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2024-06-29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共8篇)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篇1

有种爱情注定不能在真实生活中被寻得,就像川端康成笔下的这个空灵、静谧、却又弥漫着淡淡哀伤的故事。在这段故事里,没有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没有缠绵悱恻的长相厮守,甚至于没有一点点的世俗脂粉。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季节,一个就读于大学预科的少年,在一次本该孤独的旅行中邂逅了一位美丽的舞女。到这里,如果按照世俗人的想法,那么接下来便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在这个故事里,少年与舞女却仅仅只是通过几眼凝眸、几句片语来演绎这段青涩而又朦胧的恋情。不能怪他们年少无知,不能怪他们懵懂青涩,这样的悲伤就像是那美丽的相遇,是注定好了的。一个是身世孤苦的少年,一个是辗转漂泊的舞女,或许对他们而言,能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相遇便已是最大的缘分。当旅途结束时,来送他的舞女虽然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但却始终沉默。船开了,舞女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少年沮丧地躺在床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淌。而那个关于冬天里的约定,我们无从知道是否能够实现,或许也只有这样一个无果的结局才能让人感到隽永,才能让人细细回味。

故事读完,突然想起了一段对于伊豆的评价:伊豆不同于东京,东京的繁华它没有;伊豆不同于奈良,奈良的睿智它没有;伊豆更不同于京都,京都的古风古韵它也没有。它所拥有的,只是那淡季的忧郁与纯真的自然吧,而这份忧郁与自然又恰恰适合这朦胧的初恋,因此这段故事只有发生在伊豆这种地方才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读完这个故事,突然想起一句古语:“知君情深意也厚,忆人全在不言中。”或许这便是这个故事结局的最好诠释,没有结局的结局,一切尽在不言中……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篇2

关于《伊豆的舞女》的前期研究很多, 例如, 何乃英 (1996) “《伊豆的舞女》探析”一文中, 分析了写作由来、执笔过程、思想内容、创作方法的。虞雅芬 (2000) 在“以情纬文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一文中, 从结构、人物、语言、文风等四个方面, 解读了川端康成文学的特点。四方田犬彦 (2001) 在“川端康成与日本电影”一文中, 分析了作品对贱民阶层的关注。李翠霞 (2004) 在“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一文中分析了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中的“我”、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的执笔动机、选材、预期效果、社会影响。陈永岐 (2016) 在“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美感体验与救赎”一文中, 分析了主人公旅行的动机、途中的美感体验、以及自我救赎。但是, 据笔者管窥, 前期的研究未曾涉及由作品中的关键词出发研究其社会背景。

因此, 笔者在本稿中主要以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 同时也参考几个版本的电影, 从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出发, 探讨作品的时代要素。

接下来笔者第一、分析江湖艺人的不平等待遇。第二、探讨作品中的长度单位。第三、分析作品中“流感”一词与当时的社会。第四、探讨“高等学校”与“小学”与当时的社会。第五、探讨作品中出现的“五角钱”的价值。

一.江湖艺人的不平等待遇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察小说诞生的大的社会背景。

大正民主运动, 亦称大正德谟克拉西, 是日本近代以来, 继自由民权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民主运动高潮。其中部落解放运动也是其中之一。在中世、近世 (江户时代) 形成的士农工商以外, 还存在贱民“秽多”、“非人”。《伊豆的舞女》中的江湖艺人属于贱民阶层。进入明治时代, 由于政府处理贫困、解放身份政策之不当, 尽管明治维新宣扬四民平等, 但是被歧视部落问题依然存在。陈永岐 (2016) 在“《伊豆的舞女》的平等思想”一文中, 考察了“社会对巡回艺人的歧视”, 茶店老太太、鸡肉火锅店的老板、纸商、堂会的主人客人歧视舞女, 每个村子的路都禁止巡回艺人通行。由此可见, 当时社会对巡回艺人的歧视。

