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

2024-07-10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共8篇)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 篇1

断断续续了一个月总算读完了这本书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云和对情节的迷茫使我对此书是否值得诺奖感到疑问.那时吸引我的仅仅是作者所描绘的当时俄国美景.然后以拉拉为前期线索展开情节 个人感觉到了拉拉 戈尔东 日瓦戈 加利乌林 四个人相聚时 故事才出现了真正的转折 作者当时也进行了文字暗示 。

故事随后便以日瓦戈的不断辗转 流离为线索. 后面还有一段由于自己的情绪比较乱已经概述不下去了 。不过我更想说的是以下这些整篇小说中带有那些冗长复杂又拗口的名字的人物其实都是有始有终的 有时突然的出现后又突然的消失 但终究还会出现 或是出来帮助日瓦戈一行人或是通过日瓦戈与他人的交代中透露出此人的结果 比如作品中的三次葬礼穿插十分巧妙 因为葬礼时所有与逝者有关的人物都会出现 作者也正是借助此点将人物联系起来。

再就是写日瓦戈多次流离时的过程 从一开始乘坐优待车厢到后来栖身到了铁皮车厢里 乘坐雪橇和骑马 以至最后徒步狼狈而行 。

而对于日瓦戈与冬妮娅和拉拉的爱情 作者的描写实在是令人设身处境 不由地为止感动 他与拉拉的多次分别错过和遇见是上天注定的 他们俩是天生的一对但我们也不必为止太难过 虽然两人分别也好共同也罢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 但两人拥有过属于他们的生活 在尤里亚京 在瓦雷吉诺虽然艰苦虽然短暂充满着迷茫和未知但是他们两人都很幸福 感受了本就属于他们的生活 而冬妮娅 日瓦戈的确也很爱她 她被逐出国境的那封信表露了她所有的情感 她更像是日瓦戈生活中的妻子而拉拉则是梦中他所幻想的 和他性格和对革命看法相投的完美情人 。

而日瓦戈的弟弟感觉更是日瓦戈的一个倒影 和他完全不同的一个人 却对日瓦戈关爱有加 不断地在他绝望的时刻出现如同日瓦戈自己在莫斯科的街道上看到的那个影子一样 他弟弟永远都是在暗处

对于情节 可以说是十分扣人心弦的 情节十分流畅 但也很考验你的耐心 作品中总会出现大篇幅的宗教内容 和本人感到不足的则是作品的结尾感觉医生的死有些突然却再合适不过 毕竟生活又要重新好了起来 而日瓦戈却倒下了 但在日瓦戈死后 二战期间本人觉得应当对其子女再进行更多的描写毕竟他有五个孩子.

总之 这是一本难以多得的精华小说 淋漓精致的描写出了俄国革命的另一面 描写出了下层人民精神和肉体上的苦难和战争带来的不幸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在冷战铁幕下凭借屹然而起的这一长篇作品获得诺奖我想这在合适不过 。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 篇2

卡尔维诺以《帕斯捷尔纳克与革命》为题, 写了阅读《日瓦戈医生》之后的笔记。他以他的眼界、凭他的阅读对文本做了批评。这批评本身成为研读作品不可不读的文章。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认知谈谈卡尔维诺评价《日瓦戈医生》的成与败。

一、关于历史书写

小说主人公尤里·安德烈耶维奇是莫斯科的一名医科大学生。他的一生坎坷曲折, 经历多次战争和革命。“不能使用的卫生间, 卫生间旁边只有一扇窗户的房间和歪斜的厨房, 一条快坍塌的过道, 还有一条下陷的黑通道。尤里·安德烈耶维奇搬到这儿来之后便放弃了行医, 变成一个邋遢的人, 不再同熟人见面, 过起穷苦的日子。” (1) 这是日瓦戈后来回到莫斯科生活的写照。小说就是以他的一生为线索, 通过他的坎坷经历, 他和小说中众多人物的交往和对话, 他的创作、信件、独白、思考, 从一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视角, 勾勒出当时历史的风云变化。“作品着重表现的不是历史真实本身, 而是人物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预感、反应、评说和联想。” (2)

卡尔维诺在评介这部小说时说到, “我试图以这种方式, 表达一个关注书中同样一些问题并欣赏书中对生活的直接表现但无法认同书中基本主题———历史超越人性———的人, 在阅读这本书 (或者说与这本书争辩) 时, 心中引起的感情、问题和异议。我的观点与书中的基本主题截然不同, 我总是在文学中和思想性中寻找恰恰相反的东西:人积极地参与历史。”关于这部长篇小说的历史书写与人性、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我存有与卡尔维诺不尽相同的看法。卡将小说的基本主题定为“历史超越人性”当然是合理的, 这超越并不是消灭抑或是毁灭。卡尔维诺认为在帕斯捷尔纳克看来, 历史是神圣的, 是一种庄严的存在, 超越人, 哪怕在悲剧性之中也是高洁的。

但卡尔维诺“人积极地参与历史”的观点, 我不认同。人参与历史是合理的, 但若历史是被一群疯狂而盲目的人推动, 那这时人类的积极参与就会极其可怕。“发疯似的东奔西跑是所有人的命运, 这是时代的精神。”“人比狼更凶狠。行路人一见行路人就躲;两人相遇, 一个杀死另一个, 为了自己不被对方杀死。还出现了个别人吃人的现象。人类文明的法则失灵了。兽性发作。又梦见了史前的穴居时代。” (3) 这就是真实发生在俄国大地上的历史事实, 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的人性。在这样的历史、革命的现实中, 日瓦戈医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无能为力, 他无法也不可能积极地参与到历史中, 他是被拖着往前走。“他十分清楚, 在未来这个怪异的庞然大物面前, 自己是个侏儒, 心怀恐惧, 然而又喜爱这个未来, 暗暗地为它自豪, 同时又像告别那样, 最后一次用深受鼓舞的热切的眼光凝视着天上的浮云和成排的树木, 看着街上的行人, 以及这座在不幸中蹒跚的俄国城市。他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 为的是让一切都好起来, 但是无论什么都无能为力。” (4) 他以他诗人的敏感和气质对历史作出反应和猜想。“他的诗写的不是复活, 也不是收殓入棺, 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流过的时光”, 尤里在这生与死之间用诗作来记录流逝的时光, 历史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深刻的烙印。这或许就是卡尔维诺得出的帕斯捷尔纳克的两个看法之一, 即是对人的所作所为隐含不信任, 包括人建构自己的能力、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刻意改造。当然这种不信任并不是否定历史中的人性, 而是在面对集体意识时能有知识分子清醒和独立的气质, 以这样的独立和清醒更加关注何为历史, 关注人性、个性, 更具人道主义。在小说中, 日瓦戈医生并没有向任何一种体制靠拢, 他有着知识分子的敏感和良心。帕斯捷尔纳克关注历史中的人性、个体。“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能在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把握中深刻地洞察时代的本质精神内涵。” (5)

