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2024-08-15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精选8篇)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篇1

一、观察活动记录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陀螺是他们并不陌生的一种玩具,怎样在小小的陀螺中发现科学的秘密?怎样有效的引导幼儿在玩陀螺的时候,能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的愉快,充分体现玩中学的教育原则,是我们一直探索研究的方向。

活动前我请家长朋友们为孩子每人准备了一个陀螺,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和孩子之间产生一种无意识的讨论,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家长朋友们的密切配合下,我的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带来的陀螺可谓是多彩多样,让大家打开眼界。有简单的塑料陀螺、有抽拉式的陀螺,更有带来古老的木质陀螺。我们先从了解陀螺的样式开始了这次的活动。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介绍自己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怎样玩?引导幼儿边演示边说一说。上来演示的幼儿更是兴趣盎然,因为他们感到自豪,这说明了自己带来的陀螺本领高。壮壮第一个上来,他大声说道:“我这个陀螺可贵了,是这样拉着玩的。”他边说边玩,当陀螺飞速旋转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兴奋的响起了掌声。“这太好玩了,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一个。”飞飞自言自语说。接下来是棋棋的简易塑料陀螺,红颜色的用手一拧就能旋转。最好玩的要数木质的陀螺,冉冉拿着自己的陀螺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带的这个陀螺只有大人会玩。”我笑了笑,我当然知道掌握这个陀螺的玩法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先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个陀螺的一些相关知识。我说:“这种陀螺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抽老牛。在以前没有这些先进玩具的时候,人们都用木头自己做一个这样的陀螺,再用一个绳子不停的抽着玩,所以就叫做抽老牛。”我接着给孩子们演示它的玩法,这次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都很好奇这个玩具怎样玩,纷纷站了起了睁大了眼睛看。当我把陀螺成功的抽起来时,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不但了解了有关陀螺的发展进程,同时掌握了对不同材质的陀螺有不同的玩法。其实快乐就这么简单,当孩子们沉浸在有趣的活动中,玩具本身所含有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已经潜移默化的吸收了,所以活动目标也已经到达了。

二、反思

陀螺是孩子们喜欢的事物,能在愉快地游戏中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出其中的科学秘密,收获甚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掌握科学知识是其次的,对活动感兴趣、有探索的精神、敢于展现自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是最终的目的。

三、后记

第二天,琪琪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电动陀螺,她自豪的将电动陀螺的玩法向大家展示。孩子们更是欢声雀跃,为什么电动陀螺能不停止的转动?不需要人力?这成为孩子们争论的话题。我没有直接给予孩子们答案,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询问、实践的方法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我组织家长朋友们收集有关陀螺演变的相关资料,举办陀螺图片展、陀螺知识普及活动以及陀螺比赛,引导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的从由浅入深的感受着中国文化发展和特色,让这项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到孩子们美好的童年世界里,涂抹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篇2

我作为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的一名参与教师将在小班化数学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交流, 以共同进步.

如何在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呢? 笔者认为:

一、要合理分层, 组成学习小组

1. 分组原则

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及学习情感等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把全部学生分成A, B, C层次, A层代表学习成绩较差, 学习兴趣不浓, 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B层代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C层代表学习成绩优, 学习兴趣浓, 克服困难的毅力强. 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 搭配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几个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中基本上A, B, C层次各2人, 要求各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以便展开公平竞争.

2. 明确职能

小组内分工合作, 通常C层次同学担任组长, 管理小组, 代替教师的部分功能, 检查学习情况, 帮助指导A, B层次学生学习, 帮助老师掌握本组学习情况, 分配需要分步协作完成的学习任务.

二、小班化教学设计

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 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活动. 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 组织数学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积极创新, 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 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 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 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 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 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

2. 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认为, 课程是经验, 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 因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 所以教学方法的设计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给每名学生“参与”的机会及有“说”的机会. 如几何证明题教学,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学习小组的辩论自己说思路, 学生自己能够清楚地把思路讲下来, 说明他已经弄懂了, 其他的同学也更能接受, 容易理解. 这样不仅理清了证明的思路, 也加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有助于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班化分层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 重点巡视有困难的学生. 这样既能保证优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能调动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机会得到了不同的展示与发展.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 尊重差异, 在平等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强度的问题, 而小班化教学给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小班化教学人数减少了, 教师更能够全面地去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根据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自主、合作学习为根本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 养成团结协作精神. 一般模式是:①独立思考, 合作探索;②组内交流, 统一成果;③相互补充, 相互启迪;④讨论辨析, 加深理解;⑤总结回顾, 构建认知. 每个活动环节中教师都积极地做学生的合作者, 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给他们以点拨和引导:①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的时候. ②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间的认知冲突.

在教学“混合运算”一课时, 我用多媒体给出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 让学生先在组内自己思考如何来解答题目, 并与组员进行交流、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结果, 让学生登台讲解解题的思路. 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又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知识. 充分体现出小班教学能够实现生生互动这一优势.

四、小班化中分层作业的设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课外作业布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作业要求也分层次, 对学困生可以只要求一题一解, 对优等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的题目尽量能一题多解, 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首先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无论何时都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环节, 而要很好地把握住基础知识, 课本上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全体学生而言, 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把基础夯实了,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五、反馈, 作业面批,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了解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 如果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 要想进行面批面改是很困难的, 而小班教学, 人数减少了, 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差对学生进行面批了. 首先, 作业面批教师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边批改边辅导, 并要求他们及时进行改正. 其次, 作业面批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 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亲切, 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了无形的桥梁.

