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对照

2024-07-15

CT影像对照(精选8篇)

CT影像对照 篇1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影像学检查作为主要诊断手段,其中CT是最重要的和常规的检查,随着CT、超声、MRI等设备的普及,胸腺瘤发现越来越多,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除了判断肿物的范围及周围关系外还有良恶性的程度鉴别,本文回顾性分析37例手术并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CT表现,旨在探讨CT在胸腺瘤的各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201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共37例,其中A型2例,AB型14例,B1型5例,B2型9例,B3型5例,C型2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为21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为53.3岁;临床症状有胸闷、气急、胸痛、重症肌无力等,也有一部分为偶然发现。以上病例,均手术病理证实。

1.2扫描参数

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扫描仪和GE Light Speed 64排VCT扫描仪。最薄层厚0.65mm,电压120KV,电流300m AS,视野30~35c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非离子型-优维显,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前壁静脉注射,速度3.5mg/s,注射剂量为1.5ms/kg,注射后30秒扫描。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6组病理类型肿瘤的强化幅度间的均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胸腺瘤亚型的分布

本文收集病例,根据1999年WHO工作组的分类法,共37例胸腺瘤中A型约占5%,AB型约38%,B1型约占14%,B2型约占24%,B3型约占14%,C型约占5%,AB型和B2型占最大百分比。

2.2胸腺瘤的形态与病理对照

37例胸腺瘤中2例A型及12例AB(图1)型胸腺瘤大部边界清楚,2例B2型与2例B3型胸腺瘤呈逐渐边界不清的倾向,C型均边界不清(图5,7);恶性度较高的B2、B3及C型胸腺瘤出现了肿块内分隔(图5,7)。

2.3胸腺瘤伴钙化与病理对照

钙化程度在各型胸腺瘤中均发生,未见明显的规律,在AB型和B1型胸腺瘤中钙化率小,在B2型和B3及C型胸腺瘤中钙化率相对高。

2.4胸腺瘤的增强特点与病理对照

在肿瘤注入增强剂后强化幅度上A型平均强化幅度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无明显差异;AB型胸腺瘤较B1,B2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C型较B1,B2,B3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但与AB型胸腺瘤无显著性差异。2.5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瘤分型无明显规律。

3.讨论

胸腺瘤是少见肿瘤,为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纵隔肿瘤的20%~40%,起源胸腺上皮,与自身免疫紊乱密切相关,胸腺瘤几乎发生在任何年龄(7~89岁),发病高峰在55~56岁之间。儿童和青少年罕见[1,2],性别差异不明显。本文平均年龄53.3岁,与文献[1,3,4,5]无明显差别。

1999年,WHO工作组建议采用一套模糊的术语,保留组织发生学分类中明确的类别,但用字母和数字命名不同种类病种。把肿瘤分成A型AB型和B型及C型的原理是基于肿瘤生长的形态上、功能上和遗传学上的证据,提示这些胸腺瘤亚型在形态学上和临床上形成了明确的病种[1]。重症肌无力与AB、B2、B3型胸腺瘤显著相关,胸腺癌与重症肌无力无相关性[6]。

WHO的组织学分类与以往分类的对比中A型为梭形细胞型;B型胸腺瘤根据淋巴细胞浸润的多少和肿瘤上皮细胞异型性程度分三个亚型:B1(富于淋巴细胞)、B2和B3(富于上皮细胞)型,C型为胸腺癌,胸腺瘤与胸腺癌之间无明确的界限,不同于其他常见腺瘤与腺癌,所以胸腺癌又命名为C型胸腺瘤。伴有B1样型或B2样型特征的混合性A型胸腺瘤归为AB型胸腺瘤。B1型、B2型、B3、C型恶性度有逐渐增大。

强化幅度为增强扫描后CT值较平扫CT增多的数值。

注:以上为P值小于0.05,表示两组间增强幅度均值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的组合未罗列。

传统上所谓的恶性胸腺瘤的概念一直被用于临床上的晚期胸腺瘤即周围组织浸润,胸膜和心包种植或转移,与肿瘤细胞类型无关或显著异型性胸腺上皮性肿瘤。不管何种肿瘤分期,不要把恶性胸腺瘤视为WHO组织学类型无关的局部浸润性胸腺瘤的同义词,因为这不能适当的反映出临床晚期A型和AB型胸腺瘤具有良好的预后。

胸腺瘤亚型的分布:在大部分已发表研究系列中,最多见的组织学亚型是B2型和AB型胸腺瘤(占所有病例的20~35%)而B1型和A型胸腺瘤属罕见类型之列(在多数研究中占5%~10%)[1,4,5]。本组病例基本与文献报道一致。

