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2024-05-24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通用12篇)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1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其他学科以“说教”为主,而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通过独特的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本文将从课堂环境、课堂纪律、课堂内容及各类比赛等方面阐述如何发挥体育中的德育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德育,价值

体育作为学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充分发掘体育的精神价值,尤其是深刻认识体育的德育价值,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德育。

一、课堂环境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

课堂环境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微生态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场地进行,自然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很大。不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身体锻炼任务。在酷暑中,教师站在烈日下,带领学生活跃在操场上;在严冬里,教师顶着刺骨的寒风,陪伴学生们在跑道上奔跑。艰苦的自然条件给德育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学生本身也在进行着抗争、磨练,足以使学生在评判、模仿中审视自己,从而发生本质转变。与此同时,教师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课堂纪律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个人的道德品质一般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体育中的德育价值则是在道德行为方式的养成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中体现。在体育课上,通过有意识的加强练习,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的意义。体育教学课堂大、人员多、队伍散,因而组织难度大。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的安排,如超越教学许可的范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将会受到谴责,对己对人都不利;二要服从教师权威,规范自身行为,这样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能获得教师的爱护和集体的支持,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形成健全的心理。

三、课程内容对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体育课由小部分理论课和大部分实践课组成。理论课上,学生通过听取老师对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够正确提高思想品德认识水平;通过对体育历史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体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而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实践课上,学生通过身体锻炼,能够知道意志品质磨练的必要性;通过对规则的学习,能够懂得应该如何遵纪守法,严格遵守体育道德。教师还可以通过有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例如:竞赛,能培养积极进取精神;长跑,能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篮、排、足球,能使学生懂得通过彼此的默契配合,反映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四、各种比赛的德育价值体现

除此之外,诸多体育比赛也能发挥其德育价值。体育比赛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促进学生情感的成熟,道德观念的形成,性格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1能较大地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调节课堂气氛,检验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德育有促进作用。2在比赛中,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极为强烈,往往会产生较强的表现欲,容易释放自己的情感,能够意志坚定地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3能使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作风。4学生在众人的监督下,必须遵守比赛规则,维护体育道德,在和谐、平安的舆论和规则的约束下,思想境界会得到纯净和升华。

新时期学校仍然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复合型人才的主要场所,把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中,是每个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应深入进行体育德育研究,符合新时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其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修心、养性、健身、完品。当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片面地强调德育,更不能与体育教育教学规律背道而驰去实现德育的目标,而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努力完成新时期体育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使学生健康快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居晓林.新时期体育中的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09(35).

[2]孔悦.谈体育与德育并重是育人的有效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2015,10(9).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2

论文关键词:中学学校体育学校体育隐蔽课学生德育价值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中学体育课隐蔽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体育隐蔽课对学生德育价值趋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师表形象中的德育价值,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中的德育价值,体育教师工作作风中暗示的德育价值,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体育赛事中暗含的审美情趣等。

学校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整合。学校体育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德育价值体系。体育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显性课程,对体育课的组织与创设,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团结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体育隐蔽课对学生的德育品质更具有渗透性,它通过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相互整合,来实现隐蔽课的德育功能。体育隐蔽课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它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具有诱导特性。高中学校体育隐蔽课对学生德育价值趋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一、师表形象中的德育价值

师表形象的德育价值具有一定的行为性,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包涵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位性、智慧能力性等,是以其外延的行为来评价的。体育教学和一般教学有所区别,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动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并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敬佩的基本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谐和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就包含着体育教师身体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心灵美的直接反映。体育教师的行为里隐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因素,因此,只有内心和外表统一、一致时,才能构成美好的品德形象。

二、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中的德育价值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氛围与环境,是师生员工共建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作为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对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看,如果一个学校形成了良好体育传统与风气,它能够形成该校集体的心理定势。有研究认为,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无论是理想、价值观念,还是个人行为都会受到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因此,学校中多数人对体育的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甚至能使原先体育态度淡漠的人转变态度。

三、体育教师工作作风中暗示的德育价值

教师的工作作风也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一些研究表明:放任、专制、民主的三种教育工作作风所产生的效应各不相同。所谓放任作风,指教师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不介入的姿态,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允许学生为所欲为,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组织、无结构的放任自流状态。在这种作风下,不受教师的任何约束、人际间冷漠、互不关心、精神不振、班级涣散、学习不佳。所谓专制作风,即课堂上完全由教师说了算,根本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强制学生执行教师单方面的决定,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否则学生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种作风下,学生对教师或阳奉阴违,或逆反抗衡,或表面惧怕而服从,依赖性大,独创性差,缺乏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所谓民主作风,即教师讲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都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且能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不断反馈的信息随时加以调整。课堂里,听到的不是教师的呵斥,而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诱导;看到的不是僵局和苦恼,而是师生之间心领神会的微笑,看到的不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挫折情绪,而是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情绪。在这种作风下,学生责任感强,学习兴趣盎然,有信心;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并在学习中努力合作,积极探究,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四、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

体育课常规教学本身就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讲解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爱护公物的品质。再次,学校体育课的中都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情操的内容。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应该把这些内容渗透于其中。还有学校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容易受气候、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教学条件和环境好坏对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体育赛事中暗含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的开发体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着诸多美育的因素,如运动的形式美、体态美、动作美、精神美等,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美育的教育可以来自教师和运动项目本身。言传不如身教,体育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教师是学生首先感知的对象。如果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健康匀称的体魄、恰如其分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仪表、优美端正的姿态、熟练协调的示范动作等,就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激发起学习、模仿的欲望。在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传授,教师还可以借助报刊、图片、电视、网络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优美高超的动作技术,讲述体坛名将拼搏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

参考文献:

[1]姚蕾.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5(4):514-5.

[2]姚蕾.我国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科学,,21(4):23-26.

[3]赵栩博.广州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4(1):110-112.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3

【关键词】中学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隐蔽课 学生 德育价值

学校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整合。学校体育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德育价值体系。体育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显性课程,对体育课的组织与创设,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团结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体育隐蔽课对学生的德育品质更具有渗透性,它通过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相互整合,来实现隐蔽课的德育功能。体育隐蔽课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它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具有诱导特性。高中学校体育隐蔽课对学生德育价值趋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一、师表形象中的德育价值

师表形象的德育价值具有一定的行为性,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包涵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位性、智慧能力性等,是以其外延的行为来评价的。体育教学和一般教学有所区别,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动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并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敬佩的基本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谐和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就包含着体育教师身体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心灵美的直接反映。体育教师的行为里隐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因素,因此,只有内心和外表统一、一致时,才能构成美好的品德形象。

二、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中的德育价值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氛围与环境,是师生员工共建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作为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对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看,如果一个学校形成了良好体育传统与风气,它能够形成该校集体的心理定势。有研究认为,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无论是理想、价值观念,还是个人行为都会受到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因此,学校中多数人对体育的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甚至能使原先体育态度淡漠的人转变态度。

三、体育教师工作作风中暗示的德育价值

教师的工作作风也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一些研究表明:放任、专制、民主的三种教育工作作风所产生的效应各不相同。所谓放任作风,指教师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不介入的姿态,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允许学生为所欲为,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组织、无结构的放任自流状态。在这种作风下,不受教师的任何约束、人际间冷漠、互不关心、精神不振、班级涣散、学习不佳。所谓专制作风,即课堂上完全由教师说了算,根本不听取学生的意見和要求,强制学生执行教师单方面的决定,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否则学生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种作风下,学生对教师或阳奉阴违,或逆反抗衡,或表面惧怕而服从,依赖性大,独创性差,缺乏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所谓民主作风,即教师讲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都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且能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不断反馈的信息随时加以调整。课堂里,听到的不是教师的呵斥,而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诱导;看到的不是僵局和苦恼,而是师生之间心领神会的微笑,看到的不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挫折情绪,而是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情绪。在这种作风下,学生责任感强,学习兴趣盎然,有信心;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并在学习中努力合作,积极探究,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四、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

体育课常规教学本身就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讲解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爱护公物的品质。再次,学校体育课的中都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情操的内容。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应该把这些内容渗透于其中。还有学校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容易受气候、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教学条件和环境好坏对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体育赛事中暗含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的开发体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着诸多美育的因素,如运动的形式美、体态美、动作美、精神美等,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美育的教育可以来自教师和运动项目本身。言传不如身教,体育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教师是学生首先感知的对象。如果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健康匀称的体魄、恰如其分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仪表、优美端正的姿态、熟练协调的示范动作等,就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激发起学习、模仿的欲望。在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传授,教师还可以借助报刊、图片、电视、网络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优美高超的动作技术,讲述体坛名将拼搏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

参考文献:

[1]姚蕾.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14-5.

