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选择试题

2025-02-01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选择试题(通用12篇)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选择试题 篇1

初一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

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

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

2、人体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

A、喉和咽B、鼻腔和口腔C、呼吸道和肺D、支气管和气管

3、据报道,75岁的张大爷因患鼻窦炎鼻子不通气,头痛欲裂。6年来,他每天鼻塞,只能靠嘴呼吸。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

B、鼻腔与口腔都与咽相通

C、鼻腔能够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口腔能够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4、对吸入的空气起预热作用的是( )

A、黏液B、鼻毛

C、鼻腔黏膜上的毛细血管D、咽

5、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B、咽C、喉D、食道

6、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

A、有骨或软骨做支架B、肌肉较松弛

C、气管比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

7、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

A、过滤空气B、温暖冷空气

C、将细菌和尘粒推向咽部D、协助吸气和吞咽动作

8、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①鼻毛②声带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的有纤毛的黏膜

④鼻腔黏膜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9、一般来说,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D、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吸附的`尘粒细菌

10、人体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①温暖②湿润③干燥④清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吃饭时随意谈笑,食物可能误入气管,原因是( )

A、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入口B、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C、两条声带之间有裂隙D、软腭未盖住喉的入口

12、人体发声的部位是( )

A、口腔B、鼻腔C、舌D、喉

13、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清新的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气管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⑤②

C、①③②⑤④D、①⑤③②④

14、人在患重感冒时,早上醒来会感到嗓子发干。这说明( )

A、鼻腔有清洁空气的作用B、口腔被感冒病毒感染发炎了

C、口腔没有湿润空气的作用D、空气中的水分被口腔吸收了

15、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 )

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C、利于气体交换D、利于气体扩散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选择试题 篇2

1. 在自主整理的基础上, 分类复习易错生字词语, 做到读写正确。积累并在语境中运用ABB式、ABCC式、AABB式词语。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回顾课文内容, 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

3. 重读单元习作中自己编写的童话, 进行片段修改, 提高自我修改能力。

【课前准备】

1. 学生自主完成第三单元自主复习单。

(自主复习单帮助学生整理容易出错的词语、梳理童话故事的人物和作者, 引导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喜欢童话人物的理由, 并生动地讲述童话故事)

2. 教师制作复习课件, 设计课堂复习单。

【教学过程】

一、梳理生字词语, 巩固字词练习

(一) 字词过关

1. 巩固本单元的易读错生字及易写错词语。

脸颊 铁锹 树杈 一副 彼此 拽住

隆冬 凝视 覆盖 冷酷 拆除 伐木 告示牌

草翠花开

(1) 读准生字, 读对词语。

(2) 提醒关键笔画并书空。

2. 完成复习单1、2小题 , 并校对。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打“√”。

(2) 看拼音, 写词语。

(设计意图:对接学生的复习起点, 了解学生本单元容易写错的字词, 以避免在课堂中出现“炒热饭”的现象, 可提高复习的效率。通过自主复习单的完成,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复习的意识, 便于促进学生在复习阶段养成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二) 词语运用

1. 聚焦盘点ABB、AABB、ABCC的词语。

火辣辣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2. 联系童话人物, 用好这些词语。

3. 小结:用上这些词语可以使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更生动、更形象。

4. 积累同一类型的词语, 并选择一个造句, 描写人物的特点。

慢吞吞——奶奶做起事来, 总是慢吞吞的。

乐滋滋——今天我考了一百分, 心里乐滋滋的。

认认真真——上课时, 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讲。

议论纷纷——老师在上面讲课时, 总有一些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

5. 同桌互相评价, 推荐好句。

(设计意图:不同学段对于ABB等类型的词语的掌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已经积累的基础上, 能够创设语境, 学会运用是第二学段词语学习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童话故事中人物特点的描写, 灵活运用这些类型的词语, 可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二、回顾课文, 理解童话特点