CT是前纵隔肿瘤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胸腺瘤为前纵隔类圆形、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常见于主动脉弓水平,可成分叶状,肿块大者其内常密度不均,可见囊变及坏死,伴有斑点状钙化,部分边界清晰,部分与纵隔血管间脂肪间隙消失。增强后见不同程度强化,并强化不均匀或均匀。随着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肿块倾向于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文献报道肿瘤的形态不规整,分叶及合并坏死、囊变随着肿瘤的恶性度增高更明显,A型胸腺瘤多数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本组37例胸腺瘤中,肿瘤随着肿瘤的恶性度高,趋向于边界不清,表现为边缘毛糙,肿瘤内部伴囊变及坏死及钙化,纵隔脂肪间隙模糊,心包与大血管受累;钙化程度在各型胸腺瘤中均可发生,各文献报道说法不一,有的学者示肿瘤的钙化随着恶性度增高、呈多灶出现的倾向,也有文献报道钙化在各型中表现不一,即有钙化多出现于B型胸腺瘤的倾向,本组结果中所见,A型2例有钙化,AB型和B1型胸腺瘤中钙化率较低,在B2型和B3型及C型胸腺瘤出现钙化率最高,笔者认为并非肿瘤恶性度低而钙化率增高,而与肿瘤的细胞成分有关,在病理级别增高时,钙化也增多倾向。从强化程度与病理分型的比较中发现,本组病例AB型与C型胸腺瘤显示强化幅度最高,其次为各类A型,B3型、然后为B2、B1型,显然,未明显表现出: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肿瘤血供越丰富即强化更明显,而是突出显示低级别的A型及AB型强化幅度相对增高,本文C型及良性胸腺瘤AB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文献[7,8]中提及肿瘤强化特点时多数强调了强化的均匀性,并未提及增强扫描后肿物强化幅度之间有显著差异,文献[7,8]报道强化不均匀随着恶性度增高递增,这可能与肿块内坏死及囊变等结构不均有关。笔者推测AB型胸腺瘤增强后明显强化特点与超微结构上其成分似皮髓质交界的上皮细胞有关。这种器官样胸腺上皮性肿瘤具有如同正常胸腺中皮髓质交界结构的血供较丰富这一特点。这一点与以往的肿瘤的强化程度随着恶性度或级别的增高而增大的规律不符,也反映胸腺瘤的这种分型的特点,既反映了肿瘤的恶性度,又保留组织发生学分类中明确的类别。

胸腺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与胸腺增生,胸腺淋巴瘤,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胸腺复杂囊肿等鉴别,胸腺增生一般病灶密度较均匀,两叶对称增大;胸腺淋巴瘤有包绕血管的特征,密度相对均匀,坏死及钙化少的倾向,有时也不好鉴别;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中常见畸胎瘤,畸胎瘤有它独特的影像特点,钙化及脂肪成分混合在一起,不典型者也较难鉴别;胸腺囊肿有时因其内成分不同,显示软组织密度,增强后无强化是鉴别点。总之,胸腺瘤与胸腺癌形态多变,确诊有时有困难。通过本文研究统计,胸腺瘤的强化特点及钙化及坏死囊变等影像特点有利于肿瘤的诊断。

图(1)。(2)为增强前后AB型胸腺瘤䯖伴弧形钙化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䯥

图(5)。(6)为增强前后B2型胸腺瘤䯖其内密度不均䯖伴点状钙化䯥

(7)。(8)为增强前后B3型胸腺䯖瘤䯖均匀中等度强化、

摘要:目的:分析胸腺瘤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手术并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CT表现。结果:各级胸腺瘤共37例,其中A型2例,AB型14例,B1型5例,B2型9例,B3型5例,C型2例;肿块的边界:A型2例、均边界清,AB型共14例、其中12例边界清,B1型共5例,均边界清楚,B2型共9例、其中7例边界清,B3型共5例、其中3例边界清,C型2例,均边界不清;在肿块伴钙化方面,各型肿瘤表现不同,其中B2型胸腺瘤伴钙化者约占44%,B3型胸腺瘤约占40%,C型100%明显高于AB型胸腺瘤(约14%);在强化幅度上,A型平均强化幅度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无明显差异;A型胸腺瘤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增强幅度无明显差异;AB型胸腺瘤较B1,B2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C型胸腺瘤较B1,B2,B3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但与AB型胸腺瘤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腺瘤的CT检查在肿块的边界、大小等方面反映出恶性程度,但有一些征象不同于其他一般肿瘤的影像规律,如钙化及增强程度并未显示随着肿瘤的恶性度规律性变化,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诊断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胸腺瘤,X-线计算机,组织病理学

参考文献

[1]廖松林.肿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378-382.

[2]Stephan JL,Galambrun C,et al..Epstein-Barr virus-Positive undifferentiated thymic carcinoma in 12-Year-old White girl..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00,22:162-166.

[3]王敬慧,张树才.胸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0):717-719.

[4]王丰.胸腺瘤多层螺旋CT影像与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9):880-882.

[5]张永林,马天云,侯俊棋,等.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特征[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0):862-863.

[6]Okumura M,Miyoshi S,Fujii Y,et al.Clinical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WHO Classification on human Thymic epithelial neoplasms:a study of146 consecutive tumors[J].Am J Surg Pathol,2001,25:103-110.

[7]Sadohara J,Fujimoto K,Müller NL,et al.Thymic epithelial tumors:comparison of CT and MR imaging findings of low-risk thymomas,high-risk thymomas,and thymic carcinomas[J].Eur J Radiol,2006,60(1):70-79.

[8]Mo YX,Zheng L,Xie CM,et al.Correlat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to their CT features[J].Ai Zheng,2006,25(11):1389-1394.

CT影像对照 篇2

影像科CT报告制度

一、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对病人要细心、耐心解释各项检查经费,严格执行贵州省医疗价格标准进行划价。

二、各项CT检查申请单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

三、报告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取得CT上岗症人员书写;在写报告时,仔细阅读申请单,报告单并与CT片、申请单核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CT号、部位、扫描的目的,在书写报告时,用词要得体、严谨,一定要勇医学术语,不得擅自发明,不得遗漏病变的描述,在意见及诊断栏目要提出自己相关意见或者建议,对复杂的病例需要综合分析和进一步检查者,必须注明或者说明。在发报告时再核对一次,确定无误后方可发报告。

四、CT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审核并签名。

五、全部CT扫描均应由CT室统一登记、存档、保管并定时刻盘。

六、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30~60分钟),若遇疑难问题应请示上级医师,并与临床医师联系共同研究。值班医师尽量提前出俱急诊报告,若遇疑难问题,应及时出俱临时报告(次日上午由当班医师共同研究或集体阅片后出俱正是报告)。

七、每天由科主任主持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扫面等技术及诊断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八、对要增强扫描的患者,由临床医师填写申请单,必要时经有关医师检查同意,扫描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方能检查),增强扫描前必须有患者术前谈话。并有患者及家属的亲笔签名。

