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发展(精选12篇)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 篇1
1. 相关研究进展
截止2016年11月20日,在中国知网以“题名”为检索项、“侗族款”为检索词、以“1979-2016年”为时间跨度进行跨库检索共检索到58篇文献。从这些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对侗族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侗款
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侗款的产生、内容及其变迁,以及与社会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邓敏文,吴浩在《侗款的历史变迁》[1]和《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2]中认为:一是款源于原始的婚姻制度侗族社会的款组织,最早来源于原始的婚姻制度,产生于族外群婚制这个历史阶段中。其原始形态就是村寨与村寨或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婚姻联结,后来才逐步发展成为村寨与村寨或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政治和军事联盟。传统的侗族社会,主要是由家庭、房族、村寨、小款和大款所组成。二是有款无官的款文化要素及运动方式。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有它自身的文化要素和运动方式,其中包括它的头领、公务人员、武装力量、集会场所、联络信号、专用语体、法律条文、立法凭证、审判方法和处治规矩等。
1.2 对侗族款制的研究
郭鹏在硕士论文《当代侗族款制变迁研究——以湖南省通道县上团地区为例》[3]中以田野调查为平台,以个案经验研究为基础,文化变迁的现实条件下,对侗族款制的变迁进行综合分析和揭示,进而初步探讨款制的变迁在当代侗族社会规律和传承机制,并努力找寻少数民族传统本土治理资源、治理方式的合理价值,以期获对国家治理与少数民族本土治理、基层治理问题的新认识。姜国珍在硕士论文《侗族款制研究》[4]中认为“款”只是一种代号,就是指侗族的一种制度、规则或是组织,并进一步认为从语义上去探讨、考究侗“款”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在明确了其含义之后,从事物的两面性的角度分析了“款”的社会性质,主张从历史变迁中去理解和把握“款”的社会性质。
1.3 对侗族“款”的社会控制功能的研究
赵黎君在《从侗族款文化看民俗对民间生活的规范力量》[5]一文中认为:侗族款文化包括款组织与款词,它是侗族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现象之一,并且从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方面探讨了“款风俗”对民间生活的影响。邱萍在《从习惯法角度阐释侗族“款”的社会控制功能》[6]中认为:侗族的款是一种具有重要民族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事象,承载着侗族人民的心理认同意识,折射着社会整和的特有历史印痕,并且从习惯法角度对侗族款社会控制功能的利与弊进行了探讨。
1.4 对侗族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杨经华在《侗族“款”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发掘构想——以贵州三穗款场为中心》[7]提出在北部侗族地区,随着鼓楼、花桥、侗族大歌等侗族标志性符号的丧失,人们逐渐失去了族群记忆的文化依托。三穗款场是整个侗族地区唯一明确以“款场”作为地名的的乡村集镇,承载着侗族北部地区侗人对款文化的全部记忆。以三穗款场为中心,建立“款文化空间区”,对款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与保护,必然会推动侗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唤醒北部侗族地区日益淡漠的族群认同意识,从而促进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共生与共荣。
在这些研究中,从法学、社会学的角度对侗族款文化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有个别学者开始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款文化进行思索,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尚未有学者运用内生式理论对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发展进行探讨。本人试图运用内生式发展理论为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发展构建一个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2. 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侗族款文化民俗意境弱化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描述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本人将民俗意境界定为:旅游者从特定民族的服饰、建筑、语言、饮食、歌舞表演、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所感受到的的境界和情调。民俗意境强弱的感官刺激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民俗旅游体验质量。感受到的民俗意境越强就说明民俗旅游资源特色性越强,民族性越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外来文化的“侵入”,我国一些原生的、古朴的侗族款文化民俗意境与气息正逐渐丧失,视觉污染也日益严重。如邵阳绥宁侗族汉化越来越严重,他们抛弃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服饰,“款场”周围杂草丛生,绥宁上堡古国对鼓楼进行了重建,但是对于侗族的核心制度文化——款文化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切大型的活动选择在鼓楼进行,款场(款坪)民俗意境的弱化极大地破坏了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原生性,削弱了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吸引力与魅力。
2.2 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人才缺乏
侗族款文化民俗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管理人才、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规划与设计人才以及旅游的服务人才都非常缺乏。特别是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服务人才,笔者走访了绥宁上堡古国和大团乡两个侗寨,发现常常年驻扎在家乡的是老幼体弱者,,两个村寨的很多年轻人加入了“打工一族”,使得有时所需的民俗表演队伍都难招到合适的人选。游客所需专业的讲解也得不到满足。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于此,本人认为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发展应以内生式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3. 内生式理论的内涵
内生式发展理论即内源式发展理论,又称为“由下而上的发展”(bottom up development)或“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这一理论最开始是用于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问题。对于该理论的内涵,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普勒格和赛客考曼德(1995)认为:“内生式发展意味着一个本地社会动员的过程,它需要一个能将各种利益集团集合起来的组织机构,去追求符合本地意愿的战略规划过程以及资源分配机制,其最终目的是发展本地在技能和资源方面的能力。”[8]
Ray认为,内生式发展意味着一种转换社会经济系统和反应外界挑战的能力;它是促进社会学习,引进符合本地层次的社会规则的特定形式,即内生式发展是在本地层面进行创新的能力。[9]
宫本宪一(2000)认为,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要点应包括以下四点:
(1)本地社区的居民以本地技术、产业、文化为基础,以地区内市场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学习、计划和经营活动。
(2)注重开发的环境友好性。
(3)产业开发应不局限于某一相关产业,建立地区产业关联。
(4)建立社区参与制度,管理机构要体现社区居民意志。[10]
2000年,联合国和平文化国际会议发表了《马德里宣言》,其中大力提倡基于知识和内部能力的全球性内生式发展计划,要求用新的文化合同预防文化的同质,采用新的自然合同或环境合同等。[11]
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内生式发展的定义没有统一,但有共同之处。本人在总结一些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认为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内生式发展模式是一种主要由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目的地内部力量(社区居民、基层组织)来推动,利用内部的民俗资源优势,以尊重自身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促进居民自身能力得到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促进本地区域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内部力量为主导,但并不排除外部力量的扶持与辅助,比如政府的政策优惠与扶持。
内生式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外生式发展理论是相对应的。两种不同模式对民俗旅游发展的影响区别如下表(表1)所示:
4. 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构建
正如前面内生式发展理论内涵所述,一个区域是否为内生式发展主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
(1)主导力量是否为内部力量
(2)收益主体是否为内部社区居民
(3)发展是否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发展
基于此,本人构建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如下图(图1)所示:
5. 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5.1 提升居民素质
居民是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的主体。居民在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居民又是侗族款文化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服务者。居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提升居民素质是提升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产品品味与质量的必要途径与措施。首先,对居民进行侗族款文化民俗文化尤其是重点展示给旅游者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培训。居民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载体,但很多居民对他们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游客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时相当一部分居民却深感“无能为力”,如笔者在上堡古国调研时,和当地居民谈到“款约”,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有解释清楚。这不利于游客对侗族款文化做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宣传,也不利于侗族款文化内涵的展示。其次,对居民进行旅游服务与接待、普通话、旅游政策法规等旅游服务技能与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居民的旅游从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5.2 加强社区参与
5.2.1 建立管理委员会确保居民参与组织化
居民参与组织化是指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而不是个体参与旅游开发活动。只有社区居民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产生1+1>2的“和效应”。[12]民族村寨或民俗旅游社区管理运营委员会是由全体股东即全体居民组成的基层组织。景区发展的重大事务如景区的发展与规划、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都要通过管理委员会,这样可确保社区居民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主导地位。委员会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与机构,管理人员可由内部居民选举产生也可从外部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职业管理人。
5.2.2 参与经济利益分配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源,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14]可见,经济利益是人的根本利益,社区参与首先是以居民能参与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分配为前提的。首先,优先保障本地居民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如民俗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游、购、娱的商业机会应以本地居民为先,只有在本地居民无人愿意或能经营时才允许外来经营者介入,确保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尽可能留在本地。其次鼓励居民集资入股或民俗文化精英分子以自己掌握的民族文化资源入股。以自己掌握的民族文化资源入股就是把文化资源按照一定的比例换算成货币投资入股。[15]这样一方面确保旅游发展的收入能最大限度的在社区居民内进行合理分配,也能确保社区居民能与民俗旅游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的传承同呼吸共命运。
5.3 转变政府职能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也是经济人,存在自利性,也会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16]在民俗旅游发展中,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模式表现为:旅游的快速发展=经济成长=政绩。在这种利益诉求下,如果以政府为主导发展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政府不可避免的会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尽快促进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侗族款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会被等同于“摇钱树”,甚至可能不惜以牺牲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换取这届政府的“显赫政绩”。在内生式发展模式下,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以前的“主导者”转变为政策上的“扶持着”;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者”和“参与者”,旅游地的“社会服务者”(如对社区进行旅游教育培训)。政府要将权利让渡给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以及相关的基层组织,让侗族款文化旅游在社区居民的主导下实现自主地开发与发展。
5.4 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游客的文明行为是保证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民俗旅游的内生式发展也需要我们游客的支持。所谓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就是指通过对游客进行民俗文化教育,规范其在民族地区的文明旅游行为以减少或杜绝游客不文明行为对侗族款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消极影响,实现侗族款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对游客进行侗族款文化知识和侗族款文化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培养游客对侗族款文化的尊重,倡导游客以尊重、神圣不可侵犯的心态去体验与欣赏异族风情而不是以藐视的态度去指点、批判传统民俗文化。
6. 结论
内生式发展模式是确保侗族款文化旅游能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内部力量为主导但并不排除外部力量的扶持与辅助。在内生式发展理论指导下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目的地必能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如图2所示)。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对内生式发展理论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的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基础提出了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内生式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内生式发展,侗族款文化民俗旅游,发展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 篇2