二.长度单位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察小说中出现的长度单位。

所谓“尺贯法”是指长度、面积等单位之一。在日本1958年12月31日以后禁止使用。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 小说中的长度 (距离) 单位使用的“里、町、間”是“尺贯法”。换算方法如下:1里=36町=3.9273km;1町=60間=109.09m;1間=6尺=1.8182m。

在小说第五章之中在天城岭“我”与舞女的距离, 在去下田时“我”与舞女的距离, 中国读者是凭借译文感受其距离的。但是原文都是用“尺贯法”中的单位表示的。具有典型的时代气息。

“从这里到下田, 得走二十多公里。”① (原文:五里)

“途中有一条山间小路, 虽然险峻, 但是近两公里的路程。” (原文:二十町)

“舞女还是在后头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 (原文:一間)

“刚走了两百多米, 舞女从下面跑了上来。” (原文:二町)

“我和荣吉一直走在她们的前面, 相距十多米远。” (原文:五六間)

三.流感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查小说第七章中出现的“流感”一词。

在小说的第七章, 几个建筑工人求我帮忙下船后把老奶奶送上开往上野的电车时, 说:“她儿子早先在莲台寺的银矿干活, 这次染上了流感, 儿子、儿媳妇都死掉了”。小说中提到的“流感”是有史实根据的。1954年美空云雀主演的《伊豆的舞女》中有这个场面, 吉永小百合 (1963版) 、内藤洋子 (1967年版) 、山口百惠 (1974版) 均没有这个场面。

这次流感的全名叫“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 在1918-19年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 2千万到4千万人死亡。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 (包括国王) 感染了此病, 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在日本有2千300万人发病, 38万人死亡。野口英世 (1876-1928细菌学家, 一千日元头像) 的母亲也是患此病而去世的。

“我”去伊豆旅行时, 正赶上1918年第一次感冒流行之年, 仅此一年约7万人死亡。另外, 20-30岁的年轻人得西班牙流感死者居多, 所以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妇得病死去, 只留下祖孙四人, 这一事实与史实相符, 是令人信服的。

2009年世界范围爆发的新型流感, 其病毒与西班牙流感相同, 是H1N1亚型。

四.“高等学校”与“小学”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查小说中出现的“高等学校”与“小学”两个词。

小说的开篇写到:“那年我二十岁, 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高等学校”指的是旧制的男子高中。当时日本全国设立了三十二所。东京的第一高等学校即是现在的东京大学教育系。1947年取消。

川端康成本人于1917年考入第一高等学校, 1918年10月30日至11月7日大约8天, 从修善寺经下田街道到汤岛旅行。当时与时田薰 (舞女之兄的本名) 和舞女加藤民江湖艺人一行结伴而行。在从下田港回京的贺茂丸号船上遇到赴京考生后藤猛, 确有其人。矗立在汤野温泉《伊豆的舞女》文学碑于1966年11月揭幕, 当时后藤猛参加并与川端康成握手。

在小说的第二章, 阿妈讲自己有个儿子在甲府“上普通小学五年级”。日语原文是“尋常五年生”是“尋常小学校五年生”的省略表达, 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五年级学生, 当时初等小学 (简称初小) 六年制是义务教育, 其上有两年的高等小学 (简称高小) 。

五.“五角钱”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察小说中出现的货币及其价值。

在小说的第一章“我只留下一枚五角钱的银币, 她竟如此惊愕, 感动得热泪都快要夺眶而出”。“五角钱”的日文原文是“五十銭”, 在“我”旅行的当时其价值大概是多少呢?

