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是褒义词吗(共8篇)
九牛一毛是褒义词吗 篇1
恒河沙数、盈千累万、不计其数、九鼎大吕、雨后春笋、堆积如山、举不胜举
九牛一毛造句
1.对他来说,这点损失不过是九牛一毛。
2.以他的财富来比较,他付出的钱,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3.他所捐赠的钱物只是他财产的九牛一毛。
4.经理一再保证,这点损失对银行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无甚大碍的。
5.他谦虚地说:和大家的成绩比起来;我出的力仅仅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6.知识永无止境,个人所学如九牛一毛。
7.几万块钱对有些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则可能是毕生的积蓄。
8.明星隐私我们仅仅知道九牛一毛而已。
9.我们国家也确实很美,他拍的仅仅九牛一毛。
10.我们从历史书上学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吧。
11.对一位百万富翁来说,买一辆豪华车的花费只是九牛一毛。
12.比起那些吝于九牛一毛的富人,老荣民捐出所有积蓄的义举太令人感动了。
13.成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你那点九牛一毛的功劳就别提了。
14.他家的粮食多的是,拿出这么一点也就是九牛一毛。
15.以前覺得自己英語還挺不錯的。可惜原來只是九牛一毛。
16.知识就像海洋里的水,永远也不足,我们不能才有九牛一毛的知识就骄傲。
17.这对我来说似乎也可以用九牛一毛来形容了。
18.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比起先辈们克服的挫折,真是九牛一毛。
19.这点钱你就别客气了,对我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20.这个守财奴,即使是九牛一毛,他也捨不得捐出来。
21.建议加这点薪水对老闆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他为什么不同意呢?
22.花这点钱对他来说有如九牛一毛,他不会在乎的。
23.损失这点钱,对他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不会有影响的。
24.人就是穷一生努力所能求到知识,也不过是所有人类知识的九牛一毛。
25.要大老板拿出这点钱来加我们的工资;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26.一个穷人省吃俭用来布施,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施与,那个精神利益要比一个有钱人九牛一毛、不关痛痒却数量庞大的施舍来得更大。
好事是褒义词吗? 篇2
基本信息
【词目】 好事。
【拼音】 hǎoshì。
【释义】人们热于称赞,宣传,表扬,对世有益的事就是好事
【英译】[Buddhist service;good deed;an at of charity;meddlesome;officious] 。
基本解释
[Buddhist service]∶佛事或道场。特指为死事所做的超度仪式
扬起布幡作好事
[good deed]∶有益的事情
先驱者为国家做一件好事
[an act of charity]∶旧时指慈善的事情
给我做件好事吧,我的孩子
[meddlesome;officious]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自己对别人或者对自己有意义的有益处的事情[2]
引证详解
指君、后施恩于亲族的.事
①《周礼·天官·内小臣》:“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郑玄 注:“后於其族亲所善者,使往问遗之。”
②孙诒让《正义》:“好事,恩泽之事。”
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
①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诗:“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②《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③《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本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④邓洪《山中历险记》:“老头平静了些,撅着嘴说:‘做好事!我只一个孙子,前天死了,还做好事!’”
喜庆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是好事,知县相公料不嗔怪。”按,此处“好事”,指考中秀才。
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①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壻。”
②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气扑扑走得掇肩的喘,胜到 莺莺 前面,把一天来好事都惊散。”
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④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家主公的好事近了,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指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
①《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
② 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
③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老仙长,我们上山来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暂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
④明 施耐庵《水浒》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每日修设好事,只做功果,追荐晁盖。
反话,表示惊讶和不满。
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应捕 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的好事!今已败露了,还走那里去?’”
②《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王婆 ﹞大惊小怪,拍手打掌说道:‘你两个做的好事!’”
