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罪恶有感(精选8篇)
阳光下的罪恶有感 篇1
看阳光下的罪恶有感
阳光下的罪恶作为一部刑侦片不失为一部难得、精彩、精致、让人欲罢不能的影片。这部影片,是英国1982年制造,导演盖伊•汉弥尔顿。影片本名《Evil Under the Sun》,取材于艾嘉沙克莉丝蒂的作品,故事套路与“尼罗河惨案”很相似,也是一对新婚夫妻,性感迷人,年纪轻轻,却为了侵占他人财物,不惜将一个“遭人恨”的大明星杀害,令旅馆上下每个人都受到怀疑。而这对贼夫妻精心策划的阴谋,最终在大胖子警探“波洛”超人智慧、火眼金睛的调查分析中败露。
因为这部电影的时间有点久所以一开始看这部片的时候不怎么感兴趣,觉得有些许乏闷,但经典果然是经典,在慢慢融入剧情后,通过案件重演,把我们带回到案件本身,跟着波罗探长,体会其严密逻辑的推理、审案乐趣,然而与“尼罗河惨案”不同的是,《阳光下的罪恶》只是一起凶杀案,而风光无限的异国风景,加上赏心悦目的美女酷男,让本片看起来优美异常。而案情的真相大白,却令观众回味无穷。
剧情讲述大侦探说波洛解决“尼罗河惨案”之后,来到莱瑟库姆湾旁的小岛上度假。小岛以海滨浴场和美丽的海岛风情著称,因此也算是个度假胜地,每年的6月到9月,到小岛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而今年也是。游客们都住在岛上唯一的旅馆——快乐罗杰旅馆中,每天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律过着舒坦的度假生活,时而去海边游泳,时而做在海滩的躺椅上闲谈或看书,日子可以说是平静。但是就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涌正在不停地翻滚。
暗涌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叫阿伦娜•马歇尔的女人,她的美艳外表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更是令许多在场的男士为之倾倒,可是阿伦娜已经名花有主了,她是马歇尔上尉的妻子。阿伦娜是一个水性扬花的女人,到了岛上之后,很快就勾搭上了年轻英俊的有妇之夫——帕特里克•雷恩福德,两人的关系暧昧,在大庭广众之下卿卿我我,这就免不了旁人的纷纷议论。在大家看来,阿伦娜是个十恶不赦的荡妇,而帕特里克则是可怜的被欲望俘虏的小伙子。这便是这些天以来游客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是惨剧发生的导火锁。
就在一个雨过天晴、万里无云的日子里,阿伦娜被人掐死在海滩上。于是波洛就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搜集到了许多线索和证据,但是同时也有一个恰似无法逾越的障碍——住在旅馆的每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这一来就把警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外来人身上,而波洛却觉得事有蹊跷。从杀人动机来看,马歇尔上尉和雷恩福德夫人比较容易杀人。因为阿伦娜生性放荡,在外面也不少偷汉子,对此马歇尔上尉“应该”十分厌恶阿伦娜;而雷恩福德夫人对自己丈夫和阿伦娜私混也“应该”表示愤恨。但是不在场证明却把他们包裹 在一层安全膜下,波洛也很伤脑筋。
证据和线索像一块块拼图被波洛放入他们的位置里,而波洛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不在场证明的谜阵,但是当他惊奇地发现真相之后,原来一切并没有大家想地那么简单。杀死阿伦娜的凶手竟然是雷德芬夫妇,雷德芬故意和阿伦娜暧昧,再和其夫人的假装每晚大声吵架以示感情不和,某一天雷德芬骗阿伦娜到一个海滩的洞里杀死;其夫人阿伦娜则和一个小女孩去海边游泳,事先在身上抹了黑色的油(因为阿伦娜,夫人皮肤白),又把小女孩的表调快,作为时间证人,再离开跑到凶案海边躺下装成阿伦娜在晒太阳;雷德芬再带了一个老妇女出海,“恰巧”来到凶案海边,雷德芬冲上去发现“尸体”,让老妇女去报警找人,自己保护案发现场;等人走后,地上的妻子立刻起身返回旅馆,洗掉黑油,途中扔掉黑油瓶(被巡海员捡到,后来的证据),再赶上下午打网球;雷德芬重新布置案发现场,放上真的阿伦娜尸体。最后,确凿的证据就是那个钻石,是在雷德芬的烟斗里发现的,波洛说:很奇怪,你的烟斗从来不点燃!
侦探片最讲究的是叙事结构,即营造悬念,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阳光下的罪恶》和《尼罗河上的惨案》叙事策略基本是一样的。影片上半部交代人物关系,主要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暗示出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杀人动机。然后以凶杀案为转折点进入下半部,由波罗探长逐一和当事人交谈,回放案发时每个人的情景,最终由波罗探长理出头绪,找出凶手,影片就是这样的叙事结构。
铺垫和暗示是影片的开始较为重要的部分。其实这是很难的,影片要做到既不能说的太明白,又要多少透露出一点信息,总之是遮遮掩掩。本片的开始并没有处理好,编导在有限的篇幅画面里给出的有效信息比较凌乱,很难令人信服,甚至有被割裂的感觉。其实好的影片其开始和结尾必须要有一种豁然开朗、自然天成的流畅,很遗憾这部电影没有做到。
上岛之后,在独立的、也算封闭的旅馆里住进了各种角色,他们的共同点是与后来被害的女主角都有利害关系。影片中规中矩地一一进行了交代,并对两个凶手的布局作了看似无意的展示。影片旨在讲述清楚一个好看的侦探故事,所以没有什么更好地审美要求。
众多的演员里最可看的是波罗探长的表演,他自嘲、绅士、幽默、大腹便便等都是那么的喜剧。
闪回叙事是本片最大的叙述策略,通过案件重演,把观众带回到案件本身,跟着波罗探长,体会其严密逻辑的推理、审案乐趣,这也许就是本片最大的魅力。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阳光下的罪恶》肯定不是克里斯蒂最优秀,侦探色彩最浓的作品,但处处充满了女性心理的深刻剖析,或许作者不喜欢直截了当言明其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女性是永远的弱者这一主题,而非要披着侦探小说的外衣来做番遮掩。这就使得整个故事几乎是一味的女性唱主角,虽说最后谜底揭晓,凶手是雷德芬,然而他那个披着人皮的魔鬼妻子克里斯蒂娜冷血、凶残程度绝不逊于其夫,而一切都发生在阳光明媚,一派温馨祥和的“走私者之岛”上,让人背脊阵阵发冷。
即便如此,克里斯蒂夫人描述女性犯罪时笔触往往是温和的,甚至很多罪犯都被赋予了似乎值得令人同情的理由。
克里斯蒂的其他作品中,看似错综复杂、毫无头绪的案情被她经大侦探波洛之手安排得井然有序,头头是道。典型的如《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最初大概没有一个人能猜测到最终结局竟是如此。
阳光下的罪恶有感 篇2
1 注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助推器
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人的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存在,它是静止的、不可更改的;自为的存在不是其所是,是人在与世界接触时的产物。自为的存在是人的存在的意识内容,人通过意识对自在主动地改造实践,来实现自己新的可能性。那么,我怎样改变我自身呢?“他人”就成了不可缺少的中介。“通过他人的显现本身,我才能象对一个对象做判断那样对我本身做判断。”[6]298这样,他人的世界与我的世界混杂在一起,“他人成为我这里把世界窃去的存在者,使以我为中心的世界分裂”。[7]106我与他人是通过什么来发生作用的呢?这就涉及到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注视。“在别人的注视下,我变成了自在的存在,我成为世界上我之外的我的存在;成了非我之我。我接受了他人赋予我的存在,我被物化了。这样在别人的注视下,我就感到痛苦、混乱与不安。”[7]106
