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

2024-06-18

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共6篇)

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 篇1

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

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毛泽东为何亲自拍板宣传 2011年07月25日 11:33 核心提示:中朝军民之间的这些细微矛盾,很快被中共高层所察觉,两军合作,此为兵家之大忌,而罗盛教解救朝鲜落水儿童的事迹,让政治敏锐的北京方面捕捉到了修复两国军民之间情感的契机。最终由毛泽东拍板决定,将罗盛教的事迹放大为代表中朝兄弟般友谊的一个政治事件来处理并大力宣传。

凤凰卫视2011年7月2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罗盛教这个名字曾经家喻户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罗盛教的事迹被广为传播,甚至搬上了小学教材,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可是在很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这篇课文背后的真实故事,其实知之甚少,甚至包括罗盛教当年所救的那个孩子的名字,都很少有人知道。

解说:2010年9月29日,湖南省吉首市。秋日的烟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仍不见放晴。一大早,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孩子们整齐列队,参加70周年校庆。

今天,在众多位嘉宾中,有几位特别的客人,他们自朝鲜远道而来,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与这所学校及这场校庆的关系,更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实际上他们是因为英雄罗盛教而来。

学生:1952年1月2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山野上铺着厚厚的雪,几个朝鲜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突然喀嚓一声冰破了。解说:这是70年代初被选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罗盛教》一文,断断续续二十多年在中国,几代儿童的启蒙时期都留下过深刻印象。

时光将我们带回到六十年前,1952年1月2日,元旦过后的第一天。清晨寒风凛冽,雪雾弥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战士们,如往常一样沿着石田里村旁的沸流河早操。7点左右大部队都已早操完毕,时任47军141师侦察连文书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和另外几个战友走在部队的最后面。队伍刚刚走过河滩,突然,罗盛教听到了叫喊声。

谭国雄(原志愿军47军战士):他一看那小孩围着那河滩,那个河滩那个地方叫喊。他就一边走呢,就一边脱掉身上的棉大衣,脱了就往那个河边跑去了。

学生: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了。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孩子们站在冰上,焦急地盯着冰窟窿。一会儿,水面上一阵晃动,伸出来两只小手,接着是孩子的脑袋。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用两只胳膊扒住了冰,使劲往上爬。没想到哗啦一声响,冰塌了一大片。

解说:故事的结局众所周知,落水的孩子得救了,而罗盛教牺牲了。

1952年2月3日,为表彰罗盛教的事迹,中国军方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半年之后的1953年6月25日,朝鲜方面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罗盛教所救的孩子崔莹的家乡,被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被改名为罗盛教山。这里是罗盛教的母校,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70周年校庆的现场。而眼前这位朝鲜老人名叫表京玉,她就是当年罗盛教所救的朝鲜落水少年崔莹的夫人。今天她应校方邀请专门来参加罗盛教母校建校70周年校庆的,同时也为完成来中国探访罗盛教故乡的愿望。

这天,罗盛教的两位妹妹,专程前来迎接表京玉,这是78岁的表京玉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时隔多年之后,崔罗两家人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见面。

1931年,罗盛教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普通的村庄,全家以务农为生,罗盛教是家中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1951年4月,刚刚从湘西军政干部学校毕业的罗盛教,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对于当时的罗家人来说,罗盛教是全家人的荣耀。然而仅仅时隔不到一年,1952年2月,罗盛教从朝鲜牺牲的消息,就传到了家乡。牺牲时,他刚刚21岁。

陈纯:原来都是爸爸妈妈,整个屋都是他们料理的,家里的劳动各方面,自从盛教哥哥一出事以后,出了这个事以后妈妈就不行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那么我这个大姐姐呢,她已经结婚了,丢下自己的那个家不管了,一切都为了妈妈,跟她种菜把菜搞好,帮家里头喂猪,妈妈喂的猪,来帮妈妈把猪喂好,就是我这个大姐,她就是说弟弟妹妹小,我这个做大女儿的,我一定要像哥哥一样,在家里要孝敬父母。解说:长子罗盛教的去世给罗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悲伤一度笼罩着这个家庭。然后很快这种悲伤就被接踵而至的巨大荣耀所冲淡,罗盛教牺牲后,全国模范烈士家属的身份降临罗家。一夜之间,光圈笼罩了这个普通家庭。

陈晓楠:1952年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的通讯。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在朝鲜北部某村的南山坡上,有一座新建的坟墓,一个多月以来,凡是在这座墓前经过的军人和人民,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上了墓基,来凭吊这位埋葬在朝鲜土地上的中国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同志。” 这一篇通讯的作者,是新华社驻朝鲜志愿军分社刚满19岁的戴煌。当年的戴煌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一篇不足两千字的小小的通讯,竟然在一夜之间为国人造就了一位英雄,而这位英雄正是即将被推上神坛的烈士,罗盛教。解说:1952年1月26日正值除夕,这天下午正在朝鲜志愿军47军139师,执行采访任务的新华社记者戴煌,忽然接到新华社驻朝鲜志愿军分社社长普金打来的一个紧急电话。戴煌(原新华社记者):就说罗盛教牺牲的事情,要我去141师采访,越快越好。

解说:当时,五次战役刚刚结束,47军正全军休整,为确保部队安全,戴煌采访的139师与罗盛教所属的141师被分部驻扎,两师相距六十公里。此时,美军飞机还会不断空袭,政治部特意为戴煌派了一名警卫战士随行。任务紧急没有汽车,他们于是抄近道爬山步行,日夜兼程。于1月27号大年初一,到达141师罗盛教的侦察连开始采访。

戴煌:这个事情呢,罗盛教1月2号牺牲,141师当天晚上啊,就向直属部门打电话,说侦察连文书非战斗死亡,这是认为是一个事件,没有认识这是个伟大的事件。

解说:在当年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如果不是参加一线战斗而死亡的战士,都要被当作非战斗减员的事故来处理,比如有的战士在巡逻过程中,意外被美军炸死,或者爬山时不慎跌下山崖摔死。这些情况都被归入非战斗减员,出现非战斗减员,不仅无功,还会有过。轻则全连通报,重则包括连长在内的相关干部,都要受到批评检讨。

