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诗歌赏析

2024-10-08

《西江月》诗歌赏析(共9篇)

《西江月》诗歌赏析 篇1

酹江月全词翻译诗歌赏析

酹江月

暗帘吹雨,怪西风梧井,凄凉何早。一寸柔情千万缕,临镜霜痕惊老。①雁影关山,蛩声院宇,做就新怀抱。②湘皋遗佩,③故人空寄瑶草。④

已是摇落堪悲,⑤飘零多感,那更长安道。⑥衰草寒芜吟未尽,无那平烟残照。⑦千古闲愁,百年往事,不了黄花笑。⑧渔樵深处,满庭红叶休扫。

【注释】

①临镜霜痕惊老:对着镜子发现头上已有白发,才惊叹自己已近老年。霜痕,指白发。

②怀抱:心意。

③湘皋遗佩:指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战国)《楚辞·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表达湘夫人对湘君的思念。

④瑶草:仙草名,后泛指珍异之草。

⑤摇落堪悲:面对秋叶的`摇落而生悲。语出(战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⑥长安:指南宋都城杭州。

⑦无那:无奈。(唐)杜甫《奉寄高常侍》诗:“汶上相逢年频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⑧不了黄花笑:意即把千古往事抛之于外,不如现在摘下菊花一朵聊以宽怀。

【译文】

风雨暗暗地将门帘吹动,怪这西风无情让梧桐落叶伴随着院井,为何这么早就吹出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千万缕思绪系着一寸柔情,对镜中满头白发如此衰老的我感到吃惊。关山上空孤独的雁影,院落中蟋蟀忧郁的哀鸣,绘就出一张秋悲的新画面而印入我的心中。哪里会有仙女赠玉佩与我传情,也难有故友寄来仙草表达心诚,这些对我已是一场空梦。

已是树叶散落的悲切心境,又伤感于多年的异乡飘零,更让我难以忍受久困于这临安都城。正面对残草萧瑟、荒芜寒冷感叹未尽,却无奈又见夕阳残照、暮云涌生的凄凉情景,怎不让我心情悲痛。千古闲愁、百年往事全可以抛却,可怎么也无法忘记故乡菊花的笑容,不如摘下一朵以慰情怀。只愿做渔人樵夫,去那江湖山谷深处度此余生,到那时隐归山野,满院凋零的红叶都不用扫动。

【赏析】

本篇是王易简寄居杭州时的抒怀之作。只不过那一篇是感春,本篇却是悲秋。上片悲秋叹老,并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下片写客居飘零之感,表示已看破红尘。结尾二句“渔樵深处,满庭红叶休扫”,是自明归隐之志。其中“千古闲愁,百年往事,不了黄花笑”三句,感慨尤深。俞陛云认为此词上片写得平平,未见佳妙,但下片却颇为特出,其《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云:“上阕悲秋兼怀友,清稳而未见警拔。下阕‘衰草’至‘黄花’五句颇为超旷。草窗之友,固无弱手也。”

《西江月》诗歌赏析 篇2

一、赏析标题, 把握诗歌的重要线索

古人云:“题者, 额也;目者, 眼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也是解读诗的钥匙。有些诗的题目会直白地透露出重要线索, 对于判断诗的类型和主旨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出塞》《从军行》等, 明显属于边塞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字可判断该诗属于送别诗;还有些诗歌, 题目就已交待了写作意图、主要内容、感情基调等信息。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题目就交待了写作缘由;王维的《秋夜独坐》, 暗示了诗的内容;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喜”字, 表达了作者对春雨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由此可见, 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应提醒学生由题目入手, 注重对诗题的分析鉴赏, 通过题目判断诗的大致内容, 为鉴赏诗歌打好基础。

二、反复诵读, 鉴赏诗歌精粹的语言

古人写诗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 特别讲究“炼字”“炼句”。“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等, 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使人瞬间感受到春天江南水乡芳草萋萋、一派生机的景色。杜甫的《登高》, 其四联句句押韵, 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 又句中自对, 可谓“一篇之中, 句句皆律, 一句之中, 字字皆律”, 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中国诗歌声调平仄变化所带来的抑扬顿挫的律动, 字词双声叠韵所带来的节奏的律动, 只有通过吟诵才能真正体味到。

