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图集大

2024-10-15

钢结构建筑图集大(共6篇)

钢结构建筑图集大 篇1

【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J135-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

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

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

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

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

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

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

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

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30、CECS、钢龙骨结构技术规程

31、CECS、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32、CECS、冷弯型钢受力蒙皮结构技术规程

33、CECS、混凝土钢管叠合柱技术规程

34、CECS、钢管结构技术规程

35、CECS、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

36、CECS、建筑用铸钢节点技术规程

37、CECS、钢结构抗火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

1、DB29-57-2003/J10297-2003、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

2、DBJ13-51-2003/J10279-200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

3、DBJ13-61-2004/J10429-2004、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

4、DG/T08-008-2000/J10041-2000、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上海市)

5、DBJ08-68-97、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上海市)

6、DBJ01-616-2004/J10411-2004、建筑防火涂料(板)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程(北京市)

7、DBJ08-32-92、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上海市)

8、DBJ08-52-96、网架结构技术规程(上海市)

9、DBJ08-97-2002、膜结构技术规范(上海市)

10、DB29-140-2005/J10566-2005、天津市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钢材、钢制品与材料标准】

1、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2、GB/T700-1998、普通碳素结构钢

3、GB5313-85、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4、GB/T1591-199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5、GB/T4171-2000、高耐候结构钢

6、GB/T4172-2000、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7、GB/T19879-2005、建筑结构用钢板

8、GB/T12754-91、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

9、GB/T2518-2004、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10、YB3301-1992、焊接H型钢

11、GB/T702-1986、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2、GB/T704-1988、热轧扁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3、GB/T706-1988、热轧工字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4、GB/T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5、GB/T9787-1988、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6、GB/T9788-1988、热轧不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7、GB7659-1987、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

18、GB/T8162-1999、结构用无缝钢管

19、GB/T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20、GB/T9711-1997、螺旋焊钢管

21、GB/T13793-1992、直缝电焊钢管

22、JG/T137-2001、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

23、GB/T11253-19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24、GB/T2517-1981、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25、GB/T716-1991、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26、GB/T3274-198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27、GB/T3524-199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

28、GB11352-8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29、GB/T11263-1998、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30、GB/T6723-1986、通用冷弯开口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1、GB/T6724-1986、冷弯波形钢板

32、GB/T6728-2002、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3、GB/T3277-1991、花纹钢板

34、YB/T4001-1998、钢格栅板

35、GB/T14975-2002、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36、JG11-1999、钢网架焊接球节点

37、GB/T17955-2000、球型支座技术条件

38、JG144-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构件

39、GB/T12755-91、建筑用压型钢板 40、CJ3077-1998、建筑缆索用钢丝

41、CJ3058-1996、塑料护套半平行钢丝拉索

42、JG689-1998、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

43、JG/T868-2000、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

44、JG/T869-2000、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

【紧固件产品标准】

1、GB/T3632~3633-83、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

2、GB/T1228~1231-9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

3、GB/T16939-1997、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

4、GB10432~10433-89、圆柱头焊钉

5、GB/T18230.1~18230.7-2000、栓接结构用紧固件

6、GB/T5780-2000、六角头螺栓C级

7、GB/T5782-2000、六角头螺栓(A级、B级)

8、GB/T3098.1-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9、GB/T15856.1~4--2002、自钻自攻螺钉

10、GB/T5282~5285、自攻螺钉

【焊接材料标准】

1、GB/T5117-1995、碳钢焊条

2、GB/T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

3、GB1300-77、焊接用钢丝

4、GB/T3429-2002、焊接用钢盘条

5、GB5293-1999、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6、GB12470-2003、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

7、GB10045-1988、碳钢药芯焊丝

8、GB/T14957-1994、熔化焊用钢丝

9、GB/T14493-1998、低合金钢药芯焊丝

10、GB/T14598-1994、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11、GB/T8110-1995、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12、YB/T5092-1996、焊接用不锈钢钢丝

【设计标准图】 1、05G511、梯形钢屋架 2、05G512、钢天窗架 3、05G513、钢托架 4、05G514-

1、12m实腹式钢吊车梁轻级工作制(A1~A3)Q235钢 5、05G514-2~3、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A4~A5)Q235、Q345钢 6、05G514-

4、12m实腹式钢吊车梁重级工作制(A6~A7)Q345钢 7、05G515、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 8、05G516、轻型屋面钢天窗架 9、05G517-1~

