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民俗文化

2024-11-14

维吾尔民俗文化(精选12篇)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1

维吾尔族的饮食品类, 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 主食以面食为主, 副食是肉多于菜, 以牛羊肉为主。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中, 有许多为世人称道的食品, 谚语中出现较多的食物名称主要有馕、抓饭、酸奶、肉食等。

馕:《福乐智慧》中有这样的诗句:“要为将士供给刀枪、战马、征衣、馕、盐和食物必须丰盈。”6 (2317行) 诗作者将馕与食物并列, 说明馕在食物中是为首的主食。盐对维吾尔人而言, 是纯洁的象征, 馕与盐并列, 说明馕是神圣的。《维吾尔谚语》一书中提到馕的谚语就多达29个, 从馕这个词的来源来看, 据考证, “馕”字源于波斯语, 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 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叫馕。成书于十一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中收录了当时有关面制食品名称的词语就有二十三个, 据《词典》记载, 当时的馕, 就外形而言, 有薄馕、小圆馕、较厚一点的馕等品种。馕的形式多样, 名称各异。按馕的原料分有面馕和馅馕。面馕有小麦制成的白馕、大麦馕、荞麦面馕、玉米面馕、高梁面馕等。馅馕有肉馕、油馕、羊油渣馕、高梁面馕等。馅馕有内馕、油馕、羊油渣馕、甜馕、咸馕、芝麻馕、菜馕、南瓜馕、胡芦馕等等。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一些有关馕的谚语:

(1) 馕未烤熟, 打馕人的衣袖已烧焦。

(2) 大馕还未烤热, 小馕已经烧焦。

(3) 肚子里有馕, 胳膊有劲。

(2) 从是总结烤馕的经验, 即烧大小不同的馕时, 时间不能一样, 否则小馕会烤焦, 而大馕还不熟。 (3) 是说吃了馕身上就有劲, 等同于汉语的“人是铁, 饭是钢”之意。 (1) 是说打馕人的艰辛。

馕与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和民俗密切相关, 从一个维吾尔族人生下来到死, 馕作为一种必不可缺的特殊的精神信仰伴着维吾尔族人的一生, 参与着维吾尔民族的一切民俗活动。

在婴儿仪式的宴席中就有馕, 在满月礼上女方家会烤制馕来招待男方的亲朋好友, 因为维吾尔族人结婚怀孕后一般都由女子母亲家接回家生小孩。在仪式中主人家还会准备很多 (小油馕) 来执行请来的未满7岁的小朋友, 在维吾尔族人的婚礼上抢馕是一个高潮, 新郎新娘抢着吃下两块象征着爱、融洽、甘苦共尝的盐水馕。

抓饭:维吾尔语称相传在1000多年前, 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希纳的学者, 他晚年时候身体很虚弱, 吃了很多药物也无济于事, 因此他选用胡萝卜、洋葱、大米、羊肉等做成一种饭进行食疗, 结果很快恢复了健康, 后来的人们又将抓饭的配料花样翻新, 做成了不同口味的抓饭。

(1) 黄萝卜还未备齐, 大米已焖在了锅里了。

(2) 平时家中不做熟汤面, 办事都能做熟抓饭。

(1) 说出了做抓饭所需要的主要原料:黄萝卜、大米、清油、肉、皮芽子。 (2)

酸奶:维吾尔族在食物中对奶制品也很重视, 这是因为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习惯。鲜乳制品有牛、羊、马、骆驼奶等。此外还将鲜奶制作成酸奶、奶皮子、酸奶疙瘩、酥油、奶酪等。

(1) 贫寒之家做不成酸奶子。

(2) 喝酸奶子烫过嘴的, 喝酸奶子也要吹一吹。

(1) 是说贫寒的家庭有了牛奶烧开了就喝光了, 就算是能留下一些做酸奶, 还未等奶发酵好肚子一饿又喝光了。 (2) 是说烧好的牛奶一般要趁热喝, 酸奶只能凉了喝, 而喝热奶时烫嘴, 见了酸奶也要谨慎小心地吹一吹, 就是“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之意。”

杂碎:维吾尔人过节、婚丧嫁娶、男孩割礼、老人祭口、接待尊贵客人等都要宰羊, 除了吃肉外, 内脏头蹄都由各家主妇做成杂碎、面肺子、米肠子当饭食用, 所以杂碎也是维吾尔族饮食之一。

(1) 今天的羊肺子, 肫过明天的羊尾油。

(2) 心肺已尽, 只剩喉管。

(1) 是说与其等到明天才能吃上肥肉, 不如今天就能吃上羊余碎, 喻指宁可得到眼前的利益, 不求得到今后的实惠。

肉食:维吾尔族对肉的食用方式大体分为两种, 炖肉和烤肉。烤肉也可分为2种, 一是烤全羊, 一是用扦子烤的肉串。

(1) 廉价的肉炖不出好肉汤。

(2) 有钱在戈壁滩上喝到鲜肉汤。

(3) 既不烧坏扦子, 又不烧焦肉串。

(1) 是说便宜没好货; (2) 是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3) 是说烤肉时时间不宜太短, 否则肉会烤不熟;但也不能过长, 否则肉会糊, 扦子也会烧着, 以前是使用木扦。要烤得恰到好处, 以此来比喻两全齐美或不偏不倚。

其他面食:

包子、馄饨、搅团

维吾尔族相对单一的种植结构决定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 除了馕之外, 还有包子、馄饨、搅团、拉面等等, 其中较有特色的要数包子了:

(1) 湖中煮饺子, 戈壁蒸包子。

(2) 蒸包子放洋葱, 烤包子放盐, 从眼里自己的恋人像天仙。

(1) 是说蒸包子的方法, 包子在笼中的间距要宽些, 否则不易蒸熟。

(2) 说出了包子的种类, 有蒸包子和烤包子。 (喻指情人眼里出西施)

通过对维吾尔族谚语的简介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馕、奶、肉及其他一些面食在维吾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基于他们在生产方式上的饮食文化, 即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的同时兼营园艺业、畜牧业有直接关系。

参考文献

[1]《现代维吾尔语》, 陈世明, 廖泽余,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

[2]《维吾尔族谚语》, 黄荣祥,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4年8月

[3]《中国新疆民俗》, 楼望皓,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3年5月

[4]《从维吾尔熟语看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 王德怀,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7年第一期

[5]《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食品——馕的基本解读》, 热莎拉提.玉苏普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2

花帽的式样、花色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南疆的喀什盛产男式花帽,其中最流行的是白花黑底、顶大口小、棱角突出的男式巴旦木花帽。这种花帽的图案是由按前后顺序旋转排列的四个巴旦木纹样构成的,线条丰富多样,花色庄重素雅;东疆吐鲁番地区的群众喜欢红花绿叶、颜色艳丽的花帽;北疆则流行无边小帽。和田、民丰、策勒、且末一带以女式格子架花纹的小花帽最有名气。它直径不到十厘米,用针别在盖头披巾上,别有一番情趣;吐鲁番地区的花帽色彩浓烈灼艳,整个花帽铺满了四组丰盈的花朵纹样,带在头上好象一顶花冠;伊犁地区的花帽造型扁浅圆巧,色彩柔和协调。家庭比较富有的妇女喜欢戴用珍珠串成各种图案的玛勒江花帽。妇女结婚前一般是戴以地毯图案为主的吉连姆花帽和绣有小花的金丝绒杜哈瓦花帽。男性中年人和知识分子喜欢浅色底小红花的齐曼喀什干花帽,而宗教人士一般是戴用黑皮绒、帽沿用羊皮做成的赛勒布西吐克花帽。各种花帽精巧美现,绚丽多彩,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引起了其他各族人民以及外国朋友、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青青睐。

绣花枕头:绣花枕头维吾尔语称“坎西特里克亚斯多克”。这种枕头内装鸡、鸭、鹅的羽绒,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在枕头套上,用刺绣、补纳、编织、等手法,绣上各种花卉、水果、昆虫、飞禽、走兽等图案,非常美丽。绣花枕头是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品,他们多把这种枕头放在卧室的床上、木箱上或被褥上,绣花朝外,宛若盛开的花卉,绚丽多彩。枕头式样繁多,常见的多为方形。绣花枕头也是姑娘出嫁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嫁妆。许多姑娘在嫁前,就勤学苦练各种绣花本领,并选择自己喜爱的图案,在婚后以此炫耀自己的技艺。其绣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结绣、盘金银绣、十字绣、扎绒绣、格架绣、综合绣、补花、拼花、掏花、编织等等。绣花枕头多为白色,也有天蓝、红灰色等。

艾德丽丝绸:“艾德丽丝”绸,维吾尔语称之为“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意思是“布谷鸟的翅膀花”。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产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它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的方法制成,按照精心设计的图案,在经纱上扎结染色。

艾德丽丝绸根据地区以及色调和工艺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喀什、莎车的艾德丽丝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其基本图案都取材于维吾尔人生活中常见的花型;另一种是和田、洛浦的艾德丽丝绸,它讲究黑白效果,素淡典雅,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艾德丽丝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花纹、梳子花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维吾尔族的地毯: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手工艺品,它集绘画、雕刻、编织、刺绣、印染等手工技艺于一体。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维吾尔族的地毯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毯的羊毛质地优良。维吾尔族的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与和田羊羊毛。种羊毛粗而不粘,坚韧而富有弹性,具有耐拉、耐压、光泽好、强度大的优点。其图案和设色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主要有:开力肯(四瓣花纺)、卡其曼(散花图案)、阿娜古丽(石榴图案)、拜西其切克古丽(五枝花图案)、夏米努斯卡(麦加式图案)、博古图案(仿古图案)等。维吾尔族的地毯十分注意将同类色或对比色并置排列,在对比中充分显示各种色彩的个性。维吾尔族地毯的品种主要有:铺毯、挂毯、褥毯、座垫毯等。

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精美锋利,造型别致,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英吉沙小刀是以原产地英吉沙县而命名的。英吉沙小刀的造型多式多样,常见者有弯式、直式、箭式、鸽式等,多数为弯刀,刀把有木质的、角质的、铜质的、银质的,非常讲究。无论哪一种刀把,英吉沙的工匠们都要在上面镶嵌上色彩鲜明的图案花纹,有的甚至用宝石来点缀,玲贵华丽。

