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

2024-09-26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共8篇)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 篇1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

林清玄散文艺术风格中最为醒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引进到散文艺术中来了,恬淡自然和蕴涵佛理是他的散文的最大特色,开创了乡土散文的一个较为大气的气象。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林清玄散文创作充满了佛理禅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当代文坛上,以佛学、禅宗为题或者渗透佛教色彩的作品,并不多见。林清玄全面地系统地以佛教作为主导思想进行文学创作,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其作品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综观林清玄的散文,清新流畅,表现了浪漫、至真至善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融为一体,贯穿在散文创作中,自成一格。凭借自己深厚的佛理修养,感慨人生,关爱生命。正是这种佛学色彩和入世情怀的巧妙结合,使其散文呈现出独具的艺术特色。

第一,散文恬淡自然,蕴涵佛理。林清玄散文艺术风格中最为醒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引进到散文艺术中来了,恬淡自然和蕴涵佛理是他的散文的最大特色,开创了乡土散文的一个较为大气的气象。林清玄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宏观把握世界和时代的整体性审美立场。这种是入世视角和方式、方法上总体性改变,是林清玄凭着他的直感理性探摸到了时代本质的心脏地区和中枢神经;他把台湾社会转型以后,人性的普遍失落造成的精神危机,比之为“洗碗水社会”。其次,林清玄的整体性立场充满了宏观和微观、内容和形式、瞬间和永恒等诸多范畴。他非常热爱自己的乡土,他将台湾岛在地图上的形状比之为“红心番薯”,这个整体性的意象是极富象征意蕴的。再次,任何一个民族或地域乡土散文的文化价值,归根结蒂是在于它的文化意蕴。林清玄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文作家,不仅在台湾地区的散文发展史上拥有不可或缺的一个席位,而且也是以其艺术个性著称的佼佼者之一。他提升和扩大了散文创作的文化意蕴,别开散文艺术的新生面。他擅长将眼前的事物与记忆中的景物,现实的场景与历史上的事件文物,用散文的笔法和诗的境界加以融汇,流展万里而又萦回婉转。

林清玄写出了《佛鼓》《光之四书》《黄昏菩提》等艺术中最光华篇章。在《箩筐》中写道:“如果说大地是一张摊开的稿纸,农民正是蘸着血泪在上面写着伟大的诗篇;播种的时候是逗点,耕耘的时候是顿号,收成的箩筐正像诗篇的最后圈上一个饱满的句点。”无论内容还是语言都充满诗意的美。读林清玄的散文,就好像邂逅了一位精神牧师,只三言两语的点拨,心中的“结”也随之而解。林清玄《以寻死的心活着》中,“挫折与苦难是生命必然的悲情”,可是“落花飞舞之后,春天的新芽就要抽出!蜡烛烧尽的时候,黎明的天光就要掀起!春蚕吐丝自缚的终极,是一只蛾的重生!”语言优美,比喻生动,无须论理而人心已服。在《清净之莲》中,林清玄以佛家的眼界和道德情怀去追求对日常事物的超越性领悟,以散文方式表达了自我的生命哲学和生存价值,体现了古典式的生命存在的智慧。他将池塘里的睡莲升华为超现实的审美意象,作为一种空灵的审美对象和虚幻的价值主体而存在。借助这个审美意象,展开了自我的诗性智慧和直觉想象,文中蕴含了在人间寻求智慈最要紧的是使自己有柔软的心,唯其柔软,才能教感、包客、精致和超拔自我。这显露林清玄散文独特的艺术风韵。林清玄曾说:“要向内探索,向外追寻。”这就昭示了外向诗意化表现和内向哲理化沉思相统一的创作取向。

第二,散文的人道主义关怀。林清玄散文有佛学成分,有儒道成分,也有近现代的人道主义成分。他散文的基本精神都是人文的,体现了佛家与儒家、墨家、道家的人道主义。他的佛学散文基本上是对佛法作了合乎人本的俗解,文中展示的清欢境界明显带有道家风范。林清玄从佛教文化中发掘合乎人道主义的内容,为人文精神这一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作了富有东方特色的诠释。佛家与儒家、墨家、道家以及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都有一定程度的吻合。林清玄散文正是体现了这多种思想的交融,并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倾斜。

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清玄散文的佛学意味渐渐浓厚,贯穿林氏散文的基本精神都是人道主义。林清玄散文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现为对人的七情六欲的肯定。他早年对爱情的颂扬是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在《暖暖的歌》中宣称:“理智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感情才是人生的全部,要提到真实的人生,情爱是绝对免不了的,它活在人中,人活在情爱里。”他认为“逃情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更勇敢地去爱,因为情可以病,也可以治病;假如看遍了天下足胫,浣纱女再国色天香也无可奈何了。”在《温一壶月光下酒》和《素民烧》都具有“鲜明的人间指向性”。从林清玄的佛学散文来看,他对佛家的“平等、慈悲”的理念演绎较多,经过他的诠释就成了人文的而不是宗教的了。他的散文随处可见其对人类的关爱。如《星落尼罗河》中就对穷苦埃及人充满了悲悯的情怀。

第三,独特的口语化语言。林清玄的佛理散文吸引读者的地方就是语言,他没有刻意去运用某种修辞方法,而是以通俗易懂的口头化语言来进行中国式的浅吟。有时运用方言来增加语言的韵味,其语言平实朴素,直奔主题。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言朴素,亲切自然。《有生命力的所在》开篇直接口语式叙述:“南部的朋友来台北过暑假,我带他去看台北两处非常有生命力的地方。接着,我带朋友到忠孝东路去逛地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忠孝东路两边的人行道,每到百货公司打烊之后,就形成一个市集,从延吉街开始一直排到复兴南路,全部都是铺在地上的地摊。”这些可以反射出作者生活历经沧桑,是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返璞归真。林清玄许多散文以自由的方式进行叙述,或阐释,或描写,可逻辑推理,可引经据典,把多样的语言形式自由地组合在一起,熔于一炉。他把自己身上与众不同的幽默、真诚及机智都倾注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让读者在审智和审美之间穿梭来往,有审美的快意。他的散文就如水流一样,既可奔放率性,也可随物赋形,在自然低调方面,散文与水二者之间是相通的。林清玄把散文写到如此境界,可谓参悟到散文自由的玄机。

