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验收(共7篇)
电力电缆验收 篇1
第六章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检修
第一节电力电缆线路的验收
线路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电缆线路验收可分为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电缆线路工程在完成电缆线路的敷设、附件安装、交接试验等工作之后,必须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运行单位等对施工完毕的电缆线路进行竣工验收。
为了确保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杜绝电缆线路带病投入运行,电缆线路运行单位必须认真做好新建电缆线路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电缆线路只有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
一、电力电缆线路验收制度
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按照验收制度进行。1.验收的阶段
电缆线路工程验收,必须按照四个阶段进行组织:中间过程验收、自验收、预验收和竣工验收。
(1)中间过程验收。电缆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电缆敷设、中间接头和终端以及接地系统等隐蔽工程进行中间过程验收。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等参加中间过程验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中 的关键工艺逐项进行验收。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和运行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进行抽检,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全程检查。
(2)自验收。电缆线路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自验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进行自验收,初步查找工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并进行整改。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后向本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提交工程预验收申请。
(3)预验收。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收到本单位施工部门的预验收申请后,组织本部门、施工部门及监理单位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预验收。
预验收整改结束后,施工单位填写过程竣工报告,并向工程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
(4)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单位对整体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等多方共同参与。
竣工验收时,各参与验收单位提出验收意见。部分需要整改的项目必须限期整改,由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复验并做好整改记录。
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一个月内,施工单位必须将工程资 料整理齐全,送交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进行资料验收和归档。
2.验收的记录
电缆线路工程按照中间过程验收、自验收、预验收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验收,每个阶段验收完成后必须填写阶段验收记录和整改记录,并签字认可、归档保存。
竣工验收完成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必须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盖章,工程才算最终完成。
二、电力电缆线路验收项目
电缆线路工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分部工程:电缆敷设、电缆中间接头、电缆终端、接地系统、防过电压系统、竣工试验等。电缆线路工程验收按照分部工程项目逐一进行。
对各个分部工程项目进行验收,通过具体分项工程验收实现。
1.电缆敷设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沟槽开挖、支架安装、电缆牵引、孔洞封堵、直埋、排管和隧道敷设、电缆固定、防火工程、分支箱安装等。
2.电缆中间接头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直通接头、绝缘接头、交叉互联箱和交叉互连线、接地箱和接地线等。3.电缆终端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户外终端、变压器终端、GIS终端、接地箱、接地保护箱和接地线等。
4.接地系统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接地极、接地扁铁、交叉互联箱和交叉互连线、接地箱、接地保护箱和接地线等。
5.防过电压系统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避雷器、放电计数器、绝缘信号抽取箱、护层保护器、引线等。
6.竣工试验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主绝缘和外护套的绝缘测试(包括耐压试验和电阻测试)、电缆参数测试、交叉互联测试、护层保护器试验、接地电阻测试等。
三、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工程验收
电缆线路敷设方式由直埋敷设、排管敷设、砖槽敷设和隧道敷设等。电缆线路敷设工程属于施工过程中间的隐蔽工程,应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验收。
1.验收标准
(1)现行的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168-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各个公司自行规定的技术标准。(2)电力电缆工程的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
(3)电缆工程附属土建设施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2.验收一般要求
(1)电缆线路敷设应该按照已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路线走向和敷设位置,若根据现场情况确实需要变动,必须征得设计、技术和相关运行管理部门的同意。
(2)电缆敷设前,应先检查电缆通道情况。敷设通道应畅通、无积水,敷设位置的金属部分应无锈蚀。
(3)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尤其是电缆的两端封头是否良好。若对两端封头情况存在于疑虑,应进行潮气校验。
(4)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5)户外终端处电缆应在终端杆塔的底部留有适量余线,变电站内终端处电缆应在变电站夹层内留有适量余线。
(6)除事故修理外,敷设电缆时如环境温度低于规定要求时,应将电缆预先加热。
(7)电缆穿越变、配电站层面,均要用防火堵料封堵。(8)电缆穿入变、配电站及隧道等的所有孔洞口均要封堵密封,并能有效防水。
(9)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宜脱落,规格形式应统一,并能防腐。标志牌的挂装应牢固。3.电缆直埋敷设要求
(1)直埋电缆敷设后,在覆土前,必须及时通知测绘人员进行电缆及接头位置等的测绘。
(2)自地面到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10KV为0.7m;35KV为1m;穿越农地时分别为1m和1.2m。
(3)直埋的电缆周围应选择较好的土层或用黄沙填实,电缆上面应有15cm的土层,保护盖板应盖在电缆中心,不能倾斜,保护盖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盖板之间必须前后衔接,不能有间隙。
(4)电缆之间以及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4.电缆排管敷设要求
(1)导管的内径一般为电缆外径的1.2~1.5倍,但不得小于150mm。导管应由低耗能、高强度、无害的材料制成。
(2)保护管的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应能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电缆保护管上下宜用混凝土层加强保护。
(3)较长电缆排管敷设时,管道中工作井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5.电缆隧道敷设要求
(1)固定电缆的支架其中心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2)变、配电站的电缆夹层及隧道内的电缆两端和拐弯处,直线距离每隔100m处应挂有电缆标志牌,注明线路的名称、相位等。
(3)隧道内并列敷设的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要求。
(4)相同电源关系的两路电缆不得并列敷设。相同电源关系的两路35KV电缆须分别敷设在隧道两侧。
(5)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6)隧道内敷设电缆,电缆应该按照电压等级从低到高的顺序在支架上由上而下分层布置。
(7)隧道内敷设电缆,不能破坏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内其他附属设施。
(8)电缆在隧道内敷设完成后,不得额外降低隧道容量,且不得影响运行人员正常通行,必要时可在三通井、四通井等处将电缆固定在隧道内顶板上,或进行有效的悬吊。
四、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工程验收 1.验收标准
(1)现行的《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各个公司自行规定的技术标准。
(2)工程的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
(3)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的施工工艺说明书和图纸。2.验收一般要求
(1)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3)安装电缆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风雪天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安装。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当湿度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中间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4)电缆线芯连接时,应除去线芯氧化层。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压缩比应符合要求。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采用锡焊连接铜芯,应使用中性焊锡膏,不得烧伤绝缘。
(5)电缆终端、中间接头均不应有渗漏现象。(6)电缆终端处应正确悬挂明显的相色标志,中间接头应有线路铭牌和相色牌。
(7)同路电缆线路三相接头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8)电缆线路的中间接头要与相邻其他电缆线路的接头位置错开,接头之间错开至少0.5m。
(9)中间接头用托架固定牢固,托架固定满足设计要求。(10)中间接头硬固定满足设计要求,接头两侧和中间增加硬固定。
(11)户外终端电气连接处涂抹导电膏、贴示温蜡片。(12)终端头及终端引出电缆的固定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各处螺丝紧压牢固。
(13)GIS侧终端护层保护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
(14)电缆终端引出线保持固定,在空气中其带电裸露部分之间以及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距离符合相关规定。
五、电缆线路附属设备验收 1.电缆支架
(1)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表面光滑、无毛刺。钢材应平直。支架尺寸大小符合设计要求,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边、毛刺。
(2)支架安装垂直误差不应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应大于100mm。
(3)金属电缆支架防腐工艺符合设计要求。防腐涂层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保证运行8年内不出现严重腐蚀。
(4)电缆支架应能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支架横撑在能承载1500N平均恒定荷载的同时,在可能短暂上人时,应能承载980N的集中附加荷载。
(5)在有坡度的隧道或建筑物内安装的电缆支架,应与 隧道或建筑物底板垂直。
(6)电缆支架全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2.防火设施
(1)电缆防火措施符合设计要求。
(2)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3)防火隔板、防火隔断以及防火槽盒等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密封完好。
(4)对重要回路的电缆,可单独敷设于专门的沟道中或耐火封闭槽盒内,或对其施加防火涂料、防火包带。
(5)防火涂料涂刷位置、厚度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涂刷均匀。防火包带应半搭盖缠绕,且应平整、无明显突起。在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2~3m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3.接地系统
(1)电缆线路接地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2)护层保护器的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引线合理。
(3)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和接地保护箱。
1)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和接地保护箱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电缆线路的交叉互联箱和接地箱箱体本体及其进线孔不得选用铁磁材料,箱体和进线孔密封良好,满足长期浸泡要求。
3)箱体固定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隧道内安装时不影响隧道容量和人员正常通行。
4)全线交叉互联连接方式正确。
5)箱体内金属连扳相互连接处压接紧密。(4)交叉互联线和接地线。
1)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应尽可能短,宜在5m内。3)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满足最小弯曲半径要求。4)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排列有序、固定牢固。5)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不允许被支架或其他构件挤压。6)地线不得连接在可拆卸的接地体上,且接地电阻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5)回流线。
1)回流线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回流线敷设位置和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4.防过电压系统
(1)避雷器外观无异常,干净、无污秽。
(2)避雷器、计数器和信号抽取箱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计数器安装角度合适。(3)避雷器、计数器和信号抽取箱各处连接线压接牢固。
(4)计数器、信号抽取箱的引线安装固定符合设计要求。
5.光纤测温系统
(1)测温光纤敷设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测温光纤与电缆外护套接触紧密,接头处圆周缠绕;每隔500m预留50m光纤环,光纤环放置在高压电缆上,不得挂在支架上;测温光纤固定间隔不大于0.5m。
(2)每隔500m在测温光纤上装设标签,标注起点、终点、距离。
(3)测温光纤全线贯通,单点损耗小于0.02dB。(4)系统温度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5)系统温度报警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协议。
六、电缆线路竣工资料验收 1.竣工资料内容
为便于将来对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在电缆线路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该向运行单位提供工程竣工资料,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文件、技术文件和资料。
(1)直埋电缆线路路径的协议文件。
(2)设计资料图纸、电缆清册、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和竣工图。(3)电缆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等施工指导性文件。(4)电缆施工批准文件、施工合同、设计书、设计变更、工程协议文件、工程预算等工程施工依据性文件。
(5)竣工后的电缆敷设竣工图,比例宜为1:500.地下管线密集的地段不应小于1:100;在管线稀少、地形简单的地段可为1:1000;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宜合用一张图纸。图上必须标明各线路的相对位置,并有标明地下管线的剖面图。
(6)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和保证资料,特殊电缆还应附必要的技术文件。
(7)隐蔽工程的技术记录。电缆敷设报表、接头报表、护层绝缘测试表、充油电缆油样试验报告等施工过程性文件。
(8)电缆线路的原始记录。包括电缆的型号、规格及其实际敷设总长度及分段长度,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型式及安装日期;以及电缆终端和接头中填充的绝缘材料名称、型号及安装日期等。
(9)试验记录。包括电缆线路绝缘电阻、主绝缘交流耐压、外护套直流耐压、电缆参数测量、充油电缆油样试验、护层保护器阀片性能等电气试验记录。
(10)电缆工程总结说明书、竣工试验证明书。2.竣工资料要求
(1)竣工资料要求整理有序,装订成册。
(2)竣工资料需经过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审核后,由运行单位归档保存。
(3)竣工资料移交时间应符合相关规定。
七、电缆线路试运行过程中的验收检查
新建电缆线路必须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电缆线路投入运行后一年内,为电缆线路试运行阶段。试运行过程中,对线路进行的测温、侧负荷、测接地电流工作、渗漏油检查等是竣工验收工作的必要补充。
电缆线路在试运行阶段内发现的由施工质量引发的缺陷、故障等问题,由原施工单位负责处理。
1.测温检查
新建电缆线路电气连接部分接触不良时,局部会发热。同时,电缆线路局部存在缺陷时,会有局部放电产生,由此引起电缆局部温度升高。
电缆线路投运后,通过检测各部位的温度情况,进一步判断电缆工程施工质量。
2.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测量
