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出

2024-06-03

文化输出(精选12篇)

文化输出 篇1

一、研究中国文化输出的意义。

1、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与政治、经济、军事相比,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更为隐性,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国际关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质文化是国际和谐之力;异质文化是国际关系冲突之源;文化安全是国际关系和谐之基;文化融合是国际关系和谐之本。

从文化角度看,同质文化或同源文化显然较易促成国际合作,因为作为历史积淀的同质文化对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以其共同文化特质的认同功能和亲和功能成为构筑联盟或加强合作的纽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我们还不可能做到全世界共同处于一个同质或同源的文化,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让彼此理解互相的文化,以免造成在政治或经济活动上的误解。比如,在我们的国际合作当中,遇到对方不同的语言习惯、不同的身体语言、不同的经商理念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就有可能造成误会、以至于合作失败。

2、输出中国的传统本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和谐相处

大概在1990年,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出现了一个“中国威胁论”的观点。这个观点主要是为欧美日及东南亚所吹捧,因为中国曾经版图宽阔的历史和迅速发展的速度让他们感到了恐惧。尽管在经过各种论证后,中国的广大学者坚持认为,“中国威胁论”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在外国学者的眼中,中国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和经常模糊不定的外交政策与外交辞令,依然难以消除他们对中国以后的顾虑。

所以,这个论调的存在,对中国的外交造成了一定的阻挡作用,甚至一度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产品的抵触。因为,中国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中国只是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这并不意味着要去破坏别人的幸福。而不管是官方的对外宣传活动,还是民间的团体或个人对外活动都可以帮助世人了解到这一点,让中国人与他国人民更友好地相处。

3、促进和平发展,创造和谐世界

当今世界,风云四起,超级大国打着维护和平、宣传民主的旗号,在全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恐”浪潮,各国间关系扑朔迷离。纵观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北朝鲜等世界各国,由于种族差别、体制不同、利益争端等各种原因陷入了或战乱或苦难的生活境地,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不了解与不理解。政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如果每个国家的价值取向都不同,同时又不愿去理解其他国家的价值取向,自然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矛盾摩擦的方向。有时民族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与矛盾,也有可能直接牵涉到民族感情和民族心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往往能导致国家间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这两年,时不时可以看到关于中国人在国际上受到人身安全威胁的新闻。除了动乱的国际社会这个客观因素外,世界对中国人的不了解甚至是偏见,也是原因之一。举个简单的例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在迅速崛起,一部分在国外的留学生或是旅游者花钱大手大脚,造成中国人都是暴发户、且骄横无礼的错觉,也另在外的国人成了某些不法分子“发财”的对象。这其实就是由于对中国生活现状的误解造成的伤害。

因此,加强中国以“和谐世界”为中心的文化输出,既有利于中国的外交行为、有利于保护国人的国际活动,也有利于影响其他国家的外交思想,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二、研究韩流文化对中国文化输出研究的意义

自从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合作迅速展开。建交时两国贸易额只有50.3亿美元,2001年超过359亿美元,2002年估计超过4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这一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韩国7%、中国13.3%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速度。韩国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也顺应这一形式相应发展。韩国成功地输出了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韩国经济,甚至可以说在金融危机时刻挽救了韩国经济。

中韩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对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娱乐乃至日常习俗等各领域,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很多相似的文化传统。例如,中国历史悠久的儒家思想,至今仍对韩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汉字直接影响了韩国的语言,韩国语的词汇里有近70%是汉字词。

按道理,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领土广大的国家,应该凭借自己的力量,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认同我们的文化,而事实上,我们却看到,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对当今世界的中国毫无了解,就连我们的邻国韩国都还有不少人以为中国就像朝鲜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相反,领土面积只有半个广东省都不到、人口也未达到广东省一半的韩国,却在短短的20年间,把自己的文化传遍了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和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探究此弹丸之国的成功之道,无疑对我国制定文化输出策略是有极重要的参考意义的。

三、韩流盛行带来的启发。

1、文化输出的政策支持与保护

当前,中国政府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安全观,同时也开办了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希望有3000万甚至3亿的外国人都来学汉语。然而比起周边日、韩政府目标明确且咄咄逼人的文化政策,中国的文化政策层面却显得气象不足且特征不够鲜明。

韩国只有4900万人口,却在海外有12个韩国文化院。2004年韩国文化产品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为了塑造东亚大国形象,韩国新办的“世宗学院”将面向世界,尤其是东亚民众免费教韩国文字和文化,使得现有学习韩语的百万余人借“韩流”大潮迅速膨胀。比如在位于广州天河区的韩国观光公社就开设了“韩国广场”,设有“世宗学堂”的免费学韩语课程。韩国成立的“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KCCA),国家每年拨给5700万美元的经费预算,精心设计、打造、包装韩国文化理念的韩剧及其它文化产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世界输出。

在这种对比之下,中国尽快制定一个明确的、系统的文化输出政策,并切实地执行下去,方能有助于增强文化对国际交流的影响作用。

2、适度包装

韩流的所有内容,从韩剧(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服饰、食品、旅游、歌舞到明星的形象管理,无不透露着精致、细心与高品位的气息。另外,无时无刻不忘了在商业产品中添加民族元素也是韩国的一个重要宣传手段,例如在影视作品中加入泡菜、韩服、韩屋、手工艺品制作等细节内容,这样就能满足外国人对其文化的好奇心。

再则,需注重品牌效应。韩流的兴起,是以韩剧为先锋的。各种缠绵伤感的爱情剧让国人欲罢不能,韩剧里的美女帅哥、精致的家具摆设、漂亮的服饰、优美的自然光景无一例外引起了国人对邻国童话般生活的向往。于是,随着韩剧的风行,服饰业、饮食业、旅游业都开始大兴韩潮,“韩版”成了一个时尚的代言词。

而反思中国,其实当年也有成功冲出国门的案例,比如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在韩国被翻译为《皇帝的女儿》,广受韩国人民的喜爱。可是,中国并没用抓住类似这种机会,大张旗鼓地进行连锁宣传,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当然,随着最近中国的演艺界人士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性影展,不少影视作品和演员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他们的身上也肩负着宣传中华文化的重大任务。还是那句话,充分有效地利用当下的有效资源(不管是人还是物),在文化的内容韩人形式上坚持创新,通过这些媒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现状、了解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将任重而道远。

3、当代中国文化的确立

文化价值观作为国际制度建构的最核心要素,决定了国际制度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基础。在当今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国际制度的发展和创新将成为主要方向,也是各种文化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内容。

当今社会,许多国际问题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国家的文化建设对国力的增强至关重要,对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对一个国家的国际贡献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大国是否崛起,不仅仅看经济基础或硬件设施,文化软环境也是个重要指标。没有了软环境的支持,硬件再完善也不过是摆设。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让别人看到了我们真正的素质有所提高、真正的与人为善,别人才会相信我们是希望与世界做朋友的,也才会与我们进一步地合作。就我们中国来说,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应该并且也可能成为庞大的国际制度网络运转的加速剂和润滑剂。我们深信,不同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会使国际制度的运行获得持久的动力。

总而言之,相比较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其它因素,文化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一种特别的作用。特别是自从冷战结束以来,文化的作用被日益强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也一再提高。所以,尽管文化只是一种难以测量的无形力量,它依然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变化起着极大的作用。为了让崛起的中国尽快全方位与国际社会接轨、更加融洽地与各国相处,我们必须加快自身独特本土文化输出的步伐。

摘要:当今国际社会风云莫测,中国文化输出成了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纽带。本文从韩国成功输出本土文化的案例中吸取经验,希望能促进中国文化输出的成功。

关键词:韩流,中国,文化输出

参考文献

[1]、何新.”韩流”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艺术教育》, 2011.06

[2]、李英珠.中国抵抗“韩流”现象研究——兼议建立积极的文化交流策略,2011.02

文化输出 篇2

只要你每天打开报纸,总会看到有关美国的消息。伊拉克战争、“颜色革命”、“围堵中国”等,这些与美国相关的醒目题目,总会闪现在你的眼前。其实,这些问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也就是它背后所包含的实质性内容——美国民主制度输出。把美国民主制度推向“普天下”,力图“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是美国建国伊始就一直做着的梦。

对外进行民主制度输出,并不是美国某些统治者的癖好,而是由其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有着深厚的民族信仰、民族理念和制度根源。它贯穿于美国整个对外关系的历史。

美国民主制度输出的内涵,是按照美国的面貌创造出一个美国的世界,并使其永久化。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亲美的所谓民主派上台执政,完全接受美国的控制,服从美国的利益和全球战略;二是要利用执政者的力量移植美国的民主制度。

诚然,在民主化是当今世界大趋势的时代里,不讲民主、没有真正民主制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也不能否认,美国的民主制度与封建专制制度、军事独裁制度相比,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它也被称为是“最好的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被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也被世界上一些人所推崇。然而,由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美国想以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让世界所有国家都接受美国的制度,从而使美国式资本主义制度永存,使美国在世界惟一大帝国和单极霸权主义地位永存,是绝难实现的。美国不顾客观现实,逆历史规律,强行推广美国的民主制度,只会引起它与大多数国家发生更多的摩擦,使世界更加动荡,甚至引起更多的流血、冲突和战争。

一是就民主理念和体制来说,任何国家的民主制度的形成,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理念,都是在自己本土上生长和发展起来的。

二是就民主制度的内容来说,由于美国民主制度仍然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其自身是有缺陷和弊端的。

三是就美国民主制度的进步性来看,这种进步性毕竟是历史的进步性,只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才表现出的进步性。

四是从美国法定的权力结构来看,美国权利结构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民权的忽视。在联邦宪法中,只规定了议会的权力、总统的权力、最高法院的权力、州的权力,惟独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力。

