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2024-10-15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精选12篇)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1

《中国古镇系列丛书》介绍了古镇建筑鉴赏常识, 古镇地域的古民居, 常见古镇建筑术语图解等。以恢复、保护、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有机结合的全新视角, 综合研究并介绍了中国古镇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民族融合文化、军事重镇文化、商贸流通文化、风俗习尚文化、精神品质文化等, 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文明史演进的路线图和基本轨迹。

长期以来, 由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以及人为的不合理开发、资金短缺和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 使一些古城古镇古村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唯有扎根於了解, 才能真正关怀与维护本土文化, 落实从文化及历史的角度了解家园, 以关怀挚爱的情感欣赏自然美景。书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带给您知性的满足, 同时让您看待平日习以为常的景物时, 产生一种对乡土深深的感动。《中国古镇系列丛书》从现代旅游的视角提升了古城古镇古村的现实价值, 也为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开发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该系列丛书由古镇系列一:《被遗忘的时光》之“行摄水墨醉黔阳”、古镇系列二《古城映画》之“如诗般, 凝静”、古镇系列三中国百座古城系列绘本故事之一《小芙蓉仙子》组成。

古镇系列一:

《被遗忘的时光》之“行摄水墨醉黔阳”

似水的流年, 一场千年繁华的梦

在厚重的历史面前

追忆着曾经的风华

时光, 在这里仿佛停滞了。

历史悠久的黔阳保存着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的原型。城内的古城墙、古街巷、古宗祠、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组成的大型古代建筑群, 展现着中华民族民族传统思想的精髓、汉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讲述着历史的变迁和忧患兴衰。时光荏苒, 古城并未见苍老。依然是青砖夯土的城墙, 古朴雅致;依然是古色古香的老式铺面, 错落有致;依然是原汁原味的窨子屋, 古宗祠, 藏在曲折幽深的五门十街十二巷中。

黔阳古城乃多元文化隐汇之所在--其风水格局和建筑空间结构, 无不暗合着“潜、藏、隐”的特征, 而诞生并延展于这方水土的隐逸文化, 便是其多元文化的核心。黔阳古城的城市精神是“隐逸”, 诗人王昌龄隐逸在此, 便留下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佳句;黔阳古城的气质是冲淡, 其千百年来荣辱不惊、与世无争、闲云野鹤的淡定, 就是其生存并延展的理由。

古镇系列二:

《古城映画》之“如诗般, 凝静”

紫毫之下, 烟雨总是配江南, 画卷之上, 柳雾总被紫燕穿。云水、河月、瑶池倒影, 明镜平铺秋水净, 寒锁一天空翠。暮雪、雨街、古居、天寒鸣雁急, 日暮行人稀。

古镇系列三:

中国百座古城系列绘本故事之一《小芙蓉仙子》

因为不恰当的一句话、一件事、一个动作, 都可能给孩子造成挫折感, 甚至从此改变他们的性格和成长道路……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曾经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例。本来活泼开朗的小芙蓉, 因为幼儿园小朋友的一句话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进而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往。

聪明的爸爸将女儿送到故乡古城去过暑假, 让有文化的奶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她以启迪和教育。幽静的村落, 连绵的绿地, 古老的城镇, 在古城假期里, 小芙蓉通过奶奶的故事和自己的亲历, 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要有爱心、有朋友、肯帮助别人……

绘本蕴蓄着童年成长的力量, 这是来自内心的完美, 是善良, 是关爱, 是智慧。画面简单纯真, 语言简练生动, 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 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

●生活中永远充满着未知的事情。

●孩子的弱小使他对这种未知更加恐惧。

●儿童情绪与认知的特点:神秘与未知, 恐惧与兴奋、孤独与渴望并存。

●不要回避这种情绪, 而是要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体会这种感受。

●在与大人共读绘本时, 他们不仅在听一则他人的故事, 他们会与故事中的角色合而为一, 亲历其境地体验这段故事。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2

民族文化旅游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学前教育1111534薛源

中国旅游文化之我见

——民族文化旅游与旅游产业发展姓名:薛源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1111534班级:学前115班

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解释人类的旅游行为,揭示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机理。人类的旅游活动固然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活动,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中国旅游文化从文化这个特殊的角度来审视旅游活动,研究旅游产生、发展乃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内在原因,为人们认识旅游的本质提供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国旅游文化不仅注意对旅游现象的纵横比较,探讨旅游行为运动变化的机理、发展趋势,按照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而且有助于旅游活动的全面发展。

一、民族文化产业旅游

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 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 突出和典型,例如:伯都讷端午文化旅游节、龙华寺大雄宝殿开光庆典等,都是对民族文化 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 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 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3、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

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当然,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只要在旅游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完全有可能趋利避害,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4、涉及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宏观层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至少涉及三大层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也主要是西部地区,反映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律。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鉴东部经验,结合西部实际发展旅游业,即经验推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官方提出了从观光向“观光+度假+专项”的发展思路,学术界有了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一系列观点。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品位评价

民族文化要开发出市场前景好、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除了要具备必要的外部开发条件外,其自身还须具备较高的品位或基本的优势。从国内外民族文化开发成功的实例看,大致应具备以下特点:

1、资源的独特性或代表性

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由这样的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而比它稍逊一筹的同类资源则要相差很多,这是与山水类旅游资源的很大不同,即民族文化资源比较容易产生雷同化问题。例如,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是民族省份旅游的特色,但对于旅游后发的地州,这往往显示不出优势,因为外地游人到这些省区以后,一般只是看上几处有特色的民族风情,而不可能把各民族风情都浏览一遍。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形象树立以后,其他地方再开发傣族文化就会受到影响,这不仅存在于同一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只要有先发与后发的区别,对旅游者就有一个选择问题。

2、资源的艺术性与魅力性

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品位在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艺术品位高,这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古埃及的建筑艺术、韩国的济州岛民俗、澳大利亚的毛利人文化。相反,如果民族文化仅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而没有相应的艺术成就或品位,就很难在旅游开发上有所挖掘和提炼。例如:民族地区喜欢用“歌舞之乡”、“歌舞海洋”来比喻风情的浓郁,但往往没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歌舞走向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将这些资源开发成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起码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宣传促销。

3、大力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与可持续化发展

切实保护好民族文化,不仅是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各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对其典型和精粹的开发,同时也要做好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主要是挖掘和利用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的符号,使旅游产品、服务的各个方面增加文化内涵。文化符号是物质化的文化内涵,最有交流价值的是当地百姓日常生产、生活、节庆、风俗等的表现和反映。中外民族文化开发成功的实践证明,那种“围栏”里的民族文化开发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好还是要营造一种开放的民族文化大环境,例如,云南迪庆、丽江,新疆喀什、吐鲁番都是比较好的典型。要通过政府倡导、舆论引导、媒体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热爱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保护保存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在建筑方面,首先是旅游景区内的建筑,必须保持民族化、地方特色化,改进的只是卫生条件,如厕所、餐饮用火、垃圾处理,增添的是具有民族特性的一些建筑符号,如房屋的完整性。其次,对于景区内的不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建筑,要尽量使之符合当地的特点,避免现代化、洋化、石棉瓦和水泥砖化。三是对于民族地区的城镇、路边的民居,一切旅游通道上视线走廊的地方,应该体现出民族化的建设风格,没有力量拆除改建的,应该明确什么样式是提倡的,什么种类是禁止的。此外,民族服饰的穿着也是重要方面,要提倡穿着民族服饰,对于经商者、旅游从业者应明确要求;要不断研究改进民族服装,使之美观、实用、多样、价廉,让普通百姓都有条件穿着,并进而向旅游商品化方向发展,例如,海南三亚的海岛服、云南大理的民族服装等。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

科学的学科形成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它所研究的现象的实践积累,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旅游学科要成为科学的学科,取决于旅游活动的实践,只有当旅游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社会现象时,它的内在规律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们才能从中发现旅游的特殊性和规律。设想,在我国旅游发展的初期,我们难以探索旅游与人们日常消费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想象中国的旅游企业还有出境旅游业务,还有跨国经营,更不可想象旅游经济活动还存在着旅游客源地的活动。对于这些现象,只有旅游发展一定阶段时,我们才能进行思考,进行研究。当旅游现象表现充分时,要使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取决于科学的方法论,取决于我们对旅游现象的研究对象的确定,取决于我们对现象的理性思考和抽象。此时,建立旅游业中各种现象的逻辑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而这正是目前旅游学科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不仅仅是体现在GDP数字上,更体现在优化经济结构,顺应“低碳高效”了橙色经济发展潮流上。因此,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意见成为国内地方政府的共识,也推动了地方政府在发站内信旅游业上各施奇谋,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的局面,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支配它的客观规律,包括经济规律和文化规律。只有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旅游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人们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时,一般对经济原理相当重视,但对文化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使许多活动行为具有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发的、不完全自觉的状态。开展旅游文化教育,能促使旅游从业人员进一步认识旅游业发展的文化规律,从理论认识上提高自觉性,从而减少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更有效地按照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营和管理旅游业。譬如,明确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其开发的文化规律,就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适销对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再如:旅游企业若认识和掌握了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就会在经营和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长期的良好的经济效益。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旅游文化教程对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不仅会给接待地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导致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最终目的还在于提高人民的整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3

一、依托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

1、 民族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民俗本土文化独具特色

(1)以农民画、壁画、泥塑、堆绣、雕刻、藏毯、镶丝、银铜器8种民间传统工艺为内容的湟中“八瓣莲花”民间艺术在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广大的从业人员队伍,在群众中已有深远广泛的影响力。据统计,全县从业人员有2万人,产值每年达2.5亿元。自2008年县委县政府打造“八瓣莲花”民间艺术文化品牌以来,已投资资金180万元,建成“八瓣莲花”民间艺术展示中心1个,有文化产业龙头企业11家,“八瓣莲花”民间艺术已逐步成为我县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2) 以“二月二”、“四月八”“端午节”、“六月六”为主的农村传统民俗节日期间,全县部分乡镇、村自发举办民俗文化活动也较有影响,主要开展戏曲演唱、灯影戏演唱、“花儿”大赛、举办各种庙会祭祀活动、体育竞技游艺比赛等,给广大群众在农忙之余带来精神愉悦。以上活动因纯属当地民间群众世代相传且自发组织,风格纯朴、自然,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原真性和重要的传承、保护价值。

(3)以地方民族餐饮,藏刀、牛羊角工艺品,民族刺绣和饰物,宗教用品,牛肉干、冬虫夏草、藏红花、雪莲等土特产等为主的旅游特产商品在我县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湟中地区河谷纵横交汇,早在新时期时代已有人类繁衍活动于该地区。他们从事开荒、伐木、打猎等生产活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古代文明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卡约文化遗址是青海三大古文化遗址之一,全县有卡约文化墓地和遗址50余处,出土大量陶器、铜制品,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开发价值。卡约文化的发掘,为研究和认识中国古代(尤其是青海地方史)提供了一份极为丰厚、宝贵的历史资料。依托李家山卡约文化遗址、马家窑古文化等为重点开发旅游资源潜力。

3、宗教文化内涵丰富

湟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有藏、回、土、蒙古族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1.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5%。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有信教群众13万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座。我县多民族、多宗教、多寺观教堂和多信徒的现状,决定了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和宗教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其突现在宗教建筑、民族人文风俗等方面。佛教在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我县自唐代开始就有藏僧活动,尤其是自明代塔尔寺修建后,佛教在湟中得到空前发展,成为藏传佛教活动中心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塔尔寺为主的藏传佛教宗教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塔尔寺已成为我县最具民族宗教特色、最具地域特点、国内外很响亮的文化名片。结合塔尔寺旅游可将“跳欠”等宗教文化活动纳入游客参观项目,以加大对宗教文化的宣传力度。道教在湟中的历史也很悠久,道教圣地南朔山道观始建于明万历17年,以后几经扩建,成为著名道观,道教信徒全县有500余人,也可将道教文化融入文化旅游范围。另外,青海最大的宗教展示场馆——青海藏文化馆也是我县重要的宗教文化旅游地。

4、特色餐饮娱乐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湟中餐饮业发展速度较快,它通过营造独特的田园风光氛围,挖掘传统的民间乡土餐饮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满足都市市民回归自然、缓解精神压力的需求。在发展“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业的过程中,做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强调特色品牌意识,充分利用我县自然风景区来扩大休闲旅游发展规模。