帕斯捷尔纳克对个体生活和个性独立的关注, 使《日瓦戈医生》表征出一种疏离“宏大历史”的意向。“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超越了普通政治层面的思考, 这种克服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政治功利主义情绪, 以人类最广泛的永恒的、共同的情感为旨归的批判与超越意识, 是文学经典的重要特质。” (6)

帕斯捷尔纳克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 他关注这些人物对历史和革命的反应、他们人生的苦痛与挣扎。他的关注不是一个集体的“人民”的人性, 而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在历史中的个性。主人公日瓦戈从小浸泡在知识分子的文化氛围中, 他是医生, 他是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苦痛与挣扎。他爱妻子东尼娅, 但拉拉对他的吸引是他无法抵挡的。拉拉是他的女神, 她有着不可思议的美丽, 有着崇高的羞怯和诗意的灵魂。小说中东尼娅的一番话道出了她与拉拉极端的区别———“我诞生于人世就是为了使生活变得单纯并寻找正确的出路, 而她却要使它变得复杂, 把人引入歧途”。 (7) 东尼娅、拉拉这两位迥异的女人使尤里的生命和挣扎变得愈发真实, 也使尤里的形象立体、全面。当然, 在面对革命、战争这些历史真实时, 他的独立与思考和当时的“宏大历史”是矛盾的, 这使他的处境处处充满了张力。

除了尤里之外, 小说中还有很多人物处于当时的历史之中, 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评说, 人生也因此有了不同。安季波夫是小说中一个特别的人物, 他的一生是矛盾的。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动物”, 他即是“纯洁的体现”, 又是一个被时代和政治异化了的工具;他虽然铁石心肠, 但仍有“一星半点不朽的东西”。他离开拉拉参加的战争的动机也很微妙。其实, 帕斯捷尔纳克的“历史”与卡尔维诺的“历史”或许是不同的历史。

二、关于革命

卡尔维诺在文章中说到“革命是帕斯捷尔纳克基本诗学神话的重要时刻:自然与历史融为一体。在这个意义上, 小说的核心———小说在风格和思想上达到的高峰———应是第五章, 也即1917年在到处是穷街陋巷的医院小城梅留泽耶夫的那些革命的日子……在梅留泽耶夫, 我们看到日瓦戈享受着一段快乐时光, 交织着革命生活的热情和他与拉拉在一起 (仍只是暗示) 的诗情画意。”不知卡尔维诺如何定义这里的“自然”一词, 自然与历史融为一体, 接下去又谈到尤里在小城梅留泽耶夫充满革命热情、与拉拉在一起诗情画意的生活。可见, 卡的“自然与历史融为一体”即是人与历史融为一体, 对革命充满热情、积极参与革命、历史的过程。

卡尔维诺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在第五章尤里向拉拉的告白中谈到, “革命违反着意志奔腾而出, 仿佛是一股被阻滞得过长的空气。每个人和每件事物都苏醒了, 获得了再生, 一切都发生了转化、转变。也许可以说, 每一个人都经历了两种革命, 一种是自身的, 另一种是共同的。我觉得, 社会主义宛如一片海洋, 所有个人的、单独的革命应该像无数溪流一样汇聚其中, 这就是生活的海洋, 自存自在的海洋。我所说的生活的海洋, 指的是那种值得用绘画表现的生活, 是经过创造而丰富起来的充满智慧的生活。”此时的日瓦戈对革命充满了期待、向往、希望。生命自如。可是日瓦戈所认为的革命与现实的革命是有区别的, 他认为革命有两种, 自身的和共同的, 所有个人的、单独的革命汇聚到自存自在的社会主义的海洋之中。现实的革命是强调集体意识, 不讲求个性的。

尤里深受曾做过神甫的舅舅的影响, 又在知识分子的文化氛围中成长, 他身上有博爱、有独立、诗意、责任等很多品质, 这就决定他在面对各种处境中的反应。不管外界环境如何, 他力求在工作中尽职, 对家庭忠诚, 以基督式的怜悯关爱人们。在他的札记中, 他们全家迁到瓦雷金诺后, 尤里的同样充满热情的生活。“从清晨到黄昏, 为在自己和全家工作, 盖屋顶, 为了养活他们去耕种土地, 像鲁滨逊一样, 模仿创造宇宙的上帝, 跟随着生养自己的母亲, 使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新生, 创造自己的世界。” (8) 由此可见, 日瓦戈对生活的热情并不是来自外在的革命。这种热情是由内向外散发出的力量, 在革命给个体生存和表达空间的时候, 这种力量就足以支撑尤里对生活的热情。另外, 除了尤里自身的特质, 梅留泽耶夫和拉拉的相遇也是他如此有激情的原因之一。这是外在解释。

另外在第五章一开始就交代了尤里、加利乌林和安季波娃在小城的生活, 其中提到“然而他们始终萦萦于怀的, 就是尽快摆脱这种把戏, 赶回家园从事各自长远的事业。” (9) 这也看到他们内心还是渴望摆脱这种革命带来的生活。在第五章结尾, 尤里在返回莫斯科的列车上, 他在卧铺上辗转反侧, 所思考的“是关于越来越广泛地席卷整个俄国的信息, 是关于革命及其面临的不详而艰难的时刻, 关于这场革命可能取得的伟大结局”。尤里作为知识分子, 仍在保持自己清醒、独立的思考和认识。在即将到达莫斯科前, 尤里的心情是复杂的, “三年间的各种变化, 失去音讯和各处转移, 战争, 革命, 脑震荡, 枪击, 种种死亡和毁灭的场面, 被炸毁的桥梁, 破坏后的瓦砾和大火———所有这一切都化为毫无内容的巨大空虚”。他渴望回到家、回到亲人面前, 重新生存, 他认为这是这是探险者的追求, 也是艺术的真谛。