1. 围绕自主复习单, 小组交流最喜欢的童话人物, 并说说理由。

2. 教师小结: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超常的魔力, 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3. 围绕童话人物, 朗读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体会童话语言的丰富性。

(1) 巨人行为前后变化的句子。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 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 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2) 小木偶诉说“脑袋疼”的句子。

小木偶突然觉得脑袋很疼, 只好抱着脑袋蹲下来。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笑嘻嘻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小木偶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了。现在, 他真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

3. 小结:童话故事中的对话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

4. 再次出示童话故事, 小组交流童话故事的启示。

5. 梳理故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小结童话故事的特点:得到启示。

1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2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老木匠说得没错, 笑是很重要的。不过, 要是只会笑, 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6. 小结童话的特点:想象力丰富、故事引人入胜、给人有所启示。

(设计意图:单元导读中要求学生要“了解童话的内容, 品味童话的语言, 体会童话的特点”, 而童话的特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仍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结合课文内容, 以童话人物为线索, 进行小组合作, 运用“评价、朗读、说理”的学习方式自主梳理, 进而明晰童话的特点, 巩固对童话故事的理解。)

三、习作修改, 互相评价

1. 梳理自己写的童话内容, 填写表格。

2. 对照童话特点, 自我评价。

书写端正 ( ) 语句通顺 ( ) 好词佳句 ( )

想象丰富 ( ) 情节精彩 ( ) 有所启示 ( )

3. 修改自己编写的童话中的一个片段, 伙伴评价, 教师点评。

修改1 :童话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修改2 :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想法

修改3 :童话故事中揭示的启发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选择试题 篇3

1.6的倒数是( ),0.3与( )互为倒数。

3.右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 ) , 根据除法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 )( )。

4.12的倒数与2.5的倒数的积是( )。

5.在里填上“>”“<”或“=”。

7. kg芝麻可榨油 kg,1kg芝麻榨油( )kg,榨1kg油需芝麻( )kg。

8.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是21,乙数是( );丙数是甲数的 ,丙数是( )。

9.一个数的是45,这个数的是( )。

10.一项工作,甲独做10小时完成,乙独做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1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 ),合做(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二、准确判一判。(5分)

1.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2.如果,那么a与b互为倒数。 ( )

4.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5.a>0。 ( )

三、精心选一选。(5分)

1.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小,那么这个数( )。

A.大于1 B. 小于1 C.等于1

2.根据 €?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的倒数 B. 和互为倒数 C. 和都是倒数

A.> B.= C.<

A.真分数 B.假分数 C.1

5.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四、仔细算一算。( 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分)

五、认真解一解。(6+6+4+8+4+5=33分)

1.苹果有84kg,_________________,香蕉有多少千克?根据算式补充条件(x为香蕉的千克数):

(1) x=84,应补充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x+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3) 84€祝?+),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4) (1-)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骑车小时行4km,照这样计算,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行 km要用多长时间?

3.植物标本有24件,是动物标本的。你能算出动物标本有多少件吗?

4.

根据图中信息,你来算一算:小明和小军各有邮票多少张?

5.爸爸买来两袋一样重的大米,如果从第一袋中取出,从第二袋中取出5kg,第一袋就比第二袋多2kg。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4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B.唐C.周D.秦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3.下列关于公元前2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

4.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A.秦孝公B.秦始皇C.秦穆公D.秦惠文王

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

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汉武帝

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

A.刘邦B.项羽C.陈胜D.吴广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A.灭六国,统一中国B.修筑长城

C.秦的暴政D.秦末农民战争

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

11、“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汗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B.鲜卑族

C.匈奴族D.羌族

12、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长平之战B.昭君出塞

C.匈奴分为南北两部D.漠北战役

13、如果沿着丝绸之路游览,你认为会看见那个著名的文化遗址

A.都江堰B.龙门石窟

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

14、下图讲述了一段汉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它发生在

A.汉文帝时B.汉明帝时

C.汉武帝时D.汉元帝时

15、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B.西域

C.安息D.新疆

16、根据所学知识,说一下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丝绸B.水稻

C.小麦D.葡萄

17、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A.常服“麻沸散”B.经常饮酒

C.演练“五禽戏”D.病了就做手术

18、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地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那部书?

