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精选13篇)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 篇1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的每年9月(莱麦丹月)为斋月,历来被视为最尊贵的月份。穆斯林们要封斋(又称“把斋”),即每天要在日出前而不能在白天吃饭,平时抽烟的人要暂时戒烟,禁房事,断绝一切邪念等。另外,每个夜晚都要做礼拜。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反省自己的罪过。另外,使经济条件充裕的人也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
小孩和老弱者可不封斋。妇女在经期间也可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而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不封斋,但日后要补,不能补的则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
现在,工作人员已不再严格封斋。
开斋节(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又称肉孜节(波斯语,意为“斋戒”)。为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是斋戒期满后的第一天、为斋功完成而举行的庆祝盛会。节日到来之前,粉刷房屋、打扫庭院、准备节日食品等。开斋节这天,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参加会礼。会礼散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接下来在居住区域内,挨门串户地致节日问候(俗称“拜节”),家家户户都用炸制的“油香”、“馓子”食品以及宰杀牛羊招待宾客亲朋,互相馈赠。
伊斯兰教历的元年是公元622年。因与公历的设计不同,所以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的公历时间并非尽同。季节不同,节日的色彩也不同。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 篇2
许多国家和民族庆祝新年的时间有所不同, 如西方的基督教徒是以圣诞节作为新年伊始的标志, 我们中国则是以春节来表示新一年的到来。在古代, 因为没有计数天文、年、月、日等的工具, 在当时, 各个部落都不知新一年从何时开始, 更不知如何庆祝。因此有些部落将对他们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定为新年, 有的则按照季节和气候变化来定义新年, 还有的是按宗教信仰来定义新年。据史料记载, 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在从游牧生活期过渡到农业文明时期时, 将开春时节白昼等同的那一天定为了年初即新年 (每年的公历3月21号) 。公元十世纪以后引用波斯的诺鲁孜一词, 将公历3月21日这一天定为诺鲁孜节。“诺”表示新的, “鲁孜”表示太阳从升起到落下这一时间段, “诺鲁孜”一词表示新的一天, 或太阳焕然一新的一天。从这一天民间所玩的各种游戏以及人们献给诺鲁孜节的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 诺鲁孜节主要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 歌颂美丽的大自然, 祝愿即将到来的一年能够更加美好、平安, 同时教导广大民众、讲团结、讲和谐、热衷帮助他人以及做一个廉洁的人。
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无论大小, 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 选择一个风景优美、春暖花开的地方, 玩一些诺鲁孜节的传统游戏。民间诗人会现场作诗作词来歌颂节日, 艺人们则表演歌舞。在庆祝活动当天一边是叼羊, 以及赛马和达瓦孜 (高空走钢丝) 等民间娱乐活动, 另一边是十二木卡姆表演, 总的来说, 这一庆祝活动是所有人都会尽显自己才华的。凡参加诺鲁孜节庆祝活动的所有人都必须品尝诺鲁孜饭,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将小麦放进被切去上端的葫芦里或里面放入湿棉花的碗里, 将小麦打湿让其发芽, 当麦芽长到1-2厘米时将麦芽尖剪下与泡过的小麦一起备用, 然后在锅里放入清油将绿麦芽进行翻炒并将其他谷物和肉类放进锅里, 倒入水和牛奶一起熬煮, 通常这道佳肴会比玉米糊糊做的稠一些, 味道非常爽口好吃。之所以会放入绿麦芽是因为绿麦芽象征新着一年和新生命的开始, 以此来象征即将开始的一年里农作物能够获得大丰收。
诺鲁孜节主要的庆祝活动:
诺鲁孜节当天, 举行活动的场地会有乐师吹奏唢呐, 击打纳格拉鼓, 以便营造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等一切准备就绪, 会有专人宣布诺鲁孜节庆祝活动正式开始。这一天会有来自各地的诗人、作家、和民间艺人等将自己创作的有关这一节日的春联, 诗词和文学作品大声地朗诵给在场民众, 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丰收的渴望, 对大自然的赞美, 对参加活动的所有人的美好祝愿。
这一天, 所有的文人学士将自己专门为诺鲁孜节创作的文学作品放进泉水里, 希望自己的创作灵感向泉水一样源源不断。诺鲁孜是团结的节日。这一天大家都商量着一同前去看望生病者以及弱势群体, 让发生口角和争吵的双方化解对彼此的恩怨和不解。诺鲁孜节的最后一天家乡长老和智者结伴成群, 一同到田间地头进行视察, 指出需要纠正的农业手段和务农工作中的一些不足, 同时宣布新一年的农耕工作即将开始, 望大家做好准备。
诺鲁孜节这一天举办的活动概括如下:
1. 诺鲁孜节的卫生:
在诺鲁孜节前夕, 维吾尔族妇女们会将自家的庭院, 房舍, 羊圈等地进行全面的打扫, 到处都洒上诺鲁孜的圣水。
2. 驱寒:
节日前一天傍晚, 小伙们会在葫芦里装满清油, 放入棉条, 将其点燃, 抱着各自准备的葫芦油灯成群结队的绕着村舍游行, 路口燃放篝火。这时, 人们便开始狂欢, 一边乐师们击打专门为本次节日而准备的九面手鼓, 另一边文人学士会在现场吟诗作词。当晚参加这些活动的人被称为驱寒者。黎明时分, 各家各户的门前会摆放桌椅并拿出准备的各式佳肴来热情款待驱寒者们。
3. 探望:
诺鲁孜节这一天, 晚辈会主动前去探望长辈, 看望老弱病残及孤寡人士。有些地方还会思念已故亲人, 前往已故亲友的墓地扫墓。
4. 诺鲁孜饭:
大锅内放入九种谷物杂粮进行熬煮, 为了希望每个人都健康, 这一天大家会饮用“干果汁”, 这样做是因为祝愿新的一年万事具备, 十全十美。
5. 春游:
大家在野外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妇女们会在一边玩踢毽子、荡秋千, 另一边则汇聚了大批民间艺人和民众加入欢乐的海洋, 载歌载舞。少男少女们会分两拨对歌、作诗。如果哪位男子或女子对不出下一句, 则会被罚表演节目。还不光是个人受罚, 还要看哪个队赢得次数多, 输了的队就得摆桌子请赢的队吃饭。
6. 诺鲁孜节民间体育活动:
诺鲁孜节第二天会举办各类民间体育竞技活动。包括:赛跑、跳远、民族式摔跤、赛马、叼羊、射箭、狩猎、斗鸡、撞羊角、斗狗等等。
7. 诺鲁孜麦西来甫: (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诺鲁孜节的第三天, 会举办一次大范围的麦西来甫活动, 每个人都依个人经济能力, 买一些物品, 如:牛、羊、鸡、面粉、大米、馕、清油、蔬菜等。民众用买来的这些物品摆一桌大宴席。一般麦西来甫的举办地点选在开满了杏花的果园, 或是开阔的庭院内。木卡姆艺人会弹唱十二木卡姆, 口齿伶俐的相声演员会通过自己具有教育意义的相声作品鼓舞人心, 教导民众。
8. 祈福仪式:
诺鲁孜节第四天会有祈福仪式, 大家希望能在这天带着美好的祝愿步入新的一年。长者和德高望重的人士都被邀请参加仪式, 大家聚在一起祈福祝愿, 总结刚过去的一年希望开始的这一年能够顺利, 教导大家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 不得贪得无厌, 同时祝愿人们远离天灾, 庄稼得到好收成。
由此不难发现诺鲁孜节是欢乐的、传统的、劳动的、团结的、友好的节日, 是维吾尔族即古老又光辉的一个节日。这一节日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天山南北, 与此同时它对当今创造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愿这个经过历史重重考验的文化现象在今后能够发扬光大, 优良传统能够一代接着一代。
参考文献
[1].中外穆斯林节日集锦, 赵炳炎, 民族出版社
[2].维吾尔族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中的文化生态.西北民族研究.2011 (3)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 篇3
[关键词]新疆;昌吉市二六工镇;回族;开斋节;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2-0054-02
一、二六工镇的基本概况
二六工镇位于昌吉市西郊9公里,是东联西出的要道。辖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余人,2002年10月撤乡建镇,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镇,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被誉为“花儿之乡”,下辖11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自然条件良好,环境优越,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中最具活力的黄金地段之一。