1918年“五十銭”从当时的米价来看相当于300-400日元的价值, 从一般工资水平来看, 有其十倍以上的价值。因此, 茶婆感动得热泪盈眶是理所当然的。

小说的第四章, 舞女演出回来, “把手里攥着的五角钱放在阿妈的手掌上”, 也是相当有分量的。

在小说的第七章, 荣吉为我买了“敷岛”牌香烟和“薰”牌口中清凉剂。“薰”牌口中清凉剂在当时相当流行, 是对抗“仁丹”的畅销货, 当时的定价是5分。“敷岛”牌香烟在当时是相当普及的香烟, 一盒二十只装定价18分。当时的“朝日”牌香烟二十只装一盒15分, “金球棒”牌香烟十只装一盒7分。在当时“敷岛”牌香烟, 一般是公务员、教师、医生、职员等知识阶层的消费品。一般商人多吸“朝日”牌香烟, 工人阶层或者穷学生一般吸“金球棒”牌香烟。吸烟的品牌与收入似乎无关可能与职业习惯有关, 从这里也能看出“我”的地位与其他人不同。

在古代, “敷岛”一词是“大和国”“日本国”的别称, 作为日本的一种修辞方法—枕词, 是修饰“大和”, 《万叶集》出现过。本居宣长 (1730-1801江户中期的国学家) 有一首和歌“如果问什么是宝岛的大和心?那就是旭日中飘香的山樱花”。②歌中的“宝岛”译自“敷岛”。香烟公司所起的名字也是很优雅并有文化底蕴的。

笔者在本稿首先考查了江湖艺人的不平等待遇。其次以作品中的长度单位、“流感”、“高等学校”与“小学”、“五角钱”等关键词为考察对象, 分析了作品与当时社会的关系。结果表明, 作品出现的这些关键词, 与川端康成的实际经历相符合, 同时在作品中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时代要素。

尽管日本的文学作品有脱离政治的倾向, 作品使用的是文学语言有其象征意义, 但是文学的本质是其社会性, 作品是无法脱离社会的。读者在欣赏外国的文学作品时, 如果能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要素, 应该有益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2008.叶渭渠, 唐月梅译.川端康成精品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19.

[2].川端康成.1950.『伊豆の踊子』[M].日本东京:新潮文库.8-41.

[3].陈永岐.2016.山花.《伊豆的舞女》的平等思想[J].2016年3月下.

[4].虞雅芬.2000.以情纬文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第2卷第4期.25-27.

[5].新渡户稻造.张俊彦译.武士道[M].2004.北京:商务印书馆.92.

[6].李翠霞.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4 (增刊001号) :77-80.

[7].陈永岐.2016.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美感体验与救赎[J].作家.2016年第一期.

[8].山口百惠主演.西河克己导演.伊豆的舞女.1974年.

[9].四方田犬彦.2001.川端康成と日本映画[J].解釈と教材の研究.學燈社.6-13.

[10].何乃英.《伊豆的舞女》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6年01期.

《伊豆的舞女》 篇3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20岁的高中学生。性情孤僻。一次,在从东京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队乡村巡回演的艺人,因被其中一个梳着古代发鬓,背着大鼓的娇小玲珑的歌舞伎艺人所吸引,便与艺人们一起结伴同行。在路上他知道了那位舞女的名字叫熏子。主人公并不计较歌舞伎艺人地位低下,还常常邀请他们到自己住的旅馆去玩耍,而在和舞女有过单独相处后,他便被舞女纯洁无瑕的美所震撼而陷入矛盾之中,一方面为自己对舞女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另一方面又在为舞女表演时有可能会受到的侮辱而惴惴不安。直到主人公在男女共浴的浴场中看到了舞女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躯体,欢叫着向他跑来时,他从舞女那天真无邪的神态中,感到了无限的欣慰。随着旅行的继续,舞女也对主人公产生了感情。几天后,主人公的旅资耗尽,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临行前,来送行的舞女默默无语,心中有着说不尽的难受。主人公也默默地登上了船,连一句告别的话语也无法说出口。直到船越走越远,才发现舞女站在小山上拼命地挥舞着白色的手帕。望着渐渐消失的舞女的身影,告别的悲伤涌上了主人公的心头,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淌。经典名句

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是舞女身上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其次,她笑得像花一样,笑得像花一样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是逼真的。

