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

2024-06-11

误导(共12篇)

误导 篇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品质进一步得到了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及家人保障问题,使得中国保险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某些保险公司一味的追求保费的规模,没有确实做到以客户服务为核心,产生诸如:理赔难、销售误导等现象,从而导致国内的保险形象不佳。

中国保监会于2月份下达了“关于人身保险业综合治理销售误导有关工作的通知”,可以说此次文件的颁布,预示着中国保险行业即将面临着一场“革命”!同时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2月10日主持召开主席办公会,研究寿险销售误导专项治理工作。项主席强调今年将重点解决车险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问题,保险监管部门要做到下决心、动真格、出重拳,坚定不移地抓好寿险销售误导治理工作。一是强化保险公司责任。二是强化高管人员责任。三是建立评价体系。四是建立长效机制。五是做好舆论监督。

中荷人寿保险公司对14号文件的颁布极度重视,并对公司各个省市员工组织学习,通过切实的例子,让我们再次深刻领会想在这个行业扎根生存,必须切实做到合序、合规、合法。

追根揭底,销售误导产生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片面追求签单成功率、图省事简化销售环节、熟人么不用说的太多、自身业务不精通错误理解保险条款、缺乏职业认同感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误导的产生对销售人员、客户、公司以及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及不信任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通过不断宣导让客户经理认识到误导的危害,做到自己及客户经理自查自纠、自负其责。把误导现象消灭于萌芽中。杜绝“误导”违规行为,是我们全体销售伙伴的共同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

误导 篇2

这是××晚报的报道。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里, 看到这则新闻, 我的心里涌出无限感动与敬佩。时下, 极个别教师道德底线失守, “单膝跪椅”上课的教师无疑让人们重温心底那份对教师的尊重与热爱, 读到“师道尊严”的责任与担当。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那么, “带病上课”的教师则流淌着对学生沉甸甸的爱。感动过后, 我却陷入了沉思。

长期以来, 在媒体的正面报道中, 教师被赋予了过高的道德义务, 堪称楷模的教师似乎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有家不回, 有病不看, 有孩子不管, 有父母不要”。如果说师德是一个永恒话题, 那么, 师能则是一个热门话题。我不禁要问, 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教师的工作方式、生活状态和专业发展方向吗?

“人们把老师比喻成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我完全不赞同。这是不把老师当人, 照亮别人的同时为什么要毁掉自己, 就不能不毁掉自己吗?”易中天教授的话意味深长。随着权利意识的增强、人文关怀的重振, 教师的生存境遇备受关注。从这个角度上讲, 教育应该是可持续的, 对人才资源的过度消费, 不可避免地会给教育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每每看到相关报道, 我不禁陷入深思, 不敢苟同。我们在对这位“单膝跪椅”的教师表示敬意的同时, 更应该明白这种行为的不科学。

爱岗并不意味着要牺牲家庭的天伦之乐, 敬业并不意味着要舍弃自己的健康, 奉献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个人的兴趣、爱好。难道一名教师就不能做到教学和生活、事业和家庭、专业成长和个人兴趣两不误吗?

一方面要厘清认识偏差。也许大家都有发现, 我们对师德的理解出现了两个偏差, 一是片面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 二是缺乏深刻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职业的奉献特点是不容回避和否定的。但教师职业不应该仅仅是“奉献”, “奉献”本身也有收获。收获什么呢?收获专业成长, 汲取教育智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当今的师德内涵更加丰盈———专业成长的自动化。或许有人把“奉献”狭隘地理解为“蜡炬成灰泪始干”, 为学生献出一切。这无疑把教师当成事业的附属, 把教师当成了培养人的工具, 也就无法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一个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创造性职业。这正是导致师德内涵认识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要契合二者关系。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比如棋琴书画、吹拉弹唱、酌酒品茶、吟诗作赋、网上遨游、登高望远、旅游观光、美食烹饪……由于我们从事的是教育教学的育人工作, 兴趣本身一定存在着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对音乐的酷爱, 即使不是担任音乐教学的, 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让学生处在课堂的旋律美之中;对文学的追求, 可以让文科类教师受益, 也可以让理科类教师的课堂充满浪漫情怀。只要我们潜心分析, 就一定可以找到个人兴趣与专业成长的契合点, 处理好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 正是对读书、写作的爱好, 课堂教学少了几分生硬与枯燥, 多了些许流畅与鲜活;家庭生活少了几分单调和无聊, 多了些许丰富与惬意。试想, 如果教师自己没有读过《三国演义》, 又怎能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倘若自己没有读过《水浒传》, 又怎能在教学《景阳冈》时挥洒自如呢?

每逢周末, 儿子进行课外阅读, 妻子在整理房间、料理家务, 我享受我的业余爱好———小练笔。顿时, 洗衣机的隆隆声、嗒嗒的键盘敲击声, 和着儿子的读书声, 美妙极了!曾几何时, 家中少了电视的喧嚣, 多闻拍额顿悟、键盘敲击, 亦有妻子的悄然落泪, 儿子的趣极而笑……闲暇因读书而丰盈, 家庭因书香而温馨。

我想, 教学并非教师生活的全部, 除了事业, 还有家庭;除了学生, 还有自己;除了专业成长, 还有兴趣爱好。只有这样, 才是真实的、完美的、和谐的教育教学生活。

谁在误导民众 篇3

笔者曾就孙东东事件写过一篇文章,谈中国迫切需要逻辑思维。一个北大教授讲起话来几乎毫无逻辑常识是非常骇人的现象。(附孙东东语录:“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这显然不是个案,最近又有一个言论把我“雷倒”了:某巡视组组长给地方干部作党纪、政纪、法纪“三纪”教育报告,很有“讲真话”的姿态,称“部分干部因女色搞权钱交易”,且“在中纪委查处的大案中,95%以上都有女人的问题”。按这种思维,是否只要组织规定领导干部不能和漂亮女性接触,就不会受到女色的诱惑,这样中国95%以上的腐败问题都解决了?

逻辑最基本的常识就是因果关系,比如你看见一只大公鸡在叫,同时太阳冉冉升起,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因为大公鸡叫了,所以太阳就升起来了。同样,你发现一个现象,很多被抓起来的贪官往往生活腐化,除了“二奶”,甚至有一个“加强排”情妇的也不在少数——是因为这些人腐化堕落,所以包二奶;还是因为他们有了二奶才腐化堕落的?这样的问题,用脚后跟也能想明白。看看那些被抓起来的干部,个个眼睛浮肿、大腹便便,没见什么“貌比潘安”的,若真的是“两袖清风”而非“家财万贯”,谁愿意给这种人做二奶?

