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文化论文(精选12篇)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1
摘要:本文主要从维吾尔族舞蹈文化对舞蹈教学的干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舞蹈教学,影响干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享受精神生活带来的快乐,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舞蹈是精神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利用优美、放松的舞步来缓解人们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维吾尔族在舞蹈方面具有很强的造诣,且其礼俗性、 表演性更强,注重的是自娱自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民族的特色和区域特色。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很多情况下都会借助舞蹈来增加业余生活的情趣,放松心情,改善生活质量。舞蹈是在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其中渗透着多年来该区域的文化精神内涵,所以要想真正的学习该区域的舞蹈,对舞蹈充分的认识,就要将舞蹈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展现舞蹈中的文化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属于少数民族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包含了维吾尔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舞蹈文化,代表性极强。下面重点探究维吾尔族舞蹈文化对学生舞蹈学习的影响和干预。
一、维吾尔族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从维吾尔族的现实生活中逐渐发展而来,其中必然会渗透着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和文化气息。维吾尔族舞蹈是在古代鄂尔浑河流域鹊族乐舞和天山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维吾尔族舞蹈又汲取了古西域乐舞中的精华,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改进,逐渐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 具有多种形式和风格的舞蹈艺术。维吾尔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蕴含着维吾尔族地区的文化和思想, 透过维吾尔族舞蹈,很自然而然的就会流露出维吾尔族地区的景象。通常在维吾尔族舞蹈中采用鲜明的、艳丽的颜色作为主打服饰的颜色。
二、维吾尔族舞蹈文化
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多种宗教信仰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了丝绸之路的影响,其中舞蹈文化中渗透了阿拉伯文化、西域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多种类型, 多种文化形式导致维吾尔舞蹈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跟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维吾尔族舞蹈中每一种形式基本都跟传统节日有关,真正实现了舞蹈文化跟传统文化融合的局面。同样,在传统名族节日期间, 舞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在舞蹈中融合着各种民俗性的节日文化,所以每一种维吾尔舞蹈形式都各具特色,每个动作和神态中都渗透着节日的气息。
三、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跟舞蹈教学的结合
(一)舞蹈动作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
吾尔族舞蹈舞姿挺拔有力、旋转步伐较快,结构感明显,且手鼓欢快的特点,所以将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贯穿于学生的舞蹈课学习中,首先要对其舞蹈动作等进行约束和限制,同时要将维吾尔族舞蹈的体态、动作和姿态等进行分析。舞蹈教学中从维吾尔族文化中来了解本民族的特点,了解舞蹈中体态和动作的来源,明确每个动作和深情的含义后,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就会更容易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才会提高舞蹈的水平。
(二)在了解和领悟维吾尔族文化基础上学习舞蹈
要想真正的让学生学好维吾尔族舞蹈,首先要对本民族的舞蹈文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或者学生可以亲身到该地域去体验下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然后针对维吾尔族舞蹈进行分析,从舞蹈中对舞蹈的动作和神韵进行分析, 甚至要探析舞蹈的音乐节奏。因为很多维吾尔族舞蹈中音乐节奏正式人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的节奏状态。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了解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感受舞蹈中文化内涵,有利于舞蹈动作和精神内涵的掌握。在指导学生学习舞蹈过程中,要注重舞蹈节奏和幅度等要素,注重动作的轻重缓解,领悟舞蹈中赋予的情感和思想, 体现出舞蹈的表现力。
(三)增强维吾尔舞蹈的审美感知
学生要想学好维吾尔舞蹈,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就是让教师从维吾尔族舞蹈的审美出发,在训练中,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疲劳和乏味,更重要的是要展现维吾尔族舞蹈的美。让学生从身心出发,接受这种具有民族思想的舞蹈,通过舞蹈的动作、神态、节奏、 音乐等各方面来展现不一样的舞蹈美。所以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就会被感染和熏陶,认真、刻苦的学习舞蹈。
四、结束语
维吾尔族舞蹈具有其特殊性,贯穿着本民族的文化和思想,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真正从现实生活中发展而来的维吾尔族舞蹈对整个民族、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要想学习好维吾尔族舞蹈,或者学习好少数民族的舞蹈,更重要的是要走进本民族生活中,用自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舞蹈的思想,感受舞蹈文化气息。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2
维吾尔族过去曾盛行包办婚姻,现在自由恋爱较为普遍。婚前,男方必须向女方交财礼。
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后,会举行婚宴,招待各自的亲戚、好友同事,有的会请阿訇念‘尼卡’。婚礼有迎接新娘仪式、揭盖头仪式、新郎与新娘为自己婚礼所举行的庆贺仪式等。
宴席完了之后,要举行“麦西来甫”。在这期间,人们会欢歌雀跃,气氛非常热烈。在跳舞的过程中,有一对男女会有目的地上来跳舞,男的故意揭开新娘的面纱,女的再盖上,直到重复三遍时,新娘站起来,向宾客们深深地鞠一躬,而宾客们用掌声表示这一仪式的结束 。
丧葬
维吾尔族遵照伊斯兰教规,实行土葬,主张速葬。在超渡亡灵的伊斯兰教仪式“纳玛孜”结束后,用抬尸床将尸体送至墓地,挖穴安葬,不用棺材,不用任何陪葬品。墓丘多长方形,也有圆形的。坟地周围砌围墙,不许牲畜进入,不许取土挖土。
维吾尔族在死者当日、3日、7日、40日和周年时进行祭奠活动,维吾尔语称作“乃孜尔”。在所有的祭奠活动中,7日、40日与周年都比较隆重,要宴请亲属、朋友、乡亲与同事做“杜瓦”(祈祷),请阿訇诵经。祭奠中的饭食主要是抓饭等。
按照传统习俗,凡来参加“乃孜尔”的男子必须头戴帽子,女子头戴围巾。
风俗禁忌
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站起;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请茶,忌用单手;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别人家去,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先进门。
青壮年妇女一人在家时忌外人进去;新婚夫妇的洞房忌随便闯入;见到门上挂有红布条,表示妇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内;不要和妇女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忌光着上身,更不能穿着背心、裤衩到别人家里去;忌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边、墓地、清真寺周围和果树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脏水;禁止携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猪圈、厕所,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不许从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涝坝内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后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内;北疆地区,禁止在长辈面前讲诙谐或揶揄的语言。、
风俗习惯
1、维吾尔族按习惯人际关系中不直称呼别人的名字,在族内长幼辈之间、师徒长幼辈之间也忌讳相互直呼对方名字。凡是长辈忌讳直呼他们的名字,如果晚辈要提及长辈,就用一些辈分称谓代替名字,非常忌讳说“”Qeri”(老头)。长辈称谓晚辈时,也多用其爱称。同辈人(特别是同辈老人)之间,一般在名字后加上表示尊敬的附加后缀如“Jan”、“Gul”、“Ahun”、“Han”等。维吾尔族在各行业和教育领域内非常注意语言道德。一般来说,学徒学生严禁直呼师傅或老师的名字,而且用“师傅”、“老师”一类的表示师徒、师生关系的词来称呼他们。一个家族里的成员之间也禁忌直呼其名字。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3
[关键词]古尔邦节;喀什维吾尔族;文化空间;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2-0052-02
喀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中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喀什噶尔三角洲中上部,与四个国家接壤: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連,西南与阿富汗 、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毗邻。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其语源由突厥语、古伊兰语、波斯语等融演而成,有“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创”等不同的解释。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古老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截至2005年,境内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31个民族。维吾尔族是喀什市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50%以上。喀什不仅是伊斯兰教在新疆传播的第一个地域,还是历史上维吾尔族地方政权作为王权统治的中心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外文化的重要枢纽。喀什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维吾尔文化的标志性城市。
维吾尔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最先传入中国喀什地区,到公元15世纪,伊斯兰教成为维吾尔族的全民宗教信仰。随着维吾尔族全民的伊斯兰化,伊斯兰教的一些宗教节日也进入维吾尔族的生活,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重要的宗教节日。古尔邦节的举行一般是在开斋节的70天后,古尔邦节活动与仪式的呈现,都是维吾尔族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
节日由一系列的活动和仪式构成,仪式和活动的举行需要一定的空间场所。笔者于2011年11月古尔邦节期间在喀什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喀什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的文化空间,有其自己的特点与特色。
一、巴扎
维吾尔族的巴扎文化由来已久,“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巴扎遍布新疆城乡,在南疆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有巴扎,喀什便是如此。
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是喀什市最大的巴扎,也是新疆十大农贸市场之一,内设25个专业市场、4000多个固定销售摊位和食品一条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当地人称之为“英巴扎”。由于古尔邦节的特殊时段,在此关注的是“英巴扎”在节日期间的功能,喀什市维吾尔族过节所需的物资大部分来源于此。维吾尔人在古尔邦节有“穿新”的习俗,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家庭成员从头到脚都会置办新的服饰,即便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至少要有一件服饰是新的。还有家庭招待客人的餐桌布置十分讲究,餐桌上,干果、水果、甜点种类丰富。“英巴扎”作为喀什最大的巴扎,就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便利,不管是购置新衣还是置办节日吃食,在这里都可以置办齐全。巴扎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人们可以以比较合理的价钱买到自己需要的物资,心理上会有满足感。对于这个喀什最大的巴扎,人们对它产生了认同感,购置节日的必备品,“英巴扎”是首选之地。
羊在古尔邦节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英巴扎”同样也是最为主要的羊市场,卖羊的集中在“英巴扎”外围的吐曼河大桥上,节日前后,这里是羊与人的合集,为古尔邦节增添了别样的气氛,是一个重要的交易文化空间。
