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道散文

2024-09-01

人生之道散文(共9篇)

人生之道散文 篇1

人生之道散文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生有限,自然永恒,在这天地悠悠、物序流转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渺小生命。孔夫子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在这个粗略的人生坐标上,有几个重要阶段被特别地强调出来了。

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志于学”,是他的一个起点,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要求。孔子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说自己不是生下来就了解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对古代文化、对古人所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且能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很多比五岁还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都学了什么呢?不少孩子会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很多位,有的孩子能够背长长的古诗并在客人面前表演,但是这些对他一生真的有用吗?

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最大的难题是选择,因此就更需要有选择、有规划地学习。“过犹不及”是孔子的观点,再好的东西都有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一定要边学边想,边应用。他所提倡的是这样一种从容地把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极限的学习方式。

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练,我们逐渐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就走到了三十岁。“三十而立”,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怎样判断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否“立”起来了呢?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论。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如在刚刚读小学时,他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红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温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没有忧伤的。长到十几岁,就会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岁刚刚步入社会,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成人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时,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走到三十岁,应该是人生“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

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为我所用。这就像泰山上的一副对联,叫做“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尽头,以苍天为岸,对自己是一种拓展;人登上山峦的顶峰,并不是说我把高山踩在脚下,而是说我站在山顶,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

从三十到四十,人们就从“而立”之年步人了孔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在现代社会,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成为骨干,压力又非常大,怎样才能做到内心不惶惑呢?

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着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结果到最后发现这个家摆得像胡同一样,反而没有地方放自己了。学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不想挣的钱不要了。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

谈论“知天命”,很自然会联想起金庸武侠小说中写到的独孤求败的境界。在中国武侠小说中,一个少年剑侠初出道之时,往往用的是一口天下无双、锋利无比的宝剑,那萧萧剑气、舞动的风采真是绚烂至极。等到他武艺精进,真正安身立命,成为江湖上有名的剑客时,他的武器反而可能是一口不开刃的钝剑。锋利现在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内功开始变得沉浑雄厚。等到这个人成为名动江湖的大侠,武功超越了流派划分,他可能只用一根木棍。就是说,金属那样的一种锋利和那种质地对他来讲也不重要了,他手里只要随便拿个东西就够了。而等他真正走到独孤求败的至高境界,他的手中是没有兵器的,他双手一出,就能挥出剑气,所有的武艺都融会贯通在他的内心里。此时敌人已经不能和他对招,因他已经到了“无招”的境界。

融会贯通的境界,一直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最高境界。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达致一种融会和提升。

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就该进入孔子所说的“耳顺”的境界了。耳顺就是不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得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件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这种境界,就是“悲天悯人”。

孔子“耳顺”的境界,其实就是外在的天地之理在内心的融合。有了这种融合作为基础,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你的生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此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

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精致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佛像前膜拜。一天,台阶对佛像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对它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而在这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

孔子所说的这样一个从十五到七十的人生历程,也是我们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参照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比照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立起来了,是否少了一些迷思,是否已经通了天地大道,是否以包容悲悯去体谅他人,是否终于做到从心所欲。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人生之道散文 篇2

一、大学之道

《大学》自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后,遂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并被列为四书之首。古人8岁入小学,学习洒扫、清除、应对、进退和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礼节;15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这段开篇之言,开宗明义,标明了古代大学教育的崇高目标在于使人明确并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所谓的“三纲”。大学之道所谓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明德,就是关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诸方面的人伦道德。新民,就是不断学习,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改造和自我升华完善。止于至善,就是立志高远,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达到自己人生成长发展的最佳境界。古今“大学”的涵义确有诸多不同。当今社会的大学教育已经十分发达,包括了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等层次和类型。各个层次和类型的大学都有其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但是,无论哪一层次和类型的大学,都应该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首要目标,都应该坚持当今社会的“大学之道”。我认为,古代“大学之道”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不过,时代变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内容应与时俱进:为父母的对子女要慈爱,负抚养教育之责任;做子女的对父母要孝敬,尽养老送终之义务,是为父子有亲。全体国家公务员都要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有的从业人员都要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国家的富民政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践行公民义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为君臣有义。凡是涉婚男女都要严肃对待爱情婚姻,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干扰、破坏他人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是为夫妇有别。兄弟姐妹都应相互关心,和睦相处,兄姐爱护弟妹,弟妹尊重兄姐,是为长幼有序。同学同事同志相处相交,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坚决杜绝坑蒙拐骗行为,是为朋友有信。不难看出,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是家庭美德;君臣有义是职业道德;朋友有信是社会公德。这人伦五德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全貌。高职师范学校的全体师范生应该遵循大学之道的规范,首先注重努力构建自身符合时代要求的人伦道德体系,力争成为新时期人格道德的完人,以相称于为人师表的职业要求;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自觉地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社会型学习的时代要求,坚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达到人民教师在人格、道德、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应该具备的完善境界。

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出于《大学》首篇里的这段话,意在标明践行大学之道必须经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这八个步骤,就是所谓的“八目”。格物就是了解事物,致知就是在了解研究事物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诚意就是不要自欺,正心就是端正心态;诚意正心就是了解和研究事物不带任何私心杂念和主观偏见,具有正确的意念、健康的心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修身就是在人格道德方面全面地修养自己。齐家就是把家治好。治国就是治理好国家。平天下就是使天下太平。那么,什么叫国,什么叫天下呢?在周代来讲,像齐国、燕国、郑国等国是国,天下则指整个周代的中国。现在像中国、美国叫国,天下则指整个世界。就这八个步骤而言,实际上包括了“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联结“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联在一起是“独善其身”,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联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努力践行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的人生信条,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担当审时度势而又最大限度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当代所有知识分子在人生成长发展上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今天在校的高职师范生参与的学校组织的一切学习和实践活动,都可看作是在进行格物、致知;学校引导和教育他们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都可看作是在帮助他们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帮助他们修身,为了把他们由一个普通的师范生修炼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齐家就是主动地承担家庭责任,以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态度影响、帮助家庭全体成员扮演好各自特定的角色,使家庭中的老人慈祥善良,小孩活泼可爱,学生积极上进,从业者努力工作,全体家人各司其职且皆能较好地融入与自己对应的社会群体或社交圈内,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治国、平天下是千百年来凡有良知仁心的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共同责任担当。今天的高职师范生更应该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忧心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情愫付诸具体的实际行动。每一个高职师范生都应该做到:当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或者手中拥有较大权力或者自身具有较大社会能量的时候,就竭尽全力奉献社会,报效国家,造福人民;当自己身处社会底层,人微言轻,从社会能量和自身能力方面都不足以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或效应的时候,就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培养合格人才的途径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当代高职师范生践行“大学之道”提出的“三纲”“八目”的要求,是一个系统的人生成长发展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高职师范院校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反复地对之进行引导和教育,高职师范学校的学生需要不断地反复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既不能希冀于一蹴而就,又不能企望于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高职师范生要有付出终身关注和努力的思想准备。但是,当下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修身。高职师范生必须按照时代的要求,修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知识渊博,技能全面,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竞争合作,从容淡定,乐观豁达的合格教师之身,从而为将来担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打下坚实的基础。果能如此,一批批德才兼备而又具有自觉的责任担当的人民教师必能在新时期全党齐心谋发展,全民合力搞建设,全面实现在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历史大舞台上奏出科教兴国的时代最强音。

参考文献

[1]颜炳罡.四书五经现代版.青海出版社, 1999.