毕超(原志愿军47师侦察连战士):非战斗减员那就是看上面怎么处理了,那当时并没有处理,当时只是上报这个事情那就等上面处理。一个是指导员连长,不是指导员撤职就是连长撤职,全国全师批评。

解说:1952年1月2号下午,罗盛教的遗体已被打捞了上来,准备进行安葬。连队也在等待接受上级处分。然后就在此时,一些闻讯而来朝鲜村民赶了上来,他们听说罗盛教是为救护少年崔莹而落水身亡的,一致向志愿军部队请愿,要用朝鲜最高的礼节来安葬罗盛教。

谭国雄:连队当时就不好答复了,没有权利答复了。要把这个战士的死尸交给朝鲜人民安葬,这个就不好答复了。毕超:当时部队里没有这个水平,不知道是救了朝鲜的人,就可以定为国际主义战士,因为他没有哪个只喊他是自动跑去救的。

解说:而就在此时,志愿军部队内部报纸《47军军报》一位先期到达采访的记者,也已经敏感地认识到了罗盛教牺牲的价值,并向罗盛教所在的连队表达了他的看法。

戴煌:这个记者就认为这个,非常不妥,这个是非常伟大的事件,而且就向这个侦察连连长说,你们不应该受处分,应该来请功,侦察连连长一边准备受处分,一边听了这个记者的话了,就是壮着胆子向上面邀请,为罗盛教建立三等功。这个记者回军部的时候,就对141师的师首长就说了,这样子这个师里面才重视了,把这个事情就报告到志愿军总部去,志愿总部就决定给罗盛教立特等功,一级爱民模范。这样子志愿军总分社才知道,才打电话给我叫我去采访。解说:1952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刚刚结束五次战役的中国军队异常疲惫,加上水土不适,很多军人都出现了焦躁不安的思乡情绪。此种情绪之下,中国军队同朝鲜军民之间开始产生了矛盾。

谭国雄:以后就以罗盛教为榜样,来要清除自己脑袋中间的大国沙文主义,看不起人民军和朝鲜人民,人民军,又不懂人家的说话语言。

毕超:这个志愿军的大国沙文主义,一见到朝鲜军队呢,一讲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就轻视吧,再一点看到人家体制跟我们体制不一样。他是一长制,我们是党委制。他那个一长制呢是一个人说了算,至于这个事情搞得好搞不好他光说了算。

谭国雄:所以当时有些军队不注意这一些,可能因为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我们有些不太尊重朝鲜军队和人民。解说:中朝军民之间的这些细微矛盾,很快被中共高层所察觉,两军合作,此为兵家之大忌,而罗盛教解救朝鲜落水儿童的事迹,让政治敏锐的北京方面捕捉到了修复两国军民之间情感的契机。最终由毛泽东拍板决定,将罗盛教的事迹放大为代表中朝兄弟般友谊的一个政治事件来处理并大力宣传。谭国雄:中朝人民友谊的典型啊,以后就上级机关来人了,来人以后就调查来核实这个情况。所以这些以后就为什么又到《猛进报》,《猛进报》是军里的报刊,就是了解情况以后,《猛进报》就在这个报上就发表这个文章,这个标题呢就是《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这个名就是这样得来的。解说:罗盛教一夜之间被推上了神坛,他的家人自此享受到了全国模范烈士家属的尊荣。罗盛教牺牲后,罗盛教的弟弟罗盛民顺利参军。罗迭开全家人也被政府从相子村迁到了新化县城。

陈晓楠:罗盛教牺牲之后,政府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罗家极大的补偿,而这种补偿也让罗家人暂时忘却了一些悲痛。可是在内心深处,失去长子的罗家,一直还是希望有一种情感的补偿,也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两个特殊的家庭开始了特殊的情感交往。

解说:1953年7月,就在美国被迫停战100天后,罗盛教的父亲罗迭开随同以贺龙为团长的中国政府慰问团,赴朝鲜访问。在朝鲜,罗迭开第一次见到了儿子罗盛教在朝鲜的墓地,并见到了少年崔莹。当崔莹飞奔上来一把抱住了罗迭开,亲热地叫他爸爸时,罗迭开老泪纵横。这一刻,两个建立在复杂民族情感之上的家庭,达成了谅解。

随后两家人互换了礼物,崔莹家送罗迭开的礼物是两套朝鲜民族服装,一匹他母亲亲手织的家绢。罗迭开带给崔莹的礼物是一个毛泽东主席石膏像,一套蓝色毛绒衣裤。同崔莹家的这次热烈会面,让罗迭开暂时获得了失去长子的情感补偿,甚至有那么一些时刻,罗迭开恍惚觉得眼前这位活泼可爱的朝鲜少年崔莹正是儿子罗盛教的化身。而懂事的崔莹也表现得令罗迭开感动。当罗迭开结束这场朝鲜之行离开时,崔莹对罗迭开说,我真想同您一起到中国去,看看中国的妈妈、弟弟和妹妹们。

令崔莹和罗迭开两家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崔莹的这个愿望很快就梦想成真了。1954年3月14日,朝鲜第三届访华团抵达北京,崔莹幸运地成为访华团一员,时隔半年之后,崔罗两家人再次见面了。

罗婉香(罗盛教妹妹):那个时候见了面就哭嘞,只晓得有自己的哥哥回来了,还是自己的哥哥回来呀,还是崔莹哥哥来的话,他搞不清,只晓得哭。见个面,哭到一起去了三姊妹,不是我有个弟弟,有个妹妹嘛,还加上我的妈妈嘛,还有一个向着我的妈妈,我妈妈在那边给崔莹夹菜嘛,我就上来跟前,摸了摸他。眼睛瞪着,看着在那哭。

解说:这一次见面将崔罗两家跨越国界,代表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交往,推向了极致。在此后数十年间,他们两家从朝鲜到中国,从中国到朝鲜,不受国界和语言的阻碍,一直坚持来往,从未间断。