维吾尔族陶器:维吾尔族土陶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生产,汉晋时发展到生产彩陶,具有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新疆喀什出产的土陶器尤为著名,特别以当地生产的琉璃釉陶而负盛名。这些土陶器,大多以手工制作为主,就地取材。由于泥土的化学成分不同,又有红、白、褐、灰、黑陶之分。而且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碗、盘、壶、盆、狗、马、牛、羊、鸡、骆驼等,尤以英吉沙的陶壶为一绝。

民间印花布:维吾尔族的民间印花布是维吾尔族典型的手工艺品,它最大的特点是把手工的、独创的印染技术和民族风格的图案融为一体,具有装饰趣味和浓重的民族特色。维吾尔民间印染工艺是用木刻印模把图案直接压印在染色布上,并采用传统的植物质和矿物质染料,如槐籽、桑树根、核桃皮、茜草等,因而特具一种古朴的魅力。它可以分为模戳多色印花和镂版单色印花两大类。常见的主体纹样多为枝叶、花蕾、蔓草以及炉瓶博、琴棋书画之类的纹样。

维吾尔族摇床:维吾尔族婴儿的摇床是一种经过专门设计制造的摇床,维吾尔语称之为“毕须克”。这种高60公分,长不到1米,宽50公分的木制驼轿式摇床,制作相当讲究,极富装饰性,床帮和床腿都雕有大小不等的圆形花纹,每种花纹都漆成红、绿、黄、白、蓝等各种颜色。每侧的床腿之间和床帮之间都连成弧形,可以左右摇动。维吾尔族妇女常常边干手中的活,边用脚踢摇床就可以使婴儿很快入睡。维吾尔妇女产后40天,才能把孩子放在摇床上。并在这一天要举行一种名叫“毕须克托依”的家庭礼仪。

维吾尔族民俗与文化现代化 篇3

关键词:维吾尔族;民俗;文化现代化

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其内在本质的体现,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有其客观必然性。本文就以维吾尔族为例来具体阐述。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烤羊肉串,从西亚各地到乌鲁木齐、喀什的街头都能见到这种食品,与羊肉串不同,还有谷类、粉食类食品中使用小麦粉和杂谷粉烤制的饼状的馕。

一、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民俗概况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古代称“疏勒”、“任汝”、“疏附”。喀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存有众多的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古墓葬、古建筑,显示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因其处于沙漠的绿洲之中,自然景观亦颇具特色,喀什的古老人文景观和独特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闻名遐迩的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班超纪念公园、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叶尔羌汗国遗址、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高台民居、莫尔佛塔、唐王城、石头城等历史遗址,是追寻西域历史文化变迁的好去处。还有喀什的民族风味小吃、维吾尔族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以及古尔邦 节、肉孜节等独特的风俗人情,更是闻名遐迩,这些为发展喀什的旅游事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而人们常说“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喀什的风味小吃是中国食苑中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奇葩。喀什的风味小吃做工精细、古朴无华、主副兼备、营养丰富、经济实惠、食用方便,特别是独具一格的烤全羊、烤羊肉串、馕坑烤肉、烤包子、抓饭、拉面、油塔子、馕、馓子、曲曲、烤鱼、灌面肺、和灌米肠等声誉斐然,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和赞赏。除此之外,还有如羊肚、羊心、羊肝、羊头、羊蹄等喷香可口。这些都是维吾尔饮食文化中的佳品。

(一)维吾尔族民俗为喀什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吾尔族的娱乐活动也可以打造一项旅游项目,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为了放松心情,体验不同寻常的生活,让游客融入到其中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参与比观看更能推广传播这种文化,更能让人们刻骨铭心,而新疆正因为是一个民族文化集聚地,除了饮食、节庆、服饰、习俗之外,灿烂的艺术文化也是旅游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他就是民族旅游文化的灵魂,没有了艺术文化,民族旅游如同一个空的躯壳,乏而无味。

(二)喀什维吾尔民俗族旅游开发现状

近年来喀什旅游在新疆旅游市场的比重逐渐下降,除区位交通因素影响外,究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供给的严重不足,表现在旅游产品的数量上,依然几十年如一日,维持几个传统景点格局,被戏称“三个麻扎(陵墓)、两个巴扎(集市),总之支持旅游目的地的产品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要把喀什打造为最具维吾尔风情的国际旅游名城,必须站在国际旅游目的地高度和喀什独特旅游资源基础上重新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三)喀什维吾尔族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旅游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会冲击旅游地传统文化。对于喀什维吾尔族民俗旅游资源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

其次还有过度开发会造成民俗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程度与旅游者的数量有关,当旅游地游客接待量超过当地生态容量时,客源地文化会严重冲击当地传统文化。

再次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利益,当地居民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民族文化旅游真正的拥有者,同时他们也要承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物价上升、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游客不正当行为对当地风俗的误解和嘲笑、冒犯等。

二、维吾尔族民俗与文化现代转型的必然性

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对于任何民族和国家来说,现代化是其必经之路。民族地区作为中国的迟发展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其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冲击不言而喻。

(一)维吾尔族文化现代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质上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使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使维吾尔族传统文化成为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真正基础和动力,成为现代化的中国社会、中国人的灵魂,使之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认同”与“离异”两个阶段来进行的。“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的一致性,它排斥异己力量,巩固主流文化已经确立的界限与规范。“离异”则表现为批判和扬弃,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的否定和怀疑,最终形成对主流文化的冲击,乃至颠覆。

(二)维吾尔族文化现代化的必然性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目标是实现现代化,我们不可能依靠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文化来实现这个伟大目标。我们必须要主动地适应现代社会及其生活方式的要求,这种必然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其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文化的基本属性是通过社会的遗传机制传承、积淀和泛化。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对生活在特定地域,具有相互理解的交流媒介工具、共同生计及共同性格特征的人群共同体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的记载,是一个不断更新、变迁、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与时俱进是文化内在本质的体现。任何优秀的文化都是相对的,就现今而言,其中的一些优秀成份已成历史,站在过去的角度,它则是历史上的现代化。

2.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当今,信息、交通、经营、竞争、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无处不存。固守传统或全面放弃都是不现实的。问题是:一方面,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价值重构是一个痛苦而又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在这一痛苦、艰难的转型中,维吾尔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受到严重的威胁,如何确保维吾尔族文化的多样性,使社会在拥有不竭的创造活力中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市场经济的推进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改变了维吾尔族居住地区的生态、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西部大开发战略具体政策的实施对民族地区生态、社会环境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第一,“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生态农业”的区域经济发展主题使一些维吾尔族居住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不复存在。第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了维吾尔族居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必将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社会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第三,对外开放,大量吸引外资,也将对维吾尔族生态及社会环境、人们的观念、传统文化的变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不进行文化的调适,将会出现生存危机。

三、维吾尔族民俗与文化现代化的表现

(一)维吾尔族起居文化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 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 维吾尔族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一些城郊富裕农户, 住房已向楼房或庭院式房屋的方向发展。房屋内部装修和卫生设施的配备,也已开始进入普通农民家庭。在农民住房面积扩大的同时, 住房的质量明显提高。在牧区, 人们的起居文化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加快实施, 越来越多的人们从毡房、土房搬迁,住上了砖房和现代楼房,使其起居文化、居住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城市, 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成为多数居民家庭的新追求。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 居民购买和装修住房已经成为消费的一个新热点。这些都标志着维吾尔族的传统起居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现代化

维吾尔族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吸收与借鉴, 从而在整体上更加丰富多彩。例如维吾尔族广泛吸收汉族的炒菜技术, 汉族群众则吸收维吾尔族做的抓饭和馕等传统饮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维吾尔族群众竞相把本民族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推向市场, 丰富了新疆的整体饮食文化, 活跃了市场, 客观上在国内外扩大了新疆地方饮食文化的影响,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三)维吾尔族消费文化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 维吾尔族群众消费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维吾尔族群众收入的不断增加, 维吾尔族群众的购买力大大提高, 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农牧民消费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农牧民吃、穿、住、用各项消费全面改善,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农牧民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提高, 居住消费支出远远超过吃、穿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 表明农牧民消费结构显著优化。已经完全达到小康指标的有: 人均衣着消费支出、电视普及率、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率、用电比率等 8 项指标。现在, 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产品进入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家庭, 为生活方式的变迁、消费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的现代化

维吾尔族拥有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 维吾尔族的服饰文化在保持其民族特色的同时, 适应时代潮流, 适应改革开放,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维吾尔族群众的穿戴更加漂亮了, 而且更加丰富多样, 更加新潮了。过去只有少数知识分子穿西装, 戴领带, 现在穿西装、戴领带的人很多, 很普遍。现在, 城乡居民的衣着消费趋向逐渐趋于中高档化, 越来越注重衣着的式样、款式和色彩。维吾尔族的青年男女穿戴更加讲究和时髦, 而且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

(五)维吾尔族审美文化的现代化

在整个文化这个大系统的转型过程中, 审美文化的变迁具有先行一步,突出而明显的特点。任何一种社会文化转型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背景, 没有这样一种诸多的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动力和条件,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转型都是不可能的。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维吾尔族文化转型进程也不例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民族都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当然,维吾尔族也不例外。不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文化成果,本民族的文化就不能发展。只有积极地学习国内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成果,吸收适合本民族文化发展的优秀部分,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发挥本民族文化的光彩。先进的维吾尔族文化要发挥社会效益,发展和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贴近维吾尔族的生活,适应维吾尔族的审美观和情感。与此同时,还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优秀的维吾尔族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维吾尔族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文化必须适应时代才能存活与发展,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姚维,阿依先·肉孜.新疆维吾尔族民俗中的多元文化要素[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4

自古以来, 维吾尔人以村落为单位, 世世代代聚集、簇居于这片片的绿洲地带——“沙漠中的可耕地”1之中。绿洲内的维吾尔人以农耕、游牧或半农半牧为主, 定居的生活为民众的集会创造了条件, “集 (群) 体性”成为绿洲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集 (群) 体性”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得以维系、表现。在耕作、丰收、狩猎之余, 维吾尔人会聚集在一起, 举行以祭祀、庆祝丰收和狩猎成功等为目的的多种活动。

