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中洒文化

2024-10-23

旅游发展中洒文化(共9篇)

旅游发展中洒文化 篇1

一、发掘资源, 展示优势看现状

荆州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省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多余处, 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 包括楚纪南城在内的古城遗址5处, 楚文化遗址73处, 大型古墓葬1000余处。有关帝庙、乌林古战场、华容古道等三国文化遗址;还有融山、水、洞、林、泉于一体的洈水风景区, 生态和谐的石首天鹅洲湿地及白鳍豚和麋鹿自然保护区, 以及尽显渔家风情的洪湖蓝田风景区。

荆州是江汉原始文化的发散地和中心。荆州的文化遗存纵跨人类活动的各个阶段。鸡公山遗址距今5万多年, 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平原居住的空白;数以百计的新石器时代城背溪、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不同时期文化遗址的陆续发现, 日益清晰地展示出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完整系列。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楚国在荆州定都长达411年, 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先民创造了足以与当时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其精湛的纺织、冶炼、锻铸、髹漆工艺以及老 (子) 庄 (子) 哲学, 庄、骚文学等大放异彩, 鲜艳夺目的楚文化, 几乎囊括了周代文化的大半精华。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汇聚地和中心。三国时期, 魏、蜀、吴金戈铁马, 兵戎相见, 为争夺荆州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征战, 《三国演义》120回就有72回写荆州。“刘备借荆州”、“孙权讨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演绎在荆州的历史活剧更是海内外妇孺皆知的千古佳语。

荆州是江汉民俗文化的集成地和中心。荆州地处江汉平原中心, 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它成为一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巨型民俗文化宝库, 浪漫抒情的巫歌楚舞, 享誉四方的艺曲戏剧 (楚剧、汉剧、马山民歌、木偶皮影) , 匠心独运的髹漆、刺绣、竹筒、青铜器、根雕、木艺, 名扬天下的宫庭八宝美食、三国名菜, 韵味无穷的民风民俗以及体现奋勇争先精神的龙舟竟渡和崇凤情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荆州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建成对外开放和经营的各类景区景点65处, 其中国家4A级景区3处, 3A级景区3处, 2A级景区4处,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1个, 国家深林公园3个, 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 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 星级宾馆36家, 旅行社43家, 旅游从业人员3万人。2009年接待国内游客650万人次, 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4.77亿元。

二、反思症结, 着眼开放找差距

第一, 资源利用不足。在荆州, 拾一片瓦砾, 可诉说中华文明的源头;捧一把黄土, 能包涵五千年的沧桑。但是对文化资源利用得很不充分。一是发掘不够。对荆楚文化的发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文化遗迹和历史掌故在视而不见中逐步被人淡忘, 甚至失传。二是品位不高。文化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利用效果及其品位, 不能与楚文化、三国文化、江汉原始文化以及江汉民俗文化的品牌和中心地位相匹配。三是品牌不一。荆州文化资源丰富, 可是时而打楚文化牌, 时而亮三国文化牌;时而划龙舟, 时而崇凤凰;时而推屈原, 时而拜关公……缺乏统一的整体的和持续一致的构思, 导致本来是优势的东西却被别人抢先占领, 机遇就在犹豫和变化中延误。

第二, 管理体制不顺。荆州的文化资源客观上存在着条块分割、相互交错和各自为政的现象, 仅就荆州城区而言, 文化旅游景点分散于荆州区、沙市区和市直的文物、建委、水利、民宗、林业等部门, 荆州古城墙还存在着文物、建委、名城办和荆州区多头管理的现象。旅游资源的整合, 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 旅游产品的打造和营销很难协调统一, 由于各自利益的趋动, 政出多门, 相互打架, 制约和阻碍旅游业发展。

第三, 资金渠道不畅。由于荆州市财政困难, 政府每年对旅游的投入十分有限, 每年仅限有旅游产品的促销活动按最低标准需要资金300万元, 而财政每年的预算列支只有20万元, 连支付宣传资料的印制费都不够, 更谈不上进行市场开拓和景点建设投入了。只有依靠招商引资筹集建设资金, 但资源分割, 各自为政, 项目招商很难协调, 致使资金难以引进。

第四, 开拓能力不强。荆州的文化旅游企业“小、散、弱、差”, 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和市场, 缺乏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发展受到制约。一是发展思路不宽。旅游企业对组织本地游客出区出境游十分积极, 而对把外地游客吸引到荆州却缺乏应有的思考和开拓。二是目标定位不高。由于文化旅游企业对目标市场和自身应有的价值缺乏研究, “小家子气”严重, 没有也无力在旅游市场中找准自己应有的最佳位置。三是市场拓展不力。主要表现在拓展市场的力度不够, 效果不好。

三、抢抓机遇, 创新思路谋发展

1、升华文化理念, 营造旅游氛围

(1) 从部门文化向社会文化推进。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 内容丰富多彩, 其遗存形式和传承方式多种多样, 要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加以继承和发扬。一是扩充培育主体。要克服过去那种仅仅由宣传、教育、文化等单一部门抓文化的现象, 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政府及其各个职能部门尤其是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部门要共同发掘、培育、继承和光大荆楚文化, 使其根据各自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职能, 培育和发展与荆楚文化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部门和行业文化, 真正形成“全社会办文化”的格局。二是拓展传承载体。荆州文化载体多姿多彩, 就宏观而言:三国故都蜚声海内外, 极具古文化内蕴, 是人们仰慕的地方, 是承载荆州文化的主要载体。从微观上看:荆州博物馆、玄妙观、三管笔、张居正街、张飞一担土等极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都是拓展、传承荆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要以之为依托, 不断向学校、企业、街道等方向延伸, 以此来带动整个城区的布局、环境绿化的营造, 不断发掘荆楚文化的底蕴, 展示荆楚文化的深刻内涵, 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风格。三是提升全体市民的文化素养, 使市民素质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相适应, 形成人人崇高文化, 个个讲究素养的良好社会风尚。

(2) 从零散文化向整体文化推进。对民间流传的有关荆楚文化的一个个零星的片断, 特别是一些传奇性和神话般的历史典故和传说, 要根据其内涵和历史, 归属进行整理、加工、完善尽可能地还原其本来的面目;对流传时代久远或承接失误而濒于失传的民间文化要进行抢救性发掘, 不断地还原和丰富荆楚文化的内容;要不断地抢占楚文化、三国文化、江汉民俗文化的制高点, 与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中心地位相匹配。同时要对遗存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 形成完整的荆楚文化体系, 增强荆楚文化的整体效应和感召力。

(3) 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推进。楚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借助这些辉煌历史, 创造更加绚丽夺目的现代文化, 形成与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人文理念、精神风貌、发展环境以及适合荆州特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模式。要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有标杆、有亮点、有氛围”形成既有古文化踪迹, 又有现代文化特色的荆州文化。

(4) 从精神文化向产业文化推进。荆州的文化遗存纵跨人类活动的各个历史阶段, 逐步形成江汉原始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江汉民俗文化乃至长江水文化的中心, 这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荆州的区域优势, 结合江汉平原的产业特点, 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 特别是文化人才和精湛技艺, 广泛吸纳海内外资金、技术、成果, 把精神的变物质的, 把无形的变有形的, 加快文化产品商品化、文化行业产业化的进程。

2、发掘文化潜能, 构造旅游基础

(1) 把“远”文化变“近”。“最原始的往往是最现代的;最幼稚的往往是最成熟的”。荆州历史悠久, 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 历时500余年, 又是三国时期争夺的中心, 具有超乎寻常的历史沉淀与原汁原味的人文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荆州开发返朴归真的古文明探幽游, 展现出一片广阔天地。要展现这些古朴的文化遗迹, 充分展现古都形象, 将一些抽象的历史掌故用形象化手段充分显现, 使观赏者看得见, 摸得着。

