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的家乡格陵兰岛

2024-08-13

圣诞老人的家乡格陵兰岛(共6篇)

圣诞老人的家乡格陵兰岛 篇1

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作家卡片”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巴金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淡泊名利的品格。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让自己感悟深刻的句子,画出巴金爷爷阐述生命意义的句子等,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想想巴金奉献了什么?他的生命开花了吗?并且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有感情朗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在默默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最后,说说自己准备如何让生命开花结果。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确实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感受到了“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都得不到”,深切地领悟了巴金爷爷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抓“巴金爷爷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写信?”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想象体会,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字背后的那份浓浓爱意。重点抓住“终于”和“千金重”两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感情。通过让学生感受巴金爷爷写信很吃力,由于爱孩子,还是提起了笔,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和巴金爷爷的情感距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孩子对巴金产生了爱,产生了感情,才会自觉地去聆听这位老人的教导。

以“你读懂这封信了吗?”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和巴金爷爷对话,在有感悟的地方留下思考的足迹。信中的语言并不难懂,中段的学生通过静静地与文本对话,联系课前搜集的信息,应该都能从信中读懂些什么,或是巴金对祖国人民的爱,或是如何写作,或是关于奉献的道理,或是如何对待活着的每一天,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心灵的交流,去读懂巴金的心,去感受朴素话语中的真情和真理。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心语。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交流场,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点拨(如写作:听老师读,谈对句子新的体会),在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入时及时引向更深的方向(引:巴金的生命开花了吗?学生交流巴金相关的信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对课外搜集信息的一次整合和运用,巴金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地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学生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说实话,我对巴老的认识也不多,仅仅停留在几篇散文建立的模糊印象。至于他的大部头,还没有认真拜读。为了备课,我查阅许多资料。沈从文先生这样评论巴金,“太偏爱读法国革命史,太容易受身边一点现象耗费感情。前者增加迷信,后者增加痛苦。”“感情太热,理性与感情对立时,却被感情常常占了胜利。”读过法国革命史的人当然都会知道这种评论的意义。冰心:“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为人真诚,在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严肃专一,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这个评价和《家》《春》《秋》一起读,感觉将会更加强烈。萧乾:“挚友、益友和畏友”。萧乾特别说道:“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如果读过卢梭的《忏悔录》的人当然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巴老逝世了,人们都在怀念着这位世纪老人。肃穆的挽联,奔走的人群,诉说着巴老最后的生命符号和轨迹,而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敬和感怀。我惊讶于一个人的离去会唤醒大众的视觉苏醒,让很多的艺术大师为之扼腕,更让多少青年动容。我震撼于他的悄然离去,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担负的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没有悲伤和绝望,只有奋起、进取,他改变的不仅是他的读者,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是巴金荣获2003年“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辞,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敬爱与怀念。

他走了,被病痛折磨几十年后终于走了,这对屡次要求安乐死的巴金无疑是一种解脱。对于巴金的死,我也不能说我没有悲伤,可是我的悲伤仍然为全中国封建大家庭里那些逝去的美丽而痛苦的灵魂:祭奠巴金,乃是要读巴金,读他的良知,读他的人格,读他永远和命运抗争的精神。

而我唯一要做的正是这一点。读巴金,薪火相传。

摘要:<正>许多次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都只留于匆匆而过,巴老的文字并未在学生心中留下什么痕迹。《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这封信,语言朴实,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朴朴实实的情感。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

参考文献

[1]蔡颖华.巴金《家》中“鸣凤之死”的叙事学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

芬兰 到圣诞老人的家乡撒野 篇2

芬兰著名的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市以北8公里处,地处北极圈上。即使不是圣诞节,这里整个冬天也都洋溢着浓浓的圣诞式快乐气氛。行游者可以在圣诞老人的家里与圣诞老人聊聊天合个影;在圣诞老人的专属邮局为亲友挑选明信片和贺卡;也有很多人喜欢在这里的北极圈分界线上跳来跳去,自己找乐子。

圣诞老人村的鹿园里还有许多美丽的驯鹿,千万不要错过乘坐驯鹿雪橇的好机会。当驯鹿拖着鹿车在雪地上飞驰的时候,雪花扑面的快感、圣诞的快乐与温馨,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童话故事里一般。

但是,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芬兰冬季旅游最独特、最有趣的项目,那就非乘坐破冰船莫属了。“桑普号”破冰船是全球现在惟一的一艘观光破冰船,至今载客已有40多年历史。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4月,它都会在芬兰与瑞典之间的波的尼亚湾北部结冰的水域行驶。畅想一下,可以乘坐世界上少有的观光破冰船巡游北极圈,眺望一望无际的冰海世界,感受厚厚的冰层在脚下裂开的隆隆震撼,的确是一桩快事。

除此之外,芬兰的当地特色一定也得尝试,那就是桑拿,也称之为芬兰浴。“到芬兰一定要洗地道的芬兰浴”,这是好客的芬兰人对每位游客发出的邀请,几乎每个芬兰人都喜欢蒸桑拿。

