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玲事迹

2024-09-16

李春玲事迹(通用6篇)

李春玲事迹 篇1

李春玲2011年志愿者主要工作

李春玲担任鹏辉社区志愿者分会副会长工作,一年来,在上级领导和社区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志愿者的支持下,做了一定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学习,领会精神,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把更多的居民吸收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1、积极参加街道志愿者会议,吃透精神,多次在社区党总支、党员大会、骨干联谊会上进行宣传,讲解志愿者会议精神,提高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素质和认识,明确志愿者干什么?怎么干?

2、明确志愿者工作的内容,做好计划、半年总结,根据需要明确不同时期的任务,如:“创城”和“七一”慰问走访等重点工作

3、扩大志愿者队伍,今年吸收了38名骨干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目前鹏辉共有志愿者82人

二、把志愿者活动与社区专干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合力。鹏辉社区居民近万人,紧靠社区8名工作人员是不够的,为把专干工作充分利用志愿者,发挥他们的余热,协助社区做好工作。我们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使志愿者活动有效地开展,具有生命力。

三、做好规划,制定目标,逐一落实

志愿者活动主要任务是根据社区当前突出的是什么?设定目标,逐一落实,重点做好如下几点:

1、建立40人巡逻队伍

2、解决了晨练用电困难(在街道董书记,社区李书记帮助下)

3、晚上广场健身舞的音响、电线,近百斤的器材的拿送,都是由社区志愿者分会组建28名志愿者,分7个小组,天天拿送

四、志愿者活动面广,效果明显

1、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今年社区大型文娱活动:新春联欢会;庆“七一”大型晚会;组织志愿者慰问消防局,自带肉、馅为消防官兵包饺子;3.8妇女节组织妇女“走出家门,自制一道菜,百家宴”活动;利用3月份早8:00-9:30教居民(20人)太极拳、功夫扇的学习。

2、社会治安工作

积极组织参加二次法律课的学习;根据形势建立40人的巡逻队伍;参加邻里矛盾调解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3、走访困难居民

全年志愿者共走访100余人,我亲自走访20余人。下岗居民韩文华丈夫去逝,我和书记亲自参加葬礼,并帮助料理后事,每人还拿200元资助。

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1)全年参加社会、街道公益活动,如:秧歌、百姓健康舞、太极拳、功夫扇、柔力球、“梅花”台风(帮助街道为400多名低洼地区居民在鹏辉小学居住前铺草垫、铺被,入住后送水送饭等公益活动)、模特表演、清扫积雪、植树、教居民扇子舞等,牺牲个人的大量时间,让更多的居民得到健康、锻炼的实惠。

2)组织社区才艺大联欢,如:太极拳、功夫扇、太极刀、太极剑、柔力球、双环操、呼啦圈、长棍、百姓健康舞、秧歌等活动,活跃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使更多居民走出家门加入社区活动之中,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鹏辉社区人心更加稳定。

李春玲事迹 篇2

经过十几年披荆斩棘、艰苦创业, 西安高新区从无到有超常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 经济连年快速增长, 成长为带动陕西经济发展的引擎、西部经济发展的高地, 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六个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一。在此过程中, 高科集团承载了“以开发建设塑造高新区形象, 以产业投资带动高新区发展”的重任, 完成了高新区17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吸引了近30亿元产业项目投资。随着高新区的发展, 高科集团也逐步成长为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建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和服务等多行业, 总资产达125亿元、年收入达43亿元、利税超6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跻身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行列。

作为会计工作者的宫蒲玲, 十几年来与西安高新区暨高科集团同呼吸共命运, 殚精竭虑, 恪尽职守, 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成为一代创业者的优秀代表。

一、构建了高科集团财务管理体制

高科集团所属企业产业跨度大、公司级次多、管理链条长, 做好企业财务管理是关键。思想解放、勤于思考的宫蒲玲能洞察先机先人一步, 通过不断探索创新, 建立完善了现代财务管理体制, 带动了高科集团的管理创新、体制创新, 确保了这个拥有万名员工的大型集团巨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始终挺立潮头。

(一)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 打造了高科集团战略管控核心

1997年初, 高科集团总部与高新区管委会分设时就已拥有下属公司近40家, 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建立一套适应高新区全新管理理念、统一规范的财务制度体系, 成为当务之急。宫蒲玲认真分析研究集团各级公司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 建立完善了统一的会计政策及资金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等近20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不仅构建了高科集团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也带动集团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成为经营管控的核心。尤其是《投资管理办法》的实施, 规范了高科集团投资决策程序及下属公司投资权限, 明确了对外投资监管责任, 杜绝了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及时清理了近10个效益低下的投资项目, 对高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及高科集团的发展壮大, 她秉持管理先行的理念, 不断创新财务管理体系, 先后组织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房地产动态成本控制、资金集中管理等10多项管理办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国家会计制度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 宫蒲玲立即邀请郑庆华、张志凤教授等国内优秀师资对集团全体财务人员进行了历时21天的封闭培训。与此同时, 她主持制定了集团新的会计政策、核算办法和实施方案。2008年,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集团全面实施。这一系列制度, 为集团科学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 促进了集团经营管理的持续升级。

(二) 推动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 提升了高科集团现代化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如何利用新技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是宫蒲玲长期思考的课题。1997年, 在集团下属公司基础工作十分薄弱、财务人员较少的情况下, 她大胆决定推行会计电算化。经过认真考察, 宫蒲玲主持制定了具有高标准、前瞻性的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案。通过半年多试运行, 高科集团35家公司一次性全面顺利实施了电算化。集团从此告别了传统会计核算方式, 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 使经营决策有了准确、高效的财务信息。接着, 宫蒲玲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对高科集团及所属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提出了以企业资金系统与多家银行后台业务系统直接连接为基础, 以所属公司资金全面实时监管、实时上划、集中支付为核心的资金集中管理方案, 并试图通过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无缝对接达到利用资金支付系统控制所属公司超预算资金支付的目的。她聘请用友软件公司以高科集团作为原型客户进行软件开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她提出的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得以实施, 极大提升了集团资金管控水平。这套系统无论从设计思路上还是实现功能上, 均处于当时国内领先地位, 被用友公司集成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NC”企业管理系统中, 作为标准产品在全国广泛推广。先后有4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前来高科集团考察学习, 已有百余家企业集团成功应用。高科集团因此荣膺全国信息化500强企业称号。

