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

2024-07-18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通用8篇)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 篇1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小学五年级

2、学科:信息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陕西民俗的相关资料。

4、教师课准备:

①准备有关陕西民俗的资料。②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③准备“寻找失落的文明”调查表。

二、教学课题 课题名称

陕西省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试用)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所留下的辉煌篇章,感受传民俗文化的魅力,知道民俗文化是宝贵的财富,学会弘扬民俗文化。

(2)知道家乡陕西有哪些民俗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内涵、意义。(3)学会运用网络自主查寻、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如何计划、分工、组织,培养几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能力。

(2)利用教学资源,借助网络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学会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由于近年来,当代青少年对民俗文化的缺失现象尤为严重,因此,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征,教材设计了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陕西民俗文化的探究学习,是提高青少年民俗文化素养的便捷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寻找适应小学生特点的民俗文化教育,也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之一。

本堂课是学生对互联网的知识建构基础上设计的内容,通过学生运用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以便了解陕西的民俗文化为主题,学会如何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甄别、分析和应用,也是学习如何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够正确填写调查研究计划书,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共同探索陕西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寻找有用的资源,还要走入实际生活、做好调查研究,并且将小组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从不同方面对陕西的民俗文化做一定的研究,最后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四、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设计结合信息学科的特点,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和宽带网提供的教学资源优势,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民俗文化,充分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讲所搜集到的民俗文化;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6585.htm ③指导研究除陕西“十大怪”以外最典型的陕西民俗文化。http:// 通讯地址:陕西省宁陕县旬阳坝小学

邮 编:711603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 篇2

再观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职高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 部分学生知识结构断层, 认知理解能力低下, 基本运算、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 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不理解, 学习无法进入角色;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现行的数学教学内容感到枯燥, 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缺乏信心, 意志力薄弱, 行为意识不强。

基于以上两点, 我想若能够让数学文化走进职高数学教学课堂, 生动展示数学的文化价值, 挖掘教材的文化功能, 让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氛, 让学生感悟数学, 则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让学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形成全面的数学素养, 这也符合新课标教学的理念。

一、讲述数学史、数学趣闻, 揭示数学文化

数学的发展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 数学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的需要。数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无数先辈为数学贡献毕生的精力, 国内外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数学家。讲述数学的发展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述数学家们的事迹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案例1.深入了解函数概念的由来

函数始终是贯穿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 学好函数意味着高中数学学习拥有良好的开端。但函数形式抽象、性质较多、纷繁复杂, 往往会让很多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在函数章节的第一课, 引入函数概念的由来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函数起源﹙产生﹚于十六、十七世纪,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霸权, 迫切需要发展航海和军火工业, 就需要确定船只在大海中的位置, 在地球上的经纬度;要打仗, 也需知道如何使炮弹打的准确无误等问题, 这就促使了人们对各种“运动”的研究, 对各种运动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 这就为函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实际需要的基础。最早提出函数 (function) 概念的, 是17 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8 世纪, 瑞士数学家欧拉也给出了一种函数的符号f (x) , 这个符号我们一直沿用至今;1821 年, 法国数学家柯西从定义变量起给出了定义, 在柯西的定义中, 首先出现了自变量一词, 同时指出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德国数学家康托 (G.Cantor) 提出了集合论, 用集合对应关系来定义函数概念就是现在中学课本里用的了。函数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 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 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中文数学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 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 (1895 年) 一书时, 把“function”译成“函数”的。

在函数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函数是否一定有解析式、是否一定有图像、真假函数等的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了, 函数概念得到不断的完善。例如:

(1) 可以画出函数图象; (2) 根本画不出图象是不是函数呢?就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认识水平来看, 可能就得不出函数的结论。但这两种函数在数学史上是“有名的函数”。 (1) 参与了“真函数”与“假函数”的讨论:当时人们只将有一个解析式的称为“真函数”, 反之称为“假函数”。其实已经看到“假函数”也是函数的一种, 只是从当时的函数定义来看, 还不是“函数”。很快的随着函数定义的扩充, 这一类“假函数”也成为函数的一员, 没有人再对它的身份产生怀疑了。 (2) 根本就画不出函数的图象, 并非每个函数都具备图象, 才使得今天的函数定义涵盖了更大的范围。今天教材中定义的形成经历了许多年的争论才达成共识, 引入的两个例子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两个函数; (3) 是利用电脑软件随机画出的一条曲线, 但是很难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通过图象容易理解并非每个函数都可以写出解析式。

向学生介绍数学史上讨论的全过程, 就可以将人类的思考过程再现在学生面前, 数学概念的形成就像是学生自己建构的一样, 从而能更深刻的理解函数概念。

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卡尔·萨根曾说过:“宇宙中的技术文明无论差异多大, 都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数学学习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 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 因此《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 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 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 因此, 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 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 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 缺少训练, 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要重视对数学语言的教与学生的学。每当学习新知识时, 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并用数学特有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 及正确书写数学符号、图形。

数学实践告诉我们, 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 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 不适于口头表达, 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三、渗透数学思想, 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不仅仅只有计算、求解方程、概念、性质等, 不只有骨架, 还有肌肉, 还有很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 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 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思想, 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因此在教学中, 会多渗透数学思想, 如函数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方程思想、整体思想、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建模思想、归纳推理等。让数学知识变得丰满, 让学生学习数学变得不枯燥、不乏味, 并借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案例2.数形结合——事半功倍

例:50 名学生参加体能和智能测验, 已知体能优秀的有40 人, 智能优秀的有31 人, 两项都不优秀的有4 人, 则两项测验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分析:据已知画出韦恩图, 这种测验都优秀的有40+31+4-50=25。

故答案为25。

四、现实应用, 品尝数学的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 对我们生活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案例3.黄金分割数0.618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 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 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 因此称为黄金分割, 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 我们以0.618 来近似, 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1/0.618=1.618, (1-0.618) /0.618=0.618。