摘要: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是促进地方团结,行为规范,民众自治,增强地方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障。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吸引游客。民俗旅游产业横跨农、文、旅三产,联系广泛,既能保护当地的村落生态,也能解决当地的村民就业问题,让乡村资产升值,促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还能带动一部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贡彩灯文化是自贡市改革开放以来重点打造的区域民俗文化,每年通过举办灯会吸引游客,是推动自贡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知名旅游景点。但受游客的审美疲劳,周边的旅游业兴起等原因的影响,自贡旅游产业发展遇到很多问题,亟待综合研究和有效治理。本文将通过对自贡市彩灯民俗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分析自贡市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自贡旅游业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旅游;自贡灯会;彩灯品牌引 言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要继承和振兴民俗民间文化,加强对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民间舞蹈、民间舞剧和民间历史诗歌的研究,保护濒危技艺和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促进民俗文化协会的组织发展,规范和支持私人博物馆的建设。创建文化艺术馆群。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去其糟泊,取其精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吸收国外有益的文化成果。
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自贡市大力发展和弘扬彩灯旅游业,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不仅丰富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带动了自贡市社会经济发展,彩灯品牌已逐步发展成为有富有自贡特色的地方知名旅游品牌。但是,近年来,自贡旅游产业呈现出了逐渐落寞的景象。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自贡民俗旅游产业,以民俗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突破发展瓶颈,找到更有活力和魅力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自贡市彩灯民俗旅游的发展概况
1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举办了第一届自贡彩灯节,虽然由于彩灯的生产经验不足,第一届春节灯会的彩灯生产并不完美,但是这开启了自贡市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航程。1964年~1966年、1978年、1984年~1986年,自贡市人民政府举办了7次自贡彩灯旅游节,详细数据见表2.1。
表2.1 自贡市彩灯民俗旅游业1964-1986年发展情况
年份 | 天数 | 主办机构 | 灯具数 | 旅游人次(万人次) | 票价(元) |
1964年 | 自贡市人民委员会 | 1225支彩灯 | 0.05 | ||
1965年 | 自贡市人民委员会 | 上千支彩灯 | 0.05 | ||
1966年 | 自贡市人民委员会 | 近千支彩灯 | |||
1978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1302个 | 0.05 | ||
1984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彩灯2690个 | 130 | 0.10 | |
1985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彩门37座,灯组68 | 140 | 0.20 | |
1986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灯柱3个,彩门21座, | 200 | 0.20 |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民俗文化品牌对外展示市场的扩大,旅游产业实现了创新突破。自贡市政府进一步挖掘了民俗旅游的经济价值,详细数据见表2.2。截止二十世纪末,自贡市人民政府共举办了三十次自贡灯会,并在海外展出,自贡市民俗旅游业逐步定型。
表2.2 自贡市彩灯民俗旅游业1987-1998年发展情况
年份 | 天数 | 主办机构 | 灯具数 | 旅游人次(万人次) | 票价(元) |
1987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彩门34座,灯组 109,彩灯3200多只 | 230 | 0.55 | |
1988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彩门30余座,大 中型灯组100座,工艺灯3000盏 | 130 | 0.55 | |
1991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组灯182座,工艺灯2550盏 | 138 | 3.00 | |
1994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118个灯组、3800盏工艺灯。 | 6.00 | ||
1998年 | 自贡市人民政府 | 57个灯组、19座彩门 | 10.00 |
2015年第二十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灯组《中国印象》,春节期间吸引了36万人前来观赏,接待总人次更是突破了百万。2016年第22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接待人数达到了高潮,在短短的53天内,观赏人次达到了206万次,再创历史新高。2017年,自贡彩灯开始出口法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详细数据见表2.3。
表2.3 自贡市彩灯民俗旅游业2007-2019年发展概况
年份 | 天数 | 灯具数量 | 门票收入 (万元) | 净收入 (万元) |
2007第十三届 | 138个组团灯组 | 676.00 | 417.98 | |
2008第十四届 | 展出112组特大型和大、中型灯组 | 839.13 | 292.14 | |
2009第十五届 | 1,099.00 | 746.10 | ||
2010第十六届 | 42个灯景点,14个大型主题灯景区 | 1,240.83 | 913.67 | |
2011第十七届 | 48个灯景点 | 1,414.05 | 1,147.10 | |
2012第十八届 | 六大主景区、28组其它彩灯 | 1,846.45 | 1,571.40 | |
2013第十九届 | 80余组各类大中型彩灯精品 | 3,467.55 | 2,927.66 | |
2014第二十届 | 119组灯组 | 4,508.64 | 4,174.22 | |
2015第二十一届 | 园内8大灯景区共计126组大中型彩灯 | 4,796.87 | 4,651.02 | |
2016第二十二届 | 园内128组灯组 | 5,920.36 | 5,502.38 | |
2017第二十三届 | 园内6大版块130组灯组 | 7,978.47 | 5,719.39 | |
2018第二十四届 | 7,012.56 | 6,528.92 | ||
2019第二十五届 | 7,937.02 | 7,295.94 |
为加快自贡市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自贡市编制了《自贡市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策划方案》和一批乡村旅游规划,加强了长土镇等四个重点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地建设,全市5个乡镇、7个村分别被评为首批“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10年全市乡村农家乐达500多户,比2006年增长50%。近年来,文化旅游热潮高涨,与现代农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掀起了一股农、文、旅、相结合的旅游模式,给自贡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契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民俗文化旅游,前来观灯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旅游业为自贡经济做出的贡献也愈加显著,详细数据见图2.1。
图2.1近年来自贡市彩灯民俗旅游业净收入情况自贡市彩灯民俗旅游及其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3.1 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产业链短
自贡“盐文化”“恐龙文化”“彩灯文化”三大旅游资源支撑了自贡旅游事业的半壁江山,为历年来自贡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够,也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路线。旅游产品过于单一,民众对于彩灯审美疲劳,加之在观灯时间上也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随着日益丰富的娱乐项目不断兴起,尽管每年主题更换,单调的彩灯已不足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审美需求。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物馆等旅游项目的历史性、文化性、科学普及性较强,但游客往往更加追求娱乐性和参与性。
3.2 民俗意识较弱
与中国其他地区相似,自贡的赏灯习俗具有明显的宗教背景,是当地人庆祝节日的重要道具,但政府还未把每年的赏灯仪式形成一套核心的地方活动。民俗旅游不同于法律法规,而更像是情感的寄托,靠的是人们对一个地方和一个事物的向往,是自发的、相由心生的,只要价值观相符,很容易驱动人们付诸实践。例如,元宵节买元宵,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已经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不用宣传人们也会自发的进行活动。每年春节是家人团聚,休闲放松的时刻,现代交通工具发达,前几年旅游过年甚至成为一种潮流。这为春节赏灯成为大众春节出游的选择提供了契机。
3.3 抗风险能力弱
旅游业易受自然和人工因素冲击,抗风险能力弱。尽管当下新冠病毒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在一些国家仍未平息。在2020年初来势汹汹的疫情下,整个行业受到国际和国内因素的严重影响,甚至有些公司已经停产。据悉,作为灯之城的自贡受到疫情的打击,2020年灯展在1月开放仅几天后,便受到疫情影响,立刻闭灯。虽然延期到4月30日~5月20日开放,门票也降到了30元起,但在当时严格的疫情防控下,游客数量大不如从前。
3.4 受其他旅游产品的冲击巨大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其他城市和地区也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特色旅游业,对当地产生了巨大冲击。春节期间,除自贡灯会外,成都市塔子山第四十二届灯会、大邑县西岭雪山第十届南国冰雪节等民俗旅游活动相继开展,这些产品成为自贡灯会的替代品,数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对自贡彩灯民俗文化品牌造成威胁。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化,一些不起眼的小众的旅游景点,在大数据的时代,也成为了打卡圣地。例如,在电影里火起来的稻城,同在四川,游客增长数量却远超我们。好的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周边产业的发展,单靠“彩灯民俗文化品牌”这个招牌一枝独秀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形成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发挥区域优势。
3.5 配套体系不够完善
在出行方式上,随着私家车数量上升,家人自驾出游和情侣结伴驾车出游的方式占多数,整体偏年轻化。政府要把握好这一趋势,做好相关交通管理,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运输,确保游客安全、方便地出行。为了能给游客一个良好的体验,需要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来保障,政府还没有一条专门用于信息反馈的通道,无论是现场,线上还是线下,缺乏一条专门的信息反馈通道,不能及时地知晓观灯人的真实体验。政府的问卷放置在官方网站上,但很少有人会在游玩后进行填写。
3.6 现代信息技术未能很好的融合在现代视屏网络飞黄腾达的今天,抖音、视频网站等网络平台成为了广告宣传的一大基地。众多流量产品通过视频宣传销量一夜暴增,众多食品店铺也联合直播平台增加人气,我们彩灯作为一个成熟的品牌,必要的网络宣传不可或缺。对于本地人来说,获取灯会信息的方式可能是公众号的文章推送,也可能是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但这些宣传都不够直观,不够详细,游客无法直接掌握灯会的内容及特色,从而无法做出判断。而外地的朋友,由于缺乏大肆的宣传,对于民俗旅游还停留在听闻的阶段。
3.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是我们中华民俗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民共同的财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凝聚地方团体,传承地方风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贡灯会见证了民俗文化的起落兴衰,是历史的见证,传承好发扬好自贡彩灯文化,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以手艺等传统形式展现,随着人们关注度的转移,保护程度不够等因素,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在大众的眼中,以传统手艺为生的手艺人出现失业,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促进自贡市彩灯民俗旅游及其品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和联动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文化价值可持续增长的极佳选择,是以民俗文化价值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现实出路。政府要打造旅游一条龙,红色旅游等新兴旅游路线等,并予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吸引周边游客。自贡周边有蜀南竹海、荣县大佛、黄龙庙会、双溪水库、吴玉章故居等文化旅游资源,详见图4.1,政府可以推出“二日游”“周末游”等价值观念,将彩灯文化与这些资源捆绑在一起。临市文化产业的兴起,虽然会产生一定威胁,但一个良好的旅游线路可以形成文化圈,反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政府可以利用周边景点,制定规划一个短途旅游线路。
图4.1 能够联动发展的景点分布图
4.2 抓住时代机遇打造民俗文化品牌
为树立和提升自贡彩灯的知名度,政府围绕特色灯展,致力于把自贡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南国灯城。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和民众齐心协力、齐头并进、深入挖掘彩灯文化内涵、提高大众艺术品味。政府将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出台方针,出台政策,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随着现代光学、艺术学、美学、几何学以及工业技术的发展,传统彩灯既要适应市场和大众的需求,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政府要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就要招商引资,配备充足的人才资金,潜心研究彩灯的特色工艺,真正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
4.3 延长产业链,增加抗风险能力
疫情下,产业经济受损,适当延长产业链条,能够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和保险系数。例如成都宽窄巷子旅游景点内设置了众多特产美食、纪念品;熊猫基地内开设了许多玩具店,专门销售熊猫模型。自贡特产冷吃兔、灯影牛肉,在前几年旅游业发达的时候销量极佳。从国家层面,政府应出台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增加社会融资渠道,增设紧急防控资金储备项目,降低银行贷款项目最低标准,重点支持发展空间大的项目。同时开放企业融资和民间筹资渠道,吸引直接投资,保障资金供应。
4.4 打造区域竞争优势
由于城市的审美疲劳,大多数城市居民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进行旅游活动。政府要把握好民众心理特征,对症下药,形成区域优势。灯会最吸引游客的,莫过于当地的风景、小吃、民间故事、特色产业。政府要把握好、利用好这些优势,将利益最大化、最优化。同时,政府要发挥地方优势,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彩灯文化的民间艺术宝库,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彩灯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4.5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灯会举办期间,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口设立咨询处,开通临时观灯公交专线、设立临时停车场并杜绝乱收费现象,增设多个服务点,详见图4.2,为灯会创建一个方便、和谐的环境。在信息宣传上,政府要做好彩灯文化活动的宣传和策划。旅游局应做好及时地宣传介绍,提高景点信息的透明度,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迎接大众,注重宣传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近年来,国民收入增多,文化旅游热潮高涨,是宣传彩灯文化的良好时机。旅游局应建好宣传网页,为游客提供一个完善的景点信息系统,开通专门的旅游咨询热线。搞好网上订票、退票等工作。同时,政府要及时的与民众进行各种方式的交流,建立起线上反馈机制,以评价反馈返利的机制,或者线下调查的方式,吸收游客意见,及时地收集民意,并做好相关统计分析,做出更加亲民的旅游品牌。