这位巡视组组长之所以得出了干部腐败都怪女色的结论,本质上体现了潜意识中的性别歧视。自古以来,出乱子时把问题推给女人是最简单的因果推理。人家苏格拉底的老婆是个悍妇,但苏格拉底总结出这对自己成为哲学家有帮助。而我们,差不多所有惊天动地的坏事,探讨其原因都归结为女人不好——纣王垮台是因为妲己,唐玄宗管不好国家是因为杨贵妃……

在全社会都很关注的腐败问题上,言者无不痛心疾首。可长期以来我们除了煽情地罗列腐败现象,整个社会舆论非常缺乏符合逻辑规则、基于理性态度的思考。撇开对于腐败的痛恨,能否想一想,什么是问题的根源?香港一个新闻处长夜店消费,被狗仔队拍到,只有马上辞职。而内地某些地方领导,长年累月包上若干个情妇,直到被中纪委抓住才算“真相大白于天下”,这究竟是因为大陆的女性和香港不一样,还是有体制性的原因?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普通百姓对腐败的痛恨若不能与理性思维结合起来,往往会被利用,从而导向危险的境地。

笔者曾与香港教授郎咸平产生激烈的争执。郎教授有个特长,就是能像顺口溜一样列举很多社会腐败现象,让老百姓听了很解气,网上有人宣传他是“最敢讲真话”的人。但问题在于,我们都痛恨腐败,下面要怎么办?最基本的常识是:腐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不够,权力的运作不够透明,因此要发展民主,特别是拓展新闻舆论监督,才能使官员有所敬畏。而郎教授给出的结论是新闻越自由越乱,民主越多越乱,中国绝不能搞民主和新闻自由,相反要加强中央集权,还要大力发展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国有企业,才能制止腐败。后来温家宝总理在公开演讲中说:“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我们的郎教授这才知趣地不再宣传他那套理论。

孙东东教授、郎咸平教授、某巡视组组长犯的都是同一类错误——如果他们是无意的,那说明他们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如果是有意的,那说明他们的良心有问题:迎合某些势力的利益,把社会情绪导向错误方向,从而转移老百姓对于真问题的关注。

诚然,这些人同样有言论自由,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说什么。但我们是否应该培养整个社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避免民众不断被“忽悠”?

创业:不要被观念误导 篇4

技术误导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常常会听到创业者说:“我的技术是最好的。”但是风险投资不光是投资技术,在整个项目里技术含量很重要,但它的地位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营销,还有管理。在上世纪80年代,阿波罗电脑比SUN的技术要好,结果现在谁胜出来?还是SUN,是市场,不是技术。所以,营销和管理很重要。很多人问:“我们的技术最好,你为什么不投资?”在这里,投资家不是不投资,而是要投资高长型的企业。现在刚好整个高科技方面在高成长,因此要选择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

所有权误导

为什么中关村的企业都做不大?稍微大一点,又要裂变?其根源在于人们的观念。创业团队一定要合力把饼做大。有位创业者曾深感痛惜地说:“失误在于当初把股份看得太重,该进来的人没有进来,所以企业至今还是一块小饼。”在创业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创业者要不断吸取他人的教训和经验,尽量避免创业误区,成功的机会才能更大。

感情误导

很多创业企业是由亲朋好友或同学组建起来的,这种“重感情、轻契约”的工作关系,随着创业企业的成长,矛盾和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创业者由于考虑公司的财务还相当紧张,认为报酬还不到提高的时候;另一些创业者由于过于守财,则故意默许起初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薪酬标准;还有一些创业者提出了遥遥无期的股权分配计划。这一问题不解决,必然会成为以后效率低下、分道扬镳的根源之一。

资本误导

销售误导之人寿保险篇 篇5

寿险规划实则为一项很复杂的学科,我们为家庭为自己配置保险产品是为了保护家庭核心资产,作为经济补偿手段来转嫁风险,在合理而科学的配置下释放资金流,让我们的生活更踏实和坦然。今天,不过多的阐述寿险的作用于意义

目前市场中缤纷多彩的销售误导到底有哪些呢?

一.虚假宣传,夸大保障利益:例如XX公司夸大赔付额度,吸引眼球,误导消费者相信可以获得几倍保额款的理赔。私自印制保障利益说明,脱离保险条款实际功能,迷惑消费者

解析: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出现,加速打劫中产

二.热销:对广大消费者陈述此款产品已经销售破几亿,自己也在不断购买和加保,身边的人都说好,不断主动购买。形成一种虚假的销售热度状态,刺激消费者跟风购买的欲望

解析:保监会官方网站每个季度都会公布各人寿保险公司新增保费量,一目了然 三.惜售:我们经常会接到或看到,某某公司产品保障额度下个月就要涨到多少,实则为保险公司销售战略而迫使营销员对其周边的人加速获取保费收入,产生挤压效应

解析:各保险公司都会根据整年销售部署而分化任务指标,考核新增与续保指标完成度

四.饥饿销售:此产品只发售3天或者下期停售,份额很少,快来购买!实际发售确实很少,就像小米手机的销售模式一样。下期产品转换名称或者找个理由继续补售

解析:利用消费者等不及,抢不到的心理,迫使快速消费

五.逃避主要条款说明:营销员不向消费者主动说明保险犹豫期,等待期,与保单现金价值等利益。在介绍产品时,没有明确解释分红的不确定性与费用扣除和投资风险等

解析:冲动消费后也有10天的犹豫期,这时要仔细阅读产品条款,如有不符可申请退保,损失最小,保监会规定只扣除工本费

六.混淆产品形态:每种寿险都有各自的功能和意义,由于培训不足,营销员专业度不足就进入市场展开销售,对消费者进行自我意识中的产品解读,而导致错配产品让一纸合同静静躺在柜子里好多年

解析:由于人寿保险缴费期多数为10年至20年,大量的资金积压在保险公司而对自身需求无用产生过度消费

七.口头承诺:承诺客户如果未来无法缴纳保费营销员会帮您缴纳,口头确定投连险收益高过同期公司产品,吸纳保费,导致客户本金受损严重 解析:很多营销员为完成业绩考核,而信口开河,承诺约定和预期收益,殊不知投连险关联投资账户是风险最大的一种保险险种

八.组织客户与会:多数公司会邀请营销员的准客户来参加说明会,进行洗脑式宣导,故意营造氛围,夸大与抬高自己,令消费者形成错误认知或被强植概念 解析:保险是法律合同,条款是理赔责任并无宾利与奥拓之差别

