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伊豆舞女》

2024-06-15

小说《伊豆舞女》(共10篇)

小说《伊豆舞女》 篇1

作为日本新感觉派重要作家的川端康成, 以《雪国》而获得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是日本首位奖得该奖项的作家, 而相对名气稍逊于《雪国》的《伊豆舞女》这一作品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在写作初衷, 川端康成倾心于西方现代派, 对现代派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 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的写法陶醉不已, 但后来又否定了这种写作手法, 转而向本国日本传统文学探索。终于在两种极端的追求中逐步调整自己的文学思路, 最终以吸引西方现代派的的技巧和表达方法结合日本传统文学审美, 创新地写出有着自我独创精神的文学之路。

《伊豆舞女》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称之为“开山之作”, 在其作品中体现出了川端康成独特的个性特征, 是川端康成文学他们成熟的标志, 这一成就从两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1) 开辟出一片新的艺术天地。川端康成是一位非常富有探索精神的作家, 纵观其一生的创作, 有成功的作品, 也有失败的尝试。在川端康成初始阶段, 其作品明显隐含着自然主义的基调, 整体作品哀伤、悲苦。这其中体现的出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表现人性的扭曲和和压抑的思想的影响。但川端康成并没有放弃对文学创作艺术的追求, 不断对自己的创作思想进行反思, 终于还是回归到从日本传统文学中汲取能量, 吸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气质, 《伊豆舞女》这一作品中有明显的日本传统审美文化的痕迹。虽然短小, 但是一次成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尝试诞生的结晶。

2) 从内容到形式, 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川端康成在创作初期, 明显带着自卑的特质, 作品中透露着“幼年父母双亡, 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影响下孤独和伤感的特征。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但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丰富, 在《伊豆舞女》及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雪国》中, 作者走出自卑的阴影, 使自己的文学艺术和创作个性得以发挥, 尤其具有特色的是在川端康成的笔下一个个底层女子的形象被刻画的活灵活现, 表现她们对美和爱的追求, 在她们的身上去表达作者所向望的人应该有着纯真的心灵, 表达了对纯美爱情的赞美。在这其中注重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通过心理活动来表达作者对这种日本传统美的领悟, 在《伊豆舞女》和《雪国》中都有很深的痕迹, 而且这一基调在后来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几乎是一致的。

在川端康成笔下, 《伊豆舞女》中结尾舞女熏子在码头为“我”送别, 使我们想起了徐志摩《沙扬娜拉》里所写“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在这里有日本传统审美的特质, 熏子在海边沉默着低垂着头, 脸上化着昨夜的妆扮, 对我的离去显示出依依不舍。

这篇小说是否是个爱情故事, 应该说是因人而异, 大多数人读过后只会留下如梦幻般的画面, 勾起曾经有过初恋般的回忆, 也有像着梦中的一个美好故事, 是那样的纯净而美好, 在这里深藏着很多人心中美好的往事。这是这个故事的张力所在, 正是大作家川端康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 使熏子的形象始终萦绕在读者的脑海中, 久久挥之不去。这个纯美、清雅的故事, 是完全依照日本传统文学的审美内涵来塑造的, 无论是爱恋的眼神, 依依不舍的神情都用文字来描摹出来, 一幅幅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中的“我”和熏子两颗年轻而又相互爱惜的心跳动着, 而这一艺术形象的呈现需要独特的写作眼光和技法, 从一角度去看, 川端康成是卓越的。

另外, 川端康成在《伊豆舞女》的成功还在其语言的运用, 本篇小说注意从主观感受出发通过细腻的对人物的刻画来表现瞬间的美感。在写法上采用第一人称, 本文以“我”的行动路线和感受为线索, 通过我去观察和感受舞女熏子, 但巧妙的是这其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熏子, 而并非“我”, 从我的主观感受间接地去感受舞女的美。

作者自己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方法时也说得很明白, 他写道, 《伊豆舞女》全部都按“我”的所见所闻方式写成, 连舞女的心理和感情也不是直接描写的, 而是通过她外在的举止、言谈和表情来写的, 丝毫没有从舞女的角度去写 (参见《伊豆的舞女》的作者) , 当他们刚结伴同行时, 在汤野的小客店里, 舞女从楼下端上茶来, 一在“我”面前中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 手也抖个不停, 茶碗差一点儿从茶碟上掉下来, 只好顺势放在了铺席上;结果茶碗虽然没摔, 茶却洒出来了。“看着她那种羞羞答答的神情, 我感到惊愕不已。”———小说写道。这个细节使得少女的羞怯心理和慌张描绘得惟妙惟肖, 同时也准确地传达了“我”的主观感受。

在作品中, 川端康成从多处去表现日本的传统审美情趣, 但并不是故意造作地去描写, 而完全在顺其故事的情节发展中不经意的去流泻, 如:熏子帮“我”拿烟灰缸, 在“我”跟前的几次脸红, 找理由和“我”下她并日本传统五了棋, 让“我”日本传统《水户黄门漫游记》故事给她听, 以及在和她们结伴同游时和我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等到达山顶后细心跪弯着腰帮“我”掸掉身上的灰土, 熏子在和其他艺人交谈时说“我”是个好人。这些细节的部分, 都深刻地体现着日本女子温柔、多情、贤淑的特质。而“我”形象也体现了日本传统审美, 对地位低下的艺人并没有轻视, 反而关心熏子受到坏人的骚扰, 这些描写, 使人不经意间就会想动那清淡疏落的日式徘句, 和日本独特的插花艺术, 那以眼睛欣赏为主的饮食, 和清纯朴素的民间艺术。

在这篇小说中, 作者笔下的风景之优美令人难以忘怀, 而对天气的描写起到渲染人物心情和感受的作用, 正如王国维先生的“以我观物, 一切皆着我之色彩的”。在这里有如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开篇“碧云天, 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更有着日本传统对自然的审美, 如岛国的独特景致如:海上朝阳、明月秋风等日式的民族文化, 川端康成把自然紧密的与人物的动态和心理糅合起来, 使作品真正情寓于景,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总之, 这部短篇小说既吸收西方现代派的顿悟理论, 又融汇了日本的审美情趣;既有现代精神, 又有一些禅意;既以日本的山河为灵魂, 又注入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正如川端康成自己所说:“我们的文学虽然乘西方文学的潮流而动, 日本文学却是看不见的河流。”他的一生都在探索一条如何容纳西方现代意识于本国传统文化, 使二者融会贯通浑然一体, 而开其先, 当推成名作《伊豆舞女》。

参考文献

[1]叶渭渠译.川端康成小说经典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2]叶渭渠译.川端康成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3]吉田精一, 齐干译.现代日本文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6.

[4]何乃英, 川端康成.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

小说《伊豆舞女》 篇2

这部作品简单的说就是少男少女朦胧的初恋,这怕是人间最美的风景之一了。描述这种情感的文艺作品有很多。但如《伊豆的舞女》这样,将这种情愫描述的如此动人的作品,却是极少的。如果想怀念一下纯真的少年时光,回忆一下某段遗憾错过的情感,就来读这篇小说吧!