小班英语反思性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小班化 反思性教学 英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培养创造才能与创造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要求。而课堂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素质,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努力的目标。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近年来在国外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的,其理论和实践在我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把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这一新领域中来,成为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成功的教师=经验+反思。小班教师更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对于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立足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

小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以创造语言交际环境、加强语言交流为中心环节,教师应当注重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交流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许多小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外语没有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上课效率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当教学中出现类似以上现象时,教师首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出迷途。

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反思:(1)对教材了解把握程度如何。(2)教案设计是否合理。(3)知识讲解、导入是否清晰,语速是否过快。例如在Unit 8 dinner的教学中,我考虑到牛津英语教材所韵含的英国文化传播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Western Restaurant这一场景,以翻菜谱呈现水果—汤—主食—甜点为序逐一引出新单词,学生通过点菜,上菜,分享食物,吃饭为主线,充分运用新句型Do you likeYes,I like .及No,I don’t like.相互交流,并鼓励学生扮演Waiterand Customer,从而过渡到语段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但是在扮演角色这一环节时,我在示范讲解时不太清晰,而且语速过快,有些学生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教师的示范、导入、语速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很大程度是通過模仿教师来达到自己操练的过程。(4)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是否落实。(5)学生获得语言训练的机会是否均等,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一堂课至少有5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主动开口、动脑和灵活运用,作到精讲多练,多交流,让语言变成真正的交流工具。(6)教学反馈是否及时。比如,在教授Unit 4 Postman and Policeman Let’s talk中,让学生描绘人物的职业,一(一)班的Lily指着警察叔叔说She is a policeman,当时全班的小朋友都笑起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借此也拓展了Policewoman,操练新句型She is a policewoman/firewoman,丰富了学生的语言。(7)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是否落实补救措施。(8)教学中是否有激励措施。通过教师的学习思辨、实践探索、合作研讨、自我反思等环节,从而推动教师自觉提升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并内化为具体的小班化教学行为,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与课改同行,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反思性教学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反思性教学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地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相互探讨小班化教学途径,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从业者变为研究者,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2.反思性教学能够拓展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空间

语言教育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仍须遵循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反思性教学中,小班英语教师不再局限于语言问题,依托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关注教育原理、教育目的和教育后果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不断拓展观察、分析、解释和决策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更有效地推动小班化英语教学的实施。

3.反思性教学能够端正英语教师对发展专业能力的认识

专业能力的提高不能依赖外在的指导,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设计活动、观察过程、收集数据,根据得出的结论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过程中,教师经过不断循环的反思,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篇4

分析:

1、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当他们自己在演唱歌曲,没有任何辅助物帮助的情况下,往往会忘记,特别是在对一些比较复杂或者容易混淆的歌词、旋律或者节奏上,更是如此。

2、经过自己思考而得出的问题或者行为,才是最深刻的

为什么当大家在唱“秋天多可爱”的时候都能记得并接上呢?主要是因为,我在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了一个让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最可爱动作的游戏环节,由于这些动作是他们自己设计和想出来的,所以他们对此环节特别地感兴趣和喜欢。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幼儿才能够很清楚地记住。

那么在进行歌唱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幼儿学会歌曲,并喜欢上此歌曲,从而喜欢上演唱活动呢?

策略:

1、幼儿前期的知识经验准备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可见,一个活动幼儿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跟其的知识经验水平是分不开的。如果幼儿连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他们又怎么会记住呢。

2、借助一些具体形象的物体做为载体来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动作有利于引导幼儿学习歌曲,除了动作之外,我们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片、图谱等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大风和秋叶》中,教师可以把每一段歌词都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这样孩子们便很直观地看到有两句“树叶到处飞呀飞”的歌词,也就不会忘记和唱错了

3、活动要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共) 篇5

第1篇

先通过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种子是什么样子的,从而了解幼儿原先对种子概念的意识。再通过再次提问小树的生长,为幼儿后面了解小树的生长做个铺垫。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幼儿又原先头脑中的图样变为直观式的图样,原先知道的幼儿再次重现表象,不知道的幼儿重新习得表象,接着通过幼儿引导观察种子发芽是怎样的一个连贯性过程。从视觉上加深印象。为下文听音乐做动作铺垫。

音乐环节,先听音乐,欣赏、熟悉音乐的优美、动听。让幼儿通过感知辨别音乐的不同,请幼儿表现听到不同音乐时自己想做的动作是什么,想象一下发芽可以用怎样的动作表示,大多数的幼儿都做了类似的动作,直接往上,个别幼儿的创造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愿意多变化的表演。教师在这里可以多些动作让幼儿参考,在用言语提示,激发幼儿表现的兴趣,让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演。最后让幼儿表演的动作与音乐相结合,听着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尝试自己做动作。在此环节,教师还是要事先与幼儿做几遍,让幼儿模仿后才可以做得更好,之前熟悉的音乐幼儿也会辨析的清楚,只有个别幼儿听音乐的步骤需要平时多加强。

第2篇

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大皮球》是小班歌唱活动。歌词和旋律都比较简单,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而且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对玩皮球很感兴趣。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选择与孩子们生活中喜爱的事物—大皮球”相结合,整个活动在老师游戏口吻带动下,可以让孩子们的整个学唱过程显得更为生活化、更为游戏化。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

1、结合经验,在做做、玩玩中理解熟悉歌词,初步演唱歌曲。

2、感受拍球的轻重,尝试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演唱。

在活动的开始,我先让幼儿结合经验熟悉理解歌词:教师出示大皮球,组织幼儿学习歌词“看小猫和小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大皮球长得什么样呀?你玩过皮球吗?皮球可以怎么玩呢?拍的时候会怎么样的?”鼓励幼儿结合经验说说,拍皮球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呀?教师可以边拍边问:为什么这个皮球一会跳的低一会跳的高呢?幼儿发现拍的轻球跳的低拍的重球跳的高。引导幼儿用做动作边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念这几句歌词。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应该是生活化、游戏化的歌唱活动,是集多种领域相互渗透式的歌唱活动。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使幼儿边玩边唱,轻松主动地学会了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

