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文化

2024-10-17

差异文化(精选12篇)

差异文化 篇1

语言时文化的载体, 没有预言, 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及时文化饿一种表现形式, 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两种不同的民族预言相遇, 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相遇, “翻译这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的本质, 要求我们把文化差异与翻译联系起来研究。因此作为对另一种预言的理解和阐释的活动- 翻译以及在此活动中产生的误译, 就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 而不是一种春村的语言现象。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受到很多语言翻译学家的关注。世界有千余种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1982 年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墨西哥宣言”中说: “文化是体现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特定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荔枝的和感情的特种完整复合体。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 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形式是证明其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①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 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有关联的也有独特的文化因素。因为有这种共同性和关联, 提供了在翻译中的实现可能性的根据和基础。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传达被翻译的语言中的所有信息。对于文化和翻译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难题, 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文化背景, 目的不言而喻, 是为了翻译介绍外国的文化, 让人们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 推动本民族的发展。而作为翻译工作者, 不仅要熟练地掌握、运用外语, 还要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 这是时代赋予翻译的理念。

二、中韩语言文化差异对中韩翻译的影响

美国现代语言学家萨尔说过: “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 也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 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中韩两国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种各有其特殊性, 负载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的, 多方位的, 在翻译的时候要兼顾语言的文化属性。一般来说, 有很多种情况对翻译有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中韩文化差异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一) 惯用型的差异

包括俗谈在内的所有的惯用型的用法, 都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民族的精神遗产。大部分的惯用型都包含‘强调’的说话者的意图。惯用型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 表达更加多样化, 舒服以及自然的感觉。但是大部分惯用型也有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理和文化, 所以翻译惯用型时也会出现误译。中韩虽地理上是邻国, 但惯用型上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翻译俗谈一样的惯用型时, 一般用到转换替代法和阐述说明法。使用转换替代法, 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的理解此文章, 也可以更加生动的表达出来文化因素。但使用转换替代法时, 一定要注意两个文章是不是同样的意思, 是不是在同样的背景下使用。

(1) (说曹操, 曹操就到。)

(2) 。 (亡羊补牢。)

虽然两个文章不是直译翻译的, 但两个文章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此文章可以用转换替代法来翻译成下面文章。

阐述说明法是不能直接翻译而且也没有适当的惯用型来替代的时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此时要注意的时应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出所翻译的内容。

( 日渐严重。)

是指事情越来越严重。所以就翻译此惯用语的重点意思。

( 二) 象征性的差异

象征可以把人、事物的复杂的概念简单地表达出来。一个语言中象征体系反应一个民族特有的思考方式和万户特征, 根据文化圈不同, 所象征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翻译象征时, 不能直译翻译。

象征性的差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动物方面。中韩两国人对猪和狗的感觉差不多, 褒贬皆有。比方说都有“胖得像猪, 狗崽子”等说法。“猪”在中韩两国都表示多福、富裕等含义, 也有胖、愚蠢的含义。“狗”也有忠诚的含义, 但也有很多贬义。在中文里“牛”是勤劳、朴实、能干的象征, 但在韩文里“牛”的地位没那么高。比方说韩文中“. ( 像牛一样赚钱, 像老鼠一样吃饭。比喻挣得多, 吃得少。”这句话看起来像“勤勤恳恳地工作”, 但其实比喻的是“辛苦地工作”。韩国人不怎么吃羊肉, 也很少有地方饲养羊, 所以中文中的“亡羊补牢”在韩国来说是用“ ( 丢牛补牢”。对于中国人来说“狐狸”是表示狡猾、奸诈的象征, 但韩国人认为狐狸是机灵的。所以韩文有句话说“ ( 像狐狸一样的老婆) ”表示的是比较机灵的, 灵机应变的老婆。而在中文里说一个女人像狐狸, 一定会被责骂。

( 三) 称呼的差异

韩国人对怎样被人称呼, 应该要怎样称呼别人特别讲究, 在韩国称呼问题可以影响到日常生活。自己的晚辈当上了部长, 而不想叫晚辈为“部长”, 所以辞职不干的事情也是有发生过。在大学里这种称呼也是特别重要的。某一个社团新生聚会里, 刚来的新生介绍自己时是这么介绍的: “我是15 级学生, 但我重考过大学, 是00 年生的。”在这种场合里这么详细介绍自己的年龄是因为想让在坐的其他学生按照他的年龄来对待他的意思。因为韩国的这种称呼文化, 所以学习韩语的时候或者翻译的时候最困难的一点就是称呼问题。

韩国语称呼语中最特别的是“”的用法。如果说是“ ”这就是尊重对方的意思, 但如果只用姓说是“”时, 这是指一些清洁工或者是称呼社会地位稍微低一点的人。但是用于女性的时候能用“ ”等, 但是不会用“”, 但如果后面再加称呼时是可以用的, 比如说“ ”等等。所以同样用“”称呼也跟句跟前面结合不一样, 翻译是应该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来翻译。根据文章也可以翻译成“先生”或者“女士”, 或者直接省略掉。

( 四) 敬语的差异

韩文是敬语非常发达的一个语言。从语言中也可以知道韩国人的社会关系中特别注重上下关系的。在韩国即使特别亲近的关系, 如果年龄有差别, 就要用敬语。但中文的可以说是没有敬语体系的。翻译韩文的敬语时应怎么翻译呢?

虽然中文中不存在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 但也存在相对尊重对方的一些语言方法。这种语言方法可以整理出一下几个方面。

1. 祈使句

这是最简单的一个翻译方法。在单词前加入“请”就可以变成敬语。比如说翻译“ ”或者“ ”就可以直接翻译成“请坐”。跟“请”有差不多功能的还有“劳驾”这个表达方法。

2. 称呼

首先第一人称的‘’直接翻译成‘我’是最常见的翻译, 但根据文章的内容也可以翻译成‘敝人, 鄙人 ( ) ’等, 可以自谦。第二人称时用‘你’或者‘您’来区别敬语。‘你’一般表示自己的同辈或者是比自己年纪小的人, ‘您’一般用于比自己年纪大的人或者第一次见到的人。但最近‘你’和‘您’的区别在中文里也渐渐消失掉。第三人称一般用于‘他’来表达, 但如果对方是所尊重的对象时应该用于‘老师 ( ) ’, ‘局长 ( ) ’, ‘王总经理 ( ) ’等在姓前可以加职位来表达尊敬。

除了这些还有词汇方面的因素, 语言外在因素的影响等等, 都可以表达相应的敬语。

三、结论

翻译帮助人们解决语言障碍, 互相沟通。两种语言有两种文化, 肯定会有文化差异, 只要克服这种文化差异才可以更好的沟通, 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翻译的目的就在于克服这种文化差异。中韩交流日益加深的此时, 对于语言文化差异的研究和文化差异的研究应该需要更科学的﹑具体的研究。本文中所讲述的文化差异只是关于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除了这以外还会受生态文化差异﹑物质文化差异﹑社会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会继续做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12

[2]#12

[3]#12

[4]穆雷 (1990) .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中国翻译, 1990 (4) .