[2]季羡林.季羡林说国学.中国书店, 2007.

学习之道,成长之道,人生之道 篇3

读陈萍这本书,就像听一位好朋友在讲她自己的平常故事,娓娓道来,自然亲切,没有故作高深的引经据典,没有哗众取宠的矫情作秀,率真质朴,文静优雅,一如其人。陈萍的语言清新活泼,由于真情的流露和思想的折射而显出光彩和力度,把你引入一个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天地。还有,那一则则透着灵气和哲理的“题记”,从故事中提炼而成又与故事相得益彰,两者融为一体,使得通篇熠熠生辉,令人难忘。

从作者的故事里,从与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道”以及怎样去找寻、开拓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之道。

对于陈萍来说,专业发展之道就是成长之道、成功之道。她17岁走上讲台,执著追求,至今还不到40岁,却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长为特级教师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这意味着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和复杂性,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教师是一个专业成长的过程。大家都行进在这一路途上,为什么有的人获得了成功,有的人却步履蹒跚,成绩平平呢?

回眸21年的从教生涯,陈萍的体悟是——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教师,要“尽快融入教师伙伴群体,熟悉学校环境和管理风格”,要“善于锁定优秀教师,对他们进行观察、揣摩、模仿,习得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这样才会迅速度过适应期,获得快速发展”。

处于职业成长期的教师,要“认真参与各种研讨活动”,“用感激的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批评的声音”,要“勤于梳理课程特点,善于反思教学行为”。

教师从职业成长期走向成熟期,“离不开专家的点化”,要在专家的引领下,“从无意识的实践走向有意识的理性探索”,“用心去感悟每一个日子”,“在反思中走向成熟……为了催生自己的专业成长,在行进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历练和修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以理性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炼就脱俗的专业眼光”……

在陈萍的职业经历中,有许多不同的岗位和角色——

作为教研员,她着力创新教研机制,变更教研方式,站在改革第一线,不断挑战自我。

作为课程建设者,她亲历了教材的变革与发展,不断开拓课程功能,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

作为课题主持者,她应和时代节拍,聚焦“草根问题”,注重研究过程,着力于凝聚人心,锻造队伍,促进师生发展,并从中激发自身潜能。

作为理论的践行者,她亲自实践参与编写教材,在为高校教师、小学师生讲授中丰富自己的智慧。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分分秒秒、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存在一条彩霞铺成的空中捷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萍自觉地探索与时俱进的角色定位,坚持学习,上下求索,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

学习与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专业发展与生命成长是联系在一起的,专业之道的实质是学习之道、成长之道、人生之道。

这本书也是作者对人生之道的体悟与总结。

在她心中,在她书里,快乐的村小成了种子萌发的地方,村小的老师如缕缕春风在她心头荡漾,把当一名好教师的种子播进了她的心田。农村生活成了涵养人格的土壤,给了她爱的滋润,使她体悟到拥有一颗满溢感恩的心才能成为有幸福感的人。多彩的中师成了锻造师魂、师能的殿堂;毕业时,她谢绝了电视台领导的盛情邀聘,选择了当教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立场根源于潜在的情感能力。成熟的教师不仅仅要精通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还应该将教育看作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遇到何种外在干扰与诱惑,都能以执著的信念与热情投入自己的教育生活。

陈萍赋课程、教学以生命和活力,体味语文的本真、寻找道德生长的起点,用自己充沛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心灵共鸣。她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结成好朋友,用爱扶持一个智障儿童前行,十几年如一日,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为了学生,她的脸曾被烧伤,在治疗期间,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她认为教研员应当用全部智慧诠释教育的理想,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理想的教育;她视教师为事业伙伴,不断为教师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激励创新,领跑教师专业成长。不顺意时,她苦思人生价值,坚守自己的原则;在成绩面前,她说她要保持“在路上的状态”……20多年来,她不断寻找可触的“标高”,积极消解职业的倦怠,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彰显生命力量。读作者的这些生命感悟;一字一句都能让你触摸到一名女教师的火热肝肠,感觉到她柔情的质地和力量。

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当下的生活,自主判别,自主选择,自主承担,敢于进行新的探索并有勇气承受可能的挫折和失败,能平等地与人交往并带给人们坦城和爱,活出自己所认为的“成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立场,专业发展成为生命的自觉追求……这些,正是构成“成熟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本质元素。陈萍的生命感悟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之道的根本。走进这本书,听作者叙说,与她对话,无疑会使每一位读者,特别是处于不同发展时期、担当不同角色的中小学教师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

取舍之道经典人生哲理 篇4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人生时时都需要做出一些重要的抉择,究竟该如何取舍呢?

一、宁可千人好,莫与一人仇:在芸芸众生当中,必定有与我们谈得来的朋友,也有比较疏远的人。我们应该宁可和千万人保持友谊,不必与某一个人为敌。所以,和大众相处,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把你当朋友,只要不视你为敌就好了。

二、宁可悔了做,切莫做了悔:人生有很多事情,总要等到事后才懊悔,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宁可懊悔自己没有先知先觉,没有审时度势,不懂得洞察先机;千万不能凡事不经考虑,不经计划,懵懂无知地一头栽进去。因为即使事后懊悔再去做,仍有可为;但是如果莽撞行事,事后才悔不当初,则为时晚矣。

三、宁可少年苦,不受老来贫:做人要有忧患意识,所谓“养儿防老,积Y防饥”,晴天要备妥雨伞,以防雨天来临;白天要准备好手电筒,以备黑夜停电。不用说,少年的努力,就是老年的富有。一些人年少轻狂,老了一无所有,所以“有”时要为“无”时预备,不要等到需要时才准备就来不及了。

四、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做人,有的人正直,有的人谄曲;正直的人处世偶尔让对方不快,不及曲中之人虚意应付,来得讨人喜欢。但是做人恒久的信用,是耿直不阿;假如只是以谄曲媚世,到急难时想要有个知心朋友,可就难了。

