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文化”的春天

2024-06-0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走进“课堂文化”的春天(通用13篇)

走进“课堂文化”的春天 篇1

走进“课堂文化”的春天

――由田保华局长论课堂文化说开去

周五下午,我冒雪参加了郑州市教育局《德育工作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情况检查培训会》

在会上,田保华副局长对检查注意事项提出了要求,还就如何有效实施新课程等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与探讨。不仅论述了课堂文化问题和校园文化氛围建设问题,还论述了关于课程建设、师德建设、学校特色建设等的具体内涵。田局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同时获得向上的情感和心灵感悟,这就是成功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听天书的,不是来看表演的,不是来看电影的。师德水平、课堂艺术、人格魅力,都能集中体现在课堂上,这就是课堂文化。

有幸再次听到田保华副局长对“课堂文化”的深入剖析,无疑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全新的话题。但不知有多少教师在认真关注过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都喜欢吗?都学习的快乐吗?所有教师都清楚,帮助学困生进步比培养优生拔尖更难。减负喊了多少年了?中小学生的负担真正减下来了吗?

陈刚教授说:“应试教育是把我们的学生捆在了‘题海’的战车上。要知道,每一片绿叶都有发亮的`可能,只要给它一片沃土,它就会透绿……

课堂文化是师生心灵的感应,是师生心灵的相通,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更是生命对生命的关照。

课堂文化,应让学生心灵的世界走向开放;课堂文化,应让孩子的心灵世界拒绝苍白。教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梦想和期盼。因此,课堂文化不仅是师生的现实生活,更应该是师生未来的理想生活,课堂文化是连接师生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的桥梁。

新课程改革,迎来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春天。但新课程改革必须动真格的,来实在的。正确理解“教育质量”的含义,不能把“教育质量”等同于“考试成绩”。更不要用“素质教育也不是不要教学质量”来掩饰应试教育,这样的掩饰犯了低级的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课堂文化应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欣赏树叶时,感受整棵大树的浓荫;课堂文化应上升为艺术化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亮起来!

走进“课堂文化”的春天 篇2

一、走出评价误区, 正确理解课堂评价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合, 我们在谈综合素质评价时, 仍不可背上心理包袱, 而不敢谈学习的表现, 那样往往会丢掉学生至关重要的一种素质, 而犯下偏激的错误。综合素质并不排斥智力因素, 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其他素质也会得以体现, 没有课堂教学评价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不完整的, 也是不准确的。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 三年的学习生活, 老师、同学、家长对其表现的评价, 会对其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评价是极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的,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在关注学生某方面发展的关键材料的同时, 更要注重课堂上学生的细微表现, 捕捉学生成长的信息轨迹。此乃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而实际评价之初, 教师必须放弃人才的传统评价标准, 注重对学生人性和个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完全可以适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 而及时、公开、公正的评价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当前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侧重于关注尖子生的分数, 而忽视全体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 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其他技能和思想道德修养, 导致在教学中“重知轻能, 重智轻德”的现象。这一现象一经提出, 致使学校和教师一下陷入了评价的怪圈。在评价中“谈智色变”, 谈“智”就是倒退。而对学生的思想及技能的评价, 又在“紧锣密鼓”的“喧闹”声中走了一趟过场, 不久便悄无声息地夭折了。综合评价没有实质性的操作空间, 评价没有具体的内容和可操作性, 综合素质的评价变成了机械的填空和模式化的纪录。其实, 课堂教学是学生综合素质最好的展示平台, 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细微表现和关键性材料, 是教师准确、及时、高效地评价学生的最佳方式。

二、教师如何做好课堂的适时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我们大可不必把综合素质评价一定要搞得如运动一样轰轰烈烈,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关键性表现和行为, 既可以实施语言口头评价, 还可以采用动作符号评价, 甚至完全可以在一定阶段组织学生针对小组或个人进行集体公开的评价。当然, 这些都是在得到被评价个体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要适时地对现场同学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做出指导和纠正, 要申明对同学的评价是在充分尊重同学的条件下做出的, 并不是最终的评价, 并不代表其他同学和老师。根据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 在13岁~16岁这一阶段,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因素:就是迫切想要了解自己在教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特点。有些人行为外露, 而有些则行为内敛。而当面的评价应注意措词和对象, 不可“一刀切”。在充分尊重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进行课堂上的评价, 是在及时捕捉被评价个体的发展表现的同时进行的, 所以具有及时性和发展性, 这是高效而又客观的。学生对于自身每时每刻的成长都在自我调节, 所以具有书面评论所不能取代的“可触摸”的生动鲜活的特点, 因而才具备了延续性和生命力。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 都会从这种直接的、客观的、发展的、及时高效的评价中得到效益。它使得一件看似神秘且抽象的评语或等级式的处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 公开而又透明, 民主和谐的氛围取代了僵化而又敷衍的评价工作。这既减轻了工作的强度, 又把评价结果及时地呈现给同学。

象山影视文化产业走进春天 篇3

2010年底,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成立。经发展,影视城在景区建设、剧组开拍、营销宣传等方面初见成效,受到陆川、陈嘉上、马伟豪、赵本山、张柏芝等50多位名导、明星的青睐;全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同比增长90%;门票收入1200万元,同比增长60%;拍摄《王的盛宴》、《四大名捕》、《河东狮吼2》等大片25个,同比增长212%。

影视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包装为影视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全国首家实景电影主题乐园、DV拍摄馆、声音合成馆、4D影院等高科技体验区的建成丰富了影视旅游内容。“五一享盛宴”、“十月、穿越、喜悦”、“城城相邀——暖冬之旅”等节庆主题活动成为影视旅游新品牌。目前,象山影视城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已通过省、市旅游局初检,并在浙江旅游局网站上公示。

随着象山影视城的建成和发展,影视文化与渔文化遥相呼应,逐步改变象山县滨海旅游的格局,提升滨海新城的对外形象。上海国际电影节象山影视城之夜、台湾文化创意交流会、甬港影视文化合作论坛等各级影视文化活动的举办,使象山影视城成为县、市乃至浙江省对外宣传的金名片。

据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产业区自成立以来,实施以场景为表、产业为里、文化为魂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坚持以场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娱乐化、活动趣味化、旅游互动化为方法,以全方位满足剧组拍摄和全天候服务游客为目标。下一步,将争取在5-10年内把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基本建成国家级影视制作基地、长三角重要滨海影视生态休闲区、宁波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象山中部城镇发展大平台,最终建设成为集旅游城、文化城、影视城、生态城为一体的滨海影视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教学反思 篇4

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没有回避的可能性,只能迎刃而上。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千年的泱泱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勤劳的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如:陶瓷、剪纸、布艺、泥塑、戏剧、书法、风筝等民间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我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习领域,充分发挥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首先,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和图片,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什么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一个教学情境,以富有启发性的导言,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事先所设置的情境中来。同学们,请你闭上眼睛,静心的倾听,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通过学习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人,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这些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吧!去领略她的无限的魅力和风采吧!