A.《缀术》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

19、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古代印度,他最早传入我国的那一地区

A.东北地区B.中原地区

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20、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反映了秦朝的

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

C.冶铁技术D.青铜技术

二、识图题(本大题共22分)

21、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A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东至C(),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22、题、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4分)

(2)依据上图看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先后经过哪些重要的地区或国家?(4分)

(3)该商路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请说一说当时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4分)

三、能力擂台(本小题共12分。)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你能帮助他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麻烦一: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路障和堡垒加强防卫,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秦国车辆比较大,韩地的道路只能供韩地的两辆车并行。

23、请问:你认为造成上述堵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麻烦二:秦始皇在前秦国内为他的妃子做了一条长裙。到了前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

24、请问:你认为变成超短裙和只要刀币是不是裁缝故意刁难?为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四、实践乐园(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右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了一项建议,你知道建议的主要内容吗?

(2)汉武帝是否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后来结果如何?

(3)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选择试题 篇5

1.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萌发B.乙先萌发C.同时萌发

2.菜豆种子的结构中,在条件适宜的时候,能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体的部分是()

A.胚芽B.子叶C.胚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豆油,黄豆可以榨出豆油的部分是()

A.种皮B.子叶C.胚芽

4.网友因物价上涨戏称“豆你玩,蒜你狠”。从结构层次上看,“豆你玩”中的绿豆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

5.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8.分生区c.伸长区

6.在10个小麦种子袋中随机选出300粒种子测定发芽率,有270粒种子在一定时间内发了芽,那么这l0袋种子的发芽率是()

A.10%B.90%C.80%

7.若把许多观赏植物安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中将()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B.氧气含量增多c.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8.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最主要的不同是()

A.果实内有种子B.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C.胚珠外有子房壁

9.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的组成包括()

A.胚芽、胚轴、胚根、胚乳b.胚芽、胚根、胚乳、种皮C.胚芽、胚根、胚轴、子叶

10.做“豆瓣酱”用的豆瓣主要指的是黄豆的()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篇6

1.2.5时=( )分1260m=( )km

2.3.6÷0.25=36÷( )13.7÷0.58=( )÷58

3.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

4.3.25÷0.7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5.在0.23、0.3、0.2和0.2312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

6.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km,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km,每行驶1km需要( )小时。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

3.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 )

4.一个小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

A.54÷0.36 B.5.4÷36C.5.4÷0.36D.54÷36

2.2.5÷0.01与2.5×100的结果比较,( )。

A.商较大B.积较大C.相等D.无法比较

3.2.86÷0.25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A.个B.十C.百D.十分

4.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比原数大7.2,原来的小数是( )。

A.8B.0.8C.0.08D.0.88

5.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是( )。

A.0.9595……B.0.959C.0.959595D.0.955……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5÷0.9= 6.3÷0.7=2.5×4=19.8÷3.3=

1.56÷3=5÷0.25=34÷1.7=0.76÷0.4=

2.竖式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2.5÷0.7 10.1÷3.310.75÷12.59÷0.15

3.计算下面各题。

144÷3.6+2.73 156÷0.13÷1.214.82÷9.88-0.877.25÷1.25÷8

五、解决问题。

1.小红买单价是4.5元的钢笔,付20元钱,找回了6.5元,她买了几支钢笔?

2.妈妈买了4.5千克苹果和4千克香蕉,一共花了37.5元钱,每千克苹果5元,每千克香蕉多少钱?

3.甲种牛奶每箱24袋,共40.8元,乙种牛奶每箱22袋,共35.2元,这两种牛奶哪种便宜?一袋便宜多少钱?

4.佳美超市有45千克奶糖,每千克11.5元,还有55千克水果糖,每千克9.5元,把这两种糖混合成什锦糖,至少每千克卖多少元才不亏本?