由于新疆地理特征的独特性, 一些适合维吾尔先民居住的绿洲区域也会经常被凶猛的野兽所光顾, 这对人们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 这种对动物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使得维吾尔先民产生了崇拜动物的心理, 许多动物被神化, 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与灵性。加之维吾尔先民中有一部分在早期曾从事游牧生活, 因此, 对动物的崇拜较为盛行, 凡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 如狼、鹿、鹰、狮子等等都曾被维吾尔先民崇拜过。在《突厥语大词典》里, 就记载了:“妇女若生了男孩, 接生婆就说生了狼, 因为男子英武、强健;如果生了女孩, 便说生了狐, 因女子妩媚, 讨人喜欢”2, 狼是维吾尔族男子和英雄的代名词。在《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 也记述了一头大公狼指引着乌古斯汗王在数次战斗中获胜的情形。早期新疆地区还有许多“狼祖”、“狼生”的传说, 认为狼是诸部落的祖先。可见, 狼在游牧人民生活当中占据很重要的信仰地位。除狼之外, 鹿和鹰也是草原中常见的动物, 也被人们神化。在游牧民族心中, 鹿这种动物美丽善良、灵敏迅速, 具有神性。鹰是人间与天神腾格里的使者, 可以沟通天界。因此, 人们对它们加以崇拜、敬奉。现今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富蕴两县境内发现诸多“鹿石”石雕, 这一文化现象也证明了早期在阿勒泰地区生活居住过的人们有着崇拜、敬奉鹿的习俗。这种习俗被延续至今并在维吾尔民俗活动中得以表现。如在“皮山克里阳麦西莱甫”3中, 就有“鹿”与“麦西莱甫”公众一起做“对诗”游戏的节目表演。这个节目穿插在歌舞表演当中, 鹿的扮演者身穿黑色服装, 头上饰有犄角, 从仙界来到人世间与人一起游戏。在游戏之中, 如果人能说些“鹿”听着高兴、喜悦的话语, 鹿的扮演者就会以高难度的动作在表演场地上迅速转个圈, 表示内心的喜悦;但如果听到了不高兴的话, “鹿”则会用头上的犄角抵、挑、戳这个不懂礼貌的人;遇到漂亮的姑娘, “鹿”还会向她吹吹口哨, 晃晃脑袋, 凑上前去和姑娘亲昵一番, 博得观众的喜悦。

一段歌舞结束之后, “鹿”的扮演者就跑上场, 先在场中跳、跑着玩耍一番, 然后来到某一观众面前, 用角抵他。

观众1 (男) 说:小鹿, 好小鹿。你是天仙, 用嘴衔水来倒在我手中。 (鹿不满其语, 又用角抵其。)

观众1继续说:最美味的是佳肴, 最甜的东西是冰糖。如果能与恋人和睦相处, 人间就好比天堂。 (鹿高兴得跳起来、摇摇头) 继续跑、跳在场中, 又寻找一位女观众, 鹿上前向其吹口哨, 用“角”抵她。

观众2 (女) 说:她眉毛弯弯, 如同麦伽的神坛, 她像小鹿一样撒欢, 我心里非常喜欢。 (鹿高兴得在半空中跳了旋转一圈, 继续寻找另一位观众 (乐师) 。

乐师 (要么都说, 要么都不说) :兔子洁白, 生活在林间, 所有的人都幸福, 就你一个人太孤单。 (鹿十分生气, 用角抵乐师)

乐师:我扛着一袋糜子, 撒到了地上, 看到你黄羊般的美人, 我心里这般欢喜。 (鹿高兴, 又去找其它观众……)

除了鹿之外, 还有“苍鹰啄人”的节目表演。表演者手执一皮帽子饰演“苍鹰”, 在“麦西莱甫”人群中, “苍鹰”能象发现草原中的猎物一样发现“麦西莱甫”中不守规矩、破坏秩序的人并扑上前去“啄”出该人, 让“麦西莱甫”公众对之进行惩罚表演。

持鹰者:帕尔夏甫4, 我有一只苍鹰, 如果允许, 我想放它猎物。

帕尔夏甫:好! (持鹰者手持鹰绕场一圈做寻找猎物科。)

帕尔夏甫:猎到什么了?

持鹰者:一只唧唧咋咋的喜鹊。

帕尔夏甫:它做了什么?

持鹰者:它破坏了麦西莱甫的秩序, 用话把别人缠绕!

持鹰者: (又绕场一圈, 猛地抛出“鹰”击向某人) 长官, 我还猎到一只偷了别人的东西的云雀!

帕尔夏甫:干得好!猎手!

持鹰者: (绕场一圈, 又猛地抛出“鹰”) 长官!我又弄到一直黑兔, 他在这么好的麦西莱甫中居然能打盹睡觉。 (持鹰者装睡觉的滑稽表演并打出呼噜声, 众人笑。)

帕尔夏甫:好!把他们三个给我带上来, 让他们表演节目……

从上例动物角色扮演的表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当中, 鹿和鹰已失去了其早期人类赋予它们的通天“神力”, 逐渐变得爱憎分明和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了。原始动物崇拜文化的思想和行为已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慢慢消失, 但崇拜动物的对像本身即动物实体却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当中一直存留了下来, 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演译为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实物。如现今维吾尔民俗活动的场合中出现的“鹿”能分辨善恶, 知晓美好语辞, 而犀利的“鹰”眼则能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破坏民俗活动秩序的“猎物”。维吾尔先民的动物崇拜在维吾尔民俗活动中以角色扮演的戏剧方式得以传承。

在维吾尔民俗活动中, 还有许多装扮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关系较为密切的动物表演, 如鹅、鸡、骆驼、马等, 也有熊、虎、狮子等。在南疆一些地区的维吾尔民俗活动中, 还会经常表演骆驼舞, 因为在绿洲生活中, 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此类表演中, 通常由一人扮演行者, 另一人扮演骆驼, 然后两人一问一答, 把一些轶闻趣事、幽默笑话等都穿插到对话中, 使在场的观众开心。除了“骆驼舞”之外, 艺人们还会表演“喀孜乌苏尔” (即“鹅舞”) 。扮演者穿一白大掛 (有时反穿一白色毛皮大衣) , 蹲在地上行走, 两手执一长杆, 长杆上方稍作修饰加一红色“鹅嘴”, 充当“鹅头”, 长杆为“鹅颈”。在“牵鹅人”的带领下, “鹅”绕着“麦西莱甫”场地走动, 见到观众们的提包, 便会“啄”出包里的物品。有时“牵鹅人”还会带出两只“鹅”, 在绕场的过程中, 这两只“鹅”还会互相争斗, “牵鹅人”立即去抽打它们, 争斗的“鹅”此时还会团结起来, 一会儿“啄”“牵鹅人”的屁股, 一会儿“挡住”“牵鹅人”的道路, 使之绊倒, 以此来赢得观众的喜悦。南疆地区的民俗活动中, “托呼乌苏尔” (即“鸡舞”) 的表演多由单人装扮表演, 同“喀孜乌苏尔”的演出内容较为相似, 均由“牵鸡人”带领出场表演。东疆哈密地区的“托呼乌苏尔”则穿“鸡”形的服饰, 由三人表演, 其中两人分别装扮成公鸡、母鸡, 另一个身着黑衣, 装扮成老鹰。“老鹰”欺负“母鸡”, “公鸡”奋起反抗, “老鹰”最终逃跑。这种流行于哈密地区的“托呼乌苏尔”由一男一女分别扮演“公鸡”和“母鸡”, 在音乐声中, “公鸡”抖动“双翅”上场, 在场中旋转“刨食”进行技艺展示, 随后邀请“母鸡”上场。“母鸡”一样在场中展示技艺, “老鹰”的扮演者此时也上场开始啄“母鸡”, 为了保护“母鸡”, “公鸡”奋不顾身同“老鹰”拼斗, 最终取得, 将“老鹰”赶出场外。有时, 还会有“小鸡”角色的出现, “公鸡”“母鸡”会一同为保护“小鸡”做拼斗, 最终也是获取胜利。

在库车“巴格赛里麦西莱甫”中, 由两位演员装扮成“牛”, 和一位女主人共同表演了耕地的过程。女主人歌唱道:“我的小牛拉犁快, 人人看它拉犁快。饿着肚子跑不快, 炫耀尾巴走得快。人人都向他张望, 用在磨坊跑得快。吃完油渣跑得快, 翘起鼻尖跑得快。套在车上跑得快, 拉汽车来跑得快。吃饱麦草跑得快……”在女主人的歌声中, “牛”的扮演者互相配合, 表现了如何“拉犁”“吃草”及与女主人的亲昵, 完全是一只“人性化了的牛”显示了农耕生活中人与动物的亲近。另如对虎等动物的模仿, 多是采取“摇动屁股”“扑向年轻漂亮女子”“特殊的旋转技巧”等模式来博得观众的喜爱。

“麦西莱甫”活动中的动物装扮表演不仅仅是模仿动物习性的舞蹈, 而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争斗 (如公鸡与母鸡同老鹰你死我活的斗争) 及动物对人所表达的情感等等, 有一定的剧情。表演者以模拟为手段, 使模拟对象人格化, 并注以人的感情, 通过动物模仿的表演将人的爱憎观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 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的动物性装扮表演总体来说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装扮表演的动物多具有神性, 且反映了维吾尔人民生活情形, 因此, 为维吾尔民众所喜爱。艺人在编创剧目时, 往往将生活中民众所共同关注的一些生活问题或真实发生的事件拿来, 付之以歌、舞艺术进行叙事扮演。在生活中, 艺人们很注意观察、吸收生活中各种所关心问题的方方面面并将其表现得“活灵活现”, 这说明维吾尔人热爱自己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

第二、动物装扮类表演的故事情节大多较为简单且出场人物较少, 这使得艺人在表演时需要通过发挥精湛的歌唱和舞蹈等技巧来作一些艺术处理。节目表演时, 一般没有固定的台词, 也没有固定的剧本, 完全由艺人根据长期演出经验所形成的、民众所认同的模式作临场发挥, 即兴成份很强。艺人通过俚俗朴实、俏皮幽默的语言和滑稽调笑的动作技巧等博得百姓的喜爱。总之, 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的动物装扮性表演与维吾尔人民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摘要:自古以来, 新疆的维吾尔人就以村落为单位, 世世代代聚集、簇居于片片绿洲地带之中, “集 (群) 体性”成为绿洲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特征。“集 (群) 体性”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得以维系、表现。在耕作、丰收、狩猎之余, 维吾尔人会聚集在一起, 举行以祭祀、庆祝丰收和狩猎成功等为目的的多种活动。动物性装扮表演是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独具特殊的一类表演, 这类表演, 与维吾尔人民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键词:民俗活动,装扮动物,戏剧表演

参考文献

[1][日]松田寿男著.陈俊谋 (译) 《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4月版.

[2]维吾尔族简史编写组编《维吾尔族简史》.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1年4月版.第3页.