通过测量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判断电缆护套绝缘是否存在损伤、电缆接地系统连接是否正确。
3.漏油检查 电缆线路投运后,需要检查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等的渗漏油情况,对于存在油迹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判明属于施工残油还是渗漏油。
第二节 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
电缆线路投入运行后,为了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预防电缆线路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电缆线路的运行能力,运行单位指派专职运行人员对电缆线路进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电缆运行单位的任务是保证电缆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缆线路的可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电缆线路的事故率,最终确保电缆线路安全无事故运行。
一、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维护主要内容 1.反外力工作
电力电缆线路的外力破坏事故,在电缆线路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有效的保护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电缆运行单位应该配备足够的专责运行人员对电缆线路进行巡查,长期深入的开展电缆线路反外力工作。
(1)电缆线路运行单位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渠道,对电缆线路反外力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2)建立正确可靠的电缆线路资料管理系统,完善线路标识。电缆运行单位应该具有准确可靠的电缆线路资料、管线测量成果,直埋线路有齐全、醒目的电缆路径设置警示 标志。
(3)严格电缆线路专责人的定期巡视和特巡制度。电缆线路专责人切实按照巡视周期的要求进行线路巡视,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缺陷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对于比较容易受到外力破坏的电缆线路,施工频繁的现场,或者有特殊巡视要求的电缆线路,巡视检查的周期应适当缩短。
(4)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配合和管理力度。在电缆线路或隧道附近施工,必须事先与电缆线路运行单位进行联系,现场查活交底后,办理施工安全保护协议和电缆技术保护协议。施工挖掘时,专责人必须到现场进行监护,对电缆线路被挖出暴露的情况需进一步采取电缆线路保护措施。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位置附近需装设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注明联系方式。
2.正常巡视及负荷监视、温度监视、压力监视和腐蚀监视
运行人员对隧道内敷设的电缆线路全线进行正常巡视,及早发现电缆线路被硬物挤压等现象。对电缆线路终端进行巡视,及早发现电缆线路终端出现污闪、异物闪络或者渗漏油等现象。
(1)正常巡视。
1)对敷设于地下的每一条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开挖痕迹、堆物或线路标桩是否完整无缺等。2)对于电缆终端,应检查终端有无放电现象;电缆铭牌是否完好;油纸终端套管是否完整,有无渗漏油;交联电缆终端热缩、冷缩或预制件有无开裂、积灰;终端引出线接点有无发热或放电现象,接地线有无脱焊,电缆铅包有无龟裂渗油,户外靠近地面一段的电缆保护管是否被车碰撞等。
3)多路并联电缆要检查电流分配和电缆外皮的温度情况,示温蜡片是否脱落,防止因接点不良而引起电缆过负荷或烧坏接点。
4)安装有保护器的单芯电缆,在通过短路电流后,或定期检查阀片有无击穿或烧熔现象。
5)充油电缆线路无论是否投运,都要检查其油压是否正常,油压系统的压力箱油管、阀门、压力表是否有渗漏油现象;信号系统的信号屏电源是否完好,动作是否正常,喇叭有无声响;检查塞止接头支撑绝缘子或与构件绝缘部分的零件,有无放电现象。
6)有硅油膨胀瓶的交联电缆终端应检查硅油膨胀瓶的油位是否在规定的1/3~2/3之间,对于GIS终端应特别注意检查筒内有无放电声响。
7)单芯电缆应监测其金属护层接地线电流,有较大突变时应停电进行外护套接地电流试验,查找外护套破损点。
8)对110KV及以上重要电缆线路的户外引出线连接点,需加强监视,一般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或测温笔测量温度。在 检修时应检查各接触面的表面情况。
9)电力井、隧道、电缆夹层内的油纸电缆铅包与支架或金属构件处有无磨损或放电迹象,衬垫是否失落,电缆及接头位置是否固定正常,电缆及接头上的防火涂料或防火带是否完好。
10)电力井、排管、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夹层等附属设备应检查金属构件如支架、接地扁铁是否锈烂;对于备用排管应用专用工具进行疏通,检查其有无断裂现象。
11)隧道、电缆夹层应检查孔洞是否封堵完好,通风、排水及照明设施是否完整,防火装置有无失灵。
12)检查小室、终端站门锁是否开闭正常、门缝是否严密,如进出口、通风口防小动物进入的设备是否齐全,出入通道是否通畅。
13)检查隧道、人井内电缆有无渗水、积水,有积水时要排除,并将渗漏处修复。
14)检查隧道、人井内电缆及接头情况,应特别注意电缆和接头有无漏油,接地是否良好,必要时测量接地电阻和电缆的电位,防止电缆腐蚀。
15)检查隧道、人井电缆支架上有无撞伤或蛇形擦伤,支架有否脱落现象。
16)检查入井盖和井内通风情况,井体有无沉降及有无裂缝。17)检查隧道电缆的位置是否正常,接头有无漏油、变形,温度是否正常,防火设备是否完善有效,以及检查隧道的照明是否完善。
电力电缆线路巡视检查后,巡线人员应将巡查结果记入巡线记录簿内。对于必须立即处理的重要缺陷,除做好记录外,还必须立即向主管负责人提出报告。对巡视中发现的零星缺陷和普遍性缺陷,交由主管部门编制月季度小修计划和大修计划。运行部门应根据巡查结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负荷监视。对电缆负荷的监视,可以掌握电缆线路负荷变化情况,控制电缆线路原则上不过负荷,分析电缆线路运行状况。电缆线路负荷的测量可用钳形电流表测定。
(3)温度监视。仅仅监视或控制电缆的负荷并不能保证电缆的正常运行。电缆线路运行时将受到环境条件和散热条件的影响,而且在电缆线路故障前期局部会伴随有温度升高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电缆线路进行温度监测。
利用各种仪器测量电缆线路外皮、电缆中间接头以及其他部位的温度,目的是防止电缆绝缘超过允许最高温度而缩短电缆寿命、提前预防电缆事故的发生。
(4)腐蚀监视。电缆腐蚀一般指电缆金属护套部分的腐蚀。金属护套被腐蚀结果是部分将变成粉状而脱落,金属护套逐渐变薄至穿透,失去密封作用而导致绝缘受潮,经一 定的时间绝缘性能逐步下降,而形成电缆线路的故障。一般情况下,由于电缆被腐蚀的过程发展很慢,不可能及时被发现,当一旦发现时,腐蚀已经是极其严重的程度了,必须作更换处理。
3.防火管理
一般情况下电缆线路布置密集,电缆线路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器材难以投入,容易造成火灾扩大,因此电缆火灾事故往往损失重大。
电缆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电缆本身故障引起的火灾,二是外界火源引起的电缆火灾。因此,防止电缆火灾首先要防止电缆本身和外界因素引起的电缆着火;其次要防止着火后蔓延扩大;第三要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
主要有以下措施:
(1)选用防火电缆,主要有阻燃电力电缆或者耐火电力电缆。
(2)电缆和接头表面阻燃处理。
1)涂刷防火涂料。电缆用的防火涂料大致可分为发泡型和非发泡型两种。
2)绕包防火包带。防火包带一般是以耐燃性能优异的橡塑性材料为主体,再涂覆难燃性胶黏剂或添加无机填充剂而制成。一般用在使用防火涂料处理有困难的电缆线路上。防火包带的操作工艺,通常在电缆上半叠绕包两层即可。
(3)防火分隔和封堵。防火分隔是限制火灾范围的重要措施,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隔板和防火槽盒等。电缆线路在穿越楼板、墙壁时要用防火材料对孔洞进行封堵。
(4)火灾探测报警和固定灭火装置。在变电站进出线电缆比较集中的夹层内、重要隧道内安装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及早探测火情、显示火警部位和正确发出火警,目前国内有些地方已经成功的安装了分布式光纤温度检测系统。
固定灭火装置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一般在电缆隧道内采取在电缆接头处加装灭火装置的方式,如灭火弹等。电缆线路事故多发生在电缆接头处,电缆接头处加装灭火装置后,一旦电缆线路接头处发生故障,灭火装置能有效的控制电缆线路火灾。
4.绝缘监督
电缆线路运行单位应该做好电缆线路绝缘监督工作,努力确保电缆线路安全健康运行。绝缘监督工作应该建立自上而下的绝缘监督组织体制,形成绝缘监督网络。
(1)电缆线路预防性试验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根据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的要求,结合电缆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编制并实施电缆线路预防性试验计划,及时发现和消除电缆线路缺陷,从源头上杜绝电缆线路事故的发生。
(2)对带病运行电缆线路的监督,针对部分带病运行 的电缆线路,必须加强巡查力度,缩短监督试验周期,严密注视缺陷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果在半年时间内缺陷没有发生变化,则可以认为此缺陷属于固定性缺陷,可以将此缺陷记入线路历史专档备考,而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管理。
(3)电缆线路设备等级划分。电缆线路的故障多数是因为绝缘被击穿而引起的,因此加强电缆绝缘监视对提高线路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电缆线路进行设备等级划分,有利于及时消缺升级,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改进。
电缆线路运行单位根据电缆线路预防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情况,结合电缆线路实际运行和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并充分考虑电缆线路绝缘水平、技术管理情况及安全管理情况等问题,对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每年进行一次设备等级划分。
电缆线路设备等级划分为三级。
1)一级设备。电缆线路绝缘测试时试验项目齐全,结果合格,且在运行、检修过程中未发现任何缺陷。此类设备电缆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在满负荷下安全供电的电缆设备。
2)二级设备。电缆线路绝缘测试时泄露试验次要项目或次要项目数据不合格,发现绝缘有缺陷,但暂不影响安全 运行或影响较小(如泄露不对称系数大于标准值)。
3)三级设备。电缆线路绝缘测试时泄露试验主要项目或主要项目数据不合格,发现绝缘油重大缺陷,威胁安全运行的(如耐压试验时闪络;泄露电流极大且有升高现象,但未超过试验电压)。
5.缺陷管理
电缆线路缺陷管理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原则,实现电缆线路缺陷的发现、上报、分析、处理、消缺的闭环管理。
(1)缺陷分类。
1)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火灾等事故。
2)严重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
3)一般缺陷。上述危急、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指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可列入检修计划处理的缺陷。
(2)设备缺陷处理时限规定。
1)危急缺陷。应于当日及时组织检修处理。2)严重缺陷。应根据缺陷发展情况尽快处理,一般不超过1个月。3)一般缺陷。应列入检修计划处理,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3)设备缺陷的报告及检查。电缆运行单位电缆设备发生危急、严重缺陷,应及时上报相关技术管理部门。
电缆运行单位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加强监视或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监视中如有发展应及时报告。
技术管理部门对各运行单位缺陷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包括缺陷的记录、消缺时限、消缺率、消缺质量、信息传递、预防措施制定及落实等内容。
二、电力电缆线路巡视周期
为了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专责电缆线路运行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备巡视周期的要求,对电缆线路进行巡视检查。
1.地面巡视
(1)对于电缆线路通道(包括直埋、工井、排管、隧道、电缆沟、电缆桥)上的路面,应根据电缆护线巡视制度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
(2)对于发电厂、变电站内的电缆线路通道上的路面,视情况定期进行巡查,一般应每三个月至少一次。
(3)对于已暴露的电缆或电缆线路通道附近有施工的路面,应按照电缆线路沿线及保护区内施工的监护制度。酌情缩短巡查周期。2.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的可见部分 应按照如下要求定期进行巡查:
(1)10KV及以下电缆户内、外终端一般2~4年一次;35KV一般每年一次;110KV及以上一般每季度一次。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重要用户及其上级电源电缆,应按特殊情况要求,酌情缩短巡查周期。
(2)对于泵站的电缆线路,应根据汛期特点,在每年汛前进行巡查。
(3)对于污秽地区的主设备户外电缆终端,应根据污秽地区的污秽程度予以决定。
(4)对于装有油位指示的电缆终端,每年冬、夏检查一次油压高度。对于有供油油压的电缆线路应内同每月对其供电油压进行巡查。
(5),每年冬、夏电网负荷高峰期间,按要求做好电缆负荷及终端接点温度的监测工作。
(6)运行电缆周围土壤温度应按指定地点定期进行测量。冬、夏电网负荷高峰期间适当加大测量频度,并及时通知有关调度。
(7)电缆隧道、充油电缆塞止井应每月巡查一次。(8)电缆桥、电缆层、分支箱、换位箱、接地箱应每年巡查一次。当系统保护动作造成护层交叉换位的电缆线路跳闸后,应同时对线路上的护层换位箱、接地箱进行巡查。(9)电缆工井、排管、电缆沟及其支架应每两年巡查一次。
第三节 电力电缆线路状态检修
出于对电力电缆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一直以来采用定期进行主绝缘和交叉互联系统的预防性试验以及测温测负荷的方法对电缆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通过将上述检查结果与规程中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若是超标则制定维修计划,安排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这种从预防性试验到检修的维护方式称为计划检修。
计划检修在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从经济角度和技术角度来说,计划检修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定期试验和检修造成了很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浪费,据统计在定期检查和维修中,仅有60%的花费是该花的,此外,在不同于设备运行条件的低压下检查,许多绝缘缺陷和潜在的故障无法及时发现。
鉴于此,目前提出了状态检修的概念,即通过对运行中电缆的负荷和绝缘状况进行连续的在线监测,随时获得能反映绝缘状况变化的信息,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维修。
状态检修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不必要的计划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2)降低备品备件库存,减少设备维护费用。(3)使得检修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设备检修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负担。
一、电力电缆线路常见缺陷
对已投入运行或备用的各等级电缆线路及附属设备有威胁安全的异常现象(又称缺陷),必须进行处理。电缆设备缺陷涉及范围如下:
(1)电缆本体、接头和户内、外终端,包括接地线和支架。
(2)电缆支架、保护管、分支箱、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带电显示器、避雷器、隔离开关、信号端子箱和供油系统的压力箱及所有表计。
(3)电缆桥、电缆排管、电缆沟、电缆夹层、电缆工井、竖井、预埋导管。
(4)电缆隧道及排水系统、照明和电源系统、通风系统、防火系统的各种装置设备。
(5)超高压充油电缆信号屏及信号报警系统设备。1.电力电缆线路缺陷分类
电缆线路缺陷按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紧急缺陷、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三类。
(1)危急缺陷。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不及时处理,随时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的缺陷,如充油电缆失压、附件绝缘开裂等。(2)严重缺陷。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可能发展为事故,但设备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运行,应加强监视并在短期内消除的缺陷,如接点发热、附件漏油、接地电流过大等。
(3)一般缺陷。设备本身及周围环境出现不正常情况,或设备本体不完整,出现不太严重的缺陷,一般不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可列入检修计划消除的缺陷,如附件渗油、电缆外护套局部破损等。
2.实际运行中的缺陷统计
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电缆自身结构、附件设计方法、安装工艺、敷设环境、网络构造以及负荷水平的差异,电缆缺陷呈多样化分布,按照缺陷出现位置的不同,大致可将日常运行遇到的缺陷分为如下4个类别。
(1)电缆本体常见缺陷。电缆线路本体常见缺陷主要有PVC护套破损、金属护套破损、金属护套电化学腐蚀、主绝缘破损、充油电缆本体渗漏油、电缆本体局部过热。
(2)接头和终端常见缺陷。接头和终端常见缺陷有油纸绝缘电缆尼龙斗干枯、油式终端渗漏油、中间接头铅包开裂、接头环氧套管开裂、空气终端严重积污、空气终端瓷套开裂、空气终端瓷套掉瓷、电缆接头局部过热。
(3)电缆线路附属设备缺陷。电缆线路附属设备缺陷主要包括线路接地电阻偏高、接地电流过大、35KV及以上高压单芯电缆线路交叉互联系统断线、互联箱或接地箱接触电 阻偏高、护层保护器故障、交叉互联线电流过高、充油电缆油压报警系统故障、充油电缆压力箱渗漏油、固定拖箍及卡具丢失等。
(4)电缆敷设路径上存在的缺陷。电缆的敷设方式主要包括直埋、沟槽、管井以及隧道等。电缆路径设施的缺陷往往是电缆线路缺陷的直接原因。在日常运行中,路径上存在的缺陷主要有在电缆路径附近进行大型机械施工、路径上方堆积建筑垃圾等杂物、与其他管道进行不符合规程要求的垂直交叉、路径内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过大、隧道顶板和侧墙出现裂纹、隧道侧墙或底板有渗漏水、支架有毛刺、易腐蚀、承载力不足、隧道内温度过高、通风和排水系统出现故障、同一路径上不同等级电缆的相互占压等。
3.电缆缺陷的处理原则
(1)对于危急缺陷,运行部门应立刻上报技术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处理,运行人员可在事后补报缺陷卡片。危急缺陷应于当日及时组织检修处理。
(2)对于严重缺陷,按照缺陷处理流程逐级运转,由处缺部门及时安排处理,一般不超过1个月。
(3)对于一般缺陷,应列入检修计划,一般不超过3个月。