5、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 10、02SG518-

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无吊车)(含2004年局部修改)11、02SG518-

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悬挂吊车)12、04SG518-

3、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吊车)13、01SG519、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含2004年局部修改)14、01SG519-

1、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次梁与主梁的简支螺栓连接;主梁的栓焊拼接)15、01SG519-

2、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主梁的全栓拼接)

16、SG520-1~

2、钢吊车梁

17、SG521-1~

4、钢檩条、钢墙梁 18、05SG522、钢与混凝土组合楼(屋)盖结构构造 19、05SG52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 20、05G5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21、05G359-

4、悬挂运输设备轨道 22、04G337、吊车走道板

某大跨度建筑结构设计 篇2

关键词:建筑;大跨度;结构;设计;外挑桁架;楼盖

一、方案选型

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原拟采用如下方案:边跨采用型钢混凝土桁架,屋面采用网架屋面。该方案存在下列问题:①左右外墙端部型钢混凝土构件承受了33.6m跨度的屋面荷载,即使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仍然存在荷载大、截面大、安全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②由于屋面必须用混凝土重载屋面,网架杆件截面大,含钢量也较大,且网架屋面难以实现建筑的整体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终通过在中间另外设置4榀钢筋混凝土斜腹杆桁架,实现结构受力与外形及功能要求的统一。由于采用了6榀桁架联合受力,因此单榀受荷面积的明显减少,采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就能满足要求。该方案由于上部斜柱框架体系刚度较大,底部仅设置框架柱刚度较小,容易形成薄弱层,因此底层斜柱与地面相交位置布置部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解决结构上下层刚度突变,屋面采用正交斜放的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能有效地解决屋面板开洞后造成的屋面刚度损失。通过综合比较,该方案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的外立面效果,而且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体系解决了大悬挑的难题,大幅度减少了工程造价。

二、结构总体计算分析

采用空间结构软件SATWE及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进行结构计算分析,设计参数为:建筑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结构使用年限50年,设计基准期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主楼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

1.结构动力特性

由于6榀钢筋混凝土斜柱框架的存在,结构x,Y向刚度相差较大,结构在地震组合下x向的位移角为1/1802,Y向的位移角则达到了1/9999。因此虽然第二周期为扭转周期,但考虑到工程本身为多层结构,抗扭刚度也较大,在偶然偏心地震力的作用下的扭转位移比为1.34,可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

2.楼层侧向刚度及抗剪承载力验算

楼层侧向刚度比及抗剪承载力比见表1,其中。,R为x,Y方向本层的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R,R表示本层的抗剪承载力与上一层的比值。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过调整各层的剪力墙的布置、截面厚度,楼层侧向刚度及抗剪承载力均可满足规范要求。

三、外挑桁架分析及设计

1.外挑桁架结构布置

经过计算分析,确定了工程最终的桁架形式及截面。左右外墙桁架(以下简称轴②,⑩桁架)如图1所示。轴⑤,⑦桁架形如图2所示,轴③,⑨桁架如图3所示。

2.外挑桁架分析与设计

工程钢筋混凝土桁架为整体现浇,且上下弦杆均承受楼面荷载,因此均为拉弯或者压弯构件,桁架的设计采用的是MIDAS/GEN的计算结果。工程在弹性楼板假定下对桁架进行了内力计算及配筋。以下仅以轴③,⑨桁架为例介绍桁架的计算结果。考虑到混凝土桁架的特殊性,桁架节点按刚接计算。表2中分别列出了桁架中受力较大的几根杆件的内力设计值。由表中可见,虽然节点按刚接考虑,各杆件一般仍存在较小的弯矩,这些弯矩主要是由构件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荷载引起。桁架上弦杆的轴向拉力较大,考虑到该结构构件为非常重要的承重构件,一旦出现裂缝,内力重分配会影响桁架的整体受力特性。故决定用更严格的抗裂设计原则,裂缝值控制在0.2mm以内进行配筋计算。

3.桁架构造及施工

桁架是通过节点将各杆件组成整体的,正确处理节点构造是保证桁架质量的关键。为了锚固杆件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工程在节点处均应将混凝土截面局部加大。为保证节点混凝土浇筑质量,腹杆中间部分钢筋伸至水平弦杆顶部在水平锚固,角筋伸至水平弦杆底部锚固。