5.某地出租车收费方法如下:乘车路程不超过3千米时,收费4元(起步价);超过3千米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米1.2元加收车费。某乘客一次乘车付车费11.2元,他乘车的最大路程是多少千米?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除数 整 被除数 右 2.0.32 1.4

3.1.233…… 1.23 4.5 0.2

5.105÷9 24÷14()

6.>< = <

7.12.5 25 0.5 0.25 0.005 250

二、1. 2. 3. 4.√ 5.√

三、1.A 2.C 3.B 4.B 5.A

四、1.5 9 10 6 0.52 20 20 1.9

2.3.57 3.06 0.86 60

3.42.73 1000 0.63 0.725

五、1.(20-6.5)÷4.5=3(支)

2.37.5-4.5×5=15(元) 15÷4=3.75(元)

3.甲:40.8÷24=1.7(元)

乙:35.2÷22=1.6(元)

1.7>1.6 乙种便宜

1.7-1.6=0.1(元)

4.45×11.5+55×9.5=1040(元)

1040÷(45+55)=10.4(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篇7

一、基础整合(20分)1.识字与写字(4分)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镶()边 唱和()枯涸()(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黄yùn()zhù()蓄 níng()神 清liè()

2.根据文中的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与上下文相衔接的词语。(2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3.默写《春》一课中两组优美的排比句(4分)

①描写春花色彩美:。②描写春雨形态美:。4.默写(6分)

⑴《观沧海》中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诗句是:

。⑵《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句是:

。⑶《钱塘湖春行》的颈联是:

。5.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6.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画线的句子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2分)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原来它是虚掩着的。画线的部分应该改为:

二、课文重读(1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 请找出,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3分)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3分)

课题实验单元测试卷七(上)第三单元第1页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9.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水。(2分)10.甲文中水的特点是,乙文中水的特点是。(2分)11.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12.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②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13.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2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一17题。(16分)

月光下的探访

李汉荣

今夜风清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澄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苹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一派柔 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羊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于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 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课题实验单元测试卷七(上)第三单元第2页

”。(2分)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我继续前行。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 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偶尔传来一声鸟的啼叫,好像只叫 了半声,也许忽然想起了作息纪律,怕影响大家的睡眠,就把另外半声叹息咽了回去--我 惊叹这小小生灵的伟大自律精神.但我想它的灵魂里一定深藏着我们不能如晓的智慧.想想吧,它们在天空上见过多大的世面啊.它们俯瞰过,超越过多么多么多的事物,它们肯定从大自然的灵魂里获得了某种神秘的灵性。我走进林子,看见一棵橡树上挂着一个鸟巢。我踞起脚尖,发现这是一个空巢,几根树枝一些树叶就是全部的建筑材料,它该是这个世界最简单的居所了,然而就是它庇护了注定要飞上天空的羽毛;那云端里倾洒的歌声,也是在这里反复排练。而此时它空着,空着的鸟巢盛满宁静的夜光,这使它看上去吴像是-个微型的天堂。

如果人真有来生,我期望我来生只是一只太阳雀鸟或知更鸟,几粒草籽、几滴露水就是

一顿好午餐。然后我用大量时间飞翔和歌唱。我的内脏与灵魂都朴素干净,飞上天空,不弄脏一片云彩,掠过大地,不伤害一片草叶。飞罩了,天黑了,我就回到我树上的窝--我简单的卧室兼书房一一因为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读书,读这神秘的寂静和仁慈的月光。

14.本文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作者在月夜探访了哪些对象?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概括第1段段意,并说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答: 16.品味下面这个句子的含义。(4分)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看、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 着种族的史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月夜探访后竟然产生了要做一只鸟的奇妙想法,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万花溪绕着我们的村子,流着,流着。它是点苍山的一条溪流。它的溪水里,永远漂载着好看的花瓣。溪水是香的,甜的,冰凉的。当点苍山的冰雪刚开始融化,它的溪畔,已经开满了鲜花。

这时候,我喜欢提着小花篮,来到溪畔。闻闻这朵花,闻闻那朵花,我和花们说悄悄话。

你好,山茶花!你说,你的小脸,是在那个下霜的夜里,冻红的吗?还是你早起迎接太阳,早霞亲了亲你,你害羞了?山茶花,别只顾笑,你倒是把你的秘密告诉我呀!