二、开斋节节日活动
新疆昌吉市二六工镇回族2011年开斋节的主要活动集中在8月30~31日,也就是开斋节前一天和开斋节当天,30日的主要活动包括宰鸡、宰牛等前期的准备活动,一部分新教的穆斯林的上坟活动。整个开斋节活动基本上集中在31日开斋节当天,即礼拜、上坟和家庭聚会活动。关于节日组织与会礼准备情况,笔者于8月29日和30日前往二六工镇清真上寺进行了调查。开斋节之前,2011年8月27日,针对开斋节之前的准备活动,包括饮食准备、家庭清洁镇、节日服饰、节日礼物等方面,走访了昌吉市二六工镇清真寺的管委会马主任及其家人和一名商店老板。2011年8月28日,针对二六工镇清真寺的历史与现状、开斋节的组织、会礼、上坟等情况,对二六工镇清真寺现任阿訇李阿訇进行专访,并在调查报告的初稿完成后,针对部分尚不明晰的问题,于2011年“十一”期间对马主任和李阿訇做了回访。
(一)时间的选定
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的傳统节日,一直是以伊斯兰教的希吉历来计算的,在我国也叫回回历或回历。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的盈亏为准,月亮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月亮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单数月份一、三、五、七、九、十一月为“大建”,即大月,30天;双数月份二、四、六、八、十月为“小建”,即小月,29天;十二月平年为“小建”,即29天,闰年为“大建”,即30天。这样,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一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一年。伊斯兰教历分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现在回族多用太阴年计算。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群众习惯称它为“莱麦丹月”。由于回历是纯阴历,所以开斋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
(二)礼拜
二六工镇清真寺位于昌吉市上六工镇下六工村(原名为拱拜清真寺),始建于1984年,总投资10余万元,全部由本寺穆斯林捐助。现在清真寺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主要建筑为土木建筑,平时镇上的清真寺有30~40人来做礼拜,周五主麻日有近100人,逢重大节日上本寺的穆斯林有600余人,本寺穆斯林主要以回族为主,另外有一部分东乡族穆斯林也在该清真寺参加礼拜活动。
成年的回族在做礼拜之前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开斋节这天,大部分穆斯林是在家净身后再去清真寺做礼拜,也有少部分人是到清真寺沐浴室净身。
大约到了早上8点,每个人腋下夹着毯子或小拜毡,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在大殿门口放有两个盆,类似于募捐箱,人们进寺的时候投开斋捐。据了解,一个盆是为阿訇捐的,另一个是为清真寺捐的。捐给清真寺的钱,通常有一部分会拿去给生活贫穷的穆斯林,这称为“散乜帖”,所捐数额多少不限,穆斯林们量力而行,一般由清真寺理事代收,其余燃用于清真寺的维修建设及日常开支。开斋节这天早上来寺群众有400多人。会礼开始,众穆斯林将鞋放在殿外地毯旁入殿,敛声肃容,面朝西方,整齐排列成行。大殿内第一排做会礼的穆斯林一般是勤做礼拜的长者,有些年迈体弱的老人可以坐在大殿两侧的条凳上。会礼开始,由阿訇念《古兰经》,会礼时经文内容同平时礼拜所念内容基本一致,一般为《古兰经》的开端章及后面的一些章节,具体经文选择由阿訇决定。主要内容是诵赞真主和穆罕默德圣人,然后,阿訇一般宣讲开斋节的来源及相关宗教知识,并结合古兰经对穆斯林群众的行为道德进行劝善的“瓦尔兹”演讲。宣讲结束后,开始正式会礼。会礼完毕拜两拜,然后阿訇用阿拉伯语进行演讲,演讲内容和宣讲的内容大致相同,由于中国穆斯林大多数都不懂阿拉伯语,所以一般将会礼后的演讲内容放在之前的宣讲中来讲解。演讲结束后再做四拜,其中前两拜由阿訇带领,后两拜由穆斯林自己做,然后会礼结束。穆斯林齐向阿訇道安,穆斯林之间握手互道“色俩目”(穆斯林之间最尊贵的问候),相互握手、拥抱和祝福。据介绍,平时生活中发生了矛盾或产生了隔阂的穆斯林,通过相互之间的拜节活动以及互道“色俩目”,便可以相互之间获得谅解,消除以往的积怨。
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游祖坟,大家结伴去拱北或墓地,念“苏勒”(《古兰经》选段),追悼亡人。最后走亲访友,互祝节日。也有人在做完礼拜后“请开斋”,把亲朋好友都请到自己家里做客。
(三)上坟
上坟是回族穆斯林的一种习俗,做完礼拜后大家结伴去拱拜或墓地,为亡故的亲人上坟,以示悼念。在封斋期间,穆斯林们会将“亡人”“请”回家,上坟的目的就是将“亡人”再“送回”极乐世界。开斋节早晨,在寺内做完礼拜后,男性开始去上坟,在坟前念《古兰经》章节(不会念的一般请阿訇来念)。据观察,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上坟活动,人们拿着毯子或报纸铺在坟前,双腿跪在坟的周围念经祈祷,有些人则是或蹲或坐在坟前念经祈祷,祈祷时面朝坟的方向没有具体要求。少部分穆斯林手中拿着香进入拱北,并在坟前点上香,念经祈祷。上坟活动出现了老派(旧教)与新派(新教)上坟时间不同的差别,在开斋节前一天上坟的穆斯林一般都是新教的穆斯林群众,但是大部分穆斯林群众都是在开斋节那天做完礼拜后再去上坟纪念亲人。在拱北的外面停着很多车,据了解,都是周边各地的穆斯林来拱北祭拜他们的亲人。穆斯林上坟一般很少扫墓,他们认为最好保持坟墓的原状,但也有少部分人会清理坟墓周围,使坟墓保持整洁。
很多人在上坟前会去商店买一块绿色或红色的布,土话中叫“苫单”,是为了纪念和探望穆斯林中比较尊贵或有威望的亡人的一种物品。一般将苫单盖在尊贵者的坟上,以表达自己对他的敬意。尊贵者一般是指对《古兰经》有较深研究、学历比较高或道行较深的对教门有贡献的人,比如说在昌吉州这个地区,在穆斯林群众中最具权威性的阿訇才有这种资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上坟活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原来伊斯兰教明确规定女性不得参加上坟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发生了转变,从情感上来讲,现在也允许女性参加上坟活动去探望自己至亲至爱的人,比如自己的父母、儿女等。这种观念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已被接受了。
(四)家庭聚会及走亲访友
开斋节是穆斯林的传统节日之一,除了做礼拜、上坟以外,穆斯林之间要互道“色俩目”,家庭成员往往也要相聚一堂庆祝节日。在上坟之后,男性穆斯林回到家中继续和家人一起庆祝开斋节,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粉汤、油香、馓子等食物。粉汤是回族的传统饮食之一,女主人在男性穆斯林去清真寺做礼拜和上坟期间做好粉汤,准备好食物,等待家中的男性穆斯林回来一家人聚在一起继续庆祝开斋节。家中来客人一般也用粉汤招待。在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团聚。饭桌上,家人边吃饭,边聊家常,回顾这一年来发生的一切,总结一年来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来年做得更好,收获更加丰厚。
开斋节期间,大家见面互道“色俩目”。走亲访友一般不带礼品,如果是探望长辈或亲戚,可以带上在商店或超市买的清真礼品。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相互拜访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礼品去拜访岳父母。
据了解,有一种礼物叫作“四色礼”,主要包括茶叶(清茶)800克、冰糖1300克,另外两样是干货,比如葡萄干1000克、蜜枣1000克,分别用红、黄、蓝、绿的彩纸,将每份礼品包成大小相同、棱角分明的长方体形状。给主人送四色礼的意思是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和敬意,或者说托主人给自己办重要的事情。但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送四色礼渐渐演变成托媒人办事或者男方到女方家里提亲所必须具备的礼品。一般就是大家见面相互问好,在主人家中坐一会,聊聊天、喝喝茶就离开了,比较简单。在回族家中做客,以茶礼为重,尤为突出的是“盖碗茶”,茶碗内除放茶叶外,还要放入冰糖、桂圆、大枣等饮品。一般是清茶里放上冰糖,放冰糖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味道甘甜,香气四溢。客人一边饮,主人一边斟,别有情趣。
开斋节这天,小孩一般会添置新衣服、新鞋子。晚辈见到长辈,要向长辈说“色俩目”问好,长辈们一般要象征性地给晚辈一些零花钱,类似于汉族过年时给小孩子的压岁钱,但是和压岁钱又不太一样,没有特殊的内在含义,也没有特别的讲究,仅仅是长辈给晚辈的零花钱而已,给晚辈零花钱不是回族开斋节的一项必须的事项,所以有的家庭会给,有的家庭不给。
[参考文献]
[1]王正伟. 回族民俗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2008.