在芬兰蒸桑拿才叫一个过瘾!芬兰的桑拿屋必须全部是原木打造,最好靠近湖边。桑拿房里面是用炭火加热的,只留一个小窗户通气,人坐在里面发汗,等到毛孔打开出了一身汗后,马上冲到屋外跳进湖里或是扑进雪地降温并且冲洗干净,然后再进到屋里发汗,如此往复,不仅可以带走体表及毛孔内的垃圾,还可以增进血液循环。一场芬兰浴下来绝对是神清气爽,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怎一个爽字了得!但要提醒的是,桑拿前后记得多吃些盐分高的东西,以补充水份的流失。

TIPS

冬季游芬兰须知

1.机票:预定芬兰航空北京至赫尔辛基往返机票,约为人民币10000元

2.签证:芬兰驻华大使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号嘉里中心南楼26层。签证费依据申请入境的次数和停留时间以及汇率变化而定,通常在人民币90元-500元之间

3.衣物:芬兰冬季日均最低温度-3.2℃,天气寒冷,建议准备保暖性比较好的衣物(包括遮耳帽、手套、围巾等)以及防水性较好的靴子

4.货币:芬兰使用欧元作为货币单位,汇率是1元人民币约等于0.12欧元

圣诞老人的家乡格陵兰岛 篇3

最神秘的地方

斯堪的纳维亚,世界上除了大西洋之外最神秘的地方。那个人迹罕至的冰天雪地,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早就想去一探究竟,却没想到在从事时尚行业之后,受到北欧设计师品牌J.Lindeberg的邀请,来了一趟北欧到北极圈的时尚之旅。还在准备护照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浮想联翩,不知道能不能遇上古老的美人鱼,再和深海蓝鲸打个照面。当然,幻想归幻想,真正的行程显然更加有意思。

从哥本哈根出发,我飞向曾经也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全国人口不过五万人,没有任何陆地交通能到达。当飞机慢慢降落在Ilulissat机场,窗外也慢慢出现一片无边无际的冰海。是的,白色、蓝色、傻傻分不清楚。再次确认我的外套严丝合缝地扣上,我咽了口口水,战战兢兢走出候机厅。说真的,生性大条的我就算来到哥本哈根机场也没认真检查过保暖设备。基本上带着暖宝宝和大衣,应付时装周就够了。可是这一次,为的就是户外探险。当我第一步踏出门外,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礼赞身上这件J.Lindeberg的外套。防风,防水,足够厚,足以应付室外让我瞬间喉咙发紧的寒冷空气。之前一直心里悄悄嘀咕着当地人的防范过度,现在却感谢他们未雨绸缪。如果不是这几件颜色漂亮的外套,我大概已经冻成冰雕了吧……

入住旅馆,刚刚放下行李,默默欣赏了一下北欧极简风格的内部装潢,我就坐上了直升机,从空中看一番“绿岛”的美景。当地导游说了,冰山和冰川是那里最著名又最常见的地貌。水面上漂浮着厚厚的冰层,随着每一天的天气变化,幻化出无限风情。前一天看着像亚洲地图,呼的一阵风吹过,第二天就变成月球表面了。不止神奇,简直匪夷所思。我站在海边,伸出双臂,几乎就能摸到面前晶莹剔透的流冰。看着夕阳一点一点落在海平面上,天黑之后,还偶尔能看到极光,很多人大概都有种流泪的冲动。感动于大自然的奇幻美丽,也感动于能亲眼目睹如此画面的幸运。

从空中鸟瞰格陵兰,还能发现很多北欧人好玩的性格特征。之前看电影,很多个性十足的演员都来自冰雪世界。据导游介绍,这个小岛的居民就充满了创造的热情。虽然每年大多数时间他们都得和白色的冰雪打交道,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让他们比任何人都在乎个性。从上往下看,小镇里几乎没有相邻的两幢房子漆成同样颜色。蓝色房子边上铁定是红色或者黄色,反正一定不是蓝色。这让我想到了意大利的五渔村,只是这里还有北国的风光。和当地设计师的个性一样,必须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要么色彩鲜艳,要么剪裁特别,还必须兼顾保暖和其他实穿性。每所房子用的木料和装修的细节都取自自然,坚固并且精致。同样,当地设计师,比如J.Lindeberg,无论时装系列还是运动系列面料均来自全球高端面料供应商,而外观设计也传承了北欧设计精髓,打造出时尚与功能相结合的新一代成衣系列。

不同季节的格陵兰有着不同的风情,不同的体验。夏季的绿意婆娑,冬季的白雪皑皑。在冬季,除了无际的雪景还有很多新奇的运动项目值得体验。比如狗拉雪橇,十多只纯种哈士奇拉着雪橇在冰地上极速奔跑,雪橇与地面摩擦的声音混着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

回到哥本哈根,我满脑子还是北极圈神奇的景象。二战时期留下的军事基地,以及一闪而过的捕鲸船,都来不及一一述说。我觉得我一定会再次回到这个岛屿。希望那时候,天还是一样的蓝,鲸鱼还能自由游逛,冰川也好好地漂浮在海上。

Tips

J.Lindeberg品牌简介:

格陵兰文化遗产的归还 篇4

归还的步骤

文化遗产的归还是一个涉及很多程序的复杂现象。由于此类争端多与殖民或外国占领时期遭侵占的物品有关,所以归还就不仅仅是博物馆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更广泛的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涉及到国际法、人权以及文化认同等问题。而且,归还争端的各当事方也具有多样性,它们包括原住民社群的代表、后发展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民族国家、科学界、联合国系统的有关代表,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组织。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各当事方似乎都可以对涉案文化遗产提出合法的主张。

