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通用5篇)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1
2008年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
公开工作总结
2008年新洲区在省、市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继续大力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围绕省市区工作方案的要求,以高标准、高质量为目标,不断提高公开内容的质量和网站建设的水平;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不断扩大网站的影响力;认真处理群众的投诉事项,打造优质为民服务平台。使“新洲区财政与编制公开网”成为党群联系的新窗口,为构建和谐新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政务信息公开。2008年来公开财政工作动态、会计服务、政府采购、专项资金法规等方面政务信息46条。
(二)专项资金公开。我区公开2007专项资金40项,公开资金总额26792.16万元;公开2008专项资金36项,公开资金总额27566.31万元,同时更新了资金分配政策文件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三)机构编制公开。
1、机构设置:全区党政群机关、事业机构设置总数为580个,其中党政群政法机关60个(不含人大、政协、司法及法院的下设机构);事业机构520个,其中区直属事业机构14个,部门所属机构506个;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60个(不含人大、政协、司法及法院的下设机构),事业机构520个。
2、人员编制:全区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总数21729名,其中核定党政群机关人员编制1801名(行政编制1476名,离退休人员服务编制131名,地方编制110名,工勤编制84名),核定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9928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830名,差额拨款事业编制1498名,自筹资金事业编制5600名)。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人员编制1787名,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9928名。
3、在编人员:全区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实有在编人员共计21788人,其中党政群政法机关实有人员1838人,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9950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在编人员12754人,差额拨款事业编制在编人员1508人,自筹资金事业单位在编人员5688人),财政供养系数为1.51%。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实有人员1838名,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9950名。
全区剔除改制单位、部分实行企业化管理和改革之中单位外,100%实行实名公开。
(四)免费查询点建设。为方便群众查询,我们选择人员流动量大、群众出入较多地方在城关镇所在地设立了5个免费查询点,在每个街镇财政所设立1个查询点,全区共设立查询点18个。2008年来,我们区不断加强免费查询点管理工作,通过不定期检查,保证查询点严格按“五有”的标准正常开展工作,同时及时处理硬件方面的出现的问题,方便人民群众查询。
(五)网上答复工作。一年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共接到网上投诉咨询64件,全部及时在网上给予了答复。
二、主要做法
2008年来,我区按照强化领导、打实基础、服务群众的思路,继续加强开展财政与编制公开工作,力争通过这个平台全面提升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强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1、全面部署2008年公开工作。年初根据省市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08年公开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
2、强化组织领导。领导多次专题听取财政与编制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召集重点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督导工作开展;财政局将财政公开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每月听取各相关科室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以精细化工作为抓手,全面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1、抓培训保公开质量。上半年,我们及时召开了培训会议,将2008年的工作要求传达到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相关部门信息员。区编制公开组和财政公开组分别对财政资金、编制信息的填报口径和审核要求作了具体说明,对参训人员提出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培训活动为保证全年政务公开工作质量打下了基础。
2、抓责任分解保目标任务。继续抓好责任制工作,为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区财政与编制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将公开任务一一分解到责任单位。既下达时间要求,也下达质量要求,确保这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运行。
3、抓重点督导保工作进度。财政与编制公开办公室在信息录入阶段加强指导和督导工作,一是对重点单位进行现场督导和指导,分别赴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等工作量大的单位进行了重点督导;二是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根据需要及时召集相关单位再布置再落实,积极进行指导;三是做好了日常督导和指导工作,及时解答各单位提出的问题。
4、抓关键环节保责任落实。一是严把质量关。对财政和编制相关信息的公开,实行层层把关,即公开资料上报须经具体经办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财政(编制)部门科室、财政(编制)部门分管负责人、财政(编制)部门主要负责人、区财政与编制公开办公室逐级审核签字,确保了公开信息的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二是严把时间关。在保证公开信息质量的同时,要求严格按省定时间进行公开,对按月分配的资金,在每月15日前公开上月分配情况;对按季分配的资金,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15日前公开上季度分配情况;对按项目进度分配的资金,按进度不超过10 个工作日内进行了公开。
(三)强化为民服务,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现有查询点的管理。要求各单位要加强辖区内查询点的日常管理,要安排专人值班,为查询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做好查询记录。
二是对人民群众当场提出或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财政政务公开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推诿。
三是人民群众通过“两公开”网提出的财政政务公开问题,加强时效性,安排专人每天上网查看,及时答复问题,一般都在省规定时间内答复,有的当天的问题当天就进行了答复。今年来网上提问共64个,已经答复64个,成为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畅通桥梁。
