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民族习俗

2024-06-03

撒拉族民族习俗(通用8篇)

撒拉族民族习俗 篇1

民族习俗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苗族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

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

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顿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届时,喷水池旁红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闹非凡。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一派欢乐景象。

四月八的活动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广为盛行。

舟溪芦笙节

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龙舟节

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

捕鱼节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节日时期各地不一,从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鱼而有威信的“渔头”商定。届时,青壮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树叶作“闹药”,到河中闹鱼捕鱼,妇女则在家中备办腊肉、香肠、糯米饭和酒。中午时,全家老少都穿着盛装,携带酒肉到河边进餐。食毕,男吹芦笙。女唱山歌,尽兴欢乐。到夕阳西下时,才带着鲜鱼回家,另设宴招待亲友或以鱼馈赠他们。

吃信节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

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人声鼎沸。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花山节

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跳场”或“桃花”,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日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节前,几个苗寨联合产生花山会的三人领导小组,连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场在地势平坦的风水宝地。届时,披上节日盛装的“花场”,灯笼高悬,彩旗飞舞。花杆矗立。身穿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布,腰来大市带的男子和身着节日盛装、精心梳妆打扮的妇女,吹着芦笙、吹呐,敲着铜鼓,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云集会场。芦笙舞贯穿花会始末,赛歌是花会的主要项目,爬杆比赛最引人瞩目。舞狮、武艺竞赛、斗牛、赛马活动,各地不尽相同或兼而有之。芦笙舞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之感,衣着鲜艳的姑娘和着小伙子芦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几个男子一字排开,边吹边舞,姑娘们围绕芦笙队,转圈而跳;有的是小伙子吹笙在前,姑娘联臂纵舞于后,或全场数百人随乐齐舞,歌舞升平,令人心旷神情。舞狮活动别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杆顶端悬挂一个猪头(或一只鸡)、两瓶美酒,舞狮毕,比赛爬花杯。花杯是用一棵剥皮的松树制成,又高又滑又细,要想取胜是很困难的,人们常常采用人梯的办法摘取胜利品。爬花杆表演最富有民族特色。表演者边吹笙,边绕杆旋转起舞。一个鹞于翻身上杆,头朝下,双腿交叉紧紧绞住杆子倒挂,吹奏芦笙,一个鲤鱼打挺,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表演者双脚夹住花杆倒挂。吹着芦笙下滑,距地面数尺时,一个筋斗翻下,轻盈自如,赛过体操运动员的技巧,博得全场喝采。妇女的绩麻穿针比赛,饶有风趣,比赛搓麻绳、穿针引线的质量、速度。

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她们带来节日欢乐。花山会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机会,钟情的姑娘会被小伙子撑开的花伞拢去,互相依偎着,倾诉衷肠。花山会到处洋溢着节目的气氛,充满着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

砍火星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干贵州关岭一带。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

客家年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在农历三十晚上,家人团聚,不许外人打搅。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恶。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嘴里说:“赶牛,赶羊……”以示六畜兴旺,然后吃年饭。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家人走乡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晾桥节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苗乡寨头的传统节日,也叫“二月二”。相传

寨头人原住在也雾山,因寨头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进寨头。搬家那天,龙也要跟着搬,但石屏河水挡住了龙的去路,于是寨里的构罗(长老)们商议一下,决定架桥把龙接来,因龙象征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这座桥就修了十二个桥墩。桥修好了起名为“接龙桥”,桥是农历二月初二造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这一天寨头苗家十二房各抬一头猪,在桥上宰杀

撒拉族民族习俗 篇2

在辽国,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契丹族的“陶拉葛尔布”节上, 都要举行射兔比赛。赛前, 先将木雕兔固定为靶, 然后将参赛者分为两组, “分朋走马射之, 先中者胜”, 失败的一组下马向获胜组进酒以示祝贺, 即所谓“负朋下马列跪进酒, 胜朋马上饮之” (《续文献通考·乐考》) 。九月九日也是辽代的特殊节日。辽代皇帝在这一天率领群臣部族, 骑猎射虎。射少者为输, 罚重九宴。《辽史》记载说, 射猎完毕以后, 选择高地设立帐幕, 赐赏番汉臣僚。

和契丹族一样, 女真族也是举族上下, 善于骑射, 其民“善骑, 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 浮马而渡, 精射猎, 每见巧兽之踪, 能蹑而摧之” (《大金国志》卷三九) 。由于骑射深受重视, 也成为他们体育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据《金史·礼志》记载, 女真族于重五、中元、重九等节日举行拜天之礼后, 常常举行射柳比赛:“插柳球场为两行, 当射者以尊卑序, 各以帕识其枝, 去地约数寸, 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 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成绩以“既断柳, 又以手接而驰去者, 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 次之;或断其青处, 及中而不能断, 与不能中者, 为负。”显然这种竞技比赛, 若非精湛的射艺和娴熟的骑术兼备, 是无由问津的。

女真进入汉族地区, 尤其是灭北宋以后, 为了继续保持本民族的特点和增强武力统治能力, 一再强调女真人的骑射活动, 大定二十六年 (1186) 十月, 金世宗曾针对“西南、西北两路招讨司地隘, 猛安人户无处围猎, 不能闲习骑射”的情况, “委名猛安谋克官依时教练, 其弛慢过期及不亲监视, 并决罚之” (《金史·世宗纪》) 。金章宗时亦规定:“女真人及百姓不得用网捕野物, 及不得放群雕枉害物命”, 其旨“亦恐女真人废射也”。不仅如此, 骑射技能还是科举取士、选官的基本条件, 如明昌四年 (1193) , 金章宗曾“敕女直进士及第后, 仍试以骑射, 中选者升擢之” (《金史·章宗纪》) 。统治者对骑射的重视, 一方面反映出骑射习俗在金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社会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变化, 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 骑射习俗已日渐松弛。