课题实验单元测试卷七(上)第三单元第3页 你好,马樱花!你好,含笑花!哟,杜鹃花,叶上花,金银花,龙胆花,剌苞花,太阳花,地丁花,猫脸花,蝴蝶花……你们都好呀,万花溪畔的花朵们!你们有什么喜事?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气洋洋?哟,你们已经寄出了芬芳的彩色的邀请信。你们的客人,蜜蜂和蝴蝶,就要来了。难怪你们这么忙,难怪你们这么喜气洋洋!告诉我,万花溪的花朵们,你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色彩?蓝色,红色,黄色,白色,紫色……你们打扮了飘香溢彩的溪流,你们给我们的村子镶了一道花边。看你们笑得前仰后合,你们的家族多么快乐。你们喜欢多种多样的色彩,你们喜欢开出多种多样的花朵。

哟,万花溪的花朵们,告诉我,你们是大地妈妈的儿女吗?正像我们小娃娃,是妈妈的儿女,妈妈的花。我想,你们一定是大地妈妈的儿女。只有大地妈妈,才有这么多,这么美丽的儿女呀!

18.请你给这篇优美的短文拟一个标题。如果你感到无从着手,就要细读文章,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或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你会发现,文中的某一句话、某几个词,会帮你轻松解决这个问题。(2分)

19.仔细阅读跟山茶花的对话,作者就花的什么方面对山茶花说话?这段对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20.“万花溪畔的花朵们”和“万花溪的花朵们”,两种称指的含义完全一样吗?说一说你的理解依据是什么。(4分)

21.从全文看,作者通过跟花的对话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22.请根据“蝴蝶花”这一名称,想像这种花的形态色彩,然后,请你对它说一段悄悄话,并把这段话写在下面。(4分)

四、作文(50分)

以“我爱大自然”为题,选择一处你最喜爱的自然景物,模仿我们学过的课文的写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一、(20分)1.(1)niàng xiāng hè hé(2)晕 贮 凝 洌(4分,每个0.5分)2.朗润

钻(2分,每个1分)3.①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②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4分,每句2分)4.(6分,每小题2分,参照教材。)5.B(2分)6.善思考,敢行动。(2分)

课题实验单元测试卷七(上)第三单元第4页

二、(18分)

(一)7.平阔

悬 ;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是,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页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3分)8. 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分)

(二)9.冬天;秋天(2分)10.温柔多情;甜美(2分)11.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其它拟人手法的句子也可)(2分)12.(1)总结性地写了冬天济南的景色,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2)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对济南的钟爱,体现秋天济南的美好。(4分)13.原句子是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2分)。

三、(32分)

(一)14.(4分)答:蝈蝈、虫子、蝴蝶、夜鸟、鸟巢;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答对对象2分,说对感情.2分〉15.(4分)答:描写南山上白瀑流泻似的月色。为下文写“我”的探访提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概括段意.2分;作用2分。本题只要意思接近即可)16.品味句子(4分)答:在自然界,有着许多同人一样的生灵,它们同人类一样地劳作和生活,延续着自己的种族。这种认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爱怜与赞叹。(意思接近,酌情给分〉17.作者情感态度探究(4分)答: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界弱小生灵的伟大.或者:作者感受到自然世界的美妙、神奇。〈如果学生答到作者想远离城市和名利寻找自由飞翔的空问,也给满分〉

