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论文

2024-05-13

文化差异论文(通用10篇)

文化差异论文 篇1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的物质文化是高酬,包括基本工资与股权 薪酬激励: 海尔提供具有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的薪酬激励,以短期、中期和长期激励组合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统一,并通过人单合一机制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基础福利: 海尔提供社会统筹的五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构成的法定福利,同时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除此之外,海尔还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企业福利和弹性福利。乐活计划: 为保证员工在海尔快乐工作、幸福生活,除竞争力的薪酬之外,海尔还为员工提供由丰富的特色项目组成的“乐活计划”,如:员工健康管理、子女教育讲座、个人成长讲座、流行时尚讲座、图书阅览室等。

员工关怀: 包括新员工关怀和在职员工关怀。

生活平衡计划: 为平衡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系,集团除为员工提供带薪休假外,还为员工提供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培训、以及丰富生活沙龙项目。

海尔的制度文化是创新

创新

为什么要创新

没有创新只靠速度赢得的市场难以为继。在创新的过程中,创新还要和速度结合起来。另外,组织结构不好也会窒息速度。过去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市场上用户有什么需求、员工有什么反映,很难传递到决策层来,决策过程非常慢,因而不能把所有创新的想法都变成现实。现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等于是把企业与市场合在一起,流程全部围绕着用户来转,这样就可以实现创新的需求。

如何靠创新创造用户价值

如果说速度争取到了用户资源,创新就是要留住这个资源,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在网络时代,用户的价值体现在“两个化”:一个是个性化,一个是全球化。为什么突出体现这“两个化”呢?因为现在市场供大于求,顾客选择的余地很大,谁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顾客就选择谁。

创新的目标

创新的目标,就是创造有价值的定单。要实现这个创新的目标就必须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创新的本质——创造性地破坏;第二就是创新的途径——创造性地模仿和借鉴,即借力。全球化是因为在全球网络上,用户的选择余地很大,而且用户需求的是全球质量最好的、价格最便宜的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本土化满足个性化,以竞合实现全球化。

SBU定义:SBU即Strategical Business Unit的缩写Strategical 战略的Business 事业的Unit 单位(单元)

SBU即战略事业单位,如果不仅每个事业部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SBU,那么集团总的战略就会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而每一个员工的战略创新又会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为什么要成为SBU

如果员工不能成为SBU,我们就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可以说SBU具体的体现就是速度和创新,或者说把海尔集团速度和创新的目标量化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都去创新,都以速度去争取用户,那么他就应该成为一个SBU。对外“一站到位”的服务和对内“一票到底”的流程,就是为了最快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成为SBU

如何成为SBU?成为SBU的四个要素是:市场目标、市场定单、市场效果、市场报酬,这实际是企业的四个目标,现在要转化到每个人身上去。

市场目标:以速度体现的市场竞争力,创造用户资源

市场定单:以创新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实现市场目标

市场效果:以定单执行到位创造出用户满意度的量化数据,并由企业信息化系统显示市场报酬:自己创造的市场增值部分在收入中的体现,并能对市场目标的再提高产生作用力

SBU的目标

SBU的目标对企业对员工、对用户意味着什么?对员工意味着要成为创新的主体,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实际上就是经营自我;对企业来说,如果每个人都成为SBU,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竞争对手不能模仿和复制的;对用户来说,意味着在网络时代,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如果每个员工都在创新,用户的需求无论怎么变化,我们都能抓得住。

海尔的行为文化是创造感动,创造感动就是用心做事,增强凝聚

海尔人就是要创造感动

就这样被你感动

2002年6月22日,国际培训中心在接待山东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副所长金锋给青岛市学习型组织研习班学员讲课的工作中,服务员刘瑞标在帮助客人上网时,发现金先生的电脑屏幕上有很多污渍。小刘找来酒精和软棉,给客人送到房间,但客人刚好出去了。因服务员未经客人允许是不可以随便动客人东西的,小刘便把酒精和软棉放到电脑旁边并留言:“先生您好!刚才帮您调电脑的时候发现屏幕上有点污渍,想到您可能是外出没带擦拭的用具,这是我特意为您准备的酒精和软棉,您先用软棉醮酒精擦一遍,然后用干软棉擦干……”

整个过程非常详细。客人回到房间看到留言,既惊喜又感动,忙打开随身携带的录像机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客人次日找到经理说:“我到过全国各地讲学,第一次遇到像海尔这样的超值服务。我会把这件事列入我的教材。”

用户永远是对的三次上门心不烦 海尔社区服务美名传

家住重庆市竞地城市花园的祖文霞女士最近听说海尔社区服务站在小区落户

了,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小区物业打了个电话,要对家中1999年买的两套空调进行维护保养。哪知刚放下电话不到十分钟,服务人员就上门了,令祖女士惊讶不已。然而就在工作人员刚把空调部件打开时,祖女士家的门铃就响了。原来是祖女士的一位好友带着一家人来做客。看着满满一屋子人,祖女士面露难色,犹豫再三小心翼翼地对工作人员说:“能不能暂且停止下次再来?”服务人员二话没说,带着微笑收拾工具退了出来。

第二天,当祖女士再次打电话时,和上次一样,服务人员又在十分钟内就登门了,然而这次正当保养工作接近尾声时,祖女士家的电话突响,接起一听,是公司电话,上司要求祖女士立即回公司处理事情。怎么办?当祖女士再次为难地表达歉意时,服务人员像上次一样,依然面带微笑悄然退出。

一周后,当祖女士第三次打电话时,服务人员再次登门,这一次进行得顺顺当当,而且服务人员的热情不减,工作仔细周到。当祖女士送走服务人员,回头看着焕然一新的空调时,禁不住感慨万千。而海尔服务人员保养空调三次登门的事迹也在竞地城市花园以及周边居民小区流传开来。