图4.2 服务点示意图
4.6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游览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备要素。自贡市政府要开拓好线上市场,创新观赏方式,融合现代科技,借助这个机会实现网络化观灯、虚拟现实观灯。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云养猫,云做饭,云相亲等等,那么,灯会也可以采用“云观灯”的方式,利用网络展出精美的彩灯灯组。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远距离游客近距离观灯的心愿,也在网络宣传中进一步传播了彩灯文化,有利于彩灯文化在全国范围甚至国外立稳脚跟。除此之外,网上观灯维护成本小,污染小,减少交通压力,政府应做好网络安全保障,提供便捷的网上观灯通道,给予大众良好的线上观灯体验。
4.7 进一步加强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政府要建立机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重点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突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出台政策保证必要的资金和专业人才培训,培养一大批文化遗产评估人员做储备。民俗文化是历史的沉积,要把千百年来的丰富文化和美好的愿望融入到每一盏小小的彩灯之中,把彩灯的文化价值发扬到最大化。同时,政府要把握时代方向,利用互联网普及非物质文化知识,促进民众意识觉醒。对于青少年,要加强新一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在义务教育中增添对文化瑰宝的保护意识。
结 语
本文从自贡彩灯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入手,分析了新时代游客的价值倾向,运用农业管理学、乡村旅游管理知识,对自贡民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从多个方面勾画了自贡民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最后,自贡灯会是自贡人的骄傲,在旅游业丰富发展的今天,人民政府要不忘初心,致力于打造人民喜爱的、大众接受的旅游产业,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 篇3
一、旅游业发展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是民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展示与宣传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丰富了旅游资源,使旅游内容更加多样化。二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旅游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旅游业与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消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民俗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二是外来文化会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民俗传统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受到干扰。
二,民俗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和民俗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使当地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还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安阳的民俗文化真实地表现出了当地鲜明的旅游特色,增强了旅游竞争力。二是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层次,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民俗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一是由于部分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年轻一辈对民俗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使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民俗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会严重干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民俗文化的遗失和灭绝。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研读了崔凤军的砜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等书,这些书籍对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种具体的现象,所以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的看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本次研究以安阳为个案,通过研究安阳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状况,找出现代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结合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四、调研过程
一是通过资料查找、网上文献查阅等方式找出有关“旅游业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材料,对课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制订调研计划,确定行程,明确到安阳要进行调研的地点,比如殷墟博物馆、红旗渠风景区等地。三是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初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问卷调查表,进一步了解民众对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看法。
五、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防止过度开发导致民俗文化破坏严重,降低民俗文化吸引力;二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民俗文化发展出现商品化、庸俗化,扭曲其原始性;三是注重保护本地民俗文化,减少外来文化和现代理念的冲击。采取“政府主导十企业运作十社区居民监控”等管理模式,使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
就地取材,依靠当地固有资源,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人無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突破传统民俗单纯的看表演、看古建筑等形式,整合地方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采用合理的模式,开发民俗资源
一是集锦荟萃式。它是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各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也属此类。
三是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公平分配给村民。
四是主题附会式。它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近期推出的“古典夜园”活动,游客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
五是短期表现式。其一,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其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等。
(四)加强文化保护,健全法规制度
建立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各地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民俗旅游
地方政府要深入领会和创新执行国家各项旅游开发政策,主动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建立民俗保护区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地方民俗特色,切实增强地方文化的软实力。
总之,旅游是人们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旅游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当地民俗特色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共同促进和发展。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 篇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文化生活的支撑。在“和平、发展”主题的推动下,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体而言,对立趋于缓和,发展占据主导,社会基本平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大众旅游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它对促进社会交流、传播民族文化、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大众旅游的发展还孕育和催生了民俗旅游。近年来,世界各地,争先恐后的包装和开发了许多民俗旅游的景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浩浩荡荡的全球旅游大军的部分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
民俗旅游和大众旅游一样,发展步伐是大的,发展态势是好的,是一种健康、向上、有益的趋势。本文想重点探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定义
所谓民俗旅游,就是借助一定的民俗事象而开展的各项旅游活动。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内容为旅游载体,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让游客参与,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二、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推动民俗旅游发展,对实现我国旅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民俗旅游大部分具有投资小、风险不大、经营灵活等特点,有利于民众开发经营,有利于发展城乡周边游,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游客来到乡村欣赏自然风光,吃农家饭、住农家房、体验农村文化,大大推动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也把农民带上致富之路,有效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推动民俗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增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游客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体,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民俗是最好的窗口之一。我国有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民俗旅游正是得益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服饰、饮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是民俗旅游的文化因子。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的团结,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交流是最为重要的。各个民族原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底蕴,然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众多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在许多游客中,最需要了解的是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是神秘的,这种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正是游客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要想体验到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友善智慧的象征。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游客了解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也有利于游客认识和谐文明的新中国。
(三)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在自己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传的生活文化现象。民俗旅游则指主要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客体的旅游,从文化的角度看审美和自娱是旅游的内核。民俗旅游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平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生活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正是社会主义文化所要求的精髓。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所弘扬的精神实质是完全吻合的。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简单来说,提倡宣传弘扬这种文化,既高雅又实在,推动它的发展,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四)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建设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 篇5
探讨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创新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旅游目的地受到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有必要从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出发,对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体系。
一、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旅游还没有兴起,构筑中国旅游业脊梁的是经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旅游产品,包括了综合性旅游城市如北京、青岛、杭州,也有相对单一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桂林、苏州、丽江等,更有传统的经典旅游景区如西湖、泰山、三峡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旅游业的龙头产品。此时,中国旅游业主要依靠国际旅游市场,以卖方市场的形式销售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如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和长城等等[1]。这些传统旅游目的地凭借其独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占据了旅游市场的垄断地位。到了21世纪,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休闲产业异军突起,一大批新的、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迅速推向了市场,传统旅游目的地受到了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强有力挑战,其优势逐步下降,不少传统旅游景区失去了往日的“霸主”地位。传统旅游目的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它就必须树立自己的特色,不断改进和完善,才会拥有永久的生命力,所以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来说惟有创新,才是出路。
二、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优劣势分析
㈠ 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优势
