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2024-05-17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共10篇)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篇1

大学体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了动力基础,为全名健身、全民体育提供了教学上的强大保障;另一方面它为社会输出了一代代的体质健康人才。在脑力竞争的社会拥有健康的体质已经成为取得胜利的第一步。大学体育课程是所有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的公共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锻炼和健康健身的基础知识以及疾病预防和伤口处理的基本技能,提高毕业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独立能力,使大学毕业生做好社会生存的心理和生理双重准备。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形势如其他学科教学发展一样,从弊端重重的、固守陈规、死板单一、没有活力创造力的陈旧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根据国家形势政策的发展,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植,体育教学逐步打破陈规,创造出新的各具特点、各有特色的大学教学形式,而其中大学体育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教学形式的新秀,教育界的新宠。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形式是以在大学校园中成立一个公益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没有任何歧视的、公平平等的大学体育俱乐部,这一俱乐部不是单纯的个体学生建立的社团,而是受学校体育委员会管辖的合法正规的体育锻炼活动和项目的组织形式。现在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普及成为趋势,而我们则要通过大学俱乐部的普及化来研究如今的体育教学的优点和创新之处,为其他教育教学形式提供范例,为大学体育教学更好地发展提供帮助;我们也要研究其中的弊端、发展瓶颈和局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国体育教学事业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扫清阻碍,提供长久动力。

1 大学体育俱乐部为大学体育教学的“后起之秀”

1.1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大学体育俱乐部是在大学校园中成立一个公益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没有任何歧视的、公平平等的大学体育俱乐部,这一俱乐部不是单纯的个体学生建立的社团,而是受学校体育委员会的管辖,体育俱乐部有各个体育项目的部门,以“健康第一”为中心思想理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为原则,学生和教师通过加入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各式各样的文化体育锻炼活动的各个项目部门,来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提高了学生老师的身体质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趣味和色彩、提高了学生教师的体育锻炼意识、响应了国家“全民健身、全民锻炼”的号召,为广大师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的指导,并且制造了充足的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气氛。体育俱乐部有足球、篮球、网球、排球、乒乓球、台球、橄榄球、柔力球、羽毛球、棒球、健美操、跆拳道、体操、拉拉操、轮滑、游泳、武术等等。详细的教学课程则根据各个高等教育大学的具体、实际经济物质基础条件来定。除了主流的体育项目之外大学也可开设依据学生大众兴趣和爱好的其他项目。在高等教育教学中,采用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符合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应用体育基本知识,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提升身心健康。

1.2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普及情况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普及情况笔者主要从国内各城市之间的各大高校普及情况以及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形式的应用在我国全国各大高校体育教育事业中教学其他形式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分析比较。

2 大学体育教学的其他形式

现如今我国的体育教学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传统的体育教育形式,完全的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局面;二是体育教学改革以来,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形式与大学体育俱乐部式的教学形式相互协调应用的形式,其中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自觉学习的能力的教学局面;三是完全的“三自主”体育教育教学形式,这是一种完全新式的“体育项目为主体,学生完全自己解决问题”的教育形式。

其实这3种教学形式也将成为我国的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阶段,即完全的老师占主导地位,教学内容为老师传授,学生处于完全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很明显是陈旧的腐朽的不适合社会教育教学发展的,但是这种形式却与中国的自古以来知识“授之于师”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关系,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抨击,而应该辩证地看待它;第二阶段为探索发展阶段,即传统教学形式与大学体育俱乐部形式协调发展的阶段,其实这一阶段不只是涵盖大学体育俱乐部的大学体育教学形式,也包含了教育以及体育教学改革阶段探索的其他新的非主流的教学形式,这一阶段属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上升阶段,有改革的机遇,也有传统教学形式和超前教学形式的阻碍,是迎接挑战的阶段,这也是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形式的当前阶段;第三阶段是最终“三自主”阶段,是一种“以体育活动为主要事件,学生为主体机能”的大学体育教学形式,这种形式是完全没有系别、性别、级别区分的完全“混搭”和随机地、完全地依据学生爱好组合的大学体育教学形式,这种完全的自主自觉教学形式,具有充分的活力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真正地“出于喜爱”,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教学局面而言,这种学生完全自觉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素养,这种教学形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方向,而且我国教学形式正在做出努力,相信我国很快就会完全实现这一最终目标。

3 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

在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式下,大学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革新和探索发展,在新型的世界格局下,这个以脑力劳动为竞争的知识型社会,教育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社会的发展中,健康的体魄才是所有劳动和竞争的基石,所以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成为了教育的重要部件,重视大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具有健康身体的人才的关键,全面素质教育包括了身体素质,所以提高人才的身体质量是社会的必然走向,同时为了这些要求,大学的体育教育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各个大学都顺应时势展开了体育教学改革,但是,由于人们的思维定势造成了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有疏漏,大学体育教学的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总而言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依然存在问题,大学体育教育的革新道路还很漫长……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形势很复杂。一,陈腐的传统教学形式依然存在,传统的固守思维依然存在,教学的弊端也就是必然的。比如,大学体育教学在整体上还是以老师起着重要的指导地位,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受到限制,定式教育以及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死板不灵活、不新意,造成了教学局面的枯槁、无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教学单一,体育教学中没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或者说在革新后这种程度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班级授课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却依然是各大大学体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三,运用固定的运动形式来进行测试以评估学生的身体质量存在很大的偏差,并且各种“标准”的设置本来就是不合理的,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4 结语

一个行业受到金钱的影响时就变成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的成长对于其教育的相关要求的准则相当之高。从体育俱乐部的大范围的普及和人民广泛的参与,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体育教学的自信与自我取得的一系列良好成果。但同时更应该自省并且改正不足以取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再准,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和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报,2003,17(1):20-27.

[2]吴毅刚,王建.论学校体育训练的制度改革[J].上海体育学报,1999,23(2):75-77.

[3]刘志民.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论述[J].成都体育学报,2001,22(2):10-12.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篇2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城市居民;全民健身;普及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代表,具有广泛性、民族性、娱乐观赏性和参与性强等特点,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所挚爱,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自觉加以继承。全民健身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国民身心健康水准,为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是滋生现代体育的沃土,也是普及全民健身的取之不尽的素材。它极具生活情趣,以人为本,运动休闲,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因此,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将对社区体育、广场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居民中普及全民健身的作用

首先,提高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水平。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使人们的身体素质开始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衰退,许多“现代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也形成了“修身自养”的特点,使人在刚柔相济、神形合一的徐缓渐进节奏中获得与自然的和谐,达到精神境界升华。例如中华传统养生理论倡导“内外合一”“性命双修”的原则,使大脑神经系统充分放松,最终使身心得到调整,这正是“现代文明病”的对症良方。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健身强体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促使神经疲劳的恢复,消除大脑紧张和预防各种现代“文明病”等方向具有其他体育项目难以替代的优势。

其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一方面,它可以消除城市各民族居民因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不同带来的隔障,为广大的居民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环境。另一方面,使城市形成如秧歌晚会、太极拳广场集体晨练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广场文化,是多人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集体表演项目,而即使作为局外人也自觉或不自觉进入了角色,通过参加集体性表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沟通居民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巩固人们情感,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再次,普及全民健身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符合中国人的体质特点,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成为学校教授的内容,教化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诚实、勇敢、坚毅等可贵的民族心理素质。

二、城市居民全民健身的内容与实施对象

从婴幼儿到中老年;社会角色差异大,有学生、工人、干部、社会闲杂人员和退休人员等;职业分布广,有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商人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不同社会角色的城市居民对体育有着不同的需求,为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城市居民全民健身内容必须包括竞技(游戏性比赛→非正规竞技→半正规竞技→正规竞技),健身和康复三大类运动项目,每一类项目均包含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内容。换句话说,既有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诸多民族、民间的体育项目和健康、养生方法,也有现代健身健美手段;既有选择和改造过的竞技运动项目,也有各种民间喜闻乐见的非竞技性运动项目;既有室内的各种运动,也有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运动,还有野外活动。在运动的组织形式上,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以家庭为单位,以团体为单位。总之,在活动内容上将表现为灵活、多样与重点相结合;在组织形式上将表现为小型、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在健身运动和康复运动的规范要求方面,不强求统一模式,统一要求。

三、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居民全民健身中的价值定位

民族传统体育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健康身心,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也可以愉悦民族心智、增强民族体质,改善民族素质,在宏观和整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说,广场是公共场合,如果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就破坏了人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而在广场体育中普及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能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广场的和谐、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