(三)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提高了集团运营效能

高科集团创建之初, 对下属公司主要采取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管控模式, 管理粗放, 经营效率不高。在研究了国外先进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后, 她带队到西安杨森、盛赛尔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合资公司考察学习。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使她深受触动, 她决心在集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并设想在2-3年内使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接近西安杨森的管理水平。这个设想一经提出, 不同意见应声而起。宫蒲玲认为,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 有利于集团长远发展, 不能动摇。她多次邀请人民大学王化民教授等国内著名管理专家来集团宣讲培训, 并召开研讨会掀起头脑风暴。经过不懈努力, 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被集团各级广泛接受。在她的主导推动下, 以战略目标为核心、以业务计划为基础, 集成本控制、效益评价、绩效考核为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集团全面推行。成本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推行成本动态控制, 集团实现了成本管理由事后分析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转变, 企业房地产成本因此大幅度降低, 年节约成本7 000万元。绩效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她主持构建了以项目责任制为核心, 将年度考核与单一房地产项目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 大大地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目前, 体系严密、监督有力、执行到位、刚性考核的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集团管控枢纽和经营活动各环节的指挥棒, 显著提升了集团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益, 集团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实现了规模效益每年增长15%以上的目标。

二、打造了高科集团资金中枢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也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资金密集、年流量近百亿、负债率高、银行债务较重的大型企业, 如何通过资金运作确保资金链安全, 保障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开展, 又能统筹归还每年近30亿的贷款, 十分不易。无论在高新区大发展的岁月里, 还是近年来银根紧缩的日子里, 宫蒲玲都能认清形势, 把握大局, 不断拓宽融资思路, 有效规避资金风险。她主导建立的资金集中管理运作模式, 充分发挥了集团资金的整体优势。在她的努力下, 集团的银行信誉良好, 连年被陕西省银行同业协会评为“诚信企业”, 确保了集团公司每年15%规模增长的资金需求。

(一) 拓宽融资渠道, 打破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资金瓶颈

2000年, 西安高新区进入了又一个大建设、大发展时期, 全面实施“八大战略”, 促进“十园一基地”建设, 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词。通过对宏观微观形势的分析, 宫蒲玲敏锐地意识到, 对承担高新区建设发展重任的高科集团来说, 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挑战。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必须打破资金瓶颈, 为此必须创新融资思路。她大胆打破传统融资模式, 主动开辟与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渠道。由于开发银行信贷门槛较高, 加之当时西安地方财力及高新区财力都很有限, 难以满足贷款条件, 贷款几经受阻。她坚忍不拔、迎难而上, 六上北京, 与开行总行、分行研究新的融资模式。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反复磋商, 创造性地实现了利用项目土地收费权作为质押, 以土地收益作为动态还款的融资新模式, 开创了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新模式。这一模式, 既可以回避财政担保资金不足的矛盾, 也缓解了集中还款的压力。这一模式的运用, 使高科集团从国家开发银行融通7年期资金6亿元, 解了高新区二次开发的资金之急。还利用此模式, 宫蒲玲开辟了与各银行战略合作的渠道, 在工行争取了7年期贷款7亿元, 从根本上打破了高新区发展的资金瓶颈。

(二) 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 有效规避了高科集团金融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 宫蒲玲清醒地认识到, 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加强宏观经济及企业内部形势的研究, 正确把握企业运作方向。为此, 她时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 与时俱进, 未雨绸缪, 使集团规避了一次又一次资金风险, 保障了集团又好又快发展。2003年上半年, 宫蒲玲在研究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后敏锐意识到, 国家可能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紧缩银根。如果这样, 高科集团大额贷款难以正常周转, 资金链可能出现断裂。她心急如焚, 立即召开集团各公司财务负责人会议, 分析形势, 研究对策, 迅速拿出了《房地产信贷和所得税政策调整对集团公司的影响》的报告。指出集团的资金需求将面临巨大压力, 只有加快大额资金融通和适当控制开发规模才能规避风险。这个“橙色警报”引起集团决策层高度重视, 及时调整了融资战略。在宫蒲玲的推动下, 集团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临之前争取到3个多亿的贷款, 做好了抵御资金风险的准备。与此同时, 她还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方面, 迅速行动, 及时召开银企座谈会, 向在陕的14家银行省级分行负责人推介高科集团的发展战略和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赢得了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抓住了银企合作切入点, 构建了良好的银企关系, 增强了集团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 她及时研究并提交了《西安高科 (集团) 公司生存与发展报告》, 提出了在宏观调控政策下, 集团战略应从外延式增长转变到以内涵式增长为主兼顾外延式增长的模式, 得到集团管理层高度认同, 成为应对宏观调控的指导方针。通过盘活资源、增加自身造血功能, 集团4年内累计盘活存量资源20个亿, 并适度控制投资规模, 统筹平衡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保障了集团稳健发展。

(三) 创建资金管理中心, 发挥了高科集团整体资金优势

长期以来, 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众多, 资金规模大且资金较为分散。鉴此, 建立科学规范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成为宫蒲玲的夙愿。很多人认为, 在集团对下属公司实行分权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下, 这是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情。宫蒲玲认为, 只要对集团长远发展有利, 困难再多也要干, “骨头”再硬也得“啃”。她多次向领导阐述创建资金集中管理的设想、目的及意义, 得到领导肯定后, 她立刻付诸实践。资金集中管理的实施, 使宏观调控下资金链紧绷的高科集团大受其益: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年节约资金成本达1 600万元, 进而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 通过对下属公司资金的统筹调剂, 大大发挥了集团整体资金优势, 增强了集团抵御资金风险的能力。

三、提升了高科集团资本运作的成效

实现高科集团价值最大化, 始终是宫蒲玲的工作目标之一, 资本运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她潜心研究, 周密筹划, 提出了凭借资本市场之力实现高科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 并制定了多层次、宽领域的资本运作方案。近五年来, 她成功组织了新纪元宾馆、高华电气等14家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 盘活了资产, 收回资金约4亿元, 保证了集团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顺利实施。特别是与广东科龙重组高科远东公司的过程, 充分显示出她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一) 实现高科远东公司战略重组, 化解了高科集团担保风险

高科远东公司是高科集团的子公司, 其产业与高科集团主业关联度低, 长期经营不善, 一直依赖集团输血维持运转, 且高科集团为该公司1.8亿元的担保即将到期。宫蒲玲清楚, 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将意味着什么。经过认真分析、测算, 她提出, 只有战略重组才是化解巨额担保风险的唯一出路。高科集团决定由她负责与广东科龙重组高科远东的工作, 她调动各方力量, 夜以继日分析研究方案, 设计了一套既能有效解除集团担保责任, 又能平衡各方股东利益, 还能确保高科远东正常经营的重组方案。经过与广东科龙公司长达3个月的艰苦谈判, 最终敲定高科集团暂不退出高科远东股份, 利用广东科龙增资资金成功解除了1.8亿元的担保责任, 化解了集团一次大的危机。

