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课文解析

2024-10-19

全神贯注课文解析(精选10篇)

全神贯注课文解析 篇1

《全神贯注》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全神贯注》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边。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中几处有问题的地方

1.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这段话描写罗丹的肢体语言体现大师工作的投入。错误一,句子的外显逻辑是罗丹肢体器官的先后排列,分别是腿、嘴、眼睛、嘴、脚、手,这里前后重复,也不按顺序,有点乱套;错误二,句子的内在逻辑应是罗丹的情绪,是从平静到悄声、小声、大声、争吵,现在也乱套了。

原文《成功的秘诀》是正确的:

他就捡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质小刀来。小刀在柔软的泥土上轻轻拂过,使像身的肌肉产生一种更细腻的光泽。老人的手指活泼起来,眼睛里放着光芒。

“还有这里……这里……”他又修改了几处地方,再退一步,细细观察。又把架子转过背来,喉咙里喃喃地发出奇怪的声音。有时他欣然微笑,有时他眉头紧皱,有时捏了一点泥,加到像身上去,又轻轻抓掉一些。

可以看出,原文描写细腻,文学色彩浓烈。能用原文最好,如不能用原文,可把原先的两个句子改成三个并列的分句,分别写罗丹的嘴、眼睛、四肢,如下:

只见罗丹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跟谁激烈地争吵起来了;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2.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喝醉了酒一样”不符合大师此时的创作状态。醉酒以后多半狂吐乱泄,人事不醒,什么事情也不能再做。罗丹此时是沉醉而非酒醉,一字之差大相径庭。

原文《成功的秘诀》:

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塑像之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着手创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样。

原文用上帝造人来形容大师的沉醉于艺术的状态,似乎让我们读者看到罗丹身上此时罩上了一层神性,比课文中成了酒鬼要贴切多了。编者可能因为原文中涉及到上帝就改成醉酒了,但上帝在西方生活和文学中如此普遍存在,明明存在却视之不见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建议用原文。

3.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痴痴微笑”怎么看都有点傻呆呆、痴愣愣的样子,不宜形容如罗丹这样的大师。

原文《成功的秘诀》这样写:

后来,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丢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一个男人给他情侣披上披肩。然后转身向外,那魁梧的老人恢复了初见时的样子。

用“宛如一个男人给他情侣披上披肩”形容大师对得意作品的珍爱,如给成人看是很贴切的,编者认为给孩子看不合适,但也决不能如编者那样改成“痴痴微笑”。可以改成: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久久凝视、微笑,如慈爱的父亲望向初生的女儿。然后他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4.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简直把你忘记了”,是还没有忘记、差点忘记。已经走出门去准备锁门了,是“真的把你忘记了”——这是矛盾的。

原文《成功的秘诀》如此写道:

他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我,他一惊。直到这时候他才想起了我,刚才的失礼显然使他非常过意不去。“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

这就清楚了,“他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我”,所以可以说“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建议改成:

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竟然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5.从课文的描述看,茨威格写作此文显然年纪已经不小,(“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插图上茨威格也是一中老年男人形象。但如此的话跟事实不符(原文中此时茨威格25岁,跟罗丹也不是挚友,而是新朋),也跟最后一段话不符:

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一般说“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的意思是刚走出校门不是很长时间,这跟原文的25岁符合,与中年或老者的实际不符。

建议在文中加上茨威格25岁的背景。

全神贯注课文解析 篇2

贾老师的课大致分成这么四个板块:

一、导入新课, 引人入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我也有。我喜欢收集钱币。”在如话家常里, 贾老师的课开始了, 他给孩子们出示了古今各种钱币, 从500多年前的铜钱到“袁大头”, 再到现在的硬币。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此时, 贾老师拿起铜钱, 说:“这个叫铜钱, 过去不叫元, 叫贯 (板书:贯) 竖折、横折、竖、横, 不是母亲的‘母’。下面是‘宝贝’的‘贝’。跟老师一起读。”正形后, 贾老师带学生学成语“全神贯注”, 字音读对, 字义搞懂, 还让两个小朋友上台默写。

紧接着, 贾老师讲述了“射箭将军与卖油翁”的故事, 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末了, 贾老师说:“我们小时候就是从这个故事知道的, 思想集中就是全神贯注。”

贾老师的课堂导入满是新鲜知识, 又充溢生活气息, 费时不多, 但效果极好, 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得到了自然的人文教育。

