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

2024-06-30

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精选6篇)

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 篇1

众所周知,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能很好地实现产品的促销功能,但要将其译为受众所能理解的对等词绝非易事。广告翻译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它注重译文能否被受众理解、认可和接受。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英文广告时必须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及其功能的对等性,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深入了解两种语言文化,掌握文化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探索有效的翻译策略,避免其中的某些美好寓意在翻译过程中产生“文化的冲突”,造成双关语含义的缺失。

一、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广告翻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吕叔湘先生说:“好的翻译等于再创造。好的广告翻译更是基于文化的一种艺术———一种表达与再现的艺术,是原版的再生,而不是其简单的翻版。”[1]所以在进行广告翻译时,不能只看词汇和语义的对等,还要考虑文化的因素。中西两国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语言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首先,中西两国风俗习惯的差异必定会体现在其语言中。中国人把数字“八”和发财致富与兴旺发达联系在一起;而西方人则把“十三”看作是不吉利的数字。

其次,中西两国民族信仰的差异体现在各有其信仰之物。在中国,“龙”被看作权力和神圣的象征,是吉祥的体现;而在西方,人们崇拜上帝,“龙”被视作可怕的怪物,《圣经》中提到的“龙”则是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或叛逆者。

再次,中西两国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其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Samovar在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一文中指出:东西方价值观的最大差异在于西方崇拜个人主义,东方强调集体主义。[2]所以,在中国人心目中,大家用了都说好的产品肯定是好产品;而西方人则会认为这样的产品没有体现出个性特点,从而对其产生怀疑。

最后,中西两国审美观的差异也对广告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人们以白为美,很多的护肤品广告中都会出现“美白”、“增白”等字眼,汉语中更有“一白遮三丑”的说法;而在西方,人们把“白”看作是贫困和疾病的代名词,他们追求的是古铜色的健康美。

总之,广告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让原文化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和审美观与异文化相融合,使原文受众与译文受众都能理解和接受并刺激其购买欲。广告翻译也是两种文化移植与信息传递的过程,在翻译英文广告时,如果不熟悉其他民族的文化,翻译就会因触及对方国家的文化禁忌而以失败告终。因此,英文广告的翻译既要注重文化因素的影响,还要采用适当的策略。

二、英文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方式,译者必须采用不同的策略去满足不同的文化适应。由于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能增强宣传效果,译者必须根据广告语的内容和特征,选用恰当的语言来翻译,以有效地传达其想要表达的初衷。针对双关语在广告中的可译性这一点,国外研究双关语翻译的学者Delabastita认为:“任何语言都有制造双关语的能力,因此对双关语进行跨语言处理是可能的,但不一定符合个人心目中的优质翻译的标准。”[3]双关语翻译有多种策略可以选择,本文主要从双关语译为双关语和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两方面来探讨英文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

(一)双关语译为双关语

双关语译为双关语,即在译文中找到和原文形式内容对等的双关语,以保留原文的两层或多层双关含义,使译文与原文形神一体,从而达到双关语翻译的“化境”。正如修辞学家王希杰所说:“有些双关语也并非绝对不可译,双语偶合是可能的。”要再现双关语的这种实际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基于双语偶合,把原语言的双关译成另一种双关,要么是同一种双关,要么是不同的双关。

1.双关语译为相同或类似的双关语。广告翻译中最理想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双语偶合的特点,把原语言的双关在目标语中译为相同或类似的双关,以成功传递语言学的、暗示的和实际的三种含义。

(1)The Self-made woman.She’s living better all the time.

《自我》造就的女性,生活总是这么称心。

在这则广告中,“self”一词既指“Self”杂志的名称,又指“self-made”这个短语传递的含义,即“自我造就”。因此,在两种不同的背景下传递了两种含义:女性既可以“通过杂志的帮助”也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当然,广告商想要读者认可并接受的是第一种含义。然而,他故意地运用了“self”的双重含义使读者同时接受这两种含义,从而让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解决这种不确定性。

在汉语中,要单独解释的话,“自我”指杂志的名称,而“自我造就”指通过某人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因此,像原广告一样,译文可以吸引并保持读者的注意一段时间,因为读者要专注于去破译这种源自双关的模糊性。

然而,像上面这样的例子要实现双关,需要依靠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偶合性。当这种偶合性不存在的时候,我们就要尝试着把原语言的双关译成不同的双关。

2.双关语译为不同的双关语。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语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译者在目标语中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译文。这时,我们就要把原双关语中最重要的一层或两层含义以不同双关语的形式翻译出来。不同双关语的解决方法可以保持原来语言学的和实际的意义,然而这可能经常会造成暗示意义的缺失或改变。

(2)All-IN-wONd Ers[4].

一“部”到位。

这是一则佳能多功能数字打印机的广告。当我们看原广告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立即被“wONdErs”一词所吸引,因为它既包含大写字母也包含小写字母。再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它所有的大写字母(O,N和E)组成一个英文单词“one”,刚好和“wonder”是类似的谐音词,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个谐音双关。而且,句子中所有的大写字母组成一个短语“all in one”,这会说服潜在的购买者这种单机能为你打印所有的东西。同时,“All-IN-wONdErs”这种打印机的每一次工作都是个奇迹,原广告真的是巧妙的杰作。

然而,译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它运用了“一步到位”,其字面意思是“一步完成某事”。其次,通过把汉字“步”改成“部”(一种物品单位,尤其是机器),译文创建了一个不同于原广告的新双关,却和原双关一样的巧妙。

译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说服消费者,一种是“一部到位”,即“一部佳能打印机能帮你打印一切你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一步到位”,即“用我们的打印机,你所有的工作一步就能完成”。尽管译文和原广告在不同的词上构成双关,译文仍然被认为是巧妙的。