与卡尔维诺认为小说的核心是第五章不同的是, 我更倾向于文本中的十三章。整本小说就像一个难产的妇人, 到十三章是痛苦与欣悦的高潮, 尤里与拉拉彼此经过艰难生活之后重逢的惊喜让人同主人公一样觉得无比珍贵、激动, 他们对革命与战争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起初对革命短暂的认同感消失了。拉拉在和尤里谈她和安季波夫的生活时, 提到了她对战争、革命的看法, 以及对人们命运的无法抗拒的影响。“我还是没回答你, 为什么我们的幸福遭到破坏。我后来完全明白了。我讲给你听吧。这不只是我们俩的故事。这将是很多人的命运。”

“那时谎言降临到俄国土地上。主要的灾难, 未来罪恶的根源, 是丧失了对个人见解价值的信念。人们想象, 听从道德感觉启示的时候过去了, 现在应当随声附和, 按照那些陌生的、强加给所有人的概念去生活。兴起了辞藻的统治, 先是君主的, 后是革命的。” (10)

三、关于无产阶级人物

卡尔维诺在评论中认为“帕斯捷尔纳克的支持和同情仅限于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的世界 (就连身为工人之子的帕沙·安季波夫, 也是读书人, 是一个知识分子) , 其他人都是小角色, 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充数而已”。

笔者认为卡尔维诺的这点评价是有失偏颇的。小说的中心人物是知识分子, 这点确切无疑, 帕斯捷尔纳克以知识分子的眼光来书写人们对历史真实的预感、反应、评说和联想。但这并不意味其他人都是小角色, 是为了充数。帕斯捷尔纳克在作品中的思考是关于人的生存、自由、真理、历史的思考, 是普遍性的, 不仅关乎知识分子, 也是关乎每一个在生存在大地上的人。“这种以个性的、自主性的对当时的集体意识的批判性思考, 这种从哲学上对社会历史变迁的透视, 正是知识分子以其独立的理性精神审视世界的可贵方式。” (11)

卡在评价中还说到, “《日瓦戈医生》一个重复出现的主题是无产阶级的反意识形态性质及其立场的含糊:各种各样的传统道德和偏见与无产阶级所无法充分理解的历史力量融合在一起。……随着内战的步伐加快, 这种粗鲁的无产阶级的声音亦愈变愈响, 最后只剩下一个名字:野蛮”。或者说, 帕斯捷尔纳克只是将历史的某些状况写进了小说, 不能说他蓄意如此塑造, 他也没有以一种高傲的知识分子的态度来贬低无产阶级人物, 只能说他在作品中对历史的某些状况作了自己的反思。

文本呈现在每一个批评者面前, 批评者自有一番论说。卡尔维诺做出他对《日瓦戈医生》的评价, 笔者是对评价的评价, 在与卡尔维诺的对话中对《日瓦戈医生》中的历史书写、革命、无产阶级人物给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鲍·帕斯捷尔纳克.蓝英年, 张秉衡译.日瓦戈医生.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7, 第1版.

[2]伊塔洛·卡尔维诺, 黄灿然, 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8, 第1版.

[3]齐宏伟.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1, 第1版.

[4]汪介之.《日瓦戈医生》的历史书写和叙事艺术.当代外国文学, 2010 (4) .

[5]汪介之.关于《日瓦戈医生》的一种跨文化诠释——论艾娃·汤普逊对作品的误读.当代外国文学, 2012 (1) .

《日瓦戈医生》读书笔记 篇3

书中还有两位女主人公:日瓦戈医生的青梅竹马,也是他的妻子冬妮娅,以及与他有着一段炙热但必须克制的感情的拉拉。这两位女性的形象都是美好的。冬妮娅作为日瓦戈医生的妻子,在他担任军医在前线的时候在家全力操持家务,一心一意等待着日瓦戈医生回来。当她知道丈夫与拉拉之间的情愫,虽然心有苦楚之情,但至始至终没有刁难与两人。她是一位聪颖慧智的女人,有一颗善良的,又能够明辨是非的心。

另一位女主人公拉拉则与冬妮娅有所不同。还年少时拉拉就敢爱敢恨,她爱上了自己父亲的朋友,虽然这段感情把她折磨得够呛。但一开始我以为拉拉真的是一个不太计较舆论,随性狂野的女孩,对她的好感不及对冬妮娅的。没想到故事发展到后来,她与日瓦戈医生产生了炽烈的爱情,两人却都谨慎地在表面上克制着的时候,我开始觉得拉拉其实有她的原则。她与日瓦戈医生在一起的时候心里也有着对对方家庭的愧疚。而说到作者对日瓦戈医生在这两位女性,在这两段感情之间的抉择的安排,就比较具有文学的巧合性了,我认为作者多多少少理想化了人物间的矛盾和冲突。分别让日瓦戈医生和拉拉,以及冬妮娅,都能够有一段共同生活的美好回忆。

这是一篇史诗性的文学作品,小说描写了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到最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者笔下的知识分子在这一系列的历史变化中积极生活着,为自己的幸福挣扎着,他们都各自在尽着自己应尽的责任。生活是残酷的,但是他们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他们怀着爱,去面对考验,怀着希望,在不断地变革中继续自己的生活。虽然日瓦戈医生最后倒在了列车轨道边,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在自己的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兢兢业业,为病人奉献,他还为世人留下了他喜爱的诗歌文学,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被世人忘记的。

编辑推荐: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 篇4

12170207张子业

暑假里闲来无事,想找本书来看看,许久没有看小说的我想找本小说来看看。寻觅许久后,都没有找到我想要看的。最后,无意中在手机的小说软件的推荐中看到《日瓦戈医生》,以为与医学有关,于是我决定看一看。

