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共7篇)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 篇1
[摘要]《尔玛的婚礼》是第一部反映羌族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片,影片以原生态的手法,通过场景、服饰、人物塑造等手段,为羌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影像化表达的途径,影片也因此具备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羌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像化 表达
作为第一部反映羌族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片,《尔玛的婚礼》(以下简称《尔》)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显得弥足珍贵。这部由韩万峰执导,潇湘电影集团、中共四川理县县委和四川省羌学研究会于7月联合拍摄的影片,主景区是距汶川十公里的理县桃坪羌寨,兼有汶川、理县、茂县部分景点,记录了5·12汶川大地震前让人惊叹的羌族文化和该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交织、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
影片讲述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羌族女孩尔玛依娜(以下简称尔玛)爱上了镇上学校的汉族老师刘大川,退掉了与羌族青年多巴的订婚,与大川相恋,在取得双方家长的同意后,决定在国庆节结婚。故事的主要冲突是尔玛与大川在婚礼形式上的意见分歧,尔玛希望在生养自己的山寨办一个羌族婚礼,而大川希望在县城办一个体面的汉族婚礼。婚礼形式的浅层冲突下是弱势文化面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时该如何抉择、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化形态这样一个深层次问题。
没有强大的演员阵容,没有过重的拍摄与剪辑技巧,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不仅以羌语拍摄,以羌族演员为主角,更由百分之八十的羌族演员出演,影片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原生态风格,最大的看点是以纪实性手法展示的羌族文化遗产。羌族是一个只有口头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自称尔玛人,因为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以民间文化遗产为主体,主要属于口传心授、活体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入选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就有羌族多声部民歌(松潘)、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茂县)、口弦(北川)等3项民间音乐:羌族羊皮鼓舞(汶川)、博巴森根(一种民间舞蹈,申报地为理县)等2项民间舞蹈:羌族传统刺绣工艺(汶川)等1项手工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茂县)、羌年(茂县、汶川、理县、北川)、苏布士(羌年庆典)等3项民俗。羌族瓦尔俄足节和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羊皮鼓舞、羌年、博巴森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尔》片中,羌族聚居的拍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构成故事发生发展的时空要素,也是镜头抒写和表达的对象,羌族的传统服饰、民族语言、传统乐器、民间音乐、结婚风俗等在片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事实上,电影电视影像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电影纪录片、影视民族学形态作品、以电视专题片出现的影视文化学形态作品。在客观真实上,故事片自然不及电影纪录片和影视民族学形态作品:在记录“人”的文化生态的集中、深入上,故事片往往也比不上影视文化学形态作品,但从《尔》片来看,故事片也有长项,它以情节为线索,通过选择、剪裁、提炼、典型化地反映羌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给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影像化表达提供了更深广、更自然、更有张力的空间,影片也因此具备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风格:
1、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构成羌族非物质文化影像化生存的完美空间
影片用清新洗练的镜头语言定格了桃坪羌寨及附近景区清丽脱俗的自然风光。山高谷深是这一地区的典型地貌,群山叠翠、谷壑险隘、远处雪山峻朗,流水清澈、树木葱茏、野花点点,碉楼青山相映,羌族人民就在蓝天白云自在地劳作生活,尔玛与刘大川的爱情也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生长。
尔玛一家所在的桃坪羌寨,有着多年的历史,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乡,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其独具建筑魅力的碉楼,代表着古代羌族人民建筑文化和建筑智慧,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神秘的“东方古堡”。影片拍摄时,这个原始羌族村寨有98户人家,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透过尔玛一家的生活场景、众人在寨子中的行走、尔玛奶奶等老妇人狭窄巷道的休闲与劳作,导游的介绍、尔玛母亲与大川母亲在寨子前的谈话等,镜头陆续展现了羌寨的选址特点、整体布局和羌民族建筑的功能分层以及造型特点,给人一种原始、质朴、醇厚的美。
作为人类特殊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特殊的内在规定: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等,它根植于人所在的时空、周边环境和社会活动中,影片中羌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传统建筑群浑然天成的美丽风光,铺开了羌族民间文化展示的最佳舞台。
2、演员服饰完美展现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虽然是“无形”的,但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大致梳理后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脱离物质载体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物质载体进行传承与共享。羌族传统刺绣工艺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形态上,影片通过演员服饰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
羌族服饰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和羌族民风民俗以及生活方式的直观、审美的体现。羌族传统刺绣针法多样,主要有挑绣、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绣等,其中,挑绣是羌族妇女最喜爱的表现手法。羌族刺绣主要用来装饰头帕、头巾、衣裙、围腰、飘带、褂子、裤子、鞋帮、鞋垫、香包等,色彩绚丽、图案丰富,既是精致美丽的装饰,也蕴含了羌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文化、礼仪道德的内涵,寄予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片中尔玛一家以及多巴一家的传统服饰具有代表性,体现了羌族青年男子、中年男子、年轻女子、中年妇女、老年妇女的着装特点。羌族传统刺绣使演员的服饰美不胜收,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多巴的裁缝店,挂满了传统服饰和香包、手巾、枕巾、罩帘等刺绣物品,更是羌族传统刺绣工艺品的集中展不。
影片中,村寨的老年妇女休闲聊天时打发时间的手上伙计是刺绣,尔玛向大川表达好感时托弟弟转送的是挑花刺绣鞋垫,两人谈婚论嫁后尔玛还在给大川绣鞋垫。静谧无声的画面传达出刺绣对羌族妇女的重要性,刺绣既是羌族妇女必备的本领,也是衡量她们是否勤劳聪慧和心灵手巧的重要尺度,还是她们传情达意的桥梁。
3、人物情感的表达与羌族民间歌舞、音乐
羌族人民没有文字但有语言,其丰富的民族文学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的,其中羌族的歌谣在羌族文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羌族人民来说,歌谣已经渗透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能表现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也能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劳动的时候唱或婉转或高亢的山歌,谈情说爱的时候唱情歌,举行各种仪式时唱酒歌、祭典歌、婚礼歌、丧歌。
影片中的羌语歌谣原汁原味,大都没有字幕,旋律和声音反而显得更有力量,更能传达人物的情感:羌族老妇人劳作时的哼唱分外动听,悠闲中有快乐;尔玛奶奶收到两位老姐妹送来的`贺礼时,三位老人在院坝里低低吟唱,节奏缓慢、旋律优美,别有韵味。尔玛是当地文化站的骨干,这一身份,有利于赋予她能歌善舞的才能,歌声随着尔玛的活动飘荡:在尔玛的好朋友依雅与大川同事王大海的喜庆婚礼上。在民俗村的歌伴舞的欢快表演中,在大川姑妈家的温馨家宴上。
影片中最动人的画面是尔玛和奶奶坐在山崖边,奶奶给尔玛梳头,尔玛流着泪、忧伤地唱着山歌,这是全片唯一配有汉语字幕的地方,“山很高、水很清,清新的空气、怡人的风光,满山的鲜花盛开着,小鸟欢叫着,小河奔腾着,我的大岐、我的家,那里住着我的阿爸阿妈,无论我在外面过得多好,我都会回来的”,歌声拖腔婉转,略带伤感,流露出尔玛对故乡山水的深切眷恋和对本民族文化的感叹。
