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丰明明(共1篇)
《示儿》丰明明 篇1
《示儿》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课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11册第4课。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3、体会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抓住诗中关键词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准备:完成学案相关习题。
1、搜集陆游两位爱国诗人的相关资料。
2、搜集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句。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
“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那么,大诗人陆游会在遗嘱中对儿子说些什么呢?本课,我们将一同学习《示儿》
(二)交流展示
1、朗读《示儿》。
2、陆游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质疑
1、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预设问题:
关键词语的理解:元,万事空,但,九州,同,定,无,乃,翁。
重点诗句的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四)互动探究
方法:学生理解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理解,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去解决。
也可借助同学的工具书去解决。
备案:(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但”“只”的意思。
“九州同”“九州”指中国。“同”统一。“九州同”是指全国统一。
诗句大意是: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精讲点拨
1、强调“元”、“同”、“无”、“乃”的意思。
2、诗人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能够看到国家的统一。弥留之际,诗人陆游最大的心愿是能够看到宋朝军队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
(六)迁移运用
1、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比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的异同。
3、完成巩固案习题。作 业
完成《补充习题》本课第三、五、六题。板 书
古诗两首
示 儿 陆游
悲———不见九州同 毕生的憾事 望———北定中原日 无限的期望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能够背诵。
2、能理解《示儿》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诗句的大意。
3、能体会《示儿》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学习方法:
1、借助工具书。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3、请教家长、老师或其他人。学习内容:
1、写出诗中下列词语的意思
元知: 万事空: 但:
九州: 同: 定: 无: 祭: 乃翁:
2、说说诗句的意思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3、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
——————————————————————————————
4、朗读并背诵两首诗
5、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
巩固案设计
1、先解释诗句中带划线的词,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
2、比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示儿》的相同与不同。相同点: 不同点:
3、摘抄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句。
(1)、(2)、(3)、学习反思:
【《示儿》丰明明】推荐阅读:
明明白白做事09-23
又见杨明明11-18
岗位说明明书01-03
明明的非洲小鱼作文11-28
给李明明过生日作文05-29
明明的梦小学作文01-14
郑明明: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平衡06-14
不讲卫生的明明作文700字11-19
给明明的一封信小学六年级作文12-15
明明只是喜欢,非要夸张成爱情的爱情美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