四、钢一混凝土组合楼盖设计

屋面跨度25.2m,采用钢一混凝土组合楼盖,主钢梁采用H1500×300×25×30焊接型钢,楼板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厚度120mm。为避免组合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楼面连接处因变形相差较大而出现变形裂缝,工程在钢梁支座混凝土楼板与四周楼板交接处均设置宽1000的施工后浇带,待周边混凝土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并拆模后方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这样可有效释放端部弯矩,避免使用阶段屋面出现变形裂缝。

结束语

大跨度空间是结构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方案比较及优化,该工程采用了6榀钢筋混凝土斜腹式桁架、钢一混凝土组合楼盖实现了建筑方案与结构受力与经济性的统一。通过SATWE和MIDAS/GEN有限元分析计算,对抗震性能及受力配筋进行了校核,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同时预先考虑了施工中的难点与重点,保证设计意图能在施工环节中得到贯彻及实现。

参考文献

[1]GB50011—2O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钢结构建筑图集大 篇3

前 言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建设行业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推行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作,有利于改善施工现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可有效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2004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 号),提出在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2005 年,原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 号),明确要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的标准化、规范化,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2010 年7 月,国务院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这是国家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强调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09 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0 年新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对海西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中共福建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作出“大干150 天,全力实施‘五大战役’”的决策部署,发出了推动我省跨越发展的动员令,福建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建设的高潮。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整体水平,指导施工现场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施工企业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总结近几年我省创建省级文明工地经验基础上,并借鉴省外的先进做法,编写了本示范图集。

本示范图集共十一章,主要包括脚手架、模板支架、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高处作业吊篮、施工机具、场容场貌、临时设施、环境卫生等内容。图集以示意图、实例、文字等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地表述了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示范做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本示范图集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泉州市建设局以及相关协会、部分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足之处难免存在,恳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示范图集》编委会

总说明

1.为规范建筑行业管理,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安全防护标准化、规范化、工具化,特编制《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示范图集》(以下简称本图集)。

2.本图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实施与管理,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结合各自特点参照实施。

3.本图集编排采用CAD 图示、实景示例与文字说明相结合形式,指导实施安全文明施工。

4.本图集主要内容包括:脚手架,模板支架,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高处作业吊篮,施工机具,场容场貌,临时设施,环境卫生等。

5.本图集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7)《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9)《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2008);(10)《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11)《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12)《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13)《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检测规程》(DBJ 13-67-2005);(14)《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J 13-81-2006);(15)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等。

6.本图集示意图尺寸均以mm 为单位,文字说明中大于等于1m 以m 为单位,小于1m 以mm 为单位。

7.当采用本图集时,除遵守本图集有关规定要求外,还应符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要求。

第一章 脚手架

1.1 管理要求

1.1.1 本图集的建筑施工脚手架指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和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两大类; 分别由架体基础、架体杆件、架体防护和斜道等部分组成。脚手架工程搭拆应执行现行JGJ130-2001 规范、建质[2009] 87 号文、闽建科[2004] 19 号文等规定。

1.1.2 脚手架施工前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计算书、主要节点构造详图等,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督下实施。搭设高度50m 及以上的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架体高度20m 及以上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1.1.3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1.1.4 基础是脚手架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基础地耐力和沉降不满足规范要求时,严禁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可优先考虑采用悬挑式钢管脚手架。

1.1.5 架体的主要构造包括:立杆、纵横向水平杆、连墙件、剪刀撑及脚手板等。1.1.6 脚手架外侧应满挂密目式安全网,安全网应满足阻燃、强度等性能的要求,不满足要求的不得使用。

1.1.7 材质应符合质量要求,严禁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钢管混搭。

1.1.8 扣件的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²m,且不应大于65N²m,必须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检验。

1.1.9 脚手架使用前应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中应加强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架体使用安全。

1.1.10 夜间或遇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及雷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搭设与拆除作业。

1.1.11 脚手架接地及避雷措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2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说明

1、进场的脚手架钢管、扣件应保养刷漆。剪刀撑刷黄黑或红白相间(间距为1m)油漆。

2、多栋工程应设置栋号标志牌。

1.2.1 基础

说明

1、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

2、脚手架的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地面上,应加设底座或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

3、遇有坑槽时,立杆应下到槽底或在槽上加设底梁。

4、脚手架基础设置不得小于200mm³200mm 的浅排水沟。

5、对搭设在楼面上的脚手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

1.2.2 杆件 立杆、纵横向杆件布设

说明

1、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3、使用竹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

