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精选13篇)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
教材分析:《买菜》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名按照节奏分别画出,如萝卜就画两个并列的萝卜,西红柿就画3个并列的西红柿,这种图形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歌曲的节奏,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
活动目标:
1、幼儿学唱歌曲《买菜》。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让幼儿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体验到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图片若干(与歌词内容相匹配)
2、幼儿操作的卡片若干张,每人一支水彩笔。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律动,带领幼儿来到课前准备好的菜场场景内。
只见活动室里布置成农贸市场,里面有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肉类、家禽类等,各种菜都分类放好,给孩子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反思:本环节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做铺垫的,幼儿通过愉快的参观活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歌曲内容。
2、学习歌曲《买菜》。
教师说到:“我是谁呀?妈妈今天带你们去个好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孩子们一下子乐开了,他们有的跟在妈妈的后面,有的的拉着小伙伴的手,更有的孩子跑过来高高兴兴地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去买菜。
教学反思:教师利用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通过扮演妈妈的形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引发他们的生活体验。
幼儿参观过菜场以后都抢着回答看到的瓜果蔬菜:有的说:“我看到了花菜、萝卜、青菜、鱼、鸡、还有虾” ;有的说:“看到了茄子、西红柿、辣椒、青菜和带鱼” ;有的说:“ 看到了草莓、香蕉、包菜、鸡蛋。” ……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妈妈在菜场里买了什么?
(1)完整欣赏歌曲,
(2)通过律动学唱歌曲,
(3)两人一组角色表演学唱歌曲。
三、游戏结束:妈妈和宝宝卖完菜回家。
教学反思:买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事,放学回家后大人去菜场买菜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对买菜这种活动已经非常熟悉。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音乐技能,选择的内容来既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活动开始,我以“妈妈”带孩子们去“买菜”的形势导入,小朋友们的兴趣很浓,积极性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
“拿也拿不动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我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让孩子们自己感受、讨论,进行非指导性学习,就是为了尊重幼儿欣赏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幼儿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尊重幼儿多样的表演动作。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幼儿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幼儿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幼儿主体意识,又使幼儿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2
一、反思
1. 教学缺乏系统性
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所听过的“优质”课。其中有多少是选自教材上的内容?又有多少课进行了系统、有效的音乐技能训练?可谓少之又少!原因是老师们认为选择教材上的内容来执教公开课的话, 既体现不出所谓的“新意”, 更体现不出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而课堂上进行音乐技能训练的话一来怕影响到课堂气氛, 二来怕淡化了情感体验强化了知识技能。再来回顾我们的日常教学, 我们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过音乐技能的训练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近十年来“淡化知识技能, 强化情感体验”这一权威话语一直在引领着我们的教学。由于一线老师们把握不了这个“度”, 最终导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再审视一下教材,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有明、暗两条线贯穿其中, 明的是人文情感, 暗的是知识技能。这或许正是编者们的得意之处。然而这一明一暗的对比, 一方面客观上给教师造成了一种要强化人文情感、淡化知识技能的暗示;另一方面, 由于教师用书中没有对教材进行详尽的解读, 也没有完整的教学设计可供参考, 而教师又不能从教材中很好地理解编者的意图, 尤其是农村教师, 他们学习交流的机会少, 研究力量薄弱, 造成了对教材不能系统地认识和实施。
2. 教师缺乏研究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开展研究, 从而提升我们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水平。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在研究, 然而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首先我以为学习不够深入。音乐教师大多聪明、灵活, 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能即学即用、灵活运用。但是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理论的积累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观摩课, 而不注重理论的吸收和用理论来指导、反思自己的实践。这种学习方式或许能够很快地学到一些教学手段和形式, 但“形”似了“神”却不似, 不但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反而适得其反, 迷失方向。其次是实践浮于表面。我们的实践仍停留在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形式, 而非内在元素的挖掘和音乐能力的培养上。这种浮于表面的实践或许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但很难找到“教什么”的答案。
3. 实践缺乏引领性
笔者曾多次去乡镇学校进行教学调研, 调研的结果着实令人担忧。年轻的老师们大多都不知道音乐课究竟要给予孩子什么, 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唱歌没有情感, 欣赏不能入心, 无效的、非音乐的活动充斥着课堂, 音乐课简直成了大杂烩, 还美其明曰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在交流中了解到,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所看到、听到的课例其教学内容大多是自主开发的, 执教者不但动用了很多现代化的手段, 而且信息量特别大, 综合性、艺术性特别强, 这样的课无法迁移到日常教学中。一是他们没有自主开发教材的能力, 二是没有那么好的设备, 三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因为这样的一节课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那么一周十八节课该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呢?的确, 现在的公开课、比赛课更多的是在炫谁的选材更独特, 谁的设计更有特色和新意, 谁的教学形式更丰富, 而教什么、怎么教, 这些最急需的教学本领却一点也学不到。
二、建议
1. 构建有效教学范式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必定经历了“入格———出格———升格”这三个阶段, 只有入了“格”, 掌握了教学的内在要求、基本规律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里的“格”指的就是基本的教学范式。新课程实施以来, 在我们的实践舞台上确实涌现了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优质课, 但这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老师因为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认识的不足而盲目地照搬模仿。因此, 让教师们清楚地知道唱歌课、欣赏课、综合课等课型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课堂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音乐技能的培养又是如何渗透在每一节课中并有计划、有系统、有规律地进行的, 这对于当前的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因此, 我们必须完善研究机制, 组建研究共同体, 通过学习、讨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 构建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范式, 并组建骨干力量开发出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设计, 供一线教师参考使用,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指挥棒, 是风向标, 有怎样的评价和导向, 往往就会有怎样的教学结果。因此我们一要确立好课的评价标准, 有了标准, 形成共识, 那么就有了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二要改变优课评比的方法。我们的优课评比都给了选手很长时间的准备, 而且参赛内容各不相同。这种不统一比赛内容、不限定备课时间与备课人员的比赛显然没有可比性, 不但不能很好地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反而助长了功利、浮躁、投机的不良思想。而统一比赛内容, 限定准备时间并独立备课的比赛才会真正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 才会促进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研究。三要完善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考核方案。音乐是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应把音乐视作像语文、数学学科一样, 每学期末组织相应的学习情况调查, 音乐教师则应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认真制定考核方案。四要定期开展主题性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老师们学习、交流、碰撞、反思、获得的一个重要载体, 有了这个载体, 教师就有了学习的阵地, 有了研究的热情和研究的方向。作为教研部门要围绕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定期开展活动, 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切实帮助教师指出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杂症。