[3]王嵘著《西域艺术史》.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第298页.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5

(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区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提高我区文化馆(站)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规范免费开放服务内容和方式,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方案》和文化部《省、地、县级文化馆评估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文化站评估标准》,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所指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服务是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和基本文化服务项目,要坚持公益性,所提供的服务要坚持免费或优惠的原则。

第三条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文化馆、乡镇文化站。

二、服务范围及方式

第四条 各级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和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包括:

多功能厅、展览厅(陈列厅)、宣传廊、辅导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舞蹈(综合)排练室、独立学习室(音乐、书法、美术、曲艺等)、娱乐活动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

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第五条 文化站免费开放的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和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包括:

多功能厅、展览厅(陈列厅)、辅导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

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群众文艺演出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体育健身、青少年校外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第六条

文化馆(站)为公众提供的服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拓展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

第七条

文化馆(站)应设立咨询服务窗口,免费小件暂存、失物招领等服务。

第八条

文化馆所提供的个性化高端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收费标准须经物价部门核准。

三、服务对象和开放时间

第九条

文化馆(站)向全体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第十条 文化馆(站)应当每天开放,每周对公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开馆时间不低于42小时,节假日期间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应正常开放。

第十一条

文化馆(站)因设施维修等原因需暂时闭馆的,应征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一周向社会公告。如遇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需临时闭馆,应及时告知公众。

四、服务设施与环境

第十二条

文化馆(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馆舍及馆内设施、设备主要用于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用房使用面积占总使用面积比例自治区馆不低于65%,地、县级馆不低于70 %,乡镇文化站不低于80%。

第十三条

文化馆(站)要在显著地方设置醒目的馆(站)名牌,楼层设施分布图,安全通道指引牌;对外开放时间、免费服务项目、便民措施等各类服务信息公示栏。

第十四条

文化馆(站)要设有宣传橱窗或专栏,内容要体现文化馆(站)职能,每月至少更换一次,面积标准为:自治区级、地州级、县级文化馆分别不少于30、20、15平方米;文化站不少于10平方米,有条件的文化馆(站)可设LED宣传屏。

第十五条

文化馆(站)的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应当保持环境整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适宜的空气流通;冬季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8℃。服务区域应定期消毒,保持卫生清洁。文化馆(站)为无烟场所,禁烟标识明显。

第十六条

文化馆(站)应设立无障碍通道、卫生设施,并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明显标识,方便为老年人及残障人士服务。

五、服务内容及方式

第十七条

积极组织广场、社区、企业、校园、乡镇等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次数自治区、地州、县级文化馆分别不少于8、7、6次。其中: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者等特殊群体开展的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

第十八条 积极组织群众书画摄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公益性展览展示,每年举办展览次数自治区、地州级馆不低于4次、县级馆不低于3次,文化站也要组织相应的展览活动。

第十九条 定期组织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群众业余文艺作品推广活动,自治区馆每年不少于2次,地州、县级馆不少于1次。

第二十条

积极创办、组建、辅导馆(站)办文艺团队。自治区、地州、县文化馆、文化站自办办文艺团队不少于4、3、2、1个。

第二十一条

文化馆应指导和帮助所辖基层文化馆(站、室)开展工作,辅导、培训基层和社会文化工作骨干和群众性文艺团队。设立由本馆人员定期辅导并开展活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农村文化户),自治区、地州、县文化馆、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农村文化户)分别不少于8、7、6、5个。

第二十二条

各级文化馆应积极举办面向社会人员的各类培训班。其中社会文化艺术培训班,自治区、地州、县级文化馆和文化站每年分别不少于20、10、8、3期;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自治区、地州、县各级文化馆及乡镇文化站每年分别不少于20、10、8、2期;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培训班自治区、地州级文化馆每年不少于2期,县级文化馆每年不少于1期。第二十三条

文化馆业务人员应坚持下基层制度,自治区、地州、县文化馆和文化站业务人员每年下社区、农村进行基层培训、辅导、调研的人均时间分别不少于18、24、36、40天。

第二十四条 文化馆应编印群众文艺辅导资料和信息资料,并积极创办馆办刊物,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指导交流。自治区、地州、县文化馆每年发布信息资料分别不少于18、15、12期。

第二十五条 大力开展数字化服务。建立本馆网站或网页,提供师资情况介绍、活动报名、展览、辅导、授课等相关服务,网站(网页)内容要及时更新。有条件的地区要在文化馆内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并免费对社会开放。

第二十六条 文化站作为最基层文化单位每年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单项性文化活动(含展览、比赛、研讨等),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举办科普、法制、农技、美化生活、卫生健康等讲座、培训,编办文化走廊、宣传橱窗开展宣传工作,组织文艺团队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积极组织指导、辅导所辖村文化活动室开展文化活动,每年文化下村活动不少于6次。

第二十七条

文化馆(站)除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外,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应重点增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外来务工者、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文化服务。

六、服务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八条 文化馆(站)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定岗定责进行目标管理,完善服务条件,确保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的落实,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同时应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安全。

第二十九条 文化馆(站)应在显著位置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每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率测评活动。对群众的意见或投诉要认真研究、及时回复,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十条

文化馆(站)工作人员须着装整齐,挂牌上岗,举止端庄,文明用语,服务热情。

第三十一条 工作人员应维持好公共活动场所秩序,因故离岗时须设立提示牌或由其他工作人员替岗。

第三十二条 文化馆(站)应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报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各地(州、市)文化馆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需抄送自治区文化馆。

第三十三条

结合国家、自治区开展的文化馆(站)评估和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县创建工作,自治区文化厅将按照免费开放服务标准对各地文化馆进行考核,并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七、附 则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6

关键词:维吾尔语动物名词植物名词喻体文化内涵

一、前言

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不同的文化氛围,造就不同的文化个体。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具有储存文化信息的功能。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语言自身必然.不断地沉积文化,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比喻是语言表达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手段之一,它蕴含了大量多彩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王希杰先生曾指出:“物理世界的相似点,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全人类都是共同的。对物理世界相似点的利用受到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的制约,人们只能在自己的文化和心理允许的范围内对物理世界相似点进行开发和利用。这就是比喻之所以具有民族性的根本原因。”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不同民族的语言在修辞方式上表现出很大差异。本文仅选取维吾尔语中极具特色的动植物名词做喻体的实例,探寻维吾尔语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

二、用飞禽猛兽做比喻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

人类与各种动物自古以来就朝夕相处在地球这一共同的家园,人类以飞禽走兽为食物,以牛马为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畏惧一些勇猛的动物,而产生了图腾崇拜。维吾尔先民自古以来就对鸟、狼、狮子、虎等飞禽猛兽产生崇拜,他们将这些动物的特征与人类某些特征联系起来,产生了用这些动物做喻体的比喻,这些比喻能反映出维吾尔族崇尚阳刚之美的审美特点。

狼被汉民族甚至许多民族看作是凶残、贪婪的化身,而在维吾尔先民心目中,狼却是该民族最重要的图腾之一,是神圣、威严的化身,是胜利的徽标。传说乌古斯可汗在征服乌鲁克时狼曾引导它走出困境。因此,常用狼来比喻“神圣、威严”。如:

(1)要顽强如野猪、力大如野狼,要暴怒如牦牛,狠猛如棕熊。(《福乐智慧》2311)

与狼的勇猛不相上下的老虎在汉民族心目中是“百兽之王”,人们对它既崇敬又畏惧。而用“虎”做喻体的比喻在维吾尔语中常具有勇敢、威严、强大、骠悍的比喻义,如:

(2)像老虎一样活一年,强似像兔子一样活百年。(《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4期)

(3)拼搏中要像豹子臂力过人。战斗中要像老虎强悍凶猛。(《福乐智慧》2310)

“狮子”也是维吾尔古代先民的图腾之一。高昌回鹘王自称“阿斯兰汗”(狮子王),龟兹回鹘王也称自己为“狮子王”,喀喇汗王朝也有受封的狮子王。因此,用狮子做喻体,比喻做事要胆大、勇猛。如:

(4)要像雄狮一样威严凶狠,像猫头鹰一样清醒。(《福乐智慧》2314)

(5)胆小如鸡、胆大如狮。(《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4期)

维吾尔先民“丁零人”在商周时期被称为“翟”或“狄”。而翟是一种鸟的名称。维吾尔先民对一些鸟赋予一定的联想意义,这些鸟类名词的比喻被运用到文学作品中,比喻义已经固定。如鹰这类猛禽,在新疆各民族中常被看作有志气、有理想、勇猛无敌的象征,维吾尔语中也同样。如:

(6)一只苍鹰胜过百只乌鸦。

(7)只要有一匹骏马和银鞍,骑士就像有翅膀的雄鹰。(《维吾尔情歌》)

汉民族常用鸳鸯来比喻忠贞的爱情和恩爱的夫妻,而维吾尔人对这种水生动物没有此类联想意义。在维吾尔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百灵鸟与“则那甫”来比喻忠贞的爱情。百灵鸟在这里指代的是追求爱情的男性。“飞蛾扑火”在汉语里比喻自取灭亡,多用于贬义,而在维吾尔语中,“飞蛾扑火”常用来比喻那些为真理、为爱情不惜自己生命的人。

三、用家畜做比喻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

维吾尔先民最初为“丁零”,公元4至5世纪就迁入塔里木盆地,在生产和生活中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牛、马、骆驼、山羊、绵羊等家畜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资料。在喀喇汗王朝前期,维吾尔先民就过着逐水草而生的游牧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因此,在语言中总是运用形象的动物做比,从中体现出特殊的维吾尔畜牧文化。

作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是戈壁荒漠的主要交通工具,它是维吾尔族畜牧文化的反映,维吾尔人看中的是它外形的高大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8)他像跑进山羊群里的骆驼。

这里的骆驼比喻人高马大,还具有超凡能力,与汉语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具有同样的比喻效果。

(9)“捡了纽扣,丢了骆驼”。

这里的“骆驼”就相当于汉语的“捡了芝麻,留了西瓜”里的“西瓜”,用“骆驼”喻主要的事物。

“马”象征勇猛和力量,维吾尔民族所处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铸就了他们勇猛彪悍、豪迈爽朗的性格,因此他们非常崇尚马的“勇”和“力”,在语言中产生了许多与马有关的比喻。

(10)买马要想一个月,娶老婆要考虑一年。(《语言与翻译》2002.4)(比喻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11)像小马驹一样,欢快地跳着。(可爱、欢快的样子)