(二) 成功运作天地源公司股权市值管理, 实现了高科集团资本价值最大化

2007年, 高科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天地源股份公司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 部分股份可上市流通。通过科学的市值管理实现天地源股票价值最大化, 对高科集团来说是一次机遇。宫蒲玲这个看似温柔的“操盘手”又一次敏锐地抓住了时机。她进一步潜心研究市值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把握资本市场运行规则和证券市场的政策动态, 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通过投资者的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据此调整了天地源战略方向、内部管理、效绩考核评价体系, 提升天地源的运作能力, 使投资者认识到天地源公司的内在价值, 增强了信心。一系列措施的实施, 使天地源股票市值一度较年初增加了5倍。同时她凭借对资本市场的分析判断, 抓住机遇, 果断完成了3599万股股份的减持工作, 收回投资5亿元, 获得了600%的收益。这5个亿的资金不但缓解了集团公司生存和发展之急, 更重要的是, 在确保对天地源国有控股地位的前提下, 实现了高科集团资本的增值。

四、推动了高科集团决策的科学化

宫蒲玲是看着高科集团一步步长大的, 对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她痛心疾首, 深深体会到决策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担任总会计师后, 在参与集团重大经营决策时, 她站在集团发展战略高度, 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作风, 以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践行着自己的职责, 规避了决策风险, 促进了集团发展, 推动了决策科学化。

在高科集团拟对仅持投10%的某参股公司提供5亿元贷款担保的决策过程中, 宫蒲玲认真分析该公司偿债状况, 多次向领导汇报, 指出高科集团为其担保的政策风险及经济风险, 并提出, 如要担保, 该公司应以土地使用权向高科集团进行反担保, 以降低高科集团担保风险。与对方的谈判进行的非常艰苦, 但她不轻言放弃, 凭着对高科集团高度负责的精神, 宫蒲玲反复阐明自己的观点。她的认真和执着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避免了集团一次重大风险。在看清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后, 大家对她的专业知识和负责精神充满了敬意。

在集团某所属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决策中, 她严格履行总会计师职责, 在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并对被重组企业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依据集团发展战略、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 对重组方案进行认真分析论证, 认为该项重组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不相适应, 且被重组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 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并得到集团决策层的认可, 从而避免了决策失误, 防止了重大损失的发生。

在高科集团工作的十几年里, 作为管理着近130亿资产的总会计师, 宫蒲玲十分重视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她总是挤出时间坚持学习, 勤奋思考。正是有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 锻造了她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识和求新思变的智慧。

五、不平凡的会计人生

在宫蒲玲的人生路上, “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刚出生, 她就离开了援藏工作的父母, 童年少年时代, 没有得到父母亲情的更多呵护。她没有孩子, 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钟爱的会计事业。高新人都知道, 宫蒲玲以企业为家, 视事业为生命, 为高科集团的科学发展费尽了心血, 对此, 她无怨无悔。

(一) 未为人母, 遗憾终生

作为女人, 她内心深埋着一段15年的伤痛。到高新区的头一年, 她全身心投入到纷繁复杂的工作中。人们看到的是她忙碌的身影, 可很少有人知道, 她还在孕育着一个小生命。过度劳累使她失去了做母亲的快乐, 刚刚出生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发出第一声啼哭就永远地离开了她。那种痛苦, 唯有做过母亲的人才能体会。1997年底, 她再次怀孕, 喜悦和憧憬自不待言。那时高科集团财务工作刚起步, 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她毅然选择了工作。在主持200多人参加的集团首次财务工作会时, 过度劳累使她身体严重不适。作为有过一次惨痛经历的她, 很清楚拖延的后果。按常理应立即赴院治疗, 但此次会议涉及到公司未来一系列财务工作的部署和安排, 她撂不下, 只有强忍。主持完四天的会议后, 她匆匆赶到医院, 可是, 一切都太晚了……她又一次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她把伤痛深埋心里, 又一头扎进工作中。她说:“作为一片绿叶, 看到高科集团这棵大树茁壮成长, 我感到自豪;看到西安高新区走在全国改革开放前沿, 我感到欣慰。”

(二) 诚挚为本, 苦心育人

在用人方面, 宫蒲玲“心很硬”, 硬到有些“不近情理”, 为此, 她“得罪”了不少朋友。在会计人员招聘中, 她定下了一条规矩, 每次招考必须在笔试后12小时内确定初录人员名单, 用制度红线堵塞了人情空子, 确保了公司200多名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她心又很软, 软到能把每位员工的一点点困难都挂在心上。宫蒲玲追求卓越、力求完美, 她经手的事情, 都能做到使领导放心, 员工满意。她严以律己、坦诚待人、清正廉洁, 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员工的尊敬和爱戴。她是出了名的严师, 对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 批评起来从不留情面, 但大家都把她当成良师益友。正是在她的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下才带出了一支职业素质高、专业能力精、创新意识强、团结向上的财会队伍。

杨小玲事迹 篇3

2013年05月21日13:14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有梦,把一个个梦想、一份份耕耘串联起来,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在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教师这个岗位上,杨小玲已经工作了23个寒暑。在这7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最让她牵挂的就是一茬茬孩子们成长的笑脸。

作为特校的一名舞蹈教师,杨小玲的学生都是聋哑孩子。教聋哑学生舞蹈,最大的困难就是——他们听不到节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杨小玲和同事们创新了十多种教学办法,例如敲击大鼓,让鼓声的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的脚心、相互拍手拍腿、拍打地板、触摸音箱、用余光感受老师的节奏等。在排练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时,20名学生的手臂要求从后向前依次伸出,很长时间都完成得不好,后来杨小玲想出了一种特殊的传递方法——吹气,让后面的孩子通过吹气提醒前一名同学完成动作。一个舞蹈,健全的孩子跳下来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而杨小玲的学生则往往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每天放学后,她都要对孩子们进行分层、分批教学,业余训练达三个小时,即使是在自己受伤跟腱断裂的情况下,她也在手术后仅仅两个星期就回到学校,坐在轮椅上指导学生排练。