(4)凡遇重大电气设备绝缘缺陷或事故,还应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5)对于已检修完或事故处理中的电缆设备不应留有缺陷。因一些特殊原因有个别一般缺陷尚未处理的,必须填好设备缺陷单,做好记录,在规定周期内处理。
(6)电缆设备带缺陷运行期间,运行部门应加强监视。对带有重要缺陷运行的电缆设备,应得到部门技术主管的批准。
(7)电缆设备缺陷应填写缺陷卡片,缺陷卡片由各部门领导或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
4.缺陷处理的职责分工和流程
设备缺陷管理实行分级、分层管理的原则,各部门应明确各级设备缺陷管理专责人。生产技术管理部门作为设备缺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各部门设备缺陷的分析处理、技术攻关、制定反措等工作。负责组织设备缺陷的统计汇总、分析处理、措施制定、检查验收、消缺指标等工作,负责将缺陷情况上报上级管理部门。运行部门负责设备的巡视检查,上报设备缺陷,处理职责分工内的设备缺陷,对本部门的设备缺陷及处理情况进行汇总。检修部门则负责处理职责分工内的设备缺陷,负责备品备件的储备工作,并对本部门的设备缺陷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安监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以及材料部门负责做好设备缺陷处理涉及的安全、工程、备品备件等工作。具体流程如图6-1所示。
图6-1 缺陷处理流程示意图
二、电力电缆线路在线监测
正如上文所述,基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靠性考虑有必要进行状态检修的尝试,其组成和相互关系如图6-2所示,可见在线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和根据。从可靠性、适用性和实用性方面考虑,在线监测系统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1)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不应改变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
(2)实时监测,自动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并具有报警功能。
(3)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当的灵敏度。(4)具有故障诊断功能,包括故障定位、故障性质和故障程度的判断等。
当前,我国主要开开展了以下几种切实可行的在线监测试验项目。
1.充油电缆线路绝缘油状态的监测
我国当前的110KV及以上等级的充油电缆基本都安装
了油压报警系统来实现对充油电缆油压的在线实时监控,一旦油压异常,系统将产生声光报警模拟信号,通过变电站RTU(远程终端控制系统)传至集控站,从而引导检修人员通过注油或放油等方式,将油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该系统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在线监测系统。
图6-2高压、超高压电缆状态监测集控系统拓扑图 2.10KV及以上交联电缆运行温度监测
随着交联电缆线路负荷率的不断提高,电缆线路温度过高的问题日益突出。自2000年以来,国内逐步开始采用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对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行温度进行点对点的监测。由于红外测温仪测量距离有限、测量范围小、误差大以及受被测点表面反射率的影响大,使其测量数据不
可靠而逐步被红外热像仪取代。近年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多起运行缺陷,如图6-3所示为红外热像仪发现的某线路B相发热情况。
图6-3某线路B相发热
3.110KV及以上单芯交联电缆交叉互联系统接地电流的监测
(1)110KV及以上XLPE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是保证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为抑制金属护套内产生较大电流,110KV及以上XLPE电缆通常采用单端接地或者交叉互联两端接地的方式,此时,电缆的接地线电流为零或者很小。如果电缆外护套绝缘有破损,造成金属护套多点接地,则会在金属护套、接地线、接地系统间形成回路,产生较大的接地线电流(其值能达到电缆线芯电流的50%~95%)。由于此接地线电流较大,因此可用电流互感器直接对其进行采样,经过外围电路放大、A/D转换和微机处理,即可实现电缆外护套状况的在线监测。系统构造方式如图6-
4、图6-5所示。
图6-4某线路的接地电流监测系统结构图
图6-5某线路的接地电流监测系统
(a)接地电流监测主机及信号发送装置;(b)电流互感器
(2)如果电缆采用单端接地方式,则可采用接地线电流法监测电缆主绝缘状况,这种方法也称为工频泄露电流法。正常情况下,单端接地时,接地线电流包括容性电流和主要为流经电缆主绝缘的容性电流。当电缆绝缘逐渐恶化时,容性电流将会增大,所测的接地线电流均值将随之“上
浮”。由于接地线电流数值可达安倍级,比较容易测量。因此,可以通过对接地线容性电流的测量,从概率统计的角度进行历史数据的趋势分析,由此对电缆主绝缘状况进行在线监测。接地线电流法监测电缆主绝缘状况时,如果发现接地线容性电流均值显著增长,在排除其他运行故障的可能性后,可以认为是电缆主绝缘的恶化所致。
4.电缆附件的局部放电监测
局部放电是造成电缆绝缘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学者一致推荐局部放电试验作为XLPE电缆绝缘状况评价的最佳方法。考虑到电缆故障绝大部分发生在电缆附件上,而且从电缆附件处进行局部放电测量容易实现、灵敏度高,因此,一般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主要针对电缆附件。目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主要有差分法(见图6-
6、图6-7)、方向耦合法、电磁耦合法、电容分压法、REDI局部放电测量法、超高频电容法、超高频电感法等。虽然对局部放电的在线检测方法很多,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局放信号微弱、波形复杂、外界背景干扰噪声大等原因,实现局部放电的在线检测难度很大。
图6-6 差分法局部放电测试等效电路
1-导体;2-屏蔽层;3-绝缘法兰;4-测试仪;5-数据传输线(只测试主机);6-导体-屏蔽电容;7-局部放电;8-电极-屏蔽电容.图6-7差分法电极安装示意图 1、2-测量用电极;
3、4-校正用电极;5-绝缘筒;6-绝缘接头;7-电缆
5.高压电缆线路运行温度的在线实时监测
任何电缆事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时间过程,而且都伴随有局部温度升高,温度已成为判断电缆运行是否正常的非常关键的要素之一,许多物理特性的变化也都直接反映在温度的升降上,因此对温度监测的意义越来越大。电缆
温度在线监测按照测温点的分布情况,可分为两大类:分布式在线温度监测和点散式在线温度监测,前者对电缆线路全线进行温度监测,后者只对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等故障多发部位进行温度监测。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融合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纤和激光技术,用光纤作为传感探测器进行温度监测,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力电缆网中已经有多年的成熟运行经验,通过实时监控电缆线路的运行温度,为发现电缆线路局部放电、绝缘老化等早期症状提供一个依据,是实现电缆网状态检修的必要手段。其原理是利用光在光纤中传输时,在每一点上激光都会与光纤分子相互作用而产生后向的散射,既有瑞利(Rayleigh)散射、布里渊(Brilouin)散射,也有拉曼(Raman)散射。拉曼散射是处于微观热振荡状态下的固态SiO2晶格与入射光相互作用,产生与温度有关的比原光波波长较长的斯托克斯光和波长较短的反斯托克斯光,这两种光的一部分沿光纤被反射回来,通过检测拉曼散射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的比值,确定光纤沿线的温度,系统原理及结构如图6-
8、图6-9所示。该系统在北京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图6-8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图 6.电缆水分在线监测
对于XLPE电缆,水分的危害极大,因此,在电缆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抑制水分的入侵。但是,长期运行过程中,水分的入侵不可避免,特别是对于电缆附近水源较大或者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的地区更是如此。电缆水分在线监测系统是在电缆结构内(一般在金属护套与外屏蔽层之间)内置一个分布式的水传感器,通过测量水传感器的直流电阻,来判断水分的入侵情况。系统中,水传感器的布置、电气特性至关重要,一方面,它要有与电缆金属护套一样的交叉互联方式、另外,它还要能承受各种冲击电压和冲击电流的影响。电缆水分在线监测法适合应用在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情况。
图6-9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结构图
7.在线检测tanδ法
研究表明,介质损耗tanδ的大小随着水树老化程度的增大而增加。测量线路电压与流经绝缘体的电流(由电缆接地线中测出)的相位差,求出tanδ的大小,从而判定电缆主绝缘的好坏。
典型的介质损耗tanδ在线检测法是检测两个正弦波过零点的时间差,由频率和时间差来计算相位差的方法。国内研究所研究了介质损耗测量的过零点电压比较法,较好地解决了介质损耗的在线测量问题。过零点电压比较法无需以过零点为测量相位差的标准,而以过零点附近两个正弦波的平均电压差来评价两个正弦波的相位差,因此抗干扰能力强,比较适合现场及在线检测。
由于tanδ反映的是被测对象的普遍性缺陷,个别集中缺陷不会引起tanδ值的显著变化。因此tanδ法对电缆全
线整体老化监测有效,对局部老化则很难监测。此外,对于110KV及以上XLPE电缆,由于其绝缘电阻和等值电容很大,因此tanδ值很小,容易受到干扰而无法准确测出。
三、电力电缆线路检修
1、电缆线路的检修类型
为了减少设备事故数量,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可靠性,必须做好电缆设备绝缘监督与检修工作。正如前文所述,电力电缆线路的检修主要经历了以下三种模式。
(1)矫正性检修。当电缆及附件发生故障或严重缺陷不能正常运行时,必须进行的检修称为矫正性检修(故障检修),这类检修具有不可预见性,对电网供电可靠性有不良影响。
(2)定期检修。根据电缆线路综合运行情况实行“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对电缆或附件进行定期检查、试验及维修称为定期检修(预防性检修)。主要是采用定期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施所规定的项目和试验周期,定期在停电状态下进行绝缘性能等的检查性试验,并将预试结果与规程标准进行对比,若有超标,则应制定维修计划,安排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定期检修较少考虑电缆及附件的实际运行状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状态检修。根据电缆和附件“在线监测”的状态
测试记、运行历史记录、统计资料信息和预防性试验检查报告,有针对性的进行检修,这种检修管理模式称为状态检修。
2.电力电缆线路检修的一般规定
(1)电缆线路发生故障后,必须先使电缆线路与电力系统隔离,并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才能进行事故处理。
(2)测量电缆主绝缘电阻,鉴定故障性质,必要时可施加直流耐压进行鉴定。
(3)根据故障性质确定测寻故障点的方法,找出故障点精确位置。
(4)对电缆故障点进行放电鉴别,确认事故电缆。(5)对故障部位按照工艺进行修复。(6)对修复后电缆线路做修后试验。(7)试验合格后,电缆重新投入运行。3.电缆线路上常见的检修项目
针对实际运行中电缆线路不同位置上出现的四种缺陷,检修工作也相应的分为四种类型。
(1)对电缆本体的检修。主要有修复电缆外护套、金属护套,为充油电缆顶油,电缆切改以及为外力损伤的电缆做直通头(俗称假接头)等。
(2)针对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的检修。主要有清扫终端瓷套管和喷涂RTV,更换裂纹严重的终端瓷套,更换运行温度过高终端,更换充油电缆终端的漏油油嘴,更换终端内
油样试验不合格的绝缘油和硅油,重做带砂眼漏油的终端搪铅,修复扭力出现异常的弓子线,修复漏气的GIS终端,修复油面下降过快的户内终端,重做温度过高或漏油严重的中间接头,补充中间接头和终端附近丢失的线路铭牌,重新包绕老化的失色相色带等。
(3)对电缆线路附属设备的检修。主要包括补充丢失或损坏的交叉互联线和接地线,更换损坏或进水浸泡的互联箱,更换试验不合格的护层保护器,更换泄露电流过大的避雷器,更换损坏的计数器和油压表,定期大修隔离开关,补充电缆抱箍及丢失的卡具等。
(4)针对电缆敷设路径的检修。主要有清理隧道垃圾,排除电缆沟沟内积水,给渗漏水严重的沟段做玻璃钢防水,给结构老化的沟道新做支撑,给温度过高、通风不畅的沟段增加风亭,更换锈蚀严重以及尺寸过小的支架,维修沟道接地系统,为有硌伤危险的电缆在支架上增加垫片,更换承载力不够的引上支架,对相互占压的电缆进行悬吊理顺等。
4.电力电缆检修工作的安全要求(1)电力电缆检修工作的基本要求。
1)工作前应详细核对电缆名称、标志牌是否与工作票所写的相符,安全措施正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2)电缆分支室内的停电工作,工作前还应核对线路名称、隔离开关号。
3)电缆分支室停电后,应先验电、挂地线,而后才能拉合隔离开关,不许带电拉合隔离开关。
4)10KV电缆室外终端头的停电工作,应先核对线路名称、调度号及站内断路器是否拉开,不许在站内断路器未拉开的情况下拉合杆上隔离开关。
5)进入SF6电气设备室或与其相连的电缆夹层、沟道,应先检测含氧量、SF6气体含量是否合格。电缆隧道内长距离巡视时,工作人员应携带便携式有害气体测试仪及自救呼吸器。
6)电缆施工完成后应将穿越过的孔洞进行封堵,已达到防水、防火、防小动物的要求。
(2)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
1)35kv及以上电缆(含中间接头)不许带电移动。2)移动运行中的10kv电缆(含中间接头),应先征得运行单位的同意,并对其敷设年份、绝缘材料、运行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视绝缘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老化严重,应停电进行。平移距离不得超过2m。
3)移动运行中的单芯电缆保护层一端接地的电缆应防止感应电压。
4)移动运行中的电缆,工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5.电缆线路检修工作的技术考核指标
(1)电缆故障修复率。各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应按月统
计故障修复率,计算公式为
电缆故障修复率=当月电缆故障修复次数/当月电缆故障发生次数×100%(2)电缆故障及时修复率。各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应按月统计故障及时修复率,计算公式为
电缆故障及时修复率=当月故障及时修复次数/当月故障发生次数×100% 在接到电缆故障抢修命令后须迅速组织实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故障的修复。
(3)一类缺陷的处理率和修复率。这里的一类缺陷包括严重缺陷和危急缺陷,各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应按季度统计一类缺陷的处理率和修复率,计算公式为
一类缺陷的处理率=当季度一类缺陷开始处理的数量/当季度一类缺陷发现数量×100% 一类缺陷的修复率=当季度一类缺陷的数量/当季度一类缺陷发现数量×100%
四、测温和测负荷 1.电缆线路温度测量
(1)电缆线路温度测量的意义。当电缆或附件中发生异常时,均伴随有局部放电发生,局部放电会使电缆或附件局部温度升高。任何电缆事故发生、发展,都有一个时间的过程,都必然经过一个温度缓慢上升或异常上升——温度急
剧上升——绝缘击穿,最终造成电气短路的系列过程。因此对电缆线路及其附件的温度进行测量是检测电缆运行情况的有效手段。
通过分析判断温度测量数据,查出可能潜伏的线路过负荷、接触不良、异常放电、线路交叉互联系统隐患、电缆外护套绝缘损伤及其他造成温度上升的各种隐患,以便及早发现电缆线路或附件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接头爆炸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电缆的载流量与温度有关,通过对电缆线路及其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为确定电缆的最佳载流量提供依据。
(2)电缆线路温度测量的方法。
1)热电偶测温。散热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比如直埋敷设的电缆线路,在电缆线路外层装设热电偶或者压力式温度表测量电缆的表面温度。
2)示温蜡片测温。示温蜡片分为60、70、80℃三种,分别以不同颜色表示,常用的有黄、绿、红三色。
由于粘贴示温蜡片测量温度只能粗略检查粘贴处的温度范围,而且反应时间慢、粘贴不方便,目前已经较少使用。
3)红外线测温仪测温。多年来,电缆及附件的测温,往往只是对某些特定的测温点进行温度监测,没有对整个电缆及附件进行测试。这也是受到测量仪器的限制。
红外测温仪测温时,主要对电缆线路终端接线鼻子、应
力控制部位及接地部位等事故高发部位和可疑缺陷部位进行测温。
4)红外热像仪测温。红外热像仪测温最初在电力系统内应用时,主要是对变电站一次设备进行测温。用于电缆及附件温度监测只有几年时间。
红外热像仪测温能对整个电缆及附件进行测试,而且测量操作简便,测量到的温度情况直观可见,方便现场应用。
示温蜡片测温、红外测温仪测温和红外热像仪测温,都只能按照巡视人员的巡视周期,按时到现场进行观察和温度测量,在两个巡视周期之间的绝大部分时间内,电缆及附件的温度情况都无法掌握。
5)在线测温。电缆温度在线监测一方面能实现在线监测电缆及附件温度情况,及时有效的发现电缆及附件早期故障,另一方面还能根据电缆的温度实时确定其最佳载流量。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公司、研究机构对电缆在线测温系统进行了研究,国内电力公司已开展了部分试点。
在线测温按照测温点的分布情况,可分为两大类:分布式在线温度监测系统和点散式在线温度监测系统。
分布式在线温度监测系统对电缆线路全线进行实时温度监测,全线布置光纤,以光纤作为温度采集和数据传输的通道。
点散式在线温度监测系统只对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等薄
弱部位进行实时温度监测,主要采用热电偶、气体、红外线或者光纤光栅进行温度采集,采用CAN总线或者光纤进行数据传输。
(3)电缆线路温度测量数据的分析判断。对电缆线路温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要结合周围环境、负荷量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1)温度测量数据要与当时的环境温度进行比较,不应有较大差异。
2)对同一相电缆相邻部位之间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不应有较大差异。
3)对同一路电缆三相之间相同部位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不应有较大差异。
4)结合负荷变化情况,与上次温度测量数据和历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温度变化量和变化率不应有明显改变。
2.电缆线路负荷测量
(1)电缆线路负荷测量的意义。《电力电缆运行规程》规定,电缆线路应该在其额定允许载流量范围内运行,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即使在事故处理时出现的过负荷,也应该迅速恢复正常。
电缆线路过负荷运行将会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电缆运行故障。电缆线路过负荷运行时,将会造成电缆线芯温度过高,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使电缆金属护套发生膨胀、47 变形、龟裂、接点发热损坏等现象。
同时,多根电缆线路并列运行时,需要定期测量电缆线路的负荷情况,以便正确了解电缆线路负荷分配情况,掌握电缆线路运行状况。多根电缆线路并列运行时,由于电缆终端连接部分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存在差异,将造成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负荷分配不均匀。这种负荷分配不均现象将会在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危及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2)电缆线路负荷测量的方法。