在在户外拍球活动时,我常常带孩子们一边唱大皮球一边玩球,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致盎然。我认为尽可能地提供给幼儿合适的合理的操作机会,有了一定操作经验的孩子们,更能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第3篇

《我爱我的幼儿园》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内容浅显易懂,富有情趣,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其次,音乐来源于生活,许多音乐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我爱我的幼儿园》这是一首来自幼儿生活的歌,经验来自于幼儿的入园体验,是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活动力求让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到幼儿园生活的美好,体验友好愉悦的情趣。

《我爱我的幼儿园》是小班上学期第一次音乐活动,小班的孩子刚来园不久,没有形成有效的常规,一开始组织课堂,是很困难的,且小班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不要说让他们学会什么本领了,且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坐在那几分钟都是困难的。在整个活动设计中,主要以让幼儿听教师演唱歌曲和跟随教师一起演唱,一起表演动作为主,幼儿通过动作的参与和身体节奏的表演,来体验音乐活动的愉快。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然环境,目的是减轻幼儿活动的紧张程度,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一开始,让幼儿第一次感受一下音乐的魅力,倾听老师唱歌,理解歌词内容,跟着老师有节奏的拍手。当然,作为音乐教育,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不能单纯凭借教师的说教而应该结合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活动中我把孩子们平时在幼儿园的生活制作了一个PPT,幼儿通过看课件,就很自然的进入了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中。视听相结合的电化教学法再现了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让孩子们通过镜头教容易地解决了理解歌词的困难,还增进了幼儿创编表演的欲望。最后,设计了两次鼓掌:教师为幼儿鼓掌,幼儿为自己鼓掌。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之中感受得到老师的接纳、同伴的接纳、自我的接纳的愉快,从而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体验到在集体活动中的成功感,增强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不足之处就是:孩子们不会用自然音唱歌,有的唱起来扯着喉咙大喊大叫,有的扯着喉咙尖声尖气,还有的则发出刺耳的怪声。为了解决幼儿不会用自然音演唱的困惑,我想在平时把优美的儿童歌曲播放给幼儿欣赏,希望孩子们感受到用自然声音唱歌的美妙。

从中我体会到,如何使幼儿适应新环境,讲讲很容易,做起来还真难,刚入园的幼儿由于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往往会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伴随哭闹的情绪也是自然现象,它需要老师不仅具有慈母般的关怀之心还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力、灵活的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要从幼儿的实际表现中去发现幼儿更想得到什么,什么对他们更具吸引力,才能让幼儿活得更快乐、充实,真正体会到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第4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花狗》教学反思

陈鹤琴提出: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去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

小班孩子很容易被一个故事,几张图片吸引,所以课前我根据歌曲内容准备了富有童趣的图片来调动幼儿的兴趣,这节首歌曲歌词简单,主要难点在最后一句“汪汪”两声叫,大多数幼儿都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原因有:一,我没有给幼儿一个开始口令,所以导致幼儿在“汪汪”两声中听上去有参差不齐的感觉,听上去有的幼儿多叫了,其实是有早叫晚叫区别在里面。二是在教具的准备上,如果我能够通过教具用一些延长音的标记,通过指图来让幼儿知道最后第二句的实值。因为幼儿记忆歌词的方法主要有动作和图片。

幼儿是天生的表演家,课上,幼儿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创编了歌词内容的动作,同时作为教师也要富有一个童真,完全融入到幼儿中去。小班上学期幼儿年龄小,刚入园很多幼儿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自身语言和体态的魅力,鼓励幼儿歌唱,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练习演唱,活动中,我没有考虑到幼儿掌握情况,联系的次数太少,如果形式再多一点,我想效果会好一些。切忌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

孩子最爱的莫过于游戏了。孩子天生喜欢游戏,她们会沉浸在游戏情景中去,当然老师也要参与到游戏中去,活动中我先是自己当“小花狗”幼儿当“肉骨头”和幼儿一起游戏,让我和孩子们进一步零距离接触,然后是请幼儿自主的选择角色游戏,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想这才是活动的重点吧--让幼儿愉快的参与活动。

第5篇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鼻子”。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脚,开心的笑着,游戏着。幼儿能边唱边与同伴合作游戏,刚开始时幼儿只记得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记了唱歌,通过两位老师的示范孩子们不但能很好的边唱边游戏而且更好的掌握了游戏的规则。《碰一碰》这个音乐游戏,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耍”“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希望能找到老师去碰一碰,所以当执教者提示孩子们找一个朋友碰一碰,很多的孩子都围到老师身边,显得很兴奋,所以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能够真正做到师幼的有效互动。活动在高潮中结束,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特别快乐。

小班化教学反思 篇6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与巩固,我国不少地区人口增长势头趋缓,加之城乡交通发达,部分农村学生想方设法转入城市学校,相应地造成农村学生生源在不断减少,特别近几年,我们学校由原来的每个年级四个班,每班四、五十名学生减少到现在每个年级只剩三个班,每班只有三十几名学生。普遍施行小班化教育教学已迫在眉睫,它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 “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小班化教学,空间形式比较自由,师生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乐中求教,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前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的优劣绝大部分取决于能否把全体学生带入情景教学中去。作为一名教师,尤其要把功夫用到课堂上,带动学生走进情景课堂。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关键在于教师提供学习材料是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为他们建立起一定的认知障碍,学生的思维才可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要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堂教学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点燃其求知的火花,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而小班化教育增加了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时间,扩大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发展自我。数学教学情境是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新能力的要素,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已有经验融入情境,这个教学情境是适应学生的发展,是有发展性的。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及合作学习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关键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合作学习作铺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为克服课堂活动只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的弊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小班化教育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教育思想。

