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儒家经典,品味传统文化(精选4篇)
走进儒家经典,品味传统文化 篇1
走进儒家文化,品味儒家经典
高三330班主题班会,指导老师:肖厚明
一、活动主题
以期为弘扬儒家文化,提升高校学子的人文精神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二、学生目标
1、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儒家文化的兴趣
2、通过活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把握今天,努力学习,运用好实际的儒家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儒家文化的特点以及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四、措施、手段 案例分析
五、课型 班会活动课
六、教学准备 CAI课件
七、教学课程
(一)导入
通过名人名言导入主题
八、互动台
介绍儒家的由来
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衰落,皇族子弟的教师,以及有些皇室成员本人,都散落在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这些人被称为“儒”。[1] “儒”字,《康熙字典》解释:《唐韵》人朱切《集韵》《韵会》汝朱切,从音襦。学者之称。《周礼·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从白话层面理解有两种意思:其一,儒即有道之士。《扬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即儒为会通天道、人道者。《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其二,《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不过,一般《说文解字》的后一意接受较广。“儒”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即今所谓“学者”,是极普泛的一种名称。《论语》,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见那时只称有知识才艺者为“儒”,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儒”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儒学并无确立神秘力量为文明核心并统御教徒的特点,相反,儒学是一种以人为文明核心为主体的思想。
儒家思想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称为孔子学说,是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分别通过“师”与“儒”来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行为规范和处世
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将之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大多数朝代的主流意识流派,正统的官方思想。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因此儒家思想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了全社会。
儒学在历史上也多次遭受严重冲击,近至满清的文字狱,毁古书严重的《四库全书》、现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不过在历经多种冲击、浩劫乃至官方政权试图彻底铲除儒家思想之后,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世界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
互动二 对儒家误解的纠正
儒家不尚武?
无知者往往无畏!谣言传播于愚昧人中间,谣言止于智者。
我们看看儒家的老祖宗孔子,孔子提倡教授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就是射箭和驾驶战车这两门武艺,孔子把学习射箭和驾驶战车作为儒家弟子的必修课。
儒家重阶级?
道家有道家的平等,叫「齐物」;儒家有儒家的平等,叫「天民」。中国人没有生来就分贵贱的:人无生而贵者,因为都是天民,天生就是平等的:有教无类,人人皆可为尧舜。
互动三 儒家经典介绍
儒家经典主要有十三经。儒家正典化始自孔子治六经。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中诗书礼乐又称古之四教,周朝贵族的教科书。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六艺为“礼” “乐” “射” “御” “书” “数”)以赡养之。《诗》《书》具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
荀子说:“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即《诗经》教言圣人之志,《尚书》教行圣人之事,《仪礼》规定圣人之行,《乐经》乃和圣人言,《春秋》乃圣人微言大义。“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
十三经
秦末,刘邦,项羽攻入咸阳,项羽火烧咸阳宫,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国学十三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是解释十三经的权威教参。注,是对经书字句
十三经注疏 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宋及宋以前之注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互动五 孔子简介
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第二。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3
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很大关系,其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重学儒家思想文化对当代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小结
略
走进儒家经典,品味传统文化 篇2
一、教师品读《论语》, 内明心智
1. 通读论语全文, 感受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
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主要是: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等五个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所谓人本意识, 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 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忧患意识, 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 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 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儒家重视教育, 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 而是伦理教育, 如何做人的教育, 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 孔子云:“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 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 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
2. 学习与教师修养有关的论语名句, 注重教师的精神追求
