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音乐

2024-07-01

维吾尔音乐(共12篇)

维吾尔音乐 篇1

一、舞蹈是音乐的“女儿”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舞蹈和音乐是一个不能分离的行为,二者同出一源,密切联系。此言不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维吾尔舞蹈的音乐旋律一般都有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等特点,小学生十分喜欢。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会手舞足蹈。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在要求

小学音乐教育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审美爱好为动力的原则进行教学,强调音乐实践,突出音乐特点,弘扬民族音乐,回归音乐本位,注重音乐体验。新疆维吾尔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对于弘扬民族精神,让小学生充分感悟、体会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维吾尔族歌舞艺术的基本特点与小学音乐的结合

(一)维吾尔族歌舞节奏的基本特征。节奏是音乐的一个基础单位,舞蹈节奏则是舞蹈音乐的灵魂。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具有强拍弱化、弱拍强化的特点。这种切分音附点节奏以弱拍上给以强拍的方式呈现,具有较强的辨识度,小学生在听到音乐后很容易捕捉节奏特点,从而更好地体现在与舞蹈的结合中。而在舞蹈中充分运用舞蹈速度的快慢、动作的力度、幅度的大小,采用三步一抬或绕腕等动作,将舞蹈动作与强弱拍子完美结合在一起。维吾尔族舞蹈伴奏音乐,通常运用附点、切分音来打破原本中规中矩的节奏,让音乐风格更有民族特点和舞蹈风韵,小学生在学习中也更容易把握节奏的特点,突出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维吾尔族歌舞的动律特点。动律在舞蹈动作上, 体现为舞蹈者通过身体有规律的动作来表达音乐节奏。膝部有规律性的连续微颤以及变换动作时的微颤是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变换动作之前经常使用“微颤”让舞蹈动作衔接得更加潇洒自然与优美。维吾尔舞蹈擅长运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比如手、肩膀、手腕、腰等,并且加一点装饰性动作,构成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

(三)维吾尔族歌舞的技巧特点。维吾尔族舞蹈非常讲究腰肢扭动的技巧。维吾尔族舞蹈不仅要求腰部扭动,呈现柔软的特点而且偏向于舞步的旋转,在不断变化的旋转舞步中,不断改变舞蹈造型,不断地将舞蹈推向高潮,并且在快速旋转中戛然而止。小学生体态轻盈、动作灵敏的身体特征为表现维吾尔歌舞奠定了良好的动作基础,表现为肢体动作协调,迅速把握维吾尔舞蹈的精髓。而维吾尔歌舞中欢快的音乐、矫健的舞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欢乐中充分感悟民族文化带来的魅力。

(四)维吾尔族歌舞的服饰特点。维吾尔族个性好客热情,在服饰穿着上讲究宽松、洒脱。维吾尔族的民族服侍都是色彩鲜艳,喜欢穿皮靴,喜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把长发梳成十几条甚至更多的细辫,舞蹈旋转时随宽大的裙摆飘扬,十分妩媚迷人、活泼热情。学习新疆舞服饰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人们的穿着才能身临其境,体会新疆人民的欢快热情。

四、维吾尔歌舞艺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五线谱,更不是培养舞蹈家,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和喜爱,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应该是一种与美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人们心灵的情感教育。

将维吾尔歌舞艺术应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让学生体会乐观幽默的态度,当学生真正能体验到该舞种的民族风格时, 他们也就更容易学习这种舞蹈。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锻炼小学生的动作协调性、肢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让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形成自然美的体态,并与美的心态相结合 , 让自己的气质更文雅 , 更富活力与魅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民族自豪感,并在表演中加强自身的信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实施维吾尔歌舞艺术教学, 开展一个趋于民族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课程,是一个值得我们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维吾尔音乐 篇2

1。段话主要写了的事情,表现了()。

2。用横线画出文中正面描写的句子。

3。下列语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联系上下文,指出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

(2)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参考答案】

1、段话主要写了“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的事情,表现了(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2。用横线画出文中正面描写的句子。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撕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

3。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及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地处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

和田的维吾尔 篇3

来新疆的人没有一个不想看看真正意义上的维吾尔。

民间流行一种说法:真正的维吾尔在南疆,南疆的维吾尔在喀什与和田。喀什有维吾尔城市,和田有维吾尔乡村。在工业化进程加剧的今天,浑身披满塔克拉玛干大漠沙尘的和田维吾尔人给人展示的无疑是原装的“西域货”。

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是我6年前在皮山科克铁热克发现的。那个没电的夜晚,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宿舍的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涛。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叮当,车上一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当时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可怕的夜中竟能听到这汉子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真令我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奇进而肃然起敬。

在“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的沙尘整天飞扬的天气里生活,该是怎样的辛劳啊!内地人每天早起要轻轻扫一下地,而和田人每天要花很大工夫扫沙子。男人的花帽女人的纱巾便成了长年摘不下的“防尘装”。

和田维吾尔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口品尝,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气四溢的烤肉是从土馕坑里烤制而成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一年四季的大众食品——馕,无一不是从古堡似的土馕坑烧制而出的。大漠深处的维吾尔牧人还特别喜食沙土灰里烧出的“库乃其”。他们先在沙土里挖个坑,捡来一些干胡杨树枝在沙坑里燃起一堆火,待大火灭了之后,就把包肉的面饼埋在火灰中烤熟即食。吃了这种“库乃其”,据说一天不吃饭也浑身有劲。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横七竖八的衣服像一张巨幅抽象创意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精气更足吧,这与那些爱住平房不愿住楼房的要求,道理似乎相通。

纯朴如尼雅古城土陶的和田维吾尔啊,你们如此热爱大漠,崇拜大地,眷恋沙土,莫非“天人合一”的伟大真理正出自你们之手?

和田水磨房。水磨房位于和田县拉依喀乡,距乡政府300米,占地面积1.5亩,凌空架设在该乡中心闸口之上,其主体由上下两层极富民族风格的楼房组成,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一楼是工作区,二楼是接待储藏室。远眺水磨房恰似盘居在玉河之上的一条姣龙,又似一位传承历史歌谣的吟唱者。

花一样的维吾尔

和田维吾尔人在沙漠环境里尤为爱美。爱花从来就是他们的天性。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亮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醉了“玫瑰香”,红了“石榴酒”。美玉、丝绸、地毯,随便哪一样都会营造出鲜花般融融的幽香与情调……

花一样的维吾尔姑娘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那密密的眼帘,深邃的眼睛,妩媚的笑容,像花儿绽放在风沙里。陪伴她们的小伙子也浓眉大眼,热情俊朗,浪漫风趣。维吾尔姑娘生来就有花一样的名字——古丽。正如一首歌里所唱道的:叫古丽的女孩很多,我不知道哪个古丽是你。叫古丽的都是维吾尔姑娘,古丽总是和花朵生活在一起。即使狂风吹散了花园的花朵,头上那顶小花帽依然绚烂无比……

3年前我带妻在尼雅参加朋友的一次聚餐会。席间,维族友人邀请妻跳舞,我妻却再三推托不会跳。朋友便讲,看来你妻太害羞了,干脆我们送她一个维吾尔名字叫“古丽”吧,意思是“鼓励鼓励”!此激将法果然使我妻起身助兴。从此,我便知道了古丽不仅是漂亮的花朵,还有激励、自信的意味在其间。

谜一样的维吾尔

和田维吾尔人特耐看。《新疆经济报》女记者王春华女士来和田看了几眼后,她逢人便讲和田维吾尔老乡很善良、很好客,连他们眼睛里射出来的光都那么和善、纯真、质朴。但令王女士不解的是:这些老乡生活并不富,为何待客时总是倾其所有呢?