羌族舞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羌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精神面貌和民族性格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羌族舞蹈“舞风古朴典雅、节奏明快、动作有力、粗犷、健美、热情豪放”,“顶胯”的舞蹈动作很有特征。民俗村尔玛同伴的伴舞,豪放中不失妩媚,她们腰带上坠着的长穗、串珠和各色彩带,随着胯部往复转动,别有韵味。
羌族歌舞往往与羌族人民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紧密相连,思想情感变化和表现都离不开歌舞。无论是节日喜庆、丰收还愿、迎宾待客、祭祀鬼神、婚嫁丧葬,羌民都要以舞示意,而且是有舞必歌。尔玛与大川的羌族婚礼便是贯穿歌声与悠扬的羌笛声,人们跳起羊皮鼓舞和喜庆萨朗(“萨朗”为羌语,可译为“羌族锅庄”),表达欢庆与祝福。
羌笛是羌族众多民族乐器中历史最久远、最具代表性的,唐代诗人王之涣有千古绝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同时代的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也写道,“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北宋范仲淹的名篇《渔家傲》中也有“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羌笛音色柔和、纤细婉转,在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婚丧嫁娶或劳作之余,羌族人民就吹起羌笛,边歌边舞。影片中尔玛婚礼上出现的是现在流行于岷江流域羌人中的竖吹羌笛,音色清脆高亢,带给人虚幻迷离的动人感觉,最适用于独奏,也可以为歌舞伴奏,羌族人民常常用它来抒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丰富情感。
另外,影片也展现了羌族人民的部分婚俗习惯。传统羌族婚礼的程序十分复杂,包括开口酒(说亲)、吃小酒(订婚)、吃大酒(定婚期)、接亲、举办男女“花夜”、出嫁和迎娶。《尔》片中,多巴与尔玛订婚、订婚期,都是遵照的传统习俗。尔玛与大川尽管自由恋爱,其过程也基本符合羌族婚礼的传统程序。影片中的羌族婚礼简化了很多程序,但仍然保留了长筵席、释比(羌族巫师)开坛、新郎挂红、新娘踩碗退煞等传统仪式。
可喜的是,影片并没有停留在对羌族文化的展示上,而是透过尔玛与大川两家人在婚礼形式上的意见分歧,表现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大川的姑妈是县教育局副局长,代表强势的主流文化,希望在县城为大川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尔玛和父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更看重羌族人自己的习俗。为了调和关于婚礼形式的矛盾,大山、尔玛在镇上派出所工作的舅舅、培养过尔玛的文化站站长、大川母亲、邻里邻居以及尔玛的密友依雅都悉数出面规劝尔玛及其父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众人都感觉到大川姑妈身份的重量,以及和这一身份相关的荣誉、权力和名望。只有尔玛认为,“我不觉得,我们羌族人有哪里不如人的地方”。当大川姑妈亲自出面到尔玛家时,尔玛父亲也显得局促和气短,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于是尔玛和奶奶躲到山崖边,影片出现了上文所述的奶奶给尔玛梳头,尔玛伤感吟唱的动人画面,生动地表现了经济大潮影响下的川西羌寨里,年轻一代面临的抉择与失落。
影片的结尾耐人寻味。羌族传统婚礼上尔玛的甜蜜微笑与大川脸上的木然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而热热闹闹的羌族婚礼过后,影片出现“另一种结局”的字幕,贴着大红喜字的中巴车满载着大川、尔玛、尔玛的家人和亲友往县城开去,那里正有一场隆重的汉族婚礼等待他们,这正是影片开始时的情景,大川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激动,尔玛却在车上沉沉睡去,影片戛然而止。前方的路上是什么?这正是影片留给我们的思考。
5·12汶川大地震使桃坪羌寨和那片地区的羌族文化成为留在胶片上的美丽却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非物质文化在有形的影像中得以展现,使人理解,供人体味。经过岁月的磨炼和现代文明的洗礼,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原创性和不可再生性会进一步地显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奇珍异宝,是电影工作者发掘影视资源采之不尽的富矿;同样,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宣传、保护与传承,电影工作者能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 篇2
参与演出的“羌山彩虹艺术团”成员是在2008年6月第一次来到北京, 之前他们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曾经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羌山的云端之上, 而在2008年5月12日, 瞬间的地动山摇摧毁了他们美丽的家园。如今, 他们擦干眼泪, 笑容灿烂地站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 表达这个民族的坚强。
历经风雨, 他们见到了人生中最灿烂的彩虹。“这也是艺术团取名羌山彩虹的最主要原因。”著名指挥家、“羌山彩虹艺术团”团长董翔告诉记者。
一个人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抢救
董翔说:“这是一个特别的团体, 成员们在一起还不到3个月。我是2008年6月10日到达北川, 想用音乐给那里的孩子做心理咨询。”一次偶然的机会, 她接触到了一群热爱音乐的羌族青年。他们是小寨子沟的山民, 为了演出, 他们翻了8座山, 有的人腿都走肿了。
“我到的时候, 他们已经演完了, 正准备回去。他们个个灰头土脸, 汗流浃背, 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我就请他们吃饭, 他们特别朴实, 而且很坚强。他们唱的第一首歌是咂酒歌, 是用他们的母语诠释的, 非常生动, 可以用凄美二字形容。当时我脑子里就在不停地想, 怎么把它传播出去?怎么把它传承下来?”董翔回忆说。因为羌族没有文字, 他们的文化都是靠年长者口传心授来传承。“所以他们唱的时候, 我一边听一边用汉语拼音把它写下来。”
当天晚上, 一双双惶惑无助的眼睛萦绕在董翔的脑海中。她不停地想:怎样才能帮助这些羌民, 抢救他们的传统文化?这些人未来的路在哪里?“作为一个母亲, 作为一个音乐人, 而且人家还称为你是先生的时候, 你的责任可能更多一些。”董翔难以割舍对这些羌族孩子的眷顾。
思考之后, 董翔决定将他们带回北京, 由此开始了一个人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抢救。第二天, 她找到羌族演出队的领队王安莲, 后来董翔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尔玛圣莲。董翔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尔玛圣莲, 尔玛圣莲说:“如果没有那次地震的发生, 小寨子沟依然是山清水秀的地方, 那可能并不富足, 但是非常平安, 我们也未必有勇气走出大山。对于连山都没有走出过的我们来说, 去北京也是我们的一个向往。”
虽然自己这样做完全出于对民族文化的抢救, 但还是引来了外界的质疑。有人说:“这么著名的指挥, 能到咱们这儿来做这件事情?你们不要相信她, 她可能是个骗子……”面对种种责难和非议, 董翔说:“我从来不对这些话进行反驳, 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我所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良心就可以了。”
文化拯救任重道远
为了保护和传承羌族原汁原味的音乐和舞蹈, 董翔将这20多个羌族人带到了北京, 开始了她灾后文化重建、心灵重建、信心重建的艰辛历程。
到北京后, 董翔将他们安排在前门附近的培英胡同29号, 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 离京剧正式形成的地点只有一墙之隔, 而以研究民族音乐为方向的北京九方翔乐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不久也落户这里。“羌山彩虹艺术团”正式成立了。
6月的北京酷暑难耐, 但为了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和舞蹈,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员们咬牙坚持了下来。
董翔说:“我们的训练从最基础的开始, 一是哆二是唻三是咪四是发, 开始我就这么教他们。四合院里的天井正好作为排练场地, 每天早晨大家5点就开始练形体, 跳锅庄舞, 早间训练结束以后, 大家自己做早饭。饭后再继续排练, 练声、练节奏、听音练耳、记谱, 我想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够记音乐, 因为他们要传承这个。”
提到当时排练的场景, 董翔至今难以忘却:盛夏的北京是桑拿天, 女孩得穿着衣服, 男孩就光着膀子穿一个裤衩, 排练时汗水直往下流, 连头发都能攥出水来。
“我本来也找来了羌族的一些老艺人, 他们是口弦的传承人, 但他们住惯了当地的山上, 那里凉快, 他们实在受不了北京的闷热, 经常有晕倒的。没办法, 我们又买了车票, 把他们送了回去。”董翔说。
为了维持这个艺术团的生活开支, 董翔卖了一套房, 又卖了几件心爱的古董。但仅靠个人投资, 董翔越来越感到捉襟见肘。
原生态登上大舞台
就在董翔艰难无助的时候, 网上的一则消息给了她信心——国家大剧院将要举办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接下来的训练, 我们就有一个目标了。不多久, 国家大剧院就给我反馈了, 他们可能也觉得我们这个团体比较独特吧, 因为他们的筛选都是非常严格的。”
随后, 董翔将四川电视台为“羌山彩虹艺术团”特别制作的一个专题片送到了国家大剧院。“他们在审查我们的时候说我们太原生态了。我回答说我知道, 而且还有音不准的呢。”
董翔回来以后, 马上和四川电视台取得了联系, 决定让成员们回四川重拍一个片子。