四是大力开展宣传活动。2008年,我区落实省加强宣传的各个文件精神,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的深入发动、统一部署下,各街镇公开办纷纷行动起来,结合各自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宣传活动,成效显著。区公开办与教育局、劳动局协调,将政务公开查询宣传纳入到中小学校和劳动培训中心信息技术课程,并分别到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和区劳动培训中心参加了教育培训活动。每月组织流动查询组深入到村组农户开展了宣传查询活动。各街镇在显著位置都悬挂了政务公开宣传条幅,街道和村组的干部走街串户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各街镇纷纷走上街头开展政务公开专题宣传活动,还分批组织居民到免费查询点,详细介绍公开网内容和查询方法。
一年来,新洲区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宣传活动中,共悬挂宣传横幅28条,组织上街宣传活动30余次,累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80000余份,组织上千居民到免费查询点或利用村村通电脑查询,极大地提高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网站点击率达到近20300次。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切实加强了人民群众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了解和关注,对维护好和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了积极作用,将全区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强化基础工作,狠抓长效机制建设
2006年分别建立了《网站管理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公开预审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依法申请公开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意见反馈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奖惩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点服务规范》等6个工作制度,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走向制度化、经常化。2007年又以新财监[2007]42号文件印发了《武汉市新洲区财政政务公开暂行规定》,从政务公开的原则、内容、职责分工、审批程序、信息的维护更新、意见反馈和监督与奖惩七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将财政公开工作纳入日常财政管理和监督工作之中。2008年重点抓好制度落实,使这项工作制度化,从突击工作变成日常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对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科学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将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继续深入向前推进,在下里,进一步丰富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扩大网站影响力,打造精品服务,切实发挥发挥网站的社会效益。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一日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2
(征求意见稿)
各市(州)、县(市、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2009年是湖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出实效、上水平的一年,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克难奋进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全国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继续扩大政务公开内容,切实提高上网信息和数据的质量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凡是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都应主动公开。今年各地要将所有涉及“三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财政资金全部公开,中央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专项资金在按程序报批后予以公开(2009年财政资金公开目录附后);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变动情况要及时上网更新;按照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要求,鼓励各地搞好部门预算公开。凡是实行了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的地方,应上网公开不少于10个一级行政单位2009部门预算情况。部门预算公开情况将作为省财政“部门预算改革”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
要切实提高上网财政资金数据和机构人员编制信息质量,增强网站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凡列入“2009年财政资金公开目录”的资金,要按照公开资金分配政策全面准确,分级拨付表、分配明细表填写完整准确的要求及时公开。同时,各市州直要将直接管理分配的开发区、管理区等地资金信息在本地网站上完整公开。对2007、2008资金未公开和公开不全面、不完整的,必须尽快全面完整公开;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公开办”)将对以前公开不全面、不完整的资金进行跟踪检查,检查结果作为2009年考核的内容。
要切实保证上网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有上网信息在按程序审核上网发布后,要确保页面美观,文字和图片大小适当、布局合理。工作动态信息要确保及时、准确,每月至少要有两条以上反映本地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凡属宣传查询类的信息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报道,报道必须要有时间、地点和基本情况,并配以必要的图片。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查询和网上互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发短信、挂横幅、立宣传牌、贴公告等形式宣传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也可以结合征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发放涉农补贴和负担监督卡、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村委会选举等时机开展流动查询活动。继续做好利用中小学电脑课教育、农民工培训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活动,并及时、详细的在本地网站宣传报道,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社会影响深入到每个社会群体。
要完善和加强查询点建设与管理。乡镇城区免费查询点要进一步改善查询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要充分发挥电话查询的作用,并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查询记录。农村查询点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以方便群众就近查询。要在总结2008年农村查询点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协议、财政补贴等方式,逐步建立并完善服务和监督机制,原则上到2009年9月底前一个行政村(社区)有一个农村(社区)查询点。