[2]姚蕾.我国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科学,2001,21(4):23-26.

[3]赵栩博.广州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110-112.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4

关键词:中小学改革,德育,学校经验

引子:新学校发展要超越品牌效应

2001年8月, 常外 (常州市外国语中学的简称) 诞生了。作为江苏省常州中学的分校, 常外创办之初曾分享着省常中的品牌效应, 成为无数学子的梦想之校。“三年前, 我向往着像我的哥哥姐姐一样, 能进入省常中。父母也鼓励我将来考入省常中, 成为一名省常中的学生。在初中择校时, 我选择了‘省常中’———常州外国语学校 (省常中分校) ”[1]。

一所新学校在建校之初, 如果能与某种品牌的“特殊”关系联系起来, 那么就会在短期内迅速吸引眼球, 但是一所学校要持续吸引住社会的注意力, 光靠品牌是不够的。

十年光阴, 时光荏苒, 常外办学即将迎来十周年。当我们来到这所人们心目中的优质学校, 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她的时候, 我们所见、所闻和所感的常外, 绝不是省常中的“影子”学校。事实上, 从常州市民在网络论坛上对常外成绩好、负担轻的评语中, 从家长对老师心存佩服的表达中, 从学生参与学校活动时超自主的感受中, 从班主任侃侃而谈自信智慧的话语中, 从校领导谈起学校时眼神中流露出的自豪中, 我们感受到, 人们对这所年轻学校的认同, 已经从品牌转向发展, 认同的是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

一、在德育的核心价值上形成共识

目标就是指引学校前行的共同愿景。怎样让学校的每个成员具有共同的理念, 并将它具体化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是现代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难题。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如果能得到社会和学校成员的认同, 那么她会具有一种统摄全局的“灵魂”, 对学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常外在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确立了“优质立校, 外语强校, 对人的生命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 并提出了“培育未来社会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的培养目标。虽然时间不长, 但是这个目标却已深植于常外人的心中。

———“学校很活跃。之所以提供那么多的活动, 目的就是要让包括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 都有一个展示的舞台”。 (周校长)

———“活跃体现为学习中的思维活跃, 交流中的坦诚相待, 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负责任是相对活跃而言, 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同伴引领, 对成功失败有较强的耐挫能力。” (德育黄主任)

———“活跃体现在思想和行为上。正如北大精神, 就是要有想法, 还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要参与。” (九年级赵老师)

——“我不希望孩子有‘天塌下来由高个子顶着’的想法, 希望每个人都有责任意识。” (八年级戚老师)

——“在常外, 对自己负责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认识。考试前, 虽然老师不会统一收作业,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做或不做, 但是没有人会不好好复习。大家觉得有责任对自己负责。” (滕同学)

在访谈过程中, 学校从校长到中层, 再到普通教师和学生, 一个个具有个性的表达, 又共同指向“活跃”和“负责任”, 令我们产生这样一种好奇:作为一所民办学校, 升学率肯定是她的生命线, 学业成绩一定是学校的焦点。常外却在目标中浓墨重笔对学生品格方面的要求, 原因何在?周荷琴校长的一番话令我们豁然开朗。她反复强调, 像常外这样一所具有一定政策优势的优质学校, 不能只顾眼前的学业质量, 一定要为素质教育和学校发展提供一个内涵发展的样本。

她认为, 常外学子需要具有“阳光心态”和“敢于担责”的特质。具体而言, “阳光心态”, 要能积极参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 主动融入各种学习和生活环境, 与环境和谐相处, 用心去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能够静心体察他人内心世界, 尊重和理解他人, 用他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帮助他人;作为社会的公民, 主动了解社会、走进社会、逐渐学会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社会, 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 力所能及地去关爱和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敢于担责”, 在行为举止上, 要求常外学子能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身文明素养, 言谈举止, 落落大方, 与人相处, 不卑不亢, 进退有度。

常外的假设是, 学生有了选择, 必然就是活跃的, 而在创新式的参与中, 才能学会负责, 得到提高。这就是常外目标的用意所在。这样的深入思考, 反映出学校与众不同的办学观。

二、以适切的目标转变教育的行为

学校办学目标往往受时代潮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指导下, 学校的教育目标的表达, 体现出教育核心理念的转移。但与此同时, 也有研究者也客观地分析, 目前各种不同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 不少存在着把理想等同于目标, 有过度超前、形式主义、缺乏个性、刻板僵化、缺乏统整等问题[2], 造成学校目标难以落实, 目标是否达成难以得到有效评价。

常外的“培养未来社会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的目标, 把学校办学落实在学生德性发展上, 既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又与常外学生的特点相匹配, 可以说, 既适度超前, 又便于达成。

通过目标, 学校引导教师把教育的关注点从以往的学习成绩转到学生的成长上来。在思想上, 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大, 我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惑, 借书给学生, 注意心理辅导。同时让家长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态的变化。” (九年级赵老师) 。在行动上,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 采取有效教育措施, 改变评价学生的视角。八年级李老师的“我的‘一’学期”活动, 要求学生在教师所列的项目中自主选择和安排。这些项目不再盯住分数, 而是鼓励学生的参与:一学期要得单科第一 (包括平时各科测验) ;一学期领一次早读;一学期参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一学期要和任课老师主动交流;一学期要出一次黑板报……。教师将达到这些“一”的情况作为班级评优的要求。通过这种活动, 教师希望让学习上“无声”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

以上种种, 表明学校的目标已经逐渐将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牵引出来, 让他们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一个理念在学校生根发芽之后, 学校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催生, 使其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达到了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无形渗透。

三、德育与学校工作进行无缝对接

常外重视德育工作, 不仅体现在目标上, 更体现在对德育的认识上。当前, 不少学校为了推进德育工作, 把它单列开来, 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 由德育专职队伍负责。殊不知, 这种德育的“工作化”其实把实践引入了误区。这种分工制度, 本意是为了加强学校德育, 实际上却妨碍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校德育, 造成对学校德育的忽视和削弱, 甚至使各级各类学校越加强德育, 越难以有效地实施德育[3]。

常外在吸收校内外领导、专家对学校特点的分析和建议基础上, 提出“三全三中心”的德育工作思路。“三全”是对德育实施的主体、过程和形式而言。一是“全员”, 从校长到每个教职员工, “人人是德育工作者”, 实施全员德育。二是“全程”, 德育贯穿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覆盖学习、活动和生活的各环节, 德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三是“全方位”, 强调学校、家庭、社区加强联系。“三中心”强调德育的对象、途径和方法。在对象上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筹划和准备活动;在途径上以体验为中心, 让学生走出课堂, 体验生活, 体验社会, 体验人生, 从中获得道德的感悟;在方法上以实践为中心, 在实践中自觉反思, 增强德育的育人效果。