在特教岗位上工作了23年,杨小玲深深感到,每一个生命都有梦,每一个生命都渴望梦,残疾人更渴望梦。聋哑人用她们优美的舞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盲人用双手感受世界的温暖、肢残人用轮椅在跋涉中追寻耀眼的阳光„„她说自己始终记得刚到学校时遇到的一件事情,那是一天深夜,她发现一间学生寝室隐隐透出灯光。她悄悄走到跟前,从门缝往里看,原来是几个孩子正聚在一起练习一个踢腿动作。四个姑娘同时把腿抬起,定在半空中一动不动。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最后,所有的腿都痛苦地抖动起来,但姑娘们互相扶持着,咬着牙,不让它们掉下来。杨小玲转过脸,这无声的一幕让她不忍再看,也坚定了她要教这些残疾孩子舞蹈的决心。

现在,每学期开学,杨小玲都会组织舞蹈队的学生开展一些交流活动,跟同学们分享假期的生活,谈新学期的打算,谈自己将来的梦想和愿望。有的孩子说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有的孩子说想成为像邰丽华姐姐那样优秀的舞蹈演员,还有的孩子说希望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每次听到学生谈及自己的梦想,都会给杨小玲很大的触动,她说,自己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心中的梦不懈追求的精神。

杨小玲不仅注重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理,通过各种交流活动让他们站在不同的平台上展示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杨小玲的舞蹈队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跳舞,更找到了自信,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2005年春节,杨小玲的一名学生刚进入中残联艺术团不久,就和邰丽华一起参加了《千手观音》的演出。看完《千手观音》,杨小玲就给学生发了一条短信:“太美了,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舞蹈。”没过两分钟,学生的短信来了:“杨老师,现在我和邰丽华一起工作,我更自信了。谢谢您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美,是您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些年来,杨小玲的520多名学生通过舞蹈学习步入了大学校园,2008年,她的学生们还登上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杨小玲回忆,那一刻,她充满了感激与幸福,因为孩子们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展示了中国残疾人心中的梦。

杨小玲说,她希望在湖北成立一所特殊教育的高等学府,让湖北的残疾孩子能够更好地享受均等的教育资源,使孩子们能在自己的家乡得到更好的教育。每次看到孩子们成长的笑脸,她都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梦,用自己的鼓自己的舞,用自己的“鼓舞”帮聋哑孩子圆梦,也就是在圆自己的梦。(本报记者 姚鹏)武汉市第一聋校的舞蹈教师杨小玲,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已近二十二个春秋。二十二年来,她献身特校艺术教育,拓展残疾学生艺术个性,塑造残疾学生健康心灵,秉承和发扬特教人执着、勤奋、进取、奉献的优良品质,以广博的爱心感召学生,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聋哑学生拥有同样精彩的艺术人生。各级组织和领导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评为“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多次被评为市、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女教职工标兵、市师德先进个人、武汉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二十年“突出贡献奖”、武汉市第二届十大魅力教师、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市“巾帼建功岗位明星”,区“拔尖人才”、德艺双馨模范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等。省、市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其进行专访,并作过专题报道。该同志根据教育规律,结合聋生身心特点,积极开展特殊教育的科学研究,探索符合聋生成长与发展的特殊教育规律,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其科研成果多次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为省市特教学校培训舞蹈教师40余人次,应中国教育部特教司邀请,参加了《全日制聋校律动教材新课标》专家组审稿工作,多次获全国省、市级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一、二等奖。教学比武一等奖、特教教师综合素质比赛一等奖等。在全省特教界发挥了名师作用。一.执着追求她热爱的特殊教育事业

她选择特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师范毕业前的一天,她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看到操场上几个聋孩子在表演一段舞蹈,当她看到了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和一张张灿烂的笑容时,她的心头一阵阵悸动,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啊!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那一刹那,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为这些残疾孩子做点什么,就这样,她怀揣一颗滚烫的爱心,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武汉市第一聋校。

在她从事舞蹈教学之后不久,遇见了这样一位学生:学习舞蹈时显得很有灵气,有做一个好演员的潜质,但她学习不是很努力,也不够刻苦。通过了解后才知道,她的家在农村,父母感情不和,经济上也有困难,所有这些对她心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她对自己的外形很不满意,面对这样一个有强烈自卑心理的孩子,杨老师下定决心:一定要走进她的心灵,打开她封闭的内心世界。从那以后,她特别关心这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文艺队的演员面前经常给她赞赏和鼓励,也一次次地找她谈心,帮她树立起生活的自信。渐渐地她成为舞蹈队的优秀学员,在后来的省、市、全国残疾人文艺比赛中屡获金奖,即使是在后来没有被中残联艺术团选中的情况下,她也依然很自信,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内一流的残疾人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在大学期间,她凭舞蹈之长,赢得了一家演出公司的青睐,走上了勤工俭学之路。

平日里她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只要是节假日,或者学生过生日,她就会把他们请到家里和他们谈心、聊天、吃饭;只要知道哪个孩子生病,她都会带她们去医院或诊所就诊,她甚至要求家人为生病的学生煲汤并亲自把汤送到学生的床前,学生们很是感动,都亲切地称她为“杨妈妈”。

她坚信,有付出就有收获。1998年以来,由她辅导的舞蹈类节目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曾多次获奖,仅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就荣获一等奖或金奖6项,二等奖7项,2010年首次代表湖北教育系统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由她参与编排的大型舞蹈《楚风乐韵》一举夺得全国舞蹈类一等奖,这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艺术人生》的时候,她有幸被栏目组作为嘉宾邀请到了节目的录制现场,和邰丽华等四位《千手观音》的演员共同见证了艰辛和喜悦。一位来自安徽籍的聋孩子和她的几个伙伴慕名辗转来到了一聋学习。象这样慕名而来的学生,先后有十几人。从那时起,杨老师又多了一个新的目标,要竭尽全力把优秀的演员送到更高的艺术殿堂。在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下,先后有8名学生踏进了中残联艺术团的大门。因此学校被中残联誉为“特殊艺术人才的摇篮”。家长们对杨老师感激不尽,她却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能为每一位残疾孩子的家庭分忧,就是我的幸福。” 2006年,由于她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被中残联艺术团借调到北京工作,期间随团出访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非论坛”期间还接受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举行,她被开幕式节目组委会选中,作为湖北代表团一员,带领一行34名演员远赴北京参加大型手语舞蹈《星星你好》的排练和演出,被邀请参与了整个节目的排练和手语指挥,由于她业务精湛、能力突出,任该节目“首席指挥”。精彩的表演震惊了世界,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的风采。

她是一个执着的人——把自己的所有聪明才智奉献给特教事业,无怨无悔、默默耕耘20余年。

她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在残疾人舞蹈艺术的创作领地里,求新求变,独树一帜,孜孜以求,长袖善舞。在无声的世界里,大写人生精彩华章。