(2) 把“死”文化变“活”。荆州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文物大市之一, 星罗棋布的江汉原始文化遗存、楚都纪南城、八岭山古墓群、荆州古城墙等都是一座座文化宝库;地下文物也十分丰富, 出土文物14万余件, 特别是改写世界军事史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予, 改写世界纺织史的马山“丝绸宝库”以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具类型的西汉男尸, 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稀世珍宝。激活这些文物资源将形成一个个亮点。要采取举办展览和模拟等方式与海内外交流, 把这些珍奇的、历史悠久的、僵死的、古板的东西盘活, 使之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3) 把“静”文化变“动”。古城荆州岁月沧桑, 发生过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 在民间流传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 特别是荆州作为三国时期的军事要地, 一篇篇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都在这里上演或与这里有关。要把这些历史故事、轶事遗迹等用传统的文化活动和现代媒体以及饱含文化内涵和无限商机的大型节庆活动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传承, 绘声绘色地充分展示历史文化遗存, 使整个古城更富生机, 更具活力。

(4) 把“旧”文化变“新”。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荆州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品牌, 这是荆州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特别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巫歌楚舞、艺曲戏剧等, 别具一格, 魅力无穷。我们要有效地加以继承、发扬和光大, 更不断地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要把历史文化变成新时代文化, 赋予其新时期特色的内涵, 并用现代表现手法进行展示和传承, 为现代人服务, 使其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3、集合文化资源, 打造旅游精品

(1) 以遗存为基础, 再现古都风采。一是复建楚国故都。在楚纪南城附近还原建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楚城, 客观地再现楚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俗, 并通过游客的直接参与, 亲身感受楚文化的真谛。二是建设文博中心。以国家旅游局评定的“AAAA”级旅游景点荆州博物馆为龙头, 充分利用荆州丰富的文物资源, 并发挥文物大市的辐射和积聚作用, 广泛吸纳本地和外埠民间文博资源, 建成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多、品种最全、品位最高的文博中心。三是开发楚王陵园。荆州城西的八岭山, 山清水秀, 是块风水宝地, 是楚国的王公贵族“安息”的地方。保护和开发楚王陵园, 并把这块灵验的宝地建设成现代化享受的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前景十分广阔。

(2) 以故事为线索, 演绎历史传奇。荆州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其成为闻名遐迩的古战场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特别是三国时代争夺的中心。开辟三国旅游专线, 重现三国人物鲜活的故事, 感触其恢弘壮阔、运筹计谋以及智勇忠义, 其味融融。钟灵毓秀的荆楚大地人杰地灵, 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 屈原、宋玉、老子、庄子、楚庄王、孙叔敖、张居正等, 以名人轶事为纽带, 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 将产生巨大的震动效应。

(3) 以古城为载体, 拓展民俗游艺。荆州古城距今2800多年, 其保存之完整, 历史之悠久, 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均属罕见, 堪称人类古代城垣建筑史上的丰碑。疏通护城河, 完整配套设施, 还原古城“砖、土、水”三城的原貌, 在古城内外根据民间广泛流传的斗智、斗巧、斗力的传统游艺规则, 借助现代高科学手段和声、光、电等技术, 开展各种传统的民俗游艺活动, 建设中国中部地区独具特色传统艺竞技娱乐中心。

(4) 以民俗为依托, 建立快乐产业。荆州, 孕育了代表荆楚文化的民俗艺术, 造就了成百上千的民俗艺术家和能工巧匠, 产生了包括20多个门类的艺术精品100多种, 可供开发的达2000多件。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许多作品参加过全国和国际性大型艺术作品展览, 被海内外收藏家珍藏。拯救、挖掘、利用民俗艺术, 大力开发民俗工艺品加工业, 实现工艺品向旅游商品转化, 应成为荆州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支点。

摘要:荆州, 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美丽、神奇、富庶的雄姿, 镶嵌在江汉平原腹地和中国版图几何中心, 她东连武汉, 西接巴蜀, 南抵萧湘, 北达中原, 历来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荆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美誉, 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关键词:荆州,旅游经济,文化,资源

旅游发展中洒文化 篇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业竞争力的核心。文化的本质又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它天然地融合和体现于旅游全过程。旅游者出行最大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文化赋予旅游生命力。文化旅游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一)以规划为引导,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一是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武汉市文化旅游资源共涉及6个大类、20个亚类、72个基本类型,共计281个资源单体。其中,包括以历史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博纪念馆和现代的文化设施、特色功能街区、大众化文化娱乐场所等为代表的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以节庆活动、文化艺术等为代表的无形文化旅游资源。二是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的发展目标。充分发现和挖掘武汉都市文化资源,整合城市综合文化资源优势,力争到2015年,形成较为成熟的紧密结合武汉现代都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凸显在武汉城市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商

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旅游城市,成为国内著名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胜地和国家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中部地区旅游集散中心、组织中心与接待中心。文化旅游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龙头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先导。

三是确定了以中心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滨江滨湖文化休闲游、都市文化体验游、商贸会展休闲游、江城动感娱乐游等四大旅游产品系列。

(二)以项目为抓手,增强文化旅游发展动力。

去年,我局积极推进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武汉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区、世茂嘉年华等总投资额达1834.44亿元的28个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其中,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一期)、楚河汉街(一期)、万达威斯汀酒店、铁桥建国大酒店等项目相继竣工并对外营业,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大招商力度,签约引进了华中影视文化城、木兰花园、武汉鲁湖国际垂钓中心3个总投资达60亿元的旅游项目。策划储备了东方马都、汉南区五湖湿地生态文化园等13个总投资达384.2亿元的重大旅游项目,增强了旅游发展后劲。

(三)以产品为载体,提升旅游资源整合。

我局积极协调各方利益,联合市公交集团开通推出8个主题20条精品旅游线路,揽括“大江大湖大武汉”特色观光游、红色旅游、异域风情之旅等主题,涉及市内一日游、省外游以及出境旅游时尚精品线路;推出名人足迹游、租界建筑游、都市风情游等12条推荐市内游观光线路。观光车将市内景区和旅游要素串联在一起,基本涵盖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著名景点,车内除了配有GPS导航系统外,还配有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自动语音导游系统,对外地的商旅客人提供了极大方便,使武汉市内一日游更具系统性、便捷性。

(四)着力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健全旅游营销网络。一是以辛亥百年为契机,依托高铁交通优势,围绕“樱花热”和“辛亥首义”两大主题,在珠三角地区发放武汉旅游护照樱花版和辛亥首义版2万本,激发了珠三角地区市民的热情。樱花节期间,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最高接待量达20万/天〃人次。据携程网对广东地区出游情况的监测,春季到汉赏樱花已成为广东市民出游的首选之一。二是有计划性地组团赴广州、中山、南京、长沙、深圳、无锡、苏州等16个地区开展了30多场次旅游促销,参加境外旅游会展6次,策划推出了48条省内旅游线路,31条市内旅游线路;邀请韩国、日本、俄罗斯、中铁联盟等海内外旅行商近7批次来汉踩线,巩固和拓展了国内外客源市场,保证了我市境内外游客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三是坚持“办节为民,为民办节”的宗旨,继续围绕“知音江城”的主题,举办了第十届武汉国际旅游节,推出的 “中华婚典”、“帐篷音乐节”

等活动,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喜爱,进一步彰显了武汉“文化江城、休闲江城”的魅力。

为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理念,提升操作力,以抓规划引动、项目推动、市场联动为工作着力点,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完成全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确定文化旅游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尽快编制《武汉市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加强政策调研,尽快促成出台《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投资开发文化旅游的创业积极性。三是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新机制,探索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将黄陂区木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包装,统一规划,联合营销,增强发展实力和后劲。四是继续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统一调度,积极跟进一些引资性的建设项目,尽快促成投资方尽早决策,争取项目早日催化落地,生根开花。五是加强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研发设计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着力做好传统工艺品的研发工作,优化销售网络,不断提高购物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