二、疏通课文, 环环相扣

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认认真真学字认词, 就是要让学生认认真真读书。这就是贾老师的“真语文”。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课文的认读。

贾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巡视指导中, 他不时纠正学生读书的姿势, 末了请两位学生起立, 表扬一位“读得全神贯注” (好一个“全神贯注”!换个语言环境再次认识新词) , 表扬另一位“读得有声有色”。

接着学习课前板书的7个新词, 指导学生读准。这7个词分别是:雕塑家、争吵、痴痴、抱歉、咕噜、情绪、猛然。这几个词的意思, 也请学生一一说了, 其中“雕塑家”一词的教学较为详细。贾老师既让学生说了这个词的意思, 也围绕“家”的新意 (名人、专家) 进行了系列训练:一是除了雕塑家, 说说还有什么家;二是说“谁是什么家”。学生纷纷发言:“爱因斯坦是科学家”“爱迪生是发明家”“鲁迅是作家”等答案不一而足。

然后贾老师又请了5名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在学生朗读时, 他相机指导, 比如“大声, 再大声”等。整个过程,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贾老师的鼓励, 他给学生戴上了许多“高帽子”, 让孩子越读越爱读, 也越读越好。贾老师的“好话”形式不一, 如“很好, 这题目读得很好!”“你读得太好了, 要超过你很困难!”“对了, 我就喜欢你这种声音———大声, 就这么读, 再来!”“听到了么?就这么读, 感情来了。”“三个男生读得好, (指着第4个学生) 这个同学读得最好, 掌声送给他!好在哪里?全神贯注, 一个字都没读错。好在哪里?所有的感情都读进去了, 你们表扬他, 我奖励他, 奖励他什么?请你把最后这一段再读一遍。”

最后贾老师小结道:“我要背这段话, 背了一个多小时, 还没背出来;这个小孩, 5分钟就背出来了, 真了不起!”

识字、朗读, 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认读能力, 好像是万丈高楼的地基。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贾老师这样重视字词的学习, 这样重视朗读的训练, 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把握大意, 举重若轻

接下去的教学很简单, 所谓的“理解”竟然只用了这么几步:

第一步, 在学生默写的“全神贯注”一词上加上了书名号, 让学生初步感知书名号的作用。

第二步, 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这个过程稍稍费事, 但在贾老师的点拨下, 学生也顺利完成了概括。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 需要老师得当及时的帮助, 贾老师用了三个方法:一是“换”, 当一个学生说“《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写的是罗丹在家里刻雕塑的事情”, 贾老师说:“不对!我给你一个词儿———修改, 会了吧?”学生马上说正确了;第二个方法是“加”, 当学生能说正确时, 贾老师提醒学生:“能不能把‘全神贯注’这个词放进去说?”学生心领神会;当学生正确、流利地说时, 贾老师说:“《全神贯注》这篇课文说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自己的作品的事。再给你一个词:竟然把———你再说。”学生马上答:“《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写的是罗丹在修改他的作品时全神贯注, 竟然把他的挚友茨威格给锁在门里了。”这是贾老师的第三个方法:引。

第三步, 罗丹全神贯注修改作品, 课文用哪几句话说出来的?指导学生读书, 学生找到了两处地方读好, 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这个环节, 大致是阅读中的“理解”。与很多教师不同, 贾老师没有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浓墨重彩”的品析, 也没有就文本形式进行“恰到好处”的学习。这个环节, 前后不过10分钟。我以为正是贾老师的高明之处:把教材当成学习语文的工具, 从三年级学生实际出发, 说得出故事大意, 把重点语段读读好, 化为自己的语言积淀, 或许才是真正的“以学定教”吧。

四、组织议学, 培养阅读评价能力

不是“跟着课文的内容跑圈子”, 贾老师就有时间带着孩子深入“阅读的高地”, 在那儿见识到更美丽的语文的鲜花。课看似教完了, 贾老师出人意料地先后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罗丹全神贯注这样做, 对还是不对”, 讨论完了, 再讨论第二个问题“全神贯注是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必须要做到的”。

现场一些老师愣住了:这是语文学习吗?