总之,要在目标语中把原双关译为双关,不管是相同的双关还是不同的双关是很难的。前者要靠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偶合性,后者要求译者很好地掌握两种语言和坚持不懈地努力。但这是译者不断追求的理想的解决方式。

(二)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

双关到双关的解决方法是再现原广告效果的第一选择,但有时具体情况使得在目标语中重构一个相同或不同的双关是不可能的。当这种理想的解决方法不能奏效时,语言学上的意义必须被折中。为了弥补这种缺失,我们就要把暗示的含义和类似的实际意义一起传递出来,这个实际意义可以通过在目标语中使用其他的修辞手段呈现出来。

1.保留两种含义。众所周知,在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含义的词不会超出汉语双关的范畴,但与换译的修辞手法相似。因此,在翻译英文广告时,常用换译来代替原双关实现其在汉语广告中类似的效果,即把双关词翻译成汉语的对等词,并使用两次,每次使用不同的含义。

(3)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和我们做买卖意味着您做了一笔好买卖。

该广告用换译代替了英文广告中的双关。原广告是利用单词“deal”的语义双关,该词在两种语境下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指“买卖”,第二种出现在短语“a good deal”中,指“用好的价格去买东西”。译者使用了两个相关的术语“买卖”和“好买卖”来传递“deal”和“a good deal”的含义。两个术语一起构成了换译,这有利于吸引并保持读者的注意,并弥补了原双关实际意义的缺失。

2.牺牲一种含义。有时,翻译英文广告时要保留一层含义而牺牲另一层含义以实现双关的效果。

(4)Make your every hello a real good-buy.[5]

让你的每一声“哈罗”都真的物有所值。

这则电话广告在“good-buy”一词上运用了谐音双关。“Good-buy”可以让潜在的购买者相信这种电话物有所值,而它的谐音词“goodbye”和“hello”则构成了打电话时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给读者以幽默感。在把这则广告译成汉语时,要传递原双关的两层含义都很难,更不用说再呈现一个双关了。因此译者选择牺牲一层含义,即“goodbye”传递的那层意思,而保留“good-buy”传递的含义。尽管译文呈现出了英文广告信息的要点,还是造成了最终的幽默效果的缺失。

3.借用结构。仿拟双关经常会模仿谚语、格言、俗语的结构,其中大部分在目标语中已经有一种人们认可的译文。例如,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已经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和认可。因此,在翻译这种广告的双关语时,经常会借用被认可的译文结构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5)Where there is a way,there is Toyota.

车道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则丰田汽车的广告运用了仿拟双关,模仿了名言“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通过让人们想起这句名言,该广告会让读者相信丰田汽车因质量好而广为消费者所接受。在翻译该广告时,译者借用了汉语俗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前半句,把后半句改为了“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就传递了原广告想要传递的含义。同时,“有路”在译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前半句的结尾,另一次在后半句的开头,因此形成了一个汉语的修辞手法———顶针。这有助于弥补双关效果的缺失。

当然,这些策略并不能涵盖运用中出现的所有的情况。双关广告翻译的目的是要求译者要熟悉英汉语言文化各方面的差异,具备自由的适应能力,并能根据市场策略和消费者的心理,传递广告商想要传递的信息。

三、结语

双关语作为常用的修辞手法,其在英文广告中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但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既要考虑文化的因素又要做到译文跟原文最大限度地等值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最适当的翻译策略,既不触及文化禁忌,又要有效传递原文信息,尽量减少双关语在翻译过程中信息量的缺失,保持双关的特色。

摘要:双关语作为英文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利于广告语的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要对其进行完整的翻译而又不造成含义的缺失绝非易事。在翻译英文广告中的双关语时,既要尊重和把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体现其文化特色,又要结合广告语言的风格特点和双关语的双重含义。本文主要结合文化因素,从双关语译为双关语和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两方面探讨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因素,英文广告,双关语,翻译

参考文献

[1]杨友朝.广告中跨文化因素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7,(12):475.

[2]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Delabastita,Dirk(ed.).Word play and Translation[J].Special issue of the translator,1996,(2).

[4]焦晴.从顺应论角度看双关广告语的翻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

[5]周茜.广告英语中的双关修辞赏析[J].时代教育,2008,(4).

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 篇2

关键词:修辞手法,双关语,翻译

我在十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英语又敬又畏的心情,爱它可又驾驭不了它。于是学生在与英语的焦灼对峙中,出现了一些雷人的英语翻译,让人叹为观止。

1.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2.We two who and who?咱俩谁跟谁呀。

3.You me you me.彼此彼此。

4.You give me stop!你给我站住!

5.Go past no mistake past.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其实英语与汉语一样,也有多种修辞手法。其中双关运用就在英语语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我们对英语的修辞手法,尤其是双关运用不熟悉的话,就会出现更多雷人的语言。下面我将重点阐述英语语言的双关运用。

一、语(谐)音双关

词语之间因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构成的双关用法。它是利用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来代替所要表达的本意,它会让语言变得风趣俏皮,增加感染力。

1.There was a man in the restaurant.

“You’re not eating your fish.”the waitress said to him,“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a.”the man replied.

其中“see”与“sea”发音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这个顾客的回答,表面上听“Long time no see.”是好久不见的意思,但实际上是说那些鱼离开大海很久了,已经不新鲜了。

2. What is the clearest animal?什么动物最聪明?

The pigs that nose everything.什么都能闻的猪。

nose是“闻”的意思,碰巧与knows(知道)谐音。如此一来,“什么都能闻的猪”就变成了“什么都知道的猪”,那当然是最聪明的动物。

3. What country has a good appetite?哪个国家的人胃口很好?

Hungary.匈牙利。

因为“Hungary”这个国家单词的发音与“hungry”(饥饿)的发音相近,于是在这则笑话中,“Hungary”因语音双关而成为最能吃的国家。

二、语义双关

因为词语的多重含义而构成的双关用法。在字面上虽然只有一个词语,而实际上却同时兼顾着两种不同的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从而造成一种含蓄、深沉委婉、耐人寻味的意境,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1.Why is a river rich?

