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到中国

2024-10-07

移民到中国(共6篇)

移民到中国 篇1

一、德语文学中的“少数派”——从“客工文学”到“多民族文学”

在浩繁的当代德语文学作品中有这么一类作品, 其作者的母语并不是德语, 但是这些作者都有着与德国或者德语相关的生活经历。这类人包括在上个世纪中期从不同国家来到德国生活、工作的移民及其子女, 在德国寻求政治避难的作家, 已加入德国籍的外国作家, 外国留学生, 来自非洲和远东的避难者, 外国的德语老师, 以及众多在国外多文化背景下出生长大, 却用德语写作的作家等等。这些人的文学作品在上个世界80年代就受到了德语文学界的重视, 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 人们对这类作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它们在德语文学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认同。

在德国国内“跨文化教育”这一领域, 此类文学作品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它们或成为“德语作为外语”教学领域的教学材料, 或作为德国多所大学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 并且越来越多的作品被收录进新版德语教科书。在此期间, 它们也逐渐成为跨文化德语语言文学和异域德语文学, 即扩展的流亡文学, 这两大分支的研究对象。近几年, 在以移民和少数民族在新文化和新文学中地位为题的国际性讨论中, 此类文学作品的实用价值更是得到了突出体现。

虽然这类文学作品在当代德语文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和显著, 也得到德国社会的广泛认同, 但是这一地位和认同的得来却经历了一个不简单的过程。比如如何给这类文学作品定义一个准确的概念都曾引起不少争论。当然这些争论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德语文学以及德国社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多民族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历程。

(1) 70、80年代的“客工文学”“移民文学”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在当时的联邦德国曾有几本德语文学出版物刊登了几位母语不是德语的作家的作品, “客工文学”1由此进入了德国民众的视线。

“客工”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55年12月, 一些德国企业与意大利签订了劳工输入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一些意大利籍工人在一定期限内, 一般是6至12个月, 获准在德国境内工作和生活, 很快这项协议扩展到各个行业, 特别是工业和矿业。上个世纪60年代初德国又先后与希腊、西班牙、土耳其、马略卡和葡萄牙签订了此类协议。随着这种外国劳工的大量涌入, “客工”这个概念在德国变得普遍起来。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 一些已经在德国生活一段时间的第一代“客工”开始通过文学的方式反映他们在德国的困境。随之而来的“南风-客工德语”2系列文集的出版, “多种族文学艺术委员会”的成立 (1980-1987) , 自1981年以来德国出版商出版的诗选中大量收录“客工文学”作品等等, 这些现象标志着“客工文学”作为独立的新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德语文学界的承认。

上世纪80年代初, “客工”这一概念受到一些社会学家的批评。他们认为“客工”中的“客”这个概念使在德国工作的外国移民产生弱势感, 而让德国本国人有雇主的优越感。1983年德国作家Harald Weinrich在德语文学界内发出倡议:停止使用“客工文学”这一带有贬低意味的概念, 同时用“外国人文学”3这一概念作为替代。当时的德语文学界已经接受了这些来自其他民族作家的德语作品, 并将之视为德语文学的一部分。这一陌生元素不仅丰富了德语文学, 而且被当作是反射德语文化的一面镜子。当时的德国民众认为, 德国不仅要在社会层面上也要在文学方面促进这些少数派“移民作家”的融合。

(2) 90年代的“少数民族文学”“外族文学”4

随着德国社会越来越多元化, 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样化, 德语文学界更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少数民族文学”。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学”这一重新定义的概念, 还是其内容主题的转移, 都打破了德国传统的民族观和区域观。“少数民族文学”的内容不再仅仅描写劳工大迁移, 流亡者、避难者的生活, 而是更多地注重反映少数民族融入德国社会的过程。可以说, 这时的“少数民族文学”已经摆脱了德语文学的传统“法则”, 即被德国民族文学视为“低等”的边缘化文学, 只能是作为特殊研究领域的对象。

(3) 当代的“多民族文学”和“跨文化德语文学”5

“多民族文学”这个概念不应该简单地被理解为所有德语文学的总和, 而是一个展示多种文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少数民族的边缘化体验、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文化误解, 来到德国的移民、政治避难者的特殊的国际化都应该得到体现。同时可以看到的是德语文化、德国文化如何从外来者的视角被诠释。一些概念, 如“民族”“认同感”的范围得到扩展。“跨文化德语文学”的开放性不仅仅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外部视角如何看待德语文学, 还体现在文学作品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中。