九、CT打印报告系统,不得擅自修改各项内部设置及程序,以免报告系统出错,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应指定专人保养,并做好登记、记录。检查电源是否关闭方可离开报告室。

CT影像对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患者共50例。其中肺癌36例,均经手术病理(经皮穿刺活检19例、手术切除17例)证实。其中男20例,女16名,年龄35~80岁,平均57岁。结核空洞14例,均经痰抗酸杆菌染色阳性或抗结核有效而证实,男8例,女6例,年龄18~79岁,平均39岁。

1.2 检查方法

CT扫描:采用PHILPIS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机行胸部常规扫描,层厚10mm,兴趣区改为层厚、间隔为3mm作为补充扫描。选择2名有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对50例肺部空洞的患者的CT影像进行分析,评估空洞壁的厚度,有无壁结节、有无液体-气体平面、是否偏心空洞;病灶有无分叶、粗毛刺,周围结构有无卫星病灶、胸膜凹陷征及钙化。对评估的信息列表记录。空洞壁厚薄以3mm为判断标准,空洞壁厚度超过3mm为壁结节。

1.3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例肺癌空洞中厚壁为36例,薄壁0例。14例结核空洞厚壁3例,薄壁11例,厚壁空洞多见于肺癌,薄壁空洞多见于肺结核组。壁结节肺癌空洞25例,结核空洞4例,癌性空洞多有壁结节。钙化肺癌空洞1例,结核空洞8例,钙化在结核空洞中占明显优势。分叶肺癌空洞34例,结核空洞2例。毛刺肺癌空洞32例,结核空洞1例。癌性空洞多见分叶征及毛刺。周围卫星病灶肺癌空洞1例,结核空洞25例,卫星病灶在结核空洞中多见。胸膜凹陷征肺癌空洞32例,结核空洞7例,胸膜凹陷征在肺癌中多见。见表1。

3 讨论

肺内空洞病灶主要见于肺癌、肺结核及肺脓肿,少数肺梗死、肺转移瘤、炎性假瘤、坏死性肉芽肿及寄生虫病也可形成空洞[1]。肺脓肿通常表现为厚壁空洞,边界整齐,可见程度不同的气液平面,周围有明显炎性渗出改变,其临床症状表现典型,结合实验室检查一般较易诊断。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又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肺癌空洞与肺结核空洞目前常常难以鉴别。且两者性质分属良恶性病变,治疗方案及预后迥异,不断提高对他们的影像诊断符合率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特点是干酪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空洞[2],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肺癌细胞沿肺泡或肺泡间隔生长,形成实质肿块,容易造成肿瘤血供不均,导致部分肿瘤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坏死液化组织为肿瘤浸润支气管而引流形成空洞,其发生率为2%~16%[3]。CT的优势在于不但可以显示传统X线不能显示的空洞,而且对于空洞壁的细微结构即空洞内、外的情况也能清楚显示,因此在对肺癌空洞和肺结核空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越来越受到放射科医生的青睐[4]。洞壁厚度是鉴别诊断空洞良恶性的一个主要指标,肺癌空洞壁多数为厚壁空洞,厚度>3mm,肺结核空洞壁多数为薄壁空洞,厚度<3mm。本研究中,薄.壁空洞在结核组发生率78.6%,厚壁空洞在肿瘤组发生率100%。结核洞壁钙化发生率为57,1%,远较癌性空洞多见,为2.8%,差异有显著性(P<0.05),是肺结核非活动性的反映,为疾病逐渐修复好转,这是由于在结核杆菌被抑制,毒性减弱,钙盐不均匀沉积在干酪坏死物质上。癌性空洞多有壁结节[5],增强检查时更为明显,为肿瘤组织不均匀坏死形成的表现,因为肺癌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近肺门侧肿块血供较好,不易发生坏死故多为不规则偏心空洞,空洞内缘(壁)凹凸不平,一般无液平,可见壁结节影。本研究壁结节在肺癌组发生率69.4%,而在肺结核组发生率只有28.6%,低于前者。分叶征象在肺癌组及结核组发生率分别为94.4%和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是肺癌增长的过程中,因肿瘤细胞倍增时间不同,导致肿块的不均匀增长,同时因受到较大血管、支气管的不同阻力,导致肿块的外形呈深分叶征象,表面不平整。结核空洞外缘一般较平整,极少数会显示分叶,且一般为浅分叶。卫星病灶在结核性空洞中周边多见,是由于结核病变多样化,易沿支气管播散,累及周围肺组织。胸膜凹陷征为病变内部的瘢痕收缩,邻近胸膜皱缩形成胸膜牵拉征象,可见于炎症和肿瘤,但典型胸膜凹陷征象,以肺癌多见,本研究中高达88.9%,在结核组也占较高比例,本研究中达50%,与报道一致[6]。

总之,利用CT检查,可以详细观察病变及其周围情况,对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肺癌空洞与肺结核空洞进行鉴别诊断时,要摒弃从临床症状先入为主的观念,需仔细研究肺空洞的细节问题及周围组织的变化,对可疑病变要临床随访动态观察,有条件在CT导引下行经皮穿刺抽吸活检,避免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4例肺结核空洞和36例肺癌空洞的临床和CT资料,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结核空洞空洞壁较薄,且洞壁钙化、周围卫星灶多见;肺癌空洞空洞壁较厚,以壁结节、偏心空洞、深分叶、粗短毛刺、胸膜凹陷为多见。结论 利用CT检查,可以详细观察病变及其周围情况,对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空洞,CT

参考文献

[1]李铁一.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5.

[2]马大庆.肺部空洞影像的鉴别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7-8.

[3]陈艺坛,陈志斌,潘云虎.肺部空洞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3):74-75.

[4]马大庆.肺内孤立结节的CT鉴别诊断[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36(2):104.

[5]左开荣,何桂明,蒋明.肺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119-120.