因为它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 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 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 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 而是偏在台上一侧, 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 声音传播的最好。就连植物界也有采用黄金分割的地方, 如果从一棵嫩枝的顶端向下看, 就会看到叶子是按照黄金分割的规律排列着的。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 我们的国旗上就有五颗, 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 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正五边形对角线连满后出现的所有三角形, 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在很多科学实验中, 选取方案常用一种0.618 法, 即优选法, 它可以使我们合理地安排较少的试验次数找到合理的西方和合适的工艺条件。正因为它在建筑、文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所以人们才珍贵地称它为“黄金分割”。

数学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纳,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教与学对职高数学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较好改善了学生对数学的看法,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世界著名数学大师、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说:“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弱化趋势, 过分追求枝节和技巧, 而忽视了基础的培养。我提倡现在学生不要局限于一个发展领域, 多读点文史知识有助于开拓眼界。”

当然, 数学文化完全融入普遍的教育现实有一定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需要广大教师大胆尝试, 耐心改进, 孜孜不倦。

参考文献

[1]傅赢芳.《对数学课程中有关数学文化的思考》, 数学教育学报, 2005

[2]刘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如何在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2012

[3]张维忠.《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案例设计述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8

让英语文化走进课堂教学 篇3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掌握一个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是能否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老师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背景介绍的因素。从而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因素介绍原则

1.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文化教学结合语言交际实践,使学生不至于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阶段性原则。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介绍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根据中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适合性原则。适合性原则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适度,老师对文化内容和方法上适度,老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要举一反三、详细讲解。

二、中学英语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新教材的设置大部分结合日常生活,以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多种对话,因此文化教学内容主要是与各种环境有关的文化。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学生都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的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汉语的尊师传统使老师不单单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简单地认为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刘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Liu、 Nurse Zhang,让说英语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用Mrs, Miss等。

2.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感觉相互间疏远许多。而在说英语的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帮助人倒一杯水,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你要吃些或喝些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不用了,别麻烦了。”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就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一差异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西方人坦率的不同风格。

3.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年龄、婚姻、收入等表示关心。而英美国家的人却对此反感,认为这些属于个人隐私。再如中国的问候语“你去哪里呀?”和“你干什么呀?”在英语中就被认为是打探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4.赞美。在英语国家中,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等。通常称赞别人时只是称赞她的努力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展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

5.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会问“你吃饭了吗?”如果英国人这么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国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交通、体育以及个人爱好为话题。

6.节日。中国和英美国家的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了共同的节日New Year?蒺s Day外,双方有各自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Mid?鄄autumn Day等,英美国家则有Easter, Christmas Day等,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到礼物,中国人往往推辞一番,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接受,并且不会当面打开收受的礼品。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收到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且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除了上述几种干扰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等等,通过深入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当代社会概况。

总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英语老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国家由于受地理、自然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民族性,文化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国的文化也是变化的,培养学生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做个有心人,尽心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宋飞《外语教学》1998年第二期

3.李立贵《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出版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 篇4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什么是大众文化

什么是落后文化

什么是腐朽文化

◇理解:

大众文化的内涵

发展大众文化的举措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

流行文化作品和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避免文化发展的误区

◇分析

联系实际,分析文化生活的多样性

通过事例,正确看待文化生活

结合现实比较、鉴别一些文化现象

通过事实分析落后、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危害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树立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及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正确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课程标准】:

4.12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现代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如何看待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相关知识】:

回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回顾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回顾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

回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回顾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

回顾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五、【方法点津】:

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分析文化生活的复杂性、多样化。

结合本地文化生活的具体事例,全面看待文化中的“喜’’与“忧”。

体会一下本地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影响。

搞一次社会调查,了解当地人们的精神生活,撰写调查报告,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结合经济生活中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打击非法出版物、非法音像市场的意义。

结合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理解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结合地理知识中的文化扩散,理解中外文化的交流。

结合地理知识中的旅游知识,分析旅游文化。

六、【课文导语】:

现代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如何看待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怎样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郑重思考的问题。

七:【新课教学】:

第一框题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课程标准】:

4.12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新课教学】: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当我们驻足在五颜六色的广告前,留意于书摊上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当我们在各种电视节目之间选择,在网络世界徜徉……我们就已经面对着大众传媒的影响,置身于文化市场,步入社会文化生活。

◇课堂探究:你能否对上述某一观点提供具体例证?

在你看来,当前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还有哪些特点?

◇探究提示:“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例如,借助于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传遍大街小巷;手机短信被众多人接收和传播,并且产生了“拇指经济”。

文化生产的个性化、盈利性、规模化、产业化,文化消费的从众性、时尚性;文化生产的民族性,文化消费的趋同性、选择性,等等。

2.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发展的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文化生活的可喜的变化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在: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表现在: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课堂探究:根据你的切身体验,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

◇探究提示:应全面地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如网上算命等。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因此,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课堂练习:

.下列有关国际互联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网上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助推器

B.它是目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度最高的通讯网络

c.它会促使社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影响不大

D.国际互联网能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A、B、D项正确,故不选。

2.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使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传播开来。低俗文化造成的文化污染,将比环境污染更可怕。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低俗文化泛滥

①是市场机制自发性的体现②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结果③国家必须加强对文化消费的引导④急需文化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②④均错误,应舍去。

◇课堂探究: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可否提出自己的建设?