而在崔罗两家亲密交往的背后,罗家革命烈士家庭的荣耀,也还在同步发酵。1968年,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走进了罗家,一年后成为了罗盛教的弟弟罗盛民的媳妇,她叫陈纯。当年年仅18岁的知识青年陈纯,直到今天都毫不讳言,她当初嫁进罗家的原因。

陈纯(罗盛教弟媳):像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他家里的这个,罗盛教的家乡,我是绝对不到这里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是一个很要求上进的青年,我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是个团员了,我就是对这个对自己也负责,我对这个我们国家来讲,我就是负责,要求做个好青年,也是这么想,直接到罗盛教家乡去。我会发展做个好青年,我也很想读大学。解说:陈纯后来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作为罗家最有文化的人,陈纯走进罗家后,自然成了家里的笔杆子。当年,罗迭开人生中的重要任务,便是宣讲烈士罗盛教的英雄事迹,而宣讲稿百分之八十皆出自陈纯之手。知识青年陈纯终于找到了她嫁进罗家的价值。

与此同时,她也享受到了罗家人所拥有的而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无上荣光。自1956年开始,罗迭开先后八次上北京参加全国烈士军属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两次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先后七次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接见。然而,就在家被推上家运巅峰时,事情却意外发生了变化。1973年,崔莹因参加朝鲜高速公路的国道建设,受伤身亡,年仅37岁。崔莹的去世无疑成为了崔罗两家关系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更为巧合的是,从这一年开始罗家的命运,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1977年,罗家的次子罗盛民也因病去世。崔罗两家两位男丁的先后去世,不仅给两家人带来了致命的情感打击,也使得曾经亲密的感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崔罗两家的声望,在各自的国家里也日渐走低。当2010年表京玉代表崔家踏上中国时,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荣光,没有陪同,甚至没有官方接待。78岁的表京玉此次前来中国,除了参加罗盛教的母校吉首大学附属小学校庆之外,还有一个心愿,她想去看看罗盛教的故居,几十年来,崔家一直对这位给了其生命延续的英雄,存有深深的感激。她想面向他表达谢意。这或许是她有生之年唯一的一次机会。然而表京玉的这个愿望,最终却因为前往罗盛教故居的差旅费没有着落而最终搁浅。

陈纯:她也做梦也想来,到中国看看。也看看罗盛教原来小时候生长的地方,罗盛教在那个,罗盛教的故乡,她很想到罗盛教的故乡看一看。但这次的机会,怎么说呢,很遗憾吧。解说:表京玉最终也没能实现前往罗盛教故居缅怀的愿望,她带着遗憾,结束了这趟短暂的中国之行,踏上了前往朝鲜的列车。后来,我们知道,由于经济拮据,她返程时的火车票都成了问题。

陈晓楠:象征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崔罗两家的会面,最终以一张火车票究竟由谁来买单而画上了句号,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也可以验证一切。英雄罗盛教今天的落寞与尴尬,或许就是这样两句话最好的注解。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曾经被选入语文教材的《罗盛教》一文,也开始逐渐淡出了教科书。当时光远去,人们似乎也已经渐渐淡忘了这一切,包括教科书上曾经的那些文字,包括那个曾经的英雄罗盛教。

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 篇2

纵观《白蛇》,可以看出孙丽坤作为一个曾经美丽的女性,她的意识经历了自觉———磨灭———苏醒———自觉———平庸化的过程。而看守所的女娃和徐群珊在她的这个过程中只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罢了。当角色扮演到位之后,她们都不得不退出孙丽坤的生活。每个人最终都回到社会为她们规定好的轨道中,开始无奈的新生活。作为孙丽坤生命中的主角,徐群珊实际经历了向社会情感规范挑战到最终妥协的过程。《白蛇》所讲述的整个爱情故事,实际上是人对自由的追求与社会规范斗争的故事。

一.特殊时代美被毁灭的悲剧

作品将大的时间背景设置为“文革”,“文革”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人性中的一切兽性、魔性充分上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孙丽坤扮演的不再是优雅的白蛇,而是一个在兽性与魔性的迫害下,逐渐迷失与麻木的普通的“中国人民”。孙丽坤本是个被优化的女人,她曾经是那样的优雅与美丽,舞蹈带给她骄傲与自尊。“大会小会斗争她,她也不放下那个下巴颏。”曾经的她对自身是如此的自信,对自尊是如此的捍卫。但是在革命中心话语与女性叙事的交锋中,女性的诸多特征都受到变本加厉的打击。“过去把孙丽坤当成‘孙祖祖’”的女娃们,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历史”的使命,毕竟“如此的恭敬,自然是要变成仇恨的。”她们在错乱时代中,雌性被压抑被扭曲,人性变得残缺不全。过度的渴望与失望导致她们对美的变本加厉的仇视。于是,她们通过对美与曾经的偶像的摧毁,来满足自己的变态的欲望。终于,“孙丽坤一发胖就成了个普通女人。”她曾经的美慢慢退化与磨灭了。支撑尊严的主体一旦丧失,她的女性主体性意识也就逐渐被磨灭与粉碎。而建筑工们也是一群在变态的环境中灵魂饱受扭曲的人。当他们发现孙丽坤“原来这不是个画中人。最后一点令他们拿不准的距离感没了。最后一点敬畏也没了。”于是开始了对孙丽坤的戏弄与挑逗,进一步导致了她的沉沦。“一九七零年夏天,孙丽坤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习惯了,不再对一大串不好听的罪名羞惭得活不下去。”“两年牢监关下来,一个如仙如梦的女子会变得对自己的自尊和廉耻如此慷慨无谓。”孙丽坤的自尊与骄傲,在历史的污浊中,遭到群体式迫害,最终被人性的丑陋毁灭。