Because it always has two banks.

“bank”一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意思为“河岸”,另一个意思则表示“银行”。大家想想,有两个河岸(银行)的河流能不富有吗?

2.The professor r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Gentlemen,order.”

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

这则幽默同样用了双关手法中的同形异义词。“order”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意义。教授的本意是“安静”,而学生却故意歪曲教授的意思,把它理解为“点菜”,因而大声叫喊“啤酒”。

3. Why are movie stars so cool?为什么电影明星那么酷/凉快呢?

Because they have so many fans.因为他们有很多影迷/风扇。

在此处,“cool”与“fan”都具有两个含义。“凉快”与“风扇”相对应,“酷”则与“影迷”多相对应。同样的一句话因一语双关的运用,却具有了异曲同工的妙处。

4.Customer:“What’s wrong with these eggs?”

Waiter:“Don’t ask me,sir.I only laid the table.”

“lay”在英语中有“下蛋”,“放置”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I only laid the table.”的潜台词为:“I don’t know what’s wrong with these eggs.Ask the hen that laid the eggs.”

三、词性双关

由词语的多种词性变化而产生的一词双关,从而使语言简洁、凝练、诙谐、机智。

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没有什么别的罐装饮料能够像罐装可乐那样令你心旷神怡。

句中的“can”一词双关,它既是动词,又是名词。既可以看作是省略句中的情态动词(can refresh you),又可理解成是各种罐装饮料,这时can=tin。由于“can”的双关用法,而使整句话诙谐幽默,富于文字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仿拟双关

因为表达的需要而在形式结构上仿拟著名警句、谚语等,由此产生了一语双关的效果。仿拟双关以人们原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为基础,以鲜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形成双关,既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又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性,更使文章具有令人回味的弦外之音。

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慢行回家,快行回老家。

这则交通安全用语是模仿成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到总比不到好)的模式,而且巧妙地运用了“late”一词的双关意义。“late”是“迟到”的意思,“the late”是指“已故的,不存在的”,这样的语言更多了些诙谐、幽默的趣味,让人一看便心领神会,起到警示的作用。

双关的修辞手法在英语语言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能极大丰富语言的表达效果。双关语言具有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的特点,既引人注目又使人产生联想等修辞效果。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大众的目光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总而言之,双关语是英语语言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但同时也是一个翻译的难点,双关语在其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可译性障碍。我们要了解这种翻译策略,吸收更广泛的知识,联系实际与理论,对于英语语言的背景及特定环境多作些分析,才能使译文既有创意且能吸引读者,才能让语言既简洁、通俗、易懂,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29.

[2]张莉,李成明.广告英语中的双关及翻译技巧[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3]周红.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运用技巧及其语用功能[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21.

[4]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8.

[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分析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91.

论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篇3

“广告”一词源于拉丁文“Advertere”, 意为“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 并导入—定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广告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告创作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这门艺术中的文案写作比其他形式的写作更需要技巧。它要利用推销原理写出雅俗共赏、生动有趣的文字, 要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能在瞬间引起读者注意, 刺激其购买欲望, 最终促成购买行为。在广告如林的时代, 为使自己的广告独树一帜、惹人注目, 广告作者总是特别注意修辞, 运用各种修辞手段, 创造出精辟独到、生动形象、效果非凡的广告词, 其中双关语的运用最能体现机智和诙谐。

双关语这一修辞手段是进行广告创作时常用的技巧。双关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一明一暗双重意义, 既引人注意, 又引起联想。双关语具有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等修辞效果, 能够突出广告的特点, 因而在广告中得到大量应用。

二、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 双关语在广告中比较常见, 存在于语音、词汇、句法等多个语言层面。在广告中, 广告制作者为了增强广告的吸引力, 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 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巧妙的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 给人回味和想象的余地。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双关。 [2]54也就是用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代替所要表达的本意。这种双关风趣俏皮, 能增强感染力, 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Trust us.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译文:相信我们吧。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 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

这是一则助听器推销广告。从字面看, 它说明了该产品已经接受了众多消费者的考验, 字里行间巧妙地嵌入一对谐音字ears—years, 充分暗示了该产品悠久的历史, 久经考验的上乘质量。

许多广告都会在商品品牌的名称上做文章。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不仅能增强广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更重要的是能使品牌名称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便于记忆, 加大宣传攻势力度, 以此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也大多采用谐音的方法。

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利用某个词语的多义性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3], 在字面上只有一个词语, 实际上同时关顾两种不同的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 造成一种含蓄、深沉委婉、耐人寻味的意境,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这种双关与谐音双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广告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例如: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译文:尽情大吃, 不增体重。

这是Weight—watcher冰淇淋的广告标题, 这种冰淇淋是专为节食者生产的。双关不仅存在于商品商标名称中, 标题中的spoil也是双关所在。Spoil oneself意为“尽兴”;而spoil one’s figure则意为“破坏了体形”。这则广告通过一语双关 , 使减肥者在轻松幽默的语气中很自然地接受该广告, 并能使其产生购买的欲望。

3.语法双关

语法双关是指由语法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双关, 如省略结构、某词或词组具有两种以上的语法功能等。

例如:Which larger can claim to be truly German?[2]68

This can. (旁边画有一罐啤酒)

译文:哪种大罐啤酒可称得上是地道的德国货?这罐。

这是一则Larger牌淡啤酒的广告。句中的can既可作情态动词, 又可作名词 (饮料罐) 。由于can一语双关, 加上Lager的品牌名称双关, 以及旁边插图的妙用, 使广告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成语或俗语双关