常外的工作思路, 打破了德育工作化的误区, 将德育寓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 为有效实施德育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和认识基础。

四、发挥整体设计与基层能动的双重优势

常外作为一所民办学校, 不仅按照常州市教育局要求, 认真制定了学校两轮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还配合学校整体发展的要求, 制定学校德育三年发展规划, 加强整体设计。之后, 学校又配套出台德育三年实施办法, 以及每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 明确工作目标。此外, 常外加强组织机制建设, 新建了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室, 与原有的德育功能相结合, 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大力开展德育研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 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

加强系统设计、整体实施, 并不意味着统管、统抓, 必须要激发基层的能动性, 才能使顶层设计得以创造性的落实。

学校的做法是, 把德育管理的重心从学校下移到班级, 打破多年来已形成的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 分管校长主管, 教导处负责, 年级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参与的德育一整套工作机制。在新的三年规划中, 德育管理下移到班级, 重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和潜能, 提出“打造以班主任为核心, 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家庭、社会为辅助, 形成学生自我、教师、德育领导三级德育工作网络”, 通过加强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建设, 提高学校德育育人的功能。

分管德育的马副校长认为, 班主任应成为班级的精神领袖。一个班主任, 仿佛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什么样的班主任会造就什么样的学生。七年级的戚老师是一个新班主任, 她在工作上十分要强, 虽然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不长, 但是肯动脑筋、勤学习。在她的感染下, 所在班级就形成了身体强壮、意志坚强、凡事争强好胜不怕输的班级“强文化”。九年级的赵老师, 班主任经验丰富, 注重对班干部的培养, 经常传授处理班级问题的方法, 帮助他们树立威信。这个班级的学生自主意识和自理能力得到加强。

在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后, 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教育与管理的智慧也层出不穷。“班级银行”的激励机制、“百家讲坛”、小组自助合作学习、老师、家长、学生“三方会谈”、“知行分享”活动……, 一个个班级建设的举措如雨后春笋般, 在常外的校园里生发出来, 让德育的成效遍地开花。

五、多元互动的德育实践充满智慧

目前, 对学校德育诟病最深的主要是封闭式灌输的教育方式。杜威认为, 凡重文字, 轻精神, 重命令, 轻自动的道德, 好像用外在的压力, 把人里面活泼的精神压住了[4]。如何让精神和自生的道德观念在学生身上得到发展, 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

我们对常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觉。这里, 老师不是唯一的德育工作者。许多时候, 学生自身、家长群体都是可资利用的德育资源, 如何巧妙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教育和感化工作, 需要常外教师的实践智慧。

首先, 学生教育学生。独具特色的常规大会, 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常规大会主要针对常规教育情况做通报点评, 由学生自管会自行组织实施。前期, 召开部长会议, 参照七年级入校学生手册的要求, 分析学生哪些常规还不到位。之后, 自管会各个部门分头到校园里寻找那些不符合常规的行为。如文艺部负责校内自行车推行情况调查, 他们把文明和不文明行为分别拍摄下来, 将照片提供给主席团, 主席团把做成PPT的照片展示给全体同学, 比较两种行为的不同, 以事实说话, 吸引学生的关注, 对改进学生的行为效果非常好。

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好, 但学习方法不良的问题, 老师一改以往“念经式”的教育, 采取学生教育学生的方法。在家校联系本上设学习分享区。学生纷纷展示学习方法的小窍门, 如政治历史开卷考试, 怎样在最快时间翻到答案;晒晒推荐网站, 如何下载英语听力、模拟卷;怎样在书店里选择书籍;怎样快速剥鸡蛋;怎样在1000米最后一圈的时候坚持下来等等, 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学习, 但又不限于学习, 将学习和生活同样看待, 受到学生的喜爱。

其次, 家长教育家长。家长和老师的角色互换。常外学生家庭条件好,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吃零食、穿名牌、比汽车, 社会影响不好。为了在校园内营造“没有优劣之分、贫富之分”的氛围, 学校出台了“两禁一穿” (禁止在校园吃零食、禁止带手机, 穿校服) 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个别家长出于学生安全考虑, 希望孩子能带手机。一位年轻的教师希望这位家长配合工作。没想到家长对她说:“你没孩子, 你无法体会家长的想法。”面对这样不理解的家长, 这位老师没有硬来, 她没有说一句话, 而是组织了一次家长会。会上, 有的家长提到自己的孩子半夜起来偷偷拿手机上网, 上课打瞌睡。还有家长说孩子用手机交换作业答案。这位家长听后, 意识到带手机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于是理解了学校的用心, 并表示愿意配合。此后, 凡是遇到有争议的问题, 这位家长也会配合老师。

第三, 环境教育师生。校园文化有精神载体、也离不开环境载体。常外的校园远看是壮美、近看是秀美、细看是幽美。在这样一种美的陶冶中, 老师和学生在其中工作学习, 时时被它吸引。一位化学老师笔下的校园四时风光堪称入画:春天, 校园里的迎春花最早吹起号角, 紫藤架上的紫藤花一串串的吊挂着。我以为在秋天才红的枫叶, 在常外, 春天也有。池塘边的樱花树花满枝头时, 它显得太繁华了, 一场春雨后, 落下的花瓣像是粉红色的衣裙飘落在地上。初夏, 红红的石榴花像团火, 广玉兰、栀子花的香气弥漫校园。秋天, 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飘很远很远。冬天, 傲冬的腊梅从寒假前一直开到春节后。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工作真是一种幸福。试想, 这么优美的学校, 对每日徜徉在其中的所有人来说, 不可能不受到来自环境的生态教育。

多元互动的德育实践, 让德育的作用无形之中发挥到极致, 是学校“加强德育的渗透力”的生动体现。

六、在自主中获得知行发展的统一

知与行的关系是道德哲学以及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的权威主义道德教育和认知主义道德教育, 前者重行为, 后者重认知, 两者都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当前, 一种德育理论主张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道德发展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解决知行脱节痼疾的唯一且根本途径。[5]上世纪20年代中期, 对道德教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美国“品格教育”研究也发现, 诸如诚实一类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贯的、普遍的, 而是具体的、情境性的, 说教式的道德教学对道德品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没有教出来的道德品格或良心, 对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而言, 儿童的体验至关重要[6]。在国外, 伊顿公学等一流中学为学生提供数以百计的课外活动, 对学生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 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 必须要认识活动和实践对学生德行发展的促进作用。

最近的常外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 母校丰富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常外, 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每个月都可以参加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学生德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体育节”、“艺术节”、“学习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科技节”……, 一个个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 锻炼能力, 提高知行水平提供了机会。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们感到的是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充分信任, 老师只要把活动的消息发布出去, 学生们就会根据有关要求, 充分发挥自主性, 从策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开展活动。常外艺术节上设置“三独” (独唱、独舞、独奏) 比赛。老师告诉学生自管会主席, “你们去协调这个比赛。”大家立马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文艺部的同学接到任务, 首先找相关老师推荐几个候选人, 然后召集团支书和班长开会, 招募现场观众。同学们报名踊跃, 200多个座位的阶梯教室都不够坐了。于是, 自管会再研究座位分布表, 满足各班的想法和要求。他们还开动脑筋, 借助比赛开展慈善活动, 1元钱购买入场券, 举行现场学生捐款。比赛当天, 学生们自发组织粉丝团, 支持参赛的选手, 场面非常热烈。同时, 这次文艺活动也募集到很多善款, 捐给学校的“爱心基金”, 发放给贫困学生。学生第一次自主策划和组织的演唱会取得了极大成功。这还只是学生自主开展的N项活动中的一个小例子, 但是让我们能观一斑而窥全貌。