二.挑战中自我的苏醒

直到那个“很不同的人”的出现,那就是珊珊。可以说珊珊是那个时代的反叛者,她努力追求着对自身形象多元化选择的自由,向传统的性别规范进行着挑战。“他不属于她们的社会、她们的时代。”同时,她对情感的理解也是具有超越性的。孙丽坤的人身价值体现在自己舞蹈家身份的认同上,她自身与艺术已经融为一体,艺术带给了孙丽坤作为人所渴望的一切,美丽、荣誉、尊重等等,而珊珊则是对她这种身份的认同和尊重。她对孙丽坤的判断超越了世俗价值。“男人们爱她的美丽,爱她的风骚而毒辣的眼神,爱她舞动的胸脯,爱她的长颈子尖下巴流水一样的肩膀。除了她自身,他们全爱。她自身是什么?若是没了舞蹈,她有没有自身?她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如用舞蹈去活着。活着,而不去思考‘活着’。”“她不意识到她已舞蹈化了她的整个现实生活,她整个的物质存在。她让自己的情感、欲望、舞蹈只有直觉和暗示,是超于语言的语言。先民们在有语言之前便有了舞蹈,因它的不可捉摸而含有最基本的准确。”而珊珊“在孙丽坤灌满舞蹈的身体中发掘出那已被忘却的准确。他为这发掘激动并感动。在那超于言语的准确面前,一切智慧,一切定义了的情感都嫌太笨重太具体了。那直觉和暗示形成了这个舞蹈的肉体。一具无论怎样走形、歪曲都含有准确表白的肉体。徐群山知道所有人都会爱这个肉体,但他们的爱对于它太具体笨重了。它的不具体使他们从来不可掌握它,爱便成了复仇。徐群山这一瞬间看清了他童年对她迷恋的究竟是什么。徐群山爱这肉体,他不去追究它的暗示,因为那种最基本的准确言语就在这暗示中,不可被追究。”

孙丽坤“心里尽是好地方。都没了。”“她心里还剩些不太好的地方。”徐群山的出现慢慢填补了她心里不太好的地方。她的意识开始复苏。“粉墙上一条漫长冬眠后的春蛇在苏醒,舒展出新鲜和生命。”然而“她有点慌,有点怕。她怕一忘掉他,她眼下再没什么好事情让她去想”。“忘掉他她心里就没一块好地方了。过去,她心里净是好地方,一块块的都没了。不是她丢了它们就是它们丢了她。”“她第一次感到和一个男子在一起,最舒适的不是肉体,是内心。那种舒适带一点伤痛,带一点永远够不着的焦虑。带一点绝望。”温婉而又带有男子气的徐群山不会散发出刺鼻的欲望,“她感到他是来搭救她的,以她无法看透的手段。”于是“她一天天蜕变,一天天恢复原形”“声音引起她从来没有的渴望,去和一个人结合去永久结合过生活的渴望。她知道这渴望的卑贱以及它被粉碎的前景。她全身的毛孔都含有那直觉。只待证明的是,一切将怎样被粉碎。”

三.反抗与挑战的无力性

事实证明,一切被粉碎是必然的,珊珊的拯救从一开始就潜藏着危机与屈服。首先,她尽管挑战着传统的性别规范,但是对自身的这种挑战,她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妈总说我不是个很正常的孩子。她说这话好像是夸奖我似的。我多希望我是正常的,跟别人一样,不然多孤立啊!多可怕呀!”珊珊对自己的性别偏离是恐惧的,她从一开始就是那样的小心翼翼和胆怯。而且,不仅对自身的挑战持怀疑态度,她对社会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认同的,她一直被灌输着“我得记住,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必须做一个正常健康的接班人”的思想。所以,姗姗的反抗是非常有限的。在“文革”这个极致的环境中,珊珊通过对惯例的否定来追求一种极致化的情感,这本身就导致了情感的边缘性,从而也使得这种情感缺乏持久性。珊珊的行为是女性自我的匮乏的象征,表露出严重的焦虑和边陲化。她的性别反串,本身就已经边陲化,所以再度遭受他者化,掉入男性模拟的死角中,既无法扮演真实的女性角色,也无法扮演合格的男性角色。所以这就是珊珊的矛盾与困境。

而孙丽坤一直处于渴望被拯救的状态中,所以当珊珊这样一个优雅“男人”出现时,她抓住了这个唯一而又美好的希望。但是,这种拯救,究竟能否实现爱情的重大使命和意义?在那个特殊的封闭式环境中,她们忽视对未来生存状态的审视,去单纯追求那种超越功利目的的情感,去渴求灵魂的理解和交流。珊珊带给孙丽坤的更多的是人的觉醒,尊严的复苏,而不仅仅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当真相慢慢揭露时,“任她去否认去拒绝看清真相,真相还是渐渐显形了。真相在逼过来,在质感起来,近得可触。她的半生半世中,没有任何事物存在真相——舞蹈的真切在于缺乏真相。”“她却怎样也避不开了。怎样不想看清她都不行了。太晚。满舞台的误差,没有机会挽回。冥冥之中她直觉的那个原则的差错已在她的识破中。”梦醒了。“她玩弄了她,她利用了她的弱点,利用了她的绝境,弄出这么一台戏,永远收不了场了。”但是“不爱珊珊她去爱谁?珊珊是照进她生活的唯一一束太阳,充满灰尘,但毕竟有真实的暖意。”

《白蛇》中,珊珊的性别角色是毋庸置疑的,相应的问题是孙丽坤也是双性恋者吗?徐群珊结婚时,孙丽坤送给她一个充满暗示性的玉雕:白蛇和青蛇怒斥许仙。孙丽坤的双性恋的秘密在无意识下暴露出来了。既然孙丽坤是不自觉的双性恋者,那么她的精神失常又说明了什么?在孙丽坤的意识里,同性恋是“低人一等”的关系,是令人“恶心”的关系,所以当她突然睁眼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这一秘密时,她精神崩溃了。小说没有正面写社会对同性恋者的迫害,反而是同性恋者徐群珊利用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无知而得逞了她对孙丽坤的占有。但是被占有者孙丽坤从感情上却无法承认自己对徐群珊的渴望只能跟也夹杂了一丝同性别者的迷恋,一个女性在欲的渴望中竟一点也没察觉对方有同性别的可能,这是不可想像的。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她在潜意识里顽固地回避和拒绝它。小说里的孙丽坤始终压抑着应该勃发的生命力,她只有在精神不正常的状态下才能接受徐群珊的爱抚。所以孙丽坤在对情感的认同之后选择了对性别错位的无奈的认同,她在情感面前还是选择了暂时的妥协。这也是她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因此她们之间的情感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性恋。