接着我让同学们把事先收集好的资料拿出来,我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都来欣赏这些图片,大家在看这些图片中,有的聚精会神,有的在指手画脚,有的边说边笑。从他们的表情中,我能感受到这就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他把同学们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完图片后,大家回到座位上坐好,我说:“刚才大家欣赏了具有祖国传统文化的图片,你们看后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请说出来吧!”分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边听边想,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说的较好得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时,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展示,畅所欲言,无拘无束。我看到同学这种学习劲头,课前我所担心的问题看来都是多余的了。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全班交流阶段,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说得较好的选手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有的一边说还一边拿出图片进行展示,下面听的同学各个聚精会神的,不时发出阵阵的喝彩声,听后还对展示的同学给予评价。

走进"春天的世界" 篇5

走进"春天的世界"

走进“春天的世界”――《春姑娘来了》教学案例丰士中心小学   翟晓杰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我们到小河边去找一找,也许能发现柳条儿正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在轻轻摇荡……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季节,也是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为了让学生走进春天,欣赏春天,感受春天,初步认识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季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设计了以下一系列环节:一、夸一夸春姑娘二、说一说春姑娘的变化三、听一听春姑娘的声音四、多形式感受春姑娘的美五、多形式展示春姑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情境,巧妙地创设“夸春姑娘、说春姑娘、听春姑娘、多形式感受春姑娘、展示春姑娘”五个环节,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投入到交际活动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他们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在此次口语交际中我注重了学生交际过程中民主、平等意识的培养,以“夸――说――听――多形式感受――展示”贯穿整个交际过程,创造了多次机会让学生交流春姑娘,激发了学生交际的兴趣,使口语交际真正地融入生活。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叶老曾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端,充其量将使学校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生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口语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是一门新型的课。它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既有助于把握学科特性,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不仅要求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教学中,可将此训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为他们创设多种多样的交流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锻炼,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一、创设情境,鼓励多说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有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很有道理,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去自主的创造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我以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身心的见闻、感受、思想、感情为出发点的训练。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用拉家常的形式出现。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家家都有电视,而孩子与电视有着不解之缘,这不,一个小小的提问便让学生打开话匣子与老师交谈了:“我喜欢看少儿节目。”“我喜欢看中央一台的《大风车》,真有意思。”“我喜欢看《猫和老鼠》,老鼠真聪明,耍得猫团团转。”……与学生可以谈吃饭、穿衣、劳动、学习,可以谈他的家人,谈自己做错事得到的教训,拉家常式的口语训练,一般在课外,学生无压力,不紧张,可以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学生在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之际,教师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

二、激发兴趣,愿说想说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学习中诱导、启发,鼓励学生乐于说,用新鲜、灵活、多变的形式,加上不断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产生“愿说想说”的情绪。 除利用游戏、角色表演等方法来激发兴趣之外,利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和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于一体,更有助于激发兴趣。在教学《我会拼图》时:小朋友们喜欢拼图吗?有位叫聪聪的小朋友,可喜欢拼图了。出示课件:聪聪拼图。你们看,他用圆纸片拼成了大熊猫、小白兔、小猪,你们会用圆纸片拼成了大熊猫、小白兔、小猪吗?并在学生动手拼图时,播放悠扬的音乐,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以使学生身心愉悦,激发创作灵感。三、注重形式,促进练说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很强的一种能力,要采用不同形式,抓住机会,反复训练才能不断提高。1、口语交际训练穿插在语文教学中从社会学角度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

走进春天的写景作文 篇6

一路上,同学们特别兴奋。

我们首先经过了二桥,桥边那一棵棵刚从冬眠中醒来的柳树吸引了我的眼球,她们舒展开枝叶,柔软的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着,真像少女美丽的长发。同学们情不自禁吟起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时我觉得古人的形容多么精妙啊。

柳树旁的河水十分清澈,带着几分绿意,连水底的砂石都清晰可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这二桥下的水虽然比不上西湖的风景,但也是美不胜收啊。

再走了一会儿,我们就完全扑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只见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我不由得想到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猛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描写的意境和那愉悦的心情。

微风拂过,碧绿的麦浪翻滚着,让人心旷神怡,麦田的另一头连接着蔚蓝的天空,绿色与蓝色渐渐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麦田,哪是天空了,只感受这一股清新的颜色逐渐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让我神情气爽。

紧接着,群山将我们包围了。看!满眼的绿色在流动——墨绿、翠绿、淡青、嫩绿……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让人感到一片生机盎然。

终于,目的地——三河水库到了。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坡度很大,但十分平坦的碧绿色草坡。不,那不是草坡,而是一张斜挂的绿毯。我们不顾一切地蜂拥而上,也不管这斜坡与地平线呈45度角了。等我们爬上了顶端,都气喘如牛,两腿像灌了铅似的,再也抬不起来。大家有的躺在草坡上,举起双手,抬起双腿,有的趴着,嗅着大自然的芬芳气息,更有人疯逛地打起滚来,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春风拂过脸颊,吹进心里,望着蓝天、流云,好爽啊!趁这个机会,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草坡上的草,嫩绿的草叶上还带有烧焦的痕迹,可在春的召唤下,它们仍然顽强地与命运抗争,长得欣欣向荣,真可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让校园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篇7

一、充分挖掘总理精神, 让德育教育进入数学课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东源小学是周恩来同志亲笔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之学校, 被县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极其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 是其他学校不能比拟的.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我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 在课前, 先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调查纪念厅、总理题词纪念碑等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在运用生活实例, 让学生认识了“年、月、日”后, 安排了一道拓展练习:周总理 () 年 () 月为我们学校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 这一年是 () (闰年或平年) , 这个月是 () (大月或小月) .