对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影响, 常外的老师普遍感觉工作负荷轻了。他们说, 以前工作忙, 活动多, 觉得烦, 现在都是学生做了, 他们就“没事”了。之所以“没事”打引号, 是因为在活动开展之前, 或者当学生遇到陌生的问题时, 老师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他们会在一旁观察,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巧妙地将要求和帮助提供给学生。学生们则兴奋地表示, “以前的老师自己能做的是都是自己做。现在这个老师呢, 我们能做的事都让我们自己做, 我们不能做的事, 也让我们做”。在这种“放任自流”的活动中, 学生体验到成长的自信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跃的氛围造就了常外知名度很高的学校特色项目活动和学生特色团体。常外的学生“小记者团”荣获常州市十佳学生社团称号。常外作为文艺、体育“2+1项目”的实验校, 为国家推广这项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结语

常外的教育紧紧围绕德育, 强调优质, 更注重学生发展。她的经验在于, 通过制定满足学校需要、适合学生特点的目标,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同时, 为了实现目标, 学校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对德育的整体设计, 注重调动班级的能动性, 通过多元互动的德育方式, 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自主实践的过程中, 得到品德与能力的提升。

客观来看, 常外的德育实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从优质学校的德育经验来看, 一所德育领先的学校, 必须要抓住几个重点工作:常规教育、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和评价[7]。常外已经在常规教育和德育活动上取得了成功, 相对而言, 如何让德育与学科课程结合, 通过类似于模块式的课程, 系统科学地设置德育课程, 并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加以评价, 这是学校德育的难题, 学校需要进步的思考和行动。我们欣喜地发现, 学校在规划未来发展思路的时候, 已经提出要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学校发展的质量, 其中, 关于德育的课程和学生评价的两个课题已被列入其中。相信, 通过常外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常外这块沃土上, 必将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见2004年常外编辑的《我心目中的常外》的学生文章.

[2]罗欣, 郑金洲.办学理念:问题探寻与改进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6) .

[3]黄向阳著.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1.37.

[4]见蒋梦麟.杜威之道德教育[A].朱小蔓, 金生鈜主编.道德教育评论2008[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11.59.

[5]戚万学等著.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147~152.

[6]戚万学等著.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163.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5

当前部分艺术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加强中专学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作为体育教师,应积极地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中专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更加明显,如好动,好表现自己等等。而体育教学正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的,因此,利用体育课提供有利条件,将德育的丰富内容渗透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修养,是当前每一位中专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专体育教学中,具体利用哪些途径实施德育教育?中专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有哪些特点?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中专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育要注意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果没有一定的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体育课课堂常规是必须强调学生遵守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作风,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性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如课前整队集合,严格考勤、考核制度等,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2、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育

体育教材内容广泛,而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如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各种球类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体操、武术项目教学,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和良好的自控能力;通过理论课中奥运会、中国体育发展史、名人与体育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3、运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育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使其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活动意识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益。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主要讲述动作要领和难点,讲清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而非面面俱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上球类课时,可采用比赛的方式组织教学和练习,这样能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精神;体操队列、队形内容,可采用观摩、汇报、评比的形式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竞争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课堂中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4、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识等都会充分显露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存在着“骄”、“娇”二气,在体育教学中,经常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如在800米达标测验中,有些同学由于缺乏拼劲,最后以几秒之差而未达标;在练习跳远时,怕鞋子搞脏,从而不认真练习,教师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教育,纠正错误思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针对青少年具有较强表现欲的心理特征,热情地激发,耐心地引导,使其个人英雄主义行为逐步朝着集体主义精神升华和内化。

5、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产生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这时,德育教育的内容才能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被学生接受,还会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德育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6、身先士卒,做好表率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中专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特点

1、直接参与性

直接参与是体育教学的特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避免“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中德育的直接参与性和各种体育运动内在的育人作用。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促进个性的完美发展,育人于体育运动之中。同时,把握时机,针对学生实际的思想变化,配合恰当的说教,使其相得益彰,从而取得最佳的育人。

2、动态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在运动场直接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因此,使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同时学习活动还会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情绪、意志、积极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都非常容易暴露出来。于是,便为我们实施德育提供了机会,体育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机会,应势利导,教书育人。

3、竞争性

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在体育课中经常采用竞赛、评比的方式组织教学,这充分体现出竞争性。而竞争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意志、心理因素和道德品质。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针对学生在比赛中种种表现,对其实施德育教育,将会取得独特的效果。

4、身心合一性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同时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这是由于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运动心理负荷是提高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运动生理负荷将伴随不同运动心理负荷的特点和发展心理素质与个性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合理安排运动生理、心理负荷,使学生既学习了各种运动技能,又取得了理想的育心效果。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德育价值 篇6

一、寓言教学对小学生道德养成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寓言故事,在短小精炼的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如在《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学生可以从中理解骄傲和谦逊的差别;在《狐狸和乌鸦》中,学生可以从两只动物的對话中,理解什么是狡猾,什么是虚荣。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处于关键期,在道德品质养成中,鼓励小学生从认知自我中加强德育的思考。寓言教学作为一种说理方式,能够在趣味故事中传递深刻的为人处事的道理,特别是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相适应,不教条、不刻板,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善小学生对道德知识、道德判断能力,良性迁移。

寓意是寓言故事的本质道理,从故事到寓意,再到儿童的思维空间,寓言故事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思维观念和态度,也从儿童的理解、反思中促进了儿童精神自我的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寓言的解读,在德育养成上,要从多元理解的课堂氛围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想法中思考问题。如在《狐狸和乌鸦》中,乌鸦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讽刺人,如某人的声音很难听,就说是“乌鸦嗓子”,对于乌鸦,在传统习俗里认为是不祥的征兆。而在寓言中,乌鸦作为“虚荣”的代表,因为听信了狐狸的“赞美之词”而将嘴里的肉丢掉了。我们在德育渗透中,对于乌鸦本身的形象,无须让学生以“认同”或“排斥”地看待,而是要从寓言故事所折射的道理上,让学生从中感悟理性的思维。课堂教育是开放的,对于寓言故事的多元化理解,也是德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从寓言教学中一味地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反而不利于德育价值的重建,因此在应用中要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健康发展。

二、从《鹬蚌相争》中感悟德育价值

《鹬蚌相争》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寓言,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语文”作为主旨,忽视了寓言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鹬蚌相争》的故事有没有?很多学生都陷入沉默。然而,如果我们从本文的讲解中,以慢节奏去体味故事的道理,并从生活中来联系,将会发现,寓言的德育价值是深刻的。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问道:在《鹬蚌相争》中,谁最傻?他们傻在哪里?很多学生回答“鹬和蚌”;老师再问,如果没有第三个人的话,鹬和蚌还傻吗?有学生提出:“如果没有第三人,鹬和蚌相互让一步,也就不会有事了。”还有学生说:“鹬和蚌傻在谁也不放过对方。”老师:同学们,对于鹬和蚌,之所以谁也不放过谁,最终导致了结局是不是很惨?生活中,谁能举一个现实例子,来验证“鹬和蚌”的故事呢?有学生举出一个例子:两个同学在争吵,一个同学拿了对方的笔,不还给另一个同学,最后两个同学争吵起来,都受到老师的批评。老师:“这个故事很好,如果有一位同学提前做出让步,那他们还会争吵吗?”学生:“不会。”老师:“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小利益而发生争执,如果我们谁也不谦让,那到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同学们,你们从‘鹬蚌相争的故事中,学到了那些收获?”学生:“从这个寓言中,我们理解到,当双方发生利益争执时,如果两个人互不相让,不仅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在本节课程中,教师并未拘泥于故事本身,而是从故事中来引入生活中的现象,从鹬蚌相争的问题来启示学生重新审视自我,从寓言的意义中揭示生活中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为了一点小事,如果一味地争执,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招致更大的损失。本节课程从寓言故事的分析,再到故事引申出的现实问题,让学生从探讨和思考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对照自我,再加上教师的点评,从“矛盾”的产生到问题的正确解决,学生从寓言教学中感悟到谦让、和谐的深刻意义。