要加强与群众、网民的互动工作。对人民群众通过电话、信函或直接到免费查询点查询、咨询、质疑的与财政、编制政务相关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要热情、耐心地予以解答处理。对各种网上咨询投诉建议等,按鄂财编办发[2008]13号文件要求落实。各地要进一步探索网上答复处理的办法和技巧,要通过答复处理让网民感到自己的意见得到重视,在互动中宣传和引导网民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加大公开成果的综合利用,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公开成效
要充分利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这一平台,加大监督力度,以公开促管理、促改革,促进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要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结果作为对各地财政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调整机构编制和干部配备、人员招录调配、财政经费的基础依据。
各级财政监督部门和省财政厅驻各地财政监督检查办事处要结合本地公开实际,重点关注涉及民生的重要领域、重点地区以及扩大内需的公开资金分配落实情况,要安排专人定期上网检查,督促各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对资金分配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及时查处。
各级公开部门要加大调研和督办工作力度,深入乡镇(社区)、农户一线,及时掌握了解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提高政务公开成效的途径和措施。
要完善报告制度,快速反映信息。所有上网信息和数据,凡经媒体曝光,最迟要在2天内将情况报省公开办;对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反映的涉嫌弄虚作假、资金分配和编制管理违规违纪、部门和单位“吃空饷”等重要线索,各地公开办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将检查处理结果报省公开办。
要将上网公开与财政、编制实际工作质量紧密结合。网上公开的信息、数据必须与实际情况一致。对公开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经本地检查(含网上互动)自行纠正的,省公开办将不予追究;经新闻媒体曝光或上级领导、信访督办的,属基层单位、受益人或项目单位利用虚假资料套取财政资金的,扣减该地当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属公开办或财政、编制部门作假的,该地当年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等次。
四、加大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完成2009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任务
2009年,各项公开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各地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松懈情绪,按照“真实、深入、创新、高效”的原则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全面完成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任务,真正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办成湖北的“品牌网”、政府与群众的“联心网”、财政和编制部门的“形象网”。
各地党委政府要加大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充实调整办公室力量,保持专班人员相对稳定;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创造条件;各级财政、编制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关注、协调、督办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各市州要在认真做好本级政务公开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所辖县市区的检查和指导力度。
省公开办要按照公开内容全面、完整、及时、准确,及以公开促管理、促改革的原则,及时制定2009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将继续作为2009年“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激励性转移支付”的分配依据。
附:2009年财政资金公开目录(正在制定中)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3
二00七年七月十六日
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东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从2006年5月17日开始就责成区财政局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2006年6月30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正式开通,并在基层建立了14个查询点。截止2006年底,全区上网公开财政专项资金39项,占应公开的97.5%。公开财政资金额度达8746.37万元,占应公开的99.8%。公开部门预算单位34家,公开预算资金3580万元。2007年按省公开办升级后的软件要求,开展业务培训两次,公开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新增37项,新增财政资金额度达2800万元。同时公开政务信息251条,接受并处理咨询和投诉讼16起。截止目前本网站点击浏览次数达10600次。
现将我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工作谋划,完善了实施方案
为了迅速启动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根据省、市政务公开办的要求,我们及时拟定了《东宝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并提请区委办、区政府办以“两办”文件印发。
一是确立了财政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组织及领导成员。由区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小组成员,指定区财政局为政务公开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政务公开日 1
常工作。
二是明确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公开内容、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财政政务信息的公开与财政内部重要工作信息同步的目标要求。截止目前累计公开政务信息251条,其中机构设置信息2条,制度办法信息49条,工作动态信息25条,公示公告及便民信息175条。累计公开财政专项资金35项共5321万元,公开转移支付资金4项共3425.37万元。公开部门预算单位34家。
三是要求公开的资料做到严格审核,并整理归档。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对上网公开的财政专项资金及部门预算的内容,一律要求由业务科室初审,分管领导审核并签字,并将签字的资料交公开办整理归档。
(二)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了长效机制