在城市居民普及全民健身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鉴于活动范围的区域性,活动设施的公共性,活动组织的民间性,参加活动对象的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应把全民健身的价值定位在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的自身上,把满足个人需要与提高个人素质放到首位,也就是说其价值定位是多元化的。

(一)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城市居民全民健身中的具体价值定位

1.民族传统体育在青少年中普及发展的价值定位。增强体质、全面提高身心素质、接触社会。

2.民族传统体育在中青年中普及发展的价值定位。健身与健美,娱乐与休闲,成就与取胜,社会联络,康复。

3.民族传统体育在老年人年中普及发展的价值定位。养护即延缓衰老、防治疾病,寻求心灵家园,取得社会认可。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类民族性的体育运动形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人的生理、心理、生存环境、文化传统相适应,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属性。男性可以赛马、摔跤、举石锁,崇尚惊险,夸张力气,体现勇武精神;女性可以从事秋千、跳板、抓骨头,淡雅、平静、细腻,推崇心灵手巧;青壮年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生力军;老年人由于自己的经验和声望,可以充当竞赛的评判者,并以曾经是竞赛的参加者身份对青年进行指导;儿童则可充当学习者。这一特点既与各自的生理特征相适应,也与各自在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角色、任务相联系。适合了不同年龄、层次、甚至于职业的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

(二)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居民全民健身中不同层次的内涵价值

1.丰富全民健身体育内容,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生活空间。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背影下产生的,它其实地反映了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节奏,能使人的心灵获得一种激荡,一种铸造,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及的。回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阳光的照射和绿茵的抚摸,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完美和谐,是人们理想的生活空间。民族传统体育能给人们提供和创造这种机会,人们不仅可以在富有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环境中从事运动,发展自己所顾及而又无所不及的本性,还可以让人们在体验劳动丰收、胜利喜悦中得以健身,加大人们微观活动空间,同时拓展人们宏观的心理空间。

2.民族传统体育是社区体育取之不尽的素材,可满足不同地域成员对体育的需求。目前我国已挖掘整理出上千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供人们选用。东北地区的居民,可以选用冰雪类传统体育活动;生活在南方和中南地区的居民可以选择游泳、划龙舟、游水捉鸭、漂滩等较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生活在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居民,就可选择马术、姑娘追、射箭等项目作为自己的活动内容;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居居则可选择攀登以及与狩猎有关的各种传统体育项目。除了这些各具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外,还有许多跑跳投类、体操、球类、游戏及其他形象、简单、易学的传统体育项目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社区成员参考选用。

3.有利于对城市居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崇德、重仁、重义、轻利思想,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强调群体高于个人,义务重于权利的集体观和民族观,鼓励和引导各民族和睦相处,把一时相互冲突、争夺化解为长远的和平与融通。这种积极的思想观可造就现代人热爱和平、善良诚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品质。

四、新世纪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居民全民健身中的发展对策

1.城市居民全民健身的普及发展为契机,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全民健身要真正普及发展,在体制方面必须采用民办官助、体育自治的运行方式,在运动机制方面,充分沟通社会渠道;在运行控制方面以法律为准则;在体育资源配置方面,以市场为根据;引进体育产业经营体制,让事业和企业并存、福利和盈利并存、有偿和无偿并存、经济利润和社会价值并存,利用高校、体育政府部门的专门研究机构和社区自己的力量,克服当前的力量不足,建立一整套体系,促使城市居民全民健身迅速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可借此东风,充分沟通社会渠道,发挥集团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将挖掘整理的任务由政府部门和社会体育部门同时承担,从而加速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结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既有利于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观念,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人的发展看,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学校起着基础性作用。从社会发展来看,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提高,以及人对自身健康与娱乐要求的提高,单纯依靠学校是难以满足的。因而,未来学校体育,要有意识地组织参与社区体育的活动,以满足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学校体育把自己的触角伸入到广阔的社区生活中,承担起发展及提高社区成员素质的任务,为社区体育开发人才资源,为社区体育解决部分场地设施问题,中小学生参加社区体育可以增强社区体育的生命力。

3.民族传统体育与家庭体育协调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余暇时间的增多,社区成员受教育程度会逐步提高,家庭体育活动在时间、空间、规模、内容等各方面将有较大的发展,为全民健身的普及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民族传统体育借助社区体育注入家庭体育,为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服务。可提供场地设施服务、体育指导咨询服务、体育管理服务、体育活动计划和运动处方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使得家庭体育的开展更健康、更科学、更有实效。

4.政府引导组织举办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比赛运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仅有竞赛项目,同时还包括许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表演项目,具有极好的群众基础,如果政府和社会能积极组织、引导,一定会带动其更快更好地普及发展。由于受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力冲击,民族传统体育仍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发展。根据现代体育的形成和传播的历史经验,只要国家及社会大力弘扬,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实现向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然后将其引入全民健身机制,才能形成与西方现代体育交相辉映的大好局面。然而,在实践中,宣传力度不够、具体措施不得力、资金投入不到位、组织竞赛流于形式等原因,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5.导入经济杠杆,进行产业化开发,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利用经济的杠杆导向作用。比如良好的旅游环境、引人入胜的体育文化并顺应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将会带动普及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已经纷纷推出一些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专项旅游产品。像东北地区的一些旅行社把鄂温克族的滑雪、狩猎等体育活动编入自己的旅游项目中,或让游客参加蒙古族的赛马、摔跤、射箭等运动;在云南的迪庆、怒江、西双版纳和楚雄等地,各族人民经常利用节庆活动来开展民族体育旅游并以此来吸引游客,从而使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成为无数游客感受浓郁民族风情、体验新异神奇、健身娱乐的旅游活动。这将促进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使民族体育研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模化,有利于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扬。

五、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特点、功能和价值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比拟的,在城市居民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将呈现融合交织的态势,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成为推动我國城市居民普及全民健身的有力基础和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41.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1.

[3]章莺,金一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2,22(4):31-32.

[4]赵苏喆,段国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2,23(2):37.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篇3

吴蕴瑞师承麦克乐、威廉士等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者, 受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熏陶, 同时勇于批判中西哲学, 构建了自己科学严谨的体育教育思想体系。其体育教育思想可以用“身心一统, 德技相长, 文理兼修, 服务社会”概括。[1]他所代表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也成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支配我国教育和体育界的主要理论基础[2]166。吴蕴瑞在进行体育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大力提倡体育的普及化, 并身体力行在上世纪30年代对体育的普及化和全民化作了积极的推动和倡导。

一、吴蕴瑞体育普及化思想的提出

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体育发展背景。

中国近代体育始于清末, 西方体育通过教会、租界、留学生群体等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的体育思想主流被从日本传入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占据。由于西方列强的欺辱, 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局面, 爱国志士主张尚武救国。基于这种认识, 清政府颁布实施的“癸卯学制”中几乎全盘吸收日本的军国民体育思想, 在学校实施兵操近20年之久。“五四运动”后, 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使激进的爱国人士开始对军国民体育进行批判和反思。

在此时期, 体育以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为主, 参与面较小。在学校体育中, 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以在校学生为主, 而当时的教育普及率原本就不高, 加之使用的教材以兵式体操、普通体操为主。从普及面上来说, 这些体操教材较枯燥乏味, 因此当时体育只有一小部分人参与, 而无法推展到社会一般民众中。同时, 二三十年代, 随着近代体育的有所发展, 各类体育竞赛活动频繁举行, 锦标主义风气日盛, 使得普通公众误以为体育就是竞技, 运动赛会就是体育, 参与者多为具有一定竞技水平的选手, 而一般人无能力参与体育。在这种主观、客观因素双重冲击之下, 体育想要普及, 谈何容易。因此, 在当时的中国应该如何普及全民体育就成为了吴蕴瑞重点研究的课题。

2. 吴蕴瑞体育普及化思想的提出。

体育普及化的思想在吴蕴瑞留美归国后便极力倡导。1929年6月, 吴蕴瑞于《体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文章《美德体育之近况及吾国体育今后之趋势》指出当时中国体育发展出现的状况:“吾国近代体育, 有倡以国术代体育者, 有倡以军事训练代体育者, 甚有主张以工作代体育者……终因主张之不彻底, 言论之无根据, 施行无效……”因此, “故吾国今后之体育, 究趋何途, 急待解决。”对中国体育发展方向提出了问题[3]。