九.代客签字:营销员由于急于签下保单,便事先代消费者签好合同或先让消费者签字划卡再进行产品解读

解析:亲自签名才具有法律效力,在投保人签字与被保险人或其他补充说明中都需消费者自己签名

十.隐晦解读:如XX公司寿险产品,营销员解读不够精准,把重疾保额会占寿险额度隐晦解读,产生混淆,导致未来消费者在理赔时落差感加剧

解析:由于消费对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过于信任,而草草了事,没有弄清产品结构而导致未来理赔纠纷

十一.弱势群体:由于学识与年龄的差距,营销员会区别对待,尤其针对老年人的善意接触,嘘寒问暖,在获取信任后便诱导消费,影响养老生活与产生家庭矛盾

解析:大部分中国人对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底蕴不足,导致对金融产品无法解读而被动消费

十二.需求不匹配:不同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现实需求,营销人员往往会根据本公司的产品去灌输客户,避开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偷梁换柱

解析:寿险产品不同形态和不同条款的设定目前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完全满足,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要注意关注切身担忧 十三.省略流程:由于营销人员为达成奖励与考核,在短时间内省略健康告知问卷,或明知消费者由于身体情况不符合投保要求而省略问卷流程或财务调查流程

解析:目前中国80%左右的理赔纠纷案件都是由于营销人员的不如实告知所致,为消费者埋下了拒赔的后患

十四.感情渲染:营销员在其宣导产品而无法签单的条件下经常会哭诉一些虚假故事或明知消费者购买力不匹配等情况下,用一场秀来感动消费者使其感性投保

解析:寿险规划保持双十原则,占用太大年收入就会形成缴费压力,影响其他生活与未来的资金安排

十五.捏造虚假消息:由于受公司不当宣传与营销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会形成对其他公司的恶意宣导,比如无法获得理赔或偿付率下降的惊恐宣传,或者对经济局势的误导解析

解析:保险公司为维护自身利益会进行消息筛选,形成一级级的恶意破坏市场的宣导,目的是为销售本公司的产品

十六.返佣诱惑:由于营销人员之间的竞争,会主动或被动的利用佣金诱惑消费者签单,不但影响了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更是对消费者未来服务折扣行为 解析:营销人员为代理制没有底薪,佣金为合法收入,利诱行为不但会缩减职涯还会导致消费者未来服务的缺失

人寿保险发挥家庭资产护航作用,实则为一项简洁而实用的金融工具。在我国由于信息不对称,行业沉淀不足,培训体系不到位等等问题的存在,对广大消费者产生了许多不可逆的影响,也让很多人失去了庇护的机会与信心。由于不同家庭的经济状态不同,不同生命周期的待解决问题不同,负债与责任承担的不同,如何更准确的配置保险产品,让市场不断净化,企业增长,实现家庭美好生活的根基。作为国内第一批经纪人,本文作者一直坚守科学规划。在辅助大家规划生活的同时,不断学习相关金融知识与方案组合,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在利率市场化时代让您的资产持续保值到创造更多价值。

“误导”女人的食物及坏习惯 篇6

1、速食店的致命吸引力像炸鸡、汉堡包这种香嫩可口的食物,是很多女性朋友的最爱。它不像正餐那么令人饱腹,但热量却相当高,不知不觉会在体内囤积脂肪,如果没有适量的运动,变胖是早晚的事。

2、小心裹着糖衣的“毒药”甜食不仅热量高,对皮肤也不好,更容易造成肥胖。所以喜欢吃甜食的朋友,可用低卡糖代替一般砂糖,降低一些卡路里。

3、别做餐桌旁的垃圾桶怕浪费的美德,使很多女性变成“餐桌旁的垃圾桶”,尤其许多家庭主妇为了不想把剩菜丢掉,常常把吃剩的食物硬往肠肚里塞。久而久之,肠胃越来越大,体重也一天比一天上升。

4、边吃边谈不雅观职业女性,既要忙公事,私事更是一箩筐,总觉得一天24小时不够用,所以吃饭时常要一面谈事情,一面吃,这样虽然很省时间,但对消化却不好,容易引起胃肠病。再者,边吃边谈,也很不雅观,有时不小心菜屑塞在牙缝中,连自己都不知道。节省时间也要注意身体,更别忘了饭后到化妆室整理仪容,再漂亮出击。

5、让食物有消化的时间进食的速度不要太急、太快。吃的时候囫囵吞枣,往往吞到肚子里,胃肠来不及消化,自己觉得不够饱又再吃一碗,当你感到饱时,已经过量了。胃里囤积的东西太多,消化量也大,很容易造成胃下垂,同时脂肪也会跟着来。所以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让心情放松,并保持七分饱的状态,身体健康又愉快。

6、只要沙拉不要沙拉酱很多人吃蔬菜水果来减肥,可是体重却降不了,原来吃沙拉时,加了太多沙拉酱。或者是长期吃蔬果,没有吃其他肉类或淀粉类食物,造成营养不均衡。最理想的方式是每星期抽两天全天吃蔬果,让肠胃适当地休息。

7、零食+零食=高热量为了节食不吃正餐,但零食却不间断,这是很多人易犯的通病。有些正在减肥的朋友,以洋芋片、糖果来充饥,难怪怎么都达不到效果。吃零食不但对自己的身体无益,且容易发胖,更何况三餐不定时、不定量,肠胃也无所适从,容易出毛病

8、餐餐七分饱,快乐活到老吃东西不要吃得太饱,每餐最好保持在七至八分饱,因为吃得太饱,血液循环停留在胃部的时间较长,脑部会有一点缺氧,就容易感到想睡觉、没精神,而且胃部的负担也会增加。现在有很多自助式吃到饱的餐厅,经济实惠很吸引人,但这种餐厅吃得太少不划算,要努力吃才能捞本。可是,这样一来,肠胃就惨了,发胖也是必然的。为了你的健康可要好好节制,要不就多运动,把今天多吃的给消化掉,不要囤积在体内。

9、餐后立刻离开餐桌不要在餐桌上谈事情、聊天,许多人在用餐后,还坐在餐桌旁聊天,结果不知不觉又吞了许多食物。吃饱后,立即离开餐桌到客厅去,或把桌面清理过之后,再继续话题。

10、养成饭前吃水果习惯一般人将水果当做是饭后帮助消化的最佳食物。假如你将水果改在饭前吃,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告诉你这个小秘方,饭前吃水果不但可适当地消除肠胃内的废物,而且还有减肥的功效。因为饭前吃水果,肚子里已经先有一些食物,再吃饭,只要吃到七分饱就够了;如果是饭后吃,已经吃了七分饱,再吃水果,就已达到九分饱甚至十分饱了。所以不妨在饮食顺序上做些小改变。

误导 篇7

最近参加了一次校园现场会:新搭建的展示长廊横贯校园,特色展板有序地排列两侧;校园里每一棵树都被“武装”起来,不同形状的卡片花枝招展映衬其中;教学楼的一面墙被“主题写真”整体覆盖……参会者倍感震撼,也倍感困惑———这样的“现场”还有“真味”吗?还是“实样”吗?

