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2024-10-07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共12篇)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亦是以人为本的时代。而以育人育才为根本任务的学校教育是育人根本, 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不容忽视、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聪明的校长, 一所想有作为的学校, 无不以注重校园文化为突破口, 辐射影响并带动其它领域, 从而实质性地获得素质教育的全面突破, 下面就结合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安富小学成立于1923年, 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老校。在办学过程中, 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环境育人”的思想,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倾力打造和谐、文明的人文校园环境, 形成了学校的文化特色, 为学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 我认为, 要加强人文校园建设,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 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 以及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 其中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因此,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 可以说,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

二、注重育人环境打造, 夯实人文校园物质基础

为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要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充满个性的文化氛围。

1.学校要加大投入, 改善校园育人环境。为优化育人环境, 促进人文校园和谐发展, 学校加大环境建设投入, 改善了办学条件, 厕所应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学校运动场尽量做到无尘、无泥, 保证干净。

2.学校要注重校园设计, 突显校园育人文化。为让学校每处设施都展示文化的魅力, 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文化气息, 学校要着力设计了文化橱窗、作品展示台、争先创优评比栏、德育栏等宣传阵地;绿化区应安放温馨的提示牌;走廊上也要悬挂一些学生书画作品及名人名言;学校花草树木都配戴身份牌。

3.学校注重校园的个性张扬, 凸显班级人文特色。班级特色人文建设是校园人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发挥学生特长, 张扬学生个性, 学校班级都可以按照本班实际, 推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作为学生陶冶情操、展示才艺、培养能力的一个平台。学校每个中队都可以有自己创编的代表本班特色的名称, 都可以设计有自己中队风貌的奋斗口号。教室内要设立“学习园地”、“书画作品园”、“雏鹰争章”栏、英语角、图书角等, 使学生个性得到彰显, 身心得到陶冶。

三、学校应加强民主管理, 注重文明校园的打造, 促进人文校园和谐发展

(一) 学校应加强民主管理, 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学校要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 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 让学生发表意见, 让师生们感到“家”的温暖。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进步的平台, 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 学校还应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 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施展自身的才华, 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 学校应注重文明新风的树立, 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应从“校风、学风、教风、班风”抓起, 要逐步形成文明纯朴的校风、勤奋进取的学风、爱生严谨的教风、刻苦求实的班风, 以此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互帮互学的风气。

四、学校要大力开展人文活动, 提升人文素养,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一) 要注重读书活动的开展, 营造书香氛围

为丰富学生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 学校要注重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 并坚持为学生开放。学校图书室还可以因地开辟“师生妙笔赏析”、“新书介绍”、“美文大家谈”等栏目, 对师生进行阅读指导。同时教师又可以和教学结合, 不定期的在班级组织读书活动、朗读比赛等。此外学校各班级还可以依据学生需求设有图书角, 以方便学生的阅读,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二) 学校应弘扬雷锋精神, 倡导人文关怀

当今社会, 对雷锋精神渐渐淡忘, 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为重,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场所, 要以学校教育阵地优势,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积极开展各种关爱活动, 一可以利用传统节日, 三八节、清明节、重阳节等, 开展“感恩教育”、“缅怀先烈”、“尊老敬老”等中队活动;二可以在校园内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营造关注留守儿童氛围, 努力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三可以开展“为残疾儿童献爱心”活动, 倡导全校师生关爱残疾儿童, 让残疾儿童享受到与正常儿童一样的快乐生活。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倡导无私奉献、团结互爱、助人为乐的新风气。

(三) 各中队应精心安排主题活动塑造红领巾文化

各校要以少先队组织为阵地、结合系列主题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书画活动、建队日、经典诵读、红歌传唱等活动, 让师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快乐, 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学生也可以在活动中发现自己, 锻炼自己, 展示自己, 树立自信, 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 学校要重视自身的特色教育, 开展丰富的艺术活动, 以提升文化素养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陶冶情操, 调整紧张的学习气氛。学校可以成立相应的课外活动小组, 如:舞蹈小组、合唱队、书画小组、乒乓小组、篮球小组等,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 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五) 注重教师科研教改文化的打造

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得注重教师教研教改文化的打造,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双边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行, 课堂教改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方面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先进教改经验, 另一方面结合校情, 全员参与探究教改出路, 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板块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 课堂教改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知识性和系统性。

五、要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全国上下倡导的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导下, 校园文化建设少不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这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同事关系, 学校师生会更加赏心悦目, 心情舒畅, 在愉快中教学, 也在愉快中学习。作为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中的合作精神, 生活中的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学校领导要作好表率作用, 多关心中青年教师的发展, 多深入群众, 多求真务实, 正确面对政绩观和搞好干群关系。作为教师和班主任, 应多虚心求教, 关心同事, 注重形象, 严以律已, 以身作则, 多深入和关心学生。充分发挥学校的以党支部为核心, 行政领导带头, 政、工、团和学生会以及班主任的齐管理作用, 管理成一条绳, 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让整个校园充满和谐的民主气氛。

总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不仅除以上四个大的方面的内容, 还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其复杂性不言而喻。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 德育工作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没有德育工作的参与, 校园文化建设显得苍白无力。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2

甘阳

2005年6月18日至20日,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在香山召开,会议题目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百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会讨论,议程包罗当今中国人文教育所面临的最迫切的诸种话题,如“人文教育在当代大学的地位”、“综合性大学的人文教育实验”、“中国的法学教育与中国大学生的„服务学习‟”及“艺术院校与人文教育”等。

中国文化论坛由董秀玉和周凯旋发起,其宗旨为“立足于21世纪中国文明的历史处境,以跨学科的合作方式,从具体问题切入,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其创立得到费孝通先生、李泽厚先生、许倬云先生、王元化先生、韦钰女士等等学术界、教育界前辈的支持。

杨振宁先生称“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个非常及时的题目”,因为它始终关涉着“中国大学能否担纲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能否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自觉”的问题。本届论坛执行主席甘阳先生就“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话题接受记者专访。

早报:在香山的“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会议上,杨振宁先生在开幕致辞中提出了“文化自觉”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地讨论。您作为香山会议的执行主席,在会议开始和结束时也都着重强调了“文化自觉”的问题。您能否就这个话题再深入地谈一谈?

甘阳:所谓“文化自觉”至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今天的中国人需要了解,中国经济的崛起并非仅仅只有经济史的意义,而是具有世界文明史的意义,这是与从前所谓“四小龙的经济崛起”完全不同的。现在全世界都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21世纪的最大事件,尤其对西方来讲,中国的崛起对他们提出了是不是会改变600年来西方统治整个世界的格局问题,认为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决定性地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格局。对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这种地位,中国人必须要有自觉的意识,要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看中国和世界,要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世界。

但第二,更重要的是,提出“文化自觉”是要指出,我们国家目前的文化状况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我们的文化基础非常薄弱,我们的文化底气严重不足,我们的文化历史视野更是相当狭隘。因此提出“文化自觉”不是要助长文化自大狂,而恰恰是要反对文化自大狂,反对文化浮躁气,反对文化作秀风。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提倡的是从非常具体的事情着手,作文化筑基的工作。香山会议的主题是“大学的人文教育”,但我们同时安排了一场专门讨论中学教育与大学的关系,而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女士在开幕式上则着重谈了5岁到12岁儿童的素质教育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是需要化大力气的工作。总之,“文化自觉”一定要从具体着手,作耐心扎实的文化奠基工作,要特别反对吹牛皮,说大话,搞花拳绣腿。

早报:所以你在香山会议开幕上要强调,在教育和大学的问题上,你们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会主张稳健务实的立场。