为此他对美德二国体育的发达进行分析, 认为其两国都具备三种共同特质, 即人民天性相同, 人民生活相似, 政治思想趋近。在谈到我国是否能从这两国体育发展中获得借鉴, 吴蕴瑞分析, “吾国民族对于游戏之天性, 与欧美诸国并无二致, 吾国民族之生活, 日后必将走向工商社会时代, 与欧美趋于一致, 而吾国以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想, 与德国近似, 换言之, 吾国体育的发展方向, 仍须以此三个特质为南针”。在此, 吴蕴瑞已将中国体育的发展放在整个国情与国民的大背景中来看待。

在《体育季刊》第二期中, 吴蕴瑞发表《普及体育之意见》明确提出了体育普及化思想。在文中吴蕴瑞明确提出“体育普及化”观点, 即指参与体育者的层面要广, 普及到社会各阶层的意思。他指出, 清末民初体育界对体育目标未能认清, 提倡无方, 措施未得其当。他批评清末时期的体育倡导者, 因留学日本, 将那些瑞典式的变相体操搬入中国, 并未涉及“普及”二字, 民国初年, 来自美国的提倡体育者不少, 所采教材与教法虽比日本新颖实用, 但大多专攻运动训练, 也将“普及体育”束之高阁, 如此蹈外国覆辙, 贻误青年之罪, 非同小可[4]。

吴蕴瑞完整提出了体育普及化观点, 并在随后的时间里, 积极向政府谏言, 制定相关政策, 落实体育普及和大众化的推广。

二、吴蕴瑞倡导体育普及化的实践活动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 吴蕴瑞身体力行, 积极实践体育普及工作, 推动和影响了近代中国体育的发展。

1. 办刊物, 传播体育思想。

吴蕴瑞在中央国立大学任体育科主任期间, 中央大学体育研究会创办体育学科刊物《体育杂志》 (1929年6月为创刊号) , 第一期, 吴蕴瑞一个人就发表了四篇。此后, 1933年他为体育改进社主办的《体育季刊》担任主编;1935-1937为全国中华体育协进会主办的《体育季刊》担任主编。30年代, 专门类体育刊物并不多, 而且存活时间都不长, 有的甚至只办了一期就停刊了。《体育季刊》在当时, 无论从主办方和存活时间来看, 都可见其重要性和影响力。吴蕴瑞作为学者, 高度关注当时体育发展, 对体坛出现的不正确观点与现象进行批评, 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重新安排中央国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他在接掌国立中央大学后, 所开设的普通教育课程, 专为非体育课和非运动班学生开设。每学期每周均必修2至3小时。1929年, 吴蕴瑞已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任体育科主任, 其撰写《国立中央大学体育概况》中谈到:“本校体育科……益加整顿, 力求进展, 诚以吾校为全国最高学府, 地位愈高, 责任愈重, 故本校体育之设施, 非仅谋校内体育之发展与普及而已, 尤当进谋国内体育之提倡与领导, 始可。”[6]其中, 在体育教学设置上, 分为特殊训练、普及训练、课外训练三种。“普及训练, 除受特殊的训练学生外, 其他普通学生均须受普通的训练。普及训练之主要科目, 为普通体育, 以国技副之, 本校普通体育, 无学分, 但为学期的必修。自入学后, 以致卒业, 每学期必须选一体育班”。

3. 起草《国民体育实施办法》、师范类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等政府法案。

1932年8月, 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 会议提请由吴蕴瑞、袁敦礼及郝更生三人起草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 并在此次会议中讨论通过[7];《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其基本目标就是普及全民体育。《办法》包括目标、行政与措施、推行方法、考成方式, 分年实施计划与部分, 共35条28项80余款。包罗较广, 内容较完善, 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较完备的一个体育方案, 受到全国体育界和教育界的重视[8]57。可以说, 此方案为我国参与研议者最多、层次最全、讨论最完善和思虑最完备的一项国家体育重大工程。

1934年, 教育部召开师范学校体育科课程标准, 起草委员会推吴蕴瑞整理草案[9], 教育部体育委员会通过体育考成标准确定方法, 提出要普及全国, 各省必须择一师范学校设体育专科[10]。师范学校体育科程标准会修正通过, 吴蕴瑞对整理的各类师范学校体育科课程标准经过向大会作了报告, 经讨论后修正通过[11]。此外, 在《体育杂志》创刊号中, 我们还发现了由吴蕴瑞、袁敦礼联合起草的《初中体育科课程标准草案》[12], 其目标既要通过体育培养锻炼四种人:培养健全体格者;培养技巧与运动技能者;关于人格之修养者;以及关于习惯之养成者。

虽然, 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 我们不能判断吴蕴瑞在这些方案中所负责的具体部分, 但其作为直接起草者, 这些致力于发展全民体育的方案正体现了吴蕴瑞普及体育的思想。

三、吴蕴瑞倡导体育普及化的历史意义

吴蕴瑞在其《体育原理》中对体育目的作了这样的分析:体育的目标归结为三方面, 第一是机体之充分发达;第二是各种技能与能力之培成;第三是品格与人格之陶冶[13]102-103。吴蕴瑞认为体育为教育的一环, 对体育的目的应与教育的目的同进退, 随教育的目的而转移。在身心一元论的体育观基础上, 他提出的体育普及化的观点, 既是对他的体育教育思想体系的有益补充和科学论证, 更是其思想发展的有益成果和必然趋势, 成为他体育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法推廣的普及化仍任重道遠 篇4

前不久,澳門工聯總會及聚賢同心協會發佈的“澳門居民對基本法的認識與看法問卷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大多數受訪者對基本法瞭解粗淺,超過五成的受訪者沒有閱讀過基本法,兩成多沒有透過任何途徑接觸基本法。此外,雖有逾七成受訪者能正確回答基本法的實施日期,但基本法的修改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則有逾七成受訪者表示不瞭解,基本法中的“一國兩制”方針則更有八成五受訪者不瞭解。這一調查結果深深地警醒我們,在看到基本法推廣有所成就的同時,更應正視基本法的推廣還存有不足,尤其是普及化及基礎性工作方面有著嚴重不足。無論是特區政府,還是各社會團體,乃至社會各界人士,都應藉著基本法頒佈二十周年的機會,認真檢視基本法的推廣工作,並就今後如何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基本法推廣的普及化好好籌劃和推進,讓基本法真正深入人心,以期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基本法意識。

多頭並舉拓寬推廣層面

澳門無論在回歸前還是回歸後,基本法的宣傳推介工作做的還是有聲有色,成績也可圈可點。回歸前,基本法的宣傳推介主要由相關社會團體和新聞媒體擔當主角。回歸後,特區政府也加入了這一行列。目前,澳門全社會基本形成了法務局主導的政府宣傳推廣機制、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為主的社團宣傳推廣機制和新聞媒體的宣傳推廣機制相結合的多方位宣傳推廣機制。此外,本澳不少學校亦已將基本法加入課程中,有的更以漫畫形式向中小學生介紹基本法概念。在上述推廣機制下,基本法經多年宣傳,不少的澳門居民尤其是青年層面的居民對基本法已有一定的認識。澳門回歸以來特別行政區能夠自覺以澳門基本法規範行政、立法、司法行為和處理政制發展等重大問題,與上述推廣機制的作用發揮密不可分。可以說,特區政府和各社會團體、新聞媒體堅持不懈地宣傳推廣基本法,對於保持特區的繁榮穩定功不可沒。對於這一點,相關國家領導人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充分的肯定。我們在看待澳門基本法的宣傳推廣工作時,首先要有這個總體判斷。對於以往行之有效的多方位的推廣機制,要繼續堅持下去。當前的關鍵是,要多頭並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拓寬基本法推廣的層面,讓越來越多的市民瞭解基本法、認識基本法,最後達至熟悉基本法。