一是根据省、市公开办下发的文件,结合我区的实际,制定了《东宝区财政局内部财政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方案》等7项切实可行的工作办法及制度。确保政务公开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是出台了《关于设置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信息查询点的通知》,建立了14个基层政务公开信息免费查询网点,统一挂牌,统一配置了查询电脑,统一配发了政务公开查询登记薄。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不定期对各网点情况进行抽查了两次,对不符合规定的网点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将查询点的电脑兼用于办公的,要求用增加端口及网线的办法,将查询点的电脑空置出来专
用于政务信息的查询。对查询记录不全的要求重新核实后进行登记。
三是科室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了将政务公开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并形成制度化,我们出台了《东宝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建设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相关科室与部门的责任。即财政监督局负责综合协调和考核,业务科室负责提供预算指标、管理文件及数据录入审核,信息中心负责组织软件操作培训及网络技术服务,确保数据及时上传。
(三)加强部门配合,提升了全局素质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不仅是一项便民、惠民的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加强对地方各级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举措。东宝区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迅速成立了财政、编办参加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综合组、财政组、编制组、技术组。综合组负责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组织协调,起草有关文件,编发宣传资料,督促各项工作落实;财政组负责财政信息、财政资金及部门预算的收集与公开工作;编制组负责编制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技术组负责网站建设、维护及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相关培训,资料录入与更新。
在明确各组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做好人员的组合与工作班子的整合。在今年五月份将先前以预算、行政政法等业务部门牵头的工作班子调整为以财政监督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领导班子,重新抽调了熟悉财政业务、组织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政务公开工作专班中。
工作班子调整后,各项政务公开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一是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无论是财政资金报表,还是安全管理问题,都有专人负责及时答疑及故障排除,保证了工作的连贯性;二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各组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与服务单位加强沟通和联系,制定资金分配及管理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将财政资金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及项目承建单位,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政策的公开更及时了。在2006年底推行编制实名制的过程中,各单位遇到的工作阻力较大。但是我们将相关政策及时在网上公开,并指定政务公开办公室及时回复大家的投诉和咨询,较好地排解了推行编制实名制工作的阻力。(四)加强纪律约束,增强了服务理念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是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较强的纪律约束。为此东宝区政务公开办将政务公开的纪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落实。一是以文件形式规定,要求公开的范围只能宽不能窄,公开的内容只能多不能少,公开的时限只能早不能迟,公开的信息只能真不能假,公开的力度只能紧不能松。对超过时限未在网上公开的,由财政监察科督促相关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二是公开的内容实行五级审核制,即各单位上报的财政信息与数据,严格实行项目单位填报人、单位负责人、财政局业务科室、财政主管领导、政府分管领导五级审核把关,对不按审批程序公开的错误信息,一律追究公开信息发布人的责任。三是接待查询与处理投诉要求热情周到,不摆花架子。要求接待查询人要热情礼貌,要让给专座,要倒一杯茶水,并指派专人进行给予查询操作指导;对网上投诉信件回复,要求情况明、政策清、回复快,不能模棱两可。
根据省、市公开办的通知要求,当前我们正在抓紧落实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抓紧上网公开省网规定的财政专项资金。拟将剩余的12项财政专项资金在本月底上网,争取在完成省网规定项目的基础上,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及扶贫资金及时上网公开。
二是做好政务公开网操作技术的培训。要结合部门预算数据上网工作,将财政数据采集系统软件操作培训,延伸到预算单位和乡镇,软件一并下发到预算单位和乡镇。适当时候组织部分村民参加操作培训。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4
工作自评自考报告
省、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房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省市公开办的指导下,按照鄂财编办发[2008]4号、5号、7号、8号文件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工作,顺利、圆满地完成了2008年上半年财政资金公开、人员编制公开、政务信息公开、数据更新等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通过自评自考,得分100分。现汇报如下。
一、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网上公开情况(32分,自评自考得分32分)
按照省公开办鄂财编办发[2008]8号文件考核口径,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应上网公开的39项财政专项资金,经认真梳理“粮食主产区农业技术推广补助资金”不涉及到我县,考核期间省财政未安排我县的资金有6项(扶贫专项资金、河道堤防水库除险及汛前准备补助资金、粮食精深加工贴息资金、林业产业建设资金、优势农产品板块资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应上网公开的财政专项资金32项,金额9988.40万元,已公开32项,公开金额9500.54万元(差额部分另有说明),其中:到人(户)资金17项,487890人(户),金额8860.54万元;到
项目资金15项,金额640万元,涉及项目36个;所有资金公开分配政策全面、准确,资金公开及时,资金总表、分配表、分配明细表和实际发放表完整。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低保资金、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机购机补贴等5项资金,省拨付数与县实际发放数之间因县对下需分期拨付,因此存在的差额,在政策法规栏目中作了专题详细说明。
二、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网上公开情况(分值27分,自评自考27分)
