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2024-08-08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选6篇)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1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二.中国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评价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评价:积极―在没有灾荒苛政干扰下,农民可勉强自足;农民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消极―A、落后性: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B、脆弱性:遇天灾、苛政、战乱,都可能导致小农破产

C.封闭性:很少与市场发生联系,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 小农经济的地位、以及封建统治者对小农的政策。地位: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政策:统治者一方面压榨剥削小农,另一方面又鼓励保护小农,其措施有:鼓励垦荒,轻徭薄税,限制土地兼并。

四.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及表现。原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各国税制改革(内容: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好坏收税。影响: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表现:一方面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部分“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土地私有制确立:商靹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五. 土地兼并的根源及影响。

根源:土地私有制存在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影响: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进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

六. 租佃经营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发展历程:战国时期产生;汉代已比较普遍;宋代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人口增多,租金提高,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影响:佃农对国家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稳步发展。七. 中国冶炼业发展的成就及冶炼燃料的变化。

青铜:商周时期是鼎盛时期,主要是用于礼器和兵器。冶铁:春秋时期,掌握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铁农具使用,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燃料:木炭——煤(汉代开始,北宋普及)——焦炭(南宋末年,开始使用,明朝流行)

八. 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发展)。

丝织:上古时代出现,西周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汉代远销欧洲,唐代出现缂丝技术。

棉纺织:宋末元初,向内地传播,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九. 制瓷业的发展

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 隋唐: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瓷窑;元代:进入彩瓷时代。明清:大量出口。

十.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产品用途及影响。用途: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影响:稳定了小农经济,但妨碍了市场发育。

十一. 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式、地位、影响及生产关系的变革。管理方式:统一管理,分工协作,集中生产。

地位:一直到明代前期,代表着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占据主导地位。影响: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生产关系变革: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从征役制——雇募制

十二. 私营手工业的产生原因及发展。

产生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发展:明代中叶,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关系。

十三. 中国历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概况。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强大实力的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出现许多著名的都会;隋唐:海外贸易发达,南北交流频繁。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元代广泛流通纸币;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白银广泛使用,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

十四. 唐以前城市及商业活动的特点。

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县以上设市,市坊分开,官府严格控制商业活动,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十五. 宋以后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1.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晓市、夜市,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贸易,出现集镇,市坊界限不复存在,市临街而设,形成街市;2.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控; 3。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政府政策放松,交通条件发达。

十六.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认识? 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认识: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态,进一步巩固了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十七.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为雇佣关系,手工工场,满足市场需要(商品生产)。

十八.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只是在江南一些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出现,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原因:根源:腐朽的封建制度。具体原因:封建剥削、小农经济、闭关锁国、重农抑商。

二十、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含义及评价。

原因: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威胁,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强大。含义: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影响: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形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有利契机。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二.中国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评价。

三.小农经济的地位、以及封建统治者对小农的政策。

四.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及表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五.土地兼并的根源及影响。

六.租佃经营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七.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

八.中国冶炼业发展的成就及冶炼燃料的变化。

九.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发展)。

十.中国制瓷业的发展

十一.中国家庭手工业的产品用途及影响。

十二。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式、地位、影响及生产关系的变革。

十三。私营手工业的产生原因及发展。

十四。中国历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概况。

十五。唐以前城市及商业活动的特点。

十六。宋以后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十七。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认识?

十八。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十九。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表现及原因。

二十。.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含义及评价。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2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过不了英语单词关。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英语单词记过就忘,记得快也忘得快;而教师往往也会疏于词汇复习有效方法的探究。因而,如何使用合理的方法使词汇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教师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教授新课时,许多教师都采用丰富而生动的多媒体辅助,精心设计引入新课的第一教时,以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主题并积极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么,为什么要到复习的时候把这片森林变成“木条地板”呢?