[2]新疆回族民俗编委会. 新疆回族民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3]马桂花.回族节日文化解读[J].青海民族研究,2001,(3).
[4]马文学.开斋节的来源礼仪和习俗[J].宗教研究,2007,(6).
[5]马玉飞.试论伊斯兰斋节文化[J].中国穆斯林,2010,(5).
[6]杨明德.话说“开斋节”[J].中州统战,2000,(12)
开斋节讲话 篇4
尊敬的阿訇、各位穆斯林同胞、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开斋节。请允许我代表镇党委、镇人大、镇政府向全镇穆斯林同胞和民族宗教第一线的干部表示亲切的问候!
近几年来,庙下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实现了庙下镇回汉群众和睦相处,同促共进,全镇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庙下村两委会,带领广大穆斯林同胞顾大局、识大体,致力于民族经济建设,妥善化解民族纠纷,切实加强民族团结,为全镇乃至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庙下镇党委政府向全镇穆斯林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目前,庙下镇正处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原经济区建设、汝州市省直管、庙下撤乡建镇以及河南东发配煤中心、河南康隆食业有限公司、河南恒瑞源实业有限公司杜仲生产和深加工项目三个超亿元项目的入驻,这些机遇都要求庙下镇提供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在今后的民族宗教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团结、稳定、发展的局面。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在全镇普及民族宗教工作意识,提高干部群众的民族宗教政策水平和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纠纷的能力,使回汉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全镇形成人人思发展,家家想致富,个个上项目,经济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坚信,勤劳智慧的庙下各族群众一定会和睦相处,同促共进,把庙下早日建成环境优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州名镇!庙下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庙下的人民一定会更加幸福!
开斋节短信祝福 篇5
色俩目!祝愿今天的你是快乐的,今晚的你是舒心的,今世的你是健康的,此时的你是微笑的。开斋节快乐!以尊贵的色兰向您问候——安色俩目阿来衣库目!凭吉庆的斋月为您祝福,用泪眼惜别尊贵的斋月,着盛装喜迎吉祥的开斋节!一个月的锤炼使我们懂得了谨遵主命才是最大的幸福!祝愿您尔德快乐!
愿伊斯兰的光芒永远照亮您的前程!愿麦地那的颂经声永远祈祷您平安!愿安拉的平安日夜伴随着您!祝愿您全家,健康,幸福,快乐!祝愿您开斋节愉快!
人,相互依靠才脚踏实地;爱,相互滋润才沁人心脾;事,共同努力才简单容易;路,共同行走才风景美丽;朋友,相互惦记才分外亲切;信仰,共同学习才滋润甘甜;教门,互敬忠言才宏扬伟大;生活,因为有你才更加快乐! 经过一个斋月的沉思、忏悔和反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象新人一样面对以后的生活,让我们以真理相劝。
敬致赛俩目!尊贵的开斋节到来了,天地万物都在赞念真主!这是穆斯林栽种与收获的日子,祈求真主在这尊贵的日子为你及家人赐予幸福和两世吉庆。阿敏!色兰!
安色俩目尔来伊库,在吉庆尊贵的开斋节来临之际,祈求清高伟大的安拉,使您和家人平安吉庆,健康多福;善功蒙主承领,罪恶获主赦免;祈求主的引领、怜悯使我们互相友爱,互相祝福劝勉,两世吉庆!开斋节快乐!
感赞真主,我们完成了斋戒,祈求伟大的真主接受我们的斋戒及所有功修!凭着尊贵的斋月与吉庆的开斋节的`情分,望伟大的真主饶恕我们的所有罪过,吉庆的开斋节来临之际,祝您及您的家人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夜幕有了星星显的迷人,大海有了涛声显得渊博,一年有了斋月倍感虔诚!朋友有了你深感荣幸,把最美的祝福送给你,祝开斋节快乐!
千言万语*无从说起*世界的美好全送给你*每天的晨曦为你祈祷*每日的晚霞祝你平安*每一丝欢乐与你有缘*每一份健康伴你到永久*祝你开斋节快乐!
敬致赛俩目!尊贵的开斋节到了,天地万物都在赞念真主!这是穆斯林栽种与收获的日子,祈求安拉在这尊贵的日子为你及家人赐予幸福和两世吉庆.阿敏!
色兰!送你一粒枣,摘自伊斯兰之树,伊麻尼是根,勒孜给是叶,泰格瓦是枣核,斋月的恩典是枣肉,我对你的好都哇宜是枣皮!祝斋月完美,节日快乐!
以尊贵的色兰向你问候,凭吉庆的斋月为你祝福,用泪眼惜别安拉的贵客,着盛装喜迎功满的吉祥,一月的锤炼使你我懂得谨遵主命才是最大的幸福!尔德快乐
开斋节文化习俗礼仪 篇6
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在新疆,穆斯林称这一节日为肉孜节,是波斯语的意译),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
节日早上,清真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还要悬挂“庆祝开斋节”的横幅和彩灯,张贴赞颂真主的对联。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成年男子沐浴净身,小孩子也要把脸洗干净,男女老少都换上民族服装。大约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人们汇集到清真寺或出荒郊举行会礼。
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人们自动跪成很整齐的行列,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礼拜。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的聚礼要隆重得多。礼拜后,人们齐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或各户分散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随后串亲访友,恭贺节日。
节日中,家家户户都准备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羊、鸡、兔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在节日的第一、二天,已婚和未婚的女婿要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许多青年还在开斋节举行婚礼,更添节日气氛。
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内容,人们除了节日参加会礼外,还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要狮子舞、踩高跷、唱花儿、表演武术、摔跤、打扑克,城市里游公园等等。
尔德(Eid)的意思是集合的日子,来自“阿达”(Aada)这个词源,原意是返回,因为人们定期返回,参加穆斯林大众的集会。
伊斯兰的两大尔德庆祝活动是先知穆圣确定的节日。根据阿纳萨的传述,先知穆圣迁移到麦地那之后,发现当地的人继承蒙昧时代的习惯,一年有两次庆祝活动。穆 圣说:“当我来到这里时,你们延续过去蒙昧时代的传统保留两个纪念日。真主启示我告诉你们,这两个庆祝日将用更好的日子代替:一个是奉献牺牲的日子,一个 是结束斋戒的日子。”
大学者谢赫.艾哈迈德.巴纳说:“这两个更好的日子是因为,宰牲节和开斋节是真主降示启示定为合法的节日,是真主为他的人类仆人选择的吉庆日。穆斯林遵守 这两个节日,标志穆斯林五大功修中的两项获得圆满结束:斋戒和朝觐。这两个日子,真主给完成朝觐的人和完成一个月斋戒的人无限量恩赐,同时对所有被造物降 下了仁慈的恩惠。蒙昧时代的两个节日,人们祈求好天气,好运气。这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有理智的人应当思考其中的奥秘。”
从《古兰经》和圣训的教导中,我们看到一年中的两个尔德节与任何民族的节日或习惯的节日很不相同。《古兰经》说:“我为每个民族制定一种供献仪式,让他们有所遵循,绝不是让他们为这事与你争论。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崇拜你的主,你确是在正路上的。”
根据圣训教导,穆斯林的节日一共有三个:每个星期的主麻日和两个一年一度的尔德节,即开斋节和宰牲节。穆斯林在这三个节日里“返回”和参加礼拜集会。这些是伊斯兰的节日,宗教性质的节日,因为在这些节日里,主要的活动是礼拜和敬畏真主。这是真主和他的使者为我们规定的聚会日子,凡遵守者都能获得许多倍的回 赐和真主的恩典。从真主那里启示而来的任何指示都是完美的引导,两个尔德节和每周主麻的定制是穆斯林完美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风俗
开斋节,也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开斋节是一次规模盛大、礼义隆重的宗教文化节日,它的隆重程度犹如汉族群众的春节,藏族同胞过藏年。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共度美好节日。
1、打扫家庭卫生,沐浴净身,穿戴打扮整齐。
2、八点以后,无论天气如何,回族群众都会腋下夹一个小毯毡,一起聚集到清真寺。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和拜毛,脱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3、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色俩目”问候。
4、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然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5、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同时,还宰鸡、兔、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有的回族青年男女还特地选定这个佳节办婚事。