甘阳: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会的成员主要来自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各自从事的具体研究相当不同,但在有关教育和大学的问题上,我们大体上有一些初步共识。首先一点就是我们在教育和大学改革的问题上大多主张采取稳健和务实的态度。我们都知道,有关中国教育和中国大学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大学要改革的呼吁,而事实上中国的大学也都一直在不断出台各种改革方案。但我们以为,教育的问题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的提高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改革都有其代价,都有机会成本的问题,同时,改革的实际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因此我们比较同意理事会成员、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的的一个说法,即在教育和大学的问题上,比较稳健务实的道路是“逐步调整,小步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的实际成果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空间,最终形成适应中国社会需要的比较完备的制度”。

早报:记得你在香山会议上曾明确说,要形成相对完善的中国大学的现代人文 教育制度和传统,可能需要至少二十年以上的不懈努力。

甘阳:是的。任何建立现代大学的人文教育制度或更广义的“通识教育”制度的努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讨论和辩论,更需要大学内外各方面的努力和妥协。我们注意到,近年在中国讨论大学问题时,人们往往喜欢以所谓美国大学模式来说事,而不少大学的主事者也往往喜欢宣称他们采用的是最新的美国模式或最新的哈佛方案,等等。但我们想强调,美国大学一些比较好的制度都不是天然形成的,都是经过漫长而不懈的努力才逐步建立起来一种传统。因此重要的不是某个具体方案如何先进如何现代,而是在于传统的养成与制度性的累积效果。

我们确实认为,要形成相对完善的中国大学的现代人文教育制度和传统,很可能需要至少二十年以上的不懈努力。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在我国大学急剧扩招而加速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事实上举步维艰。同时,在一个全球英语化的教育和学术国际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和非西方文明,其人文处境更是极为复杂和困难。按照我们的看法,今天我们大学存在的许多问题,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任何急于求成的改革,往往都事与愿违,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摧毁原有的基础。教育和大学的完善需要时间,需要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一所好的大学首先取决于能否养成一个好的传统,而传统的形成本身就需要时间。如果一个大学没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传统,那么不断的改革很可能只是不断的折腾。我们因此并不是以大学改革者的身份自居来召开香山会议,而是以教师和学者的身份来讨论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希望我们的会议能够初步提出一些真切的问题,能够形成一个讨论的传统,从而为今后长期讨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提供一个基础。

早报:所以你们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会同时强调,希望香山这个会议更多从积极 性、建设性的角度着眼来讨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问题。

甘阳:我们每个人最近大概都参加过不止一次讨论大学问题的会议。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今天中国的环境下讨论大学问题,往往很容易流为牢骚会和诉苦会。这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今天的大学确实存在很多令人光火的问题,大学教师可能都有一肚子懊恼。但我们同时认为,如果我们的大学讨论仅仅满足于抨击一些人所共知的大学弊端,仅仅只是惯性地重复一些永远正确的表态性批评,那么我们不仅无法提高讨论的水平和质量,而且很可能会在批评的同时陷入某种非常简单化的思维,即以为只要某个问题解决了,大学的一切问题都会解决,或只要某个问题不能解决,大学的任何努力都是无效的。我们不能认同这种看法,因为这种把问题简单化的倾向,实际只能导致我们无法真正深入大学人文教育的内在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和内在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并不是其他的体制改革可以代替的。例如,即使大学的行政体制和人事聘任体制都理顺了,也并不表示大学的人文教育就会自然而然地走上轨道。我们因此希望这次会议能深入讨论大学人文教育的具体问题和内在困难。

早报:你在会议开始时提出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面临七个问题,能否向我们的读者谈一下这些问题?

甘阳:这些问题都非常具体而且比较复杂,不可能在这里展开。不过我提出的这七个问题分别是:第一,大学人文教育需要考虑大学与中学教育的关系;第二,大学人文教育必须首先澄清和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第三,大学人文教育必须理顺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特别需要认真考虑法学院和商学院这些职业学院在大学中的定位问题;第四,大学人文教育需要重新考虑文-理关系;第五,大学人文教育进入课程设置,将会凸显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矛盾;第六,大学人文教育的展开一定会重新提出百年来的老问题即“中学与西学”的关系问题;第七,大学人文教育必须处理好人文教育课程设计上的纲与目之关系。

早报:记得你在会议上似乎说上述七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即澄清和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是目前最基本最突出的问题?

甘阳:因为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这里涉及的实质问题是大学中的“本科生”究竟在大学中处于什么地位,以及我国大学目前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国大学人 文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所谓 “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应该更注重专业教育。虽然 ”人文教育“ 本身可以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但”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指大学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而本科毕业以后的人文 2 教育主要是你个人的安排问题,不 再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落实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的通识教育安排,因为如果大学本科第一年开始就着重专业教育,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事实上就难以落实。

但我们知道,自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本科一年级就分专业,因此我们的大学一直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也缺乏“大学人文教育”的制度和传统。客观地说,中国五十年代采取这种本科专业化的大学体制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必要性,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急需技术人才,本科专业化可以节省成本在四年内迅速造就技术人才,而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技术骨干作用。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现在。

但最近十年来,大家都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这种体制的弊端,不但过早过窄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同时这种体制完全没有为“大学人文教育”留下空间。因此晚近以来我国许多高校和教育部都在推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想法就是想改革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想改革我国大学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区分的状况,以及大学人文教育不发达的状况。从1995年开始,当时的国家教委开始推动高校的 “文化素质教育试点”,1999 年教育部又建立了32个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了许多大学都在开始探索本科教育体制逐渐转向通识教育的方向。因此我想强调,我们今天讨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抽象思辨,而是从中国大学的历史发展和近年来我国大学已经作出的努力的基础上来讨论问题。目前中国的大学本科生已经超过两千万,如何改善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说首先就是强调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需要明确中国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这是目前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最基本和最突出的问题,早报:在香山会议上,北大、清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和华东师大等不少大学的学者都讨论了他们近年来的各种尝试。你们三天会议的密集讨论是否得出了什么结论或共识?

甘阳: 我们的会议首先强调的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对我国大学的各种尝试,需要保持同情了解的心情,而不宜求全责备。我国大学从强调专业教育转向注重本科通识教育,这是个困难的过程。许多尝试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尝试都为探索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转型积累了经验教训。从会议讨论情况来看,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仍然有待认真讨论。在这里,我们需要问一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何在?目前很多大学似乎都把本科教育的目的看成就是培养研究生的生源。这种指导思想是值得重新加以检讨的。严格地说,这种指导思想是难以成立的。首先是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比例问题,目前我国大学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是有限的,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其次,这种指导思想恐怕仍然是以往强烈的“专业主义”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延续,仍然没有真正把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视为具有独立的目的和目标,而是对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含混不清。实际结果是把以往的“专业主义”转移了一个层次,大学扩招后,大学本科变得相当于过去的高中,而研究生则变得相当于过去的大学本科,因此一切仍然强调的是专业教育,这就不大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和传统。

另外则是一些外在的困难。首先是大学扩招带来的困难,因为本来是在摸索本科教育的转型,但扩招以后出现师资不足问题,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工作量大幅增加,把这么多学生安顿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本来已经非常困难的摸索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我们讲的人文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本科学生的公共教育,如果基数太大,师资根本就没有办法保障,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二个不利条件是大学教育的全球化。大学全球化带来的普遍后果是片面或极端强调科研,而轻视教学,尤其轻视本科教育。在转型中的中国大学,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早报:无论是在香山会议上,还是后来22日晚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您都着重提到了美国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经验。这样的强调当然也遭到一些质疑,认为您的眼里只有美国,并且认为这似乎与你近年在其他问题上的反美立场很不协调。