“不,刚刚和人告别。”我非常坦率地说。让人家见到自己在流泪,我也满不在乎,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在安逸的满足中静睡。

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暖着我,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

点评

《伊豆的舞女》心得 篇4

川端康成何其孤独,常常一个人关在房子里,或者逃到无人地方枯坐,没有人和他谈话,他只好和文学谈心。我总觉得,文学大师都是这样——和这个世界无法交谈,就回到自己的心灵,自己和自己说话来解除孤独。

川端康成正是如此。

多年以来,川端康成只身漂泊,内心无限渴望人间的温情乃至爱情,但是总不能如愿得到,这使得川端康成的感情世界迷离而荒凉。

试想,对于这样一个极其感性的人,遇到一个纯洁、美丽、善良的舞女,舞女对他有着淡淡的爱恋或倾慕,怎么不使得长久以来情感无所寄托的他,内心诞生非常的感激和爱慕?

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在日本的传统社会里,舞女只是男人玩物,社会地位非常底下的,这由小说中的一句话可知。小说中言——途中,每个村庄的入口都竖立着一块牌子:乞丐、巡回演出的艺人禁止进村。

可是正是舞女给予川端康成无比的温暖,舞女觉得他是好人,平等又温柔地对待他,这使得以往常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的川端康成感到温暖。小说最后,川端康成就为这样的情感而快乐流泪,心灵感到澄清,泪水掏空了头脑,使得他感到一种虚空又美好的情绪。

川端康成和舞女之间的感情是朦胧,这样的朦胧的体验,谁没有体验过?可是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如此美丽温暖动人纯洁。可是,不管恋情如何美好,终究飘零无寄,那只是一朵浮云和另朵浮云的相遇,飘落一场细雨。那是一个青春和另个青春的相望,谱写一曲恋情。

在我们的人生之中,事实上,也存在过一些美好的邂逅。那些邂逅,情感微妙,最后化为心底一声长叹,我们的长叹只有自己能听见。而川端康成的一声长叹却穿越了时空,回响在每个读者的心中!

读《伊豆的舞女》有感 篇5

暮秋的伊豆。20岁的川端康成穿着高齿木屐,在落英缤纷的山谷中独行,“我”其实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在途中他遇到了十四岁的小舞娘,并对她产生了难以言说的情愫。作者的描写对象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下层卖艺人的凄苦生活。少女薰子一家人的经历也是当时日本下层卖艺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四处奔波,无依无靠。同名电影(1974年西河克己导演)中有这么一个桥段――男主和舞女一家人在驿站避雨的时候,他问驿站的老婆婆:那几个人今天会上哪儿歇脚?老婆婆说:谁知道那些卖艺的会在哪儿歇脚?哪里有客人他们就在哪里歇脚,谁让他们是卖艺的呢?只有四海为家了。我劝你呀,别和他们在一起,这样对你不好。从反映社会现实这一角度来说,《伊豆的舞女》的结局不会是大团圆的喜剧。

“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更因为难耐的情绪而焦躁。初识爱情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在这样如梦似幻的山里,就注定这是一场足以铭记但是却不可能结果的感情。"

在这篇小说里面做做没有灌输任何一种自己观点给读者,主角也不是完人,甚至他一开始也像一般人一样对舞女有邪念,想让舞女在当天夜里留在自己的房间里。

伊豆的舞女读书笔记 篇6

看罢,整个人很平静,片子很老,镜头剪辑、拍摄角度等各方面技术明显处理得不像现今这么娴熟,而我却很喜欢这样的视觉享受,没有太大的冲击,过程中没有急切地想知道剧情,不会像以往那样很功利地直接跳到结尾求得最后的满足。享受每一个过程,单纯而美好,顺其自然,没有太多的想法。