4、使用竹串片板时,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纵向水平杆的上方。

2 连墙件布设 说明

1、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

2、连墙杆应与墙面垂直,不准向上倾斜,向下倾斜角不得超过15°。

3、连墙件必须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拉压复合应力不得低于10KN。

4、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3 剪刀撑布设

说明

1、高度在24m 以下落地式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

2、高度在24m 以上落地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沿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连续剪刀撑。

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m,采用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

4、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悬挑梁)顶紧,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 根,宽度不应小于4 跨,且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5、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横向斜撑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 扫地杆

说明

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

3、横向扫地杆设置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5 脚手板铺设

说明

1、操作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材质符合要求,不得有探头板。

2、铺设竹串片脚手板时,应将两端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覆和滑动,此脚手板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3、铺设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且采用对接平铺,四角用Φ1.2mm 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1.2.3 架体防护 栏杆扶手及挡脚板防护

说明

1、栏杆扶手或挡脚杆(板)均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栏杆扶手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3、脚手架与工程主体同步搭设,且应高出施工层1 步。

4、栏杆扶手刷红白相间(间距为1m)油漆。

5、挡脚板应刷红白相间(间距为300~400mm)油漆。

2 隔墙间距防护

悬挑式脚手架兜底防护

说明

1、兜底第一层使用密目式安全网,第二层使用脚手板。

2、兜底必须严密。

1.2.4 斜道

说明

1、人行斜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不宜大于1:3,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5m,坡度不宜大于1:6,栏杆高度1.2m。

2、拐弯处应设平台,其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

3、斜道脚手板上每隔250~300mm 设置防滑条,防滑条厚度20~30mm。

1.3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基础 说明

1、悬挑梁制作应采用不小于16#工字钢,与建筑结构连接应采用水平支承于建筑梁板结构上的形式。

2、悬挑梁与建筑物应连接可靠,其节点可采用螺栓联结或焊接,或采用U 型箍固定,固定不少于两道,U 型箍采用16 号圆钢筋,严禁使用螺纹钢筋。

3、悬挑梁固定时,固定物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可采用楔形铁块、硬杂木、短钢筋等.侧向应塞紧。

4、悬挑梁端部的钢丝绳不得列为悬挑受力构件且与型钢应在同一立面上,筑物的拉接点应设在框架梁上,不得设在悬挑结构上。

5、悬挑梁与建筑结构的固定方式应经设计计算确定。

6、固端长度应不小于1.5 倍的外挑长度,末端不小于0.2m。

7、悬挑式钢管脚手架首步架纵向水平杆步距不得大于1.5m。

8、底层应兜底封闭严密,架体与建筑物间间隙可用脚手板、模板封闭。

9、搭设高度不得大于24m,架体宽度不小于1.05m。

10、预留间隙控制在30~50mm,且使用硬质材料楔紧。

11、预埋箍筋应做隐蔽验收。

钢丝绳与建 1.4 塔吊转料平台 说明

1、转料平台的支撑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挑桁架,不得采用钢管。

2、型钢外侧应刷红白相间警示标志,间距300~400mm。

3、转料平台应独立设置,采用钢丝绳反拉与建筑结构连接,不得与脚手架相连。

4、钢丝绳与相匹配的法兰螺栓相连接,并调整松紧度。

5、挂设限载标志牌和安全警示标志,严禁超载。

6、脚手板应铺设平整,绑扎牢固。

7、转料平台周围防护栏杆高度≥1.5m,下设180mm 高挡脚板。

第二章 模板支架

2.1 管理要求

2.1.1 模板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建设工程高大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闽建建【2007】32 号)等规范、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进行施工。2.1.2 模板支架应采用钢管支架、梁式或桁架式支架。2.1.3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2.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3.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稳定性时,应符合相应材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4.采用Φ48³3.5 扣件式钢管支架时,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钢管按Φ48³3.0 计算惯性矩、回转半径等截面特性,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架步距不大于1.5m。

2.1.4 模板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2.1.5 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

2.1.6 安装和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2.1.7 支架立柱、扣件、楞梁、面板等材质应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2.1.8 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和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2.1.9 模板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检查。安装完毕后,应组织检查验收。

2.1.10 当钢模板高度超过15m 时,应设避雷设施,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2.2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

2.2.1 支架基础

说明

1、支架基础必须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按基础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

2、支架立柱底部,应加设底座及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

3、支架安装在楼板上,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

2.2.2 支架立柱

说明

1、钢管立柱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2、立柱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 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500mm。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2.2.3 支架水平杆