这里还需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对外推行民主制度输出和霸权主义战略,推行“先发制人”的黩武主义政策本身,就是对自由、民主、人权原则的背叛,就违背了对美国人民的承诺。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平等、民权,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核心口号,也是体现美国民主制度的美国联邦宪法的核心内容。美国所确立的这种民主制度,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许多特点,比如在民主选举、依法治国、三权分立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开创性和独特性。与封建独裁统治相比,有它的历史的进步性。美国民主制度所具有的许多方面的优势,是它受到世界上那些仍然实行带有封建色彩独裁统治国家的民众,包括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所向往的原因。不过,由于美国的联邦宪法是有资产阶级所制定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是以维护不平等的私有制为基础的,所以集中体现在联邦宪法中的美国民主制度,实际上仍然是一种不平等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其自身仍然存在着弱点和虚伪性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之上的宪政制度。美国是西方国家中把统治阶级的意志提升为全社会普遍意志,以维护统治阶级权力和统治秩序的典型。法律至高无上,事事有法可依,人人都用相应的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美国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在殖民地时期就开始的传统。

2、法定基本人权的内在不平等。在《独立宣言》中他们这样说:“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可言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从美国200多年的实践看,由于法定财产占有的布平等所决定,这种平等权只是抽象的理念和精神境界,只存在于经文、宣言和法律条文中,只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3、两党竞选与金钱政治。美国的选举制度一开始就把占有一定财产作为选民的基本条件,就是一种金钱选举制度,是少数富人的选举制度,很多穷人根本没有选举的资格和机会。

4、三权分立和总统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的思想,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最早提出来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和制衡,这是构成美国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特征。在三权之间,并不存在根本行的矛盾,而只有具体利益和权力的争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权力分配中总统的权力越来越大,美国已经出现了美国人最憎恶、最不愿意看到的独裁统治趋势。

5、利益集团和社会民主。利益集团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对议会、政府、法院施加影响,这就导致美国政治生活中多员得矛盾、斗争和妥协,无数的集团成为美国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门。

6、自由企业制度和管理民主。美国政府虽然凌驾于公司之上,但却以法律形式赋予公司很大的权力。在自由企业的体制下,随着政府权力扩大而扩大,随着政府权力的增强而增强。政府权力与企业权力的紧密结合,是美国管理民主的基本特征,它形成了对美国的强有力的统治和竞争力。

美国进行民主制度输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可以说,自建国那天起,美国就把自己的民主制度视为世界的“灯塔”,把自己的国度视为“新的耶路撒冷”,做着使自己的民主制度普世化、使整个世界臣服于自己的梦。美国进行制度输出的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使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都“美国化”的基础上,使美国的统治者成为整个世界的统治者,把世界变成美国的一统天下。

由于美国自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民主制度,所以硬要把它强加给别的国家,要把它普世化。一直以来,美国都把实行不实行这种体制作为判断是不是民主国家的标准,不接受美国的这种体制、不实行美国的这种体制的国家就要被扣上“专制”、“独裁”、“邪恶”、“侵犯人权”等帽子,就要通过各种手段改变这些国家的政权性质,这是一种典型的背离自由、民主和人权的霸权主义。

从今后的长远战略来看,美国民主制度输出的终极目标是俄罗斯和中国。因为谁都看得出来,依据当前的世界格局和形势,只要像控制日本那样控制了俄罗斯和中国,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的民主制度输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了真正的全球行特点。而美国制度输出所表现出来的新形势和新特征,就集中表现在这种输出的全球性和战略性。进行民主输出,仍然是美国新国家战略的核心。

美国民主制度输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资本主义的形势,也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形势,影响到各国的形势。美国民主制度输出是个涉及全球性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也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安全和利益,是对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主要威胁。

美国不顾客观条件,强行推行美国的民主制度,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只会引起它与大多数国家发生更多的摩擦,使世界更加动荡,甚至引起更多的流血、冲突和战争,而决不会按美国的意愿取得成功。美国的“美国村”梦注定要失败。

参考文献:

《美国民主制度输出》

刘国平《美国人权政治》

文化输出 篇3

电影《梅兰芳》的创作,应该说是包括陈凯歌在内的一代导演回归本土文化、挖掘民族瑰宝的一个可喜的进步。

然而,如是文化,其最根本的属性就是它的开放性。从这一点望过去,《梅兰芳》剧尚有一些不足,还有一点差距,仍嫌不够的是,这不是一部能够输出的文化产品。

在明年,《梅兰芳》能否获得多少国际大奖?我们不得而知。然而,作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梅兰芳体系,我们中国人自己却在推广中慢了、晚了、散了多时了。

综观大国崛起的是是非非,唯有那些将商品与文化一并输出的国家,才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当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历史发展机遇被我们不幸错过以后,今日中华之重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什么?

只有从这样的历史性高度,我们才能领略世界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兴旺。也只有站在为民族振兴而发力的起点上,包括电影在内的本土文化创意产业,才算是为自己找到了坐标。

莎士比亚VS蒸汽机:英国人何以复辟文化创意?

1994年,澳大利亚以“创意的国度”为目标,公布澳大利亚的第一份文化政策报告。英国此时则因为政府的产业政策未能刺激经济发展,某些产业的发展濒临危机。英国政府派团赴澳大利亚考查,回国后马上建立组织管理机制,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指导小组,首相布莱尔亲任组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1997年,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成立专门任务小组,就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把推广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方法。

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工业路径文件》中更明确地提出了“创意工业”的概念。要求政府“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而在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英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在面临国内创业环境中关键的金融及投资问题时,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出版了“Banking on a hit”手册,指导相关企业或个人如何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逐步推动完整的创意工业财务支持系统,包括以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作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务支持。英国政府的创意工业政策,是目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

英国人像押宝一样的在文化创意产业上不遗余力的作为,一点也不亚于当年资本主义在英国兴起时的兴奋。这是因为,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他们一点也不陌生。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振兴的作用与意义,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尝到了甜头。

1564年出生的威廉.莎士比亚,长大后来到了首都伦敦。和那些因为圈地运动而乡进城务工的老乡们不同,莎氏在剧院门前看了十年马车。凭借天资、积累和艺术熏陶,他不仅成为名躁一时的演员、导演和编剧,而且其笔下的36部作品,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了世界一流名著。

这个绝无仅有的例子,是只有在英国才会产生的奇迹。

将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接驳,是产生这奇迹的原因。在世界文化史上,能够在16世纪的时候就单靠文艺创作摆脱贫困进而大发横财衣锦还乡的人,非莎翁莫属。

在莎士比亚时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城市的兴起,带来剧场的繁荣,为创作提供了难得的空间。从这一点上看,梅兰芳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生不逢时了。不,所有中国的文化工作者远到屈原、李、杜、汤显祖、鲁迅、徐悲鸿……,有谁赶上了好时候?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的创作周期非常短,创作条件不好,只是为了维持一个不景气的剧院而拼命赶写、排、演,最后竟然获得了空前的票房。

对历史和现实题材進行改造,迎合观众新时期的审美倾向,创作中强调戏剧原理和艺术规律,这是莎剧成功的关键。

从莎士比亚到蒸汽机再到莎士比亚,这是一个400多年的轮回,英国人始终紧紧抓住的,是要将文化创意做成——产业。

当中国人至今还在争论“票房”问题的时候,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名言警句例如“穷且益坚…”、“破帽遮颜…”仍然不绝于耳的时候,谁还再肯定:我们中国人经济上的落后,但文化先进?

植根于农业社会主义文明之上的灿烂的传统中国文化,一定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但是,所谓国家创新,所谓民族振兴,如果没有文化创新——观念更新、思想维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文化,必须创意;没有创意就是非文化。

文化创意,必须产业化;没有效益,不能创造价值,没有投入产出比,就不是好文化。

如今,当我们在英国伦敦附近的艾汶河畔观赏莎士比亚用稿费购买的故居时,一大批不比莎翁逊色几分的中国作家浮现在脑海,只可惜最后剩下一个词:穷酸。

汉语VS中国武术:中国文化如何创意?

孔子学院的兴起,应该看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好兆头。但是,汉语能否取代英语称为通用的世界语?答案是否定的。

“日不落的帝国”当年迅速国际化的原因,特别是英国殖民主义文化以生死时速在全世界的蔓延,一是英语的普及,二是莎士比亚作品的推广。比枪炮更有力的,是文化侵略。诚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演出了历史的新场面。一些人用刀枪,另一些人用笔……”

经济振兴与文化创意,结合得越紧的地方,就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明显的时候。14—16世纪欧洲大陆上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吹响了战斗的号角。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奏。

据统计,1990-1998年中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增长6倍,文化产业机构增长35%,从业人员增长46%。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仍然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水平。199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5%,文化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员仅占总就业人数的0.4%左右。

文化落后,是最可怕的落后。而凡是文化,就是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的。所谓诗中画、画中诗,文、史、哲、经不分家,就是这个道理。

文化创意,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于是。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一个融合很多产业内容的综合性产业。要将文化创意产业看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指的不仅是上中下游的制造生产体系,更是从创作、生产、流通到消费部门的完整产业体系。

在汉城奥运会上,韩国人硬是将跆拳道推上了历史舞台。而北京奥运会却不能如愿以偿地将武术登上大雅之堂。原因很简单,因为门派、套路、战术的太复杂到没法和不好裁而只能作罢。

如果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理解,产品要适销对路,就是要简单明了,便于复制和拷贝,就像中国的饺子不能像麦当劳国际化一样,复杂的武术和汉语很难全球化。

说到创意,中国人无论是智、情商,绝不比任何人差。而说到将创意市场化卖出钱来,我们就真的是望尘莫及。

这是一个人均票房不到50美分,不过一线城市的一线影院的票价比纽约还贵的市场;这是一个本土艺人对票房基本没有影响力,很多本土艺人自我感觉却比好莱坞大牌还要大牌的市场;这是一个很多电影的投资方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和矿业,并且以提升私人生活品质为主要目的市场……,在刚刚闭幕的有众多业内重量级人物参加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易凯资本CEO王冉呈上了一份模拟的中国电影市场“招股说明书”。看似戏谑的背后,实则极为严肃地指出了中国电影业的多年积弊和畸形生态。

其实,何止是电影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家电业等成熟制造业相比,整个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无论是产业链价值链建设都是相对落后的。数据显示,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为10:1,对欧美逆差更高达100:1。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版业连温州的民营企业都不如。中国GDP规模按购买力平价为美国的一半多,而整个中国出版业的市场规模还不及一个贝塔斯曼。在个人财富上,中国作家首富不及全球作家首富罗琳的1/500。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存、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复合”转型进程中的中国社会,“饲料首富”、“钢铁首富”、“IT首富”等竞相涌现,“房地产首富”更是独占鳌头,惟独鲜有文化创意产业人士。

自己有的,不去创意。在邯郸学步中将人家的大片拿来,做不伦不类的创意,这,不是要了创意的命吗?