◇探究提示:我赞同家长c的观点。因为重友情,并不是要进行“人情消费”,中学生自己并不挣钱,所花费的钱都是家长给的,生日、节日互赠高档礼物,到饭店请客吃喝容易导致攀比,把友情庸俗化,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生之间互赠礼品应围绕有利于其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世故化、成人化。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课堂探究:如果你支持第一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

①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什么样的流行文化作品;

②年轻人追“潮”有哪些原因;

③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它们后来的命运如何。

◇探究提示: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港台流行音乐,金庸、古龙等一些人的武侠小说,崇拜明星、歌星。年轻人追“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赶时髦,有的羡慕明星的生活方式,也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明星为榜样进行自我塑造,等等。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留下来的并不多,它们后来大多被人们遗忘了,因此,流行的未必是长久的。

◇课堂探究:如果你支持第二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

①经典文化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②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作品是否过时了;

③现在的流行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探究提示: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是经过了时间老人筛选过后能留下来的东西,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并不过时,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现在流行的作品有的能成为经典,有的如过往的烟云。

◇课堂探究:如果你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赞成,可否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

◇探究提示: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流行文化往往形成时尚,而经典文化也并不是曲高和寡的,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她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形成兴奋点,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酒一样醇厚,经典文化是绿色文化,因为智慧之树是常春的,经典唯美,有着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文化也就是经典文化。

2.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做到:

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小辞典: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牺牲。

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女排精神: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第二框题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一、【课程标准】:

4.12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新课教学】:

(一)、阳光下的阴影

◇课堂探究: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现象?

◇探究提示:如,打着研究《周易》的旗号,搞封建迷信活动;个别有险恶用心的人组织邪教组织;等等。对待这些现象,应当坚决给予取缔,因为它与我们弘扬的社会主义文化格格不入,背离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课堂探究: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文化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

◇探究提示:生活中,类似的文化现象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生产盗版光碟,生产黄色书籍;文化消费中的庸俗化倾向、崇洋风气;有些人盲目追求所谓的“名人”效应;等等。对这些现象,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区别对待。对生产盗版光碟、黄色书刊要依法予以打击,对文化消费中的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国家要加强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们进行科学消费。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置身于文化市场的海洋之中,如果不能把握正确的航向,是非观念模糊,良莠不分,就会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二)、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落后文化:

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课堂探究:在你看来,这些现象有哪些危害?它们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提示: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宣扬了男女不平等,歧视妇女,毒害了人们的心灵;婚事、丧事大操大办,既浪费了钱财,又败坏了社会风气;及时享乐思想使人们丧失了奋斗目标,游戏了人生。

之所以存在这些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二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到人们精神生活中来,诱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

腐朽文化: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课堂探究:你能否就如何抵制“法轮功”邪教,提出自己的建议?

◇探究提示: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人文精神;等等。

◇课堂练习:

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电脑算命②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④婚事大操大办⑤讲排场、挥霍性消费⑥“法轮功”邪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腐朽文化的正确理解,必须把它与落后文化区别开来,不能等同。①④⑤属于落后文化,应舍去。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注意:国家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政策是不同的。对落后文化,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课堂探究:你能否结合“网络文化”的事例,根据上述观点,对当前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辨析?

◇探究提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迅速发展,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借助于网络;经过包装也迅速地蔓延开来。如,网上赌博、购买六H彩、网络算命、预测未来、寻找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进行交友、在网上散布反动言论、淫秽网站以论坛的形成出现等等,这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经过精心包装,往往以正常的面貌出现,必须加以鉴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种腐朽文化的变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道德修养,依法进行管理。

◇课堂练习:

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娱乐、音像、演出、艺术品市场和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

①优化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②弘扬传统文化,提倡超前消费③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需要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②提倡超前消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

2.互联网是影响力极大的新媒体,它的存在和发展利弊同在,我们不应因看到网上有许多负面内容而“关闭网络”。要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的不利影响,除了要从改变内容传播人手外,最主要的还应该

A.排除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B.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利用网络,自觉趋利避害

c.为未成年人寻找心灵寄托的替代场所

D.举报违法信息,拦截和抵御“黑信息”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的规定性“最主要”,应选B,其余选项与这一要求不符。

(三)、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总是相互冲击、交汇、融合.奔腾向前,永不停息。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在这种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这样有利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文化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进行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中不懈耕耘,人人都能享有充满阳光的文化生活。

◇课堂探究:你能否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对其中某一点的理解?

◇探究提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就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说,就是更加丰富而且感染力强,除了原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外,伴随着电视、手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电视相声、电视小品、手机短信、网络小说、网络歌曲也应运而生,且获得了飞速发展。有的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再创作,并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传统艺术形式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如,XX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的舞蹈《千手观音》就是其中的一例。舞蹈《千手观音》主要运用了手的变化来表达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千变万化。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辉映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关的感受。广大观众都对这支近乎完美的舞蹈作出了“震撼、激动、流泪”的评价,可见作品的感染力之强。

◇小辞典:绿色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信息浪潮正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尤其足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由梦想变为现实,同国外进行频繁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所难免。在大量文化信息面前,就像物质生活中倡导绿色食品一样,对于精神食粮,也应该倡导绿色阅读。

绿色阅读,是一种无污染的有利于人健康文明生活的阅读。文化就像大自然那种绿色带给我们永久愉悦一样,它是高科技竞争中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充电的高效营养库,是一个沙漠中穿行人身心交瘁时望到的一片绿洲,是一个人葆有的、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永远都清如许的“半亩方塘”。

◇课堂练习:

在我国,必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些基本道德规范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③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④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公民道德规范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这些规范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精神动力。故选A。

◇本课小结

.本课宏观把握捷径:本课从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人手,首先,分析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进而揭示大众传媒与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发展态势。然后,描述什么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和怎样建设人民大众的文化。最后,说明了怎样在文化生活中进行选择,即提高辨别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能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之,本课在文化发展、交流的背景下,说明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运用全面的观点分析人们的文化生活。

3.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应从各自的概念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上加以区分。

4.对“经典文化”应从多角度进行阐释。经典代表着先进文化,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典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示,经典文化对社会、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陕西民俗文化 篇5