1)实时监测。发电厂、变电站在每条线路上装有配电盘式的电流表,电镀部门通过监视电流表的电流值,实时监测每条线路的负荷情况,以便实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和线路负荷量。
2)现场测量。电缆线路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周期的要求,定期到现场采用钳型电流表进行负荷测量。有保电特巡任务时,也需要现场测量负荷情况。
(3)电缆线路负荷测量数据的分析判断。对电缆线路负荷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要结合具体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1)要与电缆线路额定允许载流量进行比较。电缆线路负荷原则上应不大于其额定允许载流量。对于35kv及以下系统,电缆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短时间过负荷。
2)比较同路电缆线路三相负荷间的不平衡性,以及多根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之间负荷的不平衡性。
3)与往年同期最高负荷情况进行比较。3.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
(1)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的意义。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大小能客观反映电缆线路外护套健康状况,影响电缆线路载流量。因此,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大小进行测量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出现异常,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电缆外护套破损、出现了多点接地现象。外护套破损、金属护套腐蚀、既增加了主绝缘水树老化的几率,由易于诱发局部放电和电树枝,对电缆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出现异常,将直接影响到电缆线路的载流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异常对载流量的影响可达30%~40%。
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出现异常,将造成损耗发热,导致绝缘局部发热,加速绝缘老化,降低电缆使用寿命。
(2)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的方法。
1)实时监测。可用电流互感器直接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进行采样,经过外围电路放大、A/D转换和微机处理,即可实现电缆外护套状况的在线监测。
2)现场测量。电缆线路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周期的要求,49 定期到现场采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有保电特巡任务时,也需要现场测量负荷情况。
(3)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数据的分析判断。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要结合电缆线路接地系统方式和具体情况、负荷、温度、现场情况等具体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1)测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的三相和总的接地电流,与负荷值进行比较,计算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占负荷值的比值。
2)测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的三相和总的接地电流,与投运初期值、历史同期值和前次记录情况进行比较。
测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的三相和总的接地电流,比较三相之间的不平衡性。
第四节 电力电缆故障及处理
一、常见的电力电缆故障 1.电缆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
(1)绝缘老化。电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在电场的作用之下,绝缘层要受到伴随电作用而来的热、化学和机械作用,从而引起绝缘介质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久而久之,介质的绝缘性能和水平自然就会下降。
(2)绝缘受潮。中间接头或终端在结构上不密封或施工安装质量不好,如搪铅密封中留下砂眼而造成绝缘受
电力电缆验收 篇2
项目验收是对整个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各环节进行整合验收。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验收是最重要的阶段。在项目验收前应该准备各种项目验收需要的文件,并对这些文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进行正式的验收。通过竣工验收,总结施工经验,全面考核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果,为以后电力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1 项目验收的基本概念及管理目标
项目验收就是指在工程竣工以后对工程进行验收。项目验收是由验收单位和验收交接单位共同组成的验收机构以批准的工程项目设计文件、国家颁布的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使用功能以及运行情况进行检验、评估、鉴定的过程。验收交接单位是指承包商,验收单位是指受业主委托的专门的验收机构。
项目验收以业主和项目工程为总目标,其管理目标包括:向业主提供验收方案和时间表、档案管理措施、验收执行规范以及接收标准。业主需要对验收方案进行审核,批准和执行项目验收方案。
2 项目验收的范围、依据以及作用
项目验收的范围非常广泛,凡是按照设计文件以及施工合同完成的工程项目都在验收范围之内,符合验收标准的项目必须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由工程项目负责人交给业主并办理相关的移交手续。
工程项目的验收依据是批准设计文件、技术文件、施工图、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试验结果和工程整体试验结果、有关法律文件、验收的相关执行标准等。
工程项目的验收标志着施工阶段的结束,是验证施工项目是否符合工程施工制度的具体工作。工程验收对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深远的影响。工程项目验收的作用具体如下:
(1)从整体上来说,实行竣工验收是顺应国家要求对项目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和项目团队总结项目建设经验的重要环节。
(2)从业主和施工承包商的角度考虑,项目验收能够加强经济效益的管理,促进工程项目达到优质的水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3)从工程项目管理团队来看,工程验收是对施工承包商的工程建造施工的认可,是施工承包商完成工程的标志。
(4)从项目本身来看,竣工验收的实施有利于项目的尽早投入,也有利于项目遗留问题的解决。
3 工程验收管理中各种文件的内容
3.1 验收报告书
工程项目验收报告书是验收的重要文件,通常包括:(1)工程项目施工总体质量的说明。(2)施工技术建立情况。(3)工程施工完成情况以及工程的质量。(4)设备在施工期间的运行情况。(5)项目各项费用的使用情况。(6)施工效益以及环境效益。(7)查账报告以及验资报告。(8)项目遗留问题。
3.2 验收报告的附件
验收报告的附件主要包括:(1)工程项目分析表: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地点、占地面积、生产能力、总投资、开工竣工时间、设计方案、预算、批准机关、监理单位等。(2)单位项目分析表:单位工程项目名称、工程规模、工程量、工程质量等级、施工单位等。(3)没有完成工程项目分析表:工程名称、工程内容、没有完成的工程量、投资额度、负责单位、完成时间等。(4)竣工项目的资产负债表。(5)工程执行情况分析表。(6)项目施工记录、设备检验报告和工程交接试验报告,中间验收记录。(7)交付使用单位财产支出收益表。(8)工程项目质量总结表以及质量评估表。(9)项目综合评价表等。
3.3 竣工验收证书
竣工验收证书的内容包括:(1)验收的时间。(2)验收的概况。(3)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工程地址、设计施工单位、施工完成情况等。(4)项目施工情况:项目工程,安装工程,环保、安全、卫生建设情况等。(5)生产建设水平。(6)工程质量情况的总体评价。(7)经济效益评估。(8)工程遗留问题的处理。
4 工程项目验收管理的程序
在进行项目验收前,应该做好充分的验收准备,对各个验收程序都进行详细规划。工程项目施工全部完成后,根据各验收部门的验收规则,对项目进行核定审核以求达到合格标准。施工单位要按照工程盘点清单以及工程总结等文件资料,提出交工报告。监理单位要督促和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工程盘点、工程质量评估以及资料文件的整理,包括设计任务书、可行性报告、项目施工批准书、财务预算等文件。整理好上述文件后,对生产水平及投资收益进行评估,并形成书面文件。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资料汇整、制作竣工图、起草验收报告以及制定验收计划等。这些资料的准备都是竣工验收顺利进行的基础。
工程项目验收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以及工程所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预验收和正式验收2个阶段。一般大中型电力工程项目的验收应该先进行初步验收,然后在初步验收的基础上再进行正式验收,这样可保证验收的准确性。
工程项目的预先验收是在指在进行正式验收前,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可以请一些相关专家参与,也可以请主管领导进行辅助验收。在进行初步验收时,检查准备的各项文件是否达到了验收的标准,对各项验收工作进行细致审核,这是施工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初步验收,找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工程进行改进。在初步验收完成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正式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主管验收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正式竣工验收的申请报告后经过认真审核对工程项目进行正式验收。在进行验收时组成由有关工程验收专家以及相关领导组成的验收组织,对竣工验收报告进行认真审核,提出竣工验收鉴定书。
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内容在工程完工后已经无法验收,比如隐蔽工程、杆塔基础坑洞、地下电缆沟道、建构筑物基础等,这些只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验收。中间验收应按照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验收。其验收结果应纳入正式(竣工)验收。
5 验收过程中工程质量的评价
在竣工验收过程中,由于竣工验收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范围广,因此对质量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主要有:
5.1 单位工程质量分析表
工程项目验收过程中,在施工企业自评质量等级的基础上,做好每个单位工程的质量评价,由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并作出质量等级一览表。
5.2 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质置评价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时,不光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评价验收,还要对道路、管线、绿化等项目辅助内容进行质量检测,并结合整个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价。
5.3 统一的工程质量评价
统一的工程质量评价包括:工程设备质量、安全评价以及提出竣工验收报告中的质量问题。
6 结语
工程项目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促进建筑商以及业主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工程投资效果的重要阶段,同时在进行项目验收时,应总结项目的施工经验,考核项目的施工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媛媛.浅谈电力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J].科技信息,2010(3)
[2]吕维锋,吴佳颖.工程项目验收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3)
电力电缆验收 篇3
关键词:电力业受电工程验收工作;安全风险;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前言
电力业受电工程验收工作的进行关系到电力部门的电力服务于用电单位的协调关系,因此在电力部门收到相关企业或机构的受电工程验收后就会根据工程验收现场的安装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条件背景以及用电需求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然而在安装工作的设计工作中由于设置方案计划疏忽就会导致后来的一系列用电安全隐患,产生用电危险,因此本文针对安装后的验收工作加以介绍,其目的是为提升电力业受电工程验收施工的安全。
二、电力受电工程的概括
在电监会对“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下,受电工程建设市场日趋成熟。信息和监管系统是信息服务平台和监督管理平台的有机结合。它可以为电力客户提供一个公正公开的信息平台,使其在享有充分知情权的情况下,只须轻点鼠标就能在电脑上查询相关政策法规、三类企业、报装流程及供电方案等信息,自由选择电力工程服务企业。同时,还能对供电企业和三类企业提供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
三、电力受电工程验收的安全风险分析
(一)在验收工作计划中安排比较不合理。对于接到申请后相关审核组没有进行系统的审核工作或者应付了事而且没有按照规定的顺序来进行验收工作,对计划的设计并不充分合理,就会严重导致设置计划内存在安全风险,对日后的供电用电工作造成一系列连锁的使用风险。
(二)在验收人员安全素质比较低。对于专业的用电设施架设和使用是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的,而对于一般在电力业受电工程验收工作都会需要专业性极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去执行安装中的验收等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工作人员转移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在安装过程中设备使用不规范,安装工作中会存在疏漏都会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并且由于这类人员比较缺乏专业知识和眼光,因此,就会对于很多安全风险无法预知。
(三)在验收方案编制时,会出现不科学及不合理的方案。首先,无验收工作的方案,没有明确验收现场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相关的安全措施;其次,在与验收相关的竣工图、说明书、试验报告等资料不够完整、不够准确,或者在现场勘查时,工作人员不够细致,就会导致方案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在验收方案不交底,就会没有组织验收人员提前熟悉方案内容及相关要求。
(四)在现场安全措施不够到位,违章的作业。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验收者思想盲目时,在未检查设备是否带电、安全措施是否完备的情况下,因核对设备标牌参数,记录表码数据,检查设备安装工艺质量等工作而靠近设备,就会导致带电设备对人身放电。另一方面,参与验收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较严重,一点失误就会造成人身触电。不管设备停电与否,就会验收过程中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就会比较接近或者解除设备是一种危险的违章行为。
四、电力受电工程验收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应严格验收工作计划进行管理。在验收工作属于准备阶段,因此其工作性质十分专业。并要求相关部门领导必须组织一批专业性较强经验足的专业型人才进行同步的交流验收活动,把验收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用电的安全风险,进行逐步找出、查证并制定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复查几次综合申请条件在进行安装方案的计划实施制定。
(二)要及时进行树立验收人员的风险意识,健全验收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机制。针对岗位采取素质化培养,经常组织观摩交流会议交流遗忘经验,集体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并且针对责任制度相关人员负责制度,确保工作态度谨慎和工作操作规范,并且对于工作突出的人员采取嘉奖形式,一旦出现问题立刻将责任老师到个人处,这样可以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应科学制度验收工作方案。对于方案考虑周全主要是制定方案的先决田间,因此,在制定电力受电工程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考虑遇到问题,并要针对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事故问题做出预防措施,确保安装的合理性以及整体的安全性,认真对待不同地区的外界因素,考虑到一系列外因所引发的事故并且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四)应深入开展现场进行发违章活动。一方面,对管理人员和验收工作负责人员要严肃查处受电工程验收现场各类违章行为,对违章人员进行教育性质的处罚。另一方面,对验收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力,对自己在工作中的欣慰进行负责,资助发现违章,相有关监督部门及时地反映,相互监督整改违章,共同创建物违章验收工程。
五、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不够好,有哪次在电力生产的世代背景下电力业受电工程验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前对于这类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只是进行简单的维修,但是对于现在的市场用电的需求就显然不足,所以就要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质量。本文主要是对电力业受电工程验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加以分析,所诉的建议只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玉宁.电力业扩工程验收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J].科技与企业,2013(13):56-56.