迷人的维吾尔姑娘对外人永远是团难解的谜,可人们总愿意乐此不疲地探寻这难解之谜。一次我到西安团校拜访我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当他的朋友知道我在新疆工作后,都跑来问我一大堆离奇古怪的问题。诸如:为什么维吾尔族人的睫毛长?维族姑娘跳舞时“摆脖子”是什么意思?我实在被追问得不耐烦,就随口编了几句:新疆的沙尘暴多,维族姑娘的长睫毛可有效地抵挡沙尘侵人眼球。你们就不行了,遇到沙尘暴就只有倒霉的份!有个胖乎乎的小个子非要我解释“摆脖子”是什么意思?我答确实不知。他便扎了个“双手割喉”姿势自作聪明地解释道:我想“摆脖子”大概就是维族姑娘向“意中人”求婚时,怕“意中人”不答应,就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威胁说——你要不答应,我就自杀!

还没等小胖解释完,满屋人哄堂大笑。我同学戏弄小胖道:“人家维吾尔姑娘都是大眼长睫大个子,就是自杀了,也不嫁给你!”

维吾尔人的洗脸方式一直令我大惑不解。好几次我与维吾尔朋友半开玩笑:看你们单手提壶洗手洗脸多笨拙。可朋友不以为然:“我们这样洗,脏水都流下去了,每次换新水。不像你们洗脸脏水流到盆子里,又捧起脏水洗脸,你说哪个干净?”见我愕然,他又挑着两道浓密的眉毛问:“你见到我们维吾尔人当中有几个戴近视眼镜的?有几个是单眼皮的?”

是呀,不光没有几个戴近视眼镜的,没有几个是单眼皮的,就是自小用“奥斯曼”草染过几回眉头和头皮的维吾尔族“巴朗”(意为小孩),待长大后发质竟变得那么浓黑发亮,多令人不可思议啊!

歌一样的维吾尔

王洛宾创作的维吾尔民歌《达坂城》中的一段歌词“你若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你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一直令人生疑——维族男子要娶姐,为何要人家领着妹妹来?

这是由于维族人的新房一般都很大,里面的客厅和床铺特别多,一则为日后接待宾客,二则为朋友亲戚聚餐后潇洒唱歌跳舞。和田民间流行一句俗语:维吾尔人能走路就能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的确,维吾尔人天生就有能歌善舞的细胞。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最起劲的是,这种歌舞从来不受人员、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不论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想跳就跳,想唱就唱。歌舞来源于生活,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和田维吾尔聚餐形式花样繁多,规格无限,有时给巴朗子起个名字、施个礼,甚至耳朵要扎个眼,亲朋好友都要聚餐唱歌跳舞,以示庆贺。聚餐的目的不在于吃了什么,而在于通过歌舞联系和加强了亲朋之间的感情。

生活在豁达乐观、载歌载舞之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维吾尔音乐 篇4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受流行音乐影响最突出、最直接的人群。本文以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展开调查,系统了解并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音乐现状,从而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引导与调适提供理论支持,为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提供决策参考。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www.cnki.com)对“大学生流行音乐”进行检索,发现从1990~2015年,一共有113篇关于流行音乐的文献,但大部分都是与音乐学和社会学相关的,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有18篇,而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音乐的只有5篇。[1]可见目前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音乐现状研究这方面存在较大空白,需要我们加大对其的调查研究力度。

(二)研究范围和预期价值

本次有关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接触行为的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维吾尔族大学生群体对于音乐的总体态度与接触习惯,个体差异对于音乐类型偏好和使用习惯影响的探索。

第二,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当前流行音乐尤其是日韩、欧美、内地、港台等流行音乐的接受状况的探索。

第三,从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探索大学生接触音乐的目的和动机,以及满足的程度。

笔者试图通过对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接触行为的调查,分析出该群体在听音乐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研究方法及调查内容说明

1. 研究方法。

访谈法:新大本部图书馆、研究院二楼自习室及一号综合楼,对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全面深入地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不同语言及不同风格歌曲的接受情况。对比法:为了彰显维吾尔族大学生对音乐收听情况的特色,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了“民考民”与“民考汉”同学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特意对此群体进行了对比。

2. 调查内容说明。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紧迫,所以笔者将调查对象锁定为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随机选取了26名在校大学生,为了得到更明确的调查结果,本文的调查数据来自其中的20名维吾尔族同学,即“民考民”和“民考汉”同学各10名,这些同学基本上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及不同年龄层次,具有个性和共性双重特点,符合本次调查的典型性要求。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都比较配合,都愿意积极参与,但部分“民考民”的同学由于受到普通话的限制,沟通有些困难,访谈不太顺利。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研究

(一)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偏好等音乐接触行为的调查

大学生群体由于相仿的年龄、共同的生活环境等因素使得其有一些共同的或相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内容的接触上也会做出一些相似的选择。具体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音乐接触和欣赏的问题上,维吾尔族大学生群体是否存在一些共同的态度和偏好,而这些态度和偏好又是被哪些因素影响而产生什么差别。本部分的研究中,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第一,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不同类型音乐的偏好。在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待不同的音乐类型的态度调查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即让被调查者从6种不同类型的音乐里选出自己平时喜欢听的音乐,并根据自身实际谈一下对这6种音乐(民族乐曲、日韩、欧美、港台、内地、网络)的收听情况。结果表示,维吾尔族大学生“民考民”和“民考汉”同学对于不同音乐类型的偏爱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调查的10名“民考民”同学中,全都喜欢本民族乐曲和欧美英文歌,日韩和港台歌曲喜欢人数为零,笔者也对此询问了原因,回答较多的是不喜欢或听不懂,而其他10名“民考汉”同学则有很大不同,其听日韩、港台、内地歌曲,不听网络歌曲。通过访谈,笔者认为“民考民”与“民考汉”同学之间有如此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从小受的不同教育且身边接触的人也有很大差异。

第二,维吾尔族大学生性格差异对音乐偏好的影响。人的性格往往对人的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到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欣赏这个问题上,不同性格的大学生是否存在差异。本次调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访谈中,笔者让被调查的20名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了选择,即较外向、较内向、双重性格三个选项。结果显示,4名同学选择了较外向,7名同学选择了较内向,其他9名同学选择了双重人格。

为了突出不同性格维吾尔族大学生在音乐欣赏问题上的显著性,笔者主要针对外向与内向同学对音乐的一些偏好特点进行比较,对存在性格差异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非维语歌曲的接受态度,欣赏音乐的频数,最喜欢的音乐类型,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考察,一共有11名同学,外向的4名,内向7名。

结果显示,在对待非维语歌曲的态度上,外向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更容易对非维语歌曲持较乐观的态度,而内向的则不太容易接受维语或英语以外的歌曲;在听音乐的频数上,外向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与内向的大学生没有显著的差别;在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问题上,外向的大学生更喜欢旋律节奏感强的音乐,而内向的大学生基本喜欢抒情等伤感型慢歌,且他们都有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形式。

第三,维吾尔族大学生接触音乐的目的特点。由于音乐的种类有许多,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仅以欧美英文歌曲为代表,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听音乐的目的做简要概述:对2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同学们接触音乐的目的有所差异,比例最高的是放松心情,占30%;其次是跟随潮流,比例为25%;学习语言为第三位,所占比例为20%,笔者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有4名同学听英语歌曲都是为了学习英语或者是四、六级考试前听英文歌,来增强单词和语感熟识度;陶冶情操和学歌这两个目的分别占15%和10%。可见,大学生对音乐的接触行为都具有某种目的性。

第四,维吾尔族大学生收听音乐的渠道特点。在收听音乐的渠道问题上,笔者设置了多选题,列出几种主要的渠道,根据与访谈者选择的频数进行比较。同时,又让被访谈者从中选出自己收听音乐的最主要渠道,并对此进行对比。