维吾尔人往往根据表达的需要,在比喻中用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羊做喻体。我们通过维吾尔文学作品中作家对这些动物喻体的巧妙运用,能够感受到维吾尔人民与这些动物的亲密关系,更能领略到维吾尔作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不寻常的想象力。如:

(12)像羊羔一样温和的微微打着酣的老伴。(《最后的放牧人》)(表现人的温顺)

(13)妻子像大尾羊似的全身颤抖。(《早晨的梦》)(喻女人身体的肥胖、精神的不安)

(14)科学家好比羊群中的领头羊。(《维吾尔古典文学作品选》)(有知识、具有领导才能的人)

四、用植物名词做比喻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

以植物名词做比喻是各个民族中常见的现象。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这里生长的植物大都具有耐旱、耐寒的特点,因此,人们对这些植物建立的相似性联想与汉民族截然不同。维吾尔族民间在很早就有拜树的习俗,他们重视种树,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十分热爱,对生活在周围的一草一木都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因而他们将这些赖以生存的植物都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对树木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禁忌。如不允许砍伐院内、路边的独树;不能在树干、树枝上晾衣服;不能在树下倒污水等等。

白杨、榆树、垂柳、松柏都是生长在新疆的常见植物。在文学语言中,人们都经常用这些植物来比喻人的各种形态;垂柳、松柏则常用来比喻姑娘们颀长、苗条、妩媚的身材。

(15)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棵杨树,直挺挺地立在那

里。(《五棵杨树》)

(16)真是好姑娘,她像黄杏那么光洁,向垂柳一样苗条。(《葡萄沟纪事》)

(17)一个的身材像柏树,笔直而又修长,一个的下颌像白净的苹果。(《维吾尔古典文学作品选》)

维吾尔民族与花有着很深的渊源,在维吾尔族家庭中每家每户都会在庭院种植上各种各样的花卉植物。维吾尔语中也常用花来比喻女性温顺、善良、美好、天真、纯洁等品质。维吾尔族人还喜欢给姑娘们起带花的名字。如阿曼古丽、阿纳尔古丽、阿依古丽、阿孜古丽、阿依仙古丽等等,都具有美好的寓意。文学作品中也经常用花来比喻美人。如:

(18)你的睫毛像美人手上染的凤仙花颜色。(《维吾尔古典文学作品选》)

(19)抚摸着像牵牛花似的同自己缠绕在一起的姑娘。(《最后的放牧人》)

(20)石榴花般的库尼杜孜围着雪白的围巾。(《五棵杨树》)

在汉语中,“葵花向太阳”隐喻人“忠心耿耿、终身追随”,而在维吾尔语中“aptappεrεs kyng εbaqqandεk”则比喻“趋炎附势,阿谀奉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和园艺业在各民族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逐渐突出,维吾尔民族对各种花卉和植物相同的爱好以及给花赋予的意义也逐渐趋同。

红柳、骆驼刺、飞蓬适宜于干旱气候,是生长在新疆的特有植物,而苹果、杏树、巴达木、石榴、香梨、桃等果树也是新疆主要的经济果木,用这些名词做喻体产生的比喻,在维吾尔作家笔下可谓栩栩如生。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使语言具有与生活同样丰富的能指功能,而且使语言更具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

(21)快乐就像蒲绒柳絮飞扬飘散,一切的一切全都落空。(《葡萄沟纪事》)

(22)看着他红柳般裂口的手指。(《洪流》)

(23)一个的眼如巴达杏。(《维吾尔古典文学作品选》)

(24)残雪如同受惊的骆驼刺……(《犄角》)

(25)像咬巴达木一样响亮地亲你。(《洪流》)

(26)这女人可是我从一大堆人中像恰马古般拔出来的。(《洪流》)

新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探讨 篇7

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在经过长年累月的文化积淀后,都会形成各种有着鲜明特色的文化,饮食文化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新疆,以其具有的异域风情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更是中华各个名族中的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文化的含义、特点、展望进行多方位的探讨,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

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含义

饮食与服饰、住宿等生活日常需要一样,对人类发展做出指导性作用。当人类把食物从生食过渡到熟食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人类智慧开始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开始区别于动物的开始。维吾尔族祖先也不例外,他们把饮食作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核心部分,广泛的结合了环境方面的各种因素,造就了自己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

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是指维吾尔族人民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地域内寻找食物和材料,并借助这些工具,进行能够满足自身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同时产生了各种技艺、艺术现象、工具器皿包括与饮食有关的各类民族习惯、规则等,最终形成了具有一整套精神推动力的文化总和。

二、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的第一要素,而饮食文化就是人类获取和创造的有关饮食的所有成果和习俗包括餐具、食材等等有关“吃”的合集。同样,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是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的伴随物,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和本名族相关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饮食特征,这就是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其主要有四点。

(一)地域性。

新疆地处西北地区,为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小雨200毫米,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且因为交通运输的不便,造成农业经济水品不发达。在历史长河中,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形成了不同于内地民族尤其是汉族的鲜明特点,即饮食方法、饮食风俗和饮食习惯。例如维吾尔族主要以牛羊肉为主,烹饪方式以煮、烤为主。

(二)延绵性。

延绵性是指一个民族自身规定且被多数人认同的习俗,同时具有稳定性的精神,一代接一代人传接下去。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是最为古老,也是最为年轻的一种文化,它把饮食文化、饮食方式和饮食伦理道德传承了下来。自从他们的祖先开始为第一次生火而恐惧,制造第一把饮食器材而开心开始,就产生了饮食文化。如今各种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层出不穷的食品生产线,使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得以改变,原先的饮食习俗会收到影响,向新的模式发展。但这个过程中不仅没有使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丢失原有的传统,更让他们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让内地的各类民族品尝到来自西域的美食,从而对整个民族认同感有更加强烈的意识。因此,他既是沧桑古老的,也是生机勃勃的,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三)交融性。

文化的交融性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饮食文化也会表现一定的同步性。维吾尔族饮食文化自成一体,但是经过多年的民族融合以及商业往来,对其自身文化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延展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既保持自身底蕴,又综合其他因素的文化体系。因此,饮食文化的相互交融,不仅没有使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湮灭,反而促进它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到来,新疆人民生活水品不断上升,各族人民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高,也扩大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成果,使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现给全国各族人民。

(四)宗教性。

对维吾尔族而言,伊斯兰教对全民族的信仰影响很深,触及生活的各个层次及方面,饮食方面也影响极深,使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古兰经》中有禁令例如“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9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然可吃。”。维吾尔族在长期受宗教影响下,饮食习惯就发展为民族禁忌,不仅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注重在家庭宴饮、节日迎送、庆寿、丧葬等群体性活动上。

三、对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展望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8

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舞蹈教学,影响干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享受精神生活带来的快乐,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舞蹈是精神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利用优美、放松的舞步来缓解人们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维吾尔族在舞蹈方面具有很强的造诣,且其礼俗性、 表演性更强,注重的是自娱自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民族的特色和区域特色。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很多情况下都会借助舞蹈来增加业余生活的情趣,放松心情,改善生活质量。舞蹈是在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其中渗透着多年来该区域的文化精神内涵,所以要想真正的学习该区域的舞蹈,对舞蹈充分的认识,就要将舞蹈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展现舞蹈中的文化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属于少数民族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包含了维吾尔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舞蹈文化,代表性极强。下面重点探究维吾尔族舞蹈文化对学生舞蹈学习的影响和干预。

一、维吾尔族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从维吾尔族的现实生活中逐渐发展而来,其中必然会渗透着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和文化气息。维吾尔族舞蹈是在古代鄂尔浑河流域鹊族乐舞和天山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维吾尔族舞蹈又汲取了古西域乐舞中的精华,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改进,逐渐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 具有多种形式和风格的舞蹈艺术。维吾尔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蕴含着维吾尔族地区的文化和思想, 透过维吾尔族舞蹈,很自然而然的就会流露出维吾尔族地区的景象。通常在维吾尔族舞蹈中采用鲜明的、艳丽的颜色作为主打服饰的颜色。

二、维吾尔族舞蹈文化

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多种宗教信仰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了丝绸之路的影响,其中舞蹈文化中渗透了阿拉伯文化、西域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多种类型, 多种文化形式导致维吾尔舞蹈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跟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维吾尔族舞蹈中每一种形式基本都跟传统节日有关,真正实现了舞蹈文化跟传统文化融合的局面。同样,在传统名族节日期间, 舞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在舞蹈中融合着各种民俗性的节日文化,所以每一种维吾尔舞蹈形式都各具特色,每个动作和神态中都渗透着节日的气息。

三、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跟舞蹈教学的结合

(一)舞蹈动作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

吾尔族舞蹈舞姿挺拔有力、旋转步伐较快,结构感明显,且手鼓欢快的特点,所以将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贯穿于学生的舞蹈课学习中,首先要对其舞蹈动作等进行约束和限制,同时要将维吾尔族舞蹈的体态、动作和姿态等进行分析。舞蹈教学中从维吾尔族文化中来了解本民族的特点,了解舞蹈中体态和动作的来源,明确每个动作和深情的含义后,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就会更容易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才会提高舞蹈的水平。

(二)在了解和领悟维吾尔族文化基础上学习舞蹈

要想真正的让学生学好维吾尔族舞蹈,首先要对本民族的舞蹈文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或者学生可以亲身到该地域去体验下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然后针对维吾尔族舞蹈进行分析,从舞蹈中对舞蹈的动作和神韵进行分析, 甚至要探析舞蹈的音乐节奏。因为很多维吾尔族舞蹈中音乐节奏正式人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的节奏状态。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了解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感受舞蹈中文化内涵,有利于舞蹈动作和精神内涵的掌握。在指导学生学习舞蹈过程中,要注重舞蹈节奏和幅度等要素,注重动作的轻重缓解,领悟舞蹈中赋予的情感和思想, 体现出舞蹈的表现力。

(三)增强维吾尔舞蹈的审美感知

学生要想学好维吾尔舞蹈,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就是让教师从维吾尔族舞蹈的审美出发,在训练中,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疲劳和乏味,更重要的是要展现维吾尔族舞蹈的美。让学生从身心出发,接受这种具有民族思想的舞蹈,通过舞蹈的动作、神态、节奏、 音乐等各方面来展现不一样的舞蹈美。所以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就会被感染和熏陶,认真、刻苦的学习舞蹈。