诵读诗歌既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气势, 读出风格, 读出诗人心中的情感。“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 是诗歌教学之魂。读诗可以陶冶性情, 培养趣味, 提高文学素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通过诵读, 感知诗的情韵。

三、通过联想,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 是形神情理的融合。诗坛上有句话, “诗歌好不好看构思, 美不美看意境”。仅仅二十个字的柳宗元的《江雪》“干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把天寒地冻、人鸟绝迹的雪景垂钓与自己遭到贬斥以后孤独无援的心情融为一体, 创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境界, 这便是意境。诗歌教学, 不仅要着眼于诗歌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展开想像与联想, 体会诗中所暗示的优美意境, 真正领略诗歌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四、品读文本, 感悟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

诗歌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诗通过情感来感染人, 以至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诗歌以表现情感为主, 也是作者思想的产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 处境不同, 审美情趣不同, 表达的思想倾向也不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表达了诗人顺应天性、怡然自适的思想感情。诗的情感, 或思乡, 或怀人, 或奋发, 或迷惘, 或达观, 或闲适, 都是诗人真性情的流露。这些至真至性的情感, 常常唤起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

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以诗为本, 细心品读文本, 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诗歌丰富的情感去滋润学生心灵, 引起情感共鸣, 提升文学涵养。

五、细心发现,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拟人、拟物) 、夸张、借代、对偶、反问、反复等。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苏轼的《海棠》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 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使诗歌生动形象又蕴含深刻的哲理。诗歌的特点是高度简洁, 这也决定了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 具有鲜明的节奏, 富于结构美。

《西江月·梅花》赏析 篇3

[宋]苏轼

玉骨①那愁瘴雾②,冰肌③自有仙风④。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⑤凤⑥。

素面翻嫌粉涴⑦,洗妆不褪唇红⑧。高情⑨已逐晓云空。不与⑩梨花同梦。

①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

②瘴雾:犹瘴气。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③冰肌:冰雪般的肌体。

④仙风:神仙的风致。

⑤么:同幺

⑥绿毛幺凤:岭南的一种珍禽,似鹦鹉。

⑦涴:沾污,弄脏。

⑧唇红:喻红色的梅花。

⑨高情: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⑩“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赏析: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翻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苏轼,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苏轼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一首悼亡词是借咏梅来抒发自己的哀伤之情的,写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产的梅花,却能很自然地绾合到朝云身上来。上阕的前两句,赞赏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雾,实质上则是怀念朝云对自己的深情。下阕的前两句,结合苏轼《殢人娇·赠朝云》一词看,明显也是写朝云,再结合末两句来看,哀悼朝云的用意,更加明朗。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篇4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从词的字面看,好象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那得工夫”。书可识理,他说对于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这是什么意思呢?“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书·武成》一篇的纪事不可尽信。辛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两句,含意极其曲折。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我们知道,辛弃疾二十三岁自山东沦陷区起义南来,一贯坚持恢复中原的正确主张。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在上饶乡间过着退隐的生活。壮志难酬,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中写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就是曲折地说明了作者的感慨。古人书中有一些至理名言。比如《尚书》说:“任贤勿贰。”对比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那距离是有多远呵!由于辛弃疾洞察当时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所以发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的浩叹。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

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这四句不仅写出维妙维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仅仅二十五个字,构成了剧本的片段: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划。小令词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是从来少见的。