二、“陌生化”——“少数派作家”如何看德国和德语文化

最早期的“客工文学”, 其写作动机是为了赢得当时德国民众的动情和理解。当然这样的动机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原因, 与当时“客工”们给德国社会带来的一些社会和政治问题有一定的关联。个别移民作家的作品是为了回应当时联邦德国左派政治力量的利益以及他们对外国人的一些偏激理论。以当时出版的“南风——客工德语”系列文集为例。文集的作家们主要是一些年轻的、会说德语的移民工人。他们的作品多以“客工”为主题, 意在为那些还不会讲德语的同乡表达心声。同时他们自己也在忍受无根的漂泊感, 语言和社会方面的孤立, 以及政治和社会歧视等。

早期的移民文学作品对德国社会的描述往往是抽象的。这与当时移民作家们身处语言孤立和社会孤立的双重压力有关。他们承受着政治和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歧视, 这种孤立和歧视使移民作家和真实的德国社会之间拉开了距离, 所以他们的作品不可能对德国社会做出具体描绘和真实评价。

这时的移民文学作品大部分是从个人或者某个民族的视角出发, 描写移民在德国的经历和生活。由于社会基础的缺失, 导致跨文化视角在早期的移民文学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这种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 一直到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因为社会原因, 这些移民后代中开始产成了“多种族社会”的观念。而这一观念也自然而然地使年轻一代的移民作家形成一种新的意识, 即“跨文化文学”的写作意识。

三、“跨文化”和“多元化”——“跨文化文学”的现状及新的解读角度

目前, 至少在文学层面上, 在德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移民作家们已经融入了德国社会。但是在诠释他们的出身, 或者回顾迄今为止在艰难上求发展的“移民文学”道路时, 他们面对德国社会的态度产生了新的变化, 并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其作品的重心不再是少数群体与德国社会和文学的关系, 而是在德国社会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两种文化的碰撞。这一碰撞将这些作家们从一种着眼于大众的写作方式中解放出来。特别是新一代的年轻作家, 在新的文化历史学观和民族观的意义下, 逐步放弃了在多文化社会中所谓少数民族文学的写作, 而是更多地偏重文化多样性和“融合”的主题。

从“移民文学”到流亡文学, 再到新生代作家的“跨文化文学”作品, 鉴于这种发展趋势, 在关注这些用德语写作的外国作家和作品时, 应更多地关注其作品呈现出的多样性、多元化特征。同时, 因为他们这一群体有其特定的角度和特殊利益, 就不能把某个作家或者某部作品从时代背景下挖出来, 单独去解读和分析。

在分析当前这些德语非母语作家的“多元化文学”作品时, 我们应在肯定其共性的基础上, 充分尊重作家的个性特点, 不刻意地去否定和美化作品中仍然存在的距离感和陌生化元素, 接受作家们表达出的对德国社会的“不理解”观念。在同等文化和多民族、多元化社会的基础上理解并接受差异, 是我们现在对“移民文学”新形势的解读。

摘要:本文关注的对象是德语文学中“移民文学”这一少数群体。从其发展历史, 作品对德国社会的诠释, 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几方面对这一特别的文学现象作了大体的介绍和分析。“移民文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原因, 而在当前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的社会背景下, “移民文学”与生俱来的“陌生化”特征逐渐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强化的“国际性”特点。

关键词:移民文学,陌生化,多民族文学,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Esselborn Karl:Von der Gastarbeiterliteratur zur Literatur der Interkulturalitt.Zum Wandel des Blicks auf die Literatur kultureller Minderheiten in Deutschland.In Jahrbuch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23 (1997) , 47-75

[2]Rafik Schami:Nach dem Ende, in:Ders.:Die Sehnsucht fhrt schwarz.Geschichten aus der Fremde.7., vom Autorüberarbeitete und ergnzte Auflage, München1997, S.218-222.