四、结束语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9

养老文化主要是指家庭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1]。其中民族养老文化是指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礼节、惯例、价值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 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养老问题的基本的看法、道德规范等文化积淀[2]。笔者认为, 所谓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是指维吾尔族人长期受绿洲文化、草原文化和坎儿井文化的熏陶而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关于养老观念、养老思想、养老习惯、养老理想和养老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和总称。受农耕民族道德观念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 维吾尔族人已形成了以家庭养老、邻里帮助为主, 社区互助为辅的, 多层次、多渠道的特殊的养老文化, 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两个方面。从内涵上看, 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既有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理性认识, 又有关于老年人的伦理思想, 主要包括关于政治、经济和宗教方面的某种理念。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具有继承性、多样性、连续性、独立性与融通性等特点。其中, 孝顺父母和尊老爱幼为基础的孝文化是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和支柱。如果西方国家的社会化养老是一种制度安排, 那么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可以说是维吾尔族人的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则, 家庭养老和邻里互助是这种传统养老文化的必然选择。

二、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的基本内容

1. 尊老敬老

与西方文化不同, 维吾尔族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敬老作为新疆各民族的传统习俗, 规定凡长辈与晚辈同行时, 年轻人不可超越长者走在前面, 只能随后而行;集会或聚餐时, 如果有长者在, 晚辈皆不得上座, 必须请最长者坐首席, 其他人一律按辈分和年龄依次就坐;会晤或讨论问题时, 青年人须待所有长辈都发过言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晚辈不许在长辈面前抽烟、喝酒或说脏话, 不能在长辈面前歪戴帽子和斜穿衣服, 不得在长者座位前穿行;路遇长者应手按腹弯腰施礼侧立让路;给老人端饭、送茶必须双手捧上。维吾尔族传统伦理道德规定年轻人必须怜悯老人;对身体虚弱和年老多病的老人应严加关怀和帮助。由于尊老美行普遍存在, 老年人心情舒畅、无优无虑地安度晚年, 尊老美德已成为新疆老年人健康长寿和选择家庭养老的主要原因[3]。

2. 家庭养老观念比较强, 以孝为核心

首先, 维吾尔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被沙漠和崇山峻岭相分割的相对孤立和狭窄的绿洲之中, 村落之间除了血亲、姻亲与集市交易之外, 很少有其他的往来。因此, 人们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由于交通不便、孤立自足, 许多村民从生到死没有到过邻近的村子以外的世界,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很强, 代际关系比较融洽。其次, 维吾尔族人生活相对封闭, 村民之间, 对方的脾气、好恶、生活状况, 甚至其祖宗三代都是了如指掌。虐待老人或对父母不孝者必然遭到周围人的谴责和唾骂。社会舆论对家庭养老虽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 却有道德上和习俗上的约束力和引导力。

3. 自足意识比较强, 老人养老需求不高

维吾尔族人居住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 商品经济不发达、物质资料不丰富、家庭经济微薄, 养老能力十分有限, 自足意识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不会知足是人最大的耻辱。因此, 新疆农民生活非常朴素, 老人养老需求非常简单, 只要满足衣食吃住, 别无他求。

4. 团结和谐

维吾尔族人主要生活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天山、昆仑山周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多人少, 自然环境恶劣, 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因此, 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 逐步认识到“没有团结就没有力量, 没有团结就无法生存”[4]。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团结、和谐, 在举行婚礼、割礼、葬礼、祭祀等仪式时, 邻舍、亲戚、学友、同乡、知已等人能够互相提携相助。对残疾人、孤儿寡妇、穷人等不乏怜悯与相助。维吾尔族人的凝聚力不仅增强了本民族内部的亲和力, 而且也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道义力量与精神保障。

5. 养儿防老

维吾尔族传统家庭是以父亲或丈夫为核心的封建家长制度家庭。家庭成员一般包括祖孙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多子女的家庭, 在儿子长大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家, 另立门户。父母身边通常要留下一个最年幼的儿子, 作为养老送终的依靠, 独生子一般不分家。维吾尔族传统家庭中, 两代人为核心家庭和兄弟妯娌共住的联合家庭居多[5], 呈现出家庭规模特大化的趋势。维吾尔族村落地多人少、人均收入低、儿童死亡率高、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子女个人养老能力十分有限, 只有家庭人口比较多的家庭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 维吾尔族人计划生育意识比较薄弱, 一般对家庭养老方式持肯定态度。

6. 养老文化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自从维吾尔族人改信伊斯兰教以后, 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知足、邻里互助等传统养老观念被宗教化。伊斯兰教教义普遍认为孝顺父母是子女的天职、虐待父母罪孽深重, 人与人之间不应互相仇视、互相伤害, 而应当相互同情、相互怜悯、相亲相爱[6]。伊斯兰教教义还规定富有者必须把纯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帮助那些老人和穷人, 这种宗教理念有利于尊重老人等养老习惯的产生和发展。

三、少数民族传统养老文化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关系

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农村养老制度和养老方式的改变, 而且是一种传统养老文化的扬弃和改变, 因此必然受到传统养老文化的影响。养老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现代养老保障模式的巩固和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作用。维吾尔族人的传统养老文化至今在南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 其正面和负面影响长期并存, 负面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因此, 为了发扬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尊重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的积极因素, 现阶段应当坚持家庭养老模式的主导地位

首先, 维吾尔族人代际关系相对融洽, 家庭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家庭既是一个生产单位, 又是一个保障主体, 也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如今, 南疆农民总体收入比较低, 个人养老能力较差, 老人对家庭的依赖正在显著增加, 维吾尔族老人在物质上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只要吃饱穿暖就行, 但精神需求甚高。在现实中, 如果忽视精神赡养, 只重物质供养, 往往失得其反。维吾尔族农村社区普遍存在帮助老人干家务, 梳理头发, 讲故事, 读书等风俗习惯, 这为农村社区的家庭养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 新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国家养老方面财政投入不足、农民参保能力有限, 对于经济极不发达的南疆农村地区来说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 可在一定的时间内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养老负担。

2. 积极化解维吾尔族养老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做好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的过渡工作

少数民族传统养老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 促进和阻碍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一方面, 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把个人的养老尊老行为上升到道德和宗教的层面, 对个人养老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另一方面, 这种家庭养老文化的强化不利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普及和发展。大部分农民总是把农村养老保障与乱收费混为一谈, 甚至有些年轻人认为父母参加农村养老保障是自己不孝顺和软弱的表现, 感到耻辱, 从而反对父母参加养老保障。有些老人还认为参加农村养老保障相当于对子女的不信任, 丢尽子女的脸[7]。类似观念严重妨碍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要从现在做起, 做好养老方式转变的过渡工作。

3. 保证社会主义先进养老文化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的主导地位

虽然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是目前新疆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 但社会养老是农村养老的必然趋势和历史主流, 也是新疆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能力弱化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当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先进媒体大力宣传现代生育文化和养老文化, 承担应尽的财政责任、法律责任和政策责任, 坚持对传统养老文化的扬弃, 最终实现各民族传统养老文化的有机融合和传统养老文化向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养老文化的顺利过渡。

摘要: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养老文化, 特别是少数民族养老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疆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已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帮助、社区互助和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文化。这种养老文化在促进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同时, 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应吸取其合理成分, 坚持社会主义养老文化的主导地位, 积极引导传统民族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建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养老文化。

关键词:传统养老文化,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辉.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J].人口学刊, 2001, (1) :45.

[2]阿布力孜.玉苏甫.新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移民的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 2006, (12) :40.

[3]刘永谦.维吾尔族尊老美德与长寿的关系——新疆百岁老人调查[J].新疆大学学报, 1991, (1) :12-17.

[4]聂爱文.民族谚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 1999, (2) :57.

[5]曹红.维吾尔族传统家庭及家庭功能的变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 :29-30.

[6]任维桢, 孙力.伊斯兰教伦理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J].中国穆斯林, 2006, (1) :4.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10

一、文化转型与维吾尔族服饰文化

服饰研究学者玛丽琳·霍恩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社会遗产都会随着发生在整个文化氛围中的变化而产生变更,因此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在那个时代的服饰中留下它独特的视觉印记。”[1]伊斯兰教的传入,给维吾尔族文化带来了转型。

维吾尔族花帽款型的迥异,是文化与生态互动的结果,从而形成区域性差异。人们从花帽的材质、图案、色彩以及绣法上就可轻易分辨出花帽出自何处,戴花帽的人来自哪个地区。在民间,花帽的材质、图案、色彩以及绣法各有讲究,不同特色又反映出各地区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而“巴旦木朵帕”则是一种用巴旦木核纹样绣制的男士花帽,这是喀什地区的风格。将“巴旦木花”分别绣制在帽子的四周,形成围绕帽子花环形状,也是具有其内在含义的,诸如它象征人生四个阶段的经历。维吾尔族花帽色泽艳丽,种类繁多,样式各具特色。花帽采用的底色与图案颜色对比强烈,通常是以墨绿、紫红等为底色,图案配以蓝绿、橙红等纯色。

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于是在服饰的装饰性纹样中,还是以植物纹样和几何图形为主。但西域绿洲农耕文化中,几何与植物纹样与色彩运用,在前伊斯兰时期早已存在,表明传统文化隐性基因生生不息,很难说完全是受伊斯兰教影响的结果。古老的、原生态的审美习俗从来没有退出他们的文化系统。这些色彩元素和图案纹样,出现在我们所见的领边、胸前、袖边以及裙边上就是很好的例证。维吾尔族服饰多以红色、蓝色、绿色以及白色为主,这些颜色也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红色是对火和太阳的崇拜;蓝色与上天是同义词;绿色是对生机勃勃绿洲的向往;而白色是纯洁的象征。

服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并形成鲜明的风格特征。作为在舞台上呈现的舞蹈艺术,舞蹈服饰不仅要保留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而且要能够完美展现舞姿。即便是创新,也要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因此,维吾尔族的花帽、辫子、大摆裙以及高跟鞋,成为了本民族舞蹈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无可替代地出现在舞台上。