伊豆小舞女阿薰的单纯,读书人的单纯,让人看了好不羡慕。只是,那时的艺人地位卑微,连山沟沟里的老太太都看不起,但读书人却一如既往地和他们做伴,在前往伊豆的旅途中有说有笑。然而,等读书人要离开了,两人却产生了感情,最后一次的“告别约会”却被演出给挤兑了。但最终谁都没有表露,离别时,她跑到码头来送她,他只要走了她的梳子;她低头不语,他抬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离开时,他挥手告别她还低着头,等到船汽笛鸣响驶走的那一霎,她跑到最高处竭力挥手,他却没有注意;等他看见了,两人却相距好远……

没有太煽情的剧情,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小舞女的羞涩,读书人的羞涩,却是情感最真实的流露。船驶出了,他哭得像个孩子。

“谁知道那些卖艺的会在哪里歇脚呢?哪里有客人就在哪里歇脚,我劝你还是别跟他们在一起,这对你不好”。他从怀里掏出梳子,耳边响起山沟里老妪的那番话。的确,他没有好结果,他需要花时间来抚平心中的伤痛,于读书人,花时间疗根本就没有开始过的所谓情伤,该是最坏的结果。

走了,分开了。舞女还是舞女,读书人还是读书人。他只知道她叫阿馨,她只称呼他为读书人。彼此间的交集,也仅仅是短短的几天“同路”,却引起了彼此内心百转千回般纠缠。

不是我们不够单纯,只因这社会太够复杂。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抑或将来,“舞女”、“读书人”,始终是两条永远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篇7

我最先接触的国外小说就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这部《伊豆的舞女》。由于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又是本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当初拜读这部作品更多的是对这位文学大师的敬仰, 文中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版本有很多,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版本, 自从学了比较文学专业方面的点点滴滴就有了将这部原著小说与电影进行比较的冲动。

一、人物简介

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川岛的学生, 在当时属于上等人阶层, 他即将就读于东京某高等学校, 趁开学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 在乍晴乍雨的山道上他遇到一群巡回卖艺的歌舞伎艺人, 因被其中一个梳着古代发髻、背着大鼓的娇小玲珑的舞女吸引, 他决定与他们一起上路。在路上, 他得知该舞女名叫熏, 而舞女熏是下层人民, 贫苦人家出身。

二、原著故事大纲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 来自作家青年时代的一次伊豆之旅, 青春难忘。小说情节是:在一个山色空蒙的季节, 一个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的二十岁少年, 在一次娴静的旅途中, 邂逅了一名美丽的舞女。少年对在旅途中初次见面的舞女一见倾心, 他们只是通过几次回眸, 几滴清泪来诠释这若有若无的情愫, 于是眼波流转之间, 上演了一出青涩而忧郁的如烟似雾的少年情怀。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 他从不计较艺人的地位卑微, 在和熏有过单独相处后, 他更被其纯洁无瑕的美震撼, 陷入矛盾中, 一方面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 一方面为她在表演时可能受辱而惴惴不安。熏在两人的交往中, 渐渐生出真情, 可是两人只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三、电影大纲

影片以第一人称的手法, 讲述了“我”的一段经历。“我”因为人生孤寂, 性情孤僻, 独自前往伊豆旅行, 途中遇上一伙江湖艺人, 便与他们结伴而行。艺人们心地善良, 性情纯朴, 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温暖, 尤其是那个天真、烂漫、可爱的小舞女, 她让“我”产生了无限美好的浪漫联想, 萌发出了一种朦胧的感情, 不可抑制地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我”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 甚至还产生占有她的邪念, 但“我”不愿这种无瑕的美受到玷污和损害。当“我”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 欢叫着朝“我”迎面跑来时, 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 感到了无限的宽慰。熏也对“我”一见钟情, 几天后的“我”, 因旅费耗尽, 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 来送“我”的熏默默无言, 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 熏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