调查显示,在维吾尔族大学生收听音乐的各种渠道中,音乐软件是最主要的渠道,基本每个人都通过音乐软件听歌,将网络在线音乐欣赏和网络音乐下载作为自己欣赏音乐的最主要渠道,较多的软件是QQ音乐和网易音乐,并且通过其中的猜你喜欢功能,获取所喜欢的歌曲。当今社会新媒体高速发展,微信新媒体成为主要的潮流和人际交往的方式,访谈的20人中,有5人从电视剧插曲或电影主题曲中获取自己喜欢听的歌曲,所占比例为25%。综上可以看出,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音乐欣赏条件上,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而电视电影或其他渠道则次之。

第五,维吾尔族大学生听音乐的主动性情况。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笔者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主动性进行了考察,通过5个问题,考察大学生对于音乐接触的主动程度,并以情绪低落时大学生对音乐的接触为例考察大学生使用音乐的满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8名同学是主动欣赏型、2名同学属于被动接受,还有10名同学在心情低落时选择。

可见,绝大多数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这种主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当一部分是一种偶然的音乐欣赏,而调节情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但是在欣赏音乐调节情绪问题上,大多数大学生通过欣赏自身喜好的音乐,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大学生对于音乐的使用和满足

使用和满足理论揭开了受众研究新的领域。对于受众是否在生活中使用传播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某种目的,媒介本身内容以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成为使用与满足理论考察的重要内容。[2]

具体到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欣赏问题上,大学生对于音乐的需求是否也是一种主动的,满足自身一定目的需求的行为,其需求是否存在一些特点,所接触的音乐内容是否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成为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结语

在本次的有关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接触的调查研究中,笔者对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欣赏情况得到了初步的勾勒。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民考民”和“民考汉”同学对于音乐类型接受情况的差异。他们都喜爱音乐,“民考汉”同学与汉族同学在这方面没有太大差异,平时比较多听汉语歌曲,较易接受日韩、港台等类音乐。而“民考民”同学则不同,他们喜欢本民族语言和英语歌曲,而对其他国家类型的音乐尤其是日韩等音乐怀有排斥态度,基本也不听汉语歌曲。而这种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对当前的维吾尔族大学生音乐接触现状产生深入的思考。

摘要:新时代的流行文化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起来,而且其迅猛之势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迅速传播的流行音乐最为典型。本文以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主,从维吾尔族大学生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入手,随机抽取了26名维吾尔族大学生,通过访谈法客观描写、真实记录了该群体在听流行音乐方面的一些情况,并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维吾尔族大学生,流行音乐,接触行为,使用与满足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DB/OL].www.cnki.com.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反思 篇5

《和田的维吾尔》这篇文章是《风俗世情》单元中的一篇。文章以平实的语言文字叙述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一些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生理特点,展示了维吾尔乡村淳朴的民风,赞颂了维吾尔人热爱沙漠、爱美好客、豁达乐观的精神品质,揭示了豁达乐观的人,总是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由于课前让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课前准备,他们对维吾尔人的风俗习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我适时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文章的氛围中,感受浓郁的西域风情,这一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融入了文章,而且积极性也被激发了出来,能够完全投入地思考我提出的问题,在他们交流的同时,我又让他们讨论自己学到的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可以主动地感受文本,在富有表现力和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上做深入讨论,学生们不仅抓住了关键词句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且还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共同的思考,他们很好地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解到维吾尔人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整节课的教学比较有条理,容量也比较大。通过同学的自学分析,最后回归到课文最后一段:“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还是甜的。”学生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维吾尔店名词语的泛化研究 篇6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工具,店名有着其他交际工具所没有的表现功能,它最真实地反应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在汉维店名词语的泛化研究这个问题上,国内外的学者都少有研究。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店名为例,对店名展开收集整理,通过对比分析乌鲁木齐市店名的构成方法及分类,进而探究乌鲁木齐市汉维店名的词语泛化方式,对维汉店名词语意义泛化原因进行研究。

关键词:店名;维吾尔语;泛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97-01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新疆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首府。当我们漫步于乌鲁木齐商业街道时,星罗棋布的店铺商行、琳琅满目的招牌广告却透露出浓郁的现代气息,透过这些店铺名中构思精巧的语言文字,我们可以触摸到社会的经济脉动、文化特质,感受到社会中人的精神风貌、心理变化。由于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以游牧业为主的思想的影响,对于店名文化的文字记载不多不细,又没有专著进行研究和论述,因此,只能就了解到的一些文字店名以及其蕴涵的文化背景进行审视。

在汉维店名的研究上,前人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华锦木老师在《维吾尔族餐馆名称及其文化内涵探析》侧重维吾尔族餐馆名称及其文化内涵研究,张翠老师在《关于维吾尔族金店店名的命名与翻译》中系统地研究了维吾尔金店店名的命名和翻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汉维语店名词语意义泛化的问题。关于专门词语的意义泛化问题的论文倒有一些,例如,宋春淑的《专门词语词义泛化研究》,冯子薇的《专门用语的语义突破》等;有的学者则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意义的泛化,像李文莉的《隐喻的无意识性:语义泛化与意象图式》;有的学者则以单个具体词语的意义泛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像杨清、王娥的《“老师”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等。本文将以乌鲁木齐市店名为例,对店名展开收集整理,通过对比分析乌鲁木齐市店名的构成方法及分类,本文在吸收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店名词语的意义特点出发,利用新义素分析法、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等手段,讨论店名词语的意义特点、泛化的原因。进而探究乌鲁木齐市汉维店名的词语泛化方式,对维汉店名词语意义泛化原因进行研究。

笔者利用空闲走遍了乌鲁木齐大街小巷根据店铺名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把店铺名的泛化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属名+业名+通名。

例:(1)天山书店???????? ??????????? 、在天山书店中“天山”本意指横贯与新疆中部的山脉,在古代以游牧为主的维吾尔族对天山怀有一种尊敬,崇拜之情,现用于店名表达了一种对知识对文化的尊重之情。

2.属名+业名。

例:(1)阿塔喜+快餐 ??? ????????????????、在阿塔喜快餐中“阿塔喜”本意指火,火焰,但在这里指热情,激情。希望店里的生意能够像火一样红红火火,表达了一种对店铺的美好期愿。

3.属名+通名。

例:(1)珠拉+大酒店 ???? ??????????? 、 在这里“珠拉”原一般指木卡姆中一种舞曲名,在阿曼尼沙汗的时代也用于人名,而现在现多指光泽,是有光泽的意思,从民族心理角度讲大部分维吾尔族更喜欢有光泽的东西,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酒店像珠宝一样闪闪有光泽。希望店铺能够像光一样照亮周围。

通过对汉维语店名泛化构成及分类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汉语店名还是维语店名中,店名的构成一般分为“属名+业名+通名,属名+业名,属名+通名”这三类,且店名词语的泛化都集中在店铺的属名中,在这些属名当中都是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对每个行业的店名进行泛化。比如汉语店名中的博士眼镜店,巾帼家政。维语店名中的阿尔曼,伊合拉斯。都是在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泛化开来的。

不同的是不同的文化底蕴对词语进行泛化的方式和结果不一样,因为文化的不同我们在很多时候看其他民族的店名时晦涩难懂。汉语,维语店名都是非常有内涵,都体现出店主美好的愿望,但因其他民族在该方面文化的缺失而不能接受和理解。经过维汉互译之后,这样的意思就完全消失了,完全体现不出店名的艺术性,仅仅是淹没在很多普通店名中的一个。比如汉语中的博士、如意这些词语在维吾尔族当中没有这样的文化,所以维吾尔族很难接受和理解,而在维吾尔语中天山,蓝公羊等词体现了维吾尔族在游牧上和宗教上的感情,汉族人也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词义泛化,作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引起深入探讨的词义演变方式,还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吴登堂先生认为“所谓泛化就是把本适用于甲事物的词义推演到乙事物或其它多种事物上;或把本适用于个别事物的词义演进到用于一般事物。”了解词义泛化的原因、结果及方式,可以更透彻地分析词汇,更全面地理解词汇,尤其在双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震天:《汉维互译实用教程》 [M],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华锦木:《维吾尔族餐馆名称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J] ,语言和翻译2005.11.15