说明

1、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设扫地杆。

2、在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3、在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按每一步距小于1.5m 设纵横向水平拉杆(仅适用于高大模板)。

4、当层高在8m~20m 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 时,在最顶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

5、水平拉杆接长应采用对接。

6、扣件拧紧扭力矩应控制在45~60 N²m 之间。

2.2.4 支架剪刀撑

说明

1、在支架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2、在竖向剪刀撑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3、当建筑层高在8~20m 时,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 之” 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4、当建筑层高超过20m 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5、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

2.2.5 U 型可调支托

说明

1、钢管立柱顶部应设U 型可调支托。

2、U 型支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伸入钢管内径不得小于150mm。

3、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楞梁必须采用大于100mm³100mm 方木,楞梁与U 型可调支托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

2.3 碗扣式模板支架

说明

1、碗扣式模板支架必须制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

2、应当根据所承受的荷载确定立杆的间距和步距,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应≤700mm。

3、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4、可调底座及可调支托板螺杆与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少于6 丝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5、模板支撑架斜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立杆间距大于1.5m 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应设置通高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

(2)当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 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

(3)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6、当模板支架高度大于4.8m 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

第三章 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

3.1 管理要求

3.1.1 临边洞口高处作业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3.1.2 安全防护设施搭设完毕后,应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1.3 攀登、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3.1.4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 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3.1.5 作业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应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3.1.6 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3.1.7 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3.1.8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3.1.9 临边、洞口防护设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的钢管、扣件、安全网等,必须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等,扣件还应有标识。

2.明显部位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3.使用的钢管应做防锈处理,并刷间距300mm 红白(或黑黄)相间的油漆。

3.2 三宝

3.2.1 安全帽

说明

1、塑料、玻璃钢等材质的安全帽,应能承受5kg 钢锤(头部为半圆形,外形均匀对称,材质为45 号钢)自1m 高度自由落下的冲击,帽衬须能缓冲,消耗规定的冲击能量,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2、每顶安全帽应有以下永久性标志:(1)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2)制造年、月;

(3)生产合格证和检验证明;(4)生产许可证编号;(5)“LA”安全标志。

3.2.2 安全带

说明

1、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2、安全带使用时应高挂低用。

3、每条安全带应有以下永久性标志:(1)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2)制造年、月;

(3)生产合格证和检验证明;(4)生产许可证编号;(5)“LA”安全标志。

3.2.3 安全网

说明

1、脚手架外立面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和横杆内侧,并顺环扣逐个与架体绑扎牢固。

2、安装时,密目式安全网上的每个环扣都必须穿入符合规定的纤维绳,允许使用强力及其他性能不低于标准规定的其他绳索(如钢丝绳或金属线)代替。

3、密目式安全网的规格为宽1.8m,长6m,网目数不应低于2000 目/100cmM。

4、密目式安全网应为阻燃产品。

5、密目式安全网强度要求: 用5kg 重的钢管,从距网中心上方3m 的高处垂直自由落下,砸到与地面成30°角的网面上不穿透。用100kg 重的砂袋,自2m 高处垂直自由落下,砸到水平网面上,网边撕裂口不超过200mm。

23.3 四口防护

3.3.1 通道口防护

说明

1、安全通道必须具备防砸、防雨、抗冲击功能。

2、长度应大于坠落半径、宽≥2m、通道内净高≥2.5m。

3、建筑物高度超过24m,应设双层防护棚(间距600mm),必须满铺能承受>10KPa 的均布静荷载的材料(或50mm 厚木板或符合规定的其他材料)。

4、侧面立杆间距≤2m,底座加50mm 厚垫扳,水平横杆间距1.5m,设斜撑挂密目式安全网。

5、安全通道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3.3.2 预留洞口防护

说明

洞口防护根据现场实际尺寸采用防护栏杆、加盖板、焊钢筋网等措施,防护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设,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动。

2.盖板须整洁美观、安装牢固,并刷红白或黄黑相间警示标志,间距300~400mm,角度45°,盖板应保持四周搁置均衡。

说明

1、用楼层板筋贯通设置,用竹笆、木板作盖板加以盖设。

2、设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防止发生挪动。

3.3.3 电梯井口防护

说明

1、电梯井口防护门高度不小于1.5m,且做到标准化、工具化。防护门外侧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电梯井内搭设钢管脚手架并确保作业层满铺脚手板(或50mm 厚木板)封闭,非作业层至少每隔两层满铺脚手板(或50mm厚木板、安全网)封闭;或每层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网格间距应小于200mm。