避讳用语。实指凶事。
丁玲《母亲》一:“老太太的好事,我都不晓得,也赶不回去,前月才打发人来告诉我。”
犹美景。
元 潘从大 《题水村图》诗:“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凄遗踪。”
爱兴事端;喜欢多事。
①《孟子·万章上》:“ 万章 问曰:‘或谓孔子於卫主痈疽 ,於齐主侍人瘠环 ,有诸乎?’ 孟子 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
②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
③汉桓宽 《盐铁论·地广》:“由此观之,非人主用心;好事之臣为县官计过也。”
④唐柳宗元《三戒》:“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⑤《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既不能从命,我也不敢承情,算我年轻好事,冒失糊涂。”
⑥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可是中国真也还有好事之徒,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真茹的‘望岁小农居’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
谓喜欢某种事业。
①《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②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休琏 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③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飡饮、唾涕、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
④康有为《诗集自序》:“吾童好讽诗,而学在撢理,既不离人,性又好事,不能雕肝呕肺以为诗人。”
指有某种爱好的人。
①《后汉书·郭太传》:“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
②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询访遗迹,飜覆再三,事皆摭实,辄编录成传,以资好事。”
谓热心助人。
①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今君所苦沉结,困无医师。闻 汲 令好事,欲望语之。”
②晋皇甫谧《高士传·向长》:“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
③宋陆游《贫病》诗:“好事邻僧勤送米,过门溪友强留鱼。”
④《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一时急闷,饥渴难当,不由得一声哭喊,被这位好事的姑娘听见,就寻声搜寻出来。”
指热心助人的人。
城府是褒义词吗 篇3
城府
城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éng fǔ,现在多用来比喻人的心机多而难测,也指城市及官署。出自《后汉书·庞公传》。
比喻人的心机多而难测
出 处
《后汉书·庞公传》
【词目】城府
【拼音】chéng fǔ
【基本解释】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1、犹官府。
《后汉书·庞公传》:“居 岘山 之南,未尝入城府。”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城府,扶榇归 咸秦 。”
宋 王安石 《觉海方丈》诗:“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2、城池和府库。比喻人的心机(多而难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 ……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宋史·傅尧俞传》:“ 尧俞 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明 杨慎 《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赋性高朗,洞无城府,然立已峻,而矢言直。”[1]
《明史·张居正传》:“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测也。”
沙汀 《淘金记》第二章:“本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见过的局面也不少了,他是能够沉住气的。”
1、城府 出自《宋史 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城府原意是指一个城市或一家府院(过去地主和资本家的私家住宅占地面积都很大,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说一个人有城府是形容人的胸怀很宽广,很有包容性,很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感受。
2、城府:城市及官署。“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
——《后汉书·庞公传》
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晋书·愍帝纪论》
后称人胸怀坦白为“胸无城府”,相反则称“极具城府”
一、城府深浅标志着一个人素质修养的高低.人世间有花开花落,月盈月亏;人生中有酸酸甜甜,坎坎坷坷;这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少年的时候,对任何事情,总会只知其一,不想其二;哪怕芝麻粒大的事情,也会夸大其词,心中感到不是滋味.如果是大事,更是坐卧不安,诚惶诚恐.那个年龄是没有城府的年龄,如果有的话就叫做老成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学,大学;学得知识不断增多;走向社会,经过许许多多事件的磨练,该忍的忍住了,该等的等起了.不再会怒形于色,不再会声嘶力竭,更不再会气急败坏了。这说明城府已由浅入深。
城府标志在一个人的言行上。
二、“城府”特指人们在待人处事时的心机,还特意举例做了说明:心无城府即为人坦率。如此看来,城府的深与浅代表着世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机的多与少,而“心机”一词倘若用以人们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的活动中尚有它的积极意义,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城府”一词则涵括着更多的贬义,缘于它限定在了为人处事的上面。
莞尔是褒义词吗 篇4
基本解释
◎ 莞尔 wǎn’ěr
[smile] 微笑的`样子,中性词。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不觉莞尔
英文翻译
1.[书] smile
详细解释
