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精选12篇)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1
《大班主题教案《照镜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照镜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复制镜像动作。
2、能注意观察别人的动作,尝试合作表演。
活动准备:
一面落地镜,音乐磁带,会游戏的歌曲。
活动流程:
谈话引出——尝试体验——围坐讨论——再次体验——体验镜面示范——再次体验——合作游戏——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师:前几天我们欣赏了一首《照镜子》的歌曲,还记得吗?那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次。(放音乐《照镜子》,师幼一起欣赏歌曲。)
提问:谁来说说你喜欢这首歌曲中的那一句?(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乐句。)
那你们照过镜子吗?是不是像歌曲中唱的那样?“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二、)尝试体验: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面大镜子,我们围上来听着音乐边唱边做一做,看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的?(师放音乐,幼儿站在镜子前边歌边做动作,师在旁指导。)
(三、)围坐讨论:
师提问:在照镜子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说。)
师提问:那你除了歌曲中的动作,还可以做其他的动作,谁来试试?
(请几个小朋友来做做动作。)
师小结:我发现镜子里出现了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我做什么镜子里的人也做什么。原来镜子里的人是镜面人。
(四、)再次体验:
师:现在我们再来试一次,看看镜子里的你会怎样?音乐停,幼儿回坐,讨论镜子里的人在做什么?
(五、)体验镜面示范: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做照镜子的人,老师做他的镜面人。
(幼儿做动作,师跟着做,老师可以有意做错动作,)提问:老师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请幼儿来辨别,等幼儿识别清楚后,再纠正动作。)那我们再请一位小朋友来做照镜子的人,我们大家来做他的镜面人,看哪一个小朋友做得最像。
(六、)再次体验:
师: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做的镜面人都很像,现在听着音乐,在镜子里仔细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和镜子里的自己一起玩。
师:好,我们休息一下,我发现有好多小朋友做的动作很漂亮。现在我们请他上来做给小朋友看。(请个别幼儿示范。)师跟幼儿讨论应该怎样做镜面人。
师小结:现在我们发现了自己和镜子里的人,也就是镜面人所做的动作刚好是相反的,我左边他右边。
(七、)合作游戏:
师:好,那我们现在听着音乐一起来做《照镜子》的游戏吧。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玩,也可以照着镜子玩,还可以去找客人老师一起玩。幼儿游戏,师在旁指导。
(八、)活动延伸: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我们回到班级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教学反思:
照镜子是一项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照镜子时产生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观察,从而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时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并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这个设计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大班主题教案《照镜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422字。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2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平凡生活中感受至真至纯的亲情;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和瞬间的特写镜头展示亲情。
【教学难点】运用细节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体现真挚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亲情导入
师:同学们, 假如今天就是你的生日, 请你设想一下, 这个生日会怎么过呢?
生:妈妈会为我买来蛋糕, 做上一大桌好吃的。
…………
师:是的, 每当我们的生日, 父母总会买来蛋糕, 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 为我们庆祝, 满足我们若干个小小的愿望。我们也许一直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可是, 你是否想过, 这一天曾经是母亲的受难日?你是否因为母亲所承受的痛苦而对她说过一声“谢谢”。
生:很惭愧, 从未有过。
师:父母的爱就是如此平凡。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河流。那么, 父母就是生命的发源地。他们静静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一路陪伴我们穿过礁石, 越过险滩, 直到他们最后枯竭。可是, 这条河流却常常给我们以平静的感觉, 这河流底下的世界到底有多深?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 也走进父母生命的河流, 去探求其中的欢歌与泪水…… (板书:静水深流。)
(设计意图:以生日话题导出主题, 平淡却又真实, 先“隐藏”意图, 让学生明白平凡的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 为下一个板块作铺垫, 在此基础上把生命比作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 给学生展示子女与父母这两条生命之流的轨迹, 从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二、探寻生命源头
师:民间有句老话“儿奔生, 娘奔死”。为了我们的降生, 母亲将承受怎样的痛苦与危险呢?下面, 请看一组剖腹产的图片。 (出示幻灯片) 此刻, 你的心情如何呢?
生:惊讶, 母亲竟然忍受了如此的痛苦生下了我, 她付出太多!