校园现场会,顾名思义,就是借助观摩“校园现实表现”进行“正向引导”,通过点评“校园现实状态”进行“逆向规范”,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区域内具体工作进行有效规范,尽快获得理想的教育效益。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许多现场会已经悄然由有效的“引导平台”变成了劳民伤财、全无实效的“误导载体”———

或精于“现场景致”,将环境精心装扮,将气氛整体营造,却少有师生参与;或热衷“现场造势”,不管主题大小,总喜欢扩大参与者范围,让小小现场挤满各色人群;或增加“现场数量”,半天跑六七个点,经验交流成了“拍照时间”,难怪散会后参会者的大脑一片空白……如此“误导”,何谈“引导”效果?久而久之,现场会蜕变成了“忽悠会”“面子会”……校园现场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职能,坚守“真实引导”“真实规范”,远离“虚拟现场”“人为误导”。

“因地制宜”进行差别示范,使现场会绕开“浮夸陷阱”。一是“现场重差别”。策划时必须充分了解参会者学习意愿的差别,按照不同学校的承受能力、实际状况的不同选取现场,让农村学校有借鉴兴趣,让城镇学校有学习动力,让现场学校有优化冲动。如果只选择基础建设较好的学校作为现场,就可能因为设施多、投入大,而让参会学校望而生畏,顿时失去见贤思齐的信心。二是“现场接地气”。任何一项工作的现场会都必须立足现有校园实际,让参会者看到学校在现有环境中因地制宜的“真创意”、在现有课堂上因材施教的“真变化”、在现行机制中因时因事而变的“真举措”……不管是值得借鉴的还是需要批判的,任何一次现场会在保证前瞻性的同时,都必须防止各种不切实际、华而不实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参会者才会乐于接受,才会主动学习。

“避繁就简”开展有效引导,使现场会避开“哗众沼泽”。一是指导看“火候”。组织者必须充分了解并把握参会者的“接受口味”,准确把握指导的关键点,容易领会的尽量少指导、不指导,存有疑问的地方就要多指导、快指导,指导过程尽量简单,参会者才会情趣满怀。二是展示有“尺度”。无论是成功经验的学习,还是实际问题的点评,展示内容的取舍都必须保证让参会者看清楚、看明白,简单显示出具体工作程序、操作标准、基本工作要求,千万不可为了让现场会变得精彩而有意设置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或环节,如此“画蛇添足”只会让参会者看得一头雾水而顿生反感。

“寻需渐进”指导活学活用,使现场会逃脱“虚假窘境”。一是“粗细分明”,照顾不同需求。开好现场会,必须先摸清参会者想看什么、想学什么,必须全面审视关键环节、主次细节,这样,现场指导和示范才会主次分明,对于重点和难点,即使是细枝末节也要讲解得细致入微;对于大家不关注的、缺乏兴趣的,就可以粗略地一带而过,让参会者自主判断、自主取舍。二是“留足余地”,尊重个性选择。现场会是直观地对具体教育工作进行引导和规范,不可在学习借鉴上搞“一刀切”,而是借此启发参会者,促其找到一条更有效的发展路径,指导过程中必须留足余地和空间,让现场指导更有弹性,杜绝照搬照抄现象的出现。

玖 虚假赠送误导游客 篇8

前不久,张先生想去宁夏旅游,对比旅游产品广告,发现同样的旅游路线价格都差不多,唯独某旅行社“慷慨”地赠送了一个游览项目Z景区。“花同样的钱多玩一个地儿,就它了!”张先生毫不犹豫地为自己和家人报了名。按照行程,他第一站是参观游览赠送的Z景区,第二站是到S景区体验滑沙和沙滩摩托。

就这样,张先生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宁夏之行。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实际行程中,旅行社将两个景区的游览项目移花接木,反而让他成本上升。

“我们第一天就在Z景区提前体验了滑沙和沙滩摩托,而且每个人必须自费80元的沙漠冲浪车才可以到达所谓‘免费’的体验区。”张先生说,由于第一天已经体验了滑沙和沙滩摩托,所以第二天到达S景区后,他们就只好放弃了这两个重复的项目,再次自掏腰包改玩羊皮筏子和黄河飞索这两个自费项目。“羊皮筏子是每人80元,黄河飞索也是每人80元,加上第一天的沙漠冲浪车,等于每人多付了240元。”张先生颇为后悔,他觉得,这与先前广告上打出的“赠送”完全是两码事。本以为占到了便宜,却不想更加不划算。

分析:

“赠送”的确是个不错的噱头,在价格相差无几,行程看似相仿的旅行社广告中,打出“赠送”标语的确有助于吸引游客上门。不过对游客来说,只冲着“赠送”二字就报名参团,未必能尝到“甜头”。

放眼旅游广告,所谓“送”的,其实很可能是本来就免费的,或者原本就应当包含在行程内,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比如“游山东送养马岛”——养马岛本身就不收门票;“游九寨沟送高原藏餐一次”——其实旅游餐中有一顿饭是在高原吃的;“游古巴送俄罗斯一日游”——是因为飞机要到莫斯科转机,那里出关容易,而且游览景点红场是免费的。甚至还有一些旅行社赠送的景点实为购物场所,游客不仅无法得到良好的游览体验,而且还要花费更多。

据旅行社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旅行社“送”的一些赠品很多本身就属于应该提供的服务项目,比如“送三餐”就是旅游含餐换了一种表述方式而已;“送”某某观光可能就是沿途本来就会经过的景点,让游客在车上看看。而这一手法显然是有效果的,相比干巴巴的线路介绍来说,消费者更容易被吸引。正因为这样,“赠送”之风也早就在业内传播开来了。

点评:

在了解了旅行社所谓“赠送”的新伎俩后,游客在报名参团时可要多留个心眼,别被这些小恩小惠迷了眼。

误导人们的十句经典爱情格言 篇9

1、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

郑源的一首“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的歌曲,如今成了青年男女在爱情的漩涡里最好的解脱辞,不知这是社会进步,还是人心坦荡了?爱情里的两个人有的因吵架而分手,有的因另一方对婚姻不忠而分手。既然爱情里没有谁错谁对,那他们的婚姻为什么就走到了尽头?为什么不能为自己曾经许下的誓言去坚持?请问:如果你爱上一个有家的男人(或女人),这也没错吗?毕竟你的行为破坏了二个家庭,把你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也没有错吗?