甘阳:该反美的地方就要反美,该学习美国的地方就要学习美国,不要为立场和意识形态所拘束,3 这是我的一贯主张。现在有很多“虚假的政治正确”意识形态——比如现在好象反美很POPULAR(流行的),很“政治正确“,但另一方面现在每个大学都有大量学生在考托福,考GRE,我们的很多干部和教授更是言必称美国,这样的情况很迷惑人。真正的问题不是亲美,也不是反美,而是在该学的地方就得学,好的地方就得学。我一直强调,现在中国碰到的大多数问题,都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西方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阵痛。我们必须了解西方,因为西方每分每秒都在影响着我们。不管中西如何的不同,但是面临很多的同样的问题,比方说高度商业化的问题,比方说消费文化的问题,都是现代大学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关键是如何建立起一套规范去解决。我们要看他们是不是做得比我们好。但是要借鉴西方的经验,你就要深入地看,历史地看西方。要了解西方比较深入的东西,要看它2000年的历史,而不是把西方、把美国当成一个现成的模本去参照。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研究美国的任何一个制度,最好你要看它100年的历史发展,要了解其来龙去脉。美国的大学也面临现代商业环境的冲击,难道美国大学生的道德就比中国大学生的道德好?不是这样的,而是他们设置了很多制度性的屏障,来使大学生比较少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早报:在2003年那场关于北大教育改革的争论中,您一度成为旗帜性的人物,尤其你当时提出的“华人大学理念”问题,显然与你现在强调“文化自觉”一脉相承。现在2年过去了,回头来看那场改革以及那场争论,您有些什么想法?

甘阳:我基本上比较正面肯定2003年的那场辩论,它使得大学教育改革成为了一个公共话题,在相对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在公众中间进行了讨论,也扭转了一些过于片面、简单化的观念。北大教改仅仅是大学问题中很小的部分,现在讨论大学教育的问题就应该更加细化一点。那时候提出强调“华人大学”的理念——中国的大学不是要办一个留美预备学校,关键是看自己的大学能不能培养出具有“文化自觉”的中国大学生。所以,大学的问题,确实总是和一个“文化自觉”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我们始终要面对中国现在的问题,来办现代中国的大学。

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性特征研究 篇3

关键词:医学 人文教育 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58-01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医学教育重要的研究课题,能否从文化的角度提出医学人文教育的新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1 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1.1 医学人文教育的形势与背景

医学自身的本质需要。医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的生命和人的健康,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是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由此,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在中国,“医乃仁术”的思想古已有之,并逐渐发展成为医学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人性和文化性的双重属性。当今全球范围内普遍重视医学人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医学本质的回归。

新医学模式的具体要求。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要求在关注患者自然属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一医学模式认为,良好的心态会增加人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良好的社会因素与和谐的医患关系对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顺应这一变化,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普遍加强,采取种种措施和手段,着力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医患之间矛盾加剧的需要。先进的物理、化学诊疗等仪器设备的介入,极大改变了传统医学对病人“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医患关系被物化。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背景下,部分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普遍存在,医务人员医德沦丧,职业意识被淡化。被技术物化和行医功利化思想驱使,医务人员与人沟通能力、自我情绪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大大降低,患者主体地位被弱化。

新医改政策深化实施的需要。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充满人文精神的卫生政策和管理制度,提出建立更具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医疗服务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事实对广大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必然要求高等医学院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1.2 现状反思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不断加强,归结一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从课程设置上着手,专业课程融入人文教育,增加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调整人文课程学时学分;二是举行各种医礼活动,如医学誓词宣誓仪式、为护生授帽仪式等;三是开展各类医学人文讲座教育。可见,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在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环节都渗入了人文教育成分,但始终未形成以文化大旗来引领这场医学人文教育的持久战的概念。

2 文化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2.1 两者存在天然的联系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人文,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突出强调重视人,关注人,关爱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性与人文性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某种意义上,注重教育的文化性就是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并且能赋予人文性教育更丰富的涵义。

2.2 关注医学人文教育文化性特征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医学人文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炎黄子孙的文化心理、道德伦理、价值观、人生观影响极其深远,生命观、和谐观等许多伦理规则与当代医学职业道德要求相吻合,许多丰富的人文回归价值思想成为当今医学生职业道德操守养成的宝贵参照,为当今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大学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需要。当前党中央把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为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为高等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高校是文化的殿堂。医学院校肩负着发扬中国传统优良医德思想文化的伟大使命,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强调发挥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对于大学第四职能的履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强调医学人文教育文化性特征的应对策略

3.1 形式方面

从局部思维向整体思维转变。过去专业课程渗入医学人文成分、开发医学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医学人文讲座,举办各种医学礼仪,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等等,都是分层割裂开来的,属于局部思维。医学人文的教育就是积极的先进的文化教育,很多优秀的医德思想文化蕴含在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当中,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映照。只有建立大文化观,医学人文教育才能形成有指引性、有方向性的强有劲的合力。

从显性向显性与隐性相结合转变。医学人文教育不但需要显性的教育方式,更需要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方式表现为直接告知和灌输,但眾多事实告诉我们,渗透在文化作品、精神产品和公共空间的道德教育更容易成功,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文化教育要春风化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持续推进,逐步培育。

3.2 内容方面

以优良传统医德文化为基础。“医乃仁术”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中国传统医学对医学人文的高度凝练。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人本思想。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生命的长度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儒家的这种生命观以道德为本位,主张重生珍生,反对轻生贱生。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医学人文教育资源,高等医学院校要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和基础,作为开展教育的方向和典范。

以传统的做人做事理念为核心。医学生应以传统做人做事方式方法为典范,弘扬传统文化思想,学会如何做人,为日后行医奠定基础。孔子认为,人要遵循仁、义、礼、智、信及“克己复礼”等道德原则,强调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容的、安定的、和谐的社会秩序。医学生要汲取古代优良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做事道理,作为行医过程中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的重要标杆。

营造文化至上的浓厚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氛围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高等医学院校除了要履行一般高等学校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还要特别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医学思想文化。要将大学文化尤其是医学文化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营造文化至上的浓厚氛围,让学生认可、崇尚校园文化,并以校园文化宣扬的核心理念作为日后行医的参照。

参考文献

[1]王炳林,方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原则与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问题探讨 篇4

1. 育人为本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 始终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应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成长与发展。

2. 主体性教育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 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培养造就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合格人才, 这也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从而使他们养成民主、平等、富有责任感的现代精神品质, 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3. 个性化原则。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每个学生在兴趣、性格、特长和能力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所以,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性, 要珍视学生表现出的独特性, 并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要给每个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 从而使他们健康发展。

4. 情感性原则。

从本质上说,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纯理论的灌输和说教, 而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唤醒。如果教师对学生缺少情感关怀, 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 学生则会产生排斥心理。所以,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需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来触及学生的心灵, 要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从而达到以情感关怀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教育目的。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实现的途径

1. 转变教育方式。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填鸭式”讲授, 学生被动接受、模仿的教育方式, 才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首先, 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 作为教师, 不仅要用知识去影响学生, 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 用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感染学生。因此,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的传统角色中解脱出来,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及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 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应采取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的方式, 而不是搞“一刀切”。

2. 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一旦离开特定的环境就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环境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具有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有潜在的教育功效, 对学生往往会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恰到好处的宣传栏、温馨的名言警句、独具匠心的雕塑、繁茂的花草树木等都能体现一定的人文化, 都能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此外, 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也是营造浓厚人文环境的重要途径。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 其心理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培育其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其次, 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 教师要做到善于发现, 善于引导, 而不是视而不见;要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上的和谐;要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于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以避免学生不良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5

一、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教育是传承传统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更是乘机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主阵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某个时期曾经全盘否定传统,给传统文化的承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代。直至今日还存在一些高校漠视对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我们看到在大学生中,不会上网不会外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对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让许多学者感到揪心和无奈。