微笑貌。《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汉 张衡 《东京赋》:“﹝ 安处先生 ﹞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明 方孝孺 《次韵写怀会送叔贞之成都》之十七:“倦来莞尔成微笑,宇宙茫茫几废兴。” 鲁迅 《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在朋友之间,说几句幽默,彼此莞尔而笑,我看是无关大体的。”
造句:
1) 她夹上书本,朝我莞尔一笑,脚步匆匆地走了。
2) 然而,听了这句话,王子却莞尔一笑,样子显得既高兴又激动。
3) 他从来不高声大笑;也难得莞尔一笑。
4) 海丝特莞尔一笑,又叫了一声珠儿,这时可以看见她了,就在一段距离之外,正如牧师所说,她站在透过树弯照到她身上的一道阳光之中,象是个被了一层灿烂衣装的幻影。
5) “啊!繁然啦,我这儿瘪了一点。”乔治莞尔一笑,低声说道。
6) 接着,参议员不禁莞尔一笑,他想到自己是在为国献身,颇有点沾沾自喜的样子。
7) 皮埃尔不禁莞尔一笑,并且说这里荒诞无稽的话,因为他刚从罗斯托夫家来。
8) 当她莞尔一笑时,已经不再有什么怀疑了。
9) 奥运会的举办,企盼已久,我们莞尔而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笑容满面。
阐扬光大是褒义词吗 篇5
【成语拼音】chǎn yáng guāng dà (ㄔㄢˇ ㄧㄤˊ ㄍㄨㄤ ㄉㄚˋ)
【成语简拼】cygd
【成语繁体】闡揚光大
【成语解释】发扬光大。指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焦弱侯书》:“待木之人,望兄速了业缘,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助人为乐是褒义词吗 篇6
典故出处
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反义词
乘人之危、助桀为虐
英文翻译
be glad to help oth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帮助人就是快乐。
成语举例: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学习、助人为乐和艰苦奋斗的崇高品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成语辨析:见“一臂之力”。
成语谜面:竺;伴奏
造句
1、我的同桌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儿,她的助人为乐的品质让我十分敬佩,我想我做一个像她那样的人,永远都要有助人为乐的品质。
2、他还经常助人为乐。无论我们五年级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来解决我们的困难。所以我们总是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虽然我和他不是亲兄弟,可却胜似亲兄弟。
3、他是个助人为乐的`同学,在这个礼拜的星期一,我在玩的时候,别人把我撞倒了,我摔倒的伤口,是很早以前的,我的血不断地流着,我们班的同学急忙帮我买了一包纸,我不断地擦着,可是,面巾纸一张一张的变红。
4、善于娱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5、自得其乐,善于娱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6、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许许多多人的帮助和关心,大家互相帮助才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
7、助人为乐的人确实有。不过只有毫无嫉妒之心能衷心祝愿你幸福的人,才堪称真正的朋友。
8、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事迹,感人肺腑,叫人肃然起敬。
9、这次助人为乐活动,王强自告奋勇地担任队长。
10、学雷锋,做雷锋,扶老携幼,助人为乐,已在我们的社会里慰情胜无了。
11、我们应该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
12、全班同学为李明助人为乐不留名的事迹而赞不绝口。
13、古往今来,中国人是有助人为乐的美德的。
14、人生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仗义疏财是褒义词吗 篇7
(2)这次我能摆脱困境,全靠张先生仗义疏财,鼎力帮助。
(3)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
(4)实际上,我们似乎更希望那些真正富有的人能仗义疏财。
(5)这是仗义疏财,其成因与前人的思想与实践相关联。
(6)梁山好汉喜欢仗义疏财。
(7)《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位仗义疏财,喜交天下好汉,深受梁山英雄爱戴的头领。
(8)他信守诺言,仗义疏财,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侠。
(9)他仗义疏财,受人敬重。
马马虎虎是褒义词吗 篇8
范蠡陪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又使出美女计,把吴王迷得不知天高地厚,终于灭了吴国。大功告成,范蠡知道勾践不是那能共富贵的人,把官印挂在梁上,不辞而别。
几经辗转,范蠡到了齐国的南陶村,率领一家人垦荒种地,亦农亦商。苦心经营十数载,范蠡成了富甲一方的富豪,人称陶朱公。
陶朱公会治国,离开越国以后,他还做过齐国宰相,只因不愿意做贪官捞黑心钱,又不愿意做清官清贫终生,他才辞官创业的;陶朱公会理财,他留下的《陶朱公生意经》,是后世生意人的致富法宝,不少人还奉陶朱公为神明,天天给他烧香磕头;陶朱公还是情场高手,据说,当年西施就是因为爱上了他,才心甘情愿做吴王玩物,成全越国的美女计的。似乎无所不能的陶朱公,却未能管教好儿子。陶朱公有三个儿子,长子陶福是他创家立业的得力助手,还算厚道,次子陶禄和幼子陶寿虽聪明伶俐,却难免富二代的轻浮霸气,时不时地给他惹点小麻烦。
陶朱公慢慢老了,受不得舟车劳顿之累,生意上的事儿,他只能放手交给儿子去打理。那一天,次子陶禄要去楚国贩丝绸,这是他第一次独当一面做大生意。陶朱公拄着拐杖,送陶禄到村口,握着他的手,说了一大堆废话,又让他背诵了一遍《陶朱公生意经》,才松开握着的儿子,放他去远行。
陶禄的马车看不见了,陶朱公仍久久地伫立村口,看着莫明其妙的远方。儿子从小跟着自己在生意场上打滚,拿金元宝当玩具,陶朱公一点也不怀疑他做生意的能力,他担心的是儿子做人的能力。做人,比做生意难多了。
陶禄走后,陶朱公常常在自己的农庄里转悠,指点工人如何浇灌如何施肥。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指点得不一定对。此时,他关心的不是庄稼长得如何,而是儿子能不能平安归来。一个月后,在屋后的山坡上,陶朱公远远地看见了自己家的马车,先是心里一喜,儿子回来了!接着又是一惊,马车跑得太轻快了,显然是空车!
陶朱公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马车急驰而来,在陶朱公面前戛然而止。
马车里没有陶禄。
马车夫跳下车来,叫道:“老爷老爷,不好了!”
真的不好了,陶朱公反而冷静下来,说:“别急,先回家。喝口水歇歇,慢慢道来。”
马车夫等不及回家喝水,脱口而出:“老爷,二公子在楚国杀人,被抓起来了!”