[2]王玉平,沈旭辉.广电工程验收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13(06):767-768.
省电力公司并网验收整改汇报 篇4
玻璃熔窑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并网
验收问题整改情况的汇报
2013年1月19日,河北省电力公司组织专家对我公司余热发电项目进行了并网验收,并提出3个专业、7项需整改的问题和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和建议,我公司组织了计量、电气、保护、3个专业的专工,到现场召开了分析讨论会,并制定出具体整改方案和措施。目前,专家提出的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计量专业提出的问题:
1、电度表屏后门打孔,前门增加挂锁门鼻子。
整改情况: 已经在电度表屏打四个孔,前门增加门鼻子。
2、电量计量表配线颜色应区分开,使用黄、绿、红三种颜色。
整改情况:已经对电量计量表配线进行了修改,从新配线,使用黄、绿、红三种颜色。
二、调度专业提出的问题:
1、增加调度专用电话一部,PCM、调度数据网线号标示不完善。整改情况:配备调度专用电话一部,对PCM、调度数据网内的电缆名称、线号进行的从新梳理完善。
三、保护提出的问题:
1、保护压板设备名称标示不全,需要区分设备对应压板。
整改情况:对所有保护压板进行了名称标示的完善工作,区分了一 1
个屏内多台设备对应的压板区域,并用文字进行了标注。
2、电气运行规程中没有保护部分。
整改情况:在电气运行规程中增加了对继电保护内容,完善了电气运行规程。
3、在部分保护屏中有接地排和屏蔽电缆屏蔽层没有接地现象。
整改情况:对悬空的接地排使用25mm 铜电缆引至电缆夹层的汇流铜排上,对部分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使用接地线和屏内接地排连接。
4、保护定值单缺失,需要补充的保护定值单。
整改情况:
感谢河北省电力公司各位专家对我公司余热发电并网项目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通过本次整改,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很多不足,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我们理应加大对内部的管理,在专业技术和能力上进一步提升,还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石家庄玉晶玻璃有限公司 2
电力电缆验收 篇5
GBJ 233-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
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1年 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
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90)建标字第317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电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 8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建 设 部
1990年7月2日
修 订 说 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对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81进行修订而成。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一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原适用电压等级由 35~330kV改为110~500kV;比较切合实际地规定了回填土夯实的质量标准; 修改并增加了M24的螺栓紧固扭矩标准值;对有预倾斜要求的铁塔基础抹面、紧 线后的挠曲值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增加了拉线塔立柱扭曲的标准;增加了机械化施工的有关条文;对220kV及以上工程及大跨越档的弧垂提高了质量标准;特别是重点增加了有关张力架线的条文,提高了因张力架线而导致导线损伤的处理标 准;清除导线铝股表面氧化膜由使用凡士林改为使用导电脂;将测瓷绝缘子的兆 欧表的电压等级由2500V提高到5000V。由于《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 施工工艺规程》的颁发,将原规范中这部分条文进行了减化,同时对液压后允许尺寸偏差进行了修改,以及其他方面的修改。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新的修改意见或需要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北京良乡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能 源 部
1990年5月4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了不断提高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以促进电力建设的现代化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110~500kV交流和直流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63kV架空电力线路的新建工程应遵照本规范110kV部分执行。
第1.0.3条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经有关方面会审的设计施工图施工。当需要变更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
第1.0.4条 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除由于特殊情况必须提出特殊要求外,也应同样作为线路设计的依据。
第1.0.5条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必须经过试点、测试、验证,判定后方可采用。并应制定不低于本规范相应水平的质量标准。
第1.0.6条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中,除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第2.0.1条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器材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有该批产品的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书;
二、有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各项质量检验资料;
三、对无质量检验资料的产品,或对产品检验结果有疑问的,均应重新进行抽样,并应经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2.0.2条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或经试验并由有关单位共同鉴定的合格证明书,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2.0.3条 原材料及器材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做检验:
一、保管期限超过规定者;
二、因保管不良有变质可能者;
三、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4条 预制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
第2.0.5条 预制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使用的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的标准执行。
第2.0.6条 水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品种与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批水泥除必须取得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外,尚应有出厂日期。当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或虽未超过3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补做标号试验,并应按试验后的实际标号使用。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不同批号的水泥应分别堆放。
第2.0.7条 混凝土浇筑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制作预制混凝土产品的用水,应使用饮用水;
二、现场浇筑混凝土宜使用饮用水,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河溪水或清洁的池塘水。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可只进行外观检查不做化验。水中不得含有油脂,其 上游亦无有害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
三、不得使用海水。
第2.0.8条 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采用符合标准的产品。首次使用时应经试验,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第2.0.9条 掺入基础的大块石不得有裂缝、夹层,其强度不得低于混凝土用石的标准,尺寸宜为150~250mm,且不宜使用卵石。
第2.0.10条 钢材的品种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其质量应符合各该品种钢材的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0.11条 焊条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品种、牌号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必须与所使用的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相当,并应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首次使用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工艺性能试验。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一、气焊条表面不得有油脂、污秽、腐蚀等;
二、电焊条无药皮剥落。受潮的电焊条,必须按焊条说明书规定的温度经过烘干处理,并应再经工艺性能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2.0.12条 铁塔加工制造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13条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规定。
第2.0.14条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制造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行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规定。
第2.0.15条 混凝土电杆的铁横担加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抱箍及其他钢件加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0.16条 导线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的规定,铝合金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铝包钢绞线以及尚未列入国家标准的其他品种导线的质量应分别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导线的质量应符合各该产品国的国家标 准,且不应低于IEC标准。
第2.0.17条 当采用镀锌钢绞线作避雷线或拉线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镀锌钢绞线》的规定。
第2.0.18条 金具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的规定。
第2.0.19条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和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19的规定。并应保证构件之间,或构件与铁件、螺栓之间的安装方便。其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不得有纵向及横向裂缝;
二、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放置地平面检查时不得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的宽度不得超过0.05mm;
三、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缺陷。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第2.0.20条 导线绝缘子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盘形悬式绝缘子技术条件》的规定。对绝缘子产品质量有怀疑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高压绝缘子抽样方案》的规定进行检验与鉴定。
第2.0.21条 组装用的螺栓必须热浸镀锌,其加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输电铁塔用热浸镀锌紧固件》的规定。
第2.0.22条 气焊用的电石及乙炔气应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其质量可采用检查焊缝中硫、磷含量的方法来确定。其硫、磷含量不应高于被焊金属的含量。
气焊用的氧气纯度不应低于98.5%。
第三章 施 工 测 量
第3.0.1条 施工测量使用的经纬仪其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第3.0.2条 测量用的仪器及量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加以校正。
第3.0.3条 分坑测量前必须复核设计勘测时钉立的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一、以设计勘测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 50mm;
二、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
三、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30‡。
第3.0.4条 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核:
一、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二、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
三、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复核值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时应由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第3.0.5条 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位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定的规定。
第3.0.6条 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
二、当采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5‟;
三、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1†30‡。
第3.0.7条 施工测量时,应根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辅助桩。施工中保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必须对其钉立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第四章 土石方工程
第4.0.1条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位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第4.0.2条 杆塔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持平。
岩石基础坑深不应小于设计深度。
第4.0.3条 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mm以上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二、混凝土电杆基础、铁塔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等,其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值在+100~+300mm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按铺石灌浆处理。当坑深超过规定值在+3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 灌浆处理。
第4.0.4条 当杆塔基础坑超深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夯实后的耐压力不应低于原状土。当无法达到时,应采用铺石灌浆处 理。
第4.0.5条 拉线基础坑,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当坑深超深后对拉线基础的安装位置与方向有影响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夯实处理。
第4.0.6条 在山坡上挖接地沟时,宜沿等高线开挖,沟底面应平整。沟深不得有负偏差,并应清除沟中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
第4.0.7条 基坑的回填夯实,按其重要性不同,可将不同型式的基础分为三类:铁塔预制基础、拉线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及不带拉线的混凝土电杆基础属第一类;现场浇筑铁塔基础、现场浇筑拉线基础属第二类;重力式基础及带拉线的杆塔本体基础属第三类。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一、第一类基础的基坑回填夯实,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对适于夯实的土质,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80%及以上;
2.对不宜夯实的水饱和粘性土,回填时可不夯,但应分层填实,其回填土的密实度亦应达到原状土的80%及以上;
3.对其他不宜夯实的大孔性土、砂、淤泥、冻土等,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二次回填,但架线时其回填密实程度应符合上述规定。工期短又无法夯实达到规定者,应采取加设临时拉线或其他能使杆塔稳定的措施。
二、第二类基础的基坑回填方法应符合第一类的要求,但回填土的密实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70%及以上;
三、第三类基础的基坑回填可不夯实,但应分层填实;
四、回填时应先排出坑内积水。
第4.0.8条 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1掺合后回填夯实。
第4.0.9条 杆塔及拉线基坑的回填,凡夯实达不到原状土密实度时,都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300~500mm。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 地面。
第4.0.10条 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好土,并应夯实。在回填后的沟面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100~300mm。工程移交时回填处不得低于地面。
第4.0.11条 土石开方应减少破坏需要开挖以外的地面,并应注意保护自然植被。
第五章 基 础 工 程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5.1.1条 杆塔和拉线基础中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除本规范规定者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其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的规定。
第5.1.2条 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及验收,应遵照国家现行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规定。
第5.1.3条 基础混凝土中严禁掺入氯盐。
第5.1.4条 基础钢筋焊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第5.1.5条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应在同一个基础腿中混合使用。但可在同一基础中使用,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分别制作试块并作记录。
第5.1.6条 当等高腿转角、终端塔设计要求采取预偏措施时,其基础的四个基腿顶面应按该预偏值,抹成斜平面,并应共在一个整斜平面内。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第5.1.7条 位于山坡或河边的杆塔基础,当有被冲刷可能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第二节 现场浇筑基础
第5.2.1条 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其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支模时应符合基础设计尺寸的规定。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拆除后应立即 将表面残留的水泥、砂浆等清除干净。
当不用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防止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中的措施。
第5.2.2条 浇筑基础中的地脚螺栓及预埋件应安装牢固。安装前应除去浮锈,并应将螺纹部分加以保护。
第5.2.3条 主角钢插入式基础的主角钢,应连同铁塔最下段结构组装找正,并应加以临时固定,在浇筑中应随时检查其位置。
第5.2.4条 基础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及现场施工条件,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有适当的强度储备。储备强度值应按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 标准差的历史水平确定。