一是推廣平臺要多元化。除了法務局、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以及新聞媒體這些日常的已有推廣平臺外,要充分發揮澳門社團組織眾多的優勢,利用社團這一平臺廣泛進行基本法的宣傳推廣。一個人參加了某一社團組織,參與該社團的活動就是一種義務和責任。如果各個社團組織能夠連續堅持多舉辦一些基本法的宣傳推廣活動,無疑會擴大基本法的推廣面。值得一提的是,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和街坊聯合總會在這方面大有可為。這次工會聯合總會和聚賢同心協會所作的調查中,以四十至四十九歲的受訪者最多,且過半受訪者教育程度為初中。這些受訪者應該或多或少與工會聯合總會或街坊總會有聯繫。因此,工會聯合總會和街坊聯合總會應該利用其會員眾多且組織網絡系統較為發達的特點,大張旗鼓地開展基本法的宣傳推廣。這兩個社團組織的基本法宣傳推廣工作做好了,整個澳門社會基本法的推廣面自然就寬很多。此外,特區政府在對社團組織進行資助時,甚至可以考慮將基本法的宣傳推廣作為一項重要指標來設置,不僅在資金審批上提出相關要求,而且在進行監督驗收時嚴格核查,以增強社團開展基本法推廣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形成“政府主導、民間推動”的良性局面。

二是推廣形式要多樣化。目前,基本法的推廣有多種形式,如專題講座、培訓班、座談會、研討會、知識問答比賽、遊戲設計比賽、園遊會、電視特輯、圖片資料展覽、資料派發等。對於這些推廣形式,要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並以居民喜見樂聞的形式來推動居民主動認識基本法。例如,有人建議,在漫畫、動畫、微電影和資訊網絡方面,以創新方式吸引年輕一代,如法務局推出基本法應用程序App時,宜加強互動性如問答和遊戲等,提高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政府在基本法推廣方面,要因應信息化趨勢早作部署和規劃。法務局今年初推出的基本法條文手機應用程序,讓居民透過手機及平板電腦閱讀基本法條文便是一種有益嘗試。還有,法務局開展基本法校園巡迴展、“澳門基本法紀念館”正式揭幕等,都是基本法推廣形式多樣化的體現。除政府的推廣形式多樣化外,社團的推廣也要堅持多樣化。無論是專業性的社團還是聯誼性的社團,在開展社團活動時,既可專門在其成員間進行基本法的系統宣傳推廣,也可針對社會上關心的熱點問題發動成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基本法的知識學習。總之,要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地持續開展各種各樣的基本法推廣活動,做到細水流、一以貫之。

融合實際細解條文規定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法律制定出來以後,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實施,這樣的法律也就沒有生命,還不如不制定。因此,法律制定後必將要得到實施,這也是人們關注法律並信仰法律的前提。基本法作為依法治澳的法律基石,其生命同樣在於實施,這也是人們關注並信仰基本法的前提。由於基本法是關於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的憲制性法律,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其他法律相比,其內容的原則性和概括性特點比較明顯,普通居民初次接觸基本法的內容普遍會有一種與自己工作或生活關係不大甚至沒有什麽關係的感覺,很多人甚至體會不到基本法實施的具體情形。生活中,一個人違法或者犯罪後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處罰後經過報道或傳播,社會上的人對此容易有一個具體的認識。為了避免自己日後犯錯,或者保護自己的權益,人們往往會有主動瞭解相關法律知識的意願。基本法則不然,雖然基本法也有關於居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但這更多的是一種宣示性規範,其貫徹落實仍需通過制訂具體的法律制度來達成,至於基本法關於特別行政區法律地位、中央和特別行政區的關係、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等內容,更因其宏觀性和制度性的特點而容易讓人覺得過於深奧甚至陌生而難以走進普通居民的心中。因此,基本法的宣傳推廣如果僅僅流於法律條文,忽視聯繫實際,硬梆梆地推廣,往往事倍功半,效果有限,久而久之,人們對於基本法僅存的一點興趣也會慢慢消失。

nlc202309040341

鑒此,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團體,推廣基本法一定要融合實際,通過基本法實施的生動事例,或者身邊發生的日常事物,詳細講解有關條文的具體內容,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工作方法對基本法推廣的客觀要求。例如,講解基本法規定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內容時,如果光從概念到特徵,再到條文,人們聽了以後可能還是體會不到政治體制到底是個什麽東西,有什麽內容。相反,如果結合澳門政制發展的具體進程,通過行政長官産生辦法和立法會産生辦法的修改這一基本法實施的實例,來說明政治體制在法律上到底是一項什麽樣的制度,人們就會容易理解,因為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都是人們熟悉的語言,行政長官産生辦法和立法會産生辦法尤其是立法會産生辦法,都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用人們熟悉的語言和事物來介紹生硬的法律條文,當然會引發人們瞭解和認識基本法的興趣。這樣一來,人們本以為非常抽象的政治體制就會變得具體生動起來,起碼行政長官如何産生、立法會如何産生是政治體制所應包括的具體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再結合基本法的規定介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職權及其行使,行政長官和立法會之間的那種以行政為主導、行政與立法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衡的關係也就自然容易理解了。如果撇開澳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産生辦法修改這一基本法實施的具體事例,在基本法的推廣中大講特講政治體制乃至行政主導的概念和內容,人們既不易聽明白,聽後更是不會有什麽印象,這樣的推廣活動自然難以收到好的效果。還有,講解基本法所保護的居民的隱私權時,如果結合生活中容易碰到的手機號碼外泄而莫名收到的短信,以及他人隨意要求收集你的家庭住址或手機號碼等私人資訊的情形,再將有關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問題聯繫起來,你就會覺得隱私權的概念不再那麽抽象,也不再那麽遙遠,而是就在你的身邊。再有,講解澳門基本法關於居民遊行、示威的自由時,可結合終審法院相關案例的判決情況,來說明基本權利的行使既有法律的保障,同時也有法定的限制。總之,如果能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以輕鬆生動的方式講解基本法的相關條文,基本法就不再僅僅是條文形式的基本法,而是生活中的基本法、實踐中的基本法。如果能夠形成這樣的良性局面,人們自然就會産生學習基本法的動因。就是你不向他推廣基本法,他也會主動想方設法學習基本法,並直至明白法律的相關內容為止,因為他已經明白到基本法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的甚至已經與他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了。

要做到融合實際講解基本法,師資力量的優化就是必然的要求。講解基本法的老師不僅自身要熟悉基本法的內容,而且要瞭解相關規定的立法原意,並且要時時關注社會的發展,將基本法的規定與社會上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將澳門特區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聯系起來,對基本法進行正確解讀。為此,特區政府要繼續加大力度,有計劃、恒常地開展基本法教師的專業培訓。另外,特區政府也要持續加大資源投放,通過設立專項資源提供資助,鼓勵學校及各社會團體開展各類基本法的學習培訓活動,培養人們學習基本法的興趣。

有的放矢補強薄弱環節

基本法的推廣要取得實效,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就是必須針對基本法推廣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改進。這次有關社團所作的民調發現,對於基本法中的“一國兩制”方針,有八成五的受訪者表示不瞭解,這便是基本法推廣工作中的一個最大薄弱環節。眾所周知,“一國兩制”方針是我國政府對回歸後的香港和澳門實行的一項總方針,也是一項基本國策,它是港澳兩部基本法制定的政策依據,港澳兩部基本法正是“一國兩制”方針法律化的直接體現。我們進行基本法的推廣,歸根到底就是要向人們介紹和推廣“一國兩制”方針,如果我們在推廣基本法的過程中,不能對“一國兩制”方針很好地進行宣傳推介,那基本法的推廣工作便存在嚴重不足,甚至可能會導致偏離正確的方向。可以說,對“一國兩制”方針的認識,既是基本法推廣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基本法推廣要取得實質成效的關鍵所在。在基本法的推廣過程中,必須將“一國兩制”方針形成的歷史背景、具體內容、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標等,用普通市民能夠聽懂的語言來進行闡述,用普通市民能夠看得到的事實來進行闡述,用普通市民能夠感覺得到的實惠來進行闡述。這樣一來,“一國兩制”方針就不再是看似深奧不易懂的事物,更不是只有專家學者才能理解的專利,而是活生生地發生在特區的嶄新事業。每個特區的居民都是這一事業的實踐主體,也是這一事業的直接受益者,更是這一事業的有力推動者。