二、广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拓宽文化旅游市场

以湟中灯韵、曲韵、歌韵、舞韵、鼓韵、武韵、墨韵、学韵为内容的“湟中八韵”文化活动在全县广泛开展,影响力已名扬省内外。

1、灯韵 湟中县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举办塔尔寺灯节文化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在全省有着较大的影响。每年灯节期间,全县以县城为中心在各乡镇、村广泛开展以农村社火节目为主,曲韵、歌韵、舞韵、鼓韵、武韵、墨韵等活动异彩纷呈的群众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活动。全县267支乡村社火春节期间集中展演社火5000余场次,观众达120万人次。每年吸引省内外游客30万人次,已成为全省文化活动的品牌。全县有6个文化艺术之乡,鲁沙尔镇被文化部授予“高跷文化艺术之乡”。千户营高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文国录、范明周、李富先3人被命名为此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人。塔尔寺灯节是每年群众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全县性群众文化活动,也是全县经济市场最繁荣、文化最活跃的传统节日活动,具有较大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

2、曲韵 组织成立湟中县戏曲协会,全县有曲艺队237个,业余秦腔、眉户剧团及皮影戏班43个,演员1000余人,每年义务为群众演出7000余场次,观众达40多万人次。田家寨和李家山镇分别被文化部授予“秦腔文化艺术之乡”、“河湟曲艺之乡”。河湟越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民间艺人李德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 歌韵 每年农历“四月八”、“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全县举办“花儿”演唱会和“花儿”演唱大赛80余场次,观众达6万余人次,全县有知名“花儿”歌手120余名。涌现出华松兰、雷有顺、向国秀、马全等著名歌手。南佛山“花儿”会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华松兰被命名为南佛山“花儿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4、舞韵 民族歌蹈表演是我县民族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上新庄镇静房等村和群加藏族乡的藏族舞蹈、西堡镇葛家寨村“出僧官”表演、塔尔寺“跳欠”为主的宗教舞蹈已形成一定规模,参与人数达4万人次。另外,我县2011年3月成立湟中县音乐家协会、湟中县舞蹈家协会,是全县有力、权威、正规的组织,以便更好地组织歌舞演出活动。

5、 鼓韵 全县组建锣鼓队150余支,演员近1万人,每年演出500余场次。多巴镇百人女子威风锣鼓队、新墩村原始太平鼓队、黑嘴村安塞腰鼓队、国寺营村、鲁沙尔镇、上新庄镇加牙村威风锣鼓队远近闻名。多巴镇被文化部授予“锣鼓文化艺术之乡”。

6、 武韵 传统民间武术、赛马、摔跤、踢毽子、太极拳、太极剑、蹬棍等20余项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全县农民健身的重要活动形式。全县有业余武术队10支,赛马队20余支,农村业余篮球队234个。海子沟乡大有山民间传统武术和共和镇新庄村却西德哇古老游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郭祖成及赵洪彪分别被命名为却西德哇和大有山武术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7、 墨韵 受历史书画名家的影响,全县从事书法、美术创作活动作者众多,书画氛围浓郁。2010年8月组织成立了湟中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文学作家协会、农民画协会等。现有中国书协、美协会员4名;省、市书、美协会员34名;县书、美协会员200余名。尤其是湟中农民画以汉、藏文化为主,独具艺术风格而蜚声海内外,湟中县于198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旦正、孟鳌奎、党明汉3人被命名为湟中农民画项目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宝洲被命名为湟中壁画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8、学韵 大力开展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活动,年培训农民15万人次,其中,培训民间艺人2万余人,约有1万多人从事文化产业。少儿艺术培训活跃,自2005年起全县每年培训学生4000人次,截止目前共培训学生2万人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学习性社会步伐加快,农民学习了解党的政策和有关法律知识的愿望更加强烈,各级学生更加勤奋好学,全县高考上线率连续四年列全省区县第一,职校生在校人数居全省第一,湟中已成为职教大县。

三、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传承保护力度,从而培育文化旅游市场

我县自2005年青海省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申报工作以来,湟中县科技文化体育局将非遗申报、保护工作纳入文化馆工作考核计划,文化馆将非遗项目的普查、申报、保护工作放在工作之首,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全馆人员在全县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挖掘、保护工作,整理出我县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可申报项目20余个,按计划逐年推荐申报。截至2010年,我县共申报非遗项目14个,国家级名录项目有塔尔寺酥油花、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千户营高台、湟中堆绣4项;省级名录项目有湟中农民画、却西德哇古老游戏、河湟皮影制作、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湟中壁画、湟中泥塑、南佛山“花儿会”、塔尔寺佛教音乐、陈家滩民间传统木雕、青海大有山民间传统武术10项。

为打造湟中民间艺术“八瓣莲花”文化品牌,县委县政府自2006年来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对5家重点文化产业企业进行扶持,搭建展示平台,组织举办大型“八瓣莲花”工艺美术作品展览2次,10余次赴外地展销,8次参加全国及省非遗精品展览,组织举办“阳光工程”(农民画、壁画、木雕、皮影、镶丝)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人次。通过以上参展活动、学习培训,加大了对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力度,提高了民间艺人的制作积极性,为湟中非遗的推广、普及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为挖掘我县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化旅游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大力开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

近年来,湟中县将“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积极探索“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产业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挖掘市场潜力,促进旅游商品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互动发展。

1、加强领导,加大投资

近两年,湟中县委、县政府一直都把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管县长亲自管理,社会发展局领导专门负责,制订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做到认识、责任、人员、经费、措施、工作“六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负责“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抓好旅游商品的研发和宣传推介,以及技艺培训等工作。近两年,县政府先后投资180万元发展“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大力扶持、促进支柱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将我县有特点、有代表的民间手工艺品归为八大类,进行开发、保护、扶持,使其文化产业逐步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2、加强宣传,扩大品牌

通过省、市、县各类报刊、电台、电视,制作专题片、开设展室大力宣传“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通过举办参加省、市、县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博览会、展览会,不断提高“八瓣莲花”知名度;通过制作“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画册,使更多的人更详细地了解湟中;通过制作网页,使“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经过现代高科技手段走向省外,走向国外,走向世界。通过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毯织毯技艺、湟中堆绣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农民画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使“八瓣莲花”成为宣传湟中的一张名片,成为湟中的文化品牌。

3、加强培训,壮大队伍

依托“一瓣一技能”载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将湟中农民画、堆绣、银铜器加工、雕刻、泥塑、藏毯、壁画、镶丝加工业作为“一瓣一技能”发展项目,纳入“一瓣一技能”培训内容,通过“阳光工程”、自主办班、职校代训等形式开设各类培训班,加强“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加工技艺培训,以此推动加工工艺的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4、成立协会,牢固阵地

通过建立“五大基地、十个窗口”,命名“文化产业示范园”、“文化产业示范户”为“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通过成立“八瓣莲花”各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帮助协会建立章程和制度,规范经营管理,提高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堆绣、银铜器加工等旅游工艺产品民间经营网络,培养产业带头人,壮大产品营销队伍,积极引导零散加工销售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促进产业向纵深发展。

浅析贵州省旅游与文化之耦合 篇4

首先, “文化”一词, 自古至今有许许多多学着对其下过不同的定义, 仅可查的就将近两百种左右, 如泰勒, “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 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但一直到目前为止, 仍没有一个让大家都公认的定义。笔者以为,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而得出的产物, 另一方面, 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 是对长期以来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的综合。对于“旅游”的释义, 但笔者更赞同,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二、旅游与文化

首先, 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活动, 它是一种文化活动。难忘的旅行, 必须是文化之旅和精神之旅。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 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巨大作用, 文化需要旅游。旅游不仅仅是观光的物质需要, 更需要是深入了解精神文化。旅游的核心绝大多数是为了寻求精神文化与精神支柱。从产业角度看, 旅游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必备资源, 任何旅游景点和有竞争力的地方, 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文化的魅力。

其次, 文化与旅游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缺少文化的旅游是无竞争力的, 遗失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是不具备足够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深入开发旅游的文化内涵, 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相对融合, 才会吸引游客眼球。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相得益彰。反过来, 旅游已文化为灵魂, 依靠旅游文化的丰富内涵树立形象, 两者紧密结合、互利共赢。

三、旅游与文化耦合之措施

实现贵州省旅游的大踏步, 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旅游文化的内涵凸显更重的地位。由于贵州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占据着发展旅游的较强的“硬件条件”, 这些条件不仅仅表现在丰富的旅游资源, 还表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1. 实现旅游资源与旅游文化的衔接

一方面, 可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盛会等, 在国内外和省内外宣传贵州省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内涵, 改变游客之前对贵州贫穷落后的观念, 吸引国内外更多游客到此游玩。另一方面, 贵州省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例如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更好更强的做好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使旅游景点景区附加旅游文化, 让游客在欣赏美景放松心情的同时提升游客自身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与素养。只有具有文化内涵的景点景区才会构成贵州省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 才会具有持续竞争力。

2. 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 少数民族的节日众多, 文化活动有特色, 对于国内外游客有很大吸引力。在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的前提下, 科学开发和宣传少数民族文化, 并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同时, 借助电视广告、国际互联网和重要报刊以及新媒体做宣传, 提高当地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向国内外大力推销当地的旅游资源, 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 增进贵州各地区不同文化和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融合

贵州省少数民族居多, 各民族有这不同的历史, 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要实现不同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融合, 首先必须要深刻了解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和具体内涵, 其次才可以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 才可以树立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核心优势, 真正把旅游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业强省。

4. 尝试建贵州省文化生态旅游基地, 提升优化旅游文化内涵

贵州省在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的同时, 尝试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基地, 以此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提升贵州旅游业发发展速度。贵州省可以参考国内有成功经验的文化生态园建设经验, 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设框架。

四、结语

随着整体居民收入和居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每个旅游景点要注重对其地区性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以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来感染和吸引游客, 从而能让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 满足自己对于旅游文化求知的欲望。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丰富, 可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这便要求政府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广度和深度以及旅游文化的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要促进旅游业和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对贵州地区性文化的挖掘力度, 实现旅游行为与旅游文化的耦合。

参考文献

[1]武魏魏.实施社区参与弘扬民族文化——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4) .[1]武魏魏.实施社区参与弘扬民族文化——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4) .

[2]林挺.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J].决策参考, 2010, (10) .[2]林挺.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J].决策参考, 2010, (10) .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5

一期工程——灵山大佛(1994-1997年)

【主要项目设计】

建造项目——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为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制件,它与灵山大佛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以1:1的比例复制而成。手掌高达11.7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宽5.5米,手指直径就达1米,总重量达13吨,由此可见大佛的雄伟高大了。佛掌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寓意驱除众生痛苦,令众生无畏无惧。

建造项目——百子戏弥勒

大型青铜艺术珍品名为“百子戏弥勒”,它高3米,宽7.8米,重9吨。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建造项目——祥符禅寺

始建于唐代、且几度兴废的千年古刹祥符禅寺。内有钟楼里设置有“江南第一钟”。重12.8吨,高3.5米,下口直径2.5米。建造项目——灵山大佛(核心项目)

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石头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乐山大佛还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灵山大佛佛体由156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莲花座的440块,就刚好2000块。其中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其他每块铜壁板的展开面积平均4—6平方米,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总共耗用铜725吨,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35公里。壁厚为6-8毫米。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凡捐资满人民币100 万元的,可在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建造项目——佛教文化博览馆

展示了中国五方五佛,藏传、南传、汉传三大佛教体系等丰富的佛教文化内容,集中体现了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所谓踏遍千山不如一馆尽览,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佛教的历史和文化就非游览此馆不可。整个展馆总面积一万平方米,格调高雅,利用详尽的文字介绍、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全面展示佛教的历史起源、传播、流变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展馆共分三层,集聚着佛教文化的所有精髓,内有佛博馆“镇馆之宝”——用汉代金丝楠木雕刻的北京万寿山五百罗汉堂。佛博馆以神州五方五佛,中华四大佛山,藏传、南传、汉传三大佛教语系,佛教文化艺术,中外交流等为展览主线,内设过厅、序厅、五方五佛厅、八大展馆、多功能厅等几大部分。建造项目——万佛殿

奉有3500尊灵山小金佛及9999尊灵山大佛之真身铜佛像,可供信众迎请、居家供奉和珍藏。这些用于流通的宝像均和灵山大佛同时开光,与大佛一脉相承,同源同宗。二期工程——灵山文化园(2002-2003年)

灵山文化园区占地25万m2, 其中绿化面积约14万m2,园区中以中轴线为景观主线, 从外至内有大照壁、五明桥、门楼、佛足坛、五智门、菩提大道、九龙灌浴、降魔、阿玉王柱等景点。

