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题答案(精选5篇)
诗歌形象题答案 篇1
【小题1】“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还“问”,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诗人自己未寻见友人的惆怅与迷茫。(1分)急切想知道友人近况的关切之情。(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诗人去敲朋友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皎然《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练习及答案】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可见作者对友人近况很关切。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本题实际上是体会诗人“欲去”时和“问”时各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可以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这种经历。
【小题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3分)
【小题2】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问尘世的高人逸士形象。(1分)一是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陆鸿渐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表现主人的心态,间接衬托陆鸿渐的高雅不俗(远离尘俗,崇尚隐逸)(1分);二是后两句,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表明他又是一个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高人。(1分)【小题2】
试题分析:陆鸿渐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皎然《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练习及答案】。诗人选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考点:鉴赏人物形象。
点评:鉴赏人物形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人物的直接描写,二是侧面描写,很显然本题只能从侧面进行分析,即周围环境和邻居对他的了解。
2、这首诗塑造了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的特征)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的意义)
2、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原文】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问题和答案】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描绘了茶具间光彩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子声与烟缕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考查赏析该诗的第二联。在题型上当属“炼句”题。炼句题答题一般包括三个要点:①通过简单地翻译,说明写的景和情②叙述好在哪里,指出所达到的表达效果③运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诗歌,可以分析出第二联的内容写的应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既有视觉描写,又有听觉描写,还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格,表现了诗人所住环境的清幽以及表达了诗人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隐士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这首诗从分类上看,应为写景诗,从竹轩”“柴门”“狭径”“倦卧”“闲吟”“竹”“雪”“梅”等词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情趣,从而可以分析出诗人闲适、洒脱、高雅的隐士形象。
野 步(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4.(1)第一首诗描写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4分)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3分)(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示例: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没有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5分)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考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1分);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1分);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1分)。
解析:“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二子,重友情;“试春风”,飘逸。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考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答案:①此联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情景交融。(3分)②上句写客中吟咏度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杏花春雨的清丽顺适,表达了诗人的淡泊、闲适之情,意境和谐。(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既要注意第二联的字面意义,又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前后勾连,全面理解,切忌孤立作答,望文生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宁静淡泊、顺心适意的感情。
【赏析】首联诗人从自身写起:早春二月,冰雪初融,春寒料峭,寓居苕溪畔的诗人顿生怀友、访友之情,于是沿着绿意初起的苕溪向东而行,踏上访友之途。颔联对仗工稳而富有新意,以“客子”对“杏花”,以“诗卷”对“雨声”,一人一物,一情一景,意象奇特,物我一体,情景交融;从内容上看,既是对两位友人生活情趣的概括,又是诗人自己生活境况的写照——在读诗、吟诗、作诗的生活中安度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杏花春雨又送来春天的消息。第三联写禅伯(智老)多病,儒先(天经)固穷,赞颂友人安于贫贱、甘于淡泊的节操,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尾联回忆昔日寻访友人时的情景,“轻舟”“纶巾鹤氅”“试春风”等词语,凸现出三位诗人生气勃发、春风得意的豪迈景象,与前面的“多病”“ 固穷”等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忆”字,暗含了诗人的诸多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当年意气风发的友人而今却“穷”“病”加身。诗人与友人的形象相互交融,二者互为生发,以见三人心灵之契合,友情之深挚。结构严谨,首尾照应绵密而不露痕迹,以冰雪初融的早春起笔,以初春时节“试春风”收束,照应巧妙,且加深了诗歌的意境,有荡气回肠之妙
一、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二、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结合诗句分析)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
一、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案示例:(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什么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例
二、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例
三、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例