2、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每每听到有恋人分手时说“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托词。我就想不明白,爱情难道就这么随便?怎么想怎么都觉得在误导女人。要知道,真正是爱情要的就是天长地久,而不是什么曾经拥有。

3、爱你,不需要理由

众所周知,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的爱与恨皆是有理由。就拿恋爱来说,一个人的外貌、地位、学历、人品、钱财等都可能成为对方爱你的理由。即使你一无所有,你身上一定还有令对方喜欢的某些特质,而这些特质,正是相爱的理由,当你失去这些特质,他爱不爱你就得打个问号了。如果爱一个人没有理由,那么,这种爱只能是一种泛爱或烂爱,这还是爱吗?否则,我们如何让解读“门当户对”的爱情,“郎才女貌”的婚姻?

4、因为寂寞才爱你

人生在世,心情总会有“孤独茫然”之时,当你由于某种原因只身一人独处时,总会感觉到一种可法形容的空虚。也就是说,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心境,而不同的心境又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就拿“寂寞才爱你”来说,最多也只是一种心情的释放。这就好比男女失恋之后,有的人会借酒消愁一样,无异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中。毕竟真正的恋情一定是心与心的交碰,因此,寂寞才爱你,到最后一定如利剑让各自血淋淋。

5、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样的调侃。这一点,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也能经常看到,什么“淑女爱上强盗、小姐爱上恶霸、盲女爱上流氓”等。让坏男人似乎成为纵横天下的超级宠儿,即便是装得很正经的女人,也难以逃出坏男人的掌心。当然,真正的坏男人是很可怕的!只是我们不能误导了女性,不要以为真的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老实说,这里的“坏”是一种提升,是要坏男人有操守,更能吸引女人的温情注目。

6、我爱你,可我还没准备好

这算是一句什么混账言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得知,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某一行为或言论,其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他的动机,这是内驱力和外部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不难看出,“我爱你,可是我还没准备好”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我爱你,可是我还没爱你爱到愿意娶你”。事实上,他“没准备好”本身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不仅是一个误导,而且还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说穿了,无非是在变相告诉你,若想要婚姻,就该换个对象了。

7、我的心里永远只有你一个

这话你信吗?我打死都不信!一个男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他的心里已经不止你一个了,否则,平白无故的怎么会想到这一句?不过,这句话,也是女人特别喜欢听的。告诉你,在误导你的同时,玄外音无非是你和其他人在他心中所占的位置和分量不同而已。要知道,没有一个男人,一生心里只装眼前一个女人。他心里至少会住着一个偶像,这个偶像或许只是存在于他的想象中,也可能是存在于现实生活里,无论这个偶像是否真的存在,但绝对不会是你。

8、我们分手,还是朋友

实话说,会这么说的男人绝对不简单。他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心理学家。他绝对有权利这么说,而你也有权利不接受。只是聪明的女人要学会听话听音,别一听见“还是朋友”就晕了头,其真正的用意是前面一句“我们分手”才是真心话。因此,恋爱的女人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千万长点记心,毕竟分手总会有一个人受伤,受伤的感觉总有痛感。对彼此而言,分手之后做不做朋友,就看你殇的程度了。不过,无论无何,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曾经深爱过!

9、找一个更爱你的人

在这句话里,我想,你一定看得出,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人。这让笔者想到有人说过一句话:“找一个爱你的人做老婆,找一个你爱的人做情人。”换句话说,就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为了自己舒服的生活,而找一个自己爱的人是为了解决自己得不到的激情。与“找一个更爱你的人”难道不是异曲同工?表面看,似乎是很有道理,但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男人就是一个十足的混蛋?“找一个更爱你的人”似是爱护你,事实是太自私、太残忍!

10、你爱我,就要为我改变

误导 篇10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撰文指出,根植很多人心中的“中国粮食危机”其实是个伪判断。茅于轼说,世界市场上从来没有缺过粮,倒是总是生产过剩。过去半个世纪虽然人口增加一倍半,人均消耗增加17%,种粮食的人减了大概三分之二,而粮食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却降低了一半。解放初,我国有五亿人口,现在是十三

亿,增加了一倍半;现在我们吃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好,吃得大家都要减肥了。

粮食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只要管理得法,在正常的条件下,不会供应不足。全世界粮食同时减产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但是概率很低。因为气候导致粮食产量变化的上下幅度不过百分之一二。全球的粮食储备一般都超过年消费量的百分之十,所以粮食供应是非常安全的。

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的粮食总量约为20亿吨,供给60亿人口吃用,每年国际的粮食贸易量为2.4亿吨。

中国每年进口的粮食一般是一两千万吨,没有超过三千万吨的.假定进口两千万吨,合到总消费量的4%。每吨粮价约为150美元,这样,所用的外汇是30亿美元。2003年我国出口创汇约为4000亿美元,所以进口粮食所花的外汇只占年创汇的不到百分之一,实在是微不足道,不管粮食价格涨到哪儿去,中国人绝对不会因为买不起粮而挨饿。也就是说,中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危机。

中国已经连续五年出口粮食,出口量从500万吨(1998年)到1200万吨(2002年),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我国耕地紧张,生产粮食成本比较高,在正常情况下应该进口粮食。近年来大量出口的原因是因为不计成本地鼓励粮食生产,产得满坑满谷,紧急拨专款修了许多粮库,还是装不下,只好政府补贴出口,国家因此每年要赔几亿美元。

现在我们为了粮食增产,还制订了保护耕地的政策,不许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这也是非常错误的。我国耕地紧张,这是事实;但是我国的非农用地更紧张,土地的全面紧张是我国人口密度为世界平均的3倍造成的,如果把西藏、新疆、青海等人口稀少的地方排除,我国的人口密度超过世界平均值的10倍;而农用地的人口负担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我国占有全世界7%的耕地,负担占世界21%的人口)。这样算来,如果都以世界平均水平为标准的话,中国的非农用地比农业用地还要紧张3.3倍。未来三四十年内城市人口要翻两番,不让占用耕地,仍然挤在原有的范围内,显然是不现实的。何况一个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所用的土地更少了,所以占用城市周边的耕地还能够从总量上节约土地。更何况保护耕地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进口粮食的代价。