CT影像对照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8年4月至2011年9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42例, 其中男30例, 女12例, 年龄 (39±16.5) 岁。23例患者表现为肝区疼痛、消瘦乏力、黄疸、肝区触及肿块等, 19例患者无任何症状, 体检发现肝占位就诊, 甲胎蛋白阳性 (>500ng/mL) 27例。肿瘤位于肝右叶31例, 肝左叶11例, 大小约 (2.4±0.75) cm。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 检查前未进行任何的手术、介入等治疗。

1.2 检查设备

应用SIMENSE Somatom Huan Yue duo双排螺旋CT机, 医用智能快速注射泵JL-100F高压注射器。扫描参数:电压120kV, 管电流190~230mA, 旋转速度1.0s/r, 螺距1.0, 扫描层厚5~10mm, 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肝下缘, 横断位扫描, 常规平扫, 后行动脉期、门脉期双期扫描, 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 (300mgI/mL) , 2mL/kg, 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给药, 流速3mL/s, 总量80~90mL, 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25s, 门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60s。

1.3 SHCC螺旋CT血供类型

由2名主治以上放射科医生在不知手术病理结果情况下独立阅片, 如有不同意见经协商后达成一致。SHCC血供分型参考黄娟等[3]的标准: (1) 肝动脉供血型:动脉期病灶强化或明显强化 (CT值大于周围正常肝实质10HU以上) , 出现肿瘤血管、血管增多、肿瘤染色等征象;门静脉期病灶强化迅速下降, 呈等或低密度。 (2) 门静脉供血型: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 门静脉期病灶强化。 (3) 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动脉期病灶强化, 或出现肿瘤血管、血管增多、肿瘤染色等征象;门静脉期病灶CT值不降低, 呈等或高密度。 (4) 少血供型: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无明显强化。

1.4 病理学分类

手术切除的大体标木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HE染色镜检, 尽量选择与CT扫描测定的兴趣区相同位点肿瘤组织。SHCC癌细胞分化程度根据Edmonson-Steine法分为Ⅰ~Ⅳ级, 病理组织学类型根据WHO分类法分为:梁状型、假腺管型、实体型、纤维硬化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螺旋CT双期扫描的SHCC血供类型

4 2例S H C C中, 肝动脉供血型 (图1、2) 居首位, 2 9例, 占69%;其次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 (图3、4) 及少血供型 (图5、6) , 各5例, 占11.9%;门静脉供血型 (图7、8) 3例, 占7.2%。

2.2 SHCC血供类型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

24例Ⅲ级、Ⅳ级SHCC中, 19例为肝动脉供血型, 4例为少血供型, 1例为双重供血型;18例Ⅰ级、Ⅱ级SHCC中, 10例为肝动脉供血型, 4例为双重供血型, 3例为门静脉供血型, 1例为少血供型。Ⅲ级、Ⅳ级SHCC与Ⅳ及Ⅰ级、Ⅱ级SHCC之间血供类型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Ⅲ级、Ⅳ级SHCC以肝动脉供血为主, Ⅰ级、Ⅱ级SHCC除肝动脉供血外, 可以由门静脉供血或双重供血 (表1) 。

2.3 SHCC血供类型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42例SHCC中, 组织学类型以梁状型最常见, 34例, 其中26例为肝动脉供血型, 占76.5%;其次为实体型, 7例, 均为肝动脉供血型;假腺管型5例, 血供类型较散, 门静脉供血型和少血供型各2例, 肝动脉供血型1例;纤维硬化型2例均为少血供型。不同血供类型SHCC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表2) 。

3 讨论

SHCC早期发现是提高HCC治愈率的关键, 治疗方式的选择对疗效至关重要, HCC的血供类型能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在肝硬化基础上从再生结节 (RN) 、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结节 (DN) 到SHCC的过程中, 门静脉血供不断减少而肝动脉血供不断增加, 结节门静脉减少的程度与组织学恶性程度呈正相关[4]。螺旋CT双期扫描能良好地评价SHCC的血供, 又能反映组织病理学类型,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依据。

HCC主要由肝动脉供血, 肿瘤细胞分化越差, 肝动脉供血越明显[5], 螺旋CT双期扫描由于肝动脉供血, SHCC动脉期出现强化, 而门脉期出现强化除了细胞外间隙的大小影响对比剂在病灶内存留的时间及程度外, 门静脉参与供血是其主要原因[6]。本研究参考黄娟[3]法将SHCC血供分为4种类型, 其中以肝动脉供血型最常见, 其次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 门静脉供血型最少。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HCC血供类型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7,8]。本组研究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差的Ⅲ级、Ⅳ级组SHCC与分化程度较高的Ⅰ级、Ⅱ级组SHCC血供类型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Ⅲ级、Ⅳ级SHCC以肝动脉供血为主, Ⅰ级、Ⅱ级SHCC除肝动脉供血外, 亦接受门静脉供血或双重供血, 结果与文献基本相符[9]。

HCC根据癌细胞的数量、排列、间质等组织结构不同分为梁状型、假腺管型、实体型和硬化型, 以梁状型最为常见, 其次为实体型[10]。目前国内外关于HCC血供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血供类型SHCC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梁状型 (21/28) 和实体型 (7/7) 以肝动脉供血为主, 主要以这两种组织学类型癌细胞密集、间质稀少、血窦丰富有关, 而硬化型癌细胞稀少、间质丰富、细胞外间隙小, 多表现为动脉期、门脉期均无明显强化, 本组2例硬化型均为少血供型, 假腺管型可见各种类型血供, 无特异性。

SHCC血供特点对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肝动脉供血的HCC介入疗效较好, 双重供血型、门静脉供血型和少血供型则行手术、物理治疗[11]。综合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双期扫描特点, 动态观察增强类型,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SHCC的分化, 对治疗方案正确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CT影像对照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4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房肿块患者, 年龄11岁~77岁, 平均年龄 (35.2±5.7) 岁。肿块部位:右侧乳房21例, 左侧乳房35例, 双侧乳房12例。

