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

2024-10-01

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共8篇)

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 篇1

资雁小卫〔2011〕58号签发人:刘陆军

资阳市雁江区小院中心卫生院

二〇一一年殡葬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雁江区卫生局: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2011年我院殡葬管理工作紧紧

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文件精神,按照卫生局和相关部门管理工作要求,现将本殡葬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院发动

1、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为确保殡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支部书记、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殡葬改革和管理领导小组。年初制定了规划,并与各科室签订了殡葬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相应工作职责,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管理,专人负责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资阳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医护人员的岗位职责,门诊部由唐远智负责、住院部由张立、兰新琼负责,职工及其家属由办公室罗海福负责,确保了就医死亡患者、职工及其家属无一例死亡后外运土葬发生。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加强与社区居委会、镇民政办的联系,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医院若发现就医患者、职工及其家属死亡后外运土葬一例,扣相应科组及负责人每人100元,年终考评不能评为优秀,如果职工死亡后未进行火化,扣发安葬费和困难补助,兑现奖惩,保证殡改工作落到实处。

四、存在的问题

1、许多人都知道在医院死亡必须到殡仪馆火化,得知病员即将死亡的消息后,家属立即为病员办理出院手续,医院也没有办法制止。

2、部分病员家属根本就不理解医护人员,认为医护人员上报殡仪馆后可能要给医护人员的奖励。

3、医院目前为建立病危病员追踪调查制度,即将死亡的病员被家属要求出院,医院没有办法制止。

五、下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与居委会、村社领导联系,充分提高认识,积极宣传上级有关殡葬改革的各项政策。

2、进一步加强与民政办的联系,防止死亡后土葬行为发生,确保火化率达100%。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六日

主题词:民政殡葬总结报告

抄送:小院镇人民政府。

雁江区小院中心卫生院办公室编2011年11月6日(共印3份)

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 篇2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有关地级以上市财政局、教育局,财政省直管县(市)财政局、教育局:

为加强和规范专项资金管理,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修订了《广东省基础教育创强奖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教育厅 2014年5月14日

广东省基础教育创强奖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粤财教〔2014〕5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教育强镇、强县、强市,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2012-2015年,省财政统筹设立基础教育创强奖补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创强资金),奖补基础教育创强工作成绩显著、基础教育发展良好的经济欠发达市、县(市、区)、镇(乡、街道)。为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效益,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粤府〔2013〕17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2013〕125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强资金的奖补范围为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级市、县(市、区)和镇(乡、街道),以及江门的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及其镇(乡、街道)。无教育管理职能的城市街道、镇级农林场不予奖补。

第三条 创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奖励先进。根据基础教育“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科学制定创强规划、足额筹措所需建设资金、实施效果好,按时实现创强目标的乡镇、县(市、区)、地级以上市,省优先安排资金和重点奖补。

(二)分类奖补。根据财力系数、地区差异等分别确定奖补标准,并向扶贫开发重点县、民族自治县、原中央苏区县的教育强镇(乡、街道,下简称强镇)倾斜。

(三)公平公开。根据基础教育全日制在校生数、奖补标准、工作成效等因素,分别对教育强镇、强县、强市进行奖补。公开奖补资金计算过程和结果,并预先告知奖补控制数。

(四)注重绩效。教育强镇奖补资金在奖补控制数额度内,根据教育强镇验收(或复评)规划、教育创强工作进度拨付。教育强县、教育强市奖补资金在通过督导验收(或复评)后根据省级财政收支实际,结合财政性资金绩效考核结果下拨。

第四条 创强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为:到2015年,全面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到2016年,全省教育强县和教育强市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

第五条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共同负责创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一)省财政部门负责创强资金管理的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审核资金调整、组织资金预算编制及执行、审核省教育厅编制的资金安排计划的合规性、办理资金拨付、组织实施资金财政监督检查和总体绩效评价等。

(二)省教育厅负责创强资金的具体管理工作,负责资金调整申请、资金预算申报、编制资金分配使用计划,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负责资金使用安全、资金绩效自评、资金信息公开等。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组织对申报教育创强的市、县(市、区)、镇(乡、街道)进行督导验收。