…………
师:我也是做了剖腹产手术才生下我儿子的, 这是我写给他的一首小诗 (师朗读诗歌《世界上最爱你, 我的宝贝》) 。这是一个母亲的真实感受。那么, 你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 以“我的生日, 妈妈, 那是您的受难日……”开头, 说出此刻你的内心感受。然后小组推荐, 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交流。)
…………
(设计意图:音乐与图片唤醒了学生内心最柔弱的部分, 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生被图片震撼的同时, 教师的下水诗歌又是一次对学生灵魂的洗礼, 于是, 学生就会自然道出对母爱的真实理解, 体现了作文课的“语文味”。)
师:人们常说:“母爱似水, 父爱如山。”父亲和母亲, 就像大地上的长江与黄河, 是我们生命中的动脉和静脉。他们的肩上担着自己的苦楚, 担着我们的生命。
三、捕捉亲情点滴
师:在这些幸福的细节之中, 我们一天天长大,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然后, 请说出哪一幅图片中的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 为什么? (学生观看一组体现父爱母爱的图片。)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母亲背起残疾女儿的那张图片, 腰背弯曲的母亲奋力背起瘫痪的女儿, 她很小心, 生怕把女儿摔了, 在她的心目中女儿就是整个世界。
…………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地震后的废墟里跪寻女儿的悲痛父亲那张图片。这是一个地震中许多父亲的一个缩影。骨肉之亲, 感天动地!
师:汶川地震后, 一位英籍华人写了一首诗《路茫茫》, 我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想听你唱山歌, 多想看你读书忙;多想骂你睡懒觉, 多想让你背爹娘。为何回家多艰险?为何天地变荒唐?只要再喊一声爸, 老爹此生无愿望。很多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父爱, 什么才是最平凡的英雄父亲。那么, 我们该如何运用我们的文字, 来表达这世界上至真至纯的爱呢?
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历来被誉为描写父爱之经典, 接下来就让我们齐读望父买橘的片段, 小组合作探究:这个片段中, 作者是如何展示至真父爱, 并思索父亲的爱为何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生齐读《背影》片段。)
生:我认为朱自清先生在望父买橘这个片段中, 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很出色, 如“攀、缩、微倾”,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步履蹒跚, 却满含深爱的父亲形象。
…………
师:同学们, 感谢你们用睿智的头脑、充满爱的心灵, 再次重温经典, 你们的答案就代表着你们对爱的理解, 小结一下细节描写技巧:
真实:细致观察, 尊重客观实际;
典型:精心剪裁, 凸显人物个性;
生动:精雕细刻, 留下传神片段。
(设计意图: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 交流各自的困惑并进行讨论。学生在写讨论笔记的同时, 把研讨中有代表性和有难度的问题拿出来, 全班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适时引导点拨。学生先质疑, 再合作探究,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在这一过程中使写作技巧一步步清晰。)
师:接下来, 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如果要你续写下面这两个片段, 来表现真挚的父爱或母爱, 你会对人物进行哪些具体的描写?