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孙悟空”的一碗长寿面

2001年,一位加拿大设计师为海尔山庄二期的别墅设计造型,因此住在了山庄内。每天他都会到餐厅来用餐,时间久了,我们都知道他有一个有趣的中国名字“孙悟空”(他非常喜欢中国文学《西游记》并崇拜孙悟空)。

“孙悟空”每天都来用餐,他总是彬彬有礼,并用并不流利的汉语向我们致谢。这天,他和往常一样,与妻子以及朋友来餐厅用餐,无意中,他的妻子说出今天是他四十五岁生日,服务员立即把这一信息反馈给了主管,并通知后灶为他煮了一碗长寿面。当服务员把这碗面端到“孙悟空”面前时,他惊讶地看着服务员,满脸的茫然。服务员看出了他的心思,忙解释道:“在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过生日要吃一碗长寿面,因为这面是长长的,祝您长寿;同时这面是热气腾腾的,祝您事业蒸蒸日上;里面的荷包蛋是圆圆的,祝您全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最后祝您一生平安,生日快乐!”服务员一口气说了一堆祝福的话,这时他的翻译解释了中国这一传统面的含义,“孙悟空”这才明白了,他看着服务员,眼神中有惊、有喜,笑中含着泪,他操着不太流利的中国话深深地说了一句“谢谢”!作为主人,我们从他那满含热泪的双眼中,读到了一位在异乡的朋友在中国感到的温暖与关爱!

文化差异论文 篇2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受到很多语言翻译学家的关注。世界有千余种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1982 年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墨西哥宣言”中说: “文化是体现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特定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荔枝的和感情的特种完整复合体。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 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形式是证明其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①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 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有关联的也有独特的文化因素。因为有这种共同性和关联, 提供了在翻译中的实现可能性的根据和基础。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传达被翻译的语言中的所有信息。对于文化和翻译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难题, 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文化背景, 目的不言而喻, 是为了翻译介绍外国的文化, 让人们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 推动本民族的发展。而作为翻译工作者, 不仅要熟练地掌握、运用外语, 还要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 这是时代赋予翻译的理念。

二、中韩语言文化差异对中韩翻译的影响

美国现代语言学家萨尔说过: “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 也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 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中韩两国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种各有其特殊性, 负载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的, 多方位的, 在翻译的时候要兼顾语言的文化属性。一般来说, 有很多种情况对翻译有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中韩文化差异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一) 惯用型的差异

包括俗谈在内的所有的惯用型的用法, 都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民族的精神遗产。大部分的惯用型都包含‘强调’的说话者的意图。惯用型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 表达更加多样化, 舒服以及自然的感觉。但是大部分惯用型也有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理和文化, 所以翻译惯用型时也会出现误译。中韩虽地理上是邻国, 但惯用型上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翻译俗谈一样的惯用型时, 一般用到转换替代法和阐述说明法。使用转换替代法, 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的理解此文章, 也可以更加生动的表达出来文化因素。但使用转换替代法时, 一定要注意两个文章是不是同样的意思, 是不是在同样的背景下使用。

(1) (说曹操, 曹操就到。)

(2) 。 (亡羊补牢。)

虽然两个文章不是直译翻译的, 但两个文章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此文章可以用转换替代法来翻译成下面文章。

阐述说明法是不能直接翻译而且也没有适当的惯用型来替代的时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此时要注意的时应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出所翻译的内容。

( 日渐严重。)

是指事情越来越严重。所以就翻译此惯用语的重点意思。

( 二) 象征性的差异

象征可以把人、事物的复杂的概念简单地表达出来。一个语言中象征体系反应一个民族特有的思考方式和万户特征, 根据文化圈不同, 所象征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翻译象征时, 不能直译翻译。

象征性的差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动物方面。中韩两国人对猪和狗的感觉差不多, 褒贬皆有。比方说都有“胖得像猪, 狗崽子”等说法。“猪”在中韩两国都表示多福、富裕等含义, 也有胖、愚蠢的含义。“狗”也有忠诚的含义, 但也有很多贬义。在中文里“牛”是勤劳、朴实、能干的象征, 但在韩文里“牛”的地位没那么高。比方说韩文中“. ( 像牛一样赚钱, 像老鼠一样吃饭。比喻挣得多, 吃得少。”这句话看起来像“勤勤恳恳地工作”, 但其实比喻的是“辛苦地工作”。韩国人不怎么吃羊肉, 也很少有地方饲养羊, 所以中文中的“亡羊补牢”在韩国来说是用“ ( 丢牛补牢”。对于中国人来说“狐狸”是表示狡猾、奸诈的象征, 但韩国人认为狐狸是机灵的。所以韩文有句话说“ ( 像狐狸一样的老婆) ”表示的是比较机灵的, 灵机应变的老婆。而在中文里说一个女人像狐狸, 一定会被责骂。

( 三) 称呼的差异

韩国人对怎样被人称呼, 应该要怎样称呼别人特别讲究, 在韩国称呼问题可以影响到日常生活。自己的晚辈当上了部长, 而不想叫晚辈为“部长”, 所以辞职不干的事情也是有发生过。在大学里这种称呼也是特别重要的。某一个社团新生聚会里, 刚来的新生介绍自己时是这么介绍的: “我是15 级学生, 但我重考过大学, 是00 年生的。”在这种场合里这么详细介绍自己的年龄是因为想让在坐的其他学生按照他的年龄来对待他的意思。因为韩国的这种称呼文化, 所以学习韩语的时候或者翻译的时候最困难的一点就是称呼问题。

韩国语称呼语中最特别的是“”的用法。如果说是“ ”这就是尊重对方的意思, 但如果只用姓说是“”时, 这是指一些清洁工或者是称呼社会地位稍微低一点的人。但是用于女性的时候能用“ ”等, 但是不会用“”, 但如果后面再加称呼时是可以用的, 比如说“ ”等等。所以同样用“”称呼也跟句跟前面结合不一样, 翻译是应该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来翻译。根据文章也可以翻译成“先生”或者“女士”, 或者直接省略掉。

( 四) 敬语的差异

韩文是敬语非常发达的一个语言。从语言中也可以知道韩国人的社会关系中特别注重上下关系的。在韩国即使特别亲近的关系, 如果年龄有差别, 就要用敬语。但中文的可以说是没有敬语体系的。翻译韩文的敬语时应怎么翻译呢?