第二章 资金安排方式

第六条 教育强镇按照基础教育全日制在校生数和地区类别确定奖补资金,具体如下:

(一)计算公式。

强镇奖补资金按因素法计算,公式为: 教育强镇奖补控制数=生均奖补标准×该镇2011-2012学年基础教育全日制在校生数

教育强镇实际奖补资金=生均奖补标准×通过验收(或复评)当年该镇基础教育全日制在校生数

(二)计算因素。

1.基础教育全日制在校生数指学前教育、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的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之和。

2.生均奖补标准考虑财力系数、地区类别分为四档: 第一档:扶贫开发重点县、原中央苏区县、民族自治县所辖乡镇、街道和民族乡,每生700元。

第二档: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县(市)和江门恩平市辖乡镇、街道,每生600元。原享受县财政待遇的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和韶关市曲江区参照执行。

第三档: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区辖乡镇、街道,每生500元。

第四档:江门台山、开平辖乡镇、街道,每生420元。根据上述办法计算得出的奖补资金按万元取整,其中,大于100万元少于200万元的按200万元奖补;少于100万元的按100万元奖补。

第七条 完成创强任务、通过督导验收的教育强县(含非建制区,下同)、教育强市,将根据财力状况、地区差异、在校生人数、完成时间等因素分档分类确定奖补资金,具体奖补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另行制订。2016年后通过验收的强县、强市不予奖补。

第八条 2012年底前完成的教育强镇,如需复评,应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创强和现代化督导验收办法的通知》(粤教督〔2012〕15号)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通过督导验收、复评的,按第六条规定计算和确定奖补资金。

第九条 2012-2015年省级财政安排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属于创强资金的组成部分,已经获得的在其创强奖补资金中相应抵扣。

第三章 资金拨付

第十条 每年4月底前,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当年度的创强资金安排总体计划,由分管省领导审核后,报分管财政的常务副省长审批,报省长审定。创强资金年度安排总体计划获批后,省教育厅按照本办法及实际情况,会同省财政厅提出专项资金明细分配方案并按程序报批。

第十一条

教育强镇奖补资金全部下达至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十二条 教育强镇奖补资金根据强镇2011-2012学年和通过验收(或复评)当年基础教育全日制在校生数、强镇建设规划、创强督导验收(或复评)结果以及创强资金落实情况分期拨付。具体如下:

(一)第一期拨付。根据创强督导验收规划、教育创强工作进度和各地申请,在乡镇申请督导验收的当年按奖补控制数40%拨付教育强镇奖补资金。创强资金优先保证教育强镇第一期奖补资金拨付,当年未拨付的顺延至次年拨付。

(二)第二期拨付。对通过验收(或复评)的教育强镇,根据教育强镇实际奖补资金计算剩余的奖补资金,原则上当年下拨。对2015年底前没有完成教育强镇建设的,不再拨付剩余资金。教育强镇第二期奖补资金将根据省级财政收支情况,结合财政性资金绩效考核,原则上按照完成教育强镇时间先后顺序拨付,当年未拨付的顺延至次年拨付。

第四章 资金使用

第十三条 创强资金应统筹用于基础教育创强工作,具体包括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校园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教学设施设备采购等。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福利和个人的奖励,不得用于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公用经费支出,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已经完成创强任务的地区,可用于实施推进教育现代化等工作。创强资金使用方案应由地级以上市统一汇总,报送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审核备案。第十四条 省级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工作经费从创强资金中安排,主要用于教育创强督导验收的交通、食宿补助、督学评审劳务费等。省级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工作经费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使用方案,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批准后安排。市、县(市、区)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工作经费由市、县(市、区)财政解决,不得在省财政创强奖补资金中安排工作经费。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使用中,属于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资金绩效管理与监督

第十六条 创强资金的管理办法、申报指南、项目资金申报情况、分配程序、分配方式、分配结果、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审计结果、公开接受和处理投诉情况等按规定应公开的信息由省教育厅按要求通过专项资金管理平台以及其他规定渠道进行公开。

第十七条 省教育厅按规定组织市县教育部门开展绩效自评,并配合省财政厅开展其他形式的评价工作;省财政厅视情况需要对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开展重点评价或引入第三方评价。