2.让学生充分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班化教学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密度和融洽程度提供了更大可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也为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开发与培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小班化最适合形成互动教学。它人数少,便于活动,便于指导,无形中增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增加了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更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无疑为小班化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和表现的机会。不仅如此,小班化课堂教学也更具趣味性,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并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加强感情培养,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1.加强个别辅导,格外关注差生。学习常常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教师也要经常从思想上教育和鼓励低差生,满怀热情地关心他们,让他们向优等生看齐,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热情,化解成绩不理想的自卑心理。小班化教学人数少,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增多,老师可经常地提问他们,检查他们,主动地辅导他们,多给他们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借此与他们交流,对话,谈心,从思想上解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增强和创新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低差生更需要关心与和谐教育。

2.利用作业面批,提高师生情感。小班化人数少,更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心中可敬的师长、可亲的朋友。作业面批面改。一者便于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适时地进行指导,二者能够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老师,了解老师,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隔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老师诚挚的爱和衷心的帮助。另外,面批作业还能增多师生的合作交流机会,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发展。所以,面批作业,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进师生情感。

总之,小班化教学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小班化教学更能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相互帮助,更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所以,小班化教育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小班化教学反思

牛津英语课程教学要更着重于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英语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开口说。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教材是非常适合进行小班化教学的。

小班化教学模式也是我校的一种教学特色,我也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下摸索了了一个多学年。总体而言,这种“小班化”教学是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但是在我至今的”小班化”教学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学生数量的相对减少,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好学生加速发展,基础薄弱学生发展滞后,形成明显的两级分化;二是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相对缺乏。

因此,我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提高学生在“小班化”教学中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新课之后,加强能力高的学生与学习有困难学生之间的互助,必须做到该背的内容一定要背出,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一. 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英语教学前积极准备,努力在上课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便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教学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灵活教法,及时鼓励,让学生带着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二. 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对学生严格要求,细心指导,培养他们预习,复习,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定期检查笔记,规范学生认真有效地记笔记的习惯。指导学生在各自学习的基础上互相帮助,并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共同解决问题。

三.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发掘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并赏识每个学生。”小班化”教学就给了教师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会继续坚持面批面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四.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时常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用,心里会有紧迫感,因此小班化教育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到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并要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作业辅导批改、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综合性的教学改革。总之,我将在今后的小班化教学中创设更开放、更和谐、更民主、更愉悦的课堂气氛,并实践于“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有更高的提升。

小班化教学反思

特色鲜明的小班化课堂观摩,充分展示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立足每一个、关注每一个、激活每一个、保证每一个,从而实现小班化环境下的面向“每一个”的教育。结合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情况,面就这次学习谈一下子的点滴感受。

一、起步不在早晚

虽然小班化起步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是我看到了精彩的小班化课堂是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学生在小组中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他们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可喜的成绩得益于他们科学的评价引导;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得益于教师的观念更新和有一支善于学习勤于钻研的教师团队。从他们精彩专题沙龙研讨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必须有一个领航者和一个勤于钻研的团队。

二、课堂重在关注

通过听课和经验介绍我感受到他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了“聚焦每一个”、“激活每一个”、“适应每一个”“张扬每一个”、“优质每一个”。为了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他们合理开发“适应每一个”的课程资源。开设的生活与礼仪、艺术与博览、游戏与健康等“摇篮课程”为学生的梦想奠定基础。

课堂上,活而不乱的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锻炼。在小组中每一位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学习。而我们的课堂表现为:

1、多数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2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

3、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做到:

1、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合作型的主动学习,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与他人交流、主动思考问题。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2、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向。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热情鼓励每个孩子,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3、创设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空间,促成自主参与有效的学习。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合作学习以及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合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合作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4、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成功贵在坚持

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必须经得起长时间的磨练,在磨练中积累,在积累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就如同一篇好的文章缺少了平时的积累和一次次的修稿好文章使出不来的。我们所到的几处学校校园文化可以说丰富多彩,班级布置可谓是各具特色,各单位的校本课程精彩纷呈。教师、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的确是各具特色。从他们的经验介绍中我们得知他们也是经过了反复的磨练在不断积累中提高,在反思中升华。

回顾小班化走过的路可谓是“漫长,”虽然在小班化的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各种校园、班级氛围已初见成效,小组学习已有了雏形,教师的理念得到了更新,也出现了一批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引路人。”但是就我校小班化的整体水平来看和发达地区相比还要走很长的路。突出表现在:小组学习要率不高;小班化课堂平时落实不好;却少专家的引领、指导、提升;师职水平滞后年龄老化…… 总之,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在学习先进单位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扎实工作严格落实“百分百”教学策落,尊重每一个,理解每一个,宽容每一个,等待每一个,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每一个生命都会绽放各自精彩!

小班化教学反思

摘要: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它以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教育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与传统教育相比较,小班化教学具有很多的优势。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人人发展 以人为本

我国的传统教育始终遵循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强调循规蹈矩,守住方圆,严重压抑了孩子们的一些天性,其实质是压抑个性,抑制人格发展,造成思维定势,扼杀创造力的发挥。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通过个别化教育,做到以人为本,满足每个学生、儿童的需求,发展个性,激发他们的潜力及创造力。

今年,我们学校在初一年级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我有幸当任初一年级班主任,而且执教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一个多学期以来,我与小班化教学已经有了很多的“亲密”接触,也真正体会到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所谓小班化教学,我认为应该是指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在缩小班级规模压缩班级学生名额后,真正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双主体”式的教学活动方式。它是与当前传统的大班式(班级人数五十人甚至六七十人)教学相对而言的。目前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实施了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之所以成为教育的亮点,是因为它以素质教育为背景,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重视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行熏陶学生,注重加强“师——生”、“生——生”、“师——师”的多向交流和合作。