商品VS文化:中国文化怎样输出?

有一点已经成为共识,那就是在21世纪新经济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第五产业并是今后人类社会社会最后一次产业革命。

有学者也指出,经济发展到最后,需要思考两个东西:文化财和知识财。如何运用文化财跟知识财,去创造出更大的产业链,这是一个思考逻辑和一个商业模式。

先说思考逻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说到底是国力增强的结果。倒退30年来开它,会是什么样?而这届奥运会最成功的地方,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点是什么呢?

文化输出,是本届奥运会、不,是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好通路。先是说中国有文化,二是说这文化不朽,三是说这文化能救未来的世界,最后是说文化输出是成本最低但回报巨大的21世纪新型国家战略。

51枚金牌,高居奖牌榜之首,体育大国的风范昭然于世界。但聪明的中国人一没有欣喜若狂,二没有特别炫耀。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教诲言犹在耳,因为本届奥运会的目的已经达到——向21世纪新世界输出中国文化。

51块金牌分布均匀,全面开花。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包容性的写照,也是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诉求。而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的同样杰出的表现,在近乎悲壮的赛事里昂扬的是全人类自强不息的意志。

再说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不是行政模式,不是政治模式,不是一般的行为模式,而是制造商品的行为模式。

商品,这个概念是中国人进行创意时最容易模糊的。因为我们对它太陌生的缘故。

作品→商品→产品→产业,这个公式对于在农耕文明中侵淫太久的我们来说,不仅不会做,甚至没法想,不能想。

怎样将中国独具一格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给当今的世界?怎样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上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故事制造!

什么是故事?可口可乐有个配错药水的故事,星巴克是将一本小说的故事借用;奔驰汽车的三叉星徽寄寓了一位少女的期望,那希望的素材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七个小矮人、灰姑娘等等如出一辙;而关于伊拉克战争,关于巴菲特、关于微软帝国关于未来星球大战等等,西方人讲(编)故事的能力,就像他们在珍妮纺车、牛顿力学和麦克斯威小妖上创意非凡、毫无顾忌一样的自由奔放。

什么是故事制造?在制造蒸汽机、吉列刀片、宝洁洗发水和《大力水手》、好莱坞、华尔街和夏奈尔的同时,制造出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工业制造、IT制造和文化产品制造上讲好每一个故事,讲出一连串的故事,和着产品,掺着品牌,挟着市场,裹着顾客……硬件中的软驱,主板上的嵌入,因为它具有能够将人们对故事即精神文化产品的津津乐道和不胫而走的特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们又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它真正的路在哪里?

一个充满了故事的国度,眼下最缺乏的,却是制造故事的能力。

5000年文明的大国,只是近代落伍了。其原因中有一条,那就是我们中国人讲故事的时候,太注重“古事”而忽略“事故”,太强调“做人”而忽略“做事”,太强化“古人”而忽略“今人”,其结果是导致了一个世界上最多故事和最美故事的地方,却是事故频仍。

最近,有学者将贾宝玉与孙悟空考证为是同一个人。这种带有中国人“线性”思维逻辑的推论无论多么高明和多么的伟大,充其量还是在一个平面上做思考,而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把所有的信息都立体的全方位的和横纵向结合的进行野兽派猜想和结构主义批评。

为什么我们讲不出故事了?王麻子剪刀、狗不理包子、全聚徳烤鸭和景德镇瓷器……基本上是集体性失语;中海油兼并、联想扩张、海尔案例……总是不能好戏连连分外好看;相反,关于百度、华为裁员,关于华为过劳死和跳楼案……这些负面新闻带来的杀伤力却足以令人不寒而栗——我们不再浪漫,不再乐观,不再幻想,不再美丽,变得实际,变得贪恋,变得愚昧,被人打了七寸,就不能双向思考,就不能立体思维,就不能把理想与现实——在同一时空上加以潇洒地而不是呆板地、充分地而不是仓促地、自由地而不是役使地、快乐地而不是沉重地——结合起来。

于是,我们在追赶中忘记了我们的优势;我们把优势错当成劣势;我们对劣势缺乏辩证分析;我们把辩证分析变成了形而上学。当洋教条、洋货、洋奴们将洋故事们讲得更加娓娓动听和蔚为大观之际,正是中国制造十面埋伏和中国创造四面楚歌的时候。

一个缺乏了幽默感、风趣程度、创作力即讲故事能力的民族,她将要面临的危险,绝不是故事本身那么的简单。向来强调以柔克刚的、主张棉里藏针的、擅长巧夺天工的和善于妙趣横生的世界级“故事大王“,怎么就在奧运会来了的时候、在中国制造横扫全球的时候、在中国股市上映历史传奇的时候,在中国崛起进入最关键的时候,竟然要被猪肉涨价、台海危机、男足落败和拉萨暴乱等搞得找不着北,竟然缺失了我们曾经引为自豪的故事制造能力?

文化,如果不能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前提,它的属性,怎样点击?而文化,当它被金钱和物欲抽去了灵魂,它的CPU,怎样激活?

当前是文化输出的最好时机 篇4

首先, 虽然金融危机正在肆虐全球, 但中国在2008年依然保持了8%的GDP增长, 中国会继续得到全世界的瞩目, 中国文化自然也就成为热点。其次, 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发展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李连杰、成龙等功夫明星在好莱坞的成功发展, 比如有些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等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日益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如金山的网络游戏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海外市场都获得海量玩家的喜爱, 特别是我们剑侠系列的网游, 对于普及中国武侠文化、深化境外网民对中国武侠的了解程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又如《反恐行动》, 在国内尚未进行开放性测试时, 便已远销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省, 并在当地形成“反恐热潮”。目前, 《反恐行动》是东南亚地区最流行的FPS游戏之一。其他国内网游企业也正在逐步走向海外, 将中国的武侠文化撒播到世界各地。

尽管金融危机给各行业都带来了一定影响, 但网游行业受到的影响却并不明显。从国内几家网游企业公布的财报数据看, 网游产业并没有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目前, 国内网游企业的发展势头也非常不错。金山软件目前不会裁员也不会减薪, 我们会努力承担企业尤其是民族企业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 我们的资金非常充裕, 并且一直是处于持续盈利的状态。虽然金融风暴肆虐, 但我们依然主张不裁员、不减薪。金山软件目前有2200多人, 其中55%为研发人员。预计到2009年底, 金山员工人数将达到2700人的规模。今年, 我们的北京、珠海公司都将搬进新的办公大楼, 将给员工提供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于加大政府对民族网游产业的扶持, 个人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网游不应该被看作是洪水猛兽, 娱乐需求是人的天性, 网络游戏只是其中的一个载体而已, 对于网游应给予更多的宽容。除了加强行业自律之外, 国家相关机构更要加强监管, 不能让个别色情、暴力作品破坏了整个网游市场的健康成长。只有这样, 民族网游厂商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第二, 私服、外挂的肆虐, 扰乱了网游行业的整体生态平衡, 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还有所缺失和滞后, 希望能加快相关方面的立法。第三, 在国际化拓展方面,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组织与国际同行的考察、交流与合作, 而不仅仅靠企业自己去摸索。在这一点上, 韩国政府在组织文化输出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文化输出 篇5

文章着重讨论了Swain的语言输出理论,针对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输入与输出不平衡的现状,提出在精读课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输出训练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语言能力平衡发展的`基本途径,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精读课中加强口头输出训练的具体方法.