虽然中文中不存在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 但也存在相对尊重对方的一些语言方法。这种语言方法可以整理出一下几个方面。

1. 祈使句

这是最简单的一个翻译方法。在单词前加入“请”就可以变成敬语。比如说翻译“ ”或者“ ”就可以直接翻译成“请坐”。跟“请”有差不多功能的还有“劳驾”这个表达方法。

2. 称呼

首先第一人称的‘’直接翻译成‘我’是最常见的翻译, 但根据文章的内容也可以翻译成‘敝人, 鄙人 ( ) ’等, 可以自谦。第二人称时用‘你’或者‘您’来区别敬语。‘你’一般表示自己的同辈或者是比自己年纪小的人, ‘您’一般用于比自己年纪大的人或者第一次见到的人。但最近‘你’和‘您’的区别在中文里也渐渐消失掉。第三人称一般用于‘他’来表达, 但如果对方是所尊重的对象时应该用于‘老师 ( ) ’, ‘局长 ( ) ’, ‘王总经理 ( ) ’等在姓前可以加职位来表达尊敬。

除了这些还有词汇方面的因素, 语言外在因素的影响等等, 都可以表达相应的敬语。

三、结论

翻译帮助人们解决语言障碍, 互相沟通。两种语言有两种文化, 肯定会有文化差异, 只要克服这种文化差异才可以更好的沟通, 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翻译的目的就在于克服这种文化差异。中韩交流日益加深的此时, 对于语言文化差异的研究和文化差异的研究应该需要更科学的﹑具体的研究。本文中所讲述的文化差异只是关于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除了这以外还会受生态文化差异﹑物质文化差异﹑社会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会继续做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12

[2]#12

[3]#12

[4]穆雷 (1990) .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中国翻译, 1990 (4) .

从文化差异走向“文化自觉” 篇3

关键词:语言 文化差异 文化自党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170-01

改革开放为我们放眼世界,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也为实现“文化自觉”创造了条件。我们在学校、旅游景点、商务交流场所、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等等可以有机会经常接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首先,对于学习外语的人应有意识地利用接触目的与人士的机会;其次,在同他们的交流中,细心体会语言、文化的差异,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或者不妥的言行、举止,及时总结跨文化交际的得失。这样,就会朝着“文化自觉”的大方向越走越近。

1 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及简单分析

一个自认为英语学得不错的中国学生在美国街道上看到一位年长的女士在吃力地往前走。他立即走上前,主动提出帮助。“你好。您年纪大了,走路很吃力,让我来搀扶您吧。”那位女士却面带不悦地说:“你为什么说我老了?我不老,完全可以自己帮助自己。谢谢。”

这里,英汉文化对待“老”的态度是产生文化差异,乃至冲突的关键。尊老爱幼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中国学生主动帮助美国老人是出自良好的教育和善良的用意,是助人为乐的行为。但是,“老”字在英语文化里为禁忌语,英美人士对之非常敏感,因为在他们心中,“老”意味着虚弱、无能、不能自立。所以,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老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位美国女士不快的原因。而在中国文化中,公开承认自己老了、以老为荣、以老卖老确是习以为常的。

在美国餐馆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发现,当一对情侣甜甜蜜蜜、卿卿我我地在餐馆享受爱情的时候,时常会出现其他在场的顾客自己掏腰包为情侣送花、送葡萄酒的情景。他不理解,美国人不是讲究个人隐私吗,他们为什么不专心自己的饭菜,而去关注周围的情侣呢?这也是美国文化的另一个层面。虽然他们非常重视个人隐私,但是,他们也非常重视与人分享。他们非常懂得与人同乐,快乐会翻番的道理。所以,自己掏腰包去分享别人的快乐幸福,他们认为这是获取快乐的一种方式。

2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语言与文化形影不离、密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和载体,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把语言比作树,把文化比作森林。如果只顾语言,不了解语言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1]。对英语专业来说,要培养跨文化交际的高素质人才,理解掌握英美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使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真正实现用英语思维,是一个极难登顶的理想。在追求该理想的过程中,需要踏踏实实,逐步积累文化知识,培养文化差异的意识。“每一种第二语言的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使用外国语会引起更大程度的文化适应。学习外语要比在自然环境的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接触更多的文化问题,这是因为学习外语几乎每时每刻都得理解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的人。”(Brown,1994)这里谈的是文化适应现象和能力,即学习一门外语,必须不断地学习、适应该语言背后的文化。

学了多年英语、教了多年英语的国人,有几个去餐馆吃饭会自觉实行AA制?又有多少人坐在一起就大谈特谈彼此的收入、家庭、子女等问题?当遇到麻烦的时候,有多少人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求门子,而不是利用规则,寻求合法途径解决。

这些例子表明,母语文化对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深刻的、强烈的,好像母语文化自身具有很强的抗干扰“免疫力”,能够自觉不自觉地抵制、对抗外来文化的作用。

当然,面对母语文化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外语学习者也不是束手无策。

3 走向“文化自觉”的途径

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正在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引发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跨文化交流将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学习外语,掌握语言基本技能,学习文化背景知识能够让人们更直接、更迅速、更全面、更频繁地接触体验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就更应该、更可能做到“文化自觉”[1]。“文化自觉”指具有高度的文化差异意识,能够自觉地、得体地、熟练地将文化差异知识运用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去。因此,“文化自觉”是文化差异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机结合,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保障,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的根本。要达到“文化自觉”的境界,我们需要从下面几方面努力。