以骑射立国的元蒙民族, 更是以善骑射见长, “元起朔方, 俗善骑射, 因为弓马之利取天下” (《元史·兵志》) , 其民“家中男子, 十五以上, 七十以下, 无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 下马则屯聚牧养。”守边“悉遣精锐联系骑射之士” (《元史·兵志》) 。靠一张弓箭一匹马, 创下了横扫欧亚、灭西夏、吞金宋、统一中国的辉煌业绩。在这种举族上下皆重弓马的影响下, 崇尚骑马射箭遂成为元蒙民族的传统体育习俗。奇特的是, 骑射习俗在元蒙民族中不仅仅是为了竞技较艺, 而且还用以祭祀消灾, 尽管其活动只不过是象征意义的, 但从其祈求的美好愿望看, 骑射活动在该民族中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元史·祭祀志》记载, 蒙古族有“射草狗”的习射风俗, “每岁, 十二月下旬, 择日于西镇国寺内墙下, 洒扫平地, ……束秆草为人形一, 为狗一, 剪杂色彩缎为之肠胃, 选达官世家之贵重者交射之”。每年举行的这种活动, 既是一种消灾免祸的祭祀活动, 也是一项寓射于乐的竞技比赛。待草狗射至糜烂时, 即以酒祭之。帝后和太子、妃嫔并射者, 各解所穿衣服, 俾巫觋祝赞, 祝赞完毕, 归还衣服, 称为“脱灾”。参加者有严格限制, 非“别速”、“扎刺尔乃蛮”、“忙古台”、“列班”、“塔达”等氏族者不得参加 (《元史》卷六) 。

射葫芦也是元人的一项娱乐活动。每年清明、端阳节, 人们把装有鹁鸽的葫芦悬于树上, 远而射之。但输赢不在于能否射中葫芦, 而是将葫芦射破, 从而使鸽子飞出, 以鸽子飞得高低来判 (转77页) (接57页) 断胜负。真是别出心裁。

元蒙民族善于骑射的习俗, 使该民族中能骑善射之士辈出, 如《元史·忙歌撒儿传》记载:“搠阿精骑射, 帝甚爱之, 号为默尔杰, 华言善射之尤者也。帝尝与贼遇, 将战, 有二飞鹜至, 帝命搠阿射之。请曰:‘射其雄乎?抑雌者乎?’帝曰:‘雄者。’搠阿一发坠其雄。”可见其射技之精。《元史·廉希宪传》亦记载:廉希宪“尝与近臣较射世祖前, 希宪腰插三矢, 有欲取以射者, 希宪曰:‘汝以我为不能耶?但吾弓力稍弱耳。’左右授以劲弓, 三发连中。”俨然一种以能骑善射为荣、不能骑善射为耻的风尚。

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篇3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的风俗。与汉族嫦娥奔月的传说不同,在傣族的传说中,主人公是一个叫作岩尖的英勇刚强的青年。岩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用自己已经死去的灵魂依然守护着他所热爱的乡亲。

所以,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们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媽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此表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的祭月是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以表达对月亮的恭敬。

土族人则是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直到月亮从请水盆中消失,这场独特的中秋习俗也就结束了。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为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并且也具有十分浓厚的节日气息。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的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到天的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消失不见,就一直“追月”不止。

藏族的“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踏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从此便得到了解脱。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寨子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般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一样的月亮,不一样的传说,不一样的习俗,在中秋之夜表达的却是同样的情思。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共同在花好月圆夜把美丽延续,到今天,在中秋之夜依然有着无数的人在月亮下共同寄予着自己的美好愿望。

民族习俗作文 篇4

我家有一个红红的吉祥结。吉祥结的下面有一个看色的大瓷珠,上面画着一枝玫瑰花和一只绿色的小蜻蜓,栩栩如生,甚是好看。在蓝色瓷珠的下面有两条长长的流苏,让人感到非常飘逸。

吉祥结还有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吉”为美好、有利。而“祥”为富善之意。吉祥结有七个“小耳朵”,又叫“七圆结”。它的编织方法十分简单,具体如下:首先,用一根彩色的丝线摆成双十字,然后将十字最下面的两个丝线的头都压在其右面的线上,以此类推,十字的四个头都压在旁边的线上,将伸出的丝线头一拉,即可。按此方法重复一次,最后再将丝线调整一下,一个吉祥结就完工了。

云南民族的饮茶习俗 篇5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全省人口4000多万,在全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云南是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满等26个民族,其中:白、傣、哈尼、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怒、德昂、基诺、独龙等14个民族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居住在云南,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7强,边境的少数民族约占边境总人口的2/3,云南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开发祖国西南边疆,共同促进云南的社会进步和繁荣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经济文化方面,都有可贵的贡献。他们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民族,至今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都保留有各自独具特色饮茶方式。置身于这么一个环境中的云南茶文化中心,吸收了蕴藏丰富民族茶文化之精髓,并不断积极与外界交流,形成了展现云南民族茶文化的独自风韵。云南省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州是中国普洱茶乡,这里民族众多,聚居着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汉等十四种世居民族,所有这些民族都爱饮茶。以茶待客,用茶代酒,历来是普洱茶区各族人民的传统礼俗。客来时招待茶,能增进友谊;疲劳时饮杯茶,能舒筋消累;口舌干渴时饮茶,能润喉生津;心烦气闷时饮茶,能静心清神;闲暇养性而饮茶,能口鼻生香,陶冶情操;食欲不振滞食而饮茶,能消食去腻,增进食欲。作为普洱茶乡的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各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各异,因此,体现在茶文化中的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通过饮茶来养性健身,通过饮茶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友谊却是相同的,值得在茶文化中弘扬交流,它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有益处。现就布朗族、基诺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傣族、佤族、傈僳族、白族、藏族、纳西族等普洱茶文化区民族饮茶习俗分别略作叙述。