二、舞蹈服饰进入课堂训练的必要性

服饰作为民族的文化表征,规范化的民族舞蹈服饰进入课堂,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而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师生的文化传承意识。首先,要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服饰文化就是一个有效路径。服饰的发展和变化反映着维吾尔族的历史,体现着该民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其次,服饰能从外在的装束上赋予人们一种自信,穿着维吾尔族服饰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有一种对其文化的认同感。最后,统一的维吾尔族服饰,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维吾尔族的文化世界,无需考虑你来自哪里,是否会跳维吾尔族的舞蹈。你只需跟着老师的节奏,跟随音乐的指引,就能尽情徜徉在舞蹈艺术的妙境里,融化在维吾尔族文化的汪洋大海中。舞蹈服饰进入课堂训练有助于肢体的记忆和舞蹈技能的提高。毋庸置疑,课堂训练是为舞台演出奠定基础的关键。对于初学者来说,体验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的魅力,达到人衣合一的默契程度,平时的着衣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初学维吾尔舞蹈者而言,由一个从陌生到适应,再到“舞衣合一”的境界,是必须用心去体验和感受的。花帽和辫子最能体现维吾尔族姑娘的特征,它也成为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象征。维吾尔族舞蹈有大量的旋转技巧和腰部动作,并且动作幅度较大。无论是急速旋转还是腰部动作,辫子既是一个审美符号,同时也会形成一些阻力,增加动作完成的难度。对于这些,我们只有去努力练习。娴熟的技巧是依靠平时的训练达成的,只有在训练的时候严格按照演出要求来完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平日的课堂训练中,因跪地起身踩到裙边,以致影响舞蹈动作不能顺利衔接的例子比比皆是。动作与服饰的契合,舞者对服饰的自如驾驭,是舞蹈艺术追求的完美境界。舞蹈服饰带入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的有效途径,让服饰与肢体融在一起,让技巧在服饰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维吾尔族人的传统化妆术 篇11

这种现代和古老化妆术化妆品共处共存、交相辉映的奇特景观,成为又一道独特亮丽的民俗风景。

“容颜似太阳般光彩夺目,眼睛似海拜尔的卡菲尔乌黑明亮。身材如桧柏、云杉婀娜修长,樱唇像宝石般澄澈发光,皓齿如珍珠排列成行。面颊如苹果般光滑润泽,眼眶似巴达杏纤巧漂亮。黛眉若两弯妩媚的新月……”但凡在新疆生活或来过新疆者,都会赞同维吾尔族古代诗人阿塔依对维吾尔族美女的这番描述。

而天生丽质的维吾尔族女性们,并不满足于自己与生俱来的姣好容颜,想方设法使自己锦上添花。于是,在漫长的生活和美容实践中,创造并形成了自己独特、实用的传统化妆术。

可以说,维吾尔族女性的美貌除了遗传因素,还得益于她们世代相传的传统天然化妆品、化妆术的运用。

美眉的秘诀

维吾尔族传统化妆术涵盖了美发、美容和美甲三个方面,从头做到了脚趾甲,每一处能修饰的地方都不肯放过。聪明的维吾尔族女性深谙“魅力在于眼睛”的要旨,把眉眼的养护、化妆、修饰放到了首要位置。

维吾尔族姑娘重视眉毛的养护修饰,除了追求漂亮,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维吾尔族姑娘远嫁他乡,母亲思女心焦,整日以泪洗面。后来听说女儿远嫁是因为双眉间距远,为了尚年幼的小女儿不再远离自己,母亲就四处寻找能让双眉靠近的良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山里找到一种能帮助眉毛生长的奥斯曼草。此后,母亲就每天用这种草的汁液在小女儿的眉头处涂抹。天长日久,眉毛不但变得又长又黑,且此前没有眉毛的眉头处也长出了浓密的眉毛,双眉间的距离渐渐靠近了。小女儿长大后,果然被一位同村的青年娶为妻子,母女随时都能相见,没有了对大女儿那种相思之苦。后来,别的母亲也效仿她的做法,在女儿出生七天后就开始用奥斯曼涂眉描眉,有的还把两眉连在一起。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就成为了一种习俗被延续下来。

奥斯曼草,也就成了维吾尔族女性描绘、养护眉毛最主要的“秘方”。现在许多女孩在用奥斯曼描眉时,依然喜欢用比眉毛略细一些的线将双眉连接起来。而那些眉毛天生就长得近,仰或直接就连在一起的女孩,也就被看成是一种运气、福气。于是在维吾尔族民间诗歌中,就出现了用“唇如花蕾,双眉衔接,面颊红颜”(维吾尔族古代诗人福图依诗句)来形容姑娘美貌的诗句。

可见,维吾尔族女孩用奥斯曼描眉,将双眉连接在一起,早已成为一种美丽的标志。除了追求好看以外,其中更包含了一种难舍难分、血浓于水的母女情怀,一种感人至深的民族文化。

奥斯曼能促使毛发增长的功效,在后来也得到了医学和科学的证实。

奥斯曼是一种形如柳叶、长度一拃左右、饱含墨绿色汁液的草本植物,学名“欧洲菘蓝”。《维吾尔药典》记载:“乌斯玛(奥斯曼)俗称生眉草,用乌斯玛草汁长期涂抹眉部,可提高毛囊活性,促进眉毛生长。”

根据奥斯曼的这一特性,新疆药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刘庆华教授从1980年开始潜心研究,10年后终于发现了从奥斯曼中提取生眉活性因子的方法。随后,奥斯曼眉毛增长笔应运而生,并于1993年在法国举办的第84届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得特别荣誉金奖。之后陆续获“第22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20多项国内外大奖。

近年来,利用奥斯曼的活性组织开发出的眼线液、睫毛增长液、美发洗发液以及沐浴液纷纷上市。而早在没有任何分析实验仪器的千百年前,维吾尔族人的先祖们就能够知道奥斯曼有促使毛发增长的功效,并广泛使用,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和钦佩。

用奥斯曼描染眉毛,只需将它的汁液挤轧出来,用缠有少许棉纱的棉棒蘸着,在眉毛上和眉头处描染,或直接将双眉连接起来,反复两三遍即能达到她们喜欢的墨绿色。为了让女孩眉毛长得更长更密,母亲们往往在女儿尚在襁褓中时即开始用奥斯曼为其涂染眉毛,只是在给幼女涂眉时,不像少女少妇那样精细漂亮,涂抹出个大概就行。

nlc202309081319

除了美眉,维吾尔族女性对美眼亦颇重视,其手段主要是描画眼线,以使双眼显得更大而明亮。

传统的眼线工具,是一种铅质矿物——苏尔曼。苏尔曼眼线笔一般为火柴棍般长短粗细,一端带尖的铅质细棒,与之配套的是一块状铅质“磨石”。使用前需在“磨石”上磨笔尖,一是为了修整笔尖形状,二是磨出少许铅粉,否则光滑的笔尖很难描画出颜色来。实际上,苏来曼眉笔的颜色就是它自身的铅质粉状物,据说苏尔曼也有养护眼睛的作用。

用奥斯曼还是用苏来曼描眉,取决于个人爱好和季节因素。在没有奥斯曼的冬季与春季,描眉画眼线就全靠苏来曼代劳了。

布衣时代的摩丝与指甲油

除了奥斯曼、苏尔曼受当时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维吾尔族人其他传统“化妆品”同样以植物为主,并辅以个别矿物。这些天然植物化妆原料,有用于染指甲的“海乃”,有采自沙枣树上的护发定型用胶体“依林木”。

依林木和海乃的使用相对比较麻烦。

自己采回或买到的依林木都呈结实的固体状,不能直接使用,得先砸碎,用水浸泡,待其与水融合成稀糊状时才行。往头发上抹依林木,或用梳子蘸着梳抹,或直接用手擦抹。在头发的各部位都抹到抹匀后,就可以按各自的喜好作发型,能保持很多天。在没有摩丝的久远年代,用树胶给头发定型,以免被风沙吹乱,不失为一种聪明有效的做法。

相比之下,用海乃染指甲最麻烦费时。海乃的着色力不是很强,为能让它持久一些,操作时就需要较长的时间。首先,得把海乃的茎叶和花一起剁碎,再选择些长出不久的青葡萄,将其汁液挤入搅匀。染指甲时,先用做好的海乃渣堆满手心,收拢五指攥紧,再用海乃渣堆埋盖住五指,最后用塑料布将整个手紧紧地包起来扎紧,保持五六个小时以上,待海乃和葡萄汁渗入指甲后才能解开。染好的指甲呈橙红色,由于指甲周围也在接触染料,也都成了橙红色,洗几次后,手指上的颜色就会除去,只将指甲上的海乃染料保留下来。

除了用海乃染手指,有许多浪漫的女孩还进一步发挥,把美甲延伸到了脚上,让脚指甲享受和手指甲一样的待遇。夏季,经常能看到一些穿凉鞋的姑娘或少妇,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染上海乃的橙红,与那些用鲜亮的指甲油染出五颜六色的脚趾形成有趣的对比。

海乃的魅力,不但让维吾尔族女性对此不舍不弃,世代相传,还吸引了许多汉族姑娘和她们一样用海乃草染手指染脚趾,乐此不疲。

由于用海乃染指甲太耗时,手指一旦包上染料就什么也干不成了,那些家庭主妇们为不影响劳动和家务,染指甲一般会选在睡觉前。干完一天的家务,安顿好一切,最后再打理指甲上的事。经过一夜,染料充分渗入指甲,既不耽误睡觉又不影响白天做事,可谓一举两得,从中也反映出了维吾尔族妇女勤劳智慧的一面。

传统化妆品魅力犹存

上述用品,除了各自的化妆作用外,还都有着一定的生物养护功能。据说,苏来曼对角膜炎有一定的疗效,且能养眼明目,经常使用,眼睛会又黑又亮。海乃能治疗手指上的毛刺病,常用它染指甲,指甲周围就能光光滑滑。依林木也能养护发质,经常用它的人头发会又粗又黑,即使到了今天,依林木作为洗涤和护发天然原料,依然被广泛使用,为更好地养发乌发,人们还在依林木中加入生姜和奥斯曼等物,使得其效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

随着人们对海乃的不断研究和认识,这种古老的植物染料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前些年,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从巴基斯坦等地进来的由植物海乃提炼加工出的粉状海乃染料,并在原有用途上扩展出了新的功能——除了染指甲,还能当焗油剂使用。染指甲时的操作与植物海乃有些相似,但更省时省事,只需将粉末加水搅成胶糊状,分别堆于手指,用塑料布包扎,稍候即可。用海乃粉焗出的头发呈现淡淡的板栗色,非常自然。由于取自天然植物,对头发不但无害,且有养护作用,深受维吾尔族女性的欢迎。

在维吾尔族传统化妆术中,除了现存的上述几项,还有用红花的花瓣做胭脂和口红,用樱桃和玫瑰花汁相混合,涂抹脸蛋和嘴唇的做法。现在,红花、樱桃、玫瑰花已退出化妆舞台,被效果更好、使用更方便的口红、胭脂所取代。相比之下,奥斯曼、海乃、依林木、苏来曼因其特有的优势和现代化妆品难以取代的魅力,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现代化妆品生产飞速发展,各种品牌名目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的今天,在喀什等地,依然有大量的维吾尔族妇女对这些传统化妆品情有独钟。于是,在喀什的农村和近郊很容易就能够找到种植在地里的奥斯曼和海乃,巴扎上经常可以看到叫卖奥斯曼、海乃的女孩和妇女,凡卖药的店铺和地摊上也大都有依林木出售。