五、宁可没有钱,不能没有道:金钱重要?还是道德重要?一般人当然觉得金钱重要!讲道德、讲好话,旷时废日,不如用金钱能及时有效。但世间事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金钱办不了的.事,道德能办;金钱办不好的事,道德才能办得好。无钱无财虽然生活艰辛,但无道无德会受人轻视。

六、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三国时代的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成功,也不过是枭雄而已。做人时时刻刻都要注意,不可得罪人,不可辜负人,不可伤害人,宁可让人来负我,也不愿我负人。

七、宁可失一切,不可少慈悲:世间什么东西最宝贵?就是慈悲。金银财宝失去还会再来,失去慈悲怎能再拥有呢?所以,慈悲心一时一刻都不能失去。

夫妻相处之道人生感悟 篇5

我的先生Y君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异常是在不熟的人面前,话语更是少的可怜,与人相聚,时常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场面一度令人尴尬。我所以常常埋怨他,让他学着去开口,尝试着去准确的表达自我的想法,之所以要用准确两个字,是因为他在不熟的人面前常常词不达意,抓不住重点。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能开口说话并能精准地表达自我的想法是件很重要的事。可偏偏Y君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特点,有长处也有短板,有能言善辩的人自然就有不善言辞的人,他让我多看他的优点,忽略他的不足。他告诉我说人都是有不足的,要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对方的不足,接纳对方的不足,这样关系才能长久。末了,他还提议我应当多夸夸他,这样他就有动力变得更好了。

我愕然,但不得不承认他说的也有必须的道理,虽然我也不觉得自我的提议有什么错。

之后我反复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一个人的性格要发生大的改变是很难的,与其为此争吵,让彼此都不舒心,为何不求同存异,正视并接纳他的不足,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不可能让对方完全按着你的想法和喜好去改变、去生活,如果真那样做了,那他也将不再是他,而是一个属于你的傀儡罢了。我们要的不就是个有血有肉的爱人吗?

2、细节很重要,千万别忽略。

我和Y君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争吵到之后往往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升华到其他领域的问题了。他经常会说,我们这是何必呢,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至于吵成这个样貌吗?而我却认为,日常生活中能有多少大事,大都不就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吗?分歧就在于他认为小事没必要,而我却觉得小事也重要,于是会引发新一轮的争执,我认为他对待此次事件的态度不认真,而他则认为我揪着小事不放,太过小题大做了,争执到最终,常常会以我细数他过往所有的“不良”行为和他的沉默而告终。

虽然事后他会向我表达歉意,可我却能看出来他的敷衍,他道歉并不是觉得自我不对,而仅仅是为了跟我缓和关系。表面上我也理解了他的道歉,可心里却一向会有个疙瘩,一旦遇到同类型事件,便会爆发。之后他可能也意识到了自我的问题,开始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慢慢地我们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婚姻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撑起了整个婚姻的运行,成为婚姻成败的关键,在战略上能够蔑视它,但在战术上必须要重视它。别等小事情堆积成大问题时再去重视,即使剜除腐肉,刮骨疗毒,也不必须会有成效,反而让自我痛苦不堪。

3、沟通很重要,遇到任何事,沟通为先。

Y君说,你天天跟我吵,可我怎样还是想要跟你一齐过下去呢!我想大概是我们之间从不缺少沟通吧,每次争吵完,待到平静下来,我们都会开诚布公的谈一谈,说出自我心里的想法和诉求,这样对方也能及时的了解自我的想法,而不至于因为思想认知的不一样产生隔阂。即使你的诉求对方当时没有回应,可至少当你把心中的话说出来的那一刻,自我也是简便的。

所以,一段关系中,包括婚姻在内,沟通真的很重要。

若心中有话便说出来,若心存疑虑便问出来,有时候问题憋在心里,对方不必须会明白,仅有说出来,对方才能更好的去了解你的需求,进而满足你的需求。心中无隔阂,关系自然会长久。

人生之道散文 篇6

关键词:周国平,哲学散文,艺术特色

1探究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周国平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实, 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 人生应该是有内容的、充实的人生。”于是, 他用文字记录了自己一段段人生经历。

周国平的散文中满溢着对生命的敬畏感, 他鼓励人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 要饱含热情地好好活着。他认为人生或许是徒劳的,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正因为这样,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时, 生命的悲欢离合, 借助周国平的哲学散文, 以妞妞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凄美娇艳的生命得以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痛苦, 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一种永恒的渴望。

周国平不过是用文学的方式在谈哲学,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 所表达的感悟仍是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哲学问题, 例如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和超越等等。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与哲学的关系, 这是周国平一生所追求的, 而生与死, 正是这两种思想的终极命题, 让周国平更加深刻地看到了人生和生命过程中的哲学意义。把情感升华至哲学的高度, 把哲学融入情感世界之中以文学散文的形式阐释出来, 如果用泡一壶茶来做比喻的话, 哲学散文是那沸腾的水, 其间所包含的思想就是那浓郁的茶香。这样的表现方式, 使得哲学思想增强了理趣, 哲学也将变的深入浅出, 人生的意义得到升华, 生命也因此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惜。

2生活化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书对改变读者的精神结构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不过, 使周国平的影响更为深远的, 是他以诗和哲理一样的文笔, 深入生活的哲理散文:充满了对生活的悲欢离合的哲学思考, 荡涤着人们的心灵。

我们只要留意那个时代处的周国平对哲学的认识, 我们就会发现周国平的哲学散文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特色——生活化。

“哲学的写作可以分为多种, 其中一种写作是学院式的, 喜欢资料的收集和堆砌。这里不需要感性语言和形象思维, 不需要与当下的结合, 而更在意哲学的历史性, 文章的抽象程度越高、术语的密度越大, 这个人的思想就越坚实和丰富。还有一种写作, 这种写作文风活泼, 并融入了鲜活的生活场景, 它常化艰深为平易, 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 发生得悄然而广泛”。

他的散文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 他的哲学散文是众多写作方式的融合与升华, 形成了他独特的写作特色, 他的哲学散文和纯学院不同, 更侧重于把哲学生活化或者应用化, 然而并不是刻意去生活化。他的哲学散文也包含了哲学学术, 因为哲学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整理的过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 也需要知识的搜集和整理, 但是哲学如果仅仅是以学术的方式出现, 这就是离开哲学的根本了, 所以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就采取另一种表达方式, 把哲学学术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脱离了哲学家和散文家的界限, 把对生活中的欢乐、痛苦、还有坚强和执着等等生活感悟通过哲学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周国平说:“研究哲学, 其实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对哲学有种领悟的能力, 没有领悟的能力也可以做学术, 但我可以肯定你不会有大成就;另外一个就是学者的功夫了。你首先要选择你的问题, 哲学的看法必须是以问题为主, 问题是核心, 你要找出哲学中什么问题是一个重要却多年来没能弄清楚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能让你产生兴趣, 然后你要发挥你作为学者的功夫, 把古今中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找出来, 去收集整理资料, 看看这个问题有哪几种论述方式, 然后你要进行比较, 得出自己的结论”。