在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中就强调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教育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具体要求。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和优秀的的道德品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高校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把高等教育在复归于“育人”这一本位,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使学校培养的各类高级人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诱导,才有能力分析鉴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荣誉感和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融入国际社会,自然要尊重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亦应更尊重本国文化,爱护民族语言文字。大学生要读点历史,学习传统文化,这是百年大计。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因为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此外在学术层面,要强调中西融会。张岂之断言,将来的人文学术的高峰,也必然在中西融会中产生。科技愈是进步,社会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需求也将更加强烈。他解释说,科技也有科技伦理,环境也有环境伦理,自然与人类是密不可分的,要尊重自然,唤起人文精神。

(三)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文、史、哲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思想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具人文情怀。传统文化教育还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

近年来天津市各高校也普遍认识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采取了很多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普通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

天津市历来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这里有着多所高等院校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1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等。这些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些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一)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课和通识课。在学校里对否一方面的知识加强教育最主流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开设课程。大学里的课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必修课和通识课两类。

在高校中与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天津市高校中,只有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不分文理的全校基础必修课,讲授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的人文、历史类课程。其它院校都将大学语文列为文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理工类学生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然在一些思政课中对于传统文化也有所渗透,但篇幅十分有限。

绝大多数都开设了传统文化方面的通识课或称选修课。这些公选课一般都集中在人文通识课板块。课程名称类型都是五花八门。有总论式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也有某一具体方面的如《中国哲学智慧》、《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中国古代史研究》,还有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开设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儒家文化与当今世界融和》,更多的是从传统文化与当今问题结合的应用价值角度开设的课程如《儒家文明与现代社会管理》、《孙子军事哲学思想与应用》等。

(二)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讲座。文化讲座的形式更轻松随意利于学生接受,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着很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天津市各高校近年来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讲座也蔚然成风。比如相声大师姜宝林现在是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音乐学院以及天津老年人大学的教授,在天津各高校开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并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很多高校都推出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系列讲座,形成了宣传传统文化的高潮,也大大地开阔了大学生们的眼界,补充了学生们传统文化知识,使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更加热爱。

(三)课下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资料,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音像资料。大学教育相比中小学教育而言,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充裕,学习的主动性更强,高校提供给学生的图书资源更丰富。最近几年,天津市高校出版社出版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版了一些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系列的图书。高校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类型的音像资料。我们看到这三种方式涵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方式之间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这三种方式的传播和影响,天津各高校学生大多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教育在天津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高校的做法更是可圈可点,受到了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例如人民网·天津视窗报道的:“最近一段时间,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在校学生每天都能收到老师发来的“国学短信”,许多学生的手机里甚至已经储存了近百条经典的语句。据了解,从三个月前开始,该学院的辅导员每天都会通过手机短信,给每个学生发送一条经典的国学语句,提醒学生牢记中华传统的美德。”生物工程学院书记文峰表示,这种新颖的形式让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国学文化经典,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且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所有的学生

2都表示欢迎并且从中受益。

据了解,自这个短信平台创办以来,该院共向学生发送国学语录300多条,让理科学生也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学,并提高了个人道德水平。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天津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天津市近九成高校都有以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必修或选修课,但仍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学习国学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学校提供的资源明显不足。日前,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网络进行了一项题为“国学,你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的调查,抽样调查了天津市1500多名大学生。统计显示,82.9%的调查对象认为开设国学课是有必要的。建议开设选修课、公开课、定时讲座的分别占36.2%,33.5%和27.9%。面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还存在课程少的问题。很多学生反应这方面的课程供不应求。一般每学期只有一两门相关课程,很多学生有兴趣,却由于选课系统内的名额已满,而被拒之门外,既遗憾又无奈。

第二、无论开设相关课程还是举办讲座都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各高校开设相关公选课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性规划,所以存在着涉及知识面不够广,各课程之间相关性差等问题。举办相关的讲座也存在着没有形成统一的、固定的制度,内容零散、杂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传统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努力提高传统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产生切实作用。

本人认为要提高实效性,在开设课程和举办讲座时要注意做到三结合:

第一、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的大地上迅速传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中国人天然所具有的大同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密切相关,而这些思想本身就具有原始的、朴素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使中国人能够在心理和感情上接受科学社会主义。鉴于此,我们在大学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也要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第二、要把传统教育与新时代学生的特点相结合。现在我们面对的大学生多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有着他们独特的生存背景,也形成了一定的性格,他们在成长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眼界和知识面更广。针对这样的一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必要,同时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把传统文化与他们的性格特征、自身需求联系起来。

第三、传统教育要与今天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脱离开现实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难找到价值归宿,也必然让学生丧失兴趣。所以要注意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现实中的新问题,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一味依赖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和丰富的图书音像资源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

3步热爱传统文化。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专业设置的特点,采取一些具体举措,如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座,在图书馆开设专门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角图书区等等。只有把课堂讲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学生的课余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的利用新资源新技术新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图书资料三种方式都属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目前的高校里,一些利用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技术等新形式的教育手段更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比如在校园网中开设专门的领域提供给学生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鼓励相关教师开设博客,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传统文化知识的平台等等。

总之,就像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所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我们各高校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认识到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6

关键词:文化意识;视野;关怀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2.019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2-060-02收稿日期:2011-11-15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英语是一种语言,脱离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表达进行交际活动的实质作用。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文化意识和人文教育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正如美国阶梯英语老总所说的:“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英语的。”那么,如何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呢?

一、进行跨文化意识教学,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在传授语言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以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4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新标准小学英语》教材是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大量渗透了英美文化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依托教材进一步拓展知识,把更多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At the zoo》一课涉及很多动物单词,教室在这一课可以讲授许多英语知识。如我们经常用牛耕地,因此比喻某人力气大时会说“力大如牛”而英语中则说“as strong as ahorse.”big fish(大人物)则不能说成是“大鱼”;raincats and dogs(f顷盆大雨)不是下猫下狗等等。这些习语或习惯用法不能单独去记,切忌“望文生义”,因为成语具有整体性,一定要在上下文或情景、场景中去记,才能记忆深刻。

同时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关怀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可以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方面同时进行。

(一)在课堂教学中关心学生兴趣,关注学生情感,体现“人文关怀”

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适度地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单词或句型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即使是夸张的动作或朗读语调,孩子们也会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好动的心理,结合游戏和儿歌教学,努力创设英语活动情境,动静穿插,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吸引年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表演,进行free talk,如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如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Jim.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 am fine,too.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练说的机会,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验到竞争成功的喜悦。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比分制,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练习I'd like…句型中,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得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did like some eggs.I didlike some milk…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注重“人文关怀”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话、电视、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因此,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的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如让学生收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文书签,根据班级英语程度,让学生编辑班级英语墙报和各类英语小报,编写看图故事,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特别感兴趣,因而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绘画、设计策划、请教父母等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还可以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英语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7

一、城市文化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

“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类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含着城市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和城市的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等。城市文化具有多维度、多元化的复杂结构”。[1]所以, 高校人文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独立性, 但被容纳于校区所在城市的文化体系中。从这个角度而言, 若高校是最珍贵的大树之一, 作为树的形象它有自己的独特性, 那么, 它脚下的土壤———城市文化———就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一) 城市文化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的人生观

高校如同所有学校一样, 与现实社会有较为明确的边界, 甚至因此被称为“象牙塔”。在关于如何培养理想人才的教育理念中, 有的学校 (以高级中学阶段教育居多) 采取了封闭式管理或军事化管理。虽然这种实际措施在高校中并不流行, 但是, 不少高校仍然无法自觉地从“封闭式”中挣脱出来。具体而言, 一些高校在教育改革实践中, 更多的是致力于在校园范围里建构一个适合学生生活的“小社会”, 而忽略了学生生活与现实城市生活的接轨。也就是说, 学生只是接触了有限的城市文化影像, 或社会文化, 并不能真正融入有生力的城市文化中。