作 者:赵丽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6)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输出   精读教学   口头输出训练  

从文化输出看中国品牌走出去 篇6

年底又到了各大影片发力冲击奥斯卡的时刻了,不论影片的国籍、形式、主题是什么,似乎只有拿到了奥斯卡,才能表明一部影片真正虏获了主流的芳心。中国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坐拥2.13亿美元全球票房华语片最高纪录,在第7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可以算作一次中国文化成功走出去的典型。

《卧虎藏龙》的过人之处在于淡化文化隔膜,用西方电影手法拍出中国精神,而这所谓的中国精神的内在,其实是西方与东方价值观中共通的普世价值,和“入乡随俗”是一个道理。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入乡随俗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内容为王。不只是电影,任何品牌传播,创造能够与当地目标受众产生共鸣的内容,是成功的根基。当需要开始进行品牌沟通与传播的时候,就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社会状况,真正了解到隐藏在文化下面真实的需求,并且回避敏感的问题。其中,回避与当地文化相冲突的元素是最基本的要求。麦当劳曾经试图打入中东市场,把沙特阿拉伯国旗印在在它的快餐包装上。麦当劳不知道国旗包含《古兰经》,伊斯兰宗教认为扔掉具有《古兰经》中单词的行为是亵渎神明的。这个失误导致公司损失数百万美元来更换包装,本土化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寻找东西方文化与价值中共通的东西,并予以诠释,则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在《功夫熊猫1》里阿宝是只学了点中国文化皮毛的熊猫,在中国引起了很多争议。《功夫熊猫2》深入到人物角色上的中国文化传统和性格特征。片中,阿宝在得知自己不是鸭爸爸的亲生儿子后,经历了一段迷惘期,鸭爸爸甚至绝望地认为儿子不会再回到他身边,但最后阿宝还是回到鸭爸爸身边,见面第一句便说:“你就是我的爸爸”,还一把将鸭爸爸紧紧地拥在怀里……“亲情”在这部好莱坞动画大片中被温暖地展现出来,也借此获得了更多中国观众的认可。

其次,寻找合适的、熟知当地文化和市场的合作伙伴,是帮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迅速熟悉环境,掌握当地的文化与价值偏好,从而创作出获得当地受众共鸣的内容的最好办法。迪斯尼原创出品的青春歌舞电影《歌舞青春》系列在全球100个国家翻译成30种语言,吸引了全球近3亿青少年观众。它不仅是迪斯尼最成功的品牌之一,更是近年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音乐和电影品牌。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迪斯尼并没有采用以往直接翻译并配音的办法,而是聘请了目前唯一活跃于欧美歌剧、戏剧舞台及电影界的著名华裔导演、编舞陈士争先生指导中国版的《歌舞青春》。并宣布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和华谊兄弟联合制作推出中文版《歌舞青春:中国》。迪斯尼希望借由音乐这种跨国界文化的魅力,迈出其亚洲本土化的步伐。

第三个关键点,就是要分析当地市场、定位目标受众,掌握目标受众的需求偏好与价值取向。并且针对定位,结合当地市场风向与热点话题,推广品牌。《卧虎藏龙》在海外市场定位了5个不同的观众群:艺术影院的观众、年轻人、女性、武侠片爱好者和外国电影爱好者。2000年5月,《卧虎藏龙》率先在夏纳国际电影节推出,然后纽约、多伦多等及其他的电影节也出现了《卧虎藏龙》的身影。参赛的影片会在观众中产生更多、更大的影响,对于电影的宣传起到许多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营销团队还发起了针对女性、武侠片爱好者的目标观众群进行名人口碑传播。通过筹备多达8场的电影试映会,邀请了CNBC频道《扬声器》节目主持人、女子篮球明星、著名时尚主持人、“武当派”吟唱演唱组等娱乐与传媒界的人士亲自参与观摩影片。这些嘉宾首先被影片吸引,他们不但了解了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社会压力,更能强烈地理解片中女主人公对自由、平等、自我解放的追求。凭借着名人的光环效应与口碑传播影响力,使美国公众在接受“玉娇龙”的同时,也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欲望。

上述案例暗含了中国品牌海外传播的核心——一个品牌或产品与人之间的契合点——具有普世价值观的核心价值。总而言之,入乡随俗,不是要把东方文化变成西方的,更不是让我们变成对方,而是发掘出我们的民族文化、企业文化中,能为地球上每一个人所理解的共同价值,引发深刻的共鸣,才能深入地建立品牌的认同。就如优衣库这样的品牌可以树立在以时尚著名的纽约第五大道,不是因为它从哪里来,而是它所强调的“衣服是配角,穿衣服的人才是主角”的品牌主张所代表的直击每一个热爱时尚的人的心灵的着装理念。

文化输出 篇7

中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应是双向、平等、双赢的。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平衡文化交流的逆差成为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1]。用英语输出中国文化即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受文化影响又反映文化。[2]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的教育。[3]可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片面强调目的语的文化输入,忽视母语的文化输出造成大学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非常普遍。基于Byram提出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因素:态度、知识和技能[4],我国大学生英语输出中国文化的交际能力弱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培养中国文化重构与输出能力的重要性认识模糊;学生对本土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表达本土文化的英语语言知识缺失;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技能薄弱,遇到难题的解决能力不够。因此,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开设中国文化渗入的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培养中国文化表达与传播的语言与交际能力尤为必要。

二、基于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培养的后续文化课程

目前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而相关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研究较少;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研究目前已卓具成效,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等课程研究较多而针对提高中国文化输出力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证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对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大量形式多样化的中国文化信息的导入对培养英语跨文化输出能力的效用进行剖析,以期对外语文化教学有所启示。

(一)教学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的受试为湖南省某高校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公共选修课程40名大二下学期本科生,学生在选修该课程前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培养英语跨文化输出能力的教学实验期为10周,共20课时。教学内容涵盖中国哲学和宗教思想、文学与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节日名俗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建筑艺术、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专题。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中国文化英语输入,提高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对中国文化英语输出的能力。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创建多模态的自主学习与课堂文化对比、文化知识归纳整合与文化视听材料赏析等授课方式结合的文化输入教学环节,以及小组专题讨论、虚拟文化交际活动、中国文化舞台剧等结合的文化输出教学活动。该课程的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课堂各种活动参与占课程总评的40%,考察学生中国文化理解能力、中国文化输出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笔试测试成绩占60%。

(二)教学效果讨论

该课程测试中的汉译英文化翻译题得分显示,学生较之选修该课程前,对本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学生普遍反映对中国文化特色词句的解释与翻译对文化输出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观看BBC等拍摄的中国文化纪录片使学生理解整合中国文化的同时,能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这种陌生化视角的文化体验对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很有益处,但教师在观看之后的文化知识点梳理与语言讲解非常重要。经典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语阅读报告撰写训练了学生的文化思辨写作技能。学生参与度最高,反响最好的是学期末的中国文化舞台剧表演,此项活动也是最考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重构母语文化的能力,学生通过古代寓言故事的英语表演等多种多样的舞台剧表演表现了一定的文化创造力。

三、优化中国文化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

首先,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出的英语能力培养目标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母语文化素质,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较丰富,但真正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能够进行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为数不多。其次,作为文化导入的课程应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坚持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形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最后,作为选修课程,受课时与班级人数限制,为保证更好的学习效果,应构建动态开放式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形式,促进自主学习优化学生的文化结构与质量。

摘要: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后续文化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多样化的中国文化信息导入与输出活动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国文化输出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4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

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输出的研究 篇8

(一) 必然性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根据孙太群, 黄远振 (2009) 的统计, 全球有45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35%的人讲英语。英语是联合国最主要的工作语言, 75%的电视节目使用英语, 80%的互联网信息用英语传播。英语的世界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 英语的国际化加速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本土化进程。世界各地的英语构成了英语的变体, 形成了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内圈英语。作为昔日英国殖民地的美国, 发展了独特的英语表达方式和词汇, 成为了独立的美国英语, 与作为母体英语的英国英语相抗衡, 甚至其影响力超过了英国英语, 以“美国英语优越论”代替了“英国英语优越论”。 (庞秀成, 2008) 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主要外语的国家和地区, 也形成了本地化的变体, 如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南非英语等外圈英语。中国英语就是在英语成为全球化的语言、世界英语变体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下, 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与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英语变体。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英语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 界定

从1980年葛传槼先生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开始, 中国的外语界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的定义、定位及其和标准英语的关系。汪榕培 (1991) 认为中国英语是“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 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 (1993) 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 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 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多手段进入英语交际, 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句式和语篇。在此基础上, 贾冠杰等进一步指出, 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 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从以上三个颇具代表性的对中国英语的界定的分析不难发现, 中国英语具有规范性 (以标准英语或称规范英语为核心) 和中国特色 (具有中国特点的表达方式) 两大特点。前者是决定了中国英语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前提条件, 而后者则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在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下, 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特点”无疑对建构中国的文化身份、促进中国文化的输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时至今日, 对中国英语的研究焦点从最初的对中国英语的界定、定位逐渐转向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 从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等层面研究中国英语, 其中不乏对中国英语的实证研究 (文秋芳, 2003;王昀, 2007;兰军, 2010) ,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英语的发展。

二、中国英语与中国的文化身份

(一) 文化逆差―中国学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早在2004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曾撰文呼吁“在‘全球化’与后殖民地的世界语境中, 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 否则中国文化就会被西方思想所淹没” (2004:5) , 并提出“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是基于世界主义并应对这一问题的策略。由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媒体对中国的不利宣传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交流出现了严重的逆差和入超。根据王岳川先生的统计, 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 而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著作仅几百册, 这个数据虽然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中西翻译著作出现了巨大的文化逆差。另一方面, 由于英语世界化、国际化的优势,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积极性, 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母语危机和文化危机。一些学习英语的人不懂得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出现了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在中西文化交流中, 我们传统的文化受到了威胁, 中国的文化身份正在被扭曲, 更有甚者, 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刻意宣传中国威胁论, 任意曲解中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文化身份, 其国民就会慢慢地失去文化认同, 从而丧失民族的凝聚力。 (王岳川, 2004) 因此, 中国的学者必须关注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

(二) 中国英语―中国文化身份的构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 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中国英语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事物和概念, 其语言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以其规范性和中国特色性,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中, 建构着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例如, 与时俱进 (keep pace with times) 、吃大锅饭 (eating from the same big public pot) 、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等在表达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程中, 既符合英语的基本规范, 又与中国的国情密切联系, 在英语全球化的过程中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身份。