[3]生辉:《汉语人名词语意义泛化研究》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04.20

[4]张翠:《关于维吾尔金店店名的命名和翻译》 [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7.20

[5]姚楷强:《喀什市店铺名的命名及翻译究》 [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05.01

[6]冯子薇:《专门用语词义泛化的方式、效果及前景》 [J],汉语学习 2010.01.10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篇7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风俗世情”, 要求学生要了解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感悟地域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田的维吾尔》一文在这些方面能和很好地凸现这一落实“生命教育”的情感价值目标。因此我把教学目标明确地锁定为“了解新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特点, 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虽苦犹乐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六年级学生所具备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课的特点, 着重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的方法加以运用, 适时创设一定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情感运用自读——自悟——交流——自得的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 感受虽苦犹乐的精神。

2.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 如文章中比喻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感受作者对比、前后呼应等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感悟, 小组合作讨论, 引导学生读感兴趣的语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对和田的维吾尔族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营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 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领悟表达方法。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到维吾尔族去看一看——欣赏图片, 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填补学生对新疆这一陌生的异域地区的感性认识的空白, 激荡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2.让我们走进和田的维吾尔, 真切地去感受那里的民族风情。 (板书课题)

(二) 检查预习, 理清脉络1.汇报预习情况。

2.和田维吾尔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能用书中的哪些词来概括? (根据学生的汇报, 板书)

3.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最能体现维吾尔人性格特点的语句。

(三) 深读品悟, 感受民族风情1.豪气与乐观

(1) 让我们走入课文, 默读第一自然段, 看看有哪些收获。 (2) 汇报交流。

(3) 就让我们感受一下那里的沙尘暴吧! (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面对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准确地把握了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 把学生带入场面情景, 拨动学生喷薄欲出的情感。】

(生谈体会, (出示语句) 感情朗读)

(4) 多么勇敢乐观的汉子, 真让人肃然起敬 (再次朗读) 。

2.研读“热爱土地”

(1) 请你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做好批注。 (2) 同桌交流。

(3) 学生汇报。

(4) 预设:谁能谁又能还有“!”等看出师:那就请你读一读, 读出这份惊叹。

预设: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

是啊多美的一幅画啊!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3.研读“爱美”

(1)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地处沙漠边缘, 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

相信你们也被他们的爱美之心所吸引。 (请一同学介绍对维吾尔人家里及街市的了解)

(2) 文中实写了花儿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 虚写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花儿还会盛开在哪里? (学生想像说话)

作者的虚实结合给了我们这么多的联想,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维吾尔人爱花爱美之切……

预设:作者连用了两个比喻, 将都帕和艾得莱丝比作了彩云和花儿, 很美。

师:是啊, 就让我们来读一读吧。可见维吾尔人爱美之切, 生活处处有花多么乐观呀!

4.研读能歌善舞 (1) 生汇报

师:是啊, 读着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呢?

(想象会有哪些人,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因为什么载歌载舞呢?)

(2) 引导学生理解他们为什么能歌善舞。预设

生1:他们有豁达的心情。生2:爱生活。

生3:面对艰苦, 乐观地生活。以苦为乐, 快乐地生活。

(四) 欣赏图片, 升华情感

1.看豁达乐观的维吾尔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一个地处沙漠边缘的地区和田变成了“丝绸之乡”“瓜果之乡”“地毯之乡”“玉石之乡” (播放图片) 说感受

2.相信此时的你已经被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勤劳善良所感动, 请写下你内心的感触。

(五) 回顾全文, 启发创新 (布置作业)

1.为和田的维吾尔设计了一张明信片, 想想你的设计方案, 将选择那些事物作为背景?

【设计意图:学生设计维吾尔风情的明信片, 让每一个学生再次强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 乐观豁达精神的情感升华。】

(六) 板书

爱土地

豪气乐观爱美豁达乐观以苦为乐

关于维吾尔墓碑的信仰来源 篇8

关键词:维吾尔墓碑文化,文化层次,独特性

一、墓碑

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每一个生命的离去如同它的诞生一样充满尊严。“要理解一个民族的信仰和价值观, 就看他们怎样纪念死者。”[1]立碑纪念是人们对死者善后的一种态度和表达方式。笔者在坟墓调查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墓碑。很多人认为, 墓碑的来源是石人。维吾尔人的祖辈古代时候, 墓地立石人, 这个意思是标志, 一是作为墓地的标识指明葬地, 为墓祭提供方便;二是显示身份地位, 颂扬墓主的功德励绩, 光宗耀祖, 永垂后世;三是表达立碑者的哀悼悲伤之情。

《中国民俗词典》中的“墓碑”条:“墓前所竖的条石, 上刻死者姓名、言行、生平等, 有子孙、弟子、友人等为之撰文, 也有死者生前撰文自立者。”[2]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粹典》解释的更为详细:“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丧葬习俗。指立在墓前或墓后的石碑, 上刻碑文, 记载死者的姓名、年龄、生平事迹等。民间立碑一般都为长方形青石, 除刻有死者姓名及生卒年月, 还刻有立碑的子女及孙辈姓名。立碑时还举行一定仪式。旧时也有死者生前撰文自立的。”[3]

长久以来, 宗教文化是一直强烈地影响着信仰宗教人的行为和心理, 最终形成了和宗教文化密切相关的建筑形式及其构成原则。墓碑的来源是关于维吾尔人的自然崇拜、英雄崇拜等有关, 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生存为目的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使始祖有了丰富的集体经验。这些经验扩展了原始群体的思维空间, 把智力提高到了觉醒, 结果, 原始群体开始逐渐了解本身潜在的智力。于是始祖开始了征服自然的第一步。弓和其他锋利武器的发明是他的主要特征。

随着生产和防御工具的发明, 原始人类的力量开始逐渐增强, 他们的原始信仰结构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图腾崇拜系统的图腾 (祖先) 对象开始从动物、树木和自然现象转向人化。费罗依德 (Fraud) 认为, “图腾崇拜的下一步便是受崇拜物的人形化”。[4]这种改变是从人类灵魂寻找祖先的开始。这是原始人类新的一种认知方式, 可以看作为原始思维再次的扩展。因为, 在这个阶段人类创造了承认自己和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足够的物质基础和思维空间。

最早人形化的人类祖先就是女祖先。随着母系社会的衰弱和男性在社会里政治统治地位的提高, 出现了父祖崇拜现象, 祖先崇拜被赋予了母祖崇拜和父祖崇拜的两种祖先崇拜的内容。人类思维在这段时期也经历了一次扩展, 这次的扩展揭开了人类思维潜在的力量。这种智慧最初表现在始祖群体的人生哲学, 后代人把自己生存活动的结果与创造这种智慧的祖先灵魂联系起来, 表示了自己对它的精神依托感。本质上说, 祖先崇拜还是原始人类思维中表示人对永恒生命向往和信仰。关于这种信仰的形成马凌诺夫斯基认为:“人类永生的信仰乃是祖先崇拜、家内祭祀、丧葬仪式及灵物二元论的基础。我们又看到, 这种信仰是产生于人类社会构成的本身, 特别是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基础———即家族和亲属关系”。[5]