基本法推廣中另一個比較大的薄弱環節是很多市民沒有閱讀過基本法的內容。這次有關社團所作的民調發現,超過五成受訪者沒有閱讀過基本法的內容。學法學法,當然離不開讀法。讀基本法首先應該是指閱讀基本法的規定內容,也只有閱讀基本法的條文規定,才能真正領會其規定內容。離開了對基本法條文的閱讀,不僅瞭解基本法的規定內容會存在困難,而且可能會導致不正確的理解。俗話說,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動,就是表明語言文字的力量和重要。基本法作為全國性的憲制性法律,凝聚了全體起草委員的心血,更集中反映了包括澳門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意願和智慧。基本法的每一條規定,每一個文字都來之不易,都是經過多次反復斟酌、修改而成的。對於這樣一部反映澳門實際情況並引領澳門邁向新朝代的憲制性法律,我們必須認真閱讀,最好能熟記於心。對於一些重要的條文規定,更是要反復閱讀,仔細體會文字背後所蘊藏的“一國兩制”方針的深刻內涵。有時,講解基本法的教師甚至可以在課中帶頭閱讀基本法,將相關的條文規定朗誦出來。為了讓學員閱讀基本法條文,教師也可考慮出一些諸如填空、選擇、判斷錯對等練習題來引導閱讀基本法。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這些年來堅持舉辦基本法知識問答比賽就是引導人們閱讀並熟記基本法內容的一個很好方法。

此外,如何培育並鞏固基本法意識,擴大基本法在澳門居民中的影響,也是基本法推廣中容易忽視的一個薄弱環節。我們進行基本法推廣,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育並鞏固居民的基本法意識,這其中包括了基本法是“一國兩制”方針法律化的意識培育、基本法在特別行政區制度建構中的憲制性地位的意識培育、基本法是依法治澳的法律基石的意識培育等。要通過基本法意識的培育和鞏固,在澳門居民中樹立起基本法的絕對權威性,使得每一個居民都能自覺地以基本法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處處維護基本法尊嚴。廣大居民有了基本法意識,就會以嶄新的面貌投身於“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自覺地將愛國與愛澳有機地統一起來,將國家主人的身份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主人的身份有機地統一起來,將尊重國家主體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與保持澳門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有機地統一起來,將維護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與保障特別行政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有機地統一起來,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參與管理澳門各項事務,努力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並在國家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總之,基本法是澳門社會繁榮穩定、持續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基本法的推廣工作必須持之以恆,尤其是普及化的基礎性推廣工作必須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不畏艱難,全力推進,以便讓基本法更好地融入居民的生活中。

(作者是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教授)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篇5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高等学校园,阻碍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大西南、大西北,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等一系列国策使民族传统体育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 要世代不息的继续发展下去, 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是最重要可取的途径。本研究抛去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伟大成果、创新、贡献等范畴, 确定假设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普及的“障碍”为研究目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事实材料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解释评价检验结果。帮助我们认识真相、探索真相、接近真相, 完成研究目标。

1 民族文化认同差异

生存在不同环境的人们, 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各有区别, 这种差异直接表现为个民族的生存方式, 维系社会延续的手段, 获取物质与精神的手段。民族传统体育室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可闻、可见、可触摸的传统实体。其主要核心是修身, 养性。典型项目有引导、气功、武术、太极拳等, 看重和谐、坚持中道, 表现出平和、温良、宽容的品格, 以群体为本位, 以理论为中心, 以娱乐性, 表演性项目为主, 形成了动静结合, 刚柔并济的一种调和矛盾, 缓和冲突, 淡化竞争的格局。

现代体育是当今世界的主体体育文化。竞争是核心内容之一, 尤其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种理想, 一种永远不会实现然而却不断寻求或重新发现的理想”。这是种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这种精神远远超出了体育赛场的范畴, 在科学、艺术、军事、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有着重要的复制作用。它能培养人自强、自立、自信、不尚空谈、讲求实效、不追求虚名。

现代体育的国际化, 促进了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移植。由于现代体育研究视角多, 从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伦理的以及生物科学多角度剖析, 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手段和仪器从整体水平, 器官水平, 分子水平检验评价机体机能, 锻炼效果。如医务监督, 运动损伤, 医疗体育等,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引导人们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 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它的很多光环永远吸引着青少年儿童, 青少年儿童对它的亲和力顽强而热烈。不论民族平等的原则法律保证多么坚实宣传的多么深入人心, 在现实生活中, 总有长期传统延续的“先进”与“落后”、“雅”与“俗”、“精致”与“粗糙”之分。这种标准潜移默化地制约着人们的举止行为。部分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俗”、“粗糙”, 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民族文化认同感差异是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普及传播的最大障碍。其实现代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它们都是一个教育过程, 一个生物适应和生物改造过程, 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状态中的运动方式也不同, 当然正是由于人们生活的多样化, 千姿百态的文化才构成了今天人类世界的繁荣景象。

2 养身健体取向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差异形成了对健康概念的不同把握。潜伏在意识深处的传统文化观念, 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引导我们的判断, 制约我们的价值选择。

民族传统体育养身健体的核心是养护生命延年益寿的实践, 追求身心平衡, 注重人与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注重人格与生命的发展,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元气观、动静观、形神观、阴阳观、精气神观等。认为健康长寿的基本前提取决于“阴”、“阳”结构状态与运动状态, “独阴不生”、“独阳不长”、“体欲小劳”、“但勿大疲”。这种意识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以娱乐、游戏为主, 迥辟了展示体力与竞技, 剧烈的对抗竞争。如引导术、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如武术的人体观, 经络理论以及一些功法的机制, 形成了颇有系统的运动, 至今在广大习武者种仍有强的理论生命力。易筋经、八段锦诸术有强筋壮骨功用。20世纪70年代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的古医术, 就向人们展示了导引术无论是功法还是理论, 所涉及的面广而深, 既涉及到道、儒、释家各不相同的养身哲学。又涉及到中国古代医学的基础理论, 以及各流派的主张和实践。

现代体育健身理论基础认为, 生命运动本质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 新陈代谢衰竭生命即停止。新陈代谢水平是衡量健康与否的重要依据。强调通过运动促使人们在心理、身体、精神几方面达到个人的最佳状态。现代体育的规则明确, 公平竞争, 尺度客观, 评价准确, 诱发人们积极上进, 以不同技、战术取胜对方, 并有效地满足人们原始的驱动力——攻击性的宣泄。它以秒、米、千克得分数, 难度值等尺度公正的判断胜负, 宣告强弱, 展示体育的价值和活力。“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文化, 激烈对抗, 一分高低的乐趣和心理体验, 吸引青少年更热衷现代体育运动, 崇拜体育明星。这种养身健体价值取向差异, 也是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普及推广的因素。

3 教学资源短缺

尽管人们生存的环境不一样, 作为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不是某一民族的专属,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掌握。文化与先天无关, 文化和延续也不靠遗传, 而是靠一代代人相互学习, 传承模仿和教育示范获得。使之可以更完善、更科学、更精彩。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任务的主要渠道, 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最广阔的平台。成千上万大学生将是这一庞大队伍的生力军, 浩浩荡荡, 生生不息。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构成了体育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在这个系统中, 教师和学生属于内系统, 教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等属于外系统。内外系统虽然有别, 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任何一要素变化了都会影响其他要素, 最后影响整个系统, 影响体育教育效果, 削弱体育教育目的任务。从目前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看, 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最主要因素。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教学受空间、地域、文化价值认同感等因素影响。人们对其认识了解陌生、片面在所难免。现代科学发展的整合化趋势已各主要表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融。这两者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从目前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培养合格的教师是最为重要任务。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知识, 掌握一些技能, 能示范讲解, 还要有一定的体育自然科学、心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并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中的能力。教师缺乏讲解示范能力, 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和体验, 缺乏教学方法理论知识, 缺乏生物科学知识, 缺乏朴素的工作作风, 都将使教学血肉分离, 从而削弱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哲学本质和文学、美学、艺术性, 缩小了学生欣赏学习的视野。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引发学生产生了民族传统体育“俗”而不“雅”, “粗糙”而不“精致”, 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意识, 当这种意识的积累过多, 时间过长, 就明显阻碍了体育教学, 影响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兴趣和追求。

4 缺乏优秀教材

教材决定教学基本要求。多年来一些学者编写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教材, 为后人的学习做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各校自编教材。自主选择教材和改革方向, 吸引了一些学者、教师编写教材兴趣和积极性。一些著作、教材、论文相继出现, 但由于水平参差不齐, 但由于水平参差不齐, 审定机制不全, 出现了一些需协调商议的问题, 如技术类书籍内容高于生物学科, 社会学科书籍内容高于技术类书籍。要做到各学科均衡发展, 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科学化, 优秀的教材必不可少, 一部优秀教材不仅可以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激情, 也可以培养出有风格有特点的学术流派。高等学校的教材同时也是一部科学著作, 同样担负着对科学文化的积累, 继承和发展的任务。

5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在高等学校普及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民族文化认同感差异, 养身健体价值观取向, 教学资源能量。这些差异不是稳定不变的, 文化素养的提高, 教学改革的权威力量, 教学资源的丰富等都可以使它发生变化, 而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在高等学校普及这一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梁永桥, 李英春, 徐东岩.新视角洞察高校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2]黄胜.正确认识民族特征, 促进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J].矜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李鸿江.中国民族传统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0.