1.2 检查方法

仪器采用迈瑞DC-6型 (PHILIPS和GEVi Vid7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10 MHz。给予患者取仰卧位, 必要时可取坐位或侧卧位, 从而使双侧乳房得以充分暴露。以乳头为中心, 采用探头长轴从1点~12点钟方向呈放射状顺时针连续扫查, 并对双侧进行对比, 若乳房肿块存在异常回声, 则应当对此区域进行多平面观察, 包括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或增强、侧方声影、以及内部和周边表现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若肿块活动度较大, 则需采用手将其固定后再进行扫查, 并且需扫查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肿大[2]。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房肿块分类及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超声诊断结果恶性19例, 诊断符合率82.61%, 良性40例, 诊断符合率88.89%, 合计59例, 诊断符合率86.76%。见表1。

2.2 乳房良、恶性肿块超声特征比较

乳房良、恶性肿块超声特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1) 。见表2。

2.3 乳房良、恶性肿块CDFI血流分级比较

恶性肿块CDFI血流分级与良性肿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或P<0.01) 。见表3。

3 讨论

乳房为浅表器官, 近年来乳房肿块的发病率及复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门诊诊断仅能够对浅表或较大的肿块有限诊断, 若乳房肿块未给予早期有效的诊断, 则可能发生转移。超声诊断时通过综合分析各超声声像图进行判断,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肿块边界回声特征, 然后为肿块纵横比和内部血流分级情况, 其也是对乳房肿块良、恶性进行鉴别的关键[3]。乳房肿块采用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快捷、廉价、可重复应用的优点, 因此目前为乳房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 超声诊断乳房肿块符合率为86.76%, 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乳房肿块良、恶性在超声影像上具有各自不同特点, 这也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方法: (1) 良性肿块超声图特征主要表现为:边缘完整光滑、多呈椭圆形、有包块 (膜) 、CDFI血流信号大部分为0级和Ⅰ级, 并且内部存在均匀回声[4]。 (2) 恶性肿块超声图特征主要表现为:肿块边缘不光滑、边界不完整、不清、无包膜, 大部分为锯齿状或毛刺状;内部微小钙化表现为沙砾样, 弹性较差, 若给予外力压迫其不会改变形态;肿块形态不规则, 内部回声为明显低回声;内部血流丰富, 回声为实性衰减且回声不均, 部分血管呈游蛇状弯曲, 部分可见分支, CDFI血流信号大部分为Ⅱ级和Ⅲ级;肿块纵横比≥1;腋窝淋巴结一般表现为结构紊乱、肿大[5]。

综上所述, 超声具有无创、快捷、廉价、可重复应用的优点, 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乳房肿块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乳房肿块的超声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 探讨超声影像对乳房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房肿块患者,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恶性19例, 诊断符合率82.61%, 良性40例, 诊断符合率88.89%, 合计59例, 诊断符合率86.76%。乳房良、恶性肿块超声特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1) ;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 血流分级与良性肿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或P<0.01) 。结论 超声影像诊断具有无创、快捷、廉价、可重复应用的优点, 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乳房肿块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房肿块,超声,病理,对照

参考文献

[1]王金花.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5) :619-620.

[2]朱红艳.乳房肿块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 2012, 31 (34) :168-169.

[3]敦晋红, 史梅英, 邰继军,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7) :252-253.

[4]李安洋, 孟刚.224例良性乳腺肿块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J].安徽医药, 2013, 17 (7) :1144-1146.

急性胰腺炎CT影像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运用回顾式的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所收治的96例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临床分析资料, 这些患者的上腹部都出现了长久持续性疼痛的感觉。96例患者中有52例为男性、44例为女性, 他们年龄集中在18至79岁间, 且平均年龄约为 (51.4±5.8) 岁。其中表现恶心和呕吐患者共有75例, 全部患者机体血液和尿淀粉酶的浓度比正常人要高, 并达到了急性胰腺炎疾病的诊断标准。共有80例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式 (其中有9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死亡) , 其余16例则采用了手术的治疗方式。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予以了CT扫描检查, 机型为GE lightspeed VCT 64层, 先是常规性平扫描患者, 在常规扫描中表现不明显的病患行增强扫描。将扫描的参数设置为:管电压在110至120k V间, 其螺距约为0.984:1, 管电流约是200至350 m A间, 相应矩阵为“512×512”, 而层厚则是5 mm, 层距5 mm。在肘静脉滴注80ml左右的碘佛醇, 浓度320mg/ml, 用量75~85ml, 根据患者体重应用不同注射速率, 采用静脉团注, 且保证滴注速度>3m L/s;扫描范围在膈上40mm至髂棘水平, 针对情况例外者要扫描到盆腔。

1.3 观察指标

对于检查最终结果为, CT检查多观察到的临床指标是:对其患者实施了分型, 若患者胰腺体积的局限性、弥漫性出现了增大, 就可诊断是水肿型急性胰腺炎, 它的病发部位有胰头、胰体、胰尾或其弥漫性增大, 肾周筋膜增厚, 患者的胰周是否有积液, 主胰管是否有显著扩张。若患者胰腺的实质内其斑点片状呈现高密度的出血灶、低密度的坏死灶, 胰周积液及脂肪坏死表现更为明显, 就可诊断为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且通过CT检查分析其患者并发症的实况, 观察他们是否出现了假性囊肿或胰周脓肿和胸腔积液以及蜂窝织炎或是其它类型的并发症等。

1.4 统计学相关处理

本次临床分析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 18.0软件实现统计学部分的处理, 运用 (±S) 表示临床计量的资料, 且运用x2去检验, 数据差异存在P<0.05, 说明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的意义。