二、墓地
古尔邦节是从拜墓开始的。维吾尔语中有“麻扎”一词,本意为“圣灵之地”或者“圣人之墓”,现在泛指坟墓。喀什市最大的维吾尔人墓地位于喀什市东北方向的浩罕乡艾孜热提村,也就是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的所在地,以阿帕克霍加麻扎为主体构成了庞大的公墓群,简称“香妃公墓”。
在喀什市,古尔邦节的拜墓有三种进行方式:一种比较普遍,即在古尔邦节当天的晨礼后拜墓;第二种方式,如果古尔邦节及其后的三天内都无法抽出时间拜墓,可以选择在古尔邦节前一两天拜墓;第三种方式,即在古尔邦节前一两天拜墓,节日当天晨礼后也拜墓。香妃公墓作为喀什市最大的维吾尔族公墓,这里的拜墓活动密集、有序。穆斯林们以家庭为单位到达亡人的墓前,习惯上人们会带一些谷物到墓地并撒在坟墓上。在这次的调查过程中,笔者没有观察到带谷物来拜墓的,几乎是什么也不带,需要打扫坟墓的会带扫把,拜墓者蹲在墓前,双手并齐掌心向内,嘴里念着经文,念完经文就起身离开了。
拜墓是人们对祖先的缅怀和祭奠,人类会因为不同的特征和特质分属不同的群体,但是在一些原始的情感是共通的。重大的节日来临时、家中有好事将近时,都不忘祭奠祖先以表达美好的寄愿。
拜墓者来香妃公墓完成拜墓的同时,也要完成另一个遵守伊斯兰文化的事项:给予在公墓乞讨的乞丐相应的馈赠。给予的馈赠可以是钱、食物或者衣物,给予穷人施舍的行为被称为“圣行”,是受到真主嘉许的。
三、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喀什的重要地标,提到喀什不能不提到它,讲喀什的古尔邦节,更是绕不开它。艾提尕尔清真寺,维吾尔语的意思为“节日礼拜场所”,也有“最高级的清真寺”之意,是全疆最大的礼拜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期间各族群众欢庆节日的场所。
艾提尕尔清真寺内平时有两三千人做礼拜,“主麻日”(星期五)有六七千人;逢节日时在寺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二三万人之多。2011年11月7日,古尔邦节日当天早晨北京时间8点左右,穆斯林们到艾提尕尔清真寺首先进行了一般性的晨礼,参加晨礼的大约有2000人。节日会礼的时间定在北京时间10点整,进入清真寺的穆斯林,不分贫富贵贱,先来的脱鞋进入正殿,在靠近主讲“哈提甫”的地毯上寻一个位置,后来者慢慢跪满了整个艾提尕尔广场。广场之外,礼拜的人群占据了清真寺两旁的巷道,甚至延伸到大马路边,这些区域共同构成了礼拜仪式的神圣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会礼当天,在艾提尕尔清真寺附近的一个小街道上,四个女性穆斯林在此空间中参与了整个会礼过程。通常情况下,维吾尔族女性不能到清真寺参加礼拜,于是,这四个女性穆斯林构成了清真寺外另一个礼拜的文化空间。
每逢盛大节日,艾提尕尔清真寺屋顶平台上就会传来通宵达旦、响彻云霄的羊皮鼓和锁呐乐声,数万男性穆斯林云集艾提尕尔广场,大规模的“萨玛”群舞盛况空前,为全疆各地所罕有。“萨玛舞”是由萨满教的巫师跳神演变而来,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在2011年古尔邦节的调查中,笔者并未看见如此盛况,大概只有100多人在广场舞蹈,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究其原因,则需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层面和纬度来具体分析。
四、家庭聚会
在家庭空间里,节日里人们期盼的是团聚,人们都有一种“团聚情结”。维吾尔人在古尔邦节期间举行的家庭聚会,理解成以男方谱系为主的家族聚会较为合适。以笔者参与式观察的吾斯曼大叔家庭为例,吾斯曼大叔现年63岁,父母已经去世,家中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父母不在,长兄为大,加之吾斯曼大叔居住的是父母亲的老房子,11月7号,古尔邦节当天,艾提尕尔清真寺会礼结束后,吾斯曼大叔家是一个家庭成员团聚的盛会,吾斯曼大叔的三个弟弟带着孩子来拜访,吾斯曼大叔最小的妹妹夫家远在日本,节日当天也带着儿子到吾斯曼大叔家拜访。吾斯曼大叔自己有六个孩子,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已婚的二儿子和三儿子礼拜过后就来了吾斯曼大叔家里,大儿子在土耳其做医生并且已经加入土耳其国籍,这次也是专门赶在古尔邦节回国探望父母。加上吾斯曼大叔的孙子,这是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家庭聚会。家庭成员见面首先互相问候节日,然后在客厅准备好的餐桌边吃馕、喝茶、吃干果和水果,接着会准备正餐。古尔邦节期间,招待客人的食物主要是羊肉,还有维吾尔族常吃的和羊肉煮在一起的“恰麻菇”,最后每人还有一碗羊肉汤面条。食毕,大家在吾斯曼大叔的带领下做了“都阿”,感谢真主赐予的美食,愿每个人都平安。小孩会得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维吾尔族的压岁钱并无特殊意义,只是为了让小孩子开心,过节对小孩子来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有压岁钱拿,应该是最高兴了。家庭成员的团聚过后,就开始亲戚之间的拜访礼了。
古尔邦节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共同节日,是穆斯林民众的精神领域,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为地区和民族的差异,也在不断的本土化。与古尔邦节有关的文化空间几乎是民众自然遵守、约定俗成的内容。维吾尔族作为喀什的主体民族,古尔邦节期间的活动和仪式在喀什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尔邦节在维吾尔族的精神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喀什地区史志办编.喀什地区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邢莉.中国少数民族重大节日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4
维吾尔传统文化是维吾尔族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 是维吾尔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项, 是其自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它内涵丰富、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趋势,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民族医药失去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据随机调查 (哈密维吾尔族30人) 显示:
1.认为本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近些年的变化。
2.了解民族民间文化。
3.人们对待生活方式的态度。
4.认为本民族文化消失的。
调查结果表明, 有80%的维吾尔群众认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发生变化很少, 至少70%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 73%怀念以前的生活方式, 有至少73%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在逐渐消失。这反映出传统文化对维吾尔民族仍旧具有深刻影响, 但现代化已经对传统文化发生作用, 反映了传统与现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的情况, 但也反映出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不够。大多数的维吾尔群众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认同和关注。但同时, 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有些传统文化正在他们的身边慢慢消失, 但绝大部分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消失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维吾尔群众虽然保持着传统服饰, 但在款式、面料和制作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 融进了现代工艺技术和时尚因素;他们虽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 但也开始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 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虽然保持了传统民居的方式, 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具有现代气息;虽然保持着维吾尔族传统节庆活动, 但在活动中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着现代娱乐形式和商品交易的内容;维吾尔传统音乐中引入了西洋乐器和流行音乐, 许多艺术形式得到了改造, 填充了新的社会内容,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新的变化等。
二、维吾尔传统文化的转型与文化整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 少数民族不得不面对现代化的问题。传统模式如何向现代模式转换, 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布莱克认为,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过多的强调西方的影响和作用, 尽管这种作用是应该重视的, 但明显的缺陷是忽视了对各类正在现代化的社会内部文化传统的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文化的转型和文化的整合。
(一) 传统与现代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化的基础, 是现代化成功的保障, 而现代化又是未来的传统文化。传统——现代——传统——现代, 循环往复, 生生不息。纵观历史, 没有传统作为依托, 现代化难以成功。传统文化的现实性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现实基础。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 也就没有生命力, 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并将逐步失去功能。但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文化的转型和文化的整合。根据系统论观点,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存在和运行的。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 文化系统必须在与变化了的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 就是基于对社会发展利益的认识, 将各具特点、相互独立或彼此冲突的价值观及基于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等文化因素进行有序化、层次化和结构化的整理, 使之形成一种相互关联、彼此作用、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结构, 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条件下, 社会的巨变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渗透力, 将打破其文化系统的稳定性, 原有的文化系统必然要在接纳新因素的条件下重新进行整合。面对现代生活的急剧变迁, 维吾尔传统文化要么适应现代生活, 要么走向衰微。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问题。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 因为它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和融合, 这是民族友好交往的基础;批判其中的消极部分, 因其会延缓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批判地继承其中的中性部分, 因为它虽缺乏一定的积极奋进因素, 但对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并不产生阻碍作用。二是解决好吸收和兼容其他文化的问题。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兼容, 必须看它是否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相吻合, 必须对它进行解释、改造, 以使它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有互补互济的一面, 也有相互排斥、相互冲击的一面。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 维吾尔族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必须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淘汰那些不利于社会前进、经济发展和人们身心健康的落后习俗和文化, 摒弃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的传统文化的内容,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 不断创立和吸收新的文化因素, 把坚持发扬维吾尔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建立一种以传统文化为基本的现代文化。自觉改造传统文化中的封闭性和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性;发扬传统文化中对外来文化的自我吸收、融化、整合的兼容性, 积极吸取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积极与世界交流, 保持传统文化的进步性。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 是人的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 而现代化的观念与行为不是先天而来的, 必须由人们自身在新的环境中去感受, 从而逐步完成从传统观念到现代观念的转变。因此, 维吾尔族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大力加强宣传工作, 发展现代教育事业, 普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要把传统文化放在现代经济文化政治背景中进行清理, 弘扬文化精粹, 剔除落后的因素。维吾尔族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必然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的现代化。