片段一:那个秋风萧瑟的傍晚, 看到同学们都拿着高分的试卷跑回家时, 我失落地看着自己手中那近乎不及格的试卷, 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似。我拖着颤抖着的身体回到家, 脑海中妈妈那期待的目光刺痛了我的心, 妈妈对我是满怀期待, 可我却考出这样的成绩来, 怎么对得起妈妈呢?想着, 泪水悄无声息地划过我的脸颊, 推开门, 妈妈……
片段二:七八岁的一天, 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外婆家。在一个转弯角, 刹车突然失灵了。在车子摔倒的瞬间, 爸爸……
(每组讨论推荐出写得最好的一篇在全班展示, 但小组要说明推荐的理由。展示后要进行评价, 评价的标准是:①是否捕捉最典型的亲情细节, 描写是否生动;②是否运用多种描写相结合, 运用哪几种描写;③是否抒写内心的感动。采取作者自评、小组评、其他同学评、老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评价作文的用意有以下几点:其一, 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提高分享与合作、借鉴与学习的能力。其二, 教师对每篇例文的点评, 扣住本课教学目标, 做到重点突出, 使学生学有收获。最后, 营造一种民主合作的氛围,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四、且行且思且惜
师:请同学们观看影片《美丽人生》片段。儿子小约书亚从铁箱子里爬了出来, 高兴地投进妈妈的怀抱举起双手说“:我们赢了!”父亲圭多却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死去了, 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刻依旧幸福和快乐, 因为他把爱永久的植入儿子心田。 (播放背景音乐) 看着日渐老去的父母, 我亲爱的同学们, 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呢?请思考半分钟, 然后用一两句深情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生:昨天, 看着奶奶哆嗦着手吃饭, 我站在她的身后, 摩挲着她的满头白发, 捏捏她瘦削的肩膀。我在想, 父亲、母亲也会有这样一天, 我舍不得你们就这样老去啊。
…………
师:同学们, 老师为你们骄傲, 因为我看到, 你们长大了。养儿方知父母苦, 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 我真想握住他们的手, 对他们说:“爸爸妈妈, 真想下辈子给你们做一回父亲、母亲。让我也尝尝你们的艰辛, 让我也像你们爱我一样爱你们;让我天天做好饭好菜给你们吃;让我保护你们, 谁也甭想欺负你们。”但是, 我知道, 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珍惜父母的每一份牵挂, 珍惜父母在世的每一天, 珍惜父母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 (小结:静, 就是挚爱的完满;水, 就是生命的本源;流, 就是挚爱的体现;深, 就是生命的蕴集。)
师:同学们, 今天, 我们徜徉在父母生命的河流中, 我们用真情去体悟真情, 用真情去写我真心。你说出的和写下的这些文字, 无论是长还是短, 我相信, 那都是你最真心的话。把它们连起来, 稍加修改, 我相信, 那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晚上回去, 读给爸爸妈妈听, 好吗?我希望, 在你们爸爸妈妈生日那天, 也为他们送上蛋糕, 点燃蜡烛, 对他们说一声“:生日快乐!谢谢你们, 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实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学生活动充分, 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 课堂参与度高。)
【反思】
记得北大教授曹文轩曾说过:“中国的教育纬度中缺少一个重要的纬度, 就是情感纬度。”刚踏上工作岗位时, 一位老教师也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真正的作文是不教技巧的。”所以, 我才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一、情景相融, 把握生命中的美好
以水为喻, 通过“探寻生命源头———捕捉亲情点滴———且行且思且珍惜”三个环节, 把触发学生去感悟亲情和学习作文的细节描写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节课教学力求重点鲜明, 有所突破。从学生脸上流淌的泪水及笔下深情的文字中, 我们可以看出启发性的课堂才是作文教学的正途, 德育、阅读、写作三结合的语文课才是最有实效的语文课。
二、作文教学需循序渐进, 环环相扣
结束授课后, 个人觉得如果在细节描写技巧的归纳上, 对“写真:选身边事, 抒心中情;写实:抓动情点, 以小见大;写细:鲜活细节, 凸显人物”再进行扩展, 对修辞、句式、语言诗意化等知识进一步点拨, 我想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 会更有帮助。
主题教学的设计、实施及反思 篇3
本文以《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为案例,从设计、实施和反思三个方面对主题教学进行探讨。
一、设计:整合匹配,提炼主题
(一)课标、考纲、教材的整合
主题教学以知识目标的整合为基础。首先,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教育教学、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三者虽有内在联系,但它们的地位、作用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必须进行有效整合。其次,“学校教育各个层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最终都主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实现。”[1]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表明,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活动是整合的途径。最后,所谓教学的“理论逻辑”,主要是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基于以上理由,在进行主题教学设计时,应回归本源,深入而系统地研读课标、考纲和教材,着重对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梳理,形成清晰而不混乱、完整而不零散的知识提纲。在本主题教学案例(见表1)中,考虑到学生辩证思维的不足,将“市场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两目知识整合到一起,既利于学生一分为二地认识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又利于进一步掌握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为主题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保障。
(二)情境、问题、知识的匹配
主题教学直接形成于对情境、问题、知识的整合。思想政治课程强调“主动开发课程资源”,这为教师放眼“社会生活”,利用和开发教材创造了条件。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新设置的情境繁杂臃肿,质量低下;问题的针对性、概括性、逻辑性、开放性、生成性不足;平均用力,不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探究;情境、问题和知识的匹配性不强。因此,我们应根据“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2]的理念,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设置既有“知识原味”又有“生活滋味”的主题。本主题教学案例中,按照精简有效的原则,把教材81页的“探究活动”改编和提炼为如下的教学主题。它以三个问题为纽带,上“勾”情境,下“连”知识,激活了学习过程,打通了“情境—问题—知识”的内在关系。创造性的主题设计,立足教材并超越教材,实现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学用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充分的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二、实施:突破难关,促进发展