3. 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有怎样的教育,
X I AOX UEJ I AOX UEY ANJ I U
教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音乐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但从事教学工作, 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 还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和素养, 需要较为丰厚的文化积淀, 需要独特的人格魅力, 需要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因此, 要切实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还必须全面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一要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二要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三要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四要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篇3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和“高考为上”的思想双重作用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学校、家长包括学生自己,在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时,总是处于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他们而言似乎太奢侈了些: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在音乐课上复习语数外等“主科”,仿佛是音乐课占用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少数人纵然喜欢音乐课,也惶惶然,了无心思。学校也是更注重本科达线率,对音乐课重视不够。一些学校的音乐课成了摆设,或者成为学生紧张学习中偶尔的调剂品。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音乐课……
风气使然,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自始至终都将无所作为。我们比大多数的人都清楚音乐的价值,我们更清楚音乐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应当看到,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明确了音乐教学有其无法取代的必要性,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对音乐的欣赏、感悟以及掌握,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殊途同归,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没有高考带来的压力,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作品往往脱离学情,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仍以教师单方的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往往无法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过分知识化、理性化,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因此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反常现象。
3.教学评价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三、高中音乐教学对策及反思
1.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学生的音乐知识系统。如果把每节音乐课视为一个点的话,这个最终目标就是贯穿始终的线,并把各个点联系成一个多维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要将教学大纲中的精神体现出来。此外,要重视教学目标有阶段性的特点,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有步骤的完成。
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门学科,但首先,音乐也是一项艺术,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音乐本身的美实在是买椟还珠。利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不能生搬硬套死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具体的做法包括: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安排同学分组讨论乐曲某一章节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体会音乐对不同受众的感染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通过讨论获得的体验,要比学生单独去听带来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也丰富得多。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高中生求知欲很强,尤其对于流行歌曲的热爱无与伦比,这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资源。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训练,比如声乐方面气息、颤音等的训练,可以轻易的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乐此不疲。
(3)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诠释,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亦或者可以鼓励学生改编一首曲子,用变奏等方法,描述不同的情感,这对学生而言,也将会是很深刻的体验,教学效果相当显著。
当然,好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创新,只是不要偏离既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有效资源,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能力和素养。当然,教师只有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水平,才能克服重重障碍,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需的营养。这也正是作为音乐教师的职责与骄傲!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的内容与旋律所带来的愉快情绪,并将这一情绪贯穿与整个活动当中。
2、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做抬花轿的动作,感受艺术形象的夸张特征。
3、表演时尽量与同伴保持一致的步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练掌握歌词
2、与歌曲内容相符合的图片、歌曲录音、录音机
3、幼儿表演用扇子、纸棍
活动过程:
1、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带来的愉快情绪。
①边看图片边复习歌词:还记得这个有趣的儿歌《抬花轿》吗?我们看着图片说给客人老师听听吧!
②听着歌曲旋律念歌词:我们配上音乐说起来肯定更加好听,试试看!
③在老师的带领下常识唱歌曲:我们能把它唱出来吗?肯定行!(第一遍)我们把儿歌变成好听的歌曲了,真棒!再来试试!(第二遍)
2、尝试表演抬花轿的动作
①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吧!那花轿怎么抬?引导孩子表现花轿上上下下摇晃的`情景:双手叉腰、膝盖随音乐节奏曲伸。
②我们变成一个长花轿来玩,后面的孩子搭前面一个孩子的肩膀。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表现膝盖曲伸的动作。能不能走起来?我们来试试!边念歌词边尝试按节奏向前屈膝走。
③表演歌曲内容:
a、示范表演:歌曲里面是谁在抬轿子?(两只小狗)请上两个孩子。是谁坐在轿子里?(一只老虎)请上一个孩子扮演老虎。我们这里有指棍,可以做轿子。来看看他们的表演!在歌曲伴奏下表演一遍。
B、请幼儿重点模仿小狗动作的变换以及老虎摇扇、下滚等动作。
3、游戏:《抬花轿》
①请幼儿结伴游戏,先请扮演老虎的孩子,站到“轿子”中间。再请抬轿子的“小狗”:找个好朋友和你一起抬轿子吧,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一遍。根据幼儿表现做小结并再次表演。②两只小狗抬着太累,我们试试四只小狗抬轿子吧!先请一组幼儿尝试表现,重点指导四只小狗怎么拿棍子以及合拍地走。请幼儿五个为一组进行游戏两次。
4、结束:小花轿可以上下摇晃,还可以左右摇晃,像摇篮一样,坐在里面更加舒服呢!下次我们来试试好吗?请幼儿带上教具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抬花轿》音乐来自火风创作演唱的歌曲《大花轿》,歌词改变以后变成了一首幽默诙谐的幼儿歌曲,战士了可爱机灵的小狗形象和霸道但是最后被小狗摔倒的老虎形象。抬花轿也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将艺术想象的夸张特征性渗透到音乐游戏中,幼儿接受掌握地较好。
活动一开始复习表演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学习抬花轿动作这一环节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幼儿搭成长花轿也是感受艺术形象夸张性的有效方法,也为抬花轿的游戏奠定了动作基础,游戏是本次活动的高潮,幼儿在热闹、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并表现美,很好的达到了目标。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A、B两段的旋律与结构。学习三拍子的节奏,在音乐A段表现雨点飘落、问候小花朵的动作,在音乐B段表现花随雨点飘落方向接雨水喝的动作。
2、学习两两合作游戏。
3、在结伴游戏中,体验眼神交流与身体接触带来的快乐。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全段、B段)、小雨小花图片、箭头标示
活动过程:
1、随钢琴伴奏音乐节奏问好,熟悉A段音乐,(1)教师向幼儿问好,幼儿向教师问好,指导幼儿听出每小节“你好”处。
(2)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拍手、问好。
2、出示图片,熟悉全段音乐,分辨A、B两段,重点理解表现游戏A段音乐。
(1)出示花朵、小雨图片:看看、猜猜小雨和花在干什么?倾听整段音乐:听出了什么?