为了深切怀念总理, 丽水地委、青田县委拨款在 () 年 () 月兴建周恩来同志题词纪念碑, 这一年是 () (闰年或平年) , 这个月是 () (大月或小月) .从总理为学校题词至今, 请你推算出:经历 () 个闰年, () 个平年.

最后课堂总结时, 将德育教育推想高潮:周总理为我们学校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 蕴含何意?我们无数的先辈, 在总理精神的鼓舞下, 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得到接力棒的我们, 应该怎样报答总理的殷切教导?

二、收集校园资料,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尽可能地收集一些发生在校园内生动的教学情境,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 把校园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 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 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校园文化, 为数学课堂引来源头活水.

三、运用学校活动,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许多的教育理论中强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们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 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才有可能把所学的知识学好, 而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

如:我在设计一节实践活动课时, 发挥小组的合作.活动方案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要到了, 学校学生很多, 而活动场所有限.为了让每一名同学体会到活动的快乐, 全校按年段安排时间, 每名学生有40分钟的游玩时间 (活动项目及游玩每项需要的时间见表格)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最佳的游玩方案, 并向其他同学介绍. (选择的, 打上一个“√”;选择两次的, 打两个, 依次类推.)

同学们经过讨论很快设计好了方案.我把他们设计好的方案一一进行投影, 让同学们“比一比, 哪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最佳?为什么?”有的小组把所有的项目都玩过了, 还用剩余的时间把有的项目再玩一次, 合计正好是40分钟.但有的小组也玩了40分钟, 可设计的水平不高.针对此事, 我引导学生进行大讨论.“玩是我们学生的天性, 人人爱玩, 但你能玩出高水平吗?说明什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四、用数学的眼睛看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厉以宁教授曾经讲道:“学生入学时的成绩都相差很少, 但毕业之后或若干年以后相差很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这名学生在校期间养成了良好的洞察力和对科学的直觉, 他就可以寻找好的方向, 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 他今后就有后劲;如果学生没有培养出洞察力和直觉, 他对科学没有感觉, 只能老师教他什么他学什么, 这样的学生今后就没有多少后劲.”培养学生敏锐的科学洞察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走进春天的四字词语 篇8

春暖花开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喻指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春色满园

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喻指欣欣向荣的景象。

草长莺飞

莺:黄鹂。比喻江南暮春的.景色。

百花争艳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柳暗花明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比喻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喻指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鸟语花香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比喻春天的美好景象。

春意盎然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生机勃勃

比喻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春回大地

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比喻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色撩人

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春意阑珊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杏雨梨云

杏花如雨,梨花似云。比喻春天景色美丽。

莺歌燕舞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比喻春天小鸟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喻指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花红柳绿

比喻明媚的春天景象。也比喻颜色鲜艳纷繁。

红情绿意

比喻艳丽的春天景色。

春山如笑

比喻春天的山色明媚。

春光漏泄

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欣欣向荣

欣欣:比喻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比喻草木长得茂盛。喻指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双柑斗酒

喻指春天游玩胜景。

万紫千红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 篇9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精选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1

我们每天都幸福地生活在大自然这幅美轮美奂的图画里。仰望日月星辰,纵看江河湖海,遐想太空奥秘,探索地下宝藏,欣赏花草,品尝美味佳肴……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礼物。千万年来人类无穷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她却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我们,毫不吝啬地奉献自己。

德国名人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万物相形发生,众生互惠而成。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块橡皮、每一朵鲜花、每一棵树木……

现在人们提唱的和谐是如此:和谐是“民主法治”;和谐是“充满活力”;和谐是“安定有序”;和谐是同时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记得我5周岁时非常调皮,爸爸妈把我当成掌上明珠,外公外婆更把我当作心肝宝贝,使我养成了许多坏习惯,经常拿一些小石子砸鸟、打鸟,或者有时爬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捉知了和小鸟,偶尔还可以看见几只毛茸茸的小松鼠在树枝间嬉戏玩耍,可爱极了!我经常会故意浪费几滴水、几度电、几粒米和一些用过的脏橡皮、碎橡皮。

我更喜欢浪费本子,特别是那种没有写过字的新本子,在纸上涂涂抹抹,画点什么、写点什么,还没等到本子用完的时候就扔掉了,有时候,我简直就是一个疯疯癫癫、贪玩的淘气包,整天拔一些草啊,花啊什么的,还找来了一大堆器具,锅子、有铲子、有勺子、有小碗、还有筷子……摆起了“小摊”。还马不停蹄地从四面八方请来了一系列的小伙伴,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们无穷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礼物,大自然却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我们要保护坏境、节约资源,珍惜每一根笔芯、每一块橡皮、每一元钱、每一棵树木、每一粒米……11岁了,我应该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倾力打造全新的自我,改正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成为一个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公民,来创造和谐社会、和谐家园!

让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2

在阴雨绵绵的秋天,有一本书款款地向我们走来,那就是《走进和谐的春天》。捧着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许许多多人间的美好与和谐,但其中“牵手你我,与爱同行”这一章节是我最受感动的。

人和人之间的牵手,只有心存关爱,互帮互助,快乐付出,才能拥有美丽的和谐。

花圃边泥泞不堪的小路,是父亲铺上了爱的“煤渣”,让人方便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那份温暖的邻里和谐;田野里背着母亲背着儿子的一家人快乐地散着步,慢慢地,稳稳地,他们走的是亲情的和谐之路;婺江里纵身一跃用尽全力救起轻生女子的壮举,收获了英雄舍生救人的和谐,那是最感人、最光荣的和谐;台风肆虐的海边,是当地军民用“无私、勇敢、奉献”谱写的爱,保住了3000亩盐田,迎接了新生命的到来,救出了被困的200名师生,他们收获的是战胜困难的和谐;还有福利院里,“三爷姆”的善心收留了一个个无家可归的老人,这里收获的是晚年的安祥与和谐;还有医院里,献血的毛陈冰收获了无私救助的和谐……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见证了由爱铺起的一条条和谐之路。是爱,让人们心中的真情和良知瞬间迸发出来,是爱,让和谐之路在我们的身边慢慢展开……

是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缺少了爱的同行,爱的浇灌,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可能变得如台风般可怕,缺少了爱的堆砌,我们的和谐之路也就不能铺得更远,铺得更平坦……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和谐的春天吧,一起风雨同舟,真诚相待;一起快乐牵手,宽容感恩。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点的爱,就如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次默默的捐助……就能为我们的身边人铺起一条通畅的和谐大道。而和谐的道路,也必然使我们的生活甜美如蜜,灿烂如花。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3

《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为了加强我们和谐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许多感人的故事都出现在这册书里。

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不仅要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还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让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有责任感的孩子,不但能发现问题,还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关注身边的事情,积极参与环境的建设,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美好些!