[3]http://de.wikipedia.org/wiki/Gastarbeiter

[4]http://de.wikipedia.org/wiki/Rafik_Schami

移民到中国 篇2

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相知的朋友在周末举办室外野餐。闲谈中,有人说,有一家机械修配厂正在招聘工人。我留了心,周一的时候就让丈夫打电话给那家工厂。工厂那边听说我是车工,同意面试。当天下午,丈夫借朋友的车开车送我去面试。接受前几次找工作的教训,丈夫一见人事主管就声明“我妻子英语不好。你让她做什么活,只要把图纸给她,她就能给你做出来。他在中国当过十年车工。”而实际上我只有五年的车工经历。

人事主管当即打电话叫来一个人,要他当面考试我。那个人是机械加工部门的管理人,领我去了车间,指定一台车床,给了我一张图纸,一块毛坯,那是一根辊轴,自然难不倒我,看着图纸,调整好车床,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完成了任务,当一根银光闪闪的配件拿到主管人的手里,他拿着卡尺左量右算,脸上绽开了笑容,把人事主管拉到了一边,说了些什么。人事主管马上决定,一个小时15加元,每天工作七小时,每周工作五天,超时给两倍的工资,试用期后可享受医疗、人身安全全额保险等,明天就可以上班。

那一天是我赴加拿大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回到家里,我给丈夫作了几个他平时喜欢吃的菜,开了一瓶廉价的威士忌,美美的庆祝了一翻。晚上,躺在丈夫的怀里,我感到自己是无比的幸福,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幸福的憧憬,一扫刚来时的抑郁。

三个月试用期满的时候,我的工资已经涨到了每小时20加元,我自己也努力在业余时间学英语。为了学英语,一天睡四五个小时的觉是家常便饭。学英语的那几年,我熬的真是十分辛苦。但我们的生活也改善了许多,在我工作了一年后,我们便从一套只有一个房间、无厅的小型公寓里搬了出来我们租了一套有大厅、两卧室的房子。又过三个月,我们买了现在这辆车。我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幸福,看着丈夫日见红润的面庞,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移民到月球 篇3

地球太打挤,不如移民到月球吧!可是在一个几乎没有重力的空间里,生活该是什么样的?

房价不断飙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们所能居住的地球空间日渐狭窄。当平凡的地球生活越来越不给力,人们开始思考下一步的生活方式。

去火星?月球?如果说移居火星过于天方夜谭,那么去月球生活却不那么遥不可及,起码,一直以来,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

可是,如果真的移居月球,人类将如何居住?穿什么衣服和鞋子?或是靠什么娱乐?西班牙女艺术家Alicia Framis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疑惑。

两年前,Alicia参加纽约一场活动,表演时她将自己套进了一件笨重的宇航服里,很不舒服。灵感突然而至,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在一个几乎没有重力的房子里,生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接着,Alicia办了一个月球学院,与ESA(欧洲太空总署)合作,将科学家、艺术家、设计师们集合在一起。Alicia鼓励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提出各种全新的生活概念以及大胆的设计理念,打破学科界限,从另一个角度去想象和设计一种有助于带来创新思维、解决地球问题的生活环境,通过对月球的想象来探索设计、艺术和建筑的新领域。

于是设计师们在“月球生活”的大主题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并将想法转化为实物。当然这些实物并非异想天开,它们是获得了科学指导的。虽然,在科学家们看来,能去月球旅行已经足够了,月球并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那对人类的健康有损害。

为了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有机会体验超未来的月球生活,Alicia开始寻思办全球巡展活动。首先,她带着这些设计品来到上海,与非营利性组织Arthub亚洲共同推出“月球生活概念店展”。

一切作品都摆放在由byn建筑设计工作室打造的一个形态曲折、极具未来感的概念店中。这个黄色和黑色的建筑充分营造了月球的感觉,黑色让那些白茫茫的虚无感变得实在,而黄色的内在令人们感觉到温暖、舒适。以Alicia的话来说,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氛。

这时,就让我们开始体验2050的月球生活吧!先拼装好那双实在够复杂的高跟鞋,虽然拼装看上去是件麻烦事儿,但你毕竟把高跟鞋从地球给带到月球了,而且行走起来异常轻便。然后,你便能翘着高跟鞋坐在窗边看那本可360 度翻阅的月球版《Vogue》了,月球上依然需要时尚。而相信迟早有一天时尚摄影师们会挤破月球的大门,那种飘逸、超现实并诡异的美轮美奂应当令摄影师们欢喜得发疯。接下来,怎么可能没有适合月球的衣服?它们由Marina Toeters设计,而重点则是面料的选择,它具有自洗功能,柔软、轻巧、异常结实,并且有防火和生物可降解的特质,那个面料能令你感觉好像在家一样,并能够抵御变幻无常的恶劣环境。然后,拿起那部牙齿电话跟朋友聊聊天吧,可以说,它是最具创意的月球生活品之一。由于在月球的真空中没有声音,人们需要使用这种小型的振动传感器,然后像咬棒棒糖一样使声音振动,通过牙齿和颅骨上的传感器传播至内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话”……