面对贾老师的问题, 学生的发言出乎意料的热烈, 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的精彩。为何取得这样的效应?我们认为:贾老师的这两问, 指向的正是阅读能力中较高层次较高水平的一种能力———评价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教学建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 评价能力被学者、专家重视, 但在实践中少有关注, 更缺实践———多数阅读课止于“得意”, 少数阅读课关注“言意兼得”, 即有读写能力的学习。观照后者, 多数又是在阅读的认读与理解层面上下功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贾老师的《全神贯注》教学是一次十分可贵的尝试与突破。

让我们还是通过贾老师的教学来深入了解“评价能力”这一思维的花朵。以下是教学时的简要实录:

师: (指黑板, 生读———《全神贯注》) 谁全神贯注?罗丹全神贯注这样做, 对还是不对? (生思考)

师:个人说个人的, 说老实话。他这样做, 对还是不对?对, 对在哪里?你说他不对, 不对在哪里?你说。

生:罗丹全神贯注也有错, 错在全神贯注修改作品, 把好友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

师:哦, 还有不同意见?你说。

生: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自己的作品是对的, 因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神贯注, 不能一会儿做这个, 一会儿做那个。

师:好, 坐下, 两种意见。还有不同意见吗?你说。

生:我觉得罗丹这么做是半对半错。 (师:第三种意见啦) 对是因为他专心致志地修改自己的塑像, 这值得我们学习。错就错在他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挚友, 把他锁在工作室里。

师:我同意你的意见。你说。

生:我觉得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雕塑是半错半对的。人类的一切工作, 如果值得去做, 就得全神贯注;但就算是全神贯注, 也不能把自己的挚友锁在自己的屋子里面。

师:全神贯注地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就是集中思想去做。课文最后一句话, 请大家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那么, 全神贯注是不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你说。

生:有些事情也不应该全神贯注。

师:什么事情?

生:我觉得玩电脑不应该全神贯注。

师:哦, 玩电脑不应该全神贯注。你说。

生:我觉得看电视也不能全神贯注。

师:为什么?

生:看电视时间长了的话, 眼睛会承受不了。

师:你说。

生:我觉得做任何的坏事都不能全神贯注。

师:哦, 做坏事不能全神贯注。你说。

生:我觉得写字应该全神贯注。

师:好的。你说。

生:我觉得上课要全神贯注。

师:不能开小差, 是吧?

生:我觉得写作文的时候要全神贯注, 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写作文上。

师:让我们再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一起读读。

生:人类的一切工作, 如果值得去做, 而且要做得好, 就应该全神贯注。

师:这句话有三个意思:人类的一切工作, 包括我们看书、吃饭、走路、过马路、开车、打瞌睡……第二个是“如果值得去做”, 要值得去做, 有些事情不一定要值得去做。你们看到过吗?马路上车来车往, 有的人一边玩手机, 一边过马路。他在全神贯注地玩手机。这个事情值得去做吗?

生:不值得。

师:做功课, 这个时候值得做的是做功课;但是, 有人边做边看电视, 这些人思想走到外面去, 那就不对了。后面第三层意思, 什么?

生:要做得好。

师:要做得好, 那就要怎么样?

生:全神贯注。

师:所以, 全神贯注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举例来说, 我们做功课, 要全神贯注;写作文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到不吃饭不睡觉, 也不好, 你要劳逸结合, 不然你身体垮掉了。再比方说, 罗丹把客人请过来了, 后来修改他的作品, 结果把客人给忘了, 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这个精神是好的, 但是不值得提倡。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人类的一切工作, 如果值得去做, 而且要做得好, 就应该全神贯注。

教材不过是个例子, 贾老师的《全神贯注》教学体现了他一贯的教学风格:以生为本, 以训练为主线, 以鼓励为主;但又新意迭出, 特别是在培养阅读评价能力上, 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1.教学内容要富有价值

提出评价能力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依据教材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与课标能力要求, 与学生学习实际相吻合。贾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都很巧妙, 妙就妙在学生容易忽视, 罗丹做得对不对呢?全神贯注好不好呢?乍看都懂, 想想, 未必!这才是学生认知困惑处, 学有疑则进,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通过议学, 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了, 思维也更全面了, 阅读评价能力也得到了相应发展。这就是学习的价值。

2.学习过程要充分展开

能力是解决问题时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学习评价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的, 通过对文本的认读、理解, 他们对文中的人物、作者的观点等有了自己的感受, 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正如学生在第一问时, 对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塑像的做法态度不一, 或褒或贬, 甚至还有“既对又不对”的想法;无论哪种想法, 都是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与理解, 都应该珍惜。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这里:通过讨论, 学生听到了别人不同的观点或想法, 于是引起自己的认知冲突, 这时学生就要进一步鉴别、评判、取舍, 最后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或见解。从实录可见, 学生的各种评价基于文本, 基于各自的理解, 最后也均有视野的融合与认识的完善。