摘要:本文从随机调查中试图发现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力图从民族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视角, 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指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
关键词:维吾尔,传统文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阿不都热衣木-艾比布拉.维吾尔社会历史调查[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5
[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3].刘志霄主编.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论丛[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4].马炜, 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热依拉-达吾提.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发展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3
[6].张文勋等著.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7].何峰, 阿巴拜克.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整合[J].新疆艺术, 2000, 2
[8].李竟成.走向21世纪:新疆文化转型的思考.新疆艺术[J].1998, 4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5
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妇联和县纪委关于“拜城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发挥妇联组织的工作优势,不断深化家庭助廉教育工作,现组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10年“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县纪委工作部署,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家庭廉政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以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为目标,以推进家庭廉政文化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助廉教育活动为载体,切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
二、目标任务
根据县妇联和中共拜城县纪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充分发挥联系妇女、联系群众、联系家庭的组织优势,利用我院党员干部职工家庭特有的亲情性、自然性,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发挥家庭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作用。结合各类家庭创建活动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入千家万户,提高广大家庭成员反腐倡廉的意识和能力,建设“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家庭廉政文化。
三、方法步骤
(一)将“廉政文化进家庭”融入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中。
开展创建“廉洁之家”、评选表彰“廉内助”、召开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印发家庭助廉倡议书、组织观看廉政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将“廉政文化进家庭”融入妇联开展拜城县妇女素质工程,入户培训项目系列,对文化艺术传播类、时事政策法律宣讲类和家教美德传播类的巾帼文化中心户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廉政素养,引导领导干部家庭成员关心、支持、参与廉政建设,共筑家庭廉政防线,形成健康、文明、向上、和谐、清廉家风。
(二)将“家庭廉政文化”融入各类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把家庭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妇联各项工作的总体计划,列入今年医院妇联工作重点和全医院“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计划,与“美德在我家”、“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在“美德在我家”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家庭美德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干部家庭明辨荣辱、崇尚美德、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在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中,依托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开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爱廉助廉、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提升素质、追求文明。在“五好文明家庭”和“平安家庭”示范户、“绿色家庭”创建活动中,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资源节约、勤俭节约,共享和谐,宣传典型,弘扬正气,推进家庭助廉教育工作。
(三)将“家庭廉政文化”融入道德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各类妇女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长学校、巾帼文化中心户等阵地的作用,不断丰富和拓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教育家长以德育人,为国教子,用一身正气为子女树立廉洁的榜样。评选表彰一批家庭教育先进个人,树立好家长典型,并在廉政文化等刊物和网络栏目宣传,以扩大教育辐射面。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廉政文化进家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全医院妇联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妇联组织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明确职责,结合本地实际,层层制定工作方案,做到有部署、有安排、有落实,为促进廉政文化建设作出妇联组织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宣传。将勤政廉洁作为五好文明家庭的评选标准之一,广泛开展“廉洁之家”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家庭先进典型。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在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中涌现出的家庭成员的先进事迹,在广大群众中倡扬思廉、敬廉、爱廉、守廉的家风,增强家庭成员自觉抵制腐败文化的能力。
绚丽璀璨的中国达斡尔族服饰文化 篇6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少数世居在新疆塔城地区、伊犁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地。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达斡尔族人口总数为13.24万人。
边疆的“开拓者”——达斡尔
“达斡尔”意为“开拓者”,民族族源——契丹。
中国达斡尔族属东北世居民族,曾经为保卫祖国的东部疆土与沙俄浴血奋战,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为中华民族的安居乐业,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奉清朝政府命令,以达斡尔为主的“索伦营”官兵在新疆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7月26日)开始继续戍守边疆而成为世居新疆的最早的兵团战士、戍边民族。
至今分布于中哈边境的无数卡伦和伊犁霍尔果斯市附近的索伦古城遗址,就是新疆达斡尔族在保家卫国、戍边新疆历史中的卓著功勋与实物见证。
作为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之一,达斡尔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为维护边疆的稳定,祖国的统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958年8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后来又相继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立了梅里斯达斡尔区及7个达斡尔民族乡;在新疆塔城建立有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
自古以来,达斡尔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
制作精良的达斡尔族服饰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于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从事农业、畜牧业和传统的渔猎业。在北方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早、较多的民族之一。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决定了达斡尔族服饰原料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衣饰原料中,往往都是兽皮、羊皮和布帛等兼而有之,但又各有侧重。总的来看,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
由于寒冷,达斡尔族传统服饰以皮制服装为主。
皮制服装主要是狍皮大衣。用秋末冬初猎获的狍皮做的皮袍叫“布坤其·德力(大衣)”,用隆冬时猎获的狍皮做的叫“往拉日斯·德力”,其特点是毛密而厚。狍皮大衣主要是男子穿用。袍长过膝,两侧开衽,有布条编结的扣或铜扣。一般不挂布面,毛朝内,保温、轻便,适于打猎等劳动中和冬季出远门时穿着。用春夏和初秋猎获的狍皮做的皮袍叫“哈日密”,特点是毛稀而短、皮质结实。“哈日密”根据需要可长可短,主要是在春、秋劳动时穿用。刮去毛的光板皮做的“哈日密”,可在夏季穿用。狍皮朝外做的皮上衣叫“果罗木”,在打猎时穿,起伪装作用。在狍皮袍外加穿用鹿皮或犴皮做的马褂,在作战时可起保护作用。
男装服饰:达斡尔族男子冬季出门戴狍头皮或狐狸头皮做的帽子,帽子双耳翘起,穿棉布长衣,外套犴皮坎肩,做客时穿长袍。外面围中间开衩的围裙(有的皮制),有装饰图案或饰边。围裙外穿短坎肩,坎肩有大襟、半偏襟、对襟。劳动时穿皮套裤。男人出外打猎时,穿狍皮制的猎衣。戴礼帽或黑绸瓜皮帽,腰束布带,脚穿皮靴。男子参加婚丧典礼或集会时,必须穿长衣服,并系腰带,把烟荷包和火镰系在腰带上,以示庄重。达斡尔族男子也穿布制的服装,夏季穿单长袍(嘎嘎日),单布衣;冬季穿絮棉的布长袍(库日特)、小棉袄和棉裤。
女装服饰:女装以布质为主,温暖季节外穿满族式长旗袍、布裤,内着布上衣,冬季穿棉长袍或棉上衣、棉裤。女性衣、袍袖子较宽,除衣襟以外不开衩,在衣领、开襟、下摆、袖口等处缝上镶边。中、老年妇女多穿深色外衣,年轻女子喜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并镶有彩布花边,缝绣花草图案,做工考究。青年女子多戴刺绣各种艳丽图案的平顶圆帽。从事家务或田间劳动时多用白布头巾包头。绣花鞋是达斡尔族妇女技艺高低的标准,新疆的达斡尔族有时穿木底鞋,另外多穿布袜子。
达斡尔族妇女心灵手巧,会做各种狍皮被、大衣、狍坎肩、手套、靴子等。她们穿长而肥的袍子,不开衩。有时外面穿短坎肩或长坎肩(库如木)。长袍袖管肥大,上绣美丽图案,饰花边,内里有两层(一层比一层长)假袖。图案较简单,色彩浅淡素雅。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色为主。夏天脚穿白布袜、绣花鞋,冬季不穿棉裤,穿单裤,外套夹布套裤,穿皮衣、皮靴。节日或喜庆之时,女子才穿各色绣花绸缎衣服,外套坎肩。除此之外,达斡尔族由于居住环境寒冷以及狩猎习惯,在服饰方面还有其他精美制作。
手套:达斡尔族人的手套叫“搏力”,也多用狍皮制作。大体有三种。大拇指单缝1个套,其余4指为1个套的两叉手套叫“哈奇博力”;分同上两叉,但在手腕处有开口,便于伸出手指的手套叫“额莫替博力”;分5个手指的手套叫“霍若博力”。手套的腕口、手背、关节等处均缝、绣花纹图案。
帽子:达斡尔族男子的帽子多用狼或狐狸的头皮做成,其中以狼头皮帽最为普遍。这种帽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用黑布剪成两个眼球贴于原来的眼窝处,或嵌入两个黑玻璃球做眼睛,形象非常逼真。出猎时戴上它不仅可防寒保暖,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伪装作用。达斡尔族人还戴狍子头皮帽,叫“米阿特·玛格勒”,用有眼、鼻、耳的狍子头皮朝外做帽面,狍耳向上挺立,眼孔内嵌黑亮之物,用狐狸、猞猁、狼等皮毛做帽耳,儿童戴此帽尤为活泼可爱。
皮裤:达斡尔族人还穿用狼、狗、羊、狍子皮做的皮裤,外套皮制或布制的套裤,叫“苏毕”,起耐磨、防刮作用。
皮靴:达斡尔族人冬季穿用狍腿皮做靴面靴腰,用牛脊皮做靴底的皮靴,叫“奇卡米”。靴面毛朝外,按毛纹、色泽合理搭配后用鹿或狍筋缝合,穿时内絮东北特产“靰鞡草”,保温、吸汗、防潮。穿这种皮靴轻便、美观、不沾水、防滑,行于雪地,轻捷无声。用犴腿皮也可以按上述方法制作高筒靴子。后来,随着猎获物逐年减少,达斡尔族人开始用棉布面代替狍腿皮,这种靴较短,用布数层,密缝扎成。
刺绣:达斡尔族年轻妇女喜爱刺绣,常在长袍和坎肩的襟边、领口、袖口、袖拢、衩口和下摆上配饰绣花或各种图案的镶边。袖口上的镶花边比其他处配得宽而美观。
传承优良文化,弘扬民族魅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着服饰正在发生着很大变化。同时,达斡尔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汲取其他民族先进的服饰文化,力求打造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又能够代表和反映达斡尔民族所处发展时代的新的服饰文化内涵。
如今,达斡尔族人参加社会公务活动、社交活动或欢庆节日等都会身着考究的中、西装,或自己精心制作的艳丽的本民族服装。