第四,禅语的清新和幽默。禅门的教化纵横上下,像春风甘霖一样滋润万物,既威严又至为幽默。学禅要有幽默感,只有在幽默里,禅才能那么活泼,那么锐利。林清玄妙语连珠,语言风趣幽默,在慢条斯理的述说中就透出了禅语的浅淡清香,就像莲花一样。如“最美的人和最美的花一样,很少有人能看见,欣赏。但是不管这世界如何对待,只要吐出自己胸中的香气,也就够了。”(《拈花菩提》)再如,林清玄能够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下酒:“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游园怒放的杜鹃花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季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各色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温一壶月光下酒》)他对夫妻生活的诠释生动有趣,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在《鸳鸯香炉》中用“鸳鸯”比喻夫妻 “鸳”的上面是“怨”,“鸯”的上面是“央”;“怨”是又恨又叹的意思,有许多抱怨的时刻。而“央”是求的意思,有许多互相需要和依赖的时刻。《煮雪》中有这样的字句: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甚慰,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由此可见,林清玄的散文充满浪漫、充满风趣和充满性灵。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 篇2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 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 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 这“背影”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 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全文叙事含蓄, 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 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 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 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 写出了真情, 写出了情致, 使这篇散文在当时获得单篇散文从未曾有过的脍炙人口、争相传诵的巨大影响。

《荷塘月色》、《绿》等是写景抒情见长的名篇。在《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 朱自清先诉说自己的不宁的心境, 然后描写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月下荷塘, 通过对传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 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

朱自清早期写景散文, 语言凝练明净, 细腻秀丽, 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 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 “‘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 不但像是真的, 并且活像是真的。” (《说逼真与如画》) 在长期的追求中, 朱自清描写的造诣很深, 在他笔下, 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 还是清华园的月光, 都写得逼真如画, 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类写景散文,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在《荷塘月色》中, 朱自清描绘月光如流水般照着荷花和荷叶用“泻”字;青雾弥漫着荷塘用“浮”字, 而荷叶拥挤的情景用“挨”字, 还有用“田田”形容叶子的鲜绿茂盛, 用“亭亭”比喻荷叶直立之状态, 将月光、青雾、荷叶的动态和情态写活了。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造句的形象性, 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用新颖的比喻, 唤起读者的联想。《绿》是一篇以描写醉人的绿色而著称的千字小品, 中间两段文字, 描写梅雨潭和它的绿色, 作者循着游踪, 先写山岩、瀑布和梅雨亭, 一路写来, 层次井然。作者坐在梅雨亭上, 景色尽收眼底:云在头上流着, 草丛透着绿意, 瀑布冲下, 撞击在岩石之上, 飞花碎玉般落下, 恰如朵朵白梅, 又如点点杨花, 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 没有雕琢, 不加修饰, 真如工笔画一般, 读来如见其景, 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 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 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 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他说, 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最嫩的皮肤”、“像湿润的碧玉”, 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 “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 “西湖的波太明了, 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 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

在散文的结构上, 他追求周严圆密、精略得当, 要处不惜笔墨, 细针密缕;略处得要传神、蕴藉无穷, 都见出他的艺术匠心。朱自清散文的行文不追求峭拔, 他总是有始有终, 细致周到地写来, 《荷塘月色》开头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 带上门出去”。结尾又写“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首尾契合, 稳妥安然。《背影》开门见山点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出题目“背影”。中间反复写背影, 结尾处又写作者读了父亲的信后“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仍回到写“背影”。《绿》开头一句是:“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结尾是:“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些地方都是章法上的首尾照应。

朱自清散文的周密得当在具体的描写布局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以《荷塘月色》为例, 作者先写向往荷塘, 再写走向荷塘, 然后进入文章主体部分写荷塘、写月光、写树影、最后又写怀古, 结尾扣开头从容收束。文章精写的部分是荷塘和月色, 在这些描写中他是最讲层次感的。他按照:“全景———荷叶———荷花美姿———荷花香———清风———流水”这样的顺序一丝不苟地写来。在写月光时按照“月光与青雾———月光与云———月光与树影———月光与树丛”的顺序精雕细刻, 写得清晰真切, 历历在目, 他用白描显示景物的千姿百态, 但也特别注意在要害处画龙点睛, 力求传神。在《背影》中, 描写父亲越过站台铁路买桔子的情景就写得精致细腻, 对父亲的每一个动作都真切地再现了出来, 和文章其他部分的简略文字形成疏密有致的整体。

朱自清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 作家必须深入观察, 努力创新。他说, 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都不轻轻放过”, “正如显微镜一样, 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山野掇拾》) 。他还说:“人生如万花筒, 因时地的殊异, 变化无穷, 我们要多方面了解, 多方面感受, 多方面的参加, 才有趣可言。”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因此, 他对所写的景物都经过认真的观察和体验, 他对《荷塘月色》中提到的月夜蝉声, 是几经观察推敲而后确定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准确地把握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 以至细微的变化, 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 篇3

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他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一、由此及彼,声东击西

林清玄的散文,一般从比较细小的事物切入,娓娓而谈,体贴人生,关注人事;用细微的禅理智慧,唤醒每个人内心的觉悟。他非常善于运用隐喻性符号,大多选择具体的人、事、物,“构成一种隐喻情境”,引发主体通过想象和情感体验,巧妙地将言外之意传达出来,水到渠成而又妙不可言。

比如在《可以预约的雪》中,可以预约的不是雪,而是如雪一样的菅芒花,然而文章真正谈的又不是菅芒花,而是现实人生。

冬天的雪可以预约,秋天的菅芒花可以预约,然而人生却是无法预约的。两年间的物是人非,朋友和自己的人生遭遇,无不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常与变”,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导致我们的人生难以预约。

我们习惯于生活的安逸不变,向往着生命的“常”;但生命的“变”却无时不在地侵扰着我们,生活并不按人的意愿前进,人就陷入了困局,这几乎就是人的宿命。为了摆脱这种宿命,林清玄强调:对“常”,要有祝福之念;对“变”,要有宽容之心,不悔不忧,无怨无尤。这样一来,由花及人,人与花交相辉映;可预约与不可预约,对应着人生中的“常和变”;未来预约的理想,对应着现实里的遭遇;前文的伤感,对应着后文释然之后的乐观。整个文章逻辑清晰,针脚绵密。完成了林清玄式文章的出其不意,指东打西。

此类文章常常曲径通幽,匠心独运,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原文]

可以预约的雪

文∕林清玄

(1)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2)如今,东部山谷的野百合,因为山地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可再得,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惟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3)他说:“就像住在北国的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

(4)我答应了朋友的邀约,想到两年前我们也曾经在凉风初起的秋天,与一些朋友到阳明山看菅芒花。

(5)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6)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

(7)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

(8)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

(9)约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过单身汉无拘无束的生活。

(10)我呢!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

(11)才短短的两年,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转的时间了,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呀!即使是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12)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或者不变是正常的?

(13)那围绕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的,即使看起来不动的青山,也是随着季节在流变的。我们在心灵深处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变,可是在生活中又习惯于安逸不变,这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14)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这是对于生命“常”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我们逐渐地看见隐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变”的眼睛。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随风波浮沉,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15)我们可以预约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开,但我们怎能预约菅芒花开时,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呢?