“以手推松曰去”,这是散文的句法。《孟子》中有“‘燕可伐欤?’曰:‘可’”的句子;《汉书·二疏传》有疏广“以手推常曰:‘去’!”的句子。用散文句法入词,用经史典故入词,这都是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特色之一。从前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以散文句法入词是“生硬”,认为用经史曲故是“掉书袋”。他们认为:词应该用婉约的笔调、习见的辞汇、易懂的语言,而忘粗豪、忌用典故、忌用经史辞汇,这是有其理由的。因为词在晚唐、北宋,是为配合歌曲而作的。当时唱歌的多是女性,所以歌词要婉约,配合歌女的声口;唱来要使人人容易听懂,所以忌用典故和经史辞汇。但是到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时代,词已有了明显的发展,它的内容丰富复杂了,它的风格提高了,词不再专为应歌而作了。尤其是象辛弃疾那样的大作家,他的创造精神更不是一切陈规惯例所能束缚。这由于他的政治抱负、身世遭遇,不同于一般词人。若用陈规惯例和一般词人的风格来衡量这位大作家的作品,那是不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西江月辛弃疾阅读答案:

1问题是: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问题是: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问题是:“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问题是:“惊”和“鸣”不是分别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问题是:“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2。词中以“________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3。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_____________,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

4问题是: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5问题是: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6问题是:词的上下片各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7问题是:“路转溪头忽见”透露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8问题是:“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9问题是: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心情。

10问题是: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至少答出两种说法)

11问题是:(青海)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是: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问题是:“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问题是:“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问题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12问题是:这首词的上阕从_____、听觉和______方面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1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1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15.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16.“路转溪桥忽见”,“忽见”的是什么?是溪桥吗?并就此简要谈一谈诗歌在用语上的特点。

17.上阕写____景物,通过明月、____、_____、____、稻花、蛙声等景物,组成一幅农村仲夏月夜图。

18.词的前两句是由人的_____感知的,而第三、四句是由人的____感知的。

19.这首词,上阕写农村夏夜,月白风清,阵阵稻香,处处蛙声,它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下阕写________。

答案:

1问题是:C

2问题是:七八个星天外

3问题是:丰收景象

4问题是:第一问: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3分)

5问题是: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6问题是:上片写夏夜所见之景,及对丰收的憧憬。下片写了途中遇雨,峰回路转的情形。

7问题是:惊喜之情。

8问题是:月亮落下,离别了树梢,惊动了树上的鸟鹊。描写细腻,以动这写静,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9问题是:夏夜 闲适(淡泊、喜悦、欣喜、怡然自得)

10问题是:乡村纳凉的人们(村民);词人(作者)与同伴;夜行人;蛙儿们

11问题是:D

12问题是:视觉  触觉

13.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14.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15. 这首词记诗人一次夜晚在乡村行路中所见到的景象及所感受到的情趣,创造了一种既热闹欢快又清悠宜人的境界。

16.“忽见”的是“旧时茅店”。“旧时茅店”在“忽见”之前,更显夜行人的惊喜之情。诗歌用语有一定的跳跃性,为了情感表达、音节韵律等的需要,常运用颠倒词序等方式,以达到独特的效果。

17.夏夜 惊鹊 清风 鸣蝉

18.听觉 嗅觉

诗歌赏析的几个要点 篇5

一、对诗歌主题的鉴赏

“文载道, 诗言志, 词言情。”诗歌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 总是要反应一定的思想内容, 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怀古, 或讽今;或思乡, 或忆友;或离别的忧愁, 或重逢的喜悦;或穷困的愤激, 或通达的豪迈;或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或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

诗歌炽热的爱国情怀, 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咏唱不衰的主题。在诗歌鉴赏中, 尤其更要好好把握。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仅思乡——“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者却忧国——“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境界要比前者高得多。

二、意象的把握

中国古典诗词, 喜欢用特定的意象来表达意旨。所谓“意”, 即作品中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 所谓“象”, 即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意”与“象”的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因而既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又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明月”表思乡, “沙鸥”表隐居, “折柳”、“杨柳”表离别, “浮云”、“黄云”表游子, 而“梅”却带着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等等。因而, 揭示意象内涵便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选点,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 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

三、典故的使用

有典即使诗意含混晦涩, 也使诗歌典雅工整。于是, 诗歌鉴赏有必要分析典故的出处和意义, 体味典故使用的精妙, 使诗意明确。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就用了庄周梦化蝴蝶和杜宇化鹃啼血两个典故, 抒发了诗人忆华年时的怅惘。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中借用王昭君因君王昏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 , 尽管国色天香, 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的典故, 抒发了怨恨之情:君王昏庸, 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