3.3.4 楼梯口防护

说明

1、楼梯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搭设,并刷红白或黄黑相间(间距300~400mm)油漆。

2、防护栏杆应设置上、下二道横杆,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并在楼梯斜道中间设立杆下设180mm 高挡脚板。

3、防护栏杆的立杆由底部地面向上延伸到楼梯顶部。

4、高低坎走道底板应设置防滑措施,通道入口应挂设安全警示标志。

3.4 临边防护

3.4.1 基坑临边防护

说明

1、深度超过2m 的基坑施工必须有不低于1.2m 的临边防护栏杆,基坑防护栏杆距基坑距离应大于500mm。

2、防护栏杆应设置牢固,不得随意移动,应使防护栏杆上杆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 外力。

3、立杆打入土层深度≥500mm,立杆上每间隔4m 设斜撑。

4、基坑临边防护除用钢管作栏杆外宜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或加挡脚板。

3.4.2 楼层、屋面等临边防护

说明

1、屋面、楼层、阳台周围应按防护栏杆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 时,必须加深栏杆柱,并下设180mm 高挡脚板或挂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钢结构建筑图集大 篇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工程的投资加大,高层建筑也在逐渐的增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厚实,水泥水热化比较大、其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很容易造成建筑结构物出现温度变形现象,甚者还会出现裂缝,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本文对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作为一种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的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其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实践水平,从而优化房建工程的最终整体效果。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就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的时候,第一次浇筑的总量大于1000m,并且建筑的结构大于2m。现阶段,一般进行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都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对其进行施工,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各项指标都是稳定的,并且还要充分的考虑温度参数,这样能够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二、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工程的投资加大,高层建筑也在逐渐的增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厚实,水泥水化热比较大、其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很容易造成建筑结构物出现温度变形现象,甚者还会出现裂缝,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本文笔者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就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来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具体地阐述。

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如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确保其施工质量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是当前施工单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其实就是指其混凝土建筑的体积较大,其结构断面的最小厚度通常超过80cm,结构较为厚实,混凝土量较大,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同时其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比较集中,一般大于25℃,很容易造成建筑结构出现温度变形现象。因此,为了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不会受到影响,一般采用的方式为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或者膨胀剂,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和施工工艺,同时还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三、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1、合理选择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过程中合理的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材料,应当具有水化热低、水化热不集中等特性。因为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水化热较为集中,则混凝土的降温则相对困难,混凝土的放热量集中,并且很容易产生面积大且较为严重的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对材料的抗压性进行合理测试。即在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的认真复核。并对不符合施工规定的材料,进行及时退换,保证土木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

(1)加入外加剂

添加外加剂之后能够对混泥土的收缩开裂造成以下影响:其减水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且能够大大减少水灰比,并提升混凝土的强度。缓凝剂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混凝土所释放出热量的时间,以此来加大混凝土的强度。同时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减少在运输过程所产生的损失。而引气剂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加大其混凝土的抗裂性。

(2)掺加粉煤灰

粉煤灰其颗粒具有较细的特征,而硅铝氧化物可以和水泥的水化物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二次反应的增加,在混凝土中分散均匀可以替代部分的水泥以此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并提升和易性。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而言,经常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施工不当,容易出现离析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的浇筑,按照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那么在整个分层建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控制,特别是在混凝土厚度的控制上面。当在建筑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厚度较厚,那么就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由于天气变化以及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较大,因此导致整个混凝土在施工过后出现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除了考虑到相关的工艺以外,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日常施工后,大体积混凝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疏松,因此只有及时的进行局部覆盖和维护,才能够保证分浇筑的质量,另外钢筋的防腐和在施工后的有效的清洁也是施工中非常关键的问题。

4、混凝土温度控制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实施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测温管进行预埋。通常测温管的长度可分为两个型号的,测温线的预埋要依照测温平面布置图设置,预埋的时候要注意测温管和钢筋要坚实的绑在一起,避免出现位移或者损坏。每一组的测温线用两根,在测温线的上面贴上胶带以作标记,这样可以方便对深度的区分。一定要用塑料把测温线做好防护,牢固的绑在一起,以免测温端头受湿度影响。