(16)我们也许可以预约得更远,例如来生的会面,但我们如何确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相约的精魂呢?

(17)在我们的生命旅途,都曾有过开同学会的经验,也曾有过与十年二十年不见的朋友不期而遇的经验,当我们在两相凝望之时常会大为震惊,那是因为变化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预期。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

(18)思绪随着茫然跌落,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

(19)可是我也随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20)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忧,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

(21)当然,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endprint

(22)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菅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叠,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

二、巧用意象,意在象外

美国著名诗人庞德认为:“真正的天才是处于这样一种幸福的关系之中,他能够把某一概念转变成审美的意象,并把审美的意象准确地表现出来。”林清玄就是这样一位擅于创造散文意象的天才艺术家。

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爱还不够充满,但只要有一点关怀、一点善意、一点温柔,试着把那一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也会因为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

林清玄的散文,就常常借助“花、水、佛”三大意象,来透视其心灵深处开启的精神之花,融合了他对禅理与现实人生的思考。

比如他以水的包容万物来比喻母爱的伟大。

“妈妈是最怕下雨了,她爱叮咛我撑伞,我瞒着她将伞丢在家里,跑到澳畔去玩水,看一条水涨成一片水,我们舞成许多水花。回家又喜欢撒谎,说是忘了带,说是出来时刚好没有下雨,甚至抱怨那把纸伞已经那么破旧了,因此屁股上常是一片红云。每下雨被淋到,就想到那把破旧的油纸伞,在没有人通知撑伞时,才深切觉得妈妈的爱。”

童年无知,偏偏要和母亲对着干,瞒着母亲丢掉伞,然后冒雨疯,母亲则反复叮嘱,母爱的宽容博大,孩子的顽皮粗疏,经过作家的细心点染,跃然纸上。水与母亲都是生命的母体,母爱像水一样泽惠人间,深沉,绵远,永无止尽。

在《心田里的百合花开》中,作者这样写到: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努力,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就是野百合的信念。

但这仅仅是野百合的信念吗?如果仅仅是百合花的信念,那么,这个信念与我们何干呢?其实,百合花这里明显是一种意象。百合谷所处的环境,就是艰辛社会的缩影,花开,就是生命的打开和绽放。野百合的遭遇充满着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以花来证明”。

野百合是我们整个人类的隐喻,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野百合,但只要有一颗开花的心,经历艰难生长的丛林法则,刻苦磨练的生命法则,我们才能认识自我,看清自我,坚定自我,才能一花独放,以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原文]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文/林清玄

(1)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2)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3)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4)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5)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6)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7)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三、佛光普洒,精神高贵

林清玄是佛门弟子,禅理是林清玄散文的“精神家园”。但林清玄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禅理作为一种背景,一种价值底座,以宗教的平和之心,来看待俗世生活中的精神惨淡和颓废,并且用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来净化我们的心灵。

林清玄说:“禅不是要离开生活,而是为了醒着生活。”出家并不等于“出世”,而是为了更好地“入世”。而要入世,而要醒着生活,就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用乐观的态度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面对纷纭的大千世界,唯有冷静处之,内心超脱,才能真正把握社会的底蕴。林清玄说:“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是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方法,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恢复人的本心里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一面镜子,使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能了了分明。”

正因为如此,林清玄写的是人世间最常见的事物,却从中摸索到智慧的光芒;他不将自己局限于佛家教义的程序,严格清修,脱离俗世,而是将自己放到情这个海洋中,去磨练自己,启迪旁人。endprint

《心中的天鹅》中,林清玄借助天鹅不会飞为由头,探究天鹅失去飞翔功能的三大原因。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豢养了天鹅,使得天鹅成为了贵族的玩物。

“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缩短池塘的距离,使天鹅失去起跑线,飞不起来。”

天鹅乃是鸿鹄,有远大志向振翅高飞的鸿鹄,现在沦落到连燕雀也不如了,岂不悲哉?

作者由此联想到心中的天鹅,思想的天鹅。

尽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天鹅,但是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就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自由。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这种禅理充满着机智,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万物都遵循这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那该是多美的一种景象啊。玛拉沁夫在《哲理的探索》一文中说:“近些年来,我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子,即以抒情的笔调,在宛如漫不经心的叙事中,浸透出一番使人发思的哲理来。抒情地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也当作如此论。

任何时候,对于林清玄的散文,只需一眼,就会拂去久落的风尘。而当我们细细品味,自然可以获得诸多写作上的启明。

[原文]

心中的天鹅

文/林清玄

(1)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2)“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3)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4)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

(5)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6)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7)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8)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9)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10)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会自由地飞翔吗?

(11)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12)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13)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14)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15)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16)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17)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18)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19)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作者:陈玉驹,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写作例话写作例话endprint

《心中的天鹅》中,林清玄借助天鹅不会飞为由头,探究天鹅失去飞翔功能的三大原因。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豢养了天鹅,使得天鹅成为了贵族的玩物。

“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缩短池塘的距离,使天鹅失去起跑线,飞不起来。”

天鹅乃是鸿鹄,有远大志向振翅高飞的鸿鹄,现在沦落到连燕雀也不如了,岂不悲哉?

作者由此联想到心中的天鹅,思想的天鹅。

尽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天鹅,但是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就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自由。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这种禅理充满着机智,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万物都遵循这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那该是多美的一种景象啊。玛拉沁夫在《哲理的探索》一文中说:“近些年来,我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子,即以抒情的笔调,在宛如漫不经心的叙事中,浸透出一番使人发思的哲理来。抒情地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也当作如此论。

任何时候,对于林清玄的散文,只需一眼,就会拂去久落的风尘。而当我们细细品味,自然可以获得诸多写作上的启明。

[原文]

心中的天鹅

文/林清玄

(1)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2)“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3)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4)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

(5)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6)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7)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8)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9)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10)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会自由地飞翔吗?

(11)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12)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13)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14)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15)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16)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17)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18)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19)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作者:陈玉驹,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写作例话写作例话endprint

《心中的天鹅》中,林清玄借助天鹅不会飞为由头,探究天鹅失去飞翔功能的三大原因。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豢养了天鹅,使得天鹅成为了贵族的玩物。

“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缩短池塘的距离,使天鹅失去起跑线,飞不起来。”

天鹅乃是鸿鹄,有远大志向振翅高飞的鸿鹄,现在沦落到连燕雀也不如了,岂不悲哉?