在格陵兰的殖民时期(1721—1953年),岛上居住着数量可观的丹麦人和挪威人,而来自国外的科学家从居住在岛上和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Inuit)处获得了大量的民族学材料及其他物品。这些物品现今是丹麦和欧洲其他地区王室及博物馆藏品的一部分。19世纪后期,格陵兰东部和西北部曾开展过系统的民族学物品收集活动,所获物品后来存放于丹麦国家博物馆(Danish National Museum)。20世纪,丹麦在岛上又进行了文物收集活动,之后丹麦国家博物馆形成了六个方面的重要收藏:格陵兰维京时期(Viking Age)的藏品,有关因纽特人过去的藏品,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的民族学物品,19世纪中期的水彩画,格陵兰史前时期遗址的档案资料,以及格陵兰历史的口述材料。

1979年,格陵兰获得自治权。自1981年1月1日起,所有与博物馆和古迹保护相关的事务归格陵兰自治政府管理,其结果之一就是格陵兰国家博物馆的建立。此后,该博物馆开始与丹麦国家博物馆对话,要求归还部分藏品。关于这些藏品的归还问题有几个特别的争论点。

第一,格陵兰人民理应能够直接面对自己的史前历史,这几乎是所有去殖民化的殖民地人的共同心愿。为获得此项权利,殖民地人曾经展开多次艰苦的斗争与讨论,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过,我们的丹麦同事完全认同这一目标,而且丹麦与格陵兰之间的讨论完全建立在尊重这一共同目标的基础之上。丹麦国家博物馆甚至宣称丹麦庞大的收藏足以让双方来共享,此立场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格陵兰自治之前就已公开。第二,双方的政界人士也对归还文物一事表示支持,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过政界人士认为,具体的操作应该由双方博物馆界的专家来进行。第三,创建格陵兰国家博物馆的这一举措表明,格陵兰愿意担起责任,创造合适条件以保管文物。

自20世纪初期开始,格陵兰人对归还其文化遗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直接面对有关自身历史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建立格陵兰人身份之历史意识的重要因素。1966年建立的格陵兰博物馆为文化遗产的存放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到1980年,该博物馆被改造成了格陵兰国家博物馆与档案馆,并着手与丹麦国家博物馆就某些格陵兰遗产的归还问题进行磋商。两家博物馆很快就文物划分的基本原则达成一致,且获得了双方政界的同意。1983年10月,双方签订了协议,此协议于1984年1月1日生效。

协议的要点大致如下:(1)格陵兰应该有能够体现其史前各个方面特征及涵盖国家各个地区的藏品;(2)两类藏品均应该能够适用于普及、研究和教学之需;(3)成组的藏品或器物不应人为地予以分离。如果这个原则难以操作,则两馆间应协商文物的租借或永久租借;(4)对文化身份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发现或物品,以及与宗教事务有关的材料理应归还格陵兰;(5)应该交换关于藏品的信息,至少是关于藏品的重要信息;(6)应该在丹麦留有足够的材料,以便开展研究和在丹麦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提升格陵兰的影响;(7)有关丹麦国家博物馆在格陵兰活动历史的文物应该留在丹麦以保持丹麦历史的完整性;(8)双方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应该能够不费力地从对方借出材料;(9)建立一个涵盖格陵兰所有史前遗址的电子数据库。

目标及收获

格陵兰国家博物馆的目标是能够用最好的材料举办关于格陵兰史前史的公共展览,并寻求建立能够支撑格陵兰大学的学生,甚至吸引国外的学者从事史前和历史科学研究的藏品体系。同样重要的目标还包括,能够为未来的格陵兰历史研究奠定基础,为地方博物馆提供必要的格陵兰藏品。它还希望设立能够提升格陵兰国际知名度的展览。另外一个目标是建立格陵兰史前遗址数据库,以备遗址在未来遭破坏时修复之用。

那么,博物馆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实现了这些目标呢?今天,格陵兰国家博物馆已经拥有1,158件高质量的民族学藏品、约28,000件考古文物、一些早期格陵兰艺术的重要收藏,以及20世纪全套鼓乐记录的复制品。在这里,格陵兰的公众可以接触到自己有文字记述前后的历史,同时,国家博物馆也是科研、展示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参与者。

在归还的最后阶段,某些重要的藏品在移交格陵兰当局之后,其管护工作仍由丹麦相关机构负责。这些藏品包括:所有从墓葬中出土的人体遗骸(骸骨及干尸等),所有发掘出土的动物遗存,所有维京时期格陵兰特有的欧洲中世纪服饰。由于格陵兰国家博物馆还没有能力很好地保存这些藏品,所以它们被继续存放在丹麦。尽管这些财产属于格陵兰,但是代为保管的丹麦博物馆有责任将其妥善地用于国内及国际研究。不过,格陵兰国家博物馆在格陵兰人体遗骸的研究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它要求博物馆人员对每一份研究申请进行仔细的评估。归还的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格陵兰人感到整个归还过程不仅是成功的,而且是友好的,为今后双方的互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在殖民时期失去了自己必不可少的文化遗产的格陵兰人来说,归还是他们共同的愿望,归还也是恢复其文化自豪感及身份的无法绕开的程序。因为定义格陵兰与丹麦关系的法律工具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所以格陵兰人只好诉诸道德与后殖民时代的观念。