教学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复杂体,只有简约、集中,才能充分展示体现课程性质的教学主题,突破难关,促进发展。为此,实施简洁、贯通、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流程(预习—互动—反馈),能通过多维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为突破以下“两难”关系,提供了宽裕的时间和空间。
(一)预设与生成的适时调控
预设使教学有序展开,生成使教学充满意外。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在教学预设中关注生成的可能,另一方面在生成中回归预设的目标。偏重预设,轻视生成,是我们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集约化的主题预设,使教学形散而神聚,使教师有时间捕捉学生的质疑点、闪光点、失误点、争论点、意外点,扩展生成空间,激发学生智慧。在本主题教学案例中,在教学“市场调节”这一知识时,有学生突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市场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两目内容整合到一起?笔者立即抓住这个“思维火花”,先表扬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激活”了教材讲解,接着在“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市场调节的局限”的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讲解,解决了学生的疑问,把“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简化与强化的有机统一
简化为强化创造条件,强化对简化进行升华。简约而不简单:学习目标要简明,教学流程要简便,信息载体要简约。强化不呆板:主题设计要增强,互动生成要加强,学法教法要图强。本主题教学案例中,从两方面发挥强化的聚焦作用:一是强化学习目标,“围绕‘苹果变奏曲’主题,了解资源配置,理解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培养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树立维护市场秩序和诚信的观念”。简明的学习目标,是主题教学走向有序、有效的“指南针”,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强化预习、讨论、问答、展示、探究等互动性和生成性的学习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三)讲授与探究的灵活运用
讲授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创新思维。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探究性思维,但耗时长、效率低,适用范围有限。在刚开始实施主题教学时,笔者未能辩证地处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对每个问题和知识都安排了探究,以致出现了时间不够用、知识不透彻等问题。后来,笔者调整了策略,抓住主要矛盾,只对某一个或两个重要问题和重点知识进行探究,其他的问题和知识则由学生的自学或教师的精讲来完成。这样,主题教学为讲授与探究的“和谐共舞”提供了一条宽广的道路,让学生既能享用教师简略高效的讲授功力,又能体验追问思辨的探究快乐。
(四)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这种教,是对学的一种支配和控制。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体现。[3]集约的主题,简洁的流程,使课堂教学如一条美丽的小河,让学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这样处理,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和目标,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本主题教学案例中,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就用多媒体把学习要求呈现出来:“预习”要圈点勾画,冷静思考;“互动”要争问抢答,声音洪亮,认真倾听,质疑补充;“反馈”要建构知识,解题命题,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改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能。另一方面,让主题教学更好地起到引发、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作用。主题教学使教与学相互促进,有利于弱化教师的满堂灌输和大包大揽,强化了精讲和点拨、组织和调控等教学活动,有利于把“预习权、展示权、练习权、评价权”等学习权利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积极、有序、有效的学习。
三、反思:走出困境,形成风格
主题教学效果已显,表明在困难面前,只有勇于深究,才能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一)困境与出路
在“改课”的征途中,笔者“改”过观念,但操作乏力;“改”过环节,但杂乱无序。多年探索,且行且悟,终于找到了突破课堂转型困境的有效途径——主题教学。它具有教学资源整合化、框题内容主题化、学习过程活动化、教学流程简便化、教学时间有效化等鲜明的特点,有利于追求“灵动、智慧、高效、幸福”的课堂境界。在我市政治优质课比赛中,由笔者指导参赛的教师编制的主题教学方案,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其中,简约而深刻、朴实而丰富、清晰而灵动的教学特色功不可没。
(二)完善与风格
教学是科学,需要求真;教学是艺术,需要臻美;教学是技术,需要践行。主题教学如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有优点也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同时,选择一种教学方式意味着为老师和学生选择一种发展方式。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4]在实践的路途上,笔者将更加努力地雕琢与融合、体悟与升华、探索和创新,不断地通透主题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呐喊道:“我有一个梦想。”那是追求博爱、平等、自由和正义的声音。在课堂转型的道路上,笔者也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以主题教学为突破口,追求更高的课堂境界,让学生的智慧之树更加繁茂、生命之花更加娇艳、幸福之果更加香甜。
参考文献:
[1] 雷新勇. 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3] 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7.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舞龙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庆祝活动,每逢春节期间,老百姓自发组织的舞龙的比赛深受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喜爱。于是,我发动幼儿一起制作“龙”,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简单了解舞龙的风俗,激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
2、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龙身,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让幼儿体验舞龙的乐趣,感受舞龙的热闹气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舞龙以及幼儿合作舞龙。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纸盒、稻草、皱纹纸等手工材料若干。
2、舞龙的图片和舞龙的视频。
3、音乐《金蛇狂舞》。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金蛇狂舞》的音乐进入课题。
1、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更深入了解音乐。
(二)出示舞龙的图片,幼儿欣赏。
1、师:听完音乐,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了一些好看的图片,在看图片时,老师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图片里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以前见过吗?什么时候见过?