数不清的前沿创意引导着我们在接受各种思维挑战的同时,不断思考人类的未来。在上海第一站之后,概念店还将被带去鹿特丹、阿姆斯特丹、莫斯科、巴黎、莱里达、纽约等城市开办连锁店展,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这些代表未来人类太空生活的产品和概念。

我们如何登上月球?

方法一:乘太空帆船

法、美、日三国正在联合开发一种叫“太空帆船”的新式宇航交通工具,可以用来送人类登上月球。太空帆船有一面很大的太阳帆,帆的面积为2000平方米,重150千克。它不像一般帆船是用布做帆,而是用两面镀铝的塑料薄膜,只有0.005毫米厚。它的桅杆用碳素纤维制作,轻巧而坚固。它有电子遥测、遥控系统等先进的通信联络设备。它需要的电源是由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供给。推动太空帆船在太空中前进的是一种“太阳风”——太阳光光子的压力。太空帆船在太空中航行的距离大约是5万公里,所以,太空帆船一旦起飞以后,可先绕地球轨道航行18圈再开始向月球飞行,整个航程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自己却不需要携带任何燃料。

方法二:搭月球天梯

从上世纪末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研究造一架“太空电梯”,直接通往太空。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他们最近另辟蹊径,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了造价较小的“月球天梯”上。

“月球天梯”的缆绳将从距月球上空至少5万公里的高处垂向月球表面,缆绳的一端固定在月球表面某个面朝地球的地点。不过,“月球天梯”运输货物的重量很小,最初建成的‘月球天梯’每次也许只能运输200公斤到250公斤重的货物。但用它来采集和运输月球矿石标本,已经完全足够了。

中国移民 英语作文 篇4

The rich moving out of China According to a recent Hurun report, among the rich worth more than 10million RMB, 14 percent either have already migrated or are applying for migration to a foreign country, and nearly half of them are considering joining the group.It is also said that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emigration country in the world.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USCIS), the number of Chinese applicants for investment immigration has exceeded applications from any other country or region.So why do so many of the rich in China choose to move out? How will this country be affected by the so called “migration tide”.Better education and robust law system are among 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 overseas.In a violent contrast to Chinese rocketing economy, our education level is still left far behind that of some foreign country, especially the US.People who have made wealth in the past 30 years and subsequently seek better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of their children, join the migration army.Secondly, unlike some who concern about children education much more, other rich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curity of their asset.They are worrying about their asset safety in China, and strongly believe that,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foreign laws which are nearly to perfection, they will live a life of ease.It can be seen that after obtaining great deal of wealth, rich people in China are obviously pursuing a better living condition, either for their children or themselves.So the question is raised that will this emigration affect China negatively.I say yes, but not as seriously as many think.China witnessed two migration tides before, one in the late70’s, another early 90’s.From these two, the nowadays migration differs in some aspects.The emigrants are no longer poor students only with a resolution to bring back to their motherland cutting 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verseas, instead they wave goodbyes to China taking with them substantial wealth and many of them are still top-notch intellectuals.It is almost certain that, from this perspective, emigration will undermine China on the way to her rise.However, in my perspective of view, this kind of migration will in some way make China much more influential in the world.The current western world still knows China too little, especially in terms of common citizens.Citing India for example, we can see a similar tide took place in India in the 60’s, which once drew attention and concerns in Indian government and society.Several decades later, these Indian emigrants still keep in bond with their motherland, and improve the image of Indians, thus lift the status of India in the world.So I expect Chinese emigrants will also contribute to China’s success in a different but profound way.Migration tide this time indicates that China, who is on the way of great economy increase, still has more flaws to be perfected, when compared with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But we needn’t worry too much.Maybe it’s not a bad thing when looking back several decades later.