被占有的异文化的文化遗产必须被置于其历史背景下来理解。在格陵兰一丹麦的殖民背景下,对因纽特人的民族学物品、文物及人体遗骸的占有和出口是在科学的名义下进行的。今天,我宁愿相信此种占有具是善意,它发自于拯救文化遗产免遭遗忘的良好愿望。此种占有也应该通过研究人类的发展与进化而对科学有益。但是,此种占有却使因纽特人的文化面临逐步被分解的命运——这是目前学术界正在讨论的欧洲对格陵兰文化的占有问题的一部分。

对于格陵兰来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归还的数千件考古学及民族学物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对我们理解今天的我们、我们的身份和文化背景等意义重大。尽管这是与从前的殖民者丹麦之间的合作,但是归还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合作经验,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冲突,这为今后富有回报的伙伴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作为因纽特人的一员,我的文化背景以及我们在过去若干世纪的集体经验告诉我,只有尊重其他文化,才能达到世界和平。我们通常可以在不同文化与民族对待别人的态度中找到文化之间紧张和冲突的根源。没有相互的尊重,我们永远也不会获得相互的理解。

破冰格陵兰 篇5

从Ilulissat港出发,乘游船去看冰峡湾,是格陵兰一年四季不可错过的旅游项目。游船驶出港口,岸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小木屋还没有远离视线,海面上漂浮的冰山、冰块就忽然扑面而来,让人毫无准备。环视四周,除了海,就是冰,小的冰块,大的冰山, 依次从眼前掠过。为了躲避这些大小不一的冰块,前进的小船必须闪转腾挪。迎面而来的这座巨大冰山,海面之上居然有近百米高,而船长说,其实海面上的高度,只是它总高度的十分之一!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些冰山,要知道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正是撞上了从格陵兰漂移南下的巨大冰山才冰海沉船的!

虽然天气晴朗,但眼前的景色仿佛始终笼罩在一片灰色之中。海是灰蓝色的、冰山是灰白色的,甚至连天边的云霞都是灰粉色的,唯有冰川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这些冰雪,孤傲冷艳,那片海水,冰冷安静。角度不同、光影不同,冰与海,就会变幻着不同的形态展现在你面前。眼前的景象,仿佛是好莱坞大片中的末世风景,美得有些令人绝望。

冰峡湾遇险

天气好的时候,出海很安全,然而避免不了运气不好遇到海上冰封。对于普通的出海船而言,这并不是极限挑战,这是一场灾难。

看气象预报非常有必要,却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些预测的信息,连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也会拿捏不准。出海的早上天气有些阴霾,中午甚至都放晴了,从小镇出发4个小时候后,摄影团队面对着一座蔚蓝的冰川吃完午餐就起航返程。冰河纪一般的风景看得有点疲劳,刺眼且雷同,让人有点困倦,一块块浮冰静静从船旁漂浮而过。然而船长忽然将船停下来,他告诉大家,情况有些不好,气温虽然不是很低,海面居然结冰了。向稍远的方向看出去,果然海面闪耀着冰块的光芒,原本漂浮在海面的冰块也冻结起来。小船前行时船体慢慢划破冰层,裂缝沿着冰面蔓延开去, 发出巨大的响声,在安静、冰冷的海面上空回响。那场面多少有些狰狞。四周的一切仿佛都随着海面凝固了,只有时间不停地飞走。返航的速度愈发慢了下来,回到陆地变得遥不可及。

船时停时走,有时船长甚至站到船舱上面眺望前方,以期找到没有冰层的航路。历时9小时,拨开眼前的冰山丛林,才看到了冰天雪地中那些彩色的木屋。回想这段让人胆战心惊的破冰经历,船长都心有余悸。于游人而言,这刺激留下的似乎不是恐惧,更多的是孤寂和无助。

体验因纽特

Ilulissat是格陵兰北部最大的定居点之一,其实这里也只有5000人左右,是座名副其实的微城。小镇坐落在冰冷的北大西洋岸边,面对着海面上巨大的冰山,稍微走出小镇没多远,就是千年的冰川。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土著的因纽特人。从前这里的因纽特人都住在一种叫做Igloo的圆形冰屋中,随着丹麦政府的援助,目前Ilulissat定居点的因纽特人,都已经搬进了五颜六色的木屋中。常年的冰雪覆盖、植被稀少,使得这里色彩单一,所以房屋的色彩才如此鲜艳。

因纽特人是传统的狩猎民族,虽然现在住进定居点、远离冰原,但依旧有很多保留着狩猎的习俗,他们会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冰原或出海打猎。因纽特人的容貌很像我们的蒙古族人,性格也爽朗热情。他们很喜欢跟外来人打交道,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大部分土著因纽特人都只会说丹麦语不会讲英语。小镇只有一条主街,两旁是一些餐厅、酒吧、旅游公司。Arctic是小镇唯一的一家四星级酒店。每天傍晚,可以坐在窗前,看夕阳染红雪白的冰山、燃烧着冰冷的北大西洋,那种冷彻心扉的美,无法言说。不出海的时间,就在小镇消磨时间。参观小镇唯一的因纽特博物馆、去小镇外的山间徒步、与因纽特老人比划着聊天、跟因纽特孩子一起嬉戏,或者,找一间餐馆,品尝一下格陵兰特有的美味。冰天雪地中,因纽特人的热情,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温暖。