由来
开斋节是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伊斯兰教有其本身历法,以月球环绕地球的运行来计算,亦即是阴历。与中国农历不同,它没有用闰月来调整与阳历的同步关系。伊斯兰历第九个月称为“莱麦丹”,就是教徒守斋的月份,每三年向前提早一个月,因此有时在冬天出现,有时在夏天。按照夏季的日出日落时间,教徒需由早上约四时二十分起守斋,至傍晚约七时十分才可吃简单清淡的晚餐。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 篇7
一、民间互助养老传统
1. 家庭互助养老
自维吾尔族定居绿洲, 从事农耕生产以来, 生产和消费都以家庭为单位。改革开放带来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 但家庭仍然是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村社会保障以“家庭自我保障”为前提, 家庭内部的代际互助和家庭间的血缘互助, 是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家庭养老一直是最主要、最普遍的养老方式。维吾尔族年老后一般与最小的儿子一起生活, 由小儿子照顾老人生活的起居, 其他儿子虽然与父母分家但仍然要看望老人, 承担老人的生活、医疗费用和老人去世后的丧葬费用。甚至出嫁的女儿,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 都会和女婿回娘家看望父母并提供赡养费用。在维吾尔族传统家庭中, 由父母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核心家庭和父母与两对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联合家庭居多, 较大规模的家庭有利于对老人的赡养功能的发挥。在维吾尔族中, 人们对家庭养老方式普遍持肯定态度, 不赡养老人会遭到周围人的指责和议论。养儿防老这句俗语, 就充分反映了家庭的养老功能。
2. 亲属互助养老
亲属间的互助在维吾尔族民间互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农忙秋收的生产活动中亲属间的帮忙很普遍;过去农村建房, 需要较多的劳力和资金, 没有多余的钱请工人, 只有请求亲戚和邻居的帮助;在生病、子女上学等急需用钱时, 亲属也能提供小额资金的帮助。另外, 为了防止老无所依, 无子女的维吾尔族夫妇通常收养男方兄弟的孩子或女方姐妹的孩子, 一方面使收养者、被收养者和亲生父母之间同时存在血缘和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兄弟姐妹等亲属间的养老互助。维吾尔族年老后, 父母、叔舅姑姨大多已离世。维吾尔族的求助亲属主要有兄弟姐妹、配偶的兄弟姐妹、甥侄辈、堂表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当出嫁的妇女年老没有了丈夫也没有子女时, 主要依靠丈夫的家族来养老, 家族是家庭的延伸, 是沿着父系血缘关系向外扩伸的三代以内的亲属, 家族的成员也承担着相互的义务和责任, 互助也是最为常见的。当然如果娘家还有兄弟姐妹的也可能提供帮助, 如喀什一社区63岁的古丽把她老公67岁的姐姐接到家里来养老, 因为老公的姐姐没有孩子, 结婚后不久丈夫就死了, 没有再嫁, 平时在家就帮忙看看房子, 古丽还常给她买衣服、鞋子、大衣、裙子。
3. 邻居互助养老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指远方的亲戚不如周围的邻居在急难时能及时的提供帮助。维吾尔族乐于助人, 有很强的互助合作观念, 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 全村的人都会去帮忙;有人生病了, 邻居们经常给病人端茶送饭问候, 到病人家看望病人, 帮助该家的日常事务, 若在农村, 还帮助农耕劳动。对于年老又无依无靠的老人, 邻居们常送衣服、食物, 生病时给予照料, 同时在精神上给老人以慰藉, 使老人得以恢复健康。农三师东风农场二连81岁的退休维吾尔族女职工, 无儿无女无丈夫, 身体不好, 有气管炎、心脏病, 眼睛也不好, 有病起不来, 做不成饭时, 就靠左邻右舍今天你送点拉面明天我送点馕, 有时也有送肉的。喀什某社区退休职工, 妻子没有工作, 五个孩子中一个还在上学, 他们把邻居一对60多岁的维吾尔族五保户夫妻接到家一间空房子里住, 每次做饭多做两碗饭给老人送去, 还送衣服给老人穿。
4. 维吾尔族富裕人士养老
维吾尔族清真寺的伊玛目或哈提甫、到沙特阿拉伯去朝拜过的阿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领导人等社会精英, 他们不仅带头经商致富, 也带头尊老敬老, 对年老没有子女照顾、无依无靠的老人广施恩德。虽然解放后新疆不再实行天课制度, 但主动拿出自己收入或财产的一部分帮助处于困境的老人, 一直是虔诚穆斯林称赞的美德。如喀什巴楚县毛拉乡的一位70多岁的阿吉, 家里养羊、开饭店, 经常帮助该乡两位分别是75岁、80岁, 没有丈夫, 儿子在外打工不尽赡养义务而且有病、生活困难的维吾尔族老人, 在她们急需用钱时送去几百元, 在肉孜节、古尔邦节时给她们赠送米、面、油、肉等。
二、发展维吾尔族现代互助养老
1. 借鉴互助养老成功经验
作为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补充, 互助养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2008年河北省肥乡县建起第一家互助幸福院, 这种“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介于纯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既有敬老院等社会化养老的特征, 又符合传统家庭养老习俗, 更强调普通居民间相互帮扶与慰藉。2012年3月后, 河北建起了2万多所“互助式养老院”, 覆盖了建制村的40%, 内蒙古、湖北、甘肃、陕西、宁夏、河南和黑龙江等省份也在推广这种模式。南疆农村社会福利建设设施、资金严重不足, 截至2010年8月, 全喀什市三孤人员1 489人, 供养率不到8%。维吾尔族讲究落叶归根, 不愿意死在外面。有些老人认为自己的根在家里, 不愿去敬老院。因此借鉴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积极探索适合维吾尔族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既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又能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
2. 加强民间互助养老
新疆目前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人口的老龄化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 老龄化所产生的421家庭模式, 导致子女对老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及精神安慰的不足。还有部分无儿女的维吾尔族老人, 五保供养不足或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维吾尔族老人, 生活上无人照料, 经济上也缺衣少穿。国家给的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农保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 以及一些民政上的救济是不够的, 她们通常还依靠邻居帮忙、社会上富裕人士的救济。乡邻关系是乡村重要的社会关系, 地缘性互助由此产生。维吾尔族孤苦无依的老人经常得到亲戚、邻居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照顾, 我们应当鼓励邻里互助养老, 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对维吾尔族老人进行个人救助的主要是一些宗教人士和富裕阶层人士, 他们的带头作用对群众慈善理念的培育以及社会风气的净化有明显的效果。但社会上富裕者毕竟是少数, 更多的是靠普通人群的互助。我们应当使慈善理念成为一种国民自觉意识, 形成一种互助的社会风气, 使困境中的维吾尔族老人都能得到有效的救助。
3. 新型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利用民间互助资源
目前, 新疆的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 特别是在农村, 新农保刚刚起步。新农合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民间互助作为一种传统民族文化, 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把它纳入新型养老保障体系, 能有效整合社会闲置资源, 节约政府行政成本, 减轻国家财政压力, 提升公众的道德素养, 净化社会风气。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民间互助养老功能, 民间互助养老是社会资本流动的过程, 通过民间互助, 社区资源得到整合和有效利用, 社区内成员通过对互助资源的提供和获取, 加强了社区内成员的互动, 促进了成员间关系的稳固和社区的稳定与发展。国家在建立和健全乡村社会福利体系时首先应该高度重视乡村社会存在的民间互助的历史基因, 把由亲人、邻居、朋友等初级群体提供的非制度性支持安排到乡村社会福利体系中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民间互助养老功能, 完善社会老保障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各种养老方式的优势, 调动各种养老资源, 从而构建分工合理、保障有力的综合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宋丽.截至2013年底新疆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3万[N].新疆都市报, 2014-06-19.