作为中国达斡尔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旗委、旗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达斡尔族各种传统文化的整理挖掘工作。自2010年开始以保护达斡尔族服饰文化为目标,探讨、研究达斡尔族服饰的基本样式、纹饰图案、配饰头饰等,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向社会各界展示达斡尔族独特的民族风采,不断丰富、弘扬达斡尔族文化,加快文化兴旗建设进程。
至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达斡尔族服饰设计大赛。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达斡尔族纷纷踊跃参加,连续四届如期举办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服饰设计大赛以“魅力达斡尔”“ 多彩达斡尔服”“ 左衽达斡尔”为主题,体现达斡尔族传统服饰元素,追溯其原始、质朴的风格,赋予其创新、发展的理念,达到设计新颖、独特、美观的目的。
2009年3月,《穿越千年——神奇的达斡尔》大型文艺晚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这台晚会是由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而举办。它承载了莫力达瓦的民族文化,展现了达斡尔族的辉煌历史,是莫旗成立五十年来达斡尔族人努力拼搏,奋斗不息,不断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的史诗赞歌,是庆祝祖国六十华诞的热血献礼,更是达斡尔民族服饰文化的良好展示。
该大型歌舞剧的编舞、演唱、演技等方面都得到了近年来出访地欧洲各国和台湾地区的观众广泛好评,特别是歌舞剧里中国达斡尔民族传统服饰的精彩展示更是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与喜爱。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7
养老文化主要是指家庭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1]。其中民族养老文化是指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礼节、惯例、价值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 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养老问题的基本的看法、道德规范等文化积淀[2]。笔者认为, 所谓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是指维吾尔族人长期受绿洲文化、草原文化和坎儿井文化的熏陶而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关于养老观念、养老思想、养老习惯、养老理想和养老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和总称。受农耕民族道德观念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 维吾尔族人已形成了以家庭养老、邻里帮助为主, 社区互助为辅的, 多层次、多渠道的特殊的养老文化, 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两个方面。从内涵上看, 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既有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理性认识, 又有关于老年人的伦理思想, 主要包括关于政治、经济和宗教方面的某种理念。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具有继承性、多样性、连续性、独立性与融通性等特点。其中, 孝顺父母和尊老爱幼为基础的孝文化是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和支柱。如果西方国家的社会化养老是一种制度安排, 那么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可以说是维吾尔族人的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则, 家庭养老和邻里互助是这种传统养老文化的必然选择。
二、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的基本内容
1. 尊老敬老
与西方文化不同, 维吾尔族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敬老作为新疆各民族的传统习俗, 规定凡长辈与晚辈同行时, 年轻人不可超越长者走在前面, 只能随后而行;集会或聚餐时, 如果有长者在, 晚辈皆不得上座, 必须请最长者坐首席, 其他人一律按辈分和年龄依次就坐;会晤或讨论问题时, 青年人须待所有长辈都发过言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晚辈不许在长辈面前抽烟、喝酒或说脏话, 不能在长辈面前歪戴帽子和斜穿衣服, 不得在长者座位前穿行;路遇长者应手按腹弯腰施礼侧立让路;给老人端饭、送茶必须双手捧上。维吾尔族传统伦理道德规定年轻人必须怜悯老人;对身体虚弱和年老多病的老人应严加关怀和帮助。由于尊老美行普遍存在, 老年人心情舒畅、无优无虑地安度晚年, 尊老美德已成为新疆老年人健康长寿和选择家庭养老的主要原因[3]。
2. 家庭养老观念比较强, 以孝为核心
首先, 维吾尔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被沙漠和崇山峻岭相分割的相对孤立和狭窄的绿洲之中, 村落之间除了血亲、姻亲与集市交易之外, 很少有其他的往来。因此, 人们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由于交通不便、孤立自足, 许多村民从生到死没有到过邻近的村子以外的世界,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很强, 代际关系比较融洽。其次, 维吾尔族人生活相对封闭, 村民之间, 对方的脾气、好恶、生活状况, 甚至其祖宗三代都是了如指掌。虐待老人或对父母不孝者必然遭到周围人的谴责和唾骂。社会舆论对家庭养老虽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 却有道德上和习俗上的约束力和引导力。
3. 自足意识比较强, 老人养老需求不高
维吾尔族人居住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 商品经济不发达、物质资料不丰富、家庭经济微薄, 养老能力十分有限, 自足意识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不会知足是人最大的耻辱。因此, 新疆农民生活非常朴素, 老人养老需求非常简单, 只要满足衣食吃住, 别无他求。
4. 团结和谐
维吾尔族人主要生活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天山、昆仑山周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多人少, 自然环境恶劣, 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因此, 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 逐步认识到“没有团结就没有力量, 没有团结就无法生存”[4]。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团结、和谐, 在举行婚礼、割礼、葬礼、祭祀等仪式时, 邻舍、亲戚、学友、同乡、知已等人能够互相提携相助。对残疾人、孤儿寡妇、穷人等不乏怜悯与相助。维吾尔族人的凝聚力不仅增强了本民族内部的亲和力, 而且也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道义力量与精神保障。
5. 养儿防老
维吾尔族传统家庭是以父亲或丈夫为核心的封建家长制度家庭。家庭成员一般包括祖孙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多子女的家庭, 在儿子长大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家, 另立门户。父母身边通常要留下一个最年幼的儿子, 作为养老送终的依靠, 独生子一般不分家。维吾尔族传统家庭中, 两代人为核心家庭和兄弟妯娌共住的联合家庭居多[5], 呈现出家庭规模特大化的趋势。维吾尔族村落地多人少、人均收入低、儿童死亡率高、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子女个人养老能力十分有限, 只有家庭人口比较多的家庭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 维吾尔族人计划生育意识比较薄弱, 一般对家庭养老方式持肯定态度。
6. 养老文化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自从维吾尔族人改信伊斯兰教以后, 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知足、邻里互助等传统养老观念被宗教化。伊斯兰教教义普遍认为孝顺父母是子女的天职、虐待父母罪孽深重, 人与人之间不应互相仇视、互相伤害, 而应当相互同情、相互怜悯、相亲相爱[6]。伊斯兰教教义还规定富有者必须把纯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帮助那些老人和穷人, 这种宗教理念有利于尊重老人等养老习惯的产生和发展。
三、少数民族传统养老文化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关系
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农村养老制度和养老方式的改变, 而且是一种传统养老文化的扬弃和改变, 因此必然受到传统养老文化的影响。养老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现代养老保障模式的巩固和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作用。维吾尔族人的传统养老文化至今在南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 其正面和负面影响长期并存, 负面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因此, 为了发扬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尊重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的积极因素, 现阶段应当坚持家庭养老模式的主导地位
首先, 维吾尔族人代际关系相对融洽, 家庭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家庭既是一个生产单位, 又是一个保障主体, 也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如今, 南疆农民总体收入比较低, 个人养老能力较差, 老人对家庭的依赖正在显著增加, 维吾尔族老人在物质上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只要吃饱穿暖就行, 但精神需求甚高。在现实中, 如果忽视精神赡养, 只重物质供养, 往往失得其反。维吾尔族农村社区普遍存在帮助老人干家务, 梳理头发, 讲故事, 读书等风俗习惯, 这为农村社区的家庭养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 新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国家养老方面财政投入不足、农民参保能力有限, 对于经济极不发达的南疆农村地区来说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 可在一定的时间内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养老负担。
2. 积极化解维吾尔族养老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做好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的过渡工作
少数民族传统养老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 促进和阻碍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一方面, 维吾尔族传统养老文化把个人的养老尊老行为上升到道德和宗教的层面, 对个人养老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另一方面, 这种家庭养老文化的强化不利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普及和发展。大部分农民总是把农村养老保障与乱收费混为一谈, 甚至有些年轻人认为父母参加农村养老保障是自己不孝顺和软弱的表现, 感到耻辱, 从而反对父母参加养老保障。有些老人还认为参加农村养老保障相当于对子女的不信任, 丢尽子女的脸[7]。类似观念严重妨碍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要从现在做起, 做好养老方式转变的过渡工作。
3. 保证社会主义先进养老文化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的主导地位
虽然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是目前新疆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 但社会养老是农村养老的必然趋势和历史主流, 也是新疆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能力弱化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当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先进媒体大力宣传现代生育文化和养老文化, 承担应尽的财政责任、法律责任和政策责任, 坚持对传统养老文化的扬弃, 最终实现各民族传统养老文化的有机融合和传统养老文化向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养老文化的顺利过渡。
摘要: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养老文化, 特别是少数民族养老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疆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已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帮助、社区互助和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文化。这种养老文化在促进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同时, 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应吸取其合理成分, 坚持社会主义养老文化的主导地位, 积极引导传统民族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建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养老文化。
关键词:传统养老文化,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辉.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J].人口学刊, 2001, (1) :45.