牛津英语(上海版)S3A第一单元“Helping People”一课的话题为“帮助他人”,教材的阅读文本内容是三则校园活动报道,拓展阅读是关于献血志愿者的。前者内容虽然是校园故事,但是类似的活动在本地区缺乏普遍性,而后者内容则因很多学生尚未达到法定的献血年龄而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以,就文本内容而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并不密切。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理科班,学生以理科成绩见长,不少学生对于英语的词汇积累有畏难情绪,平时教学中的常规默写的效果不理想,词汇的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词汇识记与综合运用之间落差影响了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信心与内驱力。

高三复习阶段对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度要求比基础年段高,教师应该综合高中阶段的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把词汇分主题梳理、归类,设置适当的情境,帮助学生把知识的复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并在温故与知新之间搭起脚手架,让学生能循序渐进,跳一跳摘到“果子”。

[问题提出]

要让一个个孤立的词汇变得鲜活起来的重要手段是让它们回归本原,把词汇复习和课文主题复习整合起来,即在一个具体的主题“Helping People”框架内收集、归纳、操练语言,并在适当的语境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预计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有三个方面,即如何把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收集起来;如何对这些碎片语料进行操练;如何在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时给予必要的帮助。针对这些重点与难点,我在本节高三词汇复习课的教学中,尝试以课文主题为线索,通过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库,把与主题相关的重点词汇归类,再巧妙设计使用语境进行分类操练,以听力素材的输入给予学生输出的样本,帮助学生结合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词汇来完成具体的输出任务,从而将词汇与使用语境紧密结合,既兼顾了课文内容又有选择地复习了词汇,还突破了词汇复习的瓶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第一课的主题词汇,能够用第一课中的词汇进行演讲。

能力目标:学会具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的意识,学会团队合作。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将其在第一课中所学知识应用于说服性演说中;教学难点是收集归纳与主题相关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设计及重点环节说明

1.Pre-task环节

我以白血病患儿急需骨髓移植来康复的图片与问题引入,快速进入本课的主题“Helping People”。我提问:"Where do you think these children are?Why are they there?”

2.Whi le-task环节

第一,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梳理。在导入话题之后,我从“who need(s) help”这条线索把课文中的需要帮助的相关人群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归拢在一起。我归纳几种表达人群的方式:the+adj./participle,如the poor,the disabled;(n.),如flood victim;those (people)+prep.,如those (people) in trouble/difficulty/need/;those (people)+who,如those (people) who need blood。另外一个线索是“How can we help them”,我把课文中的重点动词都集中在一起进行复习。

●to sponsor/to finance a charity event/

●to donate—to/(to give donation)

●to sacrifice——for

●to volunteer to do/(to be a volunteer)

●to participate(take part) in

●to raise funds/to collect money

●to do sth.for chari ty/in aid of/forthe benefit of

●to be willing to do

●to appeal to sb.for (to make anappeal)

我以两个概括性的问题为抓手,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改为主动参与。这一活动主体的改变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使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朝着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聚拢过来,形成相互关联的网格知识,为接下来的学生操练活动准备好了语言素材。

第二,在语境中训练和拓展,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语言知识的收集完成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语料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操练方式,但是这些初步运用的操练都必须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语境中。我利用5个句子的补全或翻译拓展来帮助学生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

在归纳核心词汇donate和require这两个动词的基本用法后,我先让学生补全下面的句子:Donating blood to people in need requires courage rather than pain while helping to save a life.在这个基础上,我接着又追问了以下两个问题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What does caring for the old require?How about helping the dropouts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我通过对重点句型的操练对学生输出环节做好铺垫,以下这个翻译句子糅合了pattern和idea:It is calculated that the Hope Project received nationwide donations of 286 million yuan in2006 and financed 290,000 dropouts.

我融入学校里发生过的真实事例来操练,唤起学生的记忆:It was a great idea for last year's graduates to raise money by selling secondhand books for the students in Zangwen Middle School,Yunnan Province.教师可以追问:“What else can be a great idea to raise money?What other idea do you have?”

我通过整句翻译来直接展示必要的句型。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were dying from lack of blood while others are not willing to donate?(如果你快要死于缺少血液而别人又不愿意捐给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I heartbroken when I saw these homeless people shaking in the cold wind.(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在寒风中颤抖,我的心都要碎了。)

这个操练环节由教师设计的比较机械的补全句子入手,过渡到学生在初步运用的同时引发他们思考如何关爱老人和失学儿童的真实问题,并在师生问答时使学生进入到他们自己创设的语境中。虽然难度逐渐提高,但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进入了兴奋状态,他们都积极地动脑筋来回答问题,达到“情”与“义”紧密结合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综合运用奠定了基础。