申海玲同志个人事迹材料 篇4

“写好一个人,只需两笔;做好一个人,则要一生。”这是29岁的申海玲在自己工作笔记中的真情话语。作为一名普通的征迁人员,她每天都要与群众打交道,给群众耐心细心讲解政策,耐心的讲解得到群众的认可,在朋友眼中,她是性格开朗的好同志,在同事眼中,她是值得信赖的好战友,在家人眼中,她是父母的好女儿、丈夫的好妻子、更是公婆无法割舍的好儿媳。

平凡岗位谱写一曲赞歌

申海玲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多年来,她埋头做事,踏实做人,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

2014年10月4日,距婚期一个月的时间。申海玲未来的公公因脑部大面积梗塞导致瘫痪住院。未来的公公本身还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对饮食十分挑剔,在住院的三十多天里,申海玲每天早起2个小时准备饭菜送到医院后又急急忙忙赶去上班。下班后来医院,喂药、喂水、喂饭,洗脸、洗脚……

在这段日子里她既要照顾到工作,又要悉心的照顾公公,还要准备结婚之前布置婚房等一干琐事。她一个人忙前忙后,她的丈夫在医院全天陪护完全帮不上一点忙。但她从无怨言,任劳任怨的行为深深感染着医护人员与同病房的人,曾一度被医院脑神经科传为佳话。她用爱心撑起和睦之家

婚后,申海玲看着公公语言表达不准确,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难过极了,但同时又担心患有心脏病婆婆身体会吃不消,于是和丈夫商量后,婚后第三天就搬到公婆家住,悉心照顾公公,每天晚上坚持给公公按摩,周末陪公公锻炼。在出院的3个月里,公公的恢复不理想,经常愁眉不展,茶饭不思,并且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她知道公公是个要强的人。为了让公公重拾信心,她经常寻医问药,四处奔波,只要听说哪家医院能治公公的病,不管多远,她都想办法带公公去看。只要对公公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挖空心思买来给公公服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公公终于又树立了康复的信心。

结婚来,申海玲心理觉得:“老一辈人在年轻时吃了不少苦,我们更应该好好孝敬父母,让老人在晚年享享清福”。于是,她开始尽心地服侍公婆。她常说:要是亏了老人可补不回来的,尽这些孝道是应该的。服侍老人需要耐心和细心。”没有一句任命不济的怨叹,更没有一句带情绪的怨言,面对这样艰难的境遇她没有退缩,而是默默地伺候着老人,她任劳任怨、孝老爱亲的行为得到邻里的认可和好评。

申海玲开朗的性格,感染者公婆。公婆常对邻里说“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有这么个好儿媳啊!”经过申海玲的精心护理,公公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慢慢地,他能下地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言语也逐渐清晰起来,还可以和邻居聊天了,家里又有了欢乐的笑声。邻居们都夸申海玲孝顺,她总是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淡淡地说:“都是应该的。”

坦坦荡荡的做人,用一颗感恩的心包容老人。正因为如此,申海玲赢得了大家公认的好评,大家谈论起她来总是竖着大拇指。如今,申海玲所在的小区里,大家纷纷以她为榜样,比着孝顺,比着勤劳,在小区里形成了良好的尊老爱幼风气。“人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都有需要被照顾的时候,做人就应该从孝敬父母做起。”申海玲说。

助人为乐弘扬社会正能量

今年年初,有一次,申海玲到单位后门修剪头发,刚走到理发店门口时,就看到里面的人往外跑,表情慌乱。她上前询问,得知里面有人吐血,于是,她赶快进去看那人的情况,只见一个20多岁的女孩躺在地上,嘴角流着血,看着地上的女孩,申海玲立刻上去就按住女孩的人中,并让理发店老板赶快打120,不一会女孩渐渐醒过来。救护车到了,看着女孩被抬上车,她悬着的心放下了,就在她起身要走时,却发现手上全是女孩的血……

又过了几天,申海玲又想起了毛躁的头发。还是这家店,她刚走进去,只见店老板拉住她的手说,那天真是谢谢你,申海玲笑笑的说“没事、没事”。此时,她从店老板那里得知,女孩是他们店理发员,减肥导致胃出血,现在没什么事了,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一滴水也能映照出四海五洲。这是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是时代的标榜。

时代楷模严玲个人事迹 篇5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咬定目标不放松,勇攀钢铁科研的高峰,源自于坚定理想信念,源自于心系“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面对科研道路上的一个个困难和挑战,严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奋力攻坚。承担鞍钢集团到国家各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主持研发船板海工品种,填补国内关键品种空白,建设“钢铁强国”的梦想,始终是她不断前行的目标方向。

强国有我,振兴有我。鞍钢是一块英模辈出的热土,鞍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孟泰、雷锋、王崇伦、郭明义等,这些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鞍山人,也在严玲的科研事业中得到充分体现。她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打破了一个个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有力保障了我国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为打造海洋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功不会一蹴而就,凡事贵在坚持。严玲常年奋斗在科研一线,根植时代沃土,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聚焦钢铁科技的最前沿,潜心钻研、大胆实践,这种锻造钢筋铁骨、矢志为国奉献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底气、志气和骨气。她不仅自己严谨认真,坚定执着,还把这种作风渗透到身边同事,带出了一支政治过硬、技术过硬、善打硬仗的科研团队,并荣获“鞍山市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实现鞍钢海工钢从跟跑到领跑,巨大跨越的背后,无疑是巨大付出。严玲带领她的团队,从一次次跌倒中爬起,从一次次失败中汲取教训,凭着严谨科学的态度、敢闯敢试的勇气、拼搏进取的精神,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交出了一份份完美答卷。

全国优秀教师吴玲事迹材料 篇6

默默无闻从教27年 普通女教师感动温总理

■核心提示

7月11日,河南郑州22中50岁的中学女教师吴玲因病去世。

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师生前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荣誉称号,但被她教过的很多学生都叫她妈妈。

早出晚归,27年如一日,把心血献给教育事业。她却让亲生儿子六岁半开始自己做饭,孩子如今最多的记忆场景是“等妈妈回家”。

结婚22年,与丈夫在一起的日子却不超过4年,“帮她刻试卷”成为丈夫如今最幸福的回忆。

7月13日,她的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们为她送行,一束束鲜花寄托人们的哀思。温家宝总理亦被这名普通教师的事迹所感动,亲笔批示宣传她的事迹。

教师节时,她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至高荣誉,被人事部、教育部追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此前,她还被追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我们也要去送吴老师———”