“在一次排练中, 我指出其中的一个孩子跑调, 结果把那个孩子叫出来一听果然是他跑调。这时候我就跟他们讲, 一个都不能掺假, 咱们一定要好好准备。片子拍好以后, 我看还可以, 就把片子再次送给国家大剧院审查。国家大剧院认为我们已经有点进步了, 也勉强同意了我们参与演出, 鼓励我们抓紧时间好好排练。”
为了让成员们忘记舞台上的拘束感, 能够自在地放声歌唱, 董翔可谓绞尽脑汁。“我认为既然说是原生态就一定是在大自然中产生的那种感觉, 所以在排练的时候, 要是有人唱不好, 我就叫他站在沙发上唱, 站在桌子上唱。我告诉他们, 把那个桌子当成山顶, 你们就是站在山顶上歌唱。他们以前都没有出来过, 你突然要求他们站在舞台上自然地唱歌, 那对他们有些苛刻了。”
同时, 为了演出服装, 董翔又多次来到四川羌族聚居的地方。羌族的服装非常特殊, 全部由手工制成。仅服装方面, 董翔就花费了十几万元。她坚持一个理念, 原生态的艺术就不能让它舞台化, 不能去掉它原汁原味的东西。
虽然报名参加民歌博览周的艺术团体有上百家, 和其他团体相比, “羌山彩虹艺术团”组建的时间短, 而且在资金上, 他们显然不能和那些获得政府支持的团体相比。但“羌山彩虹艺术团”最终脱颖而出。这个天大的喜讯让董翔和成员们兴奋不已。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演艺舞台, 心里头好高兴, 但是排练时也很紧张。”尔玛圣莲至今仍记得初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排练的感受。由于他们从没登台表演经验, 成员们在台上无所适从, 因此在国家大剧院的第一次亮相便以失败告终。“你能站在你们家门前唱, 为什么不能站在这个舞台唱?你们到北京来的目的和受这么多罪的目的是什么?你们不是要传承自己民族的音乐吗?”董翔的一番开导让成员们心里有了底。
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获得成功, 艺术团的成员们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的梦想在这一刻、在观众如雷的掌声中实现。当演出结束后, 一位美籍华人打电话告诉董翔:“刚刚经历过家园失落、亲人离散的这些演员, 竟然能够用那么灿烂的笑容来演出, 将自己的悲痛全部装在心里, 这正是整个中华民族最需要的。”
演出的成功, 也让“羌山彩虹艺术团”名声大噪。艺术团不断接到来自国内外的邀请, 2008年12月10日, 记者再次见到董翔时, 刚从四川回到北京的她又马不停蹄地洽谈演出事宜。“本来已经联系好了去美国演出, 但因为金融危机的缘故, 不得不推迟了日期。”她说。
宁强羌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篇3
关键词:羌族 傩戏 宁强传统习俗 开发与利用
一、羌族和羌族文化
羌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其三千多年的民族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丰富的羌民族文化。在羌族建筑、音乐,以及特有的羌族傩戏文化都有辉煌灿烂的成就。中国历史上羌民族主要长期生活在四川和陕西南部地区,在陕西南部又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巴山周围的陕南宁强等山区县境内。羌族在宁强地区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陕西宁强和四川北川地区的羌族文化更具代表性。通过对陕西宁强地区羌族文化的现状调查和相关研究,可以反映现阶段宁强对于该县丰富的羌族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情況,从而为今后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宁强的羌族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羌族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羌族发展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中主要包括羌族语言符号、神秘的羌族服饰、临山顶而居的村落布局、石砌的羌族建筑、民间习俗、民间艺术(如傩戏,歌舞、音乐、雕刻等)、礼仪节庆(婚丧仪式)等等。这些羌族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后,它们依然渗透在陕南宁强现代人的生活之中,由此可见,羌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性和其经久不衰的顽强的生命力。
羌人尚武,社会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在家庭中保留收继婚,对于种族繁衍,维持家庭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羌人的婚姻制度与汉人大致相仿。羌人在游牧时期居类似于蒙古包的毡房,丧葬为火葬,治病尚巫。羌人披发左衽,服饰以裘皮为主。
在信仰方面,羌族盛行泛灵信仰。泛灵信仰,即“万物有灵”,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需要,一旦创造出神灵,也就崇拜成俗。羌族因为信仰万物有灵,崇拜的神灵很多,凡是与人类生产息息相关的事物,几乎都由神灵来主宰。这主要表现为对天神、地神和自然神靈的崇拜。在自然中,天、地、山、树都与羌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被崇拜。此外,火神、地界神、六畜神、门神、仓神等等。神有善恶之分,羌民祭祀善神,而请端公祛除恶神。一般羌族家庭还供有家神。如果家庭中有人从事特殊行业,还要供奉行业祖师。如石匠家里供奉石匠神,铁匠家里供奉铁匠神,木匠家里供奉鲁班,端公家里供奉伏羲女娲等等。
作为沟通神和人的使者,端公在羌族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端公”是不脱离劳动而兼事宗教活动的人,在羌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诸如祭祀、还愿、治病、驱鬼、安神、除晦、招魂、消灾以及对死人的卜地、安葬和超度。婚嫁时的择期、敬神和祝福等活动均有其主持。端公的学习全靠心传口授,学徒须懂的经典、咒语,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经验。其法术包括占卜、踩红祸、耍火链、打油火、翻刀山等。宁强羌族端公的主要活动有三个方面:一是卜卦;二是经咒;三就是祈求。
二、宁强羌族文化的开发现状
宁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宁强县境内众多羌族文化遗产受到史无前例的重创。震后,宁强政府对羌族文化做了详细的普查,并对受损的羌族文化遗迹做了更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
2009年宁强县被国家列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年宁强县举全县之力举办了川陕两省羌族文化研讨会。来自四川省羌学会羌文化研究的10余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与宁强县羌族文化工作者就羌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同时,宁强成立了宁强县羌文化研究协会,出版了多期《羌文化研究》期刊。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宁强县政府大力推进羌族文化古迹的恢复,县羌族文化研究员和民间羌族文化保护者在宁强当地自发收集和整理宁强羌族文化遗迹,以及民间流传的羌族民歌。宁强县政府在宁强境内建设羌族文化博物馆,建立了以青木川为典型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宁强县政府在宁强县城东山修建了羌族文化博物园,园内陈列着宁强羌族文化研究者从全县境内收集和整理的千余件羌族文化实物,免费对社会开放,并聘请专业羌族文化研究者对来访者、参观者进行免费讲解。羌族博物园区以现代化的公园为基础布局,园区内修建了大量的羌族碉楼,羌族门楼,石刻与绘画等,将现代旅游与古老的羌族文明紧密结合在一起,吸引着广大游客。
由于宁强县地处秦巴山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县内多为贫困山区,交通极为不利,该地以原始的农业为主,经济不发达。随着2008年地震后国家的援建基本完成,国家对宁强县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和投入也明显减少,逐渐这个“短暂的春天”的发展机遇也随之消失。宁强县再一次陷入了资金的不足,以及人才和技术的不足和落后的状况。一些原本提上日程的文化建设项目也不得不因资金和人才的不足而告一段落。
文化为经济服务,由于宁强经济发展不足的原因,宁强县境内的一系列羌族文化单位、羌族文化试验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一大批具有羌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还不够,景区内的设施和基本的接待工作不够完善,多年来一直处于无人管理和免费对外开放的局面,这也对羌族文化的破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宁强羌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文化为经济服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近年来政府和全社会所提倡的经济发展方式,但是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该让“文化”尴尬地成了“经济”这朵“红花”下陪衬的“绿叶”。宁强羌族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开发挖掘潜力,在宁强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到宁强羌族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注意和发现宁强羌族文化的开发价值,以及我们应该重视到宁强羌族文化潜在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开发宁强羌族文化,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保护古建筑