(2)随音乐在A段向小花朵问好,B段拍腿。
(3)引导幼儿用下雨、滴答的动作表现小雨问候小花。(小雨落在花的不同部位。)自己手的动作作下小雨,身体作花。
(4)引导幼儿表现在小雨问好后小花改变造型。(小花接受问候后会怎样回报小雨)
(5)两位幼儿上来合作表现,(引导幼儿看图示表现小雨围着花转。)
3、理解并表现B段。
(1)听完整音乐,分辨A、B两段。
(2)倾听B段:听出小雨和花在一起快乐吗?请小朋友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快乐的小花。(要求随着老师动作的方向摆动。)
(3)小花朵正想喝水呢,(引导小花抬头喝水)可是调皮的小雨却要逗逗小花朵。老师做调皮的小雨,引导幼儿表现B段音乐(小雨和小花游戏)。
(4)出示箭头指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示并用动作表现。
(5)请个别幼儿做雨滴,大家随B段音乐表现小花喝水。
(6)幼儿两两合作表现B段音乐。
4、两两合作,听音乐完整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乐曲AABBA曲式结构。
2、感应A段节奏,听准特定音效。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毛毛虫玩偶、磁带。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律动《母鸡孵蛋》组织幼儿进活动室。
师:农场里的鸡妈妈要孵宝宝了,咱们一起去看看。(鸡宝宝孵出来了,动动自己的小翅膀,好朋友抱一抱)
二、完整欣赏音乐,感知乐曲的内容与情绪。
导语: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吃虫,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请大家仔细听听!
1、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知乐曲的内容。老师配上简单的肢体律动。
2、欣赏后提问:音乐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三、A段律动游戏。
1、学习小鸡吃虫的肢体律动。
①练习啄的动作
师:小鸡宝宝爱吃什么?(虫、米)它们是怎样吃的?(创编吃的动作)
※老师统一动作,念语词“小鸡吃虫”由慢到快进行肢体动作练习。
※配乐语词练习“小鸡吃虫”律动。
②传递练习
师:鸡宝宝们都喜欢吃虫子,我们来学学小鸡吃虫。
老师示范,幼儿练习。(念语词“小鸡吃虫”,慢到快)
念语词“小鸡吃虫”,引导幼儿由慢到快玩传递游戏(徒手)
师:鸡妈妈抓了虫子,大家一起分享吧
※道具+语词玩传递游戏
※配乐游戏(2遍)
2、听辨音乐,创编木头人肢体造型
师:鸡宝宝吃虫好开心。可是,农场的后山住着一只大老鹰,它最喜欢吃小鸡。如果老鹰来了怎么办?(变各种“木头人”)(不能动,否则就会被捉走)
※引导幼儿创编木头造型。
※念语词练习(听辨“木头人”游戏的乐句)
师:小鸡变几次“木头人”。(两次)
※配乐游戏
四、全曲律动游戏。
1、全曲完整游戏,幼儿扮小鸡,老师扮老鹰。
小结,讨论老鹰的神情和动作。
2、全曲游戏
在B段中,教师扮演的老鹰可以给扮演小鸡的幼儿挠痒痒,动了就被抓走。
3、全曲完整游戏
师:老鹰一直抓不到小鸡,它就想了一个办法,藏在小鸡群里头等待时机。一会儿小鸡第二次变“木头人”时,谁拿到虫虫,它就是老鹰。
五、结束。
教学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的音乐我是从网上找到的,刚开始我选的是教材上的音乐,但是听了以后我感觉动感不太强,于是我就找到了这个乐曲叫《小鸡之舞》,其实选择它我也是不太满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乐曲有点长,节奏有点快,而且三段AAB结构不是太明显,孩子听的并不是太清楚,但他的动感特别强,这是我喜欢的,能让孩子感到小鸡在蛋壳里使劲舞动的感觉,所以选择他,也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对这首音乐的驾驭能力。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7
关键词:藏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学校,音乐教育
一、藏族传统音乐种类
藏族艺术也包括文学、音乐、舞蹈、藏戏、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 能歌善舞是藏族人的天性。这个马背上的民族, 时刻流露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就是他们宣泄的窗口。唱着山歌, 他们在牧场上巡逻;每逢收获, 谷场上的“打青稞”总是一遍遍回响;小伙姑娘的终身大事也在对歌时决定;最后在僧人的经文颂唱声中离开尘世。
早在12、13世纪前后, 即出现了论述藏民族音乐的专著, 如萨迦班达智·贡格坚赞的《论西藏音乐》等。寺庙中至今保存并使用藏族的古老图形乐谱——央移谱。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 品种多样, 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5类。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别, 乐种亦不尽相同。宗教音乐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寺院器乐;宫廷乐舞嘎尔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及日喀则扎什仑布寺。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居主要地位。
(一) 民歌:央移谱民歌包括山歌 (牧歌) 、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等
1、山歌:卫藏地区称“拉噜”、康地区称“噜”、安多地区称“勒”, 是在山野间自由演唱的歌曲。
2、劳动歌:藏语称“勒谐”, 种类甚多, 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
3、爱情歌:包括情歌、情茶歌等。情歌安多地区称“拉伊”, 卫藏地区称“嘎噜”。
4、风俗歌:包括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
5、颂经调:亦称六字真言歌。藏语称“玛乃”, 是信佛群众在寺院朝拜神佛时唱的, 各地有不同曲调。
(二) 民族歌舞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 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 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 思念亲人, 祝福相会, 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主要有果谐、堆谐、弦子、热巴谐等
(三) 说唱音乐
藏族说唱音乐有仲谐、折嘎、嘛玛尼等数种, 多由民间艺人和僧人演唱。