在高校人文教育理念中,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人格的社会文化建设者。为此, 高校人文教育习惯使用某种体系化“理想”标准来衡量教育对象。从教育的初衷和技巧而言, 这种思想和途径并无大错, 甚至曾培养了无数高层次人才, 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当今的文化发展背景已不同于往昔, 中国文化体系本身亦因此进行着深刻的大变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按照特定模式培养的人才只需要服从国家安排就业即可。这种教育模式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和强化了“学而优则仕”教育理念。计划经济下的文化体制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个稳定的工作机会, 这就像是一扇扇通往幸福美好的光辉之门, 让受教育者感到从此终身有了着落。但是,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文化体制下, 原来的光辉之门变得似是而非, 变幻莫测。门已经发生了变化, 但人们依然保持着奋力向那些门奔去的劲头。结果, 有的人仿佛中了大奖, 一时间工作和生活皆妙不可言;同时, 更多的人撞到了无法为自己打开的门, 或者尚可重新振作, 或者头破血流, 或者迷茫疯狂, 由此而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安全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 就是尽力避免突然间把受教育者从温室放置到狂风暴雨中。在学生成为完全的社会人之前, 高校应自觉在城市文化和高校人文教育之间搭建耐用的“桥梁”, 缩短学生所接受的高校理想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而非“理想化”的人生观。例如, 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深层接触, 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能真切体验到现实生活文化的多元化、多层次化, 乃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由此, 受教育者可形成更为宽容的人生观, 培养自己从容面对就业、情感等多种生活困境的能力, 继承高等教育所提倡的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理念。从这个角度而言, 受教育者健全人生观的建立, 正是理想化高等教育理念得到彰显的表现。

(二) 城市之世俗文化可使高校人文教育更生动

虽然大多数高校皆位于城市, 但鲜有自觉把城市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体系的尝试。这是因为, 城市文化包容甚广, 既有精英文化, 又有市民文化 (世俗文化) 。高等教育的理想化目标决定了它更关注精英文化范畴, 而精英文化范畴则更多体现在文本的抽象世界中。所以, 身边实际存在的城市世俗文化极易被忽视。而这种忽视, 不过是把完整的文化体系人为地割裂开来, 这无异于只要花朵, 丢掉有泥土的根茎———表面上美得纯粹, 实际上却让花儿命不久矣。所以, 想要活跃高校人文教育, 还应引入完整的城市世俗文化内容。

城市世俗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 其中最传统的方式就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育来实现。例如, 近年广西师范大学各院系 (非文学院) 纷纷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语文》。多数院系选择了黄伟林主编的教材《大学语文 (大学版) 》。该教材作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建设教材”, 其既重视大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 又强调高层次人才人文素养的养成, 还引导大学生多方位多层次体验中国文化, 以及所生活的城市文化。例如, 教材不但重视“行善者” (王尔德) 的形而上思考, 而且关注“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许倬云) 和广西上林的“三里风物” (徐霞客) , 更引导在桂林市就读的大学生解读袁枚的“游桂林诸山记”, 使受教育者的文学理想境界在现实中活跃起来。为此, 教育者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文学美的境界和现实世俗人生之间建立一条可行走的道路, 让教学内容变得实在起来, 在感悟桂林市历史文化的魅力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当然, 除了课堂教育外, 还可以通过家教、联欢晚会、参观、旅游等多种多样的方式, 把城市文化引入高等人文教育体系中, 使高等人文教育理想在现实社会文化语境中不断焕发生机。

二、高校生命教育理念应在城市文化体系中建构

近些年来, 高校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理念。所谓“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提高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 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 从而认识、尊重、珍惜和敬畏生命”。[2]而生与死概念的形成, 其立足点就在于生理上的身体。因此, 身体在当代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但遗憾的是, 现实生活众多压力的逼迫使现代人逐渐成为可以任意拆卸、重新整合的无感性意义的“半机器人”, 生命的尊严时常被淡化。这种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高校人文教育中。

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量化的“指标”制约。为了在这个既定的“指标”体系中建构出一个更“完美”的自我, 多数教育主体 (指教师与学生) 都尽可能地付出和努力, 甚至包括身体健康, 以致部分精英人才过于劳累, 疾病丛生, 甚至英年早逝。客观地说, 其罪并不在于这种激励社会文化创新发展的管理体制本身, 而在于人们对这个管理体制的理解。他们只是未能看得更远, 未能在更宽广的文化体系中 (至少在城市文化体系中) 为人的身体健康适当留一块绿地。

实际上, 管理体制的本质意义在于促使我们明了创造是人生之生的根本, 只有不断努力和进步, 才能避免再次遭遇落后挨打的惨剧, 而且, 这也是尊重和珍惜生命的最佳方式。但是, 更多的人却把手段当作了目标, 以为在事业或金钱收入方面立足宝塔尖, 就是人生的最终追求。殊不知, 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 这不过是陷入了身体被毁灭的悲剧———假如不能适当把握工作、学习与健康的度。如此一来, 既无法真正实现原计划的所谓“人上人”目标, 又在客观上使国家失去了学有所成, 本可为社会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体生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并不是所谓的“人才”鼠目寸光, 未能审时度势, 而是因为他们在自我狭隘的圈子中定位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 高校人文教育应有意识地减少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积极引进城市文化元素, 使教育主体在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中, 拓宽文化视野的外延, 对自我的生命价值形成正确认知。与校园文化圈相比, 城市文化在更多维度、更多层次上体现社会文化的本质, 故只要教育主体学会自觉地在城市文化中建构生命意识, 并把所获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达到“知行合一”, 便可成为尊重生命的人、人格健全的人、有人文素养的人。

三、高校区位变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校入学比例大为提高, 教学模式相应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许多高校都往城市的边缘地带迁移, 建立新校区。对此, 人们意识到, “受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多校区管理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氛围普遍淡薄, 对人才培养及高校自身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新校区校园文化现状, 消解制约因素, 传承发扬老校区的文化传统, 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已成为高校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3]实际上, 这种高校区位变动带来了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 社会文化思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全球化。表面上, 这种当代文化思潮理念肯定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是最大限度尊重人类的生命;实际上, 多种价值观被肯定, 同时也意味着主体价值意义的消解。为此, 处于这种全球化思潮语境中的高校人文教育, 面临着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在信息高速传播、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 人们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而人心浮躁。因此, 高校人文教育已经无法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实践, 真正对教育主体产生深刻影响。所以, 消解文化语境的浮躁因素应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

实际上, 城市, 尤其是承担多种文化功能的城市, 往往有极大的诱惑 (例如网吧等) , 使得这些心性和定力尚未稳定的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己, 以至于悔之晚矣, 错过人生中自我发展的黄金时期。高校区位变动所造成的“孤岛现象”, 确实如前人研究的那样, 因为配套设备不健全, 给教育主体的生活带来诸多问题, 如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拉开了, 学生的生活色彩变得单调了, 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少了等。因此, 区位变动确实给高校人文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 从消解浮躁文化语境的角度而言, 城市文化与高等教育区域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 其实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首先, 高校区位变动不但可以有效拓宽城市文化发展的范围,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而且可以给高校人文教育提供了更雅静的教育环境, 给教育主体提供重塑校园文化精神的良机。高校区位变动的实质目的并不是在城市文化和高校教育之间建立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恰恰相反, 反而是在探索二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共同繁荣, 共同进步。这是因为, 郊区显城市文化的边缘地带, 是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文化品位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可是, 这些边缘地带, 如一些城乡结合部, 往往又是社会问题特别集中、复杂的地方, 并且, 这些地域的社会问题很难彻底根治。城乡结合部的不少问题其实是因为这些区域集中了不同经济水平,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 这种不同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落差, 在此情况下强迫各方人群相互理解是很难的———至少需要找到彼此能共同认可的文化发展领域。当高校人文教育介入这种境况后, 原先边缘文化不同元素间的强烈反差往往会得到改善。因为, 在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中, 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多元的, 不是唯一的经济等物质因素。当城市郊区的文化品位得到相应的提升以后, 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界限将逐渐变得模糊, 彼此之间的文化联系将更紧密。由此, 高校人文教育其实可以通过积极应变给自身营造雅静的文化环境, 探索更美好的人文精神境界。