泡沫销量误导营销策略 篇11

摒弃泡沫 追求有成长性销量

警惕盲目 选择特色品牌之路

中国企业遍地都是销量偏执狂,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公司高层还是销售基层,几乎没有谁能摆脱得了销量的魔咒。企业追求销量没有什么不对,销售数据、利润指标本来就是企业存在的经济理由,但是片面地追求销量,饥不择食地追求销量,则会留下后遗症。

很多企业为了获得销量,不惜糟蹋认知形象,无视品牌规则的存在,无视消费者的价值实现,忽视市场分额的占据质量,不惜破坏游戏规则,忽视品牌内涵的营建,片面追求数据化的业绩,破坏性地掠夺着市场的未来。这些没有考虑长远利益所获得的销量,都是可能导致企业失败的销量泡沫。

糟蹋市场未来的销量泡沫

某冰品品牌,在浙江市场很强势,几年前,为了寻求新的增长,把市场触角延伸至江苏。一个区域性品牌进入另一个区域,没有通路的优势,也没有品牌影响力的优势,所以他们最后决意以低价位的策略性产品为主力军切入这个新市场。只有常规产品1/3-1/2价格的冰品在江苏市场颇受欢迎,在推广支持稀少的情况下,累计回款有近千万。但这一超值策略附带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首先,这些策略性品种利润率低下,几乎成为公司的鸡肋产品;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品牌形象被市场定位为以价格取胜而非品质取胜的杂牌,在2004年用了2倍于浙江市场的推广费用运作江苏市场却收效甚微,因为在江苏消费者眼里,它已经完全没有资格与全国性品牌伊利、蒙牛相提并论,更无法与全球性品牌和路雪媲美,尽管它在浙江市场是冰品类的第一品牌,是和路雪、伊利均奈何不了的强势品牌。

这种经不起当下的利益诱惑,而不惜牺牲市场未来的做法,却很少有人去反思。如果一个企业的眼光只能看到1年、2年,甚至几个月的利益,而没有把3年、5年,甚至更为长远的利益融进年度营销的思考过程中来,就很可能在不经意间犯下“杀鸡取卵”的错误。

中小型企业因为资源有限,营销的步子会相对保守,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正因为推广资源有限,才更要讲究营销的策略性,如果因胆识不足或者决策失误而扼杀市场的未来,最终导致推广资源的浪费,那就太可惜了!

滥招经销商带来的销量泡沫

有的企业认为销售涉及的区域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品牌运作越成功。其实销量的大小与市场的数量并不是严格的正比关系。同样的区域数量,因为运作方式的不同对应不同的销量收益;同样的销售受益,也因为运作方式的不同而对应不同的品牌增值贡献。

滥招经销商的销量泡沫经常发生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新生品牌的营销过程中。因为新品刚刚上市,渠道不成熟,为了尽快取得所谓的销售业绩,往往放弃对经销商资格的审查、放弃对区域市场拓展的战略规划、放弃对市场运作的系统性制约,只要有经销商愿意进货,就很随意地形成经销代理契约关系。为眼前的短暂利益,以一种极为潦草的方式上市,随意启动区域市场,根本谈不上对铺货质量的要求、也根本谈不上对营销推广的支持。最终导致市场格局凌乱不堪,市场表现自然不佳。 一年、二年下来,又要忙着更换经销商,那个时候的市场已经到处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老的经销商很可能演变为市场开拓的新阻力。饥不择食显然属于饮鸠止渴的行为,但很多原本精明能干的企业家往往也逃不过这一劫。

过度促销带来的销量泡沫

促销对市场的拉动、对销售的影响,几乎是即时性的,也正因为当下就可以看到绩效,所以中国营销人员大都热衷于促销活动。但促销也有失效的一天,准确地说,促销对市场拉动会越来越不明显。因为频繁的促销,消费者最终会对这些小恩小惠麻木不仁。而且,随着营销同质化化程度的升级,促销方式互相克隆,往往若干个同类产品同时都在进行类似的促销,促销刺激与所谓的特殊待遇将沦落为行业的共性。仅仅借助促销战或者价格战的利益刺激形成的相对优势极为脆弱。促销刺激停止的那一刻,也许就是销量停滞不前的那一刻。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忠诚度以及同类产品之间的品牌抉择依据,可以断言最终必然来自促销之外的其他因素。过度让利带来的后果,更可怕的是你最终没有办法支撑产品品质与进步更新。所以我们说过度促销带来的销量是绝对的泡沫。没有直观的利润价值、也没有可累积的市场附加价值,请问这样的销量,即便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促销是一味副作用过剩的营销药方。一个过分依赖促销的品牌,很可能最终失去市场威力。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话,对过度促销的批判,我相信是所有放眼长远的营销界同仁共同的立场。在这个促销泛滥成灾的时代,请“促销瘾君子”们千万把握好促销的度,包括促销活动的频度与方式方法。

品牌营销仿佛一场抢摘果子的竞赛,促销其实只是一个辅助的钩子。适度促销可以拉近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但是过度促销很可能把树枝攀裂,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品牌的健康程度。

销量与品牌:种草与种树的辩证关系

有的销量具有市场成长性,有的销量并不具备市场的成长性,同样额度的销量,对市场增长的贡献却完全不一样。销量表面上只是简单的数量,其实销量有良性、恶性之分。所以立足长远的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对销量保持宠辱不惊的清醒,不要轻易因为骄人的销售数据就沾沾自喜,首先弄清楚这是高质量的销量还是低质量的销量,然后再来布置下一轮的营销动作。

通过做品牌的方式做销量与不通过做品牌的方式做销量,其分野就是种树与种草的区别。同样额度的销量,对未来的影响却不一样。就仿佛种草与种树,当树还是树苗的时候,草与树苗可以一般高,但所不同的是未来的成长性,树苗有一天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草永远只能是草的高度。也许种草要比种树来得容易,但植树造林甚至泽及以后。

经常有人担心“做品牌与做销量会不会有冲突?” 这样的争论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这样提问的朋友,只是说明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品牌,如果能排除对品牌的误解,不会在这种近乎无聊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品牌是消费者印象的总和,做品牌并不意味着不要销量,只是不要不健康的销量、危害市场未来的销量。专心品牌经营,无非是在做销量的同时给消费者留下好印象。

现实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品牌与销量冲突的一面。但“对的品牌”与“对的销量”即使有冲突,也只是暂时性的,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对的品牌”与“不对的销量”、健康的品牌与不健康的销量,那才是冰火难容的矛盾。很多企业之所以怀疑品牌与销量是否有冲突,往往是他们深受那些伪品牌、伪全案伤害的结果。

如果企业的立场是长足经营、而不是短线运作,可以肯定的说品牌打造是唯一的出路,除非你只做OEM。自然销售或者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生存也将愈发艰难。企业需要品牌就象生命需要阳光一样理所当然,要不要做品牌其实是很显然的营销真理!