陶寿看见哥哥的马车回来,奔跑过来,正好听见马车夫的话,斥喝道:“狗奴才,陶家的人,杀个把人算个啥!你大喊大叫的,要是吓着我爹吗?我大耳光抽你!”
陶朱公高举手杖,要打陶寿,骂道:“孽障,你是不是想把你爹气死!”
高举手杖,作势要打,是陶朱公教训儿子常用的招数,儿子闪避开去,他也就不追究了。今天,陶寿偏不躲避,低下头,说:“爹,要是打我能让您好受一点,您就狠狠打吧。”
陶朱公手一抖,手杖落在陶寿的肩膀上。
有钱就有理
说陶禄杀人有点冤。他见一个老太太倒在桥上,赶紧上前扶起来,却被老太太一把揪住,说陶禄撞倒了她,撞出了一身毛病,说不定哪天死掉,陶禄必须赔她一两金子做棺材。陶禄掏出一个十两的金元宝,指一指四周看热闹的人,对老太太说:“老人家,您问问这周围的人,要是有一人说,是我撞倒了您,这十两金子就是您的了。”
初涉江湖的人,都相信公道自在人心。陶禄不知道,所谓公道,其实是说来玩的,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公道。他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许多人喊叫:“就是你撞的!”喊叫的人,有的是老太太的同伙,有的则是瞎起哄,只是想看看这摆阔的富家公子如何收场。
老太太得意洋洋,伸手要拿金元宝,说:“小伙子,我死后一定保佑你发大财。”陶禄愤怒了,说:“楚国人怎么如此不厚道!我不在乎钱,但我绝不给不厚道的人一文钱!”陶禄说完,把金元宝抛进桥下的河里。
波涛汹涌,金元宝水花都没溅起一个。老太太和伙伴们都惊呆了。愣了半晌,老太太突然发狠,说:“你撞倒我不赔钱也就算了,但是,你再有钱也不能侮辱楚国人。老身今天要为楚国人讨个公道!”老太太说着,朝陶禄一头撞过来。
陶禄一闪身。老太太收势不住,一头撞在石头护栏上,死了。
陶禄说楚国人不厚道的话,激怒了楚国人。众人一致咬定,陶禄推搡老太太撞击致死。于是,陶禄被关进了死牢。
听车夫讲完陶禄的“杀人”经过,陶寿说:“爹,您放心,二哥肯定没事。楚国人不是爱钱嘛,咱拉一车金子去,二哥就活蹦乱跳地回来了。”
陶福则忧心忡忡,说:“钱要花在点子上。我们只有找到目击证人,证明老太太不是被老二推搡撞击而死,老二才能洗去不白之冤,平安脱身。”
陶寿说:“呔,大哥你落伍了。等你找到目击证人,二哥早没命了!没什么冤不冤的,如今的世道,不讲道理,有钱就有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咱不必搞那么复杂。我们先用钱把楚国人砸晕,捞出二哥来再说。”
陶福被小弟当面顶撞,很是不爽,说:“三弟,不讲道理,要吃亏的……”
陶朱公顿一顿手杖,打断陶福的话,说:“别争了。陶寿你赶紧准备两万两金子,到楚国去找你庄生叔叔。”
陶福想去楚国贩丝绸,父亲让二弟去了;陶福想去楚国救二弟,父亲又让三弟去了。陶福很受伤,他跟着父亲打拼多年,为陶家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父亲似乎并不怎么看重他,只让他干些管理农庄工人的琐碎事儿。陶福向母亲哭诉道:“妈,我真的很不中用吗?既然爹不把我这个长子当回事儿,我不如死掉算了。”
陶妈妈也觉得老头儿不怎么信任大儿子,就对陶朱公说:“老三去楚国,不一定能救回老二,要是再把老大郁闷死了,我们陶家就太悲惨了。”陶朱公沉吟良久,一声叹息:“那就让老大去吧。”
发财别张狂
陶朱公给庄生写了一封信,交代陶福,到了楚国,把信和金子交给庄生,什么也别说,更别说陶禄冤不冤的,赶紧掉头回来。
陶福到了楚国,把信和两万两金子交给庄生。庄生草草扫一眼陶朱公的信,对陶福说:“你赶紧回家去吧。如果你弟弟放出来了,你也别问是怎么放出来的。”
前后不到十分钟。陶福送出去两万两金子,连水都没有喝一口。就这样回去?陶福不放心,不甘心,他是来救弟弟的,没带回弟弟,如何向父母交代?