广告语言特别善于引用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这些广告以人们原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为基础, 以鲜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形成双关, 既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 又体现了广告语言的艺术性, 更使广告具有令人回味的弦外之音。

例如:You’ll (get)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4]

译文:纳克斯坚果让你爱不释手。

从广告字面意义看, “to go nuts”是“去买坚果”, 但它同时还是一句成语, 意为“疯狂、发疯”。双关语的运用表明纳克斯牌坚果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三、广告双关语的翻译

双关语的翻译一直被认为是翻译的难点, 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双关语是不可译的。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Delabastita[5], 他认为任何语言都有制造双关语的能力, 因此对双关语进行跨文化处理是可能的, 但不一定符合个人心目中优质翻译的标准。笔者认为, 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词语的含义的不对等及语言中词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语言间的差异很大, 双关语在两种语言间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但两种广告语言所起的作用和功能是相似的, 即宣传产品, 促进销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是可能的, 这需要广大学者和翻译家深入研究与共同努力。

1.契合译法

一般认为, 双关语由音、形、义等手段构成了可译性障碍, 存在不可译性。但“有些双关语也不是绝对不可译。双语偶合, 是可能的”。契合译法在双语偶合的基础上, 兼顾了广告双关语的形式和内容, 是广告双关语翻译的最高境界。

例如:Each kid should have an apple after school.

译文:每个孩子放学后都该有个“苹果”。

这则苹果牌电脑广告中的“Apple”一语双关, 既表示补充身体营养的水果, 又恰是能获取信息给思维充电的电脑的品牌, 暗示孩子放学后应该吃个苹果, 更应该拥有苹果牌电脑。

译文中将“苹果”一词用引号凸显, 透露出了双关含义。 [6]

2.分别表义法

依据《辞海》的定义, “双关语即修辞学上修辞格之一, 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两件事”。在翻译英语广告双关语时, 要同时把两层意思完整地表述出来, 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所以我们只能把它一分为二, 选择一种符合广告语形式, 且用相近的含义表达出来。

例如:Ask for More.

译文:摩尔香烟多而不厌。

这是摩尔香烟树立的经典广告。More有两层含义, 一是“更多”的意思 , 有人将其译为“再来一支 , 还吸摩尔”;二是香烟的品牌“摩尔”。在翻译过程中, 只有把它拆分开来, 才能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

双关语的翻译本身就是一个难点,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有时必须舍弃一部分, 从而使原文的信息完整呈现。正如苏淑惠所说:“广告翻译的标准, 就是在功能对等的基础上实现等效的原则。”[7]

3.套译法

双关语的构成带有极强的特定语言和文化色彩, 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某些固定结构 (习语等) 表达的含义类似, 此时就可以套用英语在汉语中沉淀下来的固有模式, 对英语广告的双关语进行翻译。

例如:One man’s disaster is another man’s delight! The sale is now on!

试译:几家欢乐几家愁! 甩卖进行中!

这是商场的促销广告, 其巧妙套用了习语“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甲之佳肴, 乙之毒药) 。广告中的“delight”和“disaster”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商家不惜血本是灾难, 相反对消费者来说是令人欣喜的机会。翻译时我们可套用汉语里的“几家欢乐几家忧 (愁) ”, 用熟悉的语言增强广告的感召力。

4.完全意译法

广告中别具匠心的双关表现手法有时“难以表述于译文中, 结果只好牺牲形式意义、谐音寓意及暗含情态”。尤其是有些广告含有多组双关和一语多关, 只好采取侧重译法, 守住概念意义。

例如:Butlin’s———the right choice.[8]

Do not labour the point, or to be conservative in your choice, or liberal with your money.Come to Butlin’s for the party.

Great Party Ahead.

这是旅游公司利用各政党之间的竞争为自己做的广告。广告中“labour”, “conservative”, “liberal”是三个政党的名字, 同时“labour the point”作“详尽说 明”解 , “be conservative in your choice”意为“在做选择时保守”, “be liberal with money”指“大手大脚地花钱”。 广告中几组双关词的运用 , 给人们留下了该旅游公司可以信赖的印象, 该广告堪称杰作。但是像这样的多重双关译起来难以两全其美, 只好保留概念意义, 舍弃双关的译法:“布特林旅游公司—————您的正确选择。不要牢烦讲个没完, 不要保守, 也别犹豫, 不要放任自由地乱花钱。到布特林旅游公司, 参加实实在在的聚会吧。盛大的聚会正等着你! ”

5.补偿译法

大多数广告双关语都能通过完全意译法译出。但是有时双关语的一层意义译出后, 另外一层意义也很重要, 却无法同时译出, 这时, 可用一些注释加以弥补。对于广告来说, 这些注释手段主要指承载广告的媒体, 如电视的图像、广播的声音及报纸的版式设计等。

例如:OIC[9]

这是一则眼镜广告, 三个简洁的大写字母形状像眼镜, 读音为“oh, I see”。该广告既利用视觉语言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又利用听觉语言表现此眼镜给视力不佳的顾客带来的欣喜之情。然而, 该广告的翻译很难同时兼顾视觉和听觉, 只能从听觉上译为:“哇, 我看见了。”视觉上, 三个字母形成的眼镜可以通过承载广告的媒体, 利用图形这一视觉语言要素弥补。对于依靠媒体而存在的广告来说, 这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注释手段。

四、结语

英语的双关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 俗称文字游戏, 它的精彩之处在于能够简洁巧妙地制造出“言外之意”。双关语是广告文体中十分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不仅能使广告语言简练、丰富、诙谐, 而且能使广告引人注意, 便于记忆。但广告双关语的翻译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以上我们只是讨论了广告双关语翻译的几种模式。在实际翻译中, 为了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 尽可能做到原文和译文的最大等值, 更丰富地领略异国文化。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强, 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渐频繁, 广告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广告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刺激其购买欲望, 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在广告创作中不惜运用各种修辞手段, 双关语就是英语广告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段之一。双关语具有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声东击西等修辞效果, 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旨在探讨双关语在广告中的应用及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以期引起同样对双关语感兴趣的人, 共同探讨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问题。

关键词:英语广告,双关语,翻译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143.