[2]阿布力孜.玉苏甫.新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移民的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 2006, (12) :40.
[3]刘永谦.维吾尔族尊老美德与长寿的关系——新疆百岁老人调查[J].新疆大学学报, 1991, (1) :12-17.
[4]聂爱文.民族谚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 1999, (2) :57.
[5]曹红.维吾尔族传统家庭及家庭功能的变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 :29-30.
[6]任维桢, 孙力.伊斯兰教伦理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J].中国穆斯林, 2006, (1) :4.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8
一、文化转型与维吾尔族服饰文化
服饰研究学者玛丽琳·霍恩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社会遗产都会随着发生在整个文化氛围中的变化而产生变更,因此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在那个时代的服饰中留下它独特的视觉印记。”[1]伊斯兰教的传入,给维吾尔族文化带来了转型。
维吾尔族花帽款型的迥异,是文化与生态互动的结果,从而形成区域性差异。人们从花帽的材质、图案、色彩以及绣法上就可轻易分辨出花帽出自何处,戴花帽的人来自哪个地区。在民间,花帽的材质、图案、色彩以及绣法各有讲究,不同特色又反映出各地区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而“巴旦木朵帕”则是一种用巴旦木核纹样绣制的男士花帽,这是喀什地区的风格。将“巴旦木花”分别绣制在帽子的四周,形成围绕帽子花环形状,也是具有其内在含义的,诸如它象征人生四个阶段的经历。维吾尔族花帽色泽艳丽,种类繁多,样式各具特色。花帽采用的底色与图案颜色对比强烈,通常是以墨绿、紫红等为底色,图案配以蓝绿、橙红等纯色。
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于是在服饰的装饰性纹样中,还是以植物纹样和几何图形为主。但西域绿洲农耕文化中,几何与植物纹样与色彩运用,在前伊斯兰时期早已存在,表明传统文化隐性基因生生不息,很难说完全是受伊斯兰教影响的结果。古老的、原生态的审美习俗从来没有退出他们的文化系统。这些色彩元素和图案纹样,出现在我们所见的领边、胸前、袖边以及裙边上就是很好的例证。维吾尔族服饰多以红色、蓝色、绿色以及白色为主,这些颜色也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红色是对火和太阳的崇拜;蓝色与上天是同义词;绿色是对生机勃勃绿洲的向往;而白色是纯洁的象征。
服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并形成鲜明的风格特征。作为在舞台上呈现的舞蹈艺术,舞蹈服饰不仅要保留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而且要能够完美展现舞姿。即便是创新,也要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因此,维吾尔族的花帽、辫子、大摆裙以及高跟鞋,成为了本民族舞蹈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无可替代地出现在舞台上。
二、舞蹈服饰进入课堂训练的必要性
服饰作为民族的文化表征,规范化的民族舞蹈服饰进入课堂,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而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师生的文化传承意识。首先,要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服饰文化就是一个有效路径。服饰的发展和变化反映着维吾尔族的历史,体现着该民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其次,服饰能从外在的装束上赋予人们一种自信,穿着维吾尔族服饰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有一种对其文化的认同感。最后,统一的维吾尔族服饰,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维吾尔族的文化世界,无需考虑你来自哪里,是否会跳维吾尔族的舞蹈。你只需跟着老师的节奏,跟随音乐的指引,就能尽情徜徉在舞蹈艺术的妙境里,融化在维吾尔族文化的汪洋大海中。舞蹈服饰进入课堂训练有助于肢体的记忆和舞蹈技能的提高。毋庸置疑,课堂训练是为舞台演出奠定基础的关键。对于初学者来说,体验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的魅力,达到人衣合一的默契程度,平时的着衣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初学维吾尔舞蹈者而言,由一个从陌生到适应,再到“舞衣合一”的境界,是必须用心去体验和感受的。花帽和辫子最能体现维吾尔族姑娘的特征,它也成为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象征。维吾尔族舞蹈有大量的旋转技巧和腰部动作,并且动作幅度较大。无论是急速旋转还是腰部动作,辫子既是一个审美符号,同时也会形成一些阻力,增加动作完成的难度。对于这些,我们只有去努力练习。娴熟的技巧是依靠平时的训练达成的,只有在训练的时候严格按照演出要求来完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平日的课堂训练中,因跪地起身踩到裙边,以致影响舞蹈动作不能顺利衔接的例子比比皆是。动作与服饰的契合,舞者对服饰的自如驾驭,是舞蹈艺术追求的完美境界。舞蹈服饰带入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的有效途径,让服饰与肢体融在一起,让技巧在服饰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达斡尔族文化与萨满教 篇9
一、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与萨满教
从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中可以领略萨满教对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世代流传, 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靠口耳相传。从流传渠道上看, 则可以分为世俗与萨满两条渠道。古代的达斡尔族先民以自己独特的幻想方式对自然现象及其演变进行了种种解释, 主要有关于日、月、星辰、雨、雪、冰雹、雷电以及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解释, 还有动物最初来源及其特征的来历等方面, 都有他们自己的解释和理解。这种形象化思维形式, 将自然界的事物加以形象化和人格化。
达斡尔族的主要祭祀有两种。一是祭敖包。“敖包”一词为蒙古语系民族词汇, 原指平缓山脉突出的部分, 又指用石块堆成的锥形体祭坛。敖包是中国北方民族狩猎时代, 在“万物有灵论”及“天神主宰一切”意识支配下的产物, 更加确切地说, 是依赖大自然崇拜大自然的产物。猎人们把自己的收获多少及不幸都归于神的恩赐, 认为是天神主宰万物的结果。所以, 猎人中开始出现了不少关于天神主宰狩猎生产的神话。而这种创作出来的神话成为了当时人们意识行为的规范, 自然就形成了对天神及自然的崇拜心理, 逐步形成原始的敖包祭形式。猎人们进山狩猎时, 走进大森林前, 在路旁大树下总要堆几块石头, 放上一些食物、乳或酒等物品, 跪地求天神保佑他们狩猎安全并获得更多的猎物, 然后才放心地进山狩猎。归来时再将猎获物放在石头堆上拜谢。这样来往的狩猎人见到石头堆都这样做, 人人都往石头堆添加石头块,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型敖包就变成了大型敖包。敖包祭祀活动及形式也由原来的猎人个体祭拜形式, 变成了氏族猎人群体的祭祀活动。后来达斡尔族的敖包又从森林迁到了氏族部落居住地周围或山顶上, 成为氏族祭拜天神的祭坛。
二是祭“白那查”。“白那查”一词为达斡尔语的缩写, 应该是“白音阿查”, 译意为“富有之父”。达斡尔人认为, “白那查”是主宰森林的天神或山神的代名词, 是善神, 也是狩猎人的狩猎神和保护神。山林中的旅游者、伐木者、狩猎者的生命安危、猎获的丰歉、伐木的多寡、运气的好坏, 都是由山神的喜怒哀乐等意志来决定的。因此, 达斡尔族的猎手、樵夫、放排行家, 在山里遇到奇异的山洞或古树, 就认为是银须美髯数丈长的山神的栖息地, 无不虔诚地叩头礼拜。他们在大树根部削去一块树皮, 画一老翁头, 当作象征性的山神的偶像来敬, 猎人们常把“白那查”的形象人性化地描绘出来。开始时以木炭条在树杆上绘出五官端庄慈祥的老汉形象, 后来“白那查”造型有了一些变化, 制作者首先用斧在粗大树杆的向阳面上, 在制作者等高的高度, 从两面向内劈开人面轮廓形后, 以墨绘眉、眼、鼻、嘴及发、须等。入山的人们, 每当野餐或饮酒时, 也都先向头顶空中举碗, 并以手指向空中弹酒三次, 以示对山神的敬祭, 尔后才可以开始吃喝。若是猎手, 要先把猎获的第一只猎获物供祭给山神。山神在达斡尔人心目中是善良和助人为乐的恩神, 因此达斡尔人也把善良的人比做山神。
在达斡尔族中, 关于“白那查”的神话传说也比较多, 在这里仅举一例。在古代, 有一个达斡尔族狩猎小组 (达斡尔语称“阿那格”) 在森林里建营地狩猎, 猎人们在“阿那格达” (即狩猎小组首领) 的带领下每天进山狩猎, 只有一个“图瓦勒” (即伙夫) 在营地里劈柴做饭。这个青年人非常崇信“白那查”, 每天在树林里向“白那查”膜拜求福。而猎人们不信“白那查”能主宰一切。有一天营地里来了个短胖的黑脸汉子, 与青年伙夫聊了起来, 说自己是打渔人路过此地, 见到林中有炊烟升起, 知道这里有人就过来坐坐。他问阿那格里共有多少人, 睡在几个撮罗子 (猎人用桦树皮建造的临时住所) 等等情况。青年伙夫向客人一一做了回答, 客人高兴的上路了。晚上猎人们骑着马驮着猎物回来了, 青年伙夫割肉煮食烫酒烧饭。饭后青年伙夫将白天来的客人向阿那格达讲述了一遍, 最后又提醒阿那格达要提防一点, 应该给“白那查”献肉敬酒保佑平安。阿那格达因饭后酒力上头, 晕头转向, 只对青年伙夫说了一句“白那查”祭拜不祭拜没有什么关系后倒地睡着了。青年伙夫闷闷不乐的收拾碗筷去了。此时夜幕已降临了, 黑云开始流向营地, 笼罩了森林, 到处是漆黑一片。这时青年伙夫感到肚子不适, 到林中去解手。突然有一个白发白须白衣的老人出现在眼前, 以父亲般亲切的口吻对他说, 孩子, 你们的阿那格今夜有大难啊, 你必须在午夜前离开阿那格躲起来, 否则你的性命难保。这些话你不能告诉任何人, 他们命运注定有此大难的, 说完话老人不见了。青年伙夫心中不安起来, 向老人站过的地方跪拜了三次。夜深了, 外面狂风大作, 飞沙走石, 青年伙夫感到不妙躲进了树林里, 注视着阿那格。突然白天见到的短胖黑脸大汉出现在营地中间, 双眼发着蓝光, 把一张特别大的白色网撒向阿那格住的两个撮罗子, 把猎人及马都兜进网袋里, 背起就要走。突然一个闪电响雷在阿那格上空炸开了, 只见那黑脸大汉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这时乌云散去了, 火红的太阳从树梢上升起来了, 猎人们也慢慢地醒过来了, 人们震惊了, 只见一只有锅盖大的黑色蜘蛛仰面躺在地上, 在旁边站着一位白发老人, 手里拿着拂尘注视着他们。这时青年伙夫急忙跑过来跪在地上大喊着“白那查”, 猎人们恍然大悟纷纷下跪, 向老人叩头。当人们抬起头时, 老人已脚踏白云漂浮而去。从此人们更加崇拜“白那查”了。