近年来,宁强县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只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当地文化保护、文化开发以及文化人才的培养。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前夕宁强县县城南街街道均为木制结构的房屋,店铺林立,俨然一派明清时期建筑的风貌,却在一场大地震中严重受损,随后政府并没有对其整修和保护,而是在一系列的招商引资和国家对口援建的政策下,这一排排古老的明清房屋在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中毁于一旦,随后在原址上修建起了现代化的冰冷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百年羌式老屋毁于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中。在宁强县,诸如此类的古镇建筑很多,例如宁强县境内的胡家坝镇老街、铁锁关镇老街等均存在大量古建筑,但在近两年内几乎全部改建。
面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历史文化古迹的建筑街道,我们应该保护起来,对古建筑给予修缮、保护,或者将此类古建筑群整体搬迁集中复原,一砖一瓦都不应该毁坏,尽可能保持古建筑的原貌,在宁强县境内建立陕西地区乃至全国独具规模的羌族古建筑群落,以此来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宁强县境内的羌族文化,使陕南宁强羌族文化走向全国,从而吸引更多的羌族文化研究专家,以及更多的游客,带动宁强县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宁强县政府和各文化单位应利用报刊、宣传栏以及现代新媒体等方式方法对《文物法》进行宣传,加强和提高当地民众对羌族文物的保护意识。县政府、当地文化部门以及基层文物工作者和广大民众必须认真学习文物法知识,真正领会其实质,在思想上明确岗位、职责,在工作上明确权利、责任,在协调上明确主次、度量。必须依法对造成文物损失的依照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治安、行政、经济处罚乃至刑事追究。
我们作为宁强羌族文化的共享者,一定要理直气壮地提出:破坏文物就是对民族犯罪,就是对国家、人民的犯罪。
(二)从“文化搭台”转向“文化唱戏”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我国长期坚持的经济发展方式,但是近年来,当文化为经济服务,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遭到掠夺性的开发,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严重失衡,从而导致文化的地位和文化的长期发展性都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发展宁强羌族文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借鉴长期来的文化发展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在开发宁强羌族文化资源的时候,应该从“文化搭台”转向“文化唱戏”。
利用羌族文化发展的契机,与四川等地的羌族文化研究机构共同组建一支专业的羌族文化研究队伍,与其他羌族文化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形成羌族文化研究“兄弟单位”,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提高两地羌族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力。
举办全国性羌族文化摄影展、作品展、书画展和羌族文化征文。与国内知名杂志合作,共同举办羌族文化活动,邀请国内著名的羌族文化研究专家,艺术家和作家为羌族文化泼墨挥毫。借助外力和羌族文化自身的魅力,吸引宁强境内外的文化单位、企业关注羌族文化。以及带动宁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挖掘和发展宁强羌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护宁强各乡镇的羌式古街道,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羌族遗物,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羌族文化博物馆内集中展示,集中恢复和兴建被破坏的羌族房屋建筑,形成一定的羌族古建筑群,从而形成大规模的宁强羌族文化示范区。
(三)抓住机遇,建立专业考古队伍
宁强自古就有羌族人民在这居住的痕迹。2013年汉中市宁强县文物局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在该县胡家坝镇胡家坝村发现大规模墓葬群,经宁强县文物局现场勘查确认,这些由石头搭建而成保存较为完整的墓室为清代羌人古墓,规模较之前发现的单体墓大很多。
据记载及考古发现,现在宁强县仍居住着少量羌族人后裔,主要分布在嘉陵江及其支流白水河流域,墓葬大都为单体墓葬,但没有如此大的规模。而此次发现的羌族古墓以墓葬群的形式出现,且不在这两个流域,还很少见。这对于宁强羌族文化的研究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宁强县政府应该抓住机遇,引进外面羌族文化研究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羌族文化研究和考古队伍,从而扩大陕西宁强羌族汶华在国内的影响,带动宁强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发展。
(四)弘扬羌族特色文化,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宁强是羌族故居地,所以羌绣在宁强本地也十分盛行。羌绣是羌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羌绣工艺的针法主要有挑绣、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绣等。其中,挑绣是羌族妇女最喜爱的表现手法。羌族信奉万物有灵,因此,羌绣在选材上多选取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及本民族的图腾纹样,尤以动、植物居多。
自宁强被划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后,羌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重视。羌族刺绣顺利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保护。2009年6月羌绣在陕西美术馆展出,受到陕西省各级领导和艺术家的好评;2010年7月,羌绣走出陕西,在上海世博会陕西馆展出,羌绣第一次与“世人”见面就得到中外游客和艺术爱好者一致好评,使宁强羌族刺绣引起国内外关注。
当下作为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宁强政府应该把握机会把羌秀做大做强,在宁强本地建立规模更加宏大的羌绣生产专业合作社,由政府统一引导、生产和统一对外销售,在羌绣的图案上增加对羌族文化和宁强本地特色文化的宣传。此外还有出版宁强羌族文化的相关书籍,加工和生产以羌族文化为主的纪念品,多方面全方位地为宁强羌族文化做好宣传和带动以羌族文化为主的地方性产业。
宁强傩文化丰富,傩文化包括傩的观念、文化根基、傩俗、傩歌曲、傩画等。羌人傩戏舞蹈者被称为端公,在宁强傩戏表演中主要分为“上刀山”和“下火海”等,这些傩戏文化都是表达羌人的祝愿、祈求以及辟邪驱灾。傩戏的表演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在表演过程中,宁强端公带上面具,与神沟通,载歌载舞,一片换了祥和的局面。宁强傩戏作为一种驱灾辟邪的仪式,经过漫长的流传和演变,在如今看来这种仪式中更多的是现代人所欣赏的音乐美和舞蹈美。作为宁强本地的傩戏文化,政府应该成立专业的傩戏表演队伍,引进外来专业舞蹈队伍和专家,让古老的傩戏文化,与现代的舞蹈音乐文化相结合,形成一中独具特色的宁强羌族傩戏文化技艺,從而带动宁强的旅游业发展。
(五)发展特色餐饮,打造宁强饮食文化品牌
宁强自古以来就以羌汉杂居为主,多元开放的社会意识使得不同民族间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传播和学习。千百年来发展至今,形成了当下独具特色的宁强特色小吃,如羌汉杂居的青木川地区,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当地的山珍及山林副产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有黑木耳、茶树菇、长荪等,还有地地道道的土蜂蜜。辅唐十三花,与当地一代枭雄魏辅唐有关的菜肴,他不抽烟少喝酒,唯独喜爱山珍美味,辅唐十三花从上菜的先后步骤到菜品摆盘,从选料入菜到烹饪上桌都十分讲究,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和羌族饮食相互融合,十分注重食材的搭配调和,肉食菜肴肥而不腻、绵软味足。宁强地区还有根面角、菜豆腐、核桃馍、麻辣鸡等一系列宁强味道的特色小吃。这些作为当下宁强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把宁强特色餐饮做出品牌,让宁强羌族餐饮占据宁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从而使得羌族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
四、结语
宁强羌族文化资源丰富,至今保留着大量的羌式古建筑,以及遗存的大量羌式生活习惯、民间技艺,已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当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随着近年来文化的升温,羌族文化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这为宁强羌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对宁强羌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全面提高本地区羌族文化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以及吸引更多游客来这里感受古老的羌族风情,从而带动本地区与外界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文徽.陕南羌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3.
[2]王继盛,王明新.陕南端公[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
[3]吴元贵.汉中印象第29期
[4]程文徽.羌族文化——傩文化及其现状与保护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第27卷第1期p12——16.