其实这篇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人物也不多。描述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很普通。但是每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就像在读者眼前一样。这正是作者的厉害之处。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伊豆的舞女》与川端康成 篇3

关键词:经历;孤儿根性;治愈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4-01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出生于大阪,两岁时,父亲患肺结核去世,而其母在第二年也辞世。七岁时,祖母离世,十岁时寄养在姨父家里的姐姐芳子也突然病故。十五时,祖父也离开人世,这一切的到来让川端康成变成孑然一身的孤儿。此后川端康成开始了宿舍生活,并在此期间清野少年。1918年9月,入第一高等学校英文科。10月末,初次去伊豆旅行,在旅行中邂逅了巡回艺人一行。1920年川端康成进入了东京帝国大学。之后结识了伊藤初代并与其恋爱订婚,却在1921年无故遭遇悔婚,这种惨痛的体验给川端康成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他基于该体验写了《南方的火》、《暴力团一夜》等作品。1922年6月夏天在伊豆的汤岛写了《汤岛的回忆》,1926年发表了初期代表作《伊豆的舞女》。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文坛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1972年在镰仓含煤气管自杀,未留只字遗言。

川端康成早期代表作《伊豆的舞女》于1926 年刊登在《文艺时代》上,据《少年》记载,《伊豆的舞女》中所描写的事情发生于1918年,而川端康成1922年写下《汤岛的回忆》,然后将《汤岛的回忆》中关于舞女的部分提出,形成了现在的《伊豆的舞女》。也就是说,《伊豆的舞女》是以川端康成1918年伊豆旅行的体验为素材,经过加工创作而成。

川端康成曾在《少年》中写道:“私が二十歳の時、旅芸人と五六日の旅をして純情になり、別れて涙を流したのも、あながち踊子に対する感情ばかりではなっかた。幼少から、世間並みでなく、不幸に不自然に育って来た私は、そのためにかたくなにゆがんだ人間になって、いじけたこころを小さな殻に閉じ籠らせていると信じ、それを共に病んでいた。そうして、自分の心を奇形と思うのが、反って私をその奇形から逃れにくくもしていたからである。私は高等学校の寮生活が、一二年の間はひどく嫌だった。私の幼年時代が残した精神の病患ばかりが気になって、自分を憐れむ念と自分を厭う念とに堪えられなかった。それで伊豆へ行った。”这段话详细地讲述了川端康成去伊豆旅行的原因。在《伊豆的舞女》中有这样一句话:“二十歳の私は自分の性質が孤児根性でゆがんでいるときびしい反省を重ね、その息苦しいゆううつに堪えきれないで伊豆の旅に出て来ているのだった。”说明作品中主人公正是因无法忍受“孤儿根性”的苦闷而踏上旅途。这就再次说明《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根据亲身经历创作改写而成的。

既然作者去伊豆旅行是为了治愈“孤儿根性”,那么通过此次旅行作者的“孤儿根性”又是如何被治愈的呢。《伊豆的舞女》中在就要到达下田的时候,出现了小舞女与嫂子关于“好人”对话。可见,舞女一行人的善意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当时社会各方面原因,一高的学生总会被另眼相看,他们被赋予更高的评价,但同时也被施加更大的压力。此时,像小舞女这种平常的“好人”评价,或许是不常见的。因此,如今这种寻常的好意让川端康成内心感到舒畅。舞女一行人坦诚的“好人”评价,让他重新面对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世间的真情,“孤儿根性”得以治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伊豆的舞女》的主题之一就是治愈“孤儿根性”。关于这一点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应的议论和证明,在此不再赘述。但是笔者认为仍有必要对以下两点进行探讨。首先,《伊豆的舞女》是基于川端康成1918年伊豆旅行的真实经历创作改写而成的,那么,川端康成为什么没有在旅行之后就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而是选择多年后以回忆的形式写出呢?再者,川端康成这样的做法又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

《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其中所描绘的真实的故事发生于1918年,这期间大致经过了八年的发酵期。1921年时,川端康成结识了十六岁的咖啡厅女招待伊藤初代,并迅速发展恋爱关系,定下婚约,但是最终却遭遇了悔婚。这件事情给川端康成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他为了治愈这份伤痛,决定去伊豆汤岛。1922年在汤岛留宿时写下了《汤岛的回忆》。但这部原本应与失恋经历相关的作品却丝毫未提及伊藤初代。作品的一部分是关于舞女的回忆,另一部分是关于清野少年的回忆,其中舞女的部分被加工、细化形成了现在的《伊豆的舞女》,另外一部分形成了《少年》。可以说,伊豆的真实体验治愈了川端康成内心的“孤儿根性”,使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世间的真情,而《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则治愈了川端康成失恋的创伤。不妨认为身处失恋伤痛中的川端康成,重新回到伊豆,想起发生于1918年的那份美好而又愉快的经历时,想起舞女一行人对他的肯定时,受伤的心灵会得到些许治愈。同时,川端康成通过回忆1918年的伊豆之旅,向自己证明“孤儿根性”在当时便得到了治愈,也就是说失恋的原因与自己的“孤儿根性”无关。

综上所述,《伊豆的舞女》作为川端康成的早期重要代表作,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川端康成本人也具有重要意义。1918年真实的伊豆之旅经历,让他从幼时的“精神病患”中解脱出来,1922年对该经历的再次回想,让其从失恋的阴影中解脱出来,1926年对其的加工、修改,使川端康成在无产阶级文学与新感觉派间激烈的论证时期,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在艺术上达到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日)川端康成,叶渭渠(译).雪国·伊豆舞女[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 何乃英.川端康成[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

[3] 叶渭渠.东方美得现代探索者川端康成评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9.

[4] 長谷川泉. 川端康成論考[M].明治書院, 1991.

[5] 長谷川泉.『伊豆の踊子』の創作動機 [M].教育出版センター,1976.

《伊豆的舞女》的时代要素 篇4

关于《伊豆的舞女》的前期研究很多, 例如, 何乃英 (1996) “《伊豆的舞女》探析”一文中, 分析了写作由来、执笔过程、思想内容、创作方法的。虞雅芬 (2000) 在“以情纬文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一文中, 从结构、人物、语言、文风等四个方面, 解读了川端康成文学的特点。四方田犬彦 (2001) 在“川端康成与日本电影”一文中, 分析了作品对贱民阶层的关注。李翠霞 (2004) 在“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一文中分析了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中的“我”、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的执笔动机、选材、预期效果、社会影响。陈永岐 (2016) 在“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美感体验与救赎”一文中, 分析了主人公旅行的动机、途中的美感体验、以及自我救赎。但是, 据笔者管窥, 前期的研究未曾涉及由作品中的关键词出发研究其社会背景。

因此, 笔者在本稿中主要以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 同时也参考几个版本的电影, 从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出发, 探讨作品的时代要素。

接下来笔者第一、分析江湖艺人的不平等待遇。第二、探讨作品中的长度单位。第三、分析作品中“流感”一词与当时的社会。第四、探讨“高等学校”与“小学”与当时的社会。第五、探讨作品中出现的“五角钱”的价值。

一.江湖艺人的不平等待遇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察小说诞生的大的社会背景。

大正民主运动, 亦称大正德谟克拉西, 是日本近代以来, 继自由民权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民主运动高潮。其中部落解放运动也是其中之一。在中世、近世 (江户时代) 形成的士农工商以外, 还存在贱民“秽多”、“非人”。《伊豆的舞女》中的江湖艺人属于贱民阶层。进入明治时代, 由于政府处理贫困、解放身份政策之不当, 尽管明治维新宣扬四民平等, 但是被歧视部落问题依然存在。陈永岐 (2016) 在“《伊豆的舞女》的平等思想”一文中, 考察了“社会对巡回艺人的歧视”, 茶店老太太、鸡肉火锅店的老板、纸商、堂会的主人客人歧视舞女, 每个村子的路都禁止巡回艺人通行。由此可见, 当时社会对巡回艺人的歧视。

二.长度单位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察小说中出现的长度单位。

所谓“尺贯法”是指长度、面积等单位之一。在日本1958年12月31日以后禁止使用。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 小说中的长度 (距离) 单位使用的“里、町、間”是“尺贯法”。换算方法如下:1里=36町=3.9273km;1町=60間=109.09m;1間=6尺=1.8182m。

在小说第五章之中在天城岭“我”与舞女的距离, 在去下田时“我”与舞女的距离, 中国读者是凭借译文感受其距离的。但是原文都是用“尺贯法”中的单位表示的。具有典型的时代气息。

“从这里到下田, 得走二十多公里。”① (原文:五里)

“途中有一条山间小路, 虽然险峻, 但是近两公里的路程。” (原文:二十町)

“舞女还是在后头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 (原文:一間)

“刚走了两百多米, 舞女从下面跑了上来。” (原文:二町)

“我和荣吉一直走在她们的前面, 相距十多米远。” (原文:五六間)

三.流感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查小说第七章中出现的“流感”一词。

在小说的第七章, 几个建筑工人求我帮忙下船后把老奶奶送上开往上野的电车时, 说:“她儿子早先在莲台寺的银矿干活, 这次染上了流感, 儿子、儿媳妇都死掉了”。小说中提到的“流感”是有史实根据的。1954年美空云雀主演的《伊豆的舞女》中有这个场面, 吉永小百合 (1963版) 、内藤洋子 (1967年版) 、山口百惠 (1974版) 均没有这个场面。