一是旅游开发成熟,形象形成。由于传统旅游目的地开发历史悠久,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设施、服务都比较成熟,在旅游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另外,旅游产品类型相对成熟、稳定,形成了较强的文化认知形象,如苏州是园林城市,西安是文化古都,青岛是海滨度假圣地等等[2]。二是旅游文化积淀深厚。中国传统旅游目的的旅游发展历史较长,无论是名山还是古城,早在远古时代已成为人们游玩的目的地,并且遗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遗迹,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三是旅游客源市场相对稳定、成熟。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长期占有较大优势,新的客源市场增长较慢,重游客比例较高。例如:2000年杭州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数据表明,以来杭州游览2次至3次的旅游者比重最高(40.9%),第一次来杭州的旅游者比重次之(39.9%)[1]。
㈡ 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劣势
一是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旅游产品仍以观光为主,内容枯燥,品种单一,缺少活力,再加上旅游市场需求结构的多样化,造成旅游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市场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而且旅游行业结构不合理,协作能力不强,传统旅游目的地仍然以“本色旅游”为特点,国际化的经营、竞争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旅游目的地区域行业结构与旅游产业发展也处于失衡状态,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传统旅游目的地的经营与发展。二是盲目扩张,造成了资源、环境的破坏与资金的浪费。随着旅游热潮的涌动,传统旅游目的地在短期利益驱动下,盲目的增加景点、扩张面积,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忽视了旅游资源的保护,致使资源价值降低,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为了争项目、争投资,开发资金并没有投入到重点项目当中,而是盲目建没了大量低层次的景区设施,浪费了有限的资金。三是体制混乱、复杂。传统旅游目的地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较为严重,有的旅游企业至今仍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政府部门各有各的直属企业,部门利益的保护主义,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改革受到很大的约束,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竞争力弱、经营效益差的状况无法根本改变。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旅游车船公司和著名景区(点)因为体制的原因,没有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结成紧密型的业务经营联合体,还是分散经营、单兵作战,不仅没有发挥各自的优势来降低经营成本,相反还引发了行业内的无序竞争。四是旅游产品老化,服务质量欠佳。目前我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普遍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产品,三流服务”这样一种局面。旅游产品大多面临产品老化、内容单
一、主题重复、缺乏变化的问题。而且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不完善,景区接待服务能力差,这些都使其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体系 ㈠ 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指的是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理念创新。传
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理念可以总结为“短腿拉长,强项更强;创新类型,消减空白;夯实基础,完善体系。”一是加宽资源视角。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发现具有轰动效应的新资源较难,这时应该放大视野,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资源发动起来,为旅游所用。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优势,还达到了花钱少、效果好的目的。二是调整类型传统旅游目的地的产品系统之所以“传统”,一方面产品历史发展悠久,在“演化”过程中变化少,另一方面新的适销对路、迎合时尚的旅游产品产出速度低。这就需要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夺取市场份额。三是引导旅游消费时尚。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还应具有超前性,能够引导旅游者的消费。在进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之前应对市场的需求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并有前瞻性的眼光,形成对旅游消费的正确良性导向。
㈡ 空间结构创新
一是内部景区挖掘。中国传统旅游景区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挖掘完毕。随着假日旅游的兴起,中国传统景区人满为患,旅游质量得不到保障,空间拓展势在必行。二是资源空间整合与联合。重点景区“吃”掉边缘的非知名景区,推出更响的品牌,这是传统旅游目的地空间拓展的一个较好的方法。重点景区与周边景区进行空间联合,共同推向市场,扩大重点景区的吸引范围。
㈢ 产品创新
一是品牌重塑。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不存在品牌塑造的问
题,关键在于品牌重塑。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大多已趋于成熟,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如一说到桂林,人们自然就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这些已经对游客形成惯性思维。要想打破这种思维,一定要寻求突破,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策略,整合优势,亮出自己的特色。二是主题延伸。抓住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把握未来消费时尚与潮流,前瞻性的推出全新的旅游产品,带动需求,引导消费,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声夺人。但要注意主题的理性延伸,合理创新,达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境界。
㈣ 营销创新
一是做好广告宣传创意工作。广告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常规路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它对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公众认知度是条捷径。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加强广告宣传的创意在营销过程中是第一位的。二是开展网络营销。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要利用旅游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网络旅游”,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三是区域联合促销。进行跨地域的旅游市场联合开发和拓展,如粤、港、澳的联合,达到了“双赢”的效果,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建立了和协调关系,增加了竞争优势。
㈤ 组织创新
一是管理体制创新。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应从以
下几个方面实现:确立旅游部门的地位;明晰旅游主管部门的职权,权责利要相对应,避免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是旅游管理部门与经营部门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离,保持开发与保护并举;是处理好旅游管理和经营的关系。二是经营体制创新。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来说,经营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于谋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监督得到有效落实,在风景旅游区导入立体监督模式,变“封闭式”管理为“透明式”管理,避免旅游区的破坏现象的发生。
㈥ 技术创新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包装旅游景点和项目。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开辟了“网上旅游”新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观念,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文化,大大降低了传统旅游的成本,使互联网与旅游的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和提升。振兴旅游的关键在于创新,传统旅游目的地在新的环境下要解放旅游生产力,强化创新意识,建立创新体系,推动创新的实践,走出自己创新发展的道路。通过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经济建设中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崔风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⑻.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 篇6
摘要:由于旅游形象遮蔽效应、产品开发单一和进入条件差等因素制约,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处于替代性竞争的不利地位。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文章研究提出的对策是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实施区域旅游联合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 旅游空间竞争 旅游形象遮蔽
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藏文化所体现的艺术形式、建筑风格、民族风情,以及宗教文化与雪域高原的自然风貌相互融合,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环境与氛围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把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民族文化旅游概莫能外。目前,我国藏文化区的旅游空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藏文化旅游资源的高聚集性,诱发形象遮蔽效应和替代性竞争,导致旅游资源整体效能下降,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为此,本文基于旅游空间竞争的基本理论,分析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探寻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政府实施旅游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一、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按照旅游空间竞争理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产生的基本条件一是多个旅游地处于同一旅游区域内;二是各旅游地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成分。
我国藏文化区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藏族自治州县。以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为考察对象,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从东到西(甘肃—青海—西藏)、从北向南(青海—四川—云南)各旅游地相互比邻的藏族文化旅游圈。藏文化的标志,比如寺院、殿堂、佛塔、转经筒、唐卡、壁画、法器等,在各旅游地区都有突出表现。所以从旅游需求角度而言,甘肃、云南、四川、西藏都是青海藏文化旅游的潜在竞争对手。
旅游资源的相似度决定着旅游空间竞争的程度和类型。甘肃以雅丹地貌和戈壁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形象,四川、云南的藏文化旅游特征较为明显,但是,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等奇山秀水旅游早已文明天下,因此青海与甘肃、四川、云南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替代性竞争。青海是继西藏之后的第二大藏区,藏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7%,在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西藏一直是青海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二、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在空间竞争中的地位
旅游空间竞争是在旅游区域内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旅游流在各旅游地之间发生此消彼长和旅游市场结构再组织的现象。旅游空间竞争的最终结果反映到旅游人数及收入等指标上。从2000年到2014年旅游指标上看,两地的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但西藏的增长速度比青海的快,西藏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04%,青海的为13.98%,仅为西藏的一半。旅游收入2010年以前,西藏的绝对量虽不如青海,但增长率却大于青海;自2010年开始西藏的旅游收入绝对量也超过青海,2010年青海的旅游总收入为71.02亿元,西藏的达到71.44亿元,比青海高出0.6个百分点,自2014年高达204亿元,高于青海1.1个百分点,且西藏的年均增长率为27.57%,青海的为23.47%。无论是从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总人数来看,西藏的增长速度都要快于青海,长此下去,西藏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形成绝对优势,逐渐抑制青海的旅游发展,最终出现两极分化,导致优者更优,劣者更劣,形成“马太效应”[1]。同时西藏因为“马太效应”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导致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青海难以展示其应有的魅力。又因为西藏的旅游产业链也较长,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为游客提供较全面的旅游产品,青海的旅游收入来源主要是旅游点门票,而西藏主要来自旅游住宿和购物等,据统计,2006年,青海省国内过夜游客人均在青花费1146元,而西藏自治区国内过夜游客人均花费4400元[2],仅过夜人数,青海就远不如西藏,青海的弱竞争力致使西藏最终成为旅游目的地,青海成为西藏的旅游过境地。
三、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形象遮蔽效应
旅游地形象遮蔽效应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其中旅游资源知名度高产品品牌效应大或者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形象方面也会更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的形象形成遮蔽[3]。西藏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青海多了一半,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较深厚。而且所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与当地藏族居民的生活和宗教习惯息息相关。从知名度来看,西藏的知名度远大于青海,西藏旅游业起步较早,历史渊源久远。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留下了著名的布达拉宫;元朝时期蒙古大汗忽必烈划分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清朝确定了西藏与今云南省、四川省和青海省的界线等。同时它还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藏族的民俗传统也保留的较为完整,因此游客愿意去西藏体验藏族与佛教文化。特别是大尺度和中尺度旅游者,会选择西藏旅游而放弃青海,入境游客人数能体现出这一点,无论是从入境游客的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来看,西藏都要明显优于青海,青海的入境游客最高有5.17万人,而西藏的入境游客最低达到5.11万人,基本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并且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由此看来,青海的民族文化旅游一直处于青海旅游的形象遮蔽之中。
(二)旅游产品开发单一