其次, 高校“孤岛现象”还可以锻炼教育主体面临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 因为受西方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以个体为中心建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建构在促使个体积极社会化, 适应社会文化语境变化方面, 确有实际价值。但是, 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潮的内在影响, 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建构自我意识的现代人, 在遇到单靠个体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时, 才会养成彻底否定自我的习惯, 从而造成许多人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的情况。这种轻易质疑身体本身的心理习惯, 如同社会文化体内的恶性癌细胞, 不但损害社会文化本身的形象建构, 而且逐步把社会文化发展引向虚无的结局, 进而毁灭一切。所以, 提升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势在必行的任务。要有效完成这种任务, 必须不断面对挫折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见证自我潜力的实际存在, 从而建构正确的蕴涵了城市文化元素的自我意识, 成就有强大内在力量的自我。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 师范大学教育原先在市区中心地带, 因为多种原因, 实习工作往往无法在城市中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展。当高校区位变动到郊区以后, 郊区中小学教育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就可以和师范大学教育直接联系起来的, 使相关问题成为师范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且, 因为距离相对较近, 师范生还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尝试在郊区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提供帮助。与此同时, 因为有机会亲身参与身边实际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可以建构实际意义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感。只要适当引导, 就会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实质性作用。

总之, 从身体观角度审视, 城市文化不但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 而且能促进高校生命教育理念的建构。甚至, 当今高校区位变动的现实, 也会因为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摘要:城市文化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 具体为:城市文化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的人生观, 城市之世俗文化可使高校人文教育更生动。在当今高校区位变动的情况下, 也会因为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高校人文教育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城市文化,高校人文教育,身体观

参考文献

[1]刘欣.论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2]郝乐祥, 季丹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J].鸡西大学学报, 2010, (5) .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8

一、以点带面, 定位评价目的, 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

首先, 我们对幼儿评价目标进行定位。幼儿评价并不是选优劣, 为了改变家长重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观点。我们多次召开家长会, 调整其心态, 更新其观念。共同发现幼儿的智力潜能和特点, 识别并培养个体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 为其提供建立自我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从而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

二、不拘一格, 宽泛评价标准, 避免“一刀切”式的评价

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独特的学习和认知方式, 没有整齐划一的发展能力, 更不应有限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活动就是鼓励幼儿展示自己能力和成就的“平台”。因此作为教师, 应尽力去发现并尝试调动每个幼儿的发展潜力, 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拓展思路, 增加评价内容, 客观全面地评价幼儿

我们强调拓宽评价内容, 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评价对象的特点优势。幼儿入园时, 建立个性档案, 便于教师更好地与幼儿沟通。让家长用正确的方式去评价幼儿的基本智能个性爱好。也使被评价者“自我发现”, 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四、齐心协力, 增加评价方式, 使评价主体间互动

幼儿多项智力的真实水平, 不是单靠某项或几项测评活动就能全面反映出来的。既要靠教师在园一日生活中多方面地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 也要靠家长提供的信息和参与。实践中, 我们激发家长、幼儿参评的意识。在半日活动、家园出游、参观学习等一系列亲子活动中逐步调动他们参与评价, 并不断积累、总结高效的记录方式, 促进评价主体间的和谐互动。

五、返璞归真, 回归评价环境, 使幼儿评价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评价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因此, 我们尽量在幼儿的真实世界中去观察、发现, 将评价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利用家庭环境, 鼓励父母发掘和引导孩子的兴趣, 并定期将阶段评价和集中评价相结合, 在园评价和家庭评价相补充。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9

1 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主要表现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与凝聚力, 是因为它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 是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尽管它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 但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与淘汰中越发彰显出动人的魅力。

1.1“仁爱”思想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 孔子说:“仁者, 人也。”在他看来, “仁”是人的本质, 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 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那么,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 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 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大行其道, 许多人视“金钱”至上, 在物欲和权力面前迷失了本心, 甚至泯灭良知, 把功名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孔子的“仁爱”思想对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诚信”思想

“诚信”是儒家人文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诚信, 把它看作是人立身处世基本的道德条件, 把它看成人的立身之本。“言必行, 行必果”, 信义一致, 诚信无欺成了人际交往的前提。在圣人看来, 不讲诚信的人简直不能称其为人。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 举世皆知。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 肉体就没有生命了”。“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 是沟通人际关系, 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

1.3“中庸”思想

所谓“中庸”, 既要看到事情的这一面, 又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 而将二者结合起来, 既不要过头, 也不要不及。“不偏不倚”、“适量守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 恰到好处, 反之过犹不及。荀子曾说:“天下有中, 敢直其身”, 可见要做到“中”, 并不象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 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 事物的均衡发展, 也成了指导人们实践的准则, 它要求人们与时俱进, 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1.4“自强不息”思想

《易传》中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刚柔并济, 二者互为作用, 强调刚健的同时, 其实并未否定柔弱的作用。无论是阳是阴, 是动是静, 是刚健还是柔顺, 《易传》所提供给我们的有关“君子”人格的完整的范式, 对我们当代学生人格样式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在民族遭受外族入侵的危难之时, 总是奋起抗争, 形成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的大无畏精神;在建设家园, 实现美好理想的征途上, 锲而不舍, 自强不息。这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2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院通过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结合,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德与才、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 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意志品质, 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感悟人生、启迪人生、愉悦人生, 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表达、应变、组织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2.1 培养大学生心忧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有了责任心, 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责任教育在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历来重视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 无不显示着对国事民痒的崇高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 就明确提出, 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凝结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道德感情, 它表现为对父母之邦的忠诚, 对祖国山河土地的眷恋, 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关心。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 忧国忧民”的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把民族振兴和祖国强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2 能够培养大学生“诚信”美德

诚信教育符合道德缺失教育的弥补,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眼下诚信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 某些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一些企业和个人只顾眼前利益, 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严重危害了群众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毁约、替考作弊、伪造证书等等, “诚信”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 求真务实, 无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诚信”打天下者, 得人心、受人敬。

2.3 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激励着中国人民铸造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在突兀而来的巨大灾害面前在似乎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面前, 中国人民从不低头, 勇于抗争。多灾多难, 千锤百炼;愈挫愈奋, 愈挫愈强;生于忧患, 多难兴邦——这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生动写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拼搏, 不断克服困难, 勇于创新。

2.4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和谐

季羡林先生曾说: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 是人内心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构建和谐的内心世界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人应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 而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 将帮助大学生抵挡各种物欲的诱惑;老子的“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将教会他们正视自我, 作战胜自我的强者;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观点, 将启示大学生做事应该脚踏实地, 从点滴做起……我院将京剧文化与教育结合的探索, 就为社会培养了更多有道德、有理想、有本领的高素质建设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 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努力探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民族思维、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民族精神, 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体会并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 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海霞.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 28 (3) .

[2]栾英.浅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0 (4) .

[3]李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9.

[4]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27 (6) .