[5]宁强县史志办编.宁强县志[M] .西安: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6]李含矞.关于振兴宁强羌族文化的思考 华章 2012年第八期.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 篇4
关键词:北川,羌族文化,旅游开发,市场需求
羌族,一个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千百年以后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北川等地。一直以“尔玛”自称(意为“本地人”)的羌族人民,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繁衍传承。北川羌族,自古以来羌族文化之风盛行,至今仍遗存于山野村间,显露出原生古朴、粗犷豪放、幽默惊险、神秘奇特、可观赏性强等突出特点,具有审美、认知、娱乐、科考等重要旅游功能。虽然至元明起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汉化十分严重,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但万变不离其宗,羌乐、羌绣、羌俗仍独具特色。现代的北川羌人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已经逐步抓住本地羌族文化的特点,看到了羌族文化的功能,正在努力保护和打造羌族文化旅游品牌,把羌族文化的旅游功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12”地震将这烙着“全国惟一羌族自治县”印记的山山水水,几乎碾成了废墟。震后的北川文化旅游该怎么发展,该往什么方向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仅就北川羌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市场需求作一简单分析,以期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资源在震后得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
1 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资源览胜
由于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北川羌族地区旅游资源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处在岷山主峰雪宝顶之麓,雪宝顶海拔高达5588米,终年积雪,雪山之下是高山草甸,草甸下是原始森林。白马河、泗洱河、虎牙河从雪宝顶的溶雪中奔流而下,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和山林。雪山、草地、森林、险峰、峡谷、急流就是他们生存环境的基本特征。原始森林茂密神奇,奇珍异草点缀其间,湖泊河流纵横交织,溪流潺潺钟灵毓秀,间或鸟鸣猿啼,更添静谧意境。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的碉楼、石片砌成的平顶住房、明代以来施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的石栈。这些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环境水乳交融,相映成趣。此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的有机结合,催生了北川羌族民俗文化这一瑰宝,成为民族特征和民族性格的标致,同时也是旅游发展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从民俗资源的不同表现形式来看,被专家、学者誉为“原始文化的活化石”的傩文化,集神话、歌谣、音乐、舞蹈、美术、雕刻等以及原始宗教祭祀为一体,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的结合;绚丽多彩的羌绣、香甜爽口的咂酒、口味奇特的血糕、苦荞凉粉、桂花百合羹等风味小吃,是文化与生活的结合;一年一度的“羌历年”、“转山会”不仅是特定的节日,还是各种文娱活动的集中展示,是观赏和体验的结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北川民俗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赏与体验等结合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在现代文化旅游中已成为最具吸引力和开发潜力的项目之一。
此外,北川特殊的历史地位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1991年落成于禹里(原县城治城)的气势恢宏的仿古仿石建筑大禹纪念馆,已成为人们凭吊大禹功绩、缅怀大禹精神的重要场所;荟萃全国各地大禹及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成立的四川省大禹研究会挂靠北川县人民政府,先后多次召开禹羌文化研讨会,并编辑出版了《禹生北川》、《大禹史料汇编》、《大禹及夏文化研究》、《海峡两岸大禹文化研究会论文集》、《九州方圆话大禹》等大禹及夏文化研究著作。
2 旅游者对羌族文化产品的需求
北川羌族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在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更刺激了他们对羌族文化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可分为宽度需求、深度需求和需求的弹性状况等多个层面。
从旅游者对羌族文化产品宽度需求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观动机和旅游目的不同,他们对羌族文化产品的需求表现在:出于观赏猎奇的心理需求和旅游动机,购买羌族文化演出或展出的产品;出于认知、求知的动机和需要,出于了解羌族文化,了解北川的旅游目的,购买羌族文化旅游产品;出于科研、考察的动机和需要,购买羌族文化旅游产品等等。另一方面,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个环节的需求:购买羌族文化氛围中的住宿产品需求;购买具有羌族文化特征的饮食产品的需求;参与羌族文化游艺活动的需求和购买羌族文化纪念品的需求。这就是在羌族文化氛围中,购买羌族文化的食住行游之类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者对羌族文化产品宽度(指不同品种产品的数量)的需求,是受他们对羌族文化各系列产品的认知情况等因素制约的,表现在他们购买不同品种羌族文化产品的数量。
从旅游者对羌族文化产品深度需求看,旅游者的主观动机和可自由支配的购买力不同,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羌族文化产品层次就不一样。产品深度是指同一品种的产品在规格、型号、层次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的系列的长短,即产品链的长短。羌族文化产品深度比较复杂,以羌族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羌绣为例,一套做工精美,构图复杂的羌绣服装,市场价一般在200——900元不等,一般游客可能难以接受。而貌似小船,鞋尖微翘,鞋底较厚,鞋帮上绣有彩色云纹和杜鹃花纹纹样图案的羌绣“云云鞋”,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同时寄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售价也相对便宜,这种产品自然是游客乐意购买的。其他还有绣花围腰、藏式统包、挎包、帽子、氆氇、毡子、褥子、壁挂等,也都精美绝伦。
从总体上看,游客到北川的旅游动机主要有二:一是观赏北川奇特的山水;二是观赏大北川神秘的人文环境,尤其是民族风情中特色独异的羌文化。这种动机决定了北川羌族文化旅游市场的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也决定了北川羌族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巨大市场。
3 北川羌族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前景
震后,北川秀丽的湖光山水,已经荡然无存,一片片废墟下不仅埋葬了数万个鲜活的生命,还埋葬了北川千百年的文化历史!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媒体,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一年多来四面八方的人怀着不同的心绪来到北川旅游,他们不仅仅是在进行一种凭吊,更重要的是在彰显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面对大自然的浩劫,坚强的羌人没有向磨灭屈服而是迎来了涅槃出新的未来,全国人民对于灾区同胞及灾后重建的关注,正让羌族文化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根据周边成功的旅游模式,北川羌族灾后重建避免了简单的恢复性重建,坚持突出羌族村寨特色,把农村永久性住房与羌族特色民居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将用乡村旅游代替传统的原始农村经济,为农户以后的居住、生产、生活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在文化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上,避免了以前的“产品导向”,将“市场导向”落到实处;在开发策略上以特色制胜,动静结合;在开发的形式内容上进行羌族文化在旅游过程的全渗透,让游客的日常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以民族的方式进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进入异族生活状态。
以震后修建起来的第一个北川永久性居住山寨“吉娜羌寨”(位于绵阳至北川必经之处的猫儿石村)为例。这个在羌语中意为美丽的女神居住的地方,至从羌寨开寨以来,上海、北京、成都等各地游客抱着体验“羌族生活”和了解震后羌族人民生活状况的目的争相进寨旅游。吉娜羌寨的羌族人民在政府的整体规划下,根据游客对羌族文化产品的不同需求和民俗旅游开发思想以及相关策略,当起了生意人。不仅提供配套的餐饮住行服务,文化民俗商品,还将羌族的日常生活、节庆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羌寨“羌家乐”式的旅游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不少当地青年果断决定不再外出务工,而是留在家乡学习传统的沙朗(羌族锅庄)、羌绣等技艺,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搞活了当地经济。可见,羌族文化旅游开发必将激发数量巨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震后惟一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将在2010年9月建成新县城基本框架,周围的交通也正在重建当中。崭新的县城、便捷的交通,必然会大幅度提高来北川旅游的出行率,也必将激发出更多的羌族文化旅游需求。随着羌笛、羌绣等相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羌族文化产品的诱惑力将与日俱增。今后羌族文化旅游产品建设将会系统化、特色化,结构将会不断优化,地理布局将会渐趋合理、整体营销效果将会显著增强。因此,北川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
[2]张军.市场分析与预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3]明义.旅游经济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