2、师简单介绍舞龙的习俗。
3、出示不同种类的舞龙图片。
(三)幼儿观看舞龙视频,感受舞龙的热闹气氛,并尝试模仿舞龙动作。
(四)动手操作:神气的龙
1、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舞龙用的“道具龙”由哪几部分组成?(龙头、龙身、龙尾)
2、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龙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收集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制作愿望。
3、鼓励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龙,教师参与指导。
(五)游戏:舞龙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并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舞龙表演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四人一组,自由尝试合作协调走。
3、教师做舞龙人,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手上的彩球,随彩球的位置高低来作出相应的动作。如:彩球举得高,龙头就举得高;彩球放低,小朋友就蹲下来舞龙。
4、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舞龙游戏。引导幼儿根据彩球方向的变化,看信号舞龙。
5、请幼儿做舞龙人,分组游戏,教师提示“舞龙人”举彩球的动作。
6、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7、引导全班幼儿连成一条长龙,随音乐进行舞龙表演。
(六)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进一步练习多人合作舞龙。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创新之处在于让幼儿从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的过程中慢慢地体会舞龙的习俗及舞龙的要领。中国的传统文化舞龙和音乐、运动、情感的融合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舞龙的教学活动真正地捕捉到了教育契机,贴近幼儿生活。《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案例中,小朋友已经在言行中流露出对表演“舞龙”的喜爱,于是我把握核心目标,及时调整并充分利用,保证孩子的兴趣点开展了“舞龙”的活动。“舞龙”活动在很多的庆祝活动中都会举行,孩子们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题材贴近身边的生活,孩子们易理解和掌握。活动开展前,我在网上找到了许多舞龙用的龙的图片,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了龙身上的`特征,孩子们就从龙头、龙尾、龙身上有几节产生了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对龙身上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激发幼儿参与制作龙的积极性。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5
如今正是菊花开得正艳的时候,为了让美丽花儿不但停留在纸上,而且印刻在孩子们的心灵里。老师们首先收集了绿牡丹、千头菊、大叶菊等十几个菊花品种。通过展览让孩子们观察菊花的颜色、花瓣、叶子、形状等,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接着,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还通过视频观看菊花知识的介绍,带领幼儿用不同的绘画方式画菊花。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加深了对菊花特征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观察活动,观察时专心、认真。
2、了解菊花的主要外形特征,能叫出名称。
3、能关心、爱护幼儿园里的花,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户外正开放的菊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园内观察园内的花卉,运用语言、表情诱发幼儿观察兴趣。
2、提问:这里的花漂亮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3、幼儿自由交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指着远处的菊花问:那是什么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2、师:让我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活动的重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菊花的外形特征。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时刻提醒、引导他们参与观察活动,能发现同伴找出的菊花的特征。)
3、提问:菊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像什么?菊花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像什么?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所看见的菊花的外形特征。
(这是难点,能力强的幼儿要能说出菊花的主要特征,能力弱的幼儿要知道这种花叫菊花)
三、结束部分
1、提问:花儿真美,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呢?(激发幼儿爱护花的情感)
2、师生一同念儿歌:
秋天到,菊花开,红的红,白的白。像面条,像火焰,还像妈妈的卷发。
《秋天菊花开》(语言)
活动目的:
1、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2、比较菊花的外形特征。
3、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对菊花的感受。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活动准备:
1、菊花的图片、菊花实物及菊花茶、小杯子若干。
2、准备幼儿分组活动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让幼儿说说秋天什么花开,引入菊花的课题。
二、幼儿通过分组观察比较,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1、提供各种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菊花的颜色、花瓣形状等外形特征。
2、提供菊花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感受菊花的香味。
3、提供实物-菊花,让幼儿感受菊花的美。
三、集中、交流、讨论:
1、请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观察的感受,说说菊花美在哪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菊花的美,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句子说出来。
四、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图片小结。