(四) 戏曲音乐
藏戏:藏戏包括西藏藏戏 (阿吉拉姆) 、安多藏戏 (南木特) 、德格藏戏、昌都藏戏等4个剧种, 各剧种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等具有不同特色。
(五) 器乐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 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
二、传统藏族音乐传承调查分析
(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学生基本情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自治州之一, 在这片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 生活着藏、汉、回、蒙、土族等24个少数民族, 其中有些民族是甘南地区特有民族。甘南州总人口66.43万, 其中藏族33.93万, 占总人口的49.7%;在这些少数民族中, 藏族占70%的比例, 在州、市、县、乡、村等各级各类学校中, 藏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以2008至2009学年为例, 全甘南州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40978人, 少数民族学生数为86603人占总人数的61.4%, 在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中, 藏族有64130人, 占少数民族学生总人数的74.1%, 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45.5%。从这一数据就能看出, 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在甘南地区占有很大比重。甘南州藏族分布广泛, 主要集中在以合作市为文化中心的七县一市。笔者就以合作市为代表, 进行了中小学问卷调查和教育部门文档调查两种方式, 用以了解和分析当前藏族音乐在学校藏族学生中的传承方式和现状。主要调查民族学生的学校为:合作市藏族小学、合作市那依藏小、合作市藏族中学、合作市第三中学民族班。涉及十一至十八岁的藏族学生300名。
(二) 藏族传统音乐传承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态度
年轻的一代无论是对何种形式的藏族音乐, 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和喜欢。但是人们感兴趣的大多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在众多的藏族传统音乐中, 时常唱诵流传的就只有山歌 (牧歌) 、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像诵经调也是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才唱, 而且主题为宗教性歌曲, 各地都有不同的曲调的, 一般不会变成流行歌曲的主流。所以曲调来自于民歌的山歌、爱情歌这两大类的歌曲, 由于曲风轻快, 内容活泼受到广大群众喜爱, 流行藏歌的选材也大都偏向此类歌曲。
2、流传途径
在选择“你喜欢哪一类音乐”问卷调查列举出的十一类音乐里, 有75.6%的人选择流行藏歌, 31.1%选择原生态藏族民歌, 其中48%同时选择了这两项, 而舞蹈音乐、摇滚乐和民族器乐也紧随其后。而且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的学习以看电视学的为主, 这种学习途径占70%, 听录音带学习的占16%, 老师教的和家教的人以及其他占14%。由此结果不难看出, 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使电视、电脑、电影、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媒介, 青少年的娱乐和交往方式随之也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 传统的民族生活方式已离年轻一代越来越远, 甚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了“他者”的文化, 或是祖辈们叙说中遥远的回忆。
3、传承结果
一种文化的传承过程, 就是一个民族的前进过程, 只有有选择有发展的传承, 才能适应这个世界。但是这并不代表就要丢弃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在被调查的学校中, 能唱全歌词十首以上藏歌的孩子, 仅占全部调查者的12%, 这些学校里音乐老师大都由音乐专业毕业生担任, 这样做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正规的音乐系统知识, 认识音符, 唱准音高, 按拍值击打节奏, 可以接触和掌握学校教程里多元化的音乐教材, 学习别的民族、其他地方的歌曲, 使学生的音乐体验日趋丰富。
三、对保存和发展藏族传统音乐的构想
(一) 全面搜索、整理甘南藏族传统音乐
力争在民间乐师还健在之际, 把包括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宗教音乐在内的多种传统音乐统统留下影像资料, 并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和记录传统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产生和衍变、传播的历史, 以及目前的主要流传区域和不同地区的变异情况, 内容、形式、演唱 (演奏) 者的层次, 表演的场合及其主要功能等一系列有关的背景材料。与此同时, 应加强学术交流与信息交流, 学习国内外保存与发展传统音乐的好经验, 并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条件下有计划的实施。
(二) 培养藏族传统音乐的后继人才
现在校园课本缺乏自主性, 单一的教材局限着本土民歌的传唱;藏族传统音乐没有专门的老师, “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也已渐渐在消失;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同化作用, 也使得民族音乐的传承受到了很大阻。这些都是制约传统音乐传承的因素, 应该给有代表性、有名望的民间乐师, 物色适合的传承对象, 取文字、符号记录和口传心授相结合的办法, 保障师辈所掌握的传统音乐财富得以全面的继承, 其间, 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不宜过多的“指导”和干预。
(三) 倡导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
藏族有许多传统节日, 例如:每年春天的“采花节”;夏天的“赛马”;秋天的“香浪节”;冬天的“藏历年”等。对于这些节日以及相应的传统仪式、歌舞、曲调, 都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要加以有意识的组织。现在甘南州把“锅庄”舞作为一种全民健身舞加以精炼和推广。