(2)要安排测温的专业人员,运用电子测温的仪器,要确保测温结果和读数精确。对于测温人员的要求是其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定时对每个孔的编号实施测温,不能出现遗漏或者作假。对于测温记录一定要仔细的填写、要确保测温记录干净、整洁,让人一目了然。测温工作要维持连续性,测温的时候要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时间,对于测温工作的停止,一定要通过技术部门审核之后方可。总体来说,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动工之中,一定要把握好混凝土配合比,制定科学合理的动工设计方案,与此同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养护工艺一定要合理,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工作,有个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清楚的意识到养护与浇筑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保湿应该使其基础,把握好降温的速度是最主要的环节,这样才可以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动工技术的更好的运用及发挥其作用。

5、加强养护措施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后,必要的养护措施,是保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然而在养护的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是提高混凝土质量最为关键的手段,为了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出现裂缝,因此降温和保温的措施在施工之后非常关键,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保温膜进行有效的保温,另外水泥的充分水化也是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快速硬化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之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洒水,从而有效的对表面的稳定进行控制,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过高,防止在降雨的过程中导致了混凝土出现了收缩导致了裂缝的出现。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高层建筑中是最常见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并且要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并且还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样才能防止裂缝的产生,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克.浅谈建筑工程中模板的施工技术问题[J].河南科技.2014(12)

[2] 丁兵勇,杨忠良,唐瑜莲,陈守开,安晓伟.水电站厂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与防裂措施[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02)

[3] 吴小钢.浅谈混凝土工程中温度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视界.2015(02)

破图集:探索中国式语言方式 篇5

—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

日期:2015/04/26-2015/06/13

地点:寺上美术馆(北京)

“破图集”顾名思义,策展人刘礼宾在有意打乱西方划分艺术门类的思想方式,来重新建立一种中国式思维下的艺术审美或者语言方式。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八十年代的历史依然是现在每位从事艺术的创作者都深刻感叹的时代。蜂拥而至的西方思潮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艺术家对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模仿。就像此次展览所展出的王华祥的作品《美术史》中提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美术史,应该离开书本中的理论,去整理一部自己的美术史,否则美术史就是屎壳郎的食堂,它们吃了屎又把屎拉在里面”。我们太多的时候是在被一种西方式的思维方式绑架,反而丢掉了我们自身。电影《红高粱》把中国式的语言语境带入画面,反而却引来国人投机西方人的“骂名”。

近些年有关“东方美学”回归的话题也在持续升温中,在这样的语境下,打破西方人的思维逻辑,建立自身的语言系统也是我们应该尝试和发展的。此次展览刘礼宾梳理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乡土写实主义绘画,到池社的团体,政治波普,新生代,里希特式平涂,还有李松松式厚涂技法等时下流行的技法,将他们用画击图、平涂你、时代刃、皮上色、哈哈镜、流成河、笔搅面、 缝中针、皮的肉、放一起、眼睛骗、非图像、没法弄13个板块划分。共选择了62位艺术家,240件作品,展览的规模也算是近期国内大规模的梳理式学术展览。虽然整个展览仅仅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但是在展览的布局上可以看出策展人的用心。例如隋建国与李琳琳作品放置在独立的空间,董媛的“姥姥的乐园”也以家庭的格局呈现。不过此次展览刘礼宾没有按照板块将这62位艺术家组合展出,而是将他们打散在1、2、3号展厅,不知道如果将这些艺术家按照板块组合空间会是怎样的状态?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是一个需要破而后立的时代,期待会有更加多元和更加开放的艺术展览。

钢结构建筑图集大 篇6

逃逸星球是指有着极快运动速度和奇怪运动轨迹的大质量恒星。在这幅美丽的红外图像中,逃逸星球蛇夫座ζ星像一艘快艇般飞过宇宙尘埃,产生了大量的弧形星际冲击波。这颗偏蓝色恒星的质量大概是太阳的20倍,它从画面中央以每秒24千米的速度向左逃逸,飞快的速度和强烈的恒星风加热了星际尘埃,使其在前方形成弧形的震荡波。不过,那团围绕着它的、由星际物质组成的云状物却未受太大干扰。

它可能曾经是一个双星系统中的一员,其伴星的质量更大且寿命更短,当伴星演变成超新星爆炸消失时,蛇夫座ζ星便从这个体系中逃逸了。

蛇夫座ζ星距离我们大约有460光年,其亮度是太阳的6.5万倍,如果没有这些星际尘埃,它将会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恒星之一。从图像中估算,蛇夫座ζ星的跨度约为1.5度,相当于12光年。