第十八条 各级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创强资金的管理,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及时分解下达专项资金并开展绩效评价,不得出现挪用、挤占、截留专项资金的现象。

第十九条 在实施创强过程中,对教育改革发展出现重大问题、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严重弄虚作假或者工作消极不作为的乡镇、县(市、区)和地级以上市,省将视情况相应缓拨、停拨、扣减甚至追回创强奖补资金,给予全省通报;有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教育创强投入大,创强奖补资金使用绩效好,成绩显著的县(市、区)、镇(街、乡)给予表彰。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基础教育创强奖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 篇3

提升年”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委组织部,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高等院校党委: 为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经研究决定今年在全市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升年”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升年”活动的主要目标: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干部档案查阅、转递更加规范,报送更加及时,材料更加完善,“三龄一历”认定更加准确;

(三)新任市管干部档案报送优秀率达到70%以上,全市管档500卷以上单位全部达到一级标准,管档100卷以上单位全部达到二级标准。

二、活动措施

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升年”活动的开展。

(一)规范材料归档。3月28日,向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真实规范、移交时间、审核把关和纪律规定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4月19日,对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期间新任市管干部档案审核验收情况进行了通报。

(二)及时更新信息库。去年是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年,干部信息发生变化较大。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要及时对干部信息库进行一次更新维护。同时对干部调整情况和干部有关信息进行汇总,5月底前报市委组织部,今后每季度要按时报送。

(三)搞好调查统计。近几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一是管档人员有些进行了调整,需要加强业务培训;二是一些管档单位的管档数量有所增加,硬件和软件建设有了较大改善,需要开展目标管理达标升级;三是个别单位管档数量较少,需要对其管理的档案实行集中管理。为了摸清各管档单位和管档人员基本情况,近期对全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研究具体措施,提出整改意见。

(四)集中信息查核。4月中旬至5月中旬,集中开展一次干部基本信息查核工作,重点筛查达不到规定年龄入学、入党、参加工作或者有关简历自相矛盾等问题。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要先行自查,自查结束后市再进行抽查。

(五)管理达标升级。积极开展干部人事档案达标升级工作,管档500卷以上单位和三个市开发区,全部达到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一级标准;管档100卷以上单位,全部达到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二级标准。按照中央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规定,要认真做好基础设施配备、档案整理装订、管理制度完善等工作,确保实现达标升级工作目标。未达到目标管理等级的,视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不合格单位。同时对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单位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核一次。今年下半年,对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进行一次复核,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督促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予以摘牌。要以这次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为机遇,加强档案硬件和软件建设,按中央组织部新的标准要求,全面完成科级干部档案审核、整理和装订工作任务。

三、活动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升年”活动,是我市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提高认识,积极参加,确保活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单位负责同志要关注档案工作,关心管档人员,亲自提要求、出思路,帮助解决工作经费、管档场地、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等问题,为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水平创造条件。

积极开拓创新。要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拓展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严肃工

作纪律,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注意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研究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措施。要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推动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

加强协调配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明确工作任务,强化督导检查。各部门、各单位要教育干部重视档案工作,规范档案材料的填写和制作。要按时催收档案材料,及时移送档案管理单位,重要问题及时与管档单位沟通联系。管档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严格档案质量,确保档案安全。既要坚持原则,认真执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纪律和各项制度,又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广大干部提供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中共滨州市委组织部

某市殡葬管理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今后 5 年,我市殡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殡仪馆建设步伐,全面推行火葬,节省殡葬用地,破除封建迷信,倡导文明、简朴、节俭办丧事新风尚,为加快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基本任务 今后 5 年,我市殡葬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火化率,全面完成殡仪馆建设任务,实现葬法与葬礼改革同步进行,全面开展对乱埋乱葬坟墓专项治理工作,实行骨灰多样化处理,节约殡葬用地,改革丧葬习俗,促进我市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目标 (一)提高火化率。到 2001 年、2002 年全市火化率分别实现 90%、95%,2003~2005年达到 100%。

(二)加快殡仪馆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规范殡仪服务。2002 年底前各

县(市)全部建成殡仪馆(火葬场);根据民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创建等级殡仪馆工作,力争到 2005 年全市国家一级殡仪馆达 1 个,二级馆 2 个,三级馆达 2 个以上,殡仪服务上新水平。