这次流感的全名叫“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 在1918-19年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 2千万到4千万人死亡。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 (包括国王) 感染了此病, 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在日本有2千300万人发病, 38万人死亡。野口英世 (1876-1928细菌学家, 一千日元头像) 的母亲也是患此病而去世的。

“我”去伊豆旅行时, 正赶上1918年第一次感冒流行之年, 仅此一年约7万人死亡。另外, 20-30岁的年轻人得西班牙流感死者居多, 所以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妇得病死去, 只留下祖孙四人, 这一事实与史实相符, 是令人信服的。

2009年世界范围爆发的新型流感, 其病毒与西班牙流感相同, 是H1N1亚型。

四.“高等学校”与“小学”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查小说中出现的“高等学校”与“小学”两个词。

小说的开篇写到:“那年我二十岁, 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高等学校”指的是旧制的男子高中。当时日本全国设立了三十二所。东京的第一高等学校即是现在的东京大学教育系。1947年取消。

川端康成本人于1917年考入第一高等学校, 1918年10月30日至11月7日大约8天, 从修善寺经下田街道到汤岛旅行。当时与时田薰 (舞女之兄的本名) 和舞女加藤民江湖艺人一行结伴而行。在从下田港回京的贺茂丸号船上遇到赴京考生后藤猛, 确有其人。矗立在汤野温泉《伊豆的舞女》文学碑于1966年11月揭幕, 当时后藤猛参加并与川端康成握手。

在小说的第二章, 阿妈讲自己有个儿子在甲府“上普通小学五年级”。日语原文是“尋常五年生”是“尋常小学校五年生”的省略表达, 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五年级学生, 当时初等小学 (简称初小) 六年制是义务教育, 其上有两年的高等小学 (简称高小) 。

五.“五角钱”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察小说中出现的货币及其价值。

在小说的第一章“我只留下一枚五角钱的银币, 她竟如此惊愕, 感动得热泪都快要夺眶而出”。“五角钱”的日文原文是“五十銭”, 在“我”旅行的当时其价值大概是多少呢?

1918年“五十銭”从当时的米价来看相当于300-400日元的价值, 从一般工资水平来看, 有其十倍以上的价值。因此, 茶婆感动得热泪盈眶是理所当然的。

小说的第四章, 舞女演出回来, “把手里攥着的五角钱放在阿妈的手掌上”, 也是相当有分量的。

在小说的第七章, 荣吉为我买了“敷岛”牌香烟和“薰”牌口中清凉剂。“薰”牌口中清凉剂在当时相当流行, 是对抗“仁丹”的畅销货, 当时的定价是5分。“敷岛”牌香烟在当时是相当普及的香烟, 一盒二十只装定价18分。当时的“朝日”牌香烟二十只装一盒15分, “金球棒”牌香烟十只装一盒7分。在当时“敷岛”牌香烟, 一般是公务员、教师、医生、职员等知识阶层的消费品。一般商人多吸“朝日”牌香烟, 工人阶层或者穷学生一般吸“金球棒”牌香烟。吸烟的品牌与收入似乎无关可能与职业习惯有关, 从这里也能看出“我”的地位与其他人不同。

在古代, “敷岛”一词是“大和国”“日本国”的别称, 作为日本的一种修辞方法—枕词, 是修饰“大和”, 《万叶集》出现过。本居宣长 (1730-1801江户中期的国学家) 有一首和歌“如果问什么是宝岛的大和心?那就是旭日中飘香的山樱花”。②歌中的“宝岛”译自“敷岛”。香烟公司所起的名字也是很优雅并有文化底蕴的。

笔者在本稿首先考查了江湖艺人的不平等待遇。其次以作品中的长度单位、“流感”、“高等学校”与“小学”、“五角钱”等关键词为考察对象, 分析了作品与当时社会的关系。结果表明, 作品出现的这些关键词, 与川端康成的实际经历相符合, 同时在作品中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时代要素。

尽管日本的文学作品有脱离政治的倾向, 作品使用的是文学语言有其象征意义, 但是文学的本质是其社会性, 作品是无法脱离社会的。读者在欣赏外国的文学作品时, 如果能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要素, 应该有益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2008.叶渭渠, 唐月梅译.川端康成精品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19.

[2].川端康成.1950.『伊豆の踊子』[M].日本东京:新潮文库.8-41.

[3].陈永岐.2016.山花.《伊豆的舞女》的平等思想[J].2016年3月下.

[4].虞雅芬.2000.以情纬文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第2卷第4期.25-27.

[5].新渡户稻造.张俊彦译.武士道[M].2004.北京:商务印书馆.92.

[6].李翠霞.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4 (增刊001号) :77-80.

[7].陈永岐.2016.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美感体验与救赎[J].作家.2016年第一期.

[8].山口百惠主演.西河克己导演.伊豆的舞女.1974年.

[9].四方田犬彦.2001.川端康成と日本映画[J].解釈と教材の研究.學燈社.6-13.

[10].何乃英.《伊豆的舞女》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6年01期.

伊豆的舞女读书笔记 篇5

在当时的日本,艺人是一种非常低贱的职业。茶馆的老婆子就以非常轻蔑的口吻描述他们。而艺人们在经过他村时,也是显得自卑。而这位青年却恰恰相反,他不仅没有看不起他们,还热情地邀请他们吃饭,和他们结伴而行。为了能与他们的距离更近一些,还特意摘下代表学生的学生帽,买了便帽戴。在他们又脏又小又简陋的屋子里,他特没有嫌弃。好像在这位青年看来,阶级差别并没有束缚他的思想,他这种追求平等的精神难能可贵。

反观我们现今的社会,有些有权有势的人,就认为自己的身份比其他人高一等。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每个人,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我想,作者川端康成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舞女熏子天真无邪且又别具风情。她不但喜爱唱歌跳舞,而且也爱下棋,十分热衷于诗歌文章。她与青年下棋,听青年读书时专注认真的神情还历历在目。这与我们对舞女的固有形象有了大大的转变,也看到了天真、羞涩的舞女形象。然而,舞女纯洁天真的性情带给青年的不止有爱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灵上净化的洗涤。

其中,让我既深刻又震撼的场景是:舞女在公共浴场发觉了远处楼上的青年与哥哥,一阵高兴,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踮起脚尖,伸长了身子朝他们打招呼。“我满心舒畅地笑个不停,头脑澄清得像刷洗过似的。微笑长时间挂在嘴边。”作者这样写到。是啊,十四岁的舞女,对于二十岁的青年来说,就像是夏日里的冰淇淋,是美好、凉爽的。

在伊豆的旅途中,舞女和青年从以心交流,互相慰藉,从而使两颗自卑、灰暗的心变得自信、明亮起来。这也是现今社会所缺乏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信任。

小说《伊豆舞女》 篇6

关健词:身世及经历 孤儿心理 人道主义精神

一.川端康成家庭环境及成长经历

1.家庭环境

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父亲荣吉是一位医生,母亲阿玄本是川端康成的伯母,在荣吉长兄恒太郎逝世后便嫁给荣吉。川端康成因早产的缘故身体孱弱,身体上的虚弱并没有成为他生活的最大阻碍,父母的相继离世以及祖母和姐姐的离开对川端康成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

2.亲人离世

川端康成的父亲荣吉患有肺结核病,母亲因长年照顾父亲也染上该病,分别于于川端康成两岁和三岁离世。祖父三八郎承受着丧失亲人的悲痛接回孙子和孙女,将姐姐芳子寄养在姨父家中。极少与外界接触的川端康成直到上小学前,他“除了祖父母之外,简直就不知道还存在着一个人世间”。i祖父强大的内心防线在姐姐芳子去世后彻底溃败,祖孙二人的生活长期保持着“相对无言”的状态。他说过,“姐姐的死,我也只有通过祖父的悲伤才感受到,祖父对姐姐的死十分哀伤,也硬逼着我哀伤。我搜索枯肠,也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感情,寄托在什么东西上才能表达我的悲痛。只是老弱的祖父悲恸欲绝,他的形象刺痛了我的心。”ii由此可见,祖父虽解决了川端康成的基本生活问题,但他长期的抑郁状态促使川端康成形成了异于常人的“淡紫色”性格和忧郁的文人气质。川端康成的孤僻与深刻的自省意识也是受祖父的影响,他喜欢一个人坐在山头发呆,每觉心中伤痛略有削减时,就会想起祖父冰冷凄凉的面庞,这不断提醒他不能留祖父一人在悲伤情绪中,十五岁那年川端康成沦为了孤儿。