从移民问题到英国脱欧公投 篇5

移民是一个自古以来就长久存在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欧洲就会显得尤为复杂——当移民是难民,且大部分是与欧洲大陆人极为不同的伊斯兰地区逃难者,这个问题就变得异常敏感——恐怖主义,福利削减和社会安全等。

从2015年开始,明显可以看到的是“难民”“移民”字眼的出现率的突然增加和由此展开的一系列谈话。但诸多讨论中基本都是在国别或欧盟的层面上展开, 虽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人口学、地理学甚至心理学等众多学科, 却鲜有明确将其作为一个国际政治主题来论述。即使这是个历史问题,且从三角贸易就开始,到如今几转情势,但大概是因为欧盟各国移民政策及其接受程度差异甚远,移民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真正”的“重视”。到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前,即使有巴黎爆炸事件的发生,后续事件和后接的会议的频增,欧洲人民对于移民话题的热度还是逐渐冷却——不过大情势是移民话题持续升温。尤其是在英国脱欧公投的提出之后,前期准备和进行之中。

在公投前的一系列采访中可以发现,实际上英国人民更关心的是由这些伊斯兰非法移民者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削减。众所周知的是英国有着一套和欧盟其他国家迥异的——或者说其实每个国家的本都不一样,只不过欧盟“强硬地”把他们杂糅在了一起。而非法移民者对社会治安的破坏,对社会福利的刮去是使得英国人民不是很开心。但究竟是些什么人在“刮去”英国本土人的利益呢?

追溯移民之始——向内移民之始,不算遥远的二战后,重建欧洲所需的劳工其实来自于世界各地。相比较土耳其的流向德国,英国更多的是接受着来自他英联邦体系中的劳动者。而在19世纪甚至更早以前,欧洲大陆,尤其是英法等国,更多的是向外移民——或者说殖民的。所以说其实英国所接融的,是和他有较近“血缘”的,有较深“文化渊源”的人民。而另外两种移民——欧洲内部的“移民”——人口流动,和有着较大种族、肤色、文化价值、生活习俗、家庭伦理等方面差异的,容易辨认,失业率高, 多数仍保留着来源国的文化教传统, 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移民”,在海洋的阻隔下,难民的希望恐怕还难以完全投入女王的怀抱。而英国相较于其他欧盟国家,其实更关注于的似乎是伤害值略低的欧洲内部的人口流动——比如来自波兰人的抢工的威胁。而如今所代指的危及人身安全的“危险人士”在欧洲大陆上流动的同时已经被稀释。

但英国人民觉得是因为加入了欧盟而使得人口流动变得频繁,而使得他们的社会福利削减。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闭关锁国”的思想——甚至由于英国各地区之特性,即使有苏格兰等的支持,没人预料到结果是脱离,倒是印证了英国还是“老人”多——一些青年小伙们在“感受”欧盟的“好处”后觉得跟着欧盟也没什么不好,况且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其他欧盟国家还相对隔离——起码社会安全方面还是高一点的。

移民到中国 篇6

新移民在西方国家生活的第一关是语言。英语语言基础差的与当地人交流像听天书,日常交流主要借助手势,日常生活交流马马虎虎尚可凑合,生意上做交易和看病时沟通更觉困难。即便技术移民可以阅读英文书刊,但是日常听力、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都有困难,加上文化习惯上的差异,总觉得与西方人沟通的时候隔着一层纸,觉得似懂非懂,不适应,尤其是口语中的语境、俚语、典故、习惯用语和在国内书本上学习的英语差别很大。很多新移民特别害怕接听当地人的电话,语速快又看不到对方表情,叽里咕噜听不懂,不知道怎么回答,心里干着急。由此可见,语言障碍依然是新移民就业和创业所面临的第一难题,而且还增加了融入主流社会的难度和对自己将要在下半生定居的国家的陌生感。

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就是人评判事物的总标准,人们往往用它衡量是非对错。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价值观基本上都是从国内带来的,与西方价值观差异很大,他们大都有很强的追求成功的愿望、显示优越的攀比心理、看重金钱的“实用主义哲学”、重视后代教育、官本位的等级观念、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而西方价值观注重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追求个人享乐、在财产和子女等方面不攀比、没有等级观念、不干预子女学业、婚姻和工作等。当新移民遇到中西价值观冲突时,有些人会感到不适应,有的对西方价值观会抵触和排斥,不仅给新移民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增加了困难,而且心理上还会产生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