与传统大班式教学相比较而言,小班化教学具有很多的优势:

一、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的培养。

过去,大班额常常是前排学生坐在老师的鼻子底下吸粉笔沫,后排学生紧贴着墙,后门都打不开。教室里夏天像个蒸笼,冬天空气污浊不堪,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如今40人,教室宽敞、清洁了,人的心情也好了,更加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教室有了更多的空间,还可以精心设计优美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体现全班同学团结一心的“我爱我家”、展示学生才华的“小小作家”、彰显学生个性发展的“群星闪烁”和丰富学生知识的“资料库”等等。优美环境的设计,不但为学生营造了亲切、宽松、愉悦、活泼的学习、生活氛围,还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激发兴趣的舞台,使学生感到温馨幸福。

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

传统班级由于学生多,教学时间又是一个定量,所以,在多数情况下,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把发言机会给予那些,能与老师上下呼应的优等生。为了提高优秀率,及格率,教师往往“抓两头”,大多数中等学生则沦为“老听众”,没有发言的机会,思维处于消极或停滞状态,在班级中不起任何作用。但在小班,这种现象就可以避免。在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和教师直接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就连那些胆小的、性格内向的,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有了开口的机会。这样,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克服依赖思想,学会自主学习、自理生活、自我教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小班化教学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为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人人发展”目标的实施得到了更有利的保证。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员少,我们运用分组教学就会起到在大班没有的效果。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小组集体讨论。“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以小组集体形式出现,有时,尽管是学生个体活动,但教师应认为他代表小组,评价与激励的语言也针对小组,这样,小组中个别人员的活动也自然会受到小组其他人员的关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组内或组间相互评估,评估的活动,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估,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无形

之中就有了很强的亲和力。从而班级成员间的学习关系也得到了调整。更能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

四、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班教学想得到显著效益,关键取决于教师在“做什么”,如果仍然沿着原有的教学策略、方法,那么班级大小并不起多大作用。课堂教学始终是小班化教育的主渠道。我认为教学应是教与学交互影响和活动的动态过程。班小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地设计各种新的组织形式,如小组围坐,圆形等。课桌由“秧田型”改为“小组型”,老师从讲台走下来只是形式的变化,它带来的深层改革是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式、互动式。在课堂教学中,使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交流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因此,小班化教学有效地调节了师生关系及交互作用,形成了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教育均等性、充分性、综合性和个体性原则。小班化教育真正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的发展。

五、小班化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小班人数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老师就因为人数少,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更好的备学生,哪些人需要多指导、哪些人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到人!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分成设计A、B、C三个层次符合学生不同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在大班由于人数较多,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只能统一要求同步化,从而忽视和压抑了儿童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而小班就可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小班化教学由于课堂上增加了针对性,课后主要是个别辅导,为减轻师生负担创造了条件。课后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长短处,做到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留课堂“死角”;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发挥学生多种器官的功能,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六、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师生共同“减负”。

小班化教学,因为班里学生人少,课堂上,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读书的机会,老师还能一对一地进行指导、纠正;课后处理作业,老师都能面批面改,及时反馈,并对错处能进行及时讲解使学生尽快改正并掌握。而且,老师每一样作业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批改,真正达到今日事今日毕,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作业的种类虽多,但是他们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起习来不觉得累,老师教起来也很轻松,真正让师生共同“减负”。

总之,小班化教学有诸多的优点,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致力于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富有创造精神的未来人,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学校的教育教学机制。当然,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软件“。小班化教学的核心在于教育思想和教师素质,没有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过硬的教师素质,仅仅从形式上缩小班级规模,而不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模式更新教育方法,那便是流于形式,舍本逐末了。因此,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是我们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小班化教学反思

以“小班化教学”为实验课题在我们学校已经实验了一个多学期。学生数额的减少,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流的密度,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近距离交流已经成为小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总体来说小班化教学空间形式比较自由,师生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容易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在这一个多学期里我尝试着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教育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化的特点和优势,我主要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他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之间的竞赛、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及友善的激励竞争,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师生之间、学生间合作交往的主要形式,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在参与中学生自我表现,自主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

就小学生而言,在体育课中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也是达到身心愉悦和学习的最佳方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组织一些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我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自始至终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份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调控,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

比如在进行游戏“找朋友”的教学时,我就设计了让学生找到一个好朋友,就唱“敬个礼来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曲,从而也进行了思想教育。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在小班化教学实验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班级规模

较大,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比较难,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学生之间交往的频率也较低。而在我们目前的小班化班级中,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教育资源条件得到改善,师生、生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动手操作机会也增多了,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时间上,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老师个别辅导的机会也增多了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好个别指导。

一个多学期的小班化实验教学经验让我明白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班化教育的资源和优势,努力去寻找和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能使学生在小班教育中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目标顺利实现。在上一学期,绝大多数学生已完全适应“小班化”学习生活,班中也日益呈现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学习气氛较浓,各项活动能积极参与,成绩进步较大。

我的小班化教学体会

在这几个月小班化学习和实践中,初步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指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手段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它既保留大班集体教学的优势,又吸收了个别教学的长处,形成了优势互补,有利于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在同步发展中求异步发展,其次是可以有机组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创造的能力,因此在对美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不只是单纯地教会学生画画技能,而应该在参与美术活动,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空间,从接受美术技巧的教育转向接受美术能力的教育。首先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改变观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大多相数学生,他们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真正成为美术人才的并不多,我们更多的是要让他们了解审美方法,学会欣赏名画名作。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又拓展他们的艺术休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更能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的融洽,教室的学习气氛的活跃,因此,“小班化教育”的最大获益者是学生。