3.重视与语言学习相结合

任何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应落实在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因此, 评价能力的训练也是基于文本语言, 是在对语言的反复感知、理解等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贾老师的第二问针对的是最后一节:那一天下午, 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 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 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 如果值得去做, 而且要做得好, 就应该全神贯注。

最后一句话相当精彩, 体现了作家茨威格思维的缜密与语言的准确。贾老师问题的答案就是这里, 但需要学生真正用心去贴近语言, 用心去感悟语言才好。当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看法, 丰富多彩, 却又殊途同归, 无不与这句中的“值得去做”“要做得好”等短语相呼应。什么叫文道统一, 什么叫教文育人, 贾老师不着一言, 但尽在其中, 是为大道无痕, 育人无痕。

Units1-2课文要点解析 篇3

1. …that the longest moustache reached a length of 1.6 metres and that the longest poisonous snake is 5.71 metres long. ……最长的胡须长达1.6米,最长的毒蛇长达5.71米。

reach动词,作“到达;达到”解时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

The wave may only be a few metres high in the ocean but when it is near the shore and reaches shallow water, the wave builds up very quickly in height. 波浪在海中或许只有几米高,但是在靠近海岸进入浅水的时候,高度迅速增加。

〖提醒注意〗

⑴ reach作“到达”解时是个非持续性动词,用于完成式时,不可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如:

我到北京已经一个多月了。

I have reached Beijing for more than a month. (误)

I reached Beijing more than a month ago. (正)

I have been in Beijing for more than a month. (正)

⑵ reach作“传开;深入”解时为不及物动词,其后须用介词与宾语连接。如:

声音一直传到大厅的后面。

The sound reached the back of the hall. (误)

The sound reached to the back of the hall. (正)

〖拓展延伸〗

reach还可作名词用,作“伸出;触及的距离;伸手长度”解。如:

make a reach for sth./sb. 伸手拿某物(抓某人)

He got a book on the shelf by a long reach. 他伸长手到架子上拿了一本书。

2. Impressive as the record is, it fades next to the story of Armstrongs struggle against disease. 虽然这项记录令人难忘,但阿姆斯特朗与疾病抗争的故事比它更加令人瞩目。

⑴impressive adj. 意思是“给人印象深刻的;感人的”。如:

an impressive scene 难忘的场面

〖发散思维〗

impress v. 给……极深的印象;引人注目;铭刻;印,压印n. 印记;印象效应

impression n. 压印,印记,压痕;印次,版;底色;印象,感想,模糊的观念;效果,影响

impressionism n. (绘画、文艺等方面的)印象主义;印象派

impressionist n. 印象派艺术家 adj. 印象主义的

impress on/upon sb. 给某人极深的印象

⑵as conj. 作“虽然;尽管”解时,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Tired as they were, they walked on.

尽管很累,他们还是继续走着。

Child as he is, he knows a lot. 尽管他是个孩子,但他知道的事情很多。

3. In 1996 Armstrong, the then No. 1 cyclist in the world,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and many thought that it meant the end of his career, maybe even his life. 1996年,阿姆斯特朗——世界上的自行车赛冠军被确诊为癌症,许多人认为可能结束了他的比赛生涯,乃至生命。

mean vt. & vi. 作“意味着;意思是;意指”解。如:

The red light means “stop”.

红灯表示“停止”。

I mean to go tomorrow.

我打算明天去。

I said I would help him and I meant it. 我说过我要帮助他,我说到做到。

〖辨析〗mean to do 与mean doing

前者表示“……打算做……”;后者表示“……意味着……”。如:

I didnt mean to start an argument. 我并不想(跟你)争论。

Accepting the job means living abroad. 接受这个工作就意味着在国外居住。

4. No records that are dangerous to the person who is attempting it or to others are allowed. 不允许有对尝试着的人或对他人有危险的记录。

attempt vt. & n. 意思是“企图;试图;尝试”。attempt作及物动词时,它的宾语不能是动名词短语或that从句,只能是名词或动词不定式。如:

The doctor attempted to save the womans life.

医生试图挽救这位妇女的生命。

〖帮你归纳〗

make an attempt to do sth.

试图做某事

make an attempt at doing sth.

试图做某事

make an attempt on (或upon)

试图夺取

The prisoner made an attempt at escaping (to escape) from prison.