作者由此联想到心中的天鹅,思想的天鹅。

尽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天鹅,但是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就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自由。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这种禅理充满着机智,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万物都遵循这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那该是多美的一种景象啊。玛拉沁夫在《哲理的探索》一文中说:“近些年来,我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子,即以抒情的笔调,在宛如漫不经心的叙事中,浸透出一番使人发思的哲理来。抒情地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也当作如此论。

任何时候,对于林清玄的散文,只需一眼,就会拂去久落的风尘。而当我们细细品味,自然可以获得诸多写作上的启明。

[原文]

心中的天鹅

文/林清玄

(1)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2)“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3)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4)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

(5)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6)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7)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8)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9)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10)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会自由地飞翔吗?

(11)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12)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13)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14)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15)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16)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17)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18)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19)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篇4

【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他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

【关键词】艺术特色;文明;文人人格;人文色彩;历史与文化。

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问世以来,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好评和关注,他相继又推出了《出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文明的碎片》,创造了“文化散文”这一全新的形式,从而形成了“秋雨文化”现象。与此同时,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也引起了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葆贬皆有。那么余秋雨散文的文化魅力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他的散文是什么原因如此引人关注和思考呢?

一、对散文传统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余秋雨散文对于散文传统模式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适应了文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篇幅上得到了拓展。在散文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古典散文等同于“小品文”,即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是它在选材立意上的基本原则,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由于传统文体篇幅的束缚,使得散文的发展固定在短小简约的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例如被称为“范文”的杨朔的《荔枝蜜》、《香山红叶》,冰心的《笑》、《小桔灯》等。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从全新的角度透视中国文化,选取大场景、大题材,表现大主题。首先从篇幅上,给人的感觉就是磅礴大气、容纳古今、气象万千的鸿篇巨制,《遥远的绝响》14000余字、《苏东坡突围》有10700余字、《一个王朝的背影》近13012余字,《十万进士》26700余字,连《柳侯祠》最短,也有2800余字,这些篇目的特点是字数多、容量大、历时长。情节复杂。两者相较,前者仿佛温文尔雅的“小溪轻流”,而后者则为磅礴壮美的黄河泰山。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挟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烈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

2、从形式上,理性与抒情相结合;从内容上,诗化的语言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他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①客观地说,从写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有机融合,使文章的议论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如《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苏东坡突围》“请允许我在这里把笔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这些典雅抒情又充满睿智的文字描写,使读者在理性的思考上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从心底反思: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中国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可以说,余秋雨散文中的亮点不是生动细腻或大气磅礴的场面描写,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

3、余秋雨散文创作中的“余氏两难结构”。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的超越、是一种内心而发的思考,这种思考带给读者的是心灵深处的震撼,而这种心灵震

撼的效果,来自于作者内心深处“两难境地”的宣泄。余秋雨在谈到“两难结构”时,以话剧《曹操与杨修》结尾为例,说“如果你写大的东西的时候,要表述出你无法找出结论,但又牵动你感情的部位,不仅牵动你的感情,根据你的体验也能牵动广大读者的感情,但是简单的结论是没有的。”②如在《道士塔》中,他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又如《白发苏州》“我突然有些害怕,怕那个门庭打开,涌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髯老者,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我会既高兴又遗憾。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一时找不到答案。” 《道士塔》揭示了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作者告诉我们“家天下”的制度是民族悲剧的必然产生的现实因素,文化认知意识的落后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性动因。而《白发苏州》中作者在思考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何去何从,在历史紧要关头的回放中,如何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如何面对?这种两难选择绝不是简单的是非曲直,而是复杂曲折的,是难于下结论的。“余氏两难结构”,既是他对于人生态度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也给读者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唤醒了潜藏于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神经,激起了强烈的文化共鸣。

二、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②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

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4、重建评判坐标

在对中国文明历程的展示中,价值观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局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一种公平的视野去鸟瞰中国发展的历史。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而对于苏东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苏东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苏东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三、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四、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对此,我把它概括为“戏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2、丰富的想象和悲悯的人文情怀

运用合理的想象和小说式的虚拟手法,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苏东坡突围》中,描写苏东坡被押解的场景:“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等等,时空阻隔,我们都没有身临其境,也不知道苏东坡当时遭流放时的真实场景,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擦一把脸、喘一口气”,但通过作者合理的想象,细腻传神的描写,让历史再现,使我们更深刻地贴近到苏东坡尴尬的境地和孤苦的内心世界,更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作品中还充溢着悲悯的人文情怀。《风雨天一阁》中描写清代女子钱绣芸嫁到范家,却没有看到天一阁的任何一本书,带着遗憾逝去了。作者写道:“今天,当我抬起头来,仰望天一阁这栋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绣芸忧郁的目光„„而是写在那很少有人文气息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姑娘的生命如何强韧而又脆弱的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在天一阁的整个鸿篇巨制中,作者特意将笔墨濡染了一个封建时代女子的文化渴求,并给予深切的同情和关注,这反映了余秋雨悲悯的人文情怀,使人读了仿佛也感觉到了钱绣芸那哀婉的目光,并为之感动、为之叹息,这种悲悯的情怀不仅突出了天一阁的文化价值,而且也增添了作品的人文色彩。

五、强调“崇高”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崇高”也是其一真被强调的对象。这与他平时注重对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是分不开的,在涉及到美的崇高的问题时,庄子说:“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这种“大”就是美的一种崇高形态。在他的作品中这种美的观念从较多角度被体现了出来。

第一、从文章的题目中便可见一斑。譬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峡》”等,众所周知,这些著名景点作为一种人文构建,既可以使人从视觉的角度来感受其宏伟、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从文化的角度来感受到洪厚、庄严之美。这些人文景观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实用性为世人所瞩目,它们是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种豪放的雄伟、是一种奔腾的力量。他们可因其“大”而振奋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第二,余秋雨的散文是情与景的交融,灵与肉的碰撞,而使得艺术审美者在体味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会明显的受到他思想的浸润与牵制,你会一起和他感同身受到好与恶、荣与辱,血与泪的情感宣泄,这是一种共鸣现象,这期间除了倾听到作者的痛苦,激荡、欣喜的心声之外,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荡感。而这些情感的波动也正源于对崇高的体验。这是美的升华。在《道士塔》中,我们一方面为道士王圆篆因愚昧和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经文、锦帛流失海外而对其切齿。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贪图个人享受而对莫高窟不管不顾、听之任知,而对其痛恨有加。现实丑已成为即定的历史,任何人也回天乏力。直面历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被空前强化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袭上心头,以至于使艺术的审美者脸红心跳、热血沸腾,这时在其意识形态当中个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腾了民族大义、民族气节。