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生动趣味的故事中往往折射出德育的内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寓言故事的道德价值分析上,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来渗透德育思想,启发和影响学生理性思维。教师在课堂构建上,要从寓言故事中挖掘道德要素,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成对德育思想的价值重构。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7

一、明确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对传统的德育范式进行扬弃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道德视野更为宽阔的德育范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自然观、人生观以及生存发展观,通过道德的生活方式建立人与自然世界和谐共融关系。因此,中小学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必须在传统德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新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引领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营造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1.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生态德育的目标价值取向

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在主宰自然的同时,也在物欲的驱动下,逐渐失去了应有的节制和理智,生态文明意识逐渐淡薄,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固有的相互依存、和谐共融关系,致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此,要想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得到好转,必须立体化、全方位培养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让社会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将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德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提升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精神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现代社会的生态公德意识。社会生态公德意识是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打造生态文明的德性基础,学生社会生态公德意识的养成与提升,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形成,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和落实,从而为和谐的社会氛围的形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精神支撑;再者还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生态制度的意识。这不仅要激发学生产生享受自然的生态需要,还要让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制度意识,进而自觉地尊重和遵守对生态的制度。

2.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德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而生态德育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保证,加大对学生生态德育的引导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生态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态和谐,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和谐,生态和谐不仅为社会和谐提供环境基础和物质保障,还为人的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生态德育又是实现生态和谐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也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因此,通过生态德育宣传和谐生态观,让学生认真审视自然的价值,养成爱护和尊重自然的意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显得极为重要。 其次,生态德育满足了和谐社会建构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以人为本,最终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果背离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纸空谈,而生态德育恰恰蕴含了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这一基本诉求, 它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和爱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还要提高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且依据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德育既是生态人格的养成教育,又是迈向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1]。 养成尊重自然的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自觉地提升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培养他们对他人、对自然的包容精神,开拓他们包容和友爱的心胸,提高他们增进融合和沟通感情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够以一种理性而平和的态度对多样的自然生态,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厚实的道德基础。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德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们在自然与人关系的处理上习惯于将人类的价值凌驾于自然价值之上,甚至认为自然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很难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理性的生态人。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范型,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追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这种全新的道德教育观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产生保护自然和关爱自然的道德责任担当,还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摆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学会热爱自然、享用自然,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胸怀建立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道德关系。其次,生态道德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基,实施生态德育不仅可以打破原有的只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及个性等片面发展的现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让他们学会用辩证的、开放的视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生态道德责任感。再者,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的最好路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因此,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能全面提升他们的社会素质和生态素质,使其养成自觉的生态道德意识, 并自觉地将自身发展与自然生存相结合,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对自然价值的尊重结合起来。

二、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理路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享用自然的同时,能够以一种全新生态道德视野,不断提升生态道德文明的思想觉悟,养成保护生态系统、爱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习惯,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必须积极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理路,切实提高生态德育的实效。

1.彰显生态德育价值,实现德育目标的超越

个体在享受自然赋予的权利时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限制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价值的尊重、肯定和维护,唯有此, 才能唤起人类对自然的良知,产生保护地球家园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彰显生态德育价值。所以,中小学生态德育在解决生态道德问题时, 不仅要从法制与技术层面关注环境教育、传播环境知识,更要从价值观教育的视角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和谐,将道德教育的范畴从社会领域拓展到人文和自然领域,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继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此基础上实现并超越生态德育的目标。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认知,转变他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养成自觉保护与自身发展和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关注人际道德的同时,学会以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冲突。于此同时,生态德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积极寻求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社会制度和生态伦理制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当下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促使整个社会朝着文明、和谐的生态方向发展。

2.开发生态德育课程,培养理性生态人

要实现和超越生态德育价值目标,培养有理性的生态人,必须开发完善的、符合生态德育规律的生态课程。具体而言,一是生态化德育课程必须能够充分表现出课程文化的互动,既与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体悟能力相互匹配,在学生的社会环境文化和道德文化之间建立动态的、意义建构的相互渗透的经验空间交汇区域[2],实现学生与课程的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既有利于学生对社会、人生经验和精神世界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领悟,也有利于丰富和拓展他们的生态道德视界,养成生态行为的自觉。二是生态化德育课程的选择要与时代内涵相适应。社会的极速发展使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因此,德育内容也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和满足时代内涵的需求:首先生态德育课程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道德观,强调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让学生学会爱护和尊重自然,进而使自己的道德境界得到不断的升华;其次生态德育课程要体现科学的消费观,要让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进行绿色消费的意识,彻底摒弃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而进行破坏生态平衡的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模式;再者,生态德育课程还要体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要让学生明确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正确认识个体与自然交互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才能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生态德育课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年龄特点,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挑选出最真、最善和最美的道德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同时教会他们辨别和抵制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假、 丑、恶的失德行为,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培养真正的有理性的生态人。

3.创设生态德育环境,凸显德育实效性

造成中小学生态德育低效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德育环境与德育活动的相互割裂和疏离[3],和谐的生态德育环境可以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与背景。因此,为了使生态德育能够全面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将生态道德内化为行为自觉,增强生态德育的时效性,中小学就必须构建一种和谐的生态德育环境,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搭建整合社会德育资源的平台,充分发挥中小学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引领作用。首先,要致力创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学生生态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和谐的德育氛围。全社会要在加强社会道德价值引导和德育政策规范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能够弘扬社会正气和生态文明的道德建设活动,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生态道德规范的实践活动,促进其生态道德发展和成长;其次,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态环境。家庭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情感枢纽,家庭的生活礼仪、伦理观念、环境的维护和美化等内容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和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品德和谐健全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家长的生态道德素养、 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生态德育意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的生态家庭环境意义重大;最后,要主动构建优良的校园德育生态环境。一方面, 中小学要通过多种方式将随机偶然、散乱无章的校内外德育环境要素进行主动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德育生态链,实现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共同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学要积极构建内部软环境,既通过生态德育课程建设营造生态文化,实现生态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和谐互动,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磨练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最终使他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以及传统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生态空场,这就要求中小学必须确立能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德育价值取向,积极转换道德教育范式,拓展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 超越现行的道德教育目标,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生态人。由于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 我们必须借助于生态学的理性方法,赋予学生无畏的环保勇气和纯正的自然理智,让其以一种进步与开放的姿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真理,进而探寻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张等菊.论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6(6).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8

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教育“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由教育培养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德育更是如此。以人为本就意味着, 教育应该转变单纯的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样一种“以物为本”的价值观, 重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需要, 改变那些不符合人性需要的价值和规范, 树立为人服务的思想。“以人为本”要处理好社会与个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 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双重标准。

一、德育目标依政治而定, 但德育实践勿随政治而动, 提高对德育规律的认识。

教育目标规定了教育培养的人所需具备的规格, 教育目标是教育主体目的性的具体化, 体现了教育主体的利益需要和价值追求, 所以教育目标带有直接的阶级性, “政治权力集团将控制教育中培养的人的规格, 使其与自己的政治目标相适应, 当做一件重要事情, 也因此使教育培养的人的规格, 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3) 。德育的社会价值在于使得未来的社会主人具备统治阶级的道德和政治要求, 实现意识形态的再生产,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统治利益;其个体价值在于完成个体的政治生活化, 融入社会生活中, 完善道德认识, 健全人格。德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德育目标必须反映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 为政治服务, 德育目标要依政治需要而定, 这是由德育的本质所规定的。