不难发现, 周国平可以让他的哲学散文深入生活, 做到哲学的生活化, 和他亲身去收集哲学资料, 认真的学习, 刻苦的钻研, 系统的分析是分不开的。然而, 这些只是基本条件罢了, 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基本前提的基础上, 周国平在平时日常生活中, 对所遇到的人, 所碰见的事, 所观察到的现象, 所听到的话中, 都加入了哲学的思考, 透过现象, 认清事物、现象等等的本质, 并加以理论化的总结, 从而, 得到生活的真谛, 这些哲学认识都是和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3展现真性情

他的散文或平实或素雅或优美或哲理的文字中所透露出的个人的思维光辉的东西, 或者个人魅力, 让人着迷。特别是他在散文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可以说, 在人心灵最微妙的地方, 大都是注重性情的。不管你是有名的文人, 还是无名的老百姓。性情, 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情, 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性情, 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形象。

“我没有任何办法留住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我只能把它转换成所谓的文本, 用文本来证明我们曾经的拥有, 同时也证明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智性与情感生活, 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真性情的表露。这本自传包括两条主线, 一是智性生活, 一是情感生活, 二者大致体现了周国平的个性面貌, 也表现了作者的性情。

文人大都是性情中人, 周国平也不例外。做一个性情中人不难, 但做一个诚实的性情中人却很难。“我唯一可以自许的是, 我的态度是认真的, 我的确在认真地要求自己做到诚实, 我至少敢说, 在这个名人作秀成风的时代, 我没有作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 周国平先生, 作为一个清醒的学者, 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哲学家, 他不回避, 不隐藏, 而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 坦然用哲学散文这一形式记述着全部的经历。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我们的家庭关系, 从表面看是稳定的, 其实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因此, 多少对看起来情投意合的夫妇, 一时间离婚的传说满天飞, 可是不久, 当妻子讲起丈夫或丈夫谈起妻子时, 又变得那样柔情似水”。在周国平的文字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但由于周国平是客观地公正地看待这一切, 所以我们读到这些内容时, 感受到最多的是温情, 是默默的温情, 充满感激之情。

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 如爱情, 友谊, 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 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 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 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 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 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性情, 则是一个人的性格的外在表现。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 看重的是生活的意义、内心的感受, 这就叫“真性情”。不管是为人还是为文, 这都是他最看重的。穿梭于周国平语言与文字上, 在素面朝天的文字里面, 我们能缅怀到一些欢乐或疼痛, 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和收获, 我想这也只有周国平的真性情文字才能做到吧。

4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有着类似的观点:思想, 是具有“自我消费”性质的东西。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里, 哲学思想首先是他的爱好, 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学者周国平本人就是一本书, 那么他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就是周国平。几乎所有的思想家、哲学家, 开始都不是为了一定要弄出一个经天纬地的理论而进行研究的, 而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些生活或人生, 是缘于对思想和理论本身的兴趣和魅力, 而全身心投入到某个领域的。可以说, 人类历史上很多有价值的思想, 是思想家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尼采的《看哪这人》, 卢梭的《忏悔录》, 再到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 与其说是写给世人看的, 倒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文学艺术领域里有这样一句话:思想也是是自己的, 然后才可能是大众的。

哲学家和思想家, 并不一定都有系统的理论和著作, 甚至“不一定要拿出作品来,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和生命, 就是哲学本身”。

尼采就是一个典型, 他被许多人列为20世纪哲学巨匠之首, 可尼采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 他几乎没有一本专门的哲学著作, 其大量作品是一些警句、格言、随笔、杂感等, 可以说既无体系又无范畴,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理论形态作品的人, 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哲学家, 在20世纪, 可以说, 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要哲学流派, 跟尼采的名字没有关系;也可以说, 在20世纪, 几乎没有哪一个重要人文科学领域, 没有尼采思想的影响。

孔子, 一位影响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思想家。我们也找不到他的系统的哲学著作和理论文章, 几乎家喻户晓的《论语》, 还是其弟子们整理的一些他的“只言片语”和对话, 可是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力量和影响, 没有一部哲学书能与孔子的这些“只言片语”相比, 没有一位哲学家或思想家对人们的思想, 对一个国家甚至对世界的影响, 能超过孔子的。

在思想的自我消费、享受上, 周国平和希腊的尼采, 古代的孔子是一致的, 周国平的生活岁月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情, 这种性情本身就是哲学, 比那些所谓的貌似高深的哲学要深刻的多。他是站在上帝面前, 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的, 他那种“倒着活”的思想很让人震撼。

对于周国平哲学散文来说, 哲学思想永存, 精神不死, 思维比存在更长命!

5结语

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力求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沟壑填平”, 他推崇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哲学思想, 他的哲学散文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 而不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写文章的。同样, 周国平哲学散文中喜欢用日常的语汇表达哲学的体验, 在质朴的文字中传达深刻的哲理。他的哲学散文有别于其他学者散文, 很少独断的论证和说教, 有更多的质朴和思想, 更多的直觉和洞见。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 包含着生活化、展现真性情、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探源生命和人生真谛等独特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周国平.岁月与性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3]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养生之道与人生和谐之理 篇7

这是我在30多年前从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

说的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人们对一位高龄130岁而依然矍铄的智叟能如此长寿十分好奇。人们纷纷问其长寿之道,智叟说:“我把长寿奥秘已写在这个金制盒子里,看谁肯花最高的价钱来买,谁就能得到这个长寿秘诀。”于是,很多有钱人蜂拥而至,竞相出高价收买。后来,被一位富商以十万黄金买去。富商打开盒子一看,只是七个字:“头冷、脚热、八分饱”,感到有些失落,十分不满意地去问这位智叟。智叟答曰:“只要您按这七字真言行事,保证您一生幸福,身心健康。”后来此富商悟此道而行事,果然也活到130岁,一生乐在其中。

“头冷”与静心

智叟之言,奥秘之处在于“双关”:它既是长寿之道,使清气上升、心思敏捷,使浊气下降,一身轻松,又是为人做事之至理名言。“头冷”,就是心态要好,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即让精神处于达观超脱之境界。正如老子言:“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此理也见于海尔CEO张瑞敏的望竹思理之言。他说:“竹未出土时,有节。到凌云处,虚心。”张瑞敏又进一步揭示了心态对管理的重要,他说:“卦中,唯谦是上上的满吉,其它挂斗各有吉凶。唯谦乃做人做事之利器,谦道成功,群人服膺。”由此可见,“头冷”心态真乃谦道之行。