3.婚恋过程

川端康成一生邂逅了四个叫“千代”的女子,第一个“千代”是债主的女儿,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川端康成错把千代给予他的帮助视为了爱情,两人之间的联系因债务偿还结束而终结,在伊豆岛散心的过程中偶遇第二个“千代”——巡回演出艺人团队中的一名舞女,“他看到了她,他的眼睛再也无法从她的身上移开,她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都充满了诱惑力。”iii,含蓄但又期望两个人获得较多的相处时间是川端当时的状态,第一个“千代”带给他的伤痛尚未治愈,面对第二个“千代”时,这一种淡淡的情愫又让他产生了一种悲观的宿命观。第三个“千代”为酒馆的女侍,一段时间内成她为川端康成情感上的寄托,但第三个“千代”是一个即将做他人妻的女子,连环的打击和伤害让他在遇到第四个“千代”时,就迅速发展成为结婚对象,但两人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分手。

回顾其坎坷曲折的婚恋历程,频遭打击的川端康成虽然坚持下来,最终收获了一段稳定的爱情和一个完满的家庭,但是,他的身上彰显不出历经磨难之后的韧劲,感情上的伤害带给他的是无奈叹息与极度自卑。

二.《伊豆的舞女》中的孤儿心理及体现

1.弃子心理

“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这是摘自川端康成《雪国》中的语句。他把人生的起点视为上帝的抛弃而不是常人眼中的给予和馈赠,这足以证明在川端康成的心中“被遗弃”是一件看似残忍却极为正常的现象,因为他的命运就是从“抛弃”开始,“孤儿”的孤独与自卑就是在反复的遗弃中积淀形成并渗透进生活当中,川端康成作为一名弃子,看到孤儿会产生同情心和同理心,因此,在《伊豆的舞女》中艺人团队的总领和他的妻子匆匆赶路的原因是要到下田为夭折的宝宝过四十九天,这样的情节设置与川端康成的经历是紧密联系的,在他看来,虽然自己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但是他生命的起点与文中夭折的孩子并没有区别,或者说他的命运甚至比夭折的孩子更加凄惨。在《伊豆的舞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家在东京什么地方?”“不,我在学校住宿”“令尊健在吧?”……iv两个有关家庭的问题,小说主人公的回复干脆利落,面对问自己父亲在否的问题更是选择了逃避。对这个问题的解读,只能说创作该部作品时的川端康成已经从心理上承认了自己是一个孤儿的事实,但缺乏向外界揭露伤疤的勇气。

2.渴望肯定与被爱

“我听见舞女说:是个好人。是啊,是个好人的样子。真是个好人啊,好人就是好人嘛。”“连我本人也朴实地感觉到自己是个好人。我已经二十岁了,再三严格自省,自已的性格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v主人公能从舞女们的低声谈论中搜索出赞赏他的词汇,证明他极度渴望得到他人肯定,普通的的夸奖却激起主人公心中的涟漪,正是因为这句“是个好人”,才让主人公直面自己内心扭曲的根源——孤儿。这一段的描写,是川端康成内心的真实写照,二十几岁的他在无限循环的自省中成长,有时自己都无法忍受自身令人窒息的忧郁,简单的“是个好人”就能唤醒他沉睡已久的心灵。

至亲至爱的离世带给川端康成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切肤之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幼时爱的缺失会留下心理阴影导致一种“泛爱”感情的产生。“我就近与舞女相对而坐,慌张地从衣袖里掏出一根香烟。”vi“就近”与“慌张”两个词可以充分展现男主人公在见到舞女之后内心的激动和不自然,同行途中,男主人公确定舞女对他的感情后,两人之间的独处就变得微妙且洋溢着浪漫气息,脉眿温情则通过川端康成的笔触展现出来,对舞女容貌的描写,着重刻画舞女“亮晶晶”与“又大又黑”的眼睛,虽然用词较为简单直白,没有反复的雕琢可细腻的描写,却传递出发自内心的真诚爱恋。“舞女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索性弯着身子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然后将撩起的衣服下摆放下,对站着直喘粗气的我说:请坐。”vii。细节中流露出舞女对“我”的照顾和爱意,只有被“爱”包围时的川端才能忽略自己的孤儿身份,不顾一切的追逐爱并享受被爱,即使最终是以“直到船儿远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川端康成享受了爱的过程。

三.孤儿气质影响下形成的人道主义精神

1.“一视同仁“的创作理念

埃里希·弗洛姆和亚当·瑟夫两位哲学家关于人道主义有其不同的看法,但二者都强调人作为一个存在个体,应当受到自己的同类—他人的尊重(因为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再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去帮助别人,“在实践中创造适合于人的幸福的最优条件”。viii艺妓是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川端康成笔下的她们善良热情,敢爱敢恨,不是世人眼的中轻浮女子。川端康成通过与她们的接触挖掘到她们身上人性光辉的部分。《伊豆的舞女》中,男主人公询问老太婆今晚艺人团队的落脚地时,老太婆只是冷淡地说了一句:“那种人谁会知道住在哪儿,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ix老太婆话中夹杂的轻蔑和不屑,对于“我”来说是那么刺耳,“我”决定不再此地做过多的停留,加快脚步追上艺人团队。随后,与四十岁的女人聊到自己的家乡和学校,朴实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一视同仁”的理念不仅让川端康成拥有了大量文学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将“东方人”身上的“谦逊随和“之美带进世界文坛。

2.悲悯情怀

小说中的我在前往伊豆的旅途中曾在一个茶馆中休息,负责茶馆的老太婆的老伴给男主人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浑身青肿,活像个溺死的人。他那两只瞳孔都黄浊的、像是腐烂的眼睛,倦怠地朝我这边瞧着。”听完有关老先生的故事,小说中的“我”竟无言以对,作者在此处设置一个年老体弱,疾病缠身的男子,带有川端康成祖父的影子,年幼时的川端康成面对郁郁寡欢的祖父,只是无奈而已,作品中,男主人公慷慨地将一部分钱留给茶馆的老太婆,希望老大爷在严寒中注意保暖。面对社会上的贫苦人民,川端康成展现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悲悯情怀,经历过苦难的人深知苦难带来的巨大伤害,儿时的体验让川端康成面对任何悲惨的命运个体时,都会流露出极强的怜悯之情。

3.传递出永恒的价值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探讨的是永恒的人性与普遍的价值”,川端康成作为诸多东方文学创作者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笔尖创造了一个“生命范式”——朴实与凝练。川端康成的凝练的笔法体现在在描写人物的感情,简单的对话却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所以才会使读者发现人性中纯真质朴的东西。荣吉与“我”的对话体现了一个男子对家庭承担的责任,舞女与“我”的交谈与相处,展现了女子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女性自身温婉细腻的性别特征,小说中的“我”作为一个大学预科学生,经过这次短暂的旅行体验了爱情的神奇力量,直面了人性中最基本的诉求,带着一颗向善的心灵给他人送去了温暖。

四.结语

川端康成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文学创作:“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x由此可知,“孤儿”的身份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也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才让川端康成的作品笼罩着“悲哀美”的色彩。“无言的死,是无尽的话”是川端康成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思考与追忆,我没有权利选择怎样生,但我有权利选择怎样死,他的离世时文坛的巨大损失,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因为,一个好的作家会通过返回自己的内心的方式来探索普遍人性,直面自己内心这个复杂的“场域”,通过其作品向人们传达一种信念。