发展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放眼长远又要关注当前,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就我市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规划为引导,注重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谋划。要实现文化资源旅游化,必须从发掘整理开始,在研究谋划中找准优势,明确发展方向。要注重谋划的专业性,充分发挥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梳理、分类、甄别、演绎等。要注重谋划的针对性,坚持理论研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立旅游企业和专家学者定期交流沟通机制。要注重谋划的广泛性,鼓励广大群众广泛搜集旅游素材,积极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谋划,形成人人关心文化旅游、人人参与文化旅游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产品为抓手,大力整合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武汉市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门类多,要把内容相关、区位相近、功能相仿的资源融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在共生共荣中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要围绕主题进行整合,以旅游主题为红线,通盘考虑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有机整合遍布全省各地的旅游景点,使这些零散的珍珠形成一条条精品旅游项链。围绕区域进行整合,根据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带(区)。

五是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文化旅游业是高品位产业,高水平营销必不可少,必须创新营销理念和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推广活动,增强武汉文化旅游的震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开展整体营销,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企业界限,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抓好重点营销,细分客源市场,根据不同的游客需求和不同的客源地特点,组合包装不同的旅游产品,实施不同的营销模式,积极开展有针对性、深入性的营销活动。推动合作营销,加强与周边省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客源地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的联动营销机制。

茶文化旅游发展初探 篇3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业,旅游开发

1 中国茶文化概述

1.1 茶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到西汉时期, 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 即湖南的茶陵。东汉华佗《食经》有载:“苦茶久食, 益意思”, 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两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制度形成, 帝王、贵族聚敛成风, 一般官吏乃至士人以夸豪斗富为荣。鉴于此, 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养廉”的问题, 如陆纳、桓温等便以茶代酒。在这里, 茶这一饮品开始产生社会功用, 成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手段。

茶文化与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思想也在发生碰撞, 道家认为茶是帮助炼“内丹”, 升清降浊, 轻身换骨, 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佛家则认为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饮茶仪式和思想原理, 但茶已脱离单纯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 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 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1.2 茶文化的社会价值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茶文化倡导无私奉献, 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契合的。人们在茶文化的感染下, 心态平衡, 缓解现代社会压力下的精神困惑, 提升内在精神修养和文化素质。茶文化还将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成为一种必要的社交方式, 更好地协调彼此间的相互关系, 主张义重于利。更为重要的是, 人们在体验茶文化的过程中, 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 更好地应付人生的挑战。

(2) 茶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丰富文化生活, 搞好社区文明建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 人们在品尝名茶、茶点, 欣赏茶具, 观看茶俗茶艺的过程中, 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精神享受。茶文化还可以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 起到创建精神文明, 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3) 茶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开放, 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民族的, 就是世界的。茶文化是中国五年年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符号之一。以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形式将中国推向世界, 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如上海市闸北区连续四届举办国际茶文化节, 提高了闸北区对内对外的知名度。当今社会, 国际茶文化频繁交流, 使中国茶文化跨越国界, 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2 茶文化旅游及其影响

2.1 茶文化旅游的内涵

简单地说, 茶文化旅游的定义是指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展开的系列旅游活动, 是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产物。从外延上看, 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等方面, 来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将茶叶的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茶文化旅游的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 以茶区生产为基础, 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 以茶为载体, 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 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2.2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 茶文化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 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半个多世纪以来, 我国茶叶的产量大量增加, 这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82年, 在杭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 在湖北成立了“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 北京成立了“中国茶人联谊会”;1991年, 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正式开放;1993年,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州成立;1998年, 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以上成果都表明, 茶文化为各地区、各社会团体所重视, 并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茶文化旅游已成规模。

各地的茶文化旅游不仅在国内大热, 还吸引了日本、韩国、美国及港台地区的民众前来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茶叶节”, 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 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等产茶胜地也都举办了各式各样的茶叶节, 吸引大批量的游客前来观摩, 是各地区旅游业的生力军。

现今,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 生活在都市里的居民渴望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享受大自然和乡村的特有风貌、生态气息, 乡村休闲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茶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都市人群体会不一样的旅游经验。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文化的内涵激发了国际友人的极大兴趣, 到我国旅游观光的国外游客迅速增加, 原来的旅游资源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必然要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 其中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3 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

3.1 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开放度不高

近年来, 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旅游市场仍相对保守, 局限性大, 市场开放度不高。各地的茶文化虽进行过短暂的对外交流, 但其发展仍限于当地, 得不到更广阔的客源市场。在国际市场方面, 我国的茶文化旅游更为落后, 在内涵扩充方面及市场推广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目前, 经营茶文化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 在世界范围内既缺少网络, 实力单薄, 以致统而不活。

3.2 我国茶产地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滞后

旅游的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较大, 旅游者, 特别是国外旅游者对食、宿、行、游、购、娱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都要求现代、舒适。因此, 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大力发展, 而资金便是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更为低下, 政府财政比较困难, 而西部地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依托基地, 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就是解决其资金短缺的现状。

从横向上比较,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对旅游设施的物质投入较少, 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 花钱多的项目上不去, 只能因陋就简。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部分旅游景点, 交通不够便捷, 民航不能直接到达, 或由于航班限制, 客运能力差, 如四川阿坝州的九寨沟、黄龙景区, 空有名气, 而旅游的可进入性不强。加上邮电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茶文化旅游如果没有良好的旅游及相关服务设施和完善的软、硬环境, 是难以大量吸引客源的。

我国旅游业在利用外资方面, 因有的项目开放, 有的不开放, 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对景点建设, 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 外资不能插足, 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 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此外, 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的通病。茶文化旅游是近期才被大众所关注认可的, 此种旅游消费品种单调, 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 不能引导旅游消费。大多数游客只是“看客”的身份, 很少投入其中, 参与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4 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初探

4.1 以生态旅游推进茶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 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茶文化旅游而言, 我们要通过茶文化促进会、研究会、茶叶学会等政府或民间组织与旅游企业经营公司合作, 开辟茶文化专线旅游, 组织旅游者到我国茶乡、茶叶生产基地、茶公园进行绿色漫游, 参加采茶、制茶活动, 与村民一道唱茶歌、跳茶舞, 体验茶人之乐。还可在国内主要旅游线途中设茶艺馆、茶文化展示厅、名茶展销点, 使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后到这些地方小憩, 欣赏茶艺表演, 品评各种名茶。

4.2 对茶文化实现深度开发

和其它旅游形式一样, 茶文化旅游也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属性, 对茶文化的深度开发, 需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 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茶文化的物质层面注重茶叶的品质、茶具的品味等方面, 如江苏宜兴紫砂陶是一种专业的茶具, 应进行配套开发。在人文层面上, 主要体现为茶艺、茶俗等方方面面, 可将其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如舞蹈、戏曲、音乐等方面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 赏心悦目的茶艺表演便与《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传统戏曲舞蹈结合的天衣无缝, 给中外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观摩体验, 非常直观地弘扬了中华传统茶文化。此外, 还可建立观光茶园, 与一般茶园有别的是, 观光茶园是专供旅游者参观游览、休闲度假的茶园, 应有风景可观, 有茶可品, 有茶的纪念品可购, 将旅游六大要素组合起来, 呈献给游客全方位的旅游产品。

5 结语

综上所述,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其社会价值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茶文化旅游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 茶文化旅游存在诸多问题。对其进行合理开发, 应坚持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 对其进行文化内涵挖掘和产品化加工——即将茶文化与旅游业其他要素进行整合, 形成新型复合性旅游产品, 再对之进行科学有效的市场宣传。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 应树立长远观念, 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 使茶文化旅游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

参考文献

[1]徐明.茶与茶文化[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9.

[2]黎洁, 赵文红.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

[3]李丹.茶文化[M].内蒙古出版社, 2004.