【主要项目设计】 建造项目——大照壁

【尺寸】大照壁长40米,高8.6米的大照壁,称为华夏第一壁。

【特色】照壁面向太湖一面,刻有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题写的一句诗“湖光万顷净琉璃”;照壁面向大佛一面,中间刻有赵朴初老先生所写的一首诗《小灵山》“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建造项目——五明桥

【涵义】佛教中“明”是智慧的意思,“五明”就是五种智慧。分别为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建造项目——门楼

【特色】门楼上匾额正面“灵山胜境”由赵朴初老先生所提,背面的梵文“灵山胜境”由季羡林先生所提,充分利用名人效益 建造项目——佛足坛

【尺寸】灵山佛足坛内供奉的佛足,足印长1.2米,宽0.6米,足底平满,五趾齐平。建造项目——五智门

【尺寸】我国境内最大的手工雕刻的石牌坊 【特色】宏伟、高大 建造项目——菩提大道

建造项目——九龙灌浴(核心项目)

【尺寸】小太子全身镏金,共使用黄金18公斤,重12吨,高7.2米。立于巨型莲花之中,其中一个莲花瓣长就近6米。底部衬托着直径54米的圆形大理石水池,青铜铸就的高4米的九条昂首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水池。随着音乐奏响、莲花开合,太子佛从中徐徐升起,在九龙喷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转一周。

【涵义】乐声飞扬、泉水灵动,给观赏者全新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动态地再现了佛祖释迎牟尼诞生时的场景。

建造项目——降魔浮雕

【尺寸】整壁由紫铜锻造而成,宽 26米,高8米

【涵义】讲述释迦摩尼佛降魔成道的过程 建造项目——阿育王柱

【尺寸】高16.9米,直径1.8米,重达200多吨,是国内罕见的手工雕刻石柱。

【涵义】最顶端的四只狮子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象征着要把佛教弘扬到四面八方。

三期工程——“灵山梵宫”(2006-2009)

作为2008年“世界佛教论坛”的主会场,灵山胜境三期工程规划用地面积约34.09公顷,由佛教修学中心、灵山书院、灵山梵宫、五印坛城等主要建筑组成。规划布局与现状景区有机联系,融为一体,由“佛、法、僧”三条纵向轴线与一条横向轴线构成。中轴线以佛祖的一生为主题——即现状灵山景区,东侧轴线以佛法为主题,西侧轴线以僧侣为主题。一条横向的轴线将三条纵轴线连接贯通,使三大景点融为一体,形成完整有序的总体格局。作为三期工程的主体建筑——灵山梵宫,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由圣坛(佛教表演剧场)、廊厅(佛教展示馆),以及佛教餐饮和会议中心组成。三期工程将使灵山景区延伸和扩大,进一步完善了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景区整体结构与功能的优化和提升。

【主要项目设计】 建设项目——五印坛城

坛城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藏传佛教风格的建筑,“五印”代表五方五佛,也代表佛的五种手印相,分别为:施无畏印、与愿印、说法印、触地印、定印。坛城代表佛的完美世界,游客可登上坛城绕行,以表达对佛的尊敬。坛城四周一圈的水面为香水海,这是根据佛经上记载大千世界中其中的一海,大千世界有九山八海,中间的为须弥山,香水海是中间的海,据佛经记载是注满香水的海,也代表佛教中的八功德水,正所谓“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如来百福庄严相,无量光明照世间。”

建造项目——曼飞龙塔 位于灵山梵宫的东南面,是南传佛教中的代表建筑。塔身以白色为基色,显示出多层立体感,造型美观,玲珑精致。

曼飞龙群塔属砖石结构,塔基为一圆形须弥座,由主塔和八座小塔组合而成,是一座金刚宝座式的群塔。塔身上有各种浮雕、陶塑、佛龛、佛像和其他各种纹饰。整座塔显得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刹杆上装置着上下串连的华盖和风铃,微风拂来,叮铛作响,悠远肃穆。建造项目——灵山梵宫

灵山梵宫,位于灵山胜境景区的东侧,绿树掩映,碧水环抱,庄严神圣,气势磅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精美绝伦的佛教艺术的殿堂、心灵的归所、真谛的所在。

走进高18米,长80米的梵宫廊厅,如同漫步在艺术的长廊,廊厅两侧十二幅名为“世界佛教传法图”的巨幅油画,每幅高12米,以时间为序,以佛教的传播、交流和当代佛教发展为主题,生动展示了佛教传播交流的历史图景。

廊厅中央的塔厅,最集中体现了梵宫的华美、辉煌,通达60米高的穹顶,气宇轩昂,气势夺人,超大体量的东阳木雕,渗透佛教元素的雕梁画栋,给人们以神圣神奇之感,真可谓超凡脱俗、大气磅礴。

长廊北端的宫壁上,是梵宫的镇宫之宝--巨制琉璃浮雕“华藏世界”,该浮雕由当代中国十余名顶尖的工艺美术大师共同制作完成。作品涉及镶嵌、錾活、花丝等多种中国传统皇家工艺,并嵌有珊瑚、玛瑙、砗磲、翡翠等“佛教七宝”圣物,其中毗卢舍那佛的中心形象,用15公斤纯金打造,整幅巨制作品展示了佛教“华藏世界”的光明、圆融和智慧。

梵宫廊厅的右侧,是集佛教论坛、梵音演艺于一体的多功能超大型圣坛,它是梵宫中把当代光影声控、室内场景制作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极致的极品之作,是梵宫中最为神幻莫测之处。圣坛,既是不定期举行中外佛教论坛的圣殿,也是每天定时上演传奇剧目《觉悟之路》的圣地。

四、品牌宣传、事件营销 灵山大佛从建设之初到目前,一直重视自身的品牌宣传和形象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和活动打造“灵山”品牌。总结灵山景区的各类宣传营销方式方法,有以下几类:(1)固定性的节庆活动,如新年敲钟、佛诞法会等等;

(2)纪念性节日的事件活动,如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灵山大佛开光五周年、十周年活动等;

(3)景区原创性宣传活动,如一年一度的灵山文化节,无锡灵山盛会等;

(4)承办外界会议型活动,如佛教协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议,世界佛教论坛等;(5)慈善性活动,如“千手观音”慈善晚会,“感恩与祝福”学子联谊会等;(6)媒体合作性节目活动,如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像对话,《周末喜相逢》大型文艺晚会;(7)新建项目的开放开光活动,如太子像开光法会,灵山书院成立仪式等等。案例一:1998年,“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大型纪念活动”

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组委会、中国中央电视台主办,无锡祥符禅寺承办的《吉祥颂》大型佛教音乐舞蹈文艺晚会,于1998年11月6日在祥符禅寺大雄宝殿前举行。案例二:1996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新年灵山听钟声活动

钟声敲打108响,寓意去除人生的108种烦恼,获得吉祥和安乐。同时按中国农历计时,一年之中有12个月、24节气、72候,合起来正好是108,故而108响钟声也表达了人们祈求年年岁岁平安的愿望。位于灵山大佛脚下的江南第一钟,高3.5米,重达12.8吨,重锤之下,钟声悠长,十里可闻。

2000年新年“同撞世纪钟,共迎千禧年--灵山千禧之夜”大型庆典的盛况,通过互联网直播,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当时灵山汇聚了约3万人齐迎新千年,千禧之夜20:00以前尚是大雾弥漫,但20:00以后则云雾尽散,佛光普惠,引得万众欢腾、群情激奋,兆示了新千年大吉大利的好势头。

案例三:2000年第三届灵山文化旅游节 推出了佛祖舍利暨灵山佛教文物精华展,少林武功绝技表演,茗山法师书画作品慈善拍卖暨现场书法表演;同时推出百子戏弥勒,随喜堂等灵山新景;举办无相法师升座,佛像开光及水陆道场等佛事活动。

11月8日至15日,灵山景区举行规模盛大的佛教文化活动,主要包括:

1、祥符禅寺无相法师升座仪式暨8米高佛祖释迦牟尼青铜佛像开光典礼。

2、灵山讲堂开堂仪式暨大师讲经活动。

3、灵山水陆道场。

广大游客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可充分感受佛教文化氛围,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案例四:灵山大佛开光五周年--暨《周末喜相逢》大型综艺活动走进灵山

2002年4月20日,无锡灵山大佛景区彩旗招展、人头攒动,为庆祝灵山大佛开光五周年,今晚中央电视台名牌综艺晚会《周末喜相逢》在这里举行。

中央电视台《周末喜相逢》栏目走进灵山,拉开了无锡灵山景区灵山大佛开光五周年系列庆典活动的序幕。案例五:2002年,“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的对话”

中国中央电视台《让世界了解你》栏目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将中美双方旅游业专家和管理者联系在一起,以世界两尊铜塑巨像--灵山大佛和自由女神为背景,就旅游开发管理,旅游文化、双方合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对话。

本次活动不仅开创了国内旅游企业与海外旅游企业对话和沟通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旅游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有益尝试,更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交流与碰撞。案例六:2003年,江苏旅游业迎接复苏启动仪式在灵山举行

随着“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困扰旅游业一时的梦魇即将过去,旅游业有望在近期开始复苏。江苏省旅游局决定于6月7日在无锡灵山景区举办江苏旅游业迎接复苏启动仪式。选择灵山作为启动仪式的举办地,省旅游局有其深刻考虑:首先,灵山以88米高大佛著称于世,每年元旦、除夕举办的新年撞钟活动是江苏具有广泛号召力的祈福旅游产品,灵山也是江苏最主要的、以传统祈福文化为特色的景点之一。选择灵山举办启动仪式,与仪式“祝福中国,祝福江苏,迎接旅游新的曙光”这一主题非常吻合。案例七:2003年,灵山太子像开光千僧大法会隆重举行

大型动态群雕“九龙灌浴”的落成和太子像的开光,是灵山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掘佛教文化宝贵遗产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赋予了佛教文化和佛教事业以时代特色和内涵,同时也为促进中国佛教事业和海外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务院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有关领导和来自各地的三万名游客参加了本次活动,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转播。

案例八:2003年10月1日“灵山之夜”音乐焰火晚会隆重登场 “祝福中国,灵山之夜”大型音乐焰火文艺晚会于国庆之夜在全新灵山隆重登场。为欢度2003年国庆之夜,装点一新的灵山夜景首次开放。

案例九:2004年,首届“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在无锡灵山召开

2004年6月12日在无锡灵山召开了主题为“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的研讨会。江苏与上海社会学界的专家与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佛教研究学者首次合作,进行跨学科的探讨,研究佛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功能,佛教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佛教的社会关怀意义等论题。

案例十:“千手观音”在灵山——无锡灵山大型慈善晚会

2004年12月30日晚7:30分,由灵山筹办的“灵山慈济基金会”成立暨“真情回报,爱心永恒”大型慈善晚会上,舞蹈《千手观音》在天籁般的音乐旋律中,在炫目的色彩变幻中出现了,现场的数千名观众都被这种难以料想的舞蹈艺术深深震撼了: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姑娘们,用双手、用身姿、用心灵尽情演绎的“千手观音”这一完美无暇的观音形象,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蕴涵在舞蹈艺术中巨大的精神魅力。“慈悲济世、回报社会”的晚会主题迅速在激情四溢的气氛里升华,一场轰轰烈烈的募捐热潮拉开帷幕--来自各界的20多位企业家和现场观众奶粉纷纷伸出爱心之手,为江苏省首家民间性质的灵山慈济基金会募捐善款近500万元人民币。案例十一:“感恩与祝福”灵山祝福莘莘学子大型联谊会

2005年8月13日晚,景区内华灯璀璨,到处洋溢着青年学子们欢快和热烈。晚会上,无锡市副市长麻建国、旅游局局长王洁平、灵山公司总经理吴国平分别上台致词,言语中都流露出殷殷厚望与真切的祝福,灵山公司当场捐出助学金,为受助的学生送去了希望。案例十二:首届“创造新的文化遗产”中国当代知名主题文化园区灵山论坛