新浪旅游名博博主北角山妖强烈推荐:

1.乘船出海看冰、冬季尝试狗拉雪橇。

2.吃一顿Suaasat,那是因纽特人炖煮的一种美味肉汤。

3.在Ilulissat冰峡湾拍摄绝世冰雪大片。

4.入住Arctic Hotel,其入住率相当高,有像家一般的温暖舒适。

Tips:

1.从国内去格陵兰,需要先飞到哥本哈根,然后转乘格陵兰航空的飞机到格陵兰。

2.格陵兰货币为丹麦克朗,汇率大抵与人民币相当。格陵兰食品多进口自丹麦,物价较高。

3.格陵兰一年四季气温不高,即便是夏天,出海看冰也要穿好保暖衣物。

4.带多块相机电池,因为气温低时,相机电池的使用时间会大大降低。

5.http://www.greenland.com/ 是格陵兰旅游网站,上面有各种格陵兰的旅游信息。

穿越格陵兰冰盖 篇6

我不断摔跤,逐渐落在了队伍的后面,安妮陪着我。我双眼紧盯着脚下,小心翼翼地让滑雪板滑入前面队友走出的辙印中。我离队友们越来越远,他们逐渐变成了前方冰盖上的几个小黑点。安妮不断地鼓励我:“费,你是第一次滑雪,你已经非常棒了!”“费,明天你一定更加出色!”

经过了连续8个小时的跋涉,到了晚上11点,我们才到了宿营地。伙伴们站在冰上等待我们,大家向我伸出大拇指,轮流和我击掌以示祝贺。我终于经历了第一次滑雪。

吃饭的时候,基思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走了27公里,这里的海拔是1228米,现在的气温是零下32度。

昨天摔跤太多,浑身酸痛,睡了一觉已经恢复了很多。收拾好帐篷,我帮着彼得套狗。

我们宿营后,雪橇犬就卧睡在雪上。它们两只一组地被一根长长的铁链固定在冰上。看到有人来,一只只欢快地跳着,昂着头,朝着蓝天吠叫,身形完全像狼。

初见雪橇犬,觉得它们很凶。雪橇犬四肢健壮、胸部厚实、体型高大,站起来将近一人高,四只脚掌又宽又厚。它们的毛色几乎都是白的,长着双层的背毛,里层似羊毛,外层毛厚、粗长,在太阳下泛出了油光。黑色的鼻突和黑色的眼睛显出了它们和别的犬类不同。它们的尾巴披毛丰厚,向背部卷曲。尽管有着凶猛强悍的外表,雪橇犬们却是非常温和的。每天出发前,它们都要被套上用牛皮带做成的拉套,在拉套上拴上连接雪橇的拉绳,然后才在主人的口令下拉动雪橇前进。每架雪橇的载重将近一吨,上面一部分是狗粮,另外就是我们十个人的行李、帐篷,以及穿越全程的备用食品及燃料。雪橇犬们必须出力一致,才能拉动这沉重的雪橇。彼得和麦克分别驾驭着一架雪橇。他们喊着不同的口令,用一根海豹皮做的长8米的鞭子指挥狗群。熟练的技术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将鞭子抽到每只落后的雪橇犬身上。

行进中,狗的休息次数比我们的多,它们的体力消耗很大,雪橇一停,它们就躺在地上,一面舔着雪,一面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浸浸的身体在雪地里冒着热气。晚上,雪橇犬们就露宿在雪地上,各自蜷成一团,完全靠自己的体温抵御着风雪的严寒。到了早上,它们几乎被雪埋住,身上结了厚厚的冰。抖落身上的冰,套上绳套,它们又开始了一天艰苦的跋涉。

彼得告诉我,在北极,雪橇犬们一般可以工作十年。麦克说,在格陵兰岛沿岸的因纽特人的小村里,家家都养着雪橇犬,它们不仅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打猎的助手。因纽特人都把雪橇犬看作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和家庭成员。雪橇犬老死以后都会被埋入村边的一块专用墓地,并插上一块白色的木制十字架。

据说,雪橇犬是由北极狼进化而来。北极狼又叫雪狼,十分凶猛,它们适应了极地的严酷环境,不仅能在陆地边缘活动,有时还能进入冰盖,深入到连北极熊都不能去的地方。它们这种顽强的生存能力遗传给了后代,才使今天的雪橇犬成为真正的雪地英雄。

雪地里的生活

几天以来,我已经逐渐地适应了雪地生活。

茫茫的冰雪,狂暴的大风,北极极昼不落的太阳,是全部的自然景观。因为没有黑夜,也就没有清晨。晚上9点以后,尽管太阳仍在地平线上游动,气温却会迅速下降,如果遇到风雪,天地就会一片昏暗,帐篷和雪橇隐没在暗色中。每天早晨,拉开睡袋,睡袋外面多被一层薄雪或冰覆盖着,人的呼气融化了帐篷顶上的冰雪,化作一滴一滴的水往下掉,帐篷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从头到脚,必须穿得严严实实的,才能拉开帐篷门出去。如果下了雪,帐篷门就会被积雪覆盖,这时,需要用铁铲将雪刨开,人才能爬出来。