(1) “一日三省”:需有教育教学反思心。长期以来, 教育界把“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看做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 其实, 在当前的形势下, 对中小学教师更有启发意义。现在许多中小学提出培养“研究型教师”, 提倡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要求把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则应把这些理论和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以思考, 研究。因此,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或策略, 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取外在的、技术性的知识, 而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 促使教师对自我和自己专业活动直接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发现其中的“意义”。
(2) “学无常师”:应在交往中教与学。孔子的教师素质论是全面的, 自然没有忘记怎样处理师生之间以及师师之间的关系。首先, 在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孔子提出“当仁, 不让于师”。《论语》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学生不仅是教师发展的受益者, 也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孔子的学生在各种场合都敢于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 孔子也乐于接受意见, 修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被看做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活动, 主体之间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学习, 才能实现双赢。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合作学习强调学科课程间的相互整合, 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出现, 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合作的实施需要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 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
(3) “学而不厌”:要懂得“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其实, 终身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在孔子看来, 作为一个教师, 必须博古通今, 不但要了解过去, 还要知晓现实, 他称自己无非是“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而已。孔子说:“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对于专业教师来说, 只有人人终身学习, 才能实现其发展的连续性。
(4) “诲人不倦”:克服教师发展之职业倦怠。孔子一生能“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努力于他的教育事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他的学生子贡说:“学不厌, 仁也, 诲不倦, 圣也。”“诲人不倦”的精神是他对学生忠与仁的精神的表现, 是作为教师的负责精神的表现。作为一个教师, 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 只有认识到自己事业的重要性, 才会积极地献身于这一事业, 工作起来才会主动积极, 发挥潜力, 想方设法做好本职工作。
二、践行孔子文化, 外化和谐
我们启动了“朝圣”读书计划。一是通过成立教师读书会, 积极引导教师认真研读《论语》, 定期进行学习和交流。二是我们将每年的10月定为学校的读书节, 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并通过开展评选“书香家庭”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读书, 认真读书。
1. 教师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论语》的教育教学思想
(1)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 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 多进行教学思考, 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此谓“多思、多想、多听、多看”。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 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 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 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也即“谨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轻轻地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 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为此, 我校教师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为师之道。
(2) 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提倡“仁”与“智”, 通俗地说, 就是教师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 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 关爱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 多鼓励孩子思考, 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其次, 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 用心去了解、爱护学生。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多和他们谈心, 听取学生的意见, 让学生评说自己, 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了解和关爱学生将是我校教师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3)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 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 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 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 我校教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 扶持它、呵护它, 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2. 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1) 知礼。在开展礼仪教育过程中注重文化的熏陶。我们精心设计了“家庭礼节”、“学校礼仪”、“社会礼貌”三大主题的知礼教育宣传画, 分别悬挂在每一层楼上下楼梯的显眼位置。楼梯口也有温馨的文明礼貌提示语, 走廊里也悬挂了知礼教育图片, 耳濡目染地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礼仪文化。我们把常用的一些礼仪如:行队礼、谦让礼、抱歉礼、问候礼、鞠躬礼、祝贺礼、道别礼等编成动作, 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操”让学生每天和广播操一起做;举行“礼仪漫画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知礼教育实效。