“脚热”与多行

人们常说:养心要静,养生要动。“养心”就是“头冷”,“养生”就是“脚热”。这些话,既有丰富的哲理内涵,又有具体的行为暗示。此俗话之意深,只有悟中得之。热水泡脚的“脚热”,可使人长寿;“行万里路”的深入实际、做“两场主义”(一是市场;二是现场)的“脚热”,则可以优化管理环境与人际关系,重要的还在于提升管理的实效。高高在上者必傲,而心傲者必败。

“八分饱”与和谐人生

“八分饱”暗示我们:万事都要留有余地,不可过度。

日前,我参加“感恩型组织”研讨会,主持会议的301医院院务部孙福礼部长让我讲几句话。我说:上期我写《中外管理》卷首语的题目就是“谦虚、感恩与尊重人”。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有两点理由:一是人性的弱点——得志便猖狂。得志者乃信心与执著的集中表现,而信心与执著的发展,就可能由正到负,成为“猖狂”而败走麦城。这中间就是一个“度”的学问。世间事物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由成功走向失败,其实就是由谦虚走向狂妄的渐变过程。纵观改革开放后的私营、集体与国家企业都各有自己的“失败英雄”,但皆未能幸免狂妄之害。正如松下幸之助说的:企业家成功最大的障碍是狂妄、浮躁。二是想说明谦虚与尊重人的表象背后,是感恩意识的牢固成长。只有由感恩意识发展到对人对事的感恩潜意识,才能养成尊重人这个管理文化的核心。因此,一切重在养成尊重人的好习惯。

感恩之所以是尊重人、谦虚的基础,还有一点不能不说,那就是摆对自己的地位。正像卡耐基说的:“我个人成就的80%是在大家帮助与支持下完成的。”那么,我想到:人的一生命运,除自己努力外,决定命运的是在关键时刻有“贵人相助”。人生中如有几次“相助”,则一生平安矣!为什么人在关键的时候能有人“相助”?其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永远与人、与事、与物保持“和谐”的关系。

生生之道散文 篇8

让生命之花在该老去时老去,在不该凋零的时候,尽情盛放 -- 题记

中国人的祖宗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整个中医学说就是广义的养生学,养生文化在中国的源远流长由此可见一斑。谈起养生我算不得行家,更谈不上专家,只是略晓一二,够应付家人日常起居而已。如果从开始注意身体健康开始算起,想来也有七八年时间了。像我如此30岁出头就开始保养身体的人不多,世上没有无故的缘起,是因为自幼体弱多病,干干瘦瘦,加之青春时期多情善感,不曾珍惜自己,故始终像未长开的花朵,未曾有怒放的瞬间。20几岁经历着小病不断的困扰,30几岁时就开始腰酸背痛,一天突然就痛得不能站立,使我不得不面对健康的问题。

后来母亲的去世使我更加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脆弱,健康和生命犹如手中的空气,让我感到无力而毫无控制感。几年后母亲的悲剧再次在父亲身上上演,父亲是非常相信科学的老人家,不吸烟,不喝酒,每天晨起锻炼身体,几乎按着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食谱饮食,每年一次体检,各项指标都非常健康。但就是这样鲜活的生命,却在一夜之间被确诊为不治之症。医学的回天无力再次打击了我残存不多的信心,现代医学的发达挽留不住我父母的生命,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也阻止不了病魔的悄然袭击,保障不了家人的健康。

我们可以掌控我们的事业,家庭,生活,却对健康丝毫没有掌控能力。常常听到身边的人,突然之间就被查出得了绝症,然后做手术失去自己部分的身体,然后再复发再手术,直至离去。我们今天的生活幸福满满,却不知哪一天会被突来的病魔夺去。悲剧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上演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对健康极度的不确定感,迫使我开始研读一些中医典籍。我想搞清楚疾病发病的源头在哪里,多年从事质量工作的我深知预防的重要性,头痛医头的西方医学在这方面是爱莫能助的。开始时读一些通俗的养生和医学书籍,从饮食到疾病的发病原理,后来研究一点经络,再后来读一些脏腑之间的相生相克,流转运化的中医理论,然后融会贯通,边学边实践,居然卓见成效。我的脸色越来越红润,精力越来越旺盛,对自己健康的掌控感越来越强,人也越来越自信。迟开的花朵一经怒放,确也可以如夏花般馥郁。30岁之前我是瘦小的丑小鸭,从来不曾也不奢望被称为美女,年近不惑之时屡被称为美女却有着更多的不适,美不是我追求的,那只不过是我追求健康的副产品。

同学聚会时,或满头华发,或脸色如蜡,生活的压力和岁月的沧桑,凌厉地刻在我们这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脸上,一览无余。只是我还白里透红,光鲜得犹如剥了壳的鸡蛋。少年就好色的男同学不禁纳闷,当年怎么还有我这个漏网之鱼。还有疼老婆的,死活缠着我问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下次聚会一定把我卫生间里廉价的化妆品拍下来,免了许多的口舌。面对众多的问题,我只能回答:我养生。我很难说清楚如何得来如此容颜,那是常年坚持和多年积累的结果,也许他们早已忘记我丑小鸭时干瘪的模样,没有天生的丽质,我纯属后天养成,但这养成的过程中曾经历的辛酸、学习、尝试与坚持,又怎是几句话能够说的清楚呢。

我无意炫耀自己的容颜,再美丽的容颜也会如花瓣般随风而去。我也不是养生专家,不会教大家养生秘籍或什么驻颜之术。最恨那些一知半解却自称养生专家的人。在电视上做节目,通过科学检测分析得出结论,平时我们煲的各种养生汤,不如自来水的营养成分高,喝汤不如喝自来水。自小喝着妈妈煲的汤长大的儿子,看了之后对妈妈的饮食观点提出强烈质疑,坚持妈妈不是专家,是错的。为了扭转他的这一想法,我晓之以理地给他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只有知道了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领域才叫“是知也”。在西方科学尚未启蒙的5000多年前,中国人的祖先便已尝百草,懂得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道理,便已晓得了正气内存,邪气不侵的养生文化。我们今天所谓的维生素,钙,蛋白质等等那时都是未知的,难道你能够否认他们的存在吗?主妇们遵循着世代传统加了肉,骨,辅料,各种草药花几个时辰煲出的汤,竟被专家定义为不如自来水,只因为其中钙的含量没有自来水高。好在儿子很快明白了不知为不知的道理,自此也学会了用头脑去听专家的话。

父母的早逝让我经历切肤之痛,并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更属于爱你和你爱的人,在有限的可以为亲人做的事情中,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可能比其他更重要些。养生文化是中国人的传统,福佑着华夏儿女几千年,只是在近代的文化变革中被遗弃,失去了祖先敝护的现代人才饱受病痛的折磨。所以再忙碌也要抽时间学习一点养生知识,养生不仅可以养出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更可以养出平和的心态和性情。