分校(工作站)专业学号学生姓名

年月

浅谈凤翔彩绘泥塑与陕西乡土文化观念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凤翔彩绘泥塑艺术为载体,论述陕西关中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乡土文化,试图以民俗学文化艺术观念来解读,力图使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在学界得到重视,凤翔彩绘泥塑与陕西乡土文化观念是分不开的,本文将展开讨论。关键词:凤翔彩绘泥塑乡土文化观念

一、凤翔彩绘泥塑的地域

凤翔古称雍、雍州、雍城,地处关中平原,宝鸡市东北,县城距宝鸡市区44公里。凤翔县东西分别邻岐山县、千阳县,南北分别为陈仓区、麟游县。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秦文化、凤文化、民间文化、苏轼文化等四大文化为凤翔历史文化的精粹所在。本文主要以陕西民间艺术极具代表的凤翔彩绘泥塑浅谈与乡土文化的认识。

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近年来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相传明代曾在此驻扎六营军队,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凤翔泥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她是有名的凤翔三大民间工艺美术品之一。

二、凤翔彩绘泥塑的产生

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泥塑源于汉唐,盛于宋元,历史渊源已久。据《凤翔县志》记载:“县境内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汉、唐时期的古墓随葬器物中,有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陶俑,如虎、牛、鸽、猪、狗、羊、独角兽、骆驼等,其型制相似今日之泥塑。”距陕西凤翔县城不远的六营村是著名的凤翔泥塑之村。

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经考证专家们认为,其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所不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它以创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出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并以其形态逼

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威武可爱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而称道,与关中的地区的风土人文为背景进行创作,是镇宅避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

凤翔彩绘泥塑用膏泥(俗名“板板土”)为胎,掺以纸浆为筋。根据神话与传说内容,塑成民俗化人物动物,饰以彩绘。造型生动夸张,色彩艳丽多目,富有生活气息,号称“中国一绝”。与西方“抽象派”艺术异曲同工,与“印象派”艺术殊途同归。因为西方儿童完全可以从中理解其象征意义。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参观后说:“凤翔彩绘泥塑是献给世界儿童的最好礼物。”凤翔泥塑已二次作为“国家名片”——邮票的主体图案。

考古研究和史料记载,凤翔彩绘泥塑并非江西陶瓷艺人所为,而是本地先民的发明创造。据《凤翔县志》记载:“县境内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汉、唐时期的古墓随葬器物中,有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陶俑,如虎、牛、鸽、猪、狗、羊、独角兽、骆驼等,其型制相似今日之泥塑。”

对凤翔出土的春秋战国墓中的彩绘陶俑研究发现,陪葬彩绘陶俑的制作工艺和今日的彩绘泥塑制作方法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内为空心,分两片粘合成型。不同的是,陶俑成坯后入窑烧制,出窑后再上彩;而彩绘泥塑作品不经过烧制,泥坯晾干后直接粉白上彩。由此可以推断,彩绘泥塑工艺的产生当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凤翔境内中小型古墓的发掘中,出土了许多动物彩陶俑,这说明古代殉葬制是等级分明的。自从废除先秦人殉制度、改活人殉葬为陶俑殉葬起,按社会地位的等级制,人物俑只能用于王族和达官贵人殉葬,平民百姓是不能享用的。平民用人物俑殉葬行不通,便改用等级较低的动物俑替代,这就给了陶俑制作艺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动物俑产生的年代应和人物俑产生的年代相隔不远,彩绘泥塑工艺也就这样在艺人们不经意间产生了。

三、凤翔彩绘泥塑的珍贵价值

无论泥塑是起源于明朝、先秦还是更远古的时代,无不代表着泥塑悠远的历史文化。凤翔彩绘泥塑在几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存并发展下来,必然代表其所拥有的宝贵价值。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其艺术、历史文化意义,还是现代商业化中的经济价值,都值得我们尊重和研究。

(1)凤翔泥塑为纯手工制作,工序庞杂。泥塑的制作大致可分为选土、砸泥、入棉絮、擀泥片、上模、脱胎、(合泥)、挂粉、勾线、装色和上光等十几道工序, 全部由手工来完成, 包括颜料,也都是亲自细细研制,才能保证色泽好, 粘性强, 久不掉色。

(2)凤翔彩绘泥塑造型抽象生动,千姿百态,展现黄土耕农醇朴民风。涉及到人物、动物、植物等,大都是空心的圆雕式摆件,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凤翔泥塑有三

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艺人们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它不但具有狮虎豹共有的生气勃勃、凶猛顽强的性格特点,还有朴实敦厚、稚拙可爱的表情神态,从而更加耐人寻味。

(3)造型简练且夸张。“舍其形而求其神”是民间美术作品典型的造型手段,泥塑玩具也不例外,它表现为突出主体,省略细节,即抓住对象主要特征,省去次要的细枝末节。如凤翔泥塑大挂虎,眼睛是两条鱼,怒目圆睁,两只大耳特别突出,造型简洁粗犷。在整体造型与装饰上,没有蓄意雕琢的痕迹,显得天然质朴。

(4)彩绘技术精彩绝伦。泥塑玩具的制作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涂色修饰,这是泥塑玩具充满灵性的点睛之笔。色彩的搭配和底色的涂制到线条的描绘和烧火焙制的技法,每一种特殊制作技法都造就出风格各异的玩具。在彩绘前,要在泥挂片表面上涂白粉,以便上彩色后色泽鲜艳。这类泥玩具的白底色一般是用滑石粉溶解而成,将泥块辗成粉末,置入锅内放水调和,加入少量骨胶,稀稠适度,加热调匀为止。然后在塑形完整的玩具上均匀地涂敷,需要一遍成功,而且完全罩住泥地本色。上色的过程十分讲究:在品色里放入适量的鱼眼胶溶解,并且将碗放入一个大铁锅中,铁锅里加少许水,加热。最后的工序是上彩色,一般是先上大红与品绿色这两种主要色。然后上玫瑰红,作为辅助色补充大红的不足。最后上陪衬色品黄,起到增加画面亮度的作用。所有部位的色彩涂完之后,将玩具放在阴凉处晾干。至此,一个泥塑挂片的彩绘制作就全部完成。有这些讲究的绘彩技术来说,足见其技术之精彩。