显然,当我慢慢的读开《日瓦戈医生》时,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部刻画了俄罗斯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等近45年的历史的小说,并不是我一开始认为的与医学有关的小说。这部小说以主人公日瓦戈医生的一生为主线,以不同于那个时代大背景的视角来客观辩证全面地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日瓦戈医生》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诗人——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帕斯捷尔纳克也因为《日瓦戈医生》一书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的作者是位前苏联作家,让刚开始阅读的我很容易将这部小说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联系起来,认为《日瓦戈医生》也是一部“红色经典”,是歌颂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时代小说。然而,当我逐渐向小说深处阅读时,我意识到,这部小说与那些“红色经典”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小说的主人公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但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遗弃,与母亲相依为命。然而,在日瓦戈10岁的时候,他母亲去世,日瓦戈成了孤儿。后来他被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日瓦戈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医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军医。然而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回到莫斯科后发现,他的生活、家和原来有了天壤之别,他的家变成了几十户人共同居住的地方,布尔什维克党将他的家变成了公共财产,人们理所当然地占用着他们家的私有财产。而他的妻子东尼娅、儿子、还有岳父格罗梅科只能住在一间小屋子内,生活物资也很紧张。后来在日瓦戈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日瓦戈的帮助下,日瓦戈一家搬离莫斯科,到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去。在瓦雷金诺虽然条件艰苦,但能维持他们的生活。然而日瓦戈在这里生活得并不开心,他既不能行医,也不能做自己的爱好——写诗。后来他去瓦雷金诺旁边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去看书,在那里他遇到了在一战中的战友——拉拉,也是他的情人。然而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后来日瓦戈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后逃回尤里亚金市。而东尼娅他们已经回到莫斯科从那儿流亡到国外。红军胜利后,日瓦戈回到莫斯科,他的弟弟将他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后来日瓦戈离家出走,在电车上心脏病突发,猝死在路上,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读完《日瓦戈医生》,我感慨万千。与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红色经典”所不同的是,我在读完《日瓦戈医生》后并没有一种受到鼓舞心潮澎湃的心情,而是有一种十分矛盾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庶民的胜利这些很早就形成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正常人的生活被战争被革命而破坏。小说的字里行间不难体会到作者强烈批判意识。让我有种作者在反对十月革命的想法。也难怪这部小说以及它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在当时受到许多谴责与批判。我在读完这部小说之后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资料查阅。向更深层次的了解作者想通过这篇小说来传递的思想和观点。经过一些时间后。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反对十月革命,反对共产主义事业。在小说中,日瓦戈医生曾经这样赞赏十月革命,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娴熟地割掉腐臭的旧溃疡!„„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的奇迹!”显然,日瓦戈以及作者都是赞赏十月革命的。然而,不同于许多“红色经典”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并没有盲目地赞扬布尔什维克赞扬苏维埃。他以客观辩证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那个时代。他不仅仅是革命、共产主义的支持者,他更是人民、自由、平等、尊严的支持者。日瓦戈医生的家庭在那个时代应该属于资产阶级家庭,有剥削人民的性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像这样的人都是恶的,都是压榨剥削人民的。日瓦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个具有仁慈心的医生,是个善良的人,不应该受到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例如日瓦戈被游击队强行劫持限制其人生自由,这是作者所强烈批判的,也反映了在大革命时代,自由平等意识的丧失。许多人打着革命的旗号为自己谋利,要想知道,真正的革命革的只是与人民群众作对的人的命,而不是像日瓦戈医生这样人们利益的维护者。我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方面就比前苏联的共产党要做的好。共产党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规定,反映出了以人民为本,尊重人格尊严自由的理念。帕斯捷尔纳克并没有被大时代的潮流所迷惑了双眼,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客观辩证全面地省视这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 篇5

特意买的原版碟,画面清晰,配音效果也跟在影院差不多,把音响调大,主题曲如行云流水般在房间回荡,听的我如醉如痴,前苏联音乐真是好听,那抒情而悠扬的曲调像春风佛面,很自然的把人带到那个时代,让我虚无的心顷刻间充满了温柔。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沙皇被处死,新政府建立的时代,应该就是《列宁在1918》那个年代吧。日瓦戈在很小时,有音乐天赋的母亲就去世了,电影很细致的把他母亲下葬的全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还有个镜头是在棺材里他死去母亲的脸部侧面特写,令人震撼,幼小的日瓦戈那稚气漂亮的面庞和无助的神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他母亲的生前好友收养了他,随同这一家人来到了莫斯科。

青年时代的日瓦戈研读医科,但他在方面的造诣非同寻常,已经蜚名于莫斯科的上流社会。写诗的天赋带给他浪漫多情的性格,却也为他坎坷的一生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由于社会的变革,很快他那些往日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的诗歌,却成了个人主义和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代名词。连年战火,颠沛流离,作为军医他一直奔波在前线救治了大量伤员,返回莫斯科自己漂亮的私人住宅楼却成了革命委员会的驻扎地,一个小楼住了13户人家,他一家人挤在一间屋子里,就是这样,大家还要闹着重新分配住房,由于他的诗歌流露的“不健康”的思想,他在政治上饱受迫害,无奈他带着妻儿来到乌拉尔山的乡间农舍,只为安心的过小日子。

影片着重描写人性,在历史沉浮中一个有才华的小人物的坎坷命运。对爱情的描写,也是那样的细致入微。在前线做为护士的拉拉,是日瓦戈的助手,当时两人就互有好感。命运让两人在荒凉的、气候恶劣的乌拉尔地区再次相遇,一边是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一边是爱得刻骨铭心的情人,日瓦戈在温柔的漩涡里挣扎、徘徊,他那诗人的情怀在的炙烤下,化为一首首杰出的爱情诗篇,令世人敬佩和惊叹。

影片着重渲染的是人性和爱情。在我们这个社会所受舆论谴责的、有悖道德的婚外恋和情人现象,被演化成一种人性的需要,日瓦戈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妻子的深沉的爱,好像和他对情人的火热的爱不相冲突,觉得他在哪边都那样顺理成章,这些都没有损害他在观众中的带有诗人气质的专业医生形象。

看着影片,我对男人有了新的认识,再优秀的男人都会有那样复杂的情感,对妻子再深爱着,也不妨碍他去爱其他的女人,男人的心真的可以容纳下不止一份的感情,这就是真实的人性。那女人是不是也一样呢?