旅游发展中洒文化 篇4

摘要:中国旅游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叙述了旅游文化的特征,阐述了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概念解析

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以旅游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和以旅游介体为媒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旅游业则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二、关系阐述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有在为旅游业服务过程中才会生机无限,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细致来说,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弘扬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旅游文化得以丰富发展和提高。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外出旅游的动机在于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文化还是旅游产品的根本特性,是旅游者最根本的追求与向往,换言之,旅游业生产销售的核心产品必须是拥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因此,旅游开发景区要注重文化内涵,强调文化品味,走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文化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有助于积累或形成旅游业的最终产品即“美好的回忆”,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

三、旅游文化对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关系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综合性、地域性、承袭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和服务性。

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换,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积淀深厚,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审美趋势、民族性格。旅游文化具有保存、交流、认知、规范、经济、审美、愉悦 启智、凝聚和教化的功能。

旅游业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

(二)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有助于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因此,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对我国国际旅游业具有极大的挑战,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完善我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旅游意识,改善旅游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学习旅游文化,对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爱好者来说,能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旅游资源文化和民族特性,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为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善,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项指标(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核心目标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能够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素养,加强旅游学科的建设,正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并且促进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新疆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篇5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

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它们相互促进, 相互抑制。从旅游的角度来说, 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交流, 文化伴随着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而传播, 从而为旅游景点当地的人民创造了发扬其本地文化的条件。从文化产业来讲, 文化也是旅游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是因为旅游的过程当中一定充斥着文化元素, 旅游和文化是伴生的。另外, 当游客旅游过程进行消费活动时, 也一定是为文化产品买单。所以, 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 是旅游的灵魂所在和文化的传播渠道

旅游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文化始终贯穿着旅游活动。这是因为旅游者之所以旅游, 是因为他们需要文化的交流, 旅游过程的消费也是为文化而买单, 旅游的特色之一就是各地的文化差异。所以说,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此外,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尽相同, 其所造成的民俗、民族文化差异是旅游的特色之一, 这些差异不但使旅游过程丰富多彩、让旅游者赏心悦目, 更是不断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旅游消费, 从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因此, 说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容毫不为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外出休闲的主要方式。为了迎合这一巨大需求, 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挖掘、发扬本地的传统文化, 以期形成自己的特色, 而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又必须以旅游为传播媒介。因此, 文化的传播是以旅游为载体的。除此之外, 由于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 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也随着旅游活动逐渐传播开来, 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因此文化是依靠旅游这一途径进行传播的。

(二)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旅游产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当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色和文化传统相结合时, 能够极大地提升旅游内涵并促进旅游者的精神享受, 这有利于该景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 旅游引起的各种文化交流, 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交流, 将会弘扬各地文化传统, 去粕存精, 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主要是通过文化旅游的服务和产品表现出来。文化旅游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 就是因为该旅游地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与其本身文化不同的文化产品。这说明了文化旅游的本质, 即提供与文化相关的服务和产品。可以这样说, 首先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 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其次文化旅游注重“文化”, 是以本地文化传统为根基的, 这种文化传统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而且, 文化旅游的主要消费是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途径来实现的, 而这些途径恰好能体现各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和传统。

二、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分析

(一)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新疆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位于欧亚大陆腹心, 毗邻南亚、西亚和中亚, 周边与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八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 并且拥有多个对外开放口岸, 是我国重要的对外通道。比较重要的口岸有红其拉甫、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口岸。如此独特的地理环境, 无疑让新疆有了发展旅游尤其是文化旅游的资本和潜力。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的旅游主流将是回归大自然。这一点, 新疆也不甘落后。新疆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著名的火焰山、喀纳斯湖、天山天池、那拉提大草原、乌尔禾魔鬼城、卡拉库里湖、赛里木湖、禾木村等, 符合现在和未来的旅游需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 都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 以及国家对于新疆制定的很多优惠政策, 新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旅游资源的方面来说, 新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很多资源都未完全开发到位。此外, 中国加入WTO以后, 旅游业作为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 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和投资机遇。

(二) 新疆文化旅游的劣势

由于面积太大, 新疆各景区之间相隔太远。各景观之间过于分散, 对于游客的旅行参观极为不便, 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新疆特殊的气候使得交通成为一个大问题, 虽然现在新疆的交通比起过去已有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受气候的影响仍然较大, 如进入那拉提、喀纳斯等景点就很不方便。此外, 不少景点的配套设施较差, 住宿、停车等基本设施匮乏, 使得长途跋涉的游客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从而降低了旅游体验。

新疆远离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 而这些地区是游客的重要来源地, 坐火车去新疆旅游会浪费太多时间, 而坐飞机去新疆费用太高, 不利于吸引回头客, 如京津唐地区、珠三角地区到新疆主要旅游景点的机票价格都十分高昂, 如此巨大的路费成本几乎和出境旅游相当。并且, 新疆旅游的淡季旺季差别十分明显, 旺季往往机票折扣较小, 这无疑不利于新疆的旅游发展。

新疆的部分旅游资源, 如丝绸之路的文化旅游, 和西部其他地区如陕西等地的旅游景点较为类似。而西北其他地区的交通条件要优于新疆, 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本打算去新疆旅游的游客。此外, 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出国旅游, 加之国外旅游成本越来越低, 以及我国其他旅游景点的大力度建设, 都对新疆的旅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对新疆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文化旅游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方式, 而新疆又具有文化旅游的基本条件, 如何发展新疆的文化旅游, 是新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新疆文化旅游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 产业化必不可少。而新疆目前的情况是, 大部分文化旅游景点都相当于“事业单位”, 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没有形成产业化, 导致了其旅游产品的粗放性。另外, 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是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所以, 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发展, 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发扬自己的民族特色上, 如果在发展新疆文化旅游的道路上一味追求现代化, 将是舍本求末, 不利于其文化旅游的发展

文化旅游是旅游的一种方式, 要发展文化旅游就一定先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 不管是前期投入, 还是概念宣传, 还是提高当地居民的积极性, 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在前期投入上, 各种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是必须的, 而政府此时可以把旅游业当成是高投资高回报的大好机会。在概念宣传方面, 政府的主导作用也十分明显。现在旅行社方面不管怎么做广告, 起到的效果也许还不如政府的一句话, 毕竟旅游者最留意的还是官方的宣传。此外,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干扰到当地一些居民的正常生活, 引起不满情绪, 此时政府应该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让他们明白开展旅游能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并实实在在地让他们得到利益。

(二)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商品, 树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形象

相比其他旅游发达地区而言, 新疆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所以应该想办法抓住游客旅游的各个环节, 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舒舒服服地消费旅游商品。首先, 要加强旅游商品的宣传。其次, 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不管是新疆本地的文化产品, 还是古玩、玉石等, 都有着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最后, 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拿石河子市来说, 石河子的旅游区域虽说不错, 但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还是很难取得较大收益。可以充分利用其周边环境, 如与之毗邻的玛纳斯和沙湾, 这样一结合, 对于石河子主打“军垦旅游”的发展就大有裨益。若继续扩大其旅游圈, 和天池、天山、吐鲁番等知名景区有机结合, 就更能互相利用其资源, 达到多方发展的目的。具体的结合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交通系统来实现, 让游客可以自由地往来于旅游圈内的各个景点, 另一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打包优惠政策, 让游客同时能游览旅游圈内的多个景点, 促进游客在区域内消费, 以达到提高收益的目的。

(三) 大力改善新疆的旅游环境

一个地方的旅游环境是能否吸引游客的重要指标。任何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 其旅游环境一定不会差。对于新疆来说, 这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提高新疆的旅游环境, 首先要大力开展绿化活动。新疆地处西北, 给人的印象是黄沙漫天、环境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兴趣。提高城市的绿化环境不但能够给游客以美的感官享受, 更能起到阻风抑沙的作用, 还可以提高游客对新疆的印象, 可谓是一举两得。其次, 加大旅游景点的建设力度。相比其他旅游大省而言, 新疆的旅游环境较为粗犷, 很多景点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 甚至有些地方连住宿、洗澡都成问题, 这样不但不利于游客的旅游体验, 更丧失了提高旅游收益的大好时机。大力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满足游客的吃喝玩乐等享受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 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前面已经说过, 现在新疆的很多景点相当于是事业单位, 相关从业人员抱着“铁饭碗”, 劳动积极性不高。这样难免会让一些没有得到应有服务的游客失望, 对新疆的旅游发展及口碑很不利。所以, 一方面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是改革旅游从业人员的聘用制度, 采用竞争上岗的措施, 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摘要:新疆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文化旅游本身和文化产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搞好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本文在介绍了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之间的辩证关系后, 又介绍了新疆文化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最后, 就新疆如何发展文化旅游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期能够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促进新疆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新疆

参考文献

[1]苏琦.新疆南疆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0.