在我校开展小班化教学过程中还体会到,师生交流机会增多,教师更频繁、具体的点拨每个学生,人人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以前的班级有六十多个学生,如果要每个学生都点拨到的话即使每个同学半分钟也需要30分种,一节课中是无法完成的,而如今30个学生一个班级,每个同学半分钟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了,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特别是美术教学中教师的具体点拨尤为重要,学生也会信心大增,并且学生会感觉老师不偏心,是关爱每一位学生的,以前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个别辅导,而对成绩差的则很少点拨,如今基本听不到学生这么说了。这种师生间地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知识的传授为本。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容地进行深耕细作,因为人数少,教师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课前准备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素养和要求,分别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建设性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师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设计一系列弹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为例,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方法,我们要认真的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学生所处的层次,我们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当然我们教师不能直接对他们说,否则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心里明白就行,我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练习,当然这样教师会比较辛苦课前要准备得比较充分。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需要,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为基础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我们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都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适应教育当前的需要,音乐学科也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深爱着音乐教学工作的音乐一线教师,被当前教育时代的发展需求所深深的吸引,同时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在我校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音乐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取得了一点微薄的成绩,现在我把这一年来我的音乐课改教学思路、研究方式、实施的方法以及教学研究成果以书面的形式总结论述如下:

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研究的教育教学方向,同时作为小班化的音乐教师,我所制定的音乐教学的研究方向是:——小班化环境下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个性教育的发展与探索,我实施的理论依据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音乐课程改革标准的目的要求,现行的教学模式必须从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德育教育、教学评价等,急需进行研究;根据教育发展的这一形式,我在音乐教学上做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音乐教学中不仅进行创新教学,同时我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方案,对个性化教学,我有以下三点阐述。第一,考虑小班人数少的特点,使音乐教学更好的面对每个孩子,注意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

性和创造力。第二,音乐教学应该成为学生充分享受愉悦的天地,培养美好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第三,就音乐教学而言,它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与其它学科的沟通,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使音乐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素质,以达到个性的和-谐。

二、研究的方式:主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并把教学情况不断的向教研组进行反映,通过同学科之间的公开课以及跨学科校级公开课来进行效果体验,并不断纠正,不断钻研,不断创新,我发现,一切教育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便谈不上主体的发展,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教学中我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人,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以”学“论教,把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贯穿于实验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我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低效状态,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施的方法: 围绕我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我探索并实施了以下方法:(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实践,我发现,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主动思维,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要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能行的一面,然后再因势利导,使这部分学生认为“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观念。

(二)紧扣新大纲的要求,以及小班化的特色,在音乐活动课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应给予充分鼓励。在音乐课中,无论主题是欣赏、唱歌,还是器乐演奏,教师都要用心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只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理解音乐的意境,体会旋律的优雅动听。

(三)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改革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运用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智慧来进行学习。

(四)根据新教材改革的课程标准要求,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口,培养个性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科间的互相融合,以小课题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在研究当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具体实施是以内容为突破,提高综合素质:注重音乐教学自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不仅课内其乐融融,课外也能热情参与,发展爱好,开展内容多样的研究性学习。大量充实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对小班化教育在新课程教育中实施的一点心得体会,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研究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步伐![小班化教学心得]小班化教学心得

早就听过小班化教学如何具有优越性,但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小班化教学心得。因为我所理解的小班的前提是班额小,每班二十几个人,而按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根本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的。但近来通过进一步学习了小班化教学的相关理论,我明确了小班化教育决不只是学生数量的多少,它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精神,而不单纯是一种教学形式。它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在小班化教学中,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亮出自己的观点,更多的得到教师的关爱,增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聪明材质,发展他们的能力,而且更能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像我校这种情况是在大班额的情况下以小班化的理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更加关注教育细节的设计。同时,也促使教师去探索符合小班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探索小班化教学方法,我们观看了录像课《认识图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主要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从教学效果看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思考一: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对小组的学习进行指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所以学生被分成了8个小组,老师为了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到每个小组中进行检查指导,这样第一个环节”分类“就用了接近半节课的时间,然后第二个环节”摆图形“也采用对小组指导平均用力的方法,结果又用了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集中授课的时间极少,而且老师上课也比较累,如果教材内容难,这样操作极有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心得体会《小班化教学心得》(http://)。因此我想,在小组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可不可以只对其中的几个小组重点进行指导,然后在学生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思维的碰撞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思考二:如何使小组成员人人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何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使合作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使小组内成员人人都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一直是实验教师们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从书上,从网络上我们也看到有不少教师提出了好的建议,但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却并不是理论说的那么容易。由于我们的实验刚进行不长时间,所以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在”分类“与”摆图形"两个合作环节中,只有两三个小组分工还比较明确,能体现出是在合作学习,其它大部分有只是组长一个人在操作,其它小组内成员都无所事事,有的在说闲话、有的在玩等;有的是小组成员都争着动手,没有秩序,场面比较乱,完成的作品质量不高,这些都导致了这些组的效率很低,没达到优生带动学困生的效果。从这种情况我们应看到: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如果不能让他们及时地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不但不能令他们学有所获,反而会变成令他们养成学习惰性的罪魁祸首。因此,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不断结合教学实际帮助孩子学会合作。思考三:教室中的环境该如何布置才有利于教学 教室的布置是要为教学服务的。走进实验班级,发现与传统的大班唯一不同的是学生的课桌是将四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安排势必会每组有两个孩子不能正对黑板,于是在学习中这一部分同学只能不停地转向黑板、转回座位…,这样我们就想到

如果是语文课,孩子们抄写黑板上的字,不停地把头扭来扭去,那可真是一件受罪的事。除了课桌椅的摆放,还有教室中教学工具、学习资料等如何摆放、空间该如何布置才能方便教学都应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总之,小班化教学在起步期,不可避免地在着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不断地探索适合小班化教学的方法,相信小班化之路会越走越宽。我的感受: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篇7