四、炼字与炼句

古代诗歌特别讲究用词、用句的准确与凝练, 世有“推敲”佳话流传。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出”字, 不仅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而且逼真地描绘出天门山特有的姿态———夹江对峙, 似乎正迎面走来, 欢迎江上来客, 同时, 也寓含了舟中人见“出”时的新鲜喜悦之感。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既以“细”、“微”、“危”、“独”来营造冷寂、孤独的艺术氛围, 更以“垂”、“阔”、“涌”、“流”营造宏大的意境来反衬旅夜的凄凉与落寞, 用词凝练, 意蕴丰富。

五、映衬和烘托

这一手法, 提法多种多样, 有的称其为渲染, 有的称其为烘云托月, 有的称其为正衬和反衬。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用“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的黯淡景象来映衬离别之情, 而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却用“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来反衬离别之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在“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中, 以“江碧”衬“鸟归”, 以“山青”衬“花红”, 不仅如此, 两句还共同对后文“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形成反衬, 以乐景写哀情, 表现诗人乡思之深厚, 时光流逝之倏忽。

六、虚实的结合

诗歌的主题总是要通过一些手法来表达, 虚实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诗歌中, “虚”即是抒情言志, “实”就是写景叙事。“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时, 要分清哪是虚, 哪是实, 是情由景生, 还是借景抒情;是触景生情, 还是情景交融。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先就写景叙事, 属于实写, 随后“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却是直抒胸臆, 属于虚写, 形成由实及虚的格局。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也是句句写景, 所写之景融合着诗人那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寓情于景, 白居易读《石头城》后赞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辞矣。”

总之, 赏析点的选择, 对诗歌赏析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 赏析点的确定, 一定要根据诗歌材料本身而定, 选取其中最重要的要点。

《西江月重九》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6

《西江月·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翻译

楼外点点细雨飘洒,映得江上烟雨重重。遥记起当年,在东徐相会戏马,看今天,我独自一人在南浦,分外凄凉。

不要怨恨黄花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边女子。酒兴阑珊,无须看那茱萸,古今事不过在俯仰之间而已。

注释

戏马:即戏马台,位于徐州南。

东徐:即徐州。

黄花:菊花。

红粉:歌女或侍女。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重阳节。当时苏轼身处黄州,登高上栖霞楼,念及弟弟苏辙而写下此词。

《西江月》诗歌赏析 篇7

我们应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去把握诗歌。从形式上说, 要把握诗歌的“三美”, 闻一多先生说过:“诗歌有三美, 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这是一种感性的美, 它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当然, 诗歌也有着知性的美, 它是诗歌的灵魂, 需要我们从内容上去把握。那么, 在操作上, 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的:

一、美美地读

熟读吟诵是把学生带进诗歌大门的关键一步, 也是第一步。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 能深刻体会到诗歌的建筑美。建筑美主要表现在:

1. 叠词的使用。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 反复的吟咏。

“大堰河, 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 是我的保姆。”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3. 回环的妙用。

秦观就写过一首很有意思的回环诗, 原诗如下:

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在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 每个字出现了两次, 文字处理技巧高超。让人惊叹于诗歌建筑美的神奇和魅力。

4. 排比的装饰。

“她含着笑, 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 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 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5. 矛盾对比的趣用。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家”和“客”是对立的, 能做客的地方不是家, 在家的时候不是客。诗人在这里正是抓住了家和客的一对矛盾, 表达出一种复杂的辛酸之情。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6. 词性的改变。

“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 词序的颠倒。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王唯《山居秋暝》)

二、美美地听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 语言有义有音, 具有音乐美。英国诗人科勒律治在《文学传记》中说:“心灵里没有音乐, 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诗歌的音乐美无处不在。

1. 节奏美。

节奏是形成音乐美感的重要因素, 它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 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 差别达到协调, 散漫趋向集中, 因此节奏本身就具有非常动人的魅力。节奏美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拍上面, 譬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崔颢的《黄鹤楼》被评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所押的韵分别是“楼、悠、洲、愁”, 读起来徐缓而悠长。

