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董卿的一封信

2024-05-21

给董卿的一封信

给董卿的一封信 篇1

给董卿的《朗读者》浇一盆冷水

本文215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朗读者》被刷屏,成为最近为数不多的现象级电视节目。然而,火热背后,郑老师却嗅到了隐忧,因为通过节目本身我很难想象节目接下来可以靠什么被二度或者三度刷屏。开门见山地说,节目在开播之前被刷屏,更多并不是因为“朗读”,而是因为“董卿”,这位电视时代最后的符号性人物出山担任制片人与主持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大事件,如果此时的赵本山老师宣布参与《欢乐喜剧人》,即便他的小品连剧本都还没创作,就这个消息本身也足以形成刷屏之势。当然,许多人也都会有在高X格事件出现时刷存在感的需求,朗读这件小众的事情被搬上荧屏,人们进行转发,以表达自己高于他人的审美,这也是朋友圈分享的一个重要因素。综上,这一轮朋友圈刷屏《朗读者》,更多是因为其外在形式,而不是因为节目的内容。

我第一时间就下载了《朗读者》的第一集,在看到这档节目之前,我对这档节目期待很高。一是因为事关我个人的专业,二是因为如此品味的视频文化节目目前还是空白。但是,坦率讲,我没有看完。在快进着看了一半之后,我在手机里写下一句话:情怀只能用一次,一档节目如果靠情怀去活,那么它只会死。《朗读者》这档节目最大的软肋,是它借用了朗读这份情怀,但是除了标题以外却基本与朗读无关。

首先,节目采用的是一段访谈 一段朗读的形式,在我看来,这是最简单也最欠佳的一种形式。之前的人物访谈更像是这个节目的主轴,而之后的朗读却像是之前访谈的附庸。同时,我看不出通过之前的访谈,朗读者必须要朗读这段文字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而更像是两段画面的生硬拼接。

每一位出现的嘉宾都被冠以“朗读者”的身份,但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所聊的内容却基本与朗读毫无关系,而仅仅是人物的生平。在这种生平叙述当中,我们基本没有听到嘉宾讲述有声语音表达在他生命当中的任何一点影响,这样一来,选择用朗读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嘉宾的感受,就显得非常牵强。其次,节目组对这档节目受众群体的定位非常模糊。“朗读者”甫一出现,带来了极大流量,而当喧嚣之后,看热闹的人群散去,能够继续留下的大多是语言表达的爱好者们,最起码也是对有声语言多少有一些兴趣的人。他们才是构成这档节目的铁杆受众群体。确实,“朗读者”这个名称的出现一定会招徕那些在这个社会中对语言表达审美较为热衷的群体。那么,请大家想一想,除了濮存昕老师之外,哪一位的朗读让您感受到了语言的“审美”?

肯定不止我一个人觉得这档节目中的朗读部分非常不解渴,甚至犹如鸡肋。如果招徕一个对朗读审美非常期待的群体却主要让他们看人物访谈、传递不同行业的人生境遇,这就像是去了西藏,却让对方品尝西湖醋鱼,去了西湖却让对方品尝青稞酒一样尴尬。同时,我也不禁疑惑,这种平铺直叙、淡而无味的访谈究竟对哪个收视群体会有持续的吸引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档“朗读”节目,节目本身却回避了朗读的精髓,那就是“朗读技巧”。《朗读者》这档节目在前期肯定做过各种各样的策划,然而它最终却选择了不在朗读技巧上有任何着墨。我也听说节目组有一个很好的初心,那就是让人们忽略一种艺术技巧本身的难度,而去追寻和关切这种艺术因何而存在和被触发。我想说的是,人们会追寻和关切的永远是美的或者有趣的东西,如果这种形式呈现在他眼前的只是平庸与无常,那么在这个注意力被高度分散的时代,是没有人有那个时间和动机去关注您所希望他关注的角度的。

朗读之所以可以称为艺术,是因为它绝非不学而能,在这里郑老师一定要重申一下我的观点,“朗读不是见字出声”,朗读是情感的音声化,它需要通过调动各种手段去达到这一目的,具体可参看拙作《做好这四点,语言表达出奇迹》。而我们看到,第一期《朗读者》请到许多位嘉宾,当中有朗诵名家也有朗读素人,遗憾的是,他们的朗读过程从朗读本身来说没有太多亮点可言,许多位嘉宾所谓的朗读也许连最起码的字音准确、连贯流畅都没有做到,更不要说有什么审美价值。

也许有人会说,朗读素人们能够真挚表达情感就可以了,不能有太高的要求。我必须要回应这样的论调:抛开技巧谈情感只能是水中捞月。因为情感是需要传递的,如果您只是在家里自我欣赏的话,那么悉听尊便,但是当这段朗读是要呈现在公共平台被他人去感知的,这就一定需要“技巧”这个重要的媒介。而正是因为节目组将重头戏放在了访谈上,所以朗读本身被喧宾夺主。

在我的设想当中,《朗读者》这档节目应当是开时代之风气,在中国这个向来提倡“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国度传播与普及语言表达理念的文化节目,而不是披着朗读外衣进行廉价访谈的娱乐节目。

在这里我诚挚地建议栏目组,贵节目最大的资产是“董卿”和“朗读”,前者能够带来流量,而后者才能真正保有流量。如果要保有流量,节目的形式就应该牢牢围绕“朗读”这个核心来进行。这样的话,以演播室穿插外景真人秀的形式也许会更好。比如,濮存昕老师在上台之前,播放的不是那一段访谈,而是他在排练场内创作稿件的过程,穿插语言表达对于他人生的影响和意义,最后他再上台进行呈现,会不会让节目更加切合应有之意?

再比如,对于朗读素人而言,他的表达也许很业余,他的字音也许很不准,但是同样呈现出他练习朗读的过程,将朗读技巧的习得过程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到他在朗读这件事情上付出的努力,最后再看到他在舞台上的进步,他真诚的表达、他创作的态度,这样是不是会让更多屏幕前的朗读素人们燃起朗读的欲望?同时,节目组找来的嘉宾能否是在生命历程中与语言表达有所交集,而不是抓壮丁似的找来几位不相干的人士进行一个拼盘。

节目比较理想的状态,不是通过董卿而是通过朗读的崭新理念被一次又一次刷屏。比如某一期,节目传递出朗读要“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理念,另一期,节目传递出“高而不劈,低而不哑”的理念,我相信这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金句会很快被传播出去,因为这些内容是能够与节目的铁杆受众——那些语言表达爱好者们产生共鸣的。而当这些语言表达的专业理念能够被更多人所了解,那么节目的社会功能便能真正显现出来。

我不希望这档节目会成为虎头蛇尾,不多久便被遗忘的平庸节目,而希望这档节目能够有所改变,并且一季又一季地出下去,毕竟,中国文化中有太多美好的文字等待我们去朗读,中国人也太需要进行语言表达的启蒙!

上一篇:街道办事处职能职责下一篇: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