2005年9月4日上午,首届“创造新的文化遗产”中国当代知名主题文化园区灵山论坛于无锡湖滨饭店隆重开幕。国内权威专家学者、旅游界精英,与来自全国多家城市和知名主题园区数百与会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就“创造未来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这一高层次、大规模、专业化的论坛成为今年国内旅游界一次难得的交流盛筵。案例十三:世界名模齐聚灵山和平白鸽祈祷和平 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佳丽们站在灵山脚下,头顶炎炎烈日,组成了一个“心”形图案,祈祷世界和平。她们手捧和平鸽,当鸽子振翅高飞的那一霎那,模特们欢呼雀跃,愿放飞的和平鸽去撒播和平的种子,让世界充满爱。案例十四:“重建祥符禅寺十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2005年11月3日上午,“重建祥符禅寺十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无锡灵山胜境祥符禅寺大雄宝殿前广场隆重举行。案例十五: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06年2月23日至25日在无锡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300多名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及咨议委员会成员以上的——中国佛教界三大语系的高僧大德。如此众多的佛教界著名人士和国家宗教部门高层领导海会无锡,为展示无锡近年来城市文化建设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将在无锡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提供了理论准备和会议组织的具体建议。作为会议承办方,灵山景区积极投入到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中,为会议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和一流的会务服务,确保了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案例十六:灵山清华园续新教育

2006年7月15日,灵山慈善基金会和“新教育”课题组,在北京共同设立“新农村 新教育 新希望专项基金”,一起传递出“三新工程”的第一把薪火,相互成就彼此的理想。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是由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灵山胜境祥符禅寺共同发起,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公募性基金会,是一家民间的基金会。案例十七:2006年,首届无锡灵山胜会开幕

2006年11月15日晚八点“和谐中华、爱满人间”大型慈善公益晚会暨首届中国无锡灵山胜会开幕

案例十八:2007灵山佛诞节庆典活动盛大举行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灵山都要按照佛教传统,隆重庆祝佛诞,佛诞节已经成为灵山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佛诞节,又称浴佛节,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据记载,佛陀诞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因此在纪念佛陀诞辰时,佛教四众弟子亦以各种香汤灌洗佛像,燃香散花供佛,从而形成了佛诞浴佛的传统。案例十九:灵山书院成立

2007年10月28日上午,海内数十所著名重点院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当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和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共同揭开大红帷幕时,镌刻着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亲笔题写的“灵山书院”四个青绿色大字的匾额跃然展现在来宾面前,响起掌声一片。一个集文化研究、培训咨询、项目开发、出版发行、禅修研习等为一体的开放性的公益性文化研发机构;一个进行当代佛教文化发展、佛教与社会、佛教文化与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重大课题的研究和探讨,进行佛教文化艺术领域内的创作、创新的佛教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无锡灵山书院,宣告成立了。案例二十:灵山大佛开光十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2007年11月10日上午,无锡灵山大佛开光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太湖之滨的无锡灵山胜境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苏州灵岩山寺方丈明学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祥符禅寺方丈无相法师等诸山长老参加了今天的庆典活动并主持了祈福法会。无锡市人大、政协、宗教等有关机构的领导出席了今天的庆典活动。

五、延伸产业

延伸产业之食品行业

【简介】灵山食品,无锡市灵山食品有限公司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隶属于无锡灵山实业有限公司。灵山食品围绕打造“现代素食”一流品牌的执着追求,通过现代化的工艺技术攻克了苏式月饼机械化生产的难题,并对产品的口味与馅料进行创新,力求满足现代人对营养健康的需求。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6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从秦砖汉瓦、唐塑宋瓷、威风凛凛的兵马俑、气势宏伟的古长城,到连接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丝绸之路、苏州园林以及隐居丛林六朝的栖霞文化,不胜枚举的古代文化经过五千年的薪火相传,铸就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留下了饱蕴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也成为当今发展国际旅游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怎样才能在改革创新中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转化为文化较量中的主动位势,转化为软实力竞争中的现实优势,已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栖霞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从微观层面探索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创新途径,为其他相似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栖霞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六朝古都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栖霞区就坐落于这古都南京城的东北,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众多,有1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5处省级文保单位,22处市区级文保单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中名列前茅。

栖霞风景区主要集中在栖霞山、何家山、南象山、北象山及周边地段,东至紫金(新港)科创特区,南至312国道,西至仙境北路—疏港大道—亭子桥路一线,北至长江,总用地面积约19.18平方公里。

栖霞最为著名的是栖霞山,最早称繖山。六朝时因山中盛产药草,吃了可以摄生(养生),又改名摄山。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霜降时节,栖霞山漫山枫树如火如荼,鲜红、猩红、粉红、桃红,五颜六色,层次分明,且枫树与柏树交相辉映,更显得五彩缤纷,游人至此,犹如置身于彩霞之中,“栖霞丹枫”也成为著名的金陵十景之一。栖霞的著名不仅在山,还在于山中蕴藏着的佛教文化。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此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复名栖霞寺。为隐士明僧绍于公元483年用住宅改建,极为壮观,与山东灵岩、荆州玉泉、天合国清,并称为国内四大丛林,被尊崇为佛教“三论宗”的祖庭,是南京唯一现存的南朝古寺。寺内至今存有的隋朝名胜舍利塔、南朝石刻千佛岩、大佛阁、隋代石塔和唐代碑刻等,使栖霞之佛文化声名远播。

栖霞文化资源中的六朝文化即是栖霞极具代表的名片,紧邻栖霞寺的甘家巷一带至今密集分布着六朝石刻,南京的标志“辟邪”即取形于此,成为古都南京的象征。另外,在栖霞山千佛岩发现的“飞天”壁画,已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新热点,为中华文化史再添一颗璀璨明珠。

栖霞地处长江中下游,沿江矗立着栖霞山、幕府山等诸多名山秀峰,幕燕风景区也以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著称于世,在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中,该景区凭借观音阁、头台洞等沿江史迹独占其六,燕子矶更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矶”,李白、史可法、王安石、龚贤等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佳作。

此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注入了栖霞文化旅游的新内容与拓宽开发的空间。新兴的仙林大学城现已入驻南京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15所高等学府,具有江南风情的花园式校园建设与国际化大学城规划,不仅是青少年梦寐以求的地方,更是全国大学游的新亮点。

二、栖霞区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栖霞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产业形态和经营模式等方面看,栖霞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实现文化资源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及影响程度“国际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游产品结构单一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者旅游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山水的表层观赏,而希望通过休闲度假形式既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得到了身心修养。据南京市旅游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南京市接待国内外游客8725.91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51.9万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国人38.2万人次,香港同胞4.04万人次,澳门同胞0.19万人次,台湾同胞9.47万人次。从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看,观光游占旅游者的比重比2012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而以休闲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会议等为主的休闲深度游则上升了3.3个百分点,两者的比例为4:6,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开始向休闲度假转化。但从栖霞的情况看,除了正在招商的龙潭“水一方”的生态休闲游之外,在旅游产品中几乎都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产品开发也主要局限于以传统产品进行市场渗透和开发,没有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系列,对加快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缺乏有利的支撑。

(二)对佛教文化开发的深度不够

栖霞寺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之一,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形成较早的一个宗派。三论宗起源于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创始于龙树、提婆,传译于鸠摩罗什、僧肇,弘通于僧朗、僧诠,大成于法朗、吉藏。鸠摩罗什来到中国后,尽译三论,之后即为僧肇等相继研究并流行于北方,后得僧朗传播,流入南方。在栖霞山,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法度去世之后,僧朗继之成为栖霞寺的住持,他盛弘三论,力破成实,故得到梁武帝的器重,遣僧诠等十人,去向他学习三论,后僧诠大师一直住摄山止观寺,终身不下山,一生精研三论,成就卓著。兴皇法朗,长干智辩,禅众慧勇,栖霞慧布都是僧诠大师的得意门徒,称为诠公四友。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宏。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来的是法朗。法朗号伏虎,勇于突破,他在讲三论时,敢讲人所不敢讲,发人所不敢发,斥外道,批毗昙,排成实,呵大乘,抉择同异,忘身而弘道,忤俗以通教,有其不可一世之气象,法朗弟子几乎遍于全国,最著名者当数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吉藏。在吉藏时代,摄山三论学的好争善辩之风尚,被进一步提炼为“破邪显正”、“但破不立”的真理观和方法论,吉藏最终成为了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故此,栖霞山与三论宗紧密相联,栖霞寺也以三论宗的祖庭而名扬天下。所以,栖霞文化旅游应展现给人们的是至高的佛教文化和佛学圣地;但事实上在推出的栖霞佛教文化旅游活动中,主要以烧香拜佛、观光活动、销售开光纪念品为主,虽然近年来也组织一些如祈福撞钟等参与性的活动,但佛教圣地远没有被开发出来,项目开发缺乏深度,没有体现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内涵,因此对追崇佛教文化特别是追崇“破邪显正”、“但破不立”思想的国际佛教宗人来讲,吸引力微乎其微,从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而言也远远不够。endprint

(三) 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相对薄弱

栖霞传统手工技艺丰富多彩,如龙潭街道的“金箔锻制技艺”、“真金线制作技艺”,栖霞街道的“栖霞舞龙”、“金陵折扇”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由民间艺人代代传承至今,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并多次受邀外出展示技艺。但遗憾的是,与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栖霞区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相对薄弱,突出表现在资源开发转化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只有龙潭街道兴隆村筹建了江苏金箔文化产业园,欲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与创意产业相融合,欲以金箔及其衍生产业的研发、销售为核心,打造集展示、交易、研发、生产、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除此之外,折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名声在外,却依然“待字闺中”,未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突显其价值与品味,没有打开利用旅游销售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新路子,这也导致游客在栖霞只能够“就山游山、就水玩水”,经济效益十分低微。

(四)旅行社外联能力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栖霞区旅游企业近60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9家,主要以社会投资及国家专项投资为主,外资投入偏低,与国际著名的旅游企业合作也不够紧密,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较少,跨国经营处于较低水平,国际竞争力很弱;在资源开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科技应用程度等方面与海外成熟旅游企业相差较大,与广东、北京、上海的部分区域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栖霞旅游资源要素的国际化配置。另外,在营销手段上,还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捕捉市场信息,也少有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有效地宣传旅游服务项目,很少有人知晓南京大屠杀中的栖霞寺爱国倾寺的感人故事。营销方式上个性化旅游设计较少,不能适合欧美游客自主选择的旅游方式,这不能不说是影响栖霞区开展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因素。

三、 提升栖霞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创新思考

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转化,是栖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实现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转型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认为,栖霞在今后的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应从国际化视野进行如下战略选择:

(一)重新对栖霞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整体规划

从提升栖霞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同时针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散”、“粗”、“低”等现象,对栖霞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必要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明确栖霞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打破传统的框框,打造一个以栖霞山为核心,以佛教为主题,集宗教文化、游憩赏秋、休闲养生、休闲会议、生态涵养等功能为一体,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映,服务功能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二)集中打造栖霞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以吸引国内外游客

旅游的核心就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只有不同的特色文化才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所以,栖霞所要打造的应该是具有栖霞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举世无双的六朝文化以及折扇、金箔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佛教文化为主线,建设佛教博物馆、石刻遗址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通过对优质资源的提炼整合,集聚六朝文化、民俗文化、江景文化为一体,再辅以现代商业化运作模式,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塑造,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品牌价值。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当增加有益的佛教理念,对于提升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佛教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中,应谨慎处理其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关系,既要兼顾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又要注意挖掘其深层次内涵。

(三)静动结合,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栖霞主题文化旅游产品偏于展示佛教文化的核心,给人以静态的品味和思索较多,动态体验性、参与性的内容较少,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已不再甘于听众的角色,他们要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参与其事,这样才能真实地体验其境,感受其境,旅游者这种参与心理需求已逐步成为文化旅游的主要潮流。所以“静动结合”是栖霞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的必由之路。首先,采用“主题文化+专项活动”的模式,在展示静态的栖霞佛教文化的同时辅助“书法展示”、“法师开示”、“秋赏红叶”、“药膳摄生”、“协同舞龙”等专项活动,使众多旅游者和僧侣参与到各类专项活动中,不仅真实体验到栖霞的自然风光及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影响,而且真正体验到创意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模式整合给人们带来的身心修养。其次,“静动结合”不仅体现在“主题文化+专项活动”的模式上,还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创意”的模式体现出来。创意的“印象演出”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将各种旅游要素整合在一起,借助音响、灯光、舞美等现代高科技的应用,在充分整合了各种自然山水、民族风情、创意思想,伴以或战争或浪漫的古代故事、诗词或生活习俗,促成了单个旅游资源的功能提升,将文化内涵通过此种创意外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集聚民族性、艺术性、震撼性于一体,成功地将主题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创意使那些原本静态的旅游要素活化,进一步增强原有产品的体验性和吸引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并充分展示栖霞文化旅游的魅力。