感情上将氏族成员相互连在一起的, 不可否定的血缘关系把氏族群体共同的, 人性化的祖先灵魂为中心, 形成了一系列举行仪式的传统。这种仪式一方面表示氏族成员与祖先灵魂间的内部联系, 另一方面表示氏族成员对祖先灵魂的尊敬、对它的依托和畏惧感。实际上, 氏族内部的亲戚关系也是以氏族成员的祖先崇拜为中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概念。

英雄崇拜也是原始社会信仰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祖先崇拜。托马斯·卡莱尔认为:“我把英雄崇拜当作古代思想体系中主要的修饰因素。我可以说我之所谓异教的错综复杂现象, 有许多根源, 对生辰和自然物体的每一敬仰与崇拜, 是一种根源, 或是根源中的一部分。但是英雄崇拜却是一切根源中最深刻的根源, 是主根, 其余一切, 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吸取营养分而发展起来的”。[6]12英雄崇拜是祖先崇拜发展的形式, 也是原始人类政治意识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古代英雄的出现本质上是当代祖先政治意识的反应。各时代、部族的英雄身上反映的是该时代、部族人民的政治、社会、精神义务, 同时, 英雄将氏族的精神汇聚一身。摆在祖先面前对立中的客观现实, 即, 扩大自己的群体抵御外来力量、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的必要性造就了像英勇的可汗、军事家和民族英雄。这些英雄的精神同样在后代的原始思维里提升到了祖先灵魂的地步。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活动, 后来的祖先依托这种英勇的精神, 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各种活动仪式崇拜它, 逐渐地英雄崇拜成为了原始信仰系统中祖先崇拜的重要内容。这可能是重要的主观因素。关于这种情况托马斯·卡莱尔说“我认为对英雄崇拜的感情是人类生命的要素, 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人类历史的灵魂”。[6]33最古时代这种英雄不仅是他所属于氏族的英雄, 而且也成了由氏族融合形成的部落和部落联盟的英雄。古代政治现实造就的英雄和英雄精神是英雄崇拜的主要内容。氏族成员的英雄还包括英勇的诗人、作家、传教士。很明显这是以后的时代影响, 这些人也是在当时对人们生活产生过很深影响, 在人们心里有很高地位, 于是人们将他们的灵魂也提升至英雄地位来崇拜。

在历史记载中, 关于突厥人的一些习俗。在《周书》中, “葬讫, 于墓所立石建标。其石多少, 依乎生平所杀人数, 常杀一人, 则立一石, 有至千百者。”石人, 主要指墓地石人, 是典型的山地草原民族文化现象之一, 广布于亚欧草原。立杀人石似有追念其平生功之意, 反映了突厥以战为荣, 骁勇尚武的民风。到后来在北方草原表现这种传统的祖先体内中的强大力量, 勇敢的心, 对自由的渴望开始慢慢遗忘。对于维吾尔族王朝在4世纪立的喀喇巴拉啥滚碑的周围没能找到石人是因我们的注意。这个可以在维吾尔族接受摩尼教及受到新的宗教的影响这两方面说明, [7]再者佛教的被接受对由这种传统发展而来的精神支柱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虽然立石人的传统被摩尼教和佛教经言抛弃, 但是他们无意识的, 表面上的部分延续到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以后更新的思维方式未能完全将原始思维挤出在外。虽然祖先经历了一系列的生存环境、生活、思维方式和文化形式的变更或被变更, 维吾尔族文化中原始文化的原形还未彻底消失。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维吾尔族人的思维里原始文化层面还仍具备刺激功能。看现今的土耳其墓葬, 从它们能看得到永远之石和石人的身影。

伊斯兰教没有规定堆坟头、修墓碑。在伊斯兰教里面不把土葬看得太重要, 只认为这只是到另一个世界必须经历的过程及禁忌崇拜死者等等因素是引出墓葬形式的最普通的特点的原因。伊斯兰教认为人出于土而归于土。所以墓葬的位置因暴风雨而消失, 墓葬的外部有灰尘的话这是一种好挑头, 墓葬处于离地面一掌的高处上面放着石头或者木棍就行了。《古兰经》中:“我从大地创造你们, 我使你们复返于大地, 我再一次使你们从大地上复活。” (2055) 正是这种“返本还原、复命归真”的人生观, 构成了伊斯兰教“葬惟从俭”的基本原则。许多伊斯兰教国家仅用沙土埋上薄薄的一层, 任其自然风化而消失, 这也是当地的气候条件所决定的。但是从来都把死看得太重要的为维吾尔族人, 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认为伊斯兰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种精神。他们还是通过墓葬来体现死者的姓名地位和荣耀。这些墓碑是从石人时代留下来的民族心理因素的遗产物。到后来伊斯兰教完全传入到维吾尔族里面的时候, 这种传统还没有完全被消失。相反成为一种传统继承到现在。这也说明石人这一文化现象延续的时间很长。可以肯定的是, 现代维吾尔族的立碑习俗是维吾尔族在原始社会的崇拜守护祖神、崇拜祖先和这种原始信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崇拜的延续。

二、墓碑的设计-碑文

1. 墓碑的设计

宗教文化对墓碑的设计影响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差异、观念差异和审美取向差异。现代墓碑较有余地突出个性, 突出死者生前的特点和精神面貌。维吾尔墓碑在形制、纹饰及碑文内容上与传统墓碑不同, 其不同之处正是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而存在, 如拱形形制, 云月纹饰等为典型的伊斯兰教特点。尤其是, 云月纹饰比较突出。有的新月是刻在墓碑, 有的是在墓碑上竖一长杆, 杆上栓一弯月形的铁片或太阳形的圆圈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大城市比较突出。

新月, 系阿拉伯语“希拉勒”的意译, 原指上弦月, 俗称月牙。天文学上称为“朔”, 指月球运行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的月相。其象征含义是上升、新生、幸福、吉祥、初始光亮、新的时光, 指新月象征伊斯兰教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光。

伊斯兰教首先在阿拉伯地区弘传。那里炎热干旱, 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多在夜晚进行。阿拉伯历将太阳降落到太阳初升作为一天。而新月初升则为每月第一天的开始。伊斯兰教的斋月, 就是从见到新月的第一天开始封斋、到再见到新月开斋为止的一个月时间。在《古兰经》中多次提到月亮, 有的篇章就叫“月亮”。在穆罕默德看来, 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量, 从新月到月圆, 标志着伊斯兰教摧枯拉朽、战胜黑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古兰经》2:189:“新月是人事和朝觐的计时”。

据1994年3月出版的《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介绍:奥斯受帝国素丹奥尔汗 (1324一1360年在位) 时, 其步兵军旗上已有新月出现。1453年素丹穆罕双德二世 (1451一1481年在位) 占领君士坦丁堡 (今土尔其伊斯坦布尔) 后, 正式采用新月作为奥斯至帝国的旗徽。到一个多世纪后, 塞里木二世 (1566—1574) 才在拱顶上修建了一个直径30米的青铜制新月。此后这一做法在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土尔其境内得到普遍推广, 新月大量出现在清真寺和其它伊斯兰的建筑物上。16世纪初, 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以金属制新月作为旗帜。由此伊斯兰教和新月自然的联系起来, 成为伊斯兰教的象征。

维吾尔的《乌古斯传》中描述了他给六个孩子分别命名为太阳、月亮、星星、天、山、海, 其中三个儿子是跟树中的女子结合生的孩子。维吾尔墓碑因地域的不同, 也存有一定的差异。相对而言, 地区的伊斯兰教墓碑碑文—简洁, 且形制矮小, 不超过1米, 其他地方墓碑尺寸稍大, 在150厘米左右。

2. 碑文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某一时期词汇的遗存, 可以窥见该时期的文化。

自古以来, 文字是传统墓碑的主体, 墓主的信息所在, 文化的传承所在。

维吾尔碑文按传统格式刻写。碑文一般是以维文主, 以阿拉伯文副。碑文用维吾尔文刻写亡人的生平、籍贯及其归真的年代。还有, 通过造像为死者追崇冥福的情况比较突出。

宗教对碑文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碑首刻写阿文“清真言”。

语言事实告诉我们, 处在某一共时系统中的语言成分, 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 而是通过漫长时期的筛选、累积、融合而成的。在一个共时系统中保存了以往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相关成分, 我们可以在一个语言的共时平面中看到来自不同时间层面的丰富的历史遗存。而“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8]

这些墓碑在形制和碑文上皆蕴涵着维吾尔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 两种文化如此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说明了维吾尔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包容性。

三、结语

维吾尔墓碑文化是维吾尔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维吾尔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在丰富的维吾尔文化中, 蕴含着维吾尔的精神素质和心理素质。简单来说, 伊斯兰化前的祖先所使用的墓葬形式如上述一样, 在宗教信仰, 对战争的看法以及自身地理因素等方面明显地反映出这种墓葬形式的特点。除了这种主要的建造形式之外还有部分对萨满崇拜的成分也在其中。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一生的圣地之旅:全球最静逾、最震撼的500处朝圣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311.