人生之道散文 篇9

白居易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思考

在唐代诗人中,对自己的立身处世有着明确的思考,并通过诗文创作将自己的人生观点、生活态度加以多方表述的并不多,而白居易却正是这样一位难得的诗人。

白居易一生的思想,十分复杂而充满矛盾。如积极用世与消极退处的矛盾;身在仕途与出世退隐的矛盾,成为他一生不能或释的情结,使他感到不平、无奈和痛苦。白居易虽曾以“乐天”自许,但从他有理想而不能实现,向往自由而终不能身心超脱的情况来看,白居易实际上是一个有着悲剧遭遇、矛盾性格的人物。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白居易是如何面对人生挫折,消弭思想矛盾,以及他在中晚年如何养生的一些思想和做法。

“独善”思想,是传统儒家立身处世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主张博施兼济、积极用世的,但“兼济”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能够受到君王的知遇,获得一定的权位,有实施自己抱负的机会。那么在机会未来,或遭受斥谪,不被重用,或统治集团极端昏暗,难以有所作为的时候怎么办呢?儒家则以“独善”相诩。因此兼济和独善,是儒家的进退出处观,二者在作为上,虽有所不同,但在儒家人格观上是统一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人在难以实现自己抱负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自持高洁,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在人格上是无可非议的。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贤者避世”,“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儒家的主体精神是积极入世的,兼济救世是它的理想,而藏、避、隐是被迫的,不得已的,但照孔子看来,这也无损于士人的人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白居易于元和十年(815)初贬江州时,曾在《与元九书》中与好友元镇恳谈了自己对进退出处的看法,他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仆虽不尚,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这里表白的正是诗人在宦途失意,人生遭到挫折后,自己所持守的立身处世原则。一般都认为,诗人的“独善”思想是从元和十年被贬江州后才出现的,这并不完全正确。我们从白居易的诗文中,可以发现他早在入仕之初,就已经表露出这方面的思想,只是在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

但白居易在宦途坎坷、屡受打击之后,却以“委顺天命”代替了他的“志在兼济”的思想,以消极的宿命论观念,作为他退守独善的理论根据。从他中后期所写的诗文中,天命观念已成为他人生穷通祸福观的主要观点。所谓“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等话都说了这样的道理。在其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写给《与杨虞卿书》中,更将穷通之间完全归之于“命”。

他说:“自度命数,亦其宜然。凡人情,通达则谓由人,穷塞而后信命。仆则不然,十年前,„„求名而得名,求禄而得禄,人皆以为能,仆独以为命。命通则事偶,事偶则幸来。幸之来,尚归之于命;不幸之来也,舍命复何归哉!所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实如此也。”

正因为如此,委命从时,安贫乐道,乐天知命,就成为他中年以后人生观的重要方面。

白居易在《我身》一诗中说:“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外貌虽寂寞,中怀颇冲融。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穷则为鹤鹅,一枝足自容。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在《咏拙》一诗,他也说:“所察有巧拙,不可改者性。所赋有厚薄,不可移者命。慕贵而厌贱,乐富而恶贫。同此天地间,我岂异于人。性命苟如此,反则成苦辛。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

他还以身居陋巷、安贫乐道而不改其乐的孔门弟子颜回为标榜对象,他说“朱门有勋贵,陋巷有颜回。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

与此相联系的,是他的知足保和的思想。“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无喜亦无忧。”

白居易的所谓“乐天”,是内心痛苦不平的自我调节。

白居易就这样以他的“乐天知命”的穷通观,化解着自己心中的不平。他一方面以“行在独善”自律,“玉向泥中洁,松经雪后贞”;一方面又以“达人知命”来慰穷销忧,“富贵本非望,功名需待时”,“尝闻君子戒,忧道不怀贫”,“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唯为养浩然,吾闻达人语”,从思想看,这正是儒家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和“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的精神境界。这在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险恶,以至于正义者无端遭受排斥、迫害,而“兼济之志”势难实现的情况下,“独善”本身也是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这虽不能与“德迈宏道,匡俗庇民”的社会作用和意义相比,但也是进步士人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完成。从历史眼光来看,我们是不能苛责于古人的。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白居易的所谓“行在独善”,“乐天知命”,对他来说都不过是他壮志未酬,兼济无成的退路,是无可奈何的心情反映。他的所谓“乐天”,只不过是内心痛苦不平的自我调节。或者说强自为欢的自我开导,“我无奈命何,委顺以待终。命无奈我何,方寸如虚空。瞢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谁能坐自苦,龃齬于其中。”正所谓是,“外容闲暇心中苦,似是而非谁得知”,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深沉痛苦的感觉是显而易见的。

白居易中年以后的思想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社会的责任感,入仕和有为,在他思想上始终并未完全消失;另一方面,传统老庄道家思想和当时正蔚然成风的佛家思想,也逐渐浸入了他的人生观,以至成为他中晚年立身处事的重要准则。

道家哲学是一种自然哲学,在世界观上,他们主张崇尚自然,脱离社会,反对和蔑视人为。但道家哲学又是一种困境哲学。它的主要理论导向得引导身处危世和险境的人,如何避害全身;是教导身处困境和逆境中的人,如何能够解脱出来,保持精神上的独立,拥有一份安宁恬静的心理,以至逍遥自在的精神状态。无疑这对于深感政治环境险恶,亦曾身遭迫害的诗人来说,是最易接受的。

白居易中年以后的思想和生活态度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白居易中年以后的思想和生活态度,归纳起来不外表现为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安时处顺,随遇而安的时命观,即认为人的一切穷通、荣辱、祸福,都是时命所致,如果意识到这一点,自然也就不会怨天尤人和烦恼不止了。

所谓“命逆分已定,日久心弥安”、“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置怀齐宠辱,委顺随行此”。这种委命随时,知命无忧的思想,在白居易后期的诗文中是屡见不鲜的。可知诗人是深受道家穷通时命观的影响的。

庄子曾经说:“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道久矣而不得,时也。„„知穷之有命,知道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只是这种“勇”,不是对时命的抗争和战胜,而是对时命的承认和顺从。因此,庄子这里所说的“勇”,乃是“激流勇退”之勇,不是知难而奋发之勇。在庄子看来,持这种时命观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使人在精神上获得解脱:“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白居易中后期思想,是深深打上了庄子思想的烙印的。