每天晚上,都必须将被汗气浸透了的靴垫、袜子,以及被冻硬了的头巾、面罩、手套放进睡袋,靠人的体温烘干。备用电池、照相机、摄像机也必须放进睡袋,避免因低温而损坏。这些东西占据了睡袋很大的空间,使人在里面难以动弹,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有那难闻的气味。

安妮和基思轮流为大家准备早餐、烧开水。几乎每天都是面饼,一人一块,半个巴掌大,用黄油在平底锅上加热,洒上奶酪,偶尔还夹上几片熏肉,外加一小袋光麦片,用水冲开。这点东西下肚,折好帐篷,装好雪橇,还没有开始出发,肚子又开始饿了。水是用雪化的。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水壶、一只桶,行军灶是一个汽化炉,有两个火头。桶和壶要交替着烧水和煮食物,所以,食物的味道和水混在一起,喝起来就失去了冰的甘甜和雪的纯净。

晚餐都是混煮,分别用大米、意大利面条或土豆粉为主料,放上几小袋汤料,再放上一大块黄油,煮熟搅拌以后,每个人分上两小勺,就是晚餐。量少,也谈不上味道。此外,还有一种揉碎的干方便面,100克一袋,没有配料,用开水一冲,就溢出了我们最熟悉的方便面的气味。这种方便面在国内可能很少有人问津,在这里却成了美味,是我和飞豹的最爱。

按照进度,我们每天需要行走30公里,跋涉十来个小时,路上就靠巧克力或干果提供能量、补充消耗。因为气温太低,路上不能休息太久,人一停留,身上的汗就结成了冰,很快就会感到寒冷。所以,途中只能休息三五分钟,喝点水,吃点巧克力,接着就要上路。而且途中休息也只能是站着,背包迎向风吹的方向,以抵御寒冷。

雪地生活,最困难的是排泄,需要用铲子挖出一个大坑,周围垒起一道雪墙,人蹲下去,解决完后再将雪坑填平,但裸露的部分早已冻得刺痛,很久才能缓过来。如果是在暴风雪中,这样一个过程就会使得人浑身上下都挂满冰雪。所以,不能多吃食物而主要靠巧克力补充体力,目的之一就是要尽量减少排泄。

nlc202309022033

到了宿营地,大家就开始搭帐篷,将行李从雪橇上解下来。狗拉雪橇的载重有限,每个人的行李都高度精简,只能是每天必用的睡袋、气垫、雪地坐垫、厚的羽绒外衣、备用手套、鞋套、急救药包和停下来就必须很快加上的厚绒衣裤。

最危险的一夜

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在冰盖上。

伴着狂风的怒号,想着故乡的美食,沉沉地睡去。不知什么时候,感到身边越来越挤、身上越来越冷,睁眼一看,头顶的帐篷也越压越低。我们快要被大雪埋住了。如果帐篷的支架断了,飞豹和我就将被埋入雪中。一看表,此时正是凌晨两点。

我俩连忙爬出睡袋,艰难地穿好衣服、套上靴子,准备铲雪。幸好,基思在门帘处给我们留了一把雪铲。帐篷是双层的,在两块尼龙布之间留有空隙,以确保空气流通和保暖。今夜的狂风却将夹层之间的拉链撕开,露出了手指长短的一条缝隙,像风扇的出口。暴雪就从这里滚滚涌入,塞满了夹层,压得帐篷往下坠,支架已被拉弯,帐篷外四周的积雪往中间挤压,使得我们睡在里面的空间越来越小。幸亏发现得早,否则要不了几分钟我们的帐篷必垮无疑。

飞豹冒着危险,爬出帐篷,拉上夹层间被风撕开的拉链,堵住了风雪进入的缝隙,我们才一铲一铲地将夹层间的雪铲出。紧张地忙了近一个小时,才勉强使帐篷恢复了原样,外面挤着帐篷的雪已难完全推开。

忙碌了一阵,身上又暖和起来,我俩重又钻进睡袋。飞豹说,他爬出帐篷的时候,外面一片昏黑,能见度不到两米,已经看不见其他的帐篷,我们只能祈望着队友们的平安。

过了一阵,在迷迷糊糊的睡眠中,似乎听到有人在喊,我拉起飞豹,是卡蒂亚的声音,先是叫基思,后来发出的却是撕心裂肺的“Help!Help!”呼喊声,还有“飞豹,飞豹”的叫声。我们说:“坏了!肯定出事了。”急忙穿上靴子、外衣,刚拉开帐篷的门帘,狂风卷着暴雪先后滚进来三个人,原来是诺伯特带着卡蒂亚、阿历克赛翻进了我们的帐篷。三个人都像变了形,浑身都是冰雪,我和飞豹赶紧帮他们清理。我的水壶里还有半壶热水,忙给他们喝下。他们半天才缓过气来。原来,他们的帐篷被暴雪压倒,狂风中无法恢复,只好找别的帐篷。而最近的就是我们。所以,诺伯特就带着他俩摸着寻找我们的帐篷。虽然两个帐篷之间的距离仅两米多一点,但风暴太猛,能见度太低,我们的帐篷也被暴雪埋得只能隐约见顶。昏暗中,他们转了好一会,才找到了我们。进入帐篷,重新获得了安全。否则,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户外,人若没有遮挡、不活动,只需十多分钟,身上的热量就会散失,很快就会危及生命。今晚,他们仨人跨越了两米的生死线!