(四) 大力培养藏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人才
许多民间传承的艺术, 渐渐的销声匿迹,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法, 使得演唱的“即兴性”和民族音乐内在的神韵逐渐丧失。应努力运用现代音乐理论的科学方法, 进一步总结蕴含在藏族传统音乐之中的乐学规律, 使之成为目前国际通行的音乐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服务于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和普及音乐教育。
当然, 这些工作需要足够的工作人员和物力加以保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在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以后, 藏族音乐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各地区已先后成立群众艺术馆及专业文艺演出单位。歌唱家才旦卓玛, 作曲家白登朗吉、格桑达吉, 指挥家俄珠多吉等, 是建国后培养出来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汉族作曲家罗念一等长期扎根高原, 为发展民族音乐事业作出可贵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者, 应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 唱几首歌、保证几节课时, 远不是音乐教育工作的重点, 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怎样通过社会环境加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使人们意识到自身的音乐需求, 逐步形成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也是少数民族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武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5。
中班音乐活动:牛奶三明治 篇8
1.在“卖食品”的情境游戏中反复倾听,熟悉歌词,学习“吆喝”的形式演唱。
2.尝试创编各种食物的名称用来替换歌词,发展幼儿想象力。
3.体验与老师、同伴一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推车一辆,牛奶等食品的7张图片,一些空白的纸头和一支黑笔。
活动过程:
一、角色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以卖食品售货员的角色推车入场。
1.边“吆喝”边喊“卖好吃的东西喽”,引起幼儿兴趣。
师:“请小朋友们猜猜,我卖的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2.教师出示食品图片,给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们猜出了这么多,那你们看看我到底卖什么好吃的东西呢?”
幼儿回答后,教师一一出示食品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图片上的食品是什么?并把图片按顺序贴在推车的前排,给幼儿观看。
(评析:教师以售货员的角色引入课题,幼儿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猜食品的环节是回顾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面的创编打下基础。在幼儿猜测以后依次出示歌词图片,初步熟悉歌词。)
二、买卖游戏感受歌曲,学习演唱歌曲
1.通过买卖游戏,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边推车边唱歌卖食品给幼儿,在一遍一遍的 “卖食品”游戏情境中让幼儿反复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师:“牛奶三明治,汽水冰淇淋,馒头烧饼,豆——浆——,谁想买我的食品?”
幼儿回答后把相应的图片拿下来给他,唱一次是卖两到三张图片,然后教师继续唱卖游戏,直到食品图片全部卖完为止。
(评析:这个环节其实是教师的范唱部分,但是教师用唱卖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参与游戏中,不知不觉就听了好几遍的歌曲,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通过进货游戏,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1)对歌词图片顺序重新排列。
师:“我的食品卖完了,请孩子们帮我来进货,请你们在送货的时候按我歌里的要求把食品图片的顺序排好。
(教师边唱边请幼儿上来送卡片,按照顺序排好。)
(2)检查图片的顺序,进一步巩固歌词的顺序。
师:“孩子们,刚才的送货员送的顺序对不对呢?我们来检查一下。”
(请幼儿跟随老师边唱边检查幼儿排列的顺序是不是跟歌里唱的一样,不对的就重新排列后贴上小货架)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让孩子在听的基础上送货排序图片,在这样的送货游戏中,让幼儿重点感知歌词的顺序,如果幼儿排的歌词顺序不对,通过师幼共同的检查,让孩子们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重新排序,加深了他们对歌词的学习。
3.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看图第一次练习唱歌。
师:“你们想来做售货员卖食品吗?那要学会唱卖东西的歌”。
幼儿看图片跟着老师演唱一遍。
(2)根据要求幼儿第二次练习唱歌。
师:“我们小售货员,要唱的怎么样就可以让别人听清你卖的是什么食品了?”
(慢一点,声音响亮清楚点)
(3)教师点出幼儿唱的不太好的难点地方,再次练习演唱。
师:“我们售货员,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来买我们的食品,最后两个字,豆——浆,要拖长,吆喝起来,大家就都来买了哦”。
(教师引导的时候可以用手作吆喝状,左边一次,右边一次,让幼儿控制好二拍的节奏。)
评析:幼儿学唱的环节,难度层层递进,在每次的幼儿演唱时,教师都会提出不同的新要求,让幼儿每次都有新的挑战,跟着要求不断把歌曲演唱得更好)
4.通过反复游戏,帮助幼儿巩固歌曲。
(1)游戏:小小售货员。
请几名幼儿来小货架前做小售货员,其他幼儿坐着做售货员来演唱歌曲,老师来做顾客买食品,小售货员演唱完歌曲后,顾客很快拿走个别图片,然后游戏继续,最后请幼儿说说哪几样食品卖完了?并且用歌唱来检查答案。
(2)进货游戏,创编歌词。
师:“货架上的食品都卖了很多了,我们再去进点新的东西来卖卖吧,你们想卖点什么新食品呢?”