这名囚犯试图越狱。

The enemy made an attempt on Loushanguan fortress.

敌人试图夺取娄山关要塞。

5. …after a long journey wandering through Arabic countries, he returned to the motherland by boat in 762. ……经过长途跋涉,流浪着经过阿拉伯国家,他在762年乘船回到了祖国。

wandering是现在分词,在句中作伴随状语。

He sat in silence, doing nothing. 他静静地坐着,无所事事。

The girls came in, following their parents. 那些女孩跟着他们的父母进来。

6. The earliest Asian cultural relic found in Africa also dates from this period. 在非洲发现的亚洲最早的文化遗物也始于这个时期。

⑴date from意思是“(从某一时代)开始;回溯”。

This custom dates from the 16th century. 这风俗起源于16世纪。

〖拓展延伸〗

date back to 回溯(到某个时代)

This building dates back to 1823. 这栋建筑是1823年所建。

⑵found in Africa 为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过去分词作定语与所修饰词之间为被动关系。单个的过去分词作定语放在被修饰词之前;分词短语则置于被修饰词之后。

Everyone attended the meeting held last week. 所有的人都参加了上周举行的会议。

The paper must be finished in a given time. 必须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

7. The exchange of goods had a symbolic meaning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themselves. 物品的交换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远比物品本身的价值重要得多。

far在修饰more时表示程度。

〖拓展延伸〗

能够修饰比较级的副词有any, far, still, even, much, rather, a lot, a great deal, a bit等。

〖提醒注意〗

① quite, very, fairly等副词不能修饰比较级,只有一个例外,表示身体康复时用quite better。

② how不能修饰比较级,如果用how引导的疑问句中有比较级时,可以用much来连接,构成 “how much+比较级”结构。

How much further do we have to go, Smith?

我们还要再走多远,史密斯?

8. Some suggested it could not be accomplished.

有的人提出这不可能实现。

suggest 意思是“提议;建议;暗示”,主要用于以下结构:

⑴suggest+n./v.-ing+(to)(向……)提议

He suggested going there by train. 他建议搭火车去那儿。

⑵suggest+that从句。意思是“建议;提议”。从句谓语动词常用(should)+动词原形。

I suggested to him that he (should) join the club activities.

我建议他应该参加该俱乐部的活动。

⑶suggest+n./that从句。意思是“暗示;委婉地说”。

His face suggested that he failed. 他的表情表明他失败了。

9. The local Tibetans and Sherpas laughed at the strange bottles containing what they referred to as “English air”. 当地的西藏人和夏尔巴人都讥讽那些带着装有所谓“英国空气”瓶子的英国人。

refer v. (referred, referring) 意思是“提及;涉及;查阅;求助于;与……有关”,与介词to搭配。如:

refer to a dictionary 查字典

refer to the facts of history 提及史实

refer to…as…

将……称为……

Zheng He has often been referred to as the Chinese Columbus.

郑和一直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哥伦布。

10. …were the first to make it to the summit of Mount Qomolangma.

……是首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⑴不定式作后置定语,与所修饰的名词之间是逻辑动宾关系,因此不定式应用及物动词的主动形式,不及物动词要搭配相应介词。如:

She refused to go to the ball because she had no jewellery to wear. 她没有任何首饰可佩戴,因此拒绝参加舞会。

They had only a little room to live in. 他们住在一间小屋子里。

[帮你归纳]

主语+be+adj.+不定式“某人/物做起来……”,其中不定式作状语,也使用及物动词的主动形式,不及物动词搭配相应介词。

⑵make it(口语)做成,成功;达到目的;设法安排

——Can we catch the train?

我们能赶上火车吗?

——I hope we can make it.

希望能赶上。

桂花雨课文解析 篇4

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作为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名花,桂花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桂花的名称很多,因其叶脉形如圭而称“圭”;因其材质致密,纹理如犀而称“木犀”;因其自然分布于丛岩岭间而称“岩桂”;因开花时芬芳扑鼻,因而又叫“七里香”、“九里香”。桂花变得很多,一般把开黄白色或淡黄色花的称银桂;开黄色花的称金桂;开橙色花的称丹桂。其中八月桂香气最烈,是桂花中的上品。此外还有花香较淡,但能多次连续开花的四季桂。

中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耐寒,所以分布很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资源,尤以成都、武汉、南京、桂林、杭州、苏州等地栽培最多,湖北咸宁、广西桂林更是盛产。