那缠绵悱恻的电影主题音乐功不可没(曾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每每把伟大的爱情场面烘托的更加壮丽和灿烂,让你的心始终跟随着男女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着,唏嘘着,沉醉着……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 篇6

以卡尔维诺的“经典”标准来看, 《日》无疑是一部不朽之作。《帕斯捷尔纳克与革命》一开篇便高度肯定《日》的超越性意义:“我们期待的并不是这种或那种‘文学’, 而是明白无误和总体而全面地讨论生命, 能够把特殊性置于与普遍性的直接关系中, 能够在它对过去的描写中也包含未来。” (1) 随后, 卡尔维诺又强调了《日》作为苏联小说的典型性:帕斯捷尔纳克植根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传统的同时, 独辟蹊径, 既重新考虑传统, 又远离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官方路线;但又不可否认地将《日》的诗学力量倾注于当下—即他生活于其中的时代, 所以“《日》是、也不是当今一部十九世纪小说” (2) 。接着卡尔维诺指出帕斯捷尔纳克运用的长篇小说技巧所赋予他的绝对的自由和“印象式的叙述类型”的不完美之处, 并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历史观作了一番总结。随后卡尔维诺花了较长的篇幅讨论帕斯捷尔纳克对苏联共产主义的拒绝, 并从“当今世界所固有的野蛮”这一文学脉络来考察他对于暴力的态度。之后作者对《日》中的几位主人公作了深入分析, 提出将拉拉看作小说的主人公, 她的一生是一则关于俄罗斯的寓言, 这一创造性的观点为阐释《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最后, 卡尔维诺高度肯定了《日》的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指出帕斯捷尔纳克的现实主义包含着一种决定性的抒情倾向, “这是多年来首次有人自主地发展这样的视域, 而非遵从官方意识形态—这本身是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政治意义的” (3) 。

《为什么读经典》中, 卡尔维诺出入古今、旁征博引, 他精心勾勒着文学的价值维度, 坚决捍卫文学的精英主义。但是在智慧的火花闪耀的同时, 其个别思想的矛盾与局限也显而易见。笔者以为, 卡尔维诺评价《日》的失败之处在于武断认定帕斯捷尔纳克在该作品中表现了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共产主义的否定, 成功之处则在于创造性地提出了另一种对于这部小说颇有说服力的解读方式, 即将拉拉看作小说的主人公。下面即主要就这两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关于革命

在《日》这部小说中, “革命”是一个必须正视的话题。正是由于这部小说被视作“对十月革命怀有敌意”, 之后作品与作者均命运坎坷, 他们面前一边是不能领受的荣耀, 一边是曲解、诬陷、妒忌、迫害;而在《帕斯捷尔纳克与革命》这样一篇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 (由题目便可见之) 的评论中, 卡尔维诺也持此种看法, 即帕斯捷尔纳克在《日》中否定俄国革命, 拒绝苏联共产主义。笔者认为, 这正是《帕》一文中有待商榷的部分。

这部作品显然还是专注于个人命运的探讨, 其特殊性在于,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帕斯捷尔纳克对革命前俄国的怀恋、对十月革命的否定、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等等情绪, 从文中确实不难以察觉, 然而这些并不令人意外, 因为人与环境、人与命运的冲突是永恒的主题, 尤其对于一位思想深刻且从未停止思考的知识分子而言。 (当然, 卡尔维诺的评论并未否定这一点, 他也承认《日》聚焦于人类命运的超越性意义, 但这却被置于对特定历史的否定这一前提之下。) 日瓦戈医生注定在任何时代都无以适从, 铺天盖地的革命洪流与剧变中的时代风云只是迫使他睁开双眼注目令其惊恐的现实世界, 这是他在之前平静而优越的生活中所未曾深切感受过的:残酷是一切的真相。因此, 这一个疯狂而不幸的年代是一片作为背景的广阔原野, 医生独自在其中漫游, 那些琐碎的见闻与巧合的人物则将其置于显微镜下, 任何精神上的风吹草动都被一一审视。正如医生初时面对革命风卷残云时欣喜若狂的呼喊不可磨灭, 之后对苏维埃政权的反感也只能孤立地存在, 而不能以此对前者作任何程度的否定, 因为对于置身于这段历史的人而言, 否定革命比肯定革命更为困难。显然, 帕斯捷尔纳克也并未轻易地对这段既定现实下任何单方面的结论, 而是集中着眼于这其中人的命运。革命, 恰是作为局外人的卡尔维诺无法妄议的。

说到底, 帕斯捷尔纳克在《日》中所做的是一场精神审判。说是精神审判, 乃是因为《日》所批判的并非特定的一个政党、一种制度, 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主义, 也是一场社会变革, 从更广范围来看, 它也是人类精神历史的一桩事件。因此, 这个审判是关于人类精神的审判:人性的自由、人格的纯粹、人道的尊严、完美的精神世界等等, 人道主义在此作为标尺散发着经久不衰的光芒。《日》中的意识形态批判只是作为一个案例, 由此超越了阶级性、意识形态、民族、国家、时代而获得了一种普遍意义。《日》以史诗般的宏伟气势将人类变革时代的一腔热血所繁衍的人性被撕裂的悲剧一一呈现:战争中如细菌般滋生的暴力, 人卑微如草芥, 时代剧变下理想与现实极度分裂所引发的精神困境, 梅留泽耶沃澄明的夜晚, 瓦雷金诺星空下的雪原……