第三、在余秋雨的散文当中,他常常以哲人的眼光洞穿历史。他可以不受身观局限而贴近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或置身于历史人物的灵魂深处,让其用最具说服力的事实去说话,使审美者对这些“事实”进行了理性思考后产生的对历史人物高尚情操予以认可并滋生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之情源于对崇高的体验。在《风雨天一阁》中,作者尽情的叙写了以藏书为乐的范钦和甘愿放弃田产而继承“天一阁”藏书的范大冲。藏书对文化的积累与延续至关重要,因而古往今来颇受有识的士子文人津津乐道与青睐。众所周知,藏书的意义虽大,却没有经济价值可言。而范欣却苦心经营到80岁临终之时。更有甚者,其长子范大冲为了“天一阁”的藏书甘愿放弃了对田产的继承,其魄力不小,勇气可嘉。范大冲的人格、情操也因其得以升华。这种取舍直承历代文人的精神实质,值的讴歌与弘扬。范大冲其人也因其“壮举”而成为美的典型。这篇文章,作者以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使人可信,感人肺腑。它不仅具有了刚健,雄伟的美的实质,而且也能使人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当然,对崇高美的表述在余秋雨的作品中表现甚多,难以穷尽式的罗列。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余秋雨的散文集于史学、哲学、美学于一身,把高深的历史文化问题融入世俗,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纪元。

【注释】

①、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0版 第1页

②百家讲坛余秋雨演讲内容

[参考书目]:

《文化苦旅》余秋雨著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

《山居笔记》余秋雨著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8月版

《霜冷长河》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1999年3月版

《秋雨散文》余秋雨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文明的碎片》余秋雨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

《千年一叹》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2月版

【作家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

陈残云岭南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5

一、写景叙事过渡自然

陈残云的散文写景叙事过渡自然,大多按照写景—叙事—写景的模式进行。如《沙田水秀》,“我”要去瑞丰围村子,先来一段景物描写。接着写遇到林亚达老汉喊着叫自己坐小艇子走,在小艇子上叙事。从金女的喜酒说起,金女要“我”先喝一碗水,引出河水由咸变淡,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间插入另一段写景,进行另一层叙事。艇子在河里划,艇前有小鱼窜跃,自然又谈起了养鱼和各项农业生产,最后艇子靠岸,在写景中结束行文。前后照应,行文非常流畅,浑然天成。《珠江岸边》中,先写冬天里珠江岸边的田野一派春天景象,“香蕉林、甘蔗林、荔枝园和各种数不清的果树,都有着欣欣向荣的景象。”进而写“我”进村时感受到的宁静安详,这是写景。碰到明婶对“我”的招呼,进而引出村子公社饭堂见闻,通过明婶、火头炳和刘二公的对话表现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这是叙事。最后写到珠江的流水、两岸无边的绿野和村庄构成的和平静穆而又美丽的大花园,又在写景中结束全文。《水乡探胜》等其他文章也都具有写景叙事过渡自然的特点。

二、今昔对比衬托幸福生活

陈残云在叙事中常穿插过往的苦日子,显示当下生活的幸福美好。如《珠江岸边》中穿插“明婶当初到广州当女佣,老板嫌她粗手大脚,不懂得怎么伺候小少爷”,被骂作“傻嫂”,还把她赶走。“她回到村子里只能靠自己摸鱼捞虾过半饥半饱的日子。”而现在她在村托儿所开心地做保姆,“脸色油润润的,皱纹好像比从前减少了。”人也变胖了,非常快活,“挨近五十岁了,还有一点孩子气。”刘二公呢,从前穿着破破烂烂,没看他穿过新衣服。而现在,“六十多岁了,身体还像牛一般硬朗。刚剃过头,()脑袋和下巴都刮得光光的,穿了一套深灰色的新衣服,很神气。”《沙田水秀》中,以前吃饭水是咸的,饭也是咸的,新中国成立前挨饥受寒一年有五个月没有淡水喝,要活命只得花钱、花劳力到二十里以外的地方去买水喝,今天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兴修水利终于喝上淡水了。通过今昔对比,很好地衬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善用具有岭南特色的语言

陈残云堪称岭南语言描述大师,鲜活的岭南地方语言常被他信手拈来。“一觉睡到大天亮,不胖才怪哩。”“是呀,队长说我当过保姆,又喜欢孩子,就挑我来哩。”“共产党真会办事情,什么木造什么船,什么人干什么活,都挑得准准的。”“没有好说的啦,他的.饭又软又香,没有菜都啃得几碗。”“新房子你敢不敢住?”“飞机你敢不敢坐?”明婶的快言快语,鲜活地展示了她快活而又带有孩子气的岭南妇女形象。林亚达老汉是开河堵咸潮的模范,当我赞美他时,他很谦虚,醉心地欣赏眼前的河水,“你瞧,这河水多听话,叫它怎么流就怎么流,流得有趣。大小河汊,都灌得满满的,往后就算老天爷一年不下雨,也保证丰收啦。再说,从前人家说我们是泥里鸭,又咸又脏,可不是?洗也咸,不洗也咸,怎么不脏?如今可变啦。”他把敞露着的胸膛,自得地抚摸几下,“连我这老牛皮也滑溜溜的,一天洗它几次,连祖宗十八代的咸气都洗掉了,多舒快!”金女打趣他:“你那老牛皮,怎么洗也洗不滑啦。”这一席话,林亚达老汉和金女欢快的心情跃然纸上。还有华大婶看到小桃把新妇茶倒得泻到桌子上时笑道:“哎哟,粗心鬼!”简短的一句话,却透出浓浓的岭南情味。陈残云的散文,以传神的岭南语言描绘了水乡淳朴的乡情,让读者不经意间就漫步在浓浓的岭南文化中。

四、以细节刻画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以细节刻画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是陈残云散文的又一特点。《竹棚佳话》中“我”对爱金和小意进行开导。“听了我这几句话,爱金沉下头,一只手不由自主地揉弄着包头布,在静静地沉思;小意瞪着发亮的大眼睛,出神地想着什么,好半晌,双手拨拨散开的头发,想说话,又忍住。”而林细虾的内心活动也通过一系列细节活动得以展现。“林细虾这一回变得很细致,他无言地打量着自己的妻子,觉得她有了转机。他用眼睛向她示意,她微微点首。他快活地笑起来,笑声打破了沉默。”爱金的触动、小意的犹豫、林细虾夫妻的默契等,都在一系列的细节刻画中传达出来。这样的例子很多,细心的读者很容易就能够发现。

陈残云散文鲜明的岭南特色,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中独树一帜,勾画出了岭南水乡鲜活的田园画卷,为岭南散文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陈残云。陈残云自选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浅谈钱钟书散文写作的艺术特色 篇6

——以《吃饭》《论快乐》《释文盲》为例 关键字:钱钟书散文写作特色议论哲理比喻引经据典语言幽默学术性与通俗性思想感情展开联想

提要:民国第一才子,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掩在《围城》的风采下的散文带给我们不一般的文学盛宴,他的散文写作在一般的写作手法中带给我们不一般的感受,让其散文大放光彩。细细评读其散文发现其别具特色的散文写作的艺术特色。