[2]陈淑琳, 马莉.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甘南的案例分析[J].地理研究, 2011 (05) .

[3]石承烈.努力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N].中国旅游报, 2011-05-27.

[4]何昭丽.人力资本投资对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03) .

旅游发展中洒文化 篇6

一、红色旅游文化的定义及其地位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 就是通过旅游开发的模式, 达到传承和弘扬传统红色文化与思想的目的, 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它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之一。

红色文化作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 也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红色文化是培育我国“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 通过红色旅游的综合开发, 可以将革命传统、历史知识和革命精神以旅游文化的崭新方式传输给广大受众, 效果明显。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在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旅游文化, 就是依靠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创业历史,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世界上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我国大力开发建设红色旅游文化, 推动红色文化旅游, 即可让人们了解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传统精神, 又能向世人展示革命老区崭新的时代风貌。

二、红色旅游文化建设对革命历史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 推进红色旅游文化建设, 更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红色旅游发展必然带动老区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大多数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因此发展老区经济一直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红色旅游的兴起为发展老区经济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发展红色旅游业不仅为革命老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而且也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对全面促进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文化的一大创新

红色旅游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旅游的形式, 是我国的特色旅游产品重要的内容之一。红色旅游文化建设, 为我国旅游业增添了更具现代思想内涵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文化展现的是中国人民革命的浩然正气、中国红色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在新世纪的一种拓展体现, 为我国旅游业增添了更具时代性的创新产品。

(三)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突显中国旅游文化的特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全中国解放的历史过程, 规模宏大, 影响深远, 人数之多, 历时之久, 社会变革之深刻, 前所未有。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站了起来, 这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创举。由此转化而来的红色文化在中国历史、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特定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旅游有机的结合, 必然赋予旅游业新的生机和活力, 更能展现我国蒸蒸日上的新景象。

(四)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公民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 必然会提高民众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热情, 使文化遗产保护深入人心, 从而转变为民众自觉的行动。

三、以江西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为例

江西是一个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多地被誉为“红色摇篮”。如有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市, 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市, 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萍乡市安源等, 及多个中央部委的发详地。数量之多, 数不胜数。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以这里为起点, 从而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 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在这里洒血捐躯, 谱写了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自1999年江西提出“红色旅游”概念以来, 红色旅游在全省各地蓬勃展开, 成为国内旅游新亮点和重要增长点。为进一步把江西红色文化旅游打造成世界独有亮点, 把红色旅游活动推向世界, 并带动江西经济发展, 各级政府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 江西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主要措施

1. 统一规划布局, 分级组织实施。为准确把握战略方向, 各地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相关产业规划的细则。

2. 加快“三个整合”, 强化建设管理。

按照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体制、旅游产业的要求, 把“三色”旅游资源有机组合, 开发出复合型旅游精品。

3. 加强旅游经济综合发展, 提高综合效益。

充分发挥全省旅游资源, 巧妙组合各种形式旅游, 打造成多种复合型旅游产品。

4. 实施优惠政策, 广筹多种建设资金。

各地纷纷采取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同时, 减免投资红色旅游项目的规费,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红色旅游。

5. 树立以游客为本的观念, 营造良好旅游氛围。

6. 以红色旅游文化来树立时代新形象, 提高国内外知名度。

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旅游特色, 促成特色旅游产品的形成。在发展中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树立起时代新形象, 提高地方及各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近几年来, 江西省紧紧围绕江西发展战略, 打造“红色摇篮, 绿色家园”品牌, 加大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先后建成了井冈山、瑞金、南昌、安源等一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红色文化旅游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红色摇篮, 绿色家园”的品牌效应, 使江西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红色文化旅游热点, 扩大了对外影响, 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 江西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总结与提升办法

2004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后, 江西的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得到了长足发展, 红色旅游成为全省经济新亮点。2005年, 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500万人次, 综合收入达到90亿元, 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到2010年, 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要达到5000万人次, 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 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左右, 约相当于全省GDP的4%以上。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红色旅游的三分之一,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一旅游精品正逐渐唱响全国。2012年来, 江西红色旅游不断创新。注重参与性与体验性, 使广大游客深深爱上了红色文化旅游, 并成为江西旅游的一大特色。

四、结论

红色旅游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一项关系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工程, 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是文化永葆先进的源泉, 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代先进文化的要求, 开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这才是建设红色旅游文化的目的。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将会加快我国的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江西红色旅游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到世界的历史性跨越。红色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 才刚刚开始起步。我们要通过发展红色旅游, 充分发挥江西旅游业在繁荣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 为我国老区的发展、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群.论红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8) .

[2]徐仁立.论红色旅游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 (11) .

潮州木雕文化旅游发展探析 篇7

一、潮州木雕概况

1. 潮州木雕的历史溯源

潮州木雕是潮汕地区一项民间雕刻艺术, 其发端并盛行于古潮州府 (今潮州市湘桥区) , 传播于潮安、饶平、汕头、潮阳、揭阳、揭西、普宁、陆丰、大埔、五华、兴宁、梅县等地和福建东南部沿海一带。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最早记录见于唐绍宗年间广州司马刘恂的 《岭表异录》, “枹木产江溪中……今潮、循人多用其根, 刳而为履”。而流存至今年代久远的木雕实物有唐代潮州开元寺天王殿梁架斗拱的“草尾”装饰, 宋代开元寺内用于悬挂铜钟的“木龙”。从实物朴实的造型和简洁的刀法来看, 唐宋时期应为潮州木雕的萌芽时期。

明清时期, 潮州木雕技艺伴随着木结构建筑、家具装饰的发展而日渐成熟。明代出现的多层次的镂雕技法, 到清代得到了全面的施展。木雕题材丰富、图案纹样多样、装饰手法瑰丽新颖, 都表明此时期是潮州木雕的成熟发展时期。

清末至民国初年时期, 潮州地区对外贸易活跃, 商业发达。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携财还乡, 兴寺庙、建祠堂、置豪宅, 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为光宗耀祖。这给潮州木雕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精巧细腻、布局繁复、富丽堂皇成为潮州木雕的创作风格。可以说, 此时期是潮州木雕的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在张鉴轩、陈舜羌等大师的努力下, 潮州木雕更闻名海内外, 木雕创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2. 潮州木雕的形式与特色

潮州木雕的形式与特色的形成受到了潮人精打细算的群体性格, 以显赫乡里为原则的审美趣味, 以凝聚族人为目的的行为准则, 重功利实用的价值观念等文化心态, 以及亚热带风情和江海交汇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表现出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

(1) 表现形式

从木雕技法上来看, 潮州木雕有沉雕、浮雕、通雕、锯通雕和圆雕等五种形式。其中通雕也称为透雕, 是潮州木雕最常见也是最成功的技法。

从用途上来看, 有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案头摆设等。

从选择题材上来看, 有以人物为主体的民间传说、戏剧和历史故事, 有群众喜闻乐见的珍禽瑞兽、花果虫鱼、尤善于表现江海中的水族、亚热带植物。

(2) 艺术特色

(1) 精雕细刻, 工艺精湛。潮州木雕向来以精雕细刻著称。木雕艺人会根据木雕题材灵活综合采用不同的雕刻技法, 其中多层镂空通雕最能体现潮州木雕极尽精细的雕刻技巧, 最常用来表现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景物丰富的题材, 特别是江海水族题材的龙虾蟹篓。龙虾蟹篓由一整块木材雕刻而成, 少则两层, 多达七层, 逐层雕琢, 由外及内, 层次丰富, 玲珑剔透, 巧夺天工。

(2) 构图饱满, 布局匀称。在有限的空间内要充分表现木雕题材的内容, 做到繁而有序, 杂而不乱, 构图布局非常重要。张鉴轩大师认为要领为“匀匀、杂杂、通通”六字。“匀匀”指虚实主次分明, “杂杂”指既要有层次, 又要有穿插, “通通”指镂通剔透。在一件表现人物故事的木雕作品上, 常以“之”字型、“S”型布局构图, 人物被铺排到“径路”上, 以山水亭阁巧妙分割空间, 景物采用以少当多的手法, 均匀地填满画面, 几乎不留白。这种合理的构图布局, 常被形容为“细处不容针, 宽处可走马”。