四.在社会规范下的妥协

但是珊珊却选择了放弃。她选择了与一个普通的男人结婚。“她们俩那低人一等的关系中,一切牵念、恋想都可以止息了。”“珊珊天性中的对于美的深沉爱好和执著追求,天性中的钟情都可以被这样教科书一样正确的男人纠正。珊珊明白她自己有被矫正的致命需要。”“被反扭的天性已被扭转回来。大致上扭转回来了。”珊珊也曾思考过“我是否能顺着这些可能性摸索下去?有没有超然于雌雄性征之上的生命?”然而面对现实的社会与生存景观,曾经那样勇敢的珊珊选择了对现实生活低头与妥协。她对美和生命意义的追求最终还是导致了她的失落,因为她没有勇气和力量去捍卫,她只是履行了一个过程,却没有最终期望的结果。珊珊所展现的欲望符码的女性形象又有了虚妄和滑稽的一面。

“青蛇向白蛇求婚,两人定好比一场武,青蛇胜了,他就娶白蛇;白蛇胜了,青蛇就变成女的,一辈子服侍白蛇。青蛇败了,舞台上灯一黑,再亮的时候,青蛇已经变成了个女的。变成女的之后,青蛇那么忠诚勇敢,对白蛇那么体贴入微。要是她不变成个女的呢?……那不就没有许仙这个笨蛋什么事了?我真讨厌许仙!没有他白蛇就不会受那么多磨难。没这个可恶的许仙,白蛇和青蛇肯定过得特好。”表面看来,许仙是男性中心地位的代表,然而更深层次上,许仙是社会规范的代表。青蛇的失败或者珊珊的失败,在于她企图去消解男性中心地位的统治权力,去颠覆这个社会的规范。

结语:

严歌苓在《白蛇》中展现出女性主义者作为弱者和边缘人的生存景观,说明她们是男性世界的受害者与反抗者。孙丽坤的美与自尊在社会中逐渐被毁灭,是徐群珊给予的爱拯救了她。但是这种拯救只能在混乱的社会环境中才能生效,当社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拯救在社会规范与伦理制约面前顿时丧失了它的力量。在作品中严歌苓虚化男人,只谈女人。她笔下的人物,无论身份如何,却都是“一群清醒逃离第三世界生活处境的出走者”,他们满怀希望,他们顽强生存,他们梦醒破碎,他们无助哀叹。这些个体只有通过选择来确认自身,同时获得他们所依赖的精神家园。然而同性恋者最终放弃“畸爱”,被中国式的家庭伦理收罗。可以看出严歌苓在创作中也一直探寻着真诚的情感与社会规范和伦理之间的融合关系,但严歌苓是个真诚的作家,她固然尊重情感,但更尊重事实,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制约力。因此严歌苓的努力最终也归于失败,这里也透着作家冷静的忧伤。

参考文献

[1]严歌苓.白蛇[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7.

[2]庄园.女作家严歌苓研究[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6.

[3]徐艳蕊.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二十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 篇3

(soundbite of film, The Monuments Men) George Clooney: (As 2)Lieutenant Frank Stokes) You can 3)wipe out a generation of people. You can burn their homes to the ground, and somehow they’ll still come back. But if you destroy their 4)achievements, and their history, then it’s like they never existed.

That part of the story is true, 5)as far as it goes. The Nazis stole artwork on a scale like no one before or since. They 6)plundered museums and churches across Europe and 7)seized works from Jewish collectors. 8)In response, the U.S. created the Monuments, Fine Arts and 9)Archives section of the Army—better known as the Monuments Men. Charles Parkhurst was its 10)deputy chief. Parkhurst died in 2008, but the year before he was featured in a 11)documentary called The Rape of Europa.

(soundbite of film, The Rape of Europa) Charles Parkhurst: There was lots of German art hidden where they thought it would be safe during the fighting. And it was our duty to search, and find, and save.

They found 12)stuff everywhere—hidden in caves, bank 13)vaults, 14)remote castles, even in salt mines. Harry Ettlinger: This will give you…an idea of what some of the items that we had in the mine. You can see here, boxes.

Harry Ettlinger shows me photographs of himself in 15)uniform almost 70 years ago. Ettlinger is now 88 and living in New Jersey. He was born in Germany but 16)fled with his parents when Hitler came to power. Ettlinger was 17)drafted into the Army in 1944 and because he could speak German, 18)wound up in the Monuments Men. That’s how Ettlinger found himself hundreds of feet below ground in a salt mine in southern Germany, 19)sifting through 40,000 cases of artworks that the Nazis had stored there for safekeeping. Ettlinger: It became part of my job to actually take the case, and have it brought to the surface.

The Nazis 20)stashed art all across Europe.(soundbite of archived 21)newsreel) News Reporter: The castle at Neuschwanstein housed a great part of the art treasures stolen by the Nazis. Parkhurst: It took us a year to empty that castle. Forty-nine train-car loads; that’s a lot. All packed tightly.

Deputy Chief Charles Parkhurst said the Monuments Men did the best they could. Parkhurst: We were 22)charged with much more than we could 23)encompass in our minds, even. We had no trucks, no jeeps—nothing but our shoes. And no support of any kind from 24)officialdom.

To make the job even harder, Allied bombing had left Germany in a 25)shambles. Anne Olivier Bell: It was difficult because the telephones, they didn’t work. It would take you half a day to get through to Hamburg.

Anne Olivier Bell served in the British 26)counterpart to the Monuments Men. Bell is now 97 years old and lives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She went on to make a name for herself as the editor of Virginia Woolf’s注1 diaries.

27)Allied forces had to figure out which artworks and objects should go back to museums and which belonged in private collections. Under the 28)chaotic 29)circumstances, the Monuments Men focused on returning the most famous and valuable works. But critics say that 30)strategy 31)accounted for just a 32)fraction of what the Nazis and their 33)collaborators had plundered. Marc Masurovsky: Well, let’s put it this way: It leaves out 90% of what was stolen. I mean, that’s part of the story. It’s unfortunate.