[5]谢建平 (2001)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中国翻译, 2001 (5) .

差异文化 篇2

文化独特性在艺术作品中的`痕迹,是对艺术作品价值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挑战,文化的差异性原则,将更加受到学者和艺术家们的重视.

作 者:刘继潮 刘阳 作者单位:刘继潮(安徽大学艺术系主任;安徽美术理论研究会会长)

刘阳(美术学硕士,<美术星空>编辑)

中西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影响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比较注重形式及意义的讲解,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够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使得学生虽然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却常常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词不达意、语不得体,甚至造成歧义和误解。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方面

1.生活礼仪方面。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另外还有称呼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我们的学生常常把“李老师”称为Teacher Li,其实这并不符合英语称呼表达习惯,再比如称呼一位王叔叔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称呼习惯套用英语的现象,如果我们对英语国家人称“Uncle Smith”“Aunt Bush”,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一般不带姓、只带名。

2.价值观方面。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天赋人权”,保护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而个人作为集体和组织中成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次要的。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奋斗,较少因为考虑集体而牺牲个人的自由、权利与利益。另外,他们还崇尚独立、自主和个人奋斗,喜欢张扬个性,当取得成就或荣誉时,一般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喜悦。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推崇无私奉献,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及先人后己与公而忘私的精神。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主张内敛,提倡谦虚。中国人常常避免锋芒毕露,强调中庸,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听到外国人夸耀自己某方面做得好时,中国人常用“哪里哪里”、“一般一般”等谦虚的回答。这种中国式的谦虚经常使西方人迷惑不解。

3.思维方式方面。直接性与间接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别人的邀请或问候通常不直接的回答,尤其是在作否定回答时,通常不给予直截了当的否定回答,因为中国人认为这会伤害双方的感情。

思考问题逻辑顺序: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当汉语用来描述人或物时,往往先说定语和状语。例如,他每天早晨7点钟起床。先强调了主语“他”,然后先说定语和状语,最后才提及动词“起床”。

二、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教学间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目标语的敏感性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敏感性和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随着他们对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他们对外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理解,而逐步形成的。文化内容的教学应该成为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意施教的内容,应该成为显性课程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能够了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提高自身文化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理解,并奠定个人终身发展的人文素质。

三、如何应用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来进行英语教学

1.首先要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适时介绍英语文化背 景知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将中西文化在称呼语、致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力。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如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3.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新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生活礼仪、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言语文化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差异文化 篇4

一说到语言, 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 一说到文化, 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那么, 究竟什么是语言, 什么是文化,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 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多年来, 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的, 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宗教为等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 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 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此之前, 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字源意义上的根本差别。

二、英汉文化传统和语言内涵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 中国和西方各国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阐释。在中国, 根据年龄和亲疏关系, 对亲属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 而且要对亲属分出姻亲和血亲。而在英语国家当中, 亲属关系的称谓则要简单得多。比如说:K atherine’s brother m arried John’ssister.这句话看似简单, 但是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很让人头疼, 因为翻译者需要考虑K atherine’s brother究竟是比K atherine大呢还是小 (汉语里面大的叫哥哥, 小的叫弟弟, 概念和关系都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非常复杂, 而且人们一听或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中国人的表兄弟表姐妹实际上还要分姑表, 舅表和姨表, 内外侄女也同样要分姑侄, 舅侄和姨侄。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很重要, 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人际关系看得并不是很重要,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不重视, 即使是年轻人称呼老年人都可以直呼其名, 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也是如此, 这在中国则被视为不礼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分别影响中国和西方几千年的儒、释、道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开山祖师, 他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 当时的国王权力势弱, 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 人民生活困苦, 传统的礼节不再被人们所遵守。孔子认为当时的混乱局面的根结就在于传统礼教的沦丧, 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为主要内容的“正名”理论。所谓“正名”就是国君要像国君, 臣子要像臣子, 父亲要像父亲, 儿子要像儿子, 各种人都明白自己的等级和身份, 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情, 决不做名分以外的事情, 这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家的观念或亲属关系被多次提到并运用于儒家理论当中。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生活的年代是在罗马帝国。他当时用了两条戒律概括了《旧约全书》的所有戒律:一是“Love the Lord thy G od.”, 二是“Love yourneighboras yourself.”基督教认为, 在基督教这个大家庭里面, 出了家长耶稣以外, 其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应该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帮助。

基督教很重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独立。为什么基督教的教义会有这样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艰苦但是又无法摆脱当时残酷的现实, 超自然的上帝耶稣则恰好能够是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于是乎, 时间所有的伦理关系、人际关系都不重要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对语言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别衍生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价值观念, 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又在不同的语言内涵当中得以体现。本文所列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语言中所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点滴而已, 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和角度可以对其他一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比如英汉习语当中的动物, 或者从其它层面比如句法结构, 语篇语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本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 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也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摘要:本文以人际关系称谓传统观念为例, 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比较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内涵差异, 以求帮助读者加强对英语的认识。

关键词:宗教,文化传统,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高旭东, 吴忠民.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3]胡壮麟, 刘润清, 李延褔.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中英文化差异 篇5

文化习俗的类别是很多的,但按照与跨文化交际是否有所联系可

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即和话语交际有联系的习俗,主要包括: 姓氏习俗、称谓习俗、问候习俗、引见习俗、称赞习俗、致谢习俗、致歉习俗、拜访习俗、邀请习俗、禁忌习俗和委婉语。

第二类,和非话语交际有联系的习俗,即体态语 第三类,其他习俗,如女士优先,隐私等。

中外文化习俗比较与实际应用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 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心 理和道德传统的反应和体现,同时有助于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处的地位是如此重要,这就要求人们 对其进行一些研究,建立良好的文化习俗差异意识,着重了解一些最 基本的习俗差异,尽量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这里我只 择要论述其异同。

一姓氏习俗

① 汉语的姓氏名号中,有单姓、复姓、三字或四字姓之分,以单 数姓居多。英语姓氏中有复姓,但数目极少,主要是单姓。

② 汉语和英语的姓氏中,姓是世代相传的,子女一般承袭父姓。但中国妇女婚嫁后保持本姓,英语国家的已婚妇女一般改随夫 姓。比如Marry Cooper 嫁给了Jim Tailor 那她婚后就叫Marry Tailor.③ 汉语姓氏和英语姓氏体系中,名字都有性别之分。如

Francis 是男名,而Frances 却是女名。

④ 汉语名字的排列顺序和英语正好相反。中国是先姓后名,而英 语国家则相反。

⑤ 在中国,称呼他人名字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忌讳直呼父母或其 他长辈的名字。

二称谓习俗

相同之处:

这两种称谓体系的社会功能都一样,有利于保持、加强、甚至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他们都有通称、职务称谓、职业 称谓、姓名称谓、不称等类型。他们都受到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制约。

不同之处:

①汉语中某些亲戚称谓可用于非亲属成员之间。比如汉语 中“阿姨”就可以用于称呼年龄偏大的妇女,而在英语中这种 用法不普遍。

②有时有些称谓语无法在对方称谓语体系中找到相对应的称谓。如英语中“sir”一词,尽管很多人都译成“先生”,实际上它比汉 语中“先生”的含义要广。汉语中“先生”一词大多只用于对大教育 家、大理论家及学者文人的尊称。三问候习俗 相同之处:

1.问候具有相互性。无论在中国还是英语国家,甲问候 了乙,乙必然会做出反应。中国人相见均喜欢用“你好” 来问候对方;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初次见面大多会说“How do you do?”