(5)艺术特色丰富。提到“民间泥玩具彩绘方法分为单底黑描、单底彩描两类”。单底彩描颜色饱满,寓意深远,其色彩鲜艳夺目独具中国传统特色。凤翔泥塑具有新颖的造型、精细的做工、雅俗共赏的外部图案以及较强的装饰价值。凤翔泥塑艺术风格质朴活泼,主要以各种动物或人物题材为主,由于民间艺人们从民俗实用性出发进行创作,造型圆润,手感细腻光滑,适合儿童手捏玩耍。作为儿童或者是成人的手中把玩之物,能给人很好的触觉感和心理感受,深得人们喜爱。

(6)符号意义有趣。出于对图腾的膜拜,人类很早就意识到,创作出各种动物的图腾,是记忆祖先的持久方法。经考证,专家们认为,凤翔泥塑的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所不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陕西的土地粗犷、刚劲、豪放,陕西人身上凝聚了古老而博大的浩气,其泥塑除了具有美学价值外,还寓有镇宅驱邪、赐福降祥、永保太平之意。泥塑上彩绘的莲花、石榴花、蝴蝶等都具有象征寓意。莲花,意连年有余;石榴,意多福多子;艾草,意去毒辟邪;海棠,意富贵;蝴蝶,意多福;牡丹,意吉星高照;贯钱,意万贯利钱。

四、凤翔彩绘泥塑传承意义

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深为有关专家所瞩目。但在商业环境的影响下,现在的凤翔泥塑艺人往往以销定产,一味迎合市场需要,这使得许多传统产品近于灭绝,也使得凤翔泥塑技艺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变异。20世纪60年代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有三百多户农家生产泥塑,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陕西省凤翔县的胡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陕西乡土文化囊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划分的所有类型。有口头传说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这五个方面。同时又是13个古代王朝的所在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文化兼容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并且表现出极强的历史悠久性和风俗古老性。

从历史来看,陕西乡土文化承载着陕西自古以来的政治、文化、生产生活以及民俗的各个方面,陕西乡土文化就是了解陕西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态的缩影,通过凤翔彩绘泥塑文化诠释和理解促进现在陕西的发展,也给乡土文化的传承以启示。

参考文献

陕西风土文化 篇6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简介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美术品,是民间艺人手工制作,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

青年民间艺人胡新明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地进行艺术表演和交流,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殊荣,曾多次参加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会,获得多项大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喜爱。彩绘泥塑是馈赠亲友的艺术珍品,是镇宅避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D?D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面花

面塑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在莶举式面人的基础上,经老一辈面塑大师改进发展成为一种精美的案头小雕塑。面塑人物主要反映我国古代神话及传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

张维宁女士自幼喜爱绘画,擅长工笔仕女,近年来主要钻研面塑创作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学习继承面人物等老一辈面塑大师技艺的基础上,反复进行摸索和创作。所塑人物形象各异,生动传神,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并被报纸、电视等媒体所关注和多次报道。其主要作品有“踏雪寻梅”、“昭君出塞”、“钟馗醉酒”、“共读西厢”、“雪城”等等。社火

在陕西,社火是指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统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获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和现代任务,形成一个故事的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迭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来自黄土地与秦腔想结合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大耍除了这些还包括最高级别的芯子和亭子,社火中的精华就是最高难度的芯子,通常是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指头粗高达2-3米多的钢筋,用彩纸在上面做出如棉花、果树、云朵、老虎、猛兽等等各种造型(造型最高可达4丈之多),然后按其内容将男女儿童(通常年龄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一人,多则十于人,或并立,或叠置,横卧,倒立。惊险怪异不下于杂技。秦腔

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角色可分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须生、小生、大净、毛净,丑角等十几种。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经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

秦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是在古时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由于它产生于民间,所以能够生动的反映出人民的愿望、爱憎、痛苦和欢乐,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斗争,因而有着深厚的根基。

秦腔艺术源源流长。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其后秦腔受到宋词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明朝嘉靖年间,甘、陕一带的秦腔逐渐演变成为梆子戏。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

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流露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木马勺脸谱

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的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这里有挂件系列、社火系列、还有古老的吉祥物系列。近300幅作品,让您大饱眼福。

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今天看来这是一件滑稽的举动,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人们采取这种方式,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把木马勺上,有时可能会起到一定精神慰籍作用的,这与我们祖国其它民俗如春节贴春联换桃符,端午节插菖蒲剑、悬挂钟馗象等有着同一的道理。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民们正是从这众多的纷繁民俗中生活过来的。

为什么用木马勺来绘蚩尤象呢?

据社火艺人讲,理由有三:

一、木马勺家家有之,也就是说材料可信手拈来;

二、木马勺极象人头,便于表现蚩尤形象;

三、我国古代有桃、柳辟邪之说,木马勺多为柳木所为,本身已可辟邪,为什么过去关中地区曾盛行过此俗呢?这与历史有关。关中为西周、秦、汉发祥之地,且外来影响较少。西周、秦、汉遗风至今尚有存余祭蚩尤等事不能不留下痕迹。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一个典范形式。最初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的“窖洞剪纸”,被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妇女传承下来,形成古朴生动、强烈自由的风格,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安塞剪纸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家畜走兽,人物树木,大自然中的一切美无不包罗,直接反映出的是劳动生活。

安塞剪纸艺术家们多次赴世界各地访问表演,引起极中外友人的极大兴趣,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贡献。安塞剪纸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被誉为“活化石” 和“地上文物”,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安塞剪纸,中国各地展出了安塞剪纸。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专家称赞其为:“安塞剪纸,群芳母亲。民族之魂,陕北可寻,振我中华,无愧古今。”1993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长安国际书法年会