(2) 交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 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 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孩子们知道, 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 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 甚至引你走上邪路。通过诵读《论语》活动, 孩子们不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少年交朋友。
(3) 孝悌。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 “孝”一直是炎黄子孙所尊崇笃行的优良美德。孝悌之道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打下了万古常新的基石,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诵读《论语》活动, 孩子们充分认识到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爱故乡、爱祖国的重要性, 并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来。
(4) 感恩。为了学生更有效地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以“公益·感恩”实践活动为突破口, 按照年级序列和孩子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 实施阶梯式的德育工作。集中开展了集校本课程开发、德育活动设计、校外基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构建工作。通过开展访问、演讲、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它的思想之精深, 内容之渊博, 很难一言蔽之,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读、细读、精读。虽然, 我校的《论语》文化已见雏形, 但仅仅是冰山一角,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论语》文化的研究力度,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打造实验小学的《论语》文化特色品牌而不懈努力。
摘要:实施《论语》文化教育发展战略, 教师品读《论语》, 感受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学习与教师修养有关的论语名句, 注重教师的精神追求, 并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论语》的教育教学思想, 从而引导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走进山东曲阜,感受悠远儒家文化 篇3
人力车夫说他也姓孔,对于曲阜的景点以及来由了如指掌,可以给我们当导游。当我们问及曲阜的三轮车为什么是客人坐前面,车夫在后面这个谜团时,车夫说:“礼通天地应,仪诚道自明。曲阜是儒家圣地,礼为先,所以客人当受更高礼遇。况且在乘客后面踏车,不挡乘客视线,可让客人尽兴。”看来孔子之道已深深印在曲阜人的脑海中了。
坐着三轮车逛圣城,感觉还真不一样,沿街风光尽收眼底,清风拂面,愉悦舒畅。大庄路、大成路、大同路、春秋路、弘道路……一条条跟孔子有关的路从我眼前掠过。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三孔”景点。“三孔”即孔庙、孔府和孔林。这是中国唯一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文物珍藏而著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孔”景点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孔庙。庙内古柏参天,林荫蔽日,鸟鸣啾啾,显得格外幽静和肃穆。信步走上碧水橋,一水横穿,碧波盈盈,水绕如碧,桥因水得名。过碧水桥便进入“弘道门”,“弘道”取《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意。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也是东方三大殿之一。殿高24.8米、宽45.7米、深24.89米。四周环有28根用整石雕成的龙柱,工艺精湛。
徜徉在诗礼堂,感受先哲当年教子学诗礼的执著,我的心头不禁升起对孔老夫子的敬仰之情。车夫更是从《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的格言到《论语》中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故事,一一数来,其渊博的知识不得不让人深感钦佩。
夕阳的余晖渐渐淡去,车夫拉着我们来到一家物美价廉的宾馆。念及车夫耐心周到的服务,我给了他30元,谁知他却坚持按约定收了20元,道声“再见”,从容而去。这让我有些意外,这年头,哪有顾客主动给小费而不收的呢?
目送车夫在华灯初上中消逝的背影,我想,这也许就是“东方圣城”的灵魂所在吧。
小贴士
美食 熏豆腐、孔府糕点、山东煎饼等特色小吃几乎随处可见,且价格便宜。
走进儒家经典,品味传统文化 篇4
同学们是否知道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词典是什么?它不是中国的《汉语大词典》,而是韩国编纂的《韩汉大辞典》,它里面所收的词条和词汇量均比《汉语大词典》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那场官司—中国和韩国因端午节的文化产权而产生的争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费解的事情呢?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众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经典,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人物。走进经典之中,我们会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咀嚼《论语》,我们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我们学会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真智慧;我们知道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惜时如金,我们还理解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敢与执著。
走进《史记》,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成长画卷,我们更感受到了司马迁身残志坚终成巨著的顽强与不屈。
吟咏李白,我们惊叹“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奇特想象,佩服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情怀。诵读杜甫,我们感动于他身处贫困却思索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
泛舟赤壁,我们不仅领略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美景观,更感受到苏子身处逆境却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欣赏《窦娥冤》,我们不仅了解了封建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而且感受到了作者关汉卿揭露黑暗的勇敢与犀利。
阅读《三国》《水浒》,我们感受着战争的惨烈和忠义的价值。赏析《红楼》,我们在惊叹贾家的奢华糜烂的同时有流连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
同学们,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走进其中,你能找到道德的榜样,清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走进其中,你能领略学习的乐趣,明白什么是忘我,什么是充实。在经典中,你能感悟到做人的道理,生活的艺术,文学的境界。
同学们,想想你自己,面对愈来愈那学的学业知识,你是否想到了孔子的执著?面对与同学的摩擦,你是否选择了楚庄王的宽容?面对人生的不幸,你是否想到了司马迁的顽强?在个人爱憎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是否明白了苏武不因家亡而投降匈奴?
[国旗下演讲稿——走进经典传承文化(共1篇)] 走进经典吧!走进经典,你就能更快的完善你自己,走进经典,你就能为弘扬中华文化尽一份力。让我们行动起来,走进经典,传承文化,弘扬传统,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