我们不知道另外五位同伴和那些狗的情况。我拉开门帘缝,除了阵阵雪花,什么都看不见,周围的一切都淹没在狂暴的雪阵中。要不是我和飞豹及时地清除了我们帐篷上的积雪,不但诺伯特他们仨人不能得救,我和飞豹也必然会有危险。我们真为自己庆幸!

我们五个人相互倚靠,蜷缩在原本只能容纳两个人的帐篷里。

过了一会,风声中传来了安妮和基思急切的叫声,他们大声地叫着我们的名字。我们五人齐声大喊:“我们在这儿!”门帘一开,看见安妮焦急的脸。帐篷实在太挤,她无法进来,我们也无法动作,躺在我身上的诺伯特紧紧地握住了安妮伸进来的一只手,对她说:“我们都很好!”队长蓝蓝的大眼睛里涌出了泪花。

我弯着腰,躺在帐篷的最里头,阿历克赛、卡蒂亚、诺伯特并列着枕在我的身上,飞豹弯躺着靠近门帘,承受着三双脚的重量。就这样,一个白天,又一个夜晚,我们经历了探险路上最危险的一幕。

追赶生命的人

2008年5月30日,星期五,在冰盖上。

从28日下午起,小队被暴风雪困了近40个小时。风渐渐地小了,狗的呜咽声又低低地响起。诺伯特大叫:“天晴了!”我们挪动麻木的身子,拉开门帘,雪积得门帘上方只留了一个空,望出去,果然天空出现了亮色。我们推开积雪,一个个地爬出去。持续了两天两夜的风雪已经盖住了冰原上的一切,诺伯特他们的帐篷已被埋在雪下,另两座小帐篷只露出了尖顶,两部雪橇不见了,几只狗已从雪里爬出来,正在抖去身上的冰,其余的则被雪埋成了一个一个的雪堆。

劳力从帐篷里爬出来了,安妮、基思也爬出来了。不一会儿从彼得的帐篷里走出了我们的两位雪橇手。大家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相互紧紧拥抱,庆贺新的开始。

头顶上出现了蓝天,阳光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把雪地照得一片明亮,裂开的云层被染成彩霞,光柱旁的乌云被映成了紫红色。诺伯特指着远处说:“大家看!”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在乌云和露光之间看到了一只飞鸟。它在风暴后的初晴中上下翻飞,洁白的羽毛分外耀眼。诺伯特向我赞叹:“多美呀!”他搂着我的肩膀说:“费,我们一定会成功!”我回答他:“是的,诺伯特,我们一定会胜利!”大家都很兴奋,立即拾起铁铲去挖被雪埋掉的帐篷和雪橇。麦克和彼得忙着去照看狗。安妮早已从雪下刨出了水壶和汽炉,在雪地上为大家准备吃的。劳力则忙着为大家挖厕所。诺伯特一边铲着雪,一边和阿历克赛大声说笑,飞豹在帮卡蒂亚挖行李。

两个多小时以后,我们挖出了被雪埋掉的全部装备。26只雪橇犬抖掉了身上的冰块。大家整理完毕,小队又迎着乌云散开后斜射的太阳,向着东方继续进发了。

今天我们完成了30公里,是单日行程最长的一天。

我们的彼得兄弟

2008年6月3日,星期二,在冰盖上。

又经历了一次特殊的暴风雪。早上,我和飞豹在睡梦中被安妮叫醒,她显得有些惊慌。她告诉我们必须在半个小时内转移和加固帐篷,暴风雪就要来了,这是彼得根据经验告诉队长的。我们爬出帐篷一看,果然,在冰盖北方的天边积起了厚厚的云层,贴着地面显露出昏暗的红色,正向我们滚滚压过来,风声也尖叫着卷起冰上的雪花从大地扫过,情况十分恐怖。狗群压低声音呜呜地叫着,声音非常凄厉。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收起了大帐篷,将三个小帐篷转移位置,直直地对着风来的方向,用所有的滑雪板和滑雪杖加固了帐篷。我们在彼得的指挥下,卸下了雪橇上所有的物资,将雪橇翻立在帐篷前挡住来风,并用雪筑起一道厚厚的墙撑着雪橇。

nlc202309022033

风刮得越来越紧,昏暗的天空中现出了两个太阳的光环,大家都有些紧张。安妮说,彼得告诉她,像这样的暴风会有八级以上,它会卷走冰盖上一切没有加固的东西。过了半个小时,当我们做好迎战暴风雪的准备以后,大家身上的汗水被体温烤着,在低温下冒出了阵阵的水汽。我们在帐篷里紧紧地相互依靠着,静静地等待风暴的来临。这时,我看见彼得换上厚厚的风雪帽、戴着雪镜,一个人在帐篷外站着,望着天边的乌云,像尊雕像一样一动不动,任由雪花在身边上下飞舞——他像大地的精灵,完全和天地融为一体了。风呜呜地狂叫着,趴卧在地上的狗一动不动,也不叫唤,滚滚的黑云就在我们不远处的东方急速翻动。过了几个小时,黑云贴着地面向远方移去,天渐渐放晴,风力也明显地减小了。彼得告诉安妮,可以继续出发了。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当我们收拾行李走了近十公里时,就看到了几小时前这场大风暴留下的可怖景象:冰盖上到处是一堆一堆像沙漠一样的积雪,被大风卷过的地上现出了一层一层像海浪一样的坑凹,冰上积起的新雪有一米厚。这些冰雪沙漠和海浪完全改变了冰盖的原貌。