然而只看到帕斯捷尔纳克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不够的, 他在《日》中灌注的对俄罗斯母亲的赤诚之爱决不能忽略。帕氏对未来表示了颇为克制的信心:弥漫在空气中的“自由的征兆”、心中所感受到的一种“幸福而温柔的平静”。两位朋友戈尔冬和杜多罗夫替医生等到了自由与平静的希望而获得了内心的慰藉, 医生仓皇而卑微的死则有如先知走向祭坛, 这是唯一的结局。卡尔维诺则对此表示了否定:“写我们的时代, 带有一点乐观主义的夸耀, 但他是勉强粘上去的, 其语调有点甜腻腻, 几乎不像是帕斯捷尔纳克写的, 或仿佛作者要向我们表明, 他写这页时, 一只手被反绑着”。 (4) 这里卡尔维诺似乎过于关注作品的政治维度而将问题作了简单化的处理。面对未来, 难道必须宣判祖国的死刑才能保持其作品的批判力度?不, 正是由于爱之深所以才选择痛苦的沉默, 被宣判死刑的也许可以是帕氏未明言的政治前景, 但绝不会是他的祖国和这之下为先辈思想照耀的人。另一反面, 从小说情节来看, 此时已处于20世纪50年代, 帕斯捷尔纳克则主要于1948—1956年间创作该部作品, 相比于斯大林时代, 赫鲁晓夫开始的解冻无疑使政治空气松动了许多, 对于经历了数十年的革命、内战与政治风暴冲击的人们, 此时产生乐观情绪实在无可厚非。没有生命力且注定走向终结的只能是政权, 而绝不会是国家, 笔者以为卡尔维诺的矛盾态度即在于此:既然作品本就超越了政治维度, 结局又何必纠缠于政治。

二、关于人物

卡尔维诺在《帕》一文中明确表示:“我最不同意《日》的东西, 就是它被当成日瓦戈医生的故事。” (5) 他认为那种信仰表白的叙述形式使得日瓦戈医生成为“某一哲学或诗学的代言人”, 因而削弱了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染力。相反, 他将另一个人物拉拉视作这部作品的主人公, 科马罗夫斯基、安季波夫、日瓦戈同她的关系则象征着三种势力对于俄罗斯母亲的争夺。在卡尔维诺看来, 这一焦点的转移掩盖了《日》中一些“不平衡和离题”的瑕疵, 而使它被置于“文学和历史重要性”的强光中。卡尔维诺对拉拉的看法十分独特而具有某种说服力, 之后许多学者也经常引用这一观点, 笔者以为, 卡尔维诺将拉拉置于《日》的中心地位是《帕》这篇评论最为引人注目之处。

如卡尔维诺所说:“正因为拉拉从科马罗夫斯基那里尝尽生活的痛苦, ……她才比安季波夫和日瓦戈这两个分别奉行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的天真理想主义者更通情达理;也正是基于这个理由, 她才比他们更重要, 她才比他们更代表生命。” (6) 可以说, 拉拉的悲剧由科马罗夫斯基一手造成。少女时代的拉拉遭遇了父亲去世的家庭变故, 她的母亲是一个软弱、神经质、毫无主见且只关心自己的女人, 科马罗夫斯基利用孤儿寡母的仓皇处境, 控制着母亲, 同时一步步将毒手伸向拉拉。十六岁的拉拉懵懂地意识到科马罗夫斯基与母亲不体面的关系, 同时为他对自己的诱惑困惑不已, 小说中隐晦但细致地描绘了拉拉为科马罗夫斯基操纵的痛苦心理, 她试图抵御、无力反抗, 然后和他纠缠不清。她深深认识到生活的残酷:“到处都是诡计和模棱两可的话, 每一根线都像蛛丝一样, 一扯, 线便断了, 但要想挣脱这个网, 只能被它缠得更紧。卑鄙而怯懦的人反而统治了强者。” (7) 尽管遭遇如此令人发指的不幸, 拉拉却还是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她依旧美丽、善良, 有着不可抗拒的影响力, 所到之处都为她的光芒照耀, 最为重要的, 是她依然保持着生活的信心, 能够在狂热的年代里坚持那种聚焦于个人的、平淡的因而也最能代表生命本质的安然, 这也是日瓦戈深爱她的原因。她的不幸、坚忍、通情达理与从未丧失过的爱的能力使她一生都在映证着生命的可敬。然而拉拉之后的人生还是受到了这一段耻辱的影响, 那便是她与安季波夫的婚姻悲剧。

卡尔维诺提出《日》的叙述是“印象式”的, 他认为帕斯捷尔纳克“拒绝向我们明确解释他笔下人物的行为的合理性”, 如冬妮娅那模糊的轮廓, 医生同父异母的哥哥叶夫格拉夫数次从天而降和他神秘的身份, 还有许多次要人物经常性的巧遇等等, 读者想必都曾注意过, 但将安季波夫也归入这个行列似乎不妥。在笔者看来, 安季波夫的选择和他的命运都是再明白不过的, 帕斯捷尔纳克对这个人物的处理没有任何疑问。卡尔维诺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拉拉与安季波夫和谐的夫妻关系为什么突然破裂了, 而他除了奔赴前线别无其他出路?” (8) 这个原因正是安季波夫变成信仰暴力的革命者的原因。新婚之夜拉拉对往事的袒露将他彻底从单纯的爱情中惊醒, 他惊觉多年来心中圣洁的爱人竟然不是完美的, 竟然惨遭亵渎与伤害, 并且其中混杂着上流社会舞会上的面具、烟酒、裙摆、脂粉和旧世界的一切肮脏丑恶, 他感受到了屈辱, 这便是革命的动力。他是出于爱, 所以疏远了妻子, 所以抛弃家庭奔赴前线, 所以成为一架果断而坚定的革命机器,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复仇, 向造成他理想破灭与人格耻辱的旧世界复仇。而他的命运也并非难以预料, 他为旧时代所毁灭, 也不见容于自己奋力为之拼搏的新政权, 他的毁灭是暴力的失败。

因而, 正如卡尔维诺所说, 科马罗夫斯基、安季波夫、日瓦戈同拉拉的关系象征着三种势力—中产阶级的卑鄙、暴力革命、非暴力革命对她的争夺。科马罗夫斯基是粗俗低劣和肆无忌惮的实用主义者, 安季波夫与日瓦戈则同属理想主义者。信奉暴力的理想主义者安季波夫以暴力的方式被处死, 诗意的医生则从那辆充满寓意的电车上跌落, 理想主义者也被现实抛弃, 科马罗夫斯基的结局则令人生疑, 他比上述二者更容易生存。而俄罗斯母亲—我们的拉拉却那样仓皇地消失在莫斯科街头, 某个集中营成为她最后的归宿, 但她一生的苦难自此铸就她的永生, 她是完美的爱人, 完美的俄罗斯母亲。