2. 结果

首先分析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在对患者予以CT检查之后, 共有83例患者病情呈现水肿型且约占86%, 共有13例患者病情呈现出血坏死类型且约占14%。因此, 在统计学中差异缺少临床研究意义 (P>0.05) 。但是患者在予以CT检查后发现共9例出现其他类型并发症临床现象。

其次分析患者应用检查方式的影像表现, CT影像表现为:在96例患者之中, 共有83例患者病情呈现水肿型, 具体部位是胰头或胰体和胰尾及其弥漫性扩增, 同时胰周出现积液、胰管扩张等。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 若病情极为严重则需通过加强扫描其后胰腺实现, 本次临床患者共有13例, 全部患者胰腺附近肠道直径小于5.5cm, 其平均直径约为 (4.2±0.5) cm。在本次分析的96例患者之中, 13例是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 且表现为机体腹部的肿大和麻痹性的肠梗阻及其两侧的腹脂线都增宽、模糊。

最后分析并发症的临床情况, 研究了运用CT进行扫描对其患者产生的并发症状况。主要是假性、胰周脓肿和胸腔积液与蜂窝织炎以及其它并发症的临床情况展开分析性研究。其中患有假性囊肿共10例, 双侧与腹腔同时出现积液共有3例。本次临床研究共有9例死亡, 其中共有2例属于多个器官产生了功能性衰竭。

3. 讨论

在急性胰腺炎中其病因、病理为:常见的病因主要有胆石症和胆系疾病, 经常大量饮酒或是暴饮暴食, 都可能由于代谢的紊乱或感染进而引起该疾病, 它发病的主要机制为各种原因致使胰管暂时性或是永久性的阻塞, 令胰酶释放从而进入其胰腺自身的间质组织中, 不断产生了自溶性的脂肪性坏死或是非特异性的胰腺以及胰周组织出现炎症等、本次研究由于胆石症或是胆系疾病致使患者病发该疾病有较少的报道。这可能是和检查的方法存在局限性有直接关系, 令少数胆结石的患者没有被检出相关疾病, 在长时间且大量饮酒或是暴饮暴食都可能致使体内的胆囊增加收缩素、促胰酶素的分泌, 导致胆囊内收缩素及其胰液被大量分泌出来, 其自身产生了消化的作用, 致使大量的坏死组织深入了周围血管, 进而形成了血栓以及引起了微循环的障碍。例如:组织缺血和缺氧及其坏死等, 多数情况下男性由于饮酒情况比较严重, 故极易患上急性的胰腺炎。

本次研究针对患者相同部位实施连续行、多层的扫描检查, 通过观察影像获取了器官图像信息。运用冠状面、矢状面断层图像, 进而全方位观察患者整个器官、病变部位等。当前运用不同扫描方式获取患者部分器官或病变部位的影响, 但很少报道分析与诊断的切实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96例有此疾病的患者利用回顾式方法去分析CT检查方式的影像结果, 发现了CT在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在统计学中没有意义。它扫描的图像呈现出较强特征。患者在经或CT检查发现了共有9例其他类型并发症。只有通过及时做CT扫描检查, 便可在此疾病发病初期进行精准的诊断, 进而提供一些治疗的依据, 在从中获取相对理想的治疗成效, 不仅减轻了患者病痛程度, 也降低了此病在临床上死亡率。因此, CT扫描检查在消化科属于经常使用的检查方式, 针对该疾病能够作出精准诊断以及病情在后期详细发展的情况, 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

综合CT影像进行分析, 其检查方式能诊断该消化科疾病, 且CT影像更具有临床诊断意义[2~3]。它能够同时诊断出患者的疾病类型以及并发症, 在选择检查及诊断的方式时应该依照具体实际情况再定。

摘要:目的:分析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 进而在临床上提供应用的参考。方法:运用回顾式的方法完成本次临床分析, 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所收治的96例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临床分析对象, 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了CT检查, 针对检查所得影像特征和并发症实况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部分患者在予以CT检查之后, 共有83例患者病情呈现水肿型且约占86%, 共有13例患者病情呈现出血坏死类型且约占14%。因此, 在统计学中差异缺少临床研究意义 (P>0.05) 。但是患者在予以CT检查后发现共9例出现其他类型并发症临床现象。结论:在影像分析中可确诊患者疾病的类型, 但予以CT检查的患者能够同时诊断出相应的并发症, 其检查方式存在不同优势, 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依照具体状况选取适宜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影像分析

参考文献

[1]徐峰.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1 (32) :96-97.

[2]张益民.89例急性胰腺炎影像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经验交流, 2014, 7 (20) :129-131.

肝脏血管三维CT影像解剖研究 篇7

关键词:肝血管,CT影像解剖,测量

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活体影像解剖成为影像医生关注的热点之一[1,2,3]。本文从影像解剖学角度对50例体检正常的肝脏CT或MRI增强扫描资料进行研究, 通过测量肝血管直径及夹角相关16个参数, 分析正常肝脏血管三维影像解剖特点,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50例行肝脏CT/MRI增强的体检, 男女比例约为1∶1, 年龄22~71岁, 平均41.3岁。入选条件:肝功能正常者, 肝脏无器质性病变者;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均无狭窄或闭塞者。

1.2 方法

1.2.1 检查设备

CT增强扫描:使用SEMENS Definition AS CT扫描仪, 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210 m A或CARE Dose4D, 层厚2 mm。对比剂使用优维显 (300 mg I/ml) 1.5 ml/kg, 注射速率3.0 ml/s, 动脉期采用智能追踪技术, 以腹主动脉腹腔干层面为感兴趣区, 设定触发阈值100 Hu, 触发后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7 s、25 s和115 s。MR增强扫描:使用GE Signa HD 1.5T MR扫描仪, 8通道腹部线圈采集信号, 梯度场强度为33 Mt/m, 切换率120 T/ (m·s) 。采用三期屏气FMAE增强序列, TE minimum, 反转角12°, 矩阵288×192, FOV 38×38 cm, 屏气时间14 s, 采集次数1。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2~3 ml/s的流速注射钆喷酸葡胺 (Gd-DTPA, 0.1 mmol/kg) 或普美显 (Gd-EOB-DTPA, 0.025 mmol/kg) , 然后以同样流率注射15 ml生理盐水冲洗, 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20 s、60 s和180 s。