一、布朗族饮茶习俗

布朗族吃“得责”生茶、酸茶、烤茶、清竹茶。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最早的种茶民族之一,千年前的布朗祖先叭岩冷种茶的史事,保留在思茅市澜沧县《奔闷》创世纪地方史和布朗族《祖先歌》中,他把野生茶“得责”经人工栽培后的茶叫做“腊”,为后来的傣族、基诺族、哈尼族伲人、卡多人所借用,均称茶为“腊”。布朗族在今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州均有居住,布朗族饮茶的独有方式包括吃“得责”生茶和口含“腊”茶、吃酸茶、吃烤茶、煮青竹茶等几项内容。

吃“得责”生茶:布朗族古代把野茶作为野菜,当“佐料”食用,称为吃“得责”生茶。至今澜沧县景迈、芒景的布朗族上山干活时,带上冷饭、腌菜、辣椒和盐巴,吃饭时摘上一把生茶“得责”,蘸盐巴、辣椒当饭吃。

口含“腊”(茶):随着布朗族对“得责”野生茶的认识加深,经过人工种植、驯化、转化成栽培型茶叶即“腊”后,需求量也增加,发展到大面积种植的新阶段,布朗族人日常把“腊”(茶)采下来带在身上,劳动时累了就把“腊”(茶)放到嘴里含着,用口含“腊”的方式来消除劳累,保健身体。

酸茶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相馈赠的一种腌菜茶。制酸茶的时期在每年五六月份,将鲜叶蒸熟,放在阴凉处晾干水气后,装入竹筒中压紧封好,埋入土中,几个月乃至几年以后,遇上喜庆之事或客人来访时,将竹筒挖出,取出茶叶拌上辣椒,撒上盐巴来款待宾客,可以直接嚼食,茶叶酸涩、清香、喉舌清凉回甜,帮助消化和解渴。

吃烤茶:布朗族把“腊”(茶)摘回来,用锅炒、手揉、阳光晒干后,把“腊”(茶)放入“国哦腊”(小茶罐)中,在柴火上烤香,然后放水熬成茶汤来喝,据说喝了眼睛明亮,头脑清醒,不疼痛,布朗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山不带饭可以,不带„腊‟(茶)不行”。把“腊”当作常备药而饮烤茶。布朗族擅煮青竹茶。在野外劳动之中,或长途行走之后,想喝清茶解乏止渴,便随手用山野中的山竹,用刀截成竹筒,下部削尖,插在地上,成为一个个奇特的高脚茶杯,然后把一支大竹筒装满清泉放在火堆旁烧烤,水烧开后放进茶叶,再煮五、六分钟,然后将茶水倒人插在地上的茶杯中,即可拔起饮用,这种青竹茶带有泉水清甜和清茶醇香之味。

二、基诺族饮茶习俗

基诺族吃凉拌茶、饮煮茶。凉拌茶是基诺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以茶当菜食用的古老吃茶法。拌法是将刚采收的鲜嫩茶叶揉软揉细,放在大碗中加上清泉水,随即投入黄果叶、酸笋、酸蚂蚁、白生、大蒜、辣椒、盐巴等配料于茶汤中拌匀,便成为基诺族喜爱的“腊拨批皮”,即凉拌茶,当菜食用,风味独特。

基诺族中普遍饮用煮茶。煮茶时先将壶内的水煮沸后,放人茶叶,待茶煮好后,将茶水倒入葫芦中,人们用葫芦品茶。饮后爽口,防暑降温,除烦止渴,解腻清神。

三、哈尼族饮茶习俗

哈尼族饮蒸茶、烤茶和土锅茶。

蒸茶:一般年纪稍大一点的哈尼族人喜欢喝蒸茶,在劳动赶集或狩猎归来途中,顺手采摘新鲜的老茶叶,带回家中,用甄子蒸熟,晾干后装入特制的篾盒中备用。饮用时,取适量放入杯中,冲上沸水泡数分钟即可饮,这种蒸茶喝完后有一股糯米香味,性温醇,爽口诱人。烤茶:这是哈尼族人在野外劳作时在山野间待客饮用的方式,就地燃起一堆篝火,砍来一节鲜竹筒盛满清冽的山泉水,架在火上煮。同时采摘适量新鲜老茶叶,用盛具置于火炭旁,慢慢烘烤至有一股焦糊味时,待筒中水烧开后用手将烤茶揉碎人竹筒中,煮片刻后倒去茶渣即可饮用,有鲜竹清香味和茶叶芳香味,甘甜可口。

土锅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又称待客茶,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饮茶法。将盛有清泉水的土锅支在铁三脚架上,待土锅内的水烧开沸腾后,再放入新鲜老茶叶,要不断加水,至少煮二至三道方可饮用,待茶煮好后,将茶倒人竹茶盅内敬客。茶汤味鲜而浓,初喝微苦,再喝回甜,使人有饮一次而终生难忘之感,饮后能助消化,解油腻除宿食。

四、彝族饮茶习俗

彝族饮烤罐茶、清茶、盐巴茶和油茶。

烤罐茶:彝族十分喜欢饮用。先将茶叶放入陶制茶罐内在火上焙烤,直至茶叶烤得酥脆、略黄时,乘热将茶罐端离火源,灌人事先烤热的水少许,待罐内茶水泡沫稍息,再冲人热开水至罐满,又在火上煨煮片刻便可起罐,让茶叶沉淀一会儿,再倒出茶水即可饮用,彝族的烤罐茶色泽、香味和浓度俱佳。清茶:彝族的清茶,是将清澈的山泉水盛入铜茶壶,置于火塘边煨热,水温增至水面冒气时,倒适量水入煮茶罐,放茶人内,于火塘上烧煮,煮沸后用搅茶棍搅动,渐成金黄色,便用取茶罐火钳将茶罐取下来,搁置片刻待沸止,经过滤倒人茶杯内即可饮用。