(四)放大佛教文化,以差异性吸引世界更多佛教受众人口

目前,世界佛教人口已有7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1%,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其中,中国大陆人口中有30%人信仰佛教、台湾人口中有28%的人信仰佛教、日本人口中有71%的人信仰佛教、韩国人口中有23%的人信仰佛教、蒙古人口中有93%人信仰佛教、泰国人口中有94%人信仰佛教、柬埔寨人口中有93%人信仰佛教、缅甸人口中有90%人信仰佛教、越南人口中有50%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人口中有70%人信仰佛教;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弟子对佛的信仰主要表现为对佛舍利的崇拜,舍利被认为是佛陀教法传世的见证,是启迪信心的圣物。法门寺的海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年接待海外游客超过万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受到海内外民众虔诚谒拜,且人数连年增加。而在南京栖霞寺就供奉着世界独一无二的佛顶骨舍利,这种差异性再加之金陵礼佛文化节的讲经说法、国际佛事用品展览会等系列活动,必然会彰显栖霞佛教文化内涵,提升金陵佛教的形象,展现佛教文化的丰满。endprint

(五)大规模开展宣传攻势,实施“走出去”的国际战略

在现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营销运作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产品本身的品质之优良,很多事实告诉我们“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打造栖霞的文化旅游品牌,必须实施“走出去”的国际战略。为此,相关部门应充分整合全区宣传资源,把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介绍、展示栖霞区域形象和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安排专项资金,拍摄、制作文化旅游主题宣传片、宣传手册,在各主要媒体、网站开辟专栏,全方位宣传栖霞文化旅游资源。以《栖霞寺1937》和《拉贝日记》为切入点,吸引国际游客想亲眼目睹《拉贝日记》中那个当年爱国倾寺的栖霞寺,究竟是个怎样的可歌可泣、与众不同的寺庙,引导旅游目标受众形成旅游欲望与行动。同时,建立和强化区政府与企业联动的市场化旅游营销机制,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大型旅游交易会。以青奥会及栖霞旅游节为契机,适当采用硬性平面广告、电视、电台、网络等方式相结合辐射大众,以户外广告、大型广告牌、车体广告、POP路旗等方式渲染栖霞文化旅游的特色,以此提高知名度,加快海外旅游市场的开拓步伐。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出栖霞寺的繁体中文版和英文版网站,以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栖霞,了解栖霞佛文化。另外,还要加快推进国际旅游企业在区内的业务拓展,鼓励旅行社与国际旅游企业的合作,有效引导中外合资旅行社在区内的发展,从而提升入境旅游经营能力。

(六)以佛教文化的内涵,推进“水一方”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

“水一方”生态休闲旅游区位于栖霞区东南面,北临长江,南居宝华山下,西邻栖霞山风景区,东与镇江接壤。景区项目总规模11152亩,目前正在招商中。在未来的“水一方”建设中,不仅应注重集旅游、观光、休闲、商务、垂钓、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更应突出佛教生态涵养的理念,把佛教文化的内涵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结合起来。可在此开设栖霞禅画院,把荷塘疏影、道路绿廊、毓秀江南的独特景观与栖霞佛教文化结合起来,以此吸引国内外游客及书法爱好者在此以书法怡情养性、净化心灵、提升修养。

另外,紧邻栖霞风景区的仙林大学城突出生态环境,突出人文内涵,突出信息优势和体现规划的国际化,体现社区建设的智能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念;大学城内的羊山公园、羊山湖、植物园、郊野公园,大学城周边的国际高尔夫球场、国际赛马场等配套设施及大学城的人文景观、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周边设施等均可为国际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技术及物资的支撑。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业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自然资源竞争向知识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转化。旅游业的竞争最终要归结到文化层面上的竞争,文化性竞争将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因此,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要静观其态势、探索新路径,为服务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迈出坚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统计年鉴2012[M].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22-135.

[2]南京市统计局.2013年南京市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nju.gov.cn/web_zw /public_detail/detail/105/30147.shtml,2013-07-26.

关于旅游文化之佛教建筑的思考 篇7

近年来,旅游已经逐步演变成一种大众休闲的模式。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些消费者更加注重对于旅游内容内涵的理解。除了在旅游中放松身心之外,旅游文化的注入也提升了旅游业的整体内涵。在旅游文化的发展当中,一些特色的文化资源成为其中的重要支柱,可以称得上是旅游文化发展的精髓所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对于旅游文化的见解,在结合文化同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在思考佛教文化同旅游文化相互融合的同时,更一步的看待我国的佛教建筑发展。

二、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

佛教文化由于自身包罗万象,而且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是当下旅游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无论是朝代的统治者还是民间都在通过大修寺庙来传播佛教文化,因此在我国出现了许多的古寺庙。作为历史的馈赠,它们的建筑风格比较特别,而且端庄稳重。在文化底蕴的衬托下,它的魅力更加独特,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不断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探访学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家思想同道家、儒家一样对深灰的发展影响巨大。我国寺庙的建设大多位于风景秀美之地,因此在当下的旅游项目当中,佛教建筑可谓称的上是旅游文化的一个大综合,既涵盖了自然风光的秀丽,又包含了古代文化的沉淀,同时独具韵味的佛教建筑群更是开阔了游客的眼界,增长了他们的阅历。因此,在旅游文化当中,佛教建筑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永恒话题。

当下在我国,四大佛教名山除了环境清幽雅致之外,也同样凭借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我国的四大石窟也如此,并且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慕名而来,自然在观赏之后,大叹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乘兴而归。这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就是我国佛教建筑同旅游文化最融洽的结合。

三、我国佛教建筑的特点

(一)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

我国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塔庙里,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但是在传入我国之后,在结合本土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之后,佛教在我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风格。晋唐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佛塔被移于寺外,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我国古代历来重视方位,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这些建筑风格都在不断的凸显佛教建筑在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同事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对于佛教文化的重视。西藏的佛寺建筑,一般有庞大的建筑群,体现出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佛教建筑风格的相似也可以像我们传达民族、地域之间的不断融合。

(二)佛教寺院的布局

寺院主要殿堂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方丈室等。东侧有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房、茶堂、延寿堂等。西侧多为接待云游僧人的禅堂等。这些作为佛寺的主要构造在我国的寺院中都是大范围的应用的,这些都归功于我国佛教建筑风格的发展。在一些大寺院,门前还有放生池。为的是方便来往香客的祈福还愿。许多寺院都在深山密林中,所以第一道门便称“山门”,而三、山音近,故此一般山门又由三道门组成,象征佛教的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三道门”是我国佛教在奔洳发展结合本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佛教建筑当中的一大特色,它是在历史的层层过滤之下发展而来的,因此极富历史文化气息。这些特别的佛教文化现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产业特色。

(三)佛教建筑之美学特征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8

关键词:地域文化,变异消亡,风险机理,旅游活动

一、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及其变迁表现

1. 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内涵。

旅游地的特色地域文化, 在空间地域上, 表现为旅游地居民在该地域生活环境中, 长久积淀形成的文化特质的旅游文化圈层, 汇聚融合了当地的方言习俗、道德观念、宗教信仰、艺术追求等多种元素共同组成的地方特色文化体系[1]。当然, 旅游地地域文化在接受旅游开发者、外来旅游者的同时, 也产生了交流与互动的过程[2], 其中, “居民”、“开发者”、“游客”等诸多“人”的角色, 则成为地域文化圈层体系中最为鲜活的载体形式, 并且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则构成了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的主要影响主体。只是当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 并未细分其间哪一类主体的作用强度及作用方式最为直接、最为深刻。

2. 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形式。

旅游地域文化的变迁, 按照影响作用方式, 可分为两大类:首先, 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存在自身的客观规律, 是旅游地文化圈层内各类文化的层次与特质的动态变化, 也是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这一自组织系统, 对外来文化的扬弃及自身结构的重建。其次, 在历经了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政治、经济、外来文化、突发事变等多种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该地域文化圈层也会在承受外力交互影响作用下, 发生了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变异, 这就表现为某些文化特质的变异消亡或者变迁发展。但是不管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是由于自身演化还是受制于外力影响因素的变化, 旅游地的当地居民及其地域环境, 则是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的最直接表现载体, 这也是目前从旅游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最多的旅游地当地居民感知课题[3]。但是更加深入研究那些能够影响到当地居民文化价值观以及地域环境变迁的可控因素 (旅游开发行为) 和不可控因素 (外来游客行为) , 则是寻求当地文化变迁发展与变异消亡的经验与教训、探求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预防变异风险的现实需求。

3. 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异消亡的表现。

以往有关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古城古镇古村落等文化载体, 例如, 苏州园林、丽江古城、宏村古村落等等诸多旅游地的特色地域文化变迁状态来看[3~4], 当地特色的古典园林文化意境、村落村寨文化、特色民族文化逐渐减弱、消亡的现象居多。但有关综合的特色文化圈层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事实上科学合理地把握旅游地的综合的文化圈层、文脉信息, 是旅游开发行为能够尽可能遵循旅游地文化圈层自组织系统的运行规律的前提保障, 也是旅游开发行为能够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合理创新、延伸旅游资源特色内涵、设计有吸引力的旅游文化产品的理念准则保障。

许多事例说明, 旅游开发在给旅游地带来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 却未能够给当地带来相应的文化繁荣, 反而出现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迷失与变异的现象。例如, 旅游开发行为, 使得当地居民的价值观 (特色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形式之一) , 从传统民风转变为过度追随市场化的欺客宰客;还使得当地居民因为旅游开发利益分享方式与分享程度矛盾, 而与旅游开发商、当地政府之间形成冲突;甚至还使得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不均条件下, 宁愿选择劣质经营、破坏环境等不惜损毁自身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环境的短见行为。仅把地域文化特色消亡的责任推脱于旅游地当地居民, 是不科学的。事实上, 导致旅游地当地居民价值观念劣化、导致特色地域文化负向变异的始作俑者, 是旅游开发者在旅游地盲目追逐开发利益的旅游开发行为, 此种行为较之当地居民作用于地域文化的行为, 更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效率要求, 影响力度也更为显著深刻。

二、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风险机理分析

1. 旅游开发行为是特色地域文化变异风险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外力因素。

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的形成与积累时期非常漫长, 其自身变异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 尤其是在外力影响因素的作用下, 只是各个不同时期阶段, 外力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不一。首先, 在未进入产业化时代的早先时期, 自然环境变化、政治权力与社会动荡、历史沉淀积累等因素对其影响比较显著。其次, 当进入产业化市场经济时代后, 市场经济追求高效率, 时间就是金钱, 资本追求高利润等等, 使得很多特色地域文化逐渐没落。最后, 后来兴起了市场化的旅游开发浪潮, 只是, 旅游地的开发行为产生了比以往各个阶段更加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冲击力量。旅游开发行为作为后来居上的外力影响因素, 在追逐旅游经营效率与利润效益的过程中, 为了简单迎合旅游者需要, 而建设粗糙的旅游设施, 粗放无序经营, 利益分享矛盾日益激烈, 致使特色文化意境与本质内涵遭受破坏。

2. 旅游开发带来的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异消亡的风险主体。

在特色地域文化圈层体系变异风险中, “当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游客”等诸多影响主体的作用强度不一样。其中, 旅游地的外地游客是流动群体, 虽然他们对旅游地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属于多方面的, 但毕竟属于频繁更迭的, 毕竟不是所有的外来游客都会给旅游地带来消极的、深刻的影响, 并且当地居民并不是在所有外来旅游者面前都会丧失自信心。但是进驻旅游地“开发者”, 不管是外来的旅游投资开发商, 还是当地政府直接作为旅游开发主体, 都是展现出具备资本优势、更能适应市场运营规则的强势主体的典型特征。旅游开发主体在旅游地相对稳定持续的旅游经营行为, 并未合理分享给当地居民的可观收益, 则会对当地普通居民、小经营商户及旅游开发企业的基础旅游从业人员, 带来更为深刻的对比反差影响, 这要比外来游客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文化干扰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旅游开发行为的受益者, 只要建起景区大门、拦起景区围墙, 其坐收门票的一天营业额就可以比当地普通民众一年甚至多年的劳作、经营收入还要多很多。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讲, 旅游景区当地居民、商贩的欺客宰客行为, 其实是对当地旅游开发行为的低劣效仿。以当地居民为载体的地域文化传统, 还是独特且脆弱的, 则会在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开发经济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展现出以下风险:被引入的旅游开发经济效益, 必然会被其负面效应和先前未被正确评估的环境后果、社会后果、文化后果所抵消[5], 那么, 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消亡则会在所难免。