(三)开展治理乱埋乱葬专项工作。2003 年底前全市完成“三道两区”(指铁道、国道、省道 公路两侧及城市周边区域、风景名胜区)乱葬坟墓专项清理工作任务;2004 年开始,全市开展清坟退耕还林工作;2005 年基本实现辖区无坟化。

(四)加强对火化后骨灰的管理。倡导骨灰处理多样化,大力推行骨灰植树、撒散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处理骨灰方式,促进殡葬改革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深化殡葬改革。坚持葬法改革与葬礼改革并重,引导群众文明治丧,破除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提倡丧事简办,制止丧事大操大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殡葬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节约土地,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问题,节约木材,保护生态平衡,减少群众负担,破除迷信,净化社会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殡葬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切实加强领导。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司其职。殡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把殡改工作落实到实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

工作的主管部门,必须主动地做好工作,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抓好殡葬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贯彻,工作规划及方案制定和实施,同时 要抓好殡葬执法队伍建设,指导和管理殡葬管理所、殡仪馆、火葬场骨灰楼和公墓等殡仪服务单位工作。林业部门要依法保护和管理山林,查处毁林造坟、擅自加工棺木制品等行为。国土部门负责协调组织清理占用耕地造坟和平毁“城中坟”、“村中坟”工作,保护耕地资源。卫生部门负责医院太平房管理,及时与殡管所、殡仪馆上报情况,把好遗体交接关,杜绝偷尸外运土葬,坚决打击院内地下仵工非法殡仪行为。公安部门负责查处非法从事封建迷信殡葬活动,打击干扰殡改工作、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和事,依法开展非正常死亡人员、交通事故和刑事涉案遗体的火化交接工作。工商部门要加强棺木店的查处工作,依法严管丧葬用品市场。规划部门要协助做好殡仪馆、骨灰楼堂和公墓的规划建设。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我市目前殡改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把殡葬改革工作目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考评内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殡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政府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级民政部门主要领导为业务责任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严格落实考核验收制度。由市民政部门牵头,按照《茂名市殡葬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和省、市《殡葬管理工作“十五”计划的要求》,对各县(市、区)的殡葬管理目标工作进行逐项严格考核验收。力争两年内,使我市的殡葬管理目标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重要条件。新闻媒体要及时曝光违法违规丧葬事件,大张旗

鼓宣传殡葬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引导群众摒弃丧葬陋习,倡导文明、简朴、节俭办丧新风尚。人事、监察部门负责对党员、干部执行殡改政策法规的教育管理,按管理权限严肃查处违规土葬的人员。

(三)制定规划,落实方案。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本规定方案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 2001 至 2005 年殡葬管理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件》规定,按照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骨灰处理工作的通知》(粤民事[1999]50 号)、茂名市人民政府《关于遗体火化后骨灰处理问题的通知》(茂府[2001]32 号)的要求,根据当地人口的数量及公布情况,制定骨灰楼堂等骨灰寄存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后统一建设,并由当地殡葬管理单位统一管理。在农村,提倡、鼓励兴建以镇 为单位的公益性骨灰楼(堂),也可以由殡仪馆到镇设立殡仪服务点,为群众提供办丧事、骨灰寄存等服务。

(四)加大宣传力度。要坚持每年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教育和动员干部群众积极支持殡葬改革;把宣传教育与推行火葬,大力倡导文明、简朴、节约办丧事,以及制止丧中的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结合起来,使群众真正体会到实行殡葬改革的好处,提高实行殡葬改革、依法治丧的自觉性。

(五)逐级建立殡葬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殡葬管理。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火化率,已普及火化工作的县(市、区)、镇要继续完善管理办法,使火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持 100%火化率;后进地区要加大工作力度,加

快殡葬设施建设步伐,狠抓火化率的提高,尤其是信宜、电白、化州,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殡仪馆在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各级民政部门要依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采取强制管理措施,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殡葬行为。加快葬礼改革,破除丧葬中的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俗,每个城镇或人口多的村庄,设立殡仪服务站,实行文明、节俭办丧事。进一步加强殡仪馆和公墓管理,规范殡葬服务行为,切实提高殡仪服务质量,使殡葬事业的发展适应 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要自觉执行国家殡葬管理决定,带头移风易俗,制止遗体土葬、毁林造坟、丧事奢办的不良风气。