五、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制作菊花:
1、插花:提供各种实物的菊花、花泥,让幼儿进行创意插花。
2、画菊花:提供油画棒、白板纸、棉签和颜料,让幼儿自由画菊花。
3、制作菊花:提供各种彩色纸、剪刀、固体胶、铅笔等,让幼儿学习制作菊花。
4、菊花粘贴画:提供各色毛线、双面胶、剪刀,让幼儿用毛线粘贴成菊花。
教学反思:
1、通过这一节课,幼儿对菊花的认识比较到位,能清楚的知道菊花的形态和作用。
2、介绍菊花的功用环节太薄弱,菊花的功用比较多,还可以插在瓶里欣赏,制成干花作装饰等等。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课件。
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字卡三张。
3、幼儿收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
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
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
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
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
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
(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
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
(3)山清水秀风景地。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三、创造绿色环境从我做起。
1、讨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重点突出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的危害)
2、争做绿色小卫士。
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弱,要求幼儿自觉抵制垃圾食品,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耐心的对幼儿正确引导,达到教育幼儿拒食垃圾食品的目的。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7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最有名的建筑、景点、地区、动植物等。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一体机电脑。
过程观察:
一、幼儿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中国之最”的事物。
二、观看PPT课件图片,了解长城、四大发明、长江、黄河等。
三、通过抢答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回顾了解“中国之最”。
1、中国最长的防御建筑:长城
2、中国最大的广场:北京tiananmen广场
3、中国最大的皇宫:北京故宫
4、中国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5、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
6、中国最有名的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
7、中国最长的江:长江
8、中国最长的河:黄河
9、中国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
10、中国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11、中国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
12、中国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13、中国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14、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15、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6、中国最稀有的动物:大熊猫
17、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18、中国最古老的树种:银杏树
19、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20、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
四、幼儿间在区域中探讨:
1、语言区:看图片、图书、照片讲述中国有名的景点、名胜古迹。
2、美工区:幼儿小组制作“长城组画”。
3、科学区:将铁片、铁针磁化后放入水中,观察其方向;尝试印刷。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工具,感知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学习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一些常用的工具。
2.和幼儿一起准备分组活动的材料。
活动过程:
1.说说工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工具: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讨论:人么为什么要发明工具?
2.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和幼儿一起看看几种工具,讨论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和幼儿分组活动,练习使用各种工具。
4.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予以帮助指导,提醒注意安全。
幼儿将自己的操作情况记录在表格上。
5.幼儿用简笔画的方式作记录,病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学习的专注与否跟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适宜幼儿的学习发展,都是影响幼儿学习的主要因素。在活动中,老师必须要了解每一位幼儿,根据活动情况灵活应变地采取适宜的措施,让更多的幼儿能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所采用的激励法和游戏法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幼儿克服了学习中的问题,把不同能力的幼儿学习参与性调动了起来。活动中幼儿能积极思考,善于交流,主动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工具。
其次,活动的延伸很重要,虽然集体活动中幼儿没有时间去使用工具进行尝试练习使用方法,但是我鼓励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时使用工具玩一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美工区里玩压花机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一些小工具投放到科学探索区,让幼儿去用一用,试一试!关于工具的了解,可以在班级的各个学习区投放丰富的材料,供幼儿区域自选学习!