乔治·斯托特是现实中的文物保护者和博物馆馆长,他协助建立了古迹卫士队,他也是乔治·克鲁尼在电影中所饰演的角色的原型。

(电影《盟军夺宝队》片段)乔治·克鲁尼:(饰演弗兰克·斯托克斯中尉)你可以消灭一整代人,你可以烧光他们的家,他们还是会重建家园。但如果你摧毁他们的成就和历史,他们就会如同从未存在过一样。

就其本身而言,这部分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历史。纳粹以空前绝后的规模盗窃艺术品,他们掠夺欧洲各地的博物馆和教堂,从犹太收藏家手中搜刮藏品。为对应这种情况,美国在军队里成立了“古迹、美术及档案部队”,这支队伍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古迹卫士”。查尔斯·帕克赫斯特是这支队伍的副队长。他于2008年去世,然而他在去世前一年曾在纪录片《欧罗巴的梦魇》出现。

(电影《欧罗巴的梦魇》片段)查尔斯·帕克赫斯特:有很多德国艺术品在战时被藏在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我们的职责就是搜寻和保存这些艺术品。

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发现了艺术品,比如山洞、银行金库、偏远的城堡,甚至盐矿。

哈里·埃特林格:你们可以……由此了解到我们在矿井中曾经发现的一些物品。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些箱子。

哈里·埃特林格给我看他在将近七十年前穿着军服的照片。他现年88岁,住在(美国)新泽西州。哈里·埃特林格出生于德国,他和父母在希特勒上台时逃离家园。1944年,哈里·埃特林格应征入伍,由于他能说德语,于是被分派到了古迹卫士队。就这样,哈里·埃特林格有机会在德国南部地下几百英尺的盐矿里,对纳粹曾经存放在那里的4万件艺术品进行筛选。

哈里·埃特林格: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其实是搬箱子,把它带到地面上。

Marc Masurovsky is a historian and

founder of the Holocaust注2 Art Restitution Project. After the war, he says mountains of stolen and misplaced 34)property were piling up at Allied collecting points across Europe. And Masurovsky says the Monuments Men simply lacked the resources to settle 35)disputes about who owned what.

Masurovsky: They had a task, which was to clean up this mess. But also the other task that really needs to be remembered is that they were there to 36)rehabilitate. In other words, to help the Germans put themselves back together culturally. So they went out of their way to help reopen museums; they organized exhibits.

To do that, the Monuments Men had to work quickly and rely on local experts. And in some cases, they made mistakes. Still, admirers of the Monuments Men say those mistakes should not 37)tarnish the rest of what they 38)accomplished. Reallife Monuments Man Harry Ettlinger says the U.S. effort to return major works of art to their rightful owners 39)went a long way toward earning the trust of the German people.

Ettlinger: I’ve always said that what we did was very unusual, something that the average Americans ought to be very proud of—that instead of stealing things, we returned it, which is something that had never been done before.

And Ettlinger is happy to see Hollywood taking notice.

纳粹藏匿了欧洲各地的艺术品。(新闻存档片段)

新闻记者:位于新天鹅堡的这座城堡,保存有纳粹盗窃的很大一部分艺术珍品。

帕克赫斯特: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清理这座城堡。装了四十九节火车厢,相当多,全都包装得严严实实的。

副队长查尔斯·帕克赫斯特说,古迹卫士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

帕克赫斯特:我们肩负的任务远远超过了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即便从思想层面而言也是如此。我们没有卡车,没有吉普车——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鞋子。我们也得不到来自官方的任何支持。

雪上加霜的是,盟军的轰炸使德国成了一片废墟。安妮·奥利维尔·贝尔:困难在于电话无法使用。要和汉堡取得联系,可能得花上半天时间。

安妮·奥利维尔·贝尔曾服务于英国类似古迹卫士队的文物保护单位。她现年97岁,住在英格兰南部。她后来以编辑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日记而闻名。

盟军必须弄清楚哪些艺术品和物品应该归还博物馆,哪些又属于私人收藏。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古迹卫士们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归还最著名和最有价值的艺术品上。但批评者称,这一策略只成功应用到很小一部分被纳粹及其合作者掠夺的艺术品上。

马克·马苏洛夫斯基:我们这样说吧,有90%被盗窃的艺术品被漏掉了。我的意思是,这也是故事的一部分,非常不幸。

马克·马苏洛夫斯基是一名历史学家,也是“大屠杀艺术追索计划”的创始人。他说,战争结束后,大量被盗窃及转移的财产被堆放在盟军在欧洲各地的收集点,古迹卫士们真的缺乏资源来解决哪件物品属于谁的纠纷。

马苏洛夫斯基:他们有一个任务,就是清理这堆毫无头绪的物品。不过他们还有一个需要铭记的任务,就是在当地修复。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要帮助德国人恢复他们自己原来的文化。于是他们费了很大劲帮助博物馆重新开放,并组织展览。

要做到这一点,古迹卫士们必须迅速开展工作,并且依靠当地的专家(的帮忙)。在一些情况下,他们也会犯错。古迹卫士的崇拜者们说,尽管如此,这些错误仍然不应玷污他们的成就。现实中的古迹卫士哈里·埃特林格说,美国把重要艺术品物归原主的努力,对于赢得德国人民的信任起到了重要作用。

埃特林格:我总是说,我们所做的事非同寻常,美国人应该为此感到非常自豪——我们并不是偷窃,而是物归原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埃特林格很高兴好莱坞注意到了这段历史。

注1: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代表作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罗盛教的故事 篇4

因为文化程度低,他读书十分用功,在劳动建设中也进取带头进行劳动。第二年,他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共青团,毕业后分配在文书训练班。完成训练班学习后,他担任四十七军所属下的师侦察连文书一职。之后参加了湘西的剿匪斗争,在司令部侦察队进行剿匪斗争。

抗美援朝中他前往朝鲜参加了战斗,在战斗中出任侦察队文书职位。

智能生活背后的真实 篇5

无论市面上的健康手环外观、质感、价格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但功能都大同小异。例如监测卡路里消耗、监测睡眠质量、简单的运动跟踪功能。我们在与手环匹配的手机APP中能看到,手环为我们提供一组组详细的健康数据与列表,但是这些数据从根本上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起居与生活计划,利用手环来帮助用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确不太可能。何况,由于产品不与算法的不成熟,手环提供的数据精准度有待考量。