2.问候形式受时间、地点、场合、地位、身份等因素影 响。例如“新年好”“新年快乐”只能在一年中的某个特 定时段使用。不同之处:即问候语的表达方式。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见了熟人长爱用 “你吃过饭了?”“干什么去?”“你去哪啦”等话来问候 对方。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无疑是侵犯个人隐私, 他们通常会用谈天气来问候对方。

四宴客习俗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 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不足道。在西方人眼中,饮食为生存的 必然条件。所以英美国家的饮食文化,尤其是烹饪方面逊色于中国。他们请客时礼貌周全,但缺乏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饭菜也比不上中国 的丰盛。中国人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内心 的欢快。

五隐私

由于受儒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标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事无不可与人言”,因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视自己的隐私,也 不尊重他人隐私。而在英语国家,这是无方想象的。他们认为隐私是 人的基本权利之一。英语国家的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他们对于年龄、婚姻、收入等都不愿公之于众。但隐私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些官员、明星而言,是没有隐私权的。

六禁忌习俗

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遇到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禁忌。“禁忌”一 词,国际学术届统称为“塔布”,英语音译“Taboo”.禁忌几乎无处不 在,小至衣食住行,大至政治外交等都有禁忌的身影,故择要加以介 绍。

① 社交禁忌 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须事先预约,带上一些小礼物,准时拜 访,不可提早拜访,忌突然造访。

② 饮食禁忌(餐桌禁忌)英语国家: 喝汤是忌出声;进餐时,忌狼吞虎咽;用刀叉时忌弄响 水杯,取菜时,刀叉忌出声。进食时,忌口中有食物还说话。餐 毕,刀叉按规矩放好,忌当众剔牙。中国吃饭时忌用筷子敲空 碗;忌把筷子悬空中,眼睛搜索爱吃的菜;忌把筷子插在盛满饭 的碗中;

“酒桌文化”的地域差异 篇6

山东

山东的酒文化底蕴深厚,山东人创造性地将孔夫子“以礼待人”、“诲人不倦”的思想反映在酒桌上,令人叹为观止。敬酒人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三小杯白酒,毕恭毕敬地举过头顶,对着客人喊一声老师,如果你不喝,他就一直举着,直到你喝下为止。最厉害的是,随后每人斟上了一大杯(150-250克),而且必须三口喝光。才能开饭。山东省城济南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在吃饭前先上条鱼,餐盘一转,头三尾四,鱼头对着谁,谁喝三杯,对着鱼尾的则喝四杯,对着鱼腹的喝五杯,对着鱼背的喝六杯。

福建

由于天气的原因,那儿全年大都喝啤酒,而且都是度数较低的本地酒。酒杯是约3-3厘米高的小口杯,一口一杯也能让酒量不大的人感受豪爽。因此,到福建做客是最轻松的。

成都

成都人喝酒很豪爽,虽然偶尔会耍些花招,但追求的是主客同欢。他们爱好喝“花酒”,一顿饭上6种酒。依次是:杨梅酒、葡萄酒、黄酒、白酒、啤酒、洋酒。喝完白酒,气氛已近鼎沸。接着开始玩花样,如喝潜水艇,就是在大杯的啤酒里,连杯带酒沉入小杯洋酒,然后一饮而尽,即使再大酒量的人恐怕也难以招架。

广西

山水独特的地方,吃喝的环境也别具一格,经常席至半途,上来几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跳着跳着就跳到客人面前端起杯子并唱上了祝福的歌,如果你不喝,她们就会伸出纤纤玉指揪住你的耳朵,把酒往你嘴里直灌进去。

南京

南京人最厚道,先要把自己喝倒,才让客人喝好,最著名的敬酒台词是:“我干了,您随意”。

内蒙古

不时会有人手捧哈达来敬酒,不管认不认识,先在你身边载歌载舞,你不喝,他就一直跳下去,甚至连烧菜师父都会走出厨房,托着个银碗,捧着条白哈达上前敬酒,不喝都不行。

中美文化差异 篇7

随着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 然而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中遇到不少误解与挫折。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 中美两国有着许多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 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2.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婚姻观的差异

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离婚率较中国高得多。在美国, 如果某一对夫妇的婚姻历程能够超过五年, 人们就会为此感到吃惊。他们会想, 和同一个人相处那么多年不感到乏味吗?而如果有人说自己要结婚, 他将要迎娶的是他第五位或第六位妻子时, 并没有多少人会感到吃惊。对多数美国人来说, 当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情时, 就会考虑并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伦理观、道德观的束缚, 以及考虑到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 也许会维持所谓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并且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女子从一而终”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很多中国人。

2.2对赞扬的反应的差异。

听到别人的赞扬, 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如果有人说:“You are soclever!”“Your English is so good!”美国人在表示接受赞扬时, 会高兴地说:“Than kyou!”而中国人深信谦虚是人类的美德, 往往以“No!No!I’m very clumsy.”和“my English is very poor!”之类的话回答。在美国人看来, 中国人断然否定别人的赞扬并言不由衷, 有失礼貌;而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过于自信, 不够虚心。在称赞别人的问题上, 也会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起丈夫工作如何努力, 干得怎样出色。她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 在什么地方的音乐会上演出过, 等等。在中国, 人们一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赞自己家里的人。

此外, 中国人还忌讳男士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 否则就会认为他不够稳重, 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然而对西方人来说这却很平常, 被夸奖的人往往颇为高兴。

2.3称呼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 人们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 (如Tom、Lucy等) , 而较少用某某先生、某某小姐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 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 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 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Peter、Helen等, 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学生可以叫老师的名字, 老师们对此并不反感, 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中国长期以来尊师重教, 对于老师, 学生是不能当面直呼其名的, 否则会被认为是没礼貌没教养的表现。中国人自古以来尊老爱幼, 称呼涉及礼貌, 按上下、长幼有别的传统体现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中国人常尊称比自己年长的人“您”, 在比自己年幼的人的姓前加“小”, 如“小李”, 以表示亲切。