3.1 应有双重身份的意识

我们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我们生活在汉语语言、汉语文化中,当我们同自己的同胞交流时,自然我们是共同文化的成员,应该遵循我们母语文化的习俗、习惯。

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在我们生活里,因此,可能出现“身份模糊”或“身份冲突”。“身份模糊”指的是同为外语教师、外语学习者,他们在交流时是应该套用母语文化还是套用目的语文化。

“身份冲突”指外语学习者在与本族语使用者交往时,在选择本族语文化身份还是目的语文化身份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外语学习者由于自身经历的特点,两种文化都对其产生了作用、影响。

3.2 学好英语文学,培养“文化自觉”

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学习的源泉,同时也是认识英语文化,包括风俗习惯、交往特征、语言使用特征等的最好教科书。阅读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体会、比较中英文化的不同之处。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文学与思想永远是一对孪生的兄弟。例如,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思想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学习文学作品,自然会接触、理解西方的宗教思想。宗教思想也与现代西方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西方的思想意识、世界观、日常生活习惯无不打上宗教思想的烙印。

我们读狄更斯的小说,可以学到大量19世纪英国社会的信息;而当我们在读乔伊斯的作品时,自然会体会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对英语文学的影响,体会到工业革命的发展给社会、个人、语言带来的巨大影响。丘吉尔的作品一方面显示了他的文学天赋、睿智幽默;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西方的现代战争特点,人们的种种心理、语言和行为的反映。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英语文学为认识、理解英语文化打开了方便之门,为日后的跨文化交际奠定了基础,为实现“文化自觉”提供了支持。

参考文献

[1] 杜瑞清.英美文学语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中英文化差异 篇4

文化习俗的类别是很多的,但按照与跨文化交际是否有所联系可

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即和话语交际有联系的习俗,主要包括: 姓氏习俗、称谓习俗、问候习俗、引见习俗、称赞习俗、致谢习俗、致歉习俗、拜访习俗、邀请习俗、禁忌习俗和委婉语。

第二类,和非话语交际有联系的习俗,即体态语 第三类,其他习俗,如女士优先,隐私等。

中外文化习俗比较与实际应用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 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心 理和道德传统的反应和体现,同时有助于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处的地位是如此重要,这就要求人们 对其进行一些研究,建立良好的文化习俗差异意识,着重了解一些最 基本的习俗差异,尽量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这里我只 择要论述其异同。

一姓氏习俗

① 汉语的姓氏名号中,有单姓、复姓、三字或四字姓之分,以单 数姓居多。英语姓氏中有复姓,但数目极少,主要是单姓。

② 汉语和英语的姓氏中,姓是世代相传的,子女一般承袭父姓。但中国妇女婚嫁后保持本姓,英语国家的已婚妇女一般改随夫 姓。比如Marry Cooper 嫁给了Jim Tailor 那她婚后就叫Marry Tailor.③ 汉语姓氏和英语姓氏体系中,名字都有性别之分。如

Francis 是男名,而Frances 却是女名。

④ 汉语名字的排列顺序和英语正好相反。中国是先姓后名,而英 语国家则相反。

⑤ 在中国,称呼他人名字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忌讳直呼父母或其 他长辈的名字。

二称谓习俗

相同之处:

这两种称谓体系的社会功能都一样,有利于保持、加强、甚至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他们都有通称、职务称谓、职业 称谓、姓名称谓、不称等类型。他们都受到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制约。

不同之处:

①汉语中某些亲戚称谓可用于非亲属成员之间。比如汉语 中“阿姨”就可以用于称呼年龄偏大的妇女,而在英语中这种 用法不普遍。

②有时有些称谓语无法在对方称谓语体系中找到相对应的称谓。如英语中“sir”一词,尽管很多人都译成“先生”,实际上它比汉 语中“先生”的含义要广。汉语中“先生”一词大多只用于对大教育 家、大理论家及学者文人的尊称。三问候习俗 相同之处:

1.问候具有相互性。无论在中国还是英语国家,甲问候 了乙,乙必然会做出反应。中国人相见均喜欢用“你好” 来问候对方;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初次见面大多会说“How do you do?”

2.问候形式受时间、地点、场合、地位、身份等因素影 响。例如“新年好”“新年快乐”只能在一年中的某个特 定时段使用。不同之处:即问候语的表达方式。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见了熟人长爱用 “你吃过饭了?”“干什么去?”“你去哪啦”等话来问候 对方。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无疑是侵犯个人隐私, 他们通常会用谈天气来问候对方。

四宴客习俗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 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不足道。在西方人眼中,饮食为生存的 必然条件。所以英美国家的饮食文化,尤其是烹饪方面逊色于中国。他们请客时礼貌周全,但缺乏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饭菜也比不上中国 的丰盛。中国人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内心 的欢快。

五隐私

由于受儒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标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事无不可与人言”,因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视自己的隐私,也 不尊重他人隐私。而在英语国家,这是无方想象的。他们认为隐私是 人的基本权利之一。英语国家的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他们对于年龄、婚姻、收入等都不愿公之于众。但隐私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些官员、明星而言,是没有隐私权的。

六禁忌习俗

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遇到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禁忌。“禁忌”一 词,国际学术届统称为“塔布”,英语音译“Taboo”.禁忌几乎无处不 在,小至衣食住行,大至政治外交等都有禁忌的身影,故择要加以介 绍。

① 社交禁忌 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须事先预约,带上一些小礼物,准时拜 访,不可提早拜访,忌突然造访。

② 饮食禁忌(餐桌禁忌)英语国家: 喝汤是忌出声;进餐时,忌狼吞虎咽;用刀叉时忌弄响 水杯,取菜时,刀叉忌出声。进食时,忌口中有食物还说话。餐 毕,刀叉按规矩放好,忌当众剔牙。中国吃饭时忌用筷子敲空 碗;忌把筷子悬空中,眼睛搜索爱吃的菜;忌把筷子插在盛满饭 的碗中;