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他只对每一个人付出的努力负责。虚幻的想象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添加光彩,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真正拥有精彩的人生。就像平民英雄李学生那样:那捣鬼到就是他人生的坎,他在坎前舍身一跃,时间和生命都在那一瞬间凝固,因为他的英勇而变得悲壮,凄美。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花圃,人生就是花圃旁的那条小路。每个人在努力经营自家花圃的同时,不仅要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美丽,还要懂得克制自己的私心,不要对他人造成侵犯和伤害。其中便有“一个人感动一座城”的孟祥斌,这位舍生取义的英雄,深深感动了我们。他为了一名女子的性命,奋不顾身地跳下桥。女子上来了,他却沉睡了……

要想改变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光有天马行空的梦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去学习,去实践,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如同寒门学子尚贞涛,从仅仅42元到利润百万,一个连电脑也不会开到精通电脑。这中间该有多少汗水呀!这得经过多少不为人知的刻苦训练!所以,我们也要有“五心”,踏踏实实地做任何事。

人来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和平,们向往安定有序,我们追求安定有序,我们守护安定有序。展开和平的翅膀,中国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目光深邃,瞩目美好的未来。和谐是人类朴素而美好的愿望。在和谐的世界里,就应该有和谐的心态,有和谐的生活方式。你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甚至倍增;你付出的越小,收获的也越小,甚至没有。

在这本书中,处处显现着“和谐”这个主题。和平是和谐的地基要有一个和平的世界才能建立和谐,一旦成了海市蜃楼,战争的乌云便会笼罩人类的天空,那和谐又从和谈起?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4

是谁画出了世界的美?是谁唤醒了人类最初的感动——和谐。当你用心去聆听它的时候,就发现它蕴藏了人世间所有的爱。当我今天读了这本《走进和谐的春天》的时候,才明白“和谐”并不仅仅是两个组在一起的词,而是寄托了人们朴素而美好的愿望。

每次看到孟祥斌跳水救人的情景,我都会暗暗地为他自豪;每次想到李学生奋不顾身地冲上铁轨救出男孩,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会黯然神伤;每次读到毛陈冰千里迢迢地赶到黎平县为孕妇献血,我会深深地为她骄傲......同样是拥有宝贵的生命,为什么只有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刻出手相助,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他人的存活。是他们天生就乐于助人吗?不,因为他们有一颗无私奉献,敢于承担责任的心。

一件件感人的事迹,应验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两句话。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让我感到“和谐”的含义: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人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拥有平等,尊严,独立和自由。

回过头来想一想,像我们这样的小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和谐的家园。社会需要诚实友爱,社会需要和睦相处,社会需要公平正义。只要留心,社会上的人处处有动人的一面:徐世红老师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左臂,却仍然坚持自己的人生支点;程本冒着生命危险冲进随时会爆炸的店里,搬出煤气瓶......《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让我真真正正地领略到了和平的美好。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和平。和平,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向往,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我们不应该不满足于和平的生活,而应当珍惜和享受如今的和谐盛世。让野蛮的杀戮成为人类粗暴践踏和平的过去;让我们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勇敢真心地面对生活;让阳光任意照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洗刷所有尘垢。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5

轻轻翻开《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个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无名英雄,他们或是勇敢的青年,或是身残志坚的教师,又或是温馨的一家,他们都在创造和谐。这本书使我更进一步的领略到了“和谐”的意义,其中有一篇美丽的散文——《散步》,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篇散文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儿子一家与生病的老母亲一起去散步。途中老母亲要走大路,年幼的孙子要走小路。这可让老母亲的儿子为难了,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决定委屈自己的儿子,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很长,而老母亲留在世上的日子却不多了。但是老母亲却改变了主意,决定走那条曲曲折折的小路。于是,妻子背着儿子,丈夫背着老母亲……在夕阳的余晖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啊!原来这就是和谐!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镜头也有很多:有一次,我去公园玩,路过一块草坪时,看见有一个中年男子随手把烟蒂丢在了草坪上。而那烟蒂的火还没有完全熄灭,正渐渐吞噬着草坪……忽然,有说有笑地走过来一行人,他们看见了,便扔下背包,赶紧去用脚踩那逐渐蔓延开去的火。直到他们的鞋底都发黏了,也没有放弃,直到最后一星火苗熄灭。

这不也是和谐吗?

如果你问我:“何谓和谐?”那答案有很多:和谐,是遇到困难时的坐怀不乱;和谐,是亲人间的心灵相通;和谐,是邻里间的一个微笑、一声寒暄;和谐,是拥挤的公交车上的一声“请坐”;和谐,是他人遇难时的见义勇为……和谐,就是这么简单;和谐,无处不在!

如果你问我:“和谐似何物?”那我告诉你:和谐,如春燕的一声婉歌,缠绕在人们的耳畔;和谐,又如蜻蜓点水,不声不响,却让人心波荡漾;和谐,如秋日的落英缤纷,悄无声息间,带走世间的浮华;和谐,如冬季的片片雪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点滴间改变一切!

让我们播撒下和谐的种子吧,让和谐永远地植根我们的心里,陪伴着我们茁壮成长!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6

有一种美,无与伦比,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这个周末,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走进和谐的春天》,里面每一篇文章都写得很让人感动。其中题为《亲亲家园亲亲世界》的这一章像磁铁般吸引了我。认真读后,我明白了人类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仰观日月星辰,纵看江河湖海,遐想太空奥秘,探索地下宝藏,欣赏花草树木,品尝美味佳肴……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礼物。”啊,多么优美的句子!读着这段话,我被深深感动了。它让我沉浸在美的世界中,字字句句,耐人寻味。我仿佛变成了一只小鸟,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我仿佛正在与小动物们海阔天空,谈天说地……在幻想的世界里,一切是那么美好!