[5]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叶伟, 王晓东.试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3) :314-316.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篇6

随着现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已成为一种宝贵的人类文化财富,尤其是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一些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它增加节日气氛、展现表演者的精神风貌,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高校团体操是大众团体操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便于开展、投资灵活、易于组织的集体表演项目,它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它以鲜明的主题思想、整齐的动作、多变的队形、优美的音乐、迷人的图案深得广大体育爱好者和学生的欢迎。在学校开运动会或举行某些比较隆重的全校性活动时,团体操往往被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基层,尤其是高校,广泛开展高校团体操活动,可以为高校大型活动添彩,可以扩大对外影响空间;可以为建立特色高校,奠定基础;对宣传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普及阳光体育运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高校团体操。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团体操专著、画册、相关论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制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数位专家、学者,听取宝贵的建议;总结出团体操开展的现状,提出高校团体操发展趋势。

3 研究结果

3.1 高校团体操开展的情况调查

高校团体操是融体育、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具有综合艺术功能的高校体育表演项目,深受人们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多年来在众多高校均有开展。笔者对部分高校团体操活动开展的数量、规模、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查,旨在了解高校团体操活动的开展情况。首先对团体操开展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图1,不难看出,体育教师与主管领导对团体操开展的满意度不是很高,没能够达到他们预期的要求,因此高校体育部门应加以重视,大力开展团体操活动。

3.1.1 高校开展团体操的频度及规模调查

对参加过团体操活动的高校开展频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有13.6%的高校进行团体操表演或比赛活动的频率为时断时续;三年及以上一次占9.8%;有73.5%的高校能坚持每两年或一年进行大学生团体操的表演活动。由此可以分析,虽然高校运动会年年开,可团体操却没能广泛开展,即使开展了,也缺少持续性,说明部分高校对团体操重视度不够。通过对高校团体操规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45.9%的高校选择六十人的中型团体操,有37.8%的高校选择三、四十人的小型团体操。而百人以上的大型团体操在高校范围内开展较少,仅占13.5%。说明高校在人、财、物有限的基础上,开展的小型团体操相对较多点,中型或大型团体操较少,因而要求高校应大力推广大、中型大学生团体操活动。

3.1.2 团体操开展的内容、形式调查

目前,高校体育活动内容包括了球类运动、游戏、体操、律动、大型器械活动等。其中体操包括了队列队形练习、徒手操和轻器械操三类内容。团体操正是结合队列队形练习和基本体操动作,在音乐伴奏下,进行队形变化和图案造型,并在艺术装饰的陪衬下完成的体育活动。因此,在高校日常体育活动中安排团体操内容,不仅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更可以丰富大学生体育活动内容。

对开展过团体操活动的高校进行调查(图2),结果表明高校在开展团体操时主要通过早操的形式,通过节日、庆典活动的形式被列在第二位,第三位是通过比赛的形式,而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团体操活动比例较低,列在第四位,课外业余闲暇形式开展团体操活动比例最低。所以,高校应拓宽团体操的开展途径,使团体操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节日庆典活动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比赛进行交流。这样就能更好地推广团体操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3.2 普及团体操有利于增强团队力量 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团体操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表演天赋,充分展示人的创新、向上、自信、团结的优良品质,歌颂生活和人性的美好,突出赞美人类的各种精神,成为人们借此表达美好心愿的方式。团体操表演可以使运动会开展的隆重而有气氛,可以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全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转变体育锻炼观念,有利于较大幅度的增加学生团队凝聚力。团体操是一项大型的集体表演项目,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他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的自尊心,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而放弃集体的活动,同时,在长时间的练习中,随着不断强化练习,个体间差异逐渐消除,整体的轮廓逐渐形成,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拧成一团,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增强了大家的团队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与协作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在社会竞争中生存的方式,团队精神更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方式,个人只有以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不断调适身心状态,超越自我、与他人合作,才能为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获得立足之本。成功地演练好一个团体操,从各级各部门领导到编导、教练员、所有参演人员都必须对完成任务、崇尚荣誉有着共识,体现出集体成员的主人翁意识、集体目标和集体荣誉感。并且有强烈的维护集体荣誉和集体形象的风范,团体操的队列队形训练,要求每位同学协同完成任务,既要求同存异,又要在轻松、欢快的活动气氛中完成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高校普及团体操,有利于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团体操表演是教学与表演相结合,既是一次团体操表演,又是一次很好的教学检查,通过表演,从各方面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3.3 制约高校团体操推广普及的因素

团体操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具有突出的健身、健美、健心和娱乐价值,多年来得以广泛开展,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社会能为团体操活动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与空间,其艺术价值和功能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但高校团体操活动受时间、场地、人员、经费等多方面的影响,高校团体操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活动开展数量少,途径单一,各区间存在差异;缺少专门的团体操组织;团体操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匮乏;创编训练不够科学,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保障系统不完善、社会支持不够等等。团体操师资队伍、团体操活动经费和大学生的态度是高校开展、推广、普及团体操的直接影响因素。

高校团体操的发展和提高需要依靠各学科的介入和支持,除需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团体操的训练工作,同样需要对团体操知识有所了解。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调查得知(见图3),有33%的教师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团体操的知识。有52.2%的人了解程度一般,有14.7%的教师不太了解和不了解。所以,加强高校教师对团体操知识的了解程度,势在必行。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团体操训练工作的主导要想跟上项目发展的步伐,就要及时获取新知识,不断改进和提高训练手段取新知识的方式很多,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参加教师业务培训班。有89.2%的高校能选派教师参加团体操的培训学习,同时有10.8%的高校未曾选派。对高校教师进行调查,有9.7%的高校教师没参加过培训,20.3%的教师参加过团体操的培训学习,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能支持教师参加团体操的指导与培训,但能提供培训的机会还很少,不能满足高校教师的需要。所以,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团体操的师资培训工作,为高校开展活动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

经费是保证团体操训练和表演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部门平时训练和表演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主管单位(学校)下拨、体育部门自筹、企业赞助等。对开展过团体操的高校进行调查,其经费来源统计结果显示(图4),有81.1%的高校训练和表演经费主要由自筹解决;有9.5%的高校由主管单位下拨;其他途径占1.4%。而通过企业赞助途径筹措经费的比例为0%。由此得出,高校在开展团体操活动时主要采用自筹的方式,不难看出,团体操活动的开展增加了高校体育部门的负担。所以高校在开展团体操活动时,应打破传统筹措资金的方法,及时解放思想,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力条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训练和比赛经费,保证团体操活动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大学生参加团体操活动的态度对团体操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对大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团体操活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9.7%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团体操活动,只有20.2%的态度表示一般或不太愿意。由此看出,大学生对团体操活动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这对于开展团体操活动十分有利。但开展团体操的次数及形式都不够,途径也有限。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开展团体操的形式仅仅以早操为主,而在节日、庆典表演、课堂教学中确很少安排。这说明在高校开展团体操活动还没有被主管领导和高校教师高度重视,认识还不高,没有把此项活动真正摆到重要位置,从而导致此项活动没有大面积开展。另外高校活动安排太满,团体操开展的时间没保证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为团体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议加强团体操师资的培训,进而壮大团体操师资队伍,提高师资专业技术水平。让团体操作为体育教学内容走入课堂。使更多的大学生掌握团体操的基本技术,享受锻炼的快乐。

4 开拓思想,勇于创新,融团体操于体育教学中,突出特色教学理念

4.1 拓展教学内容,大力增加团体操教学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时间用于课外体育锻炼,要求大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操,陶冶身心,并且要求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将团体操训练纳入高校体育课。团体操训练纳入高校体育课,是高校体育课程开发体育资源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教学拓展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和补充,它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的个性化、生活化、多样化和现代化,符合现代体育所强调的运动的健康性、和谐性、娱乐性和实用性,符合身心俱全的需要。它着眼于大学生完全人格的塑造,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实现了智能与体能的结合,体现了体育运动力与美的结合,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实现了当代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全塑造。