[2]干咏昕.中国民间互助养老的福利传统回溯及其现代意义[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7) :161.
[3]沙吾提·帕万.收养文化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维吾尔村民中的变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5 (2) :169.
达斡尔族传统艺术的奇葩 篇8
“哈尼卡”(达斡尔语音译)是达斡尔族儿童游戏用的一种传统纸偶玩具。
在纸张传入达斡尔族地区之前,达斡尔族已有剪花、剪桦树皮及皮偶艺术形式存在,其中皮偶艺术在达斡尔族中出现的较早,它是伴随着萨满教文化而兴起的造型艺术形式,当时被称为“皮偶神”。皮偶神的制作为达斡尔族纸偶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清代以后,由于纸张材料及中原民间文化的传入,达斡尔族纸偶艺术有了发展进步。
在达斡尔语中,“眼仁”一词与纸偶一词语音相同,均称为“哈尼卡”。据达斡尔族传说,在每个人的眼仁中都有一个小人形,没有“它”人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纸偶也是一种小人形,两词语义相近,所以借用了“眼仁”这个词来称谓这种纸偶。
制作传统的普通“哈尼卡”时,是用白纸或各种彩纸对折剪好头形连带颈部,用长方形或方形纸叠成双层圆锥状三角形,底部剪平,顶部留有一小孔,然后把剪好的头颈形的下部插入圆锥体的顶端即成。亦可在纸偶身上粘贴用彩纸剪成的各种图案进行装扮。
苏梅,1967年10月生,达斡尔族,1998年毕业于黑龙江教育学院美术系。现任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美工、副研究馆员,内蒙古美协、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多年致力于达斡尔族传统纸艺术和民族服饰的研究、设计、创作,作品多次在市、区、全国获奖、演展(收藏),为继承、发展、宏扬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了专业领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成长为在旗、市、区内外享有广泛声誉的达斡尔族艺术家。
精制一些的“哈尼卡”是用布或绸裹棉花做头,用各种彩纸做成坎肩、花边、帽子、扣子、耳环、珠翠、腰刀、弓箭等,整个形象逼真美观,栩栩如实。
“哈尼卡”一般高约10至15厘米,小巧可爱,便于收藏。
除上述普通哈尼卡外,还有用软布、桦树皮、兽皮、鸡蛋壳等材料做成的大“哈尼卡”。其做法是:把洗好的鸡蛋壳两头各扎一小孔,根据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描绘出五官,用黑丝线做成头发,用彩纸或布加工成帽子、头饰,再以棉花、绸布做服饰。
“哈尼卡”制作好后,通常还要用彩纸给“哈尼卡”做被褥,用纸盒、玻璃片等物做家具,用木块、桦树皮做成小房子、院墙等,与“哈尼卡”组成富有生活情趣的配套玩具。
女孩子们在制作“哈尼卡”纸偶的过程中,锻炼了手工造型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极益于智力启蒙。
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依据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模仿生活中各种事项用“哈尼卡”进行复演。通过采集、串门、结亲,饲养、采购、过节等民俗游戏活动,了解、熟悉了民族政治、经济生活,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理解和憧憬,提高了观察、理解、分析能力,并得到了思想教益和艺术熏陶。通过“哈尼卡”游戏,可以达到育人教子的目的。
“哈尼卡”纸偶,作为一种民族民间审美造型艺术,历史久远,与达斡尔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达斡尔人生活历史的一个缩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斋节风俗文化礼仪 篇9
穆斯林只许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守斋(守斋亦称封斋或把斋),妇女在月经期间也可以不用守斋。
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使是不守斋的,也要尽力节制自己的食欲,决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月有时二十九天,有时三十天。
经过一个月的封斋,完成了,真主规定的使命,于伊斯兰教教历的十月初开斋,故称开斋节。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饣+果)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节日早上,清真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还要悬挂庆祝开斋节的横幅和彩灯,张贴赞颂真主的对联。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成年男子沐浴净身,小孩子也要把脸洗干净,男女老少都换上民族服装。
大约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人们汇集到清真寺或出荒郊举行会礼。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人们自动跪成很整齐的行列,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礼拜。
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的聚礼要隆重得多。礼拜后,人们齐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或各户分散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随后串亲访友,恭贺节日。
开斋节有什么风俗
开斋节一般为期三天。
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家家户户都早早起来,打扫室内室外、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
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穆斯林群众聚会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也要修葺一新,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的地方还专门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有的地方念三遍“随俩”),穆斯林群众携带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
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穆斯林过多(有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择一处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作为会场。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天房方向叩拜,完成天命拜功。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土尔”的意译。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的注意事项
1、衣着端庄
斋月是穆斯林必须保持虔诚、谦逊和温和的圣月,有穆斯林信仰的朋友的小伙伴应该配合习俗避免穿着暴露的衣服。在晚上逛商场,进出酒店、餐厅或开斋帐篷时,这一点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较透明和过短的衣服、低胸装以及紧身装都应该避免,尤其是短裤,迷你裙和无袖上衣。
2、留意职场礼仪
前往穆斯林国家的商务旅行者应该注意办公时间会缩短并作出相应调整。最好将与穆斯林的商务会议安排在早晨,因为早晨时他们不会那么疲惫,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最好也不要将会议安排在午餐时间,避免让他们过度劳累,或造成其他不便。虽然非穆斯林人员可以在封闭区域进食饮水,但应该避免在穆斯林面前进行,而尽量选择在办公室里较偏僻的地方饮食。如果正在斋戒的穆斯林问你需不需要饮料,出于尊重,应该拒绝。
3、不要在公共场所进食、饮水和抽烟
在大多数穆斯林国家,斋戒期间在公共场所进食、饮水或抽烟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也适用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私家车。在埃及等国家,在公众场所禁止饮食是出于礼貌问题,但在沙特阿拉伯、约旦、阿曼和阿联酋等其他国家,无论你是否信仰伊斯兰教,在公共场所禁食是必须遵守的规定。
4、留意用餐和娱乐时间安排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 篇10
维吾尔族传统道德教育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维吾尔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经过千余年的演绎和扬弃, 已经融入了人们的心理、思维、道德、审美、生产等一切活动中, 发挥着程度不同、功能不一的社会效应,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思想言行。因此, 维吾尔族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