民族文化旅游者到民族地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是感受一种民族文化氛围、体验一种民族文化生活,其不仅仅用以观赏性的游览,体验旅游和科考旅游的价值也很高,同时能够带动吃、住、行、购、娱多个行业的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然而青海旅游资源仅以观光为主,景点门票占旅游经济的绝大部分。能够让游客切身感受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也不成熟,体验型的资源未能充分开发,不能提高游客重游率。据统计,来青海旅游的游客60%以上皆是以观光为主,商务和文化科学研究活动不多,不能很好地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可进入性条件差
可进入性也是青藏两地替代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旅游者和省外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以及省内的旅游条件和设施等。2006年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的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大大增加了西藏的游客,从2000年至2005年西藏的入境游客最高只有14.94万人,而2007年创历史新高达到36.54万人,旅游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对青海的旅游发展构成了威胁。根据“距离衰减”规律,两个具有替代性旅游资源的旅游地中,距离客源市场较近的有较大吸引力,西藏属于边疆地区,距离客源市场明显比青海远,但更多的游客选择了西藏。这是由于,近年来西藏的旅游发展较快,旅游设施较为完善,在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方面要优于青海,据统计2010年青海的星级饭店有84家,西藏的达到102家,在其他设施方面,西藏也略胜一筹。据此,西藏的交通一旦更加完善,青海的竞争力就会更弱。
四、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
旅游空间竞争主要是旅游形象的竞争,要着重开发最有特色的资源,避免旅游形象定位重叠,实施旅游形象差异化定位策略。由于西藏是纯藏族自治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就是藏族歌舞表演、藏民族艺术品等文化产业项目,形象定位清晰、简单、明确。虽然青海的藏族人口分布也颇多,但是如果青海着力发展藏族文化形象,在资源特色和产品差异上无法与西藏抗衡。人们一提到西藏就会最先想到布达拉宫,提到青海想到的是青海湖,所以西藏的“特色名片”是布达拉宫,青海的“特色名片”应该是青海湖,还有青海的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一大品牌优势。因此,西藏突出了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形象定位,那么,青海应该借鉴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关于九寨沟的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将人文和地文相结合重点突出地文形象带动人文旅游形象,不妨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形象定义为“万水之源”。充分利用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和“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传播途径,打造旅游品牌。
(二)实施区域旅游合作
建立协调的旅游空间竞合关系是解决旅游地间过度竞争、规模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必由途径,青海应与周边省份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旅游空间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将青海和西藏单一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结合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使青藏地区作为一个民族特色旅游地区在中国旅游地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提高藏族旅游区的整体实力;游客在感受藏族文化的同时也会到青海感受其他民族文化,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旅游市场的共同开发。旅游空间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区域组合,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两地属于毗邻区域,要打破两地的行政区划界限,通过交通线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建设特色旅游区,联合塑造旅游形象,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使游客尽可能的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二是产品组合,以青藏铁路为依托发展区域联合,其中著名的景区景点有:青海湖景观带、昆仑山景观带、长江源头景观带、羌塘草原景观带、那曲到拉萨景观带,这些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将联合打造出青藏高原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垄断资源,此外,青海湖在滇青、陕青、青川等跨省旅游枢纽干线上,与周边的甘肃、四川、陕西、宁夏、贵州等省份联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完整的西部旅游目的地,联合开发西部风光游和民族风情游,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青海省的交通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青海的交通体系存在两大缺点,一是国外游客和其他省游客进入本省难,二是省内旅游景点交通不便。因此增加国际航线非常必要,同时要完善省外与本省的交通体系,另外尽快完善省内旅游景点的交通路线也很重要,可以增加直达旅游景点的公交车以及旅游专线,同时设计更多的旅游线路,使游客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游玩更多的地方。另外加大对青海旅游的支持,使其不只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吃住和购物的条件也要提升上去,使其旅游服务设施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韩晶晶等.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J].商业研究,2005(10)
[2]张巧莲.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篇7
1983年,山东潍坊“石家庄千里民俗旅游线”开启了中国民俗旅游最具重要意义的一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新形式,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得到推广。迄今为止,中国民俗旅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俗旅游经历了起步阶段、快发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等发展阶段。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今民俗旅游已经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中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其参与型和体验性成为新时期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重要卖点。中国民俗旅游业出现了诸多新的领域和热点,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民俗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其长久发展。
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求新、奇异、求奇,注重参与型与体验性,民俗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民俗旅游的发展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改革开发以来至1989年,这一时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得到推广,作为风光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在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少、规模小、范围窄。
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我国的民俗旅游逐渐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出现,如深圳的锦绣中华。这个阶段,我国的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多样化,从单一的观赏发展到多样的参与。
深化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不断成熟,与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我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这些年也出现了中国的民俗旅游亮点活动,如从2002年—2011年我国各地陆续推出的民俗旅游主题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设置使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发走向深入与成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印象刘三姐等大型民俗项目的出现即是其典型的标志。
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民俗旅游30过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我国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方面。同时,民俗旅游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内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元需求。国家旅游局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民俗主题旅游活动、主题旅游线路和主打项目,都凸显了民俗旅游额独特魅力。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我国的传统节假日,都是民俗旅游的高潮期,清明踏青游、端午近郊游、中秋赏月之旅、春节庙会游,使得民俗旅游热闹非凡。民俗旅游发展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存与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民俗旅游发展中业态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民俗旅游发展初期是作为自然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民俗旅游文化景点、民俗节庆旅游、民俗旅游商品、民俗艺术表演、民俗旅游服务以及民俗旅游线路、民俗街区、民俗主体公园、民俗旅游主打项目等,发展业态逐渐多元化。
(二)民俗旅游发展中产业融合与创意开发并重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民俗资源因为其唯一性、品牌型与不可再生性,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民俗文化大多口传心授,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同时在场,在传播过程中双向互动。创意产业是民俗文化在新时期实现功能转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组与多业态融合,在保持精神内核和象征符号的前提下,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动漫产业、电影创作、电脑游戏、民俗歌节、民间工艺、广告创意等开发中的民俗元素,凸显出民俗与各业态深度融合和创意发展的现实。印象刘三姐、大宋东京梦华等项目更是将民俗的创意开发演绎地淋漓尽致。
(三)民俗旅游发展中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俗保护尚未形成自觉意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下,民俗文化在被过度开发的过程中其原生态和本真性在逐渐变质。外来文化的强势进入,也对民俗文化空间造成极大的冲击,破坏了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独特性也在削弱。我国很多民俗旅游地淳朴的民风、独特的饮食、古老的习俗、独有的民居正在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可是民俗文化保护单靠大型的社会文化运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社会的自觉意识,尤其是开发保护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的自觉意识。
经济利益的冲击下,民俗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我国很多地方的独特民俗正是由于其特色化和唯一性才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前去探异、求奇,可是旅游开发部门的为经济利益开发的各地大同小异的民俗旅游项目,使得民俗泛化,失去了其本真性和原生态。
表演性和舞台化在失去原生性的同时也忽略了品牌化的打造。我国的传统民俗、传统节庆、民间歌舞、民俗仪式等都是在长期的民俗文化空间环境中创造、传承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很多旅游景区、景点的舞台化表演使得民俗活动常态化和庸俗化,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其唯一性和原生态。如民俗村的节庆表演,天天在过节,节日的周期性与神圣性被极大地削弱了,同时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
三、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自2010年以来,由于我国各地高铁的开通,民俗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奇”的旅游心理,是一种具有民俗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趋于表演性、程式化,各地民俗节庆的大规模开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日益凸显出民俗在脱离原生态的文化生存环境。未来,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文化、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共生,营造和谐、文明、健康的民俗旅游环境。
(一)选准突破“亮点”,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实施集中开发,在重点开发的区域选准民俗旅游亮点,依托当地的交通、旅游基础设施、资源特色与品位、文化积淀、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市场细分,考虑民俗的可持续发展效应,实现亮点对一个区域的带动,以点带面,打造民俗旅游特色品牌,借助于整合营销和商业运作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形成民俗旅游发展的后劲。
(二)注重民俗文化保护,精心设计民俗旅游项目
民俗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大众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项目和重要的生活内容。与此同时,民俗旅游的破坏性开发,程式化、表演性以及同质化,使得民俗的原生性和特色化逐渐消失,保护民俗文化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当今,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出标准化、人性化、特色化和专业化,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精心设计旅游项目才能保持其吸引力。为此,应挖掘民俗资源的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传统艺术、新型业态完美融合,突出民俗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三)完善管理,健全法制,形成民俗旅游保护自觉意识
民俗旅游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与管理的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使得破坏性开发与重复建设大量存在。因此,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破坏旅游地民俗的行为进行监督与干预,保护民族民俗文化,才能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和健全的法制,形成全社会民俗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四)民俗旅游开发实现从单纯产业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型
在世界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产业本位”意识依然居于主流地位,但今天民俗旅游的产业本位意识已经开始发生转变,“社会本位”意识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关注公共领域和公共政策。
民俗旅游概念及发展研究 篇8