当然还有一种情形值得警惕,那就是以偏激的方式或者不切实际的方式经营品牌所导致的品牌与销量之间的冲突。可以肯定地说,国际品牌运作模式可以借鉴,却不能生搬硬套。就好比一件成人的衣服,即使再好,穿在孩子身上,必然不合体。本土品牌面对外来和尚念的经,务必学会辩证的吸收国际品牌的成功经验,警惕盲目克隆的陷阱,否则就难免遭遇尴尬,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无论品牌历史、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所处发展阶段都不尽相同。

比如宝洁采用分品牌运作的品牌战略运作很成功,很多企业也以此为榜样规划自己的品牌格局。但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克隆宝洁的品牌战略往往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尤其是中小企业及刚刚起步的企业。中国有一家日化企业,拥有很优秀的产品--有氧洗衣粉,其洗涤性能与产品品质远远超过国际品牌(宝洁与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所有洗条产品。他们复制了宝洁的品牌结构,以企业品牌为背书,分品牌运作不同的细分市场,结果营销情况并不理想。某冰品企业,经过近十年的精心经营,在他们的势力范围所属区域内建立了强势地位,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全面开拓速冻市场。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区域性的品牌影响力,所以企图以分品牌的方式做透该区域,在主流市场及高端市场分别建立独立品牌,并且在资源分享上完全公平对待。因为推广资源并不足以同期操作2个品牌,他们采用分年度轮流推广的方式。上一年度全力推中端品牌、下一年度全力推高端品牌。结果可想而知,经过3、4年的运作,没有一个成为强势品牌。

为什么同样的战略会失效呢?!因为一个企业对品牌数量的承载力也受到企业规模、市场资源、发展时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的前提下,成功导入一个品牌已经很不容易,何况是同时导入两个品牌。因为盲目克隆国际品牌的战略模式,从而陷入尴尬的被动局面,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本人对分品牌策略没有成见,我并不主张国内企业禁用分品牌策略,关键在于时机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导入程序。

前几年市场竞争的焦点,也许还停留在品牌与杂牌之间的格斗。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营销竞技的战场早已转移。当今市场的主题是名牌与名牌之间的战争、王者与王者之间的较量。品牌如何上台阶?本土企业如何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塑造之路,这才是目前的策划界、营销界应该充分重视的核心课题!

误导 篇12

1 困局表现

寿险银保渠道代理业务中存在的销售误导, 主要表现为与储蓄做不当的比较、隐瞒条款内容、夸大产品收益等。这些违规现象, 表面上是销售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简单问题, 但实质上这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其背后由一对对矛盾组合而成的一个矛盾体, 正是这一矛盾体使销售误导的治理陷入了困局。因此, 破解这一困局, 必须首先梳理出这一对对矛盾, 才可能进一步的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银保渠道销售误导问题作为一个市场问题, 必然是由市场主体引起的, 他们构成了一对对矛盾的双方, 银保市场存在的主体主要有保险公司、消费者、监管者, 因此, 这一困局也就是由这些主体构成的矛盾造成的。

1.1 困局一: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矛盾

在保险公司与银行这一对矛盾中, 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产品销售的委托方和专业者, 对银行的销售误导行为, 本应起着激浊扬清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因其在行为上的“三个不足”导致这一矛盾成为困局:一是对银行的销售行为制约不足。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作协议中, 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现实的情况是, 由于银行的强势地位, 保险公司无法对银行的销售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对银行的误导销售行为管控乏力, 基本上处于一种听之任之的状态。二是对银行及银行柜员的培训不足。一方面, 保险是一种较复杂的金融产品, 需要专业人员提供服务, 但现实中, 囿于银行的强势和保险费用的限制, 不但培训少, 而且很多所谓的培训流于形式;另一方面, 现在保险公司对银行销售人员的培训, 普遍存在重技巧与话术, 轻产品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培训, 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交织, 成为销售误导产生的根源之一。三是正激励不足。在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的代理合作协议中, 保险公司对银行的激励指标往往只有一个, 就是保费, 激励方式是支付兼业代理手续费, 而没有包含诸如退保率、投诉率等业务品质指标;另一方面, 因为一家银行同时代理几家保险公司, 致使保险公司之间竞争白热化, 而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就是帐外手续费的支付, 在这种激励下, 银行柜员就更加缺少制度的约束, 为了获得利益, 而采取销售误导的手段。

1.2 困局二:作为银行代表的销售柜员与消费者的矛盾

现代市场是买方的市场, 作为困局中矛盾一方的消费者本应处于主导一方, 但是, 由于保险市场的市场环境、产品特性等因素, 致使消费者在这一对矛盾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导致这一矛盾成为困局,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知识不足。据一份调查显示, “知道银行在卖保险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约占90%, 但对各保险公司的宣传材料能看懂的则非常少, 只有约12%, 这一方面是由于普通居民金融财经知识欠缺而保险原理却比较复杂,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保险公司不重视产品的宣传解释造成的。而且即使是买了银保产品的人也大多是在银行柜台人员‘红利高, 比存银行划算’的劝诱或影响下买的, 对其保障功能和红利分配的原理则知之甚少 (约97%的人不了解) 。而知道银行除了分红险还有其它险种在卖的就更少, 在询问中只有一人知道。”二是消费者地位实质弱势。在银行销售保险过程中, 销售关系共涉及四方主体中, 即银行、保险公司、银行柜员和消费者, 该四方柱体中, 银行、保险公司、银行柜员作为利益的共同体, 构成了卖方, 这种买卖关系结构决定了消费者的实质弱势, 其最终成为其他三方利益博弈的牺牲品。三是消费者消费理念不成熟。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 往往出发点追求的不是风险管理, 而是获利。