第三,提供素材与示范,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完成复习“Helping People”这个主题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来进行演讲,呼吁人们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仅靠课文中语言材料和已有的能力水平是难以完成的。于是,我就让学生边听演讲边在画线处填入空缺的单词或句子,既让学生关注那些画线处的关键点又巧妙地提供了一个范例,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有说服力的演讲具有的结构和特征(听力材料文本为教材第4单元的写作内容)。有了这些材料的支撑和准备,学生发现要组织一个发言稿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做替换练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自己创设情境、造句子、组织文本等。

3.Post-task环节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他们想要帮助什么人以及怎么帮助他人。教师要提醒他们组织演讲稿时参考手头的听力材料文本,并随时检查是否运用了他们在之前总结出来的5条演讲稿特点。最后,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演讲,每组完成以后由其他学生来点评,评价侧重演讲内容、组稿技巧、词汇运用三方面。

4.课后作业环节

独立完成150字的演讲稿,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复习内容。

[自我反思]

这堂课从最初的思维火花开始,经历了大致的设计思路成形、教学设计斟酌、磨课研讨改进直至最后的公开执教,从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要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就要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交流中唤醒沉睡的词汇记忆库。激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二是通过巧妙的归类把新旧词汇揉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滚雪球”的效应。从“温故”过渡到“知新”的活动起点低,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只有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才有可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目标达成度。当然,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要主次分明,不要面面俱到,梳理的角度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主题的确定进行变化。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意识,就要让学生根据词汇的意义自己构建情境,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主动性。教师要特别关注精讲多练,突出重点与难点,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还要关注练习的梯度,从机械操练到灵活运用的节奏把握恰当,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操练阶段思维的拓展不可忽视,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给idea,学生操练,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new idea为输出做准备。

要扩大词汇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把词汇与句子结合起来,把句子关系糅合到语篇中去。教师要把所学的词汇延伸到某一种语言功能上,设计一个或多个产出性的任务,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在设计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任务时要考虑完成它所需要的词汇、句型、与课文主题相关、此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铺设台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和舞台。

本节课的最后输出阶段还可以做得更精细。在学生展示小组成果时,教师可以设计检测量表,以此进一步检测本节课的重点落实情况。另外,课后作业的要求还可以加大难度,如增加一些含有相关词汇的阅读量或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结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在课后做仿写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汇,既巩固了所学词汇,又可以降低学生的遗忘率。

[专家点评]

在这节高三复习课中,陆跃勤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语言材料的匮乏,设计了以“Helping People”为主题的复习课。围绕“Helping People”这一主题,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并帮助学生在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这一做法有效地激发了高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高三学生英语语言复习的实效性,加强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把语言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进行了道德情感教育,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节课打破了以往教师只要求学生单纯死记硬背词汇的做法,富有创意地在围绕主题复习的过程中,抓住圣诞节这一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欢乐时要想到帮助别人,在讨论中引导梳理出topic vocabulary,突出常用的名词、动词及相关表达法、常用句型等语言结构。陆老师通过问答、翻译、听说、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及时点拨下,巧妙地借助补充语料给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3

考查方式

由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看,《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考查的内容涉及不多,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第二单元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考点有:规律的相关知识、意识的反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等。命题者常把这些内容与唯物论、辩证法等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试题主要以考查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题型多种多样,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所以对这些知识必须熟练理解和掌握。

知识精讲

考点1哲学

解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是哲学不等于世界观。每个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都会自发地形成世界观,一般人的世界观都是零散的、朴素的、自发的、缺少论证的,而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觀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的区别:①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哲学把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一切领域的一般知识,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各种具体知识共性的抽象与概括。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过程。②方法论不同。哲学告诉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一般的方法。而具体科学则告诉人们应如何具体分析和处理人与外部世界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二者的联系:①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②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则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

例1(2010·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反映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②、④正确,选c。

考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解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例2(2010·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项均属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故选A。

考点3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解读:哲学中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谁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本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根源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的问题所作出的不同回答。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所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因为:第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第二,如何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规定了在解决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上的方向。第三,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哲学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既是物质的,又是联系的、发展的。正确地、如实地揭示世界的本质,不仅要坚持唯物的观点,而且要坚持辩证的观点。没有辩证的观点就不可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就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考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科学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对人类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从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它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明确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与普遍规律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样,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研究,才使哲学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从使命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革命地改造世界,强调哲学要为实践服务,强调自己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它从不自封

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把自己看做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例3(2010·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故A正确。

