 有利于作者作品的传播, 并且这种专栏也已经成为了余秋雨文学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如, 在“文化苦旅”专栏中, “读者诸君也许会想, 司马迁的感人之处, 不就是以刑残之身写出了……今天我想冒一下险, 把司马迁最艰辛的感人之处试着表述一下。”这样就有助于作者与读者建立长期的良性的互动关系, 有助于维持住读者, 从而促进了余秋雨文学作品的传播。

余秋雨的文学作品在《收获》期刊上的传播采取了两次传播的方式。该方式就是:先通过《收获》期刊进行第一次的连载, 然后再集结出版, 进行第二次传播。这样第一次传播对第二次传播就有着市场预测和广告的作用, 这样两次传播有利于余秋雨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

3.余秋雨作品市场化运作

初入门槛。媒介威望是由国家与执政党以制度形式赋予, 并通过该组织“所传播或者支持的观点、主张以及它所认可或拥护的个人或团体”体现出来, 可以对“受众的态度产生某种指向、推动和定势作用”。《收获》文学期刊为了架构起余秋雨集聚读者群体的桥梁, 帮助了余秋雨进行了职业身份的转变, 帮助余秋雨和一些出版机构建立了较早的合作关系, 这样就使得余秋雨的作品面向了市场, 从而推动了余秋雨作品的市场化运作。

商业运作。出版社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 他们总是能够把握住文化的商业价值。在面对《文化苦旅》的热卖之后知识出版社意识到了文化的商机, 很快就以《文化苦旅》作为参照, 通过找寻作者、策划选题、精良制作、文学命名等更加商业化的运作方式, 成功推出了“文化大散文”系列丛书。这部丛书很快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反响, 取得了商业上的胜利, 这部丛书将文学热点迅速地转化为文化热点, 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至此“余秋雨现象”走上了商业的价值。

视听媒介参与建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视听媒介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余秋雨的文学作品转入商业化运作之后, 这种视听媒介的宣传则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大陆学者看来余秋雨是比较罕见的不拒绝视听媒介的文化人。其实从余秋雨的作品的起初我们就知道, 余秋雨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文化人。他的作品起初借着《收获》期刊就在进行着宣传, 然后其作品果然走上了商业的运作路途, 那么对于余秋雨借助视听媒介进行宣传作品也就不难理解了。余秋雨数十年来一直都在积极投入到电视中, 并且随着网络在大陆的兴起, 他还时常接受搜狐、新浪等大型网络媒体的采访, 并且频繁地与央视和凤凰卫视合作等。余秋雨通过这种不断地在电视、网络上露面, 很快的成为了文化名人, 这样他的文学作品再度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他的文学作品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总之, 余秋雨作品的这种市场运作在带来作品成功的同时也已经给余秋雨的文学作品烙上了独特的商业气息, 这种商业气息已经成为了余秋雨创作的一部分。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文化运作方式可以说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关键点, “余秋雨现象”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转型,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文化转型前沿的余秋雨的作品以及它的运作方式总是会引起人们的批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余秋雨的文学作品, 在商业化的当代赢得了胜利。《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文学作品被人们广泛地熟知, 其写作方式等等也一度为人们所追捧。无论如何余秋雨的文学作品在传播学视域下赢得了胜利。

参考文献

[1]张建萍.青歌赛的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J].当代电视.2011 (02) :02-03.

[2]余昌伟, 周伟.睿智出位婉约显胜——简评凤凰卫视《秋雨时分》[J].新闻知识.2010 (04) :10-11.

[3]黄孝俊, 徐伟青.口碑传播的基本研究取向[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01) :10-12.

上一篇:管控改革下一篇:生态型边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