注 释

i叶渭渠、唐月梅:《20世纪日本文学史》,青岛出版社,2004年版,第327页。

ii张恩辉:《川端康成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7页。

iii张恩辉:《川端康成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43页。

iv川端康成:《雪国·古都》,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v川端康成:《雪国·古都》,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vi川端康成:《雪国·古都》,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vii川端康成:《雪国·古都》,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viii 潘能艳:《大爱无止息——浅论川端康成与<伊豆的舞女>》,《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十期。

ix川端康成:《雪国·古都》,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x叶渭渠:《哀伤悲哀:川端康成其人与文》,人民网文化读书专栏,2003年6月26日。

论《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 篇7

一、传统女性特征

熏子身上有着日本传统女性的身影, 这主要是通过对熏子外貌的描写表现出来的。“舞女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光景。她梳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发髻, 发型古雅而又奇特。这种发饰, 把她那严肃的鹅蛋脸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 十分匀称, 真是美极了。令人感到她活像小说里的姑娘画像, 头发特别丰厚。”和日本传统女性一样, 熏子梳着发髻。熏子的鹅蛋脸更是符合了日本的传统审美观, 正因为如此才会使人觉得她像小说里的姑娘。熏子的美承袭了日本传统女性的美。

除了外貌, 在性格方面熏子身上也有日本传统女性的影子。日本女性是贤惠善良的, 熏子身上也带有明显的特征。“舞女看见我呆立不动, 马上让出自己的坐垫, 把它翻过来, 推到一旁。”面对一个陌生的男子, 熏子表现出自己的贤惠, 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我”。这种情节在小说中处处都有体现, 喝茶时, 为“我”倒茶;出旅馆时, 为“我”摆好木屐;到达山顶时, 帮“我”掸去身上的尘土等等。通过这些丰富饱满而又细致的描写, 生动地刻画出了舞女身上事事为别人着想的日本传统女性特征。

日本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家。小说中, “阿妈”身上就处处体现了这种思想。下山的途中发现泉水时, 阿妈说了这样一句话, “来, 您先喝吧。把手伸进去, 会搅浑的。在女人后面喝, 不干净。”这里的“不干净”, 不仅是因为前面喝的人会把水搅浑, 而是她认为男人处于一种尊贵的地位, 女人可以喝搅浑的水, 男人则不行。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二、少女情怀

小说中洋溢着浓浓的少女气息, 作者没有可以去刻意去营造这种氛围。整个故事是在“我”的叙述中进行的, 十分自然真切。作者将清新、美丽的景色同美好的人情交织在一起。

基于这种环境的渲染, 熏子的少女情怀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熏子是天真烂漫的, 有着孩子纯真的天性。当她在浴场裸着身子, 寻找我们, 发现了我们时, 喜悦促使她赤裸裸地跑到日光低下。少女的天性一展无疑。面对爱情, 熏子是即欢喜又害羞。当她和“我”在一起时, 她是极其害羞的, 但是她又十分喜欢和“我”一起。当薰子与“我”同登天城山时, 作者通过熏子对“我”的微妙感情, 细致地刻画出了熏子的少女情怀。熏子喜欢“我”, 才会紧紧跟着跑;但是出于少女的羞涩, 不敢表露真情, 始终与“我”保持一两米的距离;爱慕、敬重“我”才会跪下来替“我”掸尘。在这段情节中, 作者还描写了铺满落叶、曲曲的小路。这些对于展示熏子的少女情怀也是有很大的隐喻作用。铺满落叶, 暗示了熏子心中充满了爱情的渴望;曲曲小路则寓意了熏子心中少女的矜持和追求爱情的冲突矛盾。这些细腻的描写, 展现出熏子身上的少女情怀。

三、悲剧色彩

《伊豆的舞女》讲述了一对少男少女之间懵懂、若有若无、纯洁的爱情故事, 本该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最后却不得不面对分离。作者在塑造美的意境的同时, 也流露些许悲惋的步调。

对于熏子来说, 她只有14岁, 本该是一个享受美好少女时光的岁月, 却一直在为生计奔波, 居无定所。“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哪里呢, 少爷。什么今天晚上, 哪有固定住处的哟。哪儿有客人就住哪儿呗。”这是茶馆老妇人对巡回演出艺人的描述。除了感慨艺人生活的艰辛, 还流露出对她们职业的轻蔑。偶然降临的爱情, 也是美中含悲。当“我”和她相遇时, “我”是以一种平等且友好的心态和她交往。熏子感受了温情也开始倾注她自己的热情。她开始有了懵懂的对爱情的渴望, 和“我”之间有了一种莫名的情愫。但是, 这爱情是短暂的。当她开始追求懵懂的爱情时, “我”却不得不离开, 她的爱情还没有萌芽却又消逝了。爱情始于美好, 却终于悲惋。

作为巡回演出艺人, 除了生活的艰辛外, 她们的地位都很低下。小说中有一句话形象地表现了她们身份的低下。“途中, 每个村庄的入口处都竖着一块牌子: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入村。”巡回演出艺人的地位是和乞丐一样的, 是不受到大家欢迎、认可的。

总之, 小说中充满了诗意的美好, 洋溢着美的意识, 但是这美好中又带有一些现实悲悯。川端康成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 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他在展示女性的美好之时, 又加入了现实的因素, 使得这些形象也带有一定的悲剧性。川端康成小说的极大魅力, 就是对于这些女性形象的巧妙刻画。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 (著) , 叶渭渠 (译) .伊豆的舞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3-28.[1]川端康成 (著) , 叶渭渠 (译) .伊豆的舞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3-28.

小说《伊豆舞女》 篇8

我最先接触的国外小说就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这部《伊豆的舞女》。由于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又是本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当初拜读这部作品更多的是对这位文学大师的敬仰, 文中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版本有很多,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版本, 自从学了比较文学专业方面的点点滴滴就有了将这部原著小说与电影进行比较的冲动。

一、人物简介

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川岛的学生, 在当时属于上等人阶层, 他即将就读于东京某高等学校, 趁开学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 在乍晴乍雨的山道上他遇到一群巡回卖艺的歌舞伎艺人, 因被其中一个梳着古代发髻、背着大鼓的娇小玲珑的舞女吸引, 他决定与他们一起上路。在路上, 他得知该舞女名叫熏, 而舞女熏是下层人民, 贫苦人家出身。

二、原著故事大纲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 来自作家青年时代的一次伊豆之旅, 青春难忘。小说情节是:在一个山色空蒙的季节, 一个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的二十岁少年, 在一次娴静的旅途中, 邂逅了一名美丽的舞女。少年对在旅途中初次见面的舞女一见倾心, 他们只是通过几次回眸, 几滴清泪来诠释这若有若无的情愫, 于是眼波流转之间, 上演了一出青涩而忧郁的如烟似雾的少年情怀。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 他从不计较艺人的地位卑微, 在和熏有过单独相处后, 他更被其纯洁无瑕的美震撼, 陷入矛盾中, 一方面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 一方面为她在表演时可能受辱而惴惴不安。熏在两人的交往中, 渐渐生出真情, 可是两人只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三、电影大纲

影片以第一人称的手法, 讲述了“我”的一段经历。“我”因为人生孤寂, 性情孤僻, 独自前往伊豆旅行, 途中遇上一伙江湖艺人, 便与他们结伴而行。艺人们心地善良, 性情纯朴, 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温暖, 尤其是那个天真、烂漫、可爱的小舞女, 她让“我”产生了无限美好的浪漫联想, 萌发出了一种朦胧的感情, 不可抑制地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我”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 甚至还产生占有她的邪念, 但“我”不愿这种无瑕的美受到玷污和损害。当“我”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 欢叫着朝“我”迎面跑来时, 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 感到了无限的宽慰。熏也对“我”一见钟情, 几天后的“我”, 因旅费耗尽, 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 来送“我”的熏默默无言, 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 熏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