(请幼儿说出想卖的新食品,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即兴画出简单的食品图片,补充进空白的图片里,请幼儿再来进行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游戏反复进行两次。
评析:通过让幼儿来当售货员,进行买卖食品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就巩固了歌曲的演唱,然后教师又提出进新的食品来卖,加深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孩子们在玩中进行了歌词的创编,设计非常巧妙,幼儿的兴趣一直非常高。
三、结束
请幼儿帮老师一起推着车子,边唱边离开活动室,去区角中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9
活动由来
我们班在科学区进行了制作泡泡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不但每天都制作,还把自己制作的泡泡液带到户外玩儿。一次在户外吹泡泡的时候,一个孩子正吹着泡泡玩儿呢,另一个孩子随着泡泡破裂发出“啪啪”的声音。其他孩子觉得有趣也加入进来。孩子们一边戳破泡泡,嘴里一边发出各种声响,声音此起彼伏,异常好听。孩子们越玩越兴奋,也邀请我一起游戏。我发现声音的美妙真是无处不在,孩子们的想象也是无处不在。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泡泡交响乐。
活动目标
1.对音乐感兴趣并喜欢参与活动,乐意与他人分享经验,体会合作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配伴奏。
3.培养幼儿会看指挥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创作交响乐配伴奏。
2.引导幼儿感受、表现并尝试配合演奏。
策略:每个游戏活动和环节都是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活动目标都是递进式地展开,有利于幼儿理解目标。
活动难点
幼儿在创作时如何运用节奏型。
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和图谱的辅助作用,让幼儿明确目标并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活动所需的磁带和光盘、乐器(摇铃、三角铁、音砖、手鼓)。
2.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的收放乐器的习惯;知道各种打击乐器的名称;有一定的音乐常规:会倾听的习惯,主动演唱的能力,会看指挥的能力,能看懂、听懂教师指令的能力。
3.活动用时:50分钟以内
活动过程
1.进教室:《我们是快乐的泡泡》2分钟
(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而且进教室的音乐和后面主题活动中的音乐是一致的。同时幼儿对泡泡的模仿、表现,也对之后的主题活动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通过舞蹈的形式教师赋予幼儿一定的活动角色,并引发幼儿的兴趣。
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和着音乐摆出不同的泡泡造型在教室中任意穿行,音乐间隙的时候泡泡破掉并静止,摆造型,重复表现。
2.发音练习:《泡泡歌》5分钟
(这是一个音乐活动必要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幼儿听音,模唱,并能主动演唱。)
集体问好:有节奏地问好,变换不同的节奏型进行问好,同时进行。
教师先问:小泡泡你好,小泡泡你好,好好好好好!
幼儿唱:大泡泡你好,大泡泡你好,好好好好好!
分别问好:拿出指挥木偶,选择个别幼儿进行问好。
3.歌曲《泡泡之歌》5分钟
通过互动表演唱的形式认识每一个泡泡,激发幼儿表现以及在众人面前演唱的欲望。
4.辨音活动:《泡泡的礼物》8分钟
(让幼儿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听辨乐器的不同音质,同时也是复习乐器的名称和乐器的演奏方法,为之后的主题活动做铺垫。让幼儿学会描述这些音响效果。)
首先让幼儿复习每一种乐器的名称并请幼儿听辨乐器发出的声音。
听辨游戏:先选择三种乐器(音砖、摇铃、三角铁),让幼儿对乐器的音响进行分辨。
先单个听辨:教师分别让乐器发出声响,让幼儿听辨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进行演示。
然后两个乐器先后发出声音,让幼儿听辨是哪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能说出谁先谁后,并进行演示。
加大难度再进行单个音的听辨:不只听出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还要模仿出教师打击出的简单节奏型。
然后进行两个乐器的听辨。让幼儿听辨出是哪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说出谁先谁后,模仿出打击的节奏型,并进行演示。
机动环节:两个乐器一起出声进行听辨,同时也出现简单的节奏型。这时候可以出现手鼓。
5.活动主题:《泡泡交响乐》25分钟左右
每人领一个乐器(音砖、摇铃、三角铁)。
拿同样乐器的幼儿坐到一起。
自行尝试,然后把乐器放在地上。
指挥游戏:教师吹泡泡,孩子们敲击自己的乐器,直到泡泡破了,音乐停止。
教师吹泡泡,孩子们自己“认领”一个并敲击,直到“认领”的泡泡破了,音乐停止。
教师吹泡泡,孩子们自己“认领”一个泡泡,当泡泡吹出的时候乐器不发出声音,当泡泡破的时候乐器发出一声。
游戏结束后,把乐器收回。
指挥音乐:《泡泡雨交响曲》
创设泡泡雨的环境:我们是快乐的泡泡。我们轻轻飞舞,我们唱歌跳舞,我飞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泡泡雨。泡泡雨落到了地上,发出了美妙的声响,奏出了奇妙的交响曲。
提问:你们都听到哪些声音是泡泡雨在什么情形下发出来的你觉得泡泡雨交响曲是什么样的还会有哪些声音
泡泡们,咱们也创作一首泡泡雨交响曲吧!