维吾尔族传统道德教育源远流长, 历史悠久, 从鄂尔挥汗国时期到现在, 延续近1500年, 维吾尔族传统道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要调整维吾尔族社会的人们的各种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维吾尔族传统道德教育日益积淀而成范围宽广、内容宏大、思想精深的体系, 任何一个社会要保护自己的秩序, 就靠一定的秩序, 制度和道德规范保护自己的完整, 有的利用像法制一样控制的方式如:风俗习惯, 道德, 其中道德经过特殊的评论人家的社会行为会获得的控制社会的效果, 因为任何社会需要道德。所以道德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 (方式) 在一起发挥自己的作用。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它一经形成就会在该民族中代代相传, 不断延续。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需要不断发展, 不断更新, 因而教育既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需求, 又不能割断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维吾尔族非常重视民族传统教育。因此, 维吾尔族将本民族的传统教育列为社会教育的首要任务。固有的特色, 这显然与其社会教育中注重传统教育密切相关
在号召构建社会的条件下维吾尔族传统道德育起很重要的作用, 其中有关于做品德高尚爱做好事的人, 鞭打没教养的品质不好的人, 跟别人说话时) 要重视语言的优美, 说好听的话, 别让继人心痛, 不说不好听的话为别人做好事, 扶贫要和邻居团结和问好, 赞美人类的美好品德, 讲究语美的优美, 多做善事, 做讲良心的, 远离凶恶的人和好人交友留神各种下流的, 不良习气等先进的观念, 今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条件下要是利用这些还增加新内容和新标准, 新要求, 就可以解决好问题保护社会作风, 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提供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证.解决好社会主义经济和维吾尔族传统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解决好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际关系的思想来源。
思想品德的重点在构建为此要不断前进, 要做努力, 有勇气的, 要有爱国的民族精神, 要忠诚, 要讲良心, 讲善良慈祥, 要继续有层次, 普遍的尊老爱幼讲礼貌等基本思想。同时要接受西方的珍惜自己, 以自己为本的传统道德精华。如:接受长处, 为我们自己利用, 让传统爱集体的价值观获得新的计划, 最后可以达到处理好国家集体的个人的等三方的关系的目标, 在维吾尔族传统的道德育上撒谎, 诡辩术, 贪婪, 吝啬, 自私, 盗窃 (偷盗行为淫乱行为 (妖精) 无耻勾当, 嫉妒, 骄傲。。。等行为是被公众严格指责的缺德的行为。如果有人犯以上的行为或者养成自己的习惯周围的人就形成强烈的公论。通过给那个人施加压力致使, 那个人住手, 缺德的行为。总之维吾尔族人无论从宗教信仰角度还是从实际生活需要, 他们以道德为生活活动的基本准则执行并执行者。 (遵守并遵守者) 要改变不符合实际的道德内容勉强装进的教育方法, 要结合更多国情和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并提高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率应该找出一种更好地德育内容和方法。
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新闻手段接受正确的观念, 泄露缺德的行为宣传好的社会新风, 并要给群众利用伊斯兰教的珍惜生命爱和平思想进行教育。必须批评当代盛行的一部分封建迷信思想, 拜金主义贪图按图等行为.
要在各种具体活动中宣传传统道德对现代化有利的方面,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成为一体的德育同一。在学校以道德的美方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有效地利用道德规范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德育系统中为让维吾尔族传统德育的作用得到一定的地位和发挥它的作用的事一定要要配合新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显然是假如维吾尔族人们不发挥自己传统德育中的勤劳、自强、团结等精神那他们就失去和我国的其他民族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机会, 要是他们不继承和不发挥像团结凝结齐心和互助一样美德那他们避免不了遇到分散之中后退的命运。维吾尔族的传统道德的要求一律配合社会主义公民德育建设中的要求。但这并不是说新疆的德育建设中以维吾尔族的传统道德为标准。这应该清楚要搞好新疆的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要挖掘, 维吾尔族传统道德的先进方面, 于是培养已习惯这种道德规范的维吾尔族群众, 从而促进新疆的精神分明建设。总的来说因为维吾尔族传统道德育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靠多种源泉形成并丰富, 所以我们看到此种正面的积极的成分同时也可能看到有些反面的消极成分。维吾尔族精神文化中的优良遗产, 他们经得起任何时代的考验, 积极地正面的组织维吾尔族传统德育的主题, 同时维吾尔族传统道德中的消极成分基本上突出的体现在给涉及家庭婚姻道德中的男女关系的部分道德要求和道德内容添加宗教色彩解释方面。
像要创建社会主义道德就必须从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之中选择优良传统的德育中的积极成分就算维吾尔族人分让他们适应时代一样要让现代的维吾尔族人喜爱传统道德, 同样的接受, 此中的积极成分, 并派出反面的成分。因为道德反正是历史事件, 所以维吾尔族传统道德与当今被提倡的社会主义德育之间存在有些区别。目前不能一下解决维吾尔族的伦理学系统上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伦理学道德建设需要政府的指导和示范。因此通过以社会上的各个系统的广泛参与为基础运用教育内容丰富和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 并长期艰苦奋斗就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 维吾尔族更新自己的道德教育, 以生存为导向的唯利趋向近代道德原则, 他们不断的努力。维吾尔族道德教育中有很多继承的内容, 所以这篇论文主要讨论这些问题。
关键词:维吾尔族,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月第一版
[2].朱永新.中国道德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4
[3].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开斋节的经典祝福短信 篇11
2. 尊贵的日子正在远去,节日的欢欣已经来临。斋戒的灵魂再度刷新,悔过的脸颊光彩异人。奋斗的人们不会松懈,虔诚的期望乐园相逢。
3. 敬致赛俩目!尊贵的开斋节到了,天地万物都在赞念真主!这是穆斯林栽种与收获的日子,祈求安拉在这尊贵的日子为你及家人赐予幸福和两世吉庆.阿敏!
4. 以尊贵的色兰向你问候,凭吉庆的斋月为你祝福,用泪眼惜别安拉的贵客,着盛装喜迎功满的吉祥,一月的锤炼使你我懂得谨遵主命才是最大的幸福!尔德快乐!
5. 斋月满,穆民普天同庆,遵主命,干善功,贵在持之以恒。色俩目是虔诚的都哇依,是和平之声,祝你和家人开斋节快乐!
6. 夜幕有了星星显得迷人;大海有了涛声显得渊博;一年有了斋月倍感虔诚;朋友中有了你深感荣幸;把最美的祝福送给你,祝开斋快乐!
7. 色俩目!祝愿今天的你是快乐的,今晚的你是舒心的,今世的你是健康的,此时的你是微笑的。开斋节快乐!
8. 尊贵的斋月已经结束,愿安拉接受仆人们的善功!在喜庆的开斋节来临之际,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平安吉庆!节日快乐!
9. 谨致色兰,开斋节快乐!祈求真主赐你拥有六件事物:佳美的食品,健康的身体,完美的智力,优雅的言辞,情投意合的爱人,优秀的子女。阿敏!
10. 致节日色兰,祝节日快乐!我们共同服从了主的命令,经历了饥渴睡眠的考验,主啊!求你悦纳我们的功课,郝宥我们的罪过,引导我们走上成功之路!
11. 色兰!送你一粒枣,摘自伊斯兰之树,伊麻尼是根,勒孜给是叶,台革瓦是枣核,斋月的恩典是枣肉,我对你的好都哇宜是枣皮!祝斋月完美,节日快乐!
12. 愿伊斯兰的光芒永远照亮你的前程.愿麦地那的颂经声永远祈祷你平安.愿真主的平安日夜伴随着你.祝你们全家,健康,幸福,快乐,祝开斋节愉快!
13. 秋叶黄,斋月离,黄河之水东流去;尔德节,主恩降,无限恩泽永不断。色俩目,祝平安,幸福常伴合家欢;常记主,同努力,你我明天才能美。祝你及家人节日快乐!
14. 信仰独一化,遵行古兰化,形象圣贤化,宣传网络化,原则坚定化,生活伊教化,两世并重化。
15. 穆民,一生单单纯纯,生活朴朴素素,记主时时刻刻,信仰坚坚定定,乜体虔虔诚诚,功修慎慎重重,主命完完美美,天常一一定定,归宿永永远远。
16. 慈悯是风,正信是帆,礼诚是船,道诚是海,真诚是宝贝,慈悯是风,吹着正信的帆,诚实的水载着功修的船,驶向认主独一的宝贝,忠心地道一声:继续前进!
17. 斋月满,穆民普天同庆,遵主命,干善功,贵在持之以恒。色俩目是虔诚的都哇依,是和平之声,祝你和家人开斋节快乐!