多少年来,大自然母亲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我们,毫不吝啬地奉献自己,它赐予了我们阳光、水、空气,以及粮食、衣服等吃的、穿的、住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却在不停地破坏着大自然。一些野生小动物无辜遭受猎人残杀,树木被乱砍乱伐;汽车的不断增多污染了空气;特别是水质污染令人堪忧,饮水安全无法保证:有些工厂为了节约成本,把一些废物排放到小河里,清清的河水顿时变成了臭水、黑水;还有一些人把塑料袋、生活垃圾随手一扔,街上,小河里到处乱飞,一到夏天还会发出难闻的气味。还有,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同学们,为了我们能永远幸福地生活在清新幽雅的环境里,让我们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吧!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7

寒假里,我阅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一书。在书中,我读到了许多令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但也有使人愤慨的事情。

龙游县塔石豆腐王村的孩子们关心自己家园的环境,大胆地给吕祖善省长写信提意见和建议,受到了省长的高度重视;平民英雄李学生为救两名儿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青年军官孟祥斌,为了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在寒风凛冽的冬日,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婺江,女子得救了,孟祥斌却因体力不支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位身高155厘米,体重88斤的纤弱女孩毛陈冰,为了把热血献给一位陌生的病人,两次昏厥,并始终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在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索南达杰用他的生命唤起了成千上万人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关注,更多的人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

我印象最深的是“东京审判”,为了详细了解历史的真相,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特意一起去南京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重温了那段血腥历史。1937年12月13日,以松井石根为首的日本侵华士兵攻入南京,并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他们把中国老百姓捉住后,用枪击、刀砍、水淹,更令人气愤的是,他们以杀中国人取乐,杀中国人比赛,禽兽不如、毫无人性的日本士兵在短短六周时间里,屠杀了近20万中国人,最终的统计,1937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共屠杀了三十四万中国平民及俘虏。

多么惨痛的历史啊!我看着展览馆里的那些照片,肺都要气炸了!祖国啊,您当时为什么这么软弱,任敌人侵入国土,屠杀百姓,却只能任人宰割呢!最终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在1946年1月到1948年11月的东京审判中,坚持正义、充满智慧的梅汝璈法官,义正辞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百般抵赖,说服了在场的其他国家法官,将战争罪犯处以极刑,为死难的中国同胞申张了正义!

如今,国富民强,东方巨龙昂起了耻辱的头颅,再也没有人敢轻易侵略我们国家了。我深深地感到:世界上任何的战争,都是对人类、对生命的野蛮杀戮,是对人性的粗暴践踏,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是平民百姓,和平的受益者,是我们整个世界。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必须用勇气、力量、生命来保卫!我祈祷世界永远和平,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永不再重演!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8

《走进和谐的春天》讲的不是春天的万紫千红,千姿百态,而是说和谐就像是春天时时刻刻伴随在你的身边,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牵手你我,与爱同行。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在这篇文章中讲的是一位“法官妈妈”与它的孩子们。

文中讲了,有一位小男孩叫小琪,他是一个曾被“法官妈妈”贾建平曾帮助过得一个因父母离婚而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正是因为小琪父母的离婚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暖,所以与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混在了一起,最后因寻衅滋事被起诉,后来贾建平得知他是因为父母离婚而“失足”的,所以决定要帮他,让他不再犯与这次相同的错误,于是对小琪父母苦口婆心了一番,希望小琪父母可以为了小琪的未来着想,希望他们能复婚。最后小琪父母终于在贾建平的劝说下办了复婚手续。在少管所的小琪现在已经有些自暴自弃,听天由命了。在开庭时小琪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亲一起坐在了旁听席上那些自暴自弃立刻化为乌有,随之烟消云散了,那时小琪心里充满了温暖,渐渐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现在的小琪已经自食其力,直至现在他还与贾建平保持着联系。

和谐不止在贾建平的身上有,在2008年5月的地震中更能体现,多少教师明明自己可以从危险中逃离,可他们没有那么做,他们有的托着快要塌下来的门与砖瓦,有的死死的抱着几张桌子,因为下面躲着被吓得不知所措的孩子,可他们自己,却丧命于这次地震中。他们不是亲人,却有这比亲人还要无私的关爱,请问这种无私的关爱从何而来?毫无异议,这种关爱的由来是因为他们在乎社会的和谐,所以他们才会作出这样的举动。

以上两个事例都可以说明和谐真的就像春天,无处不在,无时不刻的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和谐在人们眼里也像春天一样重要。你说对吗?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9

和谐是什么?和谐是同学间和睦相处,和谐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是积极向上、以诚待人;和谐是……

记得那次考试由于成绩太不理想,心里十分难过,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老师却让我们带回家给家长签字,这可把我吓坏了。回到家,我忐忑不安地写着作业,生怕爸爸发现那张卷子,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头脑中灵光一闪,冒出一个主意——自己冒名签字。可是这违反了小学生守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可是,我不想遭到爸爸的批评,更不想让爸爸失望。于是我找来了以前爸爸签字的试卷,一笔一划地描了起来,蒙骗了爸爸和老师,如今,我为我的不诚实而后悔莫及。可是终究还是没有勇气和爸爸妈妈、老师承认错误。自从看了学校发的《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我深深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想一想,列宁为了一个小小的花瓶而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与我们辛勤工作的老师,为了不让我们落下一节课,即使生病还坚持给我们上课,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们要以诚待人。

以前,学校组织了“帮助贫因学生捐款”的主题活动,让我们小学生多一份爱心,伸出援助的手,让那些贫困的同龄人也和我一样,也接受同样教育。同学们都捐出自己喜爱看的书、玩具、衣服等,还有的捐了自己零用钱,有的捐了五六十元,有的捐了两三百元呢!这些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零花钱。虽然我们捐的钱不多,但是滴水成河,表达了我们的一份爱心,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读书,在偏远的山区贫困学生读不上书,连饮食都有问题,这是社会不和谐的音符,真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他们,不是有首歌这样唱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得美好……”

走进“课堂文化”的春天 篇10

为了培养丰富的美育观, 书法课程应该进入校园,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以课堂为载体, 让翰墨飘进校园成为独具魅力的风景线, 让学生接受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熏陶, “培养其成为有文化感受力的中国人, 让中学书法教育成为一个真正的通向中国文化的入口” (1) 。