请幼儿听音乐,六人一组,自愿分成三组。
分好后提示:你认为的泡泡雨都有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用什么发出来的怎样配合商讨怎样演奏。
请幼儿选乐器或物品进行创作。
创作后分组进行演示、分享。
结束后收乐器或物品。
游戏:泡泡在一起
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并尝试用这些自然音响表现。
幼儿听两段体,慢的地方幼儿和着音乐做泡泡的动作,快的地方幼儿找身边的物品进行演奏。
6.泡泡舞5分钟
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多样性和组合性。
7.结束
幼儿感受音乐,做精灵舞游戏,一个接一个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都是以感受、体验的形式进行的:进入教室发音部分的引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对多元的活动形式进行体验和复习,也为之后的主题游戏提供了形式上的辅助;听音部分是关键,它有助于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对声音的描述、理解以及转换;之后的游戏和泡泡舞也都是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巩固音乐。
整个活动中我对幼儿的音乐常规要求有三点:观察、倾听、理解要求;活跃、放松、不束缚的规则;!.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音乐、手势、指令合而为一的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身心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所以我不要求幼儿的坐姿,孩子们可以趴着、靠着、盘腿坐……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就可以了。环环相扣的活动,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活动不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常规,幼儿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就可以理解游戏的规则以及玩法,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解释,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最后一点感悟是:技能的掌握不是最终目的,感受、表现才是音乐的宗旨,音乐技能是辅助幼儿感知的。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泡泡糖肢体与造型游戏,开发肢体意识,体验创造的乐趣。
2、熟悉儿谣,并能边念语词边做动作。
3、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教学准备:
道具:挂图P1、五线谱卡、五线谱游戏垫、布球、吸铁、甜甜圈、软垫若干
乐器:鼓、吊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熟悉儿谣。
2、难点:开发肢体意识,进行嚼、粘、吹的肢体造型创造。
教学队形:
坐位:半圆形。
站位:两排面对面、四散。
教学过程:
1、暖身活动。听鼓声律动,感应音乐的动与止。(主要训练幼儿立即反应能力)
鼓声:拍手到处走。
吊镲:幼儿站软垫上,或者肢体单点碰软垫。
2、故事引导: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精灵王国,里面住着许多许多精灵。精灵王国的国王的生日就快到了,大家忙着为他准备礼物。我们来认识这些小精灵(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绿色的是贪吃小精灵,大眼睛的是好奇小精灵,紫色的是开心小精灵)。爱吃精灵、好奇精灵还有开心精灵也想送礼物给国王,送什么礼物好呢?(与幼儿互动)
3、泡泡糖肢体与造型游戏--嚼、粘、吹。
1)嚼泡泡糖--布球。
引导语:爱吃精灵最贪吃,它想送的礼物甜甜的,可以嚼很久但不能吞。我们来听听它送了什么礼物。
欣赏第一遍音乐,说出爱吃精灵送的是泡泡糖。引导幼儿学爱吃精灵做各种贪吃状……
引导幼儿想象除了嘴巴还有什么地方还可以做咀嚼状?(下巴、肩膀、膝窝、手抓捏布球、两指、五指捏布球等。幼儿做肢体创编时,教师清念语词配合动作。)
l听第二遍音乐,幼儿照拍子念语词做各种咀嚼状。
2)粘泡泡糖--吸铁。
引导语:开心精灵最开心,它想送的礼物是粘粘的,很好玩,什么东西粘粘的呢?(引导幼儿猜出开心精灵送的是什么礼物。)
出示吸铁,学开心精灵拿两个吸铁互吸,到处走。(空练)
听第三遍音乐,幼儿两人吸铁互粘造型,边念儿歌边走。于间奏部分换伴。
3)吹泡泡糖--玩具圈。
引导语:好奇精灵最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它想送的礼物可以吹,但不是气球。(引导幼儿猜出好奇精灵送的是什么礼物。)
引导幼儿拿甜甜圈当成望远镜、方向盘……
听第四遍音乐,幼儿用甜甜圈碰双膝,轮拍念语词,于间奏部分做吹泡泡状。
4、认识五线谱音符位置。
1)出示五线谱,复习认识五线四间(可请幼儿张开五指认识线和间)。请幼儿在五线谱卡上找出线与间。
2)于五线谱卡上找出音符排列的顺序:线/间/线/间/线/间……并用彩色吸铁标示
3)游戏:在五线谱游戏垫上,幼儿当小音符,找出线、间。
5、引导语:那我们把泡泡糖送给国王吧!师生听音乐边唱边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教学特色:1、由于题材是幼儿熟悉的泡泡糖,幼儿对泡泡糖的感知经验较丰富,因此,在活动过程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整个活动能以送礼物,围绕泡泡糖的特点展开,主线清晰,游戏性强。存在问题:1、活动过程第二个目标感应儿谣强化不够,导致部分幼儿只做动作,不念儿谣。2、老师在表现各种小精灵时,动作表情再夸张一些,就更富有感染力。3、“嚼、粘”的环节能让幼儿充分创造肢体动作,但老师在提升小结上语言不够简洁。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1
活动目标:
1、在聆听故事的基础上,感受歌曲的情感色彩。
2、学唱歌曲,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故事:《纸娃娃》。
2、歌曲:《纸娃娃》。
3、歌曲课件。
4、背景音乐带,折好的纸娃娃、纸爸爸、纸妈妈。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录音,设悬导入。
导入语: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录音)是谁在哭呢?
呀,原来是一个可爱的纸娃娃在哭?她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请小朋友听一听《纸娃娃》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1、播放《纸娃娃》伴奏音乐讲故事,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
2、引导幼儿熟悉故事内容,通过故事说出歌词。
听完故事后,教师可提问:
(1)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讲的是什么?
(2)如果是你捡到了纸娃娃会对纸娃娃说些什么?
(3)你会怎样帮助纸娃娃做些什么?
二、学习歌曲,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
导入语:《纸娃娃》不光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1、边看课件边听歌曲,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幼儿讨论并回答。
导入语:歌曲中先唱到了什么?又唱了什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2、再次欣赏歌曲,引导幼儿通过课件掌握歌词。
3、第三次欣赏歌曲,并跟随音乐轻轻跟唱。
4、对于难点部分教师范唱。(如:哦~~,啊~等)
5、师生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师提示幼儿:
(1)小朋友捡到纸娃娃时,它一个人躺在冰冷的雪地里;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表情是怎样的?