目标由政治而定, 并不等于德育实践要与政治变动保持一致, 因为德育作为教育现象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不能把学校德育纳入到社会德育中, 更不能把学校德育当做社会政治运动的场所和工具, 即使是政治教育, 其本质也是“教育”, 而不是“政治”, “政治教育不是政治宣传”。 (4) 颠倒两者的关系, 则会带来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失范, 文革的教训就是最好的说明。学校德育应该遵循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 用教育的原则和方式进行德育实践, 把学校德育当做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 所以德育不能闻政治之风而动, 变成政治活动的传话筒和盲目附庸。

在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上, 除了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忠于社会需要之外, 德育目标的制定还应关注受教育个体的道德需要, 尊重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的人本转向, 就是要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水平出发, 为学生的生活与工作的实际需要考虑, 为个体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的角度确立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 在价值取向上真正实现向“以人为本”的彻底转变。真正“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 一定会从现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为大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 在德育方法上找出合适有效的方法, 在德育内容上增加一些与大学生生活意义相关的, 对将来的就业和生活有益的内容。

二、尊重学生个体需要, 义务与权利相结合, 致力于培养现代公民。

在我国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实践中, 培养合格公民是一致要求, 但是, 中国的公民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 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的“子民”、“臣民”, 学生的公民权利和意识比较淡薄。

这种状况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 中国的教育价值体系中没有重视学生的公民权利和公民意识的教育, 在个体的义务和权利关系的认识上, 仍然是义务第一的教育导向, 德育实践中很少谈个体责任和权利的教育, 所以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 没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没有关注公共政治, 关心国家发展和公共利益的觉悟和责任, 也没有科学合法的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这两点恰恰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社会失序并非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 但“我国至今未能解决好社会价值观的转型与重建, 这些问题并不是源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价值的缺失, 而是由于这些思想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内化导致的”。 (5) 新的价值伦理坐标的确立与内化是传统的道德教育无法达到的, 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公民意识是民主法制社会伦理秩序的内在支撑, 公民教育便是新的时代要求, 随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信息时代的到来, 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 培养现代公民成为新时代的要求。

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 首先, 需要在认识上强化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看待的意识,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道德灌输的受教育者, 而是寻求自由和发展的独立个体, 肩负对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重大责任, 现在的学习, 是为了将来能成为更好的公民。其次, 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的这一总体要求, 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内容。“从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 公民教育应当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为了加强学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忽冷忽热和时紧时松的现象, 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和经常化。社会主义公民教育, 既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要求, 应当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强化的内容, 要将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现代公民素质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日益成熟的现代公民。” (6)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兼顾心理、道德教育, 整体协调大德育。

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是, 在实际德育实践中, 往往演变成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将德育中的另外几个部分置之脑后;只重视德育课教学, 完成教学任务, 不重视日常德育途径的作用。加上德育的特殊政治地位, 所以, 在学校德育实践中, 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政治教育, 忽视了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忽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是非常危险的, 必须改变学校德育中这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大德育, 德育教学代替德育工作的现状, 整体协调大德育的状况。整体协调大德育就是要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做统筹安排, 正确恰当地处理好各育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朱小蔓教授的“球形比喻”建构了新的大德育框架, 认为整个德育的展开方式是立体化的, 品德处于球心位置, 也是整个人发展的核心支架, 统摄其他德性要素。其他德性要素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与球心保持合理位置与状态, 避免无序与混乱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大德育的政策困境提供路径。实际上, 在我国学校德育中, 问题的核心在于政治教育的意味过重, 道德教育途径过泛, 学校往往推卸和漠视道德教育, 而把政治教育作为政治任务被迫抢抓。由各育之间的关系来看, 学校德育应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 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思想进步和政治社会化的实际中;不放松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来抓, 在学校德育的政策制定上, 在关注思想政治建设的同时, 制定和颁布一些加强和改进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政策文件, 使道德教育的地位在政治教育主导的状态下, 可以改变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职业和生活指导等作为学校德育系统的有效补充。政策上需要合理与完善, 而更关键的在于政策要落到实处, 虽然我们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德育政策执行力度较弱的困境, 但是, 必须建设和完善政策。

摘要:德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策本身, 我国德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经过多年的演变,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基本确定。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还需要处理好社会与个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 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双重标准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德育政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注释

1陈振明著.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485.

2姚晓春.我国教育政策中的两个伦理问题.上海教育科研, 2001 (1) .

3马凤岐著.教育政治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32.

4杜时忠著.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13.

5宫志刚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258.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9

一.价值多元化的内涵

所谓价值多元化, 就是承认并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存在意义。价值多元化也可视为价值主体凸显的结果。在很长的时间里, 个体被巨大的意识形态所笼罩, 自身的特征与个性显露不出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个体真正成为价值的主体, 不同主体的需要就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价值的多元化是时代与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它的实质就是容纳不同的价值标准与追求。

二.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学校德育问题

价值多元化时代, 学校德育产生了许多新问题。

(一) 价值选择更重个人

首先, 价值主体性意识增强, 能动性提高。强调自我价值, 崇尚独立自主, 弘扬个性成了学生价值观的鲜明特征, 个体价值意识、价值主体意识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 评价标准个体化、个性化。学生更容易从个人、从个体的实际需要出发, 开展价值评价活动, 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 更倾向于个性化的选择。

(二) 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得社会上既有正面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也有低级的反思潮, 而学生本身即身处社会大潮, 对物质利益有迫切的追求, 这使得他们很容易衍化成“现实型”的物质追求个体。导致他们从价值目标选择、价值评价标准到价值实现手段都表现出短期化和急功近利的特征。

(三) 多元化现象与主流价值观形成冲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我国与外部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价值观领域的激烈冲突。有些人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事情, 为了物质利益和个人美好生活, 他们可以不惜一切, 而对祖国赋予的历史重任感受不深, 对个人人生理想和追求也缺乏考虑。不少人变得过于追求个人自由, 变得功利和世俗, 忘记了更为重要的对人生崇高意义的追寻和向往, 忘记了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目标。

三.值多元化时代的学校德育目标

价值多元化的目标是要尊重个性、保证个人的思想自由和价值选择不受压制和侵犯的同时, 又要寻求社会的共同价值和共同的善, 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与一致。

(一)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评判标准

在多元化时代, 教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理性选择能力, 让他们自己学会运用理智进行判断或决定。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这个多元、分裂的社会中不至于迷失自我而成为随波逐流的人。

(二) 培养价值主体的宽容意识

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 为了建设和谐的社会, 必须使价值主体学会宽容。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 要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个体之间在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要尊重他人的个性和价值观, 不把自己的意志、价值观念、价值选择强加给别人。

(三) 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和价值共识

价值多元化时代的社会个体仍然是生活在公共生活当中, 在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 也在和所有社会成员在共同创造和探索一种价值共识。所以我们在推崇自我价值的同时, 也需要尊重其他社会个体的价值观, 需要一种公共理性。我们在强调价值多样化的同时, 也需要道德共识。

四.价值多元化时代学校德育的重建

在多元化的时代, 既要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 也要重建我们的教育模式, 更好地服务我们的道德需要。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引起重视, 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这里主要谈两个方面。

(一) 物质环境的重建

物质环境是学生得以成长的基础, 对个体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物质环境所蕴含的道德价值、人文信念、文化气氛等, 缓慢且持久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心灵, 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形成。