大巴车快要开动了,车下100多名学生抹着泪、跺着脚发急了。

7月13日上午,正值暑期,但郑州22中的校园内并不宁静。

7月11日,22中教师吴玲因病去世。13日这天,是这位女教师出殡的日子。学校此前通知教师们统一坐车去殡仪馆参加吴老师的告别仪式,不想得到消息的学生也纷纷赶来了,两辆大巴车根本坐不下。

见此情景,校长李素萍哭了:“同学们,车返回了就来接你们,今天落下谁吴老师也是不愿意的。”

郑州殡仪馆吴玲遗体告别室,已挤不进人,哭声一片———她的学生来了,学生家长来了,原在开封的老同事赶来了,一些刚下车还背着行囊的往届生也来了„„

“一名普通教师能得到如此爱戴,真是太难得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夹在人群中,也跟着流泪。

同样被感动的,还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4日,温总理作出批示:“中学教师吴玲事迹感人,应该广泛宣传。”随后,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对这位女教师作出了批示。

好强的女老师

吴玲,女,50岁,高级教师,从事教师职业27年。

1977年,吴玲从农村插队返城后在开封市33中当了一名数学教师。

“这女子好强,干什么都用心。”与吴玲原同在一教研室的开封33中老校长王青海如是评价。

王青海回忆说,吴玲上班没几天,就找到他说自己没受过正规师范训练,想拜他为师。而吴玲在他班上听课,竟一节不落地坚持了整整半年。

“有天晚上都十点多了,吴玲骑车来到我家,说是遇到了难题要向我讨教。”王青海说,吴玲的努力很快获得了回报,她班上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竟奇迹般地比其他班高出10多分,被同事们刮目相看。

1993年,吴玲从开封调到郑州22中学。22中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都来自附近城中村的孩子,一度被认为是“农村学校”。

“破天荒的!”22中校长李素萍这样形容吴玲10年来的成绩———从1993年至今,吴玲所在班上的学生只要参加省、市及区的数学竞赛,都会捧回好名次。有次区数学竞赛,获奖学生中吴玲的学生竟超过了一半。这是22中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每天她来学校最早,走的最晚,从没有破例。”回忆起吴玲,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提到这一点。一个细节是,吴玲床头有个小闹钟,而闹铃的指针10年来一直定格在了“5点20分”。

一名年轻教师至今迷惑不解:吴老师上有老下有小,却早到晚归,她怎么能天天保持这种旺盛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前两年有住校生的时候,她还常常是晚上11点多才回家。

去年年初,有同事发现一向步履轻快的吴玲走路显得吃力,而且时时额头冒虚汗。大家劝她去医院检查,吴玲总是回答,新来的五位年轻教师不熟悉工作,还需要人带,先忙过这段时间吧。

今年4月的一天,已连续几天吃不下东西的吴玲在课堂上晕倒了。医院确诊的结果竟是恶性肿瘤,而且到了晚期。

2001年5月,在一篇名为《捧着一颗赤心、献给教育事业》的年终总结中,吴玲这样写道:“二十多年来从未因事、因病而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每天都是出满勤,干满点,早出晚归,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已首先做到„„”

爱管“闲事”的老大姐

王金秀,22中教师,王金秀坦言,她以前对吴玲的工作曾一度很不能理解。

王金秀说,1993年,她和吴玲同在一个年级当班主任,而她所带的是个“双差班”。只要她不在,吴玲总是跑到她的班上“指手画脚”:不是帮学生解答疑难题目,就是找表现不好的学生谈话。

“当时我心里就不舒服,你带好你的班算了,学校都不指望这个班了,你来多管闲事,不是让我难堪吗。”王金秀说,一次她看到吴玲和教导主任在谈话,就没好气地上前说:“主任,把我的班给吴老师一起带算了,人家是党员、工作积极,能干呀。”

“以后,她很少来我的班了。”王金秀说,但吴玲却能“神通广大”地继续“插手”她班里的事务:“一天,她突然把我们班上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头痛、已准备退学的学生从游戏室里给带回来了;又有一天,她急匆匆地找到我说,班上的谁和谁正准备找人打群架了,赶快„„”

“一学期下来,我们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不再是差班了,学生们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我也不由得对吴玲心存感激,但心里还是犯嘀咕———她这样做到底是什么目的?”

王金秀说,直到一年后的一次经历,让她终于明白了吴玲的为人。

“有天上午,我肚子突然疼痛难忍。吴玲借了钱叫了辆出租车把我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做手术。可我爱人恰好出差在外地,全靠吴玲跑前跑后。手术后那天夜里,由于麻药反应,我吐了一夜,吴玲整夜没合眼为我擦洗。第二天我丈夫赶来了,她就回学校上课去了,可中午她又来了,并端来了一碗她做的山楂面汤„„”

王金秀后来成了吴玲最要好的朋友。她说,吴大姐是个好人。

在吴玲工作过的22中,很多人都认同这样的说法。在吴玲的追悼会上,原先在22中值班的两名保安也来了。他们说,至今最香的一顿饭,仍是前年大年三十晚上吴老师骑车送到学校值班室的一盆热饺子。

对于22中的年轻单身教师,每到逢年过节,吴玲家便是他们的家。“你不去,她还和你生气,骑车到处找。”一位教师回忆说。

“吴玲工作好强,对人好,却从不图名。”22中的校领导回忆说,每学期评先进,吴玲总是事先提出:“我老了,要荣誉没什么用,多评评年轻人吧。”

对“闲职”毫不领情

2003年11月,手术后的吴玲结束了六个月的化疗,满头的青丝掉光了,身体异常虚弱。让校长李素萍感到为难的是,一出院吴玲便戴着假发找到她说“太想孩子们了”,要求上班。

考虑到继续带课劳动强度太大,李素萍最后把吴玲安排在了清闲的校图书馆,并明确了工作任务———“一不用坐班,二不用干具体活,来了和大家聊聊天就行”。同时,她还把另一名年轻力壮的男同事也安排进了图书馆,并嘱咐他“有活要抢着干,让吴大姐多歇着”。

李素萍说,“说白了,就是找个虚职想让她养病散心,别闷着了。”

但吴玲对这份闲职并不“领情”,忙碌依旧。

第一天上班,吴玲就把图书馆里所有的窗帘取下,带回家洗了一遍。

22中的老师回忆说,等两三天后再去图书馆,桌椅、窗户、墙壁已一尘不染,而吴玲的手上每次总捏着一块湿抹布。

图书馆积存多年的书没有标签,吴玲就把书装订成册、贴标签、写索引。

整理归类中,吴玲统计发现60本外借图书没有归还,最长超期有十年之久。“图书馆必须建立完善的借阅制度,借出的书必须追回。”吴玲最先找到了副校长李艳芳,并请示如果弄丢了书可不可以实施赔偿罚款?