中俄文化差异 篇5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俄罗斯——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邻国,正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欧亚大陆上的两个大国,在长久以来就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历史上,两国有着极其复杂的渊源。而在近些年以来,两国又不断的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这个时候,研究中俄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跨文化交际中中俄文化的差异。

1.国家概况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国土面积69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虽然横跨欧亚大陆,其主要国土位于亚洲,但它在历史上就一直认为是个欧洲国家。而中国是亚洲国家的显著代表。政体上,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而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1991年8月24 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现在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89个联邦主体构成。2宗教意识

中国虽然庙宇众多,但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宗教灭绝运动,国民中虔诚信徒的比重并不高。中国的宗教不参与政治,这在宗教意识甚重的欧洲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的宗教往往宣扬向善和普世救人,所以没有强烈的排他性或扩张意识。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其宗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俄罗斯信教的人增加,宗教,特别是东正教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宗教参与政治的趋势逐渐明晰,新下水的军舰、新落成的楼房往往要举行祝圣典礼,总统就职典礼的贵宾中必有东正教大牧首和其他主要宗教领袖,这些人已经成为本国政治精英的一部分。用东正教凝聚人心、扩展俄罗斯价值观和文化影响、促进国家复兴的意图越来越强烈。3.人际交往

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而中国人则是传统、内敛、含蓄、谦恭的。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这和中国的风俗是相同的。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而对于传统的中国人而言,则基本上没有亲吻这种热情豪放的礼节。

4.言谈举止

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能用左手抽考卷。因为俄罗斯人认为每个人身边都有两个神,凶神在左善神在右,所以很忌讳伸左手去握手问好。中国人在握手问好时也用右手,但没有俄罗斯那么严格的禁忌。5.思维方式

中俄两国国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从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一触及中俄双边合作,往往喜欢以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指导两国在各领域的具体行动。俄罗斯人的思维习惯恰恰相反,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在涉及两国合作的具体问题上,喜欢从本国实际利益出发,“就事论事”,而不习惯于套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5.年龄的文化

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喜欢谈论年龄。特别是女性,他们常把女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女孩、姑娘、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俄罗斯人常对任何暗示年龄的问题都非常敏感,甚至会引起情绪波动。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妇女通常会流露出困惑,甚至会略带愤怒的说:(为什么您总是强调我的年龄呢?)在中国,“老”往往意味着经验,意味着成熟,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中国人对自己的年龄并不保密,而且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通用的成语来形容。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顺之年、花甲

之年、风烛残年等等。

6.个人意识

中国人自古讲究“中庸”,随和,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从积极意义上,像孟子所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但中国人往往从消极意义上从众,“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俄罗斯民众虽然强调集体主义,讲究“跟大家一样”,但总体上说,还是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不论是消费观念还是治国理念都如此。这个国家容易产生思想家,但不容易出实干家。

7数字中文化意义

数字除具有本身的数量意义外,还兼有神秘“非数字”的意义,他们被称为“圣数”或“神秘数字”。在俄罗斯人们的心中,“七”(семь)有其特殊的形象和意义。人们通常把“七”看成幸福和吉祥的数字,如成语“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如登天堂);Одного твоего слова достаточно,чтобы он почувствовал себя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只要你一句话就足使他感到如登天堂一样幸福。)俄罗斯人喜欢数字“七”,因此,在很多谚语、成语中经常可以看到“семь”(七):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семимильными шагами(一日千里);семь пядей во лбу(非常聪明)。如果说俄罗斯人热爱数词“七”,那么中国人更热爱数词“九”。(девять)因为在汉语中,“九”与“久”谐音,所以它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之数。李白诗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重霄或九重霄,指及高处。九天也指皇室,九重旧指帝王所居之处。中国人崇尚九,也偏爱九的倍数,如“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三十六计”。汉语中以九打头的成语也不少,如:“九牛二虎”、“九关虎豹”,“九牛一毛”,“九故十亲”,“九九归一”等。

饮食文化:铺张与简约

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别极大。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菜系众多。食材种类极为丰富,毒蛇王八果子狸,无所不吃。是鲍翅宴,还是参肚席,讲究“上档次”。俄罗斯讲究实在,但求营养和可口,不论是煮土豆,还是生黄瓜,都可以上国宴。

中国人请客讲气派,俄罗斯人以家宴为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吃饭、聊天、喝酒、品茶、尝甜点,亲切而不狎昵,典雅而不冷清。

中国人膳食复杂,仅表示烹饪的动词就有上百个;俄罗斯人做饭简单,烤、煎、炸、煮,烹饪手法不出这几种。

中俄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都要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以诚相见”的原则,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敌视对立的态度,尽力了解对方民族文化心理,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文化差异的作文 篇6

这种动手型的检查方式决定了女乘客由女安检员检查,男乘客则可以由男女检查员通检,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女性的感受,可男乘客是否都愿意接受女检查员的身体接触呢?每次乘机过安检,当检测仪紧贴着人的身体滑过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人好像只是一个物件。

不知道有没有人对国内的这种检查方法提出过异议?

国外的机场,特别是欧洲国家的机场一般不是这样的,比较而言,他们的安检人员不会触碰乘客的身体,他们采取的安检策略与国内大相迥异。两相比较,如果国内安检是折腾乘客,国外安检则是让乘客自己折腾。

他们不通过手工去检查乘客身体,更愿意使用机器。他们并不反复提示你,要从身上掏出钱包、钥匙、硬币;而是依靠安检门的灵敏性能。过安检门的时候,机器响了,他们不会替你找原因,而是让你退回去,把引起响声的东西掏出来;再过一次,又响了,回去接着掏;直到把自己的皮带也卸了。一般而言,金属皮带扣都是会响的,所以,在大多数欧洲国家过安检,男乘客几乎都要卸皮带,男女都要脱鞋子。

这种折腾一点不比国内机场的更感觉轻松,只是,国内安检是被动地接受检查,由检查员辛苦地进行人工操作;国外安检则是由你“自己想办法”,让机器不出声,安检员只是站在一旁监督。这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显示出的是文化上的差异。

在美国乘机,办乘机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都要例行公事地问一句:行李中有没有带违禁物品?然后乘客必须答“是”,或者“否”。导游交代,你不管工作人员说什么,只答“NO”就可以了。

中国乘客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觉得无聊,明明知道大家都要答“NO”,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有人成心要带违禁物品,他会告诉你吗?既然答案只有一个,这种形式主义的问话意义何在呢?