2 注视下的罪恶历程
在别人的注视下,我自身感到了莫大的威胁,我害怕成为别人眼中的我,于是出现焦虑、痛苦与不安。这个阶段是注视下自为的我发生变化的第一个阶段;在我逐渐意识到他人妄想接受他人眼中的自我,将我变成自在的我时,我开始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他人建立平等关系,让他人认可行动中的我,这就是注视下自为的我发生变化的第二个阶段。哲学上称为注视他人的注视。“注视他人的注视就是把他自己本身置于他自己的自由中并且基于自己的自由力图与别人的自由对立。”[6]490在第三个阶段,我意识到我与他人的关系始终处于冲突中,我开始变得愤怒,并力图摆脱他人的支配,反过来力图控制他人;当我发现所有的努力都失败时,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冲突和矛盾,永远不可能调解,于是我将注意力转向自我,通过超越自我来改变自为的我。
2.1 焦虑、痛苦与不安
在他人的注视下,我对我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我的丑陋与卑劣在他人面前暴露,于是我感到焦虑、痛苦,害怕他人认定我是他们所见到的样子。在这个阶段,虽然我感到痛苦但也无能为力。
在小说中,主人公乔的童年时期就是在狂热的清教徒——海因斯的注视下度过的。他刚出生就因为身上可能存在的黑人血液,而被海因斯仍在孤儿院门口。随后,他在海因斯的监视下度过了五年。刚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孩子只是意识到他和海因斯之间“存在着某种不用言说的关系。他知道,只要他一出现在活动场地,这人就会坐在锅炉房门口的椅子里注视他。”[8]92年纪幼小的他无法做出任何选择,只能接受,任由海因斯唆使其他孩子叫他黑鬼。尽管他不明白黑鬼有什么具体含义,但他隐隐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同时不安感也在心里产生,使他觉得海因斯对他抱有某种恨意;乔与女人的最初接触也是在孤儿院。除了待他如妈妈般友善的爱丽丝外,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营养师了。刚开始他只是觉得营养师很漂亮,有着粉红嫩白的面庞,泡酥酥的发卷总是让他想起糖果。但是这种美好的印象在他偷吃牙膏被现场抓住后就消失了。气急败坏的营养师一把将他拽出衣柜,成人的复杂思维认定这个小孩躲在衣柜里是为了监视他和医生偷情。在小孩的目光下,她恼羞成怒,破口大骂:“你这个小黑杂种!”[8]81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惶恐不安,总觉得孩子用深沉的目光盯着她,好让她多受折磨。可怜的小孩在营养师的注视下,心里也有一丝不安,他不知道营养师为什么这么愤怒,单纯的以为是因为偷吃牙膏的事要接受惩罚;另外一个在乔童年时期出现,后来影响到他人生的是麦克伊琴。在他去孤儿院领养乔的时候,乔虽然不敢正视他的目光,“可是他感觉到那人在观察他,正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冷漠但并非有意严峻。”[8]95甚至在麦克伊琴有想法改掉它的名字而未说出口之前,他都感觉到养父的冷酷无情,心里隐隐觉得他随后的人生将受到这个人的控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乔人生最初阶段与他人的关系都是在注视下产生的。外祖父海因斯的监视让他明白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身份;营养师与他之间产生的注视与反注视,让他被排挤出孤儿院,从此处于养父冷酷无情的控制中;养父充满冷酷和疑惑的目光更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小小的心灵便萌发了反抗的念头。在他人的目光中,他对自己的概念是——一个无父无母的黑杂种,他的人生悲剧随他人眼中的这个“自在的我”而开启。
在随后的十年里,乔在养父的监视下生活。虽然养父待他冷酷无情,但他的生活也算得上衣食无忧。可是黑人身份的阴影始终困扰着他。慢慢懂事的他明白了黑人身份的低贱,也变得痛苦不堪,陷入不想让别人知道又急于捅破自己身份的矛盾中。甚至在后来离开养父家漂泊的日子里,他也一直追寻着自己的身份。随着年龄的慢慢增大,他的黑人身份(他人眼中的自在的我)已经将他推上绝望的边缘。他试图接受这个事实,因此在黑白身份之间不停徘徊。这便是他人注视下,自为的我发生变化的第一个阶段。
2.2 注视与反注视——自由与自由的对立
自为的我逐渐意识到他人通过注视妄想让我屈服,并处于他人控制之中,于是采取行动,试图与他人建立平等关系。
2.2.1 爱——渴望
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产生后,自为的我在最初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与他人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乔刚刚进入养父家时,也曾抱有美好的愿望。在养母低头用热水为他洗脚的那一刹那,他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可不幸的是,慢慢地他发现这个家没有一点人情味:养父一味用严苛的清教主义教条来束缚他的思想和行为;养母的温情善意也逐渐变得诡异,让他产生了不安感。他对亲情的渴望最终消失殆尽;进入少年时期,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博比,于是萌发了对爱情的渴望。他夜里偷偷跑出去跟她约会,用从养母那里偷来的钱给她买礼物。他一直简单的以为他们之间的爱情纯洁而甜蜜。可不想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想不花钱就玩女人的穷乡巴佬。在别人的目光和言语中,他察觉到博比是一个暗娼。他心中对爱情的一切美好向往被摔得粉碎。在对亲情和爱情的希望都破灭后,乔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变得不再相信他人,孤寂冷漠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用哲学的观念来解释,这个时期自为的我开始向反注视阶段转变。
2.2.2 冷漠
由于我努力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的尝试不能得到别人意识的同化,就必将使我转向别人并去注视他。我努力建立自己的自由力图与别人的自由对立。“我把我的主观性建立在别人的主观性的崩溃之上。我们正是把这种态度称为对他人的冷漠。”[6]491
1)对亲情的冷漠。当乔发现他的生活处于养父的监视和控制之下后,他逐步采取反抗行动。在反抗养父对他的思想控制过程中,他拒绝背诵清教教义。为了表示不满将教义扔在马厩地面。任凭养父怎样鞭打他,他都未曾屈服;在养父对他的行为管教中,他也处处以反抗还击。他偷偷卖了养父送给他的小母牛,用卖来的钱跑出去和女招待鬼混。刚开始他还试图用谎言隐瞒,但过后在他们彼此对对方的注视中,乔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愤怒,说出了实情并想出手揍养父。就这样,乔通过反注视建立了自己的主动权。从此他感到无比的轻松,再也不用为他的行为做任何掩饰了。他无视养父对他新衣服的偷偷翻看,无视他夜里对他的监视,更加肆无忌惮地出去鬼混,并希望养父去跟踪他。“但愿他会跟在我们身后,会来设法阻止我。”[8]115这样他就可以完全摆脱养父的控制了。