4.2 团体操教学融入民族元素,突出民族色彩

团体操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表演语汇、风格特点和人文景观,已逐步地走进大、中、小学校的课间操、课外活动以及体操课的教学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中,它那浩大气势和表演的喜庆场面,集宣传、教育、娱乐、健身与观赏等功能于一身,已渗透到了其他庆典活动中。如:腰鼓:是陕西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犷流传于陕北、关中一带。先后于1985年首届西安国际武术邀请赛开幕式上,1988年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和1990年北京第11届亚运会上进行表演,获得好评。秧歌:又名“阳歌”,是民间边舞边用音乐伴奏的一项民间文化体育活动。表演特点舒展豪放,幽默诙谐,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强,给人一种质朴健康,热情欢快的感受。舞狮:舞狮这一活动流行范围很广,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种形式,是大型团体操中常采用的民族体育形式,舞龙, 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上,曾将舞百叶龙作为团体操表演内容之一。击缶,缶是战国时秦国的乐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08名演员、2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欢迎贵宾,为现场助兴,全世界都被震撼,民族体育运动在团体操的表演中让世人瞩目,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团体操教学,融入民族元素的团体操教学对大学生将有深远的影响。

5 小结

团体操以恢弘的气势、独特的民族精神和特殊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现着一个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和体育、艺术、科技水平,以提高地位和影响,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促进经济发展,激励人们公平竞争,给体育健身带来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契机,扩大体育人口,从而带动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团体操训练与表演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一种传媒,容易引起青年人的共鸣。团体操训练能够促使当代大学生们认识现代社会、融入现代社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人格品质,对青年人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团体操训练与表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摘要:通过对高校团体操开展规模、频率、内容的现状及影响普及因素的调查分析,阐述了高校开展团体操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作用,提出了高校应拓展体育教学内容,融团体操于体育教学中,突出民族色彩新设想,将普及团体操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团体操,阳光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曹文斌,张天成.对中、小型团体操创编的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4).

[2]刘春辉.学校中小型团体操的训练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1,(6).

[3]龙小敏.创牌小型团体操的体会[J].广西体育科技,1986,(3).

[4]谢文君.高等院校开展中、小型团体操活动的探索[J].铁道师院学报,1990,(4).

[5]陈西玲.小型团体操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5,(2).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篇7

1、高脚竞速运动的价值。

高脚竞速起源于苗族和土家族, 盛行于湘、鄂、渝、黔地区, 所用器材是由两根青竹制成的高脚马, 马上捆绑踏蹬, 运动员需双脚踩在离地30~40cm的踏蹬上, 手握竹马, 以顺拐的形式进行竞速比赛。高脚竞速运动具有民族性、融合性、观赏性、灵巧性、集体性和对抗性等特点。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相互合作, 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2、高脚竞速运动的特点。

(1) 高脚竞速运动的负荷特点。高脚竞速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竞速型体育项目, 其运动量可随意控制, 在高脚竞速时可以视自己的体能来决定速度的快慢, 以控制运动量的大小, 无身体接触, 大可不必与人争抢冲撞, 安全系数大。

(2) 高脚竞速运动的技术特点。同顺是高脚竞速特有的运动形式。同侧肢体因高脚竿以同样的节奏、同样的方向一起摆动。在平常的走路和跑步中上下肢运动方向总是相反的, 只有在极其紧张的状况下才会出现顺拐的现象。同顺的摆动不但看起来很别扭, 做起来也很不舒服, 参与高脚竞速的运动员就是在这种和人的自然规律相背离的情况下, 进行运动的。

(3) 高脚竞速运动组织简便的特点。对场地和气候的要求不高, 便于组织和开展。高脚马体积不大, 可以随身携带, 哪里都可以玩, 这是仅次于跑步的最便宜的健身运动。这项运动既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开展, 又可以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普及;既可以锻炼身体, 又可以休闲娱乐;既可以直接参与, 又可以欣赏观摩;既可以单人练习, 又可以集体竞赛。

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普及高脚竞速运动的意义

如今的高脚竞速运动既保持浓郁的民族特色, 又具备现代体育的价值特征, 成为新时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首先引入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的实践中, 成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 吉首大学将高脚马运动列为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内容, 经过20年的探索, 高脚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完善与规范, 现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新课程”[1]。

高脚竞速运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容易得到普及和推广, 其设备简单、实效 (可由两根竹竿或树杈做成) , 四季皆宜, 容易开展, 对气候和场地要求也不高, 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与要求, 学校应该积极因时因地因宜进行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决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 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 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 开发运动项目资源”[2]。“特别在连续扩召的今天, 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 体育教学质量已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项运动在高等学校中推广和普及, 既可以缓解部分场地器材的不足, 又可以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体现高等体育教学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3]。

现代社会的发展, 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竞争加剧, 工作强度大, 精神负担重, 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 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以适应高强度的社会生活。高脚竞速进入体育课堂对改善心理状况, 发展个性心理素质有着独特作用。而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生活方式的特点, 赋予强烈的感情, 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4], 因此, 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 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民族传统体育均源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宗教信仰或风俗习惯, 因此它必然被烙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特征。

将高脚竞速运动普及到高校体育教育, 不光是对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的一次革新, 同时也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高脚竞速运动”的推广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因为“学校是体育的摇篮, 是原始、次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从欧美各种球类活动到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 无不以学校教育为中介完成改造, 在国内发展完善的同时积极向国际推广, 才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而成为世界性体育项目”[5]。综上所述, 高脚竞速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普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的。

三、高脚竞速运动在高校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普及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目前很难在电视上看到高脚竞速比赛, 报刊杂志上几乎也看不到高脚竞速运动的报道或介绍, 这对高脚竞速在高校的普及与提高极为不利。因此, 要转变观念, 认识到高脚竞速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出现是我国少数民族同胞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 虽然今天已不再是日常生活工具, 但也不能认为它只是简单的游戏, 而是一项集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全国性比赛项目。“借鉴现代体育的组织制度, 接受现代体育的精神价值成为传统体育现代化的核心与关键。因此, 只要接受现代体育价值观, 实现功能的转变, 任何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都会发生向现代体育的转化”[6]。所以要加大对高脚竞速运动的宣传, 更多的举办高脚竞速比赛。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它, 了解它, 喜欢它。

2、师资、科研队伍缺乏。

师资和科研队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高脚竞速运动的普及与发展。目前有许多体育老师还不了解高脚竞速这项运动, 科研水平还很低。因此, 需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水平。通过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或通过短期培训, 培养一批工作在第一线的师资队伍, 为普及高脚竞速运动提供师资保证, 进一步提高脚竞速的教学、训练与研究水平。由此可以看出, 只有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高脚竞速运动技战术水平, 提高其技艺性, 这项运动在学校才有较强的生命力, 愿这朵民间奇葩在校园飘香。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 体育科学, 2001 (4)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 中国学校体育, 2002 (6) :4-6

[3]姚柱:浅析学校普及毽球运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 体育世界·学术, 2007 (12)

[4]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急救能力,安全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逐渐丰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逐渐的增多,在南京高校中出现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校缺乏安全防护措施,造成了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受到意外的伤害。每一起意外的事故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产的损失,并且对于高校的社会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禁让社会对于高校大学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产生了疑问。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在锻炼学生体能素质的前提下,注重对于大学生应急急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在保证学生体能训练的前提下,注重对于学生应急急救护理能力的培养。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1 .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教学模式普遍落后是当前高职体育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科学也是一种弊病。在中国传统的以老师当做中心、以课堂当作中心的现状已经在学生和老师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素养和能力,其中应急急救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当前体育教育过程中甚少将职业保健能力当作其教学科目,应急急救、逃生技能、心理教学普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出现了错位,过分的强调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在出现安全事故以后不能够及时的自救,从而延误了病情加重了伤害。同时这也严重的偏离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思想。

1 . 2 体育教学资源现状

在南京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已经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并没有在师资配置上及时补充,并且通常存在专项的体育教师同时身兼数职的情况存在,这样就会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严重下降,安全问题非常严重。体育场馆设施的不健全不完善,同样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并且高校在体育设施方面的维护经费普遍不够,能够让学生真正使用的体育题材少之又少。