桂花树高可达10米,树冠球形,树干粗糙,叶大浓绿,四季常青,树姿挺秀,可称得上是重要的庭院观赏花木,也可盆栽或插瓶观赏。每到仲秋时节,桂花开放,花香浓郁,让人心情舒畅。桂花的`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桂花除了能供人观赏外,还有多种用途:桂花具有镇静止痛、通气健胃的作用。桂花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桂花食品主要是吃花瓣。桂花还能入茶、酿酒。桂花茶是我国特产,历史悠久;桂花酒甜中带香,嫩黄的酒色中带着淡淡的翠绿,晶莹剔透,让人惊奇。

二、课文理解

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赏析]通过双重否定句式“不说……没有不……”,间接写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浓郁的香味;而一个“浸”字,更是将桂花香的无形却无处不在展示得淋漓尽致。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赏析]作者的高喊,直接点出了桂花香,虽然没有下面描写桂花的多,但是透过桂花从枝头落下来,落得满头满身都是,真像下雨一般,可见桂花的多与香。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赏析]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一个“沉浸”,说明桂花让全村人分享它的香,共享它的花。一年四季带给全村人花香和甜蜜,让人魂牵梦萦的桂花,在全村人心目中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

再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摇花乐的。

4、“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赏析]作者没有一下子描写摇桂花,而是欲擒故纵,采用铺垫的手法。“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这就为下文“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埋下了伏笔。

5、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摇。……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

[赏析]作者摇桂花和摇桂花后的“铺、抱、摇、拣、铺、晒、收、泡、做”等一系列动词,充分体现了摇桂花和吃桂花的无穷乐趣。

6、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的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赏析]檀香与桂花的香混合在一起,让人的心灵非常沉静,就像进入了仙境一般。父亲的诗虽不见得有多高明,但在作者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诗中的“甜”字直接点出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带给小作者心中的甜蜜,连做的梦都是甜的!可以说,桂花伴随作者尽享美好的童年生活。父亲的诗从侧面反映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氛围和心灵祥和的美好境界。

7、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赏析]通过对比,显示出家乡金桂的香。其实,外地的桂花未必真的香不过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金桂的母亲心中的地位是他乡的桂花无法取代的。那摇花的快乐,那父亲的诗歌,以及全村人的甜蜜,都融在金桂的香味之中了。母亲心中那份金桂的甜蜜、寻份家庭甜甜的和睦情、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是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见到桂花,闻到桂花的香味,引起的是母亲的乡愁,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的极乐世界。

8、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杨修之死》课文解析 篇5

杨修恃才放旷七件事:

阔门事件: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杨修看了,即明其意,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修窄。

一合酥事件: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梦中杀人事件:曹操恐怕有人暗杀他,便假装说自己在梦中好杀人,更杀了一个近侍和假装痛哭,并厚葬那人,好以杀一儆百。杨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恃着聪明去揭发曹操。

吴质事件:曹丕密请吴质入内府,相议曹操欲立世子一事,但怕有人知道,就用大簏藏了吴质。杨修知道,就告诉曹操,结果曹丕下次真是用大簏载绢,曹操怀疑杨修想陷害曹操。

邺门事件:曹操为了测试两个儿子的才干,便叫他们出城门,却叫门吏不要放人出外,杨修教曹植,如有人敢阻挡,便斩杀他。曹植虽然成功出外,但曹操知是杨修所教,非常愤怒。

答教事件:杨修曾经为曹植作了十几条“答教”,当曹操每次以军国的`事问曹植,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因而怀疑。其后,曹丕收买曹植的左右,偷那些“答教”来通知曹操。曹操见了,已有杀杨修之心。

《星星变奏曲》课文解析 篇6

·整体把握江河是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第一节的前四行,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件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以下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胧,意境优美。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问题研究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2.“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3.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鸟的天堂》课文解析 篇7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精巧缜密的艺术构思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幽美、别具洞天的“鸟的天堂”的画卷。同时,此文细腻的描绘中,透露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气息,抒发着一颗宁静悠远的心,使人读了有一种感情上的解放。三十年代初,人心趋向返归自然。远离市声,独处幽境的鸟儿,正是作者一种热爱自然的心境写照。

2、艺术特色。

此文的艺术特色主要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地方:

(1)平铺直叙,层次简洁。

从开头的叙述来看,作者故意不写到与鸟有关的东西,只写几个荡舟的场面,好像一幅画的色彩层次,起先淡淡地铺染,继而层层地加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鸟的天堂至此呈现出来。将一件小小的见闻过程表现得如此层次简洁,这是正是此文的第一大突出特色。而作者此时的心境,正是在层层递进的`结构中和最终烘托出来的场景上体现出来的:

第一层结构,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散文化的交待),笔调简洁;

第二层结构,描写景色和铺垫是“船平静地在水面流动,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动…”然后一步步船到树下,树进眼中,这时候,作者的笔一改清淡的调子,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此处用笔较多。

第三层结构,一声鸟鸣忽起,于是“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顺时间秩序,似乎将要引到全文高潮的场景——鸟的天堂,但此处,作者将所写空间放缓进展,故意将话题引开,写到荔枝和欢悦的心情;

第四层结构,“鸟的天堂”出现,作声随势将笔一收,只留下淡淡的几句余兴未尽的话,来结束全文。

(2)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如果去掉“似乎”变成写实,就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作者第二次去看榕树时,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可知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节奏明快,情深意厚。

《鸟的天堂》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读时就给人以“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又较多运用排比、复迭的句子,体现热闹欢腾的景象。

在感情上,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如在划船途中“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写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当没看到鸟后失望、迷惑,“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明写想法暗写心情。当被大榕树生命力所倾倒和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前面的间接抒情对后面的直接抒情又给予衬托铺垫,使结尾的抒情显得异常强烈,震撼人心,结尾如豹尾般有力:“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欲扬先抑,气韵贯通。

文贵曲忌直,此文围绕作者的思想变化,欲扬先抑。先写第一次看到是几株大榕树的错觉,先抑,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后扬;先写没有看到鸟的遗憾,又抑,后又突出写群鸟嬉戏的场面,再扬。证实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前后对比,波澜起伏,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而且,全文读之自然流畅,诵之琅琅上口,也归功于文章的气韵贯通,写动态的第一段,作者用两个表时间的名词“起初”“后来”,用两个写拍手的短句,连起了由静寂到有鸟,再到鸟开始飞起,最后到处是鸟,各具情态的整个场面变化过程。下面的一段,则体现了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的连通:由“眼睛应接不暇”的概写,到“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再到一只画眉鸟的细写,连贯流畅,紧凑而又有变化。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毕业。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死亡》。1928年冬回国。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赴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完成长篇小说《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1946年创作长篇小说《寒夜》。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四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解析 篇8

四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解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小学生在不断的朗读过程中,不断与课本接触,不断地与字词见面,能掌握正确的读音,读得流畅后增强语感。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朗读的训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爬山虎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由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是四年级上册第六课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写爬山虎的叶子,作者从嫩叶写到成叶,重点讲成叶,从叶子的颜色,形状及叶子的动态描写,让人产生喜爱之情。

在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时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写:

1、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

2、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3、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

【阅读本课的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让学生正确理解爬山虎的脚不同于人的脚,而是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一只脚继续巴住墙向上。

课文的特点是: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说得十分清楚。

【本课训练重点是】

1、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湖心亭看雪》课文详细解析 篇9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注释】

崇祯五年:即1632年。

余::我

俱:都、全部。绝:绝迹。是日:这一天。是,代词,这。独:单独、独自。

更定:指晚上八点。古时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每晚八点开始击鼓报更,称“更定”。孥:携,带。毳:细毛。

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

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一白:全白 惟:只有

与:连词,和、跟、同。而已:罢了。

惟:副词,只有。这句话中的数词短语均省略了量词,译时应补上。芥:小草。【段析】

“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妙在不以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一个“绝”

/ 4

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第一部分(1):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及环境。

“更定”而前往“大雪三日”的湖心亭,更见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用白描手法,随意挥洒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

“雾凇沆砀”,这是正面描写西湖的雪景。然后用量词“痕”“点”“芥”“粒”巧妙地从侧面把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比喻也惟妙惟肖。

“湖心亭一点”中的“点”写出了湖心亭距离作者的遥远。第二部分(2):描绘了西湖的雪景。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注释】 对:相对 沸:滚沸

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怎么。疑问代词。焉得:哪能 更:还。强饮:痛饮

大白:大酒杯。客:客居。而:连词,表承接。客此:在此地客居 及:等到

/ 4

舟子:船夫 喃喃:小声嘟哝 莫:不要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者:……的人 【段析】