所遗憾的是,我没有给幼儿准备更多关于工具的知识,如果有关于工具的一些图片、视频等能让幼儿对工具的了解更丰富。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游戏中学会地方戏《双推磨》中前八句戏词和推磨的动作。
2、初步培养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有知识经验:熟悉《双推磨》剧情
2、图片4张、磨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来欣赏锡剧《双推磨》选段,引起兴趣
1、上次老师给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叫什么?(一男:何宜度,一女:苏小娥)
2、有人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段戏曲,你们想听吗?(幼儿欣赏双推磨1)
提问:刚才他们表演的是什么?戏曲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脸、服装、唱腔等方面去找)
师总结:刚才这段戏曲是无锡人最喜欢唱的.,它是用无锡方言来唱的,所以我们叫它锡剧。
二、学习戏词前四句
1、小朋友都知道何宜度和苏小鹅生活都很贫穷,那你们知道苏小鹅她靠什么来生活呢?(师做推磨动作)
提问:这是什么动作?那磨豆浆用什么工具?(出示磨)磨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一共有几块?(解释上片和下片,并用方言说一说)上片上有什么?(解释龙吞珠和百浪卷)再用方言说。师总结:以前做豆腐就是用这个磨磨成豆浆再做成豆腐,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
2、请2~3个幼儿用磨来体会一下磨豆浆的过程。让幼儿了解戏词:推呀拉呀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
3、把这一段完整来念,并用方言来说一说。(累了,坐下休息一下)
三、图片配合教学学习后四句戏词
1、我们知道自从苏小鹅丈夫死后,她只有一个人推磨了,用方言学一学:一人推磨和两人推磨。可是她家的磨要比我们这个磨大好几十倍呢,所以苏小鹅一人推,推也推不动就像(出示图牛车水)这只老黄牛,它在干什么?水车很大,推也推不动哼育哼育累死了,我们给这张图取名叫牛车水。完整说,用方言学一学(一人推磨像牛车水)
2、今天苏小鹅刚巧碰上何宜度,两人推磨比一人推磨感觉怎么样?(出示图片扯蓬船)这是什么?没有风的时候怎么开?突然刮大风了,它又是怎么开?取名《扯蓬船》
3、完整念一遍,并用方言来学一学。
四、复习巩固,学唱锡剧《双推磨》
1、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学唱戏,你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唱。(2遍)
2、分角色来表演,要求能互相帮助,友好协商。
3、何宜度和苏小鹅现在是什么心情?我们开心地再来一遍。
4、把快乐分享给后边的老师,邀请她们一起来磨豆浆。
五、延伸、结束
今天,我们欣赏了锡剧《双推磨》选段,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我们下次再来学完它好吗?
活动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大雁南飞。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小朋友们的衣服叶渐渐厚了起来。
活动目标
1、教育儿童理解儿歌的内容,能够朗读儿歌,感觉儿歌中秋天的神韵,进一步了解四季更替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背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帮助孩子了解四季更替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活动准备
有关四季景物的图片,视频,幼儿用书,儿歌《秋风吹》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播放有关秋天风景的视频,让幼儿猜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让幼儿说一说,秋天来了周围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参考视频和图片回答问题)
3、学习儿歌。先播放两遍儿歌让幼儿静听,再向口述诗歌大意,!.快思.教案网出处!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幼儿逐句背诵,直到幼儿能齐声背诵。
4、让幼儿分别上台朗诵儿歌,看谁朗诵的最好。
5、教师带领孩子表演儿歌。
教学反思
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可以了解到神秘的季节更替和秋天独特的自然现象。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很投入,孩子们认识到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相互交流的互动中兴致很高,了解到了秋天的各种现象。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孩子的记忆、朗诵、表演、配合等能力。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教育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如果有计划再次教学,一定在活动中延伸加入学生对一年四季每个季节不同现象想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尝试去观察,去发现。从而更好地开发孩子的综合素质。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11
主题目说明: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尊重和珍惜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哪怕是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也就是尊重和珍惜我们自己。
幼儿特别喜欢动物。向5~6岁幼儿介绍不同种类动物的生长史和生活形态,既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多样性,认识到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初步理解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小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等环保意识。这正是我们编制“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的用意所在。
主题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常见动物的多样性,了解简单的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