[5]许再银, 徐毅文.儒家人文思想精华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3) .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1. 科学教育解决“如何做”或“会不会做”的问题, 而人文教育则要解决“做什么”、“可不可以做”和“该不该做”等问题, 简论之, 科学教育在于教会如何做事, 而人文教育在于教会如何做人。

人文教育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 而科学教育则帮助人们把已决定要做的事情做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是对立的, 更是统一的, 理应共同负责完成人的教育和培养。但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响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科学教育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 与此同时人文教育被削弱, 进而使得人性缺失、教育错位严重化, 多“体现为情感的枯竭, 批判性思考的缺失, 创造力、想象力的萎缩, 人文精神的低落, ‘异化’现象的日趋严重, 价值体系的混杂”。[7]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哲学家主张让科学回归人文, 教育学家主张重视人文教育。语言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科学成分原本就少于人文成分, 因此理应包括并重视人文教育。

2. 语言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 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语言教育自然也涉及这些学科的内容。它除了各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 还承担着传承人文思想、培养人文精神等任务, 因此语言教育也应包含人文教育。

3. 语言专业的学生和非语言专业的学生, 在长期的语言教育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

只要掌握了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等基础知识, 发展了听、说、读、写等技能, 形成了语言能力, 就把语言学好了或基本完成了语言学习的任务。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甚至是错误的。从学生角度看, 学习语言本身是语言学习的一大目标, 但不是唯一的任务, 还应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教师的角度看, “教书”还应“育人”, 而且素质教育要求“育人”重于“教书”, 即教书是为了育人, 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二、语言教育中的人文内容

人文观照下的语言教育有着极丰富的内容。从人文素质角度看, 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首先, 语言教育要传授给学生人文领域 (主要是精神领域) 的基本知识, 使之掌握诸如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知识[8], 因为人文知识是最基本的人文素质。其次, 语言教育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人文思想, 即理解“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8]。再次, 语言教育还应帮助学生掌握人文方法, 包括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使之“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8]最后, 语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使之行事以人文精神为尺度。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 包含三个关键词:人、价值和关系。“人文精神是人性———对于人类的爱, 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 “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9]孟建伟[10]从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入手, 把国内外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划分为三类:一是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精神, “以追求真、善、美为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是广义、宏观、主体生命层面、最高层面的人文精神。二是以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精神, “关注人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和人格完整等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 是狭义、微观、综合人文学科层面的人文精神。三是以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中的某一特定学科或某一特定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精神, “关注人的文学修养、哲学修养、道德修养、艺术修养或别的某种特定的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修养”, 是更狭义、更微观、单一学科层面的人文精神。

因此, 因所涉及学科和内容的多样性, 语言教育的人文内容也是多样的, 且具有层次性。

三、语言教育的人文目标

就如前文所论, 语言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文教育, 而人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又是不言自明的, 因此语言教育也就具有人文性。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 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知情意行”[10], 也就是, 要培养“人之为人、人所特有的文化素质”, 使学生“扬弃贪婪、自私、懒惰、专制、狡诈、嫉妒”等动物属性, “成为有品德、有学识、有进取心的人”[10], 以实现以下目标: (1) “思想自由”[10]。“自由被他们 (希腊—欧洲人) 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11], 因为只要人自由了, 就有自由的思想, 才能独立思考、探索, 才能有不断地创新和发现; (2) “人的情感和意志的自由。尊重情感的自由, 才能发挥人的激情、热情、意志力的力量, 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过程”; (3) 终极人文关怀。“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以教育为手段, 追求智慧、美、真理、公正、自由、希望和爱, 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体现人类的爱的终极关怀, 促成人类整体与个体全面、自由地发展”。[11]

语言教育的人文目标就是在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 (1) 思想道德素质, 包括正确的人生理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人格, 符合社会、家庭、职业的伦理道德, 高尚的情操, 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超前的环保、忧患、国家、民族等现代意识; (2) 职业素质, 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获取的能力, 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 (3) 人文素质, 即上文提到的素质; (4) 身心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 (健康的体魄, 身体的适应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和心理素质 (乐观向上, 竞争意识, 承受压力, 接受新生事物, 能够面对失败) 。

四、语言教育的人文实施

语言教育要“以人为本”, 即语言教育要主张普罗泰哥拉 (Protagoras) 主张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3], 把人文精神作为语言教育的指导思想, 把人文教育作为教学重心, 把人文关怀真正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关怀人的成长、发展、个性、需要和价值, 以期培养出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既有个人理想、追求和信念, 又有社会理想、追求和信念、对个人、社会和世界有用的人才。[14]语言教育的人文实施体现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阶段, 其中课前阶段主要指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选择, 课堂教学阶段包括备课、授课和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 课后阶段主要指测试评估。

1. 教材选择的标准有两条:一是人文性, 要求选择人文内容丰富或达到要求的教材, 体现在文本 (课文) 和练习, 以期传递人文精神;二是恰当性, 要求所选教材适用于这一特定年龄群的学生。当然, 不能因强调教材的人文性而偏废科学性。如果有这样的教材, 选用即可,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 这样的语言教材就似乎很难找到, 因此我们就很有可能选用了未能满足人文教育要求的教材, 这时教师应准备一些与课本和学生相适应的辅助材料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2. 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语言教育的主战场, 其原则为突出语言教学的人文性, 包括教学要以人为本, 语言教学的文化性, 包括三个主要的部分: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备课, 二是备“人”。前者主要是指对课文内容的准备, 后者是指对教学对象的了解, 使教授的方法方式适合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 需要强调的是,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或教辅材料,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都要深挖其人文内容, 并将其与科学内容融合为一体, 同时设置的教学各环节的教学内容, 尤指人文内容, 以及方式方法都应与学生的当时当地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相适应, 以期更好地达到本单元或本课的科学教学和人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里进行的各个环节。一般地讲, 主要涉及 (1) 课前热身活动, 可以问答或讨论的方式进行, (2) 课文内容学习, 主要包括单词和课文学习, (3) 课文练习和课堂讨论。在这一阶段中, 教学的主要原则是要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和体会课本中的人文因素, 进而将此扩展到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去体会自己身边的人文现象, 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地将人文学习内容用于实际。 (2)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人文精神的机会, 以“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 一切以人的利益为最高准则”。[13]首先, 教师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 鼓励和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 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我。其次, 教师要宽容、关爱学生,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要善意地引导纠正。再次, 教师要鼓励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比较、发现、质疑、批判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 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第四,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欣赏文本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最后, 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拥有自由、愉悦、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 给他们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间。因此通常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 具体可有课堂问答, 包括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之间的问答等, 小组课堂或课前讨论, 以及小组课堂陈述, 教师或学生多媒体课件讲授。课后巩固主要指课文内容学习的延伸和检查, 包括课堂讨论和练习。这种课堂讨论有别于课文内容学习前或过程中的讨论, 起着进一步明确加深巩固课文学习中形成的正确人文价值观念和知识, 所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意见, 以使他们明辨是非。设计练习, 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 往往能确定前面所强调的价值观念, 所以教师要认真地把关。

3. 在所进行的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中, 把人文精神作为测试的指导思想, 与科学精神一道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培养, 当然也应该把人文内容作为测试的内容之一, 以检测学生的人文素质, 同时使之与科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内容体系。

五、结语

如果语言教育达到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然、环境、社会、他人和自己的最终目的, 语言教育也就完成了人文教育的任务。一个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失败的人应该和别人真诚相处。如果人人都能这样, 社会就一定能够和谐, 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也能够避免或减少到最低程度。

摘要:因科学教育的盛行导致人文教育的边缘化, 进而使得语言教育丢失了人文元素, 但语言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文教育, 有自己的内容, 如人文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 以实现培养人之所以为人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语言教育就要“以人为本”, 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11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人文素养;人文关怀