“白那查”崇拜是从原始狩猎时代形成后延续下来的, 已成为达斡尔族的一种社会信仰心理。[1]
二、达斡尔族多神信仰的社会文化根源
达斡尔族所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 是一种多神教, 反映了人类早期在生产力水平不高时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信仰。因此, 达斡尔族多神信仰的社会文化根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 达斡尔人在物质生产方面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 每种生产活动都需要祈求神灵保佑。如达斡尔人最早的原始信仰, 所奉祀的神祗多为山神、林神、树神、兽神、鸟神、鱼神以及达斡尔族地区常见的老松树、稠李子树、老柳树、白桦树、榆树、白杨树等和其他自然神。这种信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和人身的安全, 反应了达斡尔人早期的渔猎文化生活特征。而后期出现的神祗中多以植物与牲畜为主, 如畜牧神、风神、雨神、山神、星神等自然神, 其目的是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这与达斡尔族农耕畜牧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上述诸神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达斡尔人希冀保佑, 祈神眷佑的心理, 同时也体现了达斡尔族多元的物质文化结构特征。
第二, 早期的达斡尔族社会结构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其内部成员都具有自己所属的哈拉和莫昆系属。达斡尔族先民除了全民供奉的神灵之外, 每个哈拉甚至每个莫昆又都有自己所膜拜的神灵。
第三, 达斡尔族较早进入了宗法制度社会, 并较早从事了以农耕为主, 兼事渔猎业及畜牧业生产活动, 因此, 也较早地形成了不同抽象概念的思维能力。达斡尔族先民直观思维的“整体”是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它的“类比”, 则常常在事物的表象上进行, 以经验观察所提供的事物外表、形状上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而不是本质和发展规律方面的共同特征为分类的依据。他们常常把自然对象与人体引为“同类”, 似乎人与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真的能够“合一”, 能够“互渗”, 从而使这些自然对象人格化。如古代达斡尔人将苍天比喻为父亲和母亲, 并将海洋比喻为美丽的少女——海公主, 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被比喻为官人——乡土的管理者。由父天、母天、海公主天、乡土官人天四位一体形成的宇宙, 无形无体, 不设神位, 祭祀时也不请雅德根, 而是仅由萨满的助手来进行各种简单祭祀事项。[2]
总之, 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中, 从自然事物到现象, 一切自然的力量, 都被神格化、人格化甚至伦理化, 从而也就有了宗教意义, 成了他们所信奉的各种神。归纳达斡尔诸神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依赖产生崇拜。自古从事狩猎、捕鱼、采集生产生活的达斡尔人, 衣食住行都要靠渔猎活动得来, 山林中的动植物始终在为他们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这种绝对的依赖导致了崇拜。二、恐惧产生崇拜。古人因不解神秘自然的事物和现象而对它们持有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带给人们的是相信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自然崇拜思想。作为原始社会渔猎和狩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 萨满教的世界观也自然渗透到民间文学创作中, 于是, 达斡尔民间文学就有了浓厚的萨满教信仰特色。
参考文献
[1]鄂晓楠, 鄂.苏日台.达斡尔造型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2:24-29.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1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的133团, 是农八师维吾尔族人口最集中地方, 而133团的9连又是133团维吾尔族人口最集中、人口比例最高的连队, 因而133团9连是研究农八师维吾尔族生产、生活最具有典型性的连队。133团9连是陶峙岳将军的22兵团的一部分, 其中80%以上是维吾尔族, 还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屯垦戍边实践中, 维吾尔族逐渐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笔者于2010年7月12~7月31日, 对133团进行了为期20天的田野调查。使用了资料搜集、入户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采用笔记和拍照的方式对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其间曾对团部机关、电视台、团部社区、七连、九连进行调研, 其中以九连为主进行入户访谈。本文主要从饮食文化、服饰、家庭装饰、婚礼习俗和婚姻观念等方面来谈维吾尔族的文化认同。兵团的维吾尔族文化程度相比地方要高, 维吾尔族除保留一些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外, 大量吸收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 进行吸收和再创造。
2 民族连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表现
133团9连也叫苏盖提村, 1959年建连, 当时叫下野地四场。距团部3km, 交通方便, 地貌平坦。房屋是团场统一建造, 两户一栋房子, 每家住房面积60㎡以上。排列整齐, 房舍之间道路四通八达。有回、苗、汉、维等几个民族, 其中维吾尔族占80%以上, 居住格局呈插花式, 即汉族插花式散居在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
从对整个连队的观察和对20多户的入户访谈中, 我们感觉到维吾尔族对中华文化达到了高度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饮食文化
农八师133团主要由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组成, 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 逐渐融合吸收了各族各地的饮食文化。
凉皮是各族人民都喜爱的食品。维吾尔族群众也喜欢吃这种既方便又可口的食物。凉皮用料考究, 用各种香料熬成汤, 用芝麻花生炒熟做调料, 调味时还要放点香油、油泼辣子, 最后还有个点缀, 放点黄瓜丝、香菜, 不但色泽好, 增加视觉效果, 而且口感也不错, 吃起来津津有味。在133团, 凉皮店也很多, 凉面、凉皮、擀面皮、牛筋面, 红薯粉皮等, 各种系列食品, 应有尽有。
维吾尔族的馕是维吾尔族对兵团饮食文化的一种贡献。是各族人民都喜欢吃的一种面食干粮。馕在过去只是为了家庭的食用, 定期打制。但是现在维吾尔族的许多人已经把馕作为一种商品, 成为各族人们共享的美味食品。团部就有好几家卖馕的店铺。维吾尔族是个非常好客的民族, 有时候汉族兄弟去家里做客, 也同样受到热情的款待, 奶茶、抓饭、馕是最常有的招待食品。在133团9连, 就有很多用来打馕用的囊坑。一般是几家合起来打, 10天或者半个月打一次。具体周期随天气和农活的忙闲而定。维吾尔族妇女平时也帮汉族人家打馕, 在约定的时间内, 带上发好的面去就可以了。
烤包子也是维吾尔族传统饮食。用羊肉、南瓜或者胡萝卜做馅, 用薄面包成四方形, 再放入烤炉里烘烤。味道鲜美, 色泽鲜黄。现在不但是维吾尔族喜欢吃的食物, 也是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喜欢吃的食物。这是维吾尔族对我们饮食文化的又一大贡献。
维吾尔族现在也普遍蒸包子、蒸馒头、蒸花卷, 包子的馅有时候和烤包子接近, 如羊肉胡萝卜馅就是采用烤包子的馅。有时候也完全依照喜好, 随意搭配, 有荤有素。
烤肉是维吾尔族在饮食文化中的又一大贡献, 深受各族人们的喜爱。如今的烤肉不但在家庭中是极品, 在饭馆, 大排档也是主要的菜肴。烤肉的用料考究, 一般都要用较嫩的肉, 也很讲究火候, 调料的选用也很特别, 除盐、辣椒面外, 还有一种叫孜然的调料面, 在肉块烤熟时撒上调料, 并要互相拍打, 让肉入味。现在的烤肉已经是各族人民的家常食品。尤其在夏天, 夜市上烤肉摊很多, 常常是宾客满座。
在兵团, 各族人们的饮食文化已经融为一体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互相借鉴, 互相提高。尤其是维吾尔族从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中吸收了各种饮食方法, 最大的变化就是蔬菜的种植和食用, 以及相应的烹饪技术的学习和提高, 饮食越来越丰富了, 营养搭配也越来越全面。
2.2 服饰
走在133团9连就连团场, 年轻人只看衣服, 分不出是哪个族的。他们基本都穿西装、休闲装, 像牛仔裤, T恤衫, 是最常见的服装。维吾尔族的年长点的男子只在帽子或衣服的装饰上体现民族特色。年长的女子虽然还保持了穿裙子的习惯, 但是裙子的款式和花色, 已经趋向市面上流行的面料和花色。而本族的花色图案已经不是很常见。年长妇女包头巾的习惯还有所保留。笔者有幸走访了一位以前是133文工团的女同志:
姑力仙, 38岁, 1988年初中毕业入民族歌舞队, 穿衣打扮很时尚, 都是当下流行的服装。自述1991年结婚, 婚后老公每年夏天都给她买四五套衣服。问:现在你自己还穿不穿本民族特色的服装?答:只在表演节目或节日庆典时穿, 自己也没有了, 要用都是去租借。