陶福没有回家。除了送给庄生的两万两黄金,陶福又另带了一些金银珠宝,从庄生家出来,他又拜访了几个楚国重臣,他要保证二弟万无一失。同时,陶福又开始悄悄寻找目击证人,调查二弟“杀人”真相。
庄生是陶朱公的好朋友,对陶禄杀人事件自然十分上心,陶朱公即使不写信不送金子,他也会竭力相救的。庄生所以收下金子,只是为了让陶朱公放心,等陶禄平安出来,金子他自会奉还的。
庄生琢磨几天,想出个法子来,对楚王说:“臣夜观天象,似有不祥之兆,只怕于楚不利呀。”楚王迷信天象那一套,顿时惶惶不安:“如何是好?”庄生说:“德政能感天动地,安抚民心。快捷的德政措施是大赦天下。”
庄生是楚王最信任的正直之臣,楚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庄生会用这种方法来救朋友的儿子,就说:“那就大赦吧。”当即吩咐秘书写大赦诏书。
那写大赦诏书的秘书,正是陶福打点过的,他连夜向陶福报喜:别发愁了,你弟弟有救了,楚王要大赦天下了。陶福大喜之余,心疼那送给庄生的两万两金子,又来到庄生府上。
庄生见了陶福,皱一皱眉头,说:“你怎么还没回去?”
陶福说:“庄叔叔,我是为救弟弟来楚国的,弟弟没救出来,自然不能回去。昨晚我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弟弟没事了,我就可以回家了。特来向庄叔叔辞行。”
庄生“哦”一声,说:“你的金子我没动,你拉回去吧。”
陶福也不客气,把金子搬回马车上,喜滋滋而去。
庄生气坏了。那两万两金子,他本就没打算要,但自己退回去,和被人索要回去,太不一样了。庄生感觉被人当面唾了一口,他进宫对楚王说:“陶土豪那二公子,撞死老太太,还中伤楚国人,影响极其恶劣。外面谣传说,陶家人为了救陶二公子,收买了许多楚国重臣。更离谱的谣言说,我收了陶土豪两万两金子,才鼓动大王大赦天下的。大王明鉴,我可没拿陶家一分钱。”
楚王说:“那就先杀了陶二公子,再大赦天下。”
于是,陶福从楚国拉回家的是陶禄的尸体。
陶朱公一声苦笑。老大去楚国,陶朱公就知道老二必死无疑了。因为,老大是跟着父亲吃过苦的,知道每一文钱都来之不易,舍不得。而老三出生时,陶家已是大户人家,他从小就大手大脚,一掷千金不眨眼,也只有这样,才能救出老二。陶朱公最终同意陶福去楚国,也算是用陶禄的命,为《陶朱公生意经》补上一笔:你要是发了财,千万别让孩子太张狂。
打破砂锅问到底
相传,在一个村子里有这么一户人家,婆婆做事很精细,干什么都非常认真;媳妇却很马虎,什么事凑合过去就行了,从不讲究。因为性情不同,这婆媳二人经常吵架,总是要公公从中调解。
一次,公公出门做生意去了,不在家。偏巧这时,媳妇做饭时一不小心打破了一口砂锅,她怕婆婆知道后又要吵骂,便偷偷把砂锅扔了。过了几天,婆婆发现家里少了一只砂锅,就问媳妇砂锅怎么没了,媳妇见瞒不过去,就如实说了。婆婆一听非常生气,打碎了东西,还敢隐瞒,以后还不知要瞒多少事呢!两人又大吵一架,这次没有公公调解,事情没法收场了。
婆婆给公公写了封急信,要他回来。公公打开信一看,原来只是打破了一只砂锅,这么一件小事闹得这么厉害,两个人一定又都钻牛角尖了,他给妻子回了一信,写道:
打破砂锅问到底,切莫吹毛又求疵;
二十年的媳妇二十年的婆,互敬互重万事皆如意。
婆婆和媳妇都看了这封信,她们都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便互相道歉。从此关系和睦了起来。
“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句俗语一直流传到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对某事一定要知道得明明白白,问个清清楚楚。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宋朝,北方强虏屡屡进犯,边关吃紧。皇上命江南诸郡,火速调运粮草北上,以供军用。
江南某县小吏陆喻奉命押运粮草,临行之前,向双亲二老道别。陆母重病在身,陆喻怕自己走后,母亲思儿心焦,加重病情,就偷偷对父亲说:“县令逼迫,需星夜兼程,误了军粮是要杀头的。儿此一去,迢迢千里,不知何日得返,望二老保重。”老父亲闻听声泪俱下,陆喻见状,心中不忍,又劝慰了几句,临走前叹道:“天要陆喻,粮要解营。”意思是:皇上天子要陆喻去押粮草,粮要去解军营士兵之饥。这也是没有办
法的事情。