正文:

想必任意一个对语文有所粗略的认识都会知道《围城》这本书,曾有外国读者这样说到中国必看的两样的东西:长城、钱钟书的《围城》。或许会说这样是太夸张,但是足以见识到钱钟书《围城》之魅力所在:妙喻、讽刺、夸张、广采博攻等等令人赏心悦目,观者叹然。但上我们却不能看不到钱钟书散文的无限魅力。《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散文集。钱钟书的散文也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正如所言“作者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算得上一个独特的品种。”的确,钱钟书的散文同样值得我们去细细评读,今以《吃饭》《论快乐》《释文盲》为例来体会钱钟书这个民国第一才子,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带给我们的散文视听心灵盛宴。在一般散文写作中带给我们不一般的风采。

1.表达方式:钱钟书的散文是议论型散文,即是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再者钱钟书的散文也是非常不错的哲理性散文,用议论的手法表现哲理。哲理性散文的艺术美之所在是哲理散文中的思想,而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钱钟书通过旁征博引,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事例、丰富的情感来丰满他的散文。让其散文具有不一般的风采。《吃饭》中从柏拉图到古罗马的诗再到中国的《论语》《中庸》;《释文盲》中从哈德门(NicolaiHartmann)的大作《伦理学》苏东坡的赋诗到格利佛、圣佩韦(Sainte-Beuve)在《月曜论文新编》等等无不证明着他的论据论理,展现其风采和魅力。

2.修辞手法:高超的比喻。这是钱钟书的强项,包括比喻新颖、风趣、细度之下会发现确实若此又蕴含哲理。“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老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贯的仿元,调合滋味,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最粗浅的例像白煮蟹和醋、烤鸭和甜酱,或如西莱里烤猪肉和苹果泥、渗鳘鱼和柠檬片,原来是天涯地角、全不相干的东西,而偏偏有注定的缘分,像佳人和才子、母猪和癞象,结成了天造地设的配偶、相得益彰的眷属。到现在,他们亲热得拆也拆不开。”语言形象有趣,乍一看觉得而这本不相似,但是看下来之后又觉得再恰当不过了,对其中要表达的东西刻画的入木三分,就像将吃饭比作婚姻,初想觉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是紧接着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其中相似几何自有分晓,又蕴涵着对表象掩饰文化的嘲讽,实在是新颖而蕴含着哲

理。当然钱散文还经常有其他的修辞手法有趣生动比如拟人,夸张等等。

3.表现手法:引经据典,用典。钱钟书散文旁征博引、涉笔成趣、谐谑天生,充满隽思妙语和格言言警句、知识性强。其实总所周知钱钟书的文学涵养是比较高的,古今中外,无论参差不齐的作品大多都被看过,加之他的记忆能力,写作时典故是随手拈来,富有文学色彩。在《吃饭》中从柏拉图到古罗马的诗再到中国的《论语》《中庸》无不显示着他的博学多才,再者从吃饭中的舌头和肠胃之间的比较到吃饭所引出来的种种延伸作用,这都充满了文学和智慧,文章也因此而充满了滋味。

4.语言特色:其一,学术性与普通性的独具一格。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在钱钟书的散文中你说他的散文学术性强可以,你说他的散文较通俗易懂亦可。这就是钱钟书散文语言之独到之处。在读钱钟书的的时候你是否发现钱钟书的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古今中外,随口即来,丰富多彩,可谓学术性较强。但是在另一个文学素养并不高的人读来,没看过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清楚柏拉图精神之所在,没读过古罗马诗人做过的诗,说过的话,没看过德国古诗人白洛柯斯(B.H.Brockes)做赞美诗„„但是即使没有这些积累也能让读者感受到钱钟书所要表达的精神,体会到钱钟书的写作特色,这又可以说是钱钟书的散文通俗易懂。

其二,语言幽默。钱锺书健谈善辩,口若悬河,舌璨莲花,隽思妙语,常常令人捧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称得上幽默大师的,在鲁迅之后就要推钱钟书了。除却在小说《围城》的幽默首屈一指,在散文中也是相当了不起的。《释文盲》中, 他不是批判不识字的文盲, 而是批判识字的“文盲”,尤其是不懂装懂的“鉴赏家”。对那些称为“ 创造的” 或“印象主义”、的批评家, 他不是直接揭露其丑恶面目, 而是通过下面二段文字慢慢的从语言讽刺贬低他们如“这种文艺鉴赏,称为‘创造’的或‘印象主义’的批评,还欠贴切。我们不妨小试点铁成金的手段,各改一字。‘创造的’改为‘捏造的’,取‘捏’鼻头做梦和向壁虚‘造’之意,至于‘印象派’呢,我们当然还记得四个瞎子摸白象的故事,改为‘摸象派’,你说怎样?这跟文盲更拍合了。”语气态度诙谐、幽默, 而充满智慧。读者看了会领然而笑而文盲们却会感到不适,心惊肉跳。《论吃饭》中, 他在结尾处先作了一番议论“ 我们吃了人家的饭该有多少天不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 时间的长短按饭菜的质量而定, 所以做人应当多多请客吃饭, 并且吃好饭, 以增进朋友的感情, 减少仇敌的毁谤。”接着说, 他愿意把这种经验推及“不愿彼此成为冤家的朋友,以及彼此变为朋友的冤家。”而至于他本人,“恭候诸君的邀请,努力奉行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说的话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将来。”这不仅是讽刺,简直是自嘲。包含着无限的人生感慨。

5.思想感情:散文形散神不散,无论是怎样的表现手法都只要一个目的那就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就不得不看看作为介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大大小小事件的背景下的钱钟书所带有的独与其他散文作者的特色。大者,毋庸置疑爱国情感是必行之事,必表之情。《论快乐》的背景就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必胜论”.中国“必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论快乐》强调对快乐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与追求.文章宣言,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这更是当时抗日到底的精神写照。小者,就是钱钟书想要表达的就是表象掩饰的文化的痛斥,如《吃饭》里的“吃饭有时候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套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在作者看来,名为吃饭,实为吃菜,舌头代替了肠胃,变为当成了充饥,这岂非“主权旁移”?为了给吃饭进一步添加情趣,人们又每每以音乐宴席,佳人劝酒,书画传情,名胜助兴,在区区消化排泄的生理过程里,竟然要创造这样优裕的物质环境,这里享受又掩饰成为需要。至于把吃饭变成了“请饭”,广泛运用于社交场合,成为一种增进朋友感情,减少仇敌毁谤的交际手段,这更是吃饭功用的微妙延伸。表象与实质的反差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作者对表象文化的讽刺还有痛斥。