近年来, 维吾尔族特色的饰品也深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喜爱, 那些饰品在保留本族特色的基础上, 已经注入了新的元素, 如色彩搭配上渐趋素雅。丝巾和羊毛围巾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维吾尔族的丝巾既保留了传统的工艺, 也注入了新的元素。在色彩上, 虽然保持色彩艳丽, 图案夸张的传统特点, 但是在色泽、质地上都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如吸收了汉族文化素雅的一些元素, 图案有一定的浓淡、疏密层次。现在的羊毛围巾一般都保持有维吾尔族人喜欢的图案, 但是色彩搭配上已经趋向和谐。一般采用同一色系的色彩来搭配。图案设计也体现维吾尔族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宗教信仰等。如图案喜欢选用巴旦木花、石榴花等经过变形夸张的图案, 美观大方。既实用又有装饰效果。不少妇女也选择用普通的市面上卖的丝巾, 戴着也很美观。
2.3 家庭装饰
连里的维吾尔子家庭装饰在体现本族的特色同时, 也吸收了汉族家庭的现代化装饰。团场的房子一般都是楼房式的结构。有卧室 (一般都是两个或三个) 、客厅、厨房。走进133团九连的家庭, 几乎每家的客厅都有电视机、冰箱、沙发, 茶几。
墙上的装饰除一些风景画之外, 还有十字绣作品, 装裱以后的十字绣作品现在更加美观, 不仅逼真, 色彩明朗, 而且还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维吾尔族妇女在农闲都喜欢绣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风景、书法等作品, 既美化了家庭, 又丰富了生活。
窗帘的选用也很考究, 卧室一般都选用红色、橘色等暖色调的加厚面料, 且都有花边。客厅一般选用黄色、粉色、浅绿色等宁静的冷色调, 面料光滑、结实耐用, 微透光, 显得庄重大方, 且打成三倍的褶皱。
走进维吾尔族家庭, 眼前会随之一亮, 既现代又有民族风味。有电视、冰箱、沙发, 上面都喜欢盖上绣花的布, 现代中透着传统的维吾尔族喜欢装饰的特点。更有特色的是家中还保留着挂壁毯, 铺地毯的习惯, 有些人家的床上白天也铺着地毯。有的汉族人家里也在客厅或者卧室铺地毯。各族互相吸收彼此优秀的文化, 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相得益彰, 共同发展。真是传统中融入现代元素, 本民族中融入其他民族文化元素。
2.4 婚礼习俗和婚姻观念
婚纱是各族姑娘结婚时的首选服饰, 也成为维吾尔族姑娘的首选服饰。主要有白色、粉红两色。婚纱照也是少不了的一项程序。结婚发请帖也成了维吾尔族用的一种请宾客方式。请帖的款式、颜色也越来越丰富。现在接新娘都用小轿车, 一般都在酒店举行婚礼。宾客一般带去的礼品都是现金, 取代过去的实物。在婚宴结束后, 维吾尔族保留了跳舞的习俗, 不过跳舞的内容不限于本族的舞蹈, 增加了现代舞, 如:四步、三步现代交谊舞等。
团场维吾尔族的婚姻观念有很大的改变。过去早婚早育现象很多, 而且只在本族里。现在连队里的维吾尔族青年大多是自由恋爱, 和异族恋爱的也很多。就是经过别人介绍的也要互相了解产生感情后才走向婚姻。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晚婚的好处:一是年龄大点懂事, 婚姻稳定。二是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晚婚晚育。
3 结论
团场这个特殊的融生产劳动与稳固于一身的群体, 充分发挥多种文化优势, 博采众长、兼容并包, 在短短的50多年风雨历程中, 在一片片茫茫荒原上开垦出了一片片绿洲, 创造了奇迹。正因为兵团人有博大的胸怀, 能吸收各族人民优秀的文化, 进行再创造, 再发展, 正是这种融合性才使兵团文化具有先进性。兵团的维吾尔族一样有着兵团人的性格, 在文化发展上为兵团、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不但积极传播了自己的文化, 也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博采众长, 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进行再发展, 再创造, 对中华文化达到高度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阿达来提.塔伊尔, 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及其变迁[J].新疆社科论坛, 2010年3期.
[2]刘绍华、郭爱荣, 关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 2001年第1期.
[3]彭清, 论兵团文化特色[J].兵团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
[4]李成, 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J].兵团党校学报, 2007, (6) .
[5]席霍荣, 兵团文化生成与变迁的过程及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 2009年第3期.
[6]唐济川, 兵团文化断想[J].兵团建设, 2006年第11期.
[7]卿臻, 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及其本质探析[J].前沿, 2010年第7期.
[8]郑剑平、杨华, 文化认同悖论及对兵团文化发展的影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解密维吾尔族乐器 篇11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活动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音乐生活现场,有不同的乐器演奏形式。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中,有着品种繁多的乐器,如木笛、苇笛、唢呐、萨它尔、艾捷克、弹布尔、都塔尔、热瓦甫、卡龙、手鼓……可以说是吹、拉、弹、击,应有尽有。有些乐器在日常生活中,在农民举行的“麦西热甫”里,在盛大的节日集会上,或是精彩的杂技表演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乐器不仅伴随着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了民族文化。
库修克,是一种木质勺子。它是由自然杏木制成,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属纯天然手工制成品,它不但可以用来吃饭,而且还可以在“麦西来甫”(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中作为打击乐器使用。
纳合拉鼓,维吾尔族的打击乐器,俗称“独鼓”。鼓形似花盆,鼓面蒙骆驼皮或牛皮。6个纳合拉为一套,每套分大中小3组,每组2个,一组奏高音,一组奏低音,相差 4~5 度,用木棒敲击。每逢喜庆的节日,鼓手们登上屋顶,敲起纳合拉,吹起唢呐,人们便踏着音乐翩翩起舞。
艾捷克为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弓弦乐器,造型别致独特,琴筒为球形,木制。艾捷克流行于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乐(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维吾尔族乐器中的巴拉曼和乃依,两者皆为管乐。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 篇12
在中国美学中,“意象”一词最早可上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之后刘勰最早将“意象”作为一个文艺和审美范畴提出来,《文心雕龙》(1981)中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一词在唐代则成为一个普遍使用的美学范畴,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说的“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张怀瓘的《文字论》说的“探彼意象,如此规模”,都是将“意象”作为美学范畴来使用。到了明清时期,“意象”不仅是评价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而且被看成是主客一体、物我交融,情景相生的产物。胡应麟《诗薮》(1979)内编卷五提出“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意象作为诗歌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方式,为历代诗学理论家所重视。在现代,对于意象一词也有众多解释,在童庆炳看来,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也就是“象征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所谓“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行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与典型、意境一样,属于艺术至境的高级形态之一。”(童庆炳2008:229)意象作为现代诗歌的基本艺术符号,它是诗人感性、知性和客观物体在瞬间的综合。意象既来源于诗人深刻的感性生活,又来源于诗人精神深处的紧张和震动。因此,通过对诗歌意象构成系统的深入分析,既可以触摸诗人内在的生命律动,亦可以感受诗歌自身的艺术张力。
二