盐巴茶:这是彝族最喜欢的一种日常饮料,先掰下一块当地生产的紧茶或饼茶,砸碎后放人一陶制小茶罐内移近火塘烘烤,当听到罐内发出“劈啪”响声并散发出焦香气味时,即向罐内缓缓冲人开水,再煨煮五分钟,然后把用线扎紧的盐巴投入茶汤中抖动几下后移去,将茶罐移离火塘,再将浓茶汁分别倒入杯碗中,加开水冲淡即饮,可配吃玉米耙耙之类的食品,味道十分舒适可口。油茶:用茶壶煨煮茶水至沸片刻,用漏篼将茶水滤人冲茶筒,再用勺或竹片将酥油、麻籽酱、蛋清、盐巴等香料放人茶筒内,然后左手握筒,右手来回抽动筒内拉杆,待茶汤和香料均匀后,即可倒人茶杯内饮用,油茶清新爽口,醒脑利目,滋补强身。

五、拉祜族饮茶习俗

拉祜族饮烧茶、烤茶和糟茶。

烧茶:拉祜族习惯的一种饮茶法。将新梢采下的一芽五六叶鲜茶直接在明火上烘烧到焦黄,再放人茶罐内煮饮。

烤茶:是拉祜族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先将小陶罐在火塘上烤热后,放入茶叶进行抖烤,待茶色焦黄时,冲入开水,去掉浮沫,再加入开水,待茶煮好后,主人先倒少许茶水自尝,以试其浓度,如茶汁过浓,可加入开水使之浓淡相适,然后再倒给客人饮用。这种烤茶,香气很足,味道浓烈,饮后精神倍增,心情愉快。

糟茶:也是拉祜族一种非常古朴而又简便的饮茶方式。将鲜嫩茶叶采下后,加水在锅中煮到半熟后,取出置于竹筒内存放,饮用时,取出少许放在开水中再煮片刻,即倒入茶盅饮用。茶水略有苦涩酸味,饭后有解渴开胃的功能,风味特别。

六、傣族饮茶习俗 傣族饮用竹筒香茶。这是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傣语叫“腊跺”。拉祜族也饮用,拉祜语叫“瓦结那”。制法有两种,一种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香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即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又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人小饭甑里,甑子底层堆放一层用水浸透的糯米,甑心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约蒸十五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这种方法制成的竹筒香茶,三香齐备,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竹筒的筒口直径为5—6公分,长22~25公分,边装边用木棍将竹筒内的茶叶春压后再装茶叶,边装、边烘、边春,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春紧为止,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筒口,放在离炭火高约40公分的火塘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约五分钟翻动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绿色变为焦黄色,筒内茶叶全部烤干时,剖开竹筒,即成竹筒香茶,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人碗中,冲人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竹筒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特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甘的特点。傣族和拉祜族在田间劳动或进原始森林狩猎时,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他们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人竹筒香茶再烧五分钟,待竹筒稍变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即解渴,又解乏,令人浑身舒畅。

七、佤族饮茶习俗

佤族饮用铁板烧茶和擂茶。

铁板烧茶:是佤族独具一格的茶饮,与烤茶相似,但风格又有所不同。饮茶方法是先用壶将水煮沸,另用一块薄铁板盛上茶叶放在火塘上烧烤,直到茶色烧烤到焦黄,散发出茶香味,再将茶倒人开水壶内煮,几分钟后即可将水倒入茶盅饮用,这种茶饮后,苦中回甜,焦中有香。

擂茶:也是佤族的一种古老的饮茶方法。即将木擂钵擂好的茶叶加入姜、桂、盐,放在上陶罐内共煮后饮用,有清热解毒,通经理肺的功效。至今佤族仍保留着这种古老的饮茶方法。唐樊绰《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景东)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些记载实际上就与佤族饮用的擂茶相吻合。

八、傈僳族饮茶习俗 傈僳族饮油盐茶。油盐茶是傈僳族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先用小土陶罐在火上将茶烤焦黄,加入开水,然后放人食用油和盐,再加开水煮沸三五分钟,便将茶叶倒入茶盅,主人将茶敬送客人,开始喝茶,这种茶汤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别有风味,令人喜爱。