三、中国英语与中国的文化输出

(一) 中国文化输出的呼声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随着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 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交流在中国的成功举办,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中国人正从各个方面有效地进行着文化输出:210所孔子学院在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立, 以其形式多样的汉语及汉文化推广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 关注中国文化, 也使得更多人开始学习中文, 出现了汉语热。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以汉语作为媒介的中国文化的输出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中文或汉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是非常边缘的, 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存在的。王岳川教授在提出“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时”曾说:“中国再也不能等着西方来发现, ‘发现主体’不再是传教士、不再是西方, 而是我们自己”。因此, 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西方的汉学家来发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而要积极主动地将中国的文化精品推向世界。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标志, 在文化输出时的作用举足轻重。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必须有语言媒介。目前, 虽然学汉语的人逐渐增多, 但汉语的全球化尚不具有可能性, 只能用英语的形式来输出中国的思想文化。正如王宁 (2009:17) 所说:“我们要想使得中国人的人文社会科学迅速地进入国际前沿, 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暂时借助于英语的中介。”他认为, 在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的时候, 即使用的是英语, 但话题的内容和观点却是中国的, 即本土的, 这会更有效地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全世界, 从而使中国的人文学者在国际论坛上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强劲, 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 中国英语―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

目前, 中国英语尚处在发展阶段, 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在世界英语大家庭中尚未像其他英语变体那样被广泛地接受。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加强, 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 中国英语也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媒体上。这些中国英语通常采用拼音加注释、直译或直译加注释的方式, 具有典型的汉语特色。再者, 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具有充分的可理解性和交际功能, 例如作为国际主流媒体之一的BBC在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时, 频频使用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英语, 天宫一号 (Tiangong 1) , 中国宇航员 (taikonaut) , 等等。因此, 中国英语是除汉语之外, 中国文化输出的最好的辅助语言媒介, 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

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文化, 但目前的文化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文化失衡现象, 导致很多学习英语较长时间的人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因此, 提高中国人, 尤其是英语学习者对中国英语的认识, 以中国英语为载体, 传播中国文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准确的英语表达才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中国文化的输出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还需加倍努力, 利用彰显中国文化身份的中国英语坚持文化的可持续输出, 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摘要: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英语变体, 其出现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国英语以其规范性和中国特色性,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中, 建构着中国人的文化身份, 并以其可理解性和交际功能, 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英语,文化身份,文化输出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嬗变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2]贾冠杰, 向朋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5) :11-12.

[3]兰军.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2010 (2) :190-193.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3 (4) :18-24.

[5]庞秀成.翻译的文化视角与辩证思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6]孙太群, 黄远振.论中国英语与英语教学本土化途径[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3) :134-137.

[7]王昀.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7 (3) :60-62.

[8]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文化输出 篇9

关键词: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文化输出

20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一直处于单向的输入状态, 西方文化涌入中国畅通无阻, 而中国文化却很难到达西方, 林语堂以其独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成功地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闯出了一条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新路。1937年, 林语堂写出了《生活的艺术》, 以随笔的话语形态, 抒发对日常生活, 对人、事、物的观感, 探讨生命、心灵的价值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进而评论周遭, 乃至于整个社会。《生活的艺术》一出版就被美国每月读书会选为1937年12月特别推荐书。这本书在1938年成为全美最畅销书, 连续五十二周高居美国畅销书榜首。批评家推崇此书, 一般读者更是争相抢购, 《生活的艺术》一时成了美国人人生的宝典、生活的指南。由此, 美国还出现过许多“林语堂迷”。林语堂以其成功的文化输出策略在美国创造了传播中国文化的神话。

一、选题适合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

作为一个传播者, 林语堂在传播中国文化时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从小学、中学、大学进的都是教会的学校, 使他一开始就熏陶在中西两种文化之中, 多年旅居海外的特殊经历更使他深谙西方文化和精通英语。从1928年起, 林语堂就在当时上海英文报刊《中国评论报》、《天下月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文化, 引起英语国家学术界的注意。1933年, 林语堂曾受美国作家赛珍珠之约写《吾国与吾民》,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1935年在美国出版深受美国人的青睐。而《吾国与吾民》一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是“人生的艺术”这一章, 因为它让美国读者发现了什么是真正和更有意义的人生, 在遥远的中国竟有这样艺术地生活着的人们。可惜林语堂在书中没有展开。美国读者非常希望看到一本全面论述“艺术化人生”的著作。出版商华尔希将读者的意见反馈给林语堂, 希望他能写这样一本书。华尔希说:“到底中国人如何艺术地生活, 如何品茗, 如何行令, 如何观山, 如何玩水, 如何看云, 如何鉴石, 如何养鸟、赏雪, 听雨、吟风、弄月, 这可能是美国读者最感兴趣的地方。”[1]而且“许多读者欲观此中底奥及一般吟弄风月与家庭享乐之方法”。[2]林语堂觉得华尔希的话很有道理。因为现代文明突飞猛进, 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便利, 但同时肺腑的心灵和精神慢慢掏空了, 比如宁静、和谐、知足、谦和、仁慈、善良、幽默、快乐、美丽、想象力等越来越少, 而焦虑、冲突、贪婪、狭隘、残忍、绝望、功利主义却越来越多。人类越来越远离丰富饱满和快乐幸福的人生。他们希望能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林语堂放弃他打算翻译中国古典小说的计划, 开始《生活艺术》的构思和写作。

由此看出, 林语堂的选题恰好是西方读者所期待的, 适应美国读者的阅读需要, 所以一出版就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

二、站在西方现代文明的立场对中国文化加以取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浩如烟海, 林语堂只撷取西方读者最感兴趣的部分来写, 从生活的艺术这一视角去展示中国人悠闲的人生哲学和浪漫的情感方式。

林语堂在自序中这样写:“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 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 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 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 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3]在书中林语堂传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理解, 他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一个民族产生几个大哲学家没什么稀罕, 但一个民族都能以哲理的眼光去观察事物, 那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怎样, 中国这个民族显然是比较富于哲理性, 而少时效性, 假如不是这样的话, 一个民族经过了四千年专制的高压, 那是早已不能继续生存了。”[4]由这种认识出发, 林语堂把中国人的哲学概括为“抒情哲学”“闲适哲学”, 很显然, 林语堂所强调和选择的是中国人的非功利性、达观精神、热爱生命善于享受悠闲等人生态度。《生活的艺术》共有十三章, 在第六至第十三章中, 林语堂在对人类人生作宏观分析的基础上, 用大量篇幅着重对人的几种具体享受作微观的论述, 指出人生的、家庭的、生活的、大自然的、旅行的和文化的这些享受是人的一种本能的生存需求。在书中林语堂还选取那些具有个性、自由率真的人物。如白居易、苏东坡、感觉敏锐, 通畅世故的涨潮;耽于逸乐的李笠翁;乐观风趣的快乐主义者袁子才, 谈笑风生, 热情洋溢的金圣叹——这些人都是脱略形骸不拘小节的人。这些人因为胸蕴太多的独特见解, 对事物具有太深的情感, 因此不能得到正统派批评家的称许。但他们的我行我素的自由精神是林语堂所欣赏的。

《生活艺术》的另一个写作目的“我也想以一个过着现代人的现代立场说话, 不仅以中国人的立场说话而已;我不想仅仅做古人的恭敬的翻译者, 我只是把我个人吸收进自己现代脑筋里的东西表现出来, ”[5]“林语堂的现代观点, 当然是在接受了20世纪现代西方教育并消化了中国文化精神之后所形成的。他对中国文化的阐释既是用今人的目光阐释古人的智慧, 也是为了迎合现代西方人的口味, 这就比较有利于中国文化走进现代西方社会。同时写此书也是为现代西方人, 或者说是他本人, 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生活方式”。[6]

林语堂的理想生活是享受快乐的人生, 而能否真正快乐地享受人生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明慧达观的人生态度, 而不在于各种快乐的形式。他说:“观测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之后, 我得到一个结论: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 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 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 丢开功名利禄, 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 放荡不羁的爱好, 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 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7]因此, 在书中大量探讨人如何才能快乐地生活, 设想了许多动人的生活方式, 如《日常的娱乐》、《言志篇》、《有不为》等, 也有一些散文具体描写了令人喜欢的生活情景, 如《庆祝旧历元旦》、《动人的北平》、《买鸟》、《我的图书馆》、《谈海外钓鱼之乐》等文章就是对生活真义的充分肯定和细致吟哦。

表面上看, 《生活的艺术》只是《吾国与吾民》一书最后一章内容的扩展, 但其实却不然。林语堂在新的时空和背景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新的理解和概括。林语堂针对现代人尤其是西方人讲究物质、技术, 追求效率, 忽略人的精神状态, 忽略人生和人类幸福的状况, 介绍中国古代生活的艺术, 强调自然、中庸、快乐和幸福等, 医治人类心灵的病痛和创伤, 使《生活的艺术》一书具有自觉性、超越性和广大和深入的人类关怀情怀。

三、在集体日常生活中让西方人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写作《生活的艺术》时, 林语堂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不做一般意义上的说理、论证和逻辑推论, 更反对空幻的哲学思辨, 认为文学应接近人生, 而不是把自己拴在哲学的马车上。正如学者李勇所说的, 在《生活的艺术》中, “林语堂放弃了对中国文化的抽象描述, 而是进入了文化文本之中。因为文化是一种具体的实践, 而任何文化的总体的描述都是虚妄的。要消除文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解构的策略在于具体地体验文化文本。文化就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民族事务和日常生活之中, 这就是文化的文本。因此, 了解一种文化, 只能去阅读这种文化的文本。”[8]

当林语堂对西方人讲述中国人的生活艺术时, 他是通过中国人喝酒、品茶、养花、赏画等具体生活的描述, “让西方读者放下抽象的优势文化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喝酒、品茶、赏花的乐趣, 体验坐在椅中的悠闲”[9]。比如林语堂是这样介绍中国的茶文化的, “那么茶是象征着尘世的纯洁的了, 从采摘, 烘焙, 储藏, 一直到最后的冲泡和饮喝, 在需要最清洁的手法, 油腻的手或油腻的杯, 稍有一点不洁净便是以轻易把喝茶的雅致破坏无余。因此, 喝茶的享受, 最宜在眼前没有奢侈的东西, 心中没有奢侈的环境中。”[10]这种悠闲生活是中国文化的美, 林语堂通过笔端将其传递给西方人, 使西方人认识并接受东方文化, 而这正是林语堂的传播策略。正如林语堂所说的除了“赏花弄月之外, 还有中国诗人旷怀达观, 高逸退隐, 隐情潜兴, 涤凡销愁之人生哲学在焉, 不说老庄, 而老庄之精神在焉, 不谈孔孟, 而孔孟之面目在焉。”[11]