对于养母,他从刚进入家门起就对她处于防范之中。虽然她不像养父那样直接控制他,但他时时能感觉到她的目光。那种目光充满着温情,他害怕自己无力反抗,最终失去自主权,因此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反注视。乔心里清楚,从他被收养的那一刻起,“她一直千方百计待他和善。”[8]110乔故意不领情,冷漠地对待他的和善。当他为他洗脚时,让他根本不打算帮他,冷漠地注视着她的头顶;她靠在门边注视着丈夫对养子的鞭打,想插手却又插不上手。乔却装作视而不见;他一次有一次偷偷为他准备饭菜,可他偏不领情,甚至将饭菜倒在地上;她帮乔隐瞒偷钱的事情等等。乔对她的冷漠表明他心里清楚养母的爱,只是他不想失去自由,不想失去自主权,因此他选择了冷漠,甚至憎恨。“他憎恨它胜过憎恨男人的冷峻无情的公正。”[8]113
无论是对养父的反抗还是对养母的冷漠,乔的目的旨在建立自己的自由,避免为他人所征服。
2)对爱情的冷漠。乔对博比的情感始于一见钟情,当他知道博比是暗娼后,他觉得感情受到了欺骗,因此开始羞辱她。他同别人谈论这个女招待,甚至当着她的面称她为自己的婊子。他用反击行为来建立自己的自尊,装作根本没有在意过博比。同时他内心深处不再轻易相信爱情。他开始与其他女人淫乱,用极端的性乱来体现他对爱情的冷漠。后来他遇到的情人乔安娜也只是他肉体的伴侣。虽然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但他未曾付出过真心。他们之间的感情在乔安娜的安排与控制之下经历了三个阶段。乔因为偷吃东西与乔安娜相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彼此的注视下产生的。随后性格冷静而孤癖的乔安娜把乔当成了肉体上的伴侣。将压抑四十多年的情欲倾泻于乔身上,于是在第一个阶段她很少与乔交流。为乔提供住处和食物,仅仅是为了满足肉欲的需求。与此同时,不再轻易相信感情的乔也顺理成章地享受着这一切。在第一个阶段快要结束时,他意识到乔安娜对他的情感控制后,他变得愤怒,于是在第二个阶段,他对乔安娜的态度转为冷漠,选择了反注视。最终乔安娜也改变了策略,主动与他交流,谈起了自己的家史,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他们的关系才得以缓和。虽然乔安娜最终打算与他结婚,他不愿处于她的情感控制之中,为了自己的自由他选择了逃离。
3)对友情的回避。在乔的一生中,他从未拿谁当朋友。因为不想自己的自由受到他人的限制,他回避任何性质的友情。在刨木场干活时,他总带着一副傲慢而邪恶的神情,不同任何人讲话,更不接受工友递给他的食物。后与布朗成为搭档以后,他也很少讲话。尽管他们同住在乔安娜的小木屋里,他们彼此并不了解,乔只是利用布朗为他贩卖私酒。
2.3 憎恨——冲突产生
自为的我在自我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前两个阶段让他意识到以往努力的虚浮,而最简单最直接的战胜别人的方式莫过于置别人于死地。这个过程就是憎恨。当然,别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自由必然会奋力反抗,于是不可调和的冲突便产生了。
主人公乔在前两个阶段追求存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懒惰、撒谎、傲慢、冷漠及性淫乱的行为,都只是他人生后期暴力行为的初级阶段。前两个阶段对自我存在的追寻并没有让他获得成功:他仍然无法弄清楚自己的黑白身份;对亲情的向往已经幻灭;对爱情的追求也受到了欺骗。他比以往更加孤寂无助,于是他开始憎恨周围的人和事物,并企图置别人于死地,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主动权。
首先,他与养父母的关系彻底决裂,断绝了自己可能获得亲情的唯一希望。在与养父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中,虽然在后期乔获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可以无视养父的存在,但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养父的控制。养父跟踪他到舞会现场,并破口大骂他的情人和动手打他的事情成了他杀死养父的直接导火索。在养父的拳头还没来得及碰到他之前,他凶残地用椅子砸死了养父。他并没有为自己的暴行感到害怕或是懊悔,反而兴高采烈,“快活得像浮士德曾有过的时刻:把未来的忧虑彻底地置之度外了,终于获得自由,不拘荣辱,无法无天。”[8]138在回去拿钱准备逃跑的路途中,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快乐,大声喊道:“我终于这样了干了!终于这样干了!我对人说过我要这样干的!”[8]138他粗暴地推开了在楼梯口等待他和养父回家的养母,在养母充满惊慌的目光下拿走了她的钱,然后便急匆匆地离开了这个家。
也许他对这个家曾经抱有温暖的幻想,也有过对养父冷酷无情的憎恨。从他用椅子砸死养父,并和养母撕破诡异关系的那一刻起,他和这个家之间只剩下仇恨。仇恨让他实施了暴行,置亲情于死地,最终完全摆脱了亲情的束缚。
其次,在受到博比的感情欺骗后,乔没敢再轻易尝试过爱情。他与后来相处了很久的情人乔安娜的关系,只是肉体上的相互依赖。乔安娜借助乔来泄发压抑多年的情欲,而乔也因此可以享受免费的食宿。他们之间的关系本可以平静而长久地维持下去,但乔对自我存在的追寻让他无法平静地享受生活。在他们情感发展的第一、二阶段,他都感受到乔安娜对他情感与自由的控制,这让他痛苦不安,他时刻打算着离开。虽然在第二个阶段,乔的反注视与冷漠让他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他甚至可以在乔安娜的眼皮下与他人合住,并干贩卖私酒的行当了。悲剧也在此时埋下了隐患。在第三个阶段,乔安娜的一切控制乔的计谋,如风骚的游戏,怀孕等,都未能挽回乔对她的顺从。她最终拿出了杀手锏——要求乔与她结婚,去上黑人学校,从事黑人事务。而前提条件是,乔接受这一切必须承认自己的黑人身份,这是乔一直以来不愿承认的事实。他们之间的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都妄想置对方于死地来获得自由。乔安娜不甘心自己对乔情感控制的失败,乔憎恨乔安娜对他黑人身份的定义。于是乔用乔安娜准备了结双方性命的枪实施了第二次暴行。也自此将对爱情的向往置于死地。
乔不光完全摧毁了对亲情和爱情的追求,对自我存在追求的失败已经让他将心中的憎恨转向了整个社会。他渴望像一个普通白人一样过平静的生活,可身上不确定的黑人血液让他不得安宁。“他对自由的矛盾感觉使他不能简单地选择做一个黑人或是一个白人,而这种矛盾又强烈地体现在他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以及对环境做出的反应之中。”[9]46当步行穿过黑人区时,他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内心对黑人身份的恐惧让他逃跑,“眼里射出愤怒的目光”[8]76。直到进入白人区,他才冷静下来,充满羡慕地看着白人妇女玩牌的悠闲。当有黑人朝他走来时,他甚至无意识地掏出刀子。他这样做并非出于恐惧,而是出于对黑人身份的憎恨。在第一次实施暴行后出逃的十五年里,他挑逗白种人骂他是黑人,为了同白种人打架。同时她揍那些称他为白人的黑人,同黑人生活在一起却又回避白人。黑白不明的身份让他陷入竭斯底里的状态。第二次实施暴行出逃后,他冲进一所黑人教堂,大声咒骂上帝和乡亲们,抓起板凳砸阻挡他的人。他对整个世界充满了仇恨,于是出现了这些过激行为。他企图置所有人于死地。
将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置于死地,乔似乎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存在。实际上,憎恨本身就是一种失败。“他最初的谋划在事实上是消灭别的一些意识。但即使这谋划实现了,就是说,即使它能在现在的一刻消灭别人,他只能使别人已不存在了……这种消灭就意味着明确承认他人曾存在。”[6]530因此乔的过去的行为变得不可更改,他不可能从中解脱出来,反而陷入更深的绝望。