在学校物质环境建设中, 我们所要体现的不是单一的道德观念和准则, 而是多方面价值的融合。要创建自然风景、生态伦理、审美情趣、民族文化、公共道德等多元价值相互融合的物质环境, 才能逐渐使学生养成善良的天性、宽容的精神、理解的态度、美好的情感, 成长为走向具体、丰富、完善的人。

(二) 制度规约的重建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10

一、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探析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实际上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甚至有严重背离的倾向, 人们不同程度地感受着德育带来的各种苦闷和无奈。德育实效低下, 巨大的德育投入和微弱的德育效果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致使德育教育陷入令人焦虑的困境中。当然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原因固然非常复杂, 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 社会价值观多元混乱给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

社会结构的转型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在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中, 整个社会缺少明确的、适合时代特点的价值导向。主要表现在国人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 人际关系冷漠, 人的存在“意义感”的缺失, 沦为金钱、物质、欲望的奴隶等。这种精神家园的失却也严重地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群体。目前有相当数量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是非界限不清, 有的甚至颠倒黑白, 价值观、人生观发生逆转。这些对学校德育的开展无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出现了“两层皮”的现象, 这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 认为学校教育是假的、空的, 或高不可攀, 或远水解不了近渴, 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2. 学校德育教育改革滞后, 不能与时俱进, 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和感染力。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是如此。近年来, 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以往的道德教育, 只重视抽象的说教, 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传授上, 过多注重表面形式, 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德育目标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和政治化的倾向。德育目标要求过高, 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 有时德育目标伴随着政治风潮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目标必然使人感到无法捕捉而不能实现, 有时甚至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至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是否发生了变化则无人问津。

3. 家庭教育的失衡, 弱化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

从家庭教育的小环境看, 一些失误也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增加了难度。家庭教育发生倾斜。家长们过分地注重孩子们的身体而忽视了他们整个心灵的塑造, 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有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 对孩子撒手不管, 推给老人、保姆等等, 这对孩子们品德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二、学校德育走出困境的出路

由于德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实行“综合治理”。

1. 积极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确定较为

科学、合理、有力的价值导向体系, 全方位优化社会环境, 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创造条件。社会环境是制约、影响德育教育的大环境, 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离开了社会环境的依托和支持, 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如果道德负收益现象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不能得到较好的根治, 要想搞好学校德育, 难度可想而知。学校一方面进行高水准的道德教育, 而社会上不良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及其影响却不断蔓延, 还谈什么道德的实效性。学校道德教育如果无视这种现象的存在, 无异于“掩耳盗铃”。整个社会要有育人意识, 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引导社会的价值导向, 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旋律, 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铺路搭桥。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净化文化市场, 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学校德育要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 要坚定正确的

价值导向, 明确学生应树立的价值信念的具体内容, 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保障。社会的全面转型, 从各方面诱发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新价值体系的生成。为此, 迫切地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价值信念加以引导和培育。因此, 学校必须首先明确教育目的, 旗帜鲜明地表明学校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积极地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价值信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 使学生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道德观念, 把当代中学生铸造成为思想先进、品德高尚、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勤于学习、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新人, 使之成为新世纪中国一支弘扬时代精神的中坚力量与典范, 为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 转变观念, 面向未来, 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探求与时俱进的学校德育教育新模式。

面对社会的剧变, 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摒弃落后于时代的陈腐观念, 立足长远、面向未来, 着眼于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 开拓创新, 发扬求真务实的长期行为, 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取得实效上狠下功夫, 积极探求到一条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德育教育的新模式。德育内容要切实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吻合, 能够解决他们成长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 开展以互联网作为德育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 拓宽教育途径。认真抓好校园文化, 特别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营造育人环境、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从而形成校园文化的合力, 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各种社会思潮, 明辨是非, 保持应有的独立人格。使学生在社会中感受、在体验中认知, 从而形成我们所期待的思想道德品质。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提高学生的价值品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对当前的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笔者通过对目前学校德育困境及原因的分析, 试图探寻解决学校德育教育困境的路径, 以与同行们探讨切磋。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11

德育工作是现代职业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以班主任管理和德育课程为抓手,开展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活动。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受到多方面因素、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一个优秀的、有利于职校学生成长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花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去建设和管理。在职业学校,由于受到专业特殊性和专业选择的影响,班级中的男女比例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如机电专业的班级以男生居多,而旅游专业的班级以女生为主。本期主题论文就分别从“女生班”和“男生班”这两种典型班集体入手,论述了职业学校班主任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使职校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合格中职生。

中职德育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作为一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课程,它的教学、教育方式和其他课程有着较大区别。而如何在德育课程中强化价值观教育,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工程。为了在德育课程中更好地强化价值观教育,本期主题论文以一门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例,论述了如何充分挖掘德育课程优势,对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强中职生的价值观教育,传递正确价值取向,助力中职生成才成长。

只有把德育工作摆在职业教育的重要位置,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才能培养真正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更需要学校的德育教师、班主任在他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引路,为其顺利走向社会、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奠定基础。

【摘 要】当前中职德育课程在强化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和成效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对现实的挑战,在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中职德育教师充分挖掘德育课程优势,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加强中职生的价值观教育,传递正确价值取向,助力中职生人生成长。

【关键词】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中职德育课程

一、中职德育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目前,德育课程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中职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各个中职学校都严格按照中职德育课程的要求,通过四门必修课和其他的选修课,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人在教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时,经常发现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表现出来的言行和德育教师在德育课上所引导的价值观念存在着种种反差。如此种种,导致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德育课程陷入了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困境,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信息传播多样化、教育影响被弱化的时代,价值观教育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中职德育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积极表现

首先,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教学安排的时间是在中职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较一年级相比,已经熟悉了中职学校的生活,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对各种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可以说,这个时间是中职生在中专时期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关键转折期。所以,在中职二年级教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就紧紧抓住了中职生自主构建科学价值观的敏感期。

其次,从内容上说,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这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而成,在教材内容设计上顺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常识与中职生的生活体验密切结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体验和思辨人生。“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是本教材的特色。特别是每一单元中设置的“走进生活”“互动空间”“连线职场”等内容都在不同层面将价值观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再次,从效果上说,在完成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的教学之后,一方面通过知识考核的形式,可以了解中职生对这门课程中内含的价值观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大部分中职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正逐步走向健康。比如,他们能抓住国家节日,将德育课程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深对国家的了解,激发爱国热情;他们能抓住技能训练,将德育课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激发职业道德;他们能抓住社会现象,将德育课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激发社会责任感。

(二)中职德育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中职生对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价值观教育存在消极认知的现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对信息好坏的敏锐的判断能力。但有些学生却认为价值观教育只是一种空洞、乏味的说教,因为在职业学校,一向比较受关注的就是对中职生未来就业有实际帮助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在中职二年级,他们要参加较多的专业技能测试和职业资格考试,忽视了德育课程可以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剖析自我的作用,忽视了德育课程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其次,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德育课程中的某些价值观教育内容存在与学生实际脱节的现象。“人是世界上思想最复杂、情感最丰富的动物。”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导致了中职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如果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过分注重完美的正面教育,不重视中职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不针对性地解决个性化需求,那德育课程的价值观教育效果就会背道而驰,很容易引起中职生的逆反心理。

最后,部分德育教师存在价值观教育形式化的现象。虽然“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可以通过鲜活的经济、政治、社会现象帮助中职生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但部分德育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素养落伍,在教学中就变成只重理论知识认知,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教育目标的实现就变成用知识教育代替价值观教育,冲淡了塑造品格、端正心态的德育主题。如此一来,中职生貌似在理论上已经大致掌握了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道德问题、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