[2]项成东.试谈广告英语中的复义[J].山东外语教学, 1996.

[3]丁柏铨, 夏文蓉, 周斌.当代广告文案写作[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27.

[4]殷红梅.试论广告英语的修辞艺术[J].英语知识, 2000, (5) .

[5]Delabastim, Dirk (ed.) .Word play and Translation, special issue of the Translator, 1996, (2) :128-129, 134, 146.

[6]崔华娴.浅析英语广告由双关语硇运用及翻译[J].科技信息, 2011 (02) .

[7]徐张.英语双关语的特征及其修辞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6) .

[8]刘瑶, 邓育艳.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6) .

解读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 篇4

关键词:广告,双关语,翻译策略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对所宣传产品的注意力, 刺激其购买欲望, 最终促成消费行为, 借助双关等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广告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是广告商通用的手法, 本文将探讨英语广告中, 双关语的翻译方法, 使其巧妙地应用于广告中, 充分实现广告语言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一、双关语的定义及分类

关于双关语的定义, 学术界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可谓众说纷纭, 本文列举以下几种学术界对双关语的定义, 仅供参考。

1) To pun is to treat homonyms as synonyms.

2) Pun: 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of words with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

3) Pun is the general name for the various textual phenomena in which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s used are exploited in order to bring about a communicatively significant confrontation of two (or more) linguistic structures with more or less similar forms and more or less different meanings.

从上述不同定义可以看出, 虽然, 学者们对双关语的理解不同, 但总体上, 所认可的含义具有相似性。笔者认为, 所谓双关, 就是在篇章中, 运用某种修辞手段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 让一个词或短语具有两种或多种含义, 以此来达到诙谐幽默、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效果。作为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 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段, 双关能使语言极富感染力、生动有趣, 或旁敲侧击或借题发挥, 以达到由此及彼的效果。

关于双关的分类, 学术界对此也具有不同的态度, 笔者将列举以下几种分类:

1) 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同音同形义双关和同音异形异义双关

2) 比利时学者Delabastita:同音同形、同音异形、同形异音、异音异形。

3) 国内的语言学家:表里双关和彼此双关 ( 陈望道) ;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 (王希杰) 。

二、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

1、拆分译法

在双关语的翻译过程中, 由于源语和译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具有差异性, 翻译时会出现原语的双关语和译语的双关语缺失的情况。此时, 可以采用拆分译法, 将语义进行分离, 同时表达出双关语的隐性含义和显性含义。如:I' m More satisfied. (摩尔香烟, 我更满意) ;Ask for More. (再来一支, 还吸摩尔) 。这两则摩尔香烟的广告语, 源语与译语都巧妙地使用拆分, more作为副词, 表示“更加, 更多”, 大写时, 是该广告的品牌名称, 这种拆分后的四字结构, 既便于记忆商品的品牌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利用谐音译法

谐音是指发音相同或相似的一种语言现象, 具有双重的隐含意义, 在广告的翻译中, 谐音使双关语产生滑稽、风趣、幽默的语言效果, 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Intel inside (Intel pentium) (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 (英特尔, 奔腾) , 这则英特尔的广告利用芯”与“心”的汉语发音相同, 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英特尔的芯片, 激发观众的购买欲望。再如, Apple thinks different (苹果电脑, 不同凡“想”) (苹果电脑) 。这则苹果电脑的广告中, 利用“想”与“响”谐音双关, 使语言生动形象, 便于记忆。

3、采用套译法

套译法利用英语在汉语中, 己经沉积下来的固有模式, 对英语广告进行翻译。翻译是一种文字转换活动, 其目的在于传达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 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 经过岁月和文化的沉淀, 有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世代相传的习语、惯用语、表达方式等, 在广告中, 利用这些耳熟能详的表达方式, 能便于记忆, 从而更加广告的传播。如:《泰晤士报》的广告语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 (对于您的偏见, 我们没有傲慢) , 套用了奥斯汀的名著“Pride and Prejudice”, 以宣扬报纸的公平和正义, 效果不言而喻。又如: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套用“Better late than never" ( 晚来总比不来好) 。利用late既指晚到又指死亡的含义。译为“迟到总比丧命好”更具有警醒作用。

三、结语

双关语是广告中, 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不仅使广告的语言更加简练、诙谐, 又能快速的吸引人的注意力, 刺激其购买力。在广告双关语的翻译过程中, 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灵活处理翻译中的问题, 在源语与译入语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尽可能最大限度的传达广告的含义, 达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Monnot, M., Selling America:Puns, Language and Advertising[M], Washington D.C.:University Press of Amrica, 1981.

[2]Redfern, W.D., Puns[M], Oxford, UK;New York, NY, USA:Blackwell, 1984.