九、白族饮茶习俗

白族爱饮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用普洱茶乡所产之茶冲泡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待客茶,用于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亲友造访。这种三道待客茶,白族语叫“绍道兆”,白族三道茶,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富有趣味性的一种饮茶方式。大凡宾客上门,主人一边与客人促膝谈心,一边吩咐家人忙着架火烧水。待水沸开,就由家中或族中最有威望的长辈亲自司茶,先将一只较为粗糙的小砂罐,置于文火之上烘烤,待烤罐热后,随即将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罐子,使茶叶受热均匀,等罐中茶叶“啪啪”作响,色泽由绿变黄,且发出焦香时,随手将罐中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就将罐中翻腾的茶水倾注到一种叫牛眼睛盅的小茶杯中,茶汤仅半杯而已,一口即干,由于此茶是经烘烤,煮沸而成的浓汁,看上去汤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进去滋味苦涩。冲好头道茶后,主人就用双手举茶敬献给客人,客人双手接茶后,通常一饮而尽。此道茶虽香,却也够苦,因此称之“苦茶”。白族称这一道茶为“清苦之茶”,它寓意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就要先吃苦。”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会在小砂罐中重新烤茶置水,或用留在砂罐内的第一道重新加水煮沸,与此同时,将盛器牛眼睛盅换成小碗或普通杯子,内中放上红糖和核桃肉,冲茶至八分满时,敬予客人。此道茶甜中带香,苦尽甜来,白族人称这第二道为甜茶或糖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要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第三道茶是回味茶,主人先将一匙蜂蜜、少许姜片、三五粒花椒放人杯、碗中,再冲上沸腾的茶水,容量多以半杯半碗为度。客人接过茶杯时,一边晃动茶杯,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趁热饮下,此道茶喝起来可谓甜、苦、麻、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因此,白族称此道为“回味茶”。有的主人还取来一张用牛奶熬制而成的乳扇,将它置于文火上烘烤,当乳扇受热起泡呈黄色时,随即用手揉碎将它加入第三道茶中,这道茶能领略到白族传统食品的风味,它寓意人们,要常常“回味”记住“一苦二甜三回味”、“先苦后甜”的哲理。白族主人款待三道茶时,一般每道茶相隔3~5分钟进行。另外,还得在桌上摆些瓜子、松子、糖果之类的小食品,以增加品茶情趣,白族三道茶还成了晚辈学艺,求学上进时的一套礼俗。

十、藏族、纳西族饮茶习俗

少数民族婚恋习俗 篇6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青年男女,常把鲜花当作情书来传递。他们忌讳在长辈或姑嫂面前玩弄花朵。

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时,采取的是一种隐晦的方式。男青年看上了女青年,为了试探对方的态度,先送一束鲜花给她,姑娘接到鲜花后先是嫣然一笑,然后根据自己的决断,又送回一束鲜花给男青年。如果自己还没有朋友,就送回单数的花朵,表示大家可以互相了解、接触;若是有了朋友或是不喜欢,送回双数,表示谢绝。他们用以传“书”带“信”的鲜花是红色或黄色扎花的线要用黑色。

古老的情书--来苏

云南傈僳族仍留着古老的婚姻习俗,男女青年往往通过以物代信的“来苏”往来讯息,谈情说爱。

当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后,就用一张白纸或芭蕉叶包上一样长短的茅草两小截、完整的大蒜一个,槟榔、草烟各一撮,再加嫩绿的树叶两小片,面对面合在一起包住,并用红线扎好,送给他爱着的姑娘。这就是情书--来苏。它的意义非常丰富、有趣:两根同样长短的茅草,表示双方各方面都差不多,我在许多姑娘中选上了你;完整的大蒜,表示以后两人要相亲相爱,永不分离;槟榔和草烟表示我的心热辣辣地爱着你,想把含在口中;绿叶表示但愿我俩相好结婚;外面用红线捆扎表示希望两人相爱像火一样热烈。

当姑娘接到小伙子送来的“情书”后,若是同意就把槟榔、草烟嚼吃了,也回一封同样的“情书”,并加上芫荽,外面用白线扎起。芫荽表示愿和你相好;白线表示自己清清白白。若不同意,就把相合的树叶翻过来背*背,再加木炭一块。如果完全拒绝,那就再加一上截辣子,槟榔、草烟也要原物退还。小伙子接到这样的回“信”后,就不再追求这个姑娘了。

过去,苗族青年男女求爱、定情大都在“踩山坪”。同时,从恋爱到结婚有约日子、恋爱、说亲、对歌、盘结、定亲、合八字、聘礼、洗脚、打花脸、婚礼撵媳妇等众多有序的习俗。现普 遍的做法是:苗族男女结婚,论岁不论辈,只要年龄相当,不论长辈、小辈均可;有女先许舅家,舅家男孩太大或太小不同意,始可许他人议婚。媒人去女方提亲必须在双月,做到“三回九转”始能定亲。新娘出嫁要提前开哭声,先请年纪大的长辈妇女引哭。迎娶新娘,要以盐、米开道。男方需去5人(父或母1人,长辈夫妇2人,充当陪拜的新郎的弟或侄1人,以及新郎本人,其他人员包括送亲人多少不限),加上迎接回来的新娘共6人,成双。去时,要准备好鸡、肉等熟食品,将新娘迎至中途(不分路的远近),要“回车马”,以熟食品祭祖先,父或母与长辈尝食后,再继续前行。至新郎家院坝,举行“迎风接驾”仪式,先置放一长桌,设茶点,男方一长辈站*里一方,以苗语致欢迎词。女方长辈站*外一方,致贺词、祝祷词,两侧站亲友。致词后围桌行走一圈,入中堂,女方父亲出迎,又站在长桌两方,互相致词,再重入中堂。新娘不能入中堂,只能从侧面进入新房。叩拜天地中,父母以及新婚夫妇对拜时,新娘不出面,由去迎亲的新郎的弟或侄(即陪拜人)代表新娘与新郎共同行礼,送亲人返回,新郎必须亲自放鞭炮欢送。婚后三天,新婚夫妇去女家“回门”。结婚时,不准未出嫁的大姑娘坐新床。

与不同地区不同支系彝族女性社会化的状况相联系,彝族女性的婚恋习俗也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1949年以前处于封建制的地区,婚姻形态与汉族较为接近,但盛行族内婚制,一般不与其他民族通婚,有的地方甚至不同的彝族支系之间也不通婚。婚姻礼仪各地也不尽一致。楚雄州牟定、武定、永仁等县的青年男女多自由婚配,但无论自由恋爱或父母作主,均有说媒、订婚、迎亲、回门等程序。彝族没有专职媒人,男女均可充当。媒人携带糖酒到女家提亲,同意之后举行订婚仪式,即“吃订酒”。由男方和媒人带上酒和部分首饰(必不可少的是手镯和一块红布)到女家,女家请来自己的长辈亲属一同商议婚期、彩礼、婚筵规模,迎送亲的人数等事宜。自“吃订酒”之日起,男女双方不得任意反悔。新娘出嫁时,按规矩要由男方派人到女方家中迎娶。接到新娘后,在去新郎家的途中,凡需过桥、翻山越岭、过河、爬坡坎,新娘均由陪郎背着。一路上,迎亲、送亲的青年男女弹着三弦、月琴,吹着唢呐、短笛,唱着背新娘歌,跳着舞,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把新娘送到了新郎家。