(二)18.和花朵说悄悄话、花开季节的悄悄话、与花儿对话万花溪畔的悄悄话、花儿,请听我说……(2分)19.就花是红色与山茶花对话。作者把山茶花当成娇羞美丽的少女,把艳美的花朵跟灿烂的朝霞联系在一起,以奇特的想像描写,寄寓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3分)20.不一样,“万花溪畔的花朵们”是指地面上的各种花,因为“溪畔,已经开满了鲜花”;而“万花溪的花朵们”还包括落人溪水的花朵、花瓣,因为“溪水里,永远漂载着好看的花瓣”。(4分)21.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3分)22.围绕“蝴蝶”的形状、色彩,或赞或问,以想象丰富和语言表达好者为佳。(4分)

四、作文(50分)结合初一单元特点和中考评分标准评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篇8

一、看图,数一数下面每种水果各有几个,然后写出相应的汉字数字。

二、连一连。

三、加一笔变新字。

十( ) 二( ) 一( ) 人( )

四、填一填。

五、选一选。

个只本

五( )书 三( )小朋友 七( )鸟

六、一字组多词。

小( )( )( ) 花( )( )( ) 友( )( )( )

七、阅读天地。

(一)课内阅读。

山 村

________去________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________枝花。

1、把文中“________”处补充完整。

2、小山村里有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

(二)课外阅读。

七个果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个篮子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1、阿姨们在________________。

2、儿歌中提到了哪些水果?用“________”画出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9

Shengxiayukuaichaichufugailengku

huolalameiyoudengxianguopiaoxiangcaocuihuakai

二、比一比,再组词。6

融允敞凝毫溢

隔充蔽疑豪益

三、请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使成语完整。9%

一当先亡补牢对弹琴

语花香杀儆猴子野心

如得水黔技穷画点睛

四、填写适当的词语。6%

的花园的笑声的寒风

的严冬的阳光的脸颊

的青年的表情的幸福

的目光的小路的解释

五、填写量词。9%

一红霞一清香一秋风

一秋色一石径一台灯

一红枫一高楼一飞瀑

六、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4%

朝霞不出门蚂蚁搬家蛇过道

明日必有大雨到种瓜点豆

本单元我还积累的谚语还有:

六、选词填空。(6分)

居然果然仍然

1、这本书他看了很多遍,()不明白里面讲的内容。

2、妈妈说今天可能有雨,到了中午()下起雨来。

3、令人难以以相信的是这只凶猛的老虎()会怕小蚂蚁。

吃钻咬

森林里的害虫成群地向树木进攻,()树叶,()树根,()树心。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读《蝙蝠和雷达》中的段落,再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15分)

为了弄清蝙蝠夜间飞行的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xìjì)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mēngmé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èsāi)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的苍蝇似(sìshì)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它是用和

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上。驾驶员从雷达的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我能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我知道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词语,使文章完整。(3分)

3、我读懂了文章,我会填写合适的词语。(3分)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___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____。

4、我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2分)

蝙蝠的嘴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遇到_________就____________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读了文章,你有什么启发?(2分)

6、在生活中你是一个留心观察事物的人吗?你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人什么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练习。

20世纪末,美国西部一个州的一场森林大火,使上万亩森林遭灾。事后,人们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于是,州政府对森林中的衰萎、干枯的树木和草叶进行清理,以杜绝隐患。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但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地爆发了。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人吃惊:原来,造成虫害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森林中虫害的数量是与那里的鸟儿和蚂蚁的数量成反比例的,那么,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的清理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很多树木枯死后,过一段时间会形成一个个空洞,让鸟儿、蚂蚁可以坐享其成地安家落户。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è)制了害虫的繁衍。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掉时,同时也就是毁掉了这些鸟类和蚁类赖以客观存在身的家园。

这项研究使人们明白一条真理,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是会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好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1、我能读懂短文,并给它加上合适的题目。(2分)

2、我会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3分)

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3、我会仔细读短文,能照样子写词语。(2分)