一、书法文化走进课堂的内容要求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 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除了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书法课堂以外, 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相继得到教育领导们的极大关注。2011年8月26日, 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中小学生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意味着国家已认识到中小学生的文化教育对书法教育的普及性和迫切性的要求。校园作为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对落实书法教学、传承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意见》明确要求, 在小学高年级三至六年级的课时中, 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的书法教学。2012年初, 国家在修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文件中对书法的相关内容作出详细的解答说明。2013年1月, 国家教育部再次正式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这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编写的, 这部具有指导作用的纲要更明确地阐释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及实施要求, 并且对书法课上的范例法书都做了细致详细的规定, 对于书法走进课堂的基本要求要符合纲要精神。

首先, 书法进入课堂需要强化书法的汉字文化内涵。为什么这么说?人们常说, 软笔便是书法, 它以汉字为作为载体, 毛笔作为书写工具, 与现代用钢笔书写汉字是完全有差别的。诸如繁体字简体字转化就很有代表性, 书法创作中古文字的传统就保留得很好;另外笔顺的问题也值得研讨。现在公布的汉字笔顺基本规则都是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等, 而书法创作尤其到连贯性的行草书情况就很复杂。基于这些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强调汉字规范书写的同时, 还要兼顾书法的艺术性。

其次, 书法进入课堂需要学生关注汉字书写的共性美和个性美。《指导纲要》提出:“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同时推荐了30件历代经典书法欣赏作品和13件供学生临摹的经典范本, 目的很明确, 欣赏经典作品为学生提供书法个性美的体验, 临摹经典范本是为学生提供书法共性美的重难点学习。有了这样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掌握理解汉字书写的美感, 能够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修养。

再次, 书法进入课堂需要学生体验书法魅力。让学生动起来, 拿起笔, 真正感受其书法之魅力。在生动演绎课堂讲解之后, 鼓舞学生用毛笔与纸在笔纸间的触碰下学习书法的点画、结构、章法、墨法。既要“求工于一笔之内” (2) , 又要寄情于点画当中, 法度严谨变化多端, 感受如此一种翰墨氛围, 让学生爱上书法课堂, 书法艺术在教育实践中可谓迈出成功的一步。

二、书法课堂可行性方法实施

就初中的书法课为例, 书法其实是属于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 “它不是直接地描摹和呈现自然物象本身, 而是深入自然, ‘囊括万殊, 载成一相’, 要在书法意象的构象中, 删繁就简, 把书法家关照自然动象的微妙体验表达出来, 表现为一些变化的线条” (3) 。它与具体的事物的关联并不是很密切, 中学生的思考方式还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逻辑为主要形式” (4) 。故绝大多数的同学其实还是比较难以理解书法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好充裕的筹备, 以便在课堂教学时有应变的本领。

1. 课前精心设计教案, 课堂导入吸眼球。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书法文化进入校园课堂的重要性, 在学生了解书法文化的具体内容之后, 从理论方面研究书法厘清书法在各历史时代遗迹中的特色元素, 教师应在课前精心选材, 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任务。在导入新课之前, 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展示书法文化的精彩片段, 给学生留下印象, 并在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融入书法文化的发展的讲解, 提升学生浓厚的课堂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互动教学启发学生书法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多媒体技术为抽象的艺术提供一种直观的形象载体, 在讲授书法文字起源的时候, 教师可以PPT动态地展示一段汉字演变史。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学生汉字从图形文字到甲骨文金文到石鼓文, 告知学生篆、隶、行、楷书不同的书写变化和艺术形态, 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汉字之美的变化, 并注意教学要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课程教授过程中, 教师是主讲人, 而新课程要求良好的师生课堂互动, 从而建立和谐轻松的课堂人际关系。教师还可以采取直观式方法、启发式的方法让学生思考问题, 一起互动解决课堂上碰到的相关问题。

3. 综合课程方法引入书法课堂, 学科交叉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综合课程是指冲破古板的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范畴, 合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科形成的课程。书法既有它的独特个性, 又与诸如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一样的共性, 故在书法课堂中可以穿插其他学科的内容, 书法的文字内容大多是唐宋诗词、格言、警句, 这其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文史知识和哲学思辨道理。书法课书写时受到语句的熏陶, 在临摹中烂熟在心, 在作文课写作中自然得心应手地运用。书法课程的设置, 直接可以促进中学学生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 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地发展。在书法的行草书写中, 动静之美的对比, 节奏感缓急的对比, 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陶冶审美情操。

4. 课堂之外的拓展延伸, 开阔眼界。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课外实地考察, 真正做到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外去”, 让学生深入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同时激勉中小学生对书法的真切热爱, 开阔视野, 获取知识, 发展学生的才智, 培育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书法走进课堂的实践意义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留存在灿烂的文化遗产中。书法艺术从形成到逐渐成熟, 其具备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的双重作用。从学校的美育角度看, 书法包含着深厚的美学价值,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书法的审美价值在学习中可以很好地体现。

1. 学生作为主体感受和参与传统书法艺术和文化教育。

书法教育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项课程。在古代, 汉字的学习与书写教育一样都是学子们的必修课程。在《周礼》、《论语》、《说文解字》中, 都有相关的内容记载。学生在书法教育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徜徉在书法美之中探索美、领悟美。书法艺术作品中书法家展现出书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 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 以及书法家运用笔墨寄情于当时的历史情节, 都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着榜样的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渴望,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2. 提高授业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书法走入课堂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开设书法课程学校应高度重视在师资队伍, 在2016年五四青年座谈会上, 习近平主席提出学生的建设“文、武、艺”多方面发展的培养方针, 这就要求学校重视艺术的发展, 要求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提高自我修养,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

3.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既以书法艺术为主要教育内容, 就必须更重视, 中国式的翰墨飘香的校园文化建设。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 在瀚墨飘香的校园内, 充分体现教育的浓厚氛围, 为校园注入新活力。

四、结语

在笔者看来, 书法走进中学课堂意义深远。在实际操作中, 以书法来推动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以书法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以书法打造优质的教育资源, 是一种可行性强的路径构想, 以此为全面实现中国复兴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摘要:书法文化走进校园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不仅能够增强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提高文化素质, 而且能使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在学校蔓延继而产生社会影响力。本文从书法走进课堂的内容要求、实施方法及带的意义三个方面, 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书法课堂内容要求,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1]崔树强.习书有法.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4.