[2]郑传寅, 张健主.中国民俗词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7:149.

[3]张茂华, 元宏昌.中华传统文化粹典[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333.

[4]费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5][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84.

[6]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 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7][苏]W.BARTHOLD.突厥和蒙古人中的丧葬习俗:土耳其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529.

维吾尔建筑装饰艺术的种类 篇9

维吾尔建筑维持着这种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体系, 纹样百变、种类多样。根据材料和创作手法, 可以将维吾尔的建筑装饰分为木雕、石膏雕花、琉璃釉面花砖、拼砖花和彩绘五大类。

一、木雕

维吾尔建筑外部多用木雕装饰, 手法有浅浮雕、透雕、贴雕等。浅浮雕是在木料上雕刻较浅的装饰纹样, 不影响被雕物的坚固性, 多用于装饰梁柱、门窗等。这种浮雕装饰的内容一般为植物纹样或几何图形, 有时也将植物纹样与几何图形相结合。透雕是将木板雕刻成透空状, 以镂空的负形烘托正形图案, 并且雕刻出藤蔓之间相互穿插的前后关系, 效果空透玲珑。贴雕有两种, 一种是将图案透雕后贴于平板上, 形成浅浮雕状;另一种是将雕凿成的各种形状的木片拼贴成立体的木雕作品。

一般传统民用建筑的木雕装饰多为木本色, 只有少数巴依 (达官贵人) 住宅的木雕装饰漆有彩漆。当然, 随社会进步这种贫富差距的表现逐渐被淡化了。而寺院等宗教建筑的木制门窗、梁柱等表面一般会以色彩适宜、雕刻精细的木雕图案装饰。柱子多为横截面成八角形的方柱, 表面都有雕刻装饰, 特别是外廊柱的柱头变化丰富, 雕刻更是精美。

二、石膏雕花

新疆多处盛产石膏, 许多建筑都使用石膏雕花作装饰。石膏雕花装饰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而逐渐形成的。它吸收了西亚、中亚的伊斯兰教艺术, 融入了佛教文化中的莲花、宝相花和卷草图案, 同时又掺夹了中原地区的牡丹、梅花、菊花、云纹、如意纹、万字纹等, 风格多样。石膏雕花从制作工艺上可分为直接雕刻和模具翻制两种, 而后者可连续拼接, 组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形。石膏雕花大多保留石膏原色, 也有的会涂上金色或用天蓝色、粉红色、粉绿色等浅颜色搭配使用。

新疆民居与宗教建筑用的石膏雕花装饰, 无论是几何图形、经文图案或是花卉草藤, 都是经过加工提炼后的形态。石膏雕花的装饰形式和表现技法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而雕刻刀法细腻流畅, 更增添了装饰纹样的艺术感染力。

三、琉璃釉面花砖

琉璃釉面花砖装饰是一种古老的的装饰方式, 它是一种低温黏土胎琉璃釉面方砖。釉面花砖中最常见的是卷草纹, 以植物藤蔓、芽蕾、花果、枝叶等装饰纹样组成。釉面花砖釉色有绿、蓝、紫、白、黄和土红等, 题材多为植物花卉和藤蔓卷草, 也有少部分的几何图案和经文装饰, 形状有方形、梯形和多边形等。

琉璃釉面花砖的组合变化灵活多变, 材质与颜色给人以富丽、庄重、神圣之感, 因此釉面花砖主要应用于新疆的麻扎 (陵墓) 、清真寺等宗教建筑的檐部、内外墙壁、顶饰、地座等处作装饰。

四、拼砖花

拼砖花装饰常用于新疆的宗教建筑, 如清真寺宣礼塔身、内外墙面、线脚、礼拜殿台基座、屋檐口、外部顶饰、门以及墓和墓基等处。邦克楼是拼砖花装饰的代表作, 用砖砌成十几种图案, 细看错落有序、别致精美;远望整体统一、雄伟壮观。

新疆的拼砖花装饰大致可分四种:一, 直接用砖通过各种排列组合, 堆砌成凸凹有序的几何纹路。二, 先将花纹制成模子, 复制出各种纹样的砖, 然后根据建筑各部分的需要将其组合。有些复制的大花砖其图案本身就是一组单独纹样;有些则可以连续排列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花边图案。三, 直接在砖上雕刻出装饰纹样, 一般用在拼砖花中心作局部团花装饰。镂空砖雕一般是直接雕刻成的, 它用作门头或建筑顶端, 既装饰了建筑, 又能减轻风的阻力, 保护建筑物。四, 将烧制好的细泥砖, 按所需拼砖花的形状经过锯、磨后成梯形、方形、圆形、鳞形等各种形状, 再拼成不同形状的拼砖花, 用水泥加墨勾缝。这种砖花做工简单、图案清晰, 是大部分拼砖花所采用的方法。

拼花砖装饰效果不仅在我国其它地区是从未出现的, 它也与中亚、西亚的装饰形式也不同, 是新疆建筑装饰的独特之处, 在各民族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

五、彩绘 (又叫平绘)

因为新疆建筑装饰图形种类、装饰主体分类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决定了新疆建筑装饰色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同时, 新疆的居民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群体, 因历史变迁、文化积淀和宗教演变等诸方面的因素, 装饰色彩呈现出多种文化的沉淀与融合的特征, 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新疆建筑装饰艺术在色彩的表现上,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植物纹样, 还是变幻多端的几何纹饰, 均注重直觉感受;注重色彩的组合在心灵感知的反应;注重色彩表现出来的象征意义;注重具体位置的环境要求;注重其使用功能、目的。“融情换色”, 是新疆建筑装饰色彩的主要表现形式。平绘图案纹样多为西亚、中亚传入的藤蔓纹和繁琐的花卉纹, 并融入了信仰佛教时期的莲花纹、对叶纹, 及中原传来的牡丹、梅、兰、菊花纹等。

维吾尔药材数据仓库模型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维吾尔药材,数据仓库设计,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历史悠久,有独特而完整的传统理论,在治疗白癜风、牛皮癣、糖尿病、心血管病、骨伤科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1]。维吾尔医药材达1000多种,常用的800余种,制剂400余种[2]但与西方医药学、传统中医药学相比,维吾尔医药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目前还没有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维吾尔医药数据库的描述,更加缺少利用计算机的分析功能来揭示维吾尔医药中存在的联系和规律。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目前,数据仓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已经进入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3],所以提出将数据仓库技术运用于维吾尔药研究,给出维吾尔药(以下简称维药)数据仓库模型的构建方法。尽管数据仓库的设计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相互区别,但考虑到它的设计过程仍然是需求驱动的,因此维药数据仓库的模型构建采用三层模型的结构。通过对需求的分析逐步建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在这些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将维药数据通过抽取转换之后,导入到维药数据仓库之中,来分析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1 数据模型设计