[3]Bai Jie, On the Translation of Puns—Through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uns[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4.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翻译方法探讨 篇5

关键词:广告英语,双关语,翻译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广告是企业推出新型产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树立产品良好的国际形象, 商家会精心设计, 制作自己的广告。广告就是利用推销原理, 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 充分运用广告的视觉形象要素和听觉形象要素达到广告的目标。美国广告协会ANA (Associ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ing) 把广告的目标ACCA视为广告成功的要求, A代表为认知 (awareness) , 两个C分别为理解 (comprehension) 和说服 (conviction) , A是行动 (Action) , 意为好广告能在瞬间引起读者认知、理解、刺激, 说动其购买欲望, 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双关是广告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辞海》定义双关为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两件事, 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一明一暗双重意义。巧妙的双关语应用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 给人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一、广告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大众的目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起来并不容易

双关语简洁凝练, 风趣幽默, 新颖别致, 能够突出广告的特点。常见的双关有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句法双关及文化双关。

1. 语音双关

语音双关是利用拼写相似, 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表达本意。语音双关幽默风趣, 能很快吸引顾客注意力。如一家电话运营商的广告:Make your every hello a real good-buy.该广告就是利用good-buy和good-bye的谐音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既指对话从hello开始, 以good-bye结束, 又让good-buy传递出货物质量好, 价格合理, 买得好的内涵。再如一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该广告巧妙地运用了sun-son, air-heir这两对谐音词, 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和谐悦耳, 让人颇有想象空间, 取到了让广大消费者都想来海滨浴场度假的作用。

2. 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利用一词多义借题发挥, 由此及彼, 这种用法委婉, 含蓄深沉, 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读者很容易感觉到。如美国强生公司的牙线广告:You need the strongest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gum diseases.该广告中的“line”一语双关, 既指“清洁牙齿的牙线”, 又指“预防牙病的防线”, 让读者明白使用该牙线能很好地清洁牙齿, 达到预防牙病的效果。该广告还用最高级the strongest鼓动, 夸张该商品的功能, 让顾客感到购买, 使用该产品就能“筑起牙龈疾病最坚固的防线”。再如一家航空广告:Different countries.Different languages.Different customs.One level of comfort worldwide.该广告中的“customs”既有风俗习惯之意, 又有海关的意思。该航空公司意在表明无论来自哪个国家, 说什么语言, 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本公司都会让你感受到专业贴心的服务。

3. 句法双关

句法双关是在形式结构上套用著名警句, 谚语的句式。这些广告以人们原有的社会, 文化知识为基础, 以鲜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形成双关, 既增强了广告的艺术性和内涵, 又让读者回味, 容易记住, 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如丰田汽车的广告: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该广告套用了一个常见民谚的模式: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人们熟悉名言, 由此及彼就能很快记住该广告。再如一家美食店的广告:Tasting is believing.很明显这则广告借用了家喻户晓的英语谚语“Seeing is believing.” (百闻不如一见) 。该广告表明其食品质量上乘, 吃了绝对让顾客回味无穷。

4. 文化双关

文化对语言影响巨大。文化双关是指一些有明显文化因素和语言艺术的习语。广告制作者善于运用源于英语文化中的习语, 这样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一则甜玉米的广告:Try our sweet corn.You will smile from ear to ear.这则广告中“ear”有两层意思:玉米穗和耳朵。英语语言中“from ear to ear”是指某人非常高兴, 以致合不拢嘴, 也可指某人非常喜欢该玉米, 他吃了一穗又一穗。读者看到这则广告, 定会回味无穷。还有著名的时代杂志 (Times) 的广告词:We take no pride and prejudice.读者马上意识到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这则广告能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 并容易记住, 同时传递出该杂志坚持正义和真相, 读者大可信任他们这样的内涵。

二、双关语的翻译方法探讨

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的难点, 甚至有人认为双关语根本不可译, 这是由不同语言的特性所决定的。如萨丕尔·沃尔夫假设所指出的那样:人的思维完全由其母语决定, 而一种语言的范畴和分类是该语言系统所特有的, 是其他语言系统所不能比较的, 但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在他的著作中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和实践》及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指出: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求得译文和源文对等, 但无论是语内交际还是语际交际, 两篇不同话语之间都无绝对的对等可言, 译者所追求的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 在使用中发挥同样的言语作用或者交际功能, 即功能对等理论。

从功能对等角度来看, 翻译广告中的双关语要根据商家宣传的产品项目及广告的特点, 采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 以避免原文信息的流失, 又保持原文的风格。

1. 套译法

英语中有不少广告借用现成的成语、谚语、短语等获得文体效果, 汉语也不例外。套译法就是根据广告意义套用汉语中已有的成语、谚语、短语等翻译广告。如丰田汽车的广告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可译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是汉语中妇孺皆知的谚语, “有路必有丰田车”倒是一个创新, 这样以汉语谚语翻译英语谚语, 完美体现了广告的目的, 也很好地突出了丰田汽车广布天下的主题。

2. 意译法

意译法是译者完全领会英语广告的意思, 用更生动的语言串起字面意思和内在意义。如摩尔香烟的广告:I’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它可译为:摩尔香烟让我更满意, 再来一支, 我还要摩尔。因为摩尔香烟 (More) 跟更多 (more) 音同意不同, 使广告有一语双关的效果。译文还用“更”, “再”, “还”强化广告的目的。再如Weight-Watcher冰淇淋的广告: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此广告可被译为:尽情大吃, 不增体重。Spoil yourself是指“纵容自己, 让自己快乐”之意, spoil your figure则指突然变胖。此处“spoil”就是一个双关, 翻译时要翻译出两重意义。