2. 音调美。

《文心雕龙·声律篇》提出有“同音相应, 异音相从”。“同音相应”是求整齐, “异音相从”是求变化。整齐中有变化, 变化中有整齐, 抑与扬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 即形成和谐的音调。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如两玉相叩, 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 取其宛转”, 在《琵琶行》中很为明显, 譬如: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用的是双声。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用的是叠韵。

有了这些手段, 读起来, 使音调或铿锵, 或婉转, 或荡漾, 或促节;有了这些手段, 读起来, 使铿锵的更铿锵, 使婉转的更婉转, 使荡漾的更荡漾, 使促节的更促节。

三、美美地想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王国维也说过“有造境, 有写境”。我们在听读诗歌的时候, 最好闭上眼睛, 让思维驰骋。想象一下诗歌的绘画美。

绘画美主要表现在:

1. 色彩美。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 “清”为冷色, “紫”为暖色, 在淡雅中涂抹一缕亮丽的色彩, 彼景不正象征着彼情吗?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蒋捷《滕王阁序》) , 大红大绿的渲染, 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时光流逝的动感。

还有的诗歌是有颜色的。《沁园春·长沙》是红色的, 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雨巷》是白色或紫色的, 那是丁香一样的颜色;《再别康桥》是绿色的, 那是诗人放飞的青春梦。

2. 留白美。

留白实际上是艺术上的一种虚实相生之法, 汤贻汾在《画鉴析览》中说过:“人但知有画处是画, 不知无画处皆画, 画之空处全局所关, 即虚实相生法。”笔者想把这个“画”字改为“诗”字, 其实, 苏轼早就说过“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譬如:“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言简而意丰, 让人回味无穷。

四、美美地品

读诗如品茶, 怎样把握诗歌的主旨?是很多学生感到困惑的。他们在读诗之后, 常感觉不知所云:“这首诗传递的是怎样的信息呢?”其实应该分四步走:

1.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际遇。

譬如在学《再别康桥》之前, 笔者提了三个问题: (1) 美、英的社会环境, 哪个更适合徐志摩? (2) 为什么徐志摩会对康桥有这么深厚的感情? (3) 徐志摩回国后的六年, 他的理想、追求与国内的现实有怎样的差距?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之后, 我们就找到了解读这首诗的切入点。

2. 找出诗中的意象, 而对意象的把握无疑是解读诗歌的金钥匙。

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小令中, 作者就连用了十个意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

在《雨巷》一诗中, “丁香”可以看作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 是比喻意象。而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 他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 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 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 诗的第四节, 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 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 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3. 捕捉意象的特征。

在上《雨巷》这首诗时, 要求学生找出“丁香”“姑娘”“油纸伞”“雨巷”等意象, 然后找出这些意象的特征。学生们读后分析得出:“姑娘”的特征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默默行着/叹息一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4. 从意象的特征去体味诗人的情感。

还是《雨巷》这首诗, 从“姑娘”的颜色、眼神、神态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是想传递一种哀怨、彷徨、凄婉迷蒙的情感。

笔者把以上的几个步骤, 以《再别康桥》为例, 做成了如下一个表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那么, 在品读诗歌的时候, 我们也需要用真性情, 调动一切感官, 走近诗歌, 走进诗歌!

摘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那么, 在品读诗歌的时候, 我们也需要用真性情, 调动一切感官, 走近诗歌, 走进诗歌!

《西江月》诗歌赏析 篇8

一、以乐造景, 让学生置身诗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不少作品具有诗情画意, 意境优美。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 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 将这些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美好世界中, 与诗人产生共鸣。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上课一开始, 我先播放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 伴随着古筝优雅的旋律,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 你来到江边, 在你面前是浩渺的江水, 在你头上是一轮孤独的明月, 在你耳畔拂过的是和煦的春风, 在你的身边是月光笼罩下的梦幻般的花林。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我问:“大家步入春江花月夜了吗?”学生回答:“有些感觉了。”

这一环节, 我借助音乐和想象, 先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迎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做好了准备。