1.2.2 测量

采用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 reformatio, MPR) 和容积再现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 等技术分别进行血管重建和测量, 测量 (1) 直径, 测量血管分叉后1 cm以内的血管直径, 在原始薄层图像上测量; (2) 位置, 即角度测量 (详见图1~图6) , 以血管分叉点为圆心测量两分支血管之间的3D角度。具体测量参数如下:肝固有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直径;门静脉:主干、左、右支直径及左右支之间的3D角度 (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 、左支矢部的直径及矢部与人体矢状面之间的夹角;肝静脉:左、中、右三支的直径及它们相邻之间的轴位夹角。本组74%的门脉右支因垂直矢状面走行而无法测量门脉左右支矢状位夹角。规定门脉左支矢部与矢状面的轴位夹角偏右为正, 偏左为负, 负值约占10.0%。

1.3 肝血管分型

肝动脉分型采用Michels分型标准[4]分为10型, 门静脉分型根据Couinaud[5]和Atri等[6]的方法分为4型, 肝静脉分型根据汇入下腔静脉的不同方式分为5型:Ⅰ型:正常型, 肝左、中、右静脉分别注入下腔静脉;Ⅱ型 (两支) 肝右静脉单独汇入下腔静脉, 肝左静脉和肝中静脉合并后汇入下腔静脉;Ⅲ型 (三支) :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分别单独汇入下腔静脉, 肝左内静脉或肝右前静脉起自肝中静脉;Ⅳ型 (四支) :肝静脉右前支、右后支、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静脉左内支及左外支分别注入下腔静脉;Ⅴ型 (五支) :肝静脉右前支、右后支、肝中静脉、左内支及左外支分别注入下腔静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Statistics软件计算每个参数在各组的均值和标准差。

2 结果

正常肝内血管直径、夹角等16个参数的均值、标准差及其95%可信区间值, 详见表1。肝血管的变异:肝动脉变异5个:Ⅱ型1个、Ⅳ型1个、Ⅴ型1个、Ⅷ型1个、Ⅱ+Ⅸ型1个;门静脉变异9个:Ⅱ型1个, Ⅲ型8个;肝静脉变异15个:Ⅱ型5个、Ⅲ型7个、Ⅳ型3个。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变异率分别为10.9%、18.8%、31.9%。

3 讨论

3.1 肝脏正常血管的直径及夹角的影像基本特征

门静脉直径>肝静脉直径>肝动脉直径。门静脉直径:右支>左支>左支矢部;肝静脉直径:肝右静脉>肝左静脉>肝中静脉;门静脉左右支3D夹角:轴位>冠状位>矢状位;肝静脉轴位夹角:左中静脉夹角>中右静脉夹角。

郭召友等[1]采用64排螺旋CT测量215例排除肝脏器质性病变的肝脏门静脉及肝静脉直径的研究表明, 门静脉主干、左支、右支及肝左、中、右静脉的直径平均值分别为: (1.17±0.16) cm、 (0.83±0.16) cm、 (0.94±0.17) cm、 (0.69±0.22) cm、 (0.63±0.15) cm、 (0.72±0.25) cm。张慧等[7]解剖50例成人肝标本发现:门静脉主干、左支、右支及左支矢部直径分别为 (1.09±0.20) cm、 (0.74±0.11) cm、 (0.93±0.18) cm、 (0.71±0.14) cm。王炳高等[8]对30例成人肝标本门脉左支矢部研究中测得门脉左支矢部直径 (0.95±0.40) cm。上述研究为大体解剖标本, 其测量结果比本研究测量值偏低或偏高, 但血管直径大小排列顺序是基本相同的。

3.2 肝血管夹角与肝脏形态的关系

根据Couinaud肝段划分法, 肝内血管夹角反映肝叶相对比例关系: (1) 肝中静脉是肝左右叶分叶标志, 肝中右静脉夹角与肝左中静脉夹角共同反映了肝左叶与右叶间的比例关系, 当肝左叶增大速率大于肝右叶或右叶减小速率大于左叶时, 中右静脉夹角减小, 左中静脉夹角则增大; (2) 门脉左支矢部位于肝左叶间裂内, 分开左内外叶, 门脉左支矢部与矢状面的右偏夹角与肝左内、外叶的增长/减小速率相关, 当左外叶增长速率大于左内叶或左内叶减小速率大于左外叶时, 夹角增大, 反之则夹角变小; (3) 门脉左右支冠状位夹角反映肝脏上下径, 矢状位夹角反映肝脏前后径, 门脉左右支轴位夹角反映了肝脏左右径[9]。

3.3 肝血管直径反映肝脏血供及回流特点

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在肝门分为左右两支进入肝左右叶, 在肝内反复分支, 汇入肝血窦, 再经中央静脉合成肝静脉出肝。肝右静脉引流肝右叶 (Ⅴ、Ⅵ、Ⅶ、Ⅷ段) ;肝中静脉主干由左内叶下段 (Ⅳb) 静脉及右前叶下段 (Ⅴ) 静脉汇合而成, 肝左静脉引流肝左叶Ⅱ段和Ⅲ段, 以及部分Ⅴ段血流;肝尾状叶 (Ⅰ) 、部分肝右叶 (Ⅶ、Ⅷ段) 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肝血管直径在一定程度上与肝血供及回流血量成正比, 但肝血管直径还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肝窦压力及血液动力因子作用等, 当肝血窦压力增大及内源性血管扩张素释放时均可引起供血动脉直径扩张, 反之直径变小。所以对于血管直径的变化应综合分析。