石屏等县坝区以及江城、元江、峨山、巍山等县,婚姻须经“父母之命,媒的之言。”江城县彝族多数在本民族内通婚,但也不严格禁止跟汉族、哈尼族等外族通婚。新婚的第一二天,新娘由送亲的女伴昼夜陪守着,到第三天一早即回娘家。在娘家住满一个月后,婆家请人去接,仍有女伴数人前来同住。三天后又返回娘家,再住一月。直到第三次接回时,夫妻始能同房。有的妇女对包办婚姻不满,往往是长时间住在娘家不回。巍山彝族男孩八九岁时,父母就要给他定下亲事,称之为“喝定酒”;喝了“定酒”后的双方家长已变成“亲家”,已许配的姑娘开始称男方的父母为“爹、妈”,当儿子长到十八九岁时,父母就要给他们完婚。尽管部分地区彝族青年男女婚姻的缔结上存在父母包办的现象,但不少地区的彝族在婚前享有相当的社交自由,与汉族相比,彝族女性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很少。逢年过节,或婚丧喜庆时,青年男女往往利用这些机会唱歌跳舞,饮酒吸烟聚会,开始相识、互恋、递送信物,不少人也在禀告父母而后成为眷属。

第二种类型是1949年前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小凉山彝族地区,婚姻形态也反映了奴隶制的特点。1949年前小凉山彝族严格实行族内婚制、等级内婚制和家支外婚制。族内婚是指在本民族内缔结婚姻,不能与外族通婚;家支外婚是指同一家支内部严禁通婚,婚姻只能选择在本家支以外进行;而等级内婚乃是小凉山彝族婚姻的最基本特征。在彝族奴隶制社会里,全体社会成员,主要依血缘因素及经济占有和人身权利等条件划分为黑彝、曲诺、阿加和呷西四个等级。黑彝是世袭贵族;曲诺属奴隶社会的隶属民;阿加是经主子婚配成家,住在主子的辖区内,为主子承担田间劳动的分居奴;呷西属住在主子家内的单身奴隶。等级内婚制严格规定:黑彝贵族只能在本等级内通婚,严禁与被统治等级之间联姻。即使十分富裕长得英俊和有才能的曲诺小伙子,也不得与贵族通婚,如贵族女子与低等级男子相爱并发生性关系,按惯例必须双双处死。通常勒令贵族女子上吊自缢,非贵族男子则要被火烧死,并把其双手的骨胳打碎,据说是让其后世不能再转化为人。黑彝男子与低等级的女子通*乃是公开的秘密,是不受什么处罚的,但其后代却不能进入贵族之列,这实际上是为保证黑彝贵族血统纯洁的一种手段。按老规矩曲诺等级也不能与比其低下的等级联姻,但这种限制远不如黑彝等级严格。

此外在小凉山彝族中还实行姨表不婚和姑舅表优先婚。彝族谚语说:“再缺粮食,甜养苦养不能同吃;再缺衣裳,山羊皮绵羊皮不能合穿;再缺配偶,兄妹不能结婚。”这里所说的兄妹,不仅指同胞兄妹,而且也包含着姨表兄妹在内。在小凉山彝族的观念中,对亲戚关系,应以母亲的关系为根据。姨母等于母亲,姨表兄妹等于同胞兄妹,差别仅仅在于没有同在一个家庭中生活,故严禁通婚。反之,对于姑舅表兄妹,则享有缔结婚姻的优先权,如彝谚说:“姑家的女儿,不用说都是舅家的媳妇”,“姑家要舅家的女儿,不费什么力气。”按照习惯,姑家的女儿欲嫁别人,必须征得舅家的允诺,反之,对舅家的女儿亦然。婚姻的缔结,一般男女在10岁左右,即由父母作主,选择配偶。男方请人作媒说亲,并请毕摩(祭司)占卜算命,或“看猪胆”定亲(即把猪杀了以后,取胆、胰看吉凶),以猪胆黄大,胰脏肥重为吉,反之则凶,凶兆往往导致婚事不成。如获吉兆,女家接受聘礼,即算订婚。

结婚时,男方备马一匹,并遣人携带酒、肉、鸡蛋和养面等礼物至女家,迎接新娘。新娘出嫁必须骑马,由男性亲戚陪送至男方家。由于途中解手不便,新娘在出嫁前两三天就须断食断水,直到结婚仪式完毕之后,才恢复吃食喝水。有的行程较远,新娘有饿得昏倒在路上的。结婚当晚,送亲者与新郎村寨中的男女在新房中各坐一排,饮酒对歌,以相娱乐。洞房之夜,新娘佯装撕打新郎,以示贞节。在举行婚礼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晚上,夫家还要举行一次为新娘“转魂”的宗教仪式。其做法是,新郎、新娘与公婆及其他家里人一起,一家人围坐在堂屋内,请一壮汉提着一只羊或一头猪在他们的头上从左向右转七转,然后又从有向左转九转,再把这头羊或猪杀掉献祭祖先,以此表示新娘的魂已经转到夫家,新娘从此正式成为夫族中的人。此后三五天,新娘“不落夫家”,新郎和送亲人护着新娘回娘家,过一段时间(有的要在娘家住几年),男方才遣人把妻子接回来正式与新郎建立家庭生活。