四、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例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
答案解析:
例
二、陆游的《诉衷情》
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串,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招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鉴赏:此词抒发国仇未报、壮志未酬的深切悲愤。虽然这本是作者在许多优秀诗篇里反复抒写的主题,殆难有所翻新。但由于作者注意运用和发挥词体自身特点,所以在表现上与诗作颇有不同。此词上片基本上是五七言句式,虽然在时空的交错中,腾挪自如地比照了当年的情豪气雄和今日的落魄潦倒,却未能显出诗词之大别。下片则句式尽变,表现了长短句的某些优长。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形象: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
三、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形象: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什么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形象的特征)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象的意义)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歌鼻祖谢灵运十世孙。早年时与当时朝中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唱和往还,后来又与灵彻,陆羽等同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他因为是诗僧,诗歌都是酬答唱和,送别寻友,游山玩水之作,作品风格清闲幽淡,语言清丽朴素,意境轻灵空闲,隽永有味。我们翻开浩如云海全唐诗集,不难会看到颇多出色的寻友诗篇;但是写的语言如此简朴自然,明白如话,清新幽雅,没有一点雕琢痕迹,也只有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这首了。我们现在一起带着悠闲的心情来欣赏。
我们先来看首联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陆鸿渐,就是茶圣陆羽,是唐朝著名诗僧,著有《茶经》,名留千古。我在有些赏析文章已经说到,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诗僧,唐朝的齐已,寒山,贾岛,皎然,陆羽等就是其中杰出的诗僧。首联的意思:陆羽移家迁居到有城墙的地方居住,但是桑麻扑满了他家居的乡间小路。“郭”指城墙。李白有句“青山横北郭”。环境清净,四周幽雅,奇花野香,好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写到这里使我自然而然想起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见《过故人庄》)的的千古名句。古人看破红尘繁事纷纭,人心不古,他们都选择了隐居山水,聆听鸟语,清泉,松风,山籁,观赏白云,绿树,皓月,落日,晚霞。
我们再来欣赏颔联。“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陆羽在悠闲的栽种的菊花,虽然秋天来了,但是还没有开花。“著花”指“开花”的意思。作者诗人也是一路走来,一路欣赏四周的景色。这是写诗的基本的手法。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士隐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也是一样的写作手法,一路走来一路看,然后写下来。这样语言真实朴素,风景栩栩如生,读来才有亲切感。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颈联更是紧扣话题。作者到了陆羽先生家,看见柴门紧闭,就去敲,可是也没有听到狗叫,然后去问邻居西家。接下来我们一起听邻居西家是怎样说的?我们来看尾联:“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西家的人告诉作者说陆羽先生去山中,每天都是落日时才回来。陆羽去山中肯定是采药或者摘茶去了,但是作者没有说,我也不敢妄自菲薄加以猜测。
这首诗写访寻友人陆鸿渐不遇。诗中通过了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等描写,刻画了一位生活闲适清静的隐士形象。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流畅潇洒,别有情趣。
诗的前四句,写陆羽隐居之地的环境及景色:“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但沿着乡间小路,一直走过桑麻丛中才能见到。“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新居旁的篱笆边上,都栽种上了菊花,到了深秋时节,尚未见它开放。
诗的后四句,写访寻友人不遇的情况:“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敲响柴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想要离去时,就顺便向西面邻居家打听一下情况。“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邻人告诉说:陆羽先生到山里去了,每天回来时,往往都是太阳快要落山了。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吴兴(属浙江)人。为中国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十世孙,出家为僧,法号皎然。他是唐代文名最高的僧人,与大书法家颜真卿,诗人韦应物、刘禹锡,茶圣陆羽等均有交往。他的诗多是酬答唱和,送别寻友,游山玩水之作,作品风格清闲恬淡,语言清丽朴素,意境轻灵空闲,隽永有味。善于诗论,有专著《诗式》传世。注释: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移家:迁家定居。带:近。郭:外城。
桑麻:这里指农作物。近:近时。着花:开花。
扣门:叩门,敲门。西家:指西面的邻家。报道:回答说是。
例
四、李清照的《点绛唇》
【答案】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什么形象)
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形象的特征)
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形象的意义)
例
五、《小儿垂钓》
【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什么形象)(总说)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形象的特征)(具体说明)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形象的意义)(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形象分析题探讨 篇2
【关键词】诗歌形象鉴赏;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往往是以感性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情感的,而这种感性形式的主要依托便是“文学形象”。诚如高尔基所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是如此,诗词中作者情感的一波三折,都必须通过形象传达给鉴赏者。而古典诗歌中所涉及的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鉴赏者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形象的内涵以及意义,关乎其对整首诗词的理解深度。为了更加体现此题型把握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笔者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诗歌文本为例,探讨应如何结合诗词文本更好地鉴赏文学形象。
一、人物形象
就古诗词而言,涉及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文本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笔者分别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两首诗词来分析此两类形象的鉴赏。