二、以诗释诗, 让学生表达难以言说的内容

在赏析诗歌内容时,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 感觉诗歌写得很优美, 但美在哪里?怎么表现这种美?却又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我想, 如果将新接触到的诗歌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诗歌来解释, “以诗释诗”, 唤起学生已有的赏析体会, 也许就能让学生将那些不可言传的内容表达出来。

因此, 我在引导学生赏析《春江花月夜》第一部分“月之景”时, 先让学生自由回答最喜欢哪一句, 当说到“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句时,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 我便让他们思考一下, 我们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诗句, 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那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两首诗有相同的意象“海”和“明月”, 有了海的映衬, 明月更加空灵、气势更为壮丽。而且学生还主动比较了两者的差别, 《春江花月夜》的气势更为恢宏, 因为这里的月是随着潮水一同涌现。借助想象, 便可以领略到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另外, 这两首诗里还有一个相同的动词是“生”, 而不是“升”, “生”字体现出了月和海潮活泼的生命热情。因此, 有了张九龄的这句诗, 学生不但理解了《春江花月夜》中这句诗空灵壮丽的意境, 而且通过比较不同点, 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本句诗宏伟的气势。

在赏析《春江花月夜》的第二部分“月之感”时, 我觉得首要的是唤醒学生的思维共鸣, 因为有些道理,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 是诗人还是普通人, 都是共通的, 即面对自然界中永恒的东西, 如明月、江水, 人往往会引发哪些感慨?学生马上把苏轼的那句“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背了出来, 有了这个共同的感情基础, 即对“宇宙无穷, 人生短暂”的感慨后, 为了让学生明白本诗感慨的独特之处, 便于得出结论, 我挑选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和曹植《送应氏》中的“天地无终极, 人命若朝霜”这两句诗来与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几句相比较, 思考两者在人生态度上有何区别?学生经过比较, 发现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这句表现出了生命的传承, 比前者多了生命的希望和热情, 少了颓废和绝望之情, 由此读出本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春江花月夜》的最后一部分“月之情”, 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离愁别绪, 因而能唤起学生共鸣的句子就更多了,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这一部分我们关键是领悟诗人如何展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我让学生重点赏析思妇的思念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装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我问学生:“这是怎样的思念呢?我们有没有类似的诗句可以相映衬呢?”一个学生立刻想到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说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能够说出这句诗, 表明学生已经能够明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了。那是一种往复回环的思念, 是一种诗意的痛苦, 可谓“不思量, 自难忘”, 又可谓“剪不断, 理还乱”。学生随之慢慢步入了这样一种感情氛围之中。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这种愁思, 我还展示了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等。不同的诗句, 相似的愁思, 让我们体会到了那种缠绵哀怨的诗境。但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诗情中如何体现这点呢?我抓住了“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一句, 这又跳出了哀怨的范畴, 让我们想到了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 像轻梦飘过, 却又笼罩心头, 哀而不伤, 具有永恒的普遍性。最后, “落月摇情满江树”, 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 化为淡淡的哀愁。

通过以诗释诗, 先把这首诗的感情普遍化, 再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的独特之处, 使其在领悟这首诗意境的同时, 又深化了对此诗的理解, 还可以把难以言说的感情用恰当的句子表达出来, 这也是拓宽学生思路的一种好办法。

三、以文释诗, 深化意境, 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最后的大环节是写作实践, 它是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与检验。让学生将感受到的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由景到情或者由景到理, 力求文句语言优美, 有自己的见解。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并流畅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为了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把握程度, 我让他们把自己设想成诗人张若虚, 或是诗中的一个人物来写诗歌的意境, 这样不仅写起来简单, 而且角度新颖、容易出彩。还可以带入现代思想, 进行比较, 说一下古今的不同。

为了让学生明白我的目的, 我还示范写作了一小段:月点春水, 漾起阵阵涟漪;月洒花林, 闪耀点点银光;月满江树, 勾起缕缕情思。站在水边尽情欣赏, 心情顿觉舒畅。抬头仰望月儿, 它还是那样无私地奉献着, 为黑夜增添光明, 为人间营造宁静和谐。它孤独但快乐着。

有了抛砖引玉的段落, 再让学生本着“孤句 (孤段) 压全篇”的精神, 力争写出一些亮点, 不用很多, 但要有深度。写作压力小了, 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比较高涨, 也就会对这首诗作更为深入的思考, 并写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西江月》诗歌赏析 篇9

当今学生现代的爱情道德观已与古代传统的爱情观有着明显差异, 那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代爱情诗歌, 并接受和理解中国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呢?