2、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建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3、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乐意接纳同伴不同的观点。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环境创设:
1、活动区环境:
(1)纸板拼画
玩法:先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然后用碎纸板片按照这个图形粘贴好,在粘贴好的图形中用颜料刷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钟表店
玩法:现在白纸上设计出自己想要设计的钟表。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来制作自己设计的钟表。然后在进行更精致的装饰。
(3)快乐书吧
玩法:请幼儿在区角内安静的看书,(4)动物回家
玩法:在小动物的背面写上计算题,房子上写上答案,根据计算题的答案将小动物送回自己的正确的家。如小兔的背面是5+3(=8)就把小兔送入标有8的房子里。
(5)陶吧
让幼儿在陶吧这个区角里制作一些造型,同时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创作
2、墙饰
(1)海底世界:将幼儿画画的海底世界的画贴到主题墙上,让幼儿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
(2)、瓢虫:让幼儿目测徒手撕瓢虫,将瓢虫黏贴到画纸上,并画上瓢虫的花纹、眼睛。最后贴到主题上展示。
(3)动物的分类:将幼儿收集的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按类布置到主题墙上,如:鸟类、昆虫类等。
(4)宠物大聚会:将幼儿绘画的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美术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
3、资料收集:收集各种动物图片
家园共育:
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小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等环保意识。
亲子活动:制作动物画册
请家长与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一起留意收集动物的画报、图片等,准备一本小册子,并把图片等按类分好贴上去,制作成动物画册。
教学反思: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和动物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保护动物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问题。环保应该从娃娃抓起,从自我做起,基于此,我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重在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孩子来说,所有可以产生效果的教育活动都原于兴趣,而动物是幼儿最感兴趣最喜欢的。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 篇12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合成和分解在前面已经涉及到了,本活动也是数的合成和分解,所不同的是10是个特殊的数,它是第一个两位数,而它的合成和分解全部是一位数。先设计一个好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对10的合成和分解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进入教材的连线活动,巩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目标
1、了解10的合成与分解。
2、能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关联。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0.2、10的分成与分解。
活动准备
老师提前在10个纸牌子上画上小白兔,牌子上的小白兔分别是1个、2个、3个、4个、5个、5个、6个、7个、8个、9个。
活动过程
过程一:复习导入
1、老师提示: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习了很多数字了,请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拍着小手,从1数到10。[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2、老师引导:今天又很多小白兔来到我们班,它们要和小朋友们做朋友,你们欢迎吗?(老师边说边拿出画着纸牌上的小兔子)
过程二:游戏——小白兔找朋友
1、老师讲话:我们现在做一个游戏,请我们小朋友帮小白兔找一定数量的朋友,你们可是要认真的找啊!
2、老师请10为小朋友出来,每人发一个纸牌,并要它们各自数一数自己纸牌上有几只小白兔。
3、老师讲游戏的规则:现在请小朋友帮小白兔找朋友,要求每两个小朋友合成一组,这两个小朋友纸牌上的小白兔加起来要刚好是10只。小朋友就开始找,找到后两个小朋友就一起说:我们两个合起来是10只。
4、一组小朋友完成游戏后,老师就有请了10个小朋友来参与这个游戏。
5、等小朋友做完找朋友这个游戏,老师叫小朋友看自己的课本,让小朋友帮书上的小动物找朋友。
过程三:教材活动
1、老师要小朋友先看课本上的画面内容。
2、老师叫小朋友说说课本上都有谁在?(有5只小熊,它们分别是:戴围巾的小熊、戴帽子的小熊、戴领带的小熊、戴手套的小熊、戴花的小熊;它们的下面都有很多糖果。
3、老师要小朋友练习:画线连连,让每个小熊都能分到10个糖果。
4、小朋友在课本上认真的数数并连线,老师看看小朋友的连线情况,个别的指导。
5、做完老师给予小朋友表扬。
教学反思
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小朋友用扮演的方式和用一些小玩具让小朋友练习10的分解和组成,巩固小朋友对数的分解和组成。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照镜子》】推荐阅读:
大班主题教案《中国在哪里》及教学反思08-27
大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过新年》06-19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玩水》及教学反思08-08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参观小学》08-25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制作书包》及教学反思09-08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及教学反思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