文化是一个语言范畴的词,它指的是一个自然人所具备的人文素养程度。我国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泱泱大国灿烂文化发展繁荣的国度里,文化是一个灼灼生辉的绚烂名词。文化发展的重要源地和摇篮是高等院校,高等院校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文素养的发展和人文关怀的色彩浓度,笔者深入高校近几十年文化教育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对于人文关怀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的思考。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尺标,古往今来,尊儒尚学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自学思想,人文关怀便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方向,我国历史发展至今,大多时候是很讲究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和道德至上的。然而,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发展到今天,文化产业化充斥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等院校的人文素养逐步被文化产业化的浪潮所冲击,不少高等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和人文关怀有所淡化,这值得努力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关注和思考。

一、高等教育产业文化后的教育现状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总学规模达2979万人,高校毕业生每年达600多万人,由此我国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教育大国。但是,文化产业化后高校新问题层出不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人文为主的教育方式逐步转变为文化产业化发展方式进行,高校在校生素质逐渐趋于低下方向转化,大学生质量逐年偏低等现状已见端倪。诸如大学生跳楼自杀、虐待宠物、因为小小事件心里想不通而造成杀害同学事件出现,近些年来大学生这一切反常的表现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后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扩招,本来对于教育来说是件相当不错的事情,但是如果不狠抓高校教学质量,一切以经济化发展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大学生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偏低的教育结果,这无异于出现不少大学生滥竽充数的状态。例如,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某一位高材生,历史专业出生,当应聘时连考官问他万历五十年出现的人才和相关事件他都不知所云试想他专业知识又能知道多少?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平时不是泡网吧玩游戏就是在公寓里睡懒觉,考试前一个月猛背相关考试资料,浑浑噩噩几年大学生活除了玩还是玩,当前不少大学生都是如此,这样的大学生无法担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任。

二、文化产业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化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的经济化发展,这就催生出教育向经济方向发展,从而弱化了高校人文气质,降低了高校学术氛围,影响了高校的人文关怀等等。

三、文化产业化后的高校人文关怀思考

高校是文化和人文素质的重要发源地,是人与文化两者智慧相互碰撞迸射出智慧火花的摇篮之地。高校文化产业化后会给高校的人文教育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我们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不得不对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怀疑与忧虑,并值得国家相关部门重视与相关教育人士深深思考。

高校的人文关怀的好坏是高校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试金石,当前不少高校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人文关怀素养相对缺失,这就给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敲了警钟。针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文化产业化发展给高校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造成影响这一重要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各省市相关教育部门、高校等应给予更高重视,使文化产业化与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和人文关怀相互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其先进性和优越性,但在以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高等教育环境下大力使文化产业化,从而把纯洁的文化氛围披上经济的外衣,这将会使高校的人文环境淡化,不利于高等教育质量化发展,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和教育者们应给予重视和思考,还给文化以纯洁美好的发展空间。

參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2).

[2]万锦.谈谈文化产业化.抚州师专学报,2003(1).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 篇12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主要就是指人文素质, 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基础的素质, 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人文教育就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环境的潜移默化, 提高学生认识和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 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

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一方面, 时代要求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备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职业变换的频率越来越大, 一职多能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社会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也逐渐由单一性向复合性, 单向型向综合型人才转变, 当今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

其次,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构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要求。一般而言, 人文教育是教育人成为文明人的教育, 其目的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通过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能够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且有社会责任感, 能够与人和睦相处, 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这些都不是自然科学所能担当的, 而恰恰是通过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能提供的。

二、当前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 当前工科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 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 在工科院校尤为突出。这种学理工的不懂文、不懂艺术的状况, 严重地制约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工程应用型, 其设置的人文课程以“两课”为主, 这就决定了工科院校在发展人文教育上“先天不足”。此外, 工科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多数是理科生, 学校硬件设施包括图书资料也主要服务于专业教育, 这些都限制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

2. 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南京某理工类高校曾经做过本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理工科类大学生虽有80%以上的人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 但其人文素质总体状况、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实际程度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不重视准确、深刻理解概念;不重视全面、牢固掌握人文知识;不重视课外阅读人文知识类书籍;不重视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较差、公共道德意识缺失、不懂得感恩等方面的事例在一些新闻媒体上也屡见报道。

3. 工科院校人文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首先, 是教育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 由于我们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重专业, 轻素质, 重理轻文, 重知识, 轻能力, 从而形成了急功近利的求学概念。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 只重视政治教育, 忽视了道德品质教育和人文教育, 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一些问题。人文教育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 用急功近利的眼光难以理解人文教育的意义。不少高校教师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科技至上”的价值观。孰不知离开了人文科学关于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 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应有的评判尺度, 就谈不上意义和价值了。

其次, 生源问题。工科院校学生大多中学的时候是理科生, 文科基础本来就比较差, 再加上一些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使学生的人文基础没有打好。

再次, 工科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数量相对较少、学时较短, 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国外大学普遍比较重视人文教育, 以美国的大学为例, 美国各大学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一般占总学分的13%~25%, 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有:美国研究、人类学、考古学、西方传统、政治科学、观赏艺术等十几个大类、100多门课程, 学生必须从中选择8门课程, 共72学分, 占总学分的20%。而我们国家高等工科院校一向有重理轻文、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传统, 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在教育效果上都显得比较薄弱, 又没有其他方面的硬性措施加以弥补。

三、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 从校园的制度文化方面, 要端正办学思想和办学精神, 充分利用选修和辅修制。

首先, 端正办学与育才的思想, 改革过去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建立起科技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新观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 改革教学体制, 优化整体结构, 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建立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 使学生能受到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第三, 适当多增设一些人文学科的选修课, 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人文学科的学分才能毕业, 调动学生学习人文学科课程的积极性, 使大学生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行辅修专业制, 使部分学生在主修某一专业、学有余力的同时辅修人文社会科学, 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有利于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工科院校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为社会培养以理工科为主兼顾其他需要的人才。例如:在校园内开展读名著、唱名歌、赏名画活动;开办各种学生文化走廊及固定的知识窗;设立读书沙龙、文化沙龙;建设学生文艺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定期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各类活动。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浓郁的人文氛围能使工科类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思想上得到启迪, 情操上得到陶冶, 素质上得到提高, 精神上得到升华。

3. 举行定期的人文知识讲座或论坛

校园人文知识讲座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而且在学生扩充知识面、了解学科与社会发展新动态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讲座, 有条件的话多邀请一些著名学者、作家、艺术家讲学, 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内容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讲座能烘托出一种炽热的人文氛围, 激发和感染学生, 使工科类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煎陶。如南京某高校为鼓励学生积极听取专家讲座, 专门出台了“听讲座、得学分”的规定, 并从文化素质教育专项经费中每学期拿出10~20万元用于文化知识讲座的各项支出, 由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举办专题系列讲座。笔者就读的大学每个星期五都有“周五之夜”专家讲座, 邀请本校或者校外的著名学者、教授讲解热点的时事问题或者学科前沿知识, 在校内影响很大。

4.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而自发组织的群众性组织。它具有人员的流动性、院系交流的广泛性、组织的自觉性、信息传播的快捷性等特点。实践证明, 学生社团举办社团活动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科院校要重视人文类学生社团的建设, 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人文活动, 培育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 建立对学生社团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尽量对每个学生社团都配备指导老师, 规范社团的活动, 让社团为学校的院校文化建设服务。要建立对社团的考核机制, 鼓励社团多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人文性质的文体活动, 对组织管理规范、活动效果突出的学生社团进行奖励, 对组织管理存在问题、开展活动不积极的社团进行批评整改乃至取缔。这就从制度上规范了对学生社团的管理。

结束语: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 以陶冶学生情操, 构建学生健康人格, 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因此, 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而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建设,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引导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 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得以升华, 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欧尔峰, 勒文强.工科大学应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甘肃科技纵横, 2005.2

[2].黄平, 聂永江.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研究.江苏高教, 2008.1

[3].戴静.大学生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6.3

上一篇:移民到中国下一篇:战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