手环原理解析

我们熟知的智能手环品牌,最核心功能就是健康追踪器,它能监测佩戴者每日行走步数、里程、卡路里消耗以及睡眠质量等数据,从而利用手机APP来为用户提供合理的运动量以及睡眠建议,帮助用户更好的管理自身健康。从上述功能来看,计步器便是手环的核心卖点,而计步的原理是基于三轴重力加速度感应器,通过算法将其输出的值换算成活动量,基本原理就是计算克服重力和惯性做功的量。这个计算是需要带入使用者的体重参与计算,因此我们在使用手环APP之前是需要录入自己的体重与身高,才能获得活动量值。另外,手环的特殊性是佩戴在手腕上,因此算法就与预设佩戴在人体重心处会有出入,厂商还需要利用特殊算法来进行修正。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智能手环会通过内置的传感器记录用户每日行走步数和目标达成率,并且记录一段时间内(周、月、季、年)的运动趋势,帮助用户了解、分析生活习惯(如图1)。不过,从笔者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智能手环在计步的准确性方面普遍存在不够精确,并且要求佩戴者行走或是运动时需要保存手臂的摆动,如果你的手保持静止,计步器便会失效。

Tips

当然了,三轴重力加速度感应器只是手环核心硬件,它也需要闪存芯片、蓝牙通讯模块、震动马达、指示灯或显示屏幕、NFC芯片以及电池才能组成完整的智能手环(如图2)。

燃烧的卡路里?

手环将卡路里消耗作为判断是否健康的一项指标,这也无可厚非,如何将摄入的热量释放掉是快速减肥的手段,而运行无疑是燃烧卡路里最好的方式。那么智能手环监测我们一天卡路里的消耗数据是如何得来的?这个答案其实不难回答,目前的智能手环都是通过计算佩戴者步数再通过特定的算法得来的卡路里消耗量,这里面可能包括你正常走路、慢跑、快跑等各项运动的步数,但是它很难判断各项运动所占的比例和强度。笔者每日都会习惯慢跑上5公里,但是智能手环依然是默认笔者只是普通的步行,这样一来系统记录的卡路里消耗与跑步所产生的热量消耗就有着巨大的误差(如图3),卡路里消耗监测便是一项不太靠谱的功能。

现阶段还有不少智能手环将饮食监控纳入功能表中,用户通过扫描食物二维码或者录入食物名,系统就会计算食物所包含的热量。这比卡路里消耗计算显得更不靠谱!我们的一日三餐几乎无法依靠手动输入来获得摄入食物所包含的热量,但凡使用过此项功能的用户都会认为,在现阶段这样的功能存在的意义就是娱乐大众。

手动操作睡眠模式

智能手环另一大功能是监测你的睡眠质量,这里面包含入睡时间、浅度睡眠时间、醒来次数和深度睡眠时间。众多智能手环都能通过每天的监测形成一个长效机制,绘制出长期睡眠质量的趋势,帮助你了解睡眠状况并作出改善。

不过,目前的智能手环在检测睡眠质量时所体现的“智能”让人不敢恭维,几乎所有的智能手环在记录睡眠时都需要用户按下手环上功能按钮,切换到睡眠模式,或是通过在手机APP上操作(如图4),记录你的入睡时间,等你醒来的时候你需要重复切换操作表示睡眠结束。看上去的简单操作,其实有着严重的问题!用户如何来保持一个持续性?特别是睡意来时,谁还会记得将手环模式调整为睡眠呢?即使你调成了睡眠状态,却发现很难立马进入睡眠状态。假如笔者将手环调制睡眠模式后无法入睡,或是早晨醒来后忘记切换模式,手环所得到的睡眠数据就是毫无意义的垃圾数据。

这并不是手环记录睡眠的唯一问题,在深度睡眠还是浅度睡眠的判断上,几乎所有的手环都是根据佩戴者睡眠的动态来判断,这与医学上判断深度睡眠与浅度睡眠有着明显区别(如图5)。这也是智能手环不智能的一点,除开深浅睡眠判断,智能手环睡眠监测至少需要做到自动识别睡眠状态,不再需要手动操作来切换。在现阶段的智能手环产品中,bong手环宣称能自动识别睡眠状态(如图6),笔者已经通过官方网站预订,CPCFAN评测室会针对这款识别睡眠状态的产品进行评测,重点关注这款产品的可靠性。

尽管可穿戴设备在未来会成为用户的关注点,但它只是出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用户的实际意义并不大。简单记录使用者一天走了多少步、吃了什么、睡了几个小时,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这便是手环在产品性能上的不足,毕竟这是每一个新兴产业在最初阶段必走的道路,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或许,经过两三年的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包括智能手环在内的可穿戴式设备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智能生活。

大数据背后的真实与谎言 篇6

大数据的惊艳和广泛流传,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先生当记首功。随着《大数据时代》攀上各大书店畅销书榜,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Target百货公司更是推波逐澜,根据用户的购物记录判断出一女孩怀孕,让大数据名声大噪。从此,全球进入大数据时代。

理论是基础,案例是支撑。大数据从诞生之日,就被反复激荡、发酵、放大,最后戴上“数据财富”的帽子。自此,大数据也就有了全新的语义——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的浪潮

面对全新的致富手段,饱受金融危机之苦、深受转型之累的中国企业,仿佛看到上帝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企业界、理论界,搭边的、不相关的,无不想挤上大数据这辆豪华大巴,谋划在这价值堪比石油和黄金的“数据财富时代”谋得一席之地。甚至连高校也坐不住了,纷纷参与这股热潮,开设大数据课程,设立大数据专业,快得不亦乐乎。

大数据强势来袭,数据资源在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的新进程。大数据如日中天,每个人都在铺设通住大数据的成功之路!我本人对数据也是相当乐观,可是对多人的努力结果,却相当悲观!原因是我们有宏大的理想,却缺少到那里的路径。沸腾事业的事业梦想背后,缺乏的是冷静的分析,面对大数据洪流,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一分理性!