卡尔维诺提出的拉拉与俄罗斯母亲的联系这一见解十分具有创造性, 这既吻合个人对于拉拉这一人物的阅读体验, 丰富的意义阐释空间又更加证明《日》这部作品的伟大;而将评价的失败之处归于卡尔维诺对于帕斯捷尔纳克之于革命态度的理解, 源于他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显而易见的思想矛盾。总之, 成与败其实是很难划清界限的, 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分野, 而是相伴相生、互作阐释。

摘要:卡尔维诺在《帕斯捷尔纳克与革命》中认定帕斯捷尔纳克在该作品中表现了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共产主义的否定, 失之武断, 有待商榷;而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另一种对这部小说颇有说服力的解读方式, 即将拉拉看作小说的主人公, 独特而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卡尔维诺,《日瓦戈医生》,革命

参考文献

[1]汪介之.《日瓦戈医生》的历史书写和价值维度.当代外国文学, 2010, (4) .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 篇7

作者描写了一位知识分子——尤里·安得列维奇·日瓦戈在革命年代短短一生的种.种遭遇。日瓦戈医生并不一个十分具有政治色彩的人物,他爱写诗,爱行医。当革命浪潮铺天盖地袭来时他正值热血年华,但他并没有倾向于任何一个政权或党派,也没有整天在街头巷口宣扬那些革命理论。他只是做了一名普通的医生,怀着一颗仁爱之心,行走于烽烟战线的边缘,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将救死扶伤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日瓦戈医生作为一个身处革命时期的人,他曾有过对革命胜利的喜悦,他知道沙皇被打倒的消息时也曾兴奋地欢呼,认为它是一次“了不起的手术”。他曾经似乎理解革命的意义,牺牲的意义,然而当他发现战争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时,他便开始怀疑革命的意义和深思战争、杀戮的罪恶。由于战争带来的破坏,社会的混乱和苦难慢慢显现,他也见证过一系列暴力血腥事件,这使得日瓦戈陷入迷茫和思考之中。他痛苦着,犹豫着,希望在大自然和爱情中寻求安慰和解脱,于是他萌生了带着妻子冬妮娅和儿子逃离城市,过隐居生活的念头。

之后他携妻带子离开了莫斯科,打算隐居穷乡僻壤去过田园生活。不幸的是,他被红军游击队掳去当了军医,过了18个月的野营生活,一直处在枪林弹雨、硝烟弥漫、朝不保夕的环境中。在这样压抑日子里,日瓦戈碰到了千里寻夫做战地护士的拉拉,虽然两人都有妻子和丈夫,但他们觉得彼此心灵相契,同样追求美和自我,两人很快就陷入了热恋中,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是不被世俗所认可的。后来又经过许多事情,日瓦戈的妻子逃离俄国,带着孩子定居法国,拉拉和日瓦戈也没能在一起。最终日瓦戈心脏病发猝死于电车上,他的一生就此结束。

纵观整部小说,它似乎就是讲述了战争岁月里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他拥有热烈的爱情和坎坷的命运,而他背后是一段深沉的历史,历史是什么?借作者的话说“历史是一条人们探索死亡并且追求永生的一段长路。”但这些话背后的深刻内涵我却并不懂,只能品味它的表象。日瓦戈医生在一系列的历史变化中积极生活着,为自己的幸福挣扎着,但生活是残酷的。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情是那么纯真和热烈,就像天空和大地那样和谐美好。他们怀着爱,去面对考验,怀着希望,在颠沛中继续自己的生活。虽然日瓦戈医生最后倒在了电车上,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在自己的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兢兢业业,为病人奉献,他还为世人留下了他喜爱的诗歌文学,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被世人忘记的。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 篇8

关键词:《日瓦戈医生》,俄罗斯知识分子,悲剧,人性与社会

俄罗斯历史是一部读不完的历史,俄罗斯文学是一部读不完的文学史。19世纪这个优秀作家“成群诞生”的国度为世界所瞩目。到了20世纪,俄国进入了异常复杂的社会动荡时期。列宁在1902年写道:“俄国的历史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现在的一年有时要超过平静时期的几十年。” (1) 这句话反映了20世纪的俄罗斯的思想文化领域新旧思想的对立、冲突、融合的激烈的文化氛围,而此时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更加突显出他们的个性。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帕斯捷尔纳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58年,帕氏因其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以“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被瑞典科学院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由于时代的原因,该部小说的获奖在冷战的两个阵营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方舆论界的盛赞和苏联官方的否定形成了鲜明对比。因而,这部小说在苏联被禁止出版多年,作家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迫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但小说主人公日瓦戈形象的价值是历史掩盖不了的,他代表了20世纪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也代表了整个俄罗斯文化,是俄国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本论文试在俄罗斯历史语境下探幽作家和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展现知识分子人性的尊严和社会的冲突。

第一章20世纪俄罗斯与知识分子

20世纪的俄国多次发生了大革命事件: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卫国战争……改变了俄国的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生活,知识分子的命运也自然而然的和革命联系到了一起。

《日瓦戈医生》就是在历史的语境下,对知识分子在革命时期命运沉浮描述的一部作品。作家真挚地叙说了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的复杂而真实的关系,反映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某些本质的、重要的方面。作家亲眼目睹并经历了俄国这一连串骚动不已的政治斗争与变革,对时代、对人生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作家曾借小说人物之口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点:“人不是生活在自然界,而是生存于历史之中。” (2) 同时,作家还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思想来对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作哲理思索和深刻反思,还原真实的历史,给后人以深思。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知识分子”呢?俄语大辞典下了这样的定义:“由知识渊博、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职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 (3) 但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知识分子不能单纯以职业来划分,这一时代使得他们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20世纪的俄罗斯社会结构复杂,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知识分子自我意识和社会使命感不断增强,他们竭力思索俄国的发展道路并不断的探索,具有强烈的济世救民的意愿。因此,那些放弃自己的立场,失去了人最基本的个性和本真,只知道随波逐流的人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这就是“知识分子”一词的俄罗斯文化意义。从日瓦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知识分子所具有独特的人生体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而此时,作者笔下的人已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了,而是生活在20世纪俄罗斯背景下的一类人,这类人涉及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第二章日瓦戈的迷茫:人性与现实的冲突