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项目, 因此我国关于民俗旅游的理论研究业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现代旅游业也逐渐兴起, 由此产生了各种传统旅游业中未曾涉及的新内容, 其中民俗旅游就是重要一项。目前关于民俗旅游的确切定义目前尚无明确定论, 大都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但都从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对民俗旅游给出了合理解释。有学者提出民俗旅游本质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民俗, 二是旅游。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不但彰显了各地独特的文化特色, 同时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也具有极大观赏性和旅游资源价值。因此这些民俗活动项目在现代旅游业中也成为吸引游客驻足观赏的一个亮点。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这种背景下, 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最终走到了一块, 形成了新的民俗旅游。也有学者指出, 民俗旅游是人们为了观赏领略不同的地域风情而发起的一种专业旅游项目。它是人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综合。二者缺一不可, 仅有物质活动游客就无法满足精神需求, 难以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 仅有精神活动, 那也难以形成旅游经济, 对于旅游项目开发主体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因此, 该定义的主要出发点还是旅游的功能性。
二、民俗旅游的概念及内涵分析
由以上可见, 关于民俗旅游的定义和理解众说纷纭, 出发点不一样得出的概念定义也存在一些差异。他们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民俗旅游的本质。例如对于民俗旅游的文化属性都给出了相关的阐述, 民俗旅游本质是上是依托于不同的地方文化而开展一种旅游活动。游客在感受这些民俗活动的同时都是为了领略与自己所在地不同的民俗文化, 没有这些丰厚的民俗文化作为载体, 民俗旅游活动难以做出实效。其次民俗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各种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 这是民俗活动的最现实资源。游客感受这些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首先需要借助一些实际的民俗项目和民俗现象。例如旅游目的地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 历史文物古迹, 自然遗产等等[1]。只有这些能够切实体会到的民俗现象才能使读者更加深入的基础到不同的民俗旅游文化氛围。总而言之, 民俗文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 关于民俗文化的概念和内容不但要解释他们的不同, 而且还应当站在更加全面的立场和角度深入阐释其内涵。我们认为, 民俗旅游首先应当是一种文化旅游, 它是游客将异地民俗文化作为主要观赏对象和消费内容的一种旅游经济现象。
民俗旅游在促进各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俗旅游也是一种特色旅游, 而且这些特色都是各地方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特殊文化气质,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民俗旅游主要存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区间。例如少数民俗文化旅游就分布在我国各少数民俗聚居的地方, 云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等等这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俗文化都具有丰厚的旅游经济价值。而且地方政府也抓住这些特色文化资源, 大力推动民俗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例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梯田”是当地农耕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它是根据当地独特的地形和人们种植习惯形成的。这种梯田每年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 也成为人们领域广西少数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2]。除此之外, 还有新疆民俗旅游、西藏藏文化民俗旅游等等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巨大利益。民俗旅游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而产生, 同时也给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但增添新动力。
三、中国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政府在规划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这一点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于民俗旅游来说,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并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从我国国家级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就能看出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重视。民俗文化大都是一些比较稀缺甚至频临灭绝的文化遗产, 这些资源一旦被破坏就会无法挽回。因此在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加大民俗旅游开发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被满足和丰富, 为此2012年12月我国组织“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会议提出, 旅游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它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与一体的旅游文化经济, 在这样的水平上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这些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他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够最大限度的将一些民俗文化项目传承下来, 传播出去。这对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3]。而要想将这些民俗文化传承下来就必须加强对民俗文化以及相关项目和产业的保护性开发。各地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只有做到了将民俗文化完整的保存下来, 并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才能将其更好的推行到这些工作当中。因此早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将民俗文化传播出去。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而且民俗、旅游其中也包括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旅游项目, 例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等等这些旅游项目及时一种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种自然资源。但如果这些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收到了破坏, 出现了生态不平衡的现象会给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直接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一、还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将民俗旅游的优势延续下去。
摘要:民俗旅游近年来的繁荣发展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也给民俗旅游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主要针对民俗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作了深入分析, 因为这是一切研究的起点, 只有解决了基本的概念定义问题才能更加深入地开展其他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是对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了相关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民俗旅游,概念,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旅游学刊, 2011 (05) .
[2]吕一飞, 郭颖.论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建立[J].旅游学刊, 2012 (01) .
浅析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篇9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 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 从某种意思上来讲,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 并且是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市场需求巨大, 开发基础雄厚。如今, 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北京郊区假日经济的新亮点。一批昔日靠山吃饭的农户如今已改“姓”还“俗”, 由传统种植业转入民俗旅游服务的新领域。北京民俗旅游发展势头迅猛让业界称叹, 但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很多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阻碍着北京民俗旅游长远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北京民俗旅游发展原因和现存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了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的相关举措。
1 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的原因
1.1 民俗旅游是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 来华美国游客中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 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高达56.7%。如此看来, 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 而且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1.2 民俗旅游是后工业文明时代居民的精神追求
如今, 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 使人们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久居城市的人们, 渴望在闲暇之余走进自然淳朴的乡村, 远离喧嚣, 感受淳朴、独特的民俗风情。从近年北京房山区人们的出游天数来看, “一日游”和“二日游”的游客比重有所上升。旅游抽样调查表明:有99%以上的市民希望到京郊旅游。到郊区休闲、度假、观光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 民俗旅游已成为城镇居民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在传统旅游方式的基础上给旅游者平添了人情味, 使旅游不仅是观光, 更是一种放松心情、情感交流和精神升华的过程。
1.3 民俗旅游是新农业时代农民的致富手段
随着京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郊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具有区域风情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在京郊区县迅速发展。民俗旅游不仅带动了京郊旅游业的发展, 而且对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富裕农民生活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1.4 涉农民俗旅游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倾斜
乡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 也是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如今, 国家在涉农民俗旅游方面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 如:实施民俗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改善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实施支撑体系建设以及从业人员培训工程等,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涉农民俗旅游地发展要求。
2 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北京市已有13个区县根据自身的条件及所依托的自然景观资源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民俗旅游活动。截至2011年2月底, 共有市级民俗旅游村207个, 市级民俗旅游户9970户。打造出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葡萄酒庄、汽车营地等十大乡村民俗旅游新业态;旅游产品逐渐从观光旅游占主体地位转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等协调发展。北京民俗旅游经营者已比较敏锐地注意到民俗旅游的发展空间, 但现在多数区县的民俗旅游发展中尚存在特色不明、规范不力、服务不周、品牌不响、经营管理者没系统的标准、经营民俗旅游的农户在经营方式上多采取以村为单位的管理模式等问题。
2.1 科学内涵理解不深
目前, 部分区县农户在开发民俗旅游时, 将民俗旅游混同于农业旅游, 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 降低了民俗旅游的丰富性, 掩盖了民俗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果品采摘和纯粹的以住宿和品尝农家饭为主, 多数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民俗旅游的各个层面, 影响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2.2 开发模式单一, 特色不突出
京郊民俗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 注重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 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 缺乏文化内涵, 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在经营上, 仅限于单纯的为游客提供接待餐饮、住宿, 除菜品味道和价格等方面外, 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其他因素, 如特色 (农家风味) 、环境 (人居环境) 、服务 (服务水平) 、活动 (游客参与) 等方面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游结合不够紧密, 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使得民俗旅游内容枯燥, 没有形成真正民俗旅游的规模和人气。笔者从调查中了解到, 游客到民俗接待户家中, 主要是品尝当地的农家饭, 体验一下睡农家炕的感觉。靠近景区的村子, 游客还可以到景区看看、爬山;没有依山傍水的村, 只能让游客在家除了吃饭, 就是聊天、睡觉;没有根据自身优势条件形成自有的特色, 产品缺乏吸引力。
2.3 硬件建设水平不高
民俗旅游在京郊区县发展非常迅速, 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但民俗旅游多以个体经营为主, 其自身经济条件、资金投入和能力有限, 致使一些民俗接待户的接待设施较差。如一部分农户家中尚无水冲式厕所, 而且卫生情况较差;在旅游旺季停车场明显不足;同时游客的租车、咨询服务以及民俗村的旅游标识系统等都尚未完善, 这些使得民俗旅游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2.4 管理体制不规范, 行业标准不高
虽然相关单位对民俗旅游村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 具体内容包括垃圾污水处理率、厕所建设改造、区域内道路改造、区域内停车场建设、农房改造、村容村貌以及从业人员培训等内容。但只是宏观方面的要求, 没有涉及诸如旅游村的开发特色、旅游投诉处理、旅游信息平台、旅游无序竞争、旅游接待户的接待标准等实质性的问题。所以这种在微观管理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及管理制度的结果就造成了各地、各乡 (镇) 、各村标准不一, 难以统一规范管理, 加上其他相关部门的介入, 使得民俗旅游管理更显无序, 当地的特色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2.5 民俗旅游人才匮乏