(2)当小朋友给纸娃娃折出了爸爸妈妈的时候,纸娃娃的心情怎么样?小朋友的心情又怎样?这时,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6、幼儿有表情的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1)幼儿分组创编动作。
(2)请个别或小组自由上台演唱,并鼓励幼儿以折好的纸娃娃、纸爸爸、纸妈妈为道具,根据歌词做动作。
三、情景音乐剧表演,让幼儿加深对歌曲的感受。
导入语:小朋友,刚才我们为《纸娃娃》这首好听的歌曲编上了好看的动作,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那,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表现歌曲呢?咱们一起排练成一个小小的音乐剧,怎么样?
(1)幼儿自愿报名,分配角色。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表演,并要求在歌曲尾句时纸娃娃一家要摆出一个温馨甜蜜的造型。
四、帮助更多的纸娃娃,让他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结束语:哎呀,小朋友。刚才,我们才为一个纸娃娃找到了家,可是还有好多的纸娃娃没有家呢。让我们出去找一找,帮助他们都能找到温暖的家,好吗?
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2
目标:
1、新教歌表演《分清左右》,初步学会唱这首歌。
2、能大胆、合拍的做动作,在活动中分清左右。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分清左右》
准备:腕花4个(2红2黄)红花、黄花若干(数量各是幼儿人数的2倍)歌谱图一张录音机磁带
过程:
一、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活动室今天洪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好吗?
二、分清左右
1、请小朋友看看你的手上有什么?
2、贴红花的那只手是左手。
3、请幼儿举起贴红花的那只手,是什么手?
4、贴黄花的那只手是右手。
5、请幼儿举起贴黄花的那只手,是什么手?
6、请小朋友们看看你的脚上有什么?
7、在认识了左手与右手后,请小朋友们看看贴红花的那只脚,是什么脚?贴黄花的那只脚,是什么脚?
8、教师出示歌谱图玩魔术棒的游戏,随意指贴红花的那只手、贴黄花的那只手、贴红花的那只脚、贴黄花的那只脚,请幼儿举起手或踮起脚。
三、教歌曲《分清左右》
1、教师边指歌谱图,边演唱一遍(跟录音唱)
2、解释歌谱图。请小朋友看看,前面的二只手与后面的二只手有什么区别?有“"记号的就是小手跳舞,没有”"记号的就是举起小手。同样解释小脚。
3、请幼儿看歌谱图,念歌词二遍,重点唱好附点音符。
4、幼儿跟唱二遍。
四、学习歌表演
1、学会了歌曲,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2、教师带领幼儿表演一遍。
3、讲解要点后再表演两遍。
五、游戏《找朋友》
今天,小朋友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每个小朋友去找一个你的好朋友,把你学会的这个本领表演给你的好朋友看,表演两遍,与好朋友手拉手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中班音乐教案《分清左右》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520字。
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头发、肩膀、膝盖、脚》》:中班音乐教案《头发、肩膀、膝盖、脚》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借助游戏中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对身体各部分的认识,找出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变速唱歌时,注意倾听伴奏及同伴的声音,主动调整自己,尽量与集体保持一致,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头发、肩膀、膝盖、脚》教案吧。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3
活动设计背景
买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事,放学回家后大人去菜场买菜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对买菜这种活动已经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了,平时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也会扮演成人进行买菜活动。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音乐技能,何乐而不为呢?选择的内容来既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理解歌词,能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和老师的提示下推出相应的歌词。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难点:幼儿能掌握歌曲中没有伴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根据歌词画的图谱一张
2、节奏卡
3、菜市场图片一张
4、音乐《买菜》
活动过程
一、律动《去买菜》
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菜市场。(音乐:买菜)
师:今天我们玩个办家家的游戏,现在我们就去买菜好吗?
1、发声练习(这是什么菜)
卖菜的“阿姨”说:你们认识这些菜吗?2 3 4 ︱ 5—︱ 5 5 ︱ 5 5 ︱ 5 4 3 2 ︱1 —︱
师: 这 是 什 么 菜 幼: 黄 瓜 黄 瓜 这 是 黄 瓜
2、游戏(买菜)
买菜“阿姨”说:我这的菜又多又好,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告诉其他人好吗?(出示节奏卡)
幼儿用接诵的方式说出菜名。(.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二、歌唱《买菜》
(1)出示图三
巩固幼儿掌握好歌曲中没有伴奏的地方。
(2)教师示范唱歌曲《买菜》
示范唱第一次提问:歌曲中还买了哪些菜?
示范唱第二次(幼儿带着问题听:买的菜的顺序)出示图二
示范唱第三次(幼儿带着问题听:这些菜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推出相应的歌词。
示范唱第四次(幼儿带着问题听:才买多了会出现什么事?)。出示图四
幼儿小声的和老师跟唱(是谁买了这么多的菜?)。出示图一
三、幼儿学唱歌曲《买菜》
幼儿跟着琴声一起唱。
老师遮挡一种菜,幼儿学唱。
幼儿遮挡2-3种菜,幼儿回忆唱。
完全遮挡,幼儿记忆唱。
四、唱《买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现在我的肚子都饿了,我们把今天买的菜带回去做成美味的菜让大家都来品尝,好吗?
教学反思
1、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此次活动比较感兴趣,在活动结束时大多数幼儿能进行哼唱。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教幼儿念一句歌词,教唱一次歌曲,而是通过游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教学形式新颖。
3、幼儿对 歌曲中的说白的掌握不太好。
4、如果再上一次的话,我会带幼儿去真正的菜市场,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蔬菜,观察买菜人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思维。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推荐阅读: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森林音乐家》08-02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海军》及教学反思09-12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泡泡》及教学反思05-13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10-23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长鼻子》及教学反思07-25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动物》07-25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雪花》及教学反思08-27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及教学反思10-02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谁是小熊》及教学反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