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 篇5

国办发〔2003〕58号

(2003年6月2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今年5月中旬以来,安徽、山西、云南、河南等地煤矿接连发生特大生产安全事故。5月13日,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6人死亡。5月20日,山西临汾市安泽县永泰煤矿(无证非法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5人死亡。5月21日,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永兴煤炭有限公司基佐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4人死亡。5月24日,河南安阳市龙安区安利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5人死亡。经初步认定,这几起事故均属责任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暴露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监管不严、安全措施不到位、违规操作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高度重视,收到事故报告后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工作,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认真调查事故原因,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同时,要求各级政府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强有力措施,制止当前受利益驱动,一些煤矿超能力突击生产、已关闭小矿死灰复燃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迅速扭转煤矿事故多发的状况,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逐级抓好落实。特别是要加强县乡两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把责任落实到基层。目前,煤炭销售市场好转,煤炭价格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区、各企业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各煤矿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在煤矿改制以及承包、租赁合同中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职责。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基层、班组以及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要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培训,保证这些制度和规程的严格执行;要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并得到有效实施;要经常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实施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

(一)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3号)下发后,发生过重大事故(一次死亡3至9人)的乡镇、发生过特大事故(一次死亡10至29人)的县(市)、发生过特别重大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市(地),所在地区要严加整顿。整顿的重点是煤矿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并落实到位,“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等安全设施的建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 1

规范是否严格执行。

(二)凡属“四个一律关闭”的小煤矿,即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国有煤矿采矿登记确认的范围)内的小煤矿、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四证”(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书)不全以及生产高灰高硫煤炭(灰分超过40%、含硫超过3%)的小煤矿,应关未关或已取缔关闭又死灰复燃的,地方政府要予以强制关闭;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非法生产的,还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同时依法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同)要抓紧制定下发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由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条件对煤矿逐个进行审核评估。凡有一项基本条件达不到的,一律停产整顿,限期达标。逾期未能达标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强制关闭。对安全生产投入欠账较多的煤矿,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新建、改建、扩建矿井,必须坚持安全设施设计、施工、使用的“三同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原则。其安全设施必须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进行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未经设计审查的不得施工,未经竣工验收的不得投入使用。各地要尽快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标准和监督保证措施,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三、严厉查处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员

(一)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凡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都要按照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没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一查到底,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特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要自事故发生之日起90日内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二)凡因政府工作人员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不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甚至利用职权参股办矿或收受贿赂,包庇袒护非法采矿,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自2003年7月1日起,凡县(市)发现两处、乡镇发现一处非法生产或属“四个一律关闭”应关却未关的煤矿,对县、乡政府主要领导人给予行政处分。

(三)要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特别是对违法违规生产,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置若罔闻,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从业人员不服从安全管理和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及规程,造成重大事故的,也要依法处理。

四、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监察

(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权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能。

(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结合已部署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依法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监察,要进行明察暗访,严格执法;凡下达的停产整顿、关闭矿井、行政罚款等

2安全监察执法文书都要通报给当地人民政府;对拒不执行监察指令的煤矿,地方人民政府要立即采取措施强制实施。

(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中,要把煤矿作为重点。着重检查各煤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落实;深化煤矿安全整治的措施是否到位,特别要检查防治瓦斯的措施是否落实。对查出的问题,要明确责任,落实整改的措施。

(四)监察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对本通知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在年底将本地落实情况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汇总后报国务院。

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 篇6

中共口头坝乡委员会

关于加强农村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的通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从思

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的要求,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委、政府决定,加强全乡范围内农村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帮扶农村困难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我乡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发展水平低,全乡农村党员中相当一部分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我们要把帮扶农村困难党员改善生活、发展生产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政策帮扶、思想帮扶、科技帮扶、生产帮扶、精神帮扶、组织帮扶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关怀帮扶力度,使一些农村困难党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路,使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

1挥。从而增强建立健全农村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二、健全落实帮扶机制,努力构建农村困难党员关爱帮