林语堂的写作以最底层的人最基本的情感作为自己写作的出发点。他说;“我没有受过学院式的哲学训练, 所以倒反而不怕写一本哲学书。——我始终徘徊于哲学境界的外面。这倒给我勇气, 使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下判断, 思索出自己的观念, 创立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一种孩子气的厚脸皮, 在大庭广众之间把他们直供出来;并且确知在世界另一角落里必有和我同感的人, 会表示默契。”[12]从普通人的生活立场出发的, 在他们最普通最平凡的地方发现优雅、真诚和乐趣, 并把它告诉给读者。他要让那些普通人明白, 在忙碌的工作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生活领域不可忽视。他说;“我的理论根据大都是从下面所说这些人物方面而来。老妈子黄妈, 她具有中国女教的一切良好思想;一个随口骂人的苏州船娘;一个上海的电车售票员;厨子的妻子;动物园中的一只小狮子;纽约中央公园里的一只松鼠, 一个发过一句妙论的轮船上的管事人;一个在某报天文栏内写文章的记者——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13]

这些处于边缘的非主流人物事物成了林语堂的话语中心, 林语堂置身其中, 发出他们的共鸣, “使西方读者产生了林语堂在跟我说真心话的感觉。接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一旦解除, 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便悄然进入西方人的生活视野”。[14]

四、用中西文化融合立场传播中国文化

《生活的艺术》原先是以批评西方文明为立足点, 将中西两种文化对立起来, 这与林语堂的写作初衷不相吻合, 也失去了深入浅出和从容自若的心态和笔调。林语堂就毁掉已经写好的二百六十多页书稿, 重新确立新的坐标:中西文明殊途同归, 人心同理。二者都有崇尚自由闲适人生的愿望, 都有克服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而走向健康的努力。王兆胜先生认为,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林语堂能站在更广大的背景上来看取中外文化”。[15]

林语堂善于在不同文化间进行转译和置换, 在《生活的艺术》中, 林语堂不仅把中国文化介绍, 转译过来, 而且将它放在世界理想文化的坐标中, 与其他各国文化进行比较, 试图在人类共同的价值原则下, 看到其独特性和价值意义。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 林语堂通过东西方哲学、文化、民族特点等的横向比较, 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同与异。如林语堂用现实感、梦想、幽默感和敏感性的多少来分析中国人, 也考察外国各国人, 他得出了下面的公式:

现三梦二幽二敏一等于英国人

现二梦三幽三敏三等于法国人

现三梦三幽二敏二等于美国人

现三梦四幽一敏二等于德国人

现二梦四幽二敏一等于俄国人

现二梦三幽一敏一等于日本人

现四梦一幽三敏三等于中国人[16]

他还说:“中国近年也屡见复古的思潮。盲目拜外, 固然不是, 一味复古, 一无是处。在这一点, 更需要对于儒道释有真知灼见的学识。儒家的中心思想, 必须找到, 始可以谈到中国固有的文化。尤其要与西方比较之下, 权其轻重, 知其利弊, 弃其糟泊, 取其精华, 得一哲学条理, 然后可谓学者的批评态度, 然后可合大伙之风。”[17]比如他认为中国女子和西方女子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若能互相取长补短会更加可爱, 也更符合其本性和理想。而现在中国女性盲目向西方学习, 原本静和的性格荡然无存。

在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时, 林语堂还尽力突出中国文化的长处, 这就能吸引西方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兴趣和认同。他说, 中国的民族思想在种族上和西方人截然不同, 在历史上又与西方文化隔离, 因此西方人在中国民族思想这种地方, 自然会找到一些对人生问题的新的答案, 还有可能找到一些对人生问题的新的探讨方法或新的论据。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天生一半道家主义者和一半儒家主义者。中国思想上最崇高的理想, 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 也能够保存原有快乐的本性的人。人类生于真实的世界和虚幻的天堂之间, 所以把道家的现世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调和起来, 走中庸之道, 是最为理想的人生之道。”[18]林语堂的作品将西方人的目光引向中国, 让他们能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发现对他们有益的东西, 弥补西方文明之不足。

总之, 《生活的艺术》是站在西方现代文明这一立场, 基本写作策略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近情”、“随意”、“享乐”等内容, (集中在老庄哲学和儒家中庸之道上) 补救西方及其文明之弊端。是站在文化融合的立场上来介绍和倡导中国文化, 因此, 林语堂的写作立场明显带有世界主义因素, 其价值指向是具有整体性和抽象性的人类, 而他所提倡的“近情”、“随意”、“享乐”等中国传统文化, 顺理成章地成为构建理想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语堂以他独特的方式向西方世界阐释东方文明和中国文化, 为中西文化搭建沟通的桥梁。他独特的文化传播策略拓展了东西文化交流之路, 为后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2]万平近.林语堂评传[M].重庆出版社, 1996 (3) :232, 2452[1][2]万平近.林语堂评传[M].重庆出版社, 1996 (3) :232, 2452

[3][4][5][7][12][1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 (6) :1-5.[3][4][5][7][12][1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 (6) :1-5.

[6]陈才亿.脚踏东西文化评说宇宙文章—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观及其在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传播[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3 (4) .[6]陈才亿.脚踏东西文化评说宇宙文章—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观及其在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传播[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3 (4) .

[8][9][14]李勇.边缘的文化叙事-林语堂散文的解构性[M]//子通.林语堂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 (1) :436—438.[8][9][14]李勇.边缘的文化叙事-林语堂散文的解构性[M]//子通.林语堂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 (1) :436—438.

[10]林语堂.谈茶与友谊[M]//生活的艺术.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195.[10]林语堂.谈茶与友谊[M]//生活的艺术.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195.

[11]林语堂.关于《吾国吾民》[M]//万平近.林语堂论中西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166.[11]林语堂.关于《吾国吾民》[M]//万平近.林语堂论中西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166.

[15]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M].北京出版社, 2005:125.[15]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M].北京出版社, 2005:125.

[16]林语堂.一个拟科学的公式[M]//生活的艺术,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 (6) :9.[16]林语堂.一个拟科学的公式[M]//生活的艺术,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 (6) :9.

[17]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自序[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 (6) :6.[17]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自序[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 (6) :6.

文化输出 篇10

地方高校办学者要有传播地方文化的责任意识, 要有世界眼光, 坚持对内传承与对外输出并举, 超前谋划, 顶层设计, 统筹安排, 将文化传承与输出融合到自身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中去。

一、 地方院校传承、输出地方文化的可行性

1. 天时之利。

由于地方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教育功能, 其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地方文化具有地方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优势, 如果裁剪得当,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 能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 2012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他还要求 “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 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

2. 地利之便。

相当多的地方高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英才辈出、人文荟萃, 精神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地方高校坐拥地利之便, 可以从中汲取精神文化营养。

3. 人才高地之利。

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的“文化高地”和“文化森林”, 聚集了区域内众多专家学者, 有能力担当起地方文化传承与输出的重任。这些专家学者中很多人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 熟悉脚下的地方文化土壤, 热爱并乐于传授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 地方院校的学生即教育受众大多来自本乡本土, 耳濡目染之下, 对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英雄人物事迹有一定了解, 他们也乐于接受并输出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

4. 特色学科之利。

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有一部分本身就来源于地方文化中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其特色学科和地方文化紧密结合, 互为依托, 相得益彰。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完全有能力发挥自身优势, 反哺地方, 为繁荣地方文化作出贡献。

二、 地方院校传承、输出地方文化的教学安排

要想将地方文化传播大业实实在在地做好, 地方高校必须结合课程教学去进行, 将地域文化内容灵活地穿插于某些课程内容中去。被植入课程应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考核评价等多方面体现地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通常, 人们会首先想到思想品德课作为被植入课程, 然而一个更具创新性、更具操作性渠道是外语教育渠道——大学英语课。据笔者所知, 一般地方高校的思想品德课占7个学分, 开课跨度一学年, 而大学英语课占16个学分左右且时间跨度是两年4学期, 后者显然在时间上更宽裕、更有可操作性。此外, 后者的课程性质更接近文化素质教育, 与文化更具兼容性。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 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1] 。最重要的是, 通过外语课来学习地方文化知识, 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文化交流, 方便文化输出。

1. 教学目标。

结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将地方文化课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了解、传播地方传统文化的能力, 能用中、英文口头简述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 根本目的是达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双赢局面。地方文化是本质内容, 英语是形式, 可促进外语学习更言之有物, 更有现实意义, 满足文化传承这一特殊用途的需要, 也能避免一味地注重英语基础学习而产生的懈怠感[2] 。

2. 课程设置。

一是将地方文化内容融入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阅读课和听说课中, 二是将它融入提高阶段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中。目前, 英语阅读教材每单元由2~3篇的西方特色明显的文章组成, 可将其中1篇选编成中国地方文化知识内容。或者, 原有的阅读教材不变, 另编一册中英文对照本阅读教材, 侧重介绍典型的地域特色文化。同样, 选修课也可以兼顾中外文化的知识内容。这样既可满足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兴趣, 也不耽误他们学习英语。

3. 教材建设。

从地方文化品牌的外译和输出入手, 组织师资力量编写一本或一套中英文口袋书, 将本地的历史、民俗、戏曲、名吃、特产、旅游、主要产业等相关称谓精心译成英语, 推动本地的街牌、路巷、游地、旅店、食谱、市场、游园等相关名称的双语化。还可翻译一些地方史志、古籍, 以激活传统文化价值, 使其能古为今用。选材时, 要特别注意“让英雄主义文化走出去”[3] , 要大方地展现优秀的英雄主义题材类作品, 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4. 考核评价。