“扎恩达勒”和“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诗歌中反复吟咏的意象。“扎恩达勒”是达斡尔语的汉语音译,在那顺达来编著的《达汉词典》(2001:815)中解释为“山歌,jandaal。”“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民歌的主要形式,曲调优美高亢,通常在森林野外或赶车的途中抒唱,除了一部分具有固定的歌词外,均可在固定的曲调上根据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即兴吟咏。“扎恩达勒”在内容上多反映历史事件、生产生活、民族英雄事迹和悲欢离合的爱情;形式上则有独唱和对唱两种,其中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居多。在巴图宝音看来,“讷耶”“尼耶”是“扎恩达勒”最初产生时的歌词,“讷耶”是达斡尔语“咱们开吧”的意思,指开荒种地;“尼耶”是达斡尔语“咱们抹吧”的意思,指抹泥盖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部分“扎恩达勒”开始有其他固定的歌词,曲调丰富,结构多变,并附有“讷耶”、“尼耶”等词;另一部分“扎恩达勒”仍然只充填“讷耶”、“尼耶”,多为触景生情即兴吟咏,节拍略有自由处理,曲词也随着感情变化。从其含义上看,“讷耶”、“尼耶”产生于达斡尔族始学农耕和盖房的时代,标志着达斡尔族开始从主要依靠狩猎和畜牧经济为主向农耕经济转变,“讷耶”、“尼耶”就是对开荒种地、抹泥盖房这种新事物感到新鲜有趣的高兴之余,放声唱出来的。(巴图宝音1991:25)达斡尔民族的先祖们,将“讷耶”、“尼耶”这两句概括性极高的话语作为“扎恩达勒”的中心歌词,一代代传唱下来,以最有力的形式表现了达斡尔民族勤劳善学、不断求取进步的民族精神。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一种,2006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日格勒”是达斡尔语的汉语音译,恩和巴图编著的《达汉小词典》解释为“lugiel[名],鲁日给勒,一种民间舞蹈”。(恩和巴图1983年:1068)奥登挂认为,“鲁日格勒”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老布特哈地区(现莫力达瓦一带),叫做‘鲁日格勒’,老海拉尔人(1732年驻防军的后裔们)叫‘阿很贝’,齐齐哈尔一带叫做‘哈库麦勒’,新疆地区达斡尔人叫做‘贝乐贝’。”(奥登挂2008:422)孟志东曾将“鲁日格勒”译为“路日给勒”,并指出“路日给勒”一词,是在达斡尔语命令式动词兼词根“路日给”上加“勒”这个后缀成分构成名词的。(孟志东1989:266)在达斡尔语中,“路日给”是“火旺”或“把火烧旺”的意思,“路日给勒”一词意为点燃火焰,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
“鲁日格勒”是一种多为妇女表演的自娱性舞蹈,她起源于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的早期狩猎时代,与狩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古代达斡尔在春意微透的夜里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唤,于劳动之余以舞蹈形式抒发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鲁日格勒”歌舞也是从平缓渐趋奔放,最后终止于高潮。第一阶段,歌舞以歌为主,舞蹈为辅,贯穿着不同的民歌演唱,歌唱形式以对答、对唱为主。第二阶段,舞蹈渐居中心,音乐节奏快而跳跃,情绪也逐渐高涨,在舞蹈形式上多是二人对舞,其他人在一边助兴,舞蹈进入高潮时,便有第三人、第四人或更多的人参加,形成多人齐舞,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兽斗闹的内容及舞蹈形象。“鲁日格勒”上下舞姿也各有特点,上身舞姿多达20余种,其中以鹰飞、拳头(浪头达奇)和单盖手等姿态为典型动作;下滑步和滑踏(跺)步为特点。上身舞姿中的“双手压腕胸前舞”是最原始的动作之一,是对老鹰飞翔动作的模仿,表达狩猎民族人民对于自由的向往。下身动作中的“滑步”或“滑踏步”,象征在草原上“压草而行”或者渔猎场上在光滑的“冰上而行”,也可看作是对鸟类行走动作的模仿。(栾延琴1990)。第三阶段,舞蹈进入到一个名为“郎吐”的阶段。所谓“郎吐”,就是“拳斗”。这时,歌声已经停止,舞者开始了呼号相对,就像斗拳。(萧梅2001)这些呼号声多模仿各种飞禽走兽,呼号双方对照各自脑后方呼喊“黑莫”、“黑古了”、“哲黑”、“啊呼额”、“达黑”等声音,并且模仿布谷鸟的鸣叫声,发出“哥谷、哥谷”的声音,有时也会模仿熊、豹等20多种动物的呼号声。在民间达斡尔族妇女们跳的鲁日格勒,没有雕琢、造作的成份,直率、充分地表现着人们的内在心境和审美情感,并都以群舞来昭示一种群体的共鸣、和谐与气势。有学者指出“狩猎、渔业,是达斡尔人最古老的生产活动,是达斡尔族早期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音乐文化必然伴随并且反映着这种原始渔猎生活。据统计‘鲁日格勒’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歌词内容是与鱼、鸟和兽类有关”。(吴鹏飞1993)“鲁日格勒”,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达斡尔人曾经历过相当长的狩猎经济生产过程,体现出鲜明的以狩猎采集为主业的时代特征。他们不仅表现出达斡尔族人民积极热情、勤劳团结的和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望,也表现出达斡尔民族豪放热情、剽悍勇敢的精神气质。诺敏在《欢乐的鲁日格勒》中写到:“看着那野鹿斗角,我们学会了罕伯舞;望着那山鹰翱翔,我们创造了罕伯舞”,从中不难看出狩猎文化对“鲁日格勒”的影响。鲁日格勒是跳跃在达斡尔人生命中的音符,是流淌在达斡尔人血液里的旋律。
三
庞德曾说“诗是一种种族的触角”,因此诗人自己的精神和他所描述的民族生活和事迹所产生的那种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一致的。达斡尔族诗人们虽然生活背景各有差异,但就整体创作而言,他们秉承本民族诗歌传统的诗性和灵气,多角度透视本民族精神内涵和民族心理。
达斡尔人从“扎恩达勒”和“鲁日格勒”中,形象、具体、生动地吸取着本民族历史文化知识,接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洗礼。“扎恩达勒”和“鲁日格勒”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特质表现,是达斡尔族社会文化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其整体文化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已经成为达斡尔民族精神的象征。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新一代达斡尔族诗人,血脉中仍然保留这亘古不变的本民族的文化精脉,他们依然像祖辈们那样以一种满怀敬意,甚至是无限渴望、赞美的眼光去凝视、思索祖先们同甘共苦,一起走过的漫长岁;他们把“扎恩达勒”和“鲁日格勒”视作一种精神象征,在它们身上寻找着现代社会里无法觅见的精神力量和归宿之地,并深刻而由衷地传达出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孟根在他的《父亲的扎恩达勒母亲的鲁日格勒》(孟根,2008)中写到:“辗转难眠之时/当年父辈们吼出的扎恩达勒不时地萦绕在耳畔/他们划着木排出山来/用马驮着猎物下山来/围着篝火炙烤狍子肉/喝着老白干唱着山歌/而母亲们那婀娜多姿的鲁日格勒/却也历历在目每当春暖花开之际/他们结伴去河边采集柳蒿芽/休憩时肆意在草甸上/跳起欢快活泼的鲁日格勒/那柔软的腰肢好似嫩柳/缠绵的手臂翻腾着波浪/有时又似摆柳/随风飘飘荡荡/有时又像嬉戏的山鸡/嘴里不断地发出鸟的叫声”,通过对父辈们唱扎恩达勒、母亲们跳鲁日格勒的情景的追忆,诗人不仅写出了达斡尔民族放排狩猎的历史,也写出了达斡尔人欢快嬉戏的日常。“父亲的扎恩达勒”和“母亲的鲁日格勒”在诗中即是达斡尔族文化、传统和历史的象征,他们“如蛇那样蜿蜒”、“似蚕那样缠绵”,悄然地钻进“我”的生命之中,永驻心田。诗歌对于传统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回归感和认同感,那种对达斡尔族剽悍勇武、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的极力地张扬和推崇,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直接宣泄。
达斡尔族诗人高志军的诗歌与达斡尔的精魂是溶为一体,他写像“老榆树一样茁壮”、“白杨树一样向上”、“兴安松一样耐寒”、“银杏树一样珍奇”“、棕榈树一样抒情”的达斡尔民族(高志军,2010:22);写“动手便是清露一样的曲调/动口便是风暴一样的民歌”的达斡尔艺人(高志军,2010:20);写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哈肯麦勒和扎恩达勒(高志军,2010:6-10);写“寄托手脚身心的敖包”(高志军,2010:12);写熊熊的篝火(高志军,2010:11);写“拔节成生命草”的苦涩的柳蒿芽(高志军,2010:17),通过这些意象,高志军表达了他对达斡尔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强烈的回归感和认同感。他发自内心地热爱那个“逐水草而居/循水鸟而渔/把云朵放牧成羊群/把风雪驯化成猎犬/用烈酒取暖/用簧火烤肉/心在马背上舞蹈/歌在草原上流淌”的民族(高志军,2010:8),那是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民族,是一个充满超拔之力和强大精神的民族。他们“爱跳哈肯麦勒爱唱扎恩达勒爱喝酸奶子”,“爱打靰鞡草爱割柳条子爱拧篱笆障子”,他们拥有“被沙俄的烽火烧不尽”的头颅和“用长城做情思扯不断”的脐带(高志军,2010:7)。高志军以真挚的笔触探索了本民族充满英雄业绩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咏唱了乡土家乡之美、族人纯朴之情,诉说了他对人生的种种感受。达斡尔族人民“从黑龙江流浪到嫩江/就这样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任凭岁月的风暴/在身后追赶那群獐狍野鹿/一直都围着祖先点燃的篝火/不停地操尾投足”(高志军,2010:6)。敖包会上,乘祥云而来的“雄鹰”和衔颂歌而来的“百灵”,也在“在天人合一的胡弦上/操牛尾投手足”(高志军,2010:19)。人类童年的巫祝之风在汉民族的历史中,已日渐消歇,但在达斡尔等少数民族那里,却还相当完好地保存着。于是,“操牛尾投手足”、“操牛尾歌八阕”,这些对上古华夏初民的描写,被高志军信手征用而去,镶嵌到了他那些讴歌其母族的诗作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它象征着千百年来指引一个民族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艰难地生存下来的抗争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流散在了每一个达斡尔人的血液当中。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推荐阅读:
维吾尔族的服饰文化05-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现场会车载直播主持词08-29
维吾尔音乐07-01
维吾尔族民居08-29
和田维吾尔族10-08
维吾尔族孕妇产前08-11
维吾尔族农民工06-02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研究09-22
维吾尔族大学生10-26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