(一)编制公开情况:全县共有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377个,其中县直机关48个,议事协调机构3个,部门管理机构4个,乡镇机关19个。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19个(含派出机构2个),乡镇事业单位20个,其他事业单位264个;全县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数合计10776名,其中行政编制1636名(县直机关518名,乡镇机关642名,政法机关476名,其他编制397名),事业单位编制8743名(全额事业编制6470名,差额事业编制1266名,自筹事业编制1007名)。
(二)编制实名制情况:全县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377个,已推行编制实名制377个,占100%,实有人员12823人,公开上网12823人,占100%。其中党政群机关74个,已推行编制实名制74个,占100%,2191人(在职人员1996人,非在职195人),公开上网2191人,占100%,事业单位303个,已推行编制实名制303个,占100%,10632人(在职人员10373人,其他岗位人员259人),公开上网10632人,占100%。
三、网上咨询投诉答复处理情况(分值20分,自评自考20分)
自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6月20日共收到咨询投诉建议32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进行了答复和处理。答复率100%。在答复中我们做到了用语准确谦和,处理恰当。并与县信访局相结合,做好咨询、投诉件的交办、转办工作,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四、日常基础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分值21分,自评自考21分)
1、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情况(分值9分,自评分9分)
(1)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专班人员到位(分值1分,自评分1分)。2008年,我县按照省、市公开办要求,不断规范政务公开日常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制度,加大落实力度,保证了公开工作规范运行。今年初,由于我县部分部门负责人有调整,为确保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连续性,不因人员调整产生松懈情绪,切实增强做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县政府办公室以房政办发[2008]20号文件调整了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充实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目前编制组有3人、财政组有5人专职从事这项工作。
(2)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经费有保障(分值2分,自评分2分)。县委、县政府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非常重视,在保“吃饭”财政体制的困境中,仍然在经费保障上给予了重点倾斜,年初,县公开办以房公开办发[2008]1号文件向县政
府上报关于请求解决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经费的请示,县政府迅速批示给予解决30万元,上半年已到位资金15万元,保证了软硬件的投入,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经费保障相关资料已于6月13日下午分别以纸质文件和电子邮件形式发往省公开办。
(3)及时按程序上报先进个人材料(分值0.5分,自评分0.5分)。鄂财编办发[2008]2号文件下发后,十堰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分配我县先进个1名,接此通知后,我们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县主要领导批示先进个人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县公开办公室内部产生。我们按照评选条件,对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有创新意识、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的同志作为参选对象,经过民主推荐、群众评议、公示、公告的全过程,最后评选出1名同志上报省公开办受省政府表彰。
(4)报送《政府门户网站调查表》(分值0.5分,自评0.5分),按3月5日省网发布的对2008年工作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县于3月19日下午4时将政府门户网站调查表发hb zw@163.com电子邮箱,并进一步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与政府门户网相衔接,达到资源共享,方便群众查询。
(5)按鄂财编办发[2007]7号文件要求,安排流动查询组深入村组宣传查询,或以村组为单位组织群众到查询点上网查询(分值3分,自评3分)。我县在查询点建设上,每个乡镇除1个固定免费查询点外,县公开办成立流动查询组,配备3名专职人员、专用笔记本电脑、专车,常年深入边远乡镇的边远村庄,帮助农民上网查询,元至6月流动查询组深入到12个乡镇的32个村,帮助1200多户农民上网查询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财政惠农资金,受到群众的好评。
(6)半年自评自考能按省里要求严格落实(分值1分,自评1分)。接鄂财编办发[2008]8号文件后,我们在县直部门抽调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的同志分成专项资金核查组、编制组、政策法规组、查询点检查组等参与到2008年上半年考核之中,按照文件规定,逐行对照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省公开办布置的其它工作能全面落实的(分值1分,自评1分)。政务公开工作要及时与省市同步才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我们对省市布置的各项工作,首先向领导汇报,再精心组织实施,截目6月20日,我县已全部完成到人到户资金发放表的栏目更新上网、农村低保等资金的更名等工作任务。
2、查询点建设与服务情况(分值5分,自评分5分)查询网点管理到位,全县共建立31个免费查询点(乡镇20个、县直11个),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查询点的规范化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信息员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同时组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办,及时处理部分查询点的松懈现象,彻底解决了网络不畅、值班无人、记录不全等问题,确保全县查询点达到“三专”“五有”标准,能方便人民群众查询,服务态度让群众满意。
3、政务信息(分值2分,自评分2分)。
政务信息及时更新,确保完整性。新增上网公开涉及财政管
理、编制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管理办法、指标分配等政务信息191条,其中政务公开新闻35条,编制政务信息14条,财政专项资金配套文件122条,人员编制情况1条,公示公告19条,适时调整并删除了已作废、不适用的管理办法及指标分配、上网说明等。
4、技术保障情况(分值5分,自评分5分)。为进一步加强技术保障,确保信息质量,我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配备了专门的技术人员,制定了系统的管理和安全措施、技术保障措施,对信息管理员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信息管理工作,组织了一期信息员的系统培训班,使信息管理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掌握了信息采集的基本技能。公开办还设立了常年技术咨询热线,保证及时解决信息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我县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省市要求、群众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措施,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建设成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网站。