2.4 绝望—希望—超越
在注视下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乔的对自我存在的追寻最终未能获得成功。相反,他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全部摧毁。在最后逃跑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冲突与矛盾,永远不可能和解,于是他心里逐渐趋于平静,做好了接受黑人身份,承担罪责的准备。在一般人看来,他的人生已经陷入了绝望的境地,终究逃脱不了罪罚。事实上,服罪前的行为表明他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他像白人一样走进理发店修面理发,像白人一样擦净皮鞋,并买了新衬衣,领带和宽边草帽。装扮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他选择了周六人最多的日子出现在镇上。人们抓住他时他并没有反抗。甚至在人们像对待黑鬼那样对他实施私刑时他也没有反抗,平静安详地迎接着死亡。和先前的暴力行为相比,此时的他选择在死亡中超越自己,不再为身份奔波,平静地接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存在,是绝望中的最后一丝希望!
别人的目光也即别人对乔黑人身份的臆断带来的压力,使他的心理发生了由痛苦不安,努力追寻,奋力反抗到憎恨并实施暴力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冲突性是导致他暴力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使他由一个身世悲惨的孤儿沦落为杀人凶手,一生处于孤寂、仇恨与逃避罪罚的奔波中。乔的悲剧也足以警示世人:太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人生将迈向不复生还的深渊。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理念也告诉世人,人的本质就是你所选择的结果,本质不是命运,命运是你自己所造就的!
参考文献
[1]帕里尼.福克纳传[M].吴海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迈克尔·米尔格特.是小说而非轶事[C]//新论《八月之光》文选.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
[3]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生安锋.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分裂与模糊——试析《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S1):96-100.
[5]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宜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7]杜小真.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8]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M].蓝仁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谁来惩治阳光下的“罪恶” 篇3
人们记忆犹新,8年前湖北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写给朱镕基总理的信:“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从此引起国家“高端”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嗣后,两位有良知的作家写出了《中国农民调查》,反映中国农村的现状。“恶人治村”、“抗税始末”,令人毛骨悚然。“形象工程”、“弄虚作假”,压抑得百姓透不过气来。“天平是怎样倾斜的”,让人看到农民兄弟怎样被愚弄。“寻找出路”,揭示了“穷则思变”的真理。“天降大任”、“问路何方”,透出了为生存而斗争的希望之光。《哭泣的黑土地》所披露的事件,不过是滞后融化的“冰山一角”。因之,我们要质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一年辛苦为谁忙”?一位诗人写道:“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血液,必须偿还,否则,不会停止“沸腾”。“罪恶”是毒瘤,必须惩治和根除,否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就可能流为一句空话。
纵观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惠农”理念是历代政治家的宿愿,然而却始终未能跳出一个“怪圈”。“积累莫返之害”,这就是后人为之茫然的“黄宗羲定律”。《哭泣的黑土地》暴露的“横征暴敛”,“巧取豪夺”,“苛政猛于虎”,恰恰说明我们至今还没有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令人欣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多个“一号文件”,已经成为“富农政策”的符号。“以人为本”,体现了“情为民所系”、“执政为民”的思想;“促农增收”的“惠农政策”,充满着“求真务实”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庄严地向中国和世界宣告:要解决好前人不曾解决的“三农”问题,一定要破解“黄宗羲定律”。当温总理宣告“中国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时,亿万农民笑开颜,全国人民都为之高兴,赢得全世界各国的尊敬。这预示着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一轮的良性增长将如期而至。温总理还沉重地指出,“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破解“黄宗羲定律”难于蜀道。还有许多横亘在改革路上的“大山”要翻越:一是怎样把吃皇粮的冗员精简下来,这是多年不曾奏效的难题。二是怎样把“前腐后继”的“腐官”拉下马,“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是让农民享受人权,得到平等待遇,当家作主人。四是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五是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六是农业保险走出“绝境”。七是农村金融市场尚被独家垄断。八是补上“三农”遭遇的法律缺位。
《最阴暗的罪恶—读白夜行有感》 篇4
最阴暗的罪恶
—读《白夜行》有感『白夜行』を読んで
院系
外语系
专业
应用日语
姓名
陈飞飞
指导教师姓名
邱永新
指导教师职称
助教
——读《白夜行》有感
应用日语082班 陈飞飞
【摘要】:少年少女在《白夜行》中发生的故事,让读者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含义,更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情势。本文从故事梗概、主人公解析、社会反响三个方面来诠释了《白夜行》这本推理小说。