2 研究设计、结果分析

2.1 调查问卷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当前南京高职院校对于急救知识与技能学习必要性的认识、急救心理、急救知识的现实状况,在采访南京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急急救知识调查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且对于分发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充分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随机在南京高校中抽取了60名学生进行问卷测试,并且形成了一个比较正式的调查问卷。

2.2 调查过程

在调查的过程中采用的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并且对于学生进行随机的测试,为了能够让调查数据尽可能的真实有效,还进行了相关的应急急救技能的调查,并且对于不同年纪的学生进行现场的调查问卷,现场调查学生的数量有60名,其中男生有35人,女生的数量有25人。

2.3 结果分析

2.3.1不同性别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同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性别不同对于急救知识的认识和掌握都算是不一样的,并且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男生对于应急急救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女生对于应急急救之后死的掌握程度和男生相比是比较高的,并且对于应急急救知识的掌握和其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联。

2.3.2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应急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急救心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调查结果现实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应急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存在明显差距的,一般来说医学类和文科类别的学生对于应急急救知识的学习意愿和掌握的知识都是非常不错的,经管类和理工类的学生对于急救知识学习的意愿相对较差。但是医学类和经管理的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强。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应急急救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的快慢和其对于急救医学的态度有很大的关联。

3 对策与建议

3 . 1 不断完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

学校的卫生工作条例将对于应急知识的教学当作体育教育的必备内容,并且注重对于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门注重对于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监督。政府部门应该在学校建立比较完善的应急急救体系,并且紧抓学校对于急救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推广和普及,政府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上的优惠,并且应该减少在制度上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的限制。应该将应急急救知识当作是精神文明健身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应该善于利用社会组织对于社会优质资源的调配和运用,应该在学校中不断的加强急救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急救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切实有效的进行推广。

3 . 2 深度扩展应急救护培训平台

关于应急急救知识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在学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对于技能操作应该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去学习,并且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并且在过程中还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播,增强对于操作技能的基础培训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急救的技能。当前大学生的急救心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技能培训的机会,相信真正的实际操作是能够让学生迅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最好的机会。高职学校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职责,在急救医护培训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真正的普及急救知识。

3 . 3 合作建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单纯的借助培训基地加大对于大学生的应急急救知识的培训还是不够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社会中寻找更多的急救培训合作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予大学生急救知识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在学校内部开设相关的培训基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接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的技能。

4 结语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对于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也应该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推动当前的红十字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应急急救知识和技能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知识掌握的很少,并且面对体育运动以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状况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微弱的应急急救能力,从而体现出当前的培训体系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把大学体育课堂当作是大学生应急急救知识普及的一个推广点,这对于培养全民的急救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秋萌.我国每年800万人非正常死亡[N].京华时报,2011-05-12(A4).

[2]胡琪.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回顾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2010.

[3]曹斯.急救拖延一分钟存活率降低一成[N].南方日报,2011-10-24(GC2).

[4]中国医学救援会,生命链[EB/OL].(2011-04-21).http://www.caderm.org/files/110421/201104.

最平等的普及 篇9

世界有时看起来就是这么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源头就是“地理分布”。根据英国《艺术新闻报》最新发布的2012年世界前100访问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一共吸引了5290万访问人次。5000多万的数字看起来足够庞大,却仅占地球总人口的不到1%。而且在这100家博物馆中,英国在访问人数上位列第一,美国在博物馆数量上排名第一,东京艺术博物馆的临时特展每天参观人数以39万高居第一,榜单上的前10名博物馆没有一个在发展中国家。

地理上的隔阂,成为谷歌艺术计划最先可以打破的壁垒,只要轻触鼠标就可以免去签证、机票、住宿等一切繁缛,这无疑是最有诱惑力的一点。“当艺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传播和保存时,能够发挥更大的魅力,让更多人欣赏到这些作品的伟大。”现在艺术计划每个月都会吸引来自全球上百万的访问者,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用户通过互联网欣赏艺术的需求正在前所未有地被得到满足,“谷歌艺术计划是一个全球的平台,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在线欣赏艺术的体验。”

在阿密特看来,2年来,最重要的是这项计划在“质”、“量”甚至在“地理位置”上都不断在改善。最初上线时,有9个国家的17个博物馆共1000件作品参与其中。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谷歌艺术计划已经拥有全球264多家艺术机构的4万多件作品,不仅数量众多,并且种类丰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超高分辨率图片、实景博物馆、在线用户珍藏集等特色,让全球艺术爱好者可以获得更加独特的艺术体验。

把艺术作品放上互联网,并不是拍张照片并上传那么简单。谷歌艺术计划是基于Java开发的Web应用程序,该网站建立在Google基础架构之上,采用Google应用程序接口。项目团队运用了Picasa、APP Engine和街景等谷歌技术呈现高精度照片,并且在展示每件作品时,都会从视觉角度进行审慎地评估。阿密特坦陈,“每次拍摄时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因为室内拍摄不同于室外有充足的光源,在博物馆展示作品时大多有不同亮度的照明,而这对于我们的拍摄有难以避免的影响。”因此,每一件经典作品的拍摄,都成为非常耗时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在不影响展品的前提下,找到最好的拍摄角度,并在作品四周做适当的调整,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为用户呈现出好的视觉效果。

“超高分辨率图片”则成为了谷歌艺术计划的又一项“杀手锏”——高达70亿像素的Gigapixel高清图片,连细致的一笔一划也不放过。当技术与艺术交融的时候,这一奇迹就发生了,超高分辨率图片的魅力来自于梳理和解析作品细节时,所收获的那份意外惊艳。“当欣赏Johan Christian Dahl的作品《View from Stalheim》,除了美丽的风景,放大来看,你还会看到景中之景:烟囱冒烟的小村庄,照顾孩子的妇女,山坡吃草的牛群。”阿密特说。很多不为裸眼所见的细节都可在线欣赏。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翡翠白菜》通过无限放大,可以看到蜢蚱身上的细纹,“即使游客亲临博物院也未必能如此清晰地欣赏。”现在,谷歌艺术计划拥有1500多件具备高清分辨率的艺术作品,包括民众喜闻乐见的莫奈的《睡莲》、伦勃朗的《夜巡》以及维梅尔的《地理学家》等等。

实景博物馆也让用户有更加真实的参观体验。在谷歌艺术计划之前,一些博物馆通过谷歌街景开放了部分馆内视图,但这些照片形式的展现终究无法替代“身临其境式”的参观体验。令人振奋的是,谷歌艺术计划中不仅能看到艺术品,彻底还原了与艺术品同样不可或缺的场域——博物馆内部实景。离开场域,艺术品便如离开大海的鱼,失去光彩;另一方面,这些博物馆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属于文化遗产。比如希腊帕特莫斯岛上的圣约翰修道院建于1008年,是世界文化遗产。在欣赏内部的116件艺术品之外,还可以领略这座古老建筑的神秘,徜徉在一系列瑰丽的建筑和长廊里。据阿密特透露:“平均来说,用户会用两分钟的时间浏览建筑物的内部并观赏展出的画作。在谷歌艺术计划街景板块中,浏览量最大的目的地是美国白宫。”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 篇10

《通知》要求, 要推动青少年就近就地自发组建体育游戏兴趣小组。由社区、村牵头, 以居民楼院为单位, 积极组建青少年体育游戏兴趣小组。青少年体育游戏兴趣小组设组长一名, 成员若干, 由专干、居民楼长 (组长) 、志愿者、青少年家长负责引导和看管, 利用晚饭后、周三下午、双休日等闲暇时间, 自主、自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兴趣小组每月活动至少二次, 寒、暑两假至少二十次。

《通知》要求, 要推动社区、村逐步培育“青少年广场体育模式”。由社区、村牵头, 发挥辖区内具有体育游戏特长的志愿者和社区、村专干等作用, 利用晚饭后、双休日等闲暇时间, 在辖区广场、楼院空地等场所, 示范开展跳绳、踢键、抖空竹、跳皮筋等易于推广、便于参与、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活动, 吸引家长及其子女广泛参与。

《通知》要求, 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游戏活动。各社区、村要积极组织青少年学习《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游戏玩法手册》, 注重发展青少年兴趣和特长, 努力使青少年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游戏玩法。要和学校、家庭加强沟通与合作, 通过趣味运动会、游戏比赛、兴趣小组、广场体育等多种形式,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活动, 不断扩大活动的参与面。

上一篇:新疆哈萨克羊下一篇:医保付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