四、小说原著及电影手法比较

原著和电影在某些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电影的观感一定程度地破坏了读者对文字的印象, 而鲜活的文字影响到了观者对电影本身的欣赏。故事主要描写青年一场青涩无望的爱恋。影片《伊豆的舞女》一开始同原著一样也是以雨景拉开序幕, “我”站在有些昏暗的木楼梯口, 凝望着一个手持红响板、清纯可人的美丽舞女, 她那鲜花般娇嫩的面孔在那乌黑的发髻的衬托下愈发显得娇美动人, 那一刻“我”深深地沉迷于舞女的美而不能自拔。对影片中女主人公初恋的刻画与描摹, 显然是相当精致与细微的, 细腻甚至到迷情的程度。但小说的开篇并没有电影开场时的人物表现, 对舞女薰日渐生情和爱慕。任何一句赞美钦慕之词都不合适并且多余, 细腻的心理描写应该是小说最值得赞赏的地方。但凡看到原著的赞誉之词总不会离开文笔优美、极富诗意的语言, 而故事还未展开, 就直接写了感观印象“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山林”, 于是读者被带入小说的意境, 进入雨的世界, 开始伊豆之旅, 这不能不说是川端康成技法的巧妙之处。小说的内容很质朴动人, 川端康成的艺术感敏锐细腻, 但《伊豆的舞女》却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似乎它的创作全是凭兴致进行的。独特的艺术构想, 感人的美的艺术形象和“悲哀”的意境, 是小说的鲜明特色, 而那纯洁的舞女是作品中纯真无瑕的象征。

小说原著和电影的手法显然有些差异, 但是想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原著是平静的收尾结束, 只给人留下淡淡的忧伤与怜惜之情。但我们都明白,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定的牵绊与行驶的时令轨道, 或许只是一层极薄的屏障, 但早已注定不可能被逾越。或许在每一个人青涩的葱茏岁月里都曾有过一段温暖却愈发遥远的故事。抑或仅仅是一次回眸与邂逅, 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 但它却是那样温暖沁人。

摘要: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伊豆的舞女》原著与电影的人物简介、故事大纲等相关内容, 比较分析了小说原著及电影手法的差异。

关键词:《伊豆的舞女》,原著,电影

参考文献

[1]周平.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教研室编.日本近代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3]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篇8

一、 女性主义电影赏析的基本方法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更是日本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带着日本独有的风情与特质,走向世界。而他所构建的文学王国更是感动着无数读者。可以说,构成川端文学王国的两个支柱是女性和爱情。有学者评论说“川端康成虽然是男性作家,可是他最擅长刻画的却是女性形象。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有着鲜明的女性主义电影的风格,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作为女权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借助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和文化分析学三种思维模式,采用不同的审视角度和读解方法,揭露其深层意识形态中的反女性本质,使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性别角色定型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此同时,女性主义电影创作也应和着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而形成高峰。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主要是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作品。其基本立场是:性别是生理的,社会性别是文化的和历史的,社会性别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为此我们结合女性电影赏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