3. 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异风险反作用于旅游开发行为。

当然, 特色地域文化本身也存在着对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影响渗透, 它以自身变异消亡方式, 警示旅游开发者开发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时, 真正所能依托的吸引力资源——事实上也是当地的特色地域文化;并且通过影响旅游地游客规模的方式, 迫使旅游开发者重新意识到应该尊重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的原真性, 否则就无法吸引旅游者来到旅游地旅游, 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开发者预期的经济价值了。例如, 嵩山景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过267万的年游客规模;但由于后续旅游开发行为的失控与失误, 致使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游客下滑的局面, 甚至跌落至不到50万人的年游客数量低点, 这与同时期周庄古镇、丽江古城等其他地域文化促使旅游业兴旺发展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反差。究其原因, 嵩山特色地域文化景观在无序旅游开发和无序经营的干扰作用下, 丧失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并且致使当地旅游开发利润大打折扣, 甚至亏损。

三、嵩山文化圈作为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风险分析

1. 嵩山文化圈的特色地域“标的”文化的自身变异风险。

五岳之中的中岳嵩山, 作为中国特色的名山旅游, 具有相当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更深一步而言, 嵩山特色地域文化圈是围绕中岳嵩山为中心的地域范围内所形成的特色地域文化, 堪称中华文化的缩影。所谓的“嵩山天下奥”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是嵩山自然景观的“奥妙无穷”;二是嵩山像一部“博奥精深”的文化史册, 嵩山文化圈的特色地域文化的自身传承与变迁轨迹, 在全国、全球范围内都应该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化“标的”意义。只是绝大多数的文化“标的”, 在近来的市场经济浪潮中, 都萎缩成了历史遗迹、抽象文化记号, 其所蕴涵的特色地域文化信息仅仅表现为庞杂浅层的描述性文字, 从而丧失了鲜活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凝聚力。即便当前政府作为旅游文化的开发者和营造者在极力打造嵩山文化品牌, 但想实现嵩山文化变迁发展尚需时日。

嵩山文化圈包含了“中华文化源泉”文化、“天地之中”建筑文化、封禅祭祀礼制文化、佛教禅宗祖庭文化、儒教理学策源地文化、道教洞天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少林拳法发源地的武术文化、严谨超前的天文科技文化等等[6], 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具有的地域特色“标的”文化。但是尽管嵩山文化圈的特色文化“标的”非常富集, 其中诸多文化类型的内涵特质的传承,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进程, 而具有发生自身变异的倾向。究其原因, 大多数保持有相对特色的地域文化, 基本上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其文化传承与变迁, 与当前全球化市场经济文化的强势扩散相比, 具有相对的脆弱性与缓慢性。但正因为此种与众不同的弱质文化, 又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拓展出了最适宜发挥其文化感召力的领域———文化旅游产业。但是从地域文化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 浅层浮躁而深度不够的旅游开发理念, 则是导致嵩山文化圈的特色地域文化“标的”消亡的主要原因。

2. 旅游开发深度不到位, 导致特色“标的”文化消亡。

在嵩山特色地域文化的旅游开发进程中, 仅仅是少林武术文化处于一枝独秀的变迁发展状态;而其他深刻而厚重的文化内涵, 则处于前者的垄断、遮蔽效应之下。少林寺的武术文化, 以其形体化展示的自身特色优势, 加上早期电影《少林寺》的影响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持续经营等外力影响因素的适时引导与推广, 而成为嵩山文化圈层中最具有旅游吸引力和文化表现力的文化载体。但是, 少林武术文化一枝独秀的文化变迁发展态势, 并不能掩盖其“禅武结合”力度不够, 佛教禅宗主旨内涵缺失的弊端, 因为大多少林武僧武术表演节目仍然处于展现武术动作的层次。事实上, 少林寺更为核心的文化“标的”价值在于其开创的佛教的新一流派——禅宗, 推崇“顿悟”的禅修理念具有中国特色。直至目前, 有关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有形文化展现作品仍然非常少, 适合普通文化层次的旅游受众群体理解与接受特点的禅宗节目形式也非常少。

与此同时, 少林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态势, 相对于嵩山地域其他文化旅游开发, 已经形成了“垄断与屏蔽”优势, 挤占了嵩山其他特色文化类型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空间。例如, 游客们很少有机会了解“嵩阳书院作为儒教中最大流派——程朱理学策源地”的文化“标的”地位, 仅仅游览一座院落遗迹、看看三颗将军柏和大唐碑就匆匆离去, 游览时间不会超过40分钟。很少游客有机会了解到嵩山是中国帝王推崇“受命于天”的礼制文化而最早选择祭祀的山岳, 嵩山作为封禅文化起源地的“标的”意义被文化圣山泰山所取代;也很少人记得可以在嵩山追寻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一反先贤帝王泰山封禅足迹, 而唯独选择中岳嵩山封禅的独特文化“标的”;大周封祀坛[7], 作为则天女皇在拜谒嵩山后兴建三座祭祀坛之中唯一仅存的历史文化遗迹, 几乎处于世人遗忘的角落。也很少了解中岳庙建筑群, 是中国诸多道教建筑景观之中, 唯一现存的礼制规范最为完整的代表作, 同时也见证中国的“天地之中”山岳信仰。游客对于唐代僧一行创制天文历法《大衍历》的地方——会善寺、元代郭守敬创制先进的《授时历》的地方——观星台等天文科学文化遗迹的理解, 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字记载。嵩山文化圈的史前、史初人类古文化遗迹, 在推进中华文明形成中的核心作用[8], 更是鲜为人知。2004年嵩山成功申请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 总算是借助于政府推进文化特质资源保护方式, 实现了吸引游客注意嵩山见证华夏古陆35亿年来的地质演化, 但很少游客能够理解“五代同堂”地质文化“标的”意义。

3. 旅游开发行为过度, 导致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

由于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电影拉动嵩山景区游客数量增长刺激, 此后一段周期内, 嵩山旅游开发行为处于过热、失控状态, 嵩山景区内原有的山林、绿地被村庄、居民点逐渐蚕食[9], 1990年景区内居民商户的建筑面积2.95万m2, 到了2002年景区内居民商户的经营建筑面积增至51万m2, 增长了16倍。这一时期, 景区内欺客宰客的商业气息浓厚, 核心区域的生态环境也出现明显地城市化倾向, 核心景区内的人口密度达到2万人/km2, 大大高于正常城市人口密度指标。

与此同时, 各种过度、无序的旅游开发建设行为蜂拥而上。例如, 在此阶段政府作为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 在少林景区内开发建设的占地3.6hm2, 建筑面积910m2的“仿古旅游市场”;在中岳庙景区投资500万元, 建设一期工程占地1.86hm2, 建筑面积4 781 m2的“中岳封神宫”;以及后来合资建设的“少林游乐宫”、“少林达摩宫”、“少林靶场”等诸多项目[10], 后来都陆续以政府另外斥资拆除方式而告终。显然, 这些建了又拆的低水平、无意义的旅游开发建设行为, 直接改变景区原有的地域文化景观环境, 地域文化被低劣的商品文化信息充斥掩盖。

4. 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行为, 带来特色地域文化的变迁发展。

2003年初至2004年, 登封市政府投入3.5亿元左右的资金总额, 对嵩山核心景区内的私搭乱建建筑, 进行了大规模的地域环境氛围整治工作。政府直接作为的旅游环境氛围营造主体的行为, 确实产生了重现“深山藏古寺, 碧溪锁少林”的文化意境的良性变迁效应。

2005年6月, 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开发设计了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投资3.5亿元, 演出项目投资1.15亿元, 2007年4月正式运营, 此种适度合理遵循地域文化本底特征的旅游开发行为, 为游客提供了一把解读嵩山禅宗文化奥秘的钥匙, 为嵩山文化旅游、河南文化旅游增添一张“新名片”。2008年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创意城市文化名片”等殊荣, 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 (文化旅游类) 名录”。目前音乐大典二期工程正在建设, 计划投资4亿元, 六年内完成, 计划把音乐大典项目打造成以禅文化为特色, 融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继而实施连片开发,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010年8月, 在政府力量的推进下, 嵩山成功申请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所打的“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品牌, 是对嵩山作为中华文化圣山的地域文化体系的集中梳理。所传递的“天地之中”、“文明源泉”的“标的”文化信息, 显然政府保护特色地域文化的公共行为, 为2009年底新成立的港中旅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创造了良好的公共媒体的营销推广平台。2010年, 嵩山景区游客量实现290万人次, 同比增加25%, 收入实现1.8亿元, 同比增加40%。嵩山“天地之中”特色地域旅游文化, 正在逐渐被旅游受众群体所接纳。

四、防范特色地域文化变异消亡的旅游开发导向与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或变异的影响力度最为深刻。旅游开发者应重新审视所持有的地域文化开发观念, 应该在遵循旅游地地域文化变迁轨迹的自身规律特征的基础上, 科学严谨的推进地域文化景观与环境营造行为;合理承担自身企业应该对当地社区居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妥善运用市场营销、事件策划等间接开发旅游地文化的诸多手段来影响和引导外来旅游者的行为;并且应该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 自觉规避旅游开发给旅游地域文化带来的变异风险。

1. 引导旅游开发者提升地域文化开发观念, 科学审视开发的着力点。

旅游地的旅游开发者作为地域文化最具有影响力的主体, 应该重视科学的文化开发理念, 在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策划的着力点时, 一定要本着“原真性”的原则来塑造“真实”的“舞台化”场景。这就要求开发者在理解地域文化内涵时, 必须把握核心文化内涵。禅宗推崇的“顿悟”, 作为佛教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教派, 其境界之高一直鲜有得道高僧参透, 这就限制了旅游开发者, 开发“禅宗祖庭”这一特色文化“标的”的科学着力点。但日前在全球化范围内广为传播的瑜伽“禅修”, 则具有广阔的市场受众群体, 可见后者抓住了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条件下, 人类寻求放松与超脱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事实上, 旅游开发商应该更加深入挖掘禅宗主张的“抛弃尘世功利和喧嚣、在顿悟中感受人生价值”的文化内涵, 可以借鉴具体的禅修音乐及禅修动作设计, 来帮助游客实现“追求心灵宁静, 超脱拜金拜物的物欲权欲”的逃逸心理诉求。

2. 建立社会公众的监督机制, 敦促旅游开发者承担社会责任。

期望旅游地的旅游开发者能够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尤其是对旅游地当地居民所应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毕竟还是有难度的。除非开发者能够意识到:开发当地特色旅游地域文化产品项目的持久生命力来源于地域文化的本土载体——当地居民。如若当地居民的对抗, 会使得旅游地域文化枯竭, 文化产品真正成为“伪文化”, 失去文化产品的“人文背景”。但是当前由于旅游地当地民众的自我维权能力与意识以及参与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开发的能力相对有限。至少直到目前为止, 当地居民几乎无缘涉及到嵩山特色地域文化的旅游开发与旅游产品的原创设计, 其话语权的卑微状态可见一斑。并且, 很多嵩山当地居民在嵩山景区地域环境景观治理与拆迁过程中, 更是付出了丧失农田、参与景区经营利益合理分成的代价。因而, 必须呼吁建立起更为完善规范的公共舆论监督机制, 敦促旅游开发商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

3. 加强政府对旅游文化开发与经营秩序的监督与惩戒力度。

在旅游文化开发行为之中, 可能会衍生出滥用宗教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内的负面形式。例如, 曲意迎合崇洋媚俗、附会承奉低级趣味, 使得当地地域文化丧失自豪感;或者自毁诚信来诱骗游客购买劣货假货;更有甚者有很多景区宗教场所利用游客敬神畏神的心理, 而强拉游客拜佛纳贡、占卜算命, 功德香价格不菲等等。2009年嵩山风景区还出现当地居民假冒僧人有组织有预谋地算命骗钱行为, 严重损害嵩山特色地域文化, 后来警方力量介入终结此事。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类宗教事务管理协会部门, 应当认真审视当前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景区及文化场所的经营开发行为, 加大对其监督与惩戒力度, 才能防范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

总之, 科学规范、合情合理的旅游地域特色文化的开发行为, 能够使得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圈层在经受强大的外力干扰下, 仍然保持兼容并蓄、吸纳与传承的强大生命力;并且能够使得旅游地的特色地域文化与外来旅游者的关系转变为“铁打的营盘”与“流水的兵”的渲染与受感染的关系, 这就真正实现了旅游地域文化的持久吸引力。也就是说, 旅游地以开放姿态与引导价值取向方式, 来防范旅游地文化风险实为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杨俭波, 乔纪纲.动因与机制——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理论的研究[J].热带地理, 2003, (1) :75-79.