第三种类型:还保留着某些原始社会特点地区的婚恋习俗。

近代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篇7

(一) 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从经济层面来看, 晚清到民国时期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从横向来说经历了由单一到多面, 即从农业联系到农业、商业与贸易联系的转变, 二者联系的范围更加广泛, 联系的内容更为丰富;从纵向来说, 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只有量上的不同, 即地方政府对于撒拉族社会人民的剥削与压迫越来越重了。

晚清时期, 随着撒拉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土司制度下劳役地租这种生产关系的形式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 自耕农日益增多, 导致土司制度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那么, 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自耕农的出现, 改变了先前的土地占有权与经营方式, 从而推动了从14世纪中叶就存在于撒拉族社会的土司制度的彻底废除。自耕农的出现、土司制度的废除, 使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发生了直接的联系, 撒拉族人民处在当地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

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日益加深, 在民国时期, 循化地区的经济形式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一是原有的小农经济, 在马氏军阀繁重的苛捐杂税与残酷的剥削压迫下, 使撒拉族经济迟滞不前、发展缓慢;二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因素的渗透, 如洋行的增多与对外贸易的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经济形式, 促进了循化经济近代化的步伐;三是马氏封建军阀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形成区域性的垄断经济, 对人民实行疯狂掠夺, 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违背了经济规律。在这一时期, 马氏封建军阀及其控制下的地方政府与晚清时期相比, 与撒拉族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 一是联系的形式增多, 有农业、商业与贸易, 二是联系的程度加深, 人民深受多重盘剥与压迫。

(二) 从宗教文化角度来分析

由宗教控制、反抗斗争到统一教权、趋于平稳是撒拉族社会与晚清及民国地方政府关系在宗教方面的转变。

晚清时期, 地方政府对撒拉族社会的宗教控制步步加强。政府欲从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制度上或是官员结构上均对撒拉族社会进行控制, 其控制程度是不断加深的。但政府只会控制、限制, 而不懂从源流上疏导、疏通, 久而久之, 矛盾随着时间而堆积, 导致斗争在某个控制不当的节点上间歇性爆发。在此时期, 政府对教权的严格控制与人民的不断反抗构成了撒拉族社会在宗教上与晚清地方政府关系的主流。

民国时期, “青马”军阀马麒用武力统一了教权, 在循化地区实行新教“伊赫瓦尼”, 使教争趋于平稳, 由马氏军阀控制下的地方政府与撒拉族人民在宗教方面的对抗较之晚清时期明显减少、减弱, 双方的关系较为缓和。这种用军事力量在某一地区强力推行某一教派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自清中后期以来的数次教争, 避免了地方政府因对教争处理的失误而引起的反政府的事件, 使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趋于平稳。

(三) 从政权废立的角度来分析

由间接联系到直接联系是撒拉族社会与晚清及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关系在政权机构废立方面的转变。

晚清时期, 循化厅行使对循化地区的管理权, 它虽然是中央政府下辖的一级基层行政权力机构, 但循化厅的权力分散, 一分为三, 在各种势力相互制衡的同时也削弱了循化厅对人民的控制能力及行政上的执行力。这也说明当时政府对循化地区的控制力较弱, 清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权力的渗透与控制极其有限。

民国时期, 正是青马第三代核心人物马步芳独步青海的时期。马步芳的军阀统治, 在政治上实施保甲制度, 对青海人民进行封建军事统治, 强化了对各族人民的政治统治。各级行政权力基本都是军人掌握 (军人执政) 。例如各县县长90%以上都是由军人 (或退出军队的人员) 担任的, 甚至各地区的掌教阿訇, 也都由军队直接派遣, 逐渐弱化并摆脱了当地权威对于政治权力的把持与占有, 由政府派遣的官员而不是当地权威充任政府官员是政治近代化的表现之一, 使撒拉族人民在民国时期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更为直接, 成为当地政府直接统治下的人民。

二、近代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关系转变的原因

(一) 从经济角度来分析

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规律是其关系发生转变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自有其规律可循, 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对应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也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基础, 那么不同的生产关系自然对应不同的其他关系。清至民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会促进商业及贸易的发展, 经济形式的多样性使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在经济行为的授权与行使、经济纠纷的处理与解决及税收的征用等方面发生密切联系。

(二) 从宗教文化角度来分析

在宗教方面, 撒拉族社会与晚清及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关系的转变与宗教派别自身发展的规律有关。每一事物都有其由产生、发展、强盛到衰败、消亡的过程, 宗教派别也不例外。晚清时期的教争均是新兴教派或教派内部的新兴支派的出现与发展损害了原有教派的各种权益与生存空间, 故二者发生矛盾冲突。说明这些派别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还没有走到衰亡的时候, 一山不容二虎, 故教争不断。到了民国时期, 社会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些教派中的某些内容变得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加之前清政府的镇压、新兴教派适时地出现及马氏军阀的武力, 使这些原有的教派的生命力大不如前, 日渐衰败。所以在民国时期教争远不如晚清时期那么激烈, 甚至引发冲突与斗争, 撒拉族社会在民国时期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晚清时期的剑拔弩张来说相对缓和与平稳。

(三) 从政权机构废立的角度来分析

从政治与政权机构废立的角度来分析, 撒拉族社会与晚清及民国时期政府关系的转变归根结底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发展及政治近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政府对于地方的掌控能力、政策传达的效率及其执行程度的深浅体现了一个社会政治近代化的程度。从晚清时期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的间接关系, 到民国时期的直接关系, 正是政治近代化的体现。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逐渐摆脱阻碍政府对人民进行管理的因素, 如土司制与千百户制等土官制度, 使政令传达更加畅通, 直达个人, 而无需经过百转千回的曲折过程;使政府对于民族地区有了更加直接、直观与深入的了解, 而无需再经过中间人, 即当地的权威人士;也使政府的办事效率更加高效, 而无需考虑诸多不必要因素的掣肘与阻碍。

摘要:近代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研究属于政治社会史的范畴, 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不仅为研究我国近代民族政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拓宽了撒拉族社会的研究领域, 并且对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 对于我国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权力的分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以历史阶段为界限, 分别叙述并分析晚清以前、晚清时期及民国时期撒拉族社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并对各个阶段二者的关系进行比较, 分析其异同。

关键词:近代,关系,政府,撒拉族

参考文献

[1] (清) 龚景翰.循化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7.