浅谈羌族“锅庄”文化 篇5
关键词:羌族锅庄;原始;生活;审美;宗教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46-01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民族之一,传说羌族在5000年以前是炎帝和皇帝的部落。羌族人自称“尔玛”意为“羌人”“本地人”的意思,他称“羌族人”羌族可溯至3000多年前的左羌人,春秋战国时期,羌族人被称为“前羌人”春秋战国时期后被称为“后羌人”和“东羌人”唐代时期,羌族人一部分同化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与汉族,而今留下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保留下来的一支。羌族的“羌”在汉文中解释为“牧羊人”,故字型从羊从人。羌族是个牧羊民族,他们用羊来祭鬼神,把羊头挂在门口来得以吉祥和辟邪之用。羌族人会用羊皮做成褂子,羊头用来辟邪、羊血用来祭鬼神。在古代羌族人,吃的,穿的,用的,样样都离不开羊。羌族人的习俗、宗教信仰、民俗文化、都是古羌文化。
一、羌族“锅庄”的来源
羌族锅庄是羌族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源自与生活的艺术再现。他们通过原始生活,宗教、审美的特征不仅可以认识羌族人们社会和生活民族精神。羌族人们热情开放,他们喜欢和别人分享他们的丰收成果和打猎成果的喜悦。所以,他们过年的那段时间也正是丰收的时候,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丰收粮食,他们会在佳节或者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带着自家的丰收成果到来,点起篝火,在篝火上面架起一口硕大的锅。把自己家的粮食放进锅里一起痛相亲们煮进去。在锅煮的同时。大家会手牵手围着篝火跳起歌舞。所以最开始羌族“锅庄”的名字来源也是这样而来的。随着演变慢慢,羌族人们的生活慢慢变好,也会在篝火上面架起架子,烤上羊,鸡,兔子,所以,烤全羊也是羌族人们的特色和一个民族象征的体现。“锅庄”因此而得名。“歌庄”是因为后来被游客或者发现者们认为,羌族人们在跳“锅庄”时的热情,又唱又跳。所以现在很多人也会称“锅庄”为“歌庄”。但是羌族人们称“锅庄”也称“沙朗”然后一起分享家里的果实和用麦子青稞酿的砸酒。这也是羌族锅庄的来源。相传,藏族锅庄也是因为羌族锅庄而改变过来的。
二、羌族“锅庄”的分类
羌族人在不同的时候或者状态下会选择跳各个不同的舞蹈风格。羌族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气,皆有生命,他们崇拜万物神灵,对自然界的一种信仰和一种敬畏。所以羌族锅庄的很多舞蹈动作都是随之在自然动律下形成的,他们不想去破坏万物自然现象,所以羌族舞蹈都是那么随之漂漂。
羌族锅庄分为“喜事锅庄”和“忧事锅庄”喜事锅庄一般在庆祝丰收佳节时、结婚娶嫁等时候,开心的时候就会跳“喜事锅庄”然而在乞求保佑,丧事、祭鬼神时会跳“忧事锅庄”一个是喜,一个是忧。从字体表面看来,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喜事锅庄”一般音乐和舞蹈动作都比较欢快,手臂动作和脚下动作也是有明显的加快,节奏较强。总能让人跳的满头大汗,总能让人带着喜悦跳完这段“喜事锅庄”喜事锅庄的舞蹈动作也能看的出来明显的不同,大体意思表现的就是种田和丰收的快乐、放牧和狩猎的喜悦、织布和婚嫁的一些明显的快乐的事情用肢体动作表现的。
“忧事锅庄”动作明显比较缓慢,能体现出对于丧事的悲哀,和很多事情的忧愁。脚下动作也很少,也有明显体现出对神灵或圣神的东西的一种敬畏和虔诚。没有华丽的表情,也没用过多的男女对唱和语言特征。忧事锅庄一般也是在丧事为人超度时跳的锅庄。在古书中记载,羌族为神灵奉献烤全羊是,被火烧的全羊,羌族人们为了为这只羊祈福和表示歉意就会跳“忧事锅庄”。
三、羌族“锅庄”的风格特征
俗话说,艺术来源与生活。而羌族锅庄的风格性与生活习俗也是分不开的。这种特有的生活和习俗提高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羌族有十月初一的“羌历年”也有农历六“歌仙会”,还有丰收及结婚的,丧事及祭神都会出现舞蹈。有“自娱性舞蹈”“祭师性舞蹈”“礼仪性舞蹈”“锅庄舞蹈”等。但是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就是他们的“锅庄”。速度大多数都是由慢到快,手部动作较少,腿部动作较多,小腿动作敏捷,灵活。从而形成肢体动律。这种动作时随重心开始移动。重心在一只脚上另一只脚的膝盖稍微弯曲,相靠。他们常有同手同脚的特点,但对于羌族舞蹈来说,这是一种特色,这种叫“一顺边”和叫做“同顺边”。羌族舞蹈独有的曲线,和独特的舞蹈动作大都是在丰收时候种地,丰收,织布,绣花时候的表现。羌族“锅庄”他们会围城一个圈,但是带头的多为男子,大家要跟上他的步伐,他慢慢的带领大家把节奏和步伐加快。形成热情的圈舞。大家的节奏随之跟着加快,统一整齐的动作更随着音乐的加快变得热情豪放。有时也有男女配合动作,也有男唱女应。
四、羌族“锅庄”的继承与发展
羌族是个很古老的民族,现已历经3000多年。它历经千年也没有改变它的原始和审美。就像我们的语言,已经深深相应在每个人心中,且无法改变。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本来人就很少的羌族人失去了一部分同胞,同时也被中央和世界关注,羌族文化也随之发展,现如今,羌族文化特别是羌族“锅庄”文化,已被世界接受,被世界人们关注和接受。
在中国,羌族已是被保护的重点对象。早在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多次发现记载羌族的一些文化历史。现如今,羌族的音乐和的舞蹈已经被四川很多艺术院校归纳在教学大纲里面。现在羌族的舞蹈和文化被世人慢慢的开始接受,在四川羌族歌舞团也已经成立,他们去往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现场,也曾在我国个大小地区参加义演和巡演展。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把“锅庄”同广大人民跳上一番。让广大群众感受羌族人们的热情、并参与“锅庄”舞蹈。进一步了解羌族文化和音乐和舞蹈的独特风格。因此,羌族文化和“锅庄”已经被世人所接受和爱戴。
羌族“锅庄”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茂县、理县、以及绵阳市北川县开放广场舞用。让更多游客随时随地感受到羌族“锅庄”文化。羌族“锅庄”舞是美的化身,它不仅体现了羌族人民的审美,也展现出他们的原始文化特色。羌族“锅庄”也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舞蹈《羊角花开》、《尔玛姑娘》、《肩铃舞》、《羊皮鼓舞》等作品参加了各种大小比赛和中央电视台的义演。羌族的神话作品大多数也有参考羌族“锅庄”改变而来。比如:《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等作品,将羌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羌族“锅庄”是一种艺术在现,它精轮无比美丽的动作与音乐结合,形成美丽的自然地民俗舞蹈文化,体现出完美的羌族“锅庄”独特的风格性。我们通过它的原始文化、审美、宗教、和生活来了解了羌族“锅庄”的美。它是一种美的化身,是羌族的一大结晶。我们从羌族“锅庄”能感受到羌族这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对生活的态度和热情。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羌族人们对美的最求。它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里一大夺目的灵魂宝藏。随着羌族历程发展,从古至今羌族“锅庄”文化的一大体现。它从不曾走在边缘。它总能深入人心。栩栩如生。面对羌族“锅庄”文化,我们必须要处理好传统与现在的关系,让世界认识羌族“锅庄”文化独特的风格性。了解羌族“锅庄”文化的意义和艺术魅力。加强对羌族“锅庄”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熊研.羌族舞蹈的田野考察分析报告。2004.第7期。
[2]李万斌.阿坝州藏羌民俗文化考察与开发对策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第3期。
[3]秀花、刘伟.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化特征及社会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4]李乡状.民族艺术与欣赏.吉林文史出版社。
传承羌族文化 彰显学校特色 篇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成为中小学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唯一普通高中学校,北川中学的生源近80%来自本县。学校深知,只有立足校情,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挖掘羌族文化特有的魅力,走特色教育之路,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真实地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才能实现学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的培养目标。
2008年,学校提出了“三年恢复,六年提升,九年跨越”的发展目标,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建设教师队伍为核心,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自身和长远的发展,紧紧围绕及凸显学校办学的个性特征,并根据学校自身的校情和多年的办学经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了“一流学校、特色教育”的办學目标,将“传承感恩奋进,弘扬羌族文化,体现教育价值,彰显学校特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努力打造学校品牌,以实现学校所追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1 制定目标
在特色教育的框架下,学校依托“北川中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研究发展中心”(2010年5月成立),制定总体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
1.1 学校总体目标
通过1~3年的努力,制定出适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评估机制,发掘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朝着“教育理念人本化、教育方式小班化、教育资源集优化、师资队伍专业化、评价监督多元化、教育设施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充满学习活力和文化气息,环境和谐的特色校园。
1.2 阶段发展目标
1)2009~2010年,研究羌族特色项目,深入挖掘羌族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
2)2010~2011年,以体育、美术、音乐和通用技术四个学科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
3)2011~2012年,开发4本校本课程用书,指导学生选修,引导学生实现向兴趣学习、主动学习和发展学习的方向转变。
4)2012~2013年,发挥评价的多元激励作用,制定评价标准。
5)2014~2015年,阶段性总结评估。
2 具体措施
2.1 实施原则
坚持把握三个发展点:面向全体;关注个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构建特色教育环境,建立评价机制。