二、探索中职德育课程强化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一)突出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强化价值观教育

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课程的功能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形成。因此,在德育课程中强化价值观教育,首先就要突出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即除了《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上基本的教学内容外,德育教师可根据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结合中职生思想特征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教育内容更具有时代感和合理性,形成能被中职生广泛接受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如在学习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对整个社会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内容上,我加入南京市每年度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等社会热点话题,这些针对价值观教育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敢于、善于批评政府不良行为,维护并争取公民合法权利的途径,还激发了学生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了中职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二)关注德育课程教学对象的需求性,强化价值观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在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育对象的中职生,只有在感受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契合时,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反之,如果价值观教育与中职生的现实或潜在需要有很大差距,那么中职生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将会是麻木的、消极的,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如在学习第二课“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内容时,我对学生的内在职业需求做了分析和研究。首先,作为二年级的中职生,即将步入社会,接触职业岗位,他们迫切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企业对劳动者的职业要求。所以我列举我校校企合作中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代表性企业的用人标准,激发学生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目标。其次,有的学生在未来还有可能成为创业者,那就需要了解企业经营之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列举了国际、国内和本地区一些知名企业的经营战略,在解析企业竞争秘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理管理企业的意识,增强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后,无论中职生自己以后是择业还是创业,都是社会上的一名劳动者,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所以列举相关行业劳动模范人物,使学生懂得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劳动光荣的观念,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

(三)拓展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强化价值观教育

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中指出:“抛开情感因素,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道德的深层意义应该是受教育对象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所以,价值观教育活动不是教师机械地向中职生进行单向灌输,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中职生这个教学对象的主体意识,关注他们对于价值观教育的信息反馈,注意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去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重视德育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双向互动的教学中,德育教师和中职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能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结合中职生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就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互动性探讨、研究,而作为学习主体的中职生也能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第三课“消费和消费观”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消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先设计了一个调查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教室直接参与到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去,拉近了他们与社会的距离,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消费行为的多样性有了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我结合学生的调研材料,将代表性的消费行为设计成典型案例在教学中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双向互动,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去探究消费行为背后的消费心理,为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做了充分铺垫;最后,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收入情况拟定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书,将这种双向互动延伸到了课后,学生也培养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四)创设德育课程教学关系的和谐性,强化价值观教育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所以,在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要让价值观教育在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产生良好效果,就离不开和谐、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德育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就更需要德育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一句温暖的鼓励,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和信任这位教师,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的知识、情感和观念。比如,在学习第13课“建设和谐文化”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的内容时,讨论到对于“网络文化”的认识,同学们都各执一词。不少中职生患上了严重的“网络依赖症”,但他们身处其中,并未真正意识到不良网络文化对他们学习、生活的消极作用。德育教师如果一味命令学生应该怎样做,反而会使中职生产生对抗,以致最后干脆敬而远之,造成教学双方情感隔阂,价值观教育就更无从达成。所以,在学生还处于迷茫争论之际,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也没对他们刚刚的争论给予明确的是非论断,而是先为他们接下来的讨论创设一个平和、安全的环境。然后,我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自己填写的“关于上网内容比例情况”的表格,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来分析一下自己的表格,学生就在对自己的事实分析中慢慢地意识到他所浏览的网络内容中哪些能发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哪些会麻醉人正常的思维、侵蚀人的道德观念,甚至诱使人做出有悖于常态的犯罪之事。最后,我结合学生的表格内容,肯定了他们积极利用网络去学习、接触先进文化的举动,同时也针对他们的浏览内容提出了合理建议。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学生在结合自身情况的畅所欲言中渐渐明白网络文化的两面性,而且德育教师这种“无为而治”恰恰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亲其师”中树立了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以抵御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袭。

相信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只要清晰地认识到目前德育课程价值观教育的不足之处,努力尝试、探索、创新多种合适途径介入到德育课程的价值观教育中去,必能引领中职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理解生活的真谛,真正达成其个性的充分发展。■

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价值论文 篇12

当前, 我国社会发展深刻变革,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面临众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如何适用新形势的发展, 不断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消除目前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 就应该切实加强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工作, 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方式多样、资源整合, 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二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三是关于公民职责和义务的教育, 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人感, 教会未成年人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国家和对待自然;四是个人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现代意识的人, 爱国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和有修养的人。我们认为新形势下, 加强德育课教学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贯穿于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中

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包含多层次的内容, 最基本的是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 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一个底线。我们已进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21世纪, 这对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教育中专生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在社会上, 做一个“文明礼让、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家庭里, 做一个“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好成员。在学校里, 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好学生。参加工作后, 做一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建设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其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和精神支柱和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 我们必须对中专生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 不断增加广大中专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使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立志成才, 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 加强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艰苦奋斗是以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是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现在有些中专学生,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乱花零用钱, 比着穿名牌服装。通过《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发展还很不平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没有一股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二, 创新工作方式, 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了应对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和形势、任务工作对象思想行为特征的变化, 德育课教学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从而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首先, 要加强“主阵地”、“主渠道”的正确导向作用。加强主阵地、主渠道的正确导向作用, 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彻于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学术研究、第二课堂等各个环节之中, 发挥对中专生的潜移默化的正确导向作用, 用科学理论武装中专生。

其次, 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大力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工作, 引导中专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教师在上德育课时, 最重要的是要使每个学生最终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其自身的品质。这是德育课的最终目的。因此, 在讲课时, 还要注意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多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 如讲卫生、爱护公物、团结同学这些随时随地都可以监督学生实现的道德规范。如果有条件, 则可以参考品德课本上的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们去实践, 在实践当中使学生接受道德规范的要求。

再次, 提高德育课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德育能力, 加快内容创新, 不断改进德育课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掌握教材的精义, 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认识道德规范的内容。为了使德育课更加生动、吸引学生, 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不妨借鉴语文教学的一些手段。其实, 品德课和语文课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当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故事的时候, 学生们往往会只被故事本身所吸引, 而忽视了故事背后的东西。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将品德课上成“故事课”, 听任他们自发地探索问题, 那么非但教学效果成效甚微, 严重者会使一些其他不良影响乘虚而入, 使学生走上弯路。因此, 我的观点是不必过多地讲“故事”给学生们听, 只需选取一二典型事例, 像分析语文课文一样, 给学生们讲解, 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 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 这其中就更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 不要把课上得教条乏味, 走上歧途。

教师上德育课应该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 充沛的感情, 讲究以“德”服人。所谓以“德”服人, 就是在宣扬各种美德时, 不是向学生们灌输大道理, 而是引发他们自觉接受;不是利用教师的特殊地位, 强迫学生同意教师的观点, 而是允许学生质疑, 通过师生辩论, 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老师可能觉得这么做, 会使教学目的落空, 怕学生为了“辩论”而“辩论”。其实不然。不是有一句话吗, “真理越辩越明”。既然我们的德育课所讲的都是历经考验真金不怕火炼的真理, 又何惧学生们的大胆质疑呢?而且学生们会通过辩论这种形式, 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同时又锻炼了口才和胆识, 真是一举多得, 何乐不为!德育课不仅向学生宣扬美德、真理, 同时也鼓励学生们大胆向这些真理质疑, 使他们真正地、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观点, 进而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在进行德育课教学时, 教师应该注意“以情育情, 以情动人”。教师在讲课当中还要注意让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学校的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行为规律, 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 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教师在进行品德课教学中, 要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提高理论水平, 以真情感染学生。尤其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使学生受到教育。

总之, 在德育教学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 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 不断提升和丰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质量和实施方式, 从而推动德育课教学工作不断创新,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摘要: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针对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面临的众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从而提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对策。

上一篇: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下一篇:净化空调系统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