二、知足守分,恬淡去欲的修养观。为了在困境中获得个人精神上的安宁和愉悦,并避害远祸,获得生活上的安全感,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中晚年,一直抱着安命守分,清除物累,恬淡去欲和知足保和的思想。如“知份心自足,委顺身长安。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心未曾求过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时。”“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回看世间苦,苦在求不得。我今无所求,庶离忧悲域。”追求知足知止、恬淡宁静正是老庄理想精神境界的心理特征,而庄子又把“去欲”看成是达到“虚无恬淡,乃合天德”的境界的途径。可知白居易中晚期这种知足保和思想也是深深打上了道家思想烙印的。

众所周知,在白居易的人生观中还渗合着某些佛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晚年分司洛阳以后,自称“官秩三品分洛下,交游一半在僧中”

会昌二年(842)致仕以后,更与香山僧人如满结香火社,“半移生计入香山”,自称香山居士,俨然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了。

从白居易的诗文看,诗人接触佛教也是比较早的。在青年时期,他就曾与僧人正一上人、凝公大师有过来往,并向他们学过佛理。但真正把佛教思想作为解脱自己苦恼的良药,是元和五年,白居易在谏官任上受到排挤,并遭丧母、疡女之后,即遭逢极端的人生痛苦之时。

遭贬江州司马后,佛教思想渐成精神支柱

元和十年,诗人贬滴江州司马时起,佛教思想渐成为他销弥苦恼,解脱人生苦难的一根精神支柱。特别是当他感到生老病死的威胁时,佛教思想似乎更能使他精神有所解脱。比如他说:“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生死心。”“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既无神仙术,何除老死籍?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这儿所说的医王,就是指释加牟尼,只有释加牟尼才可以普渡众生。“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特别到了晚年,老病相逼,亲朋好友生离死别的事遭遇更多,诗人的佛教思想也就更浓重了。

他说,“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已将心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又在《六十六》这首诗中说,“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佛教在唐代已发展出多种宗派,从白居易的这些诗文看,他所信仰的主要是禅宗,所谓“赖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禅宗主张“识心见性”、“自性自度”,即通过坐禅、参禅,而保持一种超脱的心境。白居易曾自述对禅的理解是“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又说:“唯有无生三昧观,荣枯一照两成空。”“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谩厌生。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可知诗人在荣辱观、生死观等方面,也是接受了佛学,特别是佛学中禅宗的“无相为体”、“法体清净”的这种观点,即把世间生死、荣辱,都称作虚妄之梦境,真止值得追求的则是人心的清净本性。

白居易后期对于朋党之争的看法和态度

下面我们再看一看白居易后期对于朋党之争的看法和态度。

在尖锐激烈的朋党纷争中,持中立、调和的骑墙态度,是白居易“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在后期的政治实践中的突出表现。

以牛僧孺、李德裕为代表,延续数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是中晚唐政治史上无可否认的事实。从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列举的大量史料可以看出,这场斗争,乃是统治阶级内部重门第礼法的旧士族阶层,同由进士第出身的中小地主阶层之间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在宦官擅权,左右着皇位的废立及政局国策的兴替的中晚唐时期,由于“外朝士大夫党派乃内庭阉寺党派之应声虫,或附属品”从而更加剧了这两种对立的政治势力之间的排挤和倾轧,使得这一时期的政局变幻,更加波谲云诡,出人意外。正如陈寅恪先生所指出的:“夫两派既势不两立,自然各就其气类招求同党,于是两种不同社会阶级争取政治地位之竞争,遂因此表面形式化矣。及其后斗争之程度随时间之久长逐渐增剧,当日士大夫纵欲置身于局外之中立,亦几不可能。如牛党之白居易以消极被容(乐天幸生世较早耳,若升朝更晚,恐亦难幸免也),„„可谓例外。”

陈先生论定,白居易在牛李党争的政治分野中属于牛党,是正确的。这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第一,白居易中小地主的门第及进士科第的出身,这使他容易同牛党气类相投;第二,在元和三年的策试案及长庆元年的重考进士案中,白居易虽系秉公执言,但显然都站在牛党一边,这有白集中《论制科人状》及《论重考进士事宜状》为证;第三,考其行状,白居易一生在宦途生涯中的出处进退,大抵与牛党的命运息息相关:如官职的升迁,或采取求外任、求分司等防嫌远祸的保护性措施,也大都借助于牛党得势人物之援引或斡旋;第四,从诗集可以看出,白居易与牛党领袖牛僧孺过从甚密,唱酬甚多,而与李党首领李德裕却甚疏远,文字交往只有一首《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和浙西李大夫作);第五,会昌六年,武宗没,宣宗继位,罢李德裕相而李党失势,白居易从弟敏中入相,遭李党贬逐之五相(牛僧孺、李宗闵、崔珙、杨嗣复、李珏)同日北还——从白敏中在党争中的鲜明立场,不难推知白居易“恩牛怨李”之倾向。

但是,陈先生认为,白居易在党争中之所以能够“以消极被容”,乃是由于“生世较早,若升朝更晚,恐亦难幸免也”。这一论断,就颇有值得商榷的余地。叶梦得《避暑录话》指出:“方大和、开成、会昌之间,天下变故,所更不一。元稹以废黜死,李文饶以谗嫉死。虽裴晋公犹怀疑畏,而牛僧孺、李宗闵皆不免万里之行。所谓李逢吉、令狐楚、李珏之徒,泛泛非素与游者,其冰炭低昂未尝有虚日,顾乐天所得岂不多哉!”在上列因党争而牵连受害的人物中,大都与白氏同时升朝,有的甚至比他升朝更早。可见,把“生世”与“升朝”的早晚,作为白居易在党争中得以幸免于祸的理由,根据是不够充分的。

那么,几乎一踏入仕途就与党争发生了纠葛的白居易,在那连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都喟然慨叹:“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的大和、开成、会昌之际,他为什么居然能够在党祸炽烈、宦途艰险的缝隙中,奇迹般地苟容于时,并得以优游终老呢?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饱尝荣辱事”、“深谙世俗情”的白居易,能够清虚自守,不汲汲于功名势利,并懂得以足够的权变来应付事态,回避矛盾,力求以调和、骑墙的态度超然于党争之外,而决不卷入朋党倾轧的旋涡、“身心安处即吾土,岂限于长安与洛阳?”他晚年的“隐在留司官”,寄居洛下一十八年,即主要是着眼于党祸炽烈,而有意避开长安这个政治旋涡的。再如,他既交好于牛党领袖牛僧孺,以及属于牛党的姻亲杨氏兄弟,又与李党所重要人物元稹、李绅相厚善,这也正是他在党争中持调和、骑墙的中庸主义立场的典型表现。