3. 侧重译法

侧重译法是因为广告中有多重双关而难以全部顾及时, 翻译时就只好牺牲形式, 保留其概念意义和传递广告产品及服务所要达到的目的。侧重译法通常容易失去原文诙谐、机智, 又暗含寓意的趣味, 只能以一种较平铺直叙的语言表现出来, 是译者不得已的选择。读者从如下例子能看出原因, 三菱汽车的广告:No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Performance or economy?That’s the question every car buyer asks.For the new 2 little 4cylinder Galant engine, Mitsubishi said instead“Performance and Economy”;then set out to achieve it.此句中又两个明显的双关语, No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马上让人想到美国独立宣言中一句话: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Performance or economy?That’s the question every car buyer asks让人想到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剧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翻译该广告时很难找到同样内涵丰富, 韵味深长, 让人印象深刻的汉语译句, 因此只好舍弃美好的形式, 把内涵翻译出来。一般译为:不是所有汽车造起来都是平等的。是性能优越还是经济实惠?这是每个购车者都会问的问题, 也是每个制造商必须寻求最佳答案的问题。而对2立升4缸的新款加仑特发动机, 三菱则说“既要性能优越又要经济实惠”, 并为之而奋斗。本广告突出了三菱公司的汽车具有性能优越, 经济实惠的双重优势, 这样能有效说服顾客想购买三菱的汽车, 达到广告的目的。

4. 补偿译法

补偿译法是当译者译出双关语的一层意思后, 另一层意思不能得到完整表述的时候, 这时就要采取一些手段来进行补偿。广告最常用的补偿手段就是利用承载广告的媒体, 如通过电视, 广播的影音图像或报章杂志的图文设计达到目的。如一则经典的眼镜广告:OIC.三个简洁的大写字母形状如眼镜, 读音为“Oh, I see.”该广告充分利用了读者的感官, 视觉上, 形状如眼镜的字母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听觉上, 这样的发音很容易让视力不佳的顾客感到舒服。但是该广告的翻译同时很难兼顾视觉和听觉, 只好译为:哦, 我看到了!视觉上只能通过广告的载体, 影像, 图形等弥补译文无法传递的信息。

这种译法会有些许遗憾, 但是有些情况下能通过一些补偿原则, 还有充分考虑到广告的载体, 有时也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5. 转译法

文化习俗对人们的语言和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影响, 英式思维与表达和中式思维与表达分别受自身的文化习俗影响, 翻译时很难彼此理解。英语广告也一样, 有些思维方式很难被中国人接受, 因此翻译时应该做些转换工作, 使之尽量适应中式思维和中式表达方式, 以便更能发挥广告在中文地区的作用。如理光复印机 (Ricoh copier) 的是一则广告:We lead, others copy.本广告中的copy就是一个双关, 一方面它指该机器的功能, 做复印之用, 另一方面是指效仿、抄袭等。该广告显示了理光复印机在该领域一直领先, 而其他产品只是模仿它。字面上我们可译为:我们领先, 他们效仿。但是这种过于自信的字句不符合中式思维, 中式思维中人们对自我总是很谦虚, 谨慎。因此翻译该句时需要做些许改动, 可译为:完美科技, 超凡先机———尽在理光复印机。这种译法也显示了理光领先于该领域, 同时以第三人称来称赞其功能, 让习惯于中式思维的人更能接受它。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但同时也在其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可译性障碍。广告用语有很强的目的性, 遵循KISS原则。KISS指Keep It Simple and Sweet.Simple是要求广告语言简洁、通俗、易懂;Sweet是要求广告语言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广而告之是其浅层次的目的, 取得社会经济效用才是最终的追求。因此翻译时不仅要考虑翻译的广度, 更要重视其深度;上文提出五种广告双关语的翻译方法, 在实际翻译中还要结合具体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 对英语广告的背景及特定环境作些分析, 使“译文和原文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

参考文献

[1]王涛, 梁景会.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及翻译策略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2]潘红.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188.

[3]徐振忠.谐音双关翻译法漫谈[J].外国语, 1993 (4) .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分析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志伟.英语双关语的翻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06, Vol.5 (5) .

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 篇6

在《三国演义》中, 作者对双关语的运用虽然不多, 但是它在文中对人物的刻画以及情节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 双关语本身所蕴含的双重含意、语言文化的制约、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期待、原作文体风格的影响, 使其成为翻译中的一个难点。

1 双关语的定义及构成

双关语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被定义为“用一个词去暗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或引起不同的联想, 或者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以产生一种幽默效果。”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足本词典将双关语定义为“The humorous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suggest different meaning s of applications or of words having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a play on word.”因此, 双关语的本质可以被归纳为:一种文字游戏, 或者对文字的一种技巧型玩弄。

美国学者Achibald A.Hill提出双关语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双重情景 (double context) ;铰链 (hinge) , 即同音异义词或多义词;触机 (trigger) , 即促成使用双关语的关键因素。如:

例1:“My Faith is gone!”cried he, after ones stupid moment.

本例中的双重情景是:妻子Faith奄奄一息快死了, 而她的丈夫Goodman相信上帝会挽救他的妻子。“faith”这个多义词可以理解为: (1) 妻子的名字; (2) 信任, 信仰。因此, 它在文中起到铰链的作用。本例的触机是:上帝并没有阻止妻子Faith的死去。这个双关很形象地展示了丈夫Goodman对上帝的信仰随着他妻子Faith的死去而消亡了。

2《三国演义》中双关语的英译对比

(1) 直译

双关作为一种与某种语言发音和形式紧密相关的修辞格很难翻译, 传统上来讲, 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译的。译者在翻译双关时需在目标语中尽力传达源语境里的所有社会和文化信息。

例2: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 (第21回)

罗版:A smiling Cao Cao greeted Xuande.“That’squite a project you have under way at home.”He said in a tone that turned Xuande’s face pale as dust.

布版:When Liu Bei arrived, Cao Cao met him andlaughingly said, “That is a big business you have in hand at home.”This remark made Liu Bei turn the color of clay.