1.3 困局三:监管机关与保险公司的矛盾

监管机关是治理销售误导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导致该矛盾成为困局,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销售误导举证困难。保险销售活动往往是一对一进行的, 并且交流基本是口头的方式, 因此推销宣导中的销售误导信息难以留下痕迹, 也很难留下其他的旁证。在监管部门的检查或案件查处中, 投保人无法提供有力证据证明其购买行为是因误导所致的情形也极为常见, 加之保险公司也往往对存在误导行为进行否认, 这给销售误导的确认带来很大阻力。二是实质性的处罚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保险公司为了维护银行的关系, 涉及到销售误导的事实, 往往主动承担, 使销售误导的处罚很难落到银行头上;另一方面, 在保险公司方面, 处罚的基本是基层保险公司, 但是基层保险公司之所以在销售误导行为产生中担当重要角色, 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于总公司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决定的, 整个保险行业中, 大部门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是规模导向型的, 其对下级公司的管理基本是以保费为主要考核指标, 致使分支公司更倾向于保费规模的最大化, 这是产生销售误导的根源, 但监管部门的处罚往往不涉及这一块, 使销售误导的处罚局限在治标之策的位置。三是监管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当前, 销售误导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误导主体不断扩大, 误导方式更加多样, 误导产品以投资型为主, 被误导的人群越来越广。同时, 市场寿险保险主体越来越多, 这要求监管机关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但是囿于人力等限制, 监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足。

2 理论解析

从上述销售误导问题三大困局表现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这三个困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每一对矛盾双方在市场中非均衡博弈导致了销售误导的产生, 因此, 销售误导本质上就是一种博弈的结果。在这三种困局中, 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博弈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根据经济学理论, 事前信息不对称, 会造成逆向选择, 即信息优势方会基于所知的“隐藏信息”作出对信息劣势方不利的选择;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会造成道德风险, 即代理人利用信息上的优势采取“隐藏行动”从而使委托人利益受损的行为。基于这种理论, 我们可以对上述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2.1 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矛盾困局的理论解析

根据金融发展的成熟度, 国际上的银行保险分为协议销售模式、战模式、合资公司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四种模式, 当前在我国, 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最主要的合作为代理协议, 该合作模式是较低层次的银保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保险公司授权银行代为办理保险业务。银行作为代理机构, 拥有信息优势。因为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 在与保险公司的博弈中处于优势。根据上述博弈理论, 拥有信息优势一方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选择行为, 表现为:一是银行的保险销售行为等信息不能被有效地观察到, 因此银行作为经济人, 必然利用信息优势, 采取隐藏行动从而产生误导销售行为。二是保险公司不能正确衡量银行的销售行为, 在当前银保市场的环境中, 销售误导行为往往易于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业务规模, 但保险公司不能依靠相应的信息来甄别业务品质, 只能根据保费规模来判断, 对合规的银行代理人和不合规的银行代理人来说, 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这相当于保险公司变相鼓励误导行为的发生, 使误导销售问题愈演愈烈。

2.2 作为银行为代表的销售柜员与消费者的矛盾的理论解析

销售误导行为的直接主体, 是银行的销售柜员, 银行柜员之所以往往以夸大收益、隐瞒条款内容等方式销售保单, 根本原因也在于信息不对称:首先是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柜员的信息优势促使其作出逆向选择行为;其次是与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 保险公司无法确定柜员的销售行为性质, 因此即使是柜员从事了销售误导行为, 保险公司也无从对其进行责任的追究, 因此, 在柜员的保险销售过程中,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 选择误导是其最优策略。

2.3 监管机关与保险公司的矛盾

监管机关监管的过程, 本质上是与保险公司博弈的过程, 从双方主体来看, 银行保险的特点是:代理机构数量多, 涉及人员广, 且当前的误导行为有组织化的趋势;保险监管机构的突出特点是机构有限、人力有限, 而且其保险监管管理部门稽查主要监管保险代理部分, 这种情形下就使得监管部门在获取信息方面处于劣势, 保险公司作为拟制的理性人, 在其信息占优势的情况下, 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销售误导, 无形中成为其最优策略。

3 实践破解

上述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销售误导问题属于市场问题, 根据现代的市场经济原理, 市场问题主要靠市场来解决, 但同时因为市场存在着失灵 (上述销售误导就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 , 因此, 必须辅之以政府干预, 笔者下面主要从市场和监管两个途径提出对销售误导困境的破解对策。

3.1 市场途径方面

上述矛盾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虽然短期内某一矛盾主体可能获益, 但是, 从中长期来看, 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受损, 因为保险是经营声誉的行业, 当消费者受损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后, 保险行业的声誉必然受损, 当前保险销售误导问题的客户投诉比较集中、社会反映强烈就是一个明证, 因此, 上述所涉的市场主体都存在着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动力和压力。经济学理论认为, 市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信息传递、信息甄别、经济激励, 因此, 应当沿着此思路设计问题的对策:一是在信息传递方面, 应完善银行保险行业代理人培训体系, 将现有的保险培训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应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进一步完善保险信息披露体系;保险监管部门应推动保险公司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 打造专门的信息平台, 提供消费者于购买前、后获得有关保险产品相关信息和保险主体经营信息的便利性。二是在信息甄别方面应该构建三项机制, 首先在消费者与销售方银行的博弈中, 博弈机制的设计应对消费者提供倾斜性的保护, 其次应建立权威的信息核实机构, 在这一信息甄别途径上, 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的总公司或省公司层面应是这一权威机构的当然承担着;第三应建立针对销售主体的信用识别体系, 让消费者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断, 从源头上堵塞销售误导发生的概率。三是在经济激励方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引导银行主动关注业务品质。

3.2 政府干预途径方面

因为市场存在失灵, 政府监管就成为必然, 针对前述的困境, 政府监管干预应重点推进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保障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管部门应在法律法规层面完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制度体系, 在保险行业的法律制度体系中, 《保险法》属于根本性的法律, 但保险法中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方面并不严密, 如《保险法》中对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等问题就缺乏经营规则和法律责任, 因此尤其应完善《保险法》关于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二是加强行业宣传, 推广保险知识。监管部门应制定保险行业整体宣传策略, 合理谋划短、中、长期宣传计划, 为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三是加强银保保险业务的监管。一方面, 保监部门要加强与银监部门的合作, 合作要制度化、常态化和协同化;另一方面, 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银行的查处力度, 对查实的销售误导行为, 要依法严肃处理银行兼业代理机构及其有关人员, 对于情节严重的, 要依法吊销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

寿险银保渠道销售误导禁绝路途虽很漫长, 但笔者坚信, 只要能够深入剖析销售误导产生的深层次根源, 能够真正认识到销售误导对于行业的严重危害, 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治理, 这一困局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破解。

参考文献

[1]崔瑞杰.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现状实证研究——X市银保市场调查及案例分析[D].

[2]赵存见.寿险销售误导成因及对策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9 (3) :33-36.

[3]于一多.从银保销售误导看保险消费者的法律保护[[J].上海保险, 2012 (4) :8-12.

【误导】推荐阅读:

九类销售误导06-17

论保险市场误导消费的行为09-08

上一篇:法国餐桌礼仪文化下一篇: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