2.4时间观的差异

在时间观念上, 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尊重过去, 人们敬老尊师, 重经验, 重资历, 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关。中国人注重面对过去看问题, 因而有“前所未有”、“前车之鉴”之说。美国人则立足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时间观, 在他们看来, 将来是更重要的。另外, 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赴约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别。对于美国人来说, 一般的社交时间差是5分钟。如超过5分钟, 迟到者就必须向对方表示歉意了。而在赴约方面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相对较淡薄。但是,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显著增强, 对于正式的社交约会大都准时赴约。

2.5伦理观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主张礼节与孝道, 人们行事应符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 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人们往往以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也是传统中国社会得以正常运作、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重要依据和保证。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 美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美国人认为在家庭中, 儿女与父辈之间的关系纯属感情关系, 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在美国, 父母通常只在子女成年之前尽养育之责, 而父母年老了子女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2.6等级观的差异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 确定等级和地位的标准不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例如, 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 以表示尊重。在交谈时, 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 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此外, 传统的中国文化有“贬己而尊人”的交际规范, 说话时尽量抬高对方的地位。如说话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后, 往往会补充一句, 声称那是自己的“拙见”, 请求对方“指正”、“帮助”, 即便其见解确实很好、很正确。与中国文化不同, 美国文化强调平等。美国人认为, 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在美国, 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明显尊卑之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体现平等观念。在美国文化中, 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 甚至子女对父母都可直呼其名。美国人在谈话中毫无年龄、辈分之顾虑, 彼此意见不同时, 常是各持己见, 不会仅仅因为对方年长或地位高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2.7价值观的差异

在中国, 传统的价值观认为, 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 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主张个人融入集体, 依靠集体, 团结协作, 共谋发展。中国有句古话“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 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美国是以个体主义为基本文化特征的国家,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 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 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不愿受到别人的干预和限制。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 去独立地求生存, 求发展, 而不依赖他人。

2.8其它方面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在家庭内部的道谢方式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人也存在着不同, 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很少说谢谢。这并不是说中国

论日本人的“间意识”

———以其文化内涵为中心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 河南新郑

摘要:日语中的“间”除了其表意功能外, 还具有很多的文化内涵, 并且作为一种意识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中。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以探讨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日本人“间意识”文化内涵

一、引言

提到日语中的“間” (读作MA) 字, 大家并不陌生, 它源于汉字“间”, 但又不完全等同, 在日语中它不仅使用频度高, 用法繁多, 而且这个词颇能反映日本文化的某些特征, 日本学者剑持武彦甚至在著作《间的日本文化》中干脆把日本文化称为“间的日本文化”。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对日本人的“间意识”, 以及对日本文化中由“间意识”所支配的种种行为进行考察, 以加深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把握。

二、中日“间”的对比

汉语中的“间”表示时空意义上的一个范围, 比如“时间、空间、期间、区间、房间、人间、车间、午间”等, 日语中的“间”也表示时空范围, 除此之外, 还主要用于表示做某事的时机, 条件和场合。日语表达中各种各样的“间”随处可见。事物的间断期称为“合間”或“絶間”;朋友叫做“仲間”;缝隙称为“隙間”;两个事物间的狭小间隔是“狭間”;费事费时是“手間”;房屋有“借間、居間、洋間、茶間、土間、寝間、応接間、奥間”;天上有“雪間、風間、雲間、晴間、雨間”;地上有“谷間、潮間、波間、岩人在家庭内部不注意讲礼貌, 而是中国人表达谢意的方式较含蓄, 不常说出口。而西方国家家庭成员之间无论长幼, 只要接受对方的帮助就要表示感谢。

中国人常把提供某种服务或物品等看作是热情周到, 比如中国人在宴请别人时爱劝食且不停地为客人添加饭菜以表示热情周到, 有时甚至劝酒, 使得西方人感到无所适从。而西方人只是会礼貌询问客人是否还需要添加饭菜或饮料。

“你吃了吗?”在汉文化中是一种寒暄语, 类似于英语的“Hello”。但对不了解汉文化的美国人来说, 此话并非是寒暄语, 而会认为是对方想邀请自己吃饭, 有可能造成误解。诸如此类的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还有很多, 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中国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 会时不时地插话表示附和或理解。否则, 会让讲话者感觉倾听者对此不感兴趣或已经厌烦。而西方人在同样情境下则插话较少, 会让讲话者长时间倾诉, 而自己只是保持沉默, 以示对说话者的尊重。

3. 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西文化是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 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人崇尚和谐统一, 注重集体的力量。此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中国文化倾向于重视过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 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 信奉个人主义。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 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达到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4. 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 甚至

間”, 等等。

无论哪种情况, 日语中的“间”作为一个重要的空白区的存在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隙間”、“昼間”、“話は間が大切だ”。日本人是很重视空白区域的, 不只对说话来说重要, 对一切事物都很重要, 再比如:“間が抜いた音楽”、“あの間抜けめ”、“間が悪い”、“間に合う”等。

由此可见, 日语中的“间”不仅仅意味着单纯的时间、空间的概念, 更多是意味着直接影响事物整体价值判断的关键所在。“间”是一种包含着相对, 辩证思想的观念, 即一种事物与他事物之间应该具备的一种合理的, 正常的状态。

三、日语中“间”的文化内涵

在日本文化的范畴中, “间”的观念体现在许多方面。具体来讲, 在日式房间里, 有一块很神圣的空间———床の間”, 那个地方一般直挂一幅画轴, 插一束鲜花, 别无它物。也许很多外国人从实用的角度看认为这是浪费空间, 但这个有限的空间对日本人而言却很重要, 因为这是能体现房屋主人审美情趣的重要空间。另外, 和式房间的“玄关”也是“间”的很好体现。这一块既不属于“内”又不属于“外”的“间”, 而是属于内和外的过渡空间。“玄关”给主人和客人一个回旋的余地, 主人可以在这里判断是否请客人进屋, 即使不让客人进屋, 因为已经在“玄关”接待了, 也就不算把客人拒之门外。日本人很注重“玄关”, 保持它的整洁明亮, 因为这是生活中重要的“間”。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在日本乘坐电车的时候, 车门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研究文化差异, 研究怎样进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我们应宽容对待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和沟通过程中, 这有助于消除误会, 加深感情, 促进中美, 以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将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2.

[4]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3.

[6]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3:43-45.

[7]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8]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 2005, 4:165-167.

[9]么孝颖.从交际主体的双向认知互动看语用失误的本质[J].外语教学, 2007, 5:28-30.