这种不同的看法也显示出文化差异。工作人员例行公事询问,强调的是每位乘客的个人责任,等于做了公开声明,表明了个人承诺和个人准备承担的责任。它意味着:我知道哪些东西是违禁物品,我知道它的有害性,我也知道如果违禁可能带来的后果。

反观国内机场,不许带打火机和液体的警示比比皆是,可是每次在安检口,总是可以看到大量被查出来的打火机和饮品等。有的人可能的确是不知道,有的人则是抱侥幸心理,万一查不出,不就混过来了?如果在查验证件时问一句,情况是不是会好些呢?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篇7

跨文化交际涉及文化和交际两个方面的概念。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等精神产物,传达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通过语言、 行为等表达方式交流思想、情感、信息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交际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习惯深受文化的影响,它最直观地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而由此引起的不适甚至矛盾也就显得尤为突出。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就中西语言行为的差异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一、

称呼是人们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种语言的称呼形式反映出称呼者与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及亲疏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尊师重教,在中国“老师” 是表示尊敬的一种称谓。而在没有此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中使用 “Mr.”或 “Ms”加上姓名来称呼老师身份的人, “teacher”在英语文化中不做为一种称谓,而被理解为引起对方注意的一种形式,对方常反应为 “Yes? What is your question?”。如果不了解这种差异,在实际交流中出现“答非所问” 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另外,在中国文化中像“警察叔叔”,“冰心奶奶”,“鞠萍姐姐”这样的称呼是为大众所接受的。汉文化传统重视亲缘血缘关系,认为这种关系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促进和谐相处。在家庭关系中更是如此,长幼有序,称呼要得当,否则被认为没有礼貌不懂规矩。西方社会人际关系更强调民主,开放,平等,所以英语文化中直呼其名的现象非常普遍。同事之间,婆媳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名相称并无不妥,也不会冒犯对方。在美语教学片《走遍美国》中,就有儿媳对婆婆直呼其名的场景,全家人仍其乐融融。同样现象如果出现在中国家庭,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显然,对于类似称呼双方在文化理解上存有巨大差异。

二、

礼貌待人是中华文明的行为准则。但由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一种文化中的礼貌现象,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汉语文化中,人们送客时常说“慢走”,如直译为“Walk slowly.”是不妥的。对于注重独立和个人隐私的西方人来说很难理解, 走快走慢是自己的事情,无需别人指点。类似礼貌用语以“Good- bye/Good night.”,“Thanks for coming.”等来表达更符合西方文化习惯。此外, 在中国文化中认为是礼貌表现的嘘寒问暖,热情照顾时常会招致对方的反感。“It is cold now, you’d better put on your coat.” 这在英语文化中会被理解为侵犯个人自由, 似乎他们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另外,对西方老年人的关心帮助要格外谨慎。中国文化认为,生活中关爱老人是一种美德的体现,老年人也因此而感到欣慰。而西方老人怕说自己老,并且对给老年人所提供的特殊服务也不领情。他们认为这等于承认自己人至暮年,老来无用成了别人的负担。所以要避免“Old people first.” 这样的表达方式。

三、

在语言思维模式上,东方语言思维模式具有整体,归纳的特点。中国人讲话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也就是归纳法,认为这样能以理服人,利于建构和谐关系。西方语言思维具有分析,演绎的特点。西方人习惯把结论性的观点放在开始, 然后阐述原因,觉得这样才有说服力。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1)Because most of our production is done in China now, and it’s not really certain how the government will react in the coming year. So, I suggest that we delay making our decision.

(2)I suggest that we delay making our decision.That’s because most of our production is done in China, and it’s not really certain how the government will react in the coming year.

显然两段文字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中国文化趋向于第一段文字所使用的归纳法,而第二段文字是典型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演绎的特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沟通中也会造成感觉上的不适应。尤其在商务谈判中,西方人会觉得中国人爱绕弯子,不够直率。中国人又会感到西方人过于直白,甚至强势,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因此,有意识地分析语言思维模式的不同,努力化解因此引起的误会甚至矛盾, 有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

文化差异论文 篇8

我们认为文化主要分为思维、价值、行为三个层面,故所谓教学文化就是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人们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流所形成的关于教学的思维、价值、行为方面的基本认同。具体可分为教学思维、教学价值、教学行为三个文化层面。

一、中西教学文化的差异比较

1.教学思维文化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对于人们的思维结构有很大的作用。教学思维文化是人们基于一定文化境域思维结构的关于教学的一种认识和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控制性思维、传递性思维和接受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来讲,重视苦教,认为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作用,“教,上所施,下所效”。学的方面来讲,重视苦学和抽象知识的记忆,学习方式以接受为主,古人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评价的方面来讲,古者八股取士,今者应试教育,重视考试的结果,以赢得考试为最终教学目的。于是形成“苦教+苦学=考试”的教学思维模式。

西方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民主、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来讲,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倡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学习和活动性学习为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评价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2.教学价值文化

教学价值文化就是指一定文化境域的教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欲实现的教学价值目标。教学不是一种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纯技术的活动,而是一种价值负载活动。不同群体或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文化是教学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文化对教学的影响表现为通过价值的冲突和调节形成新的权利和利益追求的指向,教学价值不断随同文化的变迁而变迁。