在本例中“大事”一词是双关语。表面是指“玄德学圃不易”, 实指“国家大事”。当时刘备在曹操处寄人篱下, 羽翼未丰, 不敢流露声色, 但是暗地里和董承王子服等人接受汉献帝 (刘协) 的密诏 (衣带诏) 要杀掉曹操。虽然刘备隐藏得很深, 但还是逃不过精明的曹操。曹操表面上说刘备学种菜不易, 实际上试探刘备的心理和真实实力。因此罗版和布版的翻译都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例3:孔明拜访周瑜。此时周瑜在与曹操的交战中病倒。他们二人的对话如下:

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 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 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 人又岂能料乎?”…写毕, 递与周瑜:“此都督病源也。”

瑜见了大惊, 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 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 望即赐教。” (第49回)

罗版:“It is many days since we last met, my lord, ”Kongming began.“But I never imagined that your precious health was falling.”“A man may have good luck when the day begins, bad luck when it ends.Who can tell beforehand?”Zhou Yu replied.“And the winds and the clouds above come when least expected, ”Kongming said, smiling.“You can never tell”…Kongming handed the note to Zhou Yu, saying, “This is the source of the chief commander’s illness.”…“Master, since you already know the cause of my suffering, what medicine shall we use to cure it?”

布版:“I have not seen you for days, ”said Zhuge Liang.“How could I guess that you were unwell?”“How can anyone feel secure?We are constantly the playingthings of luck, good or bad.”“Yes.Heaven’s winds and clouds are not to be measured.No one can reckon their comings and goings, can they?”…This he gave to the sick general, saying, “That is the origin of your illness.”…So he said, ”Since you know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what do you recommend as treatment?The need of a remedy is veryurgent.”

该例是小说中脍炙人口的“借东风”中的一段对话。孔明和周瑜的对话表面上看都和治病有关。而事实上是因为孔明和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 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 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 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 病倒在床上。这样的双重情景使原文中的“天有不测风云”具备了双关的修辞特点。“风”这种广义上的普通自然现象, 在这里其实就是指“东风”。布版将其翻译成“heaven’s wind”容易造成西方读者的误解。因为, 在西方“heaven”是和佛教相关的一个词。相比之下, 罗版的翻译更能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另外, 原文中的“病源”实际上指的是周瑜的焦虑。两个版本把它译为“origin”和“source”, 都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双关含义。原文中的“药”实指攻打曹营的办法。罗版将其翻译成“medicine”和西方文化中的“the best medicine” (良药) 一词都有积极的延伸意义。而布版的“remedy”一词则没有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见, 是否能找到目标语中相对应的表达影响着译者是否能成功地将孔明和周瑜的机智、才能跃然纸上。

(2) 意译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音体系, 汉语是表意文字, 而英语是拼音文字。因为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家族, 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所以它们的书写形式也不同。两种语言的语言单位构成也不同。

其次, 双关与文化紧密相连, 而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有很多不同。文化的差异一方面让我们无法在目标语中找到与源语言相对应的词, 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扭曲原意或者观点。双关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很难翻译成目标语并且让目标语言读者理解。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需要通过意译方法保证上下文的连贯、通达。

例4:揽二乔于东南兮, 乐朝夕之与共。 (第44回)

罗版:Aloft on either side, twin towers;

布版:The two towers rise, one on either fl ank,

This named Golden Phoenix, that Jade Dragon.

He would have the two Qiaos, these beautiful ladies of Wu,

That he might rejoice with them, morning and evening.

曹操的儿子曹植曾写过《铜雀台赋》, 其中有“立双台於左右兮, 有玉龙与金凤;揽二桥於东南兮, 乐朝夕之与共。”原意指将新建两个高台, 以收胜景;然后再于台间建两座桥, 以便朝夕流连其中。但孔明却故意利用“二桥”与“二乔”的谐音, 惹得周瑜怒火中烧, 以为曹操觊觎二乔的美色, 后来在赤壁之战中一把火摧毁了曹操80万大军。

在翻译中“Qiao”这一中文名的拼音很难通过直译保持该双关的形式和双重含义。所以要把孔明的计划解释清楚, 使上下文情节连贯, 只能通过意译保留暗含的意思。罗版和布版的都是通过意译, 使目标语读者理解该双关的真正含义。

(3) 直译与注释相结合

有时候, 译者通过直译加注释的方法, 使目标语读者理解双关语暗含的意思。通常利用直译翻译双关语的字面意思, 同时利用注释展示其暗含的意思。

例5: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之上也! (第78回)

罗版:The bastard wants to roast me on the fi re!

布版:Is this youth trying to put me on a furnace?

在曹操临死前几个月, 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 与蜀交恶, 不得不向曹操示好。故遣使上书, 表示愿意归降, 并劝曹操称帝。曹操权衡利弊得失, 知道自己称帝会成为各诸侯的众矢之的, 欲使酒说了这句话。意思是, 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

在本例中, “使吾居炉火之上”的隐含意思实指“罢黜汉献帝会招致诸侯的不满”。罗版的直译加注释法将原文的双关含义清晰地呈现在目标语读者面前。而布版的直译法无法使读者了解期间隐含的双重意思。

3 总结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双关翻译需要逾越巨大的障碍, 而且双关所蕴含的滑稽及幽默效果可能会在此过程中丢失, 使目标语读者无法体会到这种独特的修辞手法的魅力。但是随着双关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 通过直译、意译、直译与注释相结合的方法, 双关语不仅是可译的, 而且还能翻译得非常到位, 从而让更多读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摘要: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双关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幽默含蓄、富有情趣且耐人寻味, 因此英汉文学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双关语。然而, 双关语所蕴含的双重含义使它成为英汉互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对原文中双关语的翻译, 得出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修辞,双关语,翻译

参考文献

[1]Brewitt-Taylor, C.H.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M].London:Tuttle Publishing, 2002.

[2]Moss, Roberts.Three Kingdo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5.

[3]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5.

【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推荐阅读:

英语的双关语及其翻译06-27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翻译06-21

英语双关07-07

一语双关07-31

双关广告语07-19

上一篇:摇奖系统下一篇:术前谈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