6.展开联想法。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这也是钱钟书散文写作的一大特点。看是写吃饭实质却是写吃饭下的掩饰文化,借以批判世俗中的如此行为思想。从吃饭中的舌头和肠胃之间的比较到吃饭所引出来的种种延伸作用。

钱钟书的散文真可谓“文章笔调犀利,语言幽默,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生活哲理和人情世态交融一体,深刻的思辨和丰富的联想密切结合。使人读来既洞达世情又切中时弊,在会心微笑之余,获得深刻的启迪和无限的快意。此文横说竖说,触处生辉,日常生活中蕴含至理,可见深入生活、扩大见闻之重要。作者的许多学问,也是从‘洞察世事’中来。”我们所看到的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些待各位细细评读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代大师的写作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参考文献: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 篇7

这种诗与论的结合,使任蒙的散文呈现出两方面的艺术特色,一个是源于诗性的想象力,这一点已在不少评论家的笔下成为共识。他将诗性、文采、史述、思想融为一体,是俯拾即是的奇思妙想,是一触即发的飞扬灵感。比如“海洋的呼吸有多深,它的浪就有多高”(《穿越台湾海峡》);比如说长城“像一道高高挥舞的粗大鞭影,千百回抽打过我们的民族,最后沉沉地落在这块土地的脊背上”(《登临长城》)。我们认定任蒙散文的诗性特征,就是因为其文本中不乏这类诗的描绘、诗的意象和诗的质感。

诗意的想象,也使任蒙的散文书写能够从现场出发,将读者带进一个个古老的历史场景。他写昭君告别故里的时刻:“在村边的响滩渡口,昭君朝着她的父母挥挥手,朝着乡亲们挥挥手,朝着延绵不断的大山挥挥手,她要上路了。乡亲们看着她挥动着瘦小纤细的手,好像突然想起:她还是一个孩子!”作者想象的这个遥远画面,曾经使有的评论家产生过“强烈的文化震撼”。

文化散文必须从现场出发,是任蒙的一贯主张。但他深知这不过是一个艺术途径,只有深刻的史识和凝重的思想,才是文化散文的价值取向。这种艺术追求使任蒙的散文有了另一个特色,即由“论”而来的思想力。

著名评论家黄曼君生前称任蒙散文“是诗、史、思的结晶”,主要是指他把现实和历史、现代与传统、山水与人文等关系处理得很到位,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其思辨力量。他把发掘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不朽精神,作为其散文创造的一项重要使命。走进任蒙的散文艺术世界,我们领略的是历史画面的想象性回放和对现实图景诗意的摹写,是一系列的叩问、追溯和诘问,是一系列的议论、阐释和解说,是一系列的对话与交锋,是理性与哲辨的熠熠光亮。

在《草堂朝圣》一文中,任蒙不但很快把读者领入了一个颇富现场氛围的杜甫时代,而且由草堂而追问:“在中国古代巨星闪烁的诗歌天空,为何唯有杜甫身后拥有这等规模、这等影响的纪念性建筑,享尽如此哀荣?”任蒙的答案是:“很少人能像杜甫这样,至死不渝地以天下为怀,更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以诗笔写历史,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直接地抒发人民的心声,以至千余年后还可以从他的诗中读出诗人与人民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至真情感。”这里,任蒙对杜甫精神的认知,也抵达了一种新的深度:“他以自己全部生命,自塑了一个集知识分子的可贵良知与儒家文化精神于一体的大师形象,成为几千年间不可多得的精神象征。”他从杜甫身上找到了一种永恒,那就是与人民共呼吸,生死与共。同时,任蒙通过杜甫的历史影响,以散文家的文化眼光彰显了文化精神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历史链条:即文化伟人的生命痕迹,“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崇仰和追随,他们的足迹不断被放大,并在那些地方形成了文化堆积,形成了一处处光照千秋的精神宝库”(《拜杜公祠》)。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历史识见,任蒙在散文中流露着对文化伟人深深的崇敬情怀。比如李白,比如黄庭坚,比如苏氏父子,还有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和他的一代代子孙们。写到范氏家族,任蒙以“叩谢”来表达他的虔敬之情,他认为我们世世代代都应该感谢他们“对文化坚守的原动力”和“强烈的文化良知”(《清晨,叩谢天一阁》)。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任蒙的“叩谢”就是一种赓续,就是赓续民族的希望。

任蒙散文的思想分量,很大程度上出自他的文化批判意识。他始终立足于我们时代的文化背景,认为当今散文更需要立意高远的主题,更需要沉雄而庄重的艺术气象,更需要广阔深远的艺术超越,尤其是以历史为书写对象的所谓大散文,更要表现出大气硬朗的艺术风度,表现出独立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批判意识,表达具有现实理性的文化关怀和人文追求。“漫长的时间使腐朽化作了神奇,而我们通过神奇更透彻地看到了腐朽”(《放映马王堆》)。他就是这样在历史与现实的宽广时空里纵横捭阖,追求深层思辨的文化批判。

因而,任蒙的历史情结,远不是停留在对先贤文化创造的敬重上,而是力求对一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表达出人所未言的见解。比如对家喻户晓的白居易,任蒙写他,当然不在于肯定他“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他贴近社会现实,关注百姓苦痛的杰出创作,而是要让我们看到封建制度为天下士人设定的人生轨道是充满凶险的,是极其狭窄和残酷的,看到白居易之所以能够实现“人生理想与个人命运的完整结合”,是其人格中具有典型的两面性,如他晚年创作了大量的狎妓作品,展示了“彻彻底底的醉生梦死和颓废堕落”。任蒙试图通过白居易为官为文都取得巨大成功,并且在仕途上比较顺利这种极其罕见的“个例”,让我们更深地认识封建史上中国知识分子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实质,从一个幸运者的“成功人生”去反观几千年间一个社会主流群体的共同命运。