中国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光宗耀祖;“学而优则佳,仕而优则学。”而西方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生活的体验和需要,是个体完善自己的一种途径,教师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体验和探究。

3.教学行为文化

教学行为文化是基于一定文化境域的教学主体间所展开的行为互动。教学互动行为的目的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它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互动行为,这是教学行为文化的最主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境域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行为关系。我国教学行为中表现为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的控制,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够高,主要以全班互动为主,课堂上具有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较为缺乏。西方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教学行为参与主体多元化、合作化,具体表现为政府、社区、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个体或小组互动频繁,互动实质性较高。行为文化影响着教学的整体形态,是教学实践的文化表现。

二、中西教学差异的文化探源

1.中国文化主“静”、向“内”,西方文化主“动”、向“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以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则意欲向前,指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特点之所在。儒家文化追求中庸之道,以中庸为行事之准则,孔子教育学生要“择乎中庸”,就能辩明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道而行。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清净寡欲。持中、克己的文化特点使得中国文化保持一种“静”态和向“内”的文化特点,即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进、尚静不尚动的心理态势。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即是特别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开发,强调学习者本人的刻苦努力和意志的坚强,忽视对外界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改善。过分强调和谐安定,把变革、维新视为畏途,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主要以接受为主,教学内容固定,容易脱离现实生活,课堂以保持平和、静态为好,强调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西方文化由于其自身的地理特征和政治环境,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对外征服。由此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向外探究与开发、鼓励创新、追求进取、好变动的思维心态,善于对外部物质条件进行改善,反映在教学活动中便是对学习环境的重视和强调,教学内容易于接近生活实际和力求创新,活动性课程占有大量比例,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中国文化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群体文化价值取向,西方文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社会发展造就了家庭,而是家庭或家族的发展造就了社会,因为中国文化发展是以宗法家庭为背景的。血缘宗法家庭是中国文化发展最基本的单元和载体,其他像邻里、村落、社区、民族、国家等等的社会群体,都是有血缘宗法家庭群体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它的扩大和延伸。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以宗法家庭为群体本位,也就是说家庭、家族的利益是最基本的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观表现在教育中就是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发达,而不是个人。由此延伸,把整个国家作为一个大家族,读书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教是为国家培养治国之人才,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群体价值取向的文化特征,容易忽视个人的价值和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沉默寡言、消极被动,不敢直抒己见,竭力保持与群体认识一致。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把个人置于社会整体之上。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获得个体的完善。“人的完善说”一直是西方教学所追求的永恒目标,这一“教育目的的个体取向”,从未因西方社会自19世纪晚期至今所不时出现的所谓“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思潮而退出历史舞台。在课堂上,学生会显得非常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质疑老师和同学,体现自我尊严和价值。

3.中国文化崇尚权威,西方文化提倡民主

中国文化十分崇尚“礼法”的权威性和等级观念,从家庭衍生至国家皆以“礼法”“三纲五常”为行事准则,不能有违。在教学中,教师信奉教材,照本宣科,认为越是严格教授教材的老师就越是好老师,不能自主地创生课程,学生较为被动,缺少相应的主动性。

民主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根本特点,提倡人生来平等的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只是辅导者或顾问,对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太负责,师生间相互尊重,言谈也较为随意,等级观念淡漠。教师有较大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和主动性,教材只是作为参考材料甚至没有教材,不迷信教材,往往结合自身优点和生活实际选取教学内容。

三、对当前教学文化变革的启示

1.教学文化变革不可过于理想化

当前有部分学者对新课程改革抱有理想化的倾向,认为改革就是要否定传统,模糊中西文化差异。其实,改革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变革,成功的改革都需要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的关系,都是基于传统的。

2.教学文化变革需要有一个适应期

民族文化要保持一种生命力,需要不断地吸收异质文化的优秀成分,中西文化在某中程度上可以相互弥补和借鉴。当前我们引进大量西方教学理论成果,并付之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操之过急,没有处理好文化适应期的问题。

3.教学文化变革需要立足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其最终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此次新课程改革是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所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实践基础。所以,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实践,对于其成败如何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视,惟有如此,方能保障教学文化变革的顺利进行。

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9

国际商务谈判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往往会遭遇思维方式的冲突。以东方和英美文化为例,两者在思维方面的差异有三个方面:

1.东方文化偏好形象思维,英 美文化偏好抽象思维;

2.东方文化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维;

3.东方文化注重统一,英美文化注重对立。

意识差异:

1.决策意识 当面对复杂的谈判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将使用不同 的方式做出决定。比如,对于日本人来说,决策是集体的事 情,需要得到管理层的一致同意。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和精 神取向都是集体主义的,以集体为核心。而在德国,决策权 一般在公司的最高层手中。

2.人情意识 中国有别于西方的一个特色就是人情问题,凡事讲究 人情,讲究面子,所以在谈判中,也不可避免受此影响。而 且,中国谈判者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认为个人间的融 洽关系对于谈判的成败有很大影响。西方人在现行的市场 经济条件下,强调对利益的追求。虽然也很注重谈判中的 人际关系,但他们一切以利益为重,在人情和利益两难的情 况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

3.利益意识 商务谈判的目的主要是获取经济利益。在现代社会, 中西谈判者都具有利益意识,双方谈判的目标集中而鲜明 地指向利益,并以利益作为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但是,中 国谈判者的利益意识没有西方谈判者那么明确和强烈

观念差异:

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10

我们可以从语言上来考察,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

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可以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

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己;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己,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

在英文中,兄和弟是一个词,而在中文则是两个词。类似的情况很普遍。英文的词汇相对于中文很缺乏。它只能表达出一个模糊的大概,而不能像中文一样表达出细微的差别,也就无法像中文那样表达出很多细腻完美的情景。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简单实用,然而缺乏美感。它们的文学是惨不忍睹的简陋。