第5.2.5条 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捣固,并宜采用机械搅拌。
第5.2.6条 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坍落度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设计的规定值,并严格控制水灰比。
二、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础应至少检查两次,其偏差应控制在施工措施规定的范围内。
三、混凝土的强度检查,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块应在浇筑现场制作,其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
2.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角、耐张、终端及悬垂转角塔的基础每基应取一组;
(2)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班组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一组,单基或连续浇 筑混凝土量超过100m3时亦应取一组;
(3)按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其拉线基础,每腿应取一组,但当基础混凝土量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则应每基取一组;
(4)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
(5)当需要做其他强度鉴定时,外加试块的组数应由各工程自定。
第5.2.7条 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浇筑后应在12h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h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混凝土表面始终 湿润;
二、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对普通硅酸盐和矿碴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5昼夜,当使用其他品种水泥或大跨越塔基础,其养护日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或经试验决定;
三、基础拆模经表面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土,并应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定期限继续浇水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盖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
四、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在拆模并经表面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涂刷后不再浇水;
五、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第5.2.8条 基础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且强度不应低于 2.5MPa。
第5.2.9条 浇筑铁塔基础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护层厚度:-5mm;
二、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1%;
三、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10mm。
第5.2.10条浇筑拉线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础尺寸偏差:
1.断面尺寸:-1%;
2.拉环中心与设计位置的偏移:20mm。
二、基础位置偏差:拉环中心在拉线方向前、后、左、右与设计位置的偏差: 1%L。
注:①L为拉环中心至杆塔拉线固定点的水平距离。
②X型拉线基础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第5.3.7条注的规定。
第5.2.11条 整基铁塔基础在回填夯实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第5.2.12条 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应以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为依据。试块强度的验收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当试块的强度不足以代表混凝土本身强度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 补充鉴定:
一、从基础混凝土本体上钻取试块进行鉴定;
二、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规定,采用回弹仪进行鉴定。
第5.2.13条 对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第5.2.14条 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的冬季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第三节 装配式预制基础
第5.3.1条 装配式预制基础的底座与立柱连接的螺栓、铁件及找平用的垫铁,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当采用浇筑水泥砂浆时应与现场浇筑基础同样养护,回填土前应将接缝处以热沥青或其他有效的防水涂料涂刷。
第5.3.2条 立柱顶部与塔脚板连接部分需用砂浆抹面垫平时,其砂浆或细骨料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立柱混凝土强度,厚度不应小于20mm,并应按规定进行养护。
注:现场浇筑基础的二次抹面厚度,并应符合本条的规定。
第5.3.3条 钢筋混凝土枕条、框架底座、薄壳基础及底盘底座等与柱式框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底座、枕条应安装平正,四周应填土或砂、石夯实;
二、钢筋混凝土底座、枕条、立柱等在组装时不得敲打和强行组装;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三、立柱倾斜时宜用热浸镀锌垫铁垫平,每处不得超过两块,总厚度不应超过 5mm。调平后立柱倾斜不应超过立柱高的1%。
注:设计本身有倾斜的立柱,其立柱倾斜允许偏差值是指与原倾斜值相比。
第5.3.4条 整基基础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在填土夯实后应符合本规范第5.2.11 条的规定。
第5.3.5条 混凝土电杆底盘安装,圆槽面应与电杆轴线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其安装允许偏差应保证电杆组立后符合本规范第6.1.8条的规定。
第5.3.6条 混凝土电杆的卡盘安装前应先将其下部回填土夯实,安装位置与方向应符合图纸规定,其深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0mm。
第5.3.7条 拉线盘的埋设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沿拉线方向,其左、右偏差值不应超过拉线盘中心至相对应电杆中心水平距离的1%;
二、沿拉线安装方向,其前、后允许位移值:当拉线安装后其对地夹角值与设计值之比不应超过1°。个别特殊地形需超过1°时应由设计提出具体规定。
注:对于X型拉线拉线盘的安装应有前后方向的位移,拉线安装后交叉点不得相互磨碰,第一款的允许偏差不包括此位移值。
第四节 岩 石 基 础
第5.4.1条 岩石基础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资料逐基核查覆土层厚度及岩石质量,当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第5.4.2条 岩石基础的开挖或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保证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
二、孔洞中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活石应清除干净;
三、软质岩成孔后应立即安装锚筋或地脚螺栓,并浇筑混凝土,以防孔壁风 化。
第5.4.3条 岩石基础锚筋或地脚螺栓的安装及混凝土或砂浆的浇筑应符合下 列规定:
一、锚筋或地脚螺栓的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安装后应有临时固定措施;
二、浇筑混凝土或砂浆时,应分层浇捣密实,并应按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的规 定进行养护;
三、孔洞中浇筑混凝土或砂浆的数量不得少于施工设计的规定值;
四、对浇筑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检验应以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为依据,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试块的制作应每基取一组;
五、对浇筑钻孔式岩石基础,应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收缩量。
第5.4.4条 岩石基础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成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二、成孔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嵌固式应大于设计值,且应保证设计锥度;
2.钻孔式的孔径允许偏差:+20 0mm。
三、整基基础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第5.2.11条的规定。
第六章 杆 塔 工 程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6.1.1条 杆塔组立必须有完整的施工设计,杆塔组立过程中,应采取不导致部件变形或损坏的措施。施工设计应对杆塔本体及构件在组立过程中的受力进行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计入动荷影响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承受最大弯矩时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低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设计安全系数;
二、计入动荷影响后,钢结构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应低于钢结构构件的设计允许应力。
第6.1.2条 杆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装设相应厚度的垫圈或垫板。
第6.1.3条 当采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二、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三、必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片。
第6.1.4条 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对立体结构:
1.水平方向由内向外;
2.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二、对平面结构:
1.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
2.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下同)或按统一方向;
3.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注: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其穿入方向可予以变动。
第6.1.5条 杆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个别螺孔需扩孔时,扩孔部分不应超过3mm。当扩孔需超过3mm时,应先堵焊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再重新打孔,并应进行防锈处理。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
第6.1.6条 杆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其扭紧力矩不应小于表6.1.6的规定。螺杆与小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损以至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
表内扭矩值适用于4.8级螺栓,更高级别的螺栓扭矩值由设计规定。扭紧各种规格螺栓的扳手宜使用力臂较长的扳手。
第6.1.7条 杆塔连接螺栓在组立结束时必须全部紧固一次,架线后还应复紧一遍。复紧并检查扭矩合格后,应随即在杆塔顶部至下导线以下2m之间及基础顶面以上2m范围内的全部单螺母螺栓的外露螺纹上涂以灰漆,或在紧靠螺母外侧螺纹处相对打冲两处,以防螺母松动。使用防松螺栓时不再涂漆或打冲。
第6.1.8条 杆塔组立及架线后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8的规定。
第6.1.9条 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产生预倾斜,倾斜值应视塔的刚度及受力大小由设计确定。架线挠曲后,塔顶端仍不应超过铅垂线而偏向受力侧。当架线后塔的挠曲超过设计规定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处理。
第6.1.10条 拉线转角杆、终端杆、导线不对称布置的拉线直线单杆,在架线后拉线点处不应向受力侧挠倾。向反受力侧(轻载侧)的偏斜不应超过拉线点高的3 ‟。
第6.1.11条 塔材的弯曲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的规定验收。对运至桩位的个别角钢当弯曲度超过长度的2‟,但未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超过表6.1.11 的变形限度时,可采用冷矫正法进行矫正,但矫正后不得出现裂纹。
第6.1.12条 工程移交时,杆塔上应有下列固定标志:
一、杆塔号及线路名称或代号;
二、耐张型杆塔、换位杆塔及换位杆塔前后各一基杆塔的相位标志;
三、高杆塔按设计规定装设的航行障碍标志;
四、在多回路杆塔上应注明每回路的布置及线路名称。
第二节 铁
塔
第6.2.1条 铁塔基础符合下列规定时始可组立铁塔:
一、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
二、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解组塔时为设计强度的70%;
2.整体立塔时为设计强度的100%,遇特殊情况,当立塔操作采取有效防止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时,可在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70%时整体立塔。
第6.2.2条 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不得超过1/750。
第6.2.3条 铁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铁片,并应灌筑水泥砂浆。直线型塔经检查合格后可随即浇筑保护帽。耐张型塔应在架线后浇筑保护帽。保护帽的混凝土应与塔脚板上部铁板接合严密,且不得有裂缝。
第三节 混凝土电杆
第6.3.1条 混凝土电杆及预制构件在装卸运输中严禁互相碰撞、急剧坠落和不正确的支吊,以防止产生裂缝或使原有裂缝扩大。
运至桩位的杆段及预制构件,当放置于地平面检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端头的混凝土局部碰损应进行补修;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二、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及构件不得有纵向、横向裂缝;
三、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及细长预制构件不得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mm。
注:本规范混凝土电杆是指离心环形混凝土电杆。
第6.3.2条 钢圈连接的混凝土电杆,宜采用电弧焊接。焊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必须由经过电杆焊接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焊完的焊口应及时清理,自检合格后应在规定的部位打上焊工的代号钢印。
二、应清除焊口及附近的铁锈及污物。
三、钢圈厚度大于6mm时应采用V型坡口多层焊。
四、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宽度应符合表6.3.2-1及图6.3.2的规定。
五、焊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一个焊口宜连续焊成,焊缝应呈平滑的细鳞形,其外观缺陷允许范围及处理方法应符合表6.3.2-2的规定。
六、采用气焊时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1.钢圈宽度不应小于140mm;
2.应减少不必要的加热时间,并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减少电杆混凝土因焊接而产生的纵向裂缝。当产生宽为0.05mm以上的裂缝时,应采取有效的补修措施,予以补修。
七、因焊口不正造成的分段或整根电杆的弯曲度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2 ‟。超过时应割断调直,重新焊接。
第6.3.3条 电杆的钢圈焊接接头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锈处理。设计无规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定时,应将钢圈表面铁锈、焊渣及氧化层除净,然后涂刷防锈油漆。
第6.3.4条 混凝土电杆上端应封堵,设计无特殊要求时,下端不封堵,放水孔应打通。
第6.3.5条 以抱箍连接的叉梁,其上端抱箍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 50mm。分段组合叉梁,组合后应正直,不应有明显的鼓肚、弯曲。横隔梁的组装尺寸允许偏差应为±50mm。
第四节 拉
线
第6.4.1条 采用楔形线夹连接的拉线,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线夹的舌板与拉线应紧密接触,受力后不应滑动。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使线股损伤;
二、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的松股,其断头应用镀锌铁丝扎牢,线夹尾线宜露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采取有效方法扎牢或压牢;
三、同组拉线使用两个线夹时,其线夹尾端的方向应统一。
第6.4.2条 拉线采用压接式线夹时,其操作应符合下列规程的规定:
一、液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的规定;
二、爆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电力线路爆炸压接施工工艺规程》(试行)的规定。
第6.4.3条 浇铸合金锚头的拉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浇铸前应将锚具内壁和拉线端头的油污、铁锈和附着物清除干净并烘干,拉线端头应散股清洗,清洗的长度不应小于连接部分长度的1.5倍;
二、浇铸时对于合金熔化、浇铸温度以及锚具的预热等应符合有关规定;整只锚具必须一次浇铸完成;
三、锚具浇铸完毕后,出口处的线股不应有明显的松股或叠股。
第6.4.4条 杆塔的多层拉线应在监视下逐层对称调紧,防止过紧或受力不均而使杆塔产生倾斜或局部弯曲。
第6.4.5条 对有初应力规定的拉线应按设计要求的初应力允许范围,在观察杆塔倾斜不超过允许值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与调整。
第6.4.6条 架线后应对全部拉线进行检查和调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拉线与拉线棒应呈一直线;
二、X型拉线的交叉点处应留足够的空隙,避免相互磨碰;
三、拉线的对地夹角允许偏差应为1°,个别特殊杆塔拉线需超出1°时应符合设计规定;
四、NUT型线夹带螺母后及花篮螺栓的螺杆必须露出螺纹,并应留有不小于1/2螺杆的螺纹长度,以供运行时调整,在NUT型线夹的螺母上应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装设防盗罩,并应将双母拧紧,花篮螺栓应封固;
五、组合拉线的各根拉线受力应一致。
第七章 架 线 工 程
第一节 放
线
(Ⅰ)一 般 放 线
第7.1.1条 放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线及避雷线应认真进行外观检查。对于制造厂在线上设有的损伤或断头标志的地方,应查明情况妥善处理。
第7.1.2条 跨越电力线、通讯线、铁路、公路和通航河流时,必须有可靠的跨越施工措施。
第7.1.3条 放线滑车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轮槽尺寸及所用材料应与导线或避雷线相适应,保证导线或避雷线通过时不受损伤;
二、轮槽底部的轮径当展放导线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放线滑轮直径与槽形》的规定,当采用镀锌钢绞线作避雷线展放时,其滑车轮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钢 绞线直径之比不宜小于15;
三、对于严重上扬或垂直档距甚大处的放线滑车,应进行验算,必要时应采用特制的结构;
四、滑轮应采用滚动轴承,要妥善保管,不得摔碰,使用前应检查并确保其转动灵活。
第7.1.4条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述情况时可不作补修,只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
一、铝、铝合金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
二、钢芯铝绞线及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为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及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4%;
三、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为4%及以下。
注:①“同一处”损伤截面积是指该损伤处在一个节距内的每股铝丝沿铝股损伤最严重处的深度换算出的截面积总和(下同)。②损伤深度达到直径的1/2时按断股论。