果然,陆喻一去,因误了日期,被斩首,再也没有回来。
陆母闻讯便就疯了,逢人便说:“天要陆喻,粮要解营。”
由于陆母年事已高,口齿不清,时间长了,人们误以为她说的是“天要落雨,娘要嫁人”。
传到北方,“落雨”就成了“下雨”。成了无可奈何时的口头禅。
金剪子三考洋孙子
收徒要考试
衣家镇的郭守清,做了一辈子衣服,如今八十多了,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烁,越活越年轻。说起这郭守清,早在建国前他在省城当学徒时,就因为给阎锡山最宠爱的姨太太做了一件华美的旗袍,让他心爱的小妾在接待美国来访的友人面前增了光。阎老西说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技艺,必须重赏,于是过了几天让副官送来了一把纯金的剪子。这下子,郭守清名声大噪,从此,人们都叫他称为金剪子。
几十年前,金剪子就有意培养自己的独子郭鹏飞,可谁知儿子对做衣服之类的事情不屑一顾,而是醉心于机械,大学毕业后,不顾父亲的阻挠,独自去了美国,在那里开了家公司,并娶了个洋妞生了个“中美合资”的孩子出来。
没想到郭鹏飞年初竟然从美国携家带口地回来了,事业有成的他在县城东边的开发区里开了工厂,一下子成了县政府的座上宾。如果说儿子如今“幡然悔悟”,回家乡发展事业让金剪子有了些许宽慰,那么长着一双蓝眼睛的孙子郭立志则让他欣喜不已。为啥,这郭立志现在在国外的大学读的就是服装设计,如今毕业了短短几年就成绩斐然,还拿了几个大奖,如今回国就是想跟着爷爷好好学习学习。
金剪子这些年来也有意选个得意的弟子把平生所学传授下去,可是选来选去,始终没有人能达到他的要求,如今孙子要跟他学艺,他自然喜不自胜,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继承祖业了吧。
金剪子在他的四合院里有一间房子名叫“藏衣阁”,就像少林寺的藏经阁似的,保存着他这些年设计的衣服款式和他从业的心得,用一把密码锁锁着,一般不让外人进出。郭立志一见爷爷,便心急如焚地想进去一探究竟。
由于在国外生活多年,郭立志虽然也在孔子学院学习了几年,可汉语说得半生不熟,金剪子和他交流起来感觉十分费劲,于是便正色说:“立志啊,你要知道咱是中国人,说好中国话是首要任务,听着你那夹杂着英语单词的所谓中国话,我就不舒服,连咱家大门口那个学舌的鹦鹉也不如,以后怎么和我交流啊?你要想进藏衣阁也可以,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郭立志被兜头泼了盆冷水,于是便问爷爷密码锁的密码,谁知金剪子却丢下两个字“白问”,便转身而去。郭立志却不灰心,紧跟上去再问,金剪子哈哈笑道:“我不是给你说了嘛,‘白问’,你好好琢磨一下吧。”
郭立志站在原地,低头沉思,他早就听说,爷爷招弟子的条件十分苛刻,头脑不灵活的绝对入了不他老人家的法眼,如今爷爷这分明是在考自己呀,可爷爷却不告诉自己密码,只说了‘白问’二字,难道那藏衣阁的密码就隐含在这二字里面?郭立志挠了挠头,心想,这该如何破解呢?
密码是什么
他一连想了几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这天,他实在憋不住了,干脆再去找爷爷问个明白,于是一早便登门拜访爷爷,心想今天不管咋说也要缠着爷爷把密码告诉自己。
他刚一跨进爷爷平时做工的小四合院,就听门口挂着的那只鹦鹉说了句“欢迎光临”,他生气地嘟嚷道:“哼,光临什么,就是你这小东西让爷爷羞辱了一番,说我的中国话还没有你这个小鸟强!”他刚说完,突然脑子一转,想到了爷爷前几天说的“白问”二字,不禁若有所思。
这时,就见站在院里子打太极拳的金剪子笑呵呵地说:“我的乖孙,你刚才说什么呢?”郭立志这才看见站在阳光下的爷爷,只见他笼罩在晨光下,绸衣飘飘,白须随风而动,恍若神仙一般。
郭立志突然惊叫道:“爷爷,我知道密码了!”于是向藏衣阁飞奔而去。到了门口,拨动密码盘,果断输入六个数字,门竟然“啪”的一声开了。
“嘿,不错,立志,告诉爷爷你是如何破解这个密码的?”金剪子站在郭立志的身后,笑眯眯地问道。
郭立志笑着说:“我问您密码,您却回答我说‘白问’,要不是进门时鹦鹉提醒,又看见仙风道骨般的爷爷,我怎么也悟不出来啊。‘白’字是‘百’字少‘一’,便是99,而‘问’字不正是说门里有张嘴吗,这正是说的鹦鹉,而鹦鹉说的‘欢迎光临’四字按汉语声调排列便是‘1212’,于是这密码便是‘991212’,对吗?”