(3) 富丽堂皇, 灿烂夺目。潮州木雕最典型的代表是金漆木雕, 甚至有人认为“潮州木雕”即是“潮州金漆木雕”的简称。由此可见金漆木雕的广泛性。所谓金漆木雕, 就是在雕成之后髤漆贴金箔, 使木雕作品显得富丽堂皇, 灿烂夺目, 色泽耀眼而不俗气, 架构饱满而不累赘, 装饰性强, 极具艺术张力和观赏价值。

二、潮州木雕的传承与发展

1. 木雕工艺后继乏人

潮州木雕的创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而学习潮州木雕的过程更是艰辛。学习耗时长见效迟, 学习过程没有收入且异常困难等原因导致学习者特别是年轻人少。即便有人去学了, 也嫌累无法坚持下去。此外, 有些潮州木雕艺人有“独善其身”的观念, 不愿意将手艺传授他人, 担心会因此导致生意受损。如此更加剧了后继乏人的窘况。

2. 政策扶持不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第四章第三十条规定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经费资助其开班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但是在实际中, 代表性传承人往往经费不足, 如潮州木雕大师辜柳希在木雕的对外交流和作展览时都是自掏腰包。同时, 除了代表性传承人可领取一定津贴外, 没有其他的扶持政策, 对于未达到级别的木雕艺人则没有补助。而现如今, 潮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只有陈培臣、李得浓、辜柳希等寥寥数人, 这意味着只有少数的大师有资金可供传承木雕技艺, 其他的木雕艺人没有扶持政策, 降低了潮州木雕传承的可能性。

3. 人们对潮州木雕认知度不高

对于大部分本地人来说, 对潮州木雕的印象集中在繁复的工艺和昂贵的价格上, 而对木雕本身反映出来的文化价值却不甚了解。而对于外地人来说, 潮州木雕的知名度也远远不及与之并称为两大木雕体系的东阳木雕, 更遑论以木雕作为文化旅游吸引物。认知度不高, 也直接导致了潮州木雕的价值难以得到体现, 愿意传承者更少。

4. 缺乏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

如今潮州木雕的主要生产模式都是靠小规模作坊生产, 手工制作耗时很长。各个木雕艺人的生产场所也比较分散, 未能形成规模效应。而市场化局面更是未形成, 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与木雕技艺生产方式传统, 还有木雕用途功能与现代家居装饰功能脱节不无关系:木雕是传统手工技艺, 大规模完全机械化生产会使其失去文化内核;传统木雕从诞生到鼎盛主要依附于传统建筑, 不论是木构件, 装饰还是摆设, 都是木雕依附的实物空间。而现今这种用途已被弱化。因此, 要实现潮州木雕的传承和良性发展, 就要为其开拓新的大众化市场, 并根据市场需求实现规模化生产。

三、潮州木雕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发展潮州木雕文化旅游, 关键在于通过合适的途径使潮州木雕的价值能被完全展示并被广泛接受。当潮州木雕价值得以体现, 有了广泛的需求, 市场得以开拓, 能产生明显的效益, 自然能吸引更多的人从事与木雕创作有关的工作, 也就可以实现良性的传承与发展了。而要广泛展现潮州木雕的价值, 仅仅靠发掘其作为建筑构件、装饰和陈设的使用价值显然是不够的。还可以借助旅游业的发展, 以潮州木雕为旅游吸引物, 开发潮州木雕文化旅游, 进一步形成关于潮州木雕的品牌和口碑效应。

1. 拓宽和延伸潮州木雕旅游产业

旅游产品开发是旅游开发首要考虑的问题。游客通过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来满足其旅游需求, 而旅游目的地通过生产和销售旅游产品来实现旅游开发的目的。潮州木雕文化旅游产品, 应该是依托潮州木雕文化, 贯穿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能让旅游者全方位体验潮州木雕内在魅力的旅游产品。

以潮州市为例, 目前与潮州木雕有关联的旅游产品少之又少。开发木雕文化旅游, 扩宽和延伸旅游产品显得很必要。

从空间的角度考虑, 潮州木雕旅游产品开发可以结合旅游活动的三个层次从“点、线、面”三个方向来考虑。

(1) 点:扮靓夺目, 溢彩流光

“点”即分散的单个旅游产品或项目, 如设立专门的潮州木雕展览馆 (厅) , 向游客展示潮州木雕;让游客参观木雕作坊甚至是大师工作室;游览以潮州木雕闻名的古建筑等等。这属于旅游活动基本层次。

(2) 线:提升引力, 刺激购买

“线”即开辟潮州木雕旅游线路, 可以是专题式的也可以综合在其他文化旅游线路之内。旅游线路串联了各单项的产品, 提高游客的旅游活动层次, 不再仅局限于基本层次的游览观光, 而是实现了提高层次。具体活动可以包括购买木雕作品, 参与木雕创作, 这样也就更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

(3) 面:综合推介, 全面营销

“面”即专门层次的木雕文化旅游产品, 游客以潮州木雕为主要旅游吸引物购买相关旅游产品, 潮州木雕文化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而游客的具体行为可以表现为与木雕有关的商业活动, 考察调研或其他相关专业活动等等。这一层面的旅游产品专业性较强, 主要针对对木雕有研究的专业人士或者木雕文化的爱好者。

“点、线、面”三个方向的潮州木雕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并非割裂开来的, 而是相互渗透的。选择一个合适的区域, 如潮州市的中山路特色工艺品街区, 将三个方向的旅游产品加以聚集, 也便于形成规模效应。

2. 开发潮州木雕旅游商品

购物是旅游六要素之一, 也是旅游业重要的经济来源。不论是哪一层面的旅游产品, 都会有旅游购物活动。而潮州木雕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有利于其进一步被开发成旅游商品, 特别是作为旅游工艺品而被游客所喜爱。而要将潮州木雕进一步开发成旅游商品, 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 应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商品, 价格定位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这样可以避免目前潮州木雕价格曲高和寡的局面, 而中低档商品也较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二, 木雕旅游商品设计要结合文化创意, 既符合现代审美情趣, 又具有实用功能, 形成一批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第三, 商品质量有保证, 商家诚信经营并做好售后服务。

3. 培养木雕文化专业服务人员

潮州木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 潮州木雕这项传统手工艺需要培养接班人, 木雕文化旅游的开发同样需要有专业的服务人员。因为购买此类旅游产品, 核心活动属于游客审美层次的最高层次, 即审“艺术之美”。这除了要求游客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之外, 更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游客加以引导。否则游客购买的产品的价值则难以得到实现, 而会仅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

所谓的专业服务人员, 不一定非得参与木雕雕刻工作, 但首先必须对潮州木雕文化有较深刻的了解, 对国内其他流派的木雕也有一定的认识, 有木雕鉴赏能力, 其次是有准确向外展示推广潮州木雕的能力。所以这类专业服务人员, 可以是地方导游员, 展览馆、古建筑的讲解员, 也可以是木雕旅游商品的导购员, 还可以是宣传介绍潮州木雕文化旅游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等。

通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或者木雕大师本人, 对有志于推广潮州木雕文化的人员定期举办关于潮州木雕的知识讲座, 与潮汕地区的旅游院校合作开设与木雕有关的课程, 在中小学增加相关第二课堂活动, 这些都有助于培养木雕文化专业服务人员。

4. 加大力度宣传推广潮州木雕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不会利用营销来宣传推广会导致自己处于劣势。仍以潮州市为例, 目前潮州木雕的主动推广宣传并不到位, 更缺乏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的应用。若要发展潮州木雕文化旅游, 在技术和资金足够的前提下, 宣传推广上可以分成线下和线上两个层面。