[2]龚胜生, 何小芊.旅游地文化变迁与整合的文化地理学透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 .

[3]文红, 唐彪.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9) .

[4]保继刚, 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 2004, (3) .

[5]布莱恩.阿切尔, 科利斯.库铂.旅游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G]//全球旅游新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63.

[6]郭黛姮.“天地之中”的嵩山历史建筑群[J].中国文化遗产, 2009, (3) :10-21.

[7]老松.嵩山——中华文化圣山之七:女皇封禅[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c54250100oegt.html, 2011-02-17.

[8]周昆叔, 张松林, 等.论嵩山文化圈[J].中原文物, 2005, (1) :12-22.

[9]王宇鹏, 曹茸.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嵩山少林景区核心区拆迁整治纪实[N].农民日报, 2004-07-06 (4) .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9

一、企业行为文化与班级学生行为准则的建设对接

企业行为文化与学生行为准则的建设对接, 有助于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个人行为方式的改善, 便于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旅游工作岗位, 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 中职旅游专业要在班级内部加强实践文化的培养, 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等契机, 让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走进旅游企业、深入旅游市场, 在实践中对旅游服务、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整合、旅游纠纷解决等问题进行切身感受或模拟训练, 让班级内部的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逐渐加深对职业岗位的感情认知和理性认识, 并最终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其次, 中职旅游专业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加深对旅游行业的整体认识, 以及旅游行业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之间的关系。例如, 中职旅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近走进旅游景区, 组织旅游区生态环境调研或垃圾清理活动, 这样可以让学生一边实践, 一边加深对“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等理论知识的认识,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旅游观念, 实现学生行为准则与当前旅游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

再次, 中职旅游专业教师要在班级“软文化”建设中提高对团队文化培育的重视程度, 通过多样化班级团队文化的建设, 提高班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实现旅游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和学生职业精神的同步培养, 从而使班级环境建设与企业环境的不断对接, 让班级学生在近似企业的环境下不断改进个人的行为方式。

二、企业制度文化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对接

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中职教育的发展, 健全中等职业规范、强化素质教育, 教育部在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多项关于中等职业教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这对中职学校的班级规章制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发挥企业制度文化的导向作用, 将有助于中职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

但是, 校企文化的建设对接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工作量大, 只有将中职学校班级规章制度建设与企业的制度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 政府部门、学校、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加强协调配合, 才能实现预期的建设对接效果。一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牵头引导作用, 制定鼓励旅游企业参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办法, 并鼓励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及时熟悉企业的制度文化, 汲取企业制度文化中的精华, 并应用到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另一方面, 对于旅游企业和中职学校的双方来说, 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 制度立校, 文化治校, 将旅游企业的制度文化逐步内化为班级规章制度, 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制度文化在班级“软文化”建设上的逐步渗透, 往往能够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企业精神文化与班级价值观念文化的建设对接

在班级的“软文化”建设活动中, 学生共同价值观念的建设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因为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 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还要发自内心的具备相应的责任感和对旅游事业的热爱, 由此产生相应的旅游事业奉献精神。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的旅游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但同时也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旅游市场意识和专业能力, 还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价值观, 在旅游工作岗位上要精益求精, 严于律己, 积极为中国的旅游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例如, 当前很多旅行社企业却因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相应的不诚信或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 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消极思想对中职旅游班级的学生的价值观念也会产生了相应的不利影响。而中国的生态旅游建设, 不能过分强调短缺经济效益, 而是要着眼于中国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因此,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或授课教师可以以优秀旅游企业的精神文化作为教学资源,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旅游意识和职业道德精神为主导,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这对学生顺利走上职业岗位并实现良好发展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中职旅游专业的班级“软文化”建设中, 可以重点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三个角度入手, 在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重点培育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实现在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的充分适应, 进而达到内外兼修、统筹兼顾、虚实并重、循序渐进的教育目标, 促进中职旅游专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大青, 党君.探究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 (95)

[2]成伟君.班级文化建设:提升职校德育水平的必由之路[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01)

[3]孟晶.构建和谐班级文化环境[J].职业.2010 (18)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10

发展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美学价值,或是生态价值意义都十分重大。正因如此,积极探索北京市都市农业、都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之途径,以提升和优化镇域产业结构,是北京市郊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比较优势

张坊镇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的拒马河畔,距京城75公里,总面积1524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全镇有15个行政村,11172户,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6万,非农业人口0.5万。200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20%;人均纯收入完成7880元,同比增长5%;税收完成3412万元,同比增长12.9%。开发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北京市张坊镇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区位和基础比较优势。

(一)在都市旅游业发展方面,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优越

张坊镇地处十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1—4渡,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节点,生态环境怡人,实属“自然氧吧,生态家园”。以山水文化为依托,山水游系列活动被广大游客所喜爱,而且随着《三国》等影视剧在这里选取外景,罗威等大品牌婚纱摄影公司来这里组织拍摄,使影视外景拍摄、婚纱摄影等附着产业在这里生根发芽。此外,来这里作画写生的画家也呈逐渐增多趋势。这里的山水文化正以其特有的魅力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接受,口益成为首都市民短期假日旅游的首选和山水文化附着产业的创作基地。同时,张坊镇境内的仙栖洞和龙乡宫融汇了北方溶洞自然景观,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溶洞自然历史形成的代表,岩溶景观千姿百态,五种沉积类型景致形成于30万年一70万年之间,有滴水沉积、流水沉积、停滞水沉积、飞溅水沉积、水雾沉积,分别以石钟乳、石幔、石塔、石瀑、石镜、石鼓、晶花、盖板等方式存在,而且还有五星峡等地质奇观,具有较高的科普研究和推广价值。近年来,张坊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毗邻中国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区位优势,强化农游结合,依托金秋采摘节,加快以民俗采摘为主体的休闲农业发展步伐,有效整合了农、游资源,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到目前为止,全镇12个村具备旅游接待能力,民俗户挂牌102家。

(二)在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磨盘柿生产专业镇已初具规模

张坊磨盘柿以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佳而享誉全国。目前,张坊镇磨盘柿基地面积已达1.9万亩,柿树总株数达到37万株,每年平均产量达到500-600万公斤。被国家命名为大磨盘柿生产基地、北京市磨盘柿专业镇、房山区农业标准化基地先进单位,通过有关部门验收,被命名为全国磨盘柿标准化生产基地。这里盛产的磨盘柿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为“中华名果”,并先后注册了“京峪、御贡、张坊”牌商标。2007年,张坊磨盘柿取得了“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底蕴深厚的宋辽文化突出

张坊宋辽古城历史文化遗留再现了宋辽时期特有的历史文化。而且,作为华北地区唯一的古代军事设施,张坊古战道在古代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研究宋辽历史文化和古代军事提供了实物和佐证,可以用于历史文化辅助教学,继而以博物馆的形式,将张坊古城打造为历史教学的第二课堂。

(四)在环境建设方面,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明显

一是区位优势突出。由于地处山区、平原结合部,张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周张路、房易路、涞保路的翻修绿化,使交通更加便利,环境大为改善,过境车辆和人员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特别是随着京石第二高速、北京郊区环线的投资投建,将对张坊镇旅游节点建设和吸引客流、引导消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张坊镇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进而形成人员的集聚优势,为文化创意产品提供消费市场。

二是环境优势得以彰显。为进一步打造发展环境,形成产业优势,张坊镇政府积极争取投资近2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发展环境,加快了发展步伐。08年镇域总体规划修编得到批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区详细控制性规划修编进展顺利,主导产业“211”调整布局更加明确。综合整治绿化美化效果明显,以三条线为重点治理内容,房易路一期综合整治绿化工程沿线清理砂石场7个,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周张路绿化带加厚补植、密植苗木0.5万株,涞保路两侧公路绿化栽植绿化苗木9.5万株,围绕“三条线”的绿化、美化,加紧沿线村的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完成村庄绿化2.5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41.7万株,增加绿地11.5万平方米,全镇绿化工程总投入达到850万元。

二、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的比较劣势

围绕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该镇把“两带一区一沟”作为重点,两带即从蔡家口至四渡为龙头的一、二、三产相融合的黄金产业带和沿房易路两侧发展商贸服务产业带。一区即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建设城镇中心发展区。一沟即以仙栖洞景区建设为龙头沿千河口至东关上村一条沟。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旅游、林果两大发展优势为基础,着力推进都市农业、都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立体结构。拟对周张路沿线1—4渡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基地、大峪沟乡村度假区、十里采摘观光带、农耕文化展示区,以及一渡、二渡、三渡、四渡景点及服务区,建设一条旅游黄金线。2008年成功引进磨盘柿冷藏加工项目,两家企业开始试生产脱涩柿和柿子醋,年加工能力可消纳全镇磨盘柿总产量的60%以上,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开发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北京市张坊镇具有着良好的自然、人文、区位和基础优势。但存在的问题和劣势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文化创意产业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远远大于文化建设本身。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不少,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投入不足,特别是还没有产业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

(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和规则不熟悉。

主要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不清楚,把文化发展等同于文化创意,对上级政策掌握不清楚,争取和利用政策支持的方向出现偏差,努力不小,收获不大。

(三)人才和技术的制约。

缺乏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人才,对文化创意的前期挖掘和发展的方向研究力度不够,整体发展处于低级水平,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模糊意识,但缺乏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四)政策和资金的制约。

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单凭本镇经济实力缺口仍然较大。需要争取和赢得优惠的政策支持,需要不断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和发展模式。

以上因素制约了张坊镇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发展上“有资源没优势”的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的战略措施

张坊镇文化资源丰富,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思路是:以科学规划为导向,以资源聚合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产业实体为重点,加紧制定张坊镇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加快现有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战略,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通过实施领军人才模式、促进多元融资模式、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产业基地模式,加快建设与“中国磨盘柿之乡”品牌相协调的文化创意产业架构。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抓紧制定发展规划。

按四大文化创意产业区划分,对不同区域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张坊镇文化创意产业五年发展规划。一是宋辽古城风貌区,二是自然山水体验区,三是地质科普推广区,四是现代农耕示范区。

(二)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利用政府北侧建设用地,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坚持用规划后的蓝图和向社会公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项目,吸引一批民营企业入镇经营,引进影视后期制作、特色旅游纪念品研发、规划包装设计等经济实体,发展影视编辑、动漫制作、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基地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建造张坊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三)营造文化创意产业环境。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建设,营造“引的来,留的住”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和市场消费环境。抓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将服务作为产业载体、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其他环节链接的中心市场,增强文化创意的生命力,以完善周到的服务争取落地生根型企业,打造产业经济实体。

(四)实施领军人才战略。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为集

聚产业精英创造更多的条件。结合《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房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落实,加紧研究张坊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土地使用、项目立项、政策争取、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最优服务和最大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继续巩固与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基础,积极引进本土高等学府的学子回乡创业,在小额贷款、政策帮扶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聚集优势。

(五)加强现代科技支持力度。

加快“数字张坊”建设和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网络营销和对外链接,扩大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通过信息流吸引创意流、资本流、人才流、消费流,引导文化创意产业趋向,为产业实体的文化创意、文化投资、文化置业、文化经营及文化消费的决策行为架设桥梁。

(六)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以磨盘柿产业文化创意为题材,研发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提高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以旅游产业为载体,进一步改善文化旅游消费环境,使文化创意产品直接转化为商品,在旅游主服务区和众多景点设立连锁销售网点,建立文化创意产品快速入市的绿色通道。

(七)建立多元投资融资模式。

引入民营资本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按照“集体引导、农民自愿、企业参与”的原则,建立利益导向和调节机制,采取农民出让土地经营权和“企业+基地股份制合作”、“股权保底+股份分红+劳务收入”等多种利益分配形式,进一步加大土地等生产资料的集中流转力度,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八)提供优质高效政府服务。

加快巫溪旅游发展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巫溪;旅游;发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突出特色,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巫溪县旅游工作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同时,报告中从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增进就业等方面,对旅游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下面我就巫溪县旅游资源的客观评价、现状分析、建议措施等谈谈个人意见。