中国长安国际书法年会,是由陕西省旅游局主办的一项大型的国际书法交流活动。汉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从周甲骨至秦篆,从汉隶到唐楷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长安(今西安)既是历代书法名家辈出的地方,又是保存历代书法名作(碑石)最多的地方,被誉为“书法之乡”。1986年,试办第一届年会时,曾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书法名流前来参加献艺,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安国际书法年会为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举办。届时,海内外的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将云集古城,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结识朋友,并进行参观游览年会主要内容有:大型仿唐代雁塔题名仪式;历代名人墨迹展览;中外书法家笔会;优质文房四宝展销;书法理论研讨会,参观碑林、石门十三品活动等。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美术》、《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等数十种报刊进行介绍。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西安古文化艺术节

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是西安市举办的一项大型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从1990年开始,每年金秋九月在城区举办一次,与西安国际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同时开幕,历时7天,好戏连台,异彩纷呈,1998年改为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暨旅游节。目的在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增进友谊,并以此为契机,带动陕西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全省旅游业发展。

古文化艺术节荟萃了陕西民间艺术精华,世上内容丰富,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精彩节目和活动项目有:

宫廷仪仗锣鼓——各种锣鼓响声震天,八面威风;各种造型的芯子、高跷、旱船、竹马、耍狮、舞龙、奇险玄妙,各领风骚。

大型宫廷焰火——包括起火、花筒、药火、星筒、纸炮5个品种,以低空杆为主,配以空中盘火和高空礼花,上下交相辉映,五彩缤纷,灿烂夺目。

街头社火表演——跑旱船,走竹马、秧歌队、载歌载舞,古城街头热闹非凡。

大型文艺节目——有各届古文化艺术节的主题演出大型音乐歌舞《长安瑰宝》、《丝路风情》、《长安神韵》、《秦俑魂》、《凤鸣长安》等,以恢宏壮观的气势,优美的旋律,精湛的表演艺术,向海内外宾客展现出西安辉煌的历史篇章,体现出“重振汉唐雄风,重辟丝绸之路”振兴陕西的宏伟气魄。有久演不衰的深受海内外宾客欢迎的《仿唐乐舞》。还可以欣赏陕西地方戏秦腔、眉户、碗碗腔、木偶、皮影等精彩节目,另外邀请有国内外文艺团体前来演出,每届推出10多台优秀文艺节目,近千名艺术家会聚古城西安献艺。

古城墙艺苑。举行别开生面古城墙夜景夜市入城式,来宾通过南门吊桥,鱼贯而入,进入瓮城,然后登上古城墙,尽情观赏文艺、武术、气功和仿唐斗鸡表演等,参与各种游乐项目,还可漫游美食街边吃边游,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仿佛进入神奇梦幻的世界。

民间工艺品和纪念品展销。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剪纸、泥塑、布贴、秦兵马俑仿制品、铜车马仿制品,瓷器、五毒马甲背心、唐三彩、柳编和秦绣品等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任凭游人选购。西安兵马俑石榴节

西安临潼既是兵马俑的故乡,又是享誉全国的石榴产地。每到秋高气爽之时,亦正值旅游旺季,火红的石榴在阳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为骊山增辉添色,令海外游客赞叹不已,驻足不前。西安兵马俑石榴节把这两项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使旅游客同时满足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在1991年举办的首届兵马俑石榴节中,身着石榴裙的16位石榴仙子给客人敬奉石榴的场面,曾倾倒万人。

兵马俑石榴节为每年9月中旬(一星期)在临潼举行。其主要活动为参观兵马俑、华清池贵妃浴旅游、万亩石榴园观赏及品尝、传统石榴节庆、骊山古烽火台点火仪式等。四时风俗

春节,元日祀六神,戚友相拜,以食物互遗。上元昼作社虎、柳木腿诸戏,夜则张灯作竹马、龙灯、纸船备戏,金鼓喧阗,举国若狂,然亦古难礼之遗。二月二日,剖正月献神之蒸饼炒面食之,谓可避蝎。三月三日佩甘遂,谓不生疮。

夏节,四月朔,戴皂荚芽,谓可除目疾。重五日,以角黍各物相馈遗,捻五色线系小儿手足腕,入雄黄于酒饮之,谓可避五毒。

秋节,七月七日,缚草作女像,加以衣冠,祭以瓜果,名”乞巧“。八月望日玩月,设香烛,以枣粟各物向月献之,调为”玩月“。二十七日,士人祀孔。重九日,亲戚以枣 糕新柿相馈,士人登高。

冬节,冬至日祀孔,弟子皆拜师十二月八日,以米豆肉菜作粥,遍送里党,名为”腊八粥“。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以圆饼、饴糖献厨内,焚纸印灶神像,谓之送灶,除夕焚纸印马,谓之”接灶"。剪纸艺术

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桌子....等,以表达自已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剪画”或“窗花”。剪纸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儿童、动物等,既饶富情趣又装饰美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故深受大家喜爱。民间艺人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千古遗风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根植于大众的民间艺术。西府剪纸以它特有的文化风韵,融古文化之精髓与历代劳动艺人智慧之结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秦腔艺术

秦腔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或西秦腔,俗称“乱弹”、“桄桄子”。因用木梆子击节,又名梆子腔。曾受昆腔、弋腔、青阳腔的影响,音韵严谨,有二百余种曲牌,二十四类板式,二十八种角色,二千七百多本剧目。是河南梆子、河北梆子、蒲剧、晋剧等几十个有较大影响剧种的母体。秦腔既有西北原野那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是我国最具地域特色的古老剧种。米仓古道:上至秦陇下达苍阆