3.4 肝血管变异对肝血管分布的影响

肝脏血管的观察与显示CT扫描具有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扫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越来越得到体现[10,11]。肝动脉变异主要造成部分测量数据的缺失;门静脉变异主要为门脉左右支在主干上开口位置的不同而异, 其中以门脉右后支先发出的变异较多见, 其对肝段划分影响较小, 但对门脉左右支夹角测量有影响;肝静脉变异主要根据肝静脉右后支、右前支、左内支、左外支及中间支汇入下腔静脉方式不同而异, 分为两支、三支、四支甚至五支汇入, 其中以左中支共干后汇入下腔静脉变异较多见, 肝静脉的变异会直接影响肝脏分叶与分段, 对肝静脉角度的测量也有影响。

CT对眼眶骨折的影像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眼眶骨折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33例;年龄15~68岁, 平均31.5岁;右眼骨折36例, 左眼骨折31例, 双眼骨折1例;患者眼眶骨折的原因主要有撞伤20例, 砸伤16例, 车祸伤22例, 拳击伤10例。眼眶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球突出、眼球活动困难、视力下降、眼周瘀血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查方法

X线检查方法:对所有眼眶骨折患者行X线扫描系统进行检查, 拍摄患者眼眶侧位片。CT检查方法:对所有眼眶骨折患者行CT扫描检测。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做好检查体位, 患者通常是采用仰卧姿势。全部患者都进行横断位置扫描, 把听眦线作为基准线, 从眼眶下方一直到眼眶上方, 进行反复扫描。一些患者行冠状位置扫描, 把冠状面上平行线作为基准线, 从眼眶前一直到眼眶尖部, 进行反复扫描。CT层厚度在2~5mm之间, CT层距在2~5mm之间, 对患者眼眶部位的骨窗及软组织窗进行严密的检查。

1.2.2 征象表现

X线征象主要体现在: (1) 直接征象:可以清楚观察到眼眶骨折线, 眼眶骨质发生中断或者移位及眼眶骨壁存在塌陷现象, X线能显示眼眶碎骨部位; (2) 间接征象:可以观察到患者眼眶内的积气, 同时还能观察到上领窦和筛窦内的软组织构成的泪滴形状的征象, 且上领窦存在积液, 筛窦及额窦的透光度有所下降。CT征象主要体现在: (1) 直接征象:眼眶骨壁和骨质发生连续性的中断现象, 眼眶壁存在粉碎性骨折, 眼眶骨折位置发生严重错位, 眼眶壁曲度发生改变; (2) 间接征象:患者眼眶上领窦、蝶窦、筛窦都存在积液现象, 眶内存在积气, 眼眶内球出现血肿现象, 眼球突出或凹陷, 眼眶里存在碎骨片, 眼肌部位发生肿胀或移位, 眼眶视觉神经发生扭曲、肿胀, 眼眶骨折位置的软组织存在肿胀、增厚最终形成泪滴征象。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的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数据用χ2检验, P<0.05, 表明两组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发现, 眼眶骨折主要分为三大类, 为直接性骨折、复合性骨折及爆裂性骨折。68例眼眶骨折患者中, 直接骨折25例, 共20处骨折, 占总数的36.8%;复合型骨折15例, 共16处骨折, 占总数的22.1%;爆裂骨折28例, 共45处骨折, 占总数的41.2%。通过表1可以看出, CT与X线在各种骨折中的检出率, CT直接骨折检出率为90%, 复合骨折检出率为93.4%, 爆裂骨折检出率为100%。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 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n (%) ]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CT和X线两种检测方法对68例眼眶骨折患者进行检查, 通过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CT直接骨折检出率为90.0%, 复合骨折检率出为93.4%, 爆裂骨折检出率为100%。X线直接骨折检出率为75.0%, 复合骨折检出率为68.8%, 爆裂骨折检出率为20.0%。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的检出率。

X线是检测眼眶骨折常用方法之一, 但由于眼眶骨折的骨骼构造比较复杂, 而X线检测方法存在局限[2]。X线检查法只能清楚观察到眼眶内的积气、上领窦、筛窦所构成的泪滴征象以及鼻窦里存在的积液等。当眼眶下方爆裂性骨折较明显时, X线才能表现出直接征象, 极易导致误诊或者漏诊现象出现。

CT检测方法具有检查范围广、检出率高、准确度高等优点, 被医学者们广泛运用于骨科治疗中。CT可以准确检测出患者眼眶骨折的类型、位置及移位等情况, 对眼眶内积气、视觉神经、眼肌肿胀、上领窦积液及泪滴征象等都能清楚观察到[3]。同时对眼眶尖部、颅底及蝶骨骨折也能准确诊断, 为眼眶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全面、直观的依据, 避免了误诊、漏诊现象的出现。

总之, 采用CT对眼眶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诊断, 能提高眼眶骨折的检出率, 有效减少误诊或漏诊现象,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摘要:目的:观察CT在治疗眼眶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寻找诊断眼眶骨折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眼眶骨折患者68例, 分别采用CT和X线进行扫描, 观察两组患者眼眶骨折的情况。结果:CT直接骨折检出率为90.0%, 复合骨折检出率为93.4%, 爆裂骨折检出率为100%。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 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5) 。结论:CT能准确判断各种眼眶骨折类型, 为眼眶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CT,眼眶骨折,影像分析

参考文献

[1]楚建设, 张秀梅, 王旭飞, 等.眼眶骨折67例螺旋CT表现及临床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6) :78-79.

[2]贾江春.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图像在眼眶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09 (5) :67-68.

上一篇:心血管衰竭下一篇:电源防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