扶新格局。

一是实行由乡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一包到底”的机制

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建立困难党员关爱帮扶基金。采取

“政府拨一点,部门拿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助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困难党员关爱帮扶资金。二是实行特困党员

救助制度。坚持普遍关爱与重点帮扶相结合,做到特殊情况

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对因重大疾病、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经本人申请、组

织审核、公开公示等程序,发放特困救助金。三是建立困难

党员生产帮扶制度。在农村困难党员中开展“双帮双扶”活

动,即:帮助困难党员改善生活,帮助困难党员发展生产;

资金信息扶持,技术技能扶持。对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的困难党员,重点进行生产帮扶,有针对性地采取就业技能

和实用技术培训、联系务工点、小额项目贷款贴息等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的能

力。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村困难党员关爱帮扶各

项措施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农村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涉及方方面面,必

须形成领导到位、责任明确、制度完善、保障有力、齐抓共

管、措施有效的工作格局。一要落实领导责任。要把建立健

全农村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二要加强工作保

障。树立统筹意识,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切实为帮扶

困难党员工作提供保障。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健全督促

检查制度,乡纪委要协同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困难

党员关爱帮扶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经验,交流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力求取得实效。

附:口头坝乡副科级领导干部帮扶困难党员名单

特此通知

2011年8月20日

主题词:基层组织党员通知抄报:县委组织部

抄送:乡党委各成员中共口头坝乡委员会2011年8月20日印发

共印20份

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 篇7

财税〔2017〕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现将营改增试点期间建筑服务等政策补充通知如下:

一、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为房屋建筑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提供工程服务,建设单位自行采购全部或部分钢材、混凝土、砌体材料、预制构件的,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的范围,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附录B《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中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范围执行。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印发)第四十五条第(二)项修改为“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三、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取得预收款,应在收到预收款时,以取得的预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本条第三款规定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按照现行规定应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的项目,纳税人收到预收款时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按照现行规定无需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的项目,纳税人收到预收款时在机构所在地预缴增值税。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预征率为2%,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预征率为3%。

四、纳税人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将承包地流转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免征增值税。

五、自2018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开展贴现、转贴现业务,以其实际持有票据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作为贷款服务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此前贴现机构已就贴现利息收入全额缴纳增值税的票据,转贴现机构转贴现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

六、本通知除第五条外,自2017年7月1日起执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印发)第七条自2017年7月1日起废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财税〔2016〕36号印发)第一条第(二十三)项第4点自2018年1月1日起废止。

财政部

殡葬管理工作总结58号 篇8

温卫提[2006]28号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

第58号提案的答复函

许建宏委员:

您提出的尽快建立健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提高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水平和能力的提案悉。现答复如下:

您对我市院前急救网络建设思路与建议很好,为加快我市院前急救机构与网络建设,结合您所提建议,我局今年将着手以下重点工作:

一、完成市急救中心搬迁,完善中心建设,加强医护力量建设,形成完整的急救单元,有效实施院前急救;在市区设立3—5处出车点,有效缩短出车半径,缩短反应时间。

二、指导各县(市)着手建立分中心或急救站,统一呼救号码,进一步整合区域急救力量,形成网络,保障急救任务完成。

三、继续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畅通绿色通道,落实岗位责任和工作制度,规范诊疗技术,提高接诊能力与救治水平。

四、制定出台《温州市院前急救网络建设方案》,明确急救机构建设标准和网络建设方案,筹划远期建设方案,奠定体系建设基础。

五、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领导指挥机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由已经成立的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指挥部承担。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卫生局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市卫生局、发计委、财政局、公安局、交通局、民政局、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红十字会、温州军分区和市武警支队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市卫生局应急办作为指挥部日常管理机构,承担指挥部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落实指挥部各项命令和决策;组织协调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的应急处置具体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的有关技术方案、工作制度和措施,开展培训、工作督导和预案演练;负责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的其他日常管理工作。该机构及工作机制已在运行中,暂不考虑独立设置。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张国岭,联系电话:88995990)

二○○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文秘工作政协提案答复函

───────────────────────────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

─────────────────────────── 温州市卫生局办公室二○○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印发 ───────────────────────────

上一篇:卧冰求鲤读后感400字下一篇:情爱的伤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