电影《伊豆的舞女》剧照

二、 人物形象分析

(一)纯洁、善良的舞女

阿熏,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舞娘,到处遭人歧视,受人白眼。有时候表演,还可能受到客人的轻薄与侮辱。但是社会最阴暗的环境分毫没有减损她身上最美好的品性,她美丽,善良,纯洁无暇,甚至可以说是不谙世事。这是一种天然的,未经雕琢的璞玉之美,纤尘不染。川端康成在小说中的原文中开篇就这样写道:“踊り子は十七くらいに見えた、わたしには分からない古風の不思議な形に大きく髪を結っていた。それが卵形の凛凛しい顔を非常に小さく見せながらも、美しく調和していた。髪を豊かに誇張して描いた、稗史的な女の絵姿のような感じだった”。[3]开篇就描写了熏子的详细的体貌特征,而电影也借鉴了这种开门见山的思想,开篇伊始就展示了本片的女性主角形象:由14岁的三口百惠扮演的舞女跳舞的场景,舞女穿着鲜红的和服,头上留着一个大大的发髻,展示了一个面容清秀纯洁而且富有古典气息的日本美少女形象,这也是三口百惠的第一次银幕之旅,当时14岁的三口百惠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原著中清纯善良舞女的不二人选,值得一提的是三口百惠最后也和影片的男主角结为夫妇。尽管这部片子是在1974年拍摄的,电影在精致的拍摄手法和摄影技巧让我们无法忽视其艺术质量,电影运用了大量的横向镜头,通过对人物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生动的舞女形象。当川岛急急忙忙地赶上了为了避雨而在茶馆休息的舞女时,舞女见到川岛的反映非常的有趣,看到川岛木讷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舞女马上让出了自己的坐垫,并将坐垫翻过来说道:“请坐”,这一系列动作都充分展示了舞女友善的性格特点。例如在川岛达到了汤野的小旅馆时,阿妈同意了川岛在旅馆休息的请求,这时候舞女马上说到:我去帮客人准备洗脚水。表现出了舞女对川岛的热情和好感,也说明舞女的天真烂漫和开朗的性格,但是紧接着舞女端茶的时候,这个时候给了一个特写镜头,舞女颤抖着手将茶打翻了,将舞女的腼腆以及对川岛朦胧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动作和语言表达的场景还有很多,总体而言,舞女的形象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有着一个少女天真烂漫的特点,另一方面从舞女成熟懂事、乐于助人等情节也体现了其成熟的一面,从对电影中舞女情节的解读和分析来看,舞女是一个文雅、恭顺、清纯、活泼可爱而且又童心未泯的少女形象,她的身份职业让她显得低贱,但是心灵却没有被肮脏的艺妓生活所玷污,依然高尚和美好。[4]

(二)冷静、理智的阿妈

阿妈是一位年近四十的成熟女人,是舞女哥哥的岳母。在她的眼中,作为巡回艺妓的舞女和旧制高中的川岛根本不是一类人,舞女地位低贱,而读书人却是受人尊敬的,我们从电影中阿妈大量的语言描写也能看出,阿妈是一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在她的心里,人与人之前阶级地位之间的差距是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例如在川岛邀请店里的舞女一起喝茶的时候,阿妈非常迅速地答道:你还是不要打扰川岛先生学习了,赶快回来吧。阿妈以川岛的学习为理由,断然拒绝了川岛的请求,通过这个场景不仅体现了阿妈的阶级思想,也展现了阿妈对于舞女的严格管教,也在暗示舞女的性格特点和阿妈的严格管教是离不开的。当电力的老板出钱对舞女提出无理的要求时,阿妈回答:“大爷,我想你是弄错了。我的孩子是卖艺不卖身的。”尽管卖艺十分的辛苦,但是阿妈却能够抵挡金钱的诱惑,不为所动,表现出了一个长辈的冷静和理智,也体现出了其正直和善良的本性,以及对舞女的关心。[5]当川岛准备回东京的前夜,本想邀请舞女出来玩,但是受到了阿妈的断然决绝。阿妈非常清楚川岛和舞女心生暧昧,但是深知当时的社会环境,两个人之间是不存在可能的,阿妈看似冷漠,但是其实是非常理性的。

(三)热情、世故的婆婆

尽管老婆婆只是出现在影片的开头部分,但是婆婆这个女性角色的刻画却为本片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情感基调,从婆婆对待舞女的态度折射出当时的社会下,舞女的生活环境,老婆婆这个人物角色让人印象深刻。当川岛为了避雨来到婆婆的小茶馆的时候,婆婆表现出了极度的热情,说道:“哎哟,欢迎欢迎啊,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居然能够迎来一位读书人,来来来,里面暖和点,进去歇歇吧。”从婆婆的表情和夸张的语言表达,我们能够看出来婆婆是个热情的人,在川岛离开的时候,婆婆居然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夸张的描写都将这个热情的婆婆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当婆婆接待舞女的时候,却明显的换了另一种态度,好像变色龙一样,婆婆冷漠的对艺人说:“谁又知道这些艺妓在哪儿歇脚呢,大概是哪有客人就会到哪儿去吧,谁叫他们是艺妓呢。”婆婆的表情和语言都非常轻蔑,表现出其世故的一面,通过婆婆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人对艺妓的态度。[6]