1.1 概念模型设计

由于数据仓库的多维性,利用传统的数据流程图进行需求分析已不能满足需要[4]。采用在信息包图的平面上展开超立方体,信息包图的建立即为实现指标、维度和类别这三个对象的过程。

通过对维药数据仓库的分析,确定信息包图的三个对象分别为:(1)维度为药名维、药性维、矫正药维、药味维、性级维、功能维。(2)在每一个维度内定义类别,类别的详细定义如图1所示。(3)在维药数据仓库的概念设计中,指标为维吾尔药材。

1.2 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的实现即为按照上节所建立的信息包图,建立三个逻辑实体:维度实体、详细类别实体和指标实体的过程。首先定义指标实体,由信息包图中的指标对象转换生成,它位于星型图的中间,与每个相关维度的点对应。在星型图中,用矩形表示指标实体,维药数据仓库的指标实体是维吾尔药材。其次,定义维度实体,它是位于星型图星角上的实体,对应信息包图中的维度对象,作用是限制用户的查询结果,将数据过滤使其从指标实体返回较少的行,同时将主要指标数据进行聚合,从而缩小访问范围。在星型图中,用菱形表示维度实体。维药数据仓库中维度实体有药名、药性、矫正药、药味、性级、功能。最后,定义详细类别实体,对应信息包图中的详细类别对象。一个维度内的每个单元就是一个类别,代表该维度内的一个单独层次。在星型模型中,用结束符号表示详细类别实体。

建立的维药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如图2所示:

1.3 物理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是设计的逻辑模型在物理设备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首先把指标实体转换成事实表,其次包括星型图角上的维度实体中层次最低单位的主码。维度实体也转化维度表,包括其每一层次的主码和对应的值。维表和事实表通过维表的关键字相关联。视图的创建能够提高查询速度、方便用户理解数据,所以在维药数据仓库中创建的视图能够展示各个维度表中的属性,这样可以方便用户理解数据,因为这些数据不是单一存在的。按各个维度表的关键字和大多数外部关键字建立索引,维药数据仓库的索引采用主键索引。

1.4 数据仓库的粒度设计

如果粒度设计恰当,则数据仓库其他方面的设计和实现就较容易,它是体系结构设计环境成功的关键[4]。数据越详细,粒度越小,级别就越低;粒度越大,数据汇总级别就高。维药数据仓库的粒度设计,考虑到数据源的数据相对稳定,增长率很低,记录数基本上已经确定,所以应采用最小粒度原则。而且单粒度设计能够基本满足用户的决策,这也体现了数据仓库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2 数据立方体的建立

在建立的三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中的SQL Serv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组件建立六个维度表和一个立方体[5],六个维度表分别是药名维度、药味维度、性级维度、矫正药维度、药性维度、功能维度,药名维度是在药名维表的基础上建立的常规类型维度,分为中文名、维吾尔名、别名三个维度级别。药味维度是在药味维表的基础上建立的常规性维度,分为药味编号,药味两个维度级别。性级维度是在性级维表的基础上建立的常规性维度,分为性级编号,性级两个维度级别。药性维度是在药性维表的基础上建立的常规性维度,分为药性编号,药性两个维度级别。功能维度是在功能维表的基础上建立的常规性维度,分为药功能编号,(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

功能两个维度级别。矫正药维度是在药矫正药维表的基础上建立的常规性维度,分为矫正药编号,矫正药两个维度级别。最后在这六个维度建好的基础上,引入数据仓库的事实表维吾尔药材(Fact Uigur Medicine),构建维吾尔药材立方体,处理该立方体后得的立方体数据,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为了弘扬维吾尔医药的发展,不断扩大其影响,提高其防病治病能力,走向世界,造福于人类健康。使用数据仓库技术来分析维药,构建维药数据仓库体系结构,为数据挖掘应用于维药研究奠定基础。数据挖掘技术作为知识发现的强有力的工具,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已经有了较好的应用[3]。维药数据仓库的构建为全面系统研究维药提供了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智能化手段,为研究维药提供了科学依据,使维药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推动维吾尔医药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促进新疆民族医药研究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艾合买提,欧吾丽汗,斯拉甫,等.维吾尔药剂型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47:325-326.

[2]裴凌鹏,赵军,黄秀兰.我国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现状与知识产权保护途径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4.

[3]吴荣,王阶.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2):314-315.

[4]于戈,鲍玉斌,王大玲.数据仓库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维吾尔古代文学的最后一个代表 篇11

关键词:维吾尔;古代文学;泰杰里

维吾尔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她是维吾尔人民古代文化的核心与主干,是维吾尔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历程中所形成的社会,道德及哲学观念的形象反应,也是民族特色及审美观的真实记录。维吾尔古代文学史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精神财富。

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特别描述了维吾尔劳动人民的光辉形象,揭示了他们勤劳,坚韧,果敢,善良和光明磊落的性格。维吾尔劳动人民鲜明,真诚,忠厚,闪光的智慧和心灵维吾尔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忠实的体现和世代传承。这些古代文学作品,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如萨满教,佛教,摩尼教,祅教,伊斯兰教等等;用突厥,回鹘,汉,波斯,阿拉伯等语言和文字进行了创作;采用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批评现实主义等文学手段;也有人道主义,启蒙主义和经典主义文学流派的影响。传统的民族风格和文学系统仍然是其主题,翻译文学,模仿文学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创作途径,而且为东西方文化起了关键性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对下面的几个小题目来进行探讨:

一、维吾尔文学的划分

维吾尔文学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及当代文学。研究维吾尔文学历史的学者对当代维吾尔文学的分代法观点普遍一致,也就是说学者们普遍认为维吾尔当代文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但是学者们对近代维吾尔文学的开始和古代维吾尔文学的结束问题上的看法稍微不一样。有的学者认为古代文学的结束和近代文学的开始是以泰杰里的逝世为标准,有的学者则认为古代文学的结束和近代文学的开始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准,也就是跟汉族近代文学同步。对于维吾尔古代文学的结束和维吾尔近代文学的开始学者们各有各的根据。以泰杰里为标准的学者们的依据是泰杰里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思想等方面跟维吾尔古代文学毫无区别,所以泰杰里是划分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的标准。以辛亥革命为标准的学者们的依据是维吾尔近代文学也受到了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在维吾尔近代文学的形成具有颇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近代文学的开始应该以辛亥革命为标准。如以辛亥革命开始算的话维吾尔古代文学从1911年到1949年划分为维吾尔近代文学。假如以泰杰里的逝世开始算的话1925年到1949年划分为维吾尔近代文学。

二、泰杰里及他的生平

泰杰里(1865—1925年),又译为泰杰勒,泰介里,泰兼里,坦兼理。以上的翻译基本上音译为基础的,看以上的音译不难看出不论从字面意思,还是音译的特点来看最接近原语维吾尔语的,合情合理的翻译为泰杰里,因为泰杰里更接近维吾尔语的Tejelli。

泰杰里的原名是胡赛因汗,泰杰里是他的别号(笔名),意为“耀眼的光芒”。因为他在诗作中经常使用这个别号,所以许多人只知“泰杰里”,对他的真名倒不甚明了。1850年泰杰里生于新疆叶城县宗朗乡阿伊巴克村的一位维吾尔民族医生家庭。泰杰里自幼随父母侨居麦加,到了入学年龄便在阿拉伯人的学校读书,以阿拉伯语完成了小学。泰杰里的父亲看到儿子求知欲很强,带他去印度德里达里吾鲁姆学院求学,后来又转而在伊朗的伊斯法罕·达里甫农学院攻读。以上所提到的学院均为19世纪东方伊斯兰文化圈中的学术文化所在地。泰杰里学好母语维吾尔语的同时便熟练地掌握了阿拉伯语,波斯语,印地语,并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化学,历史,地理,语言等学科,成为学识丰富的闻名人。他对文学产生颇为浓厚的兴趣,深入学习了及东方古典文学,并且对东方文学的某些著名代表人物的创作进行了研究,为他日后的文学生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他跟随父母商务的需要去了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许多阿拉伯国家,土耳其,印度,阿富汗,俄罗斯等并与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语言和文学,不同风俗接触且有所收获。