正如白居易在三教之间搞调和折中,在入仕与出世之间持中隐观念,是带着半生痛苦的经历,带着同现实妥协的感伤情调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样,从他的吟咏中可以看出,他在党争中持调和、骑墙的中庸主义立场,也是在入世甚深之后,从反面总结立身处事的经验教训的反思的结果。请看:“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这难道不是深谙君臣关系的虚伪,因而心存戒惧,有所彻悟的表示吗?“何处投荒初恐惧,谁人泽畔正悲吟?”这难道不是在对迁客逐臣的深切同情中,隐寓着忧谗畏讥的心情吗?“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远祸胎”;“险路应须避,迷途莫共争”。这难道不是在宦海浮沉中失意之余闪露的“迷途知返”的意向吗?既然他的心绪已经灰冷到了“睡到午欢到夜,回看官职是泥沙”的地步,既然他以“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的实际行动显示了他的疏放旷达的襟怀,那么,他以“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的虚无态度来看待党争,并在党争中持调和、骑墙的中庸主义立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晚岁深谙世俗情”的白居易,虽然不时摆出一副混世派的面孔,但他毕竟还不是一个毫无节概、佞顺取容的混世派。在对待党争的问题上,他固然有回避矛盾以为全身远祸之计的圆滑与世故的一面,但在他的心灵深处毕竟还保持着某种高尚而神圣的东西,因而能够做到“不以姘婀逢时,不以党援干进”,“不附丽为进取计”。正如叶梦得所指出的:“白乐天与杨虞卿为姻家,而不累于杨虞卿;与元稹、牛僧孺相厚善,而不党于元稹、僧孺;为裴晋公所爱重,而不因晋公以进;李文饶素不乐,而不为文饶所深害者,处世者如是人,亦足矣。推其所由得,惟不汲汲于进,而志大于退。是以能安于去就爱憎之际,每裕然有余也。”潘德舆也称赞他“其心淡,其节峻,其识远。”按“牛李党争”的实质,本来不过是名利与权势之争。正因为白居易视权门要路为“身灾”,视官职如“泥沙”,对权势利禄置之淡然,因而他才能够在朋党纷争之际,超然于党派和利害是非之外,并在两派中都坦然地交朋友,做到“中立不倚,峻节凛然”,“进退以义”,“完节自高”。

我们还应当看到,“不汲汲于进,而志在于退”,这固然反映了他的调和折中、妥协退让的中庸思想的本质,而他在党争中能够中道而行,不以党派的是非为是非,并在两派中都能结识到朋友,这也正是“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作为他的处世哲学在方法论上的妙用。

白居易的养生之道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白居易的养生之道。少年时代的白居易,为了能在京城长安崭露头角,拼命攻读,勤奋写作,以致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刚刚20岁,就出现了“未老而齿动发白”的症状。以后他被贬,“谪居卧病浔阳城”,按常理将,应该难以高寿。然而,诗人却活到七十五岁。奥秘何在呢?就在于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

首先,白居易乐天如命,始终保持心情的开朗、豁达。他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心是自医生。”《旧唐书》本传说他“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滴为意”。他高歌“无忧乐性物,寡欲清心源”,“寡欲身少病,乐天心不忧”。就是对人类无法避免的衰老现象,他也是旷达视之。比如他的头发脱落严重,他不忧不躁,认为这样“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反倒省事。正是由于树立了这种乐天知命的思想,白居易总是处于一种安然自得的恬淡心境,于身心健康极为有益。

其次,白居易十分注重饭食之素与补。他的旱餐很简单,不外是“一杯云母粥”,或“烹葵炮嫩笋”。嫩笋其味鲜美,增人食欲,据现代科学分析,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对高血压、高胆固醇症有一定疗效。他的午、晚餐也以素食为主。“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关”,“午斋何简洁,饼与蔬而已”。就是开荤,也不过是“饭热鱼鲜香”。

当然,在积极的练功方而,白居易更是深知其中三昧的。坚持散步,是白居易多年的习惯。少则,“绕庭行数匝”;中则,“散步中门前”;多则,远足“劳童仆”。参禅打坐,精习气功,也是白居易养生健身的重要手段。有时“淡然临水坐”,有时面对前庭挺拔的松树,“月好好独坐”,还常常“夜半起端坐”,半夜时分,一个人起来打坐。经过一番气功锻炼,“浩然心委化”,他已经能够融溶进一种凝神静习的佳境了。由于白居易具有很深的气功功夫,俨然达到了“坐稳夜忘眠”或“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的这种奇妙程度,从而为他的身体蕴蓄起了旺盛的精力。而“庭前尽日立到夜”也不觉得累;“灯下有时坐彻明”也豪无倦意。这就从身体条件上保证了诗人能够写出那么多的传世之作。

白居易的身体力行,潜心钻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养生大家,所以他能够在身体并不十分健壮的情况下活到75岁。

白居易的经历和思想分析

从白居易的一生经历和思想发展看,他早年以一个儒生身份入仕,胸怀“兼济”之志,奋斗于政治舞台之上,无论从他的“仁政”的政治理想上看,还是从奋不顾身的积极有为的斗士精神上来看,无疑都是典型的儒家风范。

中年政治上受挫以后,他以“独善其身”自命,则开始将儒家的“安贫乐道”和道家的“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以有所不为代替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正是从这时开始,虚无恬淡的道家人生观和看破人生、超越世俗的佛教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并与儒家“贤者避世”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使他采取了所谓“中隐”的道路,以至于出现了自称“居士”的礼佛行动。

白居易接受佛道思想,是在他积极用世受挫之后,欲有所为而不能为的情况下产生的。诗人此时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儒家思想的是和非问题,而是在不能实践原有理想的情况下,如何修身独处的问题。事实上,诗人从没有像道家那样反对过儒家的政治哲学,相反他在后半生,只要稍有条件,还是为社会做了一些事的。只是在如何“独善”的情况下,在困境中如何排遣苦闷的问题上,他确实引入了道家、佛家的心性观和修养论,而成为一个身在仕途而心向道、佛的兼儒、兼道、兼佛的兼济融合的人物。

照白居易看来,要经世治国,就要实施儒家思想;要修身独处,达观自适,不以进退得失为怀,又需借助于老庄和佛禅。白居易晚年在一首谈到自己如何立身处世的诗中说:“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可以说正道破了他自己一生的思想。

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在一篇诗中是这样来形容和评论白居易的:“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诠。吏隐情兼逐,儒玄道两全。”用赞赏的口吻简要地道出诗人白居易儒、释、道兼容的思想以及他潇洒脱俗的性格,和高妙的诗风。

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进步的作家,他的思想是与中国丰厚的文化土壤和可贵的民族精神联系着的。他的思想和人格素质的铸成,受着多方面的影响。如他从儒家思想中,吸取了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和“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从道家思想中吸取了洁身自爱,以及容忍不争和喜爱自然、放达自适的精神;从佛教中吸取了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思想等等。这些人生观的积极面,对我们今天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自然观仍有很大启发。

上一篇: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心得体会下一篇:优秀教师初中秋季开学典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