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主流群体是中年人,35-55岁之间者占多数。他们大部分是技术精英和商业上的成功人士,当然也有贪官,他们约占总数1%,不是移民的主流群体。大多数新移民的动机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西方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技术精英希望在西方国家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意靠低眉顺眼地巴结领导吃饭,可是他们来到西方国家之后却发现,想找到一份专业对口、体面和收入高的工作很难,心理落差很大。投资移民经济上大多比较优越,没有生存压力,有的是为了改善生存环境,有的为了保障私有财产的安全,有的为了让子女接受西方先进的教育,有的是为了寻找西方国家的人权保护,等等,不一而足。新移民来到西方国家,如果梦想中的人生价值追求与现在所得到的幸福感是一致的,他们就会感到很幸福;如果不一致,还不如在国内生活水准高,就会感到失落和沮丧。对于一些生活艰难的技术移民来说,似乎移民的人生抉择像寓言里的“皇帝的新装”一样,谁也不愿意说破,最近甚至有相当比例的技术移民流露出对移民的后悔心情。可是为了面子回国时从来不好意思向亲友说实话。

职业身份差异

职业身份是人在工作上所体现的被世俗文化认可的社会身份。由于西方国家与中国大陆的制度不同,人们的职业观念和文化理念也不一样。在中国大陆,职业不仅代表着工作,而且还代表着身份的贵贱和社会地位的高低。一般来说,机关干部、企业家、高级知识分子和管理层的金领、白领等职业人士,具有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上的优越感。社会上人们普遍存在着职业身份歧视,企业家看不起个体户,白领看不起蓝领,公务员看不起工人,工人看不起民工,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而西方国家从制度到人们的观念上,都十分平等,市长和市民,大学教授和出租车司机都是一种职业,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没有职业身份的歧视。来到加拿大以后,很多技术移民很难找到一个有头有脸有身份的好工作,投资移民也很难拥有一个可以由自己得心应手操控的生意,所以他们在心理上普遍会产生失落感和不适感,对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缺乏足够的信心,为自己发挥不了长处和实现人生价值而苦恼。

生存环境差异

平时人们所说的生活环境是指居住环境、社区文化和日常生活条件,主要是指微观环境;而生存环境,包括微观的生活环境,也包括宏观的社会、政治、法律、治安、文化、习俗、人文环境等更加广泛的内容。人生有得必有失。每个新移民心里都有一杆秤,自己会权衡利弊得失。根据笔者本人接触到的上百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加拿大新移民估计,约占七成的新移民家庭对加拿大生存环境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几乎是百分之百地喜欢西方生存环境的是那些跟着父母移民的少年儿童,他们没有在中国时繁重的功课负担和考试压力,性格上可以自由发展和自然成长,他们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他们的父母也只好跟着他们“被幸福”。

新移民觉得离开了中国大陆那种趋炎附势、官本位、特权腐败潜规则横行、阳奉阴违、盘根错节的人文环境,以及被严重污染的自然环境,远离了“污染源”,心里干净多了。到了西方国家,心灵自由了,文化多元了,环境改善了,只要不触犯法律,没有任何人对你指手画脚,一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不过,有过去的“大国自豪感”成为西方国家的“少数民族”心理上还是免不了有些落差,他们希望在与华人老移民的圈子能够找到一些同宗同族的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这样至少可以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和环境上的陌生感。

家庭成员的亲情差异

亲情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和寄托心灵安全感的温馨港湾。许多中国新移民都感受到,西方家庭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与中国反差很大。西方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个性独立,对父母没有中国孩子那么深的依赖和那么亲密的关系,而中国的子女对父母依赖心理重,对父母的关系亲密、孝顺、感恩。新移民的孩子很快受到西方价值观、生存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资排辈、压抑个性的文化。不过,如果他们的父母没有同步变化,就会加大“代沟”。新环境的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夫妻关系。有的夫妻,一些新移民在国内的时候男主外、女主内是相对平衡的;可是到了国外两口子都没工作,经常会出现争吵;还有的女强男弱型夫妻,来到国外之后女人的长处发挥不了,找工作时倒是男人的力气占了上风,这就失去了多年形成的夫妻心理上的平衡,感情上开始出现裂痕。也有的夫妻突然有了大把的时间单独相处,却吃惊地发现自己居然根本不爱对方,于是就出现了感情危机,导致婚变。还有的新移民与自己的父母发生观念上的冲突,孩子看不惯老人捡东西、节俭;老人看不惯子女生活中的浪费,加深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新移民家庭成员之间需要兼容和包容的家庭文化氛围,这样可以减少摩擦。