[2]邓承伟.西宁府续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5.

从俄汉语言看民族文化习俗差别 篇8

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中国,不仅在民族文化传统方面与俄罗斯存在着差异,而且民族习俗也有诸多不同。

词汇是最能生动反映社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各领域的标志性符号。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一个相同的词汇对于不同的民族很可能会引申以至于产生不同情感色彩的形象,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一、表示动物方面词汇的差异

比如表示动物的词汇中有很多词义和寓意大相庭径,如“龙”(Дракон),在俄语中龙是生有又翅,噴吐火焰的怪物,他们贪婪邪恶,是怪物与邪恶势力的表现和魔鬼的象征,所以俄语“中亚洲四小龙”被译为“亚洲四小虎”。而在汉语中,龙是腾云驾雾的神物,是权力和神圣的像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是以双方各不相同的历史环境和宗教信仰下形成的。再比如说兔子(Заяц),在俄罗斯文化中兔子是贬义的形象——是鬼怪、邪恶的象征,所以人们称它为 косой заяц。他们认为过马路时看到兔子是不祥之兆。俄语谚语 “Вор что заяц: и тени своей боится ”(贼像兔子一样,连自己的影子都害怕),说明兔子还是怯弱的象征。而在中国语汇中,兔子却是善良的化身和象征吉祥如意的,但是在寓意兔子胆小方面,两国的意思又差不多,Жаден, как волк, а 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贪婪如狼,胆小如兔),在俄语与汉语中的语意是相近。

还有在汉语中象征喜庆与好运气的喜鹊(соро?ка)。在中国喜鹊带来的总是好事,喜事,是一种好运吉祥的动物。而在俄国,他们通常被作为“爱嚼舌、长舌妇、散布谣言、传播小道消息的人” 的象征。Всякая сорока от своего языка погибает(喜鹊都因为最快而倒霉),这句谚语有点像中国的乌鸦象征的意思了。

而Сова(猫头鹰),在汉语中总是把它与邪恶、黑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称它为“夜猫子”,中国人认为猫头鹰进宅就会有灾祸发生。而在俄国,猫头鹰却成为智慧的象征、贤明的化身了,在很多俄国和童话和寓言中都有表现。

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差异,就是由于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等在语言中的不同体现。在学习俄语过程中如果能了解一些俄国的民族生存条件的特点和习俗将是很有帮助的。

二、历史性词汇理解与运用上的差异

历史性词汇是人们对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经过总结与锤炼而得到的语言词汇,具有简短精练的特点,通常一个语汇代表一个经典的历史及故事,这些词汇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汉俄两个民族在社会历史条件自所独有的民族特征,如果不了解这部分词汇特定历史文化的内涵,在理解和运用上都很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在汉语中破釜沉舟、草木皆兵、鸿门宴、败走华容道等等大量的词汇,每个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这些词汇在俄语中都没有相应的历史故事和词语与之对应,只有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才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因而,在理解和运用的时候,只能通过注释或讲解历史典故的方法求得意思上的理解。

比如,俄语中“сьесть собаку”的原意是“吃下一条狗”,但人们却用这一词语意指在某方面很内行。因为在古代俄罗斯,教堂读经的人为了显示自己学问高深,熟知经书典故,在咏读的时候故意声音又高又急,这种声调别人根本无法听懂,只听得一片急促的叫嚷声,好象狗儿汪汪叫。于是人们说:“听他念经像狗叫,大概他吃了一条狗吧。”久之,这一说法就形成了今天的成语сьестьсобаку(吃下一条狗),取诙谐意味。

三、日常用语方面的差异

由于各自生活习惯及民族性格的不同,在日常用语和生活习惯上同样存在很多不同,我们也要注意了解。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把“食”看作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因此,人们一见面最关心“食”的问题了。所以中国人喜欢以“吃饭了吗?”的询问来代替问候。而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身体是首要的,所以他们大多见面会用“您好”之类的,在俄语中一般在邀请对方吃饭时才运用 “你吃饭了吗”这句话,否则会引起误会。

俄罗斯人性格大胆任性、率性而为,所以俄罗斯人说恭维话是一种礼貌,并不是取悦对方而故意奉承。如我们常听到:Вы не выглядеть хорошо(您看上去气色不错!);Вы очень умны(您真聪明!)等等,在听到别人对自己说恭维话时,一般要说:спасибо за комплимент (谢谢你的夸奖),спасибо(谢谢);而中国人由于传统的谦虚、谦逊品质,听到别人的恭维话后一般会连声说“不,不,我哪行啊!”这在俄罗斯人听来是否定他们的观点,是很不礼貌、不友好的,有碍于双方的进一步交好往。

总之,学习俄语不能只单纯掌握表层语言,还要了解其深层历史文化背景,不断积累有关俄国的文化知识,要不断地在使用俄语的过程中向俄语文化深层渗透,才能真正掌握所学俄语的精髓。

参考文献 :

[1]吴国华《俄语与俄罗斯文化》,军事宜文出版社 1998年版

[2]刘光准《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

【撒拉族民族习俗】推荐阅读:

上一篇:地产领导工作总结下一篇: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研究项目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