这种现代和古老化妆术化妆品共处共存、交相辉映的奇特景观,成为又一道独特亮丽的民俗风景。

维吾尔民俗文化 篇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的133团, 是农八师维吾尔族人口最集中地方, 而133团的9连又是133团维吾尔族人口最集中、人口比例最高的连队, 因而133团9连是研究农八师维吾尔族生产、生活最具有典型性的连队。133团9连是陶峙岳将军的22兵团的一部分, 其中80%以上是维吾尔族, 还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屯垦戍边实践中, 维吾尔族逐渐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笔者于2010年7月12~7月31日, 对133团进行了为期20天的田野调查。使用了资料搜集、入户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采用笔记和拍照的方式对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其间曾对团部机关、电视台、团部社区、七连、九连进行调研, 其中以九连为主进行入户访谈。本文主要从饮食文化、服饰、家庭装饰、婚礼习俗和婚姻观念等方面来谈维吾尔族的文化认同。兵团的维吾尔族文化程度相比地方要高, 维吾尔族除保留一些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外, 大量吸收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 进行吸收和再创造。

2 民族连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表现

133团9连也叫苏盖提村, 1959年建连, 当时叫下野地四场。距团部3km, 交通方便, 地貌平坦。房屋是团场统一建造, 两户一栋房子, 每家住房面积60㎡以上。排列整齐, 房舍之间道路四通八达。有回、苗、汉、维等几个民族, 其中维吾尔族占80%以上, 居住格局呈插花式, 即汉族插花式散居在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

从对整个连队的观察和对20多户的入户访谈中, 我们感觉到维吾尔族对中华文化达到了高度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饮食文化

农八师133团主要由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组成, 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 逐渐融合吸收了各族各地的饮食文化。

凉皮是各族人民都喜爱的食品。维吾尔族群众也喜欢吃这种既方便又可口的食物。凉皮用料考究, 用各种香料熬成汤, 用芝麻花生炒熟做调料, 调味时还要放点香油、油泼辣子, 最后还有个点缀, 放点黄瓜丝、香菜, 不但色泽好, 增加视觉效果, 而且口感也不错, 吃起来津津有味。在133团, 凉皮店也很多, 凉面、凉皮、擀面皮、牛筋面, 红薯粉皮等, 各种系列食品, 应有尽有。

维吾尔族的馕是维吾尔族对兵团饮食文化的一种贡献。是各族人民都喜欢吃的一种面食干粮。馕在过去只是为了家庭的食用, 定期打制。但是现在维吾尔族的许多人已经把馕作为一种商品, 成为各族人们共享的美味食品。团部就有好几家卖馕的店铺。维吾尔族是个非常好客的民族, 有时候汉族兄弟去家里做客, 也同样受到热情的款待, 奶茶、抓饭、馕是最常有的招待食品。在133团9连, 就有很多用来打馕用的囊坑。一般是几家合起来打, 10天或者半个月打一次。具体周期随天气和农活的忙闲而定。维吾尔族妇女平时也帮汉族人家打馕, 在约定的时间内, 带上发好的面去就可以了。

烤包子也是维吾尔族传统饮食。用羊肉、南瓜或者胡萝卜做馅, 用薄面包成四方形, 再放入烤炉里烘烤。味道鲜美, 色泽鲜黄。现在不但是维吾尔族喜欢吃的食物, 也是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喜欢吃的食物。这是维吾尔族对我们饮食文化的又一大贡献。

维吾尔族现在也普遍蒸包子、蒸馒头、蒸花卷, 包子的馅有时候和烤包子接近, 如羊肉胡萝卜馅就是采用烤包子的馅。有时候也完全依照喜好, 随意搭配, 有荤有素。

烤肉是维吾尔族在饮食文化中的又一大贡献, 深受各族人们的喜爱。如今的烤肉不但在家庭中是极品, 在饭馆, 大排档也是主要的菜肴。烤肉的用料考究, 一般都要用较嫩的肉, 也很讲究火候, 调料的选用也很特别, 除盐、辣椒面外, 还有一种叫孜然的调料面, 在肉块烤熟时撒上调料, 并要互相拍打, 让肉入味。现在的烤肉已经是各族人民的家常食品。尤其在夏天, 夜市上烤肉摊很多, 常常是宾客满座。

在兵团, 各族人们的饮食文化已经融为一体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互相借鉴, 互相提高。尤其是维吾尔族从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中吸收了各种饮食方法, 最大的变化就是蔬菜的种植和食用, 以及相应的烹饪技术的学习和提高, 饮食越来越丰富了, 营养搭配也越来越全面。

2.2 服饰

走在133团9连就连团场, 年轻人只看衣服, 分不出是哪个族的。他们基本都穿西装、休闲装, 像牛仔裤, T恤衫, 是最常见的服装。维吾尔族的年长点的男子只在帽子或衣服的装饰上体现民族特色。年长的女子虽然还保持了穿裙子的习惯, 但是裙子的款式和花色, 已经趋向市面上流行的面料和花色。而本族的花色图案已经不是很常见。年长妇女包头巾的习惯还有所保留。笔者有幸走访了一位以前是133文工团的女同志:

姑力仙, 38岁, 1988年初中毕业入民族歌舞队, 穿衣打扮很时尚, 都是当下流行的服装。自述1991年结婚, 婚后老公每年夏天都给她买四五套衣服。问:现在你自己还穿不穿本民族特色的服装?答:只在表演节目或节日庆典时穿, 自己也没有了, 要用都是去租借。

近年来, 维吾尔族特色的饰品也深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喜爱, 那些饰品在保留本族特色的基础上, 已经注入了新的元素, 如色彩搭配上渐趋素雅。丝巾和羊毛围巾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维吾尔族的丝巾既保留了传统的工艺, 也注入了新的元素。在色彩上, 虽然保持色彩艳丽, 图案夸张的传统特点, 但是在色泽、质地上都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如吸收了汉族文化素雅的一些元素, 图案有一定的浓淡、疏密层次。现在的羊毛围巾一般都保持有维吾尔族人喜欢的图案, 但是色彩搭配上已经趋向和谐。一般采用同一色系的色彩来搭配。图案设计也体现维吾尔族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宗教信仰等。如图案喜欢选用巴旦木花、石榴花等经过变形夸张的图案, 美观大方。既实用又有装饰效果。不少妇女也选择用普通的市面上卖的丝巾, 戴着也很美观。

2.3 家庭装饰

连里的维吾尔子家庭装饰在体现本族的特色同时, 也吸收了汉族家庭的现代化装饰。团场的房子一般都是楼房式的结构。有卧室 (一般都是两个或三个) 、客厅、厨房。走进133团九连的家庭, 几乎每家的客厅都有电视机、冰箱、沙发, 茶几。

墙上的装饰除一些风景画之外, 还有十字绣作品, 装裱以后的十字绣作品现在更加美观, 不仅逼真, 色彩明朗, 而且还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维吾尔族妇女在农闲都喜欢绣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风景、书法等作品, 既美化了家庭, 又丰富了生活。

窗帘的选用也很考究, 卧室一般都选用红色、橘色等暖色调的加厚面料, 且都有花边。客厅一般选用黄色、粉色、浅绿色等宁静的冷色调, 面料光滑、结实耐用, 微透光, 显得庄重大方, 且打成三倍的褶皱。

走进维吾尔族家庭, 眼前会随之一亮, 既现代又有民族风味。有电视、冰箱、沙发, 上面都喜欢盖上绣花的布, 现代中透着传统的维吾尔族喜欢装饰的特点。更有特色的是家中还保留着挂壁毯, 铺地毯的习惯, 有些人家的床上白天也铺着地毯。有的汉族人家里也在客厅或者卧室铺地毯。各族互相吸收彼此优秀的文化, 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相得益彰, 共同发展。真是传统中融入现代元素, 本民族中融入其他民族文化元素。

2.4 婚礼习俗和婚姻观念

婚纱是各族姑娘结婚时的首选服饰, 也成为维吾尔族姑娘的首选服饰。主要有白色、粉红两色。婚纱照也是少不了的一项程序。结婚发请帖也成了维吾尔族用的一种请宾客方式。请帖的款式、颜色也越来越丰富。现在接新娘都用小轿车, 一般都在酒店举行婚礼。宾客一般带去的礼品都是现金, 取代过去的实物。在婚宴结束后, 维吾尔族保留了跳舞的习俗, 不过跳舞的内容不限于本族的舞蹈, 增加了现代舞, 如:四步、三步现代交谊舞等。

团场维吾尔族的婚姻观念有很大的改变。过去早婚早育现象很多, 而且只在本族里。现在连队里的维吾尔族青年大多是自由恋爱, 和异族恋爱的也很多。就是经过别人介绍的也要互相了解产生感情后才走向婚姻。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晚婚的好处:一是年龄大点懂事, 婚姻稳定。二是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晚婚晚育。

3 结论

团场这个特殊的融生产劳动与稳固于一身的群体, 充分发挥多种文化优势, 博采众长、兼容并包, 在短短的50多年风雨历程中, 在一片片茫茫荒原上开垦出了一片片绿洲, 创造了奇迹。正因为兵团人有博大的胸怀, 能吸收各族人民优秀的文化, 进行再创造, 再发展, 正是这种融合性才使兵团文化具有先进性。兵团的维吾尔族一样有着兵团人的性格, 在文化发展上为兵团、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不但积极传播了自己的文化, 也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博采众长, 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进行再发展, 再创造, 对中华文化达到高度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阿达来提.塔伊尔, 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及其变迁[J].新疆社科论坛, 2010年3期.

[2]刘绍华、郭爱荣, 关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 2001年第1期.

[3]彭清, 论兵团文化特色[J].兵团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

[4]李成, 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J].兵团党校学报, 2007, (6) .

[5]席霍荣, 兵团文化生成与变迁的过程及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 2009年第3期.

[6]唐济川, 兵团文化断想[J].兵团建设, 2006年第11期.

[7]卿臻, 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及其本质探析[J].前沿, 2010年第7期.

[8]郑剑平、杨华, 文化认同悖论及对兵团文化发展的影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上一篇:纪念大师的大师之作下一篇:新型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