[2]刘建平.中小学书法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策略.黄河出版社, 2007.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 篇11

他们的身份平凡,而显得伟大;他们的事迹普通,而使人感动。每读完这本书中的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我的心灵就一次次地被洗涤,像潮水一样澎湃而不能平静。“和”这个小精灵,就在我们身边。你看,拔河比赛中队员们个个面红耳赤的,为了什么?为的是不给集体丢脸,为集体争光啊!帮盲人过街、照顾老人的生活,为了什么?为的是孝敬老人,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不是和谐、和睦的表现吗?再看看清洁工人们,他们起早贪黑的为了什么?

是为了美丽杭城,为了和谐浙江,为祖国的小康社会和绿出力化啊!这不是和美吗?可是社会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情景,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设施,踩扁小草,攀登树木,采摘小花……这就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些都是生活中处处都要遵循的准则啊!为什么我们都没重视?如果依旧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怎么样?如果改过来不就是和谐的表现吗?不过,“和”需要有智慧。你看,在奥运会上,我们中国的健儿们在赛场上想要战胜对手,需要沉着冷静,拥有智慧和勇气,为了胜利,他们默契配合,团结拼搏,创造了历史上的51枚金牌的骄人成绩。

“和”需要发自内心的爱。你看,20××年初的雪灾,为了能够让被困在车站和公路上返乡过年的人们早日回家团聚,很多叔叔阿姨们,放弃自己和家人过年团圆的机会,志愿坚守岗位,团结一心,最后战胜雪灾取得了胜利。“和”需要团结的力量。你看,5.12汶川大地震,我们解放军和国内外抢救人员,不怕危险,不怕牺牲,抗震救灾,奋战在第一线。和时间赛跑,救灾民于危难中,众志成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他们的精神和行为感动了全国人民,也感动了全世界。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 篇12

20xx年,尚贞涛考上了大学,他首次接触到了电脑。大二,他已经非常精通电脑。20xx年暑假,他和同学开办了个网站。结果,这个网站的点击率非常好。因为,学校里的同学找“下沙网”,都跳出尚贞涛办的网站。可好景不长,建站不到半年,因为种种原因,“下沙网”被迫关闭,投资公司不仅撤资,还撤走了服务器。尚贞涛历经千难,和同学们重新把网站开张。如今,他的利润以达百万……

尚贞涛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会有将来!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今。

我们家以前的生活条件也不好,妈妈是摆摊的,爸爸是开电瓶车的,生活比较拮据,每次我提出要买什么东西,他们总是告诉我要省着点。但是现在,爸爸妈妈的生意做大了,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了,车也买了,房子也重造过了,还买了电脑。这是我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接到了一个做大房子窗帘的生意,妈妈开心得不得了,简直彻夜未眠。可是,那时妈妈做窗帘还是新手,不熟练,竟忘了将窗帘放大一些,可怜整整一个房子的窗帘全部退回。没办法,只得重来。那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现在,也许还有许多同学在抱怨生活苦,学习难,这么冷的天还要这么早到校。可是和尚贞淘哥哥比比,和爸爸妈妈比比,我们这点苦又算得上什么呢?

走进“课堂文化”的春天 篇13

在伊索寓言中, 有这样一则故事:北风要和太阳比试谁更有力量。有人穿着大衣走过, 北风便施展威力, 使劲地吹, 结果那人的大衣越裹越紧。北风累了, 停止了。这时, 太阳温暖地照耀着, 那人感到闷热敞开了胸怀, 不一会, 出汗了, 他便脱去了大衣。

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温暖和友善会比暴力和冷酷更有征服力。因为暴力和冷酷只会使人增加对你的戒备之心, 对你敬而远之;而温暖和友善却能让人卸去心灵的盔甲, 让你的力量直抵对方的内心。教育, 作为一种“人的灵魂的工作”, 就应当以“温暖和友善”作为最主要的手段。上映于2004年3月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便是一部诠释了“爱的力量可以征服一切”的著名影片, 它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在于打开孩子们锁闭的心灵之门, 让温暖的阳光照耀他们的内心。影片中打开孩子们心灵之门的钥匙便是马修老师带来的神奇的音乐, 更是他那一颗父亲般宽容、仁爱的心。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育没有了情爱, 就成了无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虚空。”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那所外号叫做“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 的确处于爱的“池塘之底”。这里幽晦如地狱, 没有阳光温暖心灵;孩子们犹如井底之蛙、笼中之鸟, 没有自由遨游的天地;这里的环境冰冷如冬, 污秽丛杂, 丝毫没有爱的润泽。在这里, 我们看到的“教育理念”便是“行动——反应”原则:一旦有孩子触犯纪律, 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责罚。倘若3秒内找不到肇事者, 所有人都要被关6小时的禁闭, 而且取消所有娱乐活动, 禁止任何外来探访, 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在这里, 孩子们只能在规定时间段与亲人见面, 其余时间都处于鞭子与辱骂的凌威之下;在这里, 完全缺乏公义、尊重和爱心。这所学校的校长, 自私贪婪、刻薄威严而又刚愎自用。虽然他也曾经有过梦想与激情, 可在异化的教育环境中, 他的心灵也逐渐扭曲变形。为了向同业委员会争取经费, 为了获得晋升和荣誉勋章, 他可以不择手段, 任意掠取马修的成绩。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 他可以把蒙丹送进监狱, 可以宣告合唱团解散, 可以解雇马修……在他眼里, 惟有绝对的权威和惩罚才能控制消极行为的发生。他不关注学生的心灵的成长, 不倾听教师的建议, 只想着寻求晋升的路径和解决经费的来源。他无法认识到音乐的育人功效, 认为音乐带来的孩子们的变化只是一种巧合。在这里, 教师个个行为乖戾, 面目可憎, 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忘记了说笑, 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与品位。在他们眼里, 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 这几乎成了他们的职业习惯, 或者说思维定势。他们每天如临大敌, 与学生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

正因为如此, 这里的学生与教师相互敌视。这里与其说是学校, 不如说是监狱。

当马修刚出现在这所学校的时候, 他所见到的是:学生辱骂他“秃子”, 哈让因为没收了穆东的香烟而被剪刀捅伤, 一位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孩子跳楼自杀, 学生蓄意报复教师的批评和惩罚, 课堂上创作漫画羞辱校长……马修曾有过音乐创作的梦想, 也曾憧憬过爱情诗意的浪漫……当他步入这所寄宿学校, 他的理想和命运似乎也被卷入了“池塘之底”。