考点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解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考点6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解读:二者的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②科学性不同: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的哲学。③发展阶段上有差别:哲学有许多门类、派别,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许多发展阶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又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完整理论体系,代替了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二者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哲学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新阶段。才使其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使哲学重新焕发了生机,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考点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其哲学依据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考点8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解读: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这一哲理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例4(2010·北京卷·26)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意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故选c。

考点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解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發、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考点10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解读: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注:①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例5(2010·江苏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特点。题中选项具有迷惑性。变化不等于发展,B表述不准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错误;D与题意无关。故选A。

考点11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解读: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注:①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②静止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考点1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解读: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

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例6(2010·全国新课标卷·39)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

考点1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

解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

考点1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的顺利进行,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事物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以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

例7(2010·全国新课标卷·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而实践提供的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故②、③正确,选B。

考点15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获得途径、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对象、认识运动的规律

解读:①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目的都是实践。②认识的获得途径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从根本上讲都来源于实践。在我为间接经验而在别人仍为直接经验。要真正地消化和理解间接经验也必须通过实践。③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也是人们实践的对象。认识客观事物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实现认识的目的。④认识运动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相对地上升到了较高一级的程度。

例8(2010·上海政治卷·17)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的理解。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故B正确。

考点16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解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確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考点17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解读: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例9(2010·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解析:本题以两会提出的“人们生活有尊严”为素材,体现的是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为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题型为体现类,要结合材料、论据、论点对应作答。本题知识点非常明确,即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根据材料,从古代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文本”思想的变化作答。

参考答案: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考点18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解读: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遇到困境完全归诸客观、遇到顺境完全归诸主观是形而上学的做法,要注意克服。另外,这些条件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从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巩固练习

1恩格斯说过:“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表明()

A.人的思维的本质是自然界的变化

B.人的智力随自然界的发展而自发的发展

C.意识是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D.人的思维和自然界本身关系不大

2达·芬奇说过:“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这表明()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理论是对实践的主观反映

D.实践是理论的归宿

3博克说过:“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这是因为()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与谬误没有界限

C.认识具有无限性

D.真理需要检验

苏人版初三政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篇4

《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

第一框 感受社会变化

1、社会变化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过程?

答: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3、新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改革开放的政策等等。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有哪些?

答:(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国家综合国力日益昌增强,(3)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5、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1):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2)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答:促进社会和谐。

7.★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和谐?(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

答:(1)(重要性):★促进社会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必要性):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扩大等。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8.★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社会的发展?(全面)

答:(1)★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2)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如:人口迅速增长、资源日益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扩大等。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第二框关心社会发展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1)个人离不开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重要启示:我们在感受社会变化,同时要关心社会发展,要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2.★青少年为什么也要关心社会、了解社会?(青少年关心社会的意义)

答:(1)关心时事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3、怎样做到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青少年该怎么做?)

答:(1)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

(2)★更为重要的是明确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3)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第三框题 学会亲近社会

1、为什么要亲近社会?(亲近社会的意义)

答:惟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健康成长,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2、★如何做到亲近社会?

答:(1)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不做“看客”)

(2)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遵守社会公德)

(3)★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善于明辨是非)

(4)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5)自觉服务社会也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3、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答: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1)社会公德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2)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3)讲公德、讲文明,对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对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框题 自觉服务社会

★青少年如何才能做到自觉服务社会?

(1)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法定义务。更重要的是要承担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2)★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积极参加志愿者行动、公益活动,在祖国面临危难,他人面临险情时,能够不畏牺牲,挺身而出,患难与共,英勇抗争。

单元总结:为更好的成长在社会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1、要关心社会发展:了解时事政治,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明确自己对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2、亲近社会:不做“看客”;遵守社会公德;善于明辨是非

3、自觉服务社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第二课 融入民族文化》

第一框题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答: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沉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2、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地位是怎样的?

答: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地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答:中华文化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对文化遗产,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国家:保护文化遗产,为国际社会承担保护世界遗产的义务;

公民:要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世界遗产贡献力量。

6、为什么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怎样?)

答:★A.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进入中国,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B.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将会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世界文化也因此而得到丰富和发展。C.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发展。

7、列举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答:京剧、书法、武术。

第二框题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1、★怎样才能融入民族文化?

答:(1)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2)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2、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答:(1)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2)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3、★怎样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含: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答:(1)必须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框题 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在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意义: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推动力。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2、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答: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熟读了解:革命战争年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3、青少年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其他结合具体情境回答,如(2)努力学习中华文化,继承中华传统美德;(3)明确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承担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等等

4、“思考”:国务院实施节日调整方案,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请问,从文化角度说明这样的调整有何意义?