2.2 实施思路:分层设标,分步推进
1)实施初期:充分发掘学校特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科学搭建校内外项目平台(主要是指特色教育项目建设与实施方面),发现特色项目的教育价值。
2)实施中期:按计划、按目标,全面实施特色教育项目,观察、检讨项目的实施过程。
3)实施后期:总结、推广项目的成果,开发校本课程,建立特色项目实施的长效机制。
3 编写校本课程用书
3.1 音乐特色教育项目用书《少数民族地区校本教材系列--羌族音乐》
1)内容简介:本书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北川中学联合编写,从历史和民间传说入笔,详细介绍羌族民俗文化与音乐舞蹈文化,并分类将羌族传统的经典曲目选入教材,从情感、表演形式与演唱技巧方法进行介绍,同时融入音乐学习、欣赏和表演的基本知识。
2)适用范围:高一、高二年级,高一为必修和选修并举,比率为100%,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选修率为30%。
3)实施方式:依托首都师范大学,打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育理念上的突破,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彻底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为音乐课程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4)具体做法:将音乐课堂从普通教室搬到音乐教室,按照教学计划,学生每7个班为1个大组,组内分成8个班级,每个班级确定1种乐器,教室固定,教师由首都师范大学定期选派,上课以学生实际动手演奏为主;将人人会演奏1种乐器作为达标要求;至高二继续开设选修课。
5)课程改革内容标准:第一、学习合唱基本知识和技能,合唱训练;第二、学习演奏一件乐队乐器;第三、视唱与分析作品;第四、视唱与戏剧表演;第五、熟悉本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6)实施目标。一是课堂教学引进器乐,以器乐教学为主。让每位同学学一件乐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亲身“参与、经历、感悟”。二是探索音乐课程新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师生共同参与提高。
3.2 体育特色教育项目用书《羌族体育特色校本课程读本》《校园棒球》
1)内容简介:《羌族体育特色校本课程读本》由天津体育学院与北川中学共同组建的“抢救、发掘、整理、弘扬羌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课题组编写。在汲取羌族民间舞蹈及传统体育游戏的经典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创编出《羌族健身操》暨《羌族体育特色校本课程读本》。本书力求在充分体现羌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同时,将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科学相结合,将民族体育元素与流行动作语汇相融合,使体育文化理论、体育动作技能相得益彰,使民间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在进入教材时更加规范和程序化。为此,教材编写组将羌族传统体育项目分解为各技术环节,建立了评价指标及标准,同时对各项教学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教法和评价方法,使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在天津体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北川中学棒球队”。2011年首次参加省级比赛,获得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绩。学校明确要把棒球队打造成为被北川中学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校园棒球》正是基于此而编写的一本面向全校师生的知识普及教材。该书从历史长河品棒球、三招两式打棒球、强身健体练棒球、妙趣横生玩棒球、名人轶事读棒球和竞赛规则导棒球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力图对棒球运动的技战术以及规则作出最简明易懂的阐述,以适合中学年龄段的棒球爱好者选修。
3)适用范围:《羌族体育特色校本课程读本》全校学生必修,《校园棒球》供高一、高二选修,选修面为100%。
4)开展形式:开设羌族健身操、锅庄、高脚竟速、押加等羌族特色体育项目课程及棒球体育特长生培训。
3.3 美术与通用技术特色教育项目用书《魅力羌绣工艺》
1)内容简介:本书简单介绍了羌族的历史、建筑及服饰文化特征;重点介绍了羌绣的历史、风格、种类、色彩及针法等方面,同时详细介绍了羌绣制作的流程和工艺,拓展对羌绣的鉴赏和评价。
2)适用范围:高二年级,必修和选修并举,比率为100%。
3)开展形式:开设“羌绣”设计、制作课程及美术特长生培训。
4)实施方式:将“羌绣”定义为校本选修课程,要求每位或几位学生每学期创作一副羌绣作品,创作地点为通用技术设计室;通过羌绣制作过程,锻炼学生设计能力,提升审美情趣,树立学生传承羌族文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
“一流学校 特色教育”这一办学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进取,扎实走好特色办学的每一步。■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 篇7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工具 (news media) , 也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随着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 在外界对羌族文化保持关注和兴趣的同时, 受众也能通过更多的渠道去获取信息, 毫无疑问, 大众传媒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 大众传媒扮演了一个十分积极的角色,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在保护与传承羌族文化中的作用。但是, 任何情况都不是绝对的, 大众传媒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会伴生一些消极因素。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羌族文化传播的困境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信息化时代, 信息社会也成为现代社会结构日益凸显的特征。社会的信息化带来的是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包括羌区在内的生态结构、文化结构、产业结构都将或正在发生重大变迁。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处于何种位置?从现代社会的结构特征来看, 传媒其实已经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一方面, 大众传媒控制了社会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 “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 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 (2) 羌区和羌民族如何利用好这种社会变革来带动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推动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需要把握信息化时代的机遇, 尤其是要利用好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的信息接收、传播的便利优势。
为了开展课题调研, 笔者于2013年2—3月、8—10月多次深入羌区 (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平武等地) 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 查阅和搜集了翔实的资料, 并就有关问题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在随机调查的300余名羌族群众中, 有76%的人表示是通过与亲朋好友的交流以及民间文化组织来了解本民族文化, 而通过政府推动来了解羌文化的人占21%, 仅有3%的被调查者表示是通过“媒体宣传”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 (如图1所示) 。
3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有一些, 偶尔能够接触到”专门的羌族文化的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是报刊书籍, 26%的人则认为“几乎没有接触过”, 而只有10%的人表示“很多, 经常看到”, 其他的多为“不太清楚” (如图2所示) 。
可以看出, 羌区地方政府、大众媒体对羌族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力度明显不够, 尤其是在使用大众传播媒介这一方面力度显得十分薄弱。羌族文化保护、传承在利用大众传媒的过程中, 具体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羌区地方政府在羌族文化宣传、推广、传播方面力度不足, 没有意识到区域内外大众传播媒介在保护、传承羌族文化中的独特作用。从图2反映的情况也可以直观地看出, 尤其是羌区内部的羌族人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众传播媒介, 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接触自己民族的事物, 多数情况下羌族文化的传播、传承还是依靠较为原始的“口口相传”模式。
其次, 羌区内部大众传播媒介硬件、软件设施建设薄弱。很多羌族群众在调查中向笔者表示, 自己平时很少接触到介绍本民族的大众传播类报刊读物或电视广播节目。以笔者在汶川的调查为例, 作为羌族聚居的主要地区, 汶川县广播电视部门竟然没有一档原创的羌族本土类电视节目。
最后, 羌族地区媒介中没有形成一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氛围, 缺少文化危机感。在笔者调研的广大羌区, 很多政府官员和民众虽然认识到羌族文化在一点点受到破坏, 但是政府、团体、个人也都对此束手无策, 保护羌民族文化的氛围没有营造出来, 很多所谓的保护和传承就是简单地搞些旅游开发, 效果有时候适得其反, 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羌区外部传媒涉羌报道的总体特点和趋势
有民族学学者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引入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对羌族文化传承、保护所起到的作用中来, 观点新颖独特, 也很有道理:第一, 传媒通过报道羌族文化遭受和面临的巨大灾难, 引起外界的关注, 从而为羌族文化重建赢得宝贵资源;第二, 传媒持续关注羌族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为羌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商品化创造机遇, 使羌族文化重获新生。
