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

2025-01-30

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精选7篇)

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 篇1

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5、鲁迅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

6、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

7、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

8、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9、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10、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11、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

12、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13、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

1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15、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

了人的生命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是鲁迅参照朱熹的名言写的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16、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17、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鲁迅

18、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19、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20、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21、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

22、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

23、我又愿中国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24、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25、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

26、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7、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28、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30、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1、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32、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

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33、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4、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

35、怀疑并不是缺点。

36、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

37、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8、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39、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4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1、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

4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3、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44、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45、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46、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野草·希望》

47、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48、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49、但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50、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51、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52、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

53、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54、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毛泽东名言精选 关于毛泽东的名言 毛泽东名言摘抄

叞嗯叠

美色人体艺术

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 篇2

这句话简单朴实,意味深长,不愧经典名言。然而,这句名言完全是鲁迅独创吗?笔者经过考查,发现这句话源于孟子之言。我们来看看《孟子·尽心章句下》(杨伯峻《孟子译注》第331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里孟子的原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杨先生对这句话这样译注:“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变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朱熹对这句话这样作注:“理义之心,不可少有闲断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一)第36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如果把鲁迅和孟子的话作一下比较,会发现两句话非常相似。首先,两句话都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鲁迅在他的话中,把希望比作路,意在鼓励人民,希望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实现;孟子则在他的话中,把理义比作路,旨在告诉大家,义理是要常思常为才能常存心中。两句话虽然本体不同,一个是说希望,一个是说理义,但是喻体相同,都是以路来喻,而且两句话都强调了“走”的重要性。另外,比较发现,“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和“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两句话只是在语言表述上稍有不同,但在句子表意方式及意义指向上大体一致。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篇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欲速则不达。(《子路》)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书中此类句子甚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包括政治、哲学、教育、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有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过程中,又被简化、浓缩,形成了成语和典故,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三思而行”、“后生可畏”等等,在今天,都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词语。

《论语》中的许多名言警句为什么能长期流传,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呢?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论语》中凡被人们所喜爱的句子,往往并不是那些直接表现孔子的政治态度,抑或强烈地宣传其政治主张的言辞,而多数是那些有深刻的哲理性或蕴涵着可贵的生活经验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老读书,不动脑,就会罔然无所得;反之如果只空想,不读书,有了疑惑也不能解决。可见,“学”和“思”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二者不可偏废。这类句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所接受。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原来都是有所指的,或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但引用《论语》中的话和评论《论语》并不是一回事,引用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来“为我所用”。如“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原意是:面临着有关仁义的事,即使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是孔子鼓吹“仁”“义”高于一切的说教。但今天人们在引用时,则完全避开这一具体内容,而是用“当仁不让”来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去做,不应该推诿。又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这句话,原文中也是有所指的,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人引用这句话来说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重视自我修养。

《论语》中还有许多句子原来意思就比较含蓄、隐晦,很难确定其具体所指。在这种情况下,就更给人以补充和发挥的余地。如《子罕》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说,这是孔子在感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并无深意;有人却认为,这句话反映出孔子对没落阶级的惋惜和留恋;但也有人说,它体现了孔子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究属何意,研究者自可去探讨。但由于这种句子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哲理性,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各种联想和想象,因而,也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里,正是借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可见,许多警句,在流传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被人们加工、改造,有选择、有分析地加以利用。

其次,这些句子,语言简练通俗,含义丰富深刻。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以极俭省的笔墨,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而又十分自然,易读易记,便于流传。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表面上是赞美松柏,实际上是运用比喻手法,借松柏不畏严寒的特点来颂扬坚贞不屈的性格。这种句子含蓄优美,耐人寻味,尤为人们所喜爱。后世许多诗人都喜欢借松柏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操。如陶渊明的诗:“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陈毅也特别喜欢青松,他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古往今来这些热情洋溢的诗句,生动地表明,孔子对松柏这一形象的观察和描写,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和“匹夫”,“夺帅”和“夺志”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句话,通过一个“可”,一个“不可”,不仅把两者联系起来,而且使两者加以比较、对照,从而更有力地强调了“匹夫”之志的坚定。其他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都是运用这一手法,把两个看来无关甚至互相排斥的事物或现象,捏合在一起,借以相互映衬、对照,从而把要阐明的道理,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鲁迅的读书名言警句 篇4

2) 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4) 勇者举刀向强者。

5)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6)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7)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8)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9)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10)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11)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12)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13)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茉谒?鞘掷铩?

14)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鲁迅的励志名言警句 篇5

2、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4、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5、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6、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7、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8、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9、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读书名言警句 篇6

2)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3)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4)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5)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

6)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7) 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鲁迅

8)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9)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0)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11)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崐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鲁迅)

12)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3)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4)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篇7

【关键词】作文教学;议论文;名言警句

一、引作题目,统摄全文

要想使读者一下发现你与众不同的构思,以及丰富深厚的阅读积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如将自己读过的诗文名篇中与议论文的写作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拿来”引作标题。如马铁丁的《俭以养德》,用诸葛亮的一句名言“俭以养德”做题,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俭以养德”四个字,深刻揭示了节俭对于品德修养的意义,内涵丰

富,文字典雅,精警动人,给人深刻的印象。

二、引作开头或结尾,揭示或深化主题

在议论文中,开头或结尾适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强化议论文议论的分量,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引作开头的,如课文《怀疑与学问》(顾颉刚)的开头: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文章开头两段用了名言的写法,所引两句古代名言,紧扣题目,在全文中起了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充当论据的作用,并使开头显得新鲜活泼,增强了文章议论的深度。

引作结尾的例子很多,如《路,就在自己的脚下》(佚名)的结尾:“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道:‘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让我们将鲁迅的这段话,写在自己双脚踏出的生活之路的路标上吧。”

三、引作分论点或论据,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议论文常常要议论说理,如能在议论文的关键处巧引名言警句,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增强议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人民日报》有一篇社论《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后,以后连续八个自然段引用江泽民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作为分论点,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分论点浑然一体,开合有度,比例适当,说理透彻。

四、质疑或化用名言警句,充分展现个性风采

在议论文中,如能大胆科学地质疑名言警句,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在“深刻透彻”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化用名言警句则能展示你驾驭语言的机智和灵活,使你的语言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如议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

人们常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认为做事只要有恒心,功夫下到,就能成功。殊不知,功夫也会负有心人。为什么?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要尊重客观规律的一面。……不尊重客观规律,功夫也会负有心人。

上一篇:强制执行申请书例文下一篇:年“中秋”“国庆”双节慰问信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