(1) 线下层面持续发力

线下层面。即传统的营销宣传。在各级媒体投放各种广告, 制作播放与潮州木雕有关的专题片, 印制发放宣传手册, 在入潮的交通站点设置咨询台引导来潮游客参加木雕文化旅游, 开展与木雕有关的展会等等。线下层面宣传推广的好处在于方法传统, 针对性强, 但宣传面较窄。

(2) 线上层面做足功夫

线上层面。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宣传推广。旅行社可以在网上销售潮州木雕文化旅游产品, 木雕制作生产企业可以在网上销售潮州木雕商品, 这既是销售渠道同时也是宣传手段。进一步还可以考虑开发与潮州木雕有关的手机软件, 微信公众号, 将潮州木雕文化知识, 与潮州木雕有关的活动通知, 与潜在游客的互动融合在一起, 既有趣味性又能吸引眼球。线上层面宣传推广顺应时代需要, 宣传面较广泛, 但技术要求相对会高些。

两个层面的宣传推广手段应该综合使用, 才能使潮州木雕文化旅游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

四、结语

以旅游开发来助力潮州木雕的传承和发展, 除了行业自身的努力持外, 还需要得到政府、民众的支持。行业内部应破除门户之见, 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保驾护航, 本地民众形成浓厚的木雕旅游氛围。更可借鉴国内外其他传统工艺旅游开发项目。在多方努力下潮州木雕文化旅游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潮州木雕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若干问题, 根源在于其价值未被广泛发掘认知。潮州木雕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包括:拓宽和延伸潮州木雕旅游产业, 开发潮州木雕旅游商品, 培养木雕文化专业服务人员, 加大力度宣传推广潮州木雕。多措并举, 促进潮州木雕文化旅游发展。

关键词:潮州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陈向军.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0:79.

[2]张森镇, 辜柳希.潮州木雕工艺与创作[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42-45.

[3]曾楚楠, 佃锐东, 郑振强.潮州胜概·工艺篇[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9:29-37.

[4]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459-467.

[5]方向晖.潮州木雕的艺术特色漫谈[J].书画世界, 2014 (03) :94.

郧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篇8

一、郧县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郧县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景观众多,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独特。它拥有历史悠久、形态稳定、品质独特、积淀深厚、传承久远的郧阳文化。郧县是楚文化的源头,“郧县人”颅骨化石的出土,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的发掘,汉代韩家洲古战场的发现,凤凰灯、龙舟节、汉江号子的绵延等等,都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自然资源丰富。郧县山水陵园、原始古迹、溶洞奇观、森林瀑布、科普探险等样样俱全,构成了身行画中、神游古今的独特山水韵味。这些为郧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提供了充分条件。

近年来,郧县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打造、重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09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1%和38.8%,其中,旅游直接收入3000万元,旅游门票收入148万元。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协议引进资金5.87亿元,其中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全县已开发旅游景区(点)8个,组建旅游中介组织1个、旅游实业公司4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500多人,创建三星级旅游宾馆2家,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社会宾馆、酒店8家,创建国家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2个,新建郊区生态旅游示范村6个,发展郊区农家乐和农家山庄160多家。城区夜总会、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8家,旅游商品重点生产企业5家。全县从事文化经营的单位264个,从业人员1778人,年产值达5200余万元。

二、郧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郧县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郧县生态文化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郧县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研究都比较薄弱,需要以政府为中心,充分发动各界的大力协作才能把郧县文化的底蕴精髓挖掘出来,使郧县的文化大放光彩。目前郧县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存在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阻碍郧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郧县生态文化旅游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 起步较晚,产业发展规划滞后

郧县旅游业起步较晚,产业发展规划一直滞后。近两年,随着十堰市加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才正式被关注,郧县对生态文化旅游规划和体系建设引起重视,但是,规划发挥作用要有一定时间;同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也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检验修正和完善。

2. 资源开发水平不高

郧县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具有唯一性、高端性、神密性的资源较少,同时资源深度开发不足,仅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挖掘与创新不够,休闲度假、特色文化产品和满足市场需要的创新产品开发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例如,柳陂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缺乏深度开发和包装,游客尚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层面,无法深入了解恐龙文化,从而也无法形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品牌和旅游产品。

3. 景区(点)交通、通讯、接待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郧县的许多旅游资源分布在贫困山区,旅游交通还不完全畅通,旅行社数量少、规模小,景区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不足,旅游商品特色性、纪念性较差,景区文化氛围不浓,参与性娱乐项目不多。并且旅游规划、旅游景区建设、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

4. 市场运作能力较低

一方面,缺乏高水品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各个旅游景点在对外宣传和旅游策划上往往各自为政,无法将有限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且手段落后,旅游知名度低,多年来,郧县的旅游业仍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门”的粗放型经营阶段。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旅游开发项目普遍投入小,运作能力低。一些景区因自身无力开发,又找不到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只好允许小业主、小商人低水平开发,或出让土地给某些部门、单位建招待所。

5. 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谋划旅游项目,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郧县地方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大规模的旅游投资项目,民间资本能力有限,引进外资又受到区位条件的限制,造成大项目引进难,投入又不足。这些不能与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要求相匹配,导致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开发和配套建设相对滞后。

三、郧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对策

1. 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抓好旅游项目建设

要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弘扬郧阳文化,做好山水文章,打造生态项目,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库。立足郧县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采取储备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的方式,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库,构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台。二是切实抓好“一区两园”等重点项目的对上沟通、申报和争取工作,争取进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项目范围;认真做好湖北旅游名镇、名村的创建工作;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的机遇,争取国家和省、市对“郧县人”、辽瓦店子、韩家洲等遗址保护和大成殿、天主堂、古民居迁移复建以及郧阳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扶持。

2. 加强交通、通讯、水电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按照郧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要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在“大通道”建设上,积极服务好“郧房”、“十白”高速公路和“运十”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郧十”一级路、汉江二桥和汉江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同时要加强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或配套公路建设,二是要加快生态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文化旅游信息数据库、具有特色的住宿设施体系以及旅游配套工程建设。

3. 多方筹措资金

具体措施为:(1)制定扶持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在财政税收、投资、贷款、土地政策、审批手续等多方面予以支持;(2)在旅游业的运作模式上要大胆创新,通过合资、合作、分售、参股、转让、租赁等形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旅游业;(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旅游投资环境,促进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4.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树立促销就是开拓市场、创造市场,就是刺激消费、创造需求的观念。(1)创新宣传促销机制。聘请专家学者,认真包装策划,举办生态文化旅游主题活动,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文化旅游展销活动。大力开展文化进景区活动,进一步办好龙舟节、樱桃节、草莓节、柑橘节、腊梅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增强文化旅游氛围;(2)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旅行社和导游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宣传、展示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借助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宣传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3)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对外交往、重大外宣、招商引资和文化交流等活动都要与生态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和重点景区的包装和宣传推介力度。(4)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借助郧县旅游网与国际国内知名网站的链接,采取图片、视频等形式,推介郧县旅游产品、旅游线路。

5.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按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切实加强山形地貌、自然景观、生态植被、文物古迹的综合保护。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达标排放、无害化处理;以生态建筑、生态家园、生态社区、生态城镇为载体,创建文化卫生县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夯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制定并实施人才队伍培养计划,一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二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加强对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市场开发、“非遗”传承人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三是建立旅游组织,强化人才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整合旅游人才资源,完善旅游系统管理,成立管理机构,通过组织加强各旅行社、景区点、星级饭店等人才相互交流与合作,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摘要:本文对郧县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郧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郧县,生态文化旅游,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2]李常荣:登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

旅游发展中洒文化 篇9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现状

1、旅游政府协作

鄂西圈8市 (州、林区) 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区域旅游协作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并在进行着区域旅游协作实践。如2009年8市共同出资组建了鄂西圈投资有限公司, 进行相关的资本运作, 扩大资本及资产规模, 增强公司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投融资能力。此外, 8市 (州、林区) 旅游局2009年正式签署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合作协议”, 建立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合作协调会议制度, 每年轮值召开联席会议, 研究决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重大问题。