得出(结论)研究()巧妙()()落户()相处

4、这篇短文主要讲了在美国西部为了杜绝火灾发生,人们清理了森林里衰萎、干枯的,造成虫害,这件事告诉人们。(3分)

5、我读懂了短文,我会用横线画出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清理的关系的句子。(2分)

6“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针对这句话,你认为人类做得怎么样?为什么?(3分)

第三部分习作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10

Jiàoshìfěnbǐcǎihóngfèngxiànniánlíngzuǐchún

()()()()()

Jìngmùcōngmínglèqùshénmìcāxǐfùshù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跤()烈()纳()副()粉()奉()敬()

郊()列()呐()幅()纷()棒()警()

三、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乐恶()()模

()()()()()()

四、词语接龙。

真理--()--()--()--()

功利--()--()--()--()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老师()的心灵()的头发()的头发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选择试题 篇11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蚂蚁身长约5(  )。

2.一根黄瓜长约2(  )。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5(  )。

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30(  )。

5.小学生一步长约4(  )。

二、在○里填上“>”“<”或“=”。

5吨○5200千克     60千米○9千米

3200分米○2300米    2300克○3千克

60毫米○6厘米        5分米○5米

三、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根跳绳长5分米。 (  )

2.3吨石头比3吨棉花重。 (  )

3.4吨比4100千克少100千克。 (  )

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米。 (  )

5.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结果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2厘米=(  )毫米 6000米=(  )千米

3千米=(  )米 80毫米=(  )厘米

五、解决问题。

1.一辆农用三轮车的载质量是3吨,要一次运走1100千克的苹果和千克的梨,在不超载的情况下,可以吗?

2.把下图中两地相距1千米的路线画出来。

3.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

(1)张奶奶有32分米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

(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

4.昆仑超市要进货,用载质量是2吨的卡车运送。如果派两辆这样的车,怎样装才能一次运完,而且不超载?

5.一根4米长的木头,现在要把它锯成5分米的木桩,可以锯成多少段?需要锯几次?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毫米 2.分米 3.吨 4.千米 5.分米

二、< > < < = <

三、1. 2. 3.√   4. 5.√

四、20 10 20 6 3000 8

五、1.1100+2000=3100(千克) 3吨=3000千克 3100千克>3000千克 不可以。

2.小明家→少年宫→体育馆

3.(1)32÷4=8(个)

(2)4×6=24(分米)

4.一辆车装1000千克的大米和900千克的油,另一辆车装400千克的`水果、800千克的蔬菜和700千克的饮料;也可以一辆车装1000千克的大米和800千克的蔬菜,另一辆车装400千克的水果、900千克的油和700千克的饮料。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选择试题 篇12

一、填空。

(1)

射线有()端点,线段有()端点。

(2)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

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4)

良角的大小要用(),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5)

3时,钟面上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是()度,叫做()角。

(6)

180o的角叫做(),小于90o的角叫做()。

二、判断。

(1)

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2)

两条射线可以可以组成一个角。

()

(3)

360o的角是周角。

()

(4)

180o的角就是一条直线。

()

(5)

大于90o的角是钝角。

()

(6)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

三、选择。

(1)

直线与射线比较()

A.直线长些

B.射线长些

C.无法比较

(2)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A.无数

B.2

C.1

(3)

6时整,钟面上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是()

A.90o

B.180o

C.270o

(4)

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是()

A.锐角

B.钝角

C.钝角

(5)89o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四、量出下列每个角的度数。

五、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5o

120o

165o

180o

六、将下列度数的角分类。

95o

49o

12o

163o

76o

180o

90o

108o

179o

73o

85o

360o

124o

115o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七、数一数,填一填。

图(1)中有()条线段,图(2)中有()条线段,()个角。

()个角。

(2)

(1)

八、看图算一算。

∠1=68o

∠1=138o

∠2=()

∠2=()

∠1=50o

∠1=∠2

∠2=()

∠1=()

∠3=()

∠2=()

∠4=()

上一篇:喜鹊作文400字下一篇:员工参与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