nlc202309030604

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加拿大倡导多元文化,在法律、政策和社区人文关怀上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包容,他们没有职业、宗族、出身、性别、地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歧视。尤其是社交场合,大家都很文明、礼貌、尊重隐私等,从来不给人难堪,也极少有看不起他人的傲慢无礼行为和态度。新移民说面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们必须承认当地文化的主流地位,自己的是外来的移民文化处于从属地位。在坚持和保留自己的母国文化的同时,必须接受和融入当地主流文化。融合好了,可以享受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好处;融合不好,两种文化会发生冲突和排斥,会感到文化上的分裂感和不适应,这是所有新移民必须面对的课题和难题。

社交习惯差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中国人都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中西方人的交友方式不同。中国新移民过去养成了熟人圈子交朋友的习惯,并且有“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功利色彩,甚至把“是否有利用价值”作为衡量某个人是否值得交往的标准。然而西方社会的交往不同。他们交朋友重友情,但是更讲原则,他们人格高度独立,请客吃饭是AA制,基本上没有利用他人或者占便宜的功利想法。新移民习惯于用移民来的时间长短来给界定移民资格,利用乡党文化寻找类似在国内的同乡、同学、同事之类的社会关系,很少与当地主流社会打交道。总有一种“边缘人”的感觉,很难进入主流社会的交际圈。新移民群体普遍有身份感模糊或者失去身份感的失落心态。

法制公序差异

西方是法制社会,中国是人情社会。在西方社会,法律和国家机器的权威绝对是不容许被挑衅和亵渎的。如果你想搞特权,以身试法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不像在中国大陆,交通违章、建筑违章、强制拆迁等,只要有权有钱就可以超越法律,享受法外特权。西方社会遇到民事或者其他法律纠纷,找熟人关系没有用,闹不好还可能把自己送进监狱。加拿大多伦多的华人媒体上曾经报道过一个华人移民因为违章建筑和政府打官司的案例。华人家庭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在国内养成了认死理的习惯,违章所建的面积不大,拆除也没有多少损失,可是他们觉得自己很冤枉,坚持不拆除,结果官司打了6年还是败诉,诉讼费和律师费花去几十万,付出的代价几乎可以买一套新房子。何苦呢?个别新移民会把过去的处事习惯带到西方社会,但是找关系“摆平”法律在西方社会根本行不通。

为自己而活和攀比心理的差异

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移民大多喜欢攀比,这些习惯都是从国内带来的。他们只有在与他人的攀比中才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找到人生成功的那么一种感觉,才可以看出自己的社会地位比自己的同类优越。华人喜欢攀比物质条件的优越,比如炫富、比房子大、比汽车豪华、比儿女上名校和学习成绩排名靠前,如果攀比中发现自己具有优势,就会沾沾自喜,认为很成功、很幸福;如果攀比中自己不如他人,就会感到很失败、很失落。可是,西方人没有攀比获得优越感的习惯。他们更注重心灵的自由、个性的张扬、对异性的吸引力和个人体验的幸福,不需要他人评判自己的幸福,与华人格格不入。所以多数华人喜欢在自己的同族圈子里混,一方面避免文化心理上的孤独感,另一方面可以像在国内一样,通过攀比获得一点可怜的心理满足和成功感,嘴上说融入,心理上依然排斥西方文化。

子女教育的环境与理念差异

很多新移民是为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决定移民的。中西方教育差异很大。中国教育重视书本知识和分数,明显优势,考试容易得高分,可是谋生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西方教育尊重人格、个性心态、创新思维、情商和生存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一些中国移民家长还是习惯于看孩子分数、名次,并且鼓励孩子报很多才艺班,实在没有太大必要,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发展较好。新移民的后代身上有利于形成一种“合金文化”,这是一种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精英文化。笔者预言,在未来30年中,生存在海外的3000多万华人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在政界、商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将涌现一大批精英人才,遍布世界的中华儿女将像犹太人一样,成为世界上诞生精英人物和杰出人才最多的民族。

上一篇:修复方式论文下一篇:民俗文化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