18. 悄悄为你降临的是吉庆;静静为你散放的是温馨;默默为你祝愿的是色兰,深深为你期待的是成功。送上我最真诚的祝愿:开斋节快乐”
19. 送你一粒枣,是伊斯兰之树上结的,伊玛尼是树根,累孜给是树叶,台各瓦是枣核,斋月的恩典是枣肉,我对你的好都阿宜是枣皮!开斋节快乐!
回族的开斋节作文600字 篇12
回族,其实是一个爱干净、健康的民族。我们不吃猪肉、狗肉,不吸烟不喝酒。那些卖肉的回民小摊,还没有让阿訇宰割前的肉就必须是活的,而且只能让阿訇宰割后才可以吃哦。至于是为什么,其实我也不太清楚。还有,现在的回族,已经不算是少数民族了。虽没有汉族人多,但人数也只是仅次于它罢了。
而我们回族,有一个节日也是非常著名的。这个节日就叫做开斋节。每一年的开斋节都不是同一天,就像西方的情人节一样。每年都会有变化,而今年的开斋节就是七月二十九日。在那一天,我们要制我们特有的美食来吃,还要炸油香来互赠亲友。开斋这一天,我们不能吃喝,不能睡觉,以表对阿拉真主的敬意。
但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庆祝的方式也是各具特色。有一些穆斯林会邀请阿訇念经祈祷,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请阿訇来念经。当时我不懂事,看见阿訇穿的大长袍就忍不住拽了拽。当时爸爸十分生气,就狠狠瞪我一眼,把我吓得哇哇大哭起来。但爸爸只顾招待阿訇,只由得我在旁边大哭,后来阿訇念经时,妈妈就把我拉在一边对我说:“绘宇,不要不懂事,乖乖呆在里,不许打搅阿訇念经。”当阿訇念完经走后,爸爸蹲下安慰我。我当时心里默默的想:哼,打个巴掌再给个糖,我不稀罕。但现在想想确实是我不对,因为在我们回族人眼里,阿訇念经祈祷是件十分重要的事。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 篇13
关键词:新疆达斡尔族,文化传承,教育
新疆塔城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是全疆唯一的达斡尔民族乡, 位于新疆塔城市北部偏东18公里处。全乡行政区面积为402平方公里, 20多个行政村, 由19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5 471人, 占51.96%;达斡尔族2 178人, 占20.69%;哈萨克族1 738人, 占16.51%;回族765人, 占7.27%;其他1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维吾尔族、满族、蒙古族、东乡族、俄罗斯族、苗族、土家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侗族、塔塔尔族、藏族、布依族等, 共有377人占3.57%。今天的阿西尔乡是个多民族聚居区, 日常生活中各民族同胞交往日益密切, 多元的文化不断地相互融合, 当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变得不一致时, 传统文化就会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 同时伴随着诸多教育方面的问题。
一、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1. 传统教育媒介
(1) 亲子教育
语言的学习是孩子成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孩子刚生下来时主要由母亲带, 母亲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给孩子教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家里物品名称等, 但是由于这一代的父母很多只会说一些简单达斡尔语 (还有一些甚至不会说) , 加之目前汉语成为学校通用语言, 在教孩子学习语言时基本都用的是汉语。此外, 由于阿西尔乡哈萨克族人口比较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于哈萨克族人沟通交流, 因而很多达斡尔族人也会说哈萨克语。除了传统语言的教育之外, 达斡尔族人同样非常注重道德和礼仪学习达斡尔族父母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尊敬老人, 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 不能做坏事。
个案访谈1:访谈对象:丁雪 (1993年出生, 达斡尔族, 乡政府人力资源部职员) 访谈时间:2013年7月15日访谈地点:乡政府人力资源部大厅
丁雪是达斡尔族, 现在会部分达斡尔语、哈萨克语 (能听懂但不太会说) , 汉语精通, 从小爷爷奶奶带大的。家中所有成员都是达斡尔族人。在提及她从小的家庭教育时, 令她记忆犹新的是过春节时候, 晚辈会向长辈行叩首礼 (奶奶在她记事起, 就开始教她这些) 。叩首礼, 主要是长辈坐在炕的西边, 所有晚辈向长辈半蹲行叩首礼。一般长辈的教育方式都通过鼓励的方式, 只要孩子对什么感兴趣, 他们都会支持。生活常识也是在很自然的成长过程中学会的, 长辈会告诉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 氏族部落的教育
达斡尔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形成了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制度。达斡尔族内部是以哈拉 (部族) 、莫昆 (氏族) 、莫音 (支族) 、宝依功 (家庭) 这四种血缘组织所组成的社会结构。所以, 达斡尔族人的姓 (哈拉) 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 作为一个父系部族远血缘关系的统一体, 一个社会职能, 发挥着部落管理职能。早期的达斡尔族教育是在莫昆和哈拉中进行, 这种教育多是长辈教导晚辈, 以人生伦理道德与日常生活经验为主要内容, 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哈拉和莫昆作为远古社会遗留下的部落组织, 在达斡尔族的早期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莫昆都有一个首领, 称作“莫昆达”, 当选者一般是为人比较正直、办事公道且年高德望者, 他一般充当本民族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最重要的教育者。在达斡尔族这个父系大家庭中, 长辈们通过口述和示范向年轻的一代传授生产技能, 生活经验 (例如骑马、涉猎、刺绣等) 。
(3) 宗教活动的影响
达斡尔族过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禁忌, 有些是源于宗教信仰, 有些则是源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表现的一种形式。“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核心, 是一种以信奉多种神灵为内容, 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宗教。教义为“三界之说”即天上有神, 地上有人, 地下有鬼, 福分和财富由诸神给予, 灾祸和灾难由妖魔鬼怪作祟。达斡尔人遇到天灾人祸时普遍祭祀天神, 宰杀牲畜, 供奉天神。所以以前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庭院门户干干净净过新年。每家都在屋内贴年画和对联大门外堆好点烟火的干粪给自家的诸神点香上供, 晚饭按传统习惯吃手把肉。傍晚, 各家都点燃烟火并向火堆扔进肉食、饭菜、糕点等, 祈求新的一年里人畜安康, 五谷丰收。整个村落笼罩在烟雾的吉祥气氛之中认为烟火愈旺, 点燃时间愈长愈象征着兴旺之年。还有一些长辈会带着家里的孩子到河坝去沐浴, 一般会选择在日出之前进行, 据说这时的河水非常圣洁, 能够洗去身上的污秽和邪恶, 能够带来吉祥和美好。
2. 现代教育媒介
(1) 文化协会凝聚血脉
阿西尔文化协会成立于1996年, 十余年来在保护、宣传达斡尔族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牵头组织黑龙江达斡尔人与塔城达斡尔人的联系, 组织阿西尔达斡尔族的沃奇贝节 (又称“斡包节”, 新疆达斡尔人为了纪念西迁到新疆的先辈们, 每逢6月8日这天相聚一起庆祝节日) , 并邀请黑龙江达斡尔人, 让两地达斡尔人在愉快的节日氛围下增进血肉联系。同时达斡尔文化协会积极开展达斡尔文化宣传活动, 组织大量达斡尔文化传承培训班, 如达斡尔语学习班, 达斡尔舞蹈、歌曲培训班, 在达斡尔人群中形成以“是达斡尔人、会说达斡尔语”为荣的氛围。
(2) 传统节日塑造民族身份
沃奇贝节也是新疆达斡尔族独有的节日, 一般在每年6月8日庆祝, 塔城地区近千名达斡尔族同胞欢聚在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戍边纪念碑前载歌载舞, 共同欢庆达斡尔族屯垦戍边纪念日。每逢“沃其贝节”这一天, 达斡尔族群众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 准备丰盛的食品, 穿上节日盛装, 欢聚一堂, 接着出门祭献斡包。祭祀开始后, 年长者先将散落的石块拾起摆好, 将红 (代表太阳) 、蓝 (代表天空) 、黄 (代表土地) 的布条系在斡包四周的柳枝条上, 并鞠躬以示敬意。然后, 众人跟着牙德根 (萨满祭司) 面向祭坛行礼, 围着斡包转三圈祈福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 人们会来到达斡尔戍边纪念碑前, 举行庆典大会, 以此缅怀前辈丰功伟绩, 弘扬达斡尔民族传统文化。
(3) 民间文学流芳百世
达斡尔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创作了许多语言精美的谚语和神话故事, 这些经典的传说故事都是新疆达斡尔族先辈在西迁的途中留下的。现在老一辈的达斡尔人还是会给晚辈讲述那一时期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故事以激励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 时刻牢记自己的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除了民间故事, 还有许多民间的传送诵史诗, 例如《乌春》, 这类诗歌有其独特的韵律和曲调。《乌春》大多反映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歌颂英雄人物事迹。此外新疆达斡尔族中还流传过《迁徙》《告别》《艾奇兰姑娘》等民间长诗。日常生活中达斡尔长辈喜欢用精炼的艺术语言 (谚语) 总结各种经验教训, 传承经典。如“信念是成功的前提”;“好马骑出来, 好儿教出来”;“懒是受穷之根, 勤是致富之本”;“对长辈要尊敬, 对小辈要仁慈”等。这些谚语多以教导性和告诫性为主。