四、小说原著及电影手法比较

原著和电影在某些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电影的观感一定程度地破坏了读者对文字的印象, 而鲜活的文字影响到了观者对电影本身的欣赏。故事主要描写青年一场青涩无望的爱恋。影片《伊豆的舞女》一开始同原著一样也是以雨景拉开序幕, “我”站在有些昏暗的木楼梯口, 凝望着一个手持红响板、清纯可人的美丽舞女, 她那鲜花般娇嫩的面孔在那乌黑的发髻的衬托下愈发显得娇美动人, 那一刻“我”深深地沉迷于舞女的美而不能自拔。对影片中女主人公初恋的刻画与描摹, 显然是相当精致与细微的, 细腻甚至到迷情的程度。但小说的开篇并没有电影开场时的人物表现, 对舞女薰日渐生情和爱慕。任何一句赞美钦慕之词都不合适并且多余, 细腻的心理描写应该是小说最值得赞赏的地方。但凡看到原著的赞誉之词总不会离开文笔优美、极富诗意的语言, 而故事还未展开, 就直接写了感观印象“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山林”, 于是读者被带入小说的意境, 进入雨的世界, 开始伊豆之旅, 这不能不说是川端康成技法的巧妙之处。小说的内容很质朴动人, 川端康成的艺术感敏锐细腻, 但《伊豆的舞女》却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似乎它的创作全是凭兴致进行的。独特的艺术构想, 感人的美的艺术形象和“悲哀”的意境, 是小说的鲜明特色, 而那纯洁的舞女是作品中纯真无瑕的象征。

小说原著和电影的手法显然有些差异, 但是想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原著是平静的收尾结束, 只给人留下淡淡的忧伤与怜惜之情。但我们都明白,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定的牵绊与行驶的时令轨道, 或许只是一层极薄的屏障, 但早已注定不可能被逾越。或许在每一个人青涩的葱茏岁月里都曾有过一段温暖却愈发遥远的故事。抑或仅仅是一次回眸与邂逅, 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 但它却是那样温暖沁人。

摘要: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伊豆的舞女》原著与电影的人物简介、故事大纲等相关内容, 比较分析了小说原著及电影手法的差异。

关键词:《伊豆的舞女》,原著,电影

参考文献

[1]周平.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教研室编.日本近代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3]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小说《伊豆舞女》 篇9

关键词:川端康成,小说《伊豆舞女》,美意识

川端康成是世界闻名的日本作家, 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 也是亚洲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有《伊豆舞女》《古都》《雪国》《千纸鹤》《浅草红团》等。1926年, 川端康成发表成名作《伊豆舞女》。他早期的创作曾追求新感觉主义和表现主义, 最后, 走上借鉴西方现代派的技巧、方法, 立足日本的古典文学的新路, 取得了成功。1968年, 他以《雪国》、《古都》、《千纸鹤》三部代表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家。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文学大师, 他的作品对日本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传统美、自然美、女性美、精神上的余情美等美意识。本文以他的代表作《伊豆舞女》来探讨他独特的美意识。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 是一篇自传体的小说, 是作者根据自己二十岁时去伊豆旅行的体验写成的。1926年1月至2月间在《文艺时代》上发表。主人公是一个二十岁的高中学生, 性情孤僻。由于厌倦学校的寄宿生活, 更为摆脱缠绕不去的苦闷, 他独自一人去伊豆半岛旅行。主人公在旅途中, 遇到一队乡村巡回演出的艺人, 并与之结伴同行。他们心地善良, 待人热忱, 使他体会到人情温暖。尤其那个天真未凿的小舞女, 对他表示一种温馨的情意, 主人公也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 更为少女夜晚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当他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 欢叫着朝他迎面跑来时, 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 感到了无限的宽慰。舞女也对这位青年一见钟情。几天后, 青年旅费耗尽, 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作品的结尾处, 是小舞女那欲说还休的依依分别之情, 青年书生“涓涓而流”的感伤泪水。作品通篇洋溢着青春的诗意和抒情的气息。作品中描写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 互相辉映, 净化了读者的心灵, 把我们带入空灵的唯美世界。

从小说《伊豆舞女》中能感受到川端康成的传统美、自然美、女性美、精神上的余情美等美意识。文中有很多传统美和自然美的描写。小说开头的自然美描写如下:“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 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 正在这么想的时候, 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 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对于伊豆的自然环境作者进行了客观唯美的描述。小说中对小舞女的描写如“那舞女看去大约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发髻, 那发式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上显得非常小, 可是又美又调和。她就像头发画得特别丰盛的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从这段描写中的“旧发髻”“历史小说”等语言, 可以看出古典也就是传统美的美意识。“他们说, 春天从岛上出来, 一直在路上, 天冷起来了, 没有做好冬天的准备, 所以在下田再停留十来天, 就从伊东温泉回到岛上去。我一听说大岛这个地方, 愈加感到了诗意, 我又看了看舞女的美丽发髻, 探问了大岛的各种情况。”主人公对传统生活非常憧憬, 对主人公来说, 小舞女就是传统美的典型代表。“她坐在我面前, 满脸通红, 手在颤抖, 茶碗正在从茶托上歪下来, 她怕倒了茶碗, 乘势摆在铺席上, 茶已经洒出来。看她那羞愧难当的样儿, 我愣住了。”小舞女给“我”送茶时的羞怯也是传统美的很好诠释。“‘昨晚谢谢您!’她说着, 漂亮地行了礼, 弄得我站在那儿不知怎么是好。”这一段描写中小舞女对“我”“行了礼”道谢, 同样也是传统美的表现。“出了隧道口子, 山道沿着傍崖边树立的刷白的栅栏, 像闪电似的蜿蜒而下。”“雨停了, 月亮现出来。被雨水冲洗过的秋夜, 爽朗而明亮。”“从傍晚起下了一场大雨。群山的形象分不出远近, 都染成一片白, 前面的小河眼见得混浊了, 变成黄色, 发出很响的声音。”文中这几段自然环境的描写, 客观地描写了小说中的环境, 是自然美的表现。“林木下铺着落叶, 一步一滑, 道路陡峭得挨着胸口, 我走得气喘吁吁, 反而有点豁出去了, 加快步伐, 伸出手掌拄着膝盖。眼看着他们一行落在后面了, 紧紧地跟着我跑。她走在后面, 离我一两米远, 既不想缩短这距离, 又不想再落后。我回过头去和她讲话, 她好像吃惊的样子, 停住脚步微笑着答话。舞女讲话的时候, 我等在那里, 希望她赶上来, 可是她也停住脚步, 要等我向前走她才迈步。道路曲曲折折, 愈加险阻了, 我越发加快了脚步, 可是舞女一心地攀登着, 依旧保持着一两米的距离。”这一段文字中传达了小舞女羞怯的传统美。

《伊豆舞女》中女性美的表现方式也非常多, 例如:“那舞女看去大约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发髻, 那发式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上显得非常小, 可是又美又调和。她就像头发画得特别丰盛的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在我脚跟前那张铺垫上, 那舞女满面通红, 猛然用两只手掌捂住了脸。她和那个较大的姑娘睡在一张铺上, 脸上还残留着昨晚的浓妆, 嘴唇和眼角渗着红色。这颇有风趣的睡姿沁入我的心胸。她眨了眨眼侧转身去, 用手掌遮着脸, 从被窝里滑出来, 坐到走廊上。‘昨晚谢谢您!’她说着, 漂亮地行了礼, 弄得我站在那儿不知怎么是好。”“忽然从微暗的浴场尽头, 有个裸体的女人跑出来, 站在那里, 做出要从脱衣场的突出部位跳到河岸下方的姿势, 笔直地伸出了两臂, 口里在喊着什么。她赤身裸体, 连块毛巾也没有。这就是那舞女。我眺望着她雪白的身子, 它像一棵小桐树似的, 伸长了双腿, 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哧哧笑出声来。她还是个孩子呢。是那么幼稚的孩子, 当她发觉了我们, 一阵高兴, 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了, 踮起脚尖, 伸长了身子。”“舞女果然赶忙靠到我身边。我一开口读, 她就凑过脸来, 几乎碰到我的肩头, 表情一本正经, 眼睛闪闪发光, 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 是舞女身上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其次, 她笑得像花一样, 笑得像花一样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是逼真的。”“荣吉去买船票和舢板票的当儿, 我搭讪着说了好多话, 可是舞女往下望着运河入海的地方, 一言不发。只是我每句话还没有说完, 她就连连用力点头。”“舢板摇晃得很厉害, 舞女还是紧闭双唇向一边凝视着。我抓住绳梯回过头来, 想说一声再见, 可是也没说出口, 只是又一次点了点头。舢板回去了。荣吉不断地挥动着刚才我给他的那顶便帽。离开很远之后, 才看见舞女开始挥动白色的东西。”作者通过文章这些部分对小舞女的描写, 表现了少女的天真无邪、纯洁和羞怯, 表现了小舞女的女性美。