在知识分子群中,毫无疑问,日瓦戈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有思想,广泛地接触文学、艺术、哲学,是一个学识丰富的人,他的学识让他的思想更加鞭辟入里,也比平常人多了一份敏感,所以他对不断变化的历史事件难以适应,始终处在现实和人性的交叉路口上冲突、徘徊、痛苦,从而造成其命运的悲剧性。

在严酷的现实生活中,日瓦戈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底线也不能达到。他也曾为革命的到来欢呼过。可是,当革命到来时的严峻感和现实的紧迫感不仅没有给日瓦戈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反而摧毁了他的理想。日瓦戈曾说:“我是非常赞成革命的,可是我现在觉得,用暴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革命使得“男人的精华全在战争中被杀害”。 (4) 态度的转变是因为知识分子的自由、民主、人道的思想和残酷的现实相冲突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从现实中看不到未来的道路和美好的希望,这是知识分子的共同性。因为血腥的战争,日瓦戈失去了事业,失去了家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这都是特殊的时代所导致的知识分子不得不经历这种种的苦难。此时的日瓦戈敏感的神经被现实强烈的牵扯着,他内心深处知识分子的个性和尊严已经不能让他平静地做医生、写诗歌,他的精神追求使他每时每刻都饱受现实的煎熬,成为孤独的精神流浪者。日瓦戈是让人佩服的,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折磨未能摧毁他,任何恶劣的环境未能改变他对自我的保持。也许支撑他活着的力量就是他的信念,他是知识分子的典型,更是人性的象征。

帕斯捷格纳克就是以这样一个气质非凡的人物形象,从人性的角度向我们揭示了不一样的历史,并表达了他对人类精神的一种独特而崇高的追求。

第三章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悲剧命运

我们再来看作家帕氏的命运,不难发现作家和主人公之间的相似之处。知识分子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创始人,精神高度活跃,在当时的社会处于高压政策之下,言论、著作受到严格的控制,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牢狱之灾。索尔仁尼琴、阿赫马托娃、布哈林等社会知名的人士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在肉体上遭遇了苦难,但依然保持灵魂的清醒,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高贵。而这批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就是经受了混乱时代的考验真正的知识分子。

帕氏的信念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在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遭到迫害,正面临着驱逐出境的危险。不得已的他公开发表声明:“我的出生、成长和工作都和俄罗斯联在一起的。我不能设想我的命运可以离开它而独立存在。……让我离开我的祖国,对于我来说等于让我去死,因此恳求对我不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措施。” (5) 不久在外界压力下,作家又第二次写信给赫鲁晓夫:“被放逐异国他乡在我是不可忍受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苏联作家被驱逐出境并不让人陌生。在万般无奈中,作家第三次写信给赫鲁晓夫:“对我的攻击仍在进行,并且开始带有吹毛求疵和报复性……我已从思想上告别了我的独立工作,我所写的一切,今后再不会重版,青年人也将永远不会知道它们。这对一位作家来说是一种巨大损失,而我甘于牺牲这一切。” (6) 最终,为了祖国,他牺牲了个人的荣誉,拒绝了诺贝尔奖。作为一名作家,要告别他的深爱的事业,有多么的难,唯有对祖国的爱才能使他断下如此的狠心。正如写这篇小说也是源于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对祖国的感情,按作家自己的话说是一种“负债感”,直到去世时,他仍然坚持说:“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

在这样残酷的现实下,作家迷惘了,绝望中,他写下了诗作《诺贝尔奖金》:“我究竟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我是杀人犯还是坏蛋?”通过他声嘶力竭的呼唤,我们可以领会到作家内心的痛苦。在现实面前,一些自命正派的人违背自己做人的道德准则,疯狂地抨击帕氏。而在苏俄时期,这样的命运不是个别现象,他们的悲剧命运被颠倒黑白:“自愿”放弃诺贝尔奖金的帕斯捷尔纳克,“自愿”流放的札来亚京,得了重病以剪鞋垫谋生“罪有应得”的左琴科等众多知识分子。官方给他们定位的“自愿”现在看来实在可笑。但是,从深层的角度看,这些作家的悲剧命运是知识分子内在的人性和现实社会双方面的冲突造成的,就如同日瓦戈的个性与现实的冲突一般。

帕氏在谈及《日瓦戈医生》曾说:“我要在作品中勾画出俄罗斯近45年的历史面貌,同时这部作品通过沉痛的、优伤的和经过细致分析过的主题的各个方面,成为我对艺术、对圣经、对历史中人的生命以及其它等等事物的观念的作品。” (7) 由此可见,《日瓦戈医生》这部作品是一部与历史现实紧密联系的书,而书中日瓦戈的个性不同程度上就反映了以帕氏为代表的一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完成其精神的蜕变,直至重塑的过程是历史和人性冲突的悲剧。

经过半个世纪的尘嚣,《日瓦戈医生》日益显露出它无与伦比的经典品质,小说及作者在祖国得以重见天日。历史证明,《日瓦戈医生》以其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准确把握和对时代的精神内涵深刻洞察成为研究俄罗斯文学不可逾越的一个课题;帕斯捷尔纳克以他博大精深的学识和作品为上个世纪的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文化档案记下了辉煌而又深沉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周尚文.《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6月.

[2][4] (苏) 帕斯捷尔纳克, 蓝英年, 张秉衡译.日瓦戈医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7年.

[3][俄] (德) 李哈乔夫, 陆人豪译.《谈谈俄罗斯知识分子》[J].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7年.

[5]高莽.帕斯捷尔纳克——历经沧桑的诗人[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9年3月.

[6]一夫译.苏联《文学报》, 1990年5月9日.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上一篇:U6-单元检测下一篇:江西满分作文:“树人”需要鲁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