二、现代变迁与传统裂变
1. 传统教育方式出现危机
过去, 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的达斡尔族主要以族内传承文化为主, 与族外社会的联系较少, 同时传统的教育媒介方式仅限于口头传送和简单的经验性学习;还有参与到一些日常的娱乐性活动如“哈尼卡”通过剪纸活动和对大人的模仿再现、重构人物之间联系, 让孩子在娱乐中体会伦理规范, 长幼秩序, 勤劳持家, 邻里互助等。这些文化传承方式相对稳定, 创新的东西非常少, 再生性很低。而随着时代的变迁, 新疆的达斡尔族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入以及汉文化的注入, 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处于开放的交流中, 族内教育不再仅限于封闭的空间中。
2. 传统语言能力的丧失
在语言上, 达斡尔族比较特殊, 有语言无文字, 所以也没有专门的达斡尔族学校, 一直通过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来到塔城后与汉、哈萨克族散居在一起, 加之没有专门的达斡尔学校, 所以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学习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完成。就上阿村访谈和观察的情况来看, 达斡尔族年长者主要使用达斡尔语、哈萨克语和汉语, 而中年人少部分会说达斡尔语, 大部分都使用汉语, 而年轻人和小孩情况好一些的还能听懂一些达斡尔语, 有的则既听不懂也不会说, 而汉语则成为了达斡尔族大众交流的语言。笔者随机抽取上阿村59名达斡尔族村民了解他们达斡尔族语言使用情况,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如下:
除此之外, 访谈中了解到上阿村共有14名适龄儿童 (6~12岁) , 其中12名能听懂简单的达斡尔简单词汇, 5名孩子会说类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属称谓或者用达斡尔语指称一些事物。这些孩子所学会的达斡尔语也基本是跟爷爷奶奶学的, 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不会达斡尔语了。他们的父母小时候是会说达斡尔语的, 但是随着到了上学的年龄后接触到大量的其他民族学生, 达斡尔语的适用也并不普遍。还有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汉语以让孩子有一个更好地前途很多家长也会刻意的和孩子说汉语。随着达斡尔语使用范围的缩小, 为了方便一些人也不学达斡尔语, 达斡尔语的使用慢慢的少了, 后来就基本不会了, 也就不可能交给他们的后代了。学校教育无法开展大规模的达斡尔族语言、文化教育, 而在家庭中又因为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时代发展需要的影响, 达斡尔族语言的教育状况十分令人堪忧。
3. 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
阿西尔中心校是达斡尔民族乡唯一的一所学校, 位于塔城市区北部偏东18公里处, 于2003年11月建立, 是一所民汉合校的寄宿制学校, 全校占地面积100亩。阿西尔中心校下属一所小学及一所“双语”幼儿园。自2001年全国开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来, 阿西尔达斡尔族民族乡的之前的初中已被撤销, 合并到塔城市所在中学, 而原有的几所小学也相继被撤销, 合并为相对规模较大的阿西尔达斡尔族民族乡中心校。师资方面中心校共有教师74人, 专任教师63人, 其中哈语教师15人, 达斡尔教师及工勤人员11人, 教师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学历。虽然叫做达斡尔民族乡中心校, 但是达斡尔族学生以及老师所占比例非常少。针对民族教育和文化传承, 中心校的校长也反复谈了其中的难处。
个案访谈2:访谈对象:赵校长访谈地点:阿西尔中心校校长办公室
笔者:现在达斡尔族学生的整体就学状况怎么样?赵:学生整体的升学率还不是很好, 我们的师资力量还不是很强, 教师学历基本合格, 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教师资格证。笔者:达斡尔族的学生想不想在这里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小学对民族教育这一块是怎样安排的?赵:我们首先还是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的教学任务为主, 民族教育的教材基本没用运用。笔者:现在都开课哪些民族教育的课程?赵:我们平时基本都要完成大纲上的教学任务, 只有体育课或是课间操的时候, 组织同学们教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歌曲或是手工艺制作。
可见, 阿西尔中心校设置了民族课程, 但是多以文体课间操等形式活动所充斥, 课程教材的内容却寥寥无几。事实上, 另外由于面临同地区学校竞争, 升学率、学习成绩等多方面压力, 学校课程设置更加以主流文化为内容, 很少设有地方性文化。
三、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1. 细化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笔者访谈中常常会问受访者:“关于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 您是怎样传承给下一代的?”但是受访者常常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就是自然而然教给孩子的一些无形的内容, 我们也没有刻意去传承。”所以笔者认为细化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内容至关重要, 锁定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其一, 可以采用多种家庭教育文化传承方式, 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首先, 言传身教。一要系统、全面地“传”。其二, 开展“家庭教育文化传承计划”, 加大达斡尔文化协会对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扶助力度。首先, 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相关组织机构, 可以引领家长在家中如何教育孩子, 同时建立家庭教育网络系统, 家长可以在互联网中交流, 同时获得最新达斡尔文化的最新资料和动态。
2. 发挥现代教育传承媒介的作用
众所周知, 文化的传承载体不是政府, 而是广大的达斡尔族群众, 要通过民族群众的生活实践才能发展。这些生活实践例如达斡尔族文化协会活动, 举行传统节日仪式等完全可以当作新的生活环节来发展。比如达斡尔族的传统歌舞、节日, 以前作为特定的生活轨迹, 现如今可以开发成旅游资源, 人们在回忆过去的同时畅想未来, 这样既没有脱离传统的传播媒介, 又科学地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而更值得关注的是, 这一切努力不仅需要文化精英们的带领, 更需要广大达斡尔族群众的积极参与, 这样达斡尔族的优秀文化才可以传承久远。
3. 加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
民族文化课程建设主要是以传播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知识为目的, 以学校为主要传播平台, 以达斡尔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带动达斡尔族学校师生一起, 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和民族文化课程, 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 还需要国家、自治区政府以及塔城教育部门制定完善的课程政策、法律法规, 使民族文化课程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先, 对学校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给予立法保障和经济投入, 提高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其次, 学校应该为学生开展形式多彩多样的达斡尔民族文化课程。课程内容应该着重发扬达斡尔民族精神、传播优秀达斡尔族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吴依桑.达斡尔族教育史述略[J].民族研究, 1997 (4) .
[2]高春梅.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固化与提升[J].理论观察, 2009 (6) .
[3]德红霞.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1) .
[4]张雪娟.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传承及学校课程建设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9.
[5]毅松.达斡尔族的私塾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 2000 (l) .
[6]樊红敏.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汉川地震后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0) .
[7]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 (1) .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推荐阅读:
维吾尔音乐07-01
维吾尔族民居08-29
和田维吾尔族10-08
维吾尔族文化论文05-24
维吾尔族孕妇产前08-11
维吾尔民俗文化11-14
维吾尔族农民工06-02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研究09-22
维吾尔族大学生10-26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