坚持人民性,是任蒙衡量历史、臧否人物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他展开文化批判的一个根本立足点。因此,任蒙认为朱元璋按照皇陵规制为自己的祖宗造陵荒唐至极,他游览苏北的明祖陵,看到的是历史的怪异、权力的疯狂以及极限的权力对人性的扭曲。他由此而生感慨,“真正从社会体制上摆脱荒诞,要比思维和观念上的觉醒更为不易!”(《昏黄午后的明祖陵》)。任蒙来到西汉末年王匡王凤起义的绿林山,不禁再三追问历史为什么总是这样?为什么每次都要迂回到绿林之麓?“从一个绿林走向下一个绿林,下一个绿林的前方还是绿林。”这里,他没有简单地重述官逼民反的政治现象总是伴随着荒诞的君主制度周期性地反复出现,而是形象地引导读者去领会绿林山脉对于中国历史的诠释意义。他还写道:“绿林,成了封建历史无法走完的里程标记,成了封建统治无法摆脱的怪圈轮回的一种最可怕、最醒目的转折符号。”任蒙这篇《绿林之光》以文学方式揭示漫长历史的荒诞轨迹,也使我们面对他笔下这座并不高大的历史名山陡增了几分感喟。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读任蒙散文,自始至终都感觉到有一种恢宏大气鼓荡于胸际,总有一种风驰千里的如飞快意。正如不久前他获得“全国孙犁散文奖”大奖时给他的《颁奖辞》所评价的那样:“他以深邃的鉴史眼光、凝重的忧患意识和恢宏的书写气势,在传统寻根与现代认同之间探寻真相,感悟生命,并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亘古兴衰,历史沧桑,山河变迁,现实经纬,经他的酣畅笔力化作了一道道气象万千、诗意沛然的人文风景。无论是黄钟大吕的磅礴长调,还是言近旨远的精粹短歌,都使他站在了一个‘天、地、人、文’浑然交融、厚积薄发的写作高度。”任蒙散文正以其文化和思想品位,不断得到学界和读者的认同。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 篇8

【关键词】韩愈;赠序散文;奇;气;巧;新

韩愈的赠序散文之所以有众多的名篇传之后世并为论者所激赏,为习者所喜好,除了其体现出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赠序散文有着浓烈的抒情气氛,很高的艺术成就。所以,对其表现出的艺术特色的研究,更是对研究韩愈散文创作风格以及赠序散文这一文体的特殊性是不可或缺的。

一、奇:韩愈赠序散文行文曲折多姿,变幻莫测,手法多样,突出地表现了韩愈在文章布局上“奇”的一面

一般的文章如是叙述则力图说清事实,如是论说则力求弄清事理,如要抒情则需酣畅淋漓。赠序是为不同品行、不同身份的人而写,既要开诚布公,又要别人能接受,所以这就需要作文之人考虑怎样向别人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和自己的意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韩愈的赠序文中有其他文体中少见的特点:曲折多姿,变幻莫测,手法多样。即把自己的意思多是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直戳了当表露。赠序一般都不会很长,但就是在这些不长的文章中,韩愈把他布局的功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送董邵南序》,全文仅仅一百余字,却写得一波三折,起伏跌宕。首段写潦倒不遇的董邵南到河北去谋出路,因“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所以此行“吾知其必有合也”。这是一段陪笔。接着突然笔锋一转,“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说古今风俗不同,董邵南到河北去未必能找到出路,虽然不明说但主旨已露。末一段突然又抛开正在议论的问题,陡然怀念起乐毅、高渐离这些古代名臣、义士来,并说:“明天子在上,可以出仕矣。”这一段已是意在言外,暗示董邵南到河北去只是徒劳而已。总观全文,其意旨仅在与劝董邵南应效法古代名臣、义士为朝廷效力而不应为藩镇割据势力所用。但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却拐了好几个弯,其措辞深婉、意在言外的手法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前人称韩愈为“短章圣手”,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清·刘大槐评此篇曰:“深微屈曲,读之,觉高清远韵可望而不可及。”

二、气:韩愈赠序散文文辞气势充沛,豪逸奔放

韩愈论文主“气”,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他的赠序散文也不例外,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很有鼓动性,尤其是在一些论说性的赠序文中尤为突出。如《送孟东野序》,韩愈为说明“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主旨,就用了三十几个“鸣”字贯穿全篇。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文章从草木说到金石,从金石又说到人言;又从乐器说到天时,又历数各代善鸣之士。意象纷繁而至,气势层层推进,终于一气呵成,文气可谓盛极。又如《送高闲上人序》,从善射的养由基、善杀牛的庖丁说到善奕的秋、会喝酒的刘伶,这都只是为了说明从业应当专心;又列举了从山水崖谷、鸟兽虫鱼到雷霆霹雳、歌舞战斗等众多的形象,这又只是说明张旭于草书的专注。为了论述张旭的善草书,竟引出了这么一大串丰富多彩、活泼跃动的想象!这样一来,全文的气势大增,其文意的表达也就顺理成章了。又如:《送浮屠文畅师序》,全文论辩一气呵成,气盛而厉。“是故道莫过于仁义。教莫大乎礼乐刑政。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宜;措立于其躬,体安而气平。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文、武,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书之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今浮屠者,孰为之而孰传之邪?”文章语气一句盖过一句,似高屋建瓴,一泻而下,末了反诘一句,其实陡然提高,令人气摄。又“夫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知而不为者,惑也:悦乎故不能即乎信者,溺也;知而不以知人者,不仁也;告而不以实者,不信也”,文章一句紧扣一句,步步紧逼,富于雄辩性和说服力。

三、巧:韩愈的赠序散文有不少篇章想象丰富,巧于取譬

赠序既要道惜别、陈道理,有的时候又要酬场面,写应景之作,但是无论赠序的对象是谁,即使是自己的好友,往往也不能将意思太直接地表露出来,作为文人的韩愈因为常常借助于想象和譬喻等生动、形象的手法来委婉曲折地传达其送别之情,所以其赠序散文大多充满着艺术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如《送杨少尹序》写杨少尹辞归时,以想象之问表送别之情:“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候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否?而太史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作者虽不曾亲自送别杨少尹,但惜别之情却一一道出;末了又想象杨少尹回乡之后的情形,“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候不去其乡为法。”情景婉然,可敬可爱。这篇赠序纯以想象来写,但是情景历历在目,充满着作者的无限感慨和对友人的无限深情。《是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遂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之马,遇其良,辙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元马,不为虚语矣。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者处士之庐无人埋,如要直说则必然作者言之寡味,听者也将兴味索然;但一经如此比喻,就显得趣味盎然”一经如此比喻,一个能言善辩、有才有识的人物形象就勾画出来了。

四、新:韩愈的赠序散文语言流畅清新,富于独创性

韩愈之为文是讲究“惟陈言之务去”的,他的许多赠序散文正是如此。读韩愈的赠序散文,可以感觉到他的文学语言丰富多彩,并且少有雷同之感。如《送李愿归盘古序》,写“大丈夫不与时者”时是这样写的:“穷居而野初,升高而远望,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菇;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陡不闻”。这一段全是骈句写的,但句式的变化很多,语言运用犹如行云流水,有骈文韵律又有散文的气象。读起来朗朗上口,深情远韵悠然而至。

韩愈的赠序散文是其散文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价值在韩愈的散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学习韩愈散文以及研究赠序散文这一文学体裁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琳,《试论韩愈赠序散文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

[2]孟红军,《韩愈赠序散文艺术特征探微》[期刊论文]-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

[3]徐中原.韩愈散文风格论略[期刊论文]-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

作者简介:

上一篇:学校教案检查评语下一篇:委托检定协议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