西方很早就出现民主和人权的概念,这和西方重视个体的文化有关;东方的传统的专制制度则是和重视整体的文化相适应。

东方文化里对事物的考量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西方则是定格在现在。

对于西方人来说,自己就是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可是对于东方人来说,自己是整条链中的一环,承上启下。

西方人努力奋斗是为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及时享受。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另有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光宗耀祖,泽披后人。这种东方式的时间思维方式使我们考虑问题全面和连贯,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各有利弊。

东方的文化崇尚含蓄,而西方则推崇直接开放。

西方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我们要抱沟通的态度.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要抱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现民族性,突出时代性.文化像火车,简洁高速的往前;而东方文化像房子,讲究结构,较固定,和保守。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的观点是应当以继承为主.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延续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起重要的作用,否则中国早不叫中国了.但是,我们在近代的发展过程中,对传统的东西一度采取了完全抛弃的方式,对传统的精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直到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由于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金钱和利益方面,传统的东西更是被冲击的支离破碎.等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一些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佳坡以及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在儒家思想的推动下快速发展时,我们才发现,产生于自己国家的精华思想并没有被我们所好好利用,反而是其他一些国家保存的更加完好.恢复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返回到封建时期的状态和思想,而是将有利于我们的精华保留下来,不要让他在我们手中以创新等理由被抛弃.创新是应该的,没有创新,社会发展就不会有动力,但是缺少传统基础的社会,还叫中国吗? 长期以来,部分人士把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等同起来表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传统文化的外延显然要比儒家文化宽泛得多,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儒家文化则仅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态中的一种而已。传统文化除儒家文化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就儒家文化而言,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大量融汇、吸收了其他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内容,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如荀子集百家,自成一体;董仲舒重儒家、阴阳家,自立一说;宋明理学家更是融释、道于一身,终使儒家达到较完备的形而上理论形态。同时,儒家思想也不断被其他文化所融透和吸收,如魏晋以后的佛教思想,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这是儒家文化与其他思想文化相叠合的一面。但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还存在大量独立于儒家文化之外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内容都程度不同地渗透、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形成、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乃至人们的思维、行为、生活方式,譬如墨家主张的“兼爱”、“尚同”思想,道家提倡的自然无为、逍遥羁放的思想情趣和人生态度等,这些思想意识对中国国民心理影响至深至远,在意识形态上往往与儒家文化形成互补结构。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的思想文化与儒家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吸收、融合,共同熔铸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 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有着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如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进取精神、强调只有真实的才是美好的,这种价值取向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处于永恒的冲动和超越之中;与此相反,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中,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观念的体现),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意识、顺从诚敬意识等,此种价值取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一开始就具有很大的惰性,它所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途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判断总是与事实判断相脱节,而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相联,契合为一,就是说,美的东西总是与善的东西相联为一体,只有善良的,才是美好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组合形式,导致中西方思想文化中非常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思维方式:一方是对自然本体的追求,一方是对社会人生的探讨;一方是纯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方是道德规范原则的叠加;一方是理论性思想的突破,一方是直观性思维的构想。两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十分明显。通过这种简单的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倾向。4.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内在机理

不管是东方传统文化,还是西方传统文化,都是动态文化。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观念之流;不是静态的积淀物,而是动态的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传统文化,必定在社会机体组织及人的心理-生理结构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在的影响力,这些业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生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和行为,不具备这一特征,就不能划归到传统文化的范围。

文化形态的东西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必须通过两种途径(或形式):一是“民族凝聚的形式”,二是“个体转换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彼此呼应,构筑成一个稳固的文化观念传承体系。任何形态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的文化,它是适应民族生存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它往往凝聚为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和社会心理意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甚至非常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类型。但是,民族精神和社会心理必须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得以凸显,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历史,都要经由“个体”思维的反馈、转换、过滤、筛选等活动,才能获取其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价值。缺少“个体”这一现实媒质,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在自然-社会-历史所建构的三维文化背景中,与历史发展相伴随的文化成为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文化背景,历史形成的文化氛围每时每刻都在塑模着符合文化类型的人格,每个个体也以自身的心智去建构、维系、支撑传统文化的平衡与存在。传统文化时时刻刻在影响人,改造人;人又在既定文化环境中保存、再造传统文化,保存、再造的过程也就是传统文化不断得以延续流传的过程。这样,传统文化就形成了一个自我更新的内在动因、内在机理、内在规律,世世相传,代代相继。当然,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不断,表现为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是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而不是物质层面上的冲突。因此,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仅靠传统文化自身弱势繁衍生息是远远不够的,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创新和升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不断为先进文化提炼新的精神因子、注入新的精神元素。

5.基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探索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和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中全会又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单列一篇加以部署,指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见,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国家21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

事实上,自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针以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对西学的不同看法。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进一步觉醒,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注意做到:

第一,要以人为本,处理好批判和继承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不能采取“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也不能采取“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或“中西互为体用”的思维方法,而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中华文化中的合理和优秀的成分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对于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等级观念、封闭保守的生活习性、反民主、反自由、反人权的的专制等级思想必须家决加以清除。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体系,而价值体系又是围绕人来进行的,对人尊重,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价值倾向应该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构建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第二,积极进行文化整合,洋为中用。对多元文化选择、批判,对不同文化价值观进行抉择、融合,反对文化相对论和绝对论,立足于本国世纪、本民族传统吸收外国优秀,坚持本民族道德伦理、传统思维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水平的需要。在文化整合中,树立文化的主题意识,保持自己文化应有的地位,坚持民族化大方向,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中华文化应有的国际形象。同时也要排除华夏中心论,以兼容的态度、开阔的胸襟,站在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角度上看中华文化。

第三,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科学与民主是今天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民主和科学并不矛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许多思维方法对克服西方实证科学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偏面性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样,儒家文化中的一些政治理想、治国原则、官僚人格等理论对改善当前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等也不乏可借鉴之处。因此,当前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要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所需要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

上一篇:对早恋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下一篇: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导师对毕业生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