京郊山区民俗旅游从业人员在数量和结构上都不符合旅游业未来发展需要。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特别在知识结构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以房山区为例, 虽然旅游业已成为该区支柱产业, 但高中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由于北京京郊民俗旅游系统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不仅影响了民俗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而且制约着民俗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同时, 针对民俗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也相对较少, 民俗旅游从业人员梯队建设断层现象突出。
2.6 宣传力度不够, 缺乏知名品牌
京郊民俗旅游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主要分布在各区县的平原和山区, 接待户都是当地农民, 他们依赖“回头客”和口碑传播, 多采用发传单 (或发名片) 和宣传册的宣传促销手段, 在宣传资金的筹集、市场营销的组织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 其网络上的宣传也显得比较单一, 虽然有些接待户以个体为主建立了北京民俗旅游网, 但网页的设计过于简单, 没有把北京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加以挖掘, 更没有预订、变更、撤销系统等销售信息, 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在品牌建设方面, 虽然自2008年以来, 为传承北京“奥运人家”遗产, 弘扬京都民俗文化出现了“北京人家”等品牌, 但结合北京京郊地区其他民俗旅游资源的品牌却少而又少。知名品牌的缺乏及品牌缺乏系统有效的宣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俗旅游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3 加快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的建议
3.1 长远规划, 科学策划, 增强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京郊民俗旅游开发中, 要通过系统规划, 有机整合京郊各区县民俗旅游资源, 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 在民俗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 要以北京各区县有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核心, 融入民族风情和乡村民俗, 真正使北京京郊民俗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
3.2 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
依托北京高速公路和国、市干道、县乡村道等公路网络, 增加和完善市区游客集散中心与各区县民俗旅游景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场站设施。依托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 向游客提供高效的旅游租车服务, 使旅游通道达到较高的通行速度, 实现“快行”与“慢游”的结合。设置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完善旅游问询系统以及与国际旅游城市标准接轨的规范的、易识别的、多语种旅游标识系统。调控旅游住宿设施的增速与标准, 引导京郊现有住宿设施向民俗化和特色化方向提升。
3.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城市旅游软环境建设
提高京郊民俗旅游服务质量, 优化旅游接待及旅游服务水平。通过与旅游院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等旅游教育培训网络进行合作, 强化从业人员服务意识, 加强对游客的人性化关怀, 提高旅游接待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在京郊各区县, 开展各项优质服务活动, 进一步提升民俗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民俗村的卫生环境, 提高公共厕所的分布密度和建设标准。同时, 在民俗接待户以及村民中广泛开展文明礼貌教育, 从而营造京郊民俗村热情、好客、快乐的旅游环
3.4 加强统一管理, 制定相应标准
目前, 京郊民俗旅游发展的趋势正旺, 但不规范。针对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办法。首先, 要对旅游专业户实行定点管理, 资格审定, 颁发统一的接待资格标识牌, 完善接待户的接待标准;其次, 规范市场, 防止无序竞争现象的发生;再次, 对各区县的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要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
3.5 政府主导, 联合经营, 共树品牌
民俗旅游与传统旅游市场相比, 无论是在消费、服务、价格、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 市场尚需逐步培育。但是开发民俗旅游市场, 无论是对农村, 还是对北京旅游业自身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北京民俗旅游的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 使开发科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民俗旅游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 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 创立品牌, 增加市场竞争力, 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既要满足市民在农家游、住、食、购、娱的愿望, 又要紧紧围绕城市与乡村的环境差异, 搞好组合包装, 突出各地特色。北京京郊民俗旅游应大力打造世界遗产游、四合院游、举人村游等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古都风采的精品民俗品牌。
3.6 发展智慧民俗旅游,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民俗旅游市场宣传, 强化游客旅游意识, 这是搞好民俗旅游市场开拓的重要一环。鼓励在民俗旅游产业中利用高科技成果, 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民俗旅游村的建设, 改革民俗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 开发高科技民俗旅游产品和情景模拟等体验项目, 提升民俗旅游价值。应用网络技术推行民俗旅游个性化定制以及销售服务, 利用便捷的全球化网络沟通联络方式, 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及预订服务, 加大京郊旅游资源及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摘要: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 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市场需求巨大, 开发基础雄厚, 北京郊区民俗旅游是北京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 但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京郊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找出民俗旅游发展的新举措,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走访的方法, 对京郊民俗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了解近年来北京民俗旅游迅猛发展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提出了北京民俗发展过程中相应发展对策, 以期促进北京民俗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DB/OL].http://www.toptour.cn.
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篇10
一、引言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天津作为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其民俗文化非常繁荣兴盛,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因此,了解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纵贯南北,自古就有鱼盐之利。有利的自然环境促使了天津渔业和盐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些本土民俗。而随着漕运和军事建制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天津,带来许多外地的民俗。此外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又使天津民俗文化中出现了西方风情。各种民俗事像相互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民俗文化,奠定了天津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天津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得到整合之后就成为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另外,天津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据统计:从2005到2010年间,天津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6.8%,到2010年天津旅游业总收入为1248亿元;入境游客为16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7.5%;外汇收入为14.2亿美元,年均增长为22.8%;接待中外游客9372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3.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8%,相对200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1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天津发展较快的产业和天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另外,截止到2011年,天津共有A级景区59个,其中5A级2个,4A级13个,3A级29个,2A级15个。
三、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天津的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具体有:
(一)天津民俗文化品牌不够突出
天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很高的现代化成就,但是与其在国内外的拥有的知名度及吸引力是不相称的。其与北京只有120km,但是与北京的民俗文化品牌相比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规模都相差太远,造成旅游形象遮蔽,严重制约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城市环境较差影响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已经更加深化,城市环境的好坏、知名度以及魅力的大小,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天津的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世界人口排名是第16位,市区人口密度非常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以及城市绿化面积不足也严重困扰着天津城的发展,其城市环境亟需改善,居民素质也有待提高,这些对于天津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
(三)天津优势民俗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开发
天津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几十年来,天津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并没有把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起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不利于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四、促进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针对以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存在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几点应对措施,具体有:
(一)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准确定位
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以及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有着独特的区域优势,而且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多元文化的汇聚地,这就是天津市最好的总体旅游形象。这不仅体现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又突出了都市景观与人文魅力。
(二)加强城市改造与精神文明建设
确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改造建设相统一,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保持市容市貌整洁,展示天津独有的精神风貌,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突出特色旅游文化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培育地区信用,开展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活动。
(三)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旅游内涵
针对天津优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情况,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调查小组,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这些资源,以促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大力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附加值,提高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五、结束语
民俗旅游文化发展 篇11
乡村文化指的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例如民居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服饰及手工艺品等等,也包括在此地域范围内被广泛传承和认可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而旅游是人们向往自然的天性所致,挖掘整合乡村文化,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领略风光世界,体验文化旅途,这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要突出当地乡村文化为特色
乡村旅游以乡村自然资源为载体,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色来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容易被复制、代替,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资源也不尽相同。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再结合悠久的文化传承、挖掘整合各地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及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形成的不同的风俗习惯等,打造开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以湖南省的芷江县为例,芷江县总结了其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挖掘了当地的和平文化和民俗文化,设计开发其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民俗文化旅游线路等,使得芷江旅游有的看、有的听、有的吃、有的玩,也更有意义,从而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品牌是一种市场资源,它综合了历史、自然、人文、地域等因素,反映为一种文化心理的认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甚至文化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文化品牌的竞争力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固然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但制胜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本地实际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长期以来,承德旅游没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业相当的部分尚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景点零散,文化附加值低,缺少关联性和市场号召力,以致来承德游客人数虽多,但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没有真正形成 "食、住、行、游、购、娱"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目前,承德借鉴了云南等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河北民族文化品牌的具体内涵、具体内容、形象特征,设计开发了承德旅游业的三项精品工程,即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依托的皇家文化精品;以坝上森林草原为骨干的自然生态旅游精品;以佛教文化和满族风情为主题的民族风情精品,均以民族文化为主线串联,实现以文化为灵魂、以景观为核心,以商业为根本的集约型发展,打造承德旅游的文化品牌,承德旅游业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是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共识。摸清需要保护与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底数,遏制破坏现象蔓延的趋势,突出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吸纳具有当地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土壤,发展以乡村优秀文化为核心的实景教育和体验教育式旅游