8. 年轻的团Westerlund

这是一幅根据非可见光波段数据合成的星野影像,呈现了充满尘埃的恒星形成区RCW 49 和被它包围的年轻的星团Westerlund 2。图中的黑白两色是来自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红外光数据,补充了钱德拉天文台在X射线波段所获得的星团中心区域恒星的影像数据。

这两幅图片揭示了可见光望远镜因受尘埃阻碍而无法呈现的恒星和构造。星团Westerlund 2 本身的年龄仅为200万年或更年轻,里面藏着银河系中最明亮、质量最大且因此而最短命的恒星。据估计,这个星团距太阳系2万光年,表示钱德拉视域的正方形框大约涵盖了50光年的空域。

9. 猎户座最炽热的恒星

宇宙中很少有天体能够像猎户座大星云这般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这是一个距离我们约1500光年的巨大恒星诞生区。本图跨度大约40光年,可以看见许多周围布满尘埃的恒星和恒星诞生区。在猎户座大星云中,年轻的恒星仅约100万岁,图像中心区域最明亮的星团是猎户座四边形星团,那里有猎户座最炽热的恒星。

10. 尘埃与螺旋星云

尘埃使这只宇宙巨眼变得血红。这张怪异影像显示了宝瓶座内距我们700光年、人类已深入研究的螺旋星云所发出的红外辐射。这团包围着白矮星的、直径2光年的尘埃和气体团,一直被公认是行星状星云的经典范例,代表类日恒星演化的最后岁月。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提供的数据显示,星云中心的恒星沉浸在异常明亮的红外光中。

这团星云物质大多是在数万年前被恒星抛出来的,不过靠近中心的尘埃可能是由类似太阳系的柯伊伯带或奥尔特云彗星云内的天体碰撞产生的。这些遥远的类彗星天体历经恒星演化末期的剧烈活动仍然残存了下来。

11. 船底座伊塔星的扭曲状星云

大质量恒星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一点可以从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拍摄的船底座星云的新图像中看出来。

图中,位于星云中心的那颗明亮的恒星是船底座伊塔星,是银河系质量最大的恒星之一。在过去的岁月中,它明亮过,也暗淡过。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它可能会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发生爆炸。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00倍,核聚变极为剧烈,亮度至少是太阳的100万倍。如此巨大的能量释放,让周围的星云付出很大的代价。强光破坏了星云的尘埃颗粒,雕琢出空腔,留下由较密集的材料形成的支柱。在这幅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显示为红色的尘埃,以及呈现绿色的炽热气体云。

12.生死交织

这幅有些像珊瑚和海藻的图像显示了恒星的诞生和死亡。弦状的、像海藻一样的细丝是一颗爆炸恒星释放的残余物质。这个区域是W3和W5两个恒星诞生区的一部分,显示为粉红色的汹涌的云团,是大质量恒星诞生区。新生的恒星群照亮了云团,在图片的底部刻画出一个气泡。

在此图像中,3.6微米和4.5微米级的数据分别显示为蓝色和绿色,而宽域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的12微米级的数据显示为红色。

13.小麦哲伦星云的“翼”下拍摄图

新的钱德拉望远镜已首次探测到来自银河系之外类似于太阳的年轻恒星的X射线辐射。钱德拉观测的是被称为小麦哲伦星云(SMC)“翼”的区域,这是银河系最近的一个星系邻居。在这幅合成的“翼”图像中,钱德拉获得的数据显示为紫色,来自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光学数据显示为红、绿和蓝色,而来自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红外数据显示为红色。天文学家将所有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在原子核中有两个以上质子的元素———称为“金属”。“翼”是一个已知的区域,与银河系内的大部分区域相比,它含有的金属种类较少。钱德拉天文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显示,NGC 602a中年轻、贫金属的恒星产生X射线的方式与太阳类似,在银河系猎户座星群中的金属含量要比它高得多。

14.隐蔽的黑洞

螺旋星系NGC 3627距离地球大约3000万光年。这幅合成图像包括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X射线数据(蓝色)、来自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红外数据(红色),以及来自哈勃太空望远镜和甚大望远镜的光学数据(黄色)。此图显示了包含一个明亮的X射线源的中心区域,这个明亮的X射线源可能是由跌落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上的物质产生的。

上一篇:老师教学工作个人总结下一篇:空港新城建设审批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