【关键词】:黑暗;唯一的太阳;沉默;追逐
最阴暗的罪恶
一、故事梗概
《白夜行》是关于有着悲惨命运的少年少女的故事。1991年男主人公铜原亮司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发现在经营当铺的母亲与店员松浦勇有染,察觉到母亲外遇的铜原亮司心事重重,偶遇到家庭贫困的雪穗。雪穗与母亲西本文代生活在一起,没有人性的母亲出卖雪穗的身体来换钱。善良的亮司逐渐与雪穗成为了朋友。某日雪穗与亮司一起回家,途中遇到了亮司的父亲,雪穗看到他后仿佛触电般转身跑开。连续几日雪穗再没有出现,亮司去找雪穗,雪穗却故意躲开而且表示不愿意再与他来往。原来亮司的父亲就是那个一直侵犯雪穗的男人,直到亮司跟踪雪穗到烂尾楼里才明白了一切。少男为了保护自己的恋人,把自己的父亲杀死了,而少女为了不让事情败露,把知道真相的自己的母亲也杀死了,并把罪行推加到自己母亲的身上,随后带着亮司为她剪的纸太阳,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城市„„虽然分离,即使见面也要假装不认识,但是亮司和雪穗七年来一直都思念着对方。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少女的母亲由于家庭窘迫,为了钱逼着自己的女儿牺牲肉体,被人拍裸体照,而拍照的恰好就是少男的父亲,结果被少男正好看见,于是就发生了这起惨剧„„
法律对案子的追查期为15年。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少女和少男约定,在今后的15年内,彼此要象陌生人一样生活,只有这样,别人才不会怀疑。如果不这样做,别人就会想为什么被害人的儿子会和行凶者的女儿这么要好?那有人可能就会把这个因素关联到这场惨剧中,事情就有可能会败露。没有了完整家庭的少男和少女,各自生活了7年,渡过了平静的7年之后,突然,少男发现7年前的案子还是有人在查,而且已经开始怀疑到自己和少女身上了„„
没有家庭温暖的少男和少女,为了不让自己的罪行被发现,背叛,胁迫,用尽各种手段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一除掉。但双手粘满罪恶的他们,其实只是想能在太阳底下手牵着手,散步罢了。
二、写作背景与心态
《白夜行》这样一部时空跨度大的作品,案件及其所牵涉到的其它案件,全部从其他参与者或者旁观者的角度来描述,对男女主人公的了解和认识几乎全部从每个相关人员的故事中获得。《白夜行》时空跨度大,刚好与八九十年代日本的经济滑坡形成呼应。战后的日本是带着战败的创伤和阴影开始发展的,正如小说中的主人公小时候的形象。85年前的日本身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经济到达繁荣巅峰。然而物极必反,随后的20年,日本开始了衰退,经济泡沫严重,民生维艰,而讽刺的是,在这个时期的日本奢侈品却卖得比任何地区都好。小说中刻画的铜原弥生子,就是那个时代某些迷恋物质、不负责任的女性典型,铜原雪穗刻意习得的优雅与高贵,也有一种畸形的虚荣心。铜原高中时期做起给拉皮条的生意,也反映了当时许多日本中产家庭已婚妇女心灵空虚的状态。铜原从此时起开始介入计算机领域,靠盗版游戏发家,到后来参与的一系列“盗窃”的手段,侧面反映了计算机时代的逐步到来,以及银行电子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时代的发展紧紧地牵引着人物的命运,警官笹垣也在书中感叹自己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假如十九年前就有那么先进的技术,案件也不至于拖到如今。从某种角度来说,《白夜行》完全可归于社会小说的范畴。它在提醒读者思考:一味追求高速发展到了丧失理智的程度,一定会有悲剧发生。纵向来看整个小说刻意保留了明确的时代感,甚至用当时一些知名的新闻报道来暗示时代背景,包括日本的教育体系,也从主人公从小学到大学经历的描绘中展现出来。横向来看,小说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堪称八九十年代日本浮世绘,最开始进入小说的是底层民众,如当铺老板、面店女工,还特别描绘了当时因为日用品涨价出现的超市哄抢局面。小说中段开始出现中产阶级,茶道老师唐泽礼子、世家子弟筱冢一成、私人侦探今枝直巳、普通公司中层高宫诚等人就是这个阶层的代表;到了后半部分,随着唐泽雪穗的生活逐渐变化,她嫁给了世家子弟筱冢康晴,自己也开了服装店,小说中又出现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场景。
东野圭吾曾说,自己是相信人性本恶的,热衷于描写犯罪的人,对人性的阴暗面都有着最狂野和最难以表达的想象力,他往往惊叹于他们的离奇思维。但并非说他们不会写爱,因为恰恰相反,在他们的小说中,最阴暗的罪恶背后往往是最绝望、最彻底的爱和奉献。这种观点就是对比法,称托法。在《白夜行》中,这种手法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东野圭吾说自己十分自信于自己的写作技巧,他相信读者一定会跟着他的思路走,不会失去耐心。的确他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随着剧情的网铺得越来越大,犯罪案件出现得越来越多,一个个小悬念出其不意地冒了出来。由于结构的宏大,看到200页以前的读者说不定会纳闷:这些零散的一个个案件,牵涉其中的人都各有不同,跟最初的案件似乎偏离得越来越远,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呢?作者在设计每个诡计时都展示出非凡的功力,无不呈现出雕花玉器般繁复的精美,而这些表面独立的案件,却都跟核心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这本小说就像做拼图益智游戏,打散的拼图看似无规则,最后拼凑出来的完整图形却显示出令人惊叹的深刻涵义。关于“视点”问题,东野圭吾大胆地尝试了一种新的写法,即让男女主人公始终处于“被注视”的状态。比如雪穗是如何在母亲死去后被唐泽礼子收养这段历史,是通过川岛江利子与雪穗的对话以及雪穗的家教正晴与礼子的交谈来表现的;铜原亮司的高中时代如何维持生计,则是在有彦以及奈美江的故事中得以展现;典子的故事中包含了铜原杀死今枝这一重。
三、主人公解析
桐原角色的性格很复杂,从一开始的懦弱,胆小,杀了自己的父亲的罪恶感还有失去了父亲的那种孤独感在之后的4年里一直陪着他,刑警在桐原房间里书架上看到了百科全书之类的书,虽然桐原那时就是个阴沉的孩子,但还是让人觉得这是个有点奇怪的好孩子。然而初中包括之后的桐原,残忍、阴险、不择手段、多多少少让人有点心痛。他一直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到后来的坚强、残酷、只是为了不让雪穗一个人被警察抓走,他对自己说要坚强起来,他把一切能败露的证据和人统统毁灭。用亮司自己也曾说过:“为了雪穗,我把自己仅存的一点良心也丢弃了,为了她而奉献自己的一生,甚至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男主角在一次次害人的过程中面对被害人的眼泪,越来越痛苦,越来越怀疑,他也清楚女主角这样是在毁掉二人的未来,但他只想保护女主角,因为他觉得,女主角遭遇的,比他杀害的哪些人比起来,要痛苦的多,不杀掉这些人,等于就从来没有拔女主角从被他父亲侵犯的泥淖中解脱出来。他们如何商议着假装陌生人、铜原发现雪穗爱上筱冢一成后情感受到伤害。“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桐原是这么希望的,即使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即使永远不能回头,即使变得狂乱暴戾,桐原简单的希望从来没有变过。可是桐原错了,在刺向父亲的那一瞬间就彻底地错了,爬回通风管的同时他也在爬向黑暗的深渊。只是桐原不明白,如果周围的人不幸福,你也不会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桐原至死都没有明白。所以说,桐原的付出,为雪穗的付出,是愚蠢的。因为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