“焉”突出喜不自胜状。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第三部分(3):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我”同饮的情景。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段析】

语言描写比较含蓄。

第四部分(4):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

/ 4

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郭沫若诗课文主要内容解析 篇10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主要内容解析,分析了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的主要内容以及诗歌赏析。并有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的比较赏析阅读供同学们参考。

1、天上的街市:

这首诗,很像一篇美丽的童话,宁静而幽雅。

诗人打开那幻想的仓库,用瑰丽的彩笔,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神奇的天上街市图。街市上,无数的通明灯火和橱窗里陈列着的无尽珍奇,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颇有一种眩晕的感觉。牛郎和织女,这对相亲相爱的情侣,骑着牛儿,提着灯笼,遥遥摆摆地自由来往。目睹此情此景,不禁让人羡慕,也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感到欣慰!因为在我国古代的神话里,牛郎织女的故事,没有欢乐,只有悲伤,是一出使人同情,令人痛心的悲剧。然而我们的诗人,却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展开他浪漫主义的遐想,说天河不甚宽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热闹繁华的天街上闲游。在诗人的笔下,他们生活得那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只有欢乐,没有悲伤,从而赋予这个古老的神话以崭新的含义。诗人之所以挥洒他的彩笔,推陈出新,乃是为了古为今用,反衬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污秽和丑恶,引导人们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微波荡漾的感情,低吟浅唱的调子,新巧奇丽的比喻,是这首诗的显著特色。但使我们更加突出感到的是它具有的强烈的音乐性。请听:“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真是朗朗上口,和谐优美,悦耳动人!这是由于诗人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吸取旧格律诗中的押韵、句短、每句顿数相同这些有益的因素,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

全诗共4节。

第1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街市。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这是由实到虚的联想,联想的交点是“街灯”与“明星”。地上灯,天上星,都是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类似之处,成了诗人进行联想并发挥想像的基础。这一节诗句工整,比喻很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第2节,写天上的街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诗人由天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陈列的物品和街市的繁华、美丽,想像丰富而自然。天上是那样繁华而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美好幸福。这里诗人连用两个“定然”,表达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坚定地相信那样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定存在的。这就暗含了一种反衬,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情绪。但稍有科学知识的人都会明白,这样的街市是不可能有的,诗人犹如做梦,明知是假,却不愿面对,反认是真,这不是无知,而是迫不得已,欲躲进一个虚构的世界中忘却烦恼人世。

第3、4节,写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由街市进一步联想到民间传说,写天上神仙的生活。此时此刻,诗人自然联想到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但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不幸福的,他们受着王母娘娘的管制,只有每年七月七日之夜才能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一次。而在这首诗中,诗人一反传统的说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诗人的想像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在浅浅的天河中,骑着牛儿自由自在地来往。他们的生活是那么幸福:“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里,专制的王母娘娘不复存在,自由的生活展现在他们面前。一对恩爱夫妻,于耕织之余,手提灯笼,悠闲地在美丽的街市上闲逛,多么自由!多么舒畅!在诗人奇妙的想像中,引进了流星,由流星联想到灯笼,情致动人。流星那灿烂的光芒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天上的街市越发神奇美妙,令人向往。这两节诗中,诗人接第2节中两个“定然”,仍用两个“定然”一个“定能”,表达对牛郎织女天上生活的坚信不疑的态度,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无比执著。

2、静夜:

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幅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涵着诗人无限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正是诗人眷怀祖国、感叹世事的心灵投射。

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1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第2节,写天上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两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以美的享受。

3、两诗的比较:

这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以此反衬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朦胧的理想和追求;诗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敞开了自己的胸怀──此时,现实不复存在,宇宙在他心中。两诗都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就像那闪闪的星光,那淡淡的月色。但两诗比较,前一首诗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更为明朗一些,对故事喜剧化的改造使诗歌结尾略带一点亮色,读者淡淡的忧伤之余带一点淡淡的喜悦──毕竟牛郎织女有着自由美满的生活;而后一首诗则是一个令人感叹的悲剧性场面,鲛人孤独地对月流珠,他何尝又不是在对月流泪?他为何那样孤独,那样无望?他的亲人、朋友、伴侣呢?他一定很想回到温暖的人间吧……诗作留下的空白尽可由读者自己填补。

【全神贯注课文解析】推荐阅读:

全神贯注 教学设计07-08

上一篇:煤矿公司设备管理经验下一篇:数电课程设计报告——数字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