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研究 篇8

笔者经过系统地学习、研究认为, 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态势不同

中国文化从整体上看, 是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中国处于亚洲东部, 在历史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地理环境优越, 这为人长期居住、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们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 使得家族发展很快。家族繁衍、世代相传, 家族纽带日益复杂, 尊老、祭祖等现象产生, 家族观念、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这样发展的必然结果, 就是人们形成了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的静态文化。而中国人对家的看重, 可以从“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窥见一斑。所以, 对于中国人来说, 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家和国的差别仅仅在于规模有所不同。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是以仁、孝、礼、义、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英美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英美国家的地理环境、气候, 使得人民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在这种模式下发展的文化自然具有动态的特点。而人口流动, 使得英美人的家庭观念较弱,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传承。英美国家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 有发展就会有竞争, 有竞争, 斗争就在所难免, 长此以往, 就形成了一种斗争。

二、伦理观念不同

中国文化以家庭伦理为本位, 而西方文化则主张个人本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家国文化, 家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中长幼有序, 夫妻有分, 家庭成员各守其责, 各安其分。中国传统家庭中特别讲究纲常, 有三纲五常之说。“三纲”指“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要求臣绝对服从于君主, 子女绝对服从于父母, 妻子绝对服从于丈夫, 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最重要的家庭伦理关系是一个“孝”字。“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国的根本, 是国粹。中国的“孝”文化自古有之, 古人以孝治天下。但由于过分强调“孝”, 于是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家庭观念, 忽略个人的自由发展, 群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必须向群体负责。

英美国家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它们的文化追求的是人格独立, 于是个人主义、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盛行。英美文化主张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以个人为本位、自我为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即使在亲人之间也划分得界限分明, 如就餐时的AA制、年满18岁子女必须独立生活等。这种文化反映在家庭中, 就是家庭各成员都是平等的, 讲究的是沟通, 而不是命令。

三、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基础。传统的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 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仁”才算是完美。英美国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竞争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机会均等, 就看竞争力是不是足够强大。

中国文化古有“三教九流”。儒家强调人对社会要有所作为, 道家追求长生, 佛家强调人的觉悟, 同时建立了“三纲五常”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而对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从来没有重视过。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 往往把大自然人格化、神化, 不是改造自然, 而是顺应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是它们的主流思想。英美国家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充满斗争的, 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 控制自然, 并利用自然。

四、礼仪文化不同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规则, 不仅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根源不同, 世界各国的礼仪也不相同。中国与英美国家的礼仪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交际语言的差异

在日常打招呼时, 中国人习惯问“吃了吗?”“上哪儿呀?”等, 在中国人看来, 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的表达, 但英美人却认为这是对个人隐私的窥探。他们在日常打招呼的时候, 只是简单地说声“你好”, 具体点也只是“早上好”或“中午好”“晚上好”。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真好”之类问候语。

在称谓上, 中国人在遇到年长者时, 会加上“爷爷”、“奶奶”等;在遇到领导时, 会加上领导的职务, 以表示尊敬;对于平辈人或亲密的朋友, 则直呼其名。在英美国家, 常用“先生”、“夫人”来称呼不知道名字的陌生人, 未婚女子可称呼“小姐”, 对已婚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在家庭成员之间, 不分长幼尊卑, 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

(二) 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吃饭时喜欢热闹, 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 说说笑笑。而英美人用餐时, 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此外, 宴请时, 中国以左为尊, 要将地位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 然后依次安排落座;在英美则以右为尊, 男女间隔而坐, 女宾客的席位稍高于男宾客, 男士要替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 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差异文化 篇9

1 词汇的空缺

由于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不相同, 所产生的词汇也不尽相同。中西方两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对方文化所没有的词汇, 这就是词汇的空缺。许多在汉语中表达的词语, 在英文中我们不能找到恰当的词汇或是西方语言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相对应的词。反之, 英文中也存在大量的词汇是我们汉语中没有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的诗词、诗词、小说等, 要翻译的话, 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 即使翻译出来, 其形象也不如原语言那样生动形象, 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是难以表达。这些都是与中西方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表达方式等文化差异分不开的。单就中国家庭成员中的舅舅, 舅妈, 姑妈, 姨妈等的称呼词, 在英语中就很难表达。再比如说我们所说的《红楼梦》研究, 红学 (redology) , 在英语词汇中其实是没有相对应的单词, 只有另创一个词。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小资、农民工等词汇, 也只有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才有的。现在许多新出现的词汇都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出来的,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英语中的很多词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比如说Solomon (所罗门) 是指聪明的人;egghead (蛋头学者;蛋壳脑袋) , 用来称呼那些整天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还有许多在西方特定文化中产生的词汇, 不是用汉语直译所能表达其含义的。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2 词义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人们对于词义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 小的方面就涉及到词汇。这里主要从颜色、数字和动物三方面的词汇来探讨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 颜色的意义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 风俗习惯, 表达方式, 政治制度, 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颜色词所表达的含义和信息也不同, 这些颜色也体现出了中西方跨文化间的差异。相同的颜色词,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中西方表达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绪。从根本上讲, 在中国文化中, 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封建的统治、落后的生产力和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强烈的神秘性和政治性。而在西方文化中, 随着西方科技和教育的进步, 颜色的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 多了些理性。对色彩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 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好恶和审美情趣。下面通过几种颜色来比较一下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在汉语中, 虽然蓝色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安详、美好的联想, 但是除此之外, 蓝色还有破旧的意思, 因此, 在重大喜庆之日时, 人们基本不会用蓝色来作装饰。然而, 在英语中, 蓝色有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的引申含义, 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的, 用来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蓝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职业, 如:blue collar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此外, 众所周知, 在西方文化里, 蓝色还有忧郁、感伤等其他消极含义, 如色情电影译为blue film。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悲伤的色彩, 会给人带来厄运, 是人们比较忌讳的颜色。因为白色给人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 象征着不详与死亡。所以在中国办丧事时, 披麻戴孝用的是白颜色, 灵堂的设置也是以白色为主。祭奠逝去的人也用白色的菊花。相反, 在西方国家, 人们比较崇尚白色, 因为许多自然界的

一一一一一中外一一文学文化研究

景物都是白色, 比如说雪或是一些花都是白色, 西方人就把白色看做是一种纯洁优雅的象征。结婚时, 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 象征着新娘天真无邪。

在中国, 黄色是一种吉利的色彩, 古代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 人们结婚嫁娶所选的好日子也叫黄道吉日。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如卑鄙的人应译为yellow dog, 此外, 黄色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和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由上述三个例子可知, 西方颜色文化内涵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 其颜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因此, 我们在对待异国含有颜色词的语句时, 既不能直译, 也不可借着本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 应先去深入了解他国这方面的文化, 不要因错误理解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笑话或是冒犯他人。

2.2 数字的意义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 而且能够反映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 使人们对同一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 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我国, 数字九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 有神圣之意,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 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 如九五之尊 (imperial throne) 。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很丰富, 如九州、九头鸟等。另外, 在中国文化中, 九与久谐音, 意为长长久久, 也是中国人民比较喜欢的数字。在西方国家, 数字九也是比较受人们青睐的数字, 是人们心目中神数之一, 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许多文娱活动的设置也与数字九有关。但是, 西方的音乐界则很忌讳数字九, 由于许多像贝多芬这样的名作曲家都在创作完九首交响曲后与世长辞, 所以数字九在西方音乐界是不受欢迎的。