少女雪穗才11岁的时候,就被自己的亲身母亲逼迫卖淫,幼小的心灵收到了极大的创伤,每天还要象没事似的到学校上学,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在认识亮司以前,雪穗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虽然亮司家庭环境也不好,但是亮司性格很开朗,认识了亮司的雪穗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生活里有了太阳,这个太阳就是亮司。当然,对亮司来说,在自己的父亲死后,雪穗也是他唯一的太阳,亮司对自己的母亲没什么感情。长大后的雪穗,生活环境很好,有个善良的太太领养了雪穗,但对雪穗来说,自己的过去就象是一场噩梦,一直伴随着她。平时的雪穗看上去很开朗,在高中里和同学有说有笑,但在内心深处,过去受到的创伤仍然在流血。唐泽雪穗第一次出场时她还姓西本,面对门外前来询问的刑警们她要求看一下他们的警察证,可见这个还在上小学的女孩的戒备心有多强。当时对雪穗的印象是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孩子,安静地心无旁骛地坐在矮桌边看着《飘》。但她却注意到刑警看到了垃圾桶里的蛋糕包装,从而意识到隐瞒桐原来过会有所败露,真是不简单的女孩。是啊。如果是简单的女孩,怎么会双手沾满罪恶还能将高贵优雅纯洁表现得如此完美呢。
另外,那个好事的警察很有推理能力,而且性格很执着,要抓的人一定要抓到。亮司就怕看见他,他感觉自己的内心就象被他看穿一样忐忑不安。这位警察对雪穗和亮司一直紧追不舍,故事才不断地延续和发展下去„„
表面上是纯洁美丽的雪穗是罪恶的,而她黑暗的童年阴影无法去除,所以生命中没有太阳。桐原亮司表面上是神秘而且阴暗的,但他承受了父亲罪行的后果,卒之成为献身者,为雪穗不惜一切,他代替了太阳,成为雪穗的亮光,她便可以在白夜中行走。《飘》作为亮司与雪穂建立联系的重要道具,其中之一就是光艳夺目的人物塑造给罪恶的蓄奴制涂上了美丽光晕。雪穗与亮司初遇时捧着的正是这本书,无论流落到何方,他们都随身携带着《飘》,图书馆中的那一套是他们互通信息的载体,书本本身也是识破二人关联的线索之一。
小男孩亲手杀死恋童癖的父亲,不会只是因为爱情,应该还有对整个世界的失望,对光明希望之类的绝望,玷污纯洁的人不配活着,而这个女孩是唯一纯洁的,不可以被打倒的……所以男主角自愿维护世界上唯一的光明。雪穗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也就是说,桐原是她黑暗的生命中代替了太阳的那份光。桐原只是光,对于唐泽雪穗来说。而对于桐原来说,雪穗是他的太阳。桐原为雪穗付出了一生,他铤而走险,制作假卡投钱,制作盗版游戏赚钱,为了不让私人侦探更深一步查到雪穗的资料甚至去杀人,最后被那把剪过无数灵巧图案的剪刀刺穿胸膛。
四、社会反响与作用
有读者评论说:《白夜行》中的两位主人公那种始终向上的坚强斗志与不懈努力,其实是在不断向下的堕落中完成的。虽然他们都无比强悍地地扫清一个个障碍,成就自己的梦想,但是为此而身负的罪孽却早已万劫不复。有读者说: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就为了爱?这个世界都疯了么?起码要坚持一点点做人的底线,不管怎么样,他是父亲她是母亲啊!在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坏人!怎么能那么轻易地就把人给杀掉了呢?看这种灰暗的变态的心理剧,我感觉自己好像要窒息了。也有读者说:自虐啊!所谓人性,人的不可替代性,人性的美好,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啊?爱是用来救赎的,不是用来杀人的,世界上还是好心人多的,行善行做善事,用爱心感化而不能一味以暴制暴,否则我们只能回归原点。
在死刑的适用上,战后日本法院采取了极为慎重的态度。首先,在适用标准上极为慎重。在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之后,法院对于死刑适用采取了极为克制的态度,死刑判决大为减少。现在可以说,杀死一人是不可能判处死刑的。即便有的话,也是非常非常恶劣的场合。在犯罪情节一般的场合,即便杀死了两个人,通常也不会被判处死刑,而是判处无期徒刑。因此,从日本的实际情况来看,《白夜行》中11岁的主人公杀害其父母们逃亡,是作者虚构的情节,意为促进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同时也为后来男主角和女主角再三的犯案来隐瞒罪行打下了铺垫。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日本虽然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但称不上法制。这是因为,法律的制定是国会的事情,法律的执行是公检法以及律师的事情,而在社会上根本不存在法律教育和普法宣传。因此,人们往往到了必须打官司时再去找律师。这是社会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日本政府对目前日益猖獗的青少年犯罪极为重视,并已着手制订一些预防对策。
五、总结 一口气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看完《白夜行》,最后看到结局,我不寒而栗,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该同情他们的遭遇还是谴责他们的恶行,不知该感动还是该齿冷。有很多网友留言痛斥男女主角的罪恶,可是谁也无法透彻地了解他人试问:假如你也遇到了那样的痛苦,你会怎么做?有更好的办法吗?我想不出来,因为,我终究不是他们。实话实说,在看完《白夜行》的两天,我一直处在小说的影响下,十分沉迷,然而逐渐地清醒过来之后,却时常有问号跳入脑海:“为什么他俩在幼年时期这么倒霉,认人宰割,但自从成功杀人一次以后,便从此每次犯案都成功隐身?”任凭智商再高的案犯,也很难想像会一直斗胆不断犯罪而不惧被人发现。一个人的伪装能达到连自己都相信的地步,那就已经自我催眠了,那又怎能同时有条不紊地策划犯罪活动呢?如果她自己知道是在伪装,那么每天的扮演竟然没能让她发疯,反而装得异常亢奋,将犯罪行动越演越烈,这是与基本的人性自相矛盾的。铜原亮司更是如此,每次犯罪都能成功地摆脱警察的纠缠,显得智商超出常人,那又怎么可能在最后的紧要关头送给一个小女孩剪纸,从而暴露身份?这样的低级错误不可能是铜原亮司会犯的。想来想去,我想应该是“作者希望如此吧”,草草了结了。与其说《白夜行》是侦探推理小说,还不如说是社会伦理小说。与其说是书中透出巨大无形的绝望,倒不如说是那渐渐被逼入绝境的希望。他们就像是在兽道中生存的人,只能在黑暗的气息下舔舐着彼此的伤口。