李艳芳的“当然需要”刚说完,吴玲就拿出一张纸念起了书名,说她三年前借了三本书至今还没有归还。李艳芳说,当时的情景让她很难堪。

此后,吴玲拿着那张清单跑上跑下,追着同事讨书。李艳芳说,由于22中的部分老师改制时分流到了27中,吴玲又跑去27中找老同事索要借书。

“为了工作,她从来不怕得罪人。”李艳芳回忆说,年底发放奖金时,吴玲一大早就坐在了财务室。见到还没有还书的老师,她就上前告知:你的书值多少钱,应该罚款多少钱,然后她要求这些老师能让会计当场扣钱。

李艳芳说,60本超期不还的图书,除了一本退休老教师借阅的价值3角钱习题册外,其他59本都得到了追还和赔偿。

图书馆还担负着每天发放报纸的任务。时值寒假,李素萍校长却发现20多间办公室的门缝里依旧塞着每天新出的报纸。

“放假了,就不用再发报了,在家多休息啊。”李校长找到了吴玲。“有些老师有读报的习惯,我正好也闲着,就当锻炼身体了。”吴玲笑笑说。

9月11日,吴玲的丈夫秦世忠在一个笔记本中发现了一篇文章———“2003-2004学年图书馆工作计划”,长达四页的文字中吴玲详细制定了9条来年的图书馆工作计划,并最后写道:“图书馆工作太重要了,这里是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精神粮仓„„”

秦世忠捧着笔记本,捶打着椅角,低头抽泣起来:“她要是对自己的病也这么认真,就好了。”

贪玩的学生管她叫“妈妈”

“转化一名差生同培养一名优等生同样重要。”吴玲经常对年轻教师这样说。

学校里的老师都认可这样的评价:吴玲是个急性子,但对学生却是例外。

1999年冬天。一堂数学课已开课5分钟了,吴玲班上一名叫王强的学生却一直没有露面。吴玲正向学生询问,门突然被踢开了,一名满身酒气的男子闯了进来。

“好呀,俺家孩子都跑了,你们还在这上课!”来人一把掀翻了讲台,并指着吴玲的鼻子大嚷:“我让你也上不成!”

吴玲认出来者正是王强的父亲。原来半小时前,他在喝酒时听说儿子逃课一直在网吧泡着,顿时来了火,借着酒劲就来到了学校。

台下的学生被突如其来的场面惊呆了,而吴玲没有说话,弯腰捡起了一只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排方程式,开始讲课。

吴玲的冷静把那位家长镇住了,酒也醒了半分,留下一句“我去找人了”他就匆匆离开了教室。

下课后,吴玲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王强的QQ号后,在办公室里也编了网名和王强在网上聊了起来。得知王强就在二七区西边的一片网吧后,吴玲冲出了学校。

直到晚上十点多钟,吴玲才在一家网吧里找到了王强。吴玲推着自行车要送王强回家,但意犹未尽的他却还想着要回网吧打完没有结束的游戏。

争执中,年少血热的王强一脚跺翻了吴玲的自行车,瘦弱的她往后打着踉跄,几乎摔倒。

见一个大小伙在欺负中年妇女,不少人围了上来。一名热心男子还“见义勇为”地上前拽住了王强的衣领。

“他是俺孩子,在家怄气了。”吴玲赶紧上前劝阻。“这孩子!别再惹妈妈生气了,快回家吧。”

就是一句“他是俺孩子”让王强乖乖扶起了车,跟着吴玲回到了家。此时,王强的父亲正在家喝闷酒,开门见到儿子举拳就要打,被吴玲一把抱住。

劝完了大人,又教育孩子。听到家长“不再喝醉酒、不再打孩子”的真心保证,吴玲这才放心地离开了王家,此时已是凌晨一点,但吴玲谢绝了王家打车送她回家的好意。

不是事后提起,吴玲也许至今也不知道,那天回家尽管路灯不亮,可一直有辆出租车在她自行车后跟着,车灯在为她照着路。

原来,内心愧疚的王强父子俩拦了辆出租车悄悄跟着她一直到了家属院门口。

“前边那人是谁?”出租车司机很纳闷。

“她是我妈妈。”王强低声回答。

“为什么不让她一起上车?”

“我没好好学习,惹妈妈生气了。”

“那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对得起妈妈啊。”

了解这段实情的22中老师说,那一夜后,王强就突然变了样,不再去网吧,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如今的王强已成为了一名军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毛巾被和复读机

丈夫秦世忠说,家里虽然只有一个独子,但每逢母亲节,总会来一群学生围着吴玲喊妈妈。

陈延鑫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来自驻马店农村,随打工父母来郑州读书。陈延鑫说,由于父母租住的房子离学校很远,他每天上学要穿过大半个郑州城。有时放学他干脆就不走了,几张课桌一凑就睡在教室里。

一天夏夜,暴雨突临,本来闷热的教室里温度骤降,陈延鑫躺在课桌上瑟瑟发抖。

突然,教室门打开了,一个个头和自已差不多的男孩儿站在门口,浑身上下被雨水打得透湿,怀里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我是你们吴老师的儿子,我妈让我给你送一个毛巾被。”

陈延鑫回忆说,他当夜抱着那条毛巾被哭了很久。那年的期终考试,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一下子升到第四名。

吴玲任教的97届学生中,有一个叫张娜的学生性格异常活泼。可在初二的一段时间里,小张娜却突然沉默寡言起来。原来,她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张娜只好和奶奶住在一起。

吴玲听说了这件事,一把将张娜搂在怀里:“孩子,你以后就认老师当妈妈吧。”

有一天,小张娜哭着进了教室———她心爱的复读机丢了。而那台复读机是她把乌黑的长辫子剪下卖了钱买的。

吴玲回到家里给儿子澎澎讲起了这件事儿,儿子半天没吭声,悄然走进房间里把自已的复读机拿了出来,“这个,你送给你的学生吧”。

现在,已是大学生的张娜至今还珍藏着那台复读机。

受吴玲资助过的家境困难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孩子曾喊过吴玲妈妈?已无法统计。但开封33中老校长王清海证实,每学期,他收到的孩子家长寄来的感谢吴玲的信件总会有一沓。

吴玲病倒后,张娜、陈延鑫等吴玲教过的学生组成了几十人的陪护团,这些成年人,少年人,已参加工作的,尚未毕业的,他们日夜守护在老师的身边,直到她去世。

按规定,作为教师吴玲医药费只能报销一半。到6月底,手术、化疗、住院的累计花费已高达18万,继续治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困难重重。

