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找妈妈

2024-05-08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找妈妈(精选5篇)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找妈妈 篇1

中班数学教案: 找妈妈

目标:

1、能按照要求指出有关对象位于队伍的“第几个”,学习7以内的序数。

2、观察图片上的细节,学习比较某些对象的异同。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5页《找妈妈》。

2、材料袋:妈妈和宝宝的图片。过程:

一、妈妈和宝宝的“亲子装”

——妈妈要带宝宝去参加亲子郊游,他们穿上了一样的衣服,找一找哪位妈妈和宝宝是一家。——教师在黑板的左边摆出4个宝宝的图片,在右边呈现7个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逐一寻找和宝宝穿同样“亲子装”的妈妈。教师按照幼儿的回答,将宝宝和妈妈的图片摆放在一起,表示“他们是一家”。

——观察每一对妈妈和宝宝身上的服饰,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图案?发饰、发型、鞋子是 一样的吗? ——比较妈妈和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如妈妈的个子比宝宝高,妈妈的裙子比宝宝的裙子长,妈妈的鞋子比宝宝的鞋子大等。

二、宝宝来排队

——将妈妈的图片拿去,只剩下宝宝的图片,并将4个“宝宝”摆成一排。——请你数一数,有几个宝宝?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一个一个地数)——请你们帮我找宝宝,我的宝宝穿着一条红色背带裤,他排在队伍的第几个? ——幼儿根据“妈妈”的提示找到相应特征的“宝宝”,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他站在队伍的第x个”。

三、宝宝找妈妈

——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5页《找妈妈》。请幼儿根据左边宝宝的服饰在右边的队伍里寻找他们的妈妈。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的细节,找到宝宝的妈妈,用笔把妈妈圈起来。——说说每一位宝宝的妈妈分别排在队伍的第几个,用画点的方式记录在空白处,如排在第3个,就画3个点来记录。

中班数学游戏:找礼物 篇2

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幼儿数数时存在多数、漏数的现象,并且有时对数字认识不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身边的事物,都能提供诸多的数学信息。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资源,切实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是我选择了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找礼物”,让幼儿在数一数、讲一讲、拼一拼、找一找的操作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愿意用语言与同伴交流,学习与同伴合作拼图寻找礼物。

3.分享合作寻找礼物的经验,体验合作寻找礼物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把若干张关于藏礼物的图片(剪开的数字卡片)分别装在纸袋里(点卡袋),挂或贴在墙上,每张图片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红、黄、绿、蓝色)。

2.把礼物用盒子装好,分别放在持藏礼物图的老师处。

3.1~7的数字卡片及白纸、胶棒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猜礼物)

(1)师:今天李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身上都贴了个数字,我们小朋友都成了数字宝宝,开心吗?

(2)请小朋友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

师:请小朋友告诉客人老师你是几号数字宝宝、喜欢什么……

(3)幼儿猜礼物。

我们教室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有几位客人老师还准备了礼物送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你们想想看她们会送你什么礼物呢?我们来猜一猜。

2.取礼物图。

(1)寻找藏礼物宝图。

师:客人老师把她们要送给我们小朋友的礼物藏了起来,我们只有找到藏礼物的图片,才能知道她们到底送给我们的是什么礼物,才能知道礼物藏在哪。现在这些图片都放在纸袋里贴在墙上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与幼儿一起观察墙面。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纸袋上有什么秘密吗?(纸带外面有点点)

(2)取点卡袋。

师:客人老师说我们每个数字宝宝只可以取一个纸袋,但他们有一个要求,就是你们取的纸袋上的点子数一定要和自己身上的数字是一样的才行。

(3)集中幼儿,检查他们取的点卡袋对不对,同时师幼共同分享:你是怎么取到纸袋的?

3.合作拼礼物图。

(1)观察藏礼物图。

师:宝宝们你们取出礼物图后发现了什么?老师告诉你们藏礼物图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藏礼物图被分开了,你们只有找到相同颜色的图纸拼起来,才能知道礼物在哪里。

(2)合作拼图。

幼儿寻找同伴合作拼图,教师引导幼儿按图纸的颜色寻找好朋友。

4.一起寻找礼物。

师:数字宝宝们都已拼出了藏礼物图,你们拼出的礼物图是什么,告诉我们大家。

师:现在请每组数字宝宝手拉着手,拿着拼好的数字一起去找礼物,礼物就在拿着和你们拼出的数字一样的客人老师那。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数字宝宝先找到礼物。

集中分享:请每组数字宝宝说说都找到了什么礼物,数一数有多少个。

四、活动延伸: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找妈妈 篇3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按故事情节,并参照有关的绘画资料,合作画三、四张连环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教师的范画。

3、幼儿在课外练习画过鱼、鸭子、鹅、乌龟等,有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帮助幼儿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请幼儿讨论一下,这个故事可分成几个画面?每个画面应该有什么角色?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范画。

4、理解词:连环画。(我把这些画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书,这种以图画为主的书叫连环画。)

5、提出要求:

我们每一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一本连环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画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样。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选的是哪一幅?这幅画需要画哪些东西?

6、幼儿作业。

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画画,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指出鸭子和鹅的区别。

7、讲评。

请画同一幅画的幼儿把画放在一起,选出画得较好的装订册,加上封面成小型连环画,放在图书角上。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4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运动,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户外活动游戏创编,意在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PPT、图片等。

活动过程:

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故事录音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呢?

3.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妈妈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谁?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

小蝌蚪最后怎么变成青蛙的?

4.回忆故事情节,将故事图片进行排序。

中班语言教案 鸭妈妈找蛋 篇5

一、活动内容:《鸭妈妈找蛋》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能按角色的语言复述故事。

3、通过本课学习,让幼儿体会到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认真。

三、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录音机、故事磁带《鸭妈妈找蛋》。

2、鸭妈妈、鸡大姐、羊大叔、牛大伯的手偶,及头饰。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鸭妈妈、鸡大姐、羊大叔、牛大伯的手偶,让幼儿说出都是什么动物,向幼儿交待,我们今天听的故事中就有这些可爱的动物。

2、教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听故事。

①请小朋友回答:说说故事里谁在找蛋,鸭妈妈为什么找不到蛋? ②出示挂图,教师根据挂图引导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③提问幼儿回答问题:鸭妈妈为什么找不到蛋?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3、设问题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①鸭妈妈找蛋时都问过谁?故事中都有哪些动物?

②鸭妈妈看见鸡大姐是怎么问的?鸡大姐在干什么?鸡蛋是什么样的? ③鸭妈妈怎么去问羊大叔的?它是怎么问的?羊大叔是怎么回答的?

④在池塘鸭妈妈找到它的蛋没?

⑤鸭妈妈回到院子又遇到谁了?又是怎么问的?黄牛是怎么回答鸭妈妈的?学习词语:丢三落四。

⑥最后鸭妈妈又是怎么说的?这些动物又是怎样劝鸭妈妈的?让幼儿理解“做事不用脑子”这句话。

⑦讲述故事:教师引导幼儿看挂图讲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看图标一标:

让幼儿回忆鸭妈妈找蛋时都问过谁?标出先后顺序,再说说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5、情景表演:

出示动物头饰,分小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

6、拓展:

问幼儿鸡大姐生的宝宝是什么样?山羊生的宝宝是什么样?牛生的宝宝是什么样?它们生的都是蛋吗?

7、小结:

让幼儿说说,通过本课学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引导总结。

上一篇:第一学期小学学校下一篇:义乌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2007年度工作总结及2008年度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