地方文化课不用单独考核, 但要将考核内容嵌入到大学英语考核过程中去, 要求学生平时参与英语课堂涉及中外文化方面的讨论、回答问题和完成口头报告;英语试卷考查要涵盖本土文化内容即可。目前, 若对学生没有一定形式的考核要求, 本土文化学习肯定会不了了之。

除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外, 外语、外贸专业学生在外输出地方文化方面的责任更大, 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外语翻译能力, 以笔头方式传播本土文化。

三、地方院校传承、输出地方文化的科研措施

1. 创办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刊物或在学报设立地域文化特色栏目。

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蕴藏及自然资源。 通过创办特色刊物, 挖掘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 整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开发研究出新的文化生长点。一本地方鲜明的学术刊物是吸引专业人才、促进专科建设的良好平台, 亦是对外文化输出的特色窗口。若暂时不具备办刊条件, 可利用学报构建地域文化特色栏目, 促进地域文化传播。许多地方高校学报开设了以地方山水、文化遗址、文学名著、历史名人研究等为特征的地域文化特色栏目, 对地域文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 创建地域文化研究基地, 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利用人才高地和地方特色专业优势, 地方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研究基地和研究机构, 吸纳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志同道合者共同进行本土文化的发掘、抢救、修缮、保护和研究工作。其成果将成为上述特色刊物或栏目的源头活水。

3. 开展学术交流, 弘扬并输出地方文化。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专门的研讨会或学术论坛, 交流学术成果, 发现新的研究路径。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展示具有地方特色乃至中国特色的文化成果, 实现“走出去”战略,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相信, 最乡土的可能是最世界的, 最个人内心的也可能是人类千古共通的。地方高校师生应主动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宫等场所宣讲文化研究成果, 这样也对青少年起到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4. 促进优秀成果转化, 为地方文化传承注入持久动力。

创立科技成果网站、举办科技文化节, 拓展渠道, 宣传本校的科技文化成果。 与相关行业或企业合作, 寻求投资。可推行无形资产入股组建企业的做法, 使学校无形资产拥有者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进一步促进教师们不断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促进文化成果转化。例如, 出版、发行中、外文地方文化口袋书, 设计、创作具有地方文化元素特色的城市雕塑, 设计、制造地方传统服饰等等。当精神产品转化国、内外消费者需要的物质产品时, 不仅产生经济效益, 而且将拓展文化的传播方式, 产生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四、地方院校传承、输出地方文化的服务措施

1. 建立服务体系, 保持沟通顺畅。

建立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协作组织和基地, 使高校与地方之间有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渠道; 建立密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平台, 可以让高校能切实关注当地文化发展的问题和需要, 也使社会及时、充分地了解学校的科研与学科的发展, 增加文化科研成果的社会认知度。与相关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旅游部门、企业等保持常态联系。

2. 直接参与地方文化活动, 传播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提供了用武之地。其中既包括城市乡镇文明建设活动、直接而广泛的文体活动, 也含有各种文化项目的研究活动。地方高校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需要, 有选择地参与地方文化建设, 在促进地方文化发展的同时, 使自身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 更多地赢得地方政府的支持[4] 。学校还应鼓励师生与社区紧密联系并实现良性互动。 艺术专业的师生可参加地方组织的针对国内外观众的文艺活动;外语 () () 专业的学生可担任外贸活动、国际体育赛事的志愿者;规划设计专业的专家可参与所在城市的规划工作等。

3.开放校内文化资源, 俯首甘为人梯。

校内文化教育基地及研究基地在教学、科研之余应定期向社会开放, 供有关人士学习、研究之用;人文社科平台向社会开放;学校图书馆里关于地方文化的专用资料也应与社会共享;召集文化专题研究会时不妨邀请地方职能部门参与研讨, 让社会及时了解最新研究成果;特色刊物或学报专栏应为地方特色行业或企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或创意支持。

4. 培养师生地方文化输出能力, 增强文化渗透力。

目前, 中国品牌的国际认可度还不高。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优秀地方文化并没有随着产品出口而走出国门, 文化附加值低, 国际语汇少, 文化渗透力弱。针对此困境, 地方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输出意识、强化地方文化认知能力、提高地方文化翻译能力[5] 、拓展地方文化输出渠道。文化是不断交流演化的, 没有交流, 就会落后。各种形式的国际音乐节、美术展、影视作品展、服装节、创意大赛等都是高校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极好平台。此外, 要重视招揽人文社科类的海归人才, 利于中西文化碰撞之后的创新、融合, 从而推动地方文化走向世界。鼓励教师、学生从事文化产业, 开发文化产品, 以文化产品的出口带动地方文化输出。文化产品是精神、思想、审美能力、情感活动的产品, 主要生产要素是人的头脑, 是创意、策划、设计、发明、灵感的产物。要支持有条件者成立文化企业或文化创意公司, 出口创汇, 实现文化与经济共繁荣, 生产、教学、科研齐进步。中国人做出来的文化产品, 要让外国人看到、用到。文化输出不仅仅是抽象的思想输出, 也是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输出, 而后者更能满足消费需求, 往往能走得更远。

摘要:文章探讨了地方高校传承与输出地方文化的可行性、教学安排、科研和服务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文化,传承,输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 .

[3]聂震宁.让英雄主义文化走出去[N].人民政协报, 2012-03-12.

[4]蔡娟.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论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文化输出 篇11

当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远没有达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应有的地位。中国文化输出困境形成的原因既有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歪曲,也有中国自身文化输出吸引力的不足。本文意在分析当前中国文化输出面临困难的原因,并希望通过借助翻译这一途径所体现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立场来推进我国的文化输出。呼吁中国文化输出可以运用翻译策略抵抗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弘扬和改造民族文化。

关键词:

文化输出 文化抵抗 后殖民主义 翻译策略

在全球经济文化转型的背景下,文化输出对于国家民族的全球性战略利益和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权力还会一如既往地在全球政治中扮演中心角色,但在未来十年全球政治关系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将是文化身份差异、文化对抗性和文化关联性。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软实力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中国文化输出能够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但是在推进文化输出过程中会遭遇文化抵抗,这就需要我们借助翻译来推进中国的文化输出。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具有政治性和强烈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一种致力于解读东西文化关系的话语,其所指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批判,以及对文化平等的诉求。后殖民主义为研究中国文化输出提供了有益视角,有助于我们确认文化身份的建构,明确坚持文化立场。

一、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与文化抵抗

在后殖民主义出现之前,翻译一直被视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活动。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等问题,提倡多元文化研究、消解西方中心论的后殖民主义逐渐兴起。在后殖民语境下,伴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翻译逐渐成为一种向目的语世界传递本国文化信息的活动。翻译操作学派的代表勒弗菲尔认为,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过程,而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在后殖民语境下,不同语言具有不对等性,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问题,还是涉及历史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活动,翻译策略和态度背后隐藏着特定历史背景下不同文化的权利斗争和权利运作,成为他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消除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东方形象、弘扬东方文化的有力武器。

翻译对于民族文化而言并非简单的文化输入或输出,翻译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及蕴含的意识形态对文化的交流和接受都有重要影响。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成为殖民化的工具,也成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行使文化霸权的有效手段,成为权利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对于弱势文化而言,翻译作为一种主动的文化输出方式,是塑造本国文化形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二、中国文化输出遭遇的文化抵抗困境

在全球经济文化转型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及其产品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文化输出的价值观影响力直接建立在文化产品的基础上。文化产品负载了非物质性的精神内容,超出一般物质消费品满足人类生理的界限,会对消费者本人的思想行为和精神消费产生持久的延伸性影响。文化产业的政治功能也包含着意识形态属性。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下,中国文化输出遭遇的抵抗是西方文化霸权或文化抵制的具体体现。面对文化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强势文化的大量输入,文化输出已经成为中国在文化逆差中抗争,并借助抵抗的力量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以抵抗西方强势文化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文化输出困境的形成既有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输出的抵制和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扭曲,也有中国文化输出自身内容不够普适化等原因。

文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抵制

后殖民主义文化学者萨义德认为,在翻译东方文学作品时,西方学者专门挑选那些符合西方读者口味的作品,或者对一些东方文学作品进行改译或改写,以符合早已形成的东方文化读者形象和东方主题,在西方读者心中构建起与东方形象相符合的文化身份,如落后、愚昧、卑贱以及非理性等。对于张艺谋导演的影片是否因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愚昧落后、迎合了西方观众的口味而获奖的争论长期以来从未停止过。2011年张艺谋以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普通个体的牺牲精神为主题的史诗巨片《金陵十三钗》全球上映时受到了诸多批评。为了影片的国际影响力和出于让西方世界更好接受影片的考虑,张艺谋打造了具有国际背景的创作团队,影片50%以上的对白都使用了英语,但仍然受到西方主流社会和媒体的抵制。在西方,《金陵十三钗》收获了仅27%的好评率,在11篇主流影评中有8篇是负面评价。《纽约时报》等众多海外媒体都评论说该片是中国为树立国际形象而进行的意识形态输出。《纽约时报》的影评人迈克·霍尔说:“‘十三钗’因大量的宣传而身价倍增,其中包括国家支持。和其他最近的中国电影一样,影片展现了情感化的国家主义、沙文主义和对日本军队的妖魔化。”对此,张艺谋表示,就像是美国人并非出于反德情绪而拍摄二战电影一样,《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动机也绝非反日,这部影片是想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面对中国的文化输出,西方世界总是选择那些能够巩固其主流价值观和身份地位优越感的作品。