一、激情导入, 将学生带入中国古典爱情诗歌崇高的艺术境界中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课堂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教师的饱含感情、富有激情的导入, 会激活整个课堂, 激发出课文较深层次的生命活力,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 从而使晦涩的诗歌被学生所喜欢, 使诗歌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所接受、所延续。

英国哲学家赫士列特曾经说过:“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教师激情的导入不仅是教师激情的语言, 更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调动生的学习热情。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是充满浪漫主义的, 学习新课时, 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导入, 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气氛, 使学生身临其境, 不知不觉中感受诗人的心境。

如在学习《诗经》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春华秋实, 是自然规律;少女怀春, 是人之常情。中国人谁不喜欢读爱情诗歌、传爱情佳话。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 家喻户晓;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越剧, 传唱至今。这不, 走进《诗经》, 我们会发现这里也有这么多的爱情诗!读了它, 我们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会知道什么才是中国传统的爱情观, 同时也会明白: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爱情也不都是甜如蜂蜜的, 欢乐是美, 忧愁是美, 悲戚是美, 分分合合都是美。这样充满激情的导入, 让学生对爱情诗歌充满向往, 在憧憬中全身心投入, 既感受到诗歌中关于爱情的真挚情感, 又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

二、用实实在在的课文分析,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华爱情的忠贞感人

鉴赏古典诗歌, 必须读懂字面意思, 了解诗在写些什么, 才谈得上欣赏、分析、评价。我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时候, 需要借助于文言的基础来读, 如实词的意思、词类活用、文学常识等。尤其是对其中的关键词, 既要立足词语本意, 又要结合具体语境, 挖掘其内在的含义。抓住本意, 由浅入深, 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精选这个词语的“良苦用心”。此外, 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爱情诗歌中, 诗人内心的情感往往融入意象之中而不是直接表白, 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读者品味咂摸, 含英咀华, 自然也会受到艺术上的熏陶感染, 获得精神上的审美价值。此时, 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 而且是饱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不言情, 却句句是情, 字字含意, 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的情感之流。

例如, 《迢迢牵牛星》这首爱情诗为什么如此感人至深呢?我们抓住文本来分析, 其原因之一是牛郎织女的勤劳与刚强的感人。在一起生活时, 他们男耕女织, 相敬如宾;在被银河隔离后, 他们还是继续辛勤劳动, 刚强地活着, 为的是不放弃对劳动的热爱和爱情的追求。我们看织女被银河所隔后虽然悲痛欲绝“泣涕零如雨”, 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对劳动的热爱。在中国人眼里,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的织女形象和她那勤劳与刚强的品质是最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原因之二是, 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感人。世界上有哪一对夫妻被活活拆散几千年, 还想着有团聚的一天?“七夕”喜鹊们到银河上搭起鹊桥, 让牛郎织女相会, 这哪里是喜鹊, 分明是中华民族对“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的牛郎织女的同情, 分明是对世上所有爱情忠贞不渝者的赞美。秦观那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说出所有中国人对纯真爱情的理解!在诗歌中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借助意象, 让学生领悟爱情诗歌中美好、真挚的感情, 读懂中华古老爱情的忠贞, 提高对爱情诗歌的审美感受力。

三、抓住诗歌中最突出的艺术手法, 引导学生学习古典爱情诗歌的表达技巧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之所以能感动人, 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能融情入景, 借景抒情, 采用比兴的手法, 因此, 在阅读这首爱情诗歌时, 我们应将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当作重点来学习。借蒹葭、白露、河流等景物的变化:苍苍、凄凄、采采, 为霜、未已、未晞等, 写出一个人在深秋的早晨来到河边, 周围芦苇苍苍, 脚下霜露重重, 勾勒出冷寂又略带感伤的气氛, 通过伊人行踪的飘忽不定, 让整首诗歌意境朦胧, 幻想迷离, 引人遐想, 反复咏叹, 以重章叠句的形式, 写出追寻者的执着精神。