三、泰杰里的文学创作及文学创作特点

泰杰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吾尔历史上的一位继往开来的诗人。他在继承维吾尔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吸取精华,发展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思想方面提倡进步的有民主倾向思想,在宗教方面泰杰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宗教事务,提出过一些宗教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进步观点。

泰杰里一生著作颇丰内容涉及文学,医学,哲学宗教等,但是有些在当时反泰杰里的一小撮人渣的破坏活动中华为灭尽,不过许多作品在民间保存并传流下来。其中有诗“泰杰里心中的光芒”,“赢得比赛的诗”,“阿拉伯语诗集”,“对两大陆的贡献”,“松诗集成”,“英武业绩记略”,“爱的秘境”等诗集,还有汇集他在和田,皮山和叶城等地所写的诗篇,20世纪初在保加利亚利用维吾尔老文字出版了“泰杰里诗集”。

在泰杰里的许多著作中,“泰杰里心中的光芒”和“赢得比赛的诗”这两部诗集是较具代表性的两部。这些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敏锐的哲学思辨,严密的逻辑关系,语言的优美精妙,表达手段的多样性引起了中亚和东方各国文学家们的注意,有一部分诗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塔什干被刊布,被辑入东方文学精美作品大全“巴雅孜”。下面我们看看泰杰里格则勒(维吾尔诗歌中一个表达形式)的一部分:

要杀死你的剑像出生的月牙一样闪光,

你的末日到了,愿真主向你表示祝贺。

虔诚是你习性,为爱而饮是我的职业,

考赛尔属于你,艳红的美酒我要痛喝。

要开酒店你就开幸福的酒店,

还不知道虔诚把你引向善还是恶。

你脸上擦的胭脂是我眼里充的血,

你的睫毛像美人手上染的凤仙花颜色。

你这身装饰会给四周点燃熊熊烈烈,

玉一般身材的情人哟,祝贺你的衣着。

你是愉快的酒徒,我是受屈的情人,

我受折磨是应得,忠于你是我的快乐。

你的髦发和眼睛是情人们的灾难,

倘若是,我甘心情愿品尝这灾难的苦涩。

……

泰杰里的这首格则勒的内容基本上是爱情,诗人以爱情为中介,表述了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向往解放,追求光芒,追求进步的思想,揭露了社会制度所带来的不公,推崇忠诚信义友谊博爱等高尚的情操,贬斥虚伪欺诈,寡廉少耻的丑恶行为。

参考文献:

[1]海热提江.乌斯曼: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2012,12.

[2]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7.

[3]海热提江.乌斯曼:维吾尔古代文学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6.

[4]阿布都许库尔.毛拉;伊力哈木,克里:中国近代文学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6.

[5]李国香:维吾尔文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5.

维吾尔音乐 篇12

(一) 创刊背景

2012年2月初, 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指示精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新疆日报社抽派人员组成工作组, 在深入调研和田地区创办的《大众周刊》的基础上, 提出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一做法并出版发行面向基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村类报纸——《农民周刊》的建议, 得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批准, 并于2012年2月27日启动了《新疆日报·农民周刊》的试刊发行。根据自治区新闻出版部门的要求以及报纸自身发展需要, 《新疆日报·农民周刊》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 更名为《新疆农民报》, 并于2013年5月17日正式出版发行。

(二) 发行模式

《新疆农民报》是由新疆日报社出版发行、免费发放给农民的报纸。《新疆农民报》的发行形式跟其他类型的报纸不一样, 没有邮局订报或者零销售发行形式。发行区域是南疆的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柯尔克孜自治州等三个地区一个州, 各级宣传部收到报纸以后送到每一个乡, 乡政府收到报纸后送到每一个大队, 报纸送到大队以后十户长负责将报纸送到农民手中。

(三) 信息来源

《新疆农民报》信息来源主要是政府法律法规内容、《农民日报》、新华网、《新疆日报》、重要会议精神、地方通讯员来稿和《新疆日报》记者采访资料。

(四) 版面设置

《新疆农民报》维吾尔文版有时政要闻、政策解读、希望田野、乡村新人、农业资讯、一周集萃、新疆史话、乡土文化、乡村茶馆、种养参谋、农机专列、生活助手、法律讲堂、连环漫画、大美新疆图片专版等16个版面。

(五) 社会作用

服务“三农”问题。《新疆农民报》作为一家农民报必须对农民服务, 为农民创建一个真正的信息、知识、技术、娱乐、教育、卫生等方面服务平台。符合“三贴近”的基本要求, 《新疆农民报》的任务是服务农民, 三贴近的任务是贴近群众, 两者都为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服务生活和引导生活而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新疆农民报》对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形成正确意识形态、培养农民社会主义观念起着重要作用。

二、《新疆农民报》面临的困境

从《新疆农民报》的性质、定位和读者群总体情况来看, 它不是党报, 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的机关报, 也不是市民化的综合报纸, 它是专门针对农民、服务三农、免费发行农村的一家报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新疆日报社大力支持《新疆农民报》的发展, 各个地区、市、县和乡村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发展《新疆农民报》, 但是报纸的操作、发行、信息资源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困境。

一是缺乏人才, 为农民说话的准则不全, 反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大维吾尔族农民心声的程度不够, 缺乏有效沟通。表现在工作上作风不够扎实, 习惯于按部就班, 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办报的精神缺乏。二是管理上较为松散, 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正的报纸管理运作办法和考核奖惩机制, 部门人员主动性、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三是办报上视野不宽, 有些版面设置不合理, 一些版面还存在着贴近性、可读性、服务性差的问题, 等等。

三、关于办好《新疆农民报》的思考

第一, 扩充采编队伍, 完善编辑队伍建设, 加重对编辑队伍的投入。

第二, 发展地方通讯员队伍。建立一支熟悉农村生活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队伍, 是农民报的必然选择, 也有现成的优势资源可利用。可充分利用一编部地州新闻部及二编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资源;以特约记者为骨干, 带动基层通讯员为报纸供稿, 并在稿酬上予以一定优惠, 从而逐步建立起一支农民通讯员队伍。

第三, 完善发行渠道。应增加乡村邮递员数量, 改善他们的交通条件和生活待遇, 落实他们的编制, 跟乡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取消邮递员的义务劳动, 以便于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发行工作。各级党组织可考虑专门出台规定, 监督收发工作。

第四, 转变办报思路, 调整版面结构, 找准报纸定位。要扩大稿件来源, 设置好版块与栏目, 吸引农民读者关注。对原有版面进行准确定位和有效整合, 培育重点和特色版面, 开设“专家在线”等一些贴近市场、服务农村实际的版面和栏目。鼓励编辑放开条条框框, 大胆选稿、用稿。要求编辑选好稿件, 满足农牧民读者口味。突出“农”字, 多选登基层农民作者的来稿。

第五, 认真调查研究, 征求读者意见, 发现突出问题, 群策群力, 协同作战, 完成新增文版工作。加强内部管理, 增强团队意识, 着手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工作中求实创新、顽强拼搏, 找准报纸定位, 充实和丰富报纸内容, 不断创新报纸编排形式, 深入基层, 广接地气, 努力办一张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满意的报纸。

参考文献

[1]郑兴东, 陈仁风, 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交岔点开门下一篇:白云山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