第7.1.5条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需要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应符合表7.1.5的规定。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二、采用缠绕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2.缠绕材料应为铝单丝,缠绕应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受伤部分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得小于100mm。
三、采用补修预绞丝处理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2.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得小于3个节距,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预绞丝中的规定;
3.补修预绞丝应与导线接触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损伤部位全部覆盖。
四、采用补修管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损伤处的线股先恢复原绞制状态;
2.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内各20mm;
3.补修管可采用液压或爆压,其操作必须符合本规范第6.4.2条的有关规定。
注:导线的总拉断力是指保证计算拉断力。
第7.1.6条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符合下述情况之一时,必须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重新以接续管连接:
一、导线损失的强度或损伤的截面积超过本规范第7.1.5条采用补修管补修的规定时;
二、连续损伤的截面积或损失的强度都没有超过本规范第7.1.5条以补修管补修的规定,但其损伤长度已超过补修管的能补修范围;
三、复合材料的导线钢芯有断股;
四、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第7.1.7条 作为避雷线的镀锌钢绞线,其损伤应按表7.1.7的规定予以处理。
(Ⅱ)张 力 放 线
第7.1.8条 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上线路工程的分裂导线的展放必须采用张力放线,展放过程导线不准拖地。较低电压等级的线路工程的导线展放宜采用张力放线。在张力放线的操作中除遵守本节所列各条外,尚应符合现行《超高压架空输 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中的规定。
注:① 良导体避雷线应采用张力放线;
② 变电所进出口档不应采用张力放线。
第7.1.9条 张力放导线用的多轮滑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放线滑轮直径与槽形》的规定外,其轮槽宽应能顺利通过接续管及其护套。轮槽应采用挂胶或其他韧性材料。滑轮的摩擦阻力系数不应大于1.015。摩擦阻力系数接近的滑车,宜使用在同一放线区段内。使用前应逐个检查滑轮,并应保证其转动灵活。
第7.1.10条 张力放线区段不宜超过16个放线滑车。当不能满足规定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止导线在展放中受压损伤及接续管出口处导线损伤的特殊施工设计。
第7.1.11条 牵引导线时,通讯联系必须畅通。重要的交叉跨越、转角塔的塔位应设专人监护。
第7.1.12条 张力放线时,接续管通过滑车产生的弯曲不应超过本规范第7.2.8 条第四款的规定。当达不到规定时接续管应加护套。
第7.1.13条 每相导线放完,应在牵张机前将导线临时锚固。为了防止导线因 振动而引起的疲劳断股,锚线的水平张力不应超过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16%。锚 固时同相子导线间的张力应稍有差异,使子导线在空间位置上下错开,与地面净空 距离不应小于5m。
第7.1.14条 张力放线、紧线及附件安装时,应防止导线磨损,在容易产生磨 损处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导线磨损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外层导线线股有轻微擦伤,其擦伤深度不超过单股直径的1/4,且截面积 损伤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时,可不补修,用不粗于0号细砂纸磨光表面棱 刺。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二、当导线损伤已超过轻微损伤,但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尚不超过总拉断力的8.5%,且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时为中度损伤。中度损伤应采用补修管进行补修,补修时应符合本规范第7.1.5条第四款的规定。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定为严重损伤:
1.强度损失超过保证计算拉断力的8.5%;
2.截面积损伤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
3.损伤的范围超过一个补修管允许补修的范围;
4.钢芯有断股;
5.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达到严重损伤时,应将损伤部分全部锯掉,用接续管将导线重新连接。
第二节 连
接
(Ⅰ)一 般 规 定
第7.2.1条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避雷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第7.2.2条 当导线或避雷线采用液压或爆压连接时,必须由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技术工人担任。操作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连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
第7.2.3条 导线或避雷线必须使用现行的电力金具配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在架线施工前应进行试件试验。试件不得少于3组(允 许接续管与耐张线夹合为一组试件)。其试验握着强度对液压及爆压都不得小于导线 或避雷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
对小截面导线采用螺栓式耐张线夹及钳接管连接时,其试件应分别制作。螺栓式耐张线夹的握着强度不得小于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0%。钳接管直线连接的握 着强度不得小于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避雷线的连接强度应与导线相对应。
注:①保证计算拉断力,对选用现行国家标准《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GB 117—83的导线是计算拉断力的95%,其他各类绞线则两者相等。
②采用液压施工时,工期相邻的不同工程,当采用同厂家、同批量的导线、避雷线、接续管、耐张线夹及钢模完全没有变化时,可以免做重复性试验。
第7.2.4条 切割导线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导线及避雷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第7.2.5条 连接前必须将导线或避雷线上连接部分的表面、连接管内壁以及穿管时连接管可能接触到的导线表面用汽油清洗干净。避雷线无油污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时可只用棉纱擦拭干净。钢芯有防腐剂或其他附加物的导线,当采用爆压连接时,必须散股用 汽油将防腐剂及其他附加物洗净并擦干。
第7.2.6条 采用钳接或液压连接导线时,导线连接部分外层铝股在清洗后应薄薄地涂上一层导电脂,并应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应保留导电脂进行连接。
导电脂必须具备下列性能:
一、中性;
二、流动温度不低于150℃,有一定粘滞性;
三、接触电阻低。
第7.2.7条 采用液压或爆压连接时,在施压或引爆前后必须复查连接管在导线或避雷线上的位置,保证管端与导线或避雷线上的印记在压前与定位印记重合,在压后与检查印记距离符合规定。
第7.2.8条 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压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使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本规范第7.2.11条、第7.2.13条及国家现行标准《架空电力线路爆炸压接施工工艺规 程》(试行)的规定;
二、飞边、毛刺及表面未超过允许的损伤应锉平并用砂纸磨光;
三、爆压管爆后出现裂缝或穿孔必须割断重接;
四、弯曲度不得大于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的连接管严禁有裂纹,达不到规定时应割断重接;
五、压后锌皮脱落时应涂防锈漆。
第7.2.9条 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避雷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三个补修管,当张力放线时不应超过两个补修管,并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各类管或耐张线夹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二、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三、接续管或补修管与间隔棒的距离不宜小于0.5m;
四、宜减少因损伤而增加的接续管。
(Ⅱ)钳 压 连 接
第7.2.10条 钳压的压口位置及操作顺序应按图7.2.10进行。连接后端头的绑 线应保留。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第7.2.11条 钳压管压口数及压后尺寸的数值必须符合表7.2.11的规定。压后 尺寸允许偏差应为±0.5mm。
(Ⅲ)液 压 连 接
第7.2.12条 采用液压导线或避雷线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及补修管等连接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的 规定。
第7.2.13条 各种液压管压后呈正六边形,其对边距S的允许最大值可根据下式计算:
S=0.866×0.993D+0.2 (mm)(7.2.13)式 中 D——管外径(mm);
S——对边距(mm)。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但三个对边距只允许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规定时应查明原因,割断重接。
(Ⅳ)爆 压 连 接
第7.2.14条 当采用爆压导线或避雷线的连接管、耐张线夹及补修管等连接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电力线路爆炸压接施工工艺规程》(试行)的规定。
第7.2.15条 爆压连接所使用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必须与所连接的导线或避雷线相适应。在架线前除按本规范第7.2.3条的规定进行试件制作并鉴定其拉力外,尚应进行解剖检查,钢芯不得有损伤。
第7.2.16条 爆压后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电力线路爆炸压接施工工艺规程》(试行)的规定,不合格时必须割断重接。
第三节 紧
线
第7.3.1条 紧线施工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全紧线段内的杆塔已经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第7.3.2条 紧线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荷载验算耐张、转角型杆塔强度,必要时应装设临时拉线或进行补强。采用直线杆塔紧线时,应采用设计允许的杆塔做紧线临锚杆塔。
第7.3.3条 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二、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三、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
四、观测档宜选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
五、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第7.3.4条 观测弧垂时的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线或避雷线的温度,温度应在观测档内实测。
第7.3.5条 挂线时对于孤立档、较小耐张段及大跨越的过牵引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耐张段长度大于300m时过牵引长度宜为200mm;
二、耐张段长度为200~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宜超过耐张段长度的0.5‟;
三、耐张段长度在200m以内时,过牵引长度应根据导线的安全系数不小于2 的规定进行控制,变电所进出口档除外;
四、大跨越档的过牵引值由设计确定。
第7.3.6条 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 规定: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一、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6的规定;
二、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其弧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其正偏差值不 应超过1m。
第7.3.7条 导线或避雷线各相间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当满足本规范第7.3.6条的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偏差最大值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一、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7的规定;
二、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应为500mm。
第7.3.8条 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在满足本规范第7.3.6 条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安装间隔棒的垂直双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应为 1000mm;
二、安装间隔棒的其他形式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220kV为80mm;
330~500kV为50mm。
第7.3.9条 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第7.3.10条 连续上(下)山坡时的弧垂观测,当设计有特殊规定时按设计规定观测。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本节的有关规定。
第四节 附 件 安 装
第7.4.1条 绝缘子安装前应逐个将表面清擦干净,并应进行外观检查。对瓷绝缘子尚应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逐个进行绝缘测定。在干燥情况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下绝缘电阻小 于500MΩ者,不得安装使用。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验收前应清除瓷(玻璃)表面的 泥垢。
第7.4.2条 金具的镀锌层有局部碰损、剥落或缺锌,应除锈后补刷防锈漆。
第7.4.3条 采用张力放线的工程,其耐张绝缘子串的挂线,宜采用平衡挂线法施工。
第7.4.4条 为了防止导线或避雷线因风振而受损伤,弧垂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附件。附件(包括间隔棒)安装时间不应超过5天。大跨越永久性防振装置难于立即安装时,应会同设计单位采用临时防振措施。
第7.4.5条 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个别情况其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位移不应超过5°,且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200mm。连续上下山坡处杆塔上的悬垂线夹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7.4.6条 绝缘子串、导线及避雷线上的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一律向受电侧穿入。螺栓及穿钉凡能顺线路方向穿入者一律宜向受电侧穿入,特殊情况两边线由内向外,中线由左向右穿入;
二、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一律由上向下穿,特殊情况由内向外,由左向右;
三、分裂导线上的穿钉、螺栓一律由线束外侧向内穿;
四、当穿入方向与当地运行单位要求不一致时,可按当地运行单位的要求,但应在开工前明确规定。
第7.4.7条 金具上所用的闭口销的直径必须与孔径配合,且弹力适度。
第7.4.8条 各种类型的铝质绞线,在与金具的线夹夹具夹紧时,除并沟线夹及使用预绞丝护线条外,安装时应在铝股外缠绕铝包带,缠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铝包带应紧密缠绕,其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二、所缠铝包带可露出夹口,但不应超过10mm,其端头应回夹于线夹内压住。
第7.4.9条 安装预绞丝护线条时,每条的中心与线夹中心应重合,对导线包裹应紧固。
第7.4.10条 防振锤及阻尼线应与地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 30mm。
第7.4.11条 分裂导线的间隔棒的结构面应与导线垂直,安装时应采用准确的方法测量次档距。杆塔两侧第一个间隔棒的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次档距的± 1.5%,其余不应大于±3%。各相间隔棒安装位置应相互一致。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第7.4.12条 绝缘避雷线放电间隙的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
第7.4.13条 引流线应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其对杆塔及拉线等的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使用螺栓式耐张线夹时宜采用连引。使用压接引流线线夹时其中间不得有接头。
第7.4.14条 铝制引流连板及并沟线夹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安装前应检查连接面是否平整,耐张线夹引流连板的光洁面必须与引流线夹连板的光洁面接触;
二、应使用汽油清洗连接面及导线表面污垢,并应涂上一层导电脂。用细钢丝刷清除涂有导电脂的表面氧化膜;
三、保留导电脂,并应逐个均匀地拧紧连接螺栓。螺栓的扭矩应符合该产品说 明书所列数值。
第八章 接 地 工 程
第8.0.1条 接地体的规格及埋深不应小于设计规定。
第8.0.2条 不能按原设计图形敷设接地体时,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施工记录上绘制接地装置敷设简图,并应标明其相对位置和尺寸。但原设计图形为环形者仍应呈环形。
第8.0.3条 敷设水平接地体宜满足下列规定:
一、在倾斜地形宜沿等高线敷设;
二、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m;
三、接地体铺设应平直。
第8.0.4条 垂直接地体应垂直打入,并防止晃动。
第8.0.5条 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除设计规定的断开点可用螺栓连接外,其余应都用焊接或爆压连接。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铁锈等附着物。
当采用搭接焊接时,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并应四面施焊。
当圆钢采用爆压连接时,爆压管的壁厚不得小于3mm;长度不得小于:搭接时圆钢直径的10倍,对接时圆钢直径的20倍。
第8.0.6条 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并应便于打开测量接地电阻。当引下线直接从架空避雷线引下时,引下线应紧靠杆身,并应每隔一定距离与杆身固定一次。
第8.0.7条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应执行现行接地装置规程的有关规定。当设计对接地电阻已经考虑了季节系数时,则所测得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换算后的要求。
第九章 工 程 验 收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第一节 验 收 检 查
第9.1.1条 在施工班组自检的基础上,工程验收检查一般应按以下三个程序进行:
一、隐蔽工程验收检查;
二、中间验收检查;
三、竣工验收检查。
第9.1.2条 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应在隐蔽前进行。下列项目为隐蔽工程:
一、基础坑深及地基处理情况。
二、现场浇筑基础中钢筋和预埋件的规格、尺寸、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底座断面尺寸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三、预制基础中钢筋和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立柱倾斜与组装质量。
四、岩石基础的成孔尺寸、孔深、埋入铁件及混凝土浇筑质量。
五、液压与爆压的接续管及耐张线夹:
1.连接前的内、外径,长度;
2.管及线的清洗情况;
3.钢管在铝管中的位置;
4.钢芯与铝线端头在连接管中的位置。
六、导线或避雷线补修处线股损伤情况。
七、接地体的埋设情况。
第9.1.3条 中间验收检查应在施工班完成一个或数个分部项目(基础、杆塔组立、架线、接地)后进行。中间验收检查包括下列项目:
一、铁塔基础:
1.基础地脚螺栓或主角钢的根开及对角线的距离偏差,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的偏移;
2.基础顶面或主角钢操平印记的相互高差;
3.基础立柱断面尺寸;
4.整基基础的中心位移及扭转;
5.混凝土强度;
6.回填土情况。
二、杆塔及拉线:
1.混凝土电杆焊接后焊接弯曲度及焊口焊接质量;
2.混凝土电杆的根开偏差,迈步及整基对中心桩的位移;
3.结构倾斜;
4.双立柱杆塔横担与主柱连接处的高差及立柱弯曲;
5.各部件规格及组装质量;
6.螺栓紧固程度、穿入方向、打冲等;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7.拉线的方位、安装质量及初应力情况;
8.NUT线夹螺栓、花篮螺栓的可调范围;
9.保护帽浇筑情况;
10.回填土情况。
三、架线:
1.弧垂各项偏差;
2.悬垂绝缘子串倾斜、绝缘子清洗及绝缘测定;
3.金具的规格、安装位置及连接质量,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的穿入方向;
4.杆塔在架线后的偏斜与挠曲;
5.引流线连接质量、弧垂及对各部位的电气间隙;
6.接头和补修的位置及数量;
7.防振装置的安装位置、数量及质量;
8.间隔棒的安装位置及质量;