分析大理民俗文化旅游 篇12
以云南大理为例,研究发展大理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与优势,现阶段大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致力于发现其在旅游开发与运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与不足提出有效建议,从而使得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让大理民俗旅游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风花雪月一古城”、“文献名邦”,大理享有众多广为人知的美称,但这些还不足以描绘其全貌。大理拥有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且极具开发价值,因此,也就与民俗文化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形态,同时也成为大理州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内涵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民俗事项已经作为一种现代旅游活动开展。三十年来,热衷于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民俗文化旅游属于高层次、高品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形式。民俗文化旅游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当地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相应的旅游设施所开展的旅游活动,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神秘性、文化性与传承性的特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展现、弘扬、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旅游必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大理旅游业发展现状
大理是云南乃至全国发展旅游业较早的城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大理旅游业具备一定的接待规模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旅游业已经成为大理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产业。
从2005年到2009年的“十一五”期间,大理州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007.97万人次,年均增长9.3%;接待海外旅游者152.82万人次,年均增长14%;旅游创汇42758万美元,年均增长16.9%;旅游总收入363.7亿元,年均增长11.4%。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大理为实现这一目标,特制定“十二五”《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2013年,大理州接待国内旅游者2170.23万人次,同比增长21.17%,年度旅游总收入达248.88亿元,同比增长27.58。
三、大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条件分析
大理,位于云南省的西部,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汉族外,大理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49.31%,白族人口111.2万。大理有良好的区位、宜人的气候、浓郁的民俗文化以及一定的民俗旅游开发基础,具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厚条件。
第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
大理是云南第二大旅游中心城市,位于滇西腹地,已成为滇西、滇西北、滇西南以及北进川藏的交通枢纽。它南接东南亚、南亚,是历史上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文化沟通、商业贸易的西南门户,也是中国面向西南的桥头堡。通过214国道、320国道、大丽、大保、楚大等高等级公路,大理与丽江等周边城市形成辐射状的公路干线网;大丽铁路、大瑞铁路、广大铁路形成稠密的铁路网;除大丽铁路之外仍在建设中的其他十一条“八入滇、四出境”铁路,都增强了广大旅游者来大理旅游的方便程度;同时大理机场通航国内主要城市,且通达性好。良好的区位地理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大大提高了旅游者可进入性,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基础。
(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季节变化不明显,且“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为15.1度,没有严寒酷暑,气候宜人、四季如春。与国内其他民俗文化旅游热点城市相比,大理舒适的更气候符合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需求。
(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大理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同时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大理州全州总人口345.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170.4万人,占总人口的49.31%;其中白族111.2万人,占32.18%。大理州除汉族外,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阿昌、傣、壮、藏、布朗、拉祜12个世居少数民族,还有哈尼、佤、景颇、瑶、怒、普米、蒙古、独龙等9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州境内。由于历史和民族习惯的原因,大理州20多个民族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相互杂居的分布格局,其中,白族主要聚居于洱海沿岸和洱海以北地区。大理集聚众多民族悠久的文化、神秘的传说、精湛的民间工艺、独特的民风民俗,有利于发展其多层次、多样性民俗文化旅游。
(四)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
大理民俗文化形态完整、种类丰富、特色浓郁。远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就生息繁衍于此,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大理各个民族的建筑、服饰、民间工艺、茶艺礼俗、民族歌舞、婚嫁、集会活动、节日庆典,都充满着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一正两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幽静古朴;诠释了“风花雪夜”的金花服饰美丽大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白族扎染色彩美丽;雪花银、剑川木雕技艺精湛、驰名中外;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意义深刻;传统盛会三月街、绕三灵、耍海节以及谈情说爱的蝴蝶会等很多传统节日独具风味……大理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浓郁淳朴的民风民俗,具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先天优势和条件。这些民族特色突出的建筑、服饰、工艺、节日活动开发潜力巨大,正是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与突破口。
(五)不断增强的接待能力
大理市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经过三十年来的旅游发展,住宿设施、餐饮设施、游览设施等其他接待设施规模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同时为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大理积极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培植骨干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努力实现规模经营。在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总之,不断增强的接待能力为大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二,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劣势条件
(一)其他民俗文化旅游热点城市的竞争与挑战。
大理位于滇西中部,一直以来都是滇西重要的交通枢纽。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历来是旅游胜地。丽江、保山、迪庆、楚雄等周边地区都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淳朴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近年来,随着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大理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性质减弱,相反,成为旅游者们前往丽江、迪庆等旅游热点地区的“过境城市”性质增强。导致旅游者在大理的平均逗留时间缩短,人均消费下降。
除此之外,全国范围内有很多省市都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其民俗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广西壮族歌圩盛会、安徽徽州文化、湖南苗寨等文化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二)白族民族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民族特色减弱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少数民族的汉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大理少数民族居民尚未形成传承民俗文化的观念,导致某些白族民族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少数民族的独特性逐渐减弱。比如穿白族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一些民族文化观念也渐渐淡化。这不仅是旅游产业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民族文化发展中遇到的巨大瓶颈。
(三)传统旅游项目缺乏创新点,旅游发展后劲不足大理的传统旅游项目基本上为大理一日游,游览苍山洱海,崇圣寺三塔等著名景点,但这些传统的游览方式对游客来说吸引力不足;并且新型的旅游项目尚未形成,旅游开发上存在后续乏力的问题;旅游产品组合上相比其他新兴旅游地欠缺竞争力,宣传力度也相对不足。
四、大理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大理,作为集自然之灵气,历史文化之熏陶,宗教之浸染与一体的旅游名城,吸引着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中外无数旅游爱好者前往。大理作为一个旅游胜地,其美誉度已得到广泛传播,是旅游者心中较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但大理的旅游业发展还处在一个起步的,基础性的阶段,许多方面还处在一个自然的、自发的状态,自给自足或小规模开发,没有获得一个良好、全面的开发。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还有赖于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思维的带动。
五、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性不强。
现代旅游者特别是民俗旅游者,他们更想要亲身体验、参与民俗活动,从而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以此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是仅仅作为一名看客停留在参观、游览的层面上。然而,除了旅游者熟悉的一些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之外,如白族的“三月街”,旅游者能亲身参与的旅游项目却很少,但是这些节庆活动都是在特定时间才会举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作为一名参观者。
(二)原生性不强。
游客在旅游时,发现一些项目与宣传时相差甚远,使旅游者丧失兴趣甚至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例如,泛舟游洱海时,游客对对唱山歌及歌舞表演的期待是水灵活泼的妙龄少女和勤劳健硕的青年男子互表心意,民族舞蹈展现的是少女曼妙的舞姿。结果对唱山歌的却是50多岁的大妈和大伯,白族舞蹈表演是也一群阿姨,旅游者当然会产生受骗的感觉。
(三)功利性强。
当里旅游市场缺乏规范,导致部分当地商人为了眼前利益,严重宰客。例如在丽江“茶马古道—拉市海”一日游中,若遇到降雨,当地商家兜售“天价”一次性雨衣、雨鞋套价,旅游者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往往是有苦说不出。少数民族人民在人们心目中一般都是民风淳朴、心地善良的形象,但部分当地人过于功利给旅游者留下不好的印象,产生不良口碑,一定程度上阻碍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商业化严重。
民族工艺、民族美术都是唯一的、独特的,技术精湛,讲究手工制作。但是,很多当地人与商人一味的迎合市场需求,批量生产,注重数量,轻视质量,结果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劣质、不合格的“伪民族产品”,使旅游者在购买时真假难辨,也大大降低了这些民族工艺品的价值。例如在丽江古城,卖雪花银的店铺是鳞次栉比,但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易产生视觉疲劳。
六、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丰富可参与性旅游产品。
在产品开发时,考虑将旅游者融入其中。例如民族村中的民族民俗活动表演,就可以邀请旅游者一同参与。在大理白族“三道茶”的歌舞表演中,就很巧妙地安排观看者参与到“掐新娘”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时,这些可参与的民俗活动是否简单、欢快、具有感染性,以此来保证每一位旅游者都能够乐在其中,也能带动更多的旅游者亲身去体验神秘独特的民俗活动。
(二)尊重民俗文化。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设计民俗旅游产品时,必须尊重当地的民俗风情、重视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持民俗风情的原汁原味,坚决不能歪曲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不能断章取义或拙劣仿造,更不能胡编乱造。
(三)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
政府应建立合理的管理方式,例如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果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在利益分配上一直存在矛盾,各方的关系复杂,那么,毫无疑问民俗旅游的发展一定是杂乱无章。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时,都会导致利益摩擦。在保护政府、企业、当地居民三方利益的基础上,保证旅游者利益,最终促进民俗文化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四)突出民族特色,注重与服务产品质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避免过度商业化首先就要重视民族特色。“文化”是民俗旅游的灵魂,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要充分挖掘民族特色、突出民族特点、深化文化内涵,提高民俗文化的品位,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模仿。其次是注重质量,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不是机器化批量生产,应该是打造高质量的民俗旅游产品。在确定好产品的民俗文化定位的基础上适度创新,精心设计创新型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