三、 舞女的形象的深度解析

我们分析了影片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舞女、阿妈和婆婆,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生活在日本最底层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代女性,其中对于舞女的镜头最多,为此我们以舞女角色的深度解读,从电影分析的角度反观一代文学巨匠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特点。

首先舞女的出身卑微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生活向往,本片无论是从人物选角还是情节设定都旨在为我们塑造一个纯真的少女形象,她的出身是卑微的,作为一个巡回艺妓可以说是生活在日本的最下层社会中,在她不断的成长中,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过的苦难和艰苦,而且她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飘摇不定,这也注定了舞女内心世界其实是孤独的,没有归宿感的,但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漂泊感和自卑感反而促进了其精神世界的崛起,让她的生命显得坚强和果敢,在舞女的内心世界中有着一种始终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是舞女的情感设定,它具有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典型的性格特征,对于其情感的描写也能够展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在爱情到来的时候,舞女其实是非常的珍惜这份情感的,但是对于自己卑贱的出身而言,爱情对于她来说真的是太奢侈了,她无力改变,只能默默地守护这一份苦涩,这种情感的表达在电影中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三口百惠精湛的演技也为我们展示了小说中舞女的内心挣扎,给予读者和观众强大的心理冲击力。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舞女的表现是令人尊敬的。舞女表现出了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精神,在她的思想中,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爱情的权利,因此她才会在爱情面前表现的非常的真诚,即使面对黑暗和腐朽的社会而无力抗争,但是这种抗争对于舞女形象的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系列的铺垫下,这种无力的抵抗,进一步的塑造了舞女这个女性角色的高大,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在小说中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也展示了川端康成对于女性角色的赞美之情。最后是舞女的传统美,作为一名巡回艺妓,舞女本应该是开放的,但是在那样的情境下,舞女对川岛表现出来的确实一种含蓄的朦胧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描写也是其人物表现手法的最大特点。表面上,舞女对于川岛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在其内在的思想上却又表现得十分含蓄和内敛,也并没有展示中对于爱情的强烈的欲望,川端康成对于日本传统女性角色的塑造让读者眼前一亮,也就是即使是在那样一个职业的包裹下,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个含蓄魅力的日本传统女性,这样的描写特色是带有一定的矛盾性的,就像熏香一样逐渐的铺展和呈现开来,更加的让我们对于这个女性形象心驰神往,那种余数换休的形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饱满,极大的加深了其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7]

结语

我们分析了电影中三个女性角色的形象,从电影语言的角度解读每一个角色的语言和行为特征,并以舞女的刻画为例探索了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的独特魅力。三个女性形象各有特色,舞女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却从没有自暴自弃,而且有着对生活独特的向往。阿妈作为一家之长,一生奔波劳累,到是却果敢、理智。婆婆虽然佳品,却也在积极地待人处事。故事好写,但是真正的文本反应成影视语言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对电影中角色的分析,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了川端康成笔下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1]田静.对《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解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7-28,46.

[2]单友良.苦涩的魅力——谈《伊豆舞女》的意蕴构建[J].电影评介,1988(1):19.

[3]陈中复.细节的艺术魅力——略谈《伊豆舞女》阿薰的心理刻画[J].电影评介,1988(5):14-15.

[4]翟斯丹.浅析叶渭渠译本《伊豆的舞女》的翻译特色[D].长春:吉林大学,2012.

[5]蔡鸣雁.爱的延伸[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6]代超.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小说女性形象塑造中的悖论[J].青年文学家,2011(20):4-5.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推荐阅读:

小说《伊豆舞女》06-15

炫舞女生个性签名07-05

上一篇:两性知识:现代男人为何甘当家庭煮夫下一篇:迦南诗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