这是旺苍历史上一条著名古道,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因米仓山而得名,亦称米仓古道或米仓间道,由北向南贯通旺苍全境。“上至秦陇,下达苍阆”,这是古人对旺苍米仓道的真实写照。

从旺苍县城出发,过古灵溪寺向南,越灵溪上五峰山,自下而上,一段由三千七百余张石板铺就的十华里石梯路,崎岖陡峭,巧夺天工,路道由海拔586米提升到844米,这便是旺苍米仓道上最重要的何家沟路段。该路段是陕西入川经旺苍去巴中、苍溪、阆中必经之地。前不久,笔者随同旺苍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杨荣生一道,登上了该路段。

据杨荣生介绍,旺苍地处川陕交界的米仓山南麓,是入川进陕的要塞,不仅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官家出入、商家往来的重镇古邑。古时候的旺苍境内的交通运输途径,除了东河、后坝河的水道外,陆路交通就是米仓道。《辞海》1979年版载:“米仓道,在今陕西南郑县南,位于川陕交界,东与大巴山相连。自南郑经此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称米仓道。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

据考证,米仓道始创于秦朝末年,兴于汉代。《南江县志》记载云:秦末汉初,从陕西的南郑起到四川的道路中就有米仓道。米仓道在民间有水路和旱路之说,即米仓水道、米仓旱道,所以,发源于陕西南郑和宁强的东河与米仓道,均成为米仓山南麓的交通孔道和运输大动脉。随着时间的推移,米仓道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逐步又分为官道、兵道、商道。

旺苍县境内的米仓古道,主要有四条,至今尚存,有的路段还很完整,至今仍有民间客商及游人、山民、背夫行走。何家沟段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川北道监察使杨瞻在翻越此段米仓道后,在他的《题灵溪》诗中十分?情地写道:“溪山曲尽难名??方信苍苍造化神。鸟道依稀天上路,林居仿佛画中人。”此段古道经越千载,经无数次修整,其最后一次大型修整培补是在“大清嘉庆二十三年”至“大清嘉庆二十五年”间进行的,皆为民间捐资修整。当年培修整治的两道“修路碑”自今保存完整。

穿越时空的隧道,历史上的旺苍米仓道上曾演绎出了无数动人的历史故事。1987年11月25日,四川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占扬先生在旺苍县“木门会议陈列馆方案讨论会”上讲:“红军攻打汉中从旺苍县国华上去的,这是一条米仓道,是三国时的运兵孔道。元朝大军进四川也是走的这条米仓道,直下阆中和巴中地区。苏区时,川陕地下交通线(即红色交通线)的西线同样是这条米仓道。《旺苍文史资料》也载文云:东鼓城山顶,当年诸葛亮屯兵演武的‘八阵图’、点将台依稀可见。旧时《巴中县志》载:汉平关,建安22年(公元217年),张?A从此关进窥巴西,为蜀将张飞所败。”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 篇7

让陕西人引以为傲的美食频频难以跨出陕西、得不到认可的原因之一首先可归结到陕西人的性格。早在2007年, 著名评论家肖云儒在接受华商记者采访时就坦言, 作为一个在陕西生活了40多年的南方人, 对老陕, 对乡党常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他们有“十好”:好溯源、好为中、好称大、好不争、好自闭、好自足、好沉稳、好名分、好非异、好农本。有这样一种说法:陕西人醒得早, 起得晚, 什么都不在乎, 因为我们有王朝子民的优越感。记得2008年底, 网络写手张一一在写了“丑陋地理志”之后, 又把矛头对准了陕西人, 当时的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傅功振就批驳道, 这是一种偏见, 是狭隘的表现, 但同时他也指出, 尽管张一一的话有失偏颇, 但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丑陋”的问题。不要一有人说陕西人不好就群起而攻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清醒地对待自身的优缺点, 好的自然要继承发扬, 不好的一定要摒弃。对于此次陕西面条落选, 陕西人肉夹馍、凉皮生意让外地人给做了的报道, 有人纳闷, 陕西的饮食文化不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吗, 可它各种好吃的饮食外地人为何鲜有人知, 抱着“金疙瘩”咋就没人理会呢?在我看来, 关键还是缺乏文化宣传意识, 自己的东西自己一定要好好争取、好好推广, 不能光指望别人来发现。在这方面, 我们有太多的经验教训。近年来, 陕西影视题材不止一次地被外省抢注, 而最让陕人扼腕叹息的是2008年上映的电影《黄石的孩子》。该电影改编自詹姆斯·麦克曼纽斯的小说《洋鬼子:乔治·何克的生平和传奇》, 故事就发生在在陕西凤县的双石铺。当年作者在听到这个故事时, 因英语发音的缘故, 将“双石”和“黄石”搞混了, 误将“Shuang”译成了“Huang”, 于是就有了“The Children of Huangshi”, 本应是《双石的孩子》最终变成了《黄石的孩子》。也许是巧合, 中国的确有个地方叫黄石, 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 制片方也将错就错, 堂而皇之地在湖北黄石搞了个隆重的首映式, 使得黄石远近闻名, 旅游业一路飙升。一部电影, 可以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夜之间名声大振, 更可以营销一个城市, 这已经是不二的定律。著名的《卡萨布兰卡》如此, 云南丽江如此, 可作为故事发生地的陕西凤县却生生由于陕西人所谓“实在, 从不跟人去抢、去争”的性格特点而错失大好的宣传机会。再回到面食宣传, 如今各地都加大了对本土小吃的推广力度, 沙县小吃遍及全国, 兰州市政府还专门制作了‘兰州拉面标准化走全国’, 武汉的热干面也被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陕西不管是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中“全军覆没”, 还是潘石屹吃到山寨岐山面等, 无不反映出在特色面食的包装和宣传上的滞后。陕西人早该意识到:当今社会, 即使是好酒也要吆喝,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摘要:从陕西人的性格特点及缺乏文化推广意识两个方面, 分析陕西面条落选“中国十大面条”背后的原因, 以期陕西人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克服自身安于现状的性格缺陷, 不断提高文化宣传意识, 为陕西文化强省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陕西面条,落选,陕西人,性格特点,文化推广意识