金剪子手捋白须,微微点头:“孺子可教矣,你能祥听我言并细细品味,再加上些许顿悟的灵气,也算是过了我这第一关了,希望你在这房间里好好学习,待些时日,我还要考你做衣之道。”
走进了藏衣阁,郭立志就好像鱼入大海一般钻了进去,只见满满一屋,墙上挂的全是各式各样的中式服装,上至古代王公贵族的袍子,下到凡夫俗子的布衣短打,琳琅满目,不一而足,令人眼花缭乱。最让郭立志感叹的是,那满满一橱的笔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爷爷多年来的造衣心得,有的还标着尺寸,画着详细的图示。
十天后,金剪子把孙子叫到面前问道:“这些时日在屋里有什么收获啊?”郭立志恭敬地答道:“爷爷,这次我可大开眼界了,虽然我这些年钻研服装设计,不过看了您的心得笔记和那些制作精美的衣服样品,我才渐渐发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意韵深远。”
“嗯,看来你也算粗略了解了一下,既然研读多日,我现在给你一块衣料,限你三日做出一件旗袍来如何?”说着,好像变魔术般从身后拿出一块上等的真丝面料。
接过光滑细腻、泛着光泽的真丝面料,郭立志笑着说:“这有何难,不就做件旗袍吗,等着我,我定会让您满意的。虽然我比不上您,可我在国外,也曾经给那些老外设计过十几件旗袍呢。”
金剪子却摇摇头说:“哈哈,要是这样,我还考你干什么,你仔细看清楚了,这件真丝面料上染有8朵向日葵,可我要你在旗袍上做出10个来。”十朵向日葵
“什么,面料上只有这8朵太阳花,你却让我做出10朵来?这不可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须再加面料才行呀!”郭立志一下子急了。
金剪子却不为所动,缓缓说道:“孩子啊,要知道老祖宗的智慧可精深着呢,要做好中国衣装,必须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啊,今天把题目放在这里,只限你三天,答案你就自己找吧。”
整整一天,郭立志面对着那件上等的真丝面料,看着那8朵鲜艳的太阳花,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老爷子怎么出这样古怪的难题啊?
到了晚上,郭立志还是想不出来,于是从床上坐起来,点了一支烟,狠狠地抽了两口,百无聊懒之际,索性打开电视看起来。这时屏幕上播着一个今年非常火热的古装宫廷剧,他轻轻摇摇头,心说,现在电视也真是,一窝蜂地拍古装片好没意思。可正当他换台时,突然一个镜头让他不禁赶快坐起来,凑到屏幕前面。
到了第三天,郭立志果然把做好的旗袍交到了爷爷的手里。金剪子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地看了看,满意地说道:“好小子,看来你对咱中国的国学也略懂一些,这就对了,心要潜下去,要知道一个好的裁缝不仅要技术好,更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好了,你就给爷爷说道说道这件衣服的`妙处吧。”
郭立志高兴之余,索性把旗袍贴在自己身上,说道:“我把面料一折为二,把中间两朵太阳花一裁为二,再缝合在一起搭在双肩部位,这样无论从前面看还是后面看,前后便各为五朵太阳花,加在一起不就是十朵太阳花了?不光如此,我还查了一下,这就是古代皇帝龙服的做法,前后各五,喻意为‘九五之尊’。”
金剪子爽朗地笑道:“嗯,乖孙看来有些学识啊。”
得到爷爷的赞赏,郭立志得意之余,心里暗想,如果说第一关考题是自己顿悟出来的,这道考题可是自己侥幸碰巧从电视中得来的,要不是晚上在剧中看到皇上的穿着,自己再到图书馆查资料,这道题可是万万解不出来啊。
本来以为这关过了,爷爷就会正式收自己为徒弟全心教授自己了,可谁知金剪子却放话了:“立志,我再考你最后一道题,你给爷爷做件唐装如何?”