东野圭吾在这本书里,丝毫没有想要救赎男女主人公的意思,也不想在最后给故事黑暗的基调染上暖意,哪怕暖意只有一丝。作者没有为了讨好读者而写出美满结局的心思,而我却又偏偏喜好大团圆结局。所以看完书之后,我的心情是纠葛的。当雪穗的亲妈死后,就大致可以猜想出他们背后复杂的关系。只是其中的原因,则等到雪穗告诉她的继女自己的惨痛童年时,才恍然大悟,雪穗自从被母亲卖了之后,就开始了这个计划。杀了所有强暴过自己的人,杀了背叛自己的母亲,最后成为礼子的养女。然而这一切,需要一个道具,就是亮。雪穗从一开始在图书馆里接近亮就是一切计划的开端。雪穗爱的不是任何人是自己,她所作的一切只不过是从别人痛苦之中,找回她所失去的一切,这个才是她心中的太阳,指引她走下去的唯一动力。这两年学习日语开始,我看过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数量可观的日剧,对于描写人性的恶也有了一点自己的小感触。首先,我觉得恶一定不是消灭的东西,就像灭掉了所有的狼以后兔子会繁殖失控一样,失去了恶以后善也会变得无处安身。另外一个方面,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一定是善恶的交织体,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所以现实中看到有人落水你会想救他但真正下水的人并不多,想中500万彩票的人多但真正去抢银行的人口比例小。因为爱情,把剪刀捅向自己的亲生父母;为了两个人的永生厮守,十四年来不断铲除掉可能破坏这种幸福的人;因为相爱,男主人公这么多年来看起来残忍毁灭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守护心中的这个女孩绕了一大圈,《白夜行》不过是一个残忍版的爱情故事,什么悬疑推理的躯壳,什么人性黑暗面的描写,都不过是爱情的外衣,而这种对于爱情的认识,也实在是太恐怖了。我始终觉得:虽然爱情很美好,但它一定不是所有现实的出口。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可以让自己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有时候,我会在思考: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这部小说的话,会不会有这种可能性,就是女主角根本没有逼迫男主角?在小说中,警察也有提到:第一次见到小亮司的时候,两人眼神交会,被男孩眼里蕴含的阴沉黑暗所冲击。男主角如果是自愿的,他不断了解女主角的生活,然后干掉他觉得有妨害的人。从而最后就像他自己希望的那样:两个人牵手在阳光下散步。
参考文献: [1]东野圭吾.白夜行[M].南海出版社,2008年
[2]姜文革.试论推理在推理小说中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3]马天.马普尔的午茶会 东野圭吾的魅力[J].青少年文学,2008年08期 [4]柯森耀.忧愁•悲伤•怨恨---水上勉和其推理小说《耳朵》[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2期
读《省略阳光》有感 篇5
读《省略阳光》有感
《省略阳光》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家着名的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年轻人条件最好,主考官问他在外贸做什么?他说做山野菜,最后主考官问他为什么这几年日本不从我国进口蕨菜了?这位年轻人听了说:“是因为蕨菜不好。”主考官说:“据我所知,这几年农民为了多生产蕨菜,改变了做蕨菜的方法,他们把蕨菜放到炕上去捂,这样两个小时就把水份烘干了,这样的蕨菜从外表上看一样,但吃起来却像吃老树根似的,硬的咬不动。”这位年轻人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没有去过产地,所以不知道这些事。”年轻人遗憾地走出大楼,叹息的摇了摇头。
看了这篇文章,真是吓死我了,这些农民失去了以前的朴素,为了多得到一些钱,竟然不顾别人的安危,如果他们要在这样下去,最终烘干的是自己呀!这位年轻人除了会陪客户吃饭还会什么呢?整年不去一次产地的人是不会被着名的公司录取的,像这样的大公司也有很多:宝洁、松下、海尔„„像这样的年轻人也是不少的,他们的遭遇也是不言而喻的,要记住:“捷径”之中包含着一种陷井,怕麻烦直“捷径”必然会导致失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像这位年轻人一样,也有许多人和他一样,但是,如果年轻人不是整天陪客户吃饭,而是经常去看一看蕨菜的制作情况,他有可能会被这家着名的公司给录取。
读《阳光姐姐》有感 篇6
前不久,我在学校的“跳蚤书市”上购买了一本书名叫《阳光姐姐小说派》的书,这本书的主编是伍美珍,内容是一群小读者们写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这群小读者把故事里的人物描写的很生动。比如《我班流行写小说》这篇让我很有共鸣,因为有一阵子我也迷上写小说,每天写完作业就偷偷地把作文本拿出来写上一段,发生在班级里的一件小事、一段小小的心情……等等,都可能成为我写作的内容。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坚持写下去,所以看到这篇文章,我很有感触。还有就是一篇叫《倒霉的期中考试》,让我就觉得写的就是我自己,因为我们期中考试刚刚过去啊遗憾的是不算薄的一本书,我一会儿就看完了,意犹未尽啊!虽然有些小作者的写作手法还很稚嫩,但说的写的都是我身边的事,看完后让我就有一种把没有写完的小说写下去的冲动。也许我开始写的不够好,只能孤芳自赏,但我想,如果我坚持写下去,说不定有一天我的小说也会出版。加油!
BBC灯光下的罪恶 篇7
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媒体最关注的消息莫过于BBC(英国广播公司)前著名节目主持人吉米·萨维尔的性侵丑闻。在萨维尔逝世一周年后,BBC决定调查他在世时的性丑闻,而这位以古怪风格著称的儿童节目主持人也面临“鞭尸”的遭遇。就像骑士封号难以掩饰光环下的罪恶一样,BBC等老牌媒体往昔的光环也正在一次次的丑闻中逐渐褪去。
风波始于英国电视台ITV近日播出的一期调查节目,几名女性在片中自称少年时曾被萨维尔性侵。性侵地点大多是萨维尔提供帮助的机构,有的甚至在BBC工作场所。随后不少其他女性也站出来发出同样指控,进而引发警方调查。这个古怪的节目主持人曾是英国家喻户晓的电视人和慈善家。在节目中的他总是顶着像头盔一样的银色头发,再加上干瘦的身材和干瘪的脸,让他显得十分怪异。萨维尔最著名的节目《让吉米来搞定它》,在当红时每周能收到近两万封来信。萨维尔还曾是慈善人士,1990年,因他在慈善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英国女王授予他爵士头衔。
BBC“诅咒为虐”
调查官Peter Spindler说, 大部分人在当年被吉米非礼时是13到16岁。他的罪行似乎涉及全英国范围,从1959年开始,长达40年时间。萨维尔的事在英国吵得沸沸扬扬,最为尴尬的当然是BBC。一些受害者说,在萨维尔声名大噪的70和80年代,BBC内部性侵成风,包括其他明星在内。还有受害者表示,萨维尔的罪行发生在BBC场所内,指责BBC知情不报。
去年,BBC的节目《新闻之夜》曾准备过关于萨维尔的报道,但被搁置。当时担任该节目主编的彼得·里彭突然宣布撤掉这一期节目,失去了让萨维尔的恶行大白于天下的机会。
有评论暗示BBC上层老板知道有关指控,但保持沉默。
今年10月2日,里彭在自己的博客上解释了撤下这一节目时的考虑:“当时是出于业务角度考虑,BBC有很高的专业水准,每期节目播出前,编辑都要进行各方面考虑……《新闻之夜》一般不关注名人报道。而且萨维尔已经无法为自己辩护,他已经去世了,观众为什么还会对这样的报道感兴趣呢?”在节目被撤后,里彭依然坚持说,“我充分相信,所有接受过我们调查的受害女性都已经同警方取得了联系。”
但BBC于10月22日发表的一篇声明对以上说法进行了更正。声明说,《新闻之夜》的记者知道萨维尔在BBC内对少女性侵的事,而且邓克罗夫特(一所学校,萨维尔被指曾对该校学生进行性侵)内部的一些工作人员也“可能了解萨维尔的性侵行为”,同时,“一些受害者并未把情况告诉警方”。
“BBC对这些错误的出现深表遗憾。”声明同时宣布,里彭辞职。一位萨维尔的前编导透露,他曾经看到过萨维尔和一个16岁的少女在更衣室发生性关系,而当他告诉BBC的一些高管后,他们什么也没有做。而67岁的戴维·尼克尔森则说,他于1988年向管理层报告了萨维尔的行为,却只是被告知“他就是那样的人”。
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BBC是否在掩盖真相?