一、旅游资源的客观评价

巫溪的旅游资源以大宁河为轴线,以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和阴条岭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东西两翼,构成了“一轴两翼”格局的7大景区180多个景点。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巫溪生息繁衍,他们借大宁河舟楫之利、宝源山天然盐泉之资,创造了与中原华夏文化几乎同时诞生的巫文化与盐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巫溪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优良的原始生态,又有古老的历史遗存、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巫溪属旅游资源大县,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与开发基础。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巫溪的旅游资源并不是完美无缺。原因之一是其自身缺陷所致,全县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将其一线串珠形成环线的难度较大,导致旅游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其二是来自相邻地区同质旅游资源的挑战,其草地景观与仙女山、四面山类似,原始森林景观与神农架雷同,峡谷景观与小三峡、神女溪、十八里长峡相似;三是自己独特的微观元素不多,比较优势不鲜明,能被公众认可、远近闻名的“叫得響”的旅游资源较少。

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巫溪旅游的发展历经几起几落,全县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海外游客开始进入,90年代初台湾游客开始还乡,97年告别三峡游出现过三次小的旅游高潮,但都只是昙花一现,持续不久便很快跌入低谷。98年以后,我县旅游业一直萎靡不振,长期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1]直到近几年,随着国民旅游意识的增强、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的转变、旅游业态的转型,特别是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巫溪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旅游业发展有了新气象、新活力、新期待。

但是冷峻审视我县的旅游发展,无疑还是初级的、低水平的状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交通通行方面:巫溪远离大江、大城、大路,没有铁路和航空运输。目前,从万州、奉节、镇坪、竹溪等周边区县进入我县的路况差、里程长。与周边主要景区如湖北的神农架和武当山、与湖南的张家界、与陕西的西安之间还没有形成便利的陆路通道。

其次在开发与建设方面:全县大多数景区还没有得以开发,少数几个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却是简单资源的浅层利用、初级产品的粗放经营。交通、环保等基础和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品,缺乏知名度高、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再次在结构与效益方面:淡旺季不协调,夏天游客相对多,冬季寥寥无几;流向不对称,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构成不合理,国外的回头游客少。各旅游企业量小质弱,接待档次低,运转艰难,经营惨淡;旅游带来的直接效益不高,财政贡献率低,关联带动功能不明显。

最后在体制与机制方面:县内有的景区在管理上“各归其主”,在经营上“各唱其调”,在开发上“各行其事”,造成一定程度的旅游区域分割和条块分离,难以按照旅游行业规章实施统一的规范管理。

三、加快巫溪县旅游发展的建议

旅游业最具后发快进潜质。我县旅游业必须准确定位,找准着力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力突破,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要走好“五条路子”

(一)走好“大师之路”。在全国各地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旅游发展战略中,巫溪必须坚持“守得住资源、耐得住寂寞”,必须坚持没有思路不搞策划、没有策划不搞规划、没有规划不搞建设,必须坚持用整体谋划抓定位、用概念策划抓特色、用总体规划抓布局、用详细计划抓项目,彻底改变“匠人之手”的随意性,使每个景点、每个项目都成为“大师之作”。

(二)走好“市场之路”。巫溪旅游资源丰富,但必须围绕旅游市场打造品牌,高度概括旅游资源、产品以及服务,传播塑造旅游形象、姿态以及功能,增强巫溪旅游的感召力。必须坚持市场主导资源重组和资本集约,让旅游资源从离散化转向集约化,让投资主体从平均化转向集约化,营造重点景区景点。必须遵循旅游企业的市场方向,组建旅游集团整合景点、酒店、旅行社、旅游运输业,以旅游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独领风骚。

(三)走好“联合之路”。巫溪虽然地处中部旅游的重要节点,但因为交通制约、资源趋同、市场分散,必须坚持区域联动,与奉节、巫山构建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与西安、武当山构建中部旅游西三角,联合开展大型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必须坚持产业联动,推动旅游地产、旅游文化、生态论坛、特色产品在更大更高的层次上合作联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坚持资本联动,加快建立全方位的旅游业对外开放体系,引进旅游大企业、大集团与政府联合,让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县旅游市场。

(四)走好“精品之路”。走好“精品之路”就是要建成精品景区(点),旅游景区(点)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旅游者产生出游欲望的直接动力,更是延伸旅游产业链和拓展旅游辐射面的重要载体。我县景区景点普遍功能单一、规模偏小、品位不高。因此景区规划要有战略性、高度性和时尚性,一定要杜绝小气、土气、俗气,要主动寻找差异,寻求自己的特色,做到雅俗共赏,必须按精品化要求进行精心包装,逐步培育,完善,提高档次,提升品味,扩大知名度,把景区真正建设成为真品、精品和绝品,打造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2]要以国家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抓手,不断加强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牌和休息区等配套设施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特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注重景区的文化内涵挖掘,注重产品结构的特色化、规模化与精品化,使传统的自然观光型旅游转变为观光与度假休闲、观光与民乡风情、健康疗养等紧密结合的现代综合型旅游。要大力发展特种专项旅游产品,尽快建设一批“唯我独有,人有我好”的拳头旅游景点项目,特别是具有轰动效应和辐射效应的“龙头”项目,促进我县旅游景点的建设由点到线乃至区域立体状发展。

(五)走好“人才之路”。赢得人心,就能赢得市场,赢得效益,赢得发展。我县旅游业要在强手入林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得到较快发展,必须立足于优质高效,以很高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取胜,造就和聚集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是培育本土旅游职业经理人。必须努力培养一支熟悉经营规则、能征善战、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吸引其他行业高水平的经理人才更多地进入旅游企业;优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推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抓好饭店、旅游景区(点)、旅行社等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提高其开拓市场的能力。二是不断提升导游人员素质。在设立旅游服务专业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大力培养不同层次、不同服务方向的导游员。全面推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员管理、培训和使用机制,通过改革导游人员考试制度,大力加强对导游员队伍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服务意识、导游技能的培训教育和导游工作实践的磨练,选拔金牌导游,以及组织导游员的各类评优大赛,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导游队伍素质,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水平。三是提高旅游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能力。有目的地选拔年轻的有培养前途的专业人才,从事旅游建设管理工作或到旅游发达的城市挂职学习旅游规划、开发度假区、大型游乐园、主题公园、生态旅游等方面知识,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的旅游行政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洋,巫溪旅游发展战略[N]宁河报.2011-01-13

旅游发展之民俗文化 篇12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 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我国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说:“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 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仅把翻译囿于语言学研究领域, 而应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翻译。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英语向游客传递的不仅是景点的具体实用信息, 更重要的是传播其蕴含的文化, 其内容非常丰富, 涉及历史典故、宗教信仰、民俗风尚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不仅是为了饱览中国的名山大川, 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体验异域文化。因此, 旅游英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 更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化。在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 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旅游英语翻译现状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旅游资源, 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观光。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展示, 我国旅游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至2020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 届时将有1.37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中国的旅游资源如此丰富, 而旅游资源的国际知名度却不够理想, 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旅游胜地知之甚少。近年, 我国的各大旅游城市和著名景点都出版了中英文的旅游介绍和导游手册、光盘;各大城市的政府网站也都设有旅游英文专版, 内容较为详尽。但是, 目前该领域的翻译缺少专门人才, 随意性很强, 各景点导游的英文水平也参差不齐, 这就造成旅游英语的书面及口头翻译常有错误。因此, 提高旅游英语翻译的整体水平, 改善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及周边旅游环境的翻译状况, 对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文化差异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影响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而历史典故则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内涵。中国的古典文学典故一惯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 主观色彩极浓。而西方民族在这方面则大相径庭。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 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

宗教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推动和影响下形成的多层多向文化, 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 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这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

总之,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风俗习惯时刻表现在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别也构成了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 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 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 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1) 旅游英语中部分景点和风俗的直译和完全音译使它们失去了本来蕴含的内在涵义。在旅游中提及的一些人名、地名、朝代、诗词典故等, 一般中国人都能理解, 但若不作任何改变, 直接译成英文, 由于文化差异, 外国游客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 却很难理解。比如“春节”一词, 经常被称作“Spring Festival”, 按照字面意思, 外国游客至多理解为这是“春天的一个节日”, 至于过春节家家户户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更为关键的信息都丢失了。

2) 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缺失和词汇冲突, 导致翻译困难和不合理。比如, “粽子”一词是汉语中所特有的, 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语, 在给外国游客讲解这方面的词语时, 如果将“粽子”译为“apyramidshapeddumplingmadeofglutinousricew rappedinbambooleaves”, 不仅显得冗长拖沓, 关键是原有的文化意义尽失。外国游客虽然知道了“粽子”是什么, 但是还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更不知道为什么在五月初五当天要赛龙舟吃粽子。

3) 汉英两种语言同样的物质却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和隐含意义。最有代表意义的莫过于“龙”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中国, “龙”是皇权和地位的象征, 而在西方文化中, “龙”则是邪恶的代表。翻译人员在给外国游客讲解有关“龙”的内容时, 一定要介绍一下“龙”在中国的文化背景, 否则我们作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就被外国游客们理解为“恶魔的传人”了。

四、旅游英语翻译策略

因此, 就上述文化差异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旅游英语翻译策略作以总结如下。

(一) 音译法和意译法

地名的翻译一般适用完全音译, 因为此类翻译涉及的文化内容较少, 不会造成游客理解上的障碍, 如北京 (Beijing) 、上海 (Shanghai) 、桂林 (Guilin) 等。景点名称的翻译主要有音译、意译、音译意译相结合等方法。一般情况下, 旅游景点的名称如属汉语“单名”, 为了照顾韵节和外国人的习惯读法, 最好把名字后面的“湖”、“山”和“楼”等同时音译出来, 例如:“西湖”, 译为“Xihu Lake”;“盘山”, 译为“Panshan Mountain”。如果旅游点名称是“双名”, 则不必把后面的“湖”、“山”和“楼”等音译出来, 如:“峨眉山”、“岳阳楼”, 可以译成“E’mei Mountain”, “Yueyang Tower”。中国许多名胜名称都蕴涵了深厚的文化, 如果忽视了跨文化意识, 仅采用单纯的音译, 不能反映其真正的意义和其中隐含的文化, 此时应采取意译。例如, 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 是明朝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 并借用近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为园名, 译为“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就要比“Zhuozheng Garden”效果好得多。在景点名称翻译中采用最多的是音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西方游客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传递中国的地名信息, 无形中增进了游客和中国文化的沟通。比如:把天安门广场翻译成“Tian’anmen Square”, 音意译结合, 使外国游客一眼便能看懂。如采用完全意译的方法, 译成“Heavenly-peace Square”, 则把景点完全西化了, 无法传递出地名的信息。

(二) 增补译法和加注译法

在中国的旅游资料中就有许多内容和背景知识是独具中国特色的, 在英语中找不到现成的对应概念。如在介绍文物古迹或历史文化景点的时候, 所联系到的许多历史人物。如果只把人物姓名简单译出, 不做任何补充说明, 游客就不能真正了解。因而译者可以采取增补或加注的方法对资料中有关词语增添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 以便于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读者了解相关的情况。例如:“秦始皇”可以译为“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 ho unified China in221B.C.”。而在翻译地名时, 有时也必须补充翻译主体的具体位置、地名由来、地名的时代内涵以及历史背景, 如:“昭君出塞”可译为“Wang Zhaojun’s Marriagetothe Kingofthe Xiongnu”。

(三) 类比译法

为使旅游信息在英语读者中产生积极的反响, 可以采用“由此及彼”的类比方法, 把中文资料中有关的内容转化为外国游客熟悉的同类的内容, 拉近读者与中国文化的距离, 使他们产生认同感和亲近感。如:将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台”类比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苏州”类比为“东方的威尼斯”等。这样可以简洁而较为准确地介绍人物或景点, 使译文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上理解异国文化情调, 加强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四) 改译法

用改写的方法进行翻译, 即把中国古代的纪年、古地名、古官职等, 在不影响对描述对象理解的基础上, 改写成公历、现地名及现务, 从而达到改写原文中迂回婉转的表达及修辞的目的。如:“刘备章武三年病死于白帝城永宫, 五月运回成都, 八月葬于惠陵”。短短的三句中, 就有古年代、古地名四个, 若全用拼音直译, 译文繁琐, 读者也会茫然不知其解, 如果改写为:“Liu Bei died of illness in 223 at present-day Fengjie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and w as buried here inthesameyear”, 则意思一目了然。

五、结语

总之, 旅游英语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 处处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子, 处处体现出跨文化交际这一特点。在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 有意识地注意到并深入了解中西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差异, 不仅做到解读源语符号, 而且运用合适的策略破译源语非语言符号即文化内涵, 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对文化差异的合理处理, 不仅可以把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给海外游客, 而且更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扩大自己影响力, 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公司, 1998.

上一篇:雷达干扰效能评估下一篇:膀胱结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