大数据风生水起, 主流的观点是大数据开启数据决策时代。这个观点,在我个人来看,不仅缺乏逻辑,而且也不符事实,只是个基本面的判断。数据本来就不是什么新东西,从猴子变成人,数据就诞生了。用数据展示社会,一直就是我们这个被称作“人”的高级动物的习惯。只不过以前是以纸张、胶片和其他媒介存于图书馆罢了。近年科技高度发达,网络的普及,记录方式进行数字化演变,存放地点变成硬盘与网络空间。数据发生了量的变化,本质并没见变出什么新花样!

数据决策,更不是什么创新,而是人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即使前面加一个修饰词“大”!数据决策一直就存在一大一小两种模式。商业,要求快速反应,追求成本控制,必须凭有限的数据做出决定,善用小数据模型。做科技等基础研究,需要尽可能多的样本,以便无限接近事物的本质。

所谓的新鲜事物——大数据,早已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信等行业存在。而且年代似乎还有点久远,甚至可以说是早已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只是未普遍进入公众视野。如今网络及各种手持设备,让我们生活变成数字化世界,加之电商一日千里,客户日常行为累积成数据,数据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甚至是零成本,大数据才得以全面进入商业领域。商业的习惯是带着高音喇叭大声吆喝,于是乎,大数据被公众所熟知。

大数据被贴上革命的标签,支撑点是大数据将改变我们思考世界的方式。我个人研究总结起来大抵有三点:其一,看事物从局部转向全部;其二,由因果关系到相互关系;其三,看似无序和不关联的数据之间找到某种关联。

大数据决策的核心是试图了解世界运行方式背后的深层原因,挖掘这些形态各异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所从,人一经发现真理,便开始向全世界宣称:大数据创造了前人之未做、前人所不能的机会。

标签很亮,口号很响,但理由苍白无力!

大数据的运用

收集与分析数据本来就不是什么新技术。从混乱中找到相关性,我们老祖宗一直在干这个事,而且干得不错。翻一下历史,祖先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医等无不闪烁这样的智慧光茫。从古代走到现实,引以为傲的大数据提高了民主政府的透明度,提高了公共决策的能力与成效,洛杉矶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是大数据运用的一个典范。可见所谓的思维革命存在已久,只不过逐渐变得更广泛而已。

我们把眼光收回一点,回归到企业的实践。营销者,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对大数据的态度其实都很现实,要么赚钱,要么降低成本。大数据在营销领域的运用,大抵可以总结成一句标准的话: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洞察和预测消费者的偏好,并据此为他们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及时地向他们传递准确的信息,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用更低的成本,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

新鲜吗?似曾相识的陈词滥调。用营销人听得懂的话表示,这不就是市场部的岗位职能!

营销的根本原则,就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发言。只不过在不算遥远的过去,数据的收集叫做市场调研,方法是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入户访问等。现在打开电脑,点开网站,从后台就可以轻易地获得未经粉饰过的累积用户网络行为数据。

当鲜活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找到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不管是大数据,还是已OUT了的人工采集数据,分析方法还是离不开老一套:一是统计,二是消费者行为分析。大数据并没革营销人的命,只不过提供更多、更真实、更鲜活的数据而已!至于那个声名在外的案例,不就是一个连带销售,真有标杆意义吗?其实这样的案例满地都有,有点营销常识的人信手拈来,一点不比它逊色,如尿不湿旁陈列啤酒,差别是一个在电脑旁,一个在现场,其他别无二致。

“大数据”这个词现在非常火,在各行业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大数据并不是完全颠覆了游戏规则,其实只是数据管理工具的完善,对数据管理和数据数量的延伸和扩展。所谓大数据时代,改变的有且只有两点:第一,数据来源;第二,数据数量。然后如何从数据中挖出有用的信息,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运用,用的还是传统方法。

把大数据视为一场革命,则言过其实。希望大数据来改变世界,改变商业游戏规则,本身是对大数据的扭曲与夸大,是作为概念被媒体和从业者爆炒的结果,其实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大数据时代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普及,使生活变成了数字世界,我们被大数据包围,这一点是谁也不能否定的。我并不反对大数据这个说法,但一些人只是爆炒概念,扭曲事实,功能浮感不感冒,码几个字大家看清大数据那一张真实的脸。

作为一名营销者,我一直强调,数据质量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近年来我专注于企业数字化战略研究,感知世界的变化,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预计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是今天的44倍。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生活与自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挑战。要从海量信息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指导企业的实践,制定精确的行动纲领,却是难上加难?

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规模大,来源多种多样,有结构化的,有非结构化的,有原始的,也有二手的。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数量庞大的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将是一个浩大工程,可以说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亟待解决。

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第二条法则是快。网络时代,速度第一!网络世界一切来得快,去得也易。时间就是你最大的敌人,如果你不能快速冲上潮头,就会被下一组浪花压入海底,再也见不到下一刻的阳光。数据值钱的地方主要在于时效,整合企业数据,精确快速实时行动,是致胜的不二法则。知易行难,对很多人来说,差不多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我们对大数据满腔热情,甚至理想丰满,事实上我们讲起来天下无敌,真做起来无能为力。多数人虽然嘴上高调,面对大量数据却束手无策。然而有人却成竹在胸,从数据中得到的好处不少。谁?我们的美国前辈!

大数据其实是个舶来品,有纯正的美国血统。大数据的商业化运用,我们与美国人差了几个层次。地球人都知道,近年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企业界哀鸿一片,失业率据高不下,但有一个行当依然十分热门,从业者入门级薪水是十万级,甚至高达数十万,那就是大数据分析。大数据也是美国高校的热门专业,只不过人家从来就思想满天飞。

美国前辈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数据本身并没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风光的大数据背后是一半传统数学法与统计方法。从这一点上看,大数据其实是细活、苦活、累活。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编辑邮箱:housy0116@126.com)

【罗盛教背后的真实故事】推荐阅读:

上一篇:某海外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探析论文下一篇:盈亏问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