“性侵同谋”
萨维尔的丑闻爆出后,越来越多的受害者站出来作证,而性侵者已经不仅是萨维尔一个人了。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厅)称,恶行并不仅限于萨维尔,BBC内部还有至少“3名明星人物”卷入此次的案件之中。这些人曾协助萨维尔性侵,或他们本身也曾虐待儿童。
在一期ITV的节目中,受害者沃德说,她们三个来自邓克罗夫特学校的女孩被邀请参加萨维尔的节目《吉米来搞定它》。萨维尔让一个女孩坐在他腿上,手伸到她的裙子底下。而当时的嘉宾、摇滚歌手加里·格利特则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强奸另外一个13岁的女孩。
当时更衣室里还有一个知名艺人,试图抚摸沃德。“我很害怕,就跑开了。”她说,“那个艺人当时说了一些非常下流的话,比如说我胸很平。”
根据《泰晤士报》的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模特也曾表示,在录制《萨维尔旅行》节目时,萨维尔在BBC总部的一辆演播车里对她进行性骚扰,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一周后,萨维尔的同事借邀请她看片子的机会,在BBC一栋大楼里强奸了她。《泰晤士报》没有透露萨维尔那个同事的名字,只称他是萨维尔做这一档节目时的助手。
BBC内部的一些人后来也表示,在上世纪80年代,公司内部有不少猥亵现象,性骚扰在当时似乎很被纵容。而根据路透社报道,一些受害人则认为那个时候BBC内部有一个“性侵团伙”,其中包括一些名人。
萨维尔案律师之一艾莉西亚·阿里尼亚说:“证据表明,除了萨维尔以外,还有不少人涉案,我不能公开他们的名字,但是这些人并非默默无闻之辈。”
牵连此案的格利特及喜剧明星弗雷迪·斯塔尔已被警方逮捕。而在BBC内部,截至11月4日,已有29名工作人员因涉嫌不正当性行为接受警方调查。一位BBC发言人表示,被调查人数仍在变动,因为“不断有新的指控出现”。
然而,BBC内部的性侵丑闻并非只有萨维尔一案。现年50多岁的记者乔斯林5年前被一名女同事“盯上”,多次被其性骚扰。在乔斯林拒绝了女同事的性要求之后,这名女性向他发了许多辱骂性内容的短信。
在乔斯林向公司投诉之后,公司管理层有“许多机会”来干预这件事,但他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帮助乔斯林”。乔斯林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有一次撞巴士自杀未遂,被送往精神病院。10月22日,他被发现用塑料袋包着头部,窒息死亡。
读《阳光少年》有感 篇8
这个温雅可爱的女孩,名叫吴琪。但谁能知道,她竟是一个双耳失聪的聋哑孩子。打出生起,她便被剥夺了聆听美好的权利,她只能生活在寂寞孤寂的无声世界中。
吴琪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相反,她积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油画、田径,每一种爱好她都以最努力的姿态去完成它,老师同学们都被吴琪这股“倔劲儿”所深深感动。
本该生活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过着,但命运之神总愿意去亲近勤奋之人。吴琪无意中在电视中瞥见了邰丽华领衔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她深深被舞者那高贵优雅的姿态所吸引,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了聋哑人原来也可以跳得那么美,那么棒,那样出神入化。这一幕,在吴琪那波澜不惊的心中如排山倒海,掀起滔滔巨浪。从此,吴琪的心中埋下了一粒小小的种子,她暗暗鼓励自己:“我也可以和邰丽华跳得一样棒!”
梦想终归是梦想,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寻到这尾幸运之鱼。吴琪是聋哑孩子,她听不见音乐,感知不了舞曲的旋律,跳起来难免有时疏漏了节拍,一般人根本没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练习着根本听不见音乐的舞蹈。
但吴琪不怕,即便长时间的训练使她腰酸背痛,浑身的骨头都似散了架般,但这个坚强的女孩,汗水动摇不了她,疼痛击败不了她,艰辛为难不了她!她要和命运搏战,她要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梦想再大,也不嫌大;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是的,吴琪没有因为自己是聋哑人而止步不前,相反,梦想让她全身勃发出无穷的力量。她坚信有这一天,她会和邰丽华姐姐一样,在绚丽的舞台上,在万千观众前实现自己的梦想。
很多人面对挫折,怨怼命运的不公,将大把大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抱怨中。其实,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起码,他赐予了我们生命和时间。也许在你不停埋怨时,有人正渴望能得到一双会说话的嘴巴;也许在你厌烦身边的噪音时,有人正渴望能得到聆听有声世界的机会。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人生不就是一场漫长的考验吗?《圣经》上有这么一句话: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窗时,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正如20xx年申奥形象大使桑兰,她曾是一名体操运动员,谁也没有想到一次意外让桑兰永远失去了双腿。但桑兰没有自怨自艾,她用她的坚强向世人表明,残酷的命运并不可怕,只要有坚强的信念,一样能让梦想起飞。桑兰通过自己的拼搏在另一片领域取得骄人卓越的成就,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灵魂。
我也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记得小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骨折,三个多月才勉强在妈妈的搀扶下重新学会了走路。有人因此对我表示同情,但我从不这样看待自己。在这漫漫三个月中,我不仅饱读诗书,学会了思考,还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不也是一种别样的收获吗?
突然想起一种花,茉莉。说实话,它很普通,没什么特别之处,既没有玫瑰怒放时的艳丽,也没有月季那沁人心脾的奇香。它只是作为一朵花,默默成长,默默开放,以一朵花的骄傲开放在这千紫万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