《诗经》中的爱情诗歌要抒发情思, 驰骋想象, 感染读者, 耐人寻味, 最常见的就是用赋比兴的手法。诗中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和诗歌情境交融的意境相结合的方式, 启示后继的中国诗人, 对形成中国诗歌意蕴深远的特点起了重大的作用。爱情诗歌中特别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 (尤其是女性) 体态服饰的刻画, 使用谐音、双关、暗示、象征等手法。修辞手法和情感往往密不可分, 修辞是外壳, 情感是内核。“修, 洒刷之也, 藻绘之也。”善于抒情的作者往往会通过修辞手法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常见的用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比、借代、对偶等。不同的修辞, 表达情感的效果也有不同。在爱情诗歌中, 朦胧唯美、缠绵悱恻的爱情更需要通过这些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来给它增色。

四、抓住最凄凉的悼亡词, 引导学生理解古典爱情诗歌的感人至深

在流传至今的古代爱情诗歌中, 就其内容而言, 有男女热恋, 有夫妇相思, 有妇女被弃, 其中独树一帜的当属悼亡词。悼亡词是对亡人的深挚情感、痛切怀思, 而绝非一般酬唱应和、无病呻吟、虚伪矫情之作。这就使悼亡诗以其特有的真实性、真情实感吸引世人的目光, 并为之倾倒。诗中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和呼唤, 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这首悼亡词里字字句句都渗透了词人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 让学生借悼亡词来感受古人爱情的真挚, 让人读了之后情到深处泪沾巾。

发自内心的情感从何体现?古人的爱情观远胜今人, 他们不会有那些轰轰烈烈的爱的誓言, 因为他们的爱情比今天要纯洁得多, 他们将爱情融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所以, 这份感情是通过生活的细微体现出来的。在词中, 我们能看到:妻子对镜梳妆, 夫妻对望, 这无不充满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爱意、浓浓的情意。正是这份情感, 让我们带着和词人一样的心境来读这首词, “忆君情悲满, 肝肠尺寸断”。它留给读者的不是爱情的欢乐之美, 而是爱情的凄凉之美。读了它, 我们一定会真正感受那生死不渝的纯洁爱情之美。

五、抓住最悲凉的爱情故事,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悲剧的真正意义

什么叫悲剧?鲁迅说, 悲剧就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人的情感是丰富的, 或喜或悲, 悲剧往往更加扣人心弦。悲剧给人的是一种别样的美, 这种美是幽暗的、不快的, 甚至是阴冷凄婉的。悲剧, 作为美的一种形态, 它有着极大的审美教育意义。我们要通过古代爱情诗歌让学生理解悲剧美的认识价值和赏析悲剧美的丰富内涵。在赏析悲剧美时, 要紧紧抓住悲剧人物形象的赏析。即从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悲剧冲突的性质以及所产生的审美特点等方面去赏析。

《孔雀东南飞》究竟“悲”在哪里?悲在刘兰芝聪明勤劳, 知书达礼, 却被焦母歧视与驱逐;悲在焦仲卿逆来顺受, 忠于爱情, 却得不到母亲的理解;悲在刘兰芝的长兄自私凶狠, 见利忘义, 将亲妹妹往死路上逼去;悲在刘兰芝与焦仲卿相亲相爱, 却被专横的家长制活活拆散、双双殉情。这首悲情诗引人步步去思索造成这一悲剧的深层社会原因———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

悲剧的美在于内涵, 不在故事本身, 而在于读者本身, 在于悲剧激发出的情感力量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这份思维既有对人物命运的同情, 又有对这个悲惨结局的深深思索, 这种在道德和情感上的双重思考才是美的所在, 也是审美的核心, 更是悲剧真正的含义和本质。

上一篇:除夕祝福语QQ摘录下一篇:三节约 从我做起 修改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