晏殊的《破阵子·春景》就是用诗词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词人运用“巧笑,笑从双脸生”的神态描写,“采桑径里逢迎”的动作描写以及“疑怪昨宵春梦好”的心理描写,灵动地绘出了一组美丽而又天真活泼的少女群像。作为鉴赏者,我们可以以其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以及所处的环境等为依据,判断词人刻画人物的形象特点。但作品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诗人能动地创造出这组人物形象,其中必然包含着他本人诚挚的情感,当然更有着他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认知。就《破阵子·春景》而言,我们能从诗人的笔触中感受到他对有着春天般活力的少女们的赞美,更能读出他对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并为其感染。这才是鉴赏诗词的终极目的。
其次,是抒情主人公,在大部分的诗歌中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如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平常之人皆是;“狼狈”,而抒情主人公是“吟啸且徐行”,何等从容自在,悠然自得;同行之人是“雨具先去”,抒情主人公却是“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何等无拘无束、任性自然;雨止后斜阳相迎,平常之人应是顿觉惊喜,但在抒情主人公看来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何等心胸旷达,坦然自适。通过诗人遇事的反应我们便可以理解他的人生态度,从而看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诗歌作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著诗人之感情色彩,那么,作为鉴赏者,通过诗人的所见、所为、所感,就能推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二、事物形象
除了意象组合构成意境之外,诗人也常用物象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人生志向。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而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由古至今,作为抒情言志载体的诗词中的物象往往都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理解了咏物诗托物言志这一特点,我们就能借助文本中的相关字词准确地把握物象的特点并从中体会诗人创作的意图。
三、景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景物形象即所谓意象,以及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的画面、营造出的意境。
意象本身即包蕴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世间万物,即“象”,这是景物形象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取舍,即“意”,这是景物形象的内在本质。这两方面内容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景物本身。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碧云之天,黄花之地,连波之秋色,空翠之寒烟还有那夕阳下的峰峦,连天的迷蒙江水,秾烈而开阔的秋景笼罩于西沉的日光之中,本已是微蕴愁意,更何况入眼的是远出斜阳之外的芳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故乡正如那芳草一般,远在天际。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为何选取这些景物,为何如此描绘这些景物,都是诗人心灵选择的结果。诗人的形象就隐藏在景物形象的背后。在对《苏幕遮·怀旧》中的景象分析之中,一个远离故乡,思想怀远的游子形象就呼之欲出。因此,鉴赏者只有把握诗人所选景物的特点,体会诗词所营造的意境,才能很好地理解诗人的心灵,诗词的意蕴。
在诗词创作过程中,某些意象常被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其意义就相对固定了,如“月、柳、夕阳”等,鉴赏者就可以多重视积累,以便于更快更准确地理解诗词。
总而言之,教师如能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关注诗歌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那么就能很好地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形象,更能在文本中认知那些或隐或显的诗人形象,进而准确地把握诗词情感流动的脉搏,当然在答题的过程中也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高尔基.文学书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丁帆,杨九俊.唐诗宋词选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国诗歌阅读题及答案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15.请依据文本给文中的“调节功能”下个定义,并简要说明其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3.D (A对“对《诗经》兴趣的降低”理解有误;B是因为九言音节太多,读起来呼吸显得急促,而一句七言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呼吸不至急促的最大限度;C《文心雕龙》只指出转变后的状况。)
14.C(不能因为二者的并存否定对语言形式追求而产生的二者互补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
《题西太一宫壁》诗歌鉴赏及答案 篇4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注】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
(1)分析“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使用的两种手法。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中“白头”“白首”抒发的情感。
参考答案:
(1)① 色彩对比鲜明:“绿”而曰“暗”,极写柳叶之密,柳色之浓。“红”而曰“酣”,写落日映红荷,红颜似醉。②视听结合浑然一体:鸣蝉隐绿柳,不见其形,但闻其声③拟人: “红”而曰“酣”,把荷花拟人化,令人联想到美人喝醉了酒,脸庞儿泛起了红晕如美人醉酒,娇媚动人。④视角:柳高荷低,视角由高及低,错落有致,境界甚美。(答出任意1点得2分)
诗歌形象题答案 篇5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9.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0.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9.“阅”有看到、见证之意。这里用了拟人手法,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江山见证了我头发变白的过程,表明了作者对恢复明朝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手法2分,分析2分)
10.这首诗既有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思念;(1分)又有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1分)更隐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2分)
【解析】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试题分析:这是一首酬答诗。王处士,名炜,是作者的好友。此诗写出了他们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它在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深意切,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对恢复明朝统治的矢志不渝。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
【诗歌形象题答案】推荐阅读: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06-23
诗歌的艺术形象06-23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09-04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案09-03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07-10
诗歌景物形象鉴赏教案05-23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05-26
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08-10
杜甫诗歌中的女性形象09-20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