答: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第三课 笑对生活》

第一框题 人生难免有挫折

1、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一、三框题的综合)

答:(1)★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2)★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挫折也能磨练人的意志,给人一种教育,使人奋起和成熟,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3)★不惧怕挫折,在挫折中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成为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4)★正确面对挫折,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进行反挫训练,增强耐挫力,如认知调整训练,行为训练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2、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答: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内在的主观因素多数可以控制。第二框题 勤奋学习善于学习

1、谈谈你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答:(1)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2)★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

(3).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4)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2、初中生应确立的正确的学习观念有哪些?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学习观念:(1)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2)自信心非常重要;(3)学习兴趣对学习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4)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给我们青少年启示:(1).★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要用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刻苦学习、善于学习。(2)★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如何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或如何克服考试焦虑现象?)

答:(1)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

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学习需要适度压力。

(2)A.把握好焦虑的“度”。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法。

4、熟读了解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答: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抱负水平、竞争水平、考试失败经历、心理生理状态等有关。具体内容见教材P39上。

第三框题 战胜挫折 开拓进取

1、如何对待战胜困难和挫折?

答:人生难免有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

(1)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2)进行反挫训练,增强耐挫力。如认知调整训练,行为训练等。(3)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2、创新对个人战胜挫折、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意义分别有哪些?

答:(1)对个人(我们青少年):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的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挫折的必由之路。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5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

1、走进新学校,面对新同学,应该怎样做?p5-p6

a、珍视新友谊

b、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2、如何建设好新的班集体?优秀班级应具备的条件?p7-p9

a、要有共同的目标,从而拥有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b、各显其能,发挥特长,奉献集体;

c、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d、我们还要为这个班级添砖加瓦,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为班级增添荣誉。

3、如何做自己学习的管理者?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p12-p13

a、学会自主学习b、提高学习效率 c、科学安排时间

4、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遵循的原则?p13

a、弹性原则;b、自然原则;c、增强原则

5、初中学习新特点?p11

a、课堂学习知识的增多;b、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学习课外知识。

6、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p14

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即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7、为什么学习是苦乐交织的?怎样理解学习中的苦与乐?对学习的理解?p18-p21

a、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

b、因为学习是一个…. …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c、失学给人生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和不可弥补的遗憾。

d、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如果在放弃学习的权利… …这是多么令人快乐。

e、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的时候,… …,学习的快乐就洋溢在我们心中。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6

三、收入与分配班级: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并非所有的分配形式都是按劳分配。)⑵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⑶必要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⑷意义:见书P59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A

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经营者。他们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要素、信息要素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意义:

①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各自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注意:①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收入和按劳动要素收入。②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比较:例如,中,工人所得工资、薪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分配;工人所得工资、资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B。

⑵客观必然性: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注意:不要混淆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分配制度。

(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B⑴主要表现: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⑵意义: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⑶举措: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P62)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1.我国财政的作用B

①(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财政收入的来源A

①税收收入②利润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

(注意:3.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A

⑴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⑵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⑶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注意: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4.税收的含义A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注意:①在此含义中,政治权力是手段;法律是依据。是政治权力而非经济权力,不同于

5.税收的基本特征A

⑴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②无偿性()

③固定性()

⑵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注意: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

6.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书P70-71)

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⑵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都以社会各界

⑷公民要有纳税意识,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常见4种违法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区分P72-73)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B

⑴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看不见的手”——市场;“看得见的手” ——计划。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发挥计划的作用。)

⑵⑶ 市场的积极作用:

①市场能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在利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B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③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⑵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⑶单纯由市场调节的后果:P81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A

⑴含义: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⑵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B

(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指国家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打击各种经济为违法犯罪行为。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

注意: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科学发展观B

⑴地位:是指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

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地位:这是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措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地位: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措施:①提高质量和效益,拉动内需,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②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③继续设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措施:①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A

⑵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载体:跨国公司。)

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发展空间。消极影响:① 不稳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态度: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勇敢迎接挑战。

2.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A

⑴地位: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⑵积极的作用:①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⑶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3.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B

⑴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⑵格局: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

⑶体系: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⑷原则(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上一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结构下一篇: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生期末考试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