2、旅游资源协作

鄂西圈8市 (州、林区) 各自拥有互补性或相似的旅游资源, 但各自的旅游资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不具有绝对优势, 因此只有重新整合这些资源才可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如鄂西圈内, 宜昌、荆州、襄樊等地都拥有部分三国遗址, 在未协作之前, 它们各自宣传自己的古三国遗址旅游文化, 建立协作关系后, 把三国文化旅游整合成一个拳头产品推向市场, 从而成为了一个品牌。

3、旅游市场协作

旅游市场协作主要包括各协作方互送客源、共同进行市场促销和旅游形象推广、共同建立圈域旅游协作网络信息平台等。如8市 (州、林区) 旅游局正式签署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合作协议”, 就8地旅游市场开拓与整体促销作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 8市 (州、林区) 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负责人共同组建促销团前往西安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在旅游协作信息平台建设方面, 启动了鄂西圈公众服务网建设项目, 进一步整合鄂西圈经济社会、资源、生态、文化旅游、交通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资源, 不断提高鄂西圈旅游服务水平, 扩大鄂西圈知名度和影响力。

4、旅游交通协作

自2008年湖北省政府提出构建鄂西旅游圈的政策以来, 鄂西旅游圈在交通方面进行了很大协作。如2010年武神 (武当山—神农架) 公路竣工, 不仅使武当山至神农架旅程由6小时缩短为4小时, 而且串起了鄂西旅游圈内几大知名景点, 兼具旅游走廊和交通通道双重功能;沪蓉西高速通车, 让恩施至武汉车程由12小时锐减至6小时, 让“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宜万铁路通车, 宜昌由过去的旅游终端变成了旅游集散中心, 拉长了鄂西圈的旅游线路, 游客参观完三峡大坝、三峡人家, 可以经由宜万铁路, 继续到恩施旅游。

5、旅游线路协作

目前, 鄂西圈8地根据旅游市场需求, 整合了圈内协作前各自分散的一些旅游线路, 推出了一些特色鲜明, 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精品线路、主体线路。如推出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擂鼓墩曾侯乙墓—京山屈家岭—大洪山风景区—枣阳雕龙碑遗址—古隆中—襄阳古城—谷城薤山、南河风景区—神农坛景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谒祖线;恩施鱼木寨—大水井—腾龙洞—沐抚大峡谷—唐崖土司城遗址—清江闯滩—巴土圣山—下钟家湾长阳人遗址—撒叶儿荷—清江画廊—长阳清江古城—愚人岛—宜都天龙湾—柴埠溪大峡谷清江巴土民俗风情线;襄樊隆中风景区 (三国文化园) —襄阳古城—南漳水镜庄—徐庶庙—明显陵—荆州城墙、关帝庙、关羽祠—华容大道—绣林镇—当阳长坂坡、关陵、玉泉寺—猇亭古战场三国文化线等多条旅游线在内的跨省区精品线路, 把鄂西圈内各地景点串联在一起, 整体扩大知名度, 并延长游客旅行时间。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可操作性的协作条款

鄂西圈各地都充分认识到了协作发展的重要性, 也想通过与其他地方协作来促进本地旅游经济发展, 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实实在在的协作条款, 故而影响协作成效。目前鄂西圈专门的旅游协作机构是湖北省鄂西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鄂西圈建设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市 (州、林区) 及其县 (市) 级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具体衔接落实工作, 但未能在圈域范围内制定出专门的协作章程和具备可操作性的协作条款和规章制度, 以指导圈内各地更好地进行协作实践。如有些旅游资源在地理范围上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 因缺乏具体的协作办法和规章制度, 各地为争得资源的开发权和收益权互不相让, 影响规模收益获得。

2、协作深度不够

区域旅游协作应坚持旅游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特征, 但区域旅游资金、从业人员等要素应充分放开, 体现出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合理原则。当前, 鄂西圈内旅游协作更多地体现在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市场的联合促销及旅游线路的协作上, 而在旅游其他要素协作上表现力度不够, 如旅游资金各自筹措, 旅游企业各自为营, 旅游从业人员在圈域内未有序流动, 也未打造鄂西圈整体旅游形象, 树立鄂西圈旅游品牌等, 从而影响了鄂西圈协作发展的效果。

3、协作偏重于政府

区域旅游协作的主体由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两方面组成, 区域旅游协作需要政府介入, 没有政府的相关政策, 协作就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企业应该是区域协作最重要的主体, 区域旅游协作最终要落实到旅游企业上, 光有政府的积极性而没有企业的积极性, 区域旅游协作是不可能持久的。现阶段鄂西圈旅游协作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 旅游企业为辅助角色, 旅游协作呈现出明显的政府行为色彩。旅游企业多在旅游政府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进行协作活动, 企业定位不清晰, 角色边缘化, 导致旅游企业在旅游协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协作缺乏利益补偿机制

对于鄂西圈内各地而言, 它与圈内其他地方进行旅游协作的积极性在于这一行为能否给它带来收益, 预期收益越大, 协作意愿就越强烈。鄂西圈涵盖湖北8个市州, 旅游产业协作发展牵涉到不同行政主体和经济主体的利益, 各协作方会更多关注其现实和未来利益, 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决策, 如果与其他地方协作得不到任何利益甚至会损害自身利益, 那么该地就不会主动参与协作甚至拒绝协作, 从而给协作带来难度, 影响鄂西圈协作成效。

三、加快鄂西圈协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协作可执行度, 拓展合作深度

要促进圈内旅游协作发展, 必须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协作章程和协作条款, 内容包括鄂西圈旅游协作的目标及范围、协作对象、协作参与者、协作项目、协作可行性、协作的预期效果、协作方式、协作时间、协作进度、协作法律法规、协作后续利益分配等, 否则就只能流于表面或口头, 不具备可操作性。在旅游资源协作、旅游线路协作和旅游市场协作的基础上, 将圈内旅游协作的领域逐步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连锁经营、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信息平台、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生态环境和旅游结算、投诉体系等领域全方位地拓展, 建立统一的旅游人力资源流动和培训机制, 建立统一的旅游研发咨询和旅游求助平台, 建立统一的旅游形象和品牌等, 积极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旅游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的流动, 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的配置。

2、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提高市场化水平

针对很多行政办法、管理办法、法律办法缺乏内在的、自发的动力等问题, 鄂西圈的发展应以市场的利益共享为原则, 以市场为整合的力量, 冲破区域的范畴寻求优化;加快要素市场化步伐, 发挥企业的主导优势, 激发地区协作活力。让旅游企业唱主角, 旅游企业是圈内旅游协作的主要实施者, 圈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旅游要素的整合都可通过旅游企业间的协作来实现。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主体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分工及投资范围, 继续加大为生态文化旅游配套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 为旅游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创造良好的硬环境。按照“谁开发、谁投资、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各类经济成份投资鄂西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经营。

3、建立协作利益补偿机制,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目前, 鄂西圈关于利益补偿的合作协议还是空白, 这个空缺必然造成旅游协作过程中的不合作或抵制行为。因此, 要在市场原则的指导下, 以优势资源流动为核心, 以间接调控为主,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贸易、价格、土资、社会保障等多种政策, 通过在各市区实施有差别的政策, 引导资源和企业的流动, 从而达到资源在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建立圈内利益补偿机制, 制定合理的制度, 让获利较大的地方政府, 对在合作中让渡自己权利、资源和利益的地方政府在经济、财政或政策上作出相应的补偿, 主要方式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向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等, 以体现合理、公平, 把圈内协作建立在圈内利益互补、共赢的基础上, 从而提高圈内各地协作发展的积极性。

(注: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项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YSQ10004。)

摘要: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战略实施以来, 圈内各方在旅游政府协作、资源协作、市场协作、交通协作及线路协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着可操作性的协作条款缺乏、协作深度不够、协作偏重于政府、协作缺乏利益补偿机制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加强旅游协作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旅游协作

参考文献

[1]范春: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业时代, 2005 (33) .

[2]赵丽华:环青海湖旅游圈合作发展机制探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4) .

上一篇:改善路径下一篇:灾害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