文中精神上的余情美的表达方式也非常多。譬如“当时年轻的姑娘有三个, 那舞女提着鼓。我一再回过头去看望她们, 感到一股旅情渗入身心。”作者用精练的语言“我一再回头”给读者创造出了很多情景, 引发无限遐想。“我在楼梯半当中坐下来, 一心一意地观看那舞女在大门口的走廊上跳舞。”主人公在舞女看不到的地方看舞女跳舞, 意味含蓄, 巧妙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走了不过一公里, 我就追上他们了。可是不能突然间把脚步放慢, 我装做冷淡的样子越过了那几个女人。再往前大约二十米, 那个男人在独自走着, 他看见我就停下来。”“装作冷淡的样子”表达了主人公心里的忐忑不安, 也使得读者跟随着他的不安而担心, 引起共鸣。“林木下铺着落叶, 一步一滑, 道路陡峭得挨着胸口, 我走得气喘吁吁, 反而有点豁出去了, 加快步伐, 伸出手掌拄着膝盖。眼看着他们一行落在后面了, 紧紧地跟着我跑。她走在后面, 离我一两米远, 既不想缩短这距离, 又不想再落后。我回过头去和她讲话, 她好像吃惊的样子, 停住脚步微笑着答话。舞女讲话的时候, 我等在那里, 希望她赶上来, 可是她也停住脚步, 要等我向前走她才迈步。道路曲曲折折, 愈加险阻了, 我越发加快了脚步, 可是舞女一心地攀登着, 依旧保持着一两米的距离。”这一段中, “她走在后面, 离我一两米远, 既不想缩短这距离, 又不想再落后。”主人公和小舞女之间一直保持着不变的距离, 意味着他们之间的暧昧感情也处于不远不近的距离, 给读者一种“距离产生美”的动人遐想。“快到船码头的时候, 舞女蹲在海滨的身影扑进我的心头。在我们走近她身边以前, 她一直在发愣, 沉默地垂着头。她还是昨夜的化妆, 愈加动了我的感情, 眼角上的胭脂使她那像是生气的脸上显了一股幼稚的严峻神情。”“她还是昨夜的化妆”这一小细节, 足以看出为了来送主人公小舞女连妆都来不及化, 急匆匆地跑来了, 她对主人公的感情也可见一斑了。“荣吉去买船票和舢板票的当儿, 我搭讪着说了好多话, 可是舞女往下望着运河入海的地方, 一言不发。只是我每句话还没有说完, 她就连连用力点头。”与以前活泼开朗的小舞女相比, 此刻的沉默更加委婉动人, 小舞女有很多想说的话, 但是全部用沉默来表示, 一言不发, 可以想象出小舞女内心感情的复杂。

《伊豆舞女》中自然美、传统美、女性美、余情美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的美意识。

川端康成的创作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在他的文学实践中, 一直热衷于对日本传统“物哀”的继承和发展。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做了获奖演讲, 在演讲中他这样说道:“这些作品创造了日本美的传统, 影响乃至支配后来八百年间的日本文学。特别是《源氏物语》, 可以说自古至今, 这是日本最优秀的一部小说, 就是到了现代, 日本也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和它媲美。在十世纪就能写出这样一部近代化的长篇小说, 这的确是世界的奇迹, 在国际上也是众所周知的。少年时期的我, 虽不大懂古文, 但我觉得我听读的许多平安朝的古典文学中, 《源氏物语》是深深地渗透到我的内心底里的。在《源氏物语》之后延续几百年, 日本的小说都是憧憬或悉心模仿这部名著的。和歌自不消说, 甚至从工艺美术到造园艺术, 无不都是深受《源氏物语》的影响, 不断从它那里吸取美的精神食粮。”川端文学的美的“物哀”色彩是继承平安朝以《源氏物语》为中心形成的物哀精神。他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物哀”在他的审美意识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物哀”是他美意识的根源。

佛教也对川端康成的美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川端康成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 他说:“我相信东方的古典, 尤其佛典是世界最伟大的文学。我不把经典当作宗教的教义, 而是当作文学的幻想来敬重。”可见他的美学思想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是很深的。他认为汲取宗教的精神, 也是今天需要继承的传统。他向来把“轮回转世”看作“是阐明宇宙神秘的唯一钥匙, 是人类具有的各种思想中最美的思想之一”。川端康成的作品, 充满了日本佛教的虚无色彩。佛教的虚无思想渗透在川端康成作品的字里行间, 人物对生活的态度, 对爱情的追求, 对美的认同都体现了作家的虚无思想。可以说佛教是川端康成美意识的另一根源。

川端康成是伟大的唯美主义作家, 他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美。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东方美、日本美的基础上, 与他对东方和日本的传统的热烈执著是一脉相通的, 其美学基本是传统的物哀、风雅与幽玄。他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渭渠.物哀与幽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9-01.

[2]叶渭渠主编.川端康成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3]川端康成.小说的研究[M].日本第一书房, 1942.

[4]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A].川端康成文集:美的存在与发现[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小说《伊豆舞女》 篇10

《伊豆的舞女》1926年发表, 是川端康成根据20岁 (1918年) 时的体验写成的短篇小说。写的是学生“我”和舞女阿薰在伊豆半岛邂逅相逢的故事。

小说发表之后, 电影公演之后, 前期的研究很多, 例如, 虞雅芬 (2000) 在“以情纬文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一文中, 从结构、人物、语言、文风等四个方面, 解读了川端康成文学的特点。四方田犬彦 (2001) 在 “川端康成与日本电影”一文中, 分析了作品对贱民阶层的关注。李翠霞 (2004) 在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一文中分析了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中的“我”、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的执笔动机、选材、预期效果、社会影响。陈永岐 (2016) 在“《伊豆的舞女》的平等思想”一文中, 通过江湖艺人的自卑感、社会对艺人的歧视、“我”对待艺人的态度等三个方面分析力小说中蕴含的平等思想。

但是, 据笔者管窥, 前期的研究未曾涉及电影中的小道具护身符和梳子。

因此, 本稿以1974版山口百惠主演的电影《伊豆的舞女》为主要考察对象, 同时也参考小说《伊豆的舞女》, 探讨其中小道具护身符和梳子的文化内涵。

在本稿中, 笔者第一考查护身符的文化内涵。第二考查梳子的文化内涵。第三考查中国梳子的文化内涵。

一、护身符的文化内涵

在本部分, 笔者将要考查电影《伊豆的舞女》中护身符的文化内涵。

在山顶的茶屋, 舞女拿出护身符在欣赏。阿妈问是什么, 阿薰说是送给阿君的护身符。荣吉也在一旁帮忙解释说, 在经过修善寺的时候阿薰非买不可。

后来, 阿薰找到了阿君, 当阿君绝望的时候, 阿薰鼓励说, 放心, 一定会好起来的, 你看这是我给你买的护身符, 菩萨会保佑你的。阿君很感激阿薰, 并且说病好了想回大岛。