9.导线及避雷线的换位情况;
10.线路对建筑物的接近距离;
11.导线对地及跨越物的距离。
四、接地:
1.实测接地电阻值;
2.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情况。
第9.1.4条 竣工验收检查应在全工程或其中一段各分部工程全部结束后进行。除中间验收检查所列各项外,竣工验收检查时尚应检查下列项目:
一、中间验收检查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
二、障碍物的处理情况;
三、杆塔上的固定标志;
四、临时接地线的拆除;
五、各项记录;
五、遗留未完的项目。
第二节 竣 工 试 验
第9.2.1条 工程在竣工验收检查合格后,应进行下列电气试验:
一、测定线路绝缘电阻;
二、核对线路相位;
三、测定线路参数和高频特性(具体内容根据需要确定);
四、电压由零升至额定电压,但无条件时可不做;
五、以额定电压对线路冲击合闸3次;
六、带负荷试运行24h。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 第9.2.2条 线路未经竣工验收检查及试验判定合格前不得投入运行。
第三节 工程移交资料
第9.3.1条 工程竣工后应移交下列资料:
一、修改后的竣工图;
二、设计变更通知单;
三、原材料和器材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和试验记录;
四、代用材料清单;
五、工程试验报告和记录;
六、未按设计施工的各项明细表及附图;
七、施工缺陷处理明细表及附图。
第9.3.2条 工程竣工时应将下列施工原始记录移交给建设单位:
一、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记录;
二、杆塔的偏斜与挠曲;
三、架线弧垂;
四、导线及避雷线的接头和补修位置及数量;
五、引流线弧垂及对杆塔各部的电气间隙;
六、线路对跨越物的距离及对建筑物的接近距离;
七、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及未按设计施工的实际情况简图。
附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一般写法为,“应符 合„„要求或规定”。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主编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
参加单位:能源部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
主要起草人:高学廉
电力电缆验收 篇6
1 电力业扩工程验收风险分析
1.1 验收工作计划安排不合理
当工作人员接到施工单位或客户竣工验收申请以后,没有及时统筹考虑,而自由性较大,随意凭借经验,安排验收的工作计划,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罔顾验收人员工作量与承载能力,进而造成计划安排过度集中或者国语松散;甚至由于客户用电较为着急,在没有组织协调以及合理的措施方案的条件下,没有经过批准并且临时的动议安排验收工作,经常事与和本质意愿不同,为了验收顺利工作的通过埋下安全隐患。
1.2 验收人员安全素质低
验收人员根据用电情况、生技情况、安监情况、供电所、客户服务中心、调度、施工、计量等相关部门的人员构成,关于到一次、安全监督管理、保护、二次设备、试验、计量等各个专业[2]。业扩验收相关工作的特性影响了验收者熟悉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具备很强的业务素质以及安全素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并且责任心很强的工作人员。假设验收组的相关人员没有应具备的安全教育以及技能培训,造成全部验收员工队伍的安全素养较低、相关业扩工作的风险辨识能力较差,就会增大验收工作现场的安全困难。
1.3 验收方案编制不科学
验收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没有验收工作方案;②不能明确验收现场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与安全措施;③和验收有关系的说明书、竣工图、试验报告等信息资料缺乏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或者业扩工作现场的勘查作业缺乏细致的导致方案,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以及针对性;④验收方案不进行交底工作,不能组织相关验收人员熟悉验收方案的内容和相关的要求。
2 电力业扩工程验收风险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假设,其中U={U1,U2,…,Um}表示因素集合,uj表示因素集合中的第j个因素,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Uj|Ui=Φ,称U={U1,U2,…,Um}为第一级因素集合,其子因素集合Uj={Uj1,U2j,…,Umj}为第二级因素集合。
2.2 各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AHP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准则决策方法,沿用至今。尤其是可以量化评价者的定性判断,而当处于目标结构复杂、缺乏核心数据的条件下,AHP法更加适合。
2.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判断矩阵是用来表示本层评价指标相对上层某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通常采用数字9、8、…、1或者其倒数表示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文章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比较量量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最终构成判断矩阵,见表1所示。
2.2.2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用MAX表示,其中MAN对应的特征向量为最大特征向量用q表示,q即为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即各指标权重,Q={q1,q2,…,qm}。比较各指标时,因为认为误差的存在,无法做到完全一致性。此处为避免误差差距过大,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当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时候,认为结果合理,其中一致性检验公式如下所示:
T=(MAX-m)/(m-1)
CR=K/RI
式中:T表示一致性指标;RI表示随机一致性指标值,其对应值见表2所示;CR表示修正的一致性比率。
当小于0.1时,表示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2.3 评价结合的构建
首先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等级评价,设定分为h个等级,则评价集合表示为:L={L1,L2,…Ln}。
2.4 层次分析风险综合评价
(1)针对二级评价指标集合中的各指标vj首先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估,其中Vj={Lj1,L2j,…,Lmj}表示各个vj中包含m个子因素。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差异,采用AHP法,计算得到的指标vj的权重向量集W叫做各子字表对vj的隶属度。
(2)对一级因子集合V={V1,V2,…,Vm},根据V二(V1,V2,…,Vm}的权重集合W,以及总模糊评价矩阵集合,得到二级模糊综合评价B。其中子因素bi是综合分析全部影响因素,评价对象对于评价结合中第k个因素的隶属度。将求得的矩阵集合,基于最大隶属度原理,计算综合评价值。
2.5 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对三个一级指标两两比较,基于AHP的比较原则,表1所示,得到评价三个指标的判断矩阵H:
计算得到矩阵的最大特征是6.02,最大特征特征向量即权重是W=(0.38,0.43,0.19)。经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根据专家打分得到第二层级的判断矩阵:
对第二层次比较矩阵分别求出对应的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得到评价值为0.672,评价对象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等左右,即得到目前电力业扩工程验收的安全风险存在一定隐患。
3 电力业扩工程验收风险防范措施
3.1 严格验收工作计划管理
要想增强验收工作的计划性,合理组织、统筹考量,科学把握工作的节奏,合理安排各个阶段的验收工作计划,并有效防止计划的不均衡、遗漏、时期不当、或者重复停电等状况。实行的计划中,需要标注清楚主要的风险,并且需要制定相关的预案以及防范措施。特殊的情况需要临时的动议或者验收的时候应该遵循相应的审批流程,完成周密的准备工作之后才可以进行。
3.2 健全验收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建立健全培训机制:①对于县级公司需要充分掌握当前的形势,并加强验收工作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严格管理各岗位的资质,有效结合岗位实际情况与验收工作的特性,需要定期地展开有针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实现,安全技能知识、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监督管理等,此外增强事故的案例学习时间,让员工吸取教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有效提高验收工作人员的防范能力与风险意识。②增加对安全规定与业扩验收工作相关的规程抽查力度,促使各个部门采用有效的措提高验收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有效落实各个部门、各个级别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制度,最终形成机制,协同抵御验收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3.3 科学制定验收工作方案
想要增加验收工作的风险要素的分析预测能力,明确现场施工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出科学与严谨的项目验收工作程序。①保证验收资料完整、齐全并与实际工作相符,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组织现场勘察工作,提早编制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防范措以及作业指导书;②对于复杂性、危险性与困难程度比较高的验收工作,措施方案应该经过相关领导的批准之后才执行;③验收工作进行之前需要组织方案的交底工作,明确现场的验收负责人员和各个部门的参验人员的工作任务、职责、作业范围、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作业风险、组织措施和控措施等。
4 结论
供电企业要对业扩验收环节安全风险的识别、预警与控制做出应对策略,针对用户业扩验收工作特点,强化风险意识、细化防范措施,以保障业扩验收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可以使业扩工程管理逐渐成为一个更加有效的管理以及建立合同内部管理体系决策系统,完全地履行建设工程合同,以保障业扩工作的风险逐步降低,逐渐安全。
参考文献
[1]刁柏清,周尊国.电力改革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终端用户谈包装验收标准 篇7
包装企业生产的包装产品在最终交货前都须通过终端用户的验收,验收合格的包装产品才能被终端用户接收,否则就会面临退货或返工的麻烦,这样不但会给包装企业带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损失,还会影响包装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就需要包装企业充分了解终端用户的包装验收标准,并且在包装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阶段就通过这些验收标准来控制包装产品质量,以保证达到终端用户的要求。本期,让我们先来聆听日化企业对包装验收标准的看法。
验收标准是消费者需求信息的转化
刘 佳
包装测试工程师
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终端用户的包装验收标准通常来自于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即顾客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要想生产出令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终端用户就要搞清楚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点在哪里,这就要求终端用户必须进行市场调研。然而,市场调研所得到的信息大多是抽象、非定量化、多样化的,这样的信息固然重要,但无法在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进行传递,不可能成为企业设计、生产和管理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这些重要信息进行加工,将其转化为可指导设计、生产和管理的定量化指标,这便形成了标准。
以化妆品包装为例,在对消费者进行市场调研中获得的需求信息大多是“美观大方”、“使用方便”、“舒适耐用 ”、“能很好地保护产品”等,这些要求是终端用户需要予以满足的。一般情况下, 设计、生产和管理人员无法根据这些抽象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设计、生产和管理,而需要将这些信息经过分析研究,转化为如尺寸、形状、拉力、扭力、真空密封性能、耐冲击性等定量化的技术指标,因为这些技术指标能将消费者的需求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
终端用户的包装验收标准就来自于上述转化为技术指标的消费者需求,主要考察包装的外观、使用功能、安全性(使用安全与运输安全)、耐用程度等方面。以化妆品镜盒包装为例,要想满足“美观大方”的要求,在设计镜盒时就要充分考虑品牌形象、适用人群等,在用料、颜色方面尽量符合设计要求,在验收时重点查看是否与开发样品、图纸相符合;要想满足“使用方便”和“舒适耐用”的要求,就需要在验收时控制镜盒的开盖力(0.5~2.0磅),以及镜盒内部部件之间(如玻璃镜片和镜盒盖子间,镜盒底座和内部金属盘之间)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黏结强度(大于10磅),以保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内部部件不会因脱落而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或人身伤害; 要想满足“很好地保护产品”这一要求,就需要镜盒所用材料(包括塑料、胶水、镜片)的稳定性好,在40℃和50℃温度下不会和内装物发生反应,还要求镜盒从桌面高度(约80cm)自由跌落时,镜片不破裂,内部粉盘不脱落,依然能正常使用。
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不同的终端用户会有不同的包装验收标准,这就需要包装企业尽早了解并熟悉终端用户的包装验收标准,及时与终端用户沟通,在早期开发阶段和生产阶段做好包装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尽量减少包装验收时出现的问题。我们常说“防患于未然”,包装企业与终端用户都应当有这样的意识,在合作时双方应积极配合,在开发早期就制定出相对完整可靠的检测项目和质量控制流程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双方的损失。
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包装验收标准
武丽丽
包装工程师
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包装企业在生产工艺和管理上不断进行改进以获得最大利润,这就使得终端用户在使用包装的过程中遇到了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终端用户在验收包装时,必须对包装进行严格检测,从而有效控制包装质量,而前提就是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包装验收标准。
1.如何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包装验收标准
当事物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对重复事物制定标准的目的是总结以往的经验,选择最佳方案,作为今后实践的目标和依据。制定标准的过程,就是将已有的科学研究成就、技术进步的新成果以及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加以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制定企业的包装验收标准,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借鉴→验证→修改→试用→验证→……→试用→标准”的步骤不断完善。
(1)借鉴。针对本企业所需的检测产品类别,检索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拟定标准方案。如果没有可借鉴的标准,可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及相关资料制定一套初步的标准作为依据。例如,对于塑料瓶类产品的检测,常规的检测内容包括外观、尺寸、重量、容量、密封性以及抗冲击强度等,同时考虑产品所处环境,若内装物具有腐蚀性,则需要增加与内装物的相容性检测。其中,尺寸、容量等检测内容可根据本企业的要求进行评判,外观、密封性等检测内容可借鉴其他标准加以规定。此外,对于内装物有特定要求的包装,若找不到相关可借鉴的标准,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初步制定检测方法和判断指标。
(2)验证。在产品开发验证阶段,对拟定的标准方案进行试验模拟验证,分析检测方法、判断指标等是否符合产品包装的实际情况。不同产品经历的实际环境差别很大,对于直接借鉴的标准,需判断包装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对于直接制定的标准,需经多次试验以判断该标准的适用性。
(3)修改。针对验证结果,对拟定的标准方案进行改善,以保证标准的可操作性、可检验性和可控制性。对于一些必要的检测项目,可能很多终端用户没有很全面的检测设备,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公司现有条件修改检测标准,以满足测试的可行性。
(4)试用。初步制定的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实际效益,因此,应分别在小试、中试、大试等环节定期对包装检测标准进行复审,复审中如有需要修订的部分,应重新修改备案。同时,在正式投产后的日常检验中应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标准。
目前日化品常用的包装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仓储运输中起整合保护作用的纸箱类包装,主要是瓦楞纸箱,对于这类包装,在外观、尺寸等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主要考虑其抗压性能,以及对内装产品的保护性能;另一类是具有促销展示功能的销售包装,主要包括塑料瓶、塑料袋、标签等。对于这类包装,不仅要求检验外观质量,还要对其印刷质量、密封性、配合性以及强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
2.对包装供应商的要求
(1)质量保证。包装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因此要求包装供应商提供的包装要满足终端用户规定的标准要求,不得一味地为了增加利润而修改工艺或偷工减料。同时,对于免检产品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原材料标准执行,不得私自更改。
(2)技术创新能力。包装供应商需掌握行业动态和专业性知识,不仅能根据现有产品包装的要求为我们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工艺建议,还能及时提供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包装材料以及创新性包装结构。
(3)完善的检验设备。包装供应商应具备完善的检测设备,以便在包装生产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确保包装在出厂前能达到标准要求。
(4)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包装供应商应具有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对于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并及时采取相应改善措施,尽量减少问题的重复发生。
酒瓶便携式包装
图1所示的这款酒瓶便携式包装是2011“世界学生之星”国际包装设计奖获奖作品。其采用“一纸成型”设计,以牛皮纸为主要基材,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材料耗用量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此外,这款包装整体结构呈“S”型,美观大方,可清晰地展示产品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其美观、舒适的设计,方便消费者提携、拆散与折叠包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竹芊造型的饮品包装
图2所示的这款竹竿造型的包装,如果不对其加以介绍,相信您很难想象它是用来盛装饮品的吧?这款包装采用PET材料制成,透明,抗碎性强。设计师将其设计成竹竿造型,不仅便于消费者倾倒,而且其稳固的瓶底结构,可大大提高罐装生产的稳定性。此外,其夺人眼球的螺丝帽使整个包装臻于完美,不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使得饮品生产商的高端饮品(如水、茶、果汁等)能在货架上脱颖而出。
“阳刚帅气”的弹链化妆品包装
设计师Ellis Faas将化妆品包装设计成了笔的形状,配以银色系,并以弹链的形式将每支笔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可谓创意十足。当消费者打开每支笔时,其会变成一个个小巧的化妆品,有眉笔、口红、睫毛膏等。这种“阳刚帅气”的弹链化妆品包装,让每一支化妆笔都变成射向男人心的“子弹”,相信其“威力”一定很强大!
抽拉式药品包装
为了满足老年人以及关节炎患者的需求,图4所示这款药品包装采用抽拉式提取方式,在外包装的上表面设计有抽拉条,在提取药品时,患者不需要打开包装,仅通过拉动抽拉条即可获取药品。在药品内包装的设计中,设计者采用双层糯米纸卷包裹药片,这些糯米纸卷经过压痕处理,大大方便了患者的撕取;而且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可将糯米纸连同药片一起吞下,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患者服药时的复杂操作。此外,这款包装外观装潢设计非常有趣,以一只手的关节部位为主要图案,简单明了,并与设计理念相呼应。
一次成型的灯管包装
图5所示的这款灯管包装富有无限创意。这款包装采用一次模切成型的方法制作而成,省工省料。设计者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的灯管包装形式,采用嵌套、切插等方式将灯管固定于包装内。这款包装整体为立方体形状,有利于运输;形式简约、独特,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选用的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具有绿色环保的特征。
时尚前卫的香水包装