参考文献

[1]郭欣:《黄石的孩子》出自凤县翻译误会失发展机遇[N].《西安晚报》, 2008-8-27 (12)

[2]刘芷妍:《张一一开始“教训”陕西人》[N].华商报, 2008-11-15 (13)

[3]敬江晴:《为什么在美国卖夹馍的不是陕西人》[N].华商报, 2013-6-24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篇8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互动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就是很好的例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日趋提高,对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但离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差距还很大。陕西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决条件,但就其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状态来看,产业效果和发展规模都不很理想。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观念滞后,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

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保守,对异质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抵御力和同化力极强。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陕西在精神文化形态上早就形成了一系列不能适应工商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文化心理与性格。目前,陕西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结构仍未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汁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事业管理模式已成为推进文化工作的结构性障碍。如基层文化建设和公益性文化活动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统一规划、预算、拨款的方式,既不利于使文化建设走向市场,又不利于激发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事业的热情;既不为国家减负,又不能扩大文化建设规模。在人才结构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工作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严重束缚了文化艺术生产力的发展。在创作管理上,仍使用行政手段来规划艺术生产,而不是按市场需求进行。剧团的主要运营是靠财政拨款,更有甚者,一些无观众、无市场、长年不演出靠财政拨款维持的剧团还有不少。经费的拮据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和缺乏,艺术人才的断层又严重地阻碍了演出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思想观念保守,文化格局的结构性调整进展缓慢。文化产业发展力量分散,形式单一,非公有制比重过小;文化事业的财力保障力度总量增长缓慢,保障和建设重点不明确,力度不够;文化艺术生产要素优化重组进展缓慢,没有形成合理结构和规模优势,致使丰富的文化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有的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几十万,只获奖不增收;有的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极低(如出租场地、门面房等),失去了文化产业本身的“双为”效益的社会意义。所以,陕西文化产业的开发,首要的问题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使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要求,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二、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社会综合实力的不足和政府投资能力的低下是制约陕西文化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陕西省对文化艺术建设的投资逐渐加大,但投资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低,从未达到过1%。造成陕西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除了陕西整体经济发展滞后、投资力度过小外,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从全局上看,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缺乏明晰性。作为一种产业,尚未形成明确的产业发展原则和目标。在产业发展目标上,没有根据自身文化的优势确立重点扶植和发展的产业。如陕西的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信息服务业、艺术中介业和音像制品业等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实力,应给予重点扶植发展和推举,同时,要在实现优秀剧(节)目多层次增值、拓展影视市场、改善经营管理活动上下大力气。在产业发展形态上,由于陕西文化产业没有形成明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导致了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不稳定性,出现了社会力量抢滩文化产业市场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非规范性。如在社会文化产业中,群众通俗文化发展迅速,但由于一些经营者急功近利,违规操作,娱乐市场的色情服务和赌博现象屡禁不止,音像市场的盗版,演出市场的无序,书报刊市场和录像放映市场的“黄”、“非”等现象,致使管理部门的治理整顿活动频繁,而那些守法经营者也遭受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和发展的稳定性减弱。此外,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偌大的陕西文化领域里,文化艺术经纪与代理机构极少,说明真正将文化视为一种产业来投资和运作的人还很少,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些无论是观念认识问题,还是投资经营和管理运作问题,都刘陕西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起了阻滞作用。

从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看,其改革力度尚不到位。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上来讲,文化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责任是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监督、矫正文化产业运行和发展方向,在防止、克服文化产业发展完全商业化弊端的同时,主要是大胆采用市场运作机制来实现文化产品的两个效益。从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文化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从直接管理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转变,但这种转变的速度太慢,力度不够,尚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

从文化市场的管理角度看,管理体制较混乱,管理部门主次错位,职责不清。一些管理部门擅自扩大自己的职权范围,越位越权,加之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有的假公济私,公报私仇,致使经营者常常难以招架,苦不堪言,使那些欲有心涉足文化产业市场的投资者望而生畏。管理上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阻塞了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投资渠道,抑制了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也使得文化产业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和生存活力。

要使陕西文化事业有一个大发展,仅靠国家投资是远远不够的,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多方位增加对文化的投入,形成投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法治化、经营方式市场化的格局,才是文化产业所必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这个基本环境尚未发育成熟。

三、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市场发展不够规范、有序

文化法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文化工作运作管理的基本规则。但目前可供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依据的文化法规严重缺乏。如许多文化建设缺乏法规保障的规范秩序,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政策不足,文化建设准人及吸纳社会力量办文化的政策措施的缺乏,文化资源保护法的严重滞后等。政策法规的不完善首先导致文化市场秩序的混乱,非法经营者严重损害了正当经营者的合法利益,而政策与法规的缺乏与不到位,使违法者得不到有力的惩处,守法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合法经营处于无助状态,不仅损害了经营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社会文化市场的发展进程。

其次是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且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政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在文化部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下,近年来虽已有一些产业政策相继出台,但落到实处的却不多,有的因相关政策变化而难以实施。如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保证农民看电影的经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而被搁浅。

政策的支持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尤其如此。对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既是适应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所必须的要求。因此,促使现有政策法规的落实到位,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新的发展政策是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问题,因为稳定而优惠的政策不仅维持着产业发展的秩序,而且也维持着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保护着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陕西虽然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人才优势和市场潜能,但如不能科学而有序地开发这一古老而新兴的产业,就可能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文化产品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它肩负着娱乐生活、净化心灵、丰富人的精神和美化社会精神文明环境的重任,决非一般物质商品所能替代。

上一篇:描写新年的古诗词有哪些下一篇:分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