第一次与学生相遇, 马修便遭遇“重创”。远远地, 他就听到教室内喧闹沸腾, 推开木门, 看到骷髅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 刚上讲台就滑倒了, 飞出的皮包被学生四下抛传。直到校长的出现, 教室才恢复了平静。然而, 马修还是用善良的谎言, 宽容了这群孩子, 在孩子们惊愕的目光中开始了师生对话。起先, 马修要求打伤马桑的乐格克承担责任, 可是乐格克在侥幸规避校长的3秒后, 又遗憾地错失了马修宝贵的15秒, 而被送往校长室。然而当马修看到乐格克被抽打得声嘶力竭时, 他还是意识到可以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去处理——让他去医务室照看马桑, 直到康复为止。马修实在不忍心一个孱弱幼稚的心灵, 遭到校长无情的鞭笞与践踏。他申请进行教育实验, 请求校长答应三个要求:取消禁止娱乐的禁令, 允许他来惩罚肇事者, 允许不透露孩子的姓名。接着, 马修请被前任教师评价为“天使的脸蛋, 魔鬼的心肠”的皮埃尔监管课堂秩序。可惜, 当他处理好乐格克事件回到教室, 却发现皮埃尔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的漫画像。面对这一场景, 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甚至可以依据学校的“行动——反应”原则, 禁闭皮埃尔三天, 给他来个下马威。可马修却选择了宽容, 他甚至还还了皮埃尔一个漫画像。最后, 马修请孩子们在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未来理想的职业。这时候, 教室地出人意料地静!这群早已听从野性的呼唤的孩子, 他们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灵魂, 没有真正晤对过自己的心灵。现在, 马修要他们重新拾起幼时的梦想, 重新捡回属于自己的人格尊严, 不知是晴天霹雳, 还是久旱逢霖?不过, 大家都很用心, 也许他们看到了幽晦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罅隙, 一束生命的光芒正照耀在他们的心灵之上。只有佩比诺仍在踯躅着。马修缓缓蹲下, 一只温暖的大手轻轻搭在他的肩头, 耐心地软语询问。如此寻常的动作, 倾泻出无限的智慧与力量。对孩子们来说, 这是久违的场景!学生的答案真实生动而又滑稽可笑:牛仔、战士、间谍、将军、消防员、驯虎员、热气球驾驶员……

我们无法忘却马修初到学校时惶恐的目光、不解的询问、人性的质疑、疲惫不堪后的自我反思……他仿佛置身于教育的边缘地带。作为被主流社会忽视的他, 更能体察出被教师漠视的生命的心灵世界, 更能感悟爱与宽容的力量, 更祈求他人对自我言行的理解……尽管这些孩子行为乖戾, 语言粗俗, 但是内心深处却很柔软脆弱。如何温暖这些孤独寂寞的心灵?给孩子怎样的精神底色?这是摆在初到“池塘之底”的马修面前的一道严肃的课题。

生命中有许多偶然。一群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窃取了马修存放乐谱的皮包, 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引起了孩子们无限的遐想。音乐, 一个被学校完全忽视了的名词, 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 也许会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学生在宿舍里发泄内心不满时的高歌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缺乏歌唱技巧, 但却是在用音乐表达真情!马修立刻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们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马修决定组建合唱团, 让孩子们在幽晦的池塘之底看到希望的光芒, 让他们感受到单调的生命深处的滚滚热浪。

皮埃尔, 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幽闭而又敏感。他常常独自潜往教室, 让自己的声音穿过高墙, 穿越校园, 窜向云霄, 窜向生命的天堂。可是, 他很孤傲, 也很自卑, 从来不肯在公众面前展示歌喉的美丽, 甚至以戏谑的姿态使自己从合唱团里出局。然而, 马修却没有因为纠缠于他的有意无意的恶行, 而是敦促他回到合唱团。因为马修知道, 唯有音乐, 能浸润清洁他的灵魂;唯有音乐, 能使他自由畅达地奔赴理想;唯有音乐, 能使他祛除邪恶, 永葆生命的纯净。一如马修在日记中所述:“他自己感觉不到, 可我却确信无疑, 他的嗓子是个奇迹, 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皮埃尔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 在马修的精心呵护和调教下, 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 当马修与皮埃尔的母亲并肩交流时, 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且被蒙丹所蛊惑的皮埃尔, 竟然将一瓶墨汁倒泼向马修。尽管暗恋着他的母亲, 也格外垂青他的天赋, 但是马修还是适时而果断地惩罚了他——去掉了皮埃尔的独唱部分。美丽的东西, 在即将失去时方觉出它的珍贵。在皮埃尔倚柱忏悔, 茫然若失的眼神中, 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魅力。当合唱团在表演哈默的《黑夜》时, 马修又宽容而智慧地将手伸向了他。这时, 我们看到了皮埃尔完美地契合着节拍的歌唱。在他的眼神里, 马修读到了自豪, 被谅解后的快乐, 还有第一次呈现在他眼中的感激。

合唱团进行得很顺利。在聆听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的同时, 马修也感受到自己身上潜滋暗长的力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演唱, 让他灵感澎湃, 渐趋佳境。我们看到了这群孩子曾经写满忧郁与痛苦的脸上, 已经一扫往日的阴霾。课堂内, 操场上, 宿舍里, 孩子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着——当皮埃尔将墨水投向马修时, 大家群起而攻之;严苛而古板的校长也加入了足球队, 甚至爬上办公桌, 放飞纸鸽, 放飞童真;刻板的朗古卢瓦的数学课上语言竟然也充满了和谐的音乐节奏, 他甚至还加入了合唱团, 弹起了风琴;皮埃尔的母亲从变化的孩子身上感受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 她的生命也发生了全新的转向……马修的出现, 给“池塘之底”带来了一束光芒。可惜这一束光芒却转瞬即逝。就在哈桑校长为经费解决而振奋时, 一个电话让这一切灰飞烟灭。因误解而被蒙羞的蒙丹, 纵火烧了给自己带来痛苦记忆的学校, 留下了一个诡秘的笑容后转身远去。幸运的是, 马修恰好带领六十多个孩子去野外游玩, 使他们幸免一死。然而, 马修的擅离职守而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推诿的。终于, 这个可怜的音乐家、失职的学监再次沉入了命运的谷底。他被解雇, 并要求立即离开, 不得再与孩子们相见……临走时, 他带走了孱弱的战争孤儿佩比诺。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初二下综合训练题二下一篇:脱离模版说地道托福口语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