郭立志马上应承下来,说早就该给爷爷做件衣服了,说着就掏出随手携带的卷尺,就要给爷爷量尺寸。
金剪子却摆了摆手:“用这玩意儿量尺寸的话,还能算考题?你听着,最后的题目肯定也是最难的,我要你用‘眼尺’给爷爷量尺寸。”
说起这“眼尺”可是一门绝活,郭立志只是听说过,爷爷就会这门技术,那就是给顾客做衣服不用尺子,只打眼一瞧,就能做出合身的衣服来。
绝技有新招
郭立志在原地傻傻地呆立了一会儿,突然笑着说:“爷爷,您这真是太难为您孙子了,这‘眼尺’的绝活儿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啊,这道题啊,我无能为力。”
金剪子想了想说:“这‘眼尺’的功力可最能考验一个裁缝的功力了,不过这也是熟能生巧的技艺,听说你做了好多年的服装设计,自然也会有些眼力,如果你做不到这点,那我就另择高徒吧。”
“那好吧,我看来没有这福分了,不过,我在省城有一家服装设计工作室,是我和朋友开的,反正路途也不远,如果爷爷乐意的话,我带您老人家参观参观,看看现代设计师的本事如何。保证让您大开眼界!”郭立志拉着爷爷说道。
金剪子本来不感冒呢,心想什么现代服装设计,能有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好?再一琢磨孙子这些年也得过几个大奖,可他如何设计服装的还真没见识过,于是便答应下来。
一到省城,郭立志并不立刻带他去自己开的服装设计工作室,而是带他游玩了一天,让他在宾馆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带他去了工作室。
到了郭立志的服装设计工作室参观了一下,金剪子连连摇头,他们太依赖电脑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电脑能有人脑强?”
郭立志只是笑笑,便把爷爷让到隔壁一间开着空调的会客厅,让他坐在凳子上,泡上了上好的龙井,东一句西一句地拉起了家常。
过了半个多小时,金剪子受不了了:“我可没闲工夫听你在这里讲什么国际潮流、现代理念之类的东西,我要回家!”说着二话不说便站起身来。郭立志没有办法,只好把老爷子送回家。
一个星期后,郭立志又开车回来了,到了四合院,一见到金剪子便从包里掏出一件湘绣唐装让他穿上。金剪子惊讶地看了看孙子,一边穿一边问:“你搞什么名堂?”
郭立志“嘿嘿”地笑了两声,说:“合身吗?”
金剪子耸耸肩、扩扩胸,心里惊道:“不错,很合适,你是怎么做到的?”他看着一脸坏笑的孙子,突然想到了什么,“噢,好你个坏小子,接我去省城,趁晚上我在宾馆睡觉时,偷偷量了我的尺寸,哼,你这样掀被量你爷爷身体,可是大不敬!”
谁知郭立志却笑着说:“爷爷,您放心,我怎么会那样对您老人家呢。”说完便转身走了,过了一会儿,他从车上拿出一个箱子来,三下五除二把箱子的包装撕开,捧出一个老头的微型雕塑来。
金剪子定睛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只见那座三十多厘米高的雕塑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不等金剪子问,郭立志便捧着那尊雕像说道:“爷爷,您不记得当时我让您去工作室旁边喝茶的事吗,您不知道,那间房子是我事先让我朋友改装好的,房间里隐藏着好几个扫描摄像头呢,您在喝茶时,已经把您全身都扫描了一遍,然后我们用最新的电脑3D打印技术把您按比例微缩打印了出来。”他指着栩栩如生的金剪子雕塑说道:“依您的3D打印塑像来量尺寸,再乘上事先计算好的比例,就是您的身体尺寸了,别说腰围了、胸围了,您任何一个部位的尺寸都会暴露无疑!”
金剪子听了孙子的话后,脸上的印纹慢慢展开了,接过那个塑像,愣了好大会儿,才说:“你小子看来还真有些本事,我真是跟不上时代了,看来我这老观念也该改改了。”
“那我有资格做您的徒弟了吗?”郭立志小心地问道。
金剪子点了点头,抚摸着自己的小雕像,笑道:“这件东西就当你给爷爷的拜师之礼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宝殿”即佛、法、僧,分别指佛家举行圣典、珍藏经书和僧人安寝等三个活动场所。这些地方,一般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然而,从前有这么一个秀才却有过一次冒失举动。
这秀才平日与寺庙的僧人有些交往。有一天,秀才到庙里去拜访僧人,见殿堂空无一人,便信步又走入卧室,仍未见僧人,无聊之际,他随手敲击了一下清磬,只见一美女从暗室闻声而出。
秀才大惊失色,想要退出已经晚了,僧人也闻声而至,僧人把秀才关在屋里,直到半夜才进来对他说:“我若不杀了你,便不能灭你的口,但看在咱俩平时的交情上,我送你一壶毒酒,用这种办法来送你终吧!”秀才吓坏了,一个劲地磕头求僧人饶他一命,僧人不答应。他起誓决不把所见外泄,僧人也不相信。僧人真的给了他一壶毒酒,自己出去了。秀才急中生智,撕破衣服,用布塞住壶嘴,把壶当作武器。待僧人再次进来察看时,趁其不备,用壶猛砸其脑袋,僧人昏死倒地。秀才趁机逃了出去。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总结出“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教训。
原意是那里是是非之地,不可轻入。这俗语说来说去,再后来意思则演变成:没有事情不会找上门来。多用于因事来访的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