“映秀的新街, 游人如织;汉旺的校园, 生机盎然;羌寨的农家乐, 生意兴旺;北川的工业园, 机声隆隆……五年前的今日, 一场深重的灾难让世界记住了汶川。五年后的今天, 在这片曾经山河破碎的土地上, 岁月风干了泪水, 阳光消融着悲伤, 生命在奋斗中重新出发。” (1) 这是2013年《人民日报》的记者眼中的羌寨, 像这样的情景是2008年地震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灾区重建报道中常见的画面。
为了更好研究大众传媒在羌族文化的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选取了《中国民族报》这一专门的民族新闻报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由于《中国民族报》所涉及羌族的相关报道相对集中且数量较多, 可以较为直接、方便、系统地展现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羌族文化时的突出特点。
最终, 笔者共统计到53篇 (幅) 涉羌新闻作品, 其中消息作品28篇、通讯作品15篇、新闻图片6幅、新书介绍4篇 (考虑到新书介绍报道的都是最新出版的涉及羌族文化、历史方面的书籍, 故笔者也将其归作新闻报道类) (如图3) 。
文化遗产是羌族文化中最有典型性的实在代表,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羌族文化中占有很大比重。羌族文化中的文化遗产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和范围,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大众传媒报道羌族文化时所体现的选择视角和兴趣。笔者在对2013年《中国民族报》53篇涉羌报道进行归纳和统计后, 总结出了一个羌族各类文化遗产在2013年出现的频次表 (如表1) 。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针对羌族的报道中, 羌族文化遗产中羌族的民族歌舞、村寨、羌绣以及民族节日出现的频率较高。从《中国民族报》2013年涉羌的相关报道中笔者总结了羌区外部媒体在报道涉羌内容时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一, 涉羌新闻报道对羌族来说是一种十分低度、浅度的媒介呈现。涉羌新闻报道的数量应该说还算可以, 可能是因为2008年汶川地震后造成的对地震灾区的持续关注。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首先是新闻承载的信息都十分浅显, 比如消息、图片传达的信息本来就很有限, 而在通讯中也很少提到羌族的一些事物, 多数情况下是一带而过。
第二, 涉羌报道的符号化倾向明显。新闻报道的符号化或者是标签化, 就是指传播媒介在报道中侧重报道羌族文化中几个比较典型的特征, 从而容易使读者在看待报道对象时也带有一种刻板的印象。
第三, 羌族文化缺乏传播的主体, 往往处于被宣传的位置。主流媒体掌控了涉羌报道的话语权位置。羌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羌族文化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在这些方面, 羌族内部总是缺少一个对外传播的主体, 总是被外界替代发言、被诠释。
另外, 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在国内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说法, 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其实, 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 面临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全球化。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壮大实力, 另一方面又保护少数族群的舆论权, 消除少数族群对舆论权丧失的忧虑, 对少数族群传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三、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如何在现代传媒中突围
综合以上两部分的论述可以看出, 大众传媒的几点便利优势并没有在羌族文化的传播中体现出来。首先, 大众传媒可以拓展羌族文化传播的时空, 改变传统的交流模式;其次, 大众传媒可以推动和普及羌族本民族的文化教育, 除了大众传媒能给文化教育信息的传播带来便利, 大众传媒中海量的资源共享也可以为羌民族文化保护提供借鉴和发展空间;再次, 大众传媒可以沟通羌族社会的意见, 加强内部的联系、协调内部的社会生活, 为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凝聚共识和力量;最后, 大众传媒还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产生示范效应。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 笔者认为, 要使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当代大众传媒中突围, 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文章:
一是大力发展羌区内部的大众传播媒介, 促使羌区内部文化保护、传承的媒介生态健康合理运行。归根结底, 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在羌族人内部, 外部人再喜欢, 更多的只是看热闹。当今社会, 大众传媒由于其强大的发布、复制、传播功能以及“无孔不入”的影响力, 毫无疑问必将成为文化传播的“宠儿”。另外, 要使羌区的大众传媒真正起到加强区域内民众联系的作用, 联系加强了, 文化保护、传承的绳就拧紧了。所以, 羌区内部大众传媒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强羌族文化的传播、延伸羌族文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努力发掘羌族独特文化资源, 树立创新意识, 培育优质羌民族文化品牌, 增强羌文化的“自我造血”功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没有创新只有死路一条。如果羌区大众传媒的硬件设施跟上了, 知识传播老一套的东西也行不通。羌族地区的群众一定要意识到, 自己的文化光靠保护是不行的, 文化传承要靠大家积极投身其中, 不能抱残守缺, 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汲取灵感, 为羌民族文化的发展找到一条依靠创新传承和发展的新路。
三是积极利用各种现代传播媒介开展羌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交流, 这样也有利于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实,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从侧面为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赢得外部的支持和良好的环境。当然, 如果“从传媒机构自身而言, 应结合羌族地区社会进步、旅游事业发展报道等, 自觉关注羌族文化重振的成就, 从中寻找有价值的报道素材, 对此进行有特色的个性化报道。这是传媒通过实施议程设置, 促进羌族文化重振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最能产生社会反响的模式”。 (1)
目前, 羌族文化无论是在羌区内部还是外部大众传媒上呈现的都是一种松散、低能见度和浅显的状态。大众传媒的发展虽然给羌族文化带来了重大机遇, 但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大众传媒的积极因素, 避免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负面效应, 还需要结合羌区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更为广泛的思考和探索。
笔者认为, 从大众传媒的视域去审视羌族文化传播的问题, 是羌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化运作”。能否把这个运作搞好, 在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大众传媒运行特点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之上, 来破解羌族文化在未来传播、传承中的机制障碍, 关系到羌族文化未来能否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如果这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化运作”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开始形成良好氛围和趋势, 那么大众传媒可能会为包括羌族文化在内的其他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借鉴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模式。
摘要: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 汇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 尤其是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方面显现出强大功能, 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羌族, 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的民族, 因地震为人们熟知, 但是身处大众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 其文化的传播却很有限。羌族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正在受到现代文明的不断侵蚀, 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 如何利用当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形成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的新模式和新动力, 成为羌族文化传播与传承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羌族文化,大众传媒,障阻
注释
1韩云洁:《多元文化背景下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年第2期。
2倪虹:《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年第1期。
3《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力量》, 《人民日报》, 2013年5月12日。
4彭伟步:《全球化对少数族群传媒权益维护与族群认同的影响》, 《世界民族》, 2009年第5期。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推荐阅读:
羌族民俗文化06-14
北川羌族自治县08-05
影像文化传播07-15
美丽中国的文化传播06-28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09-04
重视环境文化建设打造美丽校园09-27
企业文化的论文10-14
浅析中国文化与小学教育的文化传承论文07-10
关于组织文化的论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