数字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主要是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七常与丧事有关, 自古以来, 人们对于去世的人就有“做七”“头七”“断七”的祭拜仪式。给人送礼也忌讳七件或七样, 人们挑选吉日良辰不挑带数字七的日子。在我国某些地区, 农历七月七日甚至被看作凶日, 这天禁止娶嫁。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最喜欢的数字就是七, 西方人认为七是一个幸运的数字, 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good luck, 因此, 在西方, seven又被成为lucky seven。

在汉语中, 由于数字四与死谐音, 人们习惯将四视为厄运的数字, 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比较忌讳说四。车牌号或是电话号码带有数字四的也不受大家的欢迎。而在有些地方, 人们谈论年龄比较忌讳说八十四岁, 因为传说中孟子死于八十四岁, 所以老年人忌讳说自己八十四岁, 以求吉祥。然而, 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数字四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与此相反, 他们认为, 数字四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对它很是崇拜。

还有众所周知的数字十三, 在中国没有特殊含义, 但是在西方人极端厌恶这个数字, 在任何场合都会尽量避开它。诸如此类的数字还有很多, 从一到十中的大部分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意义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欢追求好事成双, 与之相反, 西方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综上所述, 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 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 通过对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比较,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 着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 减少误会与磨擦, 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2.3 动物的意义差异

动物在任何国家都是动物, 但不同的文化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

人类初始, 便和动物打起了交道, 时而为敌, 时而为友, 相互依存。自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以后,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人们从动物的习性、形象等方面引发联想, 用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或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是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同时, 又由于中西两种文化在历史传统、地域生态等方面的差异, 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除了我们平常了解到的马狗牛等经常说到的动物, 人们也大致了解他们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还有一些我们不经常遇到的动物词汇, 这里我们简单了解几种。

在中国, 人们是比较喜欢青蛙 (frog) 这种动物, 因为它可以吃田地里的害虫, 保护庄稼, 无论是小学课本还是电视广告都呼吁保护青蛙。青蛙是禁止用于食用的。许多商品品牌也以青蛙命名, 如有一种面霜叫青蛙王子。然而, 在英美国家, 因为青蛙长得像癞蛤蟆, 所以他们把青蛙看做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青蛙比较反感。

蟋蟀 (cricket) 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联想, 古人也喜欢借用蟋蟀来烘托这种忧伤凄凉的气氛。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卿卿, 如助余之叹息”;诗人元好问在他的《诗论》中总结到“切切秋虫万古情”等等。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蟋蟀就没有这种忧伤的形象, cricket反而代表的是一种快乐喜悦的形象。因此, 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作家的笔下常有诸如“as merry as a cricket” (像蟋蟀一样快乐) 的比喻。

汉语中的喜鹊 (magpie) 是喜庆的象征, 如“喜鹊叫, 好事到”。民间传说故事中, 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 提及喜鹊或是听到喜鹊的叫声, 意味着喜事即将来临。而喜鹊在英语文化中是报凶不报喜的, 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们认为此鸟为不吉利的征兆, 因而讨厌它, 在英语中, magpie常用来比喻令人讨厌、喋喋不休的人。在苏格兰, magpie上门意味着死亡;在瑞典, magpie与巫术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蝙蝠 (bat) 的蝠与福同音, 因此蝙蝠便成了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蝙蝠与桃组成的谐音图案为福寿双全;蝙蝠与鹿组成福禄双全。与之相反, 在西方, 蝙蝠 (bat) 因为长相丑陋, 凶恶, 人们把它看做吸血鬼的形象, 所以西方人对它并无好感, 甚至把它同罪恶或黑暗势力相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或事的特性, 但这些比喻或象征意义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见到这些词汇切忌望文生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除了关于颜色、动物、数字的词汇, 还有很多词汇

(下转第252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的褒贬色彩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含义。例如, peasant汉语是农民之意, 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西方文化中则有乡巴佬的意思。Individualism在汉语中却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在英美国家强调其独立的人格, 个人奋发进取的精神。Old一词, 在中文里表达着尊敬的意思, 年龄越大, 资格越老, 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西方文化中, 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西方人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年龄, 更不会倚老卖老地自称老。所以, 当我们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时, 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 还要了解有些词汇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 只有在熟悉彼此文化、尊重彼此文化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能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意思, 而不至于冒犯对方, 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冒犯对方, 引起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不愉快, 究其原因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该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和词汇的差异来探讨、了解和掌握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词汇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谷慧娟.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词汇内涵意义之异同[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

[4]姚秀梅, 付玲.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内涵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 2007 (1) .

[5]张业菊.关于语词文化内涵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6]唐祥金.文化内涵词析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7]刘鳌.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

差异文化 篇10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差异的体现

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语言文化体现在如下三方面:词语文化、习俗文化、思维文化。

(一) 词汇的语义联想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也是语言这个庞大的系统赖以生存的文化支柱, 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所谓联想意义, 就是词汇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冀教版 (LearningEnglish) 教材Book 2 Unit1 Animals on the Farm一单元中介绍了多种农场动物。其中“dog”一词与汉语中的狗, 简单互译都指同一种家畜, 但其内涵却大相径庭。不同的文化折射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因此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狗”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会被冠以贬义色彩。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血喷头”、“狗奴才”、“狗腿子“等;在英语的一些俚语和谚语中, "dog" 却有着更多的褒义欢快的色彩。如:a top dog ( 有优势的人 ) , put on the dog ( 摆阔 ) , dress like a dog’sdinner ( 穿着时髦 ) , the hair of the dog ( 一种解酒的酒 ) , dog-like ( 忠实的 ) , She is really a lucky dog ( 她是个十足的幸运儿 ) , Love me, love my dog ( 爱屋及乌 ) 等。此外,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各异, 小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现象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疑问。就知识拓展和文化渗透, 笔者曾出示此例:"The children cannot go outto play now,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此例一出, 教室中学生一片哗然, 据其字面含义, 有同学难免翻译成:孩子们现在不能出去玩, 天上正在下猫下狗。在北欧挪威神话中, 风暴神欧丁之神的随从是狼 (wolf) 和狗 (dog) , 其中狗 (dog) 是风的象征。而在北欧神话中, 当水手们出海时 , 都随身带着猫 (cat) , 这样他们便可以从猫的活动中预知天气的变化。猫 (cat) 是驾着风暴而来的女巫的化身, 象征着“雨”, 是会对天气产生影响的灵异动物。所以, 猫和狗从天而降就用来比喻大雨倾盆。看后很多学生哑然失笑, 在唏嘘声中陷入了沉思, 感受到了文化差异的神奇魅力。