当阿君被两个人抬走后, 护身符落在地上。

参拜神社时, 大多会领个护身符或求个神签。如果经常带在身上, 就会摆脱各种灾难。根据神签可以预知未来的运势。

如果拥有了护身符, 就会摆脱疾病和事故的话, 那再好不过了。但是实际上神社的护身符并没有神奇的力量。

古代人习惯将玉类作为护身符带在身上, 因此, 神社开始制作护身符。古代人认为圆形的玉象征着“灵魂”“精灵”。精灵圆形, 没有私欲, 总是不偏不倚。

但是, 人有各种欲望, 因此其灵魂变成失去平衡的形状。古人认为将玉类带在身上, 经常看它, 自己的灵魂可以保持圆形的完整状态。

因此, 用玉类制作了各种装饰品。例如有巴形的勾玉、圆筒形管玉、小球形的小玉等。其构思主要是以圆形为中心。

其中最受重视的是勾玉。因为它表示了圆形的灵魂飞转的姿态, 是球形的火拖着尾巴的形状。古代人认为佩戴玉类有一颗圆形的心生活的话, 一定会得到众多精灵的庇佑。

平安时代佛教的咒符推广, 神社也模仿开始制作护符和携带用的护身符。和装饰品的玉类相比人们更喜欢写有神社名、神名、祈祷文的护身符, 护身符迅速普及了。

因此, 男性佩戴勾玉的习俗衰退了。现在的护身符, 是神职制作之后供于神前祈祷之后授予众生。

在电影《伊豆的舞女》中, 阿薰执意要为阿君买一个修善寺的护身符, 阿君非常高兴, 希望每天佩戴它, 自己的病一天天好起来。

二、木梳的文化内涵

在本部分, 笔者将要考查电影《伊豆的舞女》中梳子的文化内涵。

在小说的第四章的最后部分, 舞女说, “明日到下田, 给小孩做断七, 让妈妈给我买一把梳子, 然后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哩。你带我去看电影好吧?”1

在小说的第五章, 舞女蹲在路边, 用梳子在梳小狗的长毛。妈妈责备她说。“这样不是把梳子的齿弄断了吗?”舞女回答说“没关系, 在下田要买把新的。”

在汤野的时候, “我”就打算向舞女讨取插在她前发上的这把梳子, 所以我认为不该用它梳狗毛。在小说的最后“我”没有向舞女索要梳子。

在山上舞女为“我”掸去衣服下摆的泥土时, 梳子掉了下来, 舞女自己插头上有些偏了, “我”来帮忙将梳子插在舞女的头上。场面很像一对恋人。

在电影的最后, 舞女送我, 无论“我”问什么, 她只是摇头, “我”请求阿薰把梳子送给我时, 她默默地把桃红色梳子送给了“我”。

梳子是梳头或装饰的工具。英语comb。旧时, 作为卫生工具, 用于除去头发中的虱子等吸血虫、尘埃、皮屑。随着洗澡、洗发习惯的普及, 作为卫生用具的作用变小了。

在佐贺市东名遗迹出土了木制梳子, 由此推测日本木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早期 (7000年前) 。

在日语中木梳的发音 (kusi) 2与串 (kusi) 相同。来源于“奇”“灵”, 有“灵妙、不可思议”之意。因此一方面具有符咒之意, 另一方面是象征女性品格的物品。

“kusi”的发音与“苦死”想通。捡到落在路上的梳子等于“捡到苦与死”, 被视为不吉利令人忌讳。无论如何要拾起时, 先要用脚踩了之后再拾起。送人时使用“簪子 (kanzasi) ”的名称代替梳子。另外“94”与“kusi”发音相同, 从重视梳子提高美容意识的角度出发, 日本全国美容周实行委员会将9月4日定为“梳子日”。

在古代日本梳子被视为有招致离别的符咒力, 忌讳随意赠送或借用。另一方面, 梳子装饰在头上, 而灵魂寓于头中, 所以梳子送人等于将自己的分身送与即将踏上旅途之人。

在《古事记》之中, 倭建命东征时渡过走水海的时候, 其渡口的神兴起波浪来, 船剧烈摇晃无法前进。王后弟桔比卖命说愿意代替王子入水, 之后风浪平息, 经过七日之后, 往后的梳子漂到了海边, 倭建命为王后建了梳塚。

天皇在欢送斎宫 (侍神少女) 离京的仪式上, 亲自将“离别梳子”插在少女的头发上并致离别寄语。除非家中或天皇有丧事, 是不可以返京的。因为是巫女所以在完成任务之前不可以恋爱。相反在相当于成人节的“结发仪式”上, 作为进入大人社会的象征将梳子插在少女的头上。有时在此仪式结束后直接举办婚礼。

三、中国梳子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 梳子又有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梳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 人们开始关注天然材料制作的木梳。木梳的品种大概分为:绿檀, 黑檀, 桃木, 红木, 枣木等。制作工艺上有整木和拼木之分。外形上大致以月梳, 柄梳和鱼梳等。中国木梳之乡是安徽泾县。

我国古时候, 送梳子有私订终身, 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 有结发的意思;有私订终身的意思。

古代, 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 所谓“一梳梳到底, 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子孙满堂”, 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 也传递着爱意。

送梳子有几种说法:一, 梳子表示相思, 代表着对方很挂念你。二, 梳子每天都梳理头发也代表着它与你的密切性, 表示白头携老。三, 梳子代表爱情, 古代一般有做定情的意思。四, 梳子代表健康, 快乐。把烦恼一扫而过, 把心结打开, 而且梳头会给人带来精神和自信。

以梳为礼送母亲、送老师、送新娘、送长辈、送亲戚朋友、送长辈领导都是非常吉祥的。

道教的入门仪式要执行“三梳礼”。道观的观主手执木梳亲自为新弟子梳三遍发髻, 并郑重颂读“三梳礼”经文, 一梳:四大险关无染无着早起清静之心;二梳:浮华名利无贪无争长存敬畏之心;三梳:虚情幻景无入无迷速发刚勇之心;为新弟子祈福, 并由资深道长宣读道家“五戒”与“一百二十戒”的戒条, 整个仪式方才结束, 新入门者才能正式成为道士并拥有道号。而“三梳礼”所用木梳必为桃木或枣木所制具有驱邪和清脑的说法。

结语

在本稿中, 笔者首先考查了电影《伊豆的舞女》中护身符的文化内涵。其次考查了木梳的文化内涵。第三考察了中国梳子的文化内涵。

结果表明, 平安时代, 神社也模仿佛教的咒符, 开始制作护身符。写有神社名、神名、祈祷文的护身符, 受到欢迎并迅速普及了。在电影《伊豆的舞女》中, 阿薰执意要为阿君买了护身符, 阿君受到后非常高兴, 每天佩戴它, 希望病更快好起来。在电影的最后, “我”请求阿薰把梳子送给我时, 她默默地把桃红色梳子送给了“我”。梳子是梳头或装饰的工具。据推测日本木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在古代日本梳子被视为有招致离别的符咒力, 梳子装饰在头上, 而灵魂寓于头中, 所以梳子送人等于将自己的分身送与即将踏上旅途之人。

在中国文化中, 梳子的文化内涵不同于日本。没有日语中谐音的意义。在古时候, 送梳子有私订终身, 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以梳为礼送人是非常吉祥的。

虽然只是护身符和梳子两个小道具, 但是, 其后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经典作品越品味越深奥, 就是在于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它。

摘要:本稿以1974版电影《伊豆的舞女》为主要考察对象, 同时也参考了同名小说。考查了电影《伊豆的舞女》中护身符和梳子的文化内涵。结果表明, 平安时代, 神社模仿佛教的咒符, 开始制作护身符。写有神社名、神名、祈祷文的护身符, 受到欢迎比并迅速普及。在电影《伊豆的舞女》中, 阿薰为阿君买了护身符, 希望病很快好起来。在电影的最后, “我”请求阿薰把梳子送给我。据推测日本梳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梳子送人等于将自己的分身送与即将踏上旅途之人。在中国文化中, 梳子的文化内涵不同于日本。没有日语中谐音的意义。在古时候, 送梳子有私订终身的意思。以梳为礼送人是非常吉祥的。虽然只是护身符和梳子两个小道具, 但是, 其后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护身符,梳子,电影《伊豆的舞女》,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 叶渭渠, 唐月梅译.川端康成精品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川端康成.1950.『伊豆の踊子』[M].新潮文库.

[3]陈永岐.2016.山花.《伊豆的舞女》的平等思想[J].2016 (3) .

[4]虞雅芬.以情纬文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0第2卷第4期.

[5]李翠霞.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4 (增刊001号) .

[6]陈永岐.2016.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美感体验与救赎[J.作家, 2016 (1) .

[7]山口百惠主演.西河克己导演.电影.伊豆的舞女.1974年.

[8]四方田犬彦.2001.川端康成と日本映画[J].解釈と教材の研究.學燈社, 6-13.

上一篇:行业能力下一篇:裂纹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