要是早晨我们按时出发,肯定会和这场大风暴相遇。人和狗陷在其中,后果一定十分严重。彼得的灵性和安妮的果断,使我们躲过了这一劫。

彼得是因纽特人,长着一副东方人的面孔,圆圆的脸庞被雪地的反光照得黑黑的,随时现出平静的微笑,对大家非常友好。

据介绍,因纽特人是两千多年前由亚洲迁徙进入北极地区的。他们必须面对长达数月甚至半年的黑夜,抵御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和暴风雪。夏天奔忙于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冬天则挣扎于漂浮不定的浮冰上,仅凭一叶轻舟和简单的工具,一个人就可以去和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鲸鱼搏斗。他们能用一根梭镖甚至赤手空拳去和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北极熊较量。所以,应该说,在世界民族的大家庭中,因纽特人无疑是最强悍、最顽强和最为坚忍不拔的民族。

彼得是沉默的,他很少说话,总是微笑着用手势来表达他的意思。麦克告诉大家,因纽特朋友几乎不说话,他们之间交流也仅仅是简单的几句,更不会大声地说笑。我想,也许是严酷的环境需要因纽特人单独面对,所以,他们习惯了和自然交流,也表现得像自然那样庄严、沉默。因纽特人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在他们的意识里,天地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相依相存、彼此敬畏的。他们无论是猎取了海豹或是鲸,都要举行一个虔诚的仪式,感谢这些动物用身体救活了自己,同时希望它们的灵魂能够再生。

胜利时刻

2008年6月6日,星期六,穿越冰盖到库鲁苏克。

今天是艰苦行进的最后一天,如果一切顺利,下午4点以前可以到达终点。

早上7点,还没等到安妮和基思呼唤,小队的同伴们就都钻出了帐篷。风微微地吹着,天是晴的,北极的太阳又移到了东方的地平线。

小队很快就出发了,今天我们一口气走出了11公里,3小时后才停下来休息。中午以后,浓云又向头顶聚来,风雪也如期而至,在小队的右前方,乌云中透出了山形,尖陡的山顶可见覆盖的雪,山的脚下,就是冰盖的尽头。大家都很激动,加快了脚步。冰面逐渐降低,我们好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斜坡上平稳地下滑。这时,安妮安排我和诺伯特坐上彼得的雪橇,卡蒂亚和阿历克赛坐麦克的雪橇,她、基思、飞豹和劳力徒步滑行。彼得和麦克也套上我和诺伯特的滑雪板。安排完毕,安妮就迅速地向前滑去。狗们似乎也知道了方向,它们沿着安妮滑行的印辙,拉着雪橇,前后保持着距离,轻快地跑着,完全不需要驭手的指挥和吆喝,另外的三位同伴滑行在雪橇的后面。雪橇的两根支架冲开了路上的冰雪,平稳地向前滑行,14只雪橇犬尾巴直竖,步伐整齐,拉绳紧绷,合力地向前跑着。雪花向我们的身后扬去……

后 记

童年曾打动过你的故事,会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一枚种子,即使尚未迸发出绿意,其实早已在心中生了根。

我对北极的最初向往是来自于遥远的幼年。上个世纪50年代初,父亲还是位教师,他在一所师范学校里教授教育学、心理学、自然、历史等课程。一天,我在家里的咸菜罐上看到了一页有画的纸,那是奶奶撕下的父亲的旧教科书,用来封罐口。这页纸上有字,还有一幅作为插图的画,画面是一片平静的大海,海上有一座巨大的冰山,周围浮着一些尖顶的冰块,冰块之间漂着一艘挂着很多帆的船,画面充满了一种神奇而宁静的感觉。至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它的细节。我问父亲这是哪里,父亲告诉我这是北极,很远很远,那里有冰山、有海豹、有北极熊,还有蓝色海面上夜空里闪亮的星星。穿着红色外套的圣诞老人就住在那里。从此,北极、冰山、大海上夜空里的星星就成了我的一个神秘而遥远的梦。那年我5岁。也许从那时起,在我的血管里就隐含了某种不安分的因子和躁动的潜质,点燃了我渴望激情、探究自然的生命之火。于是,便有了我在60岁之年,完成了“2008年中国人首次穿越北极格陵兰岛冰盖探险”的举动。

两个月后,当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十个手指头仍然僵硬,脚趾的麻木尚未恢复。翻着当时的笔记本,经历了零下30度到40度低温的纸页又皱又脆,在冰盖帐篷里写下的文字也是歪歪斜斜的。我们寄放在康格鲁苏阿克极点客栈(Polor Inn)的行李在寄送的途中丢失了。那里面包括我在鲁克罗克山所采集到的满满三大样品袋各种类型的岩石标本。这也给这次完美的探险留下了一个最大的遗憾。

〔责任编辑 袁小玲〕

〔推荐人 水云间〕

上一篇:初中历史一班学习简报下一篇:班级卫生工作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