《我喜欢去的地方》是一节生活经验讲述课, 属于谈话活动。 在目标的制定上, 我从重视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情绪体验, 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考虑。让孩子积极参与活动, 体验活动的快乐, 以及能对2———3幅图产生联想, 能大胆地表达出来。而小班孩子年龄小, 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语言表达不是太清楚, 在语言交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因此, 孩子对谈话活动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所以在设计本活动时, 我们寓谈话于游戏之中, 主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设计。《我喜欢去的地方》,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 只有贴近他们的生活, 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首先, 从幼儿带的照片自己喜欢去的地方开始,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照片上自己喜欢去的地方。然后利用课件, 启发幼儿联想讲述, 并逐步加深难度, 接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进行拼图联想讲述, 然后再由小到大展现我们家乡及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 来继续拓展幼儿思维, 激发幼儿对喜欢去的地方的向往。最后利用幼儿熟悉的幼儿园生活环境,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在幼儿园喜欢去的地方, 并满足他们的愿望, 带他们到幼儿园里喜欢去的活动区去玩。整个设计, 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照片开始, 再回到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结束。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感触, 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出来自己喜欢去的地方, 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让活动目标在孩子的游戏中, 在师生的互动中, 在孩子快乐的笑声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这些只是作为老师我的预设活动和目标, 接着, 我们可能会根据孩子的情况有一些生成活动, 如: 用各种手段把 “我喜欢去的地方”表现出来, 让大家都喜欢! 怎样让 “我喜欢去的地方”更美丽等等。

在活动实施中, 为了满足小班孩子好奇、多动的特点, 我先创设了一个幼儿外出到喜欢地方游玩的照片展, 孩子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在此基础上, 启发让孩子在寻找与发现中, 在与同伴或老师交流中, 感受表达的乐趣, 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趣点始终在照片和交流上, 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为了更深入地引导孩子对两到三幅图联想讲述, 把孩子的注意力引进下一个环节, 我使用了现代技术教育手段, 制作了孩子喜爱的动画课件, 让课件中的形象自然地把孩子吸引过来。

然后, 由简到难, 先利用课件中的两幅图,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述: × × × 喜欢去什么地方。接着, 加深难度, 启发幼儿: 看到两幅图联想到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出来。这样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 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对小班孩子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 但在前面逐步引导的基础上, 孩子还是能够表达出来了, 这一点大家也看到了, 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也迎刃而解了。

《纲要》指出: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注重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与生活和游戏中”。因此, 紧接着进入游戏: “连图说话”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联想, 在游戏中讲述。为了便于让孩子对讲述中的人物和环境进行联想, 不至于让找到朋友的孩子拿到两张同样内容的图片, 我对游戏进行了男女分组, 这样也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在游戏中, 不断增加游戏的难度, 让孩子更换朋友, 让孩子增加朋友, 三个或者更多的在一块联想讲述、交流, 体验游戏的乐趣。从而, 活动的重点难点不知不觉中, 孩子掌握了。在这一环节中, 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当出示放图片的小青蛙时, 孩子们一时没有适应过来, 没有响应我的问题, 我灵机一动, 学了几声青蛙叫, 一下子就让孩子明白过来了。

对于整个活动来说, 我考虑到, 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又要有长远发展; 既要贴近幼儿生活, 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 有了以下环节。考虑到把幼儿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拉回来, 我再一次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让孩子再一次自然而然地走进我们家乡和祖国各地优美风光的环节里, 从而扩大了幼儿视野, 增长了知识, 增加了自豪感, 真正拓展了幼儿对喜欢去的地方的思维, 紧扣主题和活动目标。这一环节中, 孩子的出色表现, 出乎老师的预料, 老师奖励他们图片时, 孩子竟然在老师没有任何提示与引导的基础上使用了礼貌用语: 谢谢! 由此也可看出: 生活在他们心中的印记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 正如本次活动设计初衷和我的标题一样, 生活是幼儿活动最神奇的源泉。

最后环节, 再一次联系幼儿生活实际, 回到幼儿喜欢的幼儿园生活中, 让幼儿大胆表达在幼儿园里喜欢去的地方, 进一步让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同时, 带幼儿到幼儿园里喜欢去活动区的玩, 满足孩子的愿望。也是再一次地深化主题。从而做到游戏中开始, 游戏中结束, 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又回到生活。

当然, 本次活动, 活动中也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最后环节, 尽管孩子对活动区恋恋不舍, 由于时间关系, 没有让孩子在喜欢的活动区玩的尽兴, 另外教师奖励性的措施也有点少了。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篇8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坚持科研根植于教研的思想,本着整合、优化、实用、有效的原则,经过对“小班化教学”与“生态课堂”理论的提炼与重组,将学校关于小班化教学和生态课堂研究的两个课题进行整合,生成了一个新课题——“基于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探寻小班教学的生态优势”,将教育生态观贯穿于小班化教学研究过程中,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生态”。

一、生态课堂背景下的小班化教学的新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简单地用一种模式或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如何以小班化教学模式营造生态课堂,着力研究学生的学习,还课堂教学于本真?学校从小班化与生态课堂的联系上开展实践研究,从小班化教与学的方式转变着手,通过课堂组织形态、师生教与学组织形式、教与学活动方式的合理运用,努力建构生态小班教学模式。

(一)“取经”传道,初见新模

实验初期,我们经过对课题的研读解析,进一步明确小班、生态、个性、高效的界定,坚持科研理念引领方向。带着课题,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先后走进南京、西峡、东辽等地学习、模仿、创新和论证,在吸收“三疑三探”和“五元”教学模式精髓的同时,立足学校实际,予以传承、取舍和创新,初步形成了以“问题为主线、探究为手段、合作为平台、运用为目的”的“3+X”生态小班教学模式。