(二) 习俗的文化映像

小学英语教学中, 习俗映像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教学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用语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意识。如:中国熟人见面问候会握手以显示友好, 很热情的询问对方“今天都做了什么?”, “午饭吃的什么”等, 表达关心关怀;在西方国家, 人们见面的问候语更侧重于寒暄。“Hi/Hello”, “Nice tomeet you!”, “Good morning!”, “Nice day, isn’t it?”话题再深入些便会谈论有关天气或健康等话题的礼节来往。在西方人的观念里, 交流应该在被需要的时候开放。这是英语的语言习惯。在西方, 如果问“What will you dotomorrow?”那么对方或不回答或大感不悦, 他们会认为你的问题涉及到了对方的隐私;而问“What would youlike for supper?”对方会很开心的回答并期待晚饭你会请客。因此, 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恰当地运用一些有关个人的话题。

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行为准则。中国人收到赞扬或欣赏, 通常的表现得很低调, 往往说“过奖过奖”, “一般般”, 很谦虚很委婉;而西方人则表现得很直接很高调, 他们对于别人的赞扬欣然接受并开心的说:“Thanks!/Thank you. ”因此, 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 用同样的准则面对西方人, 我们谦逊的美德往往会被误解, 甚至会使对方不悦。

(三) 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是思维方式构成的要素。思维方式则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文化和语言。可以说, 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都会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因此, 思维方式的差异, 成为了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西思维方式有着基本的分歧, 中国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 重逻辑, 重推理, 挖掘惟恐不尽, 描写惟恐不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 名词有数、性、格的范畴, 动词有时、体、态的范畴。数一般有两种, 单数和复数。如a boy ( 一个男孩 ) , three boys ( 三个男孩 ) , I (我) , we ( 我们 ) , Hespeaks English, They speak English. 由此观之, 小学英语中无论是名词、代词还是动词, 都反映了数的范畴。汉语中没有数的范畴。“们”可以表示复数, 但是使用很受限制。汉语中我们可以说学生们, 工人们这样有生的名词, 不能说桌子们椅子们;也不能说三个学生们, 很多椅子们。再如, (Learning English) Book7中的代词形式有主格 (I, he, she) , 宾格 (me, him, her) 和属格 (my, his, her) , 而汉语中并没有如此细微的区别。汉语中的形容词不存在比较级, 动词也无所谓“时态”, 其确切含义只能通过具体语言环境、语言前后内容来把握。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文化差异渗透的原则

(一) 准确科学原则

教师要精选地道和典型的语言文化素材, 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语言文化的渗透要依据语言学习的规律, 充分体现不同年龄, 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不同特点。

(二) 寓教于乐原则

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需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选择适量的与语言内容密切相关的, 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功能项目有关的文化内容。英语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 如俚语和谚语典故、风俗习惯等。教师应结合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期间, 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逐步拓展。因此语言文化的渗透也应该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三、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文化差异渗透的策略

(一) 树立文化观念, 提升教师自我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之外, 还要具有相关的教学法、语言学以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并且还应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 而且还要更注重汉语的文化背景。从文化的视角考虑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 有效结合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渗透, 使其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因此, 教师要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 进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多元化文化素养

1. 比较学习法

比较学习法可将中西文化标志性的对应内容进行比较。如:数字、动物、颜色、饮食、植物、名人、建筑等。通过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别更加明朗。例如年龄问题, 记得在一次外教课上, 面对魅力十足的外国人, 学生们难免会产生好奇感。其中一个孩子问到一个问题:"Howold are you?" 外教微笑回答:“It’s a secret! But you canask me some other questions.”后来助教向孩子们解释说, 在西方国家, 只有必须提供年龄的场合才能询问对方年龄, 比如求职、身份登记等。而在中国询问他人的年龄情况或生活状况则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 培养多元化的世界观。

2. 实物讲授法

教师可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文化的实物, 如粥和麦片粥、筷子和刀叉、旗袍和西服、茶和咖啡、中药和西药等, 让学生通过接触实物, 对某系列话题的理解更容易从单一上升到综合,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如在冀教版 (Learning English) Book2 Unit2 Food and Restaurants一单元中, 为了使学生对cereal, hot dog, sandwich, toast and jam, pizza等词有深刻的了解, 教师在讲授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开了冷餐会, 让学生在制作、品尝自己亲手做的西餐时, 对西方的饮食文化有了初步感性的接触。

3. 小组讨论法

针对某种语言文化差异,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在学习冀教版 (Learning English) Book7 Unit4 Christmas !在学完圣诞节并对其有了整体的把握后, 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 让他们通过组内合作并讨论圣诞节与春节的异同, 学生们在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文化差异报告, 并制作手抄报。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的讨论和自主学习提升其文化素养。

4. 开展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西方文化

语言文化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 设计和实施具体的实践活动, 体验和了解西方文化。寓教于乐, 寓教于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 借助语言、表情、动作、手势、体态语等营造氛围, 更好地使用各种实践材料。如在学习冀教版 (Learning English) Book5 Unit 2 My Country and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学生们通过搜集西方国家的国旗、地图、名胜古迹、动物等图片, 将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动植物、饮食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文化的总汇,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此外, 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扩大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课外读物、欣赏简单有趣的录像、电影并观察和模仿, 办板报、手抄报、英语角等具体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 进行真实有效的交际, 提高文化意识。

语言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英语教学, 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 更是一个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差异, 提高文化素养的过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并采用适当的方法, 适时向学生渗透文化差异,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学习英语, 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王蔷, 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40-42.

中英课堂文化的差异 篇11

一、 师生关系

在中国,学生称呼师长为某老师,即便是英语老师,也是习惯尊称加姓氏。而英国学生常直呼老师的名字,他们的老师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称呼。在笔者刚去英国的时候还觉得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很不礼貌,时间久了,就觉得这样称呼反而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这句话足以体现教师在中国教育文化中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对于学生而言,对老师的绝对服从就是尊师的体现。传统的中国教师是无法容忍西方学生同自己讲话时的那种平等的姿态,更不必说上课迟到、嚼口香糖,甚至公开质疑教师的观点。然而,在英国,我们经常看见很多的英国学生在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参与课堂讨论,教师也会坐在学生旁边,一起讨论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英课堂气氛的明显差别,前者紧张、沉闷,学生被动,然而,后者是轻松、愉悦的,教师在课堂内担当的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活动的参加者。

二、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国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属于应试型的。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同学生一起练习应试技巧,通过搞“题海战术”来帮助学生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传统的。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还有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但也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国的成班率很高。每个班学生人数一般为40~60人,像这样的大班授课制很难达到师生互动的状态,而英国的班级人数仅为3~15人,最多也不超过30人。这种小班授课制更有益于各种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能更有效地开展,同时教师的关注面将会更加集中。

相对而言,西方的教育体制被称作是素质型的。教学的目标重在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并不是通过他是否在各种考试中取胜,而是看他是否具备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英国的英语教学课堂,教师更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有热情地、有兴趣地去学。笔者在英国学习英语教学法期间,我们的导师并不是从理论上跟我们说什么是“全身运动反映教学”(Total Physical Response),或者说这是权威英语教育家研究的,非常切实、有效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先让我们自己在课堂上体验这种教学法,然后让我们去讨论它的利弊和运用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三、课堂中心