(_一)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殖民现象及语言翻译水平不高

在目前的国际语言格局中,英语作为强势语言往往是大部分翻译作品的译出语。目前,我国译出与译入的作品数量仍处于逆差。据美国翻译家白睿文介绍,2009年,全美国只出版了8本中国小说,仅占美国外国文学出版总数的4%。然而,恰恰是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信息和特征,需要加以推介。

后殖民理论认为,在西方中心主义意识主导下的翻译过程中隐藏着文化殖民现象,翻译活动是殖民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翻译文本的选择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这一现状除了受西方的文化抵制这一因素影响外,能否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中文原著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作品能否被西方接受的关键,而中国蕴含丰富文化形象的文化产品借助翻译途径输出本身就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对于东西方共有的普世价值和正面文化形象的宣传不够

在对中国的文化输出中,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总是体现在其文化产品中,但我国媒体及大众的反映却是认同和接受远远多于抵制和反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在文化输出产品的内容方面总是赋予其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以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文化输出对正面文化形象和具有东西方共性的价值观译介不够,在文化输出中能够真正代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品少,对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传统优良价值观的宣传不够。文化输出的内容有时为迎合西方的品味和审美而层次不高,扭曲了真实的中国文化形象,使西方世界不能正确认识真正的中国文化。

三、文化输出中应对文化抵抗的翻译策略

在文化交流史上,为了颠覆西方人心目中扭曲的东方文化身份,后殖民主义翻译家提出了抵抗式的翻译策略,以抵抗西方霸权主义的侵略。霍米.巴巴提出了“杂合”翻译策略,主张汇合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特征使译文获得本来不曾具有的优势,在创造反殖民话语和支持积极的解构话语计划中主张一种新式的抵抗。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认为,译者在将语言和文化传递给读者时可以使用非地道表达以颠覆归化翻译所造成的文化霸权。走出中国文化输出的文化抵抗境,必须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树立中国文化的正面形象。

(一)采用异化翻译的文化抵抗策略弘扬中国文化,抵抗西方文化的殖民主义

文化输出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传递发扬本国文化。从中国文化输出意味着对西方文化抵抗的层面看,对外翻译应该以源语文本为中心,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可能实现原文思想和形象的传达。异化翻译主张追求文化的多样性,再现异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弱势文化面临殖民化的困境时,异化翻译策略—方面要宣扬和传播本土文化,另—方面也发挥着抵抗西方文化霸权工具的作用。

韦努蒂在借鉴施莱尔马赫异化翻译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既包括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又包括译者选择翻译内容的异化翻译策略。韦努蒂号召译者在选择翻译的外国文本和翻译策略时,要选择使用那些被译入语主流文化价值观排除在外的外国文本和翻译策略。中国文化输出应该通过异化翻译的抵抗式翻译策略表达自己的文化自信,抵消外来文化的优势,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在对外译介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该向西方传播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不是想象和偏见中的中国形象,尤其是在对中国文化意象、中国传统习俗的翻译中,异化翻译策略有助于向西方传递全面真实的中国文化。

(二)灵活实施翻译策略让中国文化易于被西方接受

通过异化翻译传播中国文化形象、抵抗外来文化时,中国文化输出也必然面临西方世界的文化抵制。文化输出中的对外翻译应该考虑国外读者的接受反应,采用变译、改写等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为他者所接受的文化输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抵抗,才能使他者尊重并欣赏本民族的差异性文化。语篇翻译和杂合翻译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尝试。

语篇翻译把翻译对等的概念建立在语篇和交际层面,而非词句层面的表层结构转换,使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原作文本,译者可以对原作进行一定改写。英国翻译家霍克斯为喜爱小说的读者“写作”《红楼梦》的做法,证明了语篇翻译有目的地选择语言资源对整个语篇进行“重写”的合理性。学界称道霍克斯运用译语的高超及其文体价值的传译手段,认为霍克斯的译本达到了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使人获得了接近阅读原著的享受口。

由于各国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杂合也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杂合概括了各国的文化历史及现实,也是具有颠覆力量的理论话语。“汉语文学作品外译译文的杂合是汉语语言争夺话语权的有利战场,是汉语语言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弱势文化转向强势文化的有力武器。”列在后殖民语境中,相对于归化和异化,杂合翻译策略能够更好地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在翻译实践中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在后殖民语境中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三)注重翻译内容的选择,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创新民族文化

翻译内容的选择是翻译策略的重要方面。中国文化输出既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东西方共有的普世价值的内容进行宣传译介,又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译介后殖民作品可以让我们了解西方世界眼中的中国,看穿西方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渗透和文化殖民,从而有意识地抵制文化霸权的侵略。在东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固守自己的文化阵地,表面上是为了抵御西方文化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侵犯,但实际上却是维护自身的文化利益和地位。在文化输出强化民族文化独特性、优越性的同时,应该以创新民族文化这一任务为更高目标。

四、结语

文化输出 篇12

一、语言习得与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与文化两者密不可分, 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的。文化渗透在一点一滴的语言使用中, 任何语言交流, 不论是书面还是口头, 都是对文化的表述、阐释和新的构成。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习得过程, 更应当学习目的语文化, 加强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只有这样才能熟练运用该语言与具有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际[3]。培养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有很多种,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知识中心模式”[4]被广泛应用 :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提供显性的系统的文化知识。

二、影视作品与英语学习

电影是沟通文化的桥梁。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 电影承载着多方面的文化意像。每一部影片都是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一定区域的社会生活或者一定人群的风俗人情的反映[5]。英文电影作为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 将学习者置于鲜活的英文语境中 , 集视听说为一体, 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和交际情景。学生在实际的交际中遇到类似的场景会模拟影片中的场景做出类似的反应。这符合了行为心理学家强调通过“刺激 - 反应”形成语言习惯的观点, 近似于儿童学习母语, 这有利于学生二语习得的形成。因此英文电影在英语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和补充

在文化学习的初级阶段, 我们迫切地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输入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以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和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文章最为常见。我们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 第二版) 为例:Book1Unit7 Face to Face with Guns, 引入了美国的枪文化 ;Book2Unit1 Time-Conscious Americans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人的时间观念 ;Book3Unit4 Five Famous Symbolsof American Culture介绍了美国的五大文化象征 ;Unit7 BillGates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了比尔盖茨 ; Unit9 PremartitalAgreements让我们知晓了美国的婚姻模式 :婚前协议 ;Book4Unit3 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让我们了解了美国的福利制度。在这一阶段, 我们通常选取影视作品中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片段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四、中西文化的对比: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我们在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中, 逐渐意识到仅仅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还不足以让我们能够在国外生活。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 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引发一些矛盾冲突, 有些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如电影《刮痧》:许大同来美8年终于实现了美国梦。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却使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 :5岁的儿子肚子疼发烧, 爷爷用中国民间方法刮痧给丹尼斯治病。一次偶然, 后背留下的刮痕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因西医理论无法解释中医, 许大同百口莫辩, 法官要剥夺许大同对儿子的监护权。夫妻因此争吵不休, 许大同为此也丢了工作。美国梦顿时支离破碎。

《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也向我们呈现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碰撞和冲突 :老杨头是一位皮影戏老艺人, 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 而布鲁克斯则喜欢美国文化中的蜘蛛侠。祖孙两人因文化差异的不同及语言沟通障碍, 生活中总是磕磕碰碰。然而布鲁克斯在老杨头的熏陶下, 慢慢喜欢上了中国的皮影戏。老杨头在布鲁克斯将要回美国的时候, 还特意为他精心雕刻了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这说明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是理解的和包容的, 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是文化差异,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要采取中西方文化对比模式, 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 寻找异同。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从《刮痧》到《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 故事发生的地点由美国转移到了中国, 这说明我们不再简单的学习照搬西方文化, 而是在文化对比中更加具有民族文化意识, 更加注重我们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五、本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 及本土文化的输出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迫切地想了解中国的文化, 全球掀起了汉语热。近几年, 国外拍摄了很多以中国文化为蓝本的英文电影, 如《花木兰》, 《功夫之王》, 《功夫熊猫》等, 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如《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 故事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整部电影弥漫着中国元素 : 中国功夫, 中国传统饮食, 中国传统乐器和音乐, 中国的传统服饰和建筑, 中国的传统中医等。遗憾的是我们国内却鲜有介绍我们本民族文化的英文影片。

但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对外输出的重要性, 且已开始付诸于实践。如国内出版的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 《英语话中国 (Say China in English) 》, 《用英语说中国:文化 (Talk About China in English :Culture) 》等, 从政治、经济、教育, 科技等不同方面, 全方位地介绍中国。同时大众媒介电视报刊等, 如CCTV9, China Daily制作更多更精美的英文版的介绍中国各民族不同文化的专题节目, 让世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了解中国。

六、结束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英语又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 我们应当充分使用英语, 使其成为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 然而现实却是, 在谈论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时, 中国学生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6]。在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 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 尤其是传统文化, 面对“中国文化失语”, 我们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本土文化教学。因为“了解你自己, 了解你自己的文化”[7]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母语文化的表达能力不仅仅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体,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二语语言能力的增长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 这一论断已在诸多以母语维持为模式的二语教学实验中得以验证[8]。因此, 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英语, 不仅要吸收接纳英语国家的文化, 更应该向世界传播我们本民族的文化, 使英语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让世界了解中国。

摘要: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习得过程, 更应当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尤其是与我国文化有差异的文化, 以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 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和国际间交往的不断深入, 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 更要保护好本土文化, 将我们的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以真正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这一趋势在影视作品中也得以体现。

关键词:目的语文化,本土文化,跨文化交际,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http://epaper.usqiaobao.com:81/qiaobao/html/2010-03/12/content_278312.htm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3]Corbett, J.An International Approach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003.

[4]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27-31.

[5]杨苗苗, 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0.

[6]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10-19 (6) .

[7]Samovar, A.Larryet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253.

上一篇:回头看下一篇: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