1. 模式界定。“3+X”的教学模式中,“3”即“疑、探、用”。

“疑”为质疑,创新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先导。教学中,我们追求以问题为主线的学本课堂,将“问题”嵌入课堂,鼓励学生敢想、敢问,为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抓手”。

“探”即探究,是学生主要运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引入合作学习、团队成长的理念,建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它不同于以往的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而是一种有组织的团队学习。探究中,教师为流动指导员,各组由组长进行合作分工,追求“个体学习愿景化,同伴学习合作化、小组学习承包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用”也谓实践,根本是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合起来,由浅入深、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中发现新问题并学习解决,让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融会贯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X”,这是一个生态化设计,即立足班情、学情、生情、师情等予以创新和拓展,让师生不为模式所禁锢,彰显师生个性,使师生不必一味地陷入模式的框架之中,给师生足够的个性发展创新空间。

2. 模式特征。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3+X”的教学模式初步凸显了如下特性:

(1)自主性。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师生教学的主动性、自觉性,学习不再是“教师教”的服从与配合,而是翻转课堂的传统路径,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融入“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变成了教与学的真正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

(2)可操作性。该教学模式是在“以学定教”教学思想指导下而建立起来的,便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它冲破了传统由“教”到“学”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转化为由“学”到“教”的“自下而上”的新的教学逻辑框架。

(3)参照性。该教学模式是基于小班教学而建立起来的,是处方性的,可以为教师作出指示,提供策略。但并不要求教师严格遵循和执行,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根据需要,创新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让师生能够走出固化模式,在教学中实现“有模无痕”,乃至“无模无痕”的理想教学境界。

(二)探索实践,反思论证

研究中,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首先变革备课模式和教研模式,对“3+X”模式进行实践论证,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在观念、形式和手段上的突破与创新。

1. 变传统集备为主题集备。我们从实用主义出发,以生态小班教学模式研究为出发点,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可实施性建议、研讨和交流。以学科组为单位,采取“主题学习式、主题研究式、主题设计式”集体备课,努力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打破以往集备、教学、科研“单打独斗”的局面,有效整合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的交流与学习。

2. 变单一教研为多元教研。本着参与式、互动式、实战式的校本教研理念,我们立足单一的校本教研模式向多元的校本教研模式转化,让校本教研更好地为教学改革与实践服务。

(1)丰富教研,植根于教学实践。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模式引路课与观摩课”,大学区“1+1”交流教师“优质传导课”、实验教师的“问题会诊课”,以及“每师一课”、“同课多轮”、“一课多上”等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实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将科研植根于教学实践,让科研更接地气。

(2)围绕课例,实施“平等对话”。教学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往往会出现一些个性化问题,这种问题不具有共性,不能作为专题进行讨论。于是我们为青年教师开设了“与骨干教师对话”、“与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对话”、“与教研员对话”等课程。在这种自主交流和相互启发中,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开阔思路,引发思考,提高了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自设目标,自主跟踪研究。教师根据教学实践,针对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自设小课题,进行自主研究。研究中可请工作伙伴帮助跟踪,小范围研讨。这样“以小见大”,将教科研落实于教师的自主研究中,有利于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研风气。

二、生态课堂给小班化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目前,从教育生态的视角考量,很多小班化教育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改变。除了班级人数减少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将“大班”的教学思想直接套在了“小班”上,合作探究基本流于形式。而生态课堂构建引发而生的教育新形态,给我们的“小班”带来了新变化。

1. 教师角色的转变——讲师变同学。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居高临下的讲授者,而是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大小同学”的合作关系,形成新的学习共同体,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形成了真正意义上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生态关系。

2. 学习方式的变化——被动变自主。课堂中,我们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对话、问题发现、思维训练等学习方法,推广小组合作式的团队学习,促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权。

3. 学习资源的变化——匮乏变丰富。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通过现代网络传媒、图书阅览等多种渠道,更容易、更快捷、更方便地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让学生的视域范围更加宽阔,学生相互之间也成为学习资源共享对象。

4. 学习评价的变化——单一变多元。纸质评价,现在依然是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生态小班中我们更加关注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主要来自于小组、同伴、教师甚至是自我课堂评价,让评价更加开放、多元,更加突出个性化。

三、生态课堂构建中凸显小班化教学的新优势

(一)凸显环境与资源生态优势

小班人数一般为25人左右,学生数量的减少,就意味着生均所占空间的扩大,每个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也相对增多。据卫生部测试,小班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四五十人的教室,在宽敞的空间里学习、工作,师生的心境也会自然放松,自然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凸显教育教学生态优势

1. 师生互动增强化。实践证明,班级人数越多,师生间的情感纽带就越弱,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就越难。相反,小班人数少,学生得到教师关注机率会加大,受教育的时间和相互交往机会也会明显增多,师生感情也会更加密切。比较显性的优势就是小班学生的课堂发言率和教学参与率均优于大班,教师也更容易走进学生当中,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2. 有效学习充分化。学生自主探究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对比中我们发现在一个学生数较多的课堂,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必需材料,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学生探究是比较困难的,也难于展开和深入,甚至流于形式。而小班则不同,师生思维的开放程度、较大的学习空间有利于组织各种学习形式,如他们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阅读、实验、思考、讨论、游戏等多种探究活动,让探究活动更有效。

3. 因材施教有效化。相对于大班,小班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对较轻,教师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教育更有针对性。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往往更照顾“面”,而小班教学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每一个”、“了解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让每个孩子都在教师的关注中个性得到充分释放,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上一篇:金融仲裁法律知识介绍--董黎明下一篇:畜牧局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