今年7月初,在深圳当飞行员的刁健得知吴老师病危的消息,当即赶回郑州,“我在深圳的房子能值40多万,如果需要,就把房子卖了,来为吴老师治病。”陈延鑫的父亲是开出租车的,他表示:只要是吴老师的事儿用车,随叫随到„„

与此同时,一些学生打算筹划为吴老师治病的捐款活动。但所有的好意,被吴玲和丈夫一口回绝。

秦世忠还讲了这样一个插曲:一天,三位学生家长带着一位白须飘飘的老人来到他家。白须老人在这屋里转转,那屋里看看,然后附在一个年长的家长耳朵上小声嘀咕了些什么就走了。

看着吴玲两口子正疑惑,那位家长终于开口了,“是这样的吴老师,你平常对我们孩子那么好,现在有病了,医院的招儿也都使了,可还不见得咋好,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请了个风水先生,你可别笑话我们迷信,咱按风水仙儿指点的再倒腾一下家具,要是你不介意的话,咱就试试。”听着这话,夫妇两人的眼睛湿润了。

帮她刻蜡板竟也是那样的幸福

9月11日,河南卫视记者在吴玲家采访拍摄时,吴玲的丈夫秦世忠翻箱倒柜才找到一张一家三口的合影照,那是儿子秦澎离开郑州去上大学前拍摄的。秦世忠对记者说,“真的没有别的照片了,十多年了,这是我们家惟一的合影。”

22中的老师说,在学校要想找吴玲所教的班很容易,教室的玻璃窗和门前的水泥地永远是最光亮的。但吴玲的家,却与她的“讲究”格格不入。

简陋的家具都是十年前的,马桶抽不了水,洗脸池的水龙头出不了水,厨房和卫生间的墙壁瓷砖多处脱落„„而客厅里竟然没有一个顶灯,墙壁上仅有的两个节能灯还被取掉了一支。

秦世忠说,两人工作都忙,东西坏了根本没时间修,吴玲说马桶坏了就坏了吧,用干净水冲马桶还太可惜;而客厅的节能灯是她为了省电特意摘下的。

秦世忠和吴玲1982年结婚后,他就被调到了郑州工作,两人一分就是11年。1993年,吴玲调到了郑州,而作为铁路工程师的秦世忠却又开始了长期的野外工作。

“结婚22年,我在家的日子却不超过4年。”每次短暂的相聚,秦世忠说两人都很珍惜,但在记忆里还是有过两次争吵。

第一次争吵是关于油印试卷的事。秦世忠回忆说,以前的试卷都是油印的,需用刀笔先在蜡纸上刻出模板,再进行油印。因为自己写了一手好字,自然帮吴玲担起了刻蜡板的任务。

“想不到这活儿一干就是十多年,后来她竟把整个数学组的活都揽给了我。”秦世忠说,刻一张卷子需要45分钟,而吴玲每次至少会带回三四张。

“有次我真的是刻烦———都什么年代了,还油印卷子!就不能收学生几角钱去复印一下。“

“你什么人啊,油印一份卷子才几分钱,非要浪费学生的钱吗?”

最后的结果是吴玲生气了,秦世忠妥协了。

另一个让秦世忠看不懂的事是,吴玲很爱美,却很少买衣服,难得的几次买衣服还直奔批发市场。但对于学生,妻子却异常的慷慨。“好学生她要奖励,差学生稍微进步了她也要奖励,她三天两头跑大商场买奖品,都是自己掏腰包。”秦说,为了这,他和妻子也吵过,但也是不了了之。

吴玲去世已有两个月了,但秦世忠依旧保持着家里的原样。翻翻妻子生前的笔记本,看看柜子里那些熟悉的衣物,“回想起来,帮她刻蜡板竟也是那样的幸福。”

盼妈妈回家成了儿时最多的记忆

吴玲去世后,儿子秦澎(小名澎澎)在母亲遗像框里塞进了两张自己的单身照片。澎澎说,这样把母子俩的照片贴在一起他心里才会好受些。

澎澎说,母亲总是忙忙碌碌,盼她回家几乎成了他儿时最多的记忆。

开封33中学的退休教师梁先荣曾和吴玲共事10多年,也是吴玲的婚姻介绍人。梁先荣说,“吴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校,可却苦了自己的孩子。”

在梁先荣的记忆里,秦澎上小学前一直寄托在学校的幼儿园。每天早上六点吴玲就起了床,孩子睡得迷迷糊糊也被叫醒。六点半,孩子准是第一个送到了幼儿园,那时幼儿园老师还没到,吴玲就把孩子先放在传达室里。下午七八点钟,幼儿园早已关门,秦澎就只能在传达室里等妈妈下班。

澎澎六岁半上小学的第一天,吴玲教他学做的第一件事是煮稀饭。

“那天,我正好去吴玲家。孩子站在小板凳上,吴玲对着锅比画着米放多少,水要添到哪里,孩子不住地点着头。”梁先荣说,那场景看得她很心酸。

时任33中校长的王清海了解到吴玲一人带着孩子很不容易,多次找她谈话“要多些时间在家里”,吴玲往往以“孩子和我都习惯了”一笑回答。

吴玲在开封的老邻居至今对澎澎印象深刻———“他是个小大人,脖子上总挂着钥匙串,每天放学自己回家,放下书包先上街买油条,然后回家煮稀饭‘呼呼’地乱喝一气。可孩子毕竟小啊,天黑了他一人不敢在家呆,就跑到家属院门口站着等吴玲,看着很可怜。”

但吴玲的丈夫秦世忠并不认同妻子对孩子照顾不周的说法。“每天吴玲大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阳台,一旦发现变天,她就把要加添的衣服悄悄放在儿子床头,她很爱孩子的。”

“母亲经常组织班上的学生搞课外活动,科技馆、郊区的风景区、博物馆哪都去,可她却从没有带我去过一次公园。”澎澎说,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埋怨母亲对他关爱不够,甚至还很嫉妒母亲班上的学生。

2004年7月13日,吴玲的追悼会上,澎澎已哭成了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妈妈的辛勤与尽职敬业的伟大,那时我还常常为妈妈让我给她的学生送饭感到麻烦,为妈妈把我的学习用具送给家境不好的学生而心生不快。现在我明白了,妈妈不但是一位好妈妈,更是一位好老师。”

上一篇:如何绩效面谈下一篇:天亮后会遇见什么优秀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