在讲座式和讨论式的课堂中,中国留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他们习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希望教师能把关于一个主题的全部知识倾囊相授,而不愿让教师提太多的问题。因此,英国教师往往认为中国学生在口头交流方面很被动,甚至很薄弱。在他们眼中,中国学生宁愿从事全班性的集体活动或是个人活动也不愿意参与小组活动。然而,中国学生们自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很积极,虽然不太主动活泼,但一直保持着和教师的同步思维,存在的不足只是不太适应结对子、分组讨论之类的课堂交互活动罢了。

另外一个值得指出的就是,“沉默是金”“静水深流”等传统观念对中国学生的影响深重的。很多中国学生不善张扬,这也正是为何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难以琢磨”的原因。“Don’t be shy, speaking please!”是外籍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我们到课堂是为了听老师讲,而不是听其他同学讲课!”对于抱着这样观点的中国学生而言,小组讨论为那些喜欢“炫耀”的西方学生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久而久之,中国学生对这种“无意义、无收获”的课堂活动越来越反感,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体现。同时,他们认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能给予的答案或结论并非是标准的,甚至是错误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解方应该是教师,而不是任何其他同学;如果真有必要进行分组讨论的话,也应该把它放到课后,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从教师那里获得标准、正确的答案。

不同的是,英国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堂更像个讨论会场。教师不是费力地把一个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而是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必须积极投入到活跃的思维当中去,热烈、生动的讨论自然也就会时常发生了。当学生遇到很难理解的问题时,会立刻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会再次设法引导学生的思维,直到解决问题。师生之间的这种不断交流自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日饮食文化差异 篇12

一、引言

众所周知, 中日文化有着很深厚的渊源, 饮食文化作为中国基本的文化, 对周边国家甚至全世界来说, 都有着特殊的影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可见饮食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从唐朝开始, 日本就与中国进行了大量的交流活动,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筷子的使用也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连日本的岁时食俗、调味方法都与中国节俗的传播分不开。

二、中日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华饮食文化的渊源, 是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说, 这是一种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哲学, 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饮食生活, 中国人的饮食追求是“美味享受, 饮食养生”, 把饮食的味觉感受摆在首要位置上, 注意饮食审美的艺术享受。中国的传统饮食观, 不存在营养的理念, 只讲究养生。中国人把饮食作为一种艺术, 以浪漫主义的态度, 追求饮食的精神享受。

如果说中国重视的是食物本身, 日本重视的就是盛载食物的餐具, 对味觉和视觉的不同追求, 造就了中日不同的饮食文化。很明显的, 中国人虽然注意到放置食物的器皿对食欲有影响, 在评价一道菜时也会用“色、香、味”来作为标准, 烹饪理论上还有“五色、五味”等的说法, 但主要评分点还是在食物本身上。中国人重视味道, 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 如家庭宴客, 一俟主要菜肴端上台面, 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 不一定合您的口味。”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 卡路里不够。”而日本则不同, 对餐具的选择会因季节、节日、菜色等等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 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 但很注重”形”, 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这也符合日本的情况。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 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日本人总是不折不扣传承自己先人留下的美。在整个饮食环境里, 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 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 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三、中日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国的主食是谷物, 北方为面、饭等大米、小麦加工出的食物, 而南方为米饭。菜肴的原材料也多为陆生的动植物, 也有江海湖泊的鱼类。据有关资料显示, 中国每人每年平均食用鱼类约十几公斤, 这个数字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 南北差异很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是人类文明曙光最早照耀到的地方。在史前时期就有了高度的发展。原先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随着农耕时代的来临, 逐渐变成定居生活。定居后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土地, 以农作物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定居的稳定生活又造成的人口大量繁衍, 造成粮食紧缺, 更进一步的开垦荒地, 使农业占的比较越来越多, 畜牧业受到了很大抑制。在人类的食物当中, 以素食为主。当然也有肉类食物, 但受条件限制, 只有社会上层的人才能经常吃到。所以古时称有地位的人为“肉食者”就是这个意思。大部分的人只能以素食为主, 所谓“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就是说人们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 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

日本料理, 独特风味的形成同其岛国的地理环境及东方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日本人的饮食生活, 素有主食与副食之分。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 常配以日本酒。日本菜的特点是季节性强, 味道鲜美, 保持原味, 清淡不腻, 很多菜都是生吃。更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加工精细, 量少质高, 讲究色彩的搭配和摆放的艺术化。精美的餐具使人在用餐时, 不光满足了饮食要求, 还仿佛同时又欣赏了一件件艺术品, 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日本菜肴最大的特点生鲜海味。四面环海, 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 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存在决定意识, 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换言之, 风土酿就菜系。

四、中日在烹调菜肴时所用的食材也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已陆地居多, 而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围海而生的国家, 中国的海岸线虽然很长, 在近海的地区也会有大量的海洋类菜式, 但是烹调上也与日本有着根本的差异。处于亚洲的人们, 或者比较关注中日文化的西方人基本上都能很轻易的分清何种食物是属于中方的, 而何种属于日方。而且能随口就说出日本的一些传统食物, 比如寿司、拉面等。

在日本, 菜肴的原材料多为大米、鱼介、海藻类, 与中国的差异非常大。每人每年平均可以吃掉70公斤左右的鱼类。为了保持调制鱼类食品时, 鲜味不会流失, 日本人更多的使用冷菜, 也就是说, 日本以生、冷、清淡的饮食品味为主。这与中国强调的食物必须煮熟才能吃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有着深深的冲突。因此, 对于烹调的过程中日也是有所不同的, 为了保持食物的原味, 日本人喜欢就地取材, 在获得新鲜的鱼介之后尽量不加工, 仅蘸佐料直接食用, 对于一些必须以火烹煮的食物才采用热食的方式, 比如说拉面。所以习惯了冰鲜、风干食品, 和炒、炸、焖等十几种复杂烹饪方法调制食物的中国人来说, 是非常难以习惯日本的生冷食物的。

五、结论

因为日本是岛国, 加之资源缺乏, 又无接壤之领国, 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 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 使日本民族灭绝。为此, 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本式解释。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 日文为”油断大敌”。他们理解为:没有油 (即油断以后) , 大敌临头, 会有不测的遭遇。为此日本人联想到, 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 要惜油、省油, 以求平安度日。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 久而久之发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正如大家所知, 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 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日本人崇敬的圣德太子就极为重视”和”, 在他主持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有鉴于此, 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 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平原少, 牲畜难于饲养, 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 才逐渐吃猪、牛肉。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 仅在北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这就酿就了日本菜肴少加工而吃生鲜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吉牧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M]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 (1) [1]吉牧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M]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 (1)

[2]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2) .[2]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2) .

[3]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3]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

上一篇:大脑中动脉栓塞下一篇:模板搭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