附:
1、2008年5月止省网公示房县资明细表.xls2、房县2008年网上公示财政专项资金情况统计表.xls
房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5
新政办〔2010〕22号
——————————————————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武汉市新洲区民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
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涨渡湖、龙王咀农场,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武汉市新洲区民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区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十日
武汉市新洲区民政局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洲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新办发„2010‟5号精神,设立武汉市新洲区民政局,为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社会救助、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职责。
(二)加强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职责。
(三)加强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和监察,依法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职责。
(四)取消已由区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主要职责
(一)拟定全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参与起草全区有关民政事业的规范性文件,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依法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和监察。
(三)负责落实优抚政策及退役军人等人员的伤残评定工作,负责烈士褒扬工作,承办报批烈士的审核工作,负责全区拥军优属工作。
(四)负责落实退役士兵、复员干部安置政策,组织协调安置计划的实施,负责全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五)负责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负责组织核查并统一发布灾情,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负责组织救灾捐赠。
(六)负责制定全区社会救助规划和标准,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负责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工作;负责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工作。
(七)拟定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和社区建设政策措施,指导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负责村(居)民委员会干部培训工作。
(八)拟定全区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地名管理办法;负责我区与毗邻行政区域边界勘察、协商报批工作;负责地名命名、更名、销名审核报批工作,规范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
(九)负责落实社会福利政策、法规;组织指导开展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组织指导社会捐赠工作;指导开展社会慈善活动;指导孤寡老年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和服务机构管理工作。
(十)负责婚姻管理、殡葬管理和儿童收养工作,负责推进婚俗和殡葬改革;负责全区婚姻、殡葬、收养、救助服务机构管理工作。
(十一)会同区有关部门拟定民政社会工作发展规划和职业规范,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十二)负责拟定实施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负责民政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和统计工作,监督民政事业费的管理和使用。
(十三)负责军队移交地方管理的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受安置及服务管理工作;负责军休所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十四)拟定全区福利彩票发展规划,组织发行福利彩票,按政策管理、使用区级福利资金。
(十五)会同区有关部门拟定全区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和考核,指导开展新农村建设示范活动;承担区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六)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民政局设10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法规科)
(二)优抚安置科(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领导小组办公
室、区复退军人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救灾救济科(区救灾救济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和区划地名科(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区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社会事务科
(六)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
(七)民间组织管理科(区民间组织管理局)
(八)财务科
(九)低保科
(十)人事休干科
纪检监察机构、工会按章程和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区民政局机关行政编制为23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区老委办主任1名(由区民政局副局长兼任),正科级领导职数9名。
五、其他事项
所有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六、附则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关于新洲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07-17
新洲好习惯形象大使评选附件2、附件09-29
香洲区第七小学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07-10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研究06-05
香洲区人民法院庭审报